认识的根本任务 (2)

合集下载

政治必修四 认识论知识点

政治必修四 认识论知识点

政治必修四认识论知识点政治必修四认识论知识点:认识的根本任务1.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1)从现象与本质、规律的区别看,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

(2)从认识的程度、水平来说,理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更深刻。

(注意:感性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理性认识也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认识是否正确,关键不在于它是反映了事物的现象还是反映了事物的本质。

只要是真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无论是对事物现象的反映还是对事物的本质的反映,都是正确的认识。

歪曲地反映了事物现象或本质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是错误的认识。

)(3)从认识的目的、作用看,只有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注意: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

无论正确的感性认识,还是正确的理性认识,对实践都有指导作用,后者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更大。

)2.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两个条件。

①从实际出发,勇于实践,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把现象看作入门的向导。

这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前提。

②认真思考,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不能以对现象的认识代替对本质的认识。

这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关键。

必须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政治必修四认识论知识点:现象与本质1.现象和本质的区别表现在:第一,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它是个别的、片面的东西;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东西,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

第二,现象能够为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而本质和规律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2.现象和本质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具体表现在:第一,本质离不开现象,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

第二,现象离不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第三,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有助于对本质的认识,现象是入门的先导,认识事物的本质只能从认识它的现象开始。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理论知识点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理论知识点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理论知识点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理论知识点【一】(1)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2)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标准。

(3)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正确性的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那么会把实践引歧途。

(4)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5)认识要随实践的开展而不断深化、扩展、推移。

(6)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所以我们要相信群众,依某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7)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是辩证统一的,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二者统一于实践。

【二】(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先进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反之那么具有阻碍作用。

(3)不同的价值观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4)集体主义是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观,要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反对个人主义。

(5)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反对个人主义。

(6)个人与社会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我们进行人生选择的前提和根底。

(7)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8)人生价值的实现还需要客观条件,也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9)崇高理想对社会、对人生有指导和促进作用。

(10)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迎难而上,坚忍不拔,克勤克俭,顽强拼搏(11)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实施可持续开展战略,作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者统一。

【三】(1)物质决定意识,所以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开展,错误的意识那么阻碍事物的开展,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3)规律具有客观性,因此要尊重客观规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违背了客观规律就要遭到规律的惩罚。

5.3认识的根本任务

5.3认识的根本任务

联 都属于客观范畴的问题,都是一种客观的东西, 都属于客观范畴的问题,都是一种客观的东西, 都是本质的表现形式。 系 都是本质的表现形式。
第二、从认识的程度、水平来说,认 识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正确的感性认识和正确的理性认识, 正确的感性认识和正确的理性认识,你认为 哪一个更正确、更可靠呢 哪一个程度水平高 哪一个更正确、更可靠呢?哪一个程度水平高 呢? A.正确的感性认识的定义和特点 正确的感性认识的定义和特点 B. 正确的理性认识的定义和特点
(1) 感性认识 (2) 理性认识 注 A. “理性认识是正确的,感性认识是 意
错误的”,对吗? B .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是 的? 的 C.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的 是 吗? 吗
(3)认识的根本任务
①认识的根本Leabharlann 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 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②原因
第一、从现象与本质、规律的区别来说, 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和规律。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

现象≠本质
练一练 B.现象与本质、规律的关系
区 是事物的 是事物的个别 是事物的个别 的东西 是 的 的 联 系
…… 事物 的 是 的 事物 的
是事物的 是事物 是 的东西 是 的 的 的 的 的

