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火电厂煤炭自燃的原因、防治措施和处理方法
火电厂煤堆自燃原因及防止方法
火电厂煤堆自燃原因及防止方法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火电厂煤堆自燃原因及防止方法近几年,在火电厂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过程中,都会把贮煤场煤堆的自燃识别为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找出治理措施,尽可能地防止煤堆自燃现象的发生。
那么造成煤堆自燃的原因是什么呢应采取什么措施呢众所周知,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燃料是煤炭。
为了保证锅炉用煤,一般都建有一个或多个贮煤场,基本为露天堆放。
这样煤与空气的接触,风化使煤的质量变坏,还会经常发生煤堆发热和自燃现象。
普遍认为,煤的自燃是由煤氧复合作用而产生的。
当煤体与空气接触后,空气中的氧便会随着空气的流动而进入煤体内部。
平衡状态被破坏的煤表面分子与氧气接触,形成新的平衡状态,迅速与氧发生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及化学反应等一系列变化,产生并放出热量。
当煤体释放的热量大于向环境散失的热量时,热量积聚使煤体温度上升,最终便导致煤体发生自燃。
煤体自燃发生机率的大小受水份、空气中氧气及散热条件的直接影响。
以下几方面影响煤体自燃的因素:(1)水份对自燃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煤堆中一定量的水份对煤的自燃起到催化作用。
当煤中水份处于引起自燃的临界范围内时,它可以促使煤各种放热反应的进行。
如硫份的酸化等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产生的热量又加快了氧化反应过程,加剧了煤的自燃。
但有研究表明,当煤中水份超过12%时,由于水份的大量蒸发移走了热量,自燃趋势反而下降。
潮湿空气中的水份大,会使煤对氧的吸附能力增强,对煤体的自燃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煤的挥发份对自燃的影响煤中挥发份的主要成分是低分子烃类,如甲烷、乙烯、丙烯、—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等。
煤的挥发份大大地降低了煤体自燃的祸源温度。
根据观察和统计表明,挥发分较高的煤,即使是同样条件下的露天存贮,发生自燃的机率也要比挥发分较低的煤大一倍。
根据观察,高挥发分的煤种(Vad>28%以上),当温度达50~60℃时,一、二日内便会发生自燃,;较低挥发分的煤种(Vad (3)煤的硫份对自燃的影响煤中含有一定的硫份,硫在一定温度下化学性质会发生变化,生成氧化硫,氧化硫遇水生成稀硫酸,这一系列氧化反应过程为放热过程,从而提高了煤堆中的温度。
防止煤炭自燃及消防器材设置的管理规定
防止煤炭自燃及消防器材设置的管理规定煤炭自燃是一种常见的火灾隐患,对于煤矿、煤炭运输和储存等行业来说,防止煤炭自燃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规范消防器材的设置和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将对防止煤炭自燃及消防器材设置的管理规定进行详细介绍。
一、煤炭自燃的原因及危害煤炭自燃是由于煤中的煤化物在一定条件下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产生大量热能而导致自燃的现象。
主要的原因包括煤的品种、含水量、堆放密度、通风条件等。
煤炭自燃不仅会造成直接的火灾破坏,还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二、煤炭自燃防控措施为了有效防止煤炭自燃,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
首先,煤炭的堆放要注意保持通风良好,堆放密度不宜过大,避免氧气供应不足而导致自燃。
其次,煤炭的含水量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过高或过低都会增加自燃的风险。
另外,及时清理堆放区域的杂物和积灰,避免煤炭表面的灰尘和垃圾过多,引发自燃。
此外,定期检查煤炭堆放区域的温度和气味,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三、消防器材的设置为了及时有效地控制和扑灭煤炭自燃火灾,必须合理设置消防器材。
首先,需要设置火灾报警系统,包括火灾报警器和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等,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并报警。
其次,要设置合适的灭火设施,包括手提式灭火器、灭火器组合柜和灭火器气体灭火系统等。
另外,还需要设置可燃气体的自动灭火系统,如气体灭火系统和泡沫灭火系统等。
此外,消防器材的设置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快速反应和扑灭火灾。
四、消防器材的管理消防器材的设置是为了应对火灾,但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很可能会导致消防器材失效或无法发挥作用。
因此,对于消防器材的管理至关重要。
首先,要定期对消防器材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其次,要定期进行灭火器的充装和更换,不使用过期或损坏的灭火器。
另外,要进行消防器材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灭火意识和应急能力。
此外,要建立健全的消防器材档案,及时更新器材情况,确保消防器材的完好性和有效性。
煤炭自燃火灾分析及采取的安全措施
高温环境会加速煤炭的氧化反应,提高自 燃的风险。
积煤堆积
不当储存
