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预算体制的绩效评估及指标设计
预算部门(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指标
预算部门(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指标评价预算部门(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质量的考核指标在任何组织中,预算部门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对组织整体绩效的关键影响者。
为了确保预算部门的工作质量和绩效管理得以有效评估,需要建立一套全面、深度和广度兼具的考核评分指标体系。
1. 财务数据准确性财务数据的准确性是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质量的基本保障。
预算部门应该在财务数据的记录、整理和分析过程中做到严谨和精准,保证不发生数据错误或遗漏。
在考核指标中,应包括对账目核对、数据比对等方法,以评估预算部门在财务数据准确性方面的工作质量。
2. 预算执行情况预算执行情况直接关系到预算部门对资金的合理调配和使用情况。
考核指标应包括预算执行率、资金使用效率等内容,以评估预算部门在预算执行情况方面的工作质量。
还可以考虑引入资金使用绩效评估,对预算部门在资金使用中的成本效益和绩效产出进行评估。
3. 成本控制能力预算部门在财务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成本控制职能,必须保证开支的合理性和节约性。
考核指标可以包括费用预算达成率、成本节约额度等内容,以评估预算部门在成本控制能力方面的工作质量。
还可以考虑引入成本控制效益评估,对成本控制举措带来的效益和价值进行评估。
4. 风险管理能力预算部门在预算绩效管理中需要关注风险管理的能力,保证资金的安全和稳健。
考核指标可以包括资金风险控制情况、风险应对能力等内容,以评估预算部门在风险管理能力方面的工作质量。
还可以考虑引入风险管理效果评估,对风险管理措施带来的效果和影响进行评估。
总结回顾对于评价预算部门(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质量的考核指标,应包括财务数据准确性、预算执行情况、成本控制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等多个方面。
通过建立全面的考核指标体系,可以有效评估预算部门的工作质量,为其提供改进和提升的方向。
最终目标是确保预算部门在财务管理和绩效管理中发挥作用,为组织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体系
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体系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体系是一个用于评价组织或个人绩效的指标体系,用于衡量预算执行的情况和效果。
以下是一个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的框架:1. 预算执行情况指标- 预算执行率:衡量实际支出与预算支出之间的比例,用于评估预算执行情况的良好程度。
- 预算使用效率:衡量预算使用的效率和效果,包括成本效益比、资源利用率等指标。
- 预算调整灵活性:衡量预算调整和适应变化的能力,包括预算调整比例、调整速度等指标。
2. 预算效果评价指标- 经济效益:衡量预算执行所带来的经济效果,包括收入增长、成本降低等指标。
- 社会效益:衡量预算执行对社会带来的效果,包括就业创造、环境保护等指标。
- 服务质量:衡量预算执行的服务质量,包括客户满意度、投诉率等指标。
3. 预算责任追究指标- 绩效考核:衡量预算执行者的绩效表现,包括完成预算目标、财务管理等指标。
- 追究机制:衡量预算执行者与预算编制者之间的责任追究机制的有效性,包括追责比例、处罚力度等指标。
4. 预算规范性评价指标- 预算制定过程规范性:衡量预算制定过程是否符合规范标准,包括预算编制程序、参与人员等指标。
- 预算信息透明度:衡量预算信息是否透明,包括预算公开、信息披露等指标。
以上是一个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体系的示例,可以根据不同组织或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这个指标体系的目的是帮助评价预算执行的情况和效果,为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和效果提供参考。
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是一个用于评价组织或个人绩效的指标体系,它能够全面衡量预算执行情况和效果。
以下将进一步讨论这个指标体系的相关内容。
首先,预算执行情况指标是评价预算执行情况的关键衡量指标。
预算执行率是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它可以反映出实际支出与预算支出的比例。
一个高预算执行率通常意味着预算执行良好,而低预算执行率可能意味着预算执行出现了问题。
此外,预算使用效率也是一个重要指标,它衡量预算使用的效率和效果。
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00
考核项目对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持续影响程度等。在该指标分设时,可与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生态环境效益指标的分设一并考虑
其它指标
工程质量指标
考核项目工程质量合格率:单项工程合格(优良)/全部单项工程数量
建设工期指标
考核工程进度:工程计划完成时间—-工程实际完成时间
设备购置费用增减率
考核采购效果:(设备购置实际发生费用—设备购置合同规定费用)/设备购置合同规定费用
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3)————--项目投资评价指标之一
个性评价指标
分值
评价内容(标准)
一级指标
权重
二级指标
权重
三级指标
项目投资指标
100
单位投资资源消耗率
考核项目实施对综合开发利用和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单位净产值综合能耗=年综合能耗/项目净痪产值;单位投资占用耕地=占用耕地面积/项目总投资;单位产品耗水量=年生产耗水量/主要 Nhomakorabea品生产量
考核投入产出效果:单位投入产品附加值提高量=(项目实施后的产品价值—项目实施前的产品价值)/财政投入
实际单位生产(运营)能力投资客
考核单位投资效果:项目实际投资完成额/投产后实际生产(或营运)能力
