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干细胞分化图
造血干细胞的分化

造血干细胞的分化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 HSC)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能性的细胞,它能够分化为所有成血细胞系的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
这样的特性使得 HSC 在各种临床应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 HSC 的分化过程也是研究细胞命运决定的经典模型之一。
HSC 的分化途径HSC 的分化途径包括两种基本模式:分裂自我更新和分化成不同的种子祖细胞。
分裂自我更新在分裂自我更新模式下,一个 HSC 细胞可以分裂成两个新的 HSC 细胞。
这种分裂方式保持了 HSC 数量的平衡,并维持了造血系统内 HSC 的数量稳定。
同时,HSC 在分裂时不但维持了自身的多能性,还吸收了微环境因素的信号,调节其分裂和寿命。
这些信号包括细胞因子、转录因子等等。
通过这些信号的调控,HSC 可以平衡维持自身的自我更新和分化。
分化成不同的种子祖细胞另一方面,HSC 也可以分化成一系列不同的种子祖细胞,其中包括红细胞前体细胞、粒细胞前体细胞和血小板前体细胞等。
每个种子祖细胞都有自己的命运决定程序。
这些程序包括基因表达调控、表观遗传调控等多个层面的精细调节。
分化调节机制HSC 分化的调节机制包括遗传调控和表观调控。
遗传调节遗传调节主要依赖于转录因子的作用。
为了维持 HSC 的多能性,一些特定的转录因子如 GATA-2、SOX17 和 RUNX1 等被广泛研究。
在 HSC 的分化中,这些转录因子的表达受到谷氨酸信号通路、酰辅酶 A 信号通路等多种信号通路的控制。
通过信号通路的改变,这些转录因子的表达水平得到了精细调节,从而控制 HSC 的分化方向。
此外,许多编码关键信号通路分子的基因(如Ras/Raf/MAPK通路、JAK-STAT通路)也是较为重要的调控基因。
表观调节表观调节是通过对染色质状态的改变实现对基因表达的调控。
HSC 的分化过程中,DNA 高度压缩在核体上,而指定的组蛋白修饰例如甲基化、乙酰化和磷酸化则显著影响染色体的结构和表达。
哺乳动物红细胞专题知识总结

哺乳动物红细胞专题知识总结生物组赵鹏高中阶段关于红细胞的知识一再出现,尤其是哺乳动物红细胞,历年各省高考题、全国高考题多次以红细胞为知识背景考查学生的能力水平,由此也凸现了红细胞知识的重要性。
在此做以总结,望在同仁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形态与颜色:双凹型结构、红色。
如下图:二、产生: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形成。
其分化的示意图如下:三、基因突变——镰刀型细胞贫血症:1、病因: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红细胞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地分裂形成新的干细胞,若这个过程发生基因突变,则可能诱发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其示意图如下:2、概述:是一种隐性基因遗传病。
患病者的血液红细胞表现为镰刀状,其携带氧的功能只有正常红细胞的一半。
3、诊断:(1)细胞水平:取血液制装片,光学显微镜观察红细胞的形态;(2)分子水平:利用β—珠蛋白基因做成的探针进行检测。
典型考题:例、(07江苏高考生物试卷38题)单基因遗传病可以通过核酸杂交技术进行早期诊断。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在地中海地区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
已知红细胞正常个体的基因型为BB、B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基因型为bb。
有一对夫妇被检测出均为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为了能生下健康的孩子,每次妊娠早期都进行产前诊断。
下图为其产前核酸分子杂交诊断和结果示意图。
(1)从图中可见,该基因突变是由于________引起的。
巧合的是,这个位点的突变使得原来正常基因的限制酶切割位点丢失。
正常基因该区域上有3个酶切点,突变基因上只有2个酶切点,经限制酶切割后,凝胶电泳分离酶片段,与探针杂交后可显示出不同的带谱,正常基因显示________条,突变基因显示________条。
(2)DNA或RNA分子探针要用________等标记。
利用核酸分子杂交原理,根据图中突变基因的核苷酸序列(---ACGTGTT---),写出作为探针的核糖核苷酸序列________。
(3)根据凝胶电泳带谱分析可以确定胎儿是否会患有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完整版)造血干细胞分化图