长时间堆积的煤炭容易发生自燃,因为堆 积内部的煤炭与空气接触不充分,导致氧 化反应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发。
如果煤炭储存环境潮湿、通风不良或者受 到阳光长时间暴晒,都有可能提高自燃的 风险。
02
煤炭自燃火灾分析
热力分析
热量积聚
煤炭自燃火灾通常起源于煤炭内 部热量的积聚。在适宜的条件下 ,煤炭内部的热量逐渐积累,达 到煤炭的自燃温度,引发火灾。
微生物分析
1. 控制煤炭堆存环境
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减少热量积聚 ,降低自燃风险。
2. 合理配煤
控制煤炭的水分含量,通过合理配煤 ,降低自燃的可能性。
3. 微生物防控
定期检测煤炭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抑制微生物 的生长和活动。
4. 温度监控
定期对煤炭堆存区域进行温度监测, 及时发现潜在的自燃风险。
灭火器材配备
在储煤场、输送带等关键部位配 备适量的灭火器材,如灭火器、 灭火沙箱等,确保在发现火情时
能够迅速进行初期扑救。
消防设施
设立消防水池、消防泵房等消防 设施,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提
供足够的消防用水。
员工培训
定期对员工进行消防培训,提高 员工的火灾应对能力,确保在紧 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使用
后期处理与调查
火场清理:在灭火救援行动 结束后,对火场进行清理, 消除安全隐患,防止次生事 故的发生。
事故调查:成立事故调查组 ,对火灾事故进行深入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火灾原因、 责任追究、改进措施等,为 后续防范类似事故提供经验 教训。
恢复生产:在确保安全的前 提下,逐步恢复生产活动。 对受损设备设施进行修复或 更换,确保生产线的正常运 行。
煤炭自燃机理及防治措施
煤炭自燃机理及防治措施煤炭是我们常用的一种化石能源,然而,煤炭在储存和使用的过程中会发生自燃现象,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本文将介绍煤炭自燃的机理,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煤炭自燃机理煤炭分为有机质和无机质两部分,其中有机质主要是碳元素和其他元素,如水素、氧气、氮等,这些元素与空气中的氧气进行反应,产生热量,同时还会放出气体,因此会导致自燃。
而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由于煤炭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还会吸收环境中的水分,容易发生自燃。
此外,煤炭的自燃还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温度一般来说,煤炭自燃的温度范围在60℃~90℃之间。
当煤堆堆积过高时,会形成小隙缝,空气可以在其中流动,并感受到局部的温度升高,加上环境的高温作用,便会导致自燃。
湿度煤炭的吸湿性很强,当湿度达到35%以上时便会极易发生自燃。
当发生自燃时,煤炭的温度会急剧升高,煤内部的水分也会迅速蒸发,进一步加剧自燃程度。
空气流动性煤堆堆积时容易形成小隙缝,这会让空气在其中形成局部的流动,同时,氧气也会流入其中,加速煤炭的自燃。
可燃性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煤炭还可能会受到接触火源的影响,从而加速自燃,造成事故。
煤炭自燃的防治措施煤炭自燃是一种比较普遍的事故,对于煤炭企业而言,为了生产安全,预防煤炭自燃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加强煤堆管理在煤堆储存和运输过程中,要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如测温、测湿、通风、密闭、切断氧气供应等,及时发现和处理自燃隐患。
此外,对于不同热值的煤炭,应该根据其自燃特性所采用的管理措施进行区分。
增加生产过程的安全措施煤炭自燃与煤炭的物理性质和环境有关,生产过程中也要注意防范自燃风险。
应加强煤炭的质量控制,减少窝洞掘进和人工堆垛等工艺的使用,减少人员的操作和煤尘污染等,从而降低煤炭自燃的风险。
消防设施的安装和维护煤炭自燃后,如不及时处理,会导致火势逐渐扩大,严重影响生产和人员安全。
因此,应该建立完善的消防设施和应急预案,从源头预防和控制煤炭自燃事故。
火电厂煤堆自燃原因及防止方法
编号:AQ-JS-01441( 安全技术)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火电厂煤堆自燃原因及防止方法Cause and prevention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of coal pile in thermal power plant火电厂煤堆自燃原因及防止方法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近几年,在火电厂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过程中,都会把贮煤场煤堆的自燃识别为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找出治理措施,尽可能地防止煤堆自燃现象的发生。
那么造成煤堆自燃的原因是什么呢?应采取什么措施呢?众所周知,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燃料是煤炭。
为了保证锅炉用煤,一般都建有一个或多个贮煤场,基本为露天堆放。
这样煤与空气的接触,风化使煤的质量变坏,还会经常发生煤堆发热和自燃现象。
普遍认为,煤的自燃是由煤氧复合作用而产生的。
当煤体与空气接触后,空气中的氧便会随着空气的流动而进入煤体内部。
平衡状态被破坏的煤表面分子与氧气接触,形成新的平衡状态,迅速与氧发生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及化学反应等一系列变化,产生并放出热量。
当煤体释放的热量大于向环境散失的热量时,热量积聚使煤体温度上升,最终便导致煤体发生自燃。
