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计算机与信息安全
计算机网络安全简答题参考答案
第1章网络安全概述与环境配置1. 网络攻击和防御分别包括哪些内容?答:攻击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监听:自己不主动去攻击别人,而是在计算机上设置一个程序去监听目标计算机与其他计算机通信的数据。
(2)网络扫描:利用程序去扫描目标计算机开放的端口等,目的是发现漏洞,为入侵该计算机做准备。
(3)网络入侵:当探测发现对方存在漏洞后,入侵到目标计算机获取信息。
(4)网络后门:成功入侵目标计算机后,为了实现对“战利品”的长期控制,在目标计算机中种植木马等后门。
(5)网络隐身:入侵完毕退出目标计算机后,将自己入侵的痕迹清除,从而防止被对方管理员发现。
防御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操作系统和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操作系统是网络安全的关键。
(2)加密技术:为了防止被监听和数据被盗取,将所有的数据进行加密。
(3)防火墙技术:利用防火墙,对传输的数据进行限制,从而防止被入侵。
(4)入侵检测:如果网络防线最终被攻破,需要及时发出被入侵的警报。
(5)网络安全协议:保证传输的数据不被截获和监听。
2. 从层次上,网络安全可以分成哪几层?每层有什么特点?答:从层次体系上,可以将网络安全分成4个层次上的安全:物理安全,逻辑安全,操作系统安全和联网安全。
物理安全主要包括5个方面:防盗,防火,防静电,防雷击和防电磁泄漏。
逻辑安全需要用口令、文件许可等方法来实现。
操作系统安全,操作系统必须能区分用户,以便防止相互干扰。
操作系统不允许一个用户修改由另一个账户产生的数据。
联网安全通过访问控制服务和通信安全服务两方面的安全服务来达到。
(1)访问控制服务:用来保护计算机和联网资源不被非授权使用。
(2)通信安全服务:用来认证数据机要性与完整性,以及各通信的可信赖性。
(感觉如果说是特点的话这样回答有点别扭。
)3. 为什么要研究网络安全?答:网络需要与外界联系,同时也就受到许多方面的威胁:物理威胁、系统漏洞造成的威胁、身份鉴别威胁、线缆连接威胁和有害程序威胁等。
第10章 网络管理与安全
10.2 常用网络诊断命令
2、路由追踪命令tracert
该命令用于确定到目标主机所采用的路由。要求路径上的每个路由器在 转发数据包之前至少将数据包上的TTL递减1。数据包上的TTL减为0时,路由 器将“ICMP 已超时”的消息发回源主机。
tracert 先发送TTL为1的回应数据包,并在随后的每次发送过程将TTL递 增1,直到目标响应或TTL达到最大值,从而确定路由。通过检查中间路由器 发回的“ICMP已超时”的消息确定路由。某些路由器不经询问直接丢弃TTL 过期的数据包,这在tracert实用程序中看不到。
两个工具所不能提供的其他信息结合起来。pathping 命令在一段时间 内将数据包发送到将到达最终目标的路径上的每个路由器,然后从每 个跃点返回基于数据包的计算机结果。由于该命令可以显示数据包在 任何给定路由器或链接上的丢失程度,因此可以很容易地确定可能导 致网络问题的路由器或链接。
默认的跃点数是30,并且超时前的默认等待时间是3 s。默认时间 是250 ms,并且沿着路径对每个路由器进行查询的次数是100。
tracert命令按顺序打印出返回“ICMP已超时”消息的路径中的近端路由 器接口列表。如果使用-d选项,则tracert实用程序不在每个IP地址上查询 DNS。
tracert [-d] [-h maximum_hops] [-j computer-list] [-w timeout] target_name
计算机网络基础
第10章 网络管理与安全
第10章 网络管理与安全
为了使计算机网络能够正常地运转并保持良 好的状态,涉及到网络管理和信息安全这两个 方面。网络管理可以保证计算机网络正常运行, 出现了故障等问题能够及时进行处理;信息安 全可以保证计算机网络中的软件系统、数据以 及线缆和设备等重要资源不被恶意的行为侵害 或干扰。
《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1章计算机信息安全概述习题参考答案1. 对计算机信息安全造成威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影响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自然威胁和人为威胁两种。
自然威胁包括:自然灾害、恶劣的场地环境、物理损坏、设备故障、电磁辐射和电磁干扰等。
人为威胁包括:无意威胁、有意威胁。
自然威胁的共同特点是突发性、自然性、非针对性。
这类不安全因素不仅对计算机信息安全造成威胁,而且严重威胁着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因为物理上的破坏很容易毁灭整个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以及网络系统。
人为恶意攻击有明显的企图,其危害性相当大,给信息安全、系统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人为恶意攻击能得逞的原因是计算机系统本身有安全缺陷,如通信链路的缺陷、电磁辐射的缺陷、引进技术的缺陷、软件漏洞、网络服务的漏洞等。
2. 计算机信息安全的特性有哪些?答:信息安全的特性有:⑴完整性完整性是指信息在存储或传输的过程中保持未经授权不能改变的特性,即对抗主动攻击,保证数据的一致性,防止数据被非法用户修改和破坏。
⑵可用性可用性是指信息可被授权者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保证合法用户对信息和资源的使用不会被不合理地拒绝。
对可用性的攻击就是阻断信息的合理使用。
⑶保密性保密性是指信息不被泄露给未经授权者的特性,即对抗被动攻击,以保证机密信息不会泄露给非法用户或供其使用。