造血干/祖细胞增殖与分化谱系多能干细胞(HPSC)G0——G0期HPSCHPSC G1 淋巴干细胞高增殖潜能细胞(Blast CFCs)前前B前T 多向性祖细胞(CFU—GEMM)———————————————————————前B 粒-巨噬细胞爆式集落BFU-E BFU-MK(CFU—GM)未成熟BCFU-E CFU-MK CFU-G CFU-M 成熟B成熟T原始红细胞原始巨核细胞原始粒细胞原始单核细胞原始浆细胞早幼红细胞幼稚巨核细胞早幼粒细胞幼稚单核细胞幼稚浆细胞中幼红细胞成熟巨核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中性中幼嗜酸性中嗜碱性中晚幼红细胞粒细胞幼粒细胞幼粒细胞成熟红细胞中性晚幼嗜酸性晚嗜碱性晚粒细胞幼粒细胞幼粒细胞中性成熟嗜酸性成嗜碱性成粒细胞熟粒细胞熟粒细胞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丙酮酸激酶缺乏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冷凝集素综合征高铁血红蛋白症硫化血红蛋白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微分化性白血病(M0)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性(M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性(M2a)M2b(M2b)急性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a)M3b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a M4b M4c M4EO)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a)M5b红白血病(M6)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M7)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T-细胞型:(Ⅰ、Ⅱ、Ⅲ型)B-细胞型:前前B、前B、Common型、B-ALL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HAL) 浆细胞白血病嗜酸粒细胞白血病嗜碱粒细胞白血病多毛细胞白血病(HCL)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肥大细胞白血病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幼淋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RA RAS RAEB RAEBT)。
血液系统讲义- 造血发育和调控

第二章造血及其调控本章要点1. 掌握造血的概念、造血过程、出生前后造血发生的场所。
2. 列举造血调控的细胞因子并描述其调控作用机制。
3. 掌握造血干细胞的概念,描述造血干细胞功能的检查方法和原理。
4. 掌握骨髓穿刺和活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干抽的概念。
5. 描述造血干细胞的归巢和动员过程。
6. 掌握骨髓移植的原理、适应症,了解其最新进展。
7. 了解造血的增殖、成熟和死亡信号传导调控。
8. 了解细胞治疗的概念和最新进展,包括CART, IPS等。
病例患者女,35岁,2005年12月以头晕、乏力、发热、鼻血1月为主诉人院。
入院时血象Hb 24g/L, WBC l.8×109/L,BPC 26×109/L,ANC < 0.5×109/L,骨髓多部位穿刺增生均重度减低。
诊断符合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
给予抗炎、康力龙、惠尔血、强的松等治疗无效,病情急剧加重,经本人和家属同意,于 2006年1月10日行脐血移植治疗。
预处理方案:环磷酰胺(CY)100 mg/(Kg.d)×2d。
预处理后分次输注血型相合、HLA不相合新鲜脐血共6个(其中4男、2女)。
共输入有核细胞数1.6×108/Kg,CFU-GM总数为2.O×104/Kg。
预处理后7日,WBC 为0。
移植后28日,WBC > 1.0×109/L,移植后85日,BPC 60×109/L。
骨髓造血功能明显恢复。
骨髓中检出男性染色体核型46,XY。
脐血移植后胎儿型血红蛋白HBF,由移植前HBF < 1%上升到HBF l4.2%,并持续3月余。
移植后4个月造血功能恢复出院。
出院BPC 50-60 x 109/L,一年后恢复正常。
患者已无病存活达10年余。
请问:脐血移植存在的主要困难是什么?采用不相合脐血移植是否合适?脐血移植的原理和成功的标志?展望脐血移植的前景。
造血干细胞分化图

