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文本诗学:文学的文化生态视野
中国文学(4)第3次作业答案
一、填空题1、王晓明、文学和人文精神;2九十;3、散文;4、余华、苏童、刘恒;5、叶兆言、刘震云;6、王朔、王小波;7、张承志、韩少功、史铁生;8、私人化;9、陈忠实、张炜、王安忆;10、三驾马车;11、现实主义的冲击波;12、断裂、韩东。
二、名词解释1、“人文精神大讨论”1993年6月,《上海文学》在“批评家俱乐部”栏目里发表王晓明与张宏等5人的对话《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提出了当代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问题;自此,一场轰轰烈烈的人文精神大讨论便拉开序幕,诸多作家、评论家纷纷投笔加盟,如王蒙、刘心武、张承志、陈平原、朱立元等,几乎所有著名的作家、理论家都为此留下了有着独特思考的文章;这场大讨论是90年代文学和文化界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
三、简答题1、90年代文学“三元一体”格局的内在构成90年代市场经济的全面展开,带来了社会和文化的转型,文学在日趋边缘化的同时也走向多元化,在整体上形成“三元一体”的格局(精英文学、大众通俗文学、主流意识形态文学)。
三元格局的形成,与当代中国社会性质和时代变化密切相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给人们新的价值观,不同的文化、思想并立而生,绝对主流话语不复存在;经济、文化领域的剧变以巨大能量辐射到文学领域,要求文学改变过去视角单一、齐声共语状态,以多种话语方式和思维向度反映多姿多彩的当代生活。
如果把此一时期中国文学的总体格局看成是一个金字塔的话,那么,大众通俗文学就是它的基座,主流意识形态文学是它的塔身,而精英文学则是它的塔尖。
2、“人文精神大讨论”的论争焦点和论争的意义。
在90年代,有关“人文精神大讨论”是学术界一次影响深远的论争。
论争焦点:焦点之一是如何看待当前的人文精神状况,如何评估市场经济大潮中文艺的“俗化”现象,如何看待文艺的价值和功能。
焦点之二是重建人文精神的现实性和可能性以及人文知识分子对价值重构的作用。
论争的意义:揭示了知识分子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面临的问题以及知识分子队伍分化、自我分裂和价值困惑的事实;提示知识分子看清自身境遇,调整生存姿态,建构理想的自我;对艺术品生产世俗化、作家艺术工匠化、审美趣味庸俗化的批判和警惕显示了知识分子对人文精神的恪守和张扬,对自我价值最大化的正当需要,从而有助于形成制约世俗化极端发展的机制和批判精神的成熟。
生态文学
何谓生态文学?
生态文学是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的考察和表现自然与人之关系和探寻生态危机之社会根源的文学。
简明的定义是:生态文学是一种反映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的文学。
生态批评在当代的意义?
生态危机是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主导下现代机械论科学
技术的危机,因为这种科学技术不仅客体化、工具化、碎片化、资源化了整个自然世界,而且还
强化了人对自然的盘剥,加速了“自然的终结” ,导致了人文精神的异化,从而引发了星球的生
态焦虑。
科学生态批评坚持生态学颠覆性的信条———相互联系,吸纳当代新物理学和进化生物学最新成果,重续自然与人文间的本然联系,重构生态共同体中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
用当代环境哲学家利奥波德的话说,将人从自然征服者的角色转变成为生态共同体中的普通成员或普通公民,同时表现出对同伴和共同体本身的尊重。
科学生态批评倡导透过生态学视野,跨越学科之间的界限,建构生态诗学体系,探寻解决生态危机的综合性文化策略,其根本目的在于扩展人类伦理关怀的范围,培育生态意识,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建构一个既能充分尊重自然经济体系的规律,又能充分彰显人类价值与尊严的多元人类文化体系,让生态学化的人类文化成为守护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荣的文化力量。
生态文学批评这一概念的提出
生态文学批评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1972年,约瑟夫·米克(Joseph W.Meeker)在《生存的喜剧:文学生态学研究》(The Comedy of Survival:Studies in Literary Ecology,1972)中提出“文学生态学”的概念,“对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生物主题进行研究”(注:Joseph W.Meeker,The Comedy of Survival:Studies in Literary Ecology,New York:Scribner's,1972,p.9.)。
1978年,威廉·鲁克特(William Rueckert)在其论文《文学与生态学:生态批评的实验》(“Literature and Ecology:An Experiment in Ecocriticism”)中首先使用了ecocriticism这一批评术语,提出“把生态学以及和生态学有关的概念运用到文学研究中去”(注:William Rueckert,“Literature and Ecology:An Experimen t in Ecocriticism,”IowaReview 9.1(Winter 1978),p.71-86.)。
随后,有人提出“生态诗学”(ecopoetics)、“环境文学批评”(environmental literary criticism)、“绿色研究”(greenstudies),或“绿色文化研究”(green cultural studies)等其他术语,但大多数人倾向用ecocriticism这一提法,因为它不仅很容易被转变成ecocritical和ecocritic等形式,而且“eco”这一前缀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的关系。