⑷可控性可控性是指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的特性。
授权机构可以随时控制信息的机密性,能够对信息实施安全监控。
⑸不可否认性不可否认性也称为不可抵赖性,即所有参与者都不可能否认或抵赖曾经完成的操作和承诺。
发送方不能否认已发送的信息,接收方也不能否认已收到的信息。
3. 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对策有哪些?答:要全面地应对计算机信息安全问题,建立一个立体的计算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一般主要从三个层面来做工作,那就是技术、管理、人员。
(1)技术保障指运用一系列技术层面的措施来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营,检测、预防、应对信息安全问题。
计算机网络安全教程课后答案
计算机网络安全教程复习资料第1章(P27)一、选择题1. 狭义上说的信息安全,只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介绍信息安全的研究内容。
2. 信息安全从总体上可以分成5个层次,密码技术是信息安全中研究的关键点。
3. 信息安全的目标CIA指的是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4. 1999年10月经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将计算机安全保护划分为以下5个级别。
二、填空题1. 信息保障的核心思想是对系统或者数据的4个方面的要求:保护(Protect),检测(Detect),反应(React),恢复(Restore)。
2. TCG目的是在计算和通信系统中广泛使用基于硬件安全模块支持下的可信计算平台Trusted Computing Platform,以提高整体的安全性。
3. 从1998年到2006年,平均年增长幅度达50%左右,使这些安全事件的主要因素是系统和网络安全脆弱性(Vulnerability)层出不穷,这些安全威胁事件给Internet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4. B2级,又叫结构保护(Structured Protection)级别,它要求计算机系统中所有的对象都要加上标签,而且给设备(磁盘、磁带和终端)分配单个或者多个安全级别。
5. 从系统安全的角度可以把网络安全的研究内容分成两大体系:攻击和防御。
三、简答题●1. 网络攻击和防御分别包括哪些内容?答:①攻击技术:网络扫描,网络监听,网络入侵,网络后门,网络隐身②防御技术:安全操作系统和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网络安全协议。
●2. 从层次上,网络安全可以分成哪几层?每层有什么特点?答:从层次体系上,可以将网络安全分为4个层次上的安全:(1)物理安全特点:防火,防盗,防静电,防雷击和防电磁泄露。
(2)逻辑安全特点:计算机的逻辑安全需要用口令、文件许可等方法实现。
(3)操作系统特点:操作系统是计算机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软件。
网络安全实用技术答案
选择题部分:第一章:(1)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保证在网络环境中数据的、完整性、网络服务可用性和可审查性受到保护。
A.保密性(2)网络安全的实质和关键是保护网络的安全。
C.信息(3)实际上,网络的安全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二是网络的信息安全。
D.网络的系统安全(4)在短时间内向网络中的某台服务器发送大量无效连接请求,导致合法用户暂时无法访问服务器的攻击行为是破坏了 . C.可用性(5)如果访问者有意避开系统的访问控制机制,则该访问者对网络设备及资源进行非正常使用属于。
B.非授权访问(6)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技术、通信技术、应用数学、密码技术和信息论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是的重要组成部分。
A.信息安全学科(7)实体安全包括。
B.环境安全、设备安全和媒体安全(8)在网络安全中,常用的关键技术可以归纳为三大类。
D.预防保护、检测跟踪、响应恢复第二章:(1)加密安全机制提供了数据的______.D.保密性和完整性(2)SSI.协议是______之间实现加密传输协议.A.传输层和应用层(3)实际应用时一般利用_____加密技术进行密钥的协商和交换.利用_____加密技术进行用户数据的加密.B.非对称对称(4)能在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提供的网络安全服务是。
B.数据保密性服务(5)传输层由于可以提供真正的端到端链接,因此最适宜提供安全服务.D.数据保密性及以上各项(6)VPN的实现技术包括。
D.身份认证及以上技术第三章:(1)网络安全保障包括信息安全策略和 .D.上述三点(2)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框架的外围是 .D.上述三点(3)名字服务、事务服务、时间服务和安全性服务是提供的服务。
C.CORBA网络安全管理技术(4)一种全局的、全员参与的、事先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纠正、动态的运作管理模式是基于风险管理理念和。
A.持续改进模式的信息安全运作模式(5)我国网络安全立法体系框架分为。
七年级计算机与信息安全教案
电子商务、在线支付、软件分发等需要保证信息安全和可信度的领 域。
06
