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土壤有什么2课时上课
3.1土壤中有什么
11.建筑用的砖,大多是用土壤经过高温烧制而成的。所 以建筑砖块中几乎没有……( D ) (A) 空气 (B) 水 (C) 矿物质颗粒 (D) 有机物 15.如右图所示,不久发现本来浸没土壤的液面下降, 这个实验可证明………………………………( B ) (A)土壤中含有水分 (B)土壤中含有空气 (C)土壤中含无机盐 (D)土壤的密度大于水
土 壤 结 构:
枯枝落叶层
上土层
下土层
土壤中的生命
——土壤生物
植物 动物 微生物
动物:
蝼蛄
蚂 蚁 及 卵
蜈蚣
丽金龟子
鳃金龟子 蜗牛
蚯蚓
地 老 虎 幼 虫
螨
微生物:
细菌
真菌
显微镜 下的放 线菌
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
实验1:
土壤中有空气吗?
实验报告单1:
现象: 加入土壤中水量大于加入铁块中的水量 结论: 土壤中含有空气
7、下列环境最适宜土壤生物生活的是 ( D ) (A)阴暗、潮湿、无氧的环境 (B)坚硬、黑暗、有氧的环境 (C)温暖、干燥、阴暗的环境 (D)阴暗、潮湿、温暖有氧 的环境
8、有关“土壤中含有有机物”的验证实验,说法错误的 是 ( ) D (A)土壤应充分干燥 (B)土壤应含有较丰富的有机物 (C)实验中的铁丝网孔径要小 (D)土壤干燥时应放在火上 直接烧烤
解释: 土壤疏松多孔,有空气进入
讨论:
1.实验中,为什么土块和铁块的体积必须相同、 用于盛放土壤和铁块的2只大烧杯,其形状或容 积 必须是一致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2 .同样体积的铁块和土壤,为什么加入的 水量不同? 3.给你一只金属容器、适量的水和一只足够大 的量筒,如何去测量土壤中空气约占土壤体积 的体积分数?
人教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 土壤(第2课时)示范教案
《土壤》教学方案教学目标和要求1.通过实地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了解土壤的组成、颜色、质地和剖面结构。
2.运用图文资料,结合观察活动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并据此解释常见的土壤现象。
3.结合实例,了解土壤的功能和养护途径,体会养护土壤的重要性。
4.通过案例分析,明确人类活动与土壤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及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对土壤的合理利用方式。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教学难点】1.理解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2.说明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
第2课时教学过程【课程引入】师:早期的欧洲殖民者在巴西亚马孙河流域发现,当地印第安人在一种与自然土壤迥异的黑色土壤上耕作。
出示图片:亚马孙河流域的土壤师:据研究,这种黑色的土壤是人工土壤,主要成分是利用农作物秸秆等在一定条件下制作而成的生物炭。
当地人用生物炭改良贫瘠的土壤,可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你能举出改良土壤的其他案例吗?生:(可能的答案)我国南方地区红壤改良、华北地区盐碱地的改良……师:可见在土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可以对其产生影响,还有哪些要素能够影响土壤的形成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今天开始学习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土壤的功能和养护等相关知识。
【讲授新课】(板书)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第一节土壤出示图片:土壤形成过程示意图师:请大家认真观察图片,并思考回答:示意图中提到的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有哪些?生:(可能的答案)岩石、植物、降水、时间……板书:环境(绘制箭头由环境到土壤,箭头上书写综合作用;绘制箭头由土壤到环境,箭头上书写组成要素)师:大家说的很好,土壤既是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也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有很多。
除了大家刚刚提到的几个要素之外,还有哪些要素可能会影响土壤的形成呢?生:(可能的答案)地形、人类活动……出示图片:四川盆地紫色岩石与土壤照片师:请大家认真观察图片中岩石与土壤的颜色,试着推测一下岩石是如何影响土壤形成的呢?生:(可能的答案)岩石破碎后逐渐变成细小颗粒……师:大家给出了自己的推测,我们从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试着寻找一下结论,看看与大家的推断是否一致。
苏教版(三起)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了解土壤教学设计
了解土壤教学内容:教材4-7页。
教材分析:《了解土壤》是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的第二课。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上奠定了土壤的概念,认识到土壤里面有些什么,在本课,他们将认识土壤的成分以及土壤的基本类型,并开展一系列的对比性研究,进而鉴别家乡土壤的类型。
本课主要通过实践活动去研究土壤的成分及种类,以课堂实验为主。
教学目标:1.知道砂、黏土和腐殖质是组成土壤的三种主要成分。
2.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不同方法鉴别土壤中的砂、黏土成分的多少。
3.意识到自己感官的作用,形成探究意识。
教学准备:土壤(沙土、黏土)、杯子、水、搅拌棒、纸巾、纱布、漏斗、放大镜。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
1.观看教学光盘,提问:它向我们介绍了什么?2.出示土壤标本,学生进行观察,说一说。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感官说说生活中的土壤,再由老师提出一系列疑问,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进入课堂,更激起了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从而对土壤产生好奇,并愿意研究自己周围的土壤,增加对自己家乡的认识。