项目投入回报期
考核综合投资效果:动态投资回收期
项目投入回收率
项目投入回收率=项目资金投入率/项目资金回收额
单位投资水土流失减少量
考核项目实施对综合开发利用和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单位投资水土流失减少量=(项目实施后的水土流失量-项目实施前的水土流失量)/财政投入
单位投资森林资源保护面积
13
考核项目实施对综合开发利用和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单位投资森林资源保护面积=项目森林资源保护面积/财政收入
中国地方预算体制的绩效评估及指标设计
No. C2006018 2006-10中国地方预算体制的绩效评估及指标设计*平新乔**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No. C2006018 2006年10月10日*本文为“中国地方预算体制的绩效评估及指标设计”研究课题的总报告。
作者感谢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资助。
北京大学(现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与宾州州立大学经济学博士生)胡向婷、白洁,清华大学经济系博士生超俊超参加了本课题研究。
北京大学硕士生练唯诚、周艺艺、贾瑞雪、刘海燕(现为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博士生)、王斌(现为美国德州奥斯汀大学博士生)、周子彭、初宁、张懿参加了县级财政调查。
北京大学深圳商学院2005级研究生班全体同学参加了深圳市公共财政调查。
这个课题成果是上述所有70位博士生、硕士生共同劳动的结晶。
本人在此向所有这些同学谨致深深的谢忱。
作者感谢中山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马骏教授与北京大学郝朝艳博士提供的数据与文献帮助。
当然,作为总报告的作者,本人对文中错误完全责任。
**联系地址: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100871;E-mail:xqping@;电话:中国地方预算体制的绩效评估及指标设计*平新乔**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No. C2006018 2006年10月10日*本文为“中国地方预算体制的绩效评估及指标设计”研究课题的总报告。
作者感谢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资助。
北京大学(现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与宾州州立大学经济学博士生)胡向婷、白洁,清华大学经济系博士生超俊超参加了本课题研究。
北京大学硕士生练唯诚、周艺艺、贾瑞雪、刘海燕(现为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博士生)、王斌(现为美国德州奥斯汀大学博士生)、周子彭、初宁、张懿参加了县级财政调查。
北京大学深圳商学院2005级研究生班全体同学参加了深圳市公共财政调查。
这个课题成果是上述所有70位博士生、硕士生共同劳动的结晶。
本人在此向所有这些同学谨致深深的谢忱。
作者感谢中山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马骏教授与北京大学郝朝艳博士提供的数据与文献帮助。
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与优化
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与优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承担着越来越多的责任和使命,其中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实现公共服务的提升,确保社会各方面的良性发展。
为了保证政府的工作能够切实有效地完成,考核在政府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宏观管理的工具之一,政府绩效考核被广泛运用在各个级别的政府机构中。
在这些机构中,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显得尤为复杂,指标设定具有挑战性,体系优化需要建立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一、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目的和意义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是为了检验政府工作情况、衡量政府工作绩效、改善政府工作水平和推进政府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一种评价活动。
该考核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它能够为政府的职能定向和业务拓展提供指导和借鉴,使政府职能的定位更加清晰明确,避免盲目性。
其次,政府绩效考核可以促进政府机构间的竞争、协作,提高其效率,从而更好地服务公众。
最后,评价结果能够为公众和决策者提供决策参考和透明度,帮助政府改进管理和服务。
二、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在设计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时,必须秉持着几个基本原则:(一)绩效指标要明确。
绩效指标必须明确政策目标,能够量化地表示政策的实施情况和成效,并通过数据证明绩效是否得到改善。
(二)绩效指标要具有可操作性。
好的绩效指标应该有相应的政策内容、实施对象、数据要求和评价标准,方便评价者操作运用。
(三)绩效指标要反映政策取向,体系要贴近本地情况。
指标体系应符合本地实际,照顾各地情况,针对性强。
(四)指标体系注重贯彻长期性,注重可持续发展。
指标需要跟随发展方向,贯彻长期性,并不断更新,使其始终具有实效性。
三、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优化对于现有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其实现面临着许多问题。
政府工作职能的不断变化、各地方情况的差异以及社会的发展都要求指标体系进行不断优化。
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和改进。