注意: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 注意: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 真象 之分
区 别
真象,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 真象,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 假象,以否定方式或从反面歪曲表现本质的现象。 假象,以否定方式或从反面歪曲表现本质的现象。
练一练 现象与本质、规律的区别
现 区 象 本 质 是事物的表面特 是事物的根本性 是事物的表面特 是事物的根本性 是事物运 征和外部联系 质和内部联系 动过程中 固有的本 固有的本 同是同类现象 是事物的个别 是事物的个别 质的必然 一般的东西 中一般的东西 的东西 的联系 是 的 是 的 的 的 性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五课 认识的根本任务教案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五课 认识的根本任务教案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五课认识的根本任务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认识的含义和重要性;2.理解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什么;3.掌握相关术语和概念;4.提高对认识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认识的含义和重要性;2.认识的根本任务;3.认识的方法和方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以复习认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认识的含义和重要性(10分钟)通过举例和讨论,向学生介绍认识的含义和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重点讲解认识是人类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进行了解和把握的过程,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

3. 认识的根本任务(15分钟)向学生介绍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讲解《哲学常识》中提到的认识的根本任务是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规律,了解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这一概念,并探讨为什么认识的根本任务是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4. 认识的方法和方式(20分钟)介绍认识的方法和方式。

主要包括直接认识和间接认识,理论认识和实践认识等。

通过讲解和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方法和方式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在实际认识活动中的应用。

5. 思考与总结(1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认识的根本任务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有何影响,并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加深对认识的理解和认识的根本任务的认识。

四、教学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参与情况、提问的质量以及思考和总结的深度,进行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

考察学生对认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举例、案例分析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认识的含义、根本任务以及方法和方式。

但教学时间可能有限,仍需鼓励学生课后深入学习和思考,进一步提高对认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1、认识的根本任务

1、认识的根本任务

1、认识的根本任务
一、具体内容
1. 感性认识: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

2. 理性认识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3. 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4. 真理是人们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真理是具体的。

5. 正确的认识都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怎样实现认识的根本任务——认识事物的本质
1. 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2. 注意培养科学思维方法、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即培养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认识的根本任务2

认识的根本任务2

(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 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2)科学理论——把真理性的 把真理性的 认识系统化, 认识系统化,按其内在逻辑构成一定 的体系,就形成科学理论。 的体系,就形成科学理论。 (3)真理 和 科学理论 对 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真象——从正面如实表现本质。 从正面如实表现本质。 真象 从正面如实表现本质
现 本 质 。
假 象 从 反 面 歪 曲 表
• ——
第二, 第二,从认识的程 水平看, 度、水平看,认识 需要由感性认识上 升到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感性认识
的识, 区 是对事物现象的识, 是认识的低级阶段 别 联 系 是以感觉、知觉、 是以感觉、知觉、 象 象的 事物 、 、 象
理性认识
的认识, 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以 、 、 理 象 的 事物 象性、 象性、 性的 是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感性认识 的认识, 理性认识 是 的认识, 的, 的, 是 的
第三,从认识的作用看, 第三,从认识的作用看, 只有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 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识,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现 象
冬天感觉铁板最凉,依 次是石头、 次是石头、木块 夏天感觉铁板最烫, 夏天感觉铁板最烫,依 次是石头、 次是石头、木块
本 质
温度相同 不同的物质的导 热性不同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现 区 象 本 质 规 律 是事物的表面特 是事物的根本性 是事物的表面特 是事物的根本性 质和内部联系 征和外部联系 是事物的个别 是事物的个别 的东西 是多变的 多变的 同是同类现象 一般的东西 中一般的东西 是相对稳定的 相对稳定的 是事物运动 过程中固有 本质的必 的本质的必 然的联系

高中政治 哲学常识 第五课认识的根本任务教案 人教版

高中政治 哲学常识 第五课认识的根本任务教案 人教版

第二节学会分析事物的本质【教学目标提示】(一)识记:1、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2、科学理论的概念;3、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4、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

(二)理解:1、结合切身体会,通过对比表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基本含义;2、列举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实例,说明真理的确切含义:3、列举实例表明,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4、采用实例说明,分析事物本质的关键,是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5、通过人类认识史的几个事实,说明认识要不断深化、不断扩展、不断向前推移。

