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电大法学专科刑法学期末考试题库
中央电大法学专科《刑法学2》期末考试选择题题库
中央电大法学专科《刑法学2》期末考试选择题题库1.某甲将某乙所开公共汽车的刹车损坏,意图制造行车事故,使某乙受处分。
汽车开出后,某乙发现刹车有故障,及时采取措施,而未造成严重后果。
对某甲应当以()论处。
A.交通肇事罪 B.破坏生产经营罪 C.破坏交通工具罪 D.故意毁坏财物罪2.生产、销售伪劣产品,销售金额在()以上的,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A.1万元 B.2万元C.5万元 D.10万元3.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应当以()处罚。
A.走私罪 B.妨害公务罪C.走私罪从重D.走私罪和妨害公务罪合并4.破坏选举罪的犯罪手段主要有()。
A.暴力、威胁 B.欺骗、贿赂C.伪造选举文件 D.虚报选举票数5.构成转化型抢劫罪的必要条件是()。
A.行为人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行为B.行为人实施的盗窃、诈骗、抢夺行为已经构成犯罪C.行为人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D.行为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目的是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6.吴某明知某仓库被盗案是刘某所为,但当侦查人员向其调查时,他却谎称刘某当时与自己在一起,以致公安机关将刘某的嫌疑排除,侦查工作因而受到严重影响。
吴某的行为()。
A.不构成犯罪B.构成包庇罪C.构成伪证罪 D.构成妨害作证罪7.盗伐林木罪侵犯的对象是()。
A.国家、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其他林木B.他人所有的森林和其他林木C.他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和其他林木D.本单位、本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和其他林木1.构成间谍罪的间谍行为有()。
A.参加间谍组织B.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C.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D.战时供给敌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2.某甲意图杀死某乙,便在某乙值守的机床内安放了炸弹,致使某乙被炸成重伤,正在运行的机床设备等被炸毁,生产活动因而遭到严重破坏。
某甲的行为构成()。
A.故意伤害罪B.爆炸罪C.破坏生产经营罪 D.故意毁坏财物罪3.某甲受过某乙的羞辱,一直意欲报复。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刑法学(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刑法学(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08)一、选择题(何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
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3分,共21分)1.王某为报复刘某,将刘某的店铺浇上汽油点着,致使刘某被烧成重伤,店铺被烧掉大半,损失巨大。
幸扑救及时,隔壁店铺未受损失。
王某的行为构成()oA.故意杀人罪B.故意毁坏财物罪C.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D.放火罪2 .滥用职权罪的主体通常是指()o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B.国家工作人员C.司法工作人员D.行政执法人员3.刘某为追讨李某所欠五万余元货款,设计将李某骗至某处扣押,然后打电话给李妻,称交清十万元后放人,否则就砍掉李某一只手。
二天后,李妻交给刘某十万元,刘某遂将李某释放回家。
对于刘某的行为,应当以()论处。
A.绑架罪B.非法拘禁罪C.敲诈勒索罪D.抢劫罪4.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行为有()。
A.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B.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数额较大C.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D.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5.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根本区别在于()。
A.实施的危害行为不同B.使用的手段不同C.造成的危害结果不同D.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不同6.叶某利用回收的“贵州茅台”酒瓶等外包装材料用工业酒精勾兑灌装了大批所谓名牌白酒,销售后获利金额达30余万元。
对叶某的行为应以()论处。
A.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B.诈骗罪C.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D.假冒注册商标罪7.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方式表现为()oA.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B.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C.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D.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8.以罪名所包含的犯罪构成内容为依据,罪名可分为单一罪名和选择罪名。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刑法学(1)》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07)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刑法学(1)》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07)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3分,共24分)1.各国刑法解决刑法空间效力的原则有( )。
A. 属地原则B.属人原则C.保护原则D.普遍原则2.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 )。
A.故意行为与过失行为B.主行为与次行为C.作为与不作为D.主动行为与被动行为3.构成犯罪的不作为应以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为前提。
这种特定义务来源于( )。
A.社会公德的要求B.职务上或者业务上的要求C.法律的明文规定D.行为人先行的行为导致的危险状态4.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 )处罚。
A.从轻B.从轻或者减轻C.减轻D.免除15.犯罪既遂是指( )。
A.犯罪结果已经发生B.犯罪人的目的已经达到C.犯罪行为已经完成D.犯罪行为已经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6.某甲并不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对其判处法定最低刑还是过重,经( ),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A.高级人民法院判决B.高级人民法院核准C.最高人民法院判决D.最高人民法院核准7.缓刑适用于被判处( )的犯罪分子。
A.管制B.拘役C.三年以下有期徒刑D.五年以下有期徒刑8.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 )以后,可以假释。
A.十年B.十三年C.十五年D.十八年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9.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10.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从旧兼从轻原则。