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备份数据可以避免因硬件故 障、病毒攻击或人为错误导致的
数据丢失。
保护重要信息
备份可以确保重要文件、照片、 视频等信息的安全,避免意外删
除或损坏。
提高系统可靠性
留意网站的安全标识,如SSL证书(网址以https开头)。
网络钓鱼识别与应对
• 对要求提供敏感信息的邮件或信息保持警惕。
网络钓鱼识别与应对
01
应对措施
02
03
04
不轻易点击可疑链接或下载附 件。
使用强密码,并定期更换。
开启双重认证,提高账户安全 性。
拒绝服务攻击原理及防范措施
01
拒绝服务攻击原理:拒绝服务(DoS)攻击是通过大量无 用的请求拥塞目标系统,使其无法为正常用户提供服务的 网络攻击。
非对称加密算法
使用公钥加密,私钥解 密的算法。
优点
安全性高,密钥管理相 对简单。
缺点
加密速度较慢,不适合 大量数据加密。
混合加密算法
结合对称和非对称加密 算法,以提高安全性和
效率。
数字签名和证书
数字签名
用于验证信息来源和完整性的技术,通过对信息进行哈希处理并 使用私钥加密生成签名。
数字证书
由权威机构颁发的包含公钥和所有者信息的电子文档,用于验证公 钥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计算机安全是信息安全的基础,信息 安全是计算机安全的延伸和扩展。
信息安全
指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 保护,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使用。
课程目标与意义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与信息安全的基本概 念和原理,了解常见的安全威胁和攻击手段,掌握基本的安 全防护技能,提高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素养。
精品课件-信息安全原理与实践-第10章
第10章 主动防御系统的配置与使用 主动防御是由多种能够实现网络安全主动防御功能的技术
所组成的一个技术体系,通过合理运用这些技术,把它们有机 地结合起来,相互协调,相互补充,最终实现完备的网络安全 保护。主动防御是在保证和增强基本网络安全的基础之上实施 的,是以传统网络安全保护为前提,除了包含传统的防护技术 和检测技术以外,还包括入侵预测技术和入侵响应技术等。
第10章 主动防御系统的配置与使用 与传统的网络信息安全产品不同,主动防御系统NAD体现
了将安全防范从以往的被动防御变为采取主动防御的思想,并 将安全防范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内部网络。对内部各子网、关键 主机等末端系统提供更细粒度的安全保护,并提供灵活、方便 的管理和控制手段,弥补了其他常见网络安全系统(如硬件边 界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漏洞扫描系统等)被动、不实时以 及防外不防内的固有弱点,从而在整体上提高政府、企业内部 网络的安全性。
第10章 主动防御系统的配置与使用 3) 监控探头(NAD-Probe) 基于数据包的侦听技术对系统运行环境要求比较苛刻,大
多数交换式以太网无法满足。监控探头正是针对这一难题设计 的,它能在网络交换机与监控代理(或是其他系统,如NIDS、 Sniffer等)间提供外挂式端口镜像功能,使任一镜像端口都可 以捕获被镜像端口的数据包,从而解决了在交换式以太网中端 口连接相互隔离、无法侦听的问题。
第10章 主动防御系统的配置与使用 第10章 主动防御系统的配置与使用
10.1 概述 10.2 主动防御系统NAD的配置与使用实验 10.3 网络安全隔离与文件交换系统ISM-6000的使
用与配置实验 10.4 小结
第10章 主动防御系统的配置与使用
10.1 概 述
主动防御是近几年来网络安全领域新兴的一个概念,它源于 英文“Pro-active Defense”,其确切的含义为“前摄性防御”, 主动防御通常是指由于某些机制的存在,使攻击者无法完成对攻 击目标的攻击。由于这些前摄性措施能够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预 防安全事件,对各种进程行为进行自动监视,可以自动分析程序 动作之间的逻辑关系,综合应用操作系统安全规则和病毒识别规 则知识,自动建立新的病毒行为模式,实现自动判定新病毒,因 此有了通常所说的“主动防御”。主动防御将使信息安全防护进 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也被认为是未来信息安全防护技术的发展方 向。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理论与实践教程第10章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理论与实践教程 第10章
•图10-5 Nessus的使用模式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理论与实践教程 第10章
•10.4 常用网络漏洞扫描工具
•10.4.1 COPS • 典型的主机系统扫描器是COPS(Computer Oracle and Password System),它用来检查UNIX系统的常见安全配置问题 和系统缺陷。tiger也是一个基于shell语言脚本的漏洞检测程序, 主要用于UNIX系统的漏洞检查。图10-2是tiger检测IP地址为 192.168.0.92的主机漏洞过程。
• (2) 安全配置不当,如系统和应用的配置有误,或配置 参数、访问权限、策略安装位置有误。
• (3) 测试不充分,大型软件日益复杂,软件测试不完善, 甚至缺乏安全测试。
• (4) 安全意识薄弱,如选取简单口令。