(三)运用:1、剖析对某一事物的认识过程,说明认识的根本任务,进而分析“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的危害;2、针对某一社会问题,拟定调查提纲,进行实地调查,写出一份调查分析报告。

【知识体系】是什么?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现象和本质、规律的区别来看认识的根本任务为什么?从认识的程度、水平来看从认识的作用来看(1)占有十分丰富、创造两个必要的条件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怎么办?深化认识、发展认识(2)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工制作第一框认识的根本任务【重点难点突破】(一)认识的根本任务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1、从现象与本质、规律的区别来说,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和规律。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它是个别的、多变的东西;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可见,现象与本质、规律是有严格区别的,但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有助于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2、从认识的程度、水平来说,认识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更深刻,因此我们应该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理性思维对现象进行分析,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高二政治教案高二政治认识论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高二政治认识论教案

高二政治认识论教案(1)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科学理论的概念。

理解:(1)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和真理的含义。

(2)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原因。

运用:剖析对某一事物的认识过程,说明认识的根本任务,进而分析“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的危害。

技能目标提高比较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1)提高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自觉性。

(2)能从现象和本质的关系上去分析若干重大社会问题,端正认识,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教材分析本框题即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透过现象认识本质,不仅是本框题的教学重点,也是全课的教学重点之一。

因为:第一,从本课的中心论题来看,本课的中心论题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第二,从思想教育意义来看。

要求每个人对他所接触的事物都由对现象的认识上升到对本质的认识。

关于“现象与本质的区别与联系”这个教学难点。

课本只是简单作了讲述,对这一知识点要通过详细的概括给学生讲解清楚。

进一步能通过对现象与本质的区别与联系的应用来把握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教学重点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教学难点本质和规律的区别。

教学方法点拨法、讲授法学法指导阅读课文,引导学生理清知识线索,本框题的叙述方式,针对重难点问题要进行讲授,力求创设情景,化难为易。

教具学具多媒体教具(投影仪、幻灯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流程或教学步骤)导入新课播放《雾里看花》歌曲。

回答出歌词中所说的困惑,归纳导入:要将世界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单凭眼睛是远远不够的,“慧眼”即能透过事物看透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眼睛,就涉及到现象和本质的关系问题,涉及到认识的根本任务问题。

主体内容教学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基本含义(板书)因为教材并没有给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下正式的定义,更没有全面指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

从基本含义的角度来说,可以表述为: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五课 认识的根本任务教案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五课 认识的根本任务教案

第二类政治哲学教训的基本任务[关注]理解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现象理解自然;现象与本质的区别;【质量要求】⑴知识:感性的意义,理性知识的意义;真理和科学理论的意义;理解:结合自己的经验,通过对比,表达理解和理性理解的基本意义;列举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例子,解释真理的确切含义;使用:分析对事物的过程的理解,即基本任务的理解,然后分析看现象并不看待伤害的本质。

(2)容量:①通过感知知识和理性理解教学之间的差异,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②通过理解自然规律和现象三原因分析,培养学生综合能力;⑶意识方面:通过意识现象,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中某些现象,提高对自然规律的理解,从本质上分析。

评论问题:??1.在反映客观事物(或理解世界)的人不同于动物的特点它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目的是教授知识的新课,引导本课的主题和内容。

)导入新课程:在理解的东西,人们有一个主观的主动性,不仅可以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还能了解事物的本质。

所以,人们了解世界的焦点是了解事物的现象,还是了解事物的本质?我们如何理解事物的本质?1.学会分析事物的性质(黑板)教授新课程:1.理解的基本任务(黑板)1.理解的根本任务是通过敏感性上升到理性知识,通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性质和规律(黑板)什么是知觉知识?什么是理性理解?我们知道,人类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通过接触(事物的现象)实践的现象来处理本质(事物的本质)的过程。

