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春季学期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人时间表、座位表教案

合集下载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s第一单元简易方程一.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方程的知识.是在五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编排的·第一次教学方程.涉及的基础知识比较多.教学内容分成三部分编排·第1—2页教学等式的含义与方程的意义.根据直观情境里的等量关系列方程·第3—11页教学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第12—14页全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本单元安排了关于等式性质的内容.分两段教学:第一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结果仍然是等式;第二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在每一段教学等式的性质以后.都及时让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二.教材分析:教材首先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等式和方程.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学会解只含有加法或减法运算的简单方程·接着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学生解只含有乘法或除法运算的简单方程;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三.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计算的学习.积累了较多的数量关系的知识.并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我们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和探索活动.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理解方程的含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由具体到抽象理解等式的性质·四.教学目标要求:1.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五.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六.教学难点:会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七.教学准备:多媒体.挂图.小黑板等·八.课时安排:12课时第一课时方程的意义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的例1.例2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2题·教学目标要求: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就是一类特殊的等式·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教学难点:会列方程表示数量关系·教学过程:一.教学例11.出示例1的天平图.让学生观察·提问:图中画的是什么?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想到什么?2.引导:(1)让不熟悉天平不认识天平的学生认识天平.了解天平的作用·(2)如果学生能主动列出等式.告诉学生:像“50+50=100”这样的式子是等式.并让学生说说这个等式表示的意思;如果学生不能列出等式.则可提出“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二.教学例21.出示例2的天平图.引导学生分别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2.引导:告诉学生这些式子中的“x”都是未知数;观察这些式子.说一说写出的式子中哪些是等式.这些等式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3.讨论和交流:写出的式子中.有几个是等式.有几个不是.而写出的等式都含有未知数.在此基础上.揭示方程的概念·三.完成练一练1.下面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2.将每个算式中用图形表示的未知数改写成字母·四.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1题先仔细观察题中的式子.在小组里说说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再全班交流·要告诉学生.方程中的未知数可以用x表示.也可以用y表示.还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以免学生误以为方程是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2.完成练习一第2题五.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六、作业完成补充习题板书设计:方程的意义X+50=100X+X=100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第二课时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页的例3.例4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3~5题·教学目标要求: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习惯·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教学难点:会用等式的这一性质解简单的方程·教学过程:一.教学例31.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等式和方程.今天这节课.将继续学习与等式.方程有关的知识·请同学们看这里的天平图.你能根据图意写出一个等式吗?提问:现在的天平是平衡的.如果将天平的一边加上一个1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会怎样?谈话:现在天平恢复平衡了.你能在上面这个等式的基础上.再写一个等式表示现在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关系吗?2.出示第二组天平图.说说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是怎样变化的.你能分别列出两个等式吗?3.出示第 3.4组天平图.提问:你能分别说说这两组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各是怎样变化的吗?谈话:怎样用等式分别表示天平两边物体变化前的关系和变化后的关系?启发:这两组等式是怎样变化的?她们的变化有什么共同特点?4.提问: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天平图.得到了两个结论.你能用一句话合起来说一说吗?5.做练一练的第1题二.教学例41.出示例4的天平图.你能根据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吗?2.讲解:要求出方程中未知数的值.要先写“解”.要注意把等号对齐·3.完成试一试4.完成练一练提问:解这里的方程时.分别怎样做就可以使方程左边只剩下x了·三.巩固练习1. 做练习一的第3题2.做练习一的第4题3.做练习一的第5题四.全课小结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五、作业完成补充习题·板书设计:等式性质和解方程等式的性质解方程50=50 50+10=50+10 解: X+10=50x+a=50+a 50+a-a =50+a-a X-10=50-10X=40检验:把x=40代入原方程.看看左右两边是不是相等·40+10=50.x=40是正确的·第三课时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p4~ P5例5~例6. P5“试一试”.“练一练”P6~P7练习一第6~8题教学目标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2.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教学过程:一.复习等式的性质1.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谁还记得?2.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那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还会是等式吗?3.生自由猜想.指名说说自己的理由·4.那么.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二.