(一)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为了切实提高政府绩效考核的效果,应该多样化考核方式,灵活运用各种考核手段。
国有资本运营 预算绩效评估 指标体系
国有资本运营预算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以国有资本运营预算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为标题的文章标题:国有资本运营预算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引言:随着国有资本运营的不断发展壮大,对其预算绩效的评估变得愈发重要。
一个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是进行绩效评估的基础,本文将探讨国有资本运营预算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应用。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1. 绩效目标指标绩效目标指标是评估国有资本运营绩效的核心指标,主要包括盈利能力、资产负债率、市场份额等。
通过设定合理的目标值,可以评估国有资本运营的经营水平和效益。
2. 资产利用效率指标资产利用效率指标是评估国有资本运营资产利用效率的重要标准,包括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利用率等。
通过评估资产的利用效率,可以判断国有资本的投资效果和资产运营能力。
3. 成本控制指标成本控制指标是评估国有资本运营成本控制能力的关键指标,包括成本收入比、人力成本占比等。
通过评估成本控制情况,可以发现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促进成本降低和效益提升。
4. 风险控制指标风险控制指标是评估国有资本运营风险控制能力的重要依据,包括风险资本占比、风险敞口等。
通过评估风险控制情况,可以提前发现和应对潜在的风险,保护国有资本的安全和稳定。
二、指标体系的应用1. 数据收集与整理为了进行绩效评估,需要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数据,包括财务数据、经营数据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内部统计和外部调研的方式获取,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指标权重的确定不同的指标对国有资本运营绩效的影响程度不同,需要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权重的确定可以通过专家评估、数据分析等方法进行,确保权重的科学合理性。
3. 指标评估与分析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确定的权重,对各指标进行评估和分析。
可以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估国有资本运营的绩效水平,发现问题和潜力。
4. 绩效改进与优化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绩效改进和优化措施。
可以针对问题指标进行针对性的改进,提升绩效水平和效益。
结论:国有资本运营预算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应用是确保国有资本运营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预算绩效指标体系
预算绩效指标体系
预算绩效指标体系是指为了评估和监督预算执行情况而建立的
一套指标体系。
其目的是通过量化和比较预算目标和实际执行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持,确保预算的有效性和效率性。
预算绩效指标体系包括财政预算执行指标和绩效指标两个方面。
财政预算执行指标主要包括支出执行率、收入完成率、债务管理情况等,用于评估预算执行的财务状况。
绩效指标主要包括预算目标实现情况、服务水平、效率等,用于评估政府部门的绩效表现。
建立预算绩效指标体系需要满足以下要求:一是指标具有可衡量性;二是指标与预算目标相符合;三是指标具有可比性和实用性;四是指标建立的过程需要透明和公开。
建立预算绩效指标体系有利于提高政府预算管理水平和效率,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促进政府部门的改进和创新,同时也能够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透明度。
- 1 -。
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体系
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体系预算绩效评价是指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的过程,旨在衡量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以及为后续预算编制和控制提供参考。
共性指标体系是在不同组织和行业中普遍适用的预算绩效评价的指标框架体系,以下是一个常见的共性指标体系框架体系:1. 预算执行率:指标反映了预算计划和实际执行之间的一致性程度,可以通过计算实际支出与预算支出的比例得出。
2. 预算收入完成率:该指标衡量了预算中的收入目标是否实现,通过计算实际收入与预算收入的比例得出。
3. 预算节约率:该指标衡量了预算中控制支出和实际节省的比例,通过计算实际节约金额与预算支出的比例得出。
4. 资金使用效率:该指标衡量了预算资金的利用效率,包括资金回收周期、资金利用率等方面的指标。
5. 预算执行精度:该指标评估了预算计划与实际执行之间的偏差程度,包括预算支出的超支率、预算收入的缺口率等指标。
6. 预算目标达成度:该指标衡量了预算目标的完成程度,包括实际业绩与预算目标的差距、完成计划比例等指标。
7. 预算财务状况:该指标反映了预算执行情况对财务状况的影响,包括预算盈余、预算赤字等指标。
8. 预算资源利用率:该指标衡量了预算中资源的利用效率,包括人力资源利用率、物资资源利用率等方面的指标。
9. 预算绩效改进率:该指标评估了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改进情况,包括预算改进率、预算决策效果改进率等指标。
以上仅是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的一个大致框架,具体的指标内容和权重设计应根据具体组织和行业的特点进行调整和补充。
此外,为了更好地衡量和评价预算绩效,还需考虑不同层级、不同部门的绩效评价指标的差异性。