11.犯罪构成,就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12.按照犯罪行为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多少,我国刑法理论将犯罪客体分为二种,即单一(简单)客体和复杂客体。
13.犯罪主体就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或单位。
电大法学专科《刑法学1》期末考试选择题题库
电大法学专科《刑法学1》期末考试填空题题库1.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反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科学。
2.刑法:是关于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3.刑法体系:指刑法的组成和结构。
4.刑法解释:指对刑法规范含义的阐明。
5.立法解释:是由立法机关对刑法的含义所作的解释。
6.学理解释:是由国家宣传机构、社会组织、教学科研单位或专家学者从学理上对刑法含义所作的解释。
7.司法解释:是由司法机关对刑法的含义所作的解释。
8.罪刑法定原则:行为之定罪处刑,以行为时法律有明文规定者为限。
9.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10.刑法空间效力:指刑法对地域和对人的效力。
11.属地原则:以地域为标准,凡是在本国领域内犯罪,无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都适用本国刑法,反之,在本国领域犯罪,都不适用本国刑法。
12.属人原则:以人的国籍为标准,凡是本国人犯罪,不论是在本国领域内还是在本国领域外都适用本国刑法。
13.保护原则:以保护本国利益为标准,凡侵害本国国家或公民利益的,不论犯罪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论犯罪地在本国内还是外,都适用。
14.普遍原则:以保护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为标准,凡发生国际条约所规定的侵害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犯罪,不论犯罪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论犯罪地在本国还是外,都适用本国刑法。
15. 刑法溯及力:指刑法生效后,对于其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判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
16. 从旧原则:按照行为时的旧法处理,新法没有溯及力。
17. 从新原则:按照新法处理,新法有溯及力。
18. 从新兼从轻原则:新法原则上有溯及力,但旧法不认为是犯罪或处刑较轻的,则按旧法处理。
19. 从旧兼从轻原则:新法原则上没有溯及力,但新法不认为是犯罪或处刑较轻的,按新法处理。
20. 犯罪构成:指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其程度,而为该待业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刑法学(2)》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08)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刑法学(2)》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08)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
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3分,共21分)
1.某甲为某车站存包处职员。
某乙存包后离去,却将手提公文箱遗忘在存包处,某甲即将该箱藏匿。
当某乙返回寻找时某甲拒不承认并拒不交出。
某甲的行为构成( )。
A.贪污罪
B.盗窃罪
C.职务侵占罪
D.侵占罪
2.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根本区别在于( )。
A.实施的危害行为不同
B.使用的手段不同
C.造成的危害结果不同
D.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不同
3.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方式表现为( )。
A.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
B.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
C.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
D.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
4.滥用职权罪的主体通常是指( )。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国家工作人员
C.司法工作人员
D.行政执法人员
5.某仓库被盗时,吴某正与刘某等人一起吃饭,没有作案时间。
但当侦查人员向刘某调查时,他却谎称当时吴某并未与自己在一起,以致公安机关将吴某作为重点嫌疑对象进行了长时间的调查。
刘某的行为( )。
A.构成诬告陷害罪
B.构成伪证罪
C.构成妨害作证罪。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刑法学(2)》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刑法学(2)》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08)一、选择题(何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
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3分,共21分)1.叶某非法向走私分子王某收购其走私进口的彩电、照相机等价值250多万元(偷逃关税近60万元)的物品后倒卖,获利近80万元。
叶某的行为构成()。
A.非法经营罪B.逃税罪(偷税罪)C.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D.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2.下列人员中,不能成为虚假广告罪的犯罪主体的有()oA.广告经营者B.广告发布者C.广告管理者D.广告主3.刑讯逼供罪侵犯的对象是()oA.犯罪嫌疑人B.被告人C.刑事案件的证人D.普通公民4.王某和张某发现某单位出纳员从银行出来时手提包内装有大量现款,遂商议行抢。
王乘出纳员不备突然从背后用双手将其拦腰抱住,张乘机将出纳员手中的提包抢走。
王某和张某的行为构成()oA.抢夺罪B.抢劫罪C.敲诈勒索罪D.绑架罪5.某甲为车站存包处工作人员。
旅客某乙将一牛皮公文箱存放后存包单遗失,某甲即拒不承认收存过该箱。
后某甲将公文箱取走据为已有。
某甲的行为构成()oA.贪污罪B.侵占罪C.职务侵占罪D.盗窃罪6.某县民政局干部刘某从自己掌管的救灾款中挪用了 1万元,交给其弟作流动资金去广州进服装。
半个月后,刘某之弟将借款本息全部归还。
刘某的行为构成()oA.挪用公款罪B.贪污罪C.挪用特定款物罪D.滥用职权罪7.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主体是()。
A.国家机关B.事业单位C.国有公司、企业D.人民团伙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8.分裂国家罪的客观方而表现为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
9.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旦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构成逃税罪(偷税罪)。
10.伪造货币并出售伪造的货币的,应当依照伪造货币罪定罪从重罚。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2020年9月2107刑法学(1)期末考试答案
23. 简述犯罪构成的概念和特征。 24. 简述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形态的特征。
得分 1 评卷人
五、案例分析 (16 分)
25. 案情: 韩某,男, 50 岁,某外国籍,该国驻中国某地领事馆职员(无外交豁免权)。
153
韩某于 2019 年 3 月 25 日晚与被害人胡某(女, 20 岁,某公司文员)相识后,以请胡某喝酒 为名,将胡某带至自己的宿舍,并向胡某提出发生性关系的要求。在遭到拒绝后,韩某将胡某 按压在床上,扯下自己的领带将胡某的双手捆在床架上,又用毛巾塞住胡某的嘴,随后与胡某 发生了性行为。期间,胡某由于不断反抗以致身体多处受伤(经鉴定属轻微伤)。 26 日凌晨 2 时许,胡某觉得韩某已经入睡便悄悄挣脱捆手的领带溜出韩某宿舍,不料却碰倒了门口的衣 架。响声惊醒了韩某,韩某随即赶出来将胡某抓住并拖回房间。胡某大声喊叫,韩某便死死抬 住胡某的脖子,直至胡某不再动弹为止。当韩某将胡某的尸体运出宿舍准备抛弃时被巡警发 现抓获。