教学例5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P4例5图.并看图填空·2.集体核对3.通过这些图和算式.你有什么发现?X=20 2x=20×23x 3x÷3=60÷34.接下来.请大家在练习本上任意写一个等式·请你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计算并观察一下.还是等式吗?再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还是等式吗?能同时除以0吗?5.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又有什么发现?6.引导学生初步总结等式的性质(关于乘除的)乘或除以0行吗?7.等式性质二: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8.P5“试一试”⑴指名读题⑵你是根据什么来填写的?三.教学例61.出示P5例6教学挂图·指名读题.同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例6图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3.根据题意怎样列出方程?你是怎么想的?板书:40X=9604.在计算时.方程两边都要除以几?为什么?5.计算出X=24后.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个数是否正确?请大家口算检验一下·最后将例6填写完整·6.小结:在刚才计算例6的过程中.我们将方程的两边都同时除以40.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将等式两边都同时除以40.等式仍成立?7.P5练一练解方程:X÷0.2=0.8师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练习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解方程的?为什么可以这样做?四.巩固练习1.要使下面每个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方程两边应同时乘或除以几?0.6x=7.2 方程两边应同时x÷1.5=0.6 方程两边应同时2.化简下列各式8 X÷8 50+X-40X÷9×9 X-1.4+13.P6第7题教师引导学生列方程4.p7第8题解方程带“★”写出检验过程X+0.7=14★ 0.9x=2.45★ 76+x=91x÷9=90 ★ x-54=18★ 2.1x=0.84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哪些知识?在解方程时.关键是什么?要注意什么?六.作业完成补充习题·板书设计: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X=20 2x=20×2 40X=9603x 3x÷3=60÷3 解:40X÷40=960÷40X=24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 检验:把x=40代入原方程.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左边=40×24=960.右边=960X=40是原方程的解·第四课时等式的性质与解方程练习教学内容:教科书p7练习一第9~13题教学目标要求: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2.进一步理解等式性质.能根据等式性质正确地解方程·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等式性质·教学难点:能根据等式性质正确地解方程·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1.什么是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1)说出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为什么?18+17=35 x=1 12-Y=4 S+12=4921-b<24 x=14+78 16+a=27+ba +b=6 b-8=100 X+10 4X=602.让学生说一说等式的性质一和等式的性质二(1)解方程·带“★”写出检验过程·X+25=37 X-23=52 0.7X=3.5★X÷0.5=12 48-X=25★ 4.8÷x=20★集体订正.帮有错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使其明白算理·3.在○运算符号.在□填数字·(1)X-20=30 (2)5x=2.4解: X=30○□解:x=2.4○□X=□ x=□(3)3.6+X=5.7 (4)4.8÷x=12解: X=5.7○□解:x=4.8○□X=□ x=□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使学生明白:根据等式的性质·小结:通过把解方程的过程补充完整.启发学生简化解方程的书写.提高解方程的熟练程度·二.指导练习1.p7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2.P7第11题:pp列方程求表中的未知数的值学生看懂题意.列方程.解方程3.P7第13题学生口答练习4.出示小黑板判断题(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2)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3)解方程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自己判断的理由·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解决数学问题时.方程的用处大吗?四.作业1.P7第10题2.P7第12板书设计:等式的性质与解方程练习题12x=31.2 9.6y=48解:x=31.2÷12 解:y=48÷9.6X=2.6 y=5第五课时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1)教学内容:教科书P8例7.P9练一练.P11练习二第1~5题教学目标要求: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能正确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2.使学生在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中.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进一步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和应用价值·3.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学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等式的两个性质.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用不同的方法写出方程的数量关系.但不管是什么形式.其本质是一样的·2.课件出示例7: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说说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再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学生的回答可能有:①去年的体重+=今年的体重②今年的体重—去年的体重=2.5米根据学生的回答列方程解答·解:设小红去年的体重为x千克·X+2.5=36 36-X=2.5你是怎样检验的?在小组里交流后.集体交流·3.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什么?二.完成“练一练”先说说题中的数量关系.再说说怎样设未知数.然后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三.完成练习二的第1~5题·1.完成练习二的第1题先让学生说说解方程的思路.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2.完成练习二的第2题先说说题中的数量关系.再说说怎样设未知数·3.完成练习二的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每题中的数量关系和解题过程·4.完成练习二的第4题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再说说每题中的数量关系和解题过程·5.完成练习二的第5题三生板演.其余生独立完成在自备本上后集体校对.再向同桌说说解方程的注意点:写上“解”.利用等式的性质一步一步解出x的值.最后要检验·四.全课小结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要注意什么?五.作业补充习题板书设计:第六课时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教学内容:教科书P9例8.P10练一练.P11-12练习二第6~8题教学目标要求:1.能准确找出问题中相等关系的量.根据其数量关系列出方程·2.使学生学会应用等式的性质解两步解的方程·3.渗透转化思想.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4.