预算绩效评价是管理者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对预算执行情况的评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为后续预算编制和控制提供依据,从而提高组织的绩效和效益。
在构建共性指标体系框架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财务、绩效、效率等方面的指标。
中国地方政府绩效预算进展评估
以及 用哪些量 化的指标 来衡量 其在实施 每项计 划的过程 中 取 得 的 成 绩 和完 成 工 作 的 情 况 。 ” 过 , 不 由于 技 术 上 的复 杂 性 ,用量化 的指标来衡量 工作成绩 ” 以全 面实施 , “ 难 这种 预 算模式存续 的时间不长 ; 但是 , 绩效 预算模 式所宣扬的“ 绩 按
、
效分配预算 ” 的观念却一直影 响深远 , 并且 , 绩效 预算试 图建 立绩效与预算 之间联系 的努力 , 也为紧 随其后 的 、O世 纪 6 2 0 年 代 出 现 的 规 划 项 目预算 模式 (ln igPorm B de Pann rga u gt S s m,P S 所接受。比如 , yt P B ) e I MF等一些 国际组织 , 就曾经在 2 0世纪 6 代 ,对受援 的发展 中国家提 出推行绩 效预算 0年 ( B 的建议 , P) 并进行 了试点 ( 但成效并 不显著 ) 。规划项 目预 算强 调的是政策 与计划对 预算 的引导 , 但是 , 也激发 了对 它 绩效评估 的兴趣 , 尤其是在一些地方政 府( os r n t i, P ie dSr b t a e 19 ) 9 9 。由于如何评估绩效 、 如何让绩效评估 与其他的管理 过 程 相结 合 还存 在 一 定 的 困难 ( a y& Fs ,9 1A m n Ht r i 17 ; h a , k 17 ) 因 而 , 方面 , P B 99, 一 在 P S之 后 出现 的 目标 管 理 ( a — M n ae n b betMB 、零基预算等 预算 模式 中对 于绩 效 gmet vO jc, O) 信息采取 的是简化处理 的方式—— 比如 , 零基预算在 其决 策 包中, 采取 的是将 目标 当作 既定值 , 分别 考察对 既定 目标 采 取增加与减少一定额度 ( 2 %) 如 0 的支 出 , 看看分别会 产生何 种影 响的方来来进 行 比较的 , 简而言之就是将绩效 目标 简便 地分为几个档 次来 进行决策 。另一方 面 , 一些地方政 府也开 始将绩效评估 用于预算过程 ,如 得克萨斯州于 17 9 4年开始 将绩效评估作为预算过程 的一部分 ( ela e,0 6 o至 2 K e, l2 0 t 0 世纪 8 0年代后期 , 新西兰开始实施结 果导向的预算 , 绩效评 估在 预算 决策 中的作用得到进 一步发挥 ;9 3年 , 国联 邦 19 美 政府 颁布 《 政府 绩效 与结果法案 》 G R , ( P A)要求 各政府机 构 进行绩效评估 和按 中期策略计划提交 年度绩效报告 , 并在此 基础上把绩效 与预算联 系起来 , 实施绩效预算 ; 20 从 0 2年开 始 , 国联邦政 府推 出项 目评估分 级工具 ( A )以加强绩 美 P珏 , 效 与预算 的结合 , 推进绩效预算 的实施 。
预算部门绩效评价指标
预算部门绩效评价指标INTRODUCTION预算部门绩效评价指标是衡量预算部门在某个时间段内的工作表现和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
评估指标需要持续关注业务的发展变化和目标的达成情况,从而制定出更具体、更全面、更符合实际需要的评价标准。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预算部门的绩效评价指标,分别是收入性指标、支出性指标和财务操控性指标。
每个方面包括若干个指标,每个指标都有其相应的计算方法和衡量标准。
收入性指标收入性指标反映预算部门在收入层面的工作表现和实现程度。
合理地设定收入性指标,有助于增加部门对财务的关注度和对收入情况的管控能力。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收入性指标:收入占比收入占比是表征预算部门收入来源占总收入的比例。
计算公式为:收入占比 = 部门当期营业收入/公司当期营业收入收入增长率收入增长率是表征预算部门当期收入增长率的指标。
计算公式为:收入增长率 = (部门本期营业收入 - 部门上期营业收入) / 部门上期营业收入客户满意度客户满意度指标是预算部门对顾客服务质量的衡量标准。
计算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采用定量测量,也可以通过定性调查的方式进行。
一般来说,可以参考以下的计算方法:客户满意度指数 = 满意的客户数 / 所有被调查的客户数支出性指标支出性指标反映预算部门的经济支出情况和管理效能水平。
通过合理设定支出性指标,能够有效地提高预算部门的财务管理水平,保障经费的合理使用。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支出性指标:毛利率毛利率是衡量预算部门对营业收入的利润的指标。
一般采用收入减去成本的方法测算,计算公式如下:毛利率 = (收入成本 - 销售费用 - 营运费用 - 非经营收支净额) / 收入成本支出占比支出占比是表征预算部门经济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
计算公式如下:支出占比 = 预算部门当期经济支出 / 公司当期经济支出人均支出人均支出指标是预算部门人力资本的支出水平的指标。
计算公式如下:人均支出 = 预算部门当期人力资本支出 / 预算部门当期人数财务操控性指标财务操控性指标是衡量预算部门对内部金融稳定性的指标。
2023年财政预算绩效指标体系
2023年财政预算绩效指标体系2023年财政预算绩效指标体系是指政府在2023年制定的财政预算指标体系,用以评估政府的绩效和财政运营状况。
该指标体系旨在提高政府财政管理水平、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增加财政支出效益,达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目标。
下面将具体介绍2023年财政预算绩效指标体系。
一、经济发展类指标:1.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指标:衡量经济总体发展情况,提高经济效益。
2.财政收入增长率指标:评估税收体系的激励效果,推进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3.财政支出增长率指标:评估财政支出的合理性和效益,促进财政支出的适度增长。
二、民生改善类指标:1.医疗保障覆盖率指标:评估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的普及程度,提高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