煤体自燃发生机率的大小受水份、空气中氧气及散热条件的直接影响。
以下几方面影响煤体自燃的因素:(1)水份对自燃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煤堆中一定量的水份对煤的自燃起到催化作用。
当煤中水份处于引起自燃的临界范围内时,它可以促使煤各种放热反应的进行。
如硫份的酸化等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产生的热量又加快了氧化反应过程,加剧了煤的自燃。
煤炭自燃机理及防治措施
煤炭自燃机理及防治措施1. 煤炭自燃机理煤炭在长期堆放或运输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发生自燃。
煤炭自燃是指煤炭在空气中氧化产热,炭渣在热的作用下又反过来氧化,从而释放出更多的热,不断形成自蒸自燃的链式反应,最终导致整个煤堆自燃。
1.1 自燃的原因自燃的原因很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煤本身所含的杂质会使氧化反应更加迅速; 2. 煤的结构特性,例如表面积、孔隙率、含水率等都对煤的自燃性质有影响; 3. 煤的存储和运输中遇到的气候和环境变化会产生影响; 4. 存储堆放方式不合理,破坏了煤堆的组织结构、增加了煤堆的密度和湿度等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5. 存放时间过长,不适当的处理方式等也会导致自燃。
1.2 自燃的过程煤的自燃过程发生在空气中。
煤堆中的空气和煤堆表面的空气形成煤堆空气层。
在运动的空气的作用下,煤堆表面的水分开始蒸发,导致煤堆表面温度升高。
随着温度的升高,煤中的水分挥发,煤内部局部升温。
当局部温度达到煤的自燃点时,就会引起自燃。
同时,煤中还可能存在化学反应,例如氧化、聚合等反应,加速了自燃的过程。
1.3 自燃的类型自燃可分为三类:微观自燃(微小的火花、电火花等导致)、局部自燃(局部温度升高、氧化反应开始时产生)、全面自燃(煤堆内多处同时发生火灾,煤炭质量严重下降)。
2. 煤炭自燃防治措施为了预防煤堆自燃,要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包括: 1. 煤堆的布放和运输要注意放置、通风和排水,保证煤质的稳定。
2. 在堆放和运输中,要注意煤堆的密度和高度,堆放时间不宜过长,防止煤的自然风化和氧化。
3. 堆放地的基础要坚实,同时要注意煤堆的密实度和排水,确保煤堆安全。
4. 监测煤堆的温度,及时检测异常情况,采取相应防止措施,避免煤的自燃。
5. 对煤堆的管理要循环利用,减少浪费,以便提高效益,节约资源。
6. 加强对科研和技术的投资,提高煤堆的安全性,有选择地适当地提高煤的自燃点,减轻煤的自然风化和氧化过程。
火电厂煤炭自燃的原因、防治措施和处理方法
庄河发电厂有三个工作储煤场,一个备用储煤场。工 作储煤场额定储煤量在 25 万 t 左右,储煤量达到额定值 时,也会发生煤堆温度升高,热值下降的问题。煤场作为 存煤的场所,关乎企业的重大经济效益。因此加强煤场存 煤的煤质监督,了解煤自燃的特性,减小自然损耗,特别 是防止煤的自燃,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煤炭的灰分越高,自燃越不容易发生。 1.8 煤炭的氧化时间
煤从水分蒸发,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最后发展到自 燃需要一段时间,只有到达其自然发火期才会自燃。煤种 不同,自然发火期也不相同,例如:长焰煤为 1~3 个月, 气煤为 4~6 个月。 1.9 其 它
自然环境温度和空气湿度也会影响到煤炭的自燃。 环境温度越高,空气湿度越大,煤炭发生自燃的几率较 大,否则相反。
第 31 卷第 32 期 Vol.31 No.32
企业技术开发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2012 年 11 月 Nov.2012
浅谈火电厂煤炭自燃的原因、防治措施和处理 方法
谷海军
(国电电力大连庄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辽宁 大连 116400)
摘 要:煤炭氧化自燃不但降低了煤的经济价值,而且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文章针对火力发电厂煤炭储存时容易发生
的自燃现象,分析煤堆自燃的原因,煤堆自燃前的征兆,煤堆易发生自燃的部位,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和处理方法。
关键词:煤场;自燃;措施;处理
中图书分类号Biblioteka TM621.2文献标识码:A
煤层自燃发火的原因及治理
煤层自燃发火的原因及治理煤层自燃发火是指煤矿内煤层自身产生高温,然后由于氧气接触,引发火灾的现象。
自燃发火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隐患,它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矿井设施损毁,还会释放有害气体和会破坏环境。
下面将从原因和治理两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首先,了解煤层自燃发火的原因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煤层自燃发火的主要原因如下:1.煤炭成分:一般来说,煤中含有的氧化性物质越高,易发生自燃发火。
例如,含有较高硫和较低灰分的煤比别的煤更容易发生自燃。
2.煤层温度:煤层内部的温度过高也是煤层自燃发火的原因之一、当温度超过一定范围时,煤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燃烧,最终引发火灾。
3.煤层中的气体:煤层中包含的甲烷气体也是自燃发火的一种重要原因。
因为甲烷是易燃气体,一旦气体泄漏并遇到点火源,就会引发火灾。
治理煤层自燃发火的方法主要包括预防、监测和灭火等措施。
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预防措施:在开采煤矿前,在煤岩构造存在自燃隐患的地方进行预探。