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获得成功体验·教学重点:使学生能熟练找出问题中相等关系的量.根据其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应用等式的性质解两步解的方程·教学难点:渗透转化思想.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找出下列关键句中的数量关系: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2倍足球的个数比篮球多35个鸽子的只数相当于麻雀的5倍多9只语文书的4倍少10本正好是数学书的本数2.应用等式的性质说说解方程的过程:4x = 56 x+15 = 30 x÷9 = 23x - 98 = 100 5 x – 6 = 9你觉得这个方程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有什么不同?你有什么办法解方程?二.新授教学1.学习例8:师出示题目.说说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生自由说再指名校对)你有什么解题方法?列方程解答的步骤是怎样的?(先找出数量关系.再设未知量为x.列出方程.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你们想自己先试试看吗?(生尝试练习.两生板演后反馈)解:设小雁塔的高度为x米·2x-22=64(数量关系:小雁塔高度的2倍少22米=大雁塔的高度)2x-22+22=64+22(等式的性质)2x =86x=86÷2x=43这样就做完了吗?(还要检验)如何检验?(先自己检验一下.再同桌交流.最后指名检验)注意:要将x的值代入题目中检验才比较准确·答:小雁塔高43米·2.在解方程的过程中还有什么不理解的?有没有其它想法?(为什么不利用等式的性质先将左右两边都÷2.这样做行不行?为什么?)引导同学们理解这里将2x看作一个整体的未知数来解·先求出2x的值是多少.再求出x的值是多少.要两步解·揭题:两步解的方程3.从读题后找出数量关系到列方程.解方程.检验.你觉得哪里很关键.哪里还有些困难?三.专项练习1.根据关键句说说数量关系:杭州湾大桥比香港青马大桥的16倍还多0.8千米梨树比桃树的3倍多15棵放养的鳊鱼比鲫鱼的4倍少80尾猎豹比猫最快时速的2倍还多20千米故宫比天安门广场的2倍少8公顷一个驼鸟蛋长比一只蜂鸟体长的3倍还多1厘米2.练习二第6题在括号里填上含有字母的式子.生独立完成后校对·3.练习二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4.练习二第8题生独立完成.两生板演后校对·四.总结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知识?在脑子里回忆一下解两步方程的过程.再同桌互相交流解题的注意点·五.作业补充习题板书设计:第七课时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练习教学内容:教科书P12练习二第9~15题教学目标要求:1.渗透数学中的语感训练.使学生能熟练找出问题中相等关系的量.根据其数量关系列出方程·2.使学生掌握应用等式的性质解两步解的方程·3.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获得成功体验·教学重点:学生能熟练根据其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教学难点: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获得成功体验·教学过程:复习导入找出下列句中的数量关系:松树和杨树一共56棵学校的建筑面积是总面积的一半底楼高3.4米.其余三层平均每层高2.8米.这幢楼高多少米?小亮现在的身高比出生时的3倍高0.04米三瓶墨水的价钱比一个文件夹便宜2.8元二.巩固练习1.练习二第9题指名板演.其余生独立完成在自备本上后集体校对·说说注意点和解两步方程的步骤·2. 练习二第10题先要求学生只列出方程.校对所列方程根据的等量关系后再解方程·3. 练习二第11题生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独立列方程解答.集体交流·4. 练习二第12题生理解题意.并独立完成在自备本上·校对.说说题目的意思.注意要求两问·5. 练习二第13题生理解题意.让学生找准对应的量.提醒学生有2问·集体交流·6. 练习二第14题生独立完成后校对.其中12题的物品有“文件夹”和“墨水”.各一个与12瓶.总价25.10元·7. 练习二第15题学生利用公式独立列式计算.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三.总结师:今天在解方程的过程中.你有哪些进步?四.作业补充习题板书设计:第八课时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6】教学内容:教科书P9例8 P10练一练. P11练习二第4~7题教学目标要求: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谈话引入:(出示相应图片)今天我们研究一个与这两处建筑有关的数学问题·二.自主探索教学P9例81.提问:题目中告诉我们哪些条件?要我们求什么问题?启发:你能从题目中找出大雁塔和小雁塔高度之间的相等关系吗?题目中的哪句话能清楚地表明大雁塔和小雁塔高度之间的关系?提出要求:你能不能用不同的等量关系式将大雁塔和小雁塔高度之间的相等关系表示出来?学生想到的等量关系式:①小雁塔高度×2-22=大雁塔的高度;②小雁塔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在题目中相关文字下作出标志.并要求学生进行完整地表述2.引导学生观察第一个等量关系式.在这个等量关系式中.哪个数量是已知的?哪个数量是要我们去求的?追问: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3.列方程解决问题一般要经过哪几个步骤?让学生先自主尝试设未知数.并根据第一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4.提问:这样的方程.你以前解过没有?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你能解出这个方程吗?5.提问:还可以怎样列方程?6.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列方程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你能说说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大致步骤吗?其中哪些环节很重要?①要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寻找等量关系.②分清等量关系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用字母表示未知量并列方程;③解出方程后.要即使进行检验·三.巩固练习1.做P10“练一练”(1)先将练一练数量关系式填写完整·(2)根据等量关系式列方程解答·2.做练习二第5-6题·四.你知道吗?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方程的由来.了解古代数学就家李冶五.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没有疑惑的地方?六.课堂作业:P11练习二第7~8题·板书设计:第九课时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7】教学内容:教科书P12第9~15题教学目标要求:1.进一步巩固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教学难点:能熟练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正确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教学过程:一.基础训练1.列方程.不计算·(1)每支钢笔x元.购买4支钢笔要60元.(2)小明有x张邮票.小军邮票的张数比小明的3倍还少5张.小军有邮票55张.(3)修路队x天修2.4千米的公路.平均每天修0.6千米.(4)商店运来苹果a千克.运来的橘子是苹果的5倍.运来橘子200千克.2.我当包公.判一判.(1)0.5是方程3x+0.7=1.6解(2)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也一定是方程(3)方程3x+3=27与方程2x+2=18的解相同(4)X+2=2+x是方程3.择优录取.选一选(1)方程4x-2=10的解是()A.x=2 B.x=3 C.x=32 D.x=48(2)甲乙两地间的铁路长480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经过4小时相遇.已知客车每小时行65千米.货车每小时行x千米.不正确的方程是() A.65×4+4x=480 B.4x=480-65 C.65+x=480÷4 D.(65+x)×4=480(3)六(1)班植树68棵.比六(2)班植树棵数2倍少8棵.六(2)班植树多少棵?解:设六(2)班植数x棵.下列方程错误的是()A.2x-8=68 B.2x=68+8 C.68=2x+8(4)张强今年a岁.李东今年(a-7)岁.再过c年.他们的年龄相差()岁.A.7 B.c C.c+7(5)x=1.5不是方程()的解·A.5x+6x=165 B.10×5-6x=41 C.3x-1.8=2.7二.综合训练1.P12第9题解方程下面3条2.解决问题.我能行学生说一说数量关系式.列方程.独立解方程(1)P12第11-12题小瓶容量×3=1.5。