1985年,弗雷德利克·瓦格(Frederick O.Waage)编辑出版《讲授环境文学:资料,方法和文献资源》(Teaching Environmental Literature:Materials,Methods,Resources,1985)。
生态批评理论概述
生态批评理论概述作者:黄东升来源:《当代旅游》2018年第06期摘要:本文论述了生态批评的含义和发展及格式塔完型生态批评观,从而表明生态批评最基本的特征和最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生态批评;生态;文学生态批评这种文学批评模式,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1972年,“文学生态学”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学者约瑟夫·米克的作品中;1978年,威廉·鲁克尔特首次使用了“生态批评”一词,提倡“将文学与生态学结合起来”,强调批评家“必须具有生态学视野”。
90年代开始似龙卷风般迅速发展并并蔓延至世界各国,成为一种全球现象。
一、生态批评的含义生态批评是在长期以来的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在文学研究领域的映射,它通过独特的生态视角重新思考和审视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生态批评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对“生态批评”这一术语的界定存在很多争论,其中最为大多数学者所能接受的,是美国生态批评的主要倡导者和发起人彻丽尔·格罗特费尔蒂的定义:“生态批评是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之关系的批评。
”格罗特费尔蒂进一步阐释:“所有生态批评仍然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人类文化与物质世界相互关联,文化影响物质世界,同时也受到物质世界的影响。
生态批评以自然与文化,特别是自然与语言文学作品的相互联系作为它的主题。
作为一种批评立场,它一只脚立于文学,另一只脚立于大地;作为一种理论话语,它协调着人类与非人类。
”格罗特费尔蒂揭示了生态批评的主要目的:通过文学来重新审视人类的文化,通过文化批判来挖掘导致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进而去重构人类文化。
可见,生态批评作为一个新的批评体系,它既有文学批评也有文化批评的特性。
它以生态整体主义哲学为核心思想,以实现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最高目标。
二、生态批评的发展生态批评这种文学批评模式,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1972年,“文学生态学”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学者约瑟夫·米克的作品中,主要探讨文学对“人类与其他物种之间关系”的揭示,要细致地审视和发掘文学对人类行为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生态文艺学参考书目
国内生态文艺学、生态美学系列参考书目生态文艺学、生态文学姜澄清著:《艺术生态论纲》,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
鲁枢元著:《生态文艺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
曾永成著:《文艺的绿色之思——文艺生态学引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王诺著:《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龙娟著:《环境文学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杨素梅、闫吉青著:《俄罗斯生态文学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王诺著:《生态与心态——当代欧美文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
王志清著:《盛唐生态诗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
盖光著:《生态文艺与中国文艺思想的现代转换》,齐鲁书社2007年出版。
汪树东著:《生态意识与中国当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薛敬梅著:《生态文学与文化》,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孙燕华著:《当代生态问题的文学思考:台湾自然写作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戴桂玉著:《后现代语境下海明威的生态观和性属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鲁春芳著:《神圣自然: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生态伦理思想》,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姜澄清著:《中国艺术生态论纲》,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出版。
吴秀明著:《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与生态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王静著:《人与自然:中国当代少数民族作家生态文学创作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
