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黎嘉-《采煤概论》说课程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 矿井运输和提升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矿井运输和提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使学生掌握矿井运输和提升的主要设备和操作方法。
3. 培养学生对矿井运输和提升安全技术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讲解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2.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主要设备介绍矿井运输和提升的设备及其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
3.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操作方法讲解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基本操作步骤和技巧。
4. 矿井运输和提升安全技术介绍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安全规定、事故预防及应急处理方法。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结合实物图片和动画演示,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利用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实际操作过程。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进行实操演练,提高学生对矿井运输和提升设备的操作技能。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多媒体课件、实物图片和动画演示。
2. 准备案例分析材料和小组讨论题目。
3. 准备实操演练设备和场地。
五、教学进程:1.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课时)讲解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定义、作用和分类,介绍主要设备和操作方法。
2.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主要设备(2课时)介绍矿井运输和提升的设备及其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分析各种设备的优缺点。
3.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操作方法(2课时)讲解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基本操作步骤和技巧,分析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4. 矿井运输和提升安全技术(2课时)介绍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安全规定、事故预防及应急处理方法,分析安全事故的原因和教训。
5. 实操演练(1课时)组织学生进行实操演练,提高学生对矿井运输和提升设备的操作技能。
6. 课程总结与复习(1课时)对课程内容进行总结,解答学生疑问,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讲解评估:观察学生对矿井运输和提升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程度,以及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案例分析的能力。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 矿井运输和提升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矿井运输和提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使学生掌握矿井运输和提升的主要设备和操作方法。
3. 培养学生对矿井运输和提升安全知识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主要设备和操作方法3.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安全知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基本概念、原理、主要设备和操作方法。
2. 教学难点: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原理和安全知识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基本概念、原理、主要设备和操作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安全问题,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五、教学准备:1. 教材:《采煤概论》相关章节。
2. 课件: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图片、图表、视频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使学生掌握矿井运输和提升的主要设备和操作方法。
3. 培养学生对矿井运输和提升安全知识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矿井运输:将煤炭从工作面运送到井口的过程。
矿井提升:将煤炭从井口提升到地面的过程。
2.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主要设备和操作方法矿井运输设备:皮带输送机、溜槽、矿车等。
矿井提升设备:绞车、天轮、钢丝绳等。
3.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安全知识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定期检查设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注意劳动保护,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基本概念、原理、主要设备和操作方法。
2. 教学难点: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原理和安全知识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基本概念、原理、主要设备和操作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024年采煤概论课件