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具有如下三个特征: (1) 犯罪构成是一系列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2 分) (2) 犯罪构成是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法律标志。 (2 分) (3) 犯罪构成由刑法加以规定。 (2 分) 24. 简述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形态的特征。 答: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形态的特征是: (1) 时空性。必须是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必须是在犯罪处于运动过程中而尚未形成 任何停止状态的情况下放弃犯罪。 (3 分) (2) 自动性。即行为人必须是自动放弃犯罪。 (2 分) (3) 彻底性。指行为人彻底放弃了原来的犯罪。 (2 分) (4) 有效性。指行为人必须有效地防止了他已实施的犯罪之法定犯罪结果的发生,使犯罪 未达既遂状态而停止下来。 (3 分) 五、案例分析 {16 分) 25. 请根据刑法总则理论结合法律规定分析并说明理由:韩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我 国法院是否有权管辖?如果我国法院有权管辖,应当如何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评分要点: (1) 韩某的行为构成犯罪,应由我国法院管辖;对其所犯两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3 分) (判断正确者得分。判断错误则全题不得分) (2) 本案中,韩某采取捆绑等暴力手段强奸胡某,后又为了掩盖罪行而将胡某杀害,出于两 个犯罪故意实施两个犯罪行为,其行为显然已分别构成犯罪。 (4 分) (3) 韩某的犯罪行为发生在中国境内,而且韩某虽是外国人,但其并不享有外交豁免权,此 案中并无法律特别规定的例外情形,因此,根据我国刑法的属地管辖原则,此案应由我国法院 管辖。 (6 分) (4)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韩某所犯两罪应当先分别定罪量刑,然后依照数罪并罚的 原则决定执行的刑罚。 (3 分) (视论述情况适当给分)
2020年电大期末考试刑法学课程重点期末考试复习试题打印版
电大期末考试【刑法学】课程重点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应考指南期末考试复习重点范围绪论一、刑法学的概念:P2,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科学.[重点]二、刑法学的研究方法 P2—3[一般]1、根本的研究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2、具体研究方法:分析的方法、比较的方法、历史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综合研究的方法.三、刑法学的体系 P6[一般]1、刑法学的理论体系:刑法学总论刑法学各论两大部分.2、刑法学的理论体系和刑法体系的联系和区别:联系:刑法学理论体现不脱离刑法体系.区别:刑法体系是刑法典法律规范体现.[编、章、节、条、款、项].而刑法学体系是理论体系,内容上和刑法有增删,更丰富和说服力.P7第一章刑法概述一、刑法的概念和性质 P10—11[重点]1、概念:刑法就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依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和应负刑事责任,并给犯罪人以何种刑罚处罚的法律.2、显著特点:1]阶级性质:即刑法是统治阶级依据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制定的,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的工具;2]法律性质:即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的广泛性和最为严厉的强制性,刑法是直接用来同犯罪作斗争的法律;刑法是仅次于宪法的国家法律.二、刑法的创制和发展 P131、中国刑法的创制:建国初、单行法、条例不完备;50—60年代毛泽东倡导搞但未成;粉碎四人帮得重视.1979、7、1经过,1980、1、1起施行.中国第一部较完备刑法.1]局部修改:1981——1995年间[P14—15],对刑法的补充修改,共13条;2]全面修订:1997年3月14日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订草案]】;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共分三个部分,计15章452条;3]进一步完善:外汇、逃汇、期货交易、恐怖活动等犯罪得补充.三、刑法的制定依据 P19 [一般]1、法律依据:宪法是中国刑法制定的法律依据.具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立法、解释不违宪,程序合法.[P19]2、实践依据:中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四、刑法的任务 P20—21,运用刑法、打击犯罪、保卫国家安全,政治制度、财产等.处罚犯罪和保护人民的统一,保障机能和保护机能的统一.[一般]五、刑法的体系 P21[一般]1、含义、刑法条文的组成结构:2、特点P23—24,统一、科学、独创性.六、刑法的解释 P25[重点]1、刑法的解释的概念:是指对刑法规范含义的阐明.2、刑法的解释的类型:1]按解释效力划分: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学理解释;2]按解释方法划分:文理解释、论理解释、[扩张、限制].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重点]一、刑法基本原则的界定含义:是指贯穿全部刑法规范、体现中国刑事法制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精神、具有指导和制约全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意义的准则.[重点]二、罪行法定原则 P331、含义:就是指行为之定罪处刑,以行为时法律有明文规定者为限.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无规定不处罚.2、基本要求:罪刑规范的法定化、实定化、明确化.3、功能意义:保障无辜者,犯罪者亏法权区分、公权、私权界线等.4、类型:绝对、相对罪刑法定原则[在扩大解释、类推、习惯法、溯及力、法外施刑、不定期刑等方面的差异].5、罪刑法定原则在中国的体现.罪刑刑罚法定化、类推制度、溯及力从旧兼从轻原则、法条可操作性等.意义、功能、内容、要求、含义等.三、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P381、含义: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2、基本要求:无论是追究犯罪人还是保护被害人的利益,均应贯彻适用刑法上的平等和公正.司法公正,反对特权.四、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P401、含义:是指刑罚的轻重,应当和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法当其罪.2、基本要求:刑事立法上要依据罪责相适应的原则设置体现区别对待的刑法制度和轻重有别的具体犯罪的定刑幅度;刑事司法中要纠正重定罪,轻量刑的错误倾向,实现执法和谐,平衡统一.第三章刑法的效力范围[重点]一、刑法的空间效力 P451、刑法的效力范围:是指刑法在什么时间、什么地域以及对什么人具有效力.2、世界各国刑法空间效力的概念和原则1]概念:是指刑法对地域和对人的效力.它所要解决的是国家刑事管辖权的范围问题;2]世界各国刑法空间效力的原则:属地原则、属人原则、保护原则、普遍原则;3、中国刑法属地管辖权:[属地原则]法条,第6条第一款,凡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领域[空间区域,四领、飞机、船舶]特别规定[外交特权、豁免权、港奥台例外规定,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变通补充规定,特别刑法、刑法修正案规定].中国刑法属人管辖权:法条,第7条第一款,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应本法.但按本法规定,最高刑为三年以下徒刑的,可不追究.