二、组织讨论,交流经验。
1.提问:关于土壤的种类,你知道有哪些?怎样给土壤分类?2.学生可以根据课前收集的一些资料,互相讲述他们所知道的土壤知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查阅课外书或其它途径搜集一些有关土壤种类的资料,以便它们带着对土壤不同的经验来到课堂进行交流。
要求学生在讨论的时候,说出自己的理由和依据,学生的根据就是学生已有的经验。
三、感知土壤,分离结构。
1.让学生回忆以往认识事物的方法:用眼看、用鼻子闻、用手摸、捻、握、捏等。
然后给学生提供放大镜等工具和充足的时间进行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2.讨论: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3.师:现在如果老师提供给大家杯子、水、玻璃棒,一份土壤(根据以下教学需要,可以为每个小组提供黏土与砂土含量不一样的土壤),你们能利用这些材料,设计一个实验分开它们吗?(1)学生将土壤放入水中,搅拌,静置一段时间,预测会有什么现象?(2)学生将几组玻璃杯中的土壤进行比较,有的杯中上层黏土多,有的杯中下层砂土多,有的上下层差不多的情形,还有的杯中土壤颜色不一样等。
小学科学《土壤里有什么》教案
小学科学《土壤里有什么》教案认知目标:1、使学生知道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它是由砂、粘土、水、空气和腐殖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3、从小使学生树立爱科学、用科学的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拓展性目标:搜集、查阅关于土壤形成的资料,自制一份资料卡。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烧杯、干土块、水、筷子。
演示实验材料——酒精灯、铁架台、铁罐头盒、干土块、火柴。
学生采集的土壤样品。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检查学生采集的土壤样品。
问:你是从哪里采集的土块?土块是什么样的?一般学生答,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土壤的知识。
二、新授1、认识什么是土壤(1)我们对土壤知道些什么?把我们知道的关于土壤的事情写在活动记录上。
(2)学生畅谈。
(3)学生交流后写活动记录。
(4)讲解:土壤分布在大地表层的土,比较疏松,含有养料,能够生长植物。
简单说,地面上能够生长植物的土叫土壤。
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土壤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分布在大地表层,二是能生长植物。
埋在地下很深的土,海滩上,沙漠中不能生长植物的沙子,都不能叫土壤。
2、挖点土来,观察一下土壤里有什么,认识土壤的成分(1)学生观察土壤。
(2)学生汇报。
(3)对于土壤你还想知道些什么?A土壤中含有水分实验名称:土壤成分的构成(水)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铁罐头盒、方座支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土块、水。
实验目的:使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土壤的成分。
实验方法和步骤:实验一:1、将烧杯中加入五分之三容积的水。
2、把干土块放进烧杯中。
3、观察烧杯中发生的现象。
实验结果:水中不断有气泡冒出来。
分组观察:用手摸有什么感觉?说明土壤含有什么?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教师小结:土壤潮湿说明含有水分。
不同环境中的土壤中潮湿程度不同,同一地区的土壤干湿程度也不相同。
雨后土壤比较湿,长期干旱土壤就比较干。
B土壤中含有空气。
把干土块放进盛有水的烧杯中。
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了什么?分组实验讨论。
二年级科学土壤中有什么教案
二年级科学《土壤中有什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土壤的组成,知道土壤是由哪些物质构成的。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提高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土壤的组成:土壤是由岩石、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和生物等六种基本成分组成的。
2. 土壤的作用:土壤是地球表面的一层薄薄的覆盖物,它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必要的养分、水分和空气,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土壤的组成,知道土壤是由哪些物质构成的。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土壤中各种成分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有关土壤的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每人准备一个小袋子,里面装有泥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泥土,引导他们思考:泥土是从哪里来的?泥土是由什么组成的?2. 讲解:通过图片和实物,向学生介绍土壤的组成,解释每种成分的作用和重要性。
3. 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用自己的泥土进行观察和分析,了解泥土中的成分。
5. 拓展:让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土壤,提出具体的建议。
6.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土壤,了解土壤的分布和特点。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土壤组成和作用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观察他们是否能提出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