采煤概论课件一、引言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煤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本课件旨在对采煤的基本概念、采煤方法、采煤工艺及安全注意事项进行概述,以帮助读者对采煤行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采煤的基本概念1.煤炭资源煤炭资源是指地下蕴藏的煤炭储量和可采储量。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中南、东北和西北等地区。
2.采煤方法采煤方法是指根据煤层赋存条件、矿井地质条件、设备条件和技术水平等因素,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煤炭开采。
常见的采煤方法有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大类。
3.采煤工艺采煤工艺是指从煤炭资源勘探、矿井建设、煤炭开采、煤炭洗选到煤炭销售等一系列生产环节。
采煤工艺的合理选择和优化对提高煤炭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三、采煤方法及工艺1.露天开采露天开采是指在地面直接挖掘煤炭资源的一种采煤方法。
适用于煤层埋藏较浅、地质条件简单、煤炭质量较好的地区。
露天开采具有投资少、建设周期短、生产效率高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环境污染、煤炭资源浪费等问题。
2.地下开采地下开采是指在地下挖掘煤炭资源的一种采煤方法。
适用于煤层埋藏较深、地质条件复杂、煤炭质量较差的地区。
地下开采具有资源利用率高、环境污染小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生产成本高、安全隐患多等问题。
3.采煤工艺流程(1)勘探:通过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等方法,查明煤炭资源的分布、储量、质量等情况。
(2)矿井建设:根据勘探结果,设计矿井布局,建设矿井井筒、巷道、硐室等工程。
(3)煤炭开采:采用合适的采煤方法,进行煤炭资源的开采。
(4)煤炭洗选:对开采出来的煤炭进行洗选,提高煤炭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5)煤炭销售:将洗选后的煤炭销售给电厂、钢铁厂等用户。
四、采煤安全注意事项1.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2.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
3.采用先进的采煤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安全风险。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 矿井运输和提升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矿井运输和提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使学生掌握矿井运输和提升的主要设备和设施。
3.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矿井运输和提升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定义和作用2.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分类及特点3. 主要运输设备及其工作原理4. 主要提升设备及其工作原理5.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安全技术及管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基本概念、分类、设备及安全技术。
2. 教学难点:矿井运输和提升设备的结构原理及安全技术。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展示矿井运输和提升的设备图片及工作原理。
2.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实际应用。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矿井运输和提升问题的能力。
4. 进行现场实习,使学生熟悉矿井运输和提升的操作流程。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定义和作用2. 第二课时: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分类及特点3. 第三课时:主要运输设备及其工作原理4. 第四课时:主要提升设备及其工作原理5. 第五课时: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安全技术及管理六、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包括矿井运输和提升的设备图片、工作原理动画、案例视频等。
2. 教学教材:《采煤概论》相关章节。
3. 实践基地:矿井运输和提升设备实习基地。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矿井运输和提升的重要性。
2. 讲解:结合多媒体课件,讲解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基本概念、分类、设备及安全技术。
3. 案例分析:播放案例视频,引导学生分析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实际应用。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矿井运输和提升问题,分享讨论成果。
5. 现场实习:安排学生到矿井运输和提升设备实习基地进行操作实习。
八、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矿井运输和提升基本概念、设备的掌握情况。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分析矿井运输和提升问题的能力。
采煤概论一、二章
主要问题:
1、资源保障程度偏低,有效供给能力不足 2、产业集中度低,产业结构不合理 3、对煤炭生产开发缺乏统一规划 4、煤炭资源生产开发过程中的浪费和破坏问题仍然十分
严重
5、煤矿安全形势仍然较为严峻 6、煤矿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尚未得到全面和有效的保护 7、煤炭生产科技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 8、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低,生产矿区生态环境污染和