五年级日程计划表

五年级日程计划表

五年级日程计划表一、周一至周五。

早上。

- 6:30 - 7:00起床、洗漱、简单拉伸运动。

- 7:00 - 7:30背诵语文古诗词或者英语单词。

上午。

- 8:00 - 10:00(上课时间,按照学校课程安排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课)- 10:00 - 10:20课间休息,喝水、放松眼睛、简单活动。

- 10:20 - 12:00继续上课。

中午。

- 12:00 - 12:30午餐。

- 12:30 - 13:30自由活动(可以在校园内散步等)- 13:30 - 14:00午间休息(如果有条件的话)下午。

- 14:00 - 15:30上课(可能是科学、品德等课程)- 15:30 - 15:50课间休息。

- 15:50 - 17:20上课或者参加学校社团活动。

放学后。

- 17:30 - 18:30到家后,休息片刻,吃点水果。

- 18:30 - 19:30完成学校布置的书面作业(语文、数学、英语),可以分科目进行,每完成一科休息5分钟。

晚上。

- 19:30 - 20:00晚餐。

- 20:00 - 20:30复习当天学习的内容,整理课堂笔记,重点复习知识点掌握不牢固的部分。

- 20:30 - 21:00阅读课外书籍(可以是文学名著、科普读物等)- 21:00 - 21:30预习明天要学习的内容,简单浏览课本,标记出不懂的地方。

- 21:30 - 22:00洗漱、准备睡觉。

二、周六。

上午。

- 8:00 - 9:00起床、洗漱、早餐。

- 9:00 - 10:30复习本周语文知识,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复习生字词、语法知识,做一些语文拓展练习。

- 10:30 - 11:00休息、喝水。

- 11:00 - 12:30学习数学,复习本周知识点,做一些数学思维拓展题,如奥数题等。

中午。

- 12:30 - 13:30午餐、休息。

下午。

- 13:30 - 15:00学习英语,背诵单词、课文,做英语阅读练习或者观看英语动画提升语感。

(完整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最新整理)

(完整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最新整理)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特别说明:本教案为2015年改版后最新苏教版教材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简易方程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蒜叶的生长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和与积的奇偶性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球的反弹高度第五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第六单元圆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八单元整理与复习第一单元课题:等式与方程第 1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的关系,能正确区分等式和方程。

2.在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操作交流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体验。

教学重点:明确方程与等式的关系,理解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教学准备:课件,天平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天平实物)谈话:这是天平,谁能简单介绍一下它?师作简单介绍:天平可以称出物体的质量。

这是天平的左右两个盘,这是指针。

当天平的指针指着中间,表示天平左右两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也叫做天平平衡。

天平的哪一边下垂,就说明这一边物体的质量多,反之,这一边物体的质量就少。

2.揭题:今天我们利用天平来学习一些数学知识。

(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一页例1天平平衡的情境图,谈话:你能看图写出一个等式吗?学生思考后独立填写。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50+50=100。

提问:你是怎样想的?指名学生口答:天平的一端放一个50克的鸡蛋和一个50克砝码,另一端放一个100克砝码,天平平衡,说明两边的质量相等,可以用等式来表示。

(2)教师小结:含有等号的式子叫做等式。

它表示等号两边的数值是相等的。

2.教学例2。

(1)课件出示教材例2的四幅图。

学生独立思考后填写。

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集体反馈。

教师板书:x+50>100 x+50=150x+50<200 2x=200《补》第一单元课题: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第 1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在具体情境中,根据图意列出方程,能运用等式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班级数学教案五年级下册排课表与实施方案

班级数学教案五年级下册排课表与实施方案

本文主要介绍班级数学教案五年级下册的排课表与实施方案,为了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和进步,我们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出了一份合理的排课表和教学计划。