例如,我们知道一所学校:第一个看到各种现象:学校的门,学校建筑,游乐场,校园环境,各种设施;从通讯室到学生的校长和学生工作人员;教师教学,学生活动。

很长时间,了解更多,然后学校的学校精神,教育质量,学校层面做出评价。

前者是知觉知识,后者是理性理解。

图片如下:2.为什么要通过现象(黑板)来理解本质和法律?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第10页至第13页,首先看教材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讨论。

(学生阅读,回答,教师总结。

)(1)这种现象与本质不同。

现象和自然有什么区别?见几个例子。

认识的根本任务

认识的根本任务

认识的根本任务武汉市第二十七中学廖志刚[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1)识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基本含义;真理的确切含义。

(2)理解:认识的根本任务为什么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和规律。

(3)运用:分析“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的危害性。

2.能力方面: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提高比较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

3.觉悟方面:在重大的社会问题上,提高坚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思维方法的自觉性,正确认识、对待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某些现象,能够从本质上予以分析。

[教学重点]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教学难点]现象与本质的区别。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提问:什么是主观能动性?其内容如何?(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通过对其内容的回答,指出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之一是认识世界,那么人们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什么?怎样完成这一根本任务?这便是第二节的主要内容)前面我们学习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那么,人类积极的能动的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首先表现为什么呢?这就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不仅能够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通过抽象思维活动,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由此,我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是侧重于认识事物的现象呢,还是侧重于认识事物的本质呢?这就涉及到认识的根本任务。

讲授新课:一、认识的根本任务(板书)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板书)公元十八世纪时,西红柿刚流入欧洲,由于人们对其不了解,无人敢吃。

有位法国画家,抱着孤注一掷的决心和勇敢献身的精神,来试尝这可爱又可怕的西红柿,吃前换好了入殓的崭新衣服,写好了遗嘱。

他吃了一口,“觉得味道酸溜溜、甜滋滋的。

这可口的滋味使得他精神紧张,干脆躺到床上,等待着“上帝”的召唤了。

结果是,他既没有不适的感觉,更没有死。

从此以后人们知道了西红柿能吃。

后来,科学家经研究证明:西红柿肉厚,有特异香味,汁中含苹果酸和柠檬酸;含有容易消化的果糖、葡萄糖、多种矿物质和有机酸;还含有多种维生素。

政治必修四 认识论知识点

政治必修四 认识论知识点

政治必修四认识论知识点马克思认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由共享的〔政治〕必修四认识论学问点,盼望对你有用。

政治必修四认识论学问点:认识的根本任务1.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1)从现象与本质、规律的区分看,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

(2)从认识的程度、水平来说,理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更深刻。

(留意:感性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理性认识也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认识是否正确,关键不在于它是反映了事物的现象还是反映了事物的本质。

只要是真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原来面目,无论是对事物现象的反映还是对事物的本质的反映,都是正确的认识。

歪曲地反映了事物现象或本质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是错误的认识。

)(3)从认识的目的、作用看,只有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留意: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

无论正确的感性认识,还是正确的理性认识,对实践都有指导作用,后者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更大。

)2.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必需具备两个条件。

必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制造两个条件。

①从实际出发,勇于实践,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把现象看作入门的向导。

这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前提。

②仔细思索,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不能以对现象的认识代替对本质的认识。

这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关键。

必需培育科学的思维方法。

政治必修四认识论学问点:现象与本质1.现象和本质的区分表如今:第一,现象是事物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它是个别的、片面的东西;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东西,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

第二,现象能够为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而本质和规律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2.现象和本质是互相联系、密不行分的。

具体表如今:第一,本质离不开现象,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

第二,现象离不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高三政治说课稿:认识的根本任务

高三政治说课稿:认识的根本任务

高三政治说课稿:认识的根本任务
眼过千遍不如手写一遍,为了帮助在校高中生,特别整理了高三政治说课稿:认识的根本任务一文,详情如下:
高三政治说课稿:认识的根本任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对第一节的发展与深化,是对主观能动性第一个表现的深入与展开,同时,它又为第八课关于实践的内容提供铺垫。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真理的含义,并能举例说明。