第一章:煤炭工业基本情况
第一节:世界煤炭工业概况
能源对一个国家及其世界经济地位的发 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人均能源消 耗量的多少标志着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 的高低。目前,世界59亿人口中的1/4生活 在发达国家,其能源消耗量占世界总能耗 的2/3,而不发达国家对能源的需求在迅速 上升并将伴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增长。
《采煤概论》讲义
第一章:煤炭工业基本概况 第二章:煤矿地质
李志华
绪论
煤炭是现代世界五大能源(石油、煤炭、天然 气、水电、核能)之一。
我国是世界煤炭储量丰富的国家之一,煤种齐 全,分布面积广。
历史记载:我国是世界上开发、应用煤炭最早 的国家之一。
《采煤概论》是一门系统介绍煤炭工业概况、 煤矿生产建设专业技术知识的课程。课程的内容主 要包括煤矿地质基础知识、井田开拓、井巷工程和 采煤方法专业基础知识,矿井通风与煤矿安全等方 面知识。
采煤概论讲义
采煤概论讲义第三章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第一节煤田划分为井田煤田的范围相当广阔。
大的煤田面积可达数千平方公里,储量可达数百亿吨。
对于这样大的煤田,如果用一个矿井来开采,无论从技术上,经济上和安全上都是不合理的。
因此,在开发一个煤田时,应将煤田划分成若干较小的部分。
由若干个矿井进行开采。
划归一个矿井开采的那部分煤田称为井田。
有时煤田不很大,也可不划分井田。
由于行政或经济上的原因,往往将邻近几个井田划归为一个行政机构管理,而将这邻近的井田和起来称为矿区。
在煤田划分为井田时,以矿区总体规划为依据,要保证各井田有合理的尺寸和境界,使煤田各部分都能得到合理的开发。
一、划分的原则1.井田范围、储量、煤层赋存及开采条件要与矿井生产能力相适应对一个生产能力较大的矿井,尤其是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化大型矿井,应要求井田有足够的储量和合理的服务年限。
生产能力较小的矿井,储量可少些。
矿井生产能力还要与煤层赋存条件、开采技术装备条件相适应,并要为矿井发展留有余地。
随着开采技术的发展,根据当前技术水平划定井田范围,可能满足不了矿井长远发展的要求。
因此,井田范围应适当划得大些,或在井田范围外留一备用区,暂不建井,以适应矿井将来发展的需要。
对于煤层总厚度较大,开采条件好,为加快矿井建设和节约初期投资而建设的中小型矿井,更应如此。
2.保证井田有合理的尺寸一般情况下,为便于合理安排井下生产,井田走向长度应大于倾斜长度。
如井田走向长度过短,则难以保证矿井各个开采水平有足够的储量和合理的服务年限,造成矿井生产接替紧张;或者在这种情况下为保证开采水平有足够的服务年限使阶段(水平)高度加大,将给矿井生产带来困难。
井田走向长度过长,又会给矿井通风、井下运输带来困难。
因此,在矿井生产能力一定的情况下,井田走向长度过长或过短,都将降低矿井的经济效益。
我国煤矿生产实践表明,井田走向长度应达到:小型矿井不小于1 .5 km;中型矿井不小于4.0 km;大型矿井不小于7.0 km;特大型矿井可达10.0~15.0 km。
《采煤概论》教学大纲
河南理工大学《采煤概论》教学大纲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Coal Mining课程编号:课程类型:选修课学时:32 学分:2适用对象:全校工科先修课程:煤矿地质、测量、制图使用教材:周英采煤概论,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6. 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参考书:徐永圻主编(周英参编).中国采煤方法图集.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0陈炎光、徐永圻主编(周英参编).中国采煤方法.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1 陈炎光、徐永圻主编(周英参编).中国煤矿开拓系统.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6 陈炎光、徐永圻主编(周英、李化敏参编)中国煤矿高产高效.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周英. 综采工作面搬迁技术.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6周英. 普通放顶煤开采技术.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9周英. 煤矿生产技术基础知识.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钱鸣高主编(勾攀峰参编).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侯朝烔、勾攀峰.煤巷锚杆支护.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李化敏等.厚煤层分层综采技术.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郭文兵等.条带开采的非线性理论研究及应用.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李东印等.矿井建设管理新模式的成功探索与实践.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采煤概论》是我校几乎所有工科专业均需开设的主要选修课。
是一门系统地讲述矿山煤炭资源开采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矿山、增强建设祖国、献身煤炭工业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为今后从事矿业工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矿井开拓及矿井开采设计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方法。
2.了解矿井巷道掘进与支护。
3.掌握了解采煤方法、采煤工艺和回采巷道布置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4.了解矿井通风与安全。
5.了解露天开采及煤炭地下气化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方法。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矿井运输和提升
一、《采煤概论》电子教案矿井运输和提升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基本概念。
2. 使学生掌握矿井运输和提升的主要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3. 培养学生对矿井运输和提升安全问题的认识。