3. 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他们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和作业完成质量。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需要进行调整。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3. 反思教学评估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八、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土壤实验,深入探究土壤的成分和性质。
2. 邀请农业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土壤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知识。
3. 组织学生进行土壤保护的实践活动,如参与校园绿化、土壤改良等。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章第1课《土壤里有什么》教学设计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章第1课《土壤里有什么》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土壤里有什么》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土壤的基本组成和特性。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知道土壤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以及这些物质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单的文字,引导学生探究土壤的秘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
但是,他们对土壤的了解可能仅限于表面,对土壤的微观结构和生活其中的生物可能知之甚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土壤的主要组成成分,知道土壤中的微生物对植物的生长有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土壤的特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土壤的主要组成成分,土壤中的微生物对植物的生长的重要性。
2.难点:土壤中的微生物如何促进植物的生长。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土壤样本,了解土壤的特性。
2.实验法: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土壤中的微生物对植物的生长的影响。
3.讨论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了解土壤的基本知识,准备相关的实验材料和设备。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好观察和实验的工具,如放大镜、铲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土壤是什么吗?土壤有哪些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让学生了解土壤的基本组成和特性。
同时,教师可以简要介绍土壤中的微生物对植物的生长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土壤样本,了解土壤的特性。
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记录实验结果。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总结土壤的特性以及微生物对植物的生长的重要性。
小学科学公开课《土壤中有什么》教案实录与反思
小学科学公开课(土壤中有什么)教案实录与反思教学目标:1.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
2.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动物、植物的残留物,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
3.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
一般来说,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
4.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关系,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教学重、难点:1.观察分析土壤的成分。
2.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课前打算:1.课前带着学生去取新奇的土壤。
2.教师将学生取的新奇土壤进行枯燥。
3.一张白纸、一个放大镜、一把格尺、装有半杯水的烧杯、一根搅拌棒、新奇土壤观察记录单,以上材料每组一套。
4.观察土壤时的发觉表格一张。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科学探究问题师:同学们,你们对土壤熟悉吗?土壤中有些什么呢,本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教师板书课题:土壤中有什么二、提出假设,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师:谁来说说,土壤中有哪些东西?生:我看到土壤中有蚯蚓、蚂蚁、草根、落下的树叶……师:看来土壤中既有动物又有植物。
教师板书:动物、植物师:谁来说说土壤中还有哪些动物和植物?生:动物还有蜗牛、蛇、蟋蟀等;许多植物都生长在土壤中,因此土壤中会有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师:除了动物和植物外,还有什么呢?生:我看到过石块。
板书:石块生:空气和水。
我认为土壤中的动物和人一样,也需要空气和水。
板书:空气、水生:塑料袋,废纸,塑料,铁皮等垃圾,因为人们总把垃圾埋在土壤中。
师:这些都是人类产生的一些杂物。
板书:杂物生:土壤中还有矿物质和化石。
师:你是怎么了解的?关于矿物质和化石,你了解些什么?生:我从科普读物上读到,土壤中含有钙、铁、锌、钾等矿物质,在地下还有古代生物的化石,如恐龙化石、树叶化石等等。