南宫梅芳等著:《生态女性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出版。
申富英著:《伍尔夫生态思想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
刘青汉:《生态文学》,人民出版社2012年出版。
曾莉著:《英美文学中的环境主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
耿纪永著:《生态诗歌与文化融合:加里•斯奈德生态诗歌研究》,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杨亦军:《阿凡提“话语”:空间的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视域》,人民出版社2012年出版。
西方现代文学发展史
西方现代文学发展史
西方现代文学发展史涵盖了从19世纪中期到现在的一段时间,包括了多种文学流派和文化运动的出现和发展,反映了西方社会、文化、政治和经济变化的影响。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的文学运动,如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反映了社会的转型和文化的变化,其中的一些文学家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包括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马克·吐温和托马斯·哈代等人。
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文学运动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文学形式,以其别出心裁的手法和语言表达方式展现了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重要的现代主义作家包括詹姆斯·乔伊斯、弗朗茨·卡夫卡和弥尔顿·弗里德曼等人。
二战后,现代主义迅速衰落,文学风格逐渐趋于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位于20世纪末的后现代主义强调文学形式和语言的游戏性和破坏力,隐喻和叙事方式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家包括伍迪·艾伦、小说家唐·德里罗和托马斯·平恩等人。
当前,越来越多的文学流派和新的艺术形式在西方社会中出现,如生态诗学、数字文学和跨文化文学。
总体来说,西方现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对原有文学传统的颠覆和挑战,以及对更加多样化和包容的文化形态的探索。
水浒叙事研究的问题与新途
第31卷第6期肇庆学院学报Vol.31,No.62010年11月JOURNAL OF ZHAOQING UNIVERSITYNov.2010收稿日期:2010-06-11基金项目: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育计划项目(2009400)作者简介:卢永和(1972-),男,湖南郴州人,肇庆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博士。
水浒叙事研究的问题与新途卢永和(肇庆学院文学院,广东肇庆526061)摘要:本土文化的自觉意识,促发我们重新审视“中国文学史”中的水浒叙事问题。
文学史形态的知识,遮蔽了对水浒叙事丰富性的全面认识;以《水浒传》指谓水浒叙事,遮蔽了水浒叙事的活态性质。
“经典”范式的研究模式难以挖掘水浒叙事的民族审美文化意蕴。
鉴于此,我们须依据“大文学”观,重绘一幅水浒文学地图,尽其可能恢复水浒叙事的文化原生态,由此呈现多元形态的水浒叙事所蕴涵的本土文化经验。
关键词:水浒;文学史;经典范式;新途中图分类号:I20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8445(2010)06-0034-04伴随上世纪80年代“重写文学史”问题的讨论,“古代文学史”的反思与重写成为学术热点问题。
种种学术反思之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本土文化意识所引发的“文学史”观的反思。
受20世纪新兴学科———文化人类学的影响,自古希腊以来形成的西方知识体系和认知范式,遭到合法性质疑。
其中,文化人类学提出的“地方性知识”的核心学术观念,更是直接刺激了全球性的本土文化自觉意识。
根据文化人类学的一般性理解,各个民族或地域的文化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个性。
在这种回归本土的文化背景之下,有学者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学史”的学科合法性问题进行深刻地学理反思:“从人类学认识所提倡的本土立场看,当今的文学专业人士在思考‘中国文学’、‘中国文学史’问题时,只有对象素材是中国的,而思考的概念、理论框架和问题模式都是照搬自西方的、现代性的。
”[1]在论者看来,“中国文学”的学术话语未经我们本土文化立场的反思,其导致的严重后果,即是对中国本土文学经验的硬性肢解、切割,由此遮蔽中国文学本身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生态批评理论
生态批评理论生态批评这种文学批评模式,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1972年,“文学生态学”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学者约瑟夫·米克的作品中;1978年,威廉·鲁克尔特首次使用了“生态批评”一词,提倡“将文学与生态学结合起来”,强调批评家“必须具有生态学视野”。
90年代开始似龙卷风般迅速发展并并蔓延至世界各国,成为一种全球现象。