三、教学内容:1.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定义及分类。
2.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主要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3.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安全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矿井运输和提升的主要设备及其工作原理,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安全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2. 教学难点:矿井运输和提升的设备工作原理,安全问题的防治措施。
五、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矿井运输和提升的设备图片及其工作原理。
2. 利用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安全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3. 开展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对矿井运输和提升问题的思考能力。
教案内容请参考下述示例:【课堂导入】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矿井运输和提升在采煤工业中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兴趣。
【教学内容】1.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定义及分类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定义,以及它们在矿井中的不同分类。
2.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主要设备及其工作原理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矿井运输和提升的主要设备,如绞车、输送带等,并讲解其工作原理。
3.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安全问题及其防治措施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矿井运输和提升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如绞车故障、输送带打滑等,并讲解相应的防治措施。
【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就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安全问题及其防治措施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对矿井运输和提升问题的思考能力。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通过自学进一步掌握矿井运输和提升的知识。
这只是一个基本的教学教案示例,您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六、《采煤概论》电子教案矿井运输和提升的运行与管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矿井运输和提升的运行管理流程。
2. 使学生掌握矿井运输和提升的运行维护方法。
采煤概论课程标准
《采煤概论》课程标准课程名称:《采煤概论》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总学时:40学时层次专业:非采矿专业专科层次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一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非采矿专业的主干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具备高等职业技术应用性人才所必须的关于煤矿生产建设的基本知识。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
主要教学内容包括:煤矿地质与矿图基础知识、井田开拓、井巷掘进和支护、采煤方法、矿井通风与安全、矿井其它生产系统、露天开采等内容。
二、课程学时学时分配建议表三、课程目标以学生为本位,以能力为核心,突出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技能训练,课程内容符合职业岗位要求,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课程结构模块化。
学用一体,工学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学生通过学习获得与工作岗位一致的能力;课程设计源于实践,按照工作的实际过程展开,使教学过程演化为一个工作过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矿井开拓布置、井巷掘进、矿井通风,熟悉矿井生产系统、采煤方法、矿井灾害防治,能基本具备识别矿井井下空间布置结构与矿井生产过程的主要工业流程,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职业能力目标:能读懂地质地形图和矿井开拓系统相关图纸;熟悉矿井生产过程;熟悉采煤方法与回采工艺;了解矿井灾害防治技术并能制定相关防治措施。
紧紧围绕课程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打破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突出高职教育教学特点,探索课程内容模块化、项目化,将课堂教学现场化,强化职业技术能力,把工学结合的思想贯穿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五、实施条件需要矿山采掘模型室、教学矿井等配合完成。
六、教学组织与方法1、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执行;2、认真写好教案并有相应的讲义;3、课堂讲授板书示范,小部件实物配合;4、课堂提问和抽查及布置适当的课内外作业;5、实验实训解决重点难点;6、每堂课要有目标、重点、难点、目的,完成本课程的预设学习任务;7、认真批改作业以批语的形式与学生沟通。
《采煤概论》课程实验指导书
《采煤概论》课程实验指导书河南理工大学二○○四年八月前言《采煤概论》模型实验课是地质工程、测量工程专业学生在学习采煤概论课程时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学环节。
对巩固同学客堂所学理论知识,增加生产实践知识,帮助同学建立矿井空间概念,进行工程素质的基本训练等起着重要作用,其效果好坏将直接影响上述课程学习。