本条第二款,国家工作员、军人无三年限,无但书.中国刑法保护性管辖权:法条,第8条第一款,外国人在域外对中国或中国公民犯三年上之徒刑之罪的,可适本法,但按犯罪地法不受处罚的外.中国刑法普遍管辖权:法条,第9条第一款,中国参加、缔结国际条约规定之罪的中国所承担条约义务范围内行使管辖权的适本法.[有限制,引渡]中国刑法解决空间效力的原则是:以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普遍原则中的合理因素.二、刑法的时间效力 P501、时间效力:是指刑法的生效时间、失效时间以及刑法的溯及问题.2、生效时间,[公布日、公布后].3、失效时间,[宣布、自然].4、刑法溯及力的含义和原则1]含义:是指刑法生效后,对于其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适溯,不适无溯.]2]原则:从旧、从新、从新兼从轻,从旧兼从轻原则,[中国通行].第四章犯罪概念P551、概念:是指严重危害中国社会并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2、基本特点:表现在三方面: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最本质、最基本特点]、刑事的违法性、应受刑罚惩罚性.3、意义:犯罪概念是统一认定犯罪和划分罪和非罪界限的标准.具体表现在10个方面.第五章犯罪构成[重点]一、犯罪构成的概念和特点 P62。
2020年电大《刑法学》考试资料159题附全答案(电大Word版)
2020年电大《刑法学》考试资料159题附全答案(电大Word版)【小雅为你整理的精品文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下载。
】内容如下-2020年电大刑法学考试资料159题附全答案1.如何理解刑法学及其研究对象。
答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刑法.而刑法的基本内容是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所以刑法学的研究对象也可以说刑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刑法学研究对象的这种特殊性是葂于其他部门法学的主要标志.。
2.如何理解刑法的性质。
答阶级性质刑法是统治阶级根据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制定的,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的工具。
法律性质(1)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广泛;(2)刑法的强制性最为严厉。
3.怎样理解我国刑法制定的实践根据。
答宪法是我国刑法制定的法律根据,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和实际情况,是我国刑法制定的实践根据。
4.刑法的解释有哪些种类。
答⑴按解释效力的不同可分为①立法解释,就是立法机关对刑法的含义所作的解释.②司法解释,就是由司法机关对刑法的含义所作的解释.学理解释,就是由国家宣传机构,社会组织,教学科研单位或者专家学者从学理上对刑法含义所作的解释.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属于有权解释,有法律约束力.学理解释在法律上没有约束力,属于无权解释.⑵按解释的方法不同可分为①文理解释,就是对法律条文的字义,从文理上所作的解释.②论理解释,就是按照立法精神,联系有关情况,从逻辑上所作的解释.论理解释可分为扩张解释和限制解释.5.怎样理解刑法基本原则的特征。
答一.必须是贯穿全部刑法规范的原则;二.必须体现我国刑事法制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精神;三.具有指导和制约全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意义.6.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1)法定化,即犯罪与刑罚必须事先由法律作出明文规定,不允许法官自由擅断。
(2)实定化,即对于什么行为是犯罪和犯罪产生的具体法律后果都必须作出实体性的法律规定。
国开(中央电大)法学专科《刑法学2》十年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分学期版)
国开(中央电大)法学专科《刑法学2》历年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分学期版) (马全力整理的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盗传必究!)说明:试卷号:2108。
资料整理于2020年8月10日,资料涵盖2007年1月至2020年1月中央电大期末考试的全部试题及答案。
2020年1月试题及答案22.简述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答:拐卖妇女儿童罪,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1)侵犯的客体是妇女、儿童的人身权利,犯罪对象只能是妇女和儿童。
(2分)(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或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并具有出卖谋利的目的。
23.简述妨害公务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答: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履行职责,或者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和红十字会的公务活动,侵犯的对象只能是正在依法执行职务、展行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
(2)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履行职责的行为,或者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2019年7月试题及答案22.简述交通肇事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1)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2020年电大《刑法学》考试资料附全答案值得收藏电大资料
2020年电大《刑法学》考试资料附全答案值得收藏电大资料【小雅为你整理的精品文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下载。
】内容如下-2020年电大刑法学考试资料附全答案值得收藏填空题1.根据解释的效力不同,刑法解释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
2.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有(罪行法定原则)、(使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3.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问题,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4.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的问题的原则是(从旧兼从轻)。
5.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作为)和(不作为)。
6.(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不负完全刑事责任;(年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完全刑事责任。
7.犯罪的故意有两种类型,即(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8.有期徒刑的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
9.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10.累犯分为(一般累犯)和(特别累犯)。
11.刑法学的研究对象是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
12.犯罪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危害社会行为)。
13.(同类客体)是刑法对犯罪行为进行科学分类的基本依据。