生:矿物质需要借助于特定的工具和方法才能够发觉,生物化石数量稀少,因此也不简单看到。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土壤里有什么》教案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土壤里有什么》教案一. 教材分析《土壤里有什么》是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向学生介绍土壤的组成和特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土壤的基本结构,包括岩石、有机物、水分和空气等成分,并认识到土壤对于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他们对自然界的现象充满好奇。
然而,对于土壤的组成和特性,他们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土壤中有机物、水分和空气等概念较为陌生,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片来进行解释。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土壤的基本组成和特性,知道土壤中有机物、水分和空气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土壤的组成和特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土壤对于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了解土壤的基本组成和特性。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土壤中有机物、水分和空气的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土壤样本,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土壤的组成。
2.实验法: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土壤中水分和空气的存在。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土壤样本,实验器材如放大镜、漏斗、水等。
2.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土壤样本,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你们对这些土壤有什么疑问?土壤中有什么东西呢?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土壤的基本组成,包括岩石、有机物、水分和空气等。
通过图片和实例,解释有机物、水分和空气在土壤中的作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
可以使用放大镜观察土壤样本,或者用漏斗和水来观察土壤中的水分。
五年级《土壤中有什么》的教学设计
五年级《土壤中有什么》的教学设计五年级《土壤中有什么》的教学设计(通用7篇)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五年级《土壤中有什么》的教学设计,一起来看看吧。
五年级《土壤中有什么》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
2.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动物、植物的残留物,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
3.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
一般来说,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
1.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2.用沉积的方法把土壤成分按颗粒的大小分成几层。
3.综合各种方法获得的信息,获得对土壤成分的正确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分组器材:为学生准备新鲜湿润的土壤及干燥的土壤、塑料盒、A4纸、放大镜、烧杯、镊子、水、牙签等。
教师演示:有关图片和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岩石会改变模样吗》,知道受到水、大气、气温或者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是什么?生:岩石风化师:整块的岩石风化成碎石,碎石继续变化就会变成越来越小的颗粒,这些颗粒又是怎样变成土壤的呢?生:猜测土壤是怎样形成的。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土壤中有什么,寻找土壤源于岩石的证据。
(设计意图:导入部分用简单的几幅岩石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从岩石的分化自然引入新课)揭示课题:《土壤中有什么》二、寻找土壤的成分师:同学们,根据你们平常对土壤的了解,你们认为土壤中有什么生:猜测(水,树叶等等)土壤中有哪些成分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一下吧!1.观察新鲜湿润的土壤。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章第1课《土壤里有什么》说课稿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章第1课《土壤里有什么》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土壤里有什么》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章的第一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了解土壤的组成和特点,激发学生对土壤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探究材料和实验方法,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土壤的多样性以及土壤中的生物和非生物物质。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身边的环境也开始产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他们对土壤并不陌生,但可能对土壤的微观世界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深入了解土壤的组成和特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土壤的基本组成,认识土壤中的生物和非生物物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土壤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增强学生保护环境和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土壤的基本组成,认识土壤中的生物和非生物物质。