为了使《采煤概论》模型实验课收到较好的效果,我们编写了这本指导书,其作用是使同学们对每次模型课的内容、要达到的目的、要求等能在课前及时预习,并根据要求作练习,以达到实验课的预期目的。
为了帮助同学进一步理解理论教学和采煤概论实验课教学内容,每次实验课后附有一定量的作业题,根据题的难易程度,每类型为两道题,其中一道为较容易作的题,第二道难度稍高,在使用这些习题时,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程度选作。
本指导书中作业题大致有四中类型,其一是对所给图以确切命名;其二是根据模型作其平面图和剖面图;其三是根据所给之平面图作指定位置的剖面图,或根据所给之剖面图作该剖面图之平面图;其四是根据所给之图名及原始条件设计平面图和剖面图。
本指导书可供地质工程、测绘工程等非采矿专业在上《采煤概论》模型实验课时参考使用。
在使用本指导书中的习题时,要采用下述统一符号:《采煤概论》模型实验课(一)采煤方法一.目的和要求本次模型课的内容主要是学习单一煤层走向长壁采煤法和煤层群的采区巷道布置。
通过这次模型课的学习,结合课堂理论教学,了解掌握采区巷道布置的各种方式和回采工艺的各种类型,使同学们头脑里建立起采煤方法的空间概念。
二. 实验教学模型1.单一煤层上山采区巷道布置;2.近距离煤层联合采区巷道布置;3.单一煤层倾斜长壁巷道布置;4.单一厚煤层(倾斜分层)采区巷道布置;三.作业与思考1.结合课堂教学,参考教材中有关附图,将以上模型与课本附图相比较。
复习采区巷道布置类型和各种回采工艺过程,并寻求模型与附图的差异,并将自己发现的问题简要写在模型课作业纸上;2.根据模型作图:1)绘出第1号模型-单一煤层上山采区巷道布置平、剖面图(可按1:3~1:5绘制),并在图中标出巷道名称及生产系统;2)给出第2号模型-近距离煤层联合布置采区的平、剖面图,要求同1);3)给第2号模型-近距离煤层以确切的命名。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 矿井运输和提升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矿井运输和提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矿井运输和提升的主要设备、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基本概念: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主要设备:输送机、绞车、天车、提升机等。
3.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工作原理:机械传动、电气控制、信号传输等。
4.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操作方法:设备启动、停止、故障排除等。
5.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安全注意事项:安全规程、应急预案、个人防护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矿井运输和提升的设备图片、工作原理和操作过程。
2. 利用动画演示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工作原理,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3. 案例分析:分析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典型事故案例,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矿井运输和提升的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简要介绍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基本概念。
2. 讲解矿井运输和提升的主要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3. 演示矿井运输和提升的操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演练。
4. 分析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安全注意事项,讲解安全规程和应急预案。
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绘制矿井运输和提升的设备示意图,并标注各设备的作用。
2. 编写矿井运输和提升的操作规程,包括启动、停止和故障排除等步骤。
3. 分析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安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4.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矿井运输和提升的最新技术动态。
六、教学评估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学生对矿井运输和提升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通过课后访谈或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矿井运输和提升安全意识的提高情况。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不足之处,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时间安排等。
《采煤概论》精品课程
第四节 瓦斯喷出与突出及其预防
二、煤与瓦斯突出及其预防
• (一)煤与瓦斯突出的特点
• (1)煤与瓦斯突出多发生在地质构造附近,如断层、褶曲、 扭转等; • (2)高应力集中区,如巷道的上隅角、受煤柱集中应力影响 的位置等; • (3)突出次数、强度随煤厚(特别是软分层厚度)、倾角等 增大二危险性增大; • (4)突出与采掘的工序有关,且多发生在放炮和落煤时或其 后; • (5)突出与煤层的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之间没有固定关系。
第六节 矿尘
• • (一)降尘措施 (1)煤层注水湿润煤体。在回采以前,通过钻孔将压力水注入煤体以湿润煤 体。可在回采工作面煤壁上打钻孔.也可在回风平巷或运输平巷平行工作面 煤壁打钻孔。国内不少矿井都试验和采用了这种防尘措施,均获得较好的防 尘效果。 (2)采空区灌水。当开采近距离煤层群的上组煤或者采用分层法开采厚煤层 时,往往在采空区灌水湿润下组煤或下分层的煤体,以防止开采时煤尘的生 成。对前者来说。两个煤层间的岩层应具有较好的透水性,而后者往往是与 防止自然发火进行预防性灌浆相结合,技术要求和灌浆基本相间。 (3)水封爆破及水炮泥。它们都是由钻孔注水预湿煤体演变而来的。将注水 与爆破结合起来,不仅起到消烟防尘的作用,而且也提高了炸药的爆破效果。 (4)喷雾洒水。在尘源发生地点喷雾洒水是捕尘降尘的简便易行而有效的措 施。在机组采煤、联合掘进机组掘进、装煤、翻车、转载等生产环节中采取 正确的喷雾洒水措施,将大大减少煤尘的飞扬。在爆破时采取喷雾洒水既起 降尘作用又能消除饱烟,缩短通风排烟时间。 (5)采用合理的风速。井下风速必须严格控制,增加风量或改变通风系统后, 风速应符合《规程》规定。防止煤尘的飞扬。 (6)清扫积尘。沉积在巷道四壁的煤尘,一旦受到冲击再度扬起,形成初爆 的尘云,为煤尘爆炸创造了条件。因此它是造成井下煤尘爆炸的一个隐患, 必须清除掉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 矿井运输和提升