14.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15.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16.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教唆者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7.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
18.数罪并罚时,拘役最高不能超过(1年)。
19.王某因故意杀人罪、盗窃罪,分别被判处死刑和有期徒刑6年,判处罚金5万元。
决定执行刑罚时,应当采取(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
20.犯罪行为又连续或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中央电大法学专科《刑法学 》期末考试题库
1 中央电大法学专科《刑法学1》期末考试考试选择题题库 1.刑法条文中的“但书”表示的是()。
A.对前段的补充B.对前段的强调C.对前段的限制D.是前段的例外 2.按照()划分,犯罪客体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
A.犯罪行为的多少B.犯罪行为侵犯具体社会关系的次数C.犯罪行为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多少D.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3.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
A.减轻处罚B.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犯罪既遂是指()。
A.犯罪结果已经发生B.犯罪行为已经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C.犯罪行为已经完成D.犯罪人的目的已经达到 5.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按照()全部罪行处罚。
A.他参与的B.他组织、领导的C.他指挥的D.集团所犯的 6.对于被判处()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A.十五年以上有期徒刑B.无期徒刑C.死刑D.驱逐出境7.吴某因犯故意伤害罪、侵占罪,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3年、罚金1万元,决定执行的刑罚时,应当采取()。
A.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B.限制加重原则和并科原则C.吸收原则和限制加重原则D.吸收原则8.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之日起计算。
A.犯罪B.犯罪行为停止 C.犯罪结果发生D.犯罪行为终了 1.刑法第93条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这种情况属于()。
A.司法解释B.立法解释C.论理解释D.文理解释 2.我国刑法典分则“侵犯财产罪”一章规定有13种具体犯罪,这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属于()。
A.一般客体B.同类客体C.直接客体D.复杂客体 3.某甲因交通肇事将某乙撞伤,为了尽快逃脱,便将流血昏迷的某乙拖入路边树林。
某乙失血过多死亡。
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的犯罪。
A.疏忽大意的过失B.过于自信的过失C.直接故意D.间接故意 4.某甲已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当其犯()时,应当负刑事责任。
2024年1月国开电大法律事务专科《刑法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4年1月国开电大法律事务专科《刑法学(2)》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3分,共21分) 1.王某驾车时不小心将李某撞至马路边沿上,李某当即失血休克,王某怕被人发现,忙驾车逃离。
结果李某失血过多死亡。
对王某的行为应当以(B)论处。
A.过失致人死亡罪B.交通肇事罪C.故意杀人罪D.重大责任事故罪2.信用卡诈骗罪在客观方面的行为方式有(ABCD)。
A.使用伪造的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B.使用作废的信用卡C.冒用他人信用卡D.恶意透支3.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根本区别在于(C)。
A.实施的危害行为不同B.使用的手段不同C.造成的危害结果不同D彳亍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不同4.某甲为某车站存包处职员。
某乙存包后离去,却将手提公文箱遗忘在存包处,某甲即将核箱藏匿。
当某乙返回寻找时某甲拒不承认并拒不交出。
某甲的行为构成(D)。
A.贪污罪B.盗窃罪C.职务侵占罪D.侵占罪5.某仓库被盗时,吴某正与刘某等人一起吃饭,没有作案时间。
但当侦查人员向刘某调查时,他却谎称当时吴某并未与自己在一起,以致公安机关将吴某作为重点嫌疑对象进行了长时间的调查。
刘某的行为(B)oA.构成诬告陷害罪B.构成伪证罪C.构成妨害作证罪D.不构成犯罪6.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行为有(ACD)。
A.个人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B.个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C.个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数额较大D.个人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7.滥用职权罪的主体通常是指(八)。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8.国家工作人员C.司法工作人员D彳亍政执法人员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8.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危害_____ 的生命、健康和安全的行为。
[答案]不特定多数人;重大公私财产(注:次序错误者不得分)9.伪造货币并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的,应当依照定罪______________ 处罚。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考试法 学试题题库及答案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100分单选题1.法律要素是指• A 法律条文、法律规范和法律概念• B 法律概念、法律规范和法律原则• C 法律概念、法律条文和法律文本• D 法律政策、法律规范和法律原则正确答案:B单选题2.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所划分的本国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是指• A 法律体系• B 法律部门• C 法律规范• D 法律制度正确答案:B单选题3.以下关于法系的判断,哪些是不正确的?• A 大陆法系重视规则• B 英美法系重视程序• C 伊斯兰法系重视道德• D 中华法系重视强制正确答案:C单选题4.《民族区域自治法》所归属的法律部门是• A 宪法• B 法律• C 地方性法规• D 行政法正确答案:A单选题5.“程序法”一词最早是由谁提出来的?• A 边沁• B 乌尔比安• C 凯尔森• D 艾利希正确答案:A单选题6.下列关于公法与私法的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A 公法和私法的划分,最早是由古罗马法学家提出来的• B 按照乌尔比安的解释,公法是以保护国家(公共)利益为目的的法律,私法是以保护私人利益为目的的法律• C 通常认为,宪法、刑法、行政法属于公法,诉讼法、民商法属于私法• D “我们不承认任何‘私法’,在我们看来,经济领域中的一切都属于公法范围,而不属于私法范围。
”这段话是列宁讲的正确答案:C单选题7.依据法律规范的内容,可将其划分为• A 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和权义复合性规范• B 任意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 C 确定规范和不确定规范• D 法律规范、习俗规范、道德规范正确答案:A多选题8.法理学与政治学的关系表现为()• A 历史上,法理学与政治学的研究内容是相互独立的• B 政治学思考的问题有可能是法理学思考的问题,但法理学思考的问题却与政治学无关• C 法理学与政治学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 D 理学与政治学具有内在统一性正确答案:CD多选题9.《民法通则》第7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中央电大法学专科《刑法学1》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库