/祖细胞增殖与分化谱系造血干多能干细胞(HPSC)G0——G0期HPSCHPSC G1 淋巴干细胞高增殖潜能细胞(Blast CFCs)前前B 前T多向性祖细胞(CFU—GEMM)前B ———————————————————————粒-巨噬细胞爆式集落BFU-E BFU-MK未成熟B CFU (—GM)CFU-E CFU-MKCFU-G CFU-M 成熟B成熟T原始红细胞原始巨核细胞原始粒细胞原始单核细胞原始浆细胞早幼红细胞幼稚巨核细胞早幼粒细胞幼稚单核细胞幼稚浆细胞成熟巨核细胞中幼红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晚幼红细胞嗜碱性中中性中幼嗜酸性中粒细胞幼粒细胞幼粒细胞成熟红细胞中性晚幼嗜酸性晚嗜碱性晚粒细胞幼粒细胞幼粒细胞中性成熟嗜酸性成嗜碱性成粒细胞熟粒细胞熟粒细胞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增多遗传性口形红细胞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症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葡萄糖-6-冷凝集素综合征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硫化血红蛋白症高铁血红蛋白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微分化性白血病(M)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性(M)10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性(M)M2b2a(M)急性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a2b)M MM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粒-M M 4EO4b4c 3b 4aM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 5b 5a))红白血病(M (M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76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细胞型:(Ⅰ、Ⅱ、Ⅲ型)T-B-ALL 型、B、Common、前B-细胞型:前前B 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HAL) 浆细胞白血病嗜碱粒细胞白血病嗜酸粒细胞白血病(CLL)(HCL) 多毛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肥大细胞白血病幼淋细胞白血病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RA MDS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RAEBT RAEB RAS。
造血干细胞基础 ppt课件

定义
造血干细胞是骨髓中的干细胞,具 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分化为各种血细胞 前体细胞,最终生成各种血细胞成分, 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也是存在于造血组织中的一群原始 多能干细胞。可分化成各种血细胞,也 可转分化成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星 形细胞、骨骼肌细胞、心肌细胞和肝细 胞等。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现代生命科学的重 大突破。
由于移植免疫学的进展,人类造血干 细胞移植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已 成为细胞工程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有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世界 各地成千上万患有以上疾病的患者,重新 燃起了生命的希望。
基本介绍
通俗地讲,造血干细胞是指尚未发育 成熟的细胞,是所有造血细胞和免疫细胞 的起源,它不仅可以分化为红细胞、白细 胞和血小板,还可跨系统分化为各种组织 器官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和 归巢(即定向迁移至造血组织器官)潜能。 因此是多功能干细胞,医学上称其为“万 用细胞”,也是人体的始祖细胞。
骨髓移植(BMT)
BMT是临床最常用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临 床分为同基因BMT(SBMT)、异基因BMT (ALLO-BMT)及自身BMT(ABMT)三种 类型。
前两种主要用于肿瘤性血液病,遗传性 血液病及某些代谢性疾病,而自身BMT多用 于白血病和实体瘤患者。脐血可用于同基因 或异基因移植,也可用于自身造血重建,凡 符合BMT适应症的病均可用脐带血移植代替。
不受胸腺,而受腔上囊(鸟类)或类 囊器官(哺乳动物)的影响,分化成熟为 囊依赖性淋巴细胞或骨髓依赖性淋巴细胞, 即B细胞。
分别由T、B细胞引起细胞免疫及体液 免疫。如机体内造血干细胞缺陷,则可引 起严重的免疫缺陷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SCT)
血液(组胚)