2.难点:理解土壤中的生物和非生物物质如何相互作用,影响土壤的特性。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材料等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出示一颗植物,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生长的土壤环境,激发学生对土壤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探究土壤的组成:让学生观察和触摸土壤,发现土壤的多样性,进而提出问题:“土壤里有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实验观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土壤中的生物和非生物物质,记录实验现象。
4.交流分享: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分享对土壤的认识和感受。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土壤的组成和特点,强调土壤中的生物和非生物物质相互作用的重要性。
人教新版三年级下学期科学《土壤里有什么》教学设计
人教新版三年级下学期科学《土壤里有什么》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土壤里有什么》是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学期科学的一篇课文。
课文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文字,向学生介绍了土壤的组成,土壤中的生物以及土壤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课文内容丰富,贴近生活,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探究能力,他们对于周围的环境和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
但是他们对于土壤的认知还比较浅显,对于土壤中的生物和土壤的作用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土壤的组成和作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土壤的组成,知道土壤中都有哪些生物,了解土壤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明白保护土壤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土壤的组成,土壤中的生物,土壤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难点: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土壤的保护。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土壤的组成和作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土壤样本,用于观察和分析。
2.准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3.准备小组合作的学习材料,用于学生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问题引导:“你们知道土壤是什么吗?土壤中都有哪些东西?”引发学生对土壤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图片和文字,让他们说一说土壤的组成,土壤中的生物以及土壤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土壤样本,分析土壤的组成,了解土壤中的生物。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答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和发现,加深对土壤的认识。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三下-【1土壤里有什么教案人教鄂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
1、土壤里有什么教学目标1.知道土壤的主要成分有黏粒、沙粒、腐殖质、水和空气等。
2.能够设计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依据观察现象和实验结果认识土壤的成分3.知道土壤资源对植物生长、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意识到保护土壤资源的重要性。
4.具有探究土壤的兴趣,并在探究活动中乐于与他人合作教学内容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学生通过对土壤的初步观察和对土壤成分的探究,了解土壤的一特征和主要成分,在此基础上认识土壤对植物生长、人类活动的重要作用。
本课的科学实践活动为“探究土壤的成分”,分为三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学生初步观察土壤,并交流自己的发觉。
观察方法可以是感官观察,也可以是借助放大镜观察。
学生对于观察活动并不陌生,从一班级开始,就学习利用不同的感官进行观察,这里主要强调有序观察,让学生先后用眼睛看、用鼻闻、用手触摸,了解士壤的一些特征和成分。
第二个环节是依据观察推测土壤还有哪些成分,并设计实验进行研究。
在第一个活动的基础上,先让学生推测土壤可能还有哪些成分,然后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进行研究。
书中提供了两种研究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把土壤倒入水中并充分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第二种方法是把土壤放到火上加热或烧烤,然后观察产生的现象。
通过这两种方法让学生对土壤的成分有个更全面的了解。
第三个环节是交流研究结果,总结土壤的成分都有哪些。
通过交流汇报,学生对土壤的成分会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最后结合土壤的成分和植物的生长需要,让学生体会土壤资源的重要性。