2.教育投入占GDP比例指标:衡量教育资源配置情况,确保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
3.社会保障覆盖率指标:评估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三、环境保护类指标:1.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指标:评估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2.新能源占比指标:评估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程度,促进可持续发展。
四、政府治理类指标:1.预算执行效益指标:评估预算执行结果,提高财政资源利用效率。
2.政府债务率指标:评估政府财政状况,保持负债水平的可控。
3.政府信息公开度指标:评估政府信息公开情况,促进政务透明和民众参与。
该指标体系将全面考量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环境保护和政府治理等方面的指标,综合评估政府的财政绩效。
通过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以使政府在财政决策和支出安排上更加科学、合理,提高财政资源的利用效益。
同时,该指标体系也将促使政府加强财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改革,推进智慧政府和数字化管理的建设。
为确保财政预算绩效指标体系的有效运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指标体系的制定和更新:定期评估和修订指标体系,确保指标与实际情况相匹配。
2.加强数据统计和监测:完善数据采集和统计体系,确保指标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沈阳出了个57岁的老交警李栓良,35年来,从来没有给违章的司机开过罚单。
听起来,颇有执法不严之嫌,然而,社会公众却给了他很高的赞誉。
并且,有司机站出来说,“其实他从不‘放过’教育每一个违法司机”,还有佐证:老李一直是模范交警。
“交警不开罚单”成了本周公众关注的热点新闻,老李还因此受到社会公众的高度赞扬,这种社会情绪,恐怕是针对当前某些行政执法领域以罚代管的现象而发。
不见得有什么借鉴意义,倒是蕴合了几分警示意味。
行政部门由“管理”到“服务”,其思维转变非一日之功,这个过程中,社会公众的思想转变却往往走到了前边。
与此同时,公务员也日益感觉到来自“上边”的压力。
比如说本月18日,公安部的新闻发布会上就透露出一个消息:执法考评后9个公安机关一把手引咎辞职。
看来,这执法稍一疏忽,还有丢了“官帽”的危险。
预算绩效指标选择与设置
预算调整
03
根据指标数据反映的业务变化和市场需求,对预算进行适时调
整,提高预算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指标的评估与改进
指标评估:定期对预算绩 效指标进行评估,分析指 标的适用性、有效性和可 操作性,为指标改进提供 依据。
指标改进:根据评估结果 ,对预算绩效指标进行改 进,优化指标设置和权重 分配,提高指标的科学性 和针对性。
流程概述
1. 明确战略目标:确定政府或部门的整体战略目标,为 预算绩效指标设定提供方向。
2. 制定绩效计划:根据战略目标,制定详细的绩效计划 ,包括绩效目标、指标、评价标准等。
3. 设定绩效指标:从绩效计划中提炼出关键绩效指标, 确保指标具有可衡量性、可操作性和导向性。
4. 预算执行与监控:依据绩效指标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 监控,确保预算资金的有效使用。
目标管理法
根据评价对象的业务目标、任务及预算安排,从实现目标 的关键路径中提炼出关键绩效指标。这种方法有助于确保 指标与评价对象整体目标的一致性。
PART 04
预算绩效指标的设置与调 整
指标目标的设定
明确目标
预算绩效指标的目标应与组织的整体战略目标相一致,确保各项 指标能够为实现组织目标提供有效支持。
可衡量性
设定的目标应具备可衡量性,以便于对实际执行情况进行量化评估 。
合理挑战
目标设定应具有一定挑战性,以激发团队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避 免过于容易达成。
指标的权重配置
1 2 3
重要性与优先级
根据各项指标对组织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性,为 其配置相应的权重,确保关键指标得到重点关注 。
平衡考虑
在配置权重时,需要平衡考虑各个方面,如财务 、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等,确保组织全 面发展。
预算绩效评价指标设计方法
预算绩效评价指标设计方法在设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目标设定:首先要明确预算绩效评价的目标是什么。
是要评价一个特定部门或者整个组织的预算执行情况,还是要评估预算的有效性和经济性等方面。
确立明确的目标是设计指标的基础。
2.关键绩效指标的选择:在设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时,需要明确需要关注哪些关键绩效指标。
关键绩效指标应该与预算的目标和目标对应,能够反映出预算执行的重点和要求。
例如,可以选择关注预算执行的财务绩效,如预算超额支出的情况,预算成本的控制情况等。
3.指标权重的确定:在设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时,需要给予每个指标相应的权重。
权重的确定需要根据预算目标的重要程度进行分配。
重要的指标可以给予较高的权重,使其在绩效评价中的影响力更大。
4.数据收集和分析:在设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时,需要明确如何收集和分析相应的数据。
可以利用财务报告、预算执行报告等来获取相关数据。
对于一些量化指标,可以直接进行数据分析;对于一些非量化指标,则需要进行主观评估和调查等方法来进行分析。
5.阶段性评估和调整:预算绩效评价不应该仅仅是一次性的评价,而应该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
可以在不同时间点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
通过评估结果,可以对预算目标进行修正和调整,从而提高预算的执行效果。
在设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时,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指标的可度量性:预算绩效评价指标应该是可以度量的,即可以使用相应的数据来计算和分析。