• (5) 安全管理人员的疏忽,如没有良好的安全策略及执行 制度,重技术,轻管理,从而导致安全隐患。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理论与实践教程 第10章
• 5.CCERT • CCERT是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紧急响应组的简称, 它对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及会员单位的网络安全事件提供 快速的响应或技术支持服务,也对社会其他网络用户提供与安 全事件响应相关的咨询服务。网络地址是。
《信息安全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
信息安全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一章:1、请说出平时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遇到的各种安全问题,以及当时的解决方案。
答:略。
2、什么是信息安全?答: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
信息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3、什么是P2DR2动态安全模型?答:P2DR2动态安全模型研究的是基于企业网对象、依时间及策略特征的(Policy,Protection,Detection,Response,Restore) 动态安全模型结构,由策略、防护、检测、响应和恢复等要素构成,是一种基于闭环控制、主动防御的动态安全模型,通过区域网络的路由及安全策略分析与制定,在网络内部及边界建立实时检测、监测和审计机制,采取实时、快速动态响应安全手段,应用多样性系统灾难备份恢复、关键系统冗余设计等方法,构造多层次、全方位和立体的区域网络安全环境。
4、信息系统的安全威胁有哪些?答:信息系统的安全威胁有物理层安全威胁,网络层安全威胁,操作系统层安全威胁,应用层安全威胁,管理层安全威胁等。
5、信息安全实现需要什么样的策略?答:信息安全的实现需要有一定的信息安全策略,它是指为保证提供一定级别的安全保护所必须遵守的规则。
实现信息安全,不但靠先进的技术,也得靠严格的安全管理、法律约束和安全教育。
6、信息安全的发展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答:信息安全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早在20 世纪初期,通信技术还不发达,面对电话、电报、传真等信息交换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第二阶段: 20 世纪60 年代后,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进入了实用化和规模化阶段;第三阶段: 20 世纪80 年代开始,由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得到极大开放,由此产生的信息安全问题跨越了时间和空间。
《信息安全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
信息安全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一章:1、请说出平时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遇到的各种安全问题,以及当时的解决方案。
答:略。
2、什么是信息安全?答: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
信息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3、什么是P2DR2动态安全模型?答:P2DR2动态安全模型研究的是基于企业网对象、依时间及策略特征的(Policy,Protection,Detection,Response,Restore) 动态安全模型结构,由策略、防护、检测、响应和恢复等要素构成,是一种基于闭环控制、主动防御的动态安全模型,通过区域网络的路由及安全策略分析与制定,在网络内部及边界建立实时检测、监测和审计机制,采取实时、快速动态响应安全手段,应用多样性系统灾难备份恢复、关键系统冗余设计等方法,构造多层次、全方位和立体的区域网络安全环境。
4、信息系统的安全威胁有哪些?答:信息系统的安全威胁有物理层安全威胁,网络层安全威胁,操作系统层安全威胁,应用层安全威胁,管理层安全威胁等。
5、信息安全实现需要什么样的策略?答:信息安全的实现需要有一定的信息安全策略,它是指为保证提供一定级别的安全保护所必须遵守的规则。
实现信息安全,不但靠先进的技术,也得靠严格的安全管理、法律约束和安全教育。
6、信息安全的发展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答:信息安全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早在20 世纪初期,通信技术还不发达,面对电话、电报、传真等信息交换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第二阶段: 20 世纪60 年代后,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进入了实用化和规模化阶段;第三阶段: 20 世纪80 年代开始,由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得到极大开放,由此产生的信息安全问题跨越了时间和空间。
大学计算机第十章练习题
第10章练习单项选择题:1.个人微机之间“病毒”传染媒介是()。
A、键盘输入B、硬盘C、电磁波D、U盘参考答案:D2.密码通信系统的核心是()。