一、教案概述《采煤概论》电子教案矿井运输和提升教学目标:1. 了解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矿井运输和提升的主要设备和操作方法;3. 了解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安全技术和措施。
教学时长:45分钟教学准备:1. 电脑和投影仪;2. 《采煤概论》教材或相关资料;3.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二、教学内容1.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基本概念a. 定义矿井运输和提升b.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作用和意义c.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分类和特点2.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主要设备a. 输送机b. 提升机c. 绞车d. 矿车e. 其他辅助设备3.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操作方法a. 输送机的操作方法b. 提升机的操作方法c. 绞车的操作方法d. 矿车的操作方法e. 其他辅助设备的操作方法4.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安全技术和措施a. 安全设备和安全设施b. 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c. 事故预防和处理d. 应急预案和救援措施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简要介绍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实际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20分钟)分别讲解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基本概念、主要设备、操作方法和安全技术与措施。
3. 互动(5分钟)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学生分享自己对矿井运输和提升的了解和经验。
4. 案例分析(5分钟)分析典型的矿井运输和提升事故案例,引导学生了解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
5. 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矿井运输和提升的重要性和安全注意事项。
四、课后作业1. 复习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基本概念、主要设备、操作方法和安全技术与措施;2. 结合实际情况,思考矿井运输和提升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和重要性;3. 查阅资料,了解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发展趋势和新技术。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基本概念、主要设备、操作方法和安全技术与措施的掌握程度;2. 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情况;3.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
《采煤概论》课程的教学体会
浅谈《采煤概论》课程的教学体会[摘要] 教学工作是不断学习、不断总结提高的过程,本文以煤矿类专业中《采煤概论》课程教学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几方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采煤概论;教学;体会采煤概论是煤矿类专业一门技术基础课,主要培养煤矿专业学生掌握煤矿地质、井田开拓及采煤方法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毕业后从事井下工作不可缺少的专业基础课。
它知识涉及面广,理论性强,与生产实践紧密相连等特点,对于缺少煤矿知识的学生来说,掌握课程内容难度较大。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对采煤概论的学习兴趣,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
1. 以教学大纲为中心,精心备好每一节课要上好一节课,首先教师必须吃透教材,研究教学大纲,把握教材的中心内容,理清重点、难点、一般知识,并明确他们之间的联系,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让学生应了解的得以了解,该掌握的必须掌握;其次,要参阅相关的专业书籍,扩充课本的知识容量,有针对性地将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尤其是授课技巧要做深层次研究,精心设计教案,使教案源于教材,但又精于教材,运用教学技巧使每节课的教学目的融入整个教学过程:另外,课前老师要深入到学生中,了解学生的知识面及相关课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把它作为备课和组织教学的第一手资料。
教师要告知学生,上好《采煤概论》每一节课,学好每一章节应掌握的知识,对于学生今后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起的重要作用。
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为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2. 优化教学结构,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优化教学结构是指合理、有效的安排和充分利用好一节课的四十五分钟。
具体地说就是有节奏的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重点突出,讲精讲细,侧重得体,使不同的知识内容和各环节所占全部授课时间的比重安排有所区别。