一、生态批评的含义生态批评是在长期以来的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在文学研究领域的映射,它通过独特的生态视角重新思考和审视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生态批评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对“生态批评”这一术语的界定存在很多争论,其中最为大多数学者所能接受的,是美国生态批评的主要倡导者和发起人彻丽尔·格罗特费尔蒂的定义:“生态批评是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之关系的批评。
”格罗特费尔蒂进一步阐释:“所有生态批评仍然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人类文化与物质世界相互关联,文化影响物质世界,同时也受到物质世界的影响。
生态批评以自然与文化,特别是自然与语言文学作品的相互联系作为它的主题。
作为一种批评立场,它一只脚立于文学,另一只脚立于大地;作为一种理论话语,它协调着人类与非人类。
”格罗特费尔蒂揭示了生态批评的主要目的:通过文学来重新审视人类的文化,通过文化批判来挖掘导致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进而去重构人类文化。
可见,生态批评作为一个新的批评体系,它既有文学批评也有文化批评的特性。
它以生态整体主义哲学为核心思想,以实现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最高目标。
二、生态批评的发展生态批评这种文学批评模式,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1972年,“文学生态学”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学者约瑟夫·米克的作品中,主要探讨文学对“人类与其他物种之间关系”的揭示,要细致地审视和发掘文学对人类行为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1978年,威廉·鲁克尔特首次使用了“生态批评”一词,提倡“将文学与生态学结合起来”,强调批评家“必须具有生态学视野”,应当“构建出一个生态诗学体系”。
[文学批评,时期,生态]新时期生态文学批评研究
新时期生态文学批评研究引言:生态文学的核心定义是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一种文学。
其基础思想是生态整体主义哲学思想,是当代生态思潮与文学研究的产物,将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作为主要研究目标。
而生态文学批评最早起源于美国,是对人类社会与生态危机之间发展关系的重新考虑。
尤其是在西方国家,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开创了现代工业文明,长久以来“以人为本,征服自然”的思想,导致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类要想摆脱危机,就必须对现有的发展模式,尤其是对现代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地反思和批判,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行认真思考,重新审视“人类中心”的片面思想,构建自然与人类在本源上的生态关联,从而实现自然生态与人类社会和谐、健康的发展。
一、生态文学批评的起源生态文学批评作为文学批评的发展潮流,最初起源于美国,在其发展过程中融入了复杂的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
尤其是在西方工业文明的推动下,“以人为本,征服自然”的思想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为了正确的面对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对回避现实生态危机的文化思想进行积极、客观的反驳,促使生态文学批评不断地发展与成熟。
可以说生态文学批评发展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庞大,具有开放性的批评体系,它同时包含了文学批评和文化批评的性质,以当代社会尤其是生态整体主义哲学为基础思想,以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通过跨学科、跨文化的视觉探讨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道路。
总之,新时期美国生态文学批评主张以生态中心主义主导下的文学研究模式取代以人类为中心的文学研究模式,强调的是生态环境的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新时期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现状有这样的认识:长期以来,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工业发展造成的重度污染给人类的生存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但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人为本,征服自然”的错误思想,尤其是西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主张人性的解放,将人类视为宇宙的主宰,一切为人类所用,所有的生态资源都将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这样一来,就严重忽略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将人与自然彻底的分离,从而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肆意挖掘和浪费。