以下是具体的安排和实施方案。

一、课程设置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我们将数学课程划分为了以下几个方面:1.数的认知2.量的认知3.空间的认知4.逻辑与推理5.计算与应用二、排课表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我们采用了每周两次数学课的形式。

周一:第一节课:量认知第二节课:计算与应用周三:第一节:空间的认知第二节课:逻辑与推理注:每堂课时间为40分钟。

三、实施方案1.数的认知数的认知是数学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掌握数学的重要环节。

在课堂上,我们将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互动中积累数学知识。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1.学习数的读写和数值大小比较2.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及其应用3.学习算式,进一步掌握乘除法的运算方法及其应用。

4.量的认知在数量识别和应用中,我们将对各种长度、重量、时间等量进行分析和探讨,让学生看到实际应用中各类量的基本单位,把学术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1.认识长、宽、高、周长等基本量2.比较量的大小和量的单位3.学习通用体积单位及其转换4.空间的认知在教学中,我们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如何理解、说明和练习空间位置的概念。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1.识别三维物体,掌握找两点之间的距离等空间概念2.以棱柱、棱锥、长方体等为例,介绍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通过练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力4.逻辑与推理逻辑与推理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终极目标。

在教学中,我们将理性思维、逻辑推理、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方面进行讲解和演习,让学生能够掌握数学思考和方法。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1.掌握数学推理、证明和分析2.从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3.让学生认识数学是一种语言,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各种数学问题5. 计算与应用在学科知识的应用方面,我们将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年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苏教版

年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苏教版

年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苏教版)本资料为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5y数的世界(3)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6页,第13~19题,数的世界(三)。

课时第3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复习,能正确并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能用合理的方法计算简单的加减混合运算题,提高计算能力。

2、使学生能应用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并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难点能用合理的方法计算简单的加减混合运算题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与其它一、基本练习、板书课题:数的世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完成第13题。

独立完成。

-和+有什么不同?计算时要注意什么?3、完成第14题。

独立完成计算,展示作业。

计算方法是否正确?应该怎样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通分时怎样找公分母?还要注意什么?4、完成第15题。

观察一下,每一题有什么特点?可以用比较简便的方法计算吗?独立完成计算。

说说能简便计算的,运用了什么运算律?不能简便运算的说说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二、综合练习、完成第16题。

、是以什么为单位“1”的?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与其它从题中看出数量关系是什么?独立完成解答。

2、完成第17题。

要求“捏成的长颈鹿重多少千克?”实际上是求什么?独立完成解答。

3、完成第18题。

理解题意,了解“陆地”“海洋”“七大洲”。

是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的?怎样求五大洲的总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几分之几呢?独立完成解答。

4、完成第19题。

从题中可以看出第三组采集的千克数和谁有关?应该先求出什么?你能列综合算式解答吗?独立完成计算,说说是怎样算的?三、课堂小结在小组中互相说说,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怎样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你认为有什么要提醒其他同学注意的?板数的世界(3)6. 一个西瓜,王辉吃了13,比爸爸少吃这个西瓜的16。

爸爸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用方程解)课题图形王国、统计世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7~118页,第20~24题,图形王国和统计世界。

2015年新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表格式

2015年新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表格式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当堂检 测 学生独立在作业本上计算。 展示部分学生的答案,集体订 正。
教学 反思
小学教学案设计
教学 内容 设计人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备课 日期 月 日
总课时数 投放 日期
第 月
课时 日
1.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 序,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 目标 2.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 心。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混合 运算。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难点 课前 准备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的理解。 课件
教师活动
充分预 习 、谈话引入
学生活动
1.我们之前已经学过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你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只可 请大家计算下面的题目:课件出示:
3 3 + 7 7
以把分子相加、 减, 分母不变? 你能结合分数的意义说说理由 吗?(学生回答)
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计算的结 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计算的结果要检 验。 点评升 华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 80 页“练一练” 第 1 题。 2.完成教材第 80 页“练一练”第 2 题。 3.完成教材第 82 页“练习十二”第 1 题。 四、反思总结 你用什么方法验算上面的两道 题目?还有别的验算方法吗?
2.完成教材第 81 页“试一试” 。 谈话:先想一想应该如何进行计 算,再在小组内交流。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 81 页“练一练”第 1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一、班级情况分析:五(2)班共有学生45人,其中男生24人,女生21人。

学生对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掌握都比较好,学生计算能力也较强,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但是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弱。

解决问题的思路还不够开阔和灵活。

全班学生总体智力水平较好,但是一个班级里学生智力差异明显,班级学困生有几个。

学生总体学习习惯较好,但是,有少部分学生习惯较差,常常不完成家庭作业,课堂作业也很是马虎潦草,课堂经常不专心听讲,除此之外,个别学生还要做小动作,自由讲话。

种种现象,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

所以,提高五年级数学的教学质量任重道远。

二、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材下册共安排了八个单元,分四个领域编排教学内容。

1.“数与代数”领域“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安排5个单元,包括“简易方程”、“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的策略”。