拓展与应用部分以苹果作为比方,使学生形象地认识到土壤资源的有限性,增强他们保护土壤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预备(一)老师预备土壤样本,三脚架,金属盒,石棉网,酒精灯,烧杯,水,玻璃棒,放大镜(以上材料每组1份)。
(二)学生预备学生活动手册,记录笔。
教学过程(一)提出和聚焦问题1.结合学生的生活和课页的图片,提出问题:土壤里有什么?它为什么能够满意植物生长的需要?聚焦问题:土壤的主要成分有哪些(二)科学实践活动:探究土壤的成分1.组织学生利用不同感官观察土壤,并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2019-2020年三年级下册第三章第1课《土壤里有什么》word教案
2019-2020年三年级下册第三章第1课《土壤里有什么》word教案教学目标:1.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特征;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
会查阅书刊以及其他信息源,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想知道,爱提问,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3.知道土壤的构成成分。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运用一定的观察方法,根据已有经验,进行推测及研究,再通过实践证实,人知道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质。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放大镜培养皿土壤样本酒精灯载玻片烧杯记录表水玻璃棒火柴胶头滴管教学过程:一、谈话-视频-准备(课前从哪里采集的土壤)1.柯南师:今天的科学课上我给大家请来了一位老朋友(课件)认识他是谁吗?柯南可是推理界的高手,在他身边总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等着去解决,咱们一起来看看这次他又带来了什么问题2.视频视频(柯南给我们带来的问题和提示)3.问题和采集点师:仔细看视频了吗?那柯南带来了什么问题?(土壤里有什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土壤里有什么。
(板书课题)课前让大家去采集土壤,都带来了吗?谁能说说你是从哪里采集的土壤啊?学生汇报土壤的采集点二、观察土壤(一)1.研究方法师:既然大家都采集了土壤,咱们首先要观察观察土壤吧?那你准备怎样观察土壤呢?(单凭眼睛看吗?)2.实验要求这是放大镜和线索收集卡,请大家在观察的过程中,随时把你们的发现记录到卡片中的观察这一栏中。
听明白了?那开始吧!3.观察汇报在刚刚的观察中大家都收获了哪些线索,谁能说一说?(观察)三、观察(二)——分离1.分离调动自己的感觉器官观察,大家进行的还算顺利,但是细心的柯南发现了问题,仔细看。
(视频:分离)2.分离方法是啊,土壤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除去已知真相,剩下的东西还需要们继续的研究。
那怎样才能除去这些妨碍我们观察的东西呢?学生展开讨论思考将土壤中各种成分分离的方法3.实验要求注意要把土壤倒入烧杯后,用玻璃棒搅一搅,等水面完全平静后开始你的观察。
浙教版八年级下第3章第一节土壤中有什么学案
八年级(下)生物3.1土壤里有什么学案同学们,本节课你需要完成以下关卡目标:1、知道土壤中有大量的生物2、知道土壤中的非生命的水分、空气、矿物质和有机质3、了解地球上土壤的形成过程【情境导入】中国自古就有五行学说,五行之中就有土。
古人认为土是自然界的基本组成元素之一。
土壤,在我们的周围随处可见。
那么,土壤里究竟有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第一关:土壤中的生命——土壤生物【实验1】观察土壤的纵剖面(1)取样:在有花卉、农林作物生长的土壤中,挖一个长、宽深分别是50×50×30的土坑,取少许土壤样本。
想一想:应该取哪一层的土壤做样本?________用什么工具观察?________ (2)观察①土壤的结构土壤结构土壤生活位置土壤的最表层________层小动物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土壤的上、中层________层植物根系大量分布,也有土壤动物分布________层少量根系及微生物土壤的最低层下面是岩石②问:土壤中有什么?(3)将土壤恢复原样(为什么:防止土壤环境收到破坏,有利于土壤生物的正常生活)(4)填写观察报告。
➹第二关: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有哪些呢?(有空气吗?有水吗?还有……)【实验2】探究:土壤中有空气吗?现象:往土壤中加水,发现有________冒出结论:土壤中含有________解释:土壤疏松多孔,有空气进入思考:如何测定土壤中到底有多少空气?[替换法](1)用工具取出一定体积的土壤,用直尺量出长方体土块的长、宽、高,根据体积公式算出土块体积为V;(2)将土块放入烧杯中,用量筒取一定量的水,倒入容器中,直到刚好浸没土块上表面,记下量筒中两次水的刻度差即为倒入容器中水的体积V;1(3)重新在另一相同的烧杯中放入与土块体积相同的铁块,,用量筒取一定量的水,倒入容器中,直到刚好浸没铁块上表面,记下量筒中两次水的刻度差即为倒入容器中水的体积V。
2该土块中空气的体积分数可按如下公式计算:________________讨论:1、在利用“替换法”测土壤空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中应该控制的实验条件有哪些?答:①土块和铁块的长、宽、高相等。
《土壤中有什么》PPT公开课课件教科版小学2
❖
3.关键问题在于,科学界至今不能确 认,转 基因食 品究竟 有无可 能对生 态环境 、人体 健康造 成重大 伤害。 在这样 的背景 下,转 基因食 品的商 业化, 特别是 主粮的 商业化 问题显 得有些 敏感。
❖
4.在我们看来,转基因食品在当下中 国所引 发的争 议,看 起来相 当复杂 ,但归 结起来 ,不外 是科学 逻辑与 商业逻 辑共同 作用下 的结果 。从科 学角度 看,这 件事情 很麻烦 ,是因 为转基 因食品 的安全 性在短 期内得 不到明 确认证 。
❖
1.根据目前的定义,转基因技术是从 某种生 物中提 取所需 要的基 因,将 其转入 另一种 生物中 ,使与 另一种 生物的 基因进 行重组 ,从而 产生特 定的具 有优良 遗传形 状的物 质。从 研究角 度看, 转基因 的技术 推进已 有不短 的时间 。
❖
2.对于人类而言,转基因技术或是天 使,或 是魔鬼 ,既可 能给人 类社会 的发展 带来福 音,也 可能对 人类的 健康造 成损害 。
烧杯
1、可盛水,将土块放入杯中,观察土块入水时的现象。 (如出现气泡,由此可判断土壤中存在空气) 2、可做土壤沉积实验,区分沙、粉沙、黏土等成分;
牙签、镊子
1. 把土拨开,按颗粒大小排序(区分沙砾、沙等); 2. 还可以辅助观察土壤中的其他物质,如动、植物