2023届绵阳市高中2020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绵阳市高中2020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考试时间:2023年1月4日9: 00—11:30】一、现代文阅读 (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缘情说“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哲学观念的产物,表现了天与人、心与物的同情同构。
它不同于重视个人、自我和主体的西方浪漫主义情感理论,也不是西方学者所认为的“抒情说”。
一些西方学者曾以“抒情说”来定义中国诗学传统,这脱离了中国文化的历史语境,是在用西方抒情诗的概念和模式来看待中国文学,将中国的诗歌解释为主观的、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自我表白。
存在这样的理论偏失,除了受“以西律中”的思维模式影响之外,还在于对中国诗学的“情”之产生缺乏深入的体认。
对中国古代诗学“情”之产生的体认,可以用魏晋文学家陆机提出的“诗缘情”这一观点来概括。
陆机将诗歌创作的缘起归结为一个“情”字,这在中国诗学史上是第一次。
陆机是在比较诗和赋的不同时提出这一观点的。
“缘情”的“缘”是“起”“因”的意思,说的是诗歌产生的动因在于情,情为诗歌之生命本源,它反映了中国古代诗论家对“情”的认识的高度自觉。
不过,对“缘情说”的认识不能停留于此,更重要的是把握“缘情说”所规定的“情”的内涵。
陆机在《文赋》中说“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
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从他关于“缘情”的描述可见,“缘情”的基本含义是“感物”,是感物兴情,“缘情”的“情”即“物感之情”。
以“感物”和“物感之情”来解释“缘情”并非陆机个人的看法,钟嵘在《诗品序》中也曾提到“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陆机所说的“物感之情”主要指向自然事物,与个人对时间季节变化和自然事物的体验相关,钟嵘等人所理解的“物感之情”与陆机所说的“物感之情”也有不同,他将其扩展到人伦社会领域,强调诗歌要抒发对社会人生的真情实感。
如钟嵘《诗品序》所说的“物感之情”就蕴含着丰富广阔的社会内容:“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缘情说”在魏晋时期出现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包括社会的动荡、儒家经学的衰落、士子文人生命价值的发现等等。
生态文学批评略述
生态文学批评略述摘要】生态文学批评是当代一种研究文学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文学批评。
它区别于自然文学,旨在对自然文学、环境文学等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学作品进行评述与研究;生态批评同时倡导从生态的角度来阅读古今文学作品,从而使人们建立强烈的生态观念及忧患意识。
【关键词】生态意识自然世界文学批评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1)03-071-02生态文学批评是当代一种研究文学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文学批评,它旨在确定文学、自然、文化之间的关系,创建一种生态诗学理论。
在全球环境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生态文学批评是把地球为中心的思想意识运用到文学研究中,同时又倡导从生态的角度来阅读古往今来的文学作品,从而使人类建立强烈的生态观念及忧患意识。
本文将简述生态文学批评发展的现状,阐述生态文学批评的理念,探讨生态文学批评的文学价值。
一、生态文学批评发展的现状生态文学批评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1978年,威廉·鲁克特首次使用了这一术语,提出"把生态学以及和生态学有关的概念运用到文学研究中去" (Rueckert:71-86)。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生态批评定位为一种研究文学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文学批评。
生态文学批评把"自然"的定义从范围和地域的角度进行了扩展,使它研究的对象从自然扩展到了生态。
巴里在《理论入门》的"生态批评"中将自然环境分为荒野,壮观的景色,乡村,人为景色。
乔纳森·贝特在《大地之歌》中以华兹华斯的"人的思想可以是自然的一部分"的观点为基础,从生态的角度揭示了诗人与自然两者的关系。
这样生态批评就定位在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思想空间。
生态批评的研究把文学与生命科学联系在一起。
生态批评的学者主张跨越文学与生命科学之间的界限,从人类的进化与自然环境、人类的发展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的变化等方面来考虑文学问题。
认知诗学与生态诗学
认知诗学与生态诗学
认知诗学是一种理解诗歌内容和方式的研究方法。
从近世以来,它一直被用来研究语言、认知、感觉、审美和社会关系如何贯穿于一首诗中。
它往往用精辟的语言和叙述技巧来抓住读者的心弦,使其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心理洞见。
这一学术转向促使学者们不仅关注如何理解诗歌,而且更加关注如何在实践中使用新的诗歌样式与形式,以服务于社会的辩证性和多极性转向。
另一种比较新的诗学是生态诗学,它主要关注读者与文学世界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倡导人与环境的和谐与融合,以及写作的过程中的生态写作方式。