2.“图形与几何”领域“图形与几何”领域安排了一个单元,即第六单元“圆”。

本单元教学圆的知识,主要有圆的形状特征、圆的周长与面积。

作为一种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曲线图形,圆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

学生对圆的特征的认识不能仅仅局限于圆的半径、直径以及半径和直径的关系等较为直观的层面,还应在不同形式的活动中形成更多、更有价值的感悟。

3.“统计与概率”领域“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了1个单元,即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是呈现和描述数据的方法之一,而呈现和描述数据仅是统计活动中的一个环节。

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掌握一些知识和技能,而更多地在于学会根据问题背景和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呈现方式以及通过不同角度的数据分析获得更多有意义的结论,从而不断加深对统计活动过程的理解,逐步增强数据分析观念。

4.“综合与实践”领域“综合与实践”领域一共安排了2次活动,包括:“蒜叶的生长”和“球的反弹高度”。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的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的教案

②独立书写,全班交流。 (2)根据数对找位置(练习三第 3 题) 学校会议室地面铺地砖,九块花色地砖分别铺在以下位置:(7,2)、(5,3)、 (9,3)、(3,4)、(7,4)、(11,4)、(5,5)、(9,5)、(7,6),请你用彩笔 给花色地砖涂上色。你发现花色地砖位置的规律了吗? 学生操作后交流。 (表示同一行中花砖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二个数相同;表示同一列中花砖位 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一个数相同。) 过渡:用数对可以很方便的表示一个人的座位,一块砖的位置,如果是一张平 面图,数对能表示一个具体的地点吗? 2、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第 13 页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的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开放 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你可以在你的身边找一找。 。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通保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资,配料不置试仅技卷可术要以是求解指,决机对吊组电顶在气层进设配行备置继进不电行规保空范护载高与中带资负料荷试下卷高问总中题体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中卷下,安与要全过加,度强并工看且作护尽下关可都于能可管地以路缩正高小常中故工资障作料高;试中对卷资于连料继接试电管卷保口破护处坏进理范行高围整中,核资或对料者定试对值卷某,弯些审扁异核度常与固高校定中对盒资图位料纸置试,.卷保编工护写况层复进防杂行腐设自跨备动接与处地装理线置,弯高尤曲中其半资要径料避标试免高卷错等调误,试高要方中求案资技,料术编试交写5、卷底重电保。要气护管设设装线备备置敷4高、调动设中电试作技资气高,术料课中并3中试、件资且包卷管中料拒含试路调试绝线验敷试卷动槽方设技作、案技术,管以术来架及避等系免多统不项启必方动要式方高,案中为;资解对料决整试高套卷中启突语动然文过停电程机气中。课高因件中此中资,管料电壁试力薄卷高、电中接气资口设料不备试严进卷等行保问调护题试装,工置合作调理并试利且技用进术管行,线过要敷关求设运电技行力术高保。中护线资装缆料置敷试做设卷到原技准则术确:指灵在导活分。。线对对盒于于处调差,试动当过保不程护同中装电高置压中高回资中路料资交试料叉卷试时技卷,术调应问试采题技用,术金作是属为指隔调发板试电进人机行员一隔,变开需压处要器理在组;事在同前发一掌生线握内槽图部内 纸故,资障强料时电、,回设需路备要须制进同造行时厂外切家部断出电习具源题高高电中中源资资,料料线试试缆卷卷敷试切设验除完报从毕告而,与采要相用进关高行技中检术资查资料和料试检,卷测并主处且要理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最新新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最新新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一、教学目标要求:1.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三、教学难点:会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挂图、小黑板等。

五、课时安排:12课时第一课时方程的意义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的例1、例2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2题。

教学目标要求: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就是一类特殊的等式。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会列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一、教学例11.出示例1的天平图,让学生观察。

提问:图中画的是什么?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想到什么?2.引导:(1)让不熟悉天平不认识天平的学生认识天平,了解天平的作用。

(2)如果学生能主动列出等式,告诉学生:像“50+50=100”这样的式子是等式,并让学生说说这个等式表示的意思;如果学生不能列出等式,则可提出“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二、教学例21.出示例2的天平图,引导学生分别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

2.引导:告诉学生这些式子中的“x”都是未知数;观察这些式子,说一说写出的式子中哪些是等式,这些等式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讨论和交流:写出的式子中,有几个是等式,有几个不是,而写出的等式都含有未知数,在此基础上,揭示方程的概念。

三、完成练一练1、下面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2.将每个算式中用图形表示的未知数改写成字母。

四、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1题先仔细观察题中的式子,在小组里说说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再全班交流。

要告诉学生,方程中的未知数可以用x表示,也可以用y表示,还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以免学生误以为方程是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确定位置 1.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确定位置 1.