这样才能更科学地评价预算执行的情况。
2.指标的合理性:预算绩效评价指标应该是合理的,能够真实反映预算执行的情况。
不应设置过多的指标,以免增加工作量和评价的复杂性。
3.指标的综合性:预算绩效评价指标应该是综合性的,能够从多个方面评价预算执行的情况。
不应仅仅依靠一个指标来评价。
综上所述,设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时需要明确目标、选择关键绩效指标、确定权重、数据收集和分析,并进行阶段性评估和调整。
同时要注意指标的可度量性、合理性和综合性,以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地方专项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项目直接服务对象对项目实施效果的满意程度
。
项目直接服务对象是指因该项目实施直接受到影响的部门(单位)、群体或个人。一般采取社会调查的方式。
项目申请债券额度是否经过科学论证,年度发行债券数额与年度目标是否相适应,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申请债券额度的科学性、合理性情况。
评价要点:
①申请使用债券资金是否经过科学论证;
②申请使用债券资金与项目性质、内容是否合规、匹配;
③申请债券额度测算依据是否充分,是否按照标准测算;
④申请债券额度是否与工作任务相匹配。
产出
产出时效
划完成时间的比较,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时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实际完成时间:项目实施单位完成该项目实际所耗用的时间。
计划完成时间:按照项目实施方案或相关规定完成该项目所需的时间。
产出成本
成本节约
率
完成项目计划工作目标的实际节约成本与计划成本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的成本节约程度。
③项目立项是否与部门职责范围相符,属于部门履职所需;
④项目是否属于政府投资项目,是否符合专项债券支持领域和方向;
⑤项目是否与相关部门同类项目或部门内部相关项目重复。
立项程序
规范性
项目申请、设立过程是否符合相关要求,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立项的规范情况。
评价要点:
①项目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申请设立;
②事前是否已经过必要的勘察、设计、可行性研究、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绩效评估、集体决策;
①建设成本节约率=[(计划建设成本-实际建设成本)/计划建设成本]×100%。
实际建设成本:项目实施单位如期、保质、保量建成项目实际所耗费的支出(考虑债券资金闲置因素)。
计划成本:项目实施单位为建成项目计划安排的支出,一般以实施方案为准。
预算绩效指标体系
预算绩效指标体系
预算绩效指标体系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企业实现预算目标,提高绩效水平,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预算绩效指标体系包括预算目标、预算指标、预算执行和预算评估四个方面。
预算目标是企业制定预算的基础,它是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具体表现。
预算目标应该具有可行性、可量化性和可比性,同时也要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一致。
只有制定了明确的预算目标,企业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预算计划,实现预算目标。
预算指标是衡量企业预算绩效的重要指标,它可以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绩效水平。
预算指标应该具有可衡量性、可比性和可控性,同时也要与预算目标相一致。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经营环境,选择合适的预算指标,以便更好地衡量预算绩效。
第三,预算执行是企业实现预算目标的关键环节,它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
预算执行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可控性和可监控性,同时也要与预算目标和预算指标相一致。
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预算执行机制,加强预算执行的监督和管理,确保预算计划的顺利实施。
预算评估是企业对预算绩效进行总结和分析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企业发现问题、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绩效水平。
预算评估应该具有可比性、可分析性和可改进性,同时也要与预算目标和预算指标相一致。
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预算评估机制,加强对预算绩效的分
析和总结,不断改进预算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预算绩效指标体系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企业实现预算目标,提高绩效水平,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经营环境,建立完善的预算绩效指标体系,加强预算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的绩效水平。
预算绩效评价编制绩效评价实施方案
预算绩效评价编制绩效评价实施方案绩效评价实施方案的编制,主要解决三个问题,评价什么?怎么评价?谁来评价?旨在规范评价的思路和评价重点,提升绩效评价的工作水平。
但在实践中,各地的做法有较大的区别。
一、评价目的评价目的主要是通过绩效评价,客观、公正地考量项目绩效目标实现情况,系统、科学地考评项目资金使用效益,总结项目立项、过程管理、资金使用中的主要经验做法及存在问题,提出管理建议,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通过绩效目标实现情况,围绕绩效的多少,分析资金的使用效益。
这是主要目的。
二、评价项目基本情况主要包括项目实施内容和资金情况。