直径:14-20µm 胞核多样,肾形、 马蹄形, 胞质灰 蓝色,含嗜天青颗 粒。
电镜: 嗜天青颗粒 (溶酶体)
功能: 有吞噬作用,分化为巨噬细胞。
5. 淋巴细胞 占 20~30%
光镜结构:
直径:6-8µm
大小不等,多为小淋 巴细胞,核圆,一侧 常有浅凹,染色质浓 密呈块状,着色深, 胞质少,蔚蓝色。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血清 (淡黄色清亮液体)
血细胞染色法
瑞氏染色 (Wright’s stain)
显示各类 血细胞形态结构
血细胞分类及计数
涂片分类
红细胞(erythrocyte) (3.5~ 5.5)×1012 /L
男:(4.0-5.5)×1012 /L 女:(3.5-5.0)×1012 /L
白细胞(leukocyte) (4.0~ 10)×109 /L
血小板凝集
血栓形成
四、淋巴
淋巴浆 淋巴细胞
淋巴
淋巴管
淋巴浆: 血液中血浆部分渗出液
大静脉
淋巴细胞:来源于淋巴结 含脂肪较多的淋巴呈乳白色,称乳糜。
五、骨髓与血细胞发生
造血器官:
胚胎早期: 卵黄囊壁血岛(第三周) 肝造血干细胞(第六周) 脾造血干细胞(第十二周)
胚胎后期至出生:骨髓
(一)骨髓的结构:
电镜:
嗜天青颗粒 大量核糖体
功能:
主要的免疫细胞, 在防御疾病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 根据淋巴细胞发生部位和免疫功能分类:
* 胸腺依赖淋巴细胞(T 细胞),75%,排斥异体移植物 、抗肿瘤,具免疫调节功能。参与细胞免疫。
* 骨髓依赖淋巴细胞( B细胞),10%-15%,受刺激增殖 分化为浆细胞,参与体液免疫。
造血干细胞移植

CFU-G CFU-GM
G-CSF
CFU-M
CFU-Meg
巨核细胞
BFU-E
TPO
CFU-E
EPO
嗜酸性粒细胞
G-CSF
中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巨噬细胞
血小板 网织红细胞
红细胞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种类
按造血干细胞的来源部位可分为骨髓移植、外 周血干细胞移植和脐血干细胞移植。
按造血干细胞来自患者自身与否可分为自体移 植、同基因移植和异基因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皮疹
急性--红斑、丘疹、水 疱,甚至皮肤剥脱。
慢性--色素沉着、脱屑、 角化不良、苔藓化。
移植物抗宿主病 食管、胃肠
症状:恶心、呕吐、腹 泻、吞咽困难、难以忍 受的胸痛 。
组织病理学检查有数量 较多的淋巴细胞及少量 浆细胞、中性粒细胞及 嗜酸性细胞浸润。
移植物抗宿主病 肝脏
高度的自我更新或自我复制能力; 多项分化潜能。
造血干细胞分化示意图
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
Pro-T细胞
Pre-T细胞
淋巴细胞 系干细胞
Pro-B细胞 CFU-Mast
Pre-B细胞
T细胞 B细胞
浆细胞
造血干细胞 自 我 复 制
CFU-GEMM
基质细胞
CFU-Ba
肥大细胞
抗体
CFU-Eo
嗜碱性粒细胞
轻症:无症状 重症:肝区不适黄疸。肝功能异常是GVHD的
主要表现。ALT、AKP黄疸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肝静脉栓塞综合征(VOD)
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发生率约20%~40%,死 亡率约50%~70%,系移植后前2个月的主要死 因,血小板在肝窦内聚集过多,肝静脉窦内皮的 损伤是VOD的主要病因,损伤致使纤维蛋白原 沉积,肝内回流受阻,肝内后静脉窦高压,形成 VOD,它的危险因素包括术前肝功不良,高剂量 的放/化预处理等,临床表现主要为肝区疼痛、 肝大、黄疸、腹水 。
《造血干细胞》ppt课件