对具有自燃倾向的煤岩要及时探明其隐秘火源,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避免煤层发生自燃。
此外,采取煤层注氮等方法降低煤层温度,减少自燃的可能性。
2.监测措施:对煤炭矿井进行定期监测,以便早期发现自燃发火的迹象。
通过盗风、微风和典型气体等监测方法对煤矿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防止火灾的发生。
3.灭火措施:一旦发现煤层自燃发火,应立即采取灭火措施。
常见的灭火方法包括喷洒水、压缩空气泡沫灭火剂等。
此外,也可以采用加汽止热、盖板平压等措施,将煤炭进行深埋或覆盖,降低氧气的接触,使之停止燃烧。
总之,煤层自燃发火是煤炭矿井中的一个严重问题,但通过预防、监测和灭火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自燃发火的概率,并及时处理火灾,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然而,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煤矿企业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科学研究,开发出更有效的治理方法和技术,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水平。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共同维护煤矿的安全。
煤炭自燃火灾分析及采取的安全措施
煤炭自燃火灾分析及采取的安全措施煤炭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自燃的危险性。
煤炭自燃火灾的产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煤炭质量、储存环境、温度、湿度、气流、微生物、发热自燃物等因素。
下面我们将对煤炭自燃火灾进行分析,并介绍采取的安全措施。
一、煤炭自燃火灾的成因1.煤炭自身属性煤炭是一种复杂的有机物体,其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挥发分、水分和氧化物。
这些物质在空气的存在下,通过氧化反应会产生热量,若处理不当会导致煤炭质量下降和引发自燃。
2.储存环境煤炭在储存时将收到一系列的环境影响,如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湿度、温度等。
湿煤的水分与煤的内在热能反应相结合,造成了进一步的热量释放。
若存放环境通风不良,氧气供应不足,煤炭内的氧气也会过度消耗,因此难以维持内部平衡。
当煤堆内温度升高时,煤炭内的水分将开始蒸发,进一步加剧煤体内温度升高,从而导致自燃火灾的产生。
3.微生物煤堆中会存在大量微生物,它们对煤炭的分解产物活跃和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和茁壮的煤。
微生物分解的成分包括仍未分解的有机分子、代谢产物和微生物的生物物质。
当煤堆处于适温和适湿度的情境下,会给微生物提供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这将产生进一步热能,造成煤的自燃。
二、采取的安全措施1.定期检查煤堆的评价和检查将有助于预防煤炭自燃火灾的产生。
为了避免自燃火灾,需要通过视察、观察、有针对性的检测,进行煤堆的检查。
如发现发热的煤,应及时清理和处理。
2.加强通风通过对煤堆进行通风,有助于煤堆内外环境空气的交换,促进水分和紫外线的清除,平衡煤堆内部环境。
应适当调节通风风量,控制通风时间,保证煤堆内部空气流动,消除堆内吸附的湿气和挥发物。
3.储存温湿度控制煤温度过高,湿度过大,都将影响煤的自燃。
应保持储存地点通风,环境干燥,温度控制在20℃以下。
在储存煤炭过程中,必须将煤质分界、保持检定数据、记录储存时间等信息。
4.消防设施煤炭自燃火灾的应急处理必须是消防和安全管理的责任所在。
安全技术之煤炭自燃机理及防治措施
安全技术之煤炭自燃机理及防治措施汇报人:日期:•煤炭自燃概述•煤炭自燃机理•煤炭自燃的防治措施目录•安全技术措施•案例分析•研究展望01煤炭自燃概述•煤炭自燃是指煤在无外界氧气和热源的条件下,因自身内部的氧化作用而产生的热量不能被及时散发,导致热量不断积累,温度逐渐升高,当温度达到煤的着火点时,煤就会自燃的现象。
煤炭自燃通常发生在地下较深的位置,不易被发现。
隐蔽性煤炭自燃往往突然发生,给矿工和设备带来很大的危险。
突发性煤炭自燃不仅会烧毁煤炭资源,还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对矿工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危害严重人员伤亡煤炭自燃产生的大量有害气体和高温烟尘,会危及矿工的生命安全。
环境破坏煤炭自燃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尘会污染环境,对周边生态造成破坏。
经济损失煤炭自燃会导致大量的煤炭资源被烧毁,给煤矿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02煤炭自燃机理煤炭自燃的化学反应过程氧化反应01煤炭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释放出热量和二氧化碳。
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度逐渐升高,加速了氧化反应速率,最终导致煤炭自燃。
热解反应02在高温下,煤炭中的大分子结构发生裂解,产生挥发分和自由基。
这些自由基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产生大量的热量和二氧化碳,导致煤炭温度进一步升高。
燃烧反应03当煤炭温度达到着火点时,煤粉颗粒与氧气发生剧烈的燃烧反应,产生大量的光和热。
燃烧反应释放的热量促使煤炭温度持续上升,最终导致煤炭自燃。
煤炭自燃的物理过程水分蒸发煤炭中的水分在逐渐升温的过程中不断蒸发,形成水蒸气。
水蒸气的蒸发会带走一部分热量,降低煤炭的温度,但同时也会使煤炭暴露出更多的表面面积,加速了氧化的过程。
裂缝扩展随着煤炭内部温度的升高,不均匀的温度分布会导致煤炭产生裂缝。