三、评价依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依据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部门规章制度等相关材料。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发(2018)34号);2.关于印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2020)10号);3.项目立项依据文件、年度预算及绩效目标批复、项目自评报告、项目实施过程中相关行业标准及管理规定等资料。
四、评价类型及范围评价类型:可按四本预算(四本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划分。
评价范围:主要是评价项目周期。
五、评价方式采用案卷研究、资料审核与分析、座谈会、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和方法进行,出具综合评价意见。
(一)案卷研究结合项目基本内容,从相关的政策、规划、立项批复等资料中了解实施内容及标准要求,对项目背景和实施目的进行整体把握。
(二)资料审核与分析根据项目情况,向主管单位和相关单位收集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梳理与汇总,为后续阶段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三)组织座谈会,参与方主要为专家组、主管单位及相关用人单位中熟悉项目情况的代表等,查阅和核查项目记录资料,就项目进行深入交流及了解,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为绩效评价提供有效信息。
(四)实地调研本项目实地调研以现场核查为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公共预算研究项目中国地方预算体制的绩效评估及指标设计北京大学课题组2006年10月*本文为“中国地方预算体制的绩效评估及指标设计”研究课题的总报告。
作者感谢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资助。
北京大学(现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与宾州州立大学经济学博士生)胡向婷、白洁,清华大学经济系博士生超俊超参加了本课题研究。
北京大学硕士生练唯诚、周艺艺、贾瑞雪、刘海燕(现为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博士生)、王斌(现为美国德州奥斯汀大学博士生)、周子彭、初宁、张懿参加了县级财政调查。
北京大学深圳商学院2005级研究生班全体同学参加了深圳市公共财政调查。
这个课题成果是上述所有70位博士生、硕士生共同劳动的结晶。
本人在此向所有这些同学谨致深深的谢忱。
作者感谢中山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马骏教授与北京大学郝朝艳博士提供的数据与文献帮助。
当然,作为总报告的作者,本人对文中错误完全责任。
目录第一部分 中国地方政府的支出规模 (2)一、地方公共支出占当地GDP的比重 (2)二、人均地方财政支出 (4)三、地方政府预算内支出占全部预算支出的比重 (5)四、地方政府的预算外支出规模 (7)第二部分 地方财政绩效的存在问题 (14)一、三种财政行为 (14)二、预算执行过程的随意性 (17)三、绩效体系偏差 (20)四、地方公共管理的成本升高、效率递减 (22)五、公平性分析 (24)第三部分 地方政府绩效体系与绩效预算 (26)一、降低“纵向不平等”,减少政府行政层次,降低行政管理成本 (26)二、降低公民在基本公共品需要的满足上的横向不公平要求建立全国性最低标准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体系 (28)三、旨在转变政府职能的体制改革 (29)四、政府绩效体系的改进 (31)五、在新的契约制度下实施绩效预算 (33)地方政府(省级与省以下的市、县、乡四级政府)的预算行为,从1994年颁布预算法以来,有了一些改进,其中最大的改进有三项:一是从1996年开始将13项预算外基金与收费纳入地方政府的预算内。
二是从2000年以来某些地区(例如深圳市、河北省开始试行部门预算的一些做法,其目的在于使地方公共支出与政府绩效联系起来。
)三是从2002年开始农村费税改革,到2006年起全面取消农业税,使地方政府的预算面临更严的财政纪律约束。
随着政府推进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各地都在“为人民办实事”的口号下逐步将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大项目公开化。
但是,中国地方政府的预算体制在许多关键点上——比如预算规模的决定、公共支出结构、预算规模、预算的公开性透明度、政府绩效评估、对预算的审计与监督等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这些问题使我们担心,中国现行的地方政府预算体制,难以有效地配置地方政府手中掌握的大量资源,难以有效地节约中国政府公共管理的成本,难以有效地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这些,都会弱化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效应,归根结底,会影响中国地方政府的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高效、公正的公共服务体系这一目标的实现。
本研究项目采用三种方法(1)对全国8省8个县3个市的调查案例分析;(2)对财政数据的计量统计分析;(3)以发问卷的方式对民众关于公共服务要求与满足程度的调查。
研究对象是中国地方政府的预算行为。
我们的研究发现,在1994年以来的12年中,中国地方政府所掌控的资源规模无论是从绝对量,还是相对量上度量,都大大增加了。
那种认为地方财政“事权与财权不对称”,以至于地方政府无钱提供公共服务的说法,从全国来说,是缺乏依据的。
无论是中国地方政府的公共开支占本地GDP的比重,还是地方预算内公共开支占全部预算内公共支出比重,在国际上讲都是高的,问题出在结构上。
(1)地方政府的公共支出中弱化了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在地区之间,现行预算体制扩大而不是降低了地区差异。
而这种结构上扭曲反映的恰恰是体制上的问题:现行的预算体制无力合理配置地方政府手中的公共资源,以至于在地方政府的公共资源大大增加的同时,民众尤其是农业大省的公民,对基本公共品的需求却无法满足。
本文是“中国地方预算绩效评估及指标设计”这一研究课题的总报告。