造血干细胞进一步分化发育成不同 血细胞系的定向干细胞。定向干细胞多 数处于增殖周期之中,并进一步分化为 各系统的血细胞系,如红细胞系、粒细 胞系、单核-吞噬细胞系、巨核细胞系 以及淋巴细胞系。
由造血干细胞分化出来的淋巴细胞有两 个发育途径,一个受胸腺的作用,在胸腺素的 催化下分化成熟为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即T 细胞;另一个不受胸腺,而受腔上囊(鸟类) 或类囊器官(哺乳动物)的影响,分化成熟为 囊依赖性淋巴细胞或骨髓依赖性淋巴细胞,即 B细胞。并分别由T、B细胞引起细胞免疫及体 液免疫。如机体内造血干细胞缺陷,则可引起 严重的免疫缺陷病。
现已知道,造血干细胞不是纯一的细胞群 体,而是由不同年龄等级的干细胞组成。这些 不同年龄等级的干细胞的表面抗原、免疫表型 和粘附分子的表达不一,生物学特性也有一定 的差异。
造血原理
人类造血干细胞首先出现于胚龄第2~3周的 卵黄囊,在胚胎早期(第2~3月)迁至肝、脾, 第5个月又从肝、脾迁至骨髓。在胚胎末期一直到 出生后,骨髓成为造血干细胞的主要来源。具有 多潜能性,即具有自身复制和分化两种功能。在 胚胎和迅速再生的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多处于增 殖周期之中;而在正常骨髓中,则多数处于静止 期(G0期),当机体需要时,其中一部分分化成 熟,另一部分进行分化增殖,以维持造血干细胞 的数量相对稳定。
造血干细胞的检测方法
造血干细胞的可塑性 造血干细胞的临床应用
造血干细胞的表面标志
造血干细胞在细胞大小上类似于小淋巴细 胞,细胞密度一般小于1.066g/ml。因此,至今 仍不能单纯从形态学上来识别造血干细胞。而 要对造血干细胞进行研究,首先必须能把它从 造血组织中分离出来。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利用 造血干细胞表面的标志蛋白对其进行分离。
造血干细胞来源
骨髓造血

大小变化与外形变化
从原始细胞到成熟细胞,胞体由大变小
,但巨核细胞相反,早幼粒细胞可比原 始细胞稍大。
红细胞始终圆形,粒细胞及淋巴细胞保
持圆形或椭圆形,单核细胞及巨核细胞 由圆形或椭圆形变不规则型。
核/质比例(N/C)
细胞成熟过程中,胞核逐渐缩小
(巨核细胞例外)胞质量逐渐增多, 由核大质少,变化为核小质多, 即由高N/C变为低N/C。
过氧化物酶(POX)染色
原理:POX能分解试剂中的底物H2O2,
释放新生态氧,使无色联苯胺氧化为蓝 色联苯胺,后者与亚硝基铁氰化钠结合 形成蓝黑色的颗粒,沉着于细胞质中。
POX染色临床意义:
主要用于急性白血病类型的鉴别: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白血病细胞
多呈强阳性反应,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时, 呈弱阳性或 阴性反应,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呈阴性反应。
础,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应用骨 髓涂片进行固定、化学反应显色、 复染等程序染色,然后在光学显微 镜下观察细胞的化学成分及其变化 的一项检验方法。
血细胞的细胞化学染色
作用:研究血细胞在生理或病理情
况下细胞化学成分的变化,有助于 了解各种血细胞的化学组成及病理 生理改变,可用作血细胞类型的鉴 别,以及对某些血液病的诊断和鉴 别诊断、疗效观察、发病机制探讨 等均有一定价值。
髂前上棘(较易掌握分寸) 胸骨(对向心性病变阳性率高,
有一定危险性) 胫骨粗隆(2岁以下小儿)
造血干细胞的功能特点
造血干细胞是造血组织中一类目前尚无
形态学特征描述的功能细胞。特点有: 1。具有高度自我更新的能力,可维持干 细胞数量的恒定。 2。具有多向分化的能力,即可向各系列 祖细胞分化,然后增殖分化为各系血细 胞。 生成阶段:干细胞,祖细胞,各系列原 始幼稚细胞阶段,然后继续分化成熟。
造血干细胞ppt课件

2
特征
※造血干细胞有两个重要特征:
其一,高度的自我更新或自我复制能力;
其二,可分化成所有类型的血细胞。
3
分裂方式
正常情况下,造血干细胞经过不对称性有丝分 裂成两个子代细胞。其中一个仍维持造血干细胞的 全部特征,即自我更新(self-renewal)。自我更新 使得干细胞池的大小(干细胞数量)和质量维持不变, 因而又称为自我维持(self-maintenance)。另一个 子细胞可能由于基因表达模式发生改变而使得细胞 特征出现变化,从而逐步走上分化的道路。
16
在干细胞不同的分化阶段,有不同的表面标志表 达,故不同的表面标志已成为区分造血干细胞分化 阶段的重要标志。 祖细胞的表面标志为CD34+ Lin+ ,谱系特异性 抗原包括粒系CD11、13、15、16;单核系CD14;B淋 巴系CD19、20、21、22;T/NK系CD2、11、25、7、 56;红系CD47、59、71;巨核系CD31、41、42、61、 63、107等。
31
继1988年第一例应用人类脐带血移植治疗贫血症成功后,脐 带血因其免疫抗原性较弱的特点,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自骨 髓来源和外周血来源后,第三种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来源。值 得一提的是,输入的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多少,是影响造血干 细胞移植成功率的因素之一。临床应用表明输入的量越大, 成功移植率越高。“纽约血液中心”(NYBC)的国家脐带 血库报道的异基因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参考标准为0.7~ 10×107/kg。同时,脐血移植中有核细胞数量不是一个影响 疗效的独立因素,HLA完全相合可以补偿细胞数量低的影 响。。
细胞的分化优秀课件