A、明文、密文、密钥、加解密算法B、明文、发送者、接受者、破译者C、密文、信息传输信道、加解密算法D、密钥传输信道、密文、明文、破译者参考答案:A3.关于防火墙的功能,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只管理外界的哪些人可以访问哪些内部服务B、所有来自和去往因特网的业务流都必须接受防火墙的检查C、管理内部网络服务哪些可被外界访问D、管理内部人员可以访问哪些外部服务参考答案:A4.实现计算机系统中软件安全的核心是()。
A、操作系统的安全性B、硬件的安全性C、语音处理系统的安全性D、应用软件的安全性参考答案:A5.计算机病毒的特点是()。
A、程序短小、寄生B、感染、传播C、潜伏、发作D、其余选项都是参考答案:D6.按密钥的不同,密码通信系统分为()。
A、单密钥密码体制和多密钥密码体制B、对称密钥密码体制和非对称密钥密码体制C、双密钥体制和传统密钥体制D、双向加密体制和单向加密体制参考答案:B7.用数论构造的,安全性基于“大数分解和素性检测”理论的密码算法是()A、IDEA算法B、RSA算法C、LOKI算法D、DES算法参考答案:B8.电子政务主要指政府部门内部的数字办公,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及()三部分组成。
A、政府部门访问Internet的管理B、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公众进行双向交流C、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国外政府进行双向交流D、政府部门内部的财务安全保证参考答案:B9.()是用于在企业内部网和因特网之间实施安全策略的一个系统或一组系统。
A、网络加密机B、杀毒软件C、入侵检测D、防火墙参考答案:D10.计算机病毒由安装部分、()、破坏部分组成。
A、传染部分B、计算部分C、衍生部分D、加密部分参考答案:A11.根据防火墙的功能来理解,我们认为防火墙不可能是()。
第十章网络信息安全
第十章网络信息安全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不是网络信息安全的技术特征。
A.可靠性B.可用性C.保密性D.可行性2.下列选项中,不是网络信息安全所面临的自然威胁。
A.自然灾难B. 恶劣的场地环境C. 电磁辐射和电磁干扰D. 偶然事故3.下列选项中,不是计算机犯罪的特点。
A. 犯罪智能化B. 犯罪分子低龄化C. 犯罪手段公开D. 跨国性4.下列选项中,不是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A. 可执行性B. 破坏性C. 遗传性D. 潜伏性5.计算机病毒通常分为引导区型、、混合型和宏病毒等四类。
A.恶性B.扩展名C.文件型 D.潜伏型6.下列选项中,不是黑客行为特征的表现形式。
A.恶作剧型B.隐蔽攻击型C.定时炸弹型 D.解决矛盾型7.密码学中,发送方要发送的消息称做。
A.原文B.密文C.明文D.数据8.非法接收者试图从密文分析出明文的过程称为。
A.破译B.解密C.读取D.翻译9.以下不是单钥密码算法的是________。
A.DES B.RSA C.IDEA D.LOKI10.下列选项中,不是防火墙的类型。
A.网络层防火墙B.应用层防火墙C.链路层防火墙D.物理层防火墙11. 信息安全所面临的威胁来自于很多方面。
这些威胁大致可分为自然威胁和人为威胁。
下列不属于人为威胁的是____。
A.人为攻击B.安全缺陷C.结构隐患D.电磁辐射和电磁干扰12. 我国的第一个计算机安全法规,也是我国计算机安全工作的总纲是94年颁布的___。
A.《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B。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办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D。
《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13. 防火墙不具有基本功能是______。
A.过滤进出网络的数据包B.管理进出网络的访问行为,封堵某些禁止的访问行为C.防止感染了病毒的软件或文件的传输D.记录通过防火墙的信息内容和活动;对网络攻击进行检测和告警二、填空题1.可靠性是指网络信息系统能够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特性。
山东专升本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后题答案第10章
二、单项选择题
1.D 信息安全的技术特征主要表现在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保密性、完整性、确认性、可控性等方面,没有包含可行性,因此答案为D。
7.C 发送方要发送的消息称为明文,明文被变换成看似无意义的随机消息,称为密文。
8.A 非法接收者试图从密文分析出明文的过程称为破译。
9.D 按照防火墙保护网络使用方法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网络层防火墙、应用层防火墙和链路层防火墙。并没有物理防火墙这一说法。
10.C RSA是著名的不对称加密技术
四、判断题
1.T 完整性是指网络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偶然或蓄意地删除、修改、伪造、乱序、重放、插入等破坏和丢失的特性。完整性是一种面向信息的安全性,它要求保持信息的原样,即信息的正确生成、存储和传输。
2.F 网络设备的自然老化是设备的自然特性,具有不可抗拒性,因此属于自然威胁。
3. T 所谓犯罪黑数,又称犯罪暗数、刑事隐案,是指实际已经发生但由于种种原因尚未纳入警方记录的犯罪数量。
13.内网(涉密网) 外网(非涉密网) 因特网 物理隔离
国务院办公厅明确把信息网络分为内网(涉密网)、外网(非涉密网)和因特网三类,而且明确内网和外网要物理隔离。