它提出了新的写作样式,虽然其空间也没有超越认知诗学,但它更多地关注社会文化形式如何反映生态系统,以及它们如何将叙事和艺术融入一体。
总而言之,认知诗学和生态诗学都是指导我们理解及研究诗歌内容和方式的重要方法论。
认知诗学强调以语言表达和心理洞察为中心,以抓住读者的心弦为特点;而生态诗学则更关注人与环境的和谐融合,以及文学与生态系统的多种关系的建构和呈现。
两者都为学者们提供了巨大的兴趣
点,比如如何更好地理解诗歌,以及如何在实践中使用新的诗歌样式与形式来为社会做出贡献。
精品解析:2023届高考语文金榜猜题卷(全国卷)(解析版)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13年以后 近十年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率均高于同期世界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平均增长水平。
B.我国经济朝着高质量方向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2014年到2020年,每年以8%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
“科学”号使我国海洋科学研究从近海迈向远海,从浅海迈向深海,为我国开展远洋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乃至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强有力的能力支撑,是国际上公认的最先进的综合科学考察船之一。
(选编自王凡《“科学”号,十年源自考在深海》)材料二:近十年我国CDP总量一览(万亿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朝着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不仅国内生产总值屡创新高,国际影响力也不断提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6.6%,高于同期世界2.6%和发展中经济体3.7%的平均增长水平。其中,2014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相继跨越60、70、80、90、100万亿元大关,2021年更是突破110万亿元,达到114.4万亿元,按不变价计算为2012年的1.8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比传统学界,《南宋中兴诗坛研究》研究角度较新,注重从宏观角度对南宋中兴诗坛群体动态进行分析。
B.在对作家作品进行分析时,不能只注重个体,还应该注重文学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生态及士人心态等内容。
C.作家间关系、作家群体情况、文学思潮的变化都属于文学群体有机活动系列,是文学史研究的内容之一。
故选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_人的文学_与_平民文学_观的悖_省略_生态文化学视野中的鲁迅林语堂学案_李钧
东方论坛2008年第2期“人的文学”与“平民文学”观的悖论与互补——生态文化学视野中的鲁迅林语堂学案李 钧(曲阜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摘 要:以生态文化学观点考察鲁迅林语堂学案,会发现:鲁迅与林语堂的反目实际上是五四“人的文学”与“平民文学”观的内在冲突与悖论,即精英启蒙思想与民主自由思想的内在冲突。
它们有着历史的合理性和互补性,但是由于政治意识形态的原因,文学史对鲁迅与林语堂的文学观给予了高下与正误的判定。
而鲁迅林语堂学案又是鲁迅与周作人“兄弟失和”事件的潜在延续和隐性表现,林语堂则充当了一个替代性的标靶。
今天重提鲁迅与林语堂学案,力图放弃文学史写作中的一元政治意识形态标准,使文学研究的标准回到审美,回到和谐。
关键词:鲁迅;林语堂;生态文化学;启蒙与大众化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110(2008)02-0046-04综观1980年代以来的林语堂研究,从社会学、文化学、地域文化、教育经历等方面进行的外部研究仍是主流;关于林语堂文体美学、小说诗学的研究方兴未艾,却也引人注目。
但是,林语堂研究中的一个敏感问题即鲁迅与林语堂的矛盾问题却仍未得到实质性解决,学界或避而不谈,或称为“误解”,或谓之鲁迅对胡适派态度的延续。
但从生态文化学视角考察此学案就会发现,鲁迅与林语堂的反目实质上是五四“人的文学”与“平民文学”观的内在冲突与悖论,即文学启蒙思想与文学娱乐功能的冲突。
两种文学观各有历史合理性更具审美互补性,但是由于政治意识形态原因,文学史对鲁迅的启蒙文学观和周作人、林语堂的“性灵”文学观给予了高下与正误的判定。
其实,鲁迅林语堂学案是鲁迅与周作人“兄弟失和”事件的潜在延续和隐性表现,林语堂则充当了一个替代性的标靶……揭开鲁迅与林语堂学案的迷团,对于研究鲁迅陈西滢学案、鲁迅周扬学案等均有助益,更有利于文学研究与文学史写作摆脱一元政治意识形态的束缚,回到审美与和谐的标准。
诗学的方向与归属:生态诗学
诗学的方向与归属:生态诗学中国当代生态诗歌有意识的创作开始于1990年代生态思潮在中国兴起之时,而生态诗歌的潮流在本世纪初也已逐渐高漲起来。
在这二十几年中,中国诗学界经历的最显著的改变可以说就是来源于生态诗潮,甚至可以说是诗学的革命。
1990年代以来,中国生态诗歌的研究和批评先是以欧美生态批评为理论基础,因为西方先于我们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文学创作和研究,欧美生态批评理论也在1990年代以前得到了较为丰富和成熟的建构。
难能可贵的是,中国生态美学在1990年代被山东大学曾繁仁教授提出,并由他领军开始梳理、规划和建构中国生态美学的理论系统,至今已取得众所瞩目的成就。
尽管如此,生态美学还不能等同于生态诗学,不能解决生态诗歌研究中的所有问题特别是针对性较强的问题。
所谓诗学,在文艺研究范畴的广义理解应该是指文艺理论,狭义上指关于诗歌的文学理论。