2、能力方面:要结合理论分析理解认识的根本任务为什幺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与规律,提高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自觉性。

3、觉悟方面:能够正确对待社会主义中的某些现象,能够从本质上予以分析。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学习实践】第二节 第一课时认识的根本任务教案

【学习实践】第二节 第一课时认识的根本任务教案

第二节第一课时认识的根本任务教案第二节第一课时认识的根本任务教案●教学目标知识方面识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基本含义;真理的确切含义。

理解:认识的根本任务为什么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和规律。

运用:分析“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的危害性。

能力方面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提高比较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

觉悟方面在重大的社会问题上,提高坚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思维方法的自觉性,正确认识、对待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某些现象,能够从本质上予以分析。

●教学重点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教学难点现象与本质的区别。

●教学方法点拨法、讲授法阅读课文,引导学生理清知识线索,本框题的叙述方式,针对重难点问题要进行讲授,力求创设情景,化难为易。

●教具准备幻灯机、投影材料●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师:什么是主观能动性?其内容如何?(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通过对其内容的回答,指出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之一是认识世界,那么人们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什么?怎样完成这一根本任务?这便是第二节的主要内容)[导入新课]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那么,人类积极的能动的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首先表现为什么呢?这就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不仅能够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通过抽象思维活动,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由此,我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是侧重于认识事物的现象呢,还是侧重于认识事物的本质呢?驴子和大象例如:1874年,美国著名漫画家汤默斯•纳斯画了一幅漫画。

(出示漫画)把美国的民主党画为驴,把共和党画为象,用来讽刺民主党和共和党的轮流执政是马戏团的表演,是“政治游戏”罢了。

有的同学不禁要问:两党轮流执政不是很民主吗?为什么还要讽刺它?不可否认两党制,具有历史进步性。

但是,它只是资产阶级统治的一种有效的形式。

它标榜的“全民民主”,其实是为垄断资产阶级服务,欺骗美国人民的。

它制造出的“民主”假象,掩盖了资产阶级专政的本质,可见,要正确认识美国的两党制必须透过现象认识其本质。

53认识的根本任务.

53认识的根本任务.

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 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②原因
第一、从现象与本质、规律的区别来说, 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和规律。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
练一练 现象与本质、规律的区别
现 象 本 质 规 律 是事物的表面特 是事物的根本性 是事物运 征和外部联系 质和内部联系 动过程中 固有的本 区 同是同类现象 是事物的个别 质的必然 中一般的东西 的东西 的联系 是相对稳定的 是多变的 别 能够为人的感官 直接感知 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任何事物都有自已的现象和本质。二者联系密切,不可 分割:本质离不开现象,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现象离 不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表现;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有 助于……
注意: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
区 别
真象,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
假象,以否定方式或从反面歪曲表现本质的现象。
联 都属于客观范畴的问题,都是一种客观的东西, 系 都是本质的表现形式。
复习
(1)什么意识?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2)什么认识? (3)什么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其内容?
第二节
学会分析事物的本质
(一)认识的根本任务
(1) 感性认识 (2) 理性认识
对一所学校的认识
眼 耳 鼻 舌 身 通 过 思 考
学校校园环境 员工待人接物
形成
学校各种设施
学校校风 教育质量
正确的感 指导实践的作用小 性认识 正确的理 指导实践的作用大 性认识 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真理、科学理论的性质,决定了它 能够预见事物发展的方向,指导人们提 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因而对于人们 的实践活动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练一练: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

认识的根本任务.

认识的根本任务.