这些裂缝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不断扩展,使得氧气更容易进入煤炭内部,加速了氧化反应速率。
热传导煤炭在自燃过程中,热量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从外部向内部传递。
热传导的发生会导致煤炭温度分布不均匀,容易在局部区域形成高温,加速煤炭自燃的过程。
煤炭自燃机理及综合防治措施
煤炭自燃机理及综合防治措施煤炭自燃机理煤炭自燃是指煤在没有明显的外部火源的情况下自身产生的高温反应,并伴随着火焰、烟雾、有害气体等表现为自燃现象。
其主要原理是自燃点(又称为点火点)的存在。
煤炭自燃的机理复杂,主要与煤炭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关。
经研究,煤炭自燃与以下几个因素密切相关:1.煤炭的含水量。
煤炭的含水量过高会降低其自燃能力,但在一定范围内,适当的含水量可以起到防止自燃的作用。
2.煤的挥发分含量。
挥发分含量高的煤易于自燃。
3.煤的密度。
密度大的煤自燃性较差,而密度小的煤自燃性较好。
4.煤中的氧化物含量。
煤中含有的氧化物越多,其自燃性越强。
5.煤的氧化程度。
煤在存放过程中,由于空气、水分等因素的作用,会逐渐发生氧化,而煤的氧化程度越高,就越易于自燃。
煤炭自燃的危害煤炭自燃对生产和生活环境造成的危害非常严重。
首先,自燃一般伴随着火焰、烟雾、有害气体等,这些物质会污染环境,威胁人类健康。
其次,自燃会大量释放热量,导致煤堆温度升高,煤质质量下降,煤块裂解、粉化等。
最严重的后果是,如果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自燃现象,将导致火灾事故,对人员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煤炭自燃的综合防治措施为有效防控煤炭自燃造成的危害,必须采取一系列的综合防治措施,下面就具体介绍:1. 定期巡视对于煤场和煤仓,要加强巡视,定期查看堆场情况。
一旦发现自燃迹象,要立即进行处理。
2. 通风降温煤场和煤仓应保持良好通风状态,降低温度,减少自燃可能。
可以采用自然通风或强制通风的方式,以保持空气流通,降低煤堆表面温度。
此外,可以采用喷雾降温的方法,将降温剂喷洒在煤堆表面。
3. 加强湿度控制煤场和煤仓内部湿度控制在40%~70%之间,有利于降低煤的自燃性。
可以增加雾状水雾、雾化水喷淋等方法来保持一定的湿度。
4. 煤堆覆盖对于密闭式库房,可以采用覆盖帆布或绝缘材料覆盖方式,隔绝外界气氛,限制氧气进入,降低自燃危险。
5. 防火面带在关键部位、易燃部位周围设置防火面带,以有效降低火势的蔓延。
煤炭自燃及其预防措施
煤炭自燃及其预防措施
煤炭自燃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煤炭在运输、储存、使用等过程中由于自身固有的物理、化学特性而引发燃烧。
煤炭自燃对于生产和环境都会造成重大影响,因此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变得非常必要。
煤炭自燃的原因:
煤炭自燃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内部发生了化学反应引发热量,导致煤炭温度逐渐升高。
煤炭中含有丰富的碳元素,与氧气接触时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热量,煤堆内部温度逐渐升高,当温度达到一定值时,便会引发煤炭的自燃。
煤炭自燃的预防措施:
1. 控制煤堆高度和面积:煤堆的高度和面积对于煤的自燃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来说,越高的煤堆自燃的概率就越大,因此在储存煤时,应该把煤堆的高度和面积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2. 煤堆排风除尘:在煤堆的存放过程中,应该设置排风除尘设备,保持煤堆的良好通风,避免冷却不良引发煤的自燃。
3. 煤堆湿度控制:煤堆的湿度也是影响煤的自燃的一个因素,过于干燥的煤堆容易发生自然燃烧,因此应该在煤堆湿度不足时及时添加水分。
4. 检测设备实时监测:在煤炭的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应该设置煤的自燃监测设备,对煤堆内部的温度及时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煤的自燃。
1。
煤炭自然发火的防治
煤炭自然发火的防治煤炭是一种常用的能源,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建筑等领域。
然而,由于煤炭自身的特殊性质,容易在储存、运输、使用等过程中自然发火,产生严重的安全事故,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因此,煤炭自然发火的防治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煤炭自然发火的原因、预防措施以及事故处理等方面进行阐述。
1. 煤炭自然发火的原因煤炭自然发火是指煤炭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由于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和物理反应,自行发生燃热反应,并从火源处传导,最终造成煤堆着火的现象。
煤炭自然发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1 煤质煤质是煤炭自然发火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煤质在燃烧特性和易燃性方面存在差异,一些富有机质的煤种如褐煤、泥炭因为含水率高,在一定条件下容易自然发火。
而除了水分之外,煤中还存在着氧、硫、氮、磷等元素,这些元素与煤质的组成、结构有关,它们能够引起煤的自然发火。
1.2 环境条件环境条件是煤炭自然发火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煤堆在储存过程中,长时间受高温、潮湿、空气流通不畅等环境条件影响,容易导致发火风险。