14.认证中心(CA)
建立CA的目的是加强数字证书和密钥的管理工作,增强网上交易各方的相互信任,提高网上购物和网上交易的安全,控制交易的风险,从而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
5)认证中心(CA)
建立CA的目的是加强数字证书和密钥的管理工作,增强网上交易各方的相互信任,提高网上购物和网上交易的安全,控制交易的风险,从而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
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
第一章1、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威胁因素主要有哪些?人为的无意失误;人为的恶意攻击;计算机软件的漏洞和后门。
2、从技术角度分析引起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计算机的外部安全;计算机信息在存储介质上的安全,有时也称为计算机内部安全;计算机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也称计算机网络安全。
3、信息安全的CIA指的是什么?Confidenciality 隐私性也可称为机密性,指只有授权用户可以获取信息;Integrity 完整性,指信息在输入和传输的过程中,不被非法授权修改和破坏,保证数据的一致性;Availability可用性,指信息的可靠度。
4、简述PPDR安全模型的构成要素及运作方式?由安全策略、防护、检测、响应构成。
PPDR模型在整体的安全策略的控制和指导下,综合运用防护工具的同时,利用检测工具了解和评估系统的安全状态,通过适当的安全响应将系统调整到一个比较安全的状态。
保护、检测和响应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动态的安全循环。
5、计算机信息安全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6、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定义是什么?7、计算机安全系统中,人、制度和技术之间的关系如何?第二章1、说明研究密码学的意义以及密码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2、比较代替密码中移位密码、单表替代密码和多表替代密码的安全性优劣,说明理由?3、已知仿射密码的加密函数可以表示为:f(a)= (aK1+ K0)mod 26明文字母e、h对应密文字母是f,w,请计算密钥K1和K0来破译此密码(答案K1=23,K0=17,还有其它解)。
5、设英文字母a,b,c,…,分别编号为0,1,2,…,25,仿射密码加密变换为c = (3m+ 5)mod 26 其中m表示明文编号,c表示密文编号。
(1)试对明文security进行加密。
(2)写出该仿射密码的解密函数。
(3)试对密文进行解密。
6、简述序列密码算法与分组密码算法的不同。
7、简述DES算法中S-盒的特点。
8、简述AES和DES的相同之处。
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
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第一章: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是指在通信链路上连接起来的计算机间的互联,其主要目的是允许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
在计算机网络中,有许多基础概念:1.网络拓扑结构:指计算机网络中计算机和连接线的构成形式,包括总线型、环型、星型等。
2.传输介质:指信息的传送媒介,包括有线和无线介质。
3.路由器:用于在计算机网络中传输数据包的设备。
4.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交流的标准化格式,包括TCP/IP协议、HTTP协议、SMTP协议等。
第二章: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也愈发引人关注。
在计算机网络中,存在一系列安全风险:1.病毒和木马:指计算机网络中的恶意软件,可以入侵计算机系统并窃取用户信息。
2.黑客攻击:指尝试入侵他人计算机系统的非法活动,以获取非法利益。
3.数据泄露:指数据的未经授权的泄露和分发,可能导致用户个人隐私泄露。
4.网络欺诈:指通过网络进行欺诈行为,例如网络诈骗和网络钓鱼。
第三章:信息安全技术解决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为了保护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了一系列信息安全技术:1.身份验证技术:通过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来保护网络安全,例如密码和生物识别技术。
2.加密技术:将信息转换为无法被窃听的加密形式,例如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
3.防火墙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中设置安全障碍以保护网络安全。
4.入侵检测和预防技术:识别和预防入侵。
第四章:信息安全的全球标准为了更好地保护数字信息的安全,国际组织制定了一系列信息安全标准:1. ISO27001:适用于所有类型和规模的组织,旨在保护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2. PCI DSS:适用于处理信用卡数据的组织,保护信用卡数据的安全。