问题
假如人们的感性认识 和理性认识都是正确 的,那么,哪个更正 确更可靠呢?
第二,从认识的程度、水平看, 认识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思考
人为什么要认识世界?
第三,从认识的作用看,只有 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才能更 好地指导实践。
(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 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2)科学理论——把真理性的 认识系统化,按其内在逻辑构成一定 的体系,就形成科学理论。
(3)真理 和 科学理论 对 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3、要提高“透过现象认 识本质”的自觉性
第一,不要满足于对事物现象的 认识。而要把现象作为入门的向导, 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第二,流于现象认识问题危害多 多,不能满足于感性认识,需上升到 理性认识,这就要努力学习科学理论 知识。
第三,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由感性认 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基本原理,遵 循该原理,就要慎对社会生活中的重大 问题,透过现象,正确认识其本质。
不定项选题
3、马克思说:“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 和事物的本质直接合二为一,一切科学 就都成为多余的了。”这表明 A、认识事物的现象意义不大,重要 的是认识事物的本质 B、事物的 现象和本质是有区别的,二者不能划 等号 C、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是有 区别的,认识了现象后,还要认识本 质 D、科学研究是为了揭示事物 的本质,这与事物的现象无关
不定项选题
1、对事物本质及其规律作出正确反映 的有 A、感性认识 B、科学理论 C、理性认识
D、真理
不定项选题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有
A、前者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后者 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B、前者是认识过程的低级阶段,后 者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
C、前者是对事物外部联系的反映, 后者是对事物内部联系的反映 D、前者是可靠的,后者不一定可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脑好比一个加工厂
原材料
加工厂 开动机器
产品
感性材料 (原料)
人脑 开动脑筋
理性认识 (产品)
4怎样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呢?
(1)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 料(前提) (2)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 行加工制作(如:思维过程要完整— —做到去粗取精、支伪存真、由此及 彼、由表及里。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如分析与综合、合理想象与创造性 思维。)(如何培养?P34)
联系: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2、什么叫感性认识?什么叫理
性认识?
泡泡五 颜六色。 太阳光 折射。
2013-8-19
3
这说明认识停留在感性认识阶 段,只能产生迷惑或争论,只有将 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 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你会怎样回答这个问题呢?
2013-8-19 4
3、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什么?为什么? 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 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关于“石兽”的三种认识中,为 什么只有“在上游”帮人们找到 了石兽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 律的正确认识。(珍珠)
科学理论:是把真理性认识系统化, 按其内在逻辑构成一定的体系。(项链)
8
回顾与反思
认识
感性认识
(上升)
理性认识
认识的根本任务(目的)来自用真理和科学理论指导实践
2013-8-19 9
原因:(1)从现象与本质、规律的
区别来说,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 质 例:知人知面不知心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2)从认识的程度、水平来说,认识 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 靠、更深刻。
“眼
见不 一定 为实”
2013-8-19 6
(3)从认识的作用看,对事物本质和规 律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明代,河北沧州有庙,遇山洪,冲塌山 门和山门前石兽,水后重修,需打捞石 兽。有主张在掉下去的地方打捞,未果; 有主张在下游打捞也没有;一位船工说, 应该在上游。果然找到了石狮子。
1、什么是现象,什么是本质? 2、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经过___上升 到____,透过____抓住事物的____。 3、为什么必须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 认识? 4、认识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是真理? 什么是科学理论?
1.什么是现象?什么是本质?
现象:表面特征、外在的、个别
的、多变的,靠感官直接感知 本质:根本属性、内在的、共同 的、稳定的,靠理性思维去把握
3、我们要如何做?(方法论) 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透过现象 认识事物的本质 既然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由感性 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所以,我 们必须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与规律。
2013-8-19 10
阅读课文P18~19,思考:
1、在认识行星运动的规律的过程中 ,弟谷、开普勒和牛顿各做了哪些 工作?各有哪些贡献? 2、弟谷为什么没能认识行星运动的 规律,而开普勒和牛顿却可以? 3、从这个故事当中,你能总结出要 实现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需要 哪些条件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