此外,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氧气含量和运输方式等因素也能够影响煤炭自然发火的发生。
1.3 外界因素外界因素如静电、自然闪电、火源等也是煤炭自然发火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煤炭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外界因素的干扰,如静电、自然闪电等传导到煤堆上,可能造成局部温度升高,再加上自身反应,引发煤堆发火。
2. 煤炭自然发火的预防措施煤炭自然发火的防治工作,不仅需要对煤炭本身的特性和环境条件进行认真分析,也需要在储存、运输、使用等全过程中进行严格管理和规范化操作。
2.1 煤质检验在煤炭生产、运输、储存等全过程中,要进行煤质检验,了解煤的性质及其发火风险,从源头控制自然发火的可能。
煤质检验可以通过采取样品送到化验室分析煤的成分、含水率及含氧、硫、氮、磷等元素含量,评估煤的自然发火风险和燃烧特性。
2.2 温度测量煤堆的温度是发生自然发火的可靠指标,通过定期检测煤堆温度并记录,可以预测煤堆自然发火的风险,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火电厂煤场自燃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火电厂煤场自燃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燃料是煤炭,为了保证锅炉用煤,一般都建有一个或多个贮煤场,基本为露天堆放,不防雨雪和日晒。
煤与空气的接触,不仅会风化,使煤的质量变坏,而且还会常常发生煤堆发热和自燃现象,从而造成能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给安全生产带来了相当大的隐患。
近几年,在火电厂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过程中,都会把贮煤场煤堆的自燃识别为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找出治理措施,尽可能地防止煤堆自燃现象的发生。
那么造成煤堆自燃的原因是什么呢?普遍认为,煤的自燃是由煤氧复合作用而产生的。
由于外力的作用,破坏了煤体原始状态下的完整性,煤体表面分子的平衡状态也被破坏。
当煤体与空气接触后,空气中的氧便会随着空气的流动而进入煤体内部。
平衡状态被破坏的煤表面分子与氧气接触,形成新的平衡状态,迅速与氧发生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及化学反应等一系列变化,产生并放出热量。
在一定的蓄热条件下,当煤体释放的热量大于向环境散失的热量时,热量积聚使煤体温度上升,最终便导致煤体发生自燃。
不难看出,煤体自燃发生机率的大小受水份、空气中氧气及散热条件的直接影响。
笔者结合火电厂煤场生产管理的施行经验,总结出以下几方面影响煤体自燃的因素。
〔1〕煤的硫份对自燃的影响煤中含有一定的硫份,硫在一定温度下化学性质会发生变化,生成氧化硫,氧化硫遇水生成稀硫酸,这一系列氧化反应过程为放热过程,从而提升了煤堆中的温度。
因此,一般来说,含硫量高的煤更易发生自燃。
〔2〕煤的挥发份对自燃的影响煤中挥发份的主要成分是低分子烃类,如甲烷、乙烯、丙烯、-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等。
煤的挥发份大大地降低了煤体自燃的祸源温度。
依据观察和统计说明,挥发分较高的煤,即使是同样条件下的露天存贮,发生自燃的机率也要比挥发分较低的煤大一倍。
依据煤场生产管理人员的观察,高挥发分的煤种〔Vad>28%以上〕,当温度达50~60℃时,一、二日内便会发生自燃,且来势较猛;较低挥发分的煤种〔Vad<21%以下的煤种〕,一般要到80℃以上,才会发生自燃现象。
安全管理论文之火电厂煤场自燃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浅议
安全管理论文之火电厂煤场自燃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浅议研究背景火电厂是我国主要的能源产业,煤炭作为其主要的燃料,对于火电厂来说至关重要。
然而,在火电厂的煤场中,由于煤堆的堆放方式、煤的性质等因素,常常会发生自燃现象。
这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容易导致火灾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
因此,研究火电厂煤场自燃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对于保障火电厂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燃机理分析煤的自燃是由于煤中的内部能量在空气的氧气作用下发生的氧化反应,释放出了大量的热量,使煤的温度不断升高,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自燃。
煤的自燃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其中涉及到煤的物理结构、化学性质以及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煤的物理结构煤的物理结构主要是指其孔隙度,孔隙度越大就越容易发生自燃。
这是因为孔隙度大的煤可以更好地吸附和储存空气中的氧气,从而使煤内部的氧气浓度升高,促进了自燃的发生。
•煤的化学性质煤的化学性质是指其含有的挥发分、固定碳、灰分和水分等成分的比例和性质。
煤的自燃与煤的挥发分和固定碳的比例有关。
当煤中的挥发分含量较高时,煤就会更容易发生自燃。
这是因为挥发分中含有较多的可燃金属元素,例如钠、钾等,这些金属元素会与氧气发生反应,从而产生大量的热量,促进自燃的发生。
•外界环境外界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风速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当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较高时,煤的自燃就会更容易发生,因为较高的温度和湿度会使煤的水分挥发,从而增加了煤的孔隙度;同时,较高的温度也会使煤内部的化学反应更加剧烈。