本报告分三节,第一节估算当前地方政府财力的规模,这主要是为了澄清“所谓地方政府财力不足”的种种模糊认识,这一节尤其是独立地给出了我们对“土地财政”的规模估算;第二节则分别从地方政府的收入特点,预算随意性、绩效体系偏差、效率与成本,以及公平性缺失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地方财政预算体制在绩效上存在的问题;最后,在第三节,我们对地方预算绩效体系的建设提出若干建议。
第一部分 中国地方政府的支出规模在这一节,我们先用“预算内支出加预算外支出占当地GDP的比重”,“人均财政支出”,以及“地方预算内支出占全部预算内支出的比重”这三个指标来度量中国地方政府所掌握的公共资源规模,然后讨论“预算外”规模与“土地财政”。
一、地方公共支出占当地GDP的比重图1.1显示了1994年—2003年全国各省“地方财政支出占本地GDP比重”的变化趋势,这里只计算纳入国家统计口径的预算内财政支出与预算外财政支出。
注意,我们并没有简单地用全国地方政府公共支出去除以全国的GDP,而是分省计算“财政支出/GDP”,然后取全国均值,因为每个省的财政支出只有与本省GDO相对比,才能显示出地方政府所掌握的公共资源在当地经济中的比重。
结果显示:1. 按国家统计口径的地方预算内与预算外公共支出占当地GDP的比重,从在1994-2003年这10年中从15.6%上升至21.0%。
共上升了5.4个百分点。
进入2000年以后,这个比重一直在21%-22%之间。
2.如果分省看,公共支出占当地GDP比重高的省份大都集中在西部不发达地区。
如西藏(1994年该比率就达67.6%),2001年以来一直在76%与85%之间,云南、甘肃、内蒙古、青海等省、区;反之,越是发达地区,如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等沿海省份,公共支出占当地GDP比重倒反而是低的,其中,江苏与山东两省该比重在那10年只从7.8%上升至10%或11.%。
山东省的“公共支出/GDP”比率从2000年以来一直是全国最低的,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一半左右。
3.“公共支出/GDP”的各省平均值在过去10年中上升5.4个百分点的事实,说明中国地方政府财政规模比经济规模的增长速度要快。
1994年中国分税制为重点的财税改革的宗旨是:提高财政收入占全国GDP的比重,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在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
地方财政支出占当地GDP比重的上升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发生的。
就全国来说,预算内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从1994年-2003年只上升了6个百分点。
加上预算外收入,财政收入/GDP的比重在1994年是15%,在2003年为24.5%,共上升9.5个百分点。
但地方政府财政支出(预算内与预算外支出)总量与全国GDP的比重在同时期从1994年的11.81%,上升为2003年的17.93,即增加了6.1个百分点。
所以,无论是“公共支出/GDP”的分省均值还是全国总比率,地方政府所控的经济资源不但在绝对量上增加了,而且在相对量上也大大增加了。
上述三个结果说明,一方面地方政府无论是各自作为在本地经济中的份额,还是作为地方政府总体在全国经济中的份额,在1994-2003年的10年里都显著增长了。
但另一方面,“财政支出/GDP”这个比率并不是经济进步的标志,在发达地区,这个比率往往是低的。
这就引出一个问题,政府预算规模膨胀能否促进经济发展与增长?政府化钱是否有效率?本文的关注点就在于此。
二、人均地方财政支出我们同样取各省、市、区人均公共支出(包括预算内与预算外支出)的省均值。
图1.2就给出了1994—2003年间的变化趋势。
平均说来,人均地方财政开支从1994年的589元增到2003年的2120元。
10年间涨了3.6倍。
这个速度,表1.1 省与省之间在“人均地方财政公共开支”上的差异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人均财政支出(万元)1994 2000 2003 2003 东部大城市北京 0.1291570.2295490.2272190.571651上海 0.1288410.1639280.193760.707866农业大省安徽 0.0937370.1378770.1505570.093303河南 0.1005890.117880.125220.091303四川 0.1168240.2211690.2381340.109834贵州 0.1758790.2336010.2788010.097696西部地区西藏 0.6756060.5223850.7981320.54539广西 0.147410.1666110.1946830.109632在世界经济史上是罕见的。
这从绝对量上给出了关于过去10年里中国地方政府膨胀的度量。
当然,“人均地方财政公共开支”在省与省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
表1.1显示,人均地方财政开支在上海是7078元(2003年),而这个数字在农业大省仅有913元,大小相差7.75倍。
应当指出,省际之间的贫富差距在1994—2003年间并没有缩小。
1993年,人均地方财政开支最高值 也是产生于上海,为1873.63元,最低值是在安徽,为234.3,大小相差8倍。
上海在1994—2004年间几乎一直是(除2001年是北京最高以外)人均财政开支最高的省市(注意,我们不说人均财政收入,因那会被人解释为某地区对全国的“贡献”)。
安徽(1994年)、贵州(在1995-2000年)与河南(2001-2003年)则是人均财政开支最低的省。
从表1.1中可以看出,2003年,几个农业大省(如安徽、河南、四川、贵州、广西)的人均财政开支都只在1000元上下。
尽管上述这几个农业大省的人均财政支出比东部大城市低很多,但是,第一,地方财政支出与这几个省份的GDP水平相比是不低的。
如四川、贵州,2003年的财政支出/GDP“比率分别为23.8%与27.8% ”分别比1994年上升12与10个百分点,说明这些较贫困的省份政府扩张反而相对更快;第二,即使人均财政开支1000元,这对当地百姓来说,也是高额的负担。
2003年中国农民平均每人的年支出不过2510.20元,上述那四个农业大省农民的年支出只会低于这个数。
即使拿2510.2元的个人消费与人均1000元的公共开支相比,比例已达2.5:1了。
三、地方政府预算内支出占全部预算支出的比重尽管在1994年分税制之后,地方政府的预算内财政收入占全部预算收入的比率下降了,这个率在2003年是45.4%,2005年为47.7%。
但如看支出结构,从1994年以来,则地方政府预算内支出占全部预算内财政支出的比重一直在70%左右,2003年为69.9%,2004年为72.3%,2005年为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