残体等。(使用时注意不要戳伤手)
放大镜
辅助观察肉眼不容易观察到的物质
❖
7..子天 真而崇 高的想 象力是 对我们 神五、 神六的 理想设 计。当 我们通 过超越 自身而 实现人 类对月 的最好 抵达。 华夏人 几千年 的美好 向往, 终于与 多少代 人的热 烈渴望 有了一 个完美 的对称 。
筛网
可用于筛选干燥土壤,区分土壤中大小不同的颗 粒物质等(比如留在筛网上的就是沙砾)
3.1.1了解土壤2
3.今天我们来研究、了解土壤。(板书课题)
课前,我们都已经采集了一份土壤的样本,现在请大家拿出来。同桌两人合作,先用眼睛,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样本,一个人观察,另一个人记录,要求尽可能多地发现土壤的特征,并把我们看到的情况用图画、文字或表格等形式记录下来。
通过刚才的观察活动,大家都对土壤有了更多的认识,但那只是凭肉眼或是放大镜进行的初步观察。要想知道土壤里到底有些什么,我们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现在就请四人一组,做一做下面这个实验,看它是否对你了解土壤有所帮助。
选做
探究土壤的其他性质
教 学 反 思
小店区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用于同一课或节的后续课时)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 题
了解土壤
班级
三年级
课 型
新授
课时
第1课时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孩子刚接触科学,喜欢实验,但孩子只是凭自己的兴趣边玩边做,导致观察不仔细,实验无秩序,科学探究的习惯尚未养成,观察任务还不能自觉完成,因此,教师上课课堂常规需常抓不懈,强化训练形成科学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沙土.黏土和壤土是土壤的三种类型。
(2).知道土壤是岩石微粒、空气、水和腐殖质的混合物。
(3).知道不同种类的土壤渗水性不同。
(4).知道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5).能用多种方法研究沙土和粘土的不同。
过程与方法
(1).能运用自己的感官观察土壤。
(2).能够了解土壤的成分。
学 生 活 动
教 师 导 学
一、导入谈话:
2.学生分组活动。
3.汇报交流,互相评价(哪组的发现或记录价值、特色)。
三年级下学期科学《土壤里有什么》说课
《土壤里有什么》说课尊敬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新版人教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土壤和岩石》中的第一课,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土壤里有什么》一课,是人教鄂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土壤和岩石》,这一单元的第一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土壤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学生通过对土壤的初步观察和对土壤成分的探究,运用多种感觉器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学会观察,实验和记录观察结果,得出结论,了解土壤的一些特征和主要成分,在此基础上认识土壤对植物生长、人类活动的重要作用。
二、说学情作为生活在农村的小学生,经常接触土壤,对于土壤是熟悉的,但在玩耍的同时可能从来没有细心的观察过土壤,没有深入的思考过。
因此,也可以说他们对土壤又是陌生的。
但是他们具有天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只要教师稍加引导,就能激起他们对土壤的研究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1、知道土壤的主要成分有黏粒、腐殖质、水和空气等。
2、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会查阅书刊及其他的信息源。
3、知道土壤资源对植物生长、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增强保护土壤资源意识。
4、具有探究土壤的兴趣,并在探究活动中乐于与他人合作。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土壤里有什么。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设计出有效的实验方案作为本课的。
五、说教学法我打算通过创设情境引出探究学习的主题,接着让学生亲自看、闻、捻、观察认识土壤的特点和一些成分,然后用准备的实验器材进行引导、“诱”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实验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得出实验结论知道了土壤的成分。
可以说“动手做”是本课的灵魂。
本课看似内容较多,为此要求学生课前采集土壤,并做好采集记录,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科学技能的训练,即提出问题——大胆猜想——精心设计实验验证——得出正确结论。
六、说教学过程下面我来具体介绍一下课堂的每个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论:
土壤的形成过程十分漫长,但目前仍有 许多人出于种种目的,肆意破坏土壤资 源。请列举破坏土壤资源的事例,并讨 论应当如何有效地制止。
练习
1.酒精灯在加热时,灯内酒精不得超过容积
(c ) A.1/4 B.1/3 C.2/3 D.3/4 2.在土壤生活的土壤生物中,下列属于微生物 的是( c) A. 蚯蚓 B.土壤中的细小马铃薯 C. 放线菌 D.甲克虫 3.构成土壤的非生命物质的状态有 ( D) A. 固态 B. 液态 C. 气态 D. 固体、液态、气态
不同类型土壤的剖面图
土壤生物
土 壤 中 植 物 的 根 系 土 壤 中 的 微 生 物
土壤中的动物
蝼蛄 蚯蚓
真菌
细菌
1.土壤是由许多其他成分及生物一起组成的。下列选项
中不是土壤生物的一项是( C )
A.细菌 B.蚯蚓 C.腐殖质 D.真菌
2.不借助观察工具很难观察到的土壤生物是( C ) A.植物 B.动物 C.微生物 D.三者都是
来源: 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 作用: 为土壤动物提供食物,为植物提
供养分,增强土壤肥力。
土壤的有机物又叫腐殖质
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
实验4:
土壤中是否含有无机盐?