煤场自燃的控制措施为了防止火电厂煤场的自燃现象,必须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加强日常管理火电厂应制定完善的煤场管理制度,对煤堆的堆放方式、煤堆周围的清理、检查等工作进行日常管理,及时发现潜在的隐患,并进行及时的维修和处理。
•采用保护剂保护剂是指一种能够阻止煤的自燃的化学品。
火电厂煤场自燃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火电厂煤场自燃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首先,火电厂煤场自燃的原因分析如下:1.腐烂和受潮:煤由于长时间暴露在外,容易被大气中的水蒸气淋湿,煤中的水分含量增加。
水分的增加会导致煤的质量下降,煤的自燃性增强。
2.氧化:长时间暴露在潮湿环境下,煤中的煤中的硫的氧化速率加快,产生硫酸盐。
硫酸盐的生成会给煤场中带来酸性环境,增加煤的可燃性,从而导致煤的自燃。
3.自燃产生的热量:煤中的热量并不是完全消失的,而是通过煤场内部的传导和对流等方式潜伏下来。
当堆放的煤的密度较大时,堆煤内部的煤会互相接触,导致煤内部自燃的传导现象,从而引发煤堆的自燃。
4.过高的堆高:过高的堆高会导致煤堆内部通风不良,煤堆底层的氧气供应紧张,而煤堆顶部的高温气体无法有效排除,煤堆中积累的热量难以散发,从而引发自燃。
接下来,提出控制措施:1.水分控制:应对堆场和车场中的煤进行防水、屋顶防潮和排水,减少水分的进入。
对已受潮的煤堆进行及时处理,减少水分含量。
2.通风控制:定期清理煤堆,保证堆煤之间的通风间隙,加强堆场的自然通风或人工通风,防止煤场内部气体的积蓄。
3.出库及时:及时组织煤的出库,保持煤场内的煤的更新,减少煤堆中煤的堆积时间,降低自燃的可能性。
4.定期检查:定期对煤场进行检查,发现可疑的煤堆,及时处理,防止火灾蔓延。
同时,在检查过程中要关注煤堆的温度变化,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5.定期放水:通过放水等降温的方法来控制煤堆的温度,消除潜在的自燃隐患。
综上所述,火电厂煤场自燃的原因主要是由煤的腐烂和受潮、氧化、自燃产生的热量、过高的堆高等因素引起的。
为了控制自燃,可采取水分控制、通风控制、出库及时、定期检查和定期放水等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煤场自燃的发生率,确保火电厂的生产安全。
火电厂煤堆自燃原因及防止方法(新版)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火电厂煤堆自燃原因及防止方法(新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火电厂煤堆自燃原因及防止方法(新版)近几年,在火电厂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过程中,都会把贮煤场煤堆的自燃识别为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找出治理措施,尽可能地防止煤堆自燃现象的发生。
那么造成煤堆自燃的原因是什么呢?应采取什么措施呢?众所周知,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燃料是煤炭。
为了保证锅炉用煤,一般都建有一个或多个贮煤场,基本为露天堆放。
这样煤与空气的接触,风化使煤的质量变坏,还会经常发生煤堆发热和自燃现象。
普遍认为,煤的自燃是由煤氧复合作用而产生的。
当煤体与空气接触后,空气中的氧便会随着空气的流动而进入煤体内部。
平衡状态被破坏的煤表面分子与氧气接触,形成新的平衡状态,迅速与氧发生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及化学反应等一系列变化,产生并放出热量。
当煤体释放的热量大于向环境散失的热量时,热量积聚使煤体温度上升,最终便导致煤体发生自燃。
煤体自燃发生机率的大小受水份、空气中氧气及散热条件的直接影响。
以下几方面影响煤体自燃的因素:(1)水份对自燃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煤堆中一定量的水份对煤的自燃起到催化作用。
当煤中水份处于引起自燃的临界范围内时,它可以促使煤各种放热反应的进行。
如硫份的酸化等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产生的热量又加快了氧化反应过程,加剧了煤的自燃。
但有研究表明,当煤中水份超过12%时,由于水份的大量蒸发移走了热量,自燃趋势反而下降。
潮湿空气中的水份大,会使煤对氧的吸附能力增强,对煤体的自燃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煤炭自然发火的防治
煤炭自然发火的防治煤炭自然发火指的是煤炭在储运过程中由于自身化学反应或外界条件的影响导致自发燃烧的现象。
这种现象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对环境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煤炭自然发火的防治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引发自然发火的原因、自然发火的预防与控制措施以及应对自然发火事故的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引发自然发火的原因1. 煤炭品质问题:煤炭中的硫、磷等元素以及挥发分含量高的煤炭容易引发自然发火。
2. 氧气供应:长期储存会使堆放煤堆中的空隙得到足够的给氧,从而满足自燃反应的需求。
3. 湿度问题:湿度过高会使煤炭中的氧气被水分占据,不利于自燃。
但是,一旦湿度降低,水分会逐渐蒸发,释放的水蒸气又会使煤炭中的氧气重新得到补充,从而引发自然发火。
4. 温度问题:高温是自燃反应的前提条件,当煤炭堆放在高温环境中时,温度越高,自然发火的风险就越高。
5. 机械损伤:煤炭堆放时受到机械损伤会导致煤炭的形态发生变化,增加了堆内空隙,使得氧气供应充分。
二、自然发火的预防与控制措施1. 优化煤炭品质:采购时优选低硫、低磷等优质煤炭,减少自燃的可能性。