中央电大法学专科《刑法学1》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库19.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20.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21.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22.刑罚执行,简称行刑,是指法定的司法机关将生效的刑事裁判所确定的刑罚付诸实施的刑事司法活动。
19.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20.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21.犯罪集团:是指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
22. -般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并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
19.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20.犯罪预备: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
21.刑罚:是刑法中明文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所适用的限制或剥夺其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
22.减刑:是指对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在刑罚执行期间的悔改或者立功表现,而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
19.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20.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21.犯罪集团:是指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
电大国家开放大学《刑法学(1)(专)》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
电大国家开放大学《刑法学(1)( 专)》2019-2020 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空格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 3 分,共24 分)1 .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 ) 。
A. 罪刑法定原则 B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C .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D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2 .我国刑法分则中“侵犯财产罪”一章规定有13 种具体犯罪,这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属于( ) 。
A. - 般客体 B .同类客体C .直接客体D .复杂客体3 .犯罪目的只存在于( ) 犯罪中。
A .故意B .直接故意C .间接故意D .既遂4 .某甲在与某乙争吵中捅了某乙一刀后扬长而去,某乙因失血过多死亡。
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 ) 。
A. 意外事件 B .过失犯罪C .直接故意犯罪D .间接故意犯罪5 .某甲已满15 周岁不满16 周岁,当其犯( ) 时,应当负刑事责任。
A. 盗窃罪 B .敲诈勒索罪C .放火罪D .抢劫罪6.管制的执行机关是( )A .人民法院的执行部门B .人民检察院的监所检察部门C .公安机关的派出所D .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管理的社区矫正机构7.死刑不适用于( ) 。
A. 犯罪时不满18 周岁的人 B .审判时不满18 周岁的人C .犯罪时怀孕的妇女D .审判时怀孕的妇女8.某甲被判处无期徒刑,依法假释时,其考验期限为( ) 。
A. 五年 B .十年C .十五年D .二十年二、填空题(每小题 2 分,共20分)9 .根据解释的效力不同,刑法解释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和10 .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
11 .犯罪构成,就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______ 及其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12. 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和。
13 .犯罪主体就是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和14. 犯罪的过失有两种类型,即与15. 刑罚,是指刑法中明文规定的由依法对所适用的限制或者剥夺其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
2020年1月中央电大专科《刑法学(2)》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年1月中央电大专科《刑法学(2)》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2020年1月中央电大专科《刑法学(2)》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试卷号:2108课程代码:01711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法学;专科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一、选择题1.王某为报复上司刘某,趁刘某一人值班时在其所在店铺浇上汽油点着,致使刘某被烧成重伤,店铺被烧掉大半,损失巨大。
幸扑救及时,隔壁店铺未受损失。
王某的行为构成 (D) A.故意杀人罪 B.故意毁坏财物罪C.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D.放火罪2.下列犯罪中,其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属于洗钱罪犯罪对象的是(ABD)。
A.信用卡诈骗罪 B.保险诈骗罪C.合同诈骗罪 D.贷款诈骗罪3.信用卡诈骗罪在客观方面的行为方式有(ABCD)。
A.使用伪造的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B.使用作废的信用卡C.冒用他人的信用卡D.恶意透支4.刘某为追讨李某所欠五万元货款,设计将李某骗至某处扣押,然后打电话给李妻,称交清十万元后放人,否则就砍掉李某一只手。
二天后,李妻交给刘某十万元,刘某遂将李某释放回家。
对于刘某的行为,应当以(A)论处。
A.绑架罪 B.非法拘禁罪C.敲诈勒索罪 D.抢劫罪5.下列人员中,可以成为刑讯逼供罪犯罪主体的有(ABD)。
A.公安机关的刑侦人员 B.检察机关的检察人员C.纪检机关的纪检人员 D.海关的缉私人员6.民警刘某家中被盗,怀疑是叶某所为,遂将叶某强行带回家中逼问,并对其拳打脚踢,长达二小时之久,致使叶某受轻伤。
对刘某的行为应以(C)论处。
A.刑讯逼供罪 B.非法拘禁罪C.故意伤害罪 D.暴力逼证罪7.某甲乘某乙外出之机,潜入某乙家中,盗得人民币5000余元、信用卡及某乙身份证各一张,后用信用卡购买了约3500元的物品。
对某甲的行为应当(B)。
A.以非法侵入住宅罪论处B.以盗窃罪论处C.依盗窃罪和信用卡诈骗罪数罪并罚D.依非法侵入住宅罪、盗窃罪和信用卡诈骗罪数罪并罚二、填空题8.分裂国家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
中央电大法学专科《刑法学2》期末考试简答题、案例分析题库
中央电大法学专科《刑法学2》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22.简述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参考答案:拐卖妇女儿童罪,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