一.细胞分化的概念
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 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功能上发生稳 定性差异的过程
等 200 多 种 细 胞
二、细胞分化的特点
1. 细胞分化发生在整个生命进程中。但胚
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持久性
骨细胞
结缔组织
叶脉 上表皮
叶肉
下表皮 ②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于专门化,有 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四.分化的根本原因:
红细胞 血红蛋白基因开启 合成血红蛋白
肌细胞
肌动蛋白基因开启 合成肌动蛋白
资料:在红细胞中,与血红蛋白合成有关 的基因处于活动状态,与肌动蛋白(肌细 胞中的一种蛋白质)合成有关的基因则处 于关闭状态;在肌细胞中则相反。
为什么骨髓移植可以治疗白血病呢? 骨髓中有造血干细胞,可以产生新的血细胞
这些形态多样的血细胞是怎样产生的? 骨髓中有造血干细胞,先通过细胞增殖后通 过细胞分化产生新的血细胞细的 分化植物细胞分化图解
动物细胞分化图解
1.细胞分化是否意味着细胞中遗传物质 发生改变?为什么?
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不同组织 的细胞共同来源于受精卵,经有丝 分裂产生。
育出了可育的完整植株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4.科学家用甲母羊乳腺细胞的细胞核与乙母羊卵细胞的细 胞质重组成一个细胞,成功培养了“多莉”羊。下列关 于此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 A B C ) A.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B.重组细胞的细胞核内含有保持物种遗传性所需要的 全部遗传物质 C.在理论上,可以运用上述方法开拯救濒危物种 D.运用上述方法,科学家已经可以用单个细胞来培养 新的动物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造血干/祖细胞增殖与分化谱系
多能干细胞(HPSC)G0——G0期HPSC
HPSC G1 淋巴干细胞
高增殖潜能细胞(Blast CFCs)
前前B前T 多向性祖细胞(CFU—GEMM)
———————————————————————前B 粒-巨噬细胞爆式集落BFU-E BFU-MK
(CFU—GM)未成熟B
CFU-E CFU-MK CFU-G CFU-M 成熟B成熟T
原始红细胞原始巨核细胞原始粒细胞原始单核细胞原始浆细胞
早幼红细胞幼稚巨核细胞早幼粒细胞幼稚单核细胞幼稚浆细胞
中幼红细胞成熟巨核细胞
单核细胞浆细胞
中性中幼嗜酸性中嗜碱性中晚幼红细胞
粒细胞幼粒细胞幼粒细胞
成熟红细胞
中性晚幼嗜酸性晚嗜碱性晚
粒细胞幼粒细胞幼粒细胞
中性成熟嗜酸性成嗜碱性成
粒细胞熟粒细胞熟粒细胞
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冷凝集素综合征
高铁血红蛋白症硫化血红蛋白症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急性微分化性白血病(M0)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性(M1)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性(M2a)M2b
(M2b)急性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a)
M3b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a M4b M4c M4EO)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a)M5b
红白血病(M6)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M7)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T-细胞型:(Ⅰ、Ⅱ、Ⅲ型)
B-细胞型:前前B、前B、Common型、B-ALL
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HAL) 浆细胞白血病嗜酸粒细胞白血病嗜碱粒细胞白血病
多毛细胞白血病(HCL)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
肥大细胞白血病
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幼淋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RA RAS RAEB RAEB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