“诗学”的概念和运用在西方文论史上,较早的应该算是公元前四世纪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这是一本涵盖了史诗、悲剧、喜剧等多种文体,对这些文体的起源、特点、功能、相关联系和区别,以及情节安排、体裁特征、人物性格、写作原则、批评方法等一系列文学问题进行研究的文学理论著作。
他的较为系统性和创新性的诗学思想对西方诗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因此,根据西方的文学理论范畴,狭义上的诗学具体上应该是指对各种形式的文学、艺术等创造性的活动的起源、过程、逻辑、思维、观念、方式、特点、功能、结果、价值、意义等各方面的原则、属性和规律的深入研究。
“诗学”以文学理论为基础,但其外延和内涵又不同于文学理论。
简单来说,它比文学理论更加有针对性,即是针对属性和规律的研究;更加有艺术性,而非功利性和实用性;更加有包容性,而非仅仅局限于文学的理论,哲学、美学甚至科学都可能融入诗学。
而本文要谈的“生态诗学”,既不是“生态的诗学”也不是“生态加诗学”,而是源生于中国古代生命论诗学和吸收西方生态思想的整体主义生态诗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评论稿非文本诗学:文学的文化生态视野高小康(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非文本诗学:文学的文化生态视野论文提要:传统的文学研究中以固化的文本为中心的研究观念一直占据着主要地位。
这种文本中心的研究观念忽略了文学存在和发展的实际过程,因而遮蔽了许多活生生的文学经验。
文学研究的发展和创新需要超越文本中心的局限,建设从文化生态的视野审视和研究文学的“非文本诗学”。
从研究对象而言,非文本诗学研究是从文本向活动的扩展。
以活动为对象,是为了还原文学文本发生和传播的活态过程,以认识文学意义生成的生态根据。
从研究视野而言,这是从经典向民间扩展,考察经典的文学与民间文化之间的影响与共生关系,建立起文学发展研究中的多层次文化生态意识。
从研究的理论范式而言,非文本诗学的研究范式是从规律到特殊,即从追求具有普适性的认识扩展到发现活态的多样性特征。
从研究方法而言,非文本的研究观念是从书斋到田野,即以参与、同情、体验和对话为方式的研究文化差异的方法。
关键词:非文本诗学文化生态活的过程多样性进入21世纪伊始,中国文艺学界曾经进行过一场讨论,主题是关于文艺学的边界问题。
这场讨论所针对的是90年代中期以来文艺学研究的泛化或“泛文化化”①倾向,即研究对象离开了传统的文学,扩展到杂文学、边缘文学、广义文学乃至非文学的娱乐和消费文化领域如广告、时装、房地产等等。
人们觉得文学研究的领域未免拓展得太宽了,因此又提出回到经典的口号,希望重新找到文学研究的真正价值。
其实,文艺学是否“越界”可能不是问题的关键。
一方面,“泛文化化”的研究的确是把文艺学关注的对象撒得太宽了;但另一方面,研究理论的创新却还远远不够。
研究的对象虽然五花八门,研究思路和视野却往往难脱窠臼。
过去的文艺学,只要拿着“思想性”和“艺术性”两把卡尺便可为千古文章定谳;如今的文化研究用“文化霸权”、“消费主义”、“话语狂欢”等几个标签就差不多可以打遍天下了。
总结几条规律、贴上几个概念,似乎是文学研究的永恒法则。
但需要提出的问题是:除了这些法则,文学和文学研究就一无所有了吗?文学理论的创新只有炮制新词和扩大领地这两招吗?一也许我们需要退出传统的文学研究的理论起点,重新思考文艺学基本观念的合理性。
所谓理论起点,就是在研究中不作为问题,而是作为自明的前提的基本观念。
我们所熟知的文学理论尽管形形色色,但在一些前提性的基本观念方面却是相似的。
基本观念之一就是关于文学研究对象的观念。
虽然如今的文化研究已使研究对象大大泛化了,但仍然可以概括为一个基本概念,就是“文本”。
从先秦散文到当代小说都是文学“文本”,这没有什么问题。
而对于文化研究者来说,一则广告、一场角斗(罗兰・巴特例)乃①姚朝文《文学观念泛文化化与立场迁移》,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第4期。
至脱衣秀和恐怖袭击,都可以视为文本。
当然,把《离骚》与超女选秀的文本并置在一起会令人觉得不伦不类。
但当我们说它们都是文本的时候,其实已承认了它们之间的确有某些共同的东西。
作为文学研究对象的文本尽管可以千差万别,但都会具有的基本属性首先是固化性质:它们是客观存在的,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对待并且可以释读意义的对象。
所谓文学研究,就是对某个客观存在物(文本)的研究。
基本观念之二是研究目的问题。
传统的文学研究,直接目的是对具体的文学作品做出评判,而最终目的就是通过批评而确立文学的价值标准。
无论是“历史的与美学的观点”,还是“现代性”与“被压抑的现代性”之争,都是试图把文学纳入某种评价体系中。
确立价值标准的结果就是产生合乎标准的文学作品,即文学经典。
基本观念之三是研究的范式。
传统意义上的理论研究范式主要是归纳、概括和演绎,通过这些研究范式来发现和总结具有普适性的规律。
基本观念之四是研究的方法,既然文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文本,也就意味着它的意义就蕴含在文本中,所以研究就是对文本的阐释、分析和评价。
上述四个方面的核心就是文本,文学研究就是研究文学文本的意义。
这些观点之所以被称为基本观念,是因为它们很少被当作理论研究所要面对的问题,也就是说它们似乎具有理所当然的正当性。
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的文学研究归根到底都是研究文本的诗学。
然而问题在于:文本的意义是否最重要?文学研究是否必然要以文本为中心?丹纳曾经在《英国文学史》序言中提出:“在翻阅一份手稿——一首诗、一部法典、一份信仰声明——的泛黄的纸张时,你首先注意到的是什么呢?你会说,这并不是孤立造成的。
它只不过是一个铸型,就象一个化石外壳、一个印记,就象是那些在石头上浮现出一个曾经活过而又死去的动物化石。
在这外壳下有着一个动物,而在那文件背后则有着一个人。
”这段文字曾经被当代德国学者卡西尔在《人论》特别引用来阐释他的学术研究观念,即“把所有单纯的事实都归溯到它们的生成,把所有的结果都归溯到过程,把所有静态的事物或制度都归溯到它们的创造性活力。
”也就是说,从文本的背后去寻找活的过程。
怎样理解这种研究思路呢?这里举一个清代学者方玉润研究诗经的例子。