3. HIPAA:适用于保护医疗信息的组织,保护医疗信息的安全和隐私。
4. GDPR:欧盟制定的保护个人数据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适用于所有处理欧洲居民数据的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犯罪手段隐蔽 3)跨国性
4)犯罪目的多样化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
5)犯罪分子低龄化 6)犯罪后果严重
2018/12/29
计算机文化基础
17) 特洛伊木马术 (3)意大利香肠战术 (4) 逻辑炸弹 (5) 线路截收 (6) 陷阱术 (7) 寄生术 (8) 超级冲杀 (9)异步攻击 (10) 废品利用异步攻 (11) 截获电磁波辐射信息 (12) 电脑病 (13) 伪造证件
计算机文化基础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
2018/12/29
18
3. 网络黑客
黑客一词源于英文Hacker,原指热心于计算机技术,
水平高超的电脑专家,尤其是程序设计人员。但到了今天, 黑客一词已被用于泛指那些专门利用电脑搞破坏或恶作剧 的人。目前黑客已成为一个广泛的社会群体,其主要观点 是:所有信息都应该免费共享;信息无国界,任何人都可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
2018/12/29
计算机文化基础
21
密码技术
2)单钥加密与双钥加密
传统密码体制所用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相同,或从一 个可以推出另一个,被称为单钥或对称密码体制。若加密 密钥和解密密钥不相同,从一个难以推出另一个,则称为 双钥或非对称密码体制。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
第 十 章
信 息 安 全
第10章 信息安全
10.1 信息安全概述 10.2 计算机病毒
10.3 防火墙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
10.4 Windows 7操作系统安全 10.5 无线局域网安全 10.6 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安全 10.7 信息安全政策与法规
2018/12/29
计算机文化基础
1
15
10.1.3 计算机犯罪
所谓计算机犯罪,是指行为人以计算机作为 工具或以计算机资产作为攻击对象实施的严重危 害社会的行为。由此可见,计算机犯罪包括利用 计算机实施的犯罪行为和把计算机资产作为攻击 对象的犯罪行为。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
2018/12/29
计算机文化基础
16
1. 计算机犯罪的特点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
4)制造矛盾型 5)职业杀手型
6)窃密高手型
7)业余爱好型
20
2018/12/29
计算机文化基础
10.1.4 常见信息安全技术
目前信息安全技术主要有:密码技术、防火墙技术、 虚拟专用网(VPN)技术、病毒与反病毒技术以及其 他安全保密技术。 1.密码技术 1)密码技术的基本概念 密码技术是网络信息安全与保密的核心和关键。通过 密码技术的变换或编码,可以将机密、敏感的消息变换 成难以读懂的乱码型文字,以此达到两个目的: 其一,使不知道如何解密的“黑客”不可能从其截获 的乱码中得到任何有意义的信息; 其二,使“黑客”不可能伪造或篡改任何乱码型的信 息。
最著名的公钥密码体制是RSA算法。RSA算法是一种 用数论构造的、也是迄今为止理论上最为成熟完善的一 种公钥密码体制,该体制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它的安全 性基于“大数分解和素性检测”这一已知的著名数论难 题基础。著名的公钥密码算法还有Elgamal公钥体制等。
计算机文化基础 24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
为关系到我们国家安全的保证。所以信息安全是我们国家信息 化战略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2018/12/29
计算机文化基础
4
2.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要素和惯例 信息安全包括四大要素:技术、制度、流程和人。合适的标准、 完善的程序、优秀的执行团队,是一个企业单位信息化安全的重要 保障。技术只是基础保障,技术不等于全部,很多问题不是装一个 防火墙或者一个杀毒软件就能解决的。制定完善的安全制度很重要, 而如何执行这个制度更为重要。如下信息安全公式能清楚地描述出 他们之间关系: 信息安全=先进技术+防患意识+完美流程+严格制度+优秀执 行团队+法律保障
(1) 发布或传播虚假信息。 (2) 剽窃他人的劳动成果。 (3) 违背他人意愿强行发布商业信息。 (4) 不分对象地发布或传播受限制的信息。 (5) 为了商业目的无节制地占用免费或廉价的网络资源。 (6) 滥用信息跟踪和信息记录技术。 (7) 出卖、转让或泄露网民个人资料。 (8) 通过恶意编码违背他人意愿在他人的计算机上安装程序或 篡改他人计算机上的设置。 (9) 侵犯知识产权。这主要包括著作权和专利权。 (10) 沉迷于网络色情,扭曲了人性的正常发展。 (11) 网络犯罪。 (12) 对网络技术的过度崇拜,使有些人在上网过程中出现了 一些极不道德的行为甚至网络犯罪。
1.建立对信息安全的正确认识 随着信息产业越来越大,网络基础设施越来越深入到社会 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信息技术应用成为我们工作、生活、 学习、国家治理和其他各个方面必不可少的关键组件,信息安 全的地位日益突出。它不仅是企业、政府的业务能不能持续、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