(5分)本罪的构成特征是:(1)侵犯的客体是妇女JL童的人身权利。
犯罪对象只能是妇女和儿童。
(2分)(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或中转妇女.)L童的行为之一。
(2分)(3)犯罪主体一般情况下是一般主体。
(1分)(4)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并具有出卖谋利的目的。
(2分)23.简述挪用公款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参考答案: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5分)本罪的构成特征是:(1)侵犯的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共财产所有权和国家的廉政制度。
(2分)(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2分)(3)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
(2分)(4)主观方面是故意。
(1分)22.简述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参考答案:破坏交通工具罪,是指故意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5分)本罪的构成特征是:(1)侵害的客体是公共交通运输安全。
侵犯的对象只能是正在使用过程中的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
(3分)(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进行破坏,足以造成上述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或者毁坏危险的行为。
(2分)(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1分)(4)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
(1分)23.简述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参考答案: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有能力执行人民法院已生效的判决、裁定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2020年7月国开电大法律事务专科《刑法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年7月国开电大法律事务专科《刑法学(2)》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
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3分,共21分)1.某甲意图杀死某乙,便在某乙值守的机床内安放了自制炸弹,致使某乙被炸成重伤,正在运行的机床设备等被炸毁,生产活动遭到严重破坏。
某甲的行为构成(B)。
A.故意伤害罪B.爆炸罪C.破坏生产经营罪D.故意毁坏财物罪2.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B)以上的,构成逃税罪。
A.5%B.10%C.15%D.20%3.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方式表现为(ABCD)。
A.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B.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C.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D.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4.刑讯逼供罪侵犯的对象是(AB)。
A.犯罪嫌疑人B.被告人C.刑事案件的证人D.普通公民5.某甲为某车站存包处职员。
某乙存包后离去,却将手提公文箱遗忘在存包处,某甲即将该箱藏匿。
当某乙返回寻找时某甲拒不承认并拒不交出。
某甲的行为构成(D)。
A.贪污罪B.盗窃罪C.职务侵占罪D侵占罪6.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行为有(ACD)。
A.个人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B.个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C.个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数额较大D.个人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7.滥用职权罪的主体通常是指(八)。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8.国家工作人员C.司法工作人员D行政执法人员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8.以罪名所包含的犯罪构成内容为依据,罪名可分为与概括罪名。
单一罪名;选择罪名9.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危害—的生命、健康和一安全的行为。
不特定多数人;重大公私财产(注:次序错误者不得分)10.保险诈骗罪,是指______________ 受益人,以非法获取保险金为目的,违反保险法规,采用各种方法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电大法学专科《刑法学》期末考试题库24? 发现后及时拆除。
临近芒果收获季节时,因有人数次潜入芒果园偷摘芒果,胡某极为愤怒,便重新安装了电网并通上了电。
? ????5月9日晚7时许,××农场职工子弟王某饭后出门散步,途经胡某的芒果地旁边时,不慎触到胡某安装的电网,即刻被电击倒地。
刚好路过该地的龙某见状,立即大声呼救,并上拉扯王某,也被电击倒。
附近群众闻声赶到现场,切断电源,并将龙某和王某送往医院抢救。
王某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死亡,龙某半月后痊愈。
? ????试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王某的死亡和龙某的受伤,胡某行为时的心理态度是什么?对于胡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罚?(只答处罚原则)?评分要点:? (1)对于王某的死亡和龙某的受伤,胡某行为时的心理态度属于间接故意,对其行为应当按照(间接)故意犯罪定罪处罚。
(2分)? ????(判断正确者得分。
判断错误则全题不得分)?????(2)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
其显著特点表现为行为人对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抱着漠不关心的放任态度,即不希望、不追求结果的发生,但也不反对结果的发生。
(4分)? ????(3)胡某明知安装电网后可能致人触电伤亡,但其却臵他人安危于不顾而私自安装电网,以致造成一人死亡一人受伤的严重后果,其行为完全符合故意犯罪的构成特征,应当按故意犯罪定罪处罚。
(4分)? ????(4)胡某私自安装电网的行为,主观上并非希望致人伤亡,而是对于他人伤亡与否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放任态度,因而其行为时的心理态度属于间接故意而非直接故意。
(4分)? ????(5)胡某安装电网后并未采取任何防止他人触电的措施,因而其心理态度不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
(2分)?25.案情:? ????陈某,男,46岁,某校教师。
? ????吴某,男,18岁,陈某的外甥,无业。
?????朱某,男,17岁,无业。
? ????陈某因在工作中对校长许某某产生不满,蓄意报复,于是便要家在外地的吴某找个人来干掉许某某,并许诺事成之后给每人3000元钱。
2009年6月到9月间,陈某带着吴某、朱某数次观察了许某某的办公室方位和工作环境,确认了许某某,并告诉二人如何接近许某某,还另外给吴某1000元作为往返路费。
2009年9月22日下午,吴某与朱某进入许某某的办公室。
吴某搂住许某某的颈部,朱某用螺纹钢猛击许某某头部数下,吴某又用螺纹钢猛击许某某头部等处,导致许某某重度颅脑损伤死亡。
吴某、朱某从陈某处拿到钱后潜逃。
? ????请运用刑法总论中的相关理论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陈某、吴某、朱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罚(只答处罚原则)??评分要点:? (1)陈某、吴某、朱某的行为构成共同犯罪。