例如,在讲授“井田开拓方式”一节内容时,复习内容包括煤田、井田、巷道的概念,巷道的分类:按空间位置分类(竖直巷道、水平巷道、倾斜巷道等)和按服务范围年限分类(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回采巷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重素养
将安全生产理 念、团队协作
校企对接
突出教学为实 际生活服务的
学做一体
突出学生主体 作用,践行“
贯穿于整个教
学过程中。
理念,实现与
社会需求对接。
教学做一体”
的职教理念。
三、教学规划与设计
2、学情分析
1、知识贴近生活, 实用性相对较强, 易调动学生兴趣; 2、运用所学知识解 决实际生活中遇到 的问题比理论课更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
3、课程目标
1、熟悉矿井生产系统 和井巷系统; 2、掌握矿井各种开采 工艺; 3、掌握矿井灾害及其 防治。
能力目标
1、具备良好的矿井安全 意识和知识; 2、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 和沟通交流能力; 3、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
1、能读懂地质地形图和矿井开拓系统相关图纸 2、熟悉矿井生产过程中的五大系统 3、熟悉采煤方法与回采工艺 4、掌握矿井灾害防治技术并能制定相关防治措 施
优势
1、对理论及相关计 算不太感兴趣;缺 乏经验;
与
2、运算能力和逻辑
劣势
能力相对较弱; 3、学习基础和学习 能力相对薄弱。
有兴趣;
三、教学规划与设计
3、教学模式
3.1 教学模式依据
3.2 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
教师教学
项目小组
任务分配 成员分工 研究任务 小组教学 实训指导 评价考核
学生学习
课后练习
三、教学规划与设计
3、教学模式
3.3 项目小组教学体系
三、教学规划与设计
4、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教学
——理实一体、学做合一
小组教学
老师评价
生动、形象、直观
学生参与亲身教学,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
老师评价,学教结 合,体验成就感。
地展示教学内容。
的主动性。
四、教学组织与实施
1、教学手段
CBS教学(案例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矿山知识,培养学习积极性;
二、课程设计与安排
1、课程设计理念
(1)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注重与企业合作,按 照“职业岗位→岗位需求能力→确立教学项目”的项目导向式的运行机 制来组织教学。 (2)学以致用,以“用”促学,边“用”边学,突出“教、学、做” 一体化的教育理念。 (3)学生是学习主体,鼓励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加强创新能力和意识 培养的理念。在设计中,既要考虑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又要关注综合 职业素质的养成,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 教学反思
教师的导演功能一定要发挥好 学生的演员功能教师一定要引导好 教学环节一定要设计好和组织好 评价机制一定要制订好 ……
——Thank you
矿井通风原理、矿井灾害防治的能力。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
1、课程定位
专业
矿山救护 瓦斯检测 矿山技术员 矿山管理
定位
课程 定位
培养矿山生产环节专业型人才; 培养矿山灾害防治专业型人才;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
2、课程的作用和地位
开设于大一年级下学期,承上启下,为其他课程联系采矿工 程实际提供方便。
四、教学组织与实施
2、教学评价
——注重过程,关注素养、多重评价
采用“结果与过程结合、技能与素养结合、自评与他评结合”的方
式,重点评价过程和基本职业素养。
四、教学组织与实施
3、教学考核
强化过程考核,注重学生职业素养方面的考核。
五、说教学特色与创新
1、教学特色
教学资源 教学特色
五、教学特色与反思
PBL教学(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灵活贯穿运用于各章节;
情景体验:应用于“煤矿安全”等章节,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研讨辩论:针对矿井事故发生发展过程展开研讨辩论;
兴趣激发: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在讲授过程中适时结合社会需求、 行业对比,激发学习兴趣;
视频:剖析矿山事故,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图片: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印象。
教师:甘黎嘉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
1、课程定位
《采煤概论》是矿井运输与提升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共56课时,第二学期开设。
《采煤概论》重点研究矿井地质、井田开拓布置、采 煤方法、矿井生产系统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的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使同学们了解和认识矿井生产系统、 矿井开拓与井巷掘进的基本特征,基本具备掌握采煤方法、
二、课程设计与安排
1、课程设计理念
二、课程设计与安排
2、课程设计思路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
2、课程设计思路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
3、课程内容的选取
——与岗位相适应、与教学条件相对接
以职业鉴定标准为依据 结合专业定位和实训 条件 以煤矿安全为载体 以工作任务为导向 关注职业素养的 形成 任务一 矿山设备更新 任务二 煤矿事故收集 任务三 事故分析 任务四 事故总结
基本原则:
以就业为导向,与岗位相适应,以生产为对接,以实训条件 为依托。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
4、教学内容安排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
5、课程的重难点
矿井开拓方式
课程重点
井巷施工 采煤方法
煤矿灾害与防治
课程难点
矿图的绘制 巷道断面设计 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煤矿安全
三、教学规划与设计
1、教学设计理念
岗位职业能力培 养先行 教学目标紧贴岗位 职业能力要求 工作过程导向 任务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