稳定地运行的保证,也可成为关系到个人安全的保证,甚至成
2018/12/29
计算机文化基础
6
1) 人为威胁 人为威胁是指通过攻击系统的弱点,以便 达到破坏、 欺骗、窃取数据等目的,使得网络信息的保密 性、完整性、可靠性、可控性、可用性等受到伤害,造成 经济上和政治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人为威胁又分为偶然事故和恶意攻击两种。偶然事故虽 然没有明显的恶意企图和目的,但它仍会使信息受到严重 破坏。恶意攻击是有目的的破坏。 恶意攻击又分为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两种。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
2018/12/29
计算机文化基础
7
2)安全缺陷
如果网络信息系统本身没有任何安全缺 陷,那么人为攻击者即使本事再大也不会对网 络信息安全构成威胁。但是,遗憾的是现在所 有的网络信息系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安 全缺陷。有些安全缺陷可以通过努力加以避免 或者改进,但有些安全缺陷是各种折衷必须付 出的代价。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
以在任何时间地点获取他认为有必要了解的任何信息;通 往计算机的路不止一条;打破计算机集权;反对国家和政
府部门对信息的垄断和封锁。黑客的行为会扰乱网络的正
常运行,甚至会演变为犯罪。
2018/12/29
计算机文化基础
19
黑客行为特征表现形式
1)恶作剧型
2)隐蔽攻击型 3)定时炸弹型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
2018/12/29
计算机文化基础
8
3)软件漏洞 由于软件程序的复杂性和编程的多样性,在 网络信息系统的软件中很容易有意或无意地留下 一些不易被发现的安全漏洞。软件漏洞同样会影 响网络信息的安全。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
2018/12/29
计算机文化基础
9
4)结构隐患 结构隐患一般指网络拓扑结构的隐患和网络硬 件的安全缺陷。网络的拓扑结构本身有可能给网 络的安全带来问题。作为网络信息系统的躯体, 网络硬件的安全隐患也是网络结构隐患的重要方 面。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
2018/12/29
计算机文化基础
5
3.清楚可能面临的威胁和风险 信息安全所面临的威胁来自于很多方面。这些威胁 大致可分为自然威胁和人为威胁。自然威胁指那些来自 于自然灾害、恶劣的场地环境、电磁辐射和电磁干扰、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
网络设备自然老化等的威胁。自然威胁往往带有不可抗 拒性,因此这里主要讨论人为威胁。
2018/12/29
2. 防火墙技术
当构筑和使用木质结构房屋的时候,为防止
火灾的发生和蔓延,人们将坚固的石块堆砌在房
屋周围作为屏障,这种防护构筑物被称为防火墙。 在当今的电子信息世界里,防火墙指的是一个由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
软件和硬件设备组合而成,在内部网和外部网之 间、专用网与公共网之间的界面上构造的保护屏
障。
2018/12/29
计算机文化基础
25
3. 虚拟专用网(VPN)技术
虚拟专用网是虚拟私有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 的简称,它被定义为通过一个公用网络(通常是因特网)建立 一个临时的、安全的连接,是一条穿过混乱的公用网络的安全、
稳定的隧道。虚拟专用网是对企业内部网的扩展。
计算机文化基础 13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
2018/12/29
3. 网络道德规范
为了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指明道德是非,美国计算机 伦理协会制定了“计算机伦理十诫”: (1) 不应当用计算机去伤害别人; (2) 不应当干扰别人的计算机工作; (3) 不应当偷窥别人的文件; (4) 不应当用计算机进行偷盗; (5) 不应当用计算机作伪证; (6) 不应当使用或拷贝没有付过钱的软件; (7) 不应当未经许可而使用别人的计算机资源; (8) 不应当盗用别人的智力成果; (9) 应当考虑你所编制的程序的社会后果; (10) 应当用深思熟虑和审慎的态度来使用计算机。 这些计算机信息与网络伦理准则,值得我们认真分析与 借鉴。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
2018/12/29
计算机文化基础
2
10.1 某些方面信息安全概述
10.1.1 信息安全意识 10.1.2 网络礼仪与道德
10.1.3 计算机犯罪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 返 回
10.1.4 常见信息安全技术
2018/12/29
计算机文化基础
3
10.1.1 信息安全意识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
目前,能够用于构建VPN的公共网络包括Internet和服务提 供商(ISP)所提供的DDN专线(Digital Data Network Leased
Line)、帧中继(Frame Relay)、ATM等,构建在这些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