现象:溶液蒸发后,有白色晶体析出 结论:土壤中含有可溶性的无机盐 颗粒状的无机盐 又叫矿物质颗粒
探究结果: 土壤中非生命物质
气态 空气
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
实验2:
土壤中有水吗?
现象: 加热土壤后,试管壁上出现水珠 结论: 土壤中含有水
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 土壤中是否含有有机物? 实验3:
现象: 干燥的土壤灼烧后有焦味、冷却后质量变小 结论: 土壤里含有有机物 解释: 有机物易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逸走, 燃烧时常有一股焦味。
讨论:
土空气约占土壤体积 的体 积分数?写出所要测量的量,并写出计算式
讨论
1、同样体积的铁块和土壤,为什么加入 的水量不同呢?
2、根据你的实验结果,土壤中的空气约
占土壤体积的体积分数大约为多少? 3、给你一只金属容器,适量的水合一只够 大的量筒,如何去测量土壤中空气约占土 壤体积的体积分数? 一、注水法 二、差量法
液态
固态
水
有机物 无机盐
土壤的形成
-----(1)岩石的风化 流水冲蚀
风吹雨打 结冰胀裂
生物的作用
热胀冷缩
土壤的形成
(2) 有机物的积累
土壤是经过长期的非生物和 生物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土壤中生存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它们依赖土壤又 影响土壤。大自然让它们形成了这种奇妙的关系, 我们可以去了解研究它们,却不应该随便去破坏 这种关系。
动物 、 4.在土壤中生活的生物有______ 微生物 ,构成土壤的非生命 植物 和______ _____ 水 、 空气 物质有______ 、 ______ 有机物 以及无机盐等。其中可以为 ________ 有机物 ; 土壤中的动物提供食物的是______
5.取少许土壤放在试管内用酒精灯加热, 结果发现试管壁上含有许多小水珠,这 个实验说明了______。 土壤中含有水
3.下列在土壤中生活的土壤生物中,属于微生物的是
( C)
A.蚯蚓 C.细菌 B.土壤中的细小马铃薯 D.甲壳虫
1.下列各组生物,均在土壤中活动的是( B ) A.田鼠和蝙蝠 B.蚯蚓和甲虫 C.蜻蜓和海星
D.草履虫和大肠杆菌
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 实验1: 土壤中有空气吗?
土块
铁块
现象:加入土壤中水量大于加入铁块中的水量 结论:土壤中含有空气
6.把充分干燥的土壤放在铁丝网上加热燃 烧,待土壤冷却后发现,土壤的质量会 减少 ,这主要是由于________ ____ 土壤中的腐殖质被燃烧,生成气体逸走 _______。
7、在分别获得了浸有相同体积(假设体积 为V)的土块和铁块所用水的体积(分别为V1 和V2)后,如果要计算土壤中空气所占土壤 体积的体积分数,请你写出计算公式: (V1-V2)/V V%= 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