(2分)? ????(判断正确者得分。
判断错误则全题不得分)?????(2)陈某、吴某、朱某经过商议,并采取残忍手段杀害许某某,既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又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完全符合共同犯罪的构成特征,因此构成共同犯罪。
(2分)? ????(3)陈某在共同犯罪中属于教唆犯(2分)。
陈某以金钱为诱惑,指使原本无犯罪意图的吴某和朱某将许某某杀害,其行为完全符合教唆犯的特征,因此属于教唆犯(2分)。
?????(4)吴某、朱某直接实施了杀害许某某的行为,同属共同犯罪中的实行犯,且作用相当(2分);陈某虽未直接实施杀人行为,但他不仅教唆他人实施犯罪,而且在整个犯罪中居于指挥地位,对于犯罪的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陈某与吴某、朱某居于同等地位,而不属于从犯(2分)。
?????(5)陈某教唆不满18周岁的朱某犯罪,应当从重处罚。
(2分)? ????(6)朱某犯罪时不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且不能适用死刑。
(2分)?25.案情:? ????胡某,男,17岁。
2009年2月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
? ????2009年11月某日晚9时左右,胡某与其朋友陈某喝完酒后在本县城关镇大街上驾车兜风,行至一个夜市小吃区时,撞上了正在马路边行走的张某、王某。
张某被撞倒卷入车下,挂在车右前避震器与方向横拉杆上,王某被撞倒在马路边(手在地上蹭破了皮)。
胡某没有停车救人,而是继续向前开。
因被撞的张某还在车下,车辆行驶不正常,陈某便对胡某说:“好象那人在车上呢。
停车看看吧。
”胡某说:“管他呢!”继续驾车逃跑。
夜市上的群众见此情景,大喊“车下有人,把车停下”,边喊边往胡某车上扔啤酒瓶、饮料盒,进行阻拦。
但胡某仍不停车,反而加大油门快速行驶。
车行至县城南郊一加油站前时自行熄火,而张某被拖带长达? ? 25? 2000多米,已血肉模糊、面目全非,惨死予车下。
?????试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张某的死亡,胡某行为时的心理态度是什么?对于胡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罚(只答处罚原则)??评分要点:? (1)对于张某的死亡而言,胡某的心理态度属于间接故意,其行为构成(间接)故意犯罪。
(2分)? (判断正确者得分。
判断错误则全题不得分)?????(2)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
其显著特点表现为行为人对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抱着漠不关心的放任态度,即不希望、不追求结果的发生,但也不反对结果的发生。
(3分)? ????(3)胡某交通肇事撞倒张某后,不仅不停车救人,反而加速逃跑,并且在陈某提醒、路人阻拦的情况下,明知车下有人,继续行驶可能会致人重伤甚至死亡,但他却无动于衷,对张某的死活放任不管,驾车猛跑,以致张某被拖带至死,其心理态度完全符合间接故意的特征,故其行为已由过失犯罪转变为间接故意犯罪。
(4分)? ????(4)胡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罪,应当撤销缓刑,在对其新罪作出判决的基础上,将原判刑罚与新罪所判刑罚合并,决定执行的刑罚。
(3分)?????(5)胡某犯罪时未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分)(6)胡某犯罪时未满18周岁,不能适用死刑。
(2分)?25.案情:? ????徐某某,男,1992年10月21日出生,某校初三学生。
? ????徐某某是家中的独生子,由于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对学习没有兴趣,经常逃学旷课,甚至与校外一些“混混”建立了关系。
2008年9月17日晚上,徐某某在街上闲逛时发现赵某(女,13岁)一人在家学习,便从赵某家窗口跳了进去,要赵某拿点钱给他。
赵某说没钱。
徐某某抬手就打了赵某两个嘴巴,并说“你老老实实待着,不许喊不许跑!”随后便在赵某家中翻箱倒柜,结果只搜到160元钱。
这时,徐某某听见外面有说话声传来,便立即从窗口跳出逃跑。
赵某随即大喊抓贼。
正好经过此地的王某夫妇听见喊声,便追赶过去,将徐某某抓住并送至派出所。
?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对徐某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评分要点:? ????1.徐某某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分)? ????(判断正确者得分。
判断错误则全题不得分)?????2.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分)?????3.本案中,徐某某以暴力手段劫取他人财物,其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显然构成犯罪,且徐某某时已年满15周岁,已达到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因而,徐某某的行为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6分)? ????4.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因此,在对徐某某进行处罚时,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且不能适用死刑(包括死缓)。
(5分)?????(视论述情况适当给分)?25.案情:? ????陈某,男,46岁,某校教师。
吴某(陈某的外甥),男,25岁,无业。
?朱某(吴某的朋友),男,20岁,无业。
?????陈某因为在工作中对校长许某某产生不满,蓄意报复,于是便要家在外地的吴某找个人来干掉许某某,并许诺事成之后给每人5000元钱。
2008年6月到9月,陈某带着吴某数次查看了许某某的办公室方位和工作环境,确认了许某某,并告诉吴某如何接近许某某,还在“酬金”之外另外给吴某1000元作为往返路费。
2008年9月22日下午,吴某与朱某来到许某某的办公室外,吴某让朱某留在门口望风,自己则进入许某某的办公室。
许某某以为吴某是有事相找,正准备站起身接待时,吴某便拿出藏在身后的螺纹钢段猛击许某某头部数下,导致许某某重度颅脑损伤死亡。
随后,吴某、朱某从陈某处拿到钱后潜逃。
?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对陈某、吴某、朱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评分要点:? 1.陈某、吴某、朱某的行为属于共同犯罪。
(2分)? (判断正确者得分。
判断错误则全题不得分。
)?2.陈某在共同犯罪中属于教唆犯。
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
陈某为达到杀害许某某的目的,以金钱为诱惑,指使原本无犯罪意图的吴某和朱某将许某某杀害,其行为完全符合教唆犯的特征,因此属于教唆犯。
(3分)? ? ? 26? 3.陈某和吴某在共同犯罪中均属于主犯。
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陈某虽未直接实施杀人行为,但他不仅教唆他人实施犯罪,而且在整个犯罪中居于指挥地位,对于犯罪的发生起着主要作用,因此,陈某属于主,犯。
吴某直接实施杀人行为,致使被害人死亡,在共同犯罪中起了主要作用,因此也属于主犯。
(6分)? 4.朱某属于共同犯罪中的从犯。
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
朱某在参与犯罪过程中未直接实行犯罪行为,只是帮助吴某望风,。
因此属于从犯。
(3分)? 5.对于陈某和吴某,应当按照本案全部犯罪处罚。
对于朱某,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分)? ????(视论述情况适当给分)?25.案情:? ????于某,男,17岁。
2006年9月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
? ????2007年10月,于某到某烤鸭店打工,与老板黄某(女,40岁)相好后发生了两性关系,并一直保持到2008年4月初。
4月电旬,于某开始与刘某谈恋爱,并向黄某提出分手。
黄某不同意,要求于某与自己保持关系,否则就要将此事告诉刘某。
5月14?E1晚8时许,于某在烤鸭店内再次向黄某提出分手。
双方发生激烈争执。
黄某恼怒无比,从厨房拿来一把菜刀边骂边向于某猛地砍过来,砍伤了于某的胳膊。
于某见势不好,顺手操起一把椅子抵挡并将黄某打倒在地。
黄某倒地时菜刀脱手但仍然大骂于某,并说要杀死于某。
于某便继续用椅子砸打黄某,直至其不再出声才住手。
于某发现黄某已死,非常惊慌,遂仓皇逃离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