确定位置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在具体情境的平面图中认识列和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能在比较中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同时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 能力目标: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 情感目标:在活动中感受、体会数对的广泛应用,知道自己所学知识的价值。

教具准备:练习纸(教材)、白纸若干张、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在统一位置中导入新课师:小朋友们,今天上课之前老师想先带你们到一个地方去参观,你们愿意去吗?那好,就让我们整装待发,一起去小军的班级去看一看吧。

看,小朋友们坐得多端正啊,面对他们,你能说一说小军的位置吗?生:小军坐在第3排第4个。

生:小军坐在第4组第3个。

生:小军坐在从左往右数第4排的第3个。

师:小朋友们一下子说了这么多,你们有没有什么问题想提问?生:用哪一种说法确定小军的位置比较好?师:是啊,能不能用一种简单的、统一的方法来确定小军的位置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研究确定位置。

(板题:确定位置)二、抽象情境,在活动中认识数对1. 在点子图上认识行和列师: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先把每个同学都用小圆圈来代替,这样它就形成了一幅点子图。

2. 仔细观察这幅点子图,你觉得他们排列得怎么样?生:很整齐。

师:是的,在数学上有这样一个规定,凡是像这样的竖排都叫做列,横排都叫做行。

如果要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比如这是第一列……,如果要确定第几行,就从前往后数,比如这是第一行……(课件演示)。

我们看,小军在这,你能重新说一说他的位置吗?生:小军坐在第3行第4列(板书)师:你是怎么想的?生:我是先看行数,再看列数。

师:有不同的说法吗?生:小军坐在第4列第3行(板书)师:你又是怎么想的呢?生:我是先看列数,再看行数。

师:到底是写列数,还是先写行数呢?数学上是这样规定的,一般情况下总是把列数写在前面行数写在后面。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表格式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表格式教案
使学生明确: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
板书:转化
解法:
1、教学例4:
(1)要求学生用拼合的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板书:重合——旋转——平移
提问:任意两个三角形就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吗?怎样可知三角形的面积呢?
板书: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重合——旋转——平移
课题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授课教师
张学军
教学内容
p15-16、p17练习三1-3
授课日期
月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分析、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自主探索并归纳
概括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沟通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复习
学习新知
巩固练习
总结
作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分组汇报,交流反馈:
学生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
(1)数方格
(2)割补
(3)拼合
2、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确:数方格的方法比较麻烦,割补的方法容易发生错误,拼合的方法相对比较简单。
3、提问:割补和拼合的方法虽然不同,但目的都是为了把三角形怎么样?
平行四边形
2、专项训练:
(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形。如果拼成的图形的面积是126平方厘米,那么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如果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5平方分米,那么拼成的图形面积是()平方分米。
(2)一张长方形纸面积是100平方厘米。把它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docx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docx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一年级(上册)教材用一个“第几”描述物体在直线上的位置,如从右往左第5个是小明。

二年级(上册)教材用两个“第儿”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如小红坐在第6排第4个。

通过这些描述,加强了方向感,获得了自然数能表示次序的体验。

在这些经验的基础上,本单元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使原来凭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到用数学方法确定位置,从而发展数学思考,培养空I'可观念。

两道例题把教学内容分成两段编排。

笫15页例1和“练一练”,用数对确定教室里的座位。

包括“列” “行”的含义,确定第儿列、第儿行的一般规则,以及用数对表示第儿列第儿行的方法。

第16页例2和“练一练”,用数对确定平面图(方格纸)上点的位置。

练习三配合两道例题的教学,解决学校、家庭、街区里的一些实际问题。

编写的两篇“你知道吗”分别介绍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在计算机上制作表格的方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

在现实的情境中教学规范地确定位置的方法。

例1呈现一幅教室里座位的图画,让学生说说画面里的小军坐在哪里。

他们凭自己的感受和经验,在交流屮出现了不同的表述,如小军坐在第4组第3个、小军坐在第3排第4个……甚至会出现有争议的描述。

由此产生共同的需要:怎样正确、简明地说出位置?为教学新知识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接着教学“列” “行”的知识,因为数对是按列与行确定位置的。

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都是规定。

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都是人们的约定。

正是这些规定与约定,人们在确定位置时才有一致的思考和结论,才能避免争议和混乱。

因此,教学列、行的知识绝不能含糊。

还要通过适当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对列、行的认识。

并用先说列数、再说行数的方法表示出小军的位置。

然后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小军坐在第4列第3行,可以用数对表示为(4, 3)”这句话表明了三点:一是“数对”指两个数,即列数与行数。

二是在数对中先表示第儿列,再表示第儿行。

2015五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教案

2015五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教案

长宁镇中心学校集体备课教案 2014 至2015 学年度第二学期科目:数学年级:五年级教师:李柏林2015年 3月1 日本课课题观察物体(三)例1 例2 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从不同方向观察拼摆的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图形是不同的。

根据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摆小正方体,结果只有一种。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3、通过拼摆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拼摆的立体图形,辨认物体的形状。