在《诗经原始》这部书中,方玉润在分析《芣苢》一诗时涉及关于解读和研究诗经意义的方式问题,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夫佳诗不必尽皆征实,自鸣天赖,一片好音,尤足令人低回无限。
若实而接之,兴会索然矣。
读者试平心静气,涵泳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
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
唐人《竹枝》、《柳枝》、《棹歌》等词,类多以方言入韵语,自觉其愈俗愈雅,愈无故实而愈可咏歌。
即《汉府‧〈江南曲〉》一首“鱼戏莲叶”数语,初读之亦毫无意义,然不害其为千古绝唱,情真景真故也。
知乎此,则可以与论是诗之止矣。
①方玉润在这里提到的解诗之法所针对的正是无法以字句解读的民歌。
他所谓“平心静气,涵泳此诗”,“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云云,就是主张不要拘泥于文本字句的阐释,而要运用想象,以设身处地体验的感觉来把握民歌韵味。
《诗经》虽然被当作文学经典,但其中有许多诗类似《芣苢》,文本自身的意义简单到近乎空洞,使多数经学家和研究者除了穿凿附会几无计可施。
而方氏的解读则是穿过文本去追溯和还原这首诗作为文学活动的原始过程,从而在对过程的想象体验中重构出诗的原始意义。
关于方氏的解读是否属文人的臆解问题尚有争议,但《芣苢》的例子至少说明,把文学①方玉润《诗经原始》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5页。
文本自身蕴含固定意义的想法作为预设前提而进行意义阐释和研究,这种传统的做法可能是靠不住的。
方玉润的解读毕竟启示了一种超越文本意义的研究思路。
《芣苢》只是文本研究困境的一个方面例子。
后代的文学发展历史中还存在着固化的文本与活态的过程之间的冲突问题。
金圣叹在《西厢记》评点中说:“《西厢记》乃是如此神理,旧时见人教诸忤奴于红氍毹上扮演之,此大过也。
”①在他心目中,案头化、经典化了的《西厢记》与舞台演出是不相容的。
另外一个可以与金圣叹参照的例子是孔尚任为自己创作的《桃花扇》写的“凡例”,其中有几条是专门写给演出者的:每出脉络联贯,不可更移,不可减少。
非如旧剧,东拽西牵,便凑一出。
各本填词,每一长折,例用十曲;短折例用八曲。
优人删繁就简,只歌五六曲。
往往去留弗当,辜作者之苦心。
今于长折,词填八曲,短折或六或四,不令再删故也。
旧本说白,止作三分;优人登场,自增七分。
俗态恶谑,往往点金成铁,为文笔之累。
今说白详备,不容再添一字。
②从孔尚任刻意安排的一番苦心中可以看出,他之所以对舞台演出提出种种限制和要求,是因为优人会在演出中随意作一些即兴的改动,“点金成铁”,破坏了案头文本的完美性。
这和金圣叹反对舞台表演的意思是一致的。
《西厢记》本来就是供演出的戏剧,金圣叹的反对似无道理。
实际上他的态度反映的是明代文学的一种变化趋势:原来以活动的形态存在于民间的文学艺术如说话、戏曲等,经过文人的加工整理而逐渐成为更加完美成熟的文学文本。
这个完美化的趋势使作品越来越符合经典的文学标准,也就是意味着越来越固化,而不再是活态的、即兴的活动过程,因而与原生态的、活的民间文学趣味之间产生了冲突。
金圣叹把《水浒传》、《西厢记》与《离骚》、《庄子》、《史记》、杜甫诗歌并列为“六才子书”,并且宣称读《庄子》和《水浒》是用一副手眼,还坚决反对“贩夫皂隶”的读法,这都表明他通过对文本意义的阐释而在努力为文学树立一种恒定的、普适的经典标准。
事实上,他对《水浒传》和《西厢记》文本意义的阐释,影响一直延续到了当代。
金圣叹的经典观念至今仍然为人们所接受。
关于对文学作品意义的阐释,习惯上人们相信意义是文学文本自身固有的,阐释和评价中的分歧源于评价者自己视野的片面,“知多偏好,人莫圆该”。
如果能够做到“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然后能平理若衡,照辞如镜”,自然也就可以获得文本的真正意义了。
这种观念以文本的客观意义为理解的前提,因而也就预设了意义阐释普适性的可能。
然而《芣苢》的例子已表明,文学的意义并非仅由文本自身给出。
经典化的文本代替不了活的发展需要。
鲁迅曾经在《谈金圣叹》一文中批评金圣叹修改《水浒传》,说“《水浒传》纵然成了断尾巴蜻蜓,乡下人却还要看《武松独手擒方腊》”。
从这段话的上下文来看,鲁迅的原意只是不满金圣叹删去了《水浒传》第71回以后的情节,似乎是因为金圣叹的删改而使得《水浒传》少了“武松独手擒方腊”的故事。
其实这段故事即使在未经金圣叹删改的100回和120回的《水浒传》中同样找不到。
这段故事不属于经典化了的《水浒传》,而是存活在经典之外的讲唱、传说和杂剧《水浒》故事系统中的一部分。
这样一来,鲁迅举的例子就有了另外一种解释的可能性:老百姓真正感兴趣的或许不是经典,而是民间文学。
为什么“乡下人”非要看“武松独手擒方腊”不可?这段故事从经典艺术的角度来讲可能并不出色,但它属于“乡下人”所熟悉的另外一个《水浒》故事叙述系统。
这个故事系统①金圣叹《读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法》,《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卷之二,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②孔尚任《桃花扇・凡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并没有因为经典化文本的出现而消亡,恰恰相反,它一直在经典之外生存和发展着。
直到20世纪,《水浒传》的经典文本即使在金圣叹删改之后也已经固化了300年,而民间的叙述系统仍然存在而且还在生长,从中产生了像扬州评话大师王少堂的《水浒》评话那样精彩的作品。
拿王少堂的《水浒》和经典化的《水浒传》作一比较就可看出,故事内容已经相差很远了。
评话不是另一种固化了的经典,而是在一代代传人的即兴表演过程中不断变化、不断生长、不断丰富的叙述活动。
它的魅力就在于这种不断生长、不断丰富的过程。
它永远是叙述者和接受者直接交流的活动,是现场的、即兴的、互动的,是“活的”文学。
金批《水浒》和《西厢记》虽然公认是最精彩的经典文本,却没有、也不可能阻止经典之外的文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