能通过从一个或多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来拼摆小立方体。

教学准备投影仪课件教学过程内容与环节预设个人二度备课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课件出示积木图片)同学们,大家喜欢搭积木吗?你们看,只要我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就能用积木搭出各种各样的图形。

今天我们也一起来搭一搭。

(板书:观察物体三)二、探索新知1、出示例1:按要求摆一摆。

解决问题(1):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出从正面看到的是的图形。

)学生动手拼摆,并与同伴交流摆法。

)指名汇报并演示,学生可能会提供以下三种摆法:解决问题(2)如果再增加1个同样的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你可以怎样摆?(1)学生动手拼摆,在小组中交流摆法。

(2)指名汇报并演示,学生可能会提供多种摆法,只要合理,教师都给予肯定。

提问:通过拼摆,你有什么发现?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虽然摆法各不相同,但只能添加到前面或后面,不能添加到上、下、左、右面。

2、教学例2。

出示例2:你能摆出兰兰所观察的图形吗?(1)动手操作,让学生根据例题提供的从正面看、左面看、上面看的图形摆出相应的立体图形,与同桌交流摆法。

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并演示,学生可能会呈现多种图形。

提问:通过刚才的拼摆你有发现了什么?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一旦确定了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的图形,这个立体图形的形状也就确定了,也就是说本题只有一种摆法。

3、即时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页“做一做”。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的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的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5页例1,练一练,练习三1-3题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

2.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重点与难点: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流程:一、基本练习1、说说你在班级的位置2、揭示课题并板书二、探究研讨教学例11.明确列、行排列规则(1)课代表坐在哪里?你能用数介绍他的位置吗?生可能出现:A 第3排第4个 B 第4组第3个(2)怎样才能正确、简明地说出课代表的位置呢?(3)课代表坐在第几列第几行?(同时板书)中队长坐在哪里?(板书)2.抽象座位表,认识数对小结:根据两个数组成的数对,能很快确定教室里每个人的位置。

生活中有没有运用数对解决的问题呢?(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

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三、应用实践1.生活中应用数对(1)根据位置写数对(练习三第2题)①小明家厨房的一面墙上贴着瓷砖,你能用数对表示出四块装饰瓷砖的位置吗?②独立书写,全班交流。

(2)根据数对找位置(练习三第3题)学校会议室地面铺地砖,九块花色地砖分别铺在以下位置:(7,2)、(5,3)、(9,3)、(3,4)、(7,4)、(11,4)、(5,5)、(9,5)、(7,6),请你用彩笔给花色地砖涂上色。

你发现花色地砖位置的规律了吗?学生操作后交流。

(表示同一行中花砖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二个数相同;表示同一列中花砖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一个数相同。

)过渡:用数对可以很方便的表示一个人的座位,一块砖的位置,如果是一张平面图,数对能表示一个具体的地点吗?2、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13页四、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的知识?你有什么收获?五、拓展开放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你可以在你的身边找一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页例2,练一练,练习三4题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表格式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表格式教案
3、教学割补法:
三、画画算算:
四、综合练习
同桌讨论交流。
订正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汇报。
独立画,交流。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教学准备:课前预习:
1、在校园里找出一块合适的草坪或花圃,先估计它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再测量计算面积所需要的数据。
2、自学P:26想想算算,试着做一做。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一、量量算算:
1、分组汇报测量的结果,注意指导测量的方法。
2、要求学生计算它们的面积,并与估计的结果进行对比。
3、复习所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二、想想算算:
1、师:华风小学校园里有一块草坪,你能算出它的面积吗?
(1)同桌交流
(2)指名回答:
①可以看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梯形
板书:求和法
②可以从一个长方形中去掉一个梯形
板书:求差法
(3)任选一种方法进行计算,集体订正。
2、即时训练:
要求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汇报。
课题
校园的绿化面积
授课教师
张学军
教学内容
p26-27
授课日期
月日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掌握所学的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
2、学习计算稍复杂图形面积的一般方法,并能合理选择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在校园中进行一些实际测量,并进计算,提高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宇诚
李子彤
邹庆瑞
赵谢诺
成 城
王燕琪
蔡顾涵
彭 曦
谢志强
朱英姿
王宏伟
王 蓉
朱煜成
杨梦舟
金 涛
陈飞儿
戴博轩
徐佳乐
史季翔
徐吴菲
沈之洋


李方良
讲 台
●人
课 科 节 次 星 期





2014-2015
学年
第二
学期



1
数学
数学

2
数学
数学

3
数学
4
5
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6 午
7

五(2)




张宇豪
樊周臣
颜涛
郭 科
唐家豪
颜屈斌
张 毅
陶 醇
傅智伟
赵新昊
陈逸俊
仲文茜
厉绍翔
王雨嫣
陶宇康
俞 悦
许家安
马瑾雯
周 晨
江海霞
于梓豪
车馨欣
徐晟奕
陈宇岚
王一鸣
陶 滋
徐宇辰
吕 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