2. 控制堆内空气流动:采用科学的堆放方式和理论堆高,减少堆内空隙,限制空气的流动,减少氧气供应。
3. 控制湿度:通过喷水、降低环境温度等控制湿度,减少煤炭中的水分蒸发,降低自然发火的风险。
4. 控制温度:采用降温措施,如隔热、通风和增加水分等方式来降低煤炭的温度,减少自然发火的可能性。
5. 机械损伤的预防:在运输、堆放过程中避免使用过于粗糙的操作方式,减少对煤炭的机械损伤。
三、应对自然发火事故的措施1. 发现自然发火迹象要及时报警,并尽快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 及时疏散附近人员,防止人员伤亡。
3. 封堵发火区域,阻断火势蔓延的可能。
4. 推进降温和灭火工作,可采取喷雾降温、二氧化碳灭火等措施进行扑救。
5. 搬迁易燃易爆危险品,防止次生事故的发生。
四、加强检测与监控1. 定期对储煤场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火电厂煤炭自燃的原因、防治措施和处理方法摘要:煤炭氧化自燃不但降低了煤的经济价值,而且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
文章针对火力发电厂煤炭储存时容易发生的自燃现象,分析煤堆自燃的原因,煤堆自燃前的征兆,煤堆易发生自燃的部位,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和处理方法。
关键词:煤场;自燃;措施;处理大型火力发电厂为了满足发电要求,确保社会用电的需要,一般会建有大型的煤炭储煤场,用来存储大量的煤炭。
煤炭自燃会带来巨大地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防止煤炭自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煤的自燃是由煤的氧化所引起的,煤炭露天存放,受风吹、日晒、雨淋,与空气中氧气充分接触,当煤堆温度达到着火点时,则氧化反应速度增大,并有导致煤堆自燃的可能。
这对挥发性强的烟煤及褐煤来说,可能性较大,对含硫量较高的煤而言,危险性更高。
煤炭堆积时间过长发生氧化反应后,会使煤的灰分升高,发热量降低,使煤的质量变坏。
储煤时间过长,热量堆积,如果得不到有效散发,将发生自燃。
温度高或已经自燃的煤炭输送到运煤设备和磨煤机设备,可能造成燃烧和爆炸危险。
庄河发电厂有三个工作储煤场,一个备用储煤场。
工作储煤场额定储煤量在25万t左右,储煤量达到额定值时,也会发生煤堆温度升高,热值下降的问题。
煤场作为存煤的场所,关乎企业的重大经济效益。
因此加强煤场存煤的煤质监督,了解煤自燃的特性,减小自然损耗,特别是防止煤的自燃,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1 煤炭自燃原因1.1 煤的组成煤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分为可燃物质和惰性物质。
其中碳、氢、氧、硫这些元素组成煤的可燃物质,碳元素所占比例最大,约为65%~95%;一些矿物质灰分和水分构成煤的惰性物质,它们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对煤的自燃起着一定的作用。
1.2 自燃倾向性煤中灰分、水分、挥发分、粒度大小、含硫量、孔隙度等是煤自燃的基本条件。
煤的自燃倾向性反映了煤的变质程度。
在常温下,煤的挥发分含量越高,自燃可能性越大,自燃时间会相应缩短。
可以根据原煤样的着火点和煤样氧化后的着火点之间的差值来判断煤的自燃趋向。
一般来讲,原煤样着火点低,二者之间的差值越大,煤越容易发生自燃。
决定煤自燃倾向性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煤的炭化变质程度。
煤的炭化程度越高,其自燃倾向性越小。
②煤中水分。
一定含量的水分有利于煤的自燃。
③煤中含硫量。
在同牌号煤中,含硫化物越多,越易自燃。
因为煤中所含黄铁矿在低温氧化时生成硫酸铁和硫酸亚铁,使煤体膨胀而变松软,增大了氧化表面积;黄铁矿氧化热也促进煤的自燃。
④煤的粒度、孔隙度、导热能力也是煤的自燃倾向性的条件之一。
1.3 煤中的硫份煤中含有一定量的硫份,约占10%左右。
在一定温度条件下,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硫,氧化硫遇水反应生成稀硫酸。
发生化学反应时会放出一定的热量,提高煤堆的温度。
1.4 氧气影响火力发电厂储煤场一般都是露天的,煤炭与氧气充分接触。
空气中的氧气,通过煤块之间的缝隙渗透到煤堆的内部,使煤堆内部也储存了大量的氧气。
如果都是大块煤,渗透到煤堆内部的氧气更多,供氧越充足,自燃条件越充分。
若是细粉煤则相反。
煤炭与氧气充分接触,发生氧化反应,释放热量,形成新的外表。
新的外表再次被氧化,周而复始,煤堆内部温度逐渐上升,达到煤炭自燃的温度后,即会发生自燃。
煤中含有的碳、氢等元素在常温下就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H4、CO等可燃物质。
煤被氧化后放出的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散发掉,将使煤堆温度急剧上升。
温度升高,还会加速煤的氧化反应,释放出更多的热量。
当热量聚集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煤中的可燃物质成分燃烧发生自燃。
煤炭发生自燃的根本原因就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
1.5 煤中的水分煤中含有一定量的水分,大约在2%~20%之间变化。
当煤中的水分在5%~7%时,会加速煤中的各种反应的进行,如硫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稀硫酸,产生的热量又加快了煤的氧化反应进行,加速煤的自燃进程。
通常来讲,煤发生自燃要经历三个阶段。
首先是水分蒸发,然后是氧化分解,最后阶段为自燃。
水分蒸发阶段会带走大部分的热量。
煤炭含水量越高,蒸发期越长,煤堆不会有明显的温度上升,煤炭很少自燃。
1.6 季节变化影响秋季伴随着气温下降,大气密度增加,渗透到煤堆内的空气增加。
因此,秋季与其它三个季节相比,煤炭自燃的几率增加。
1.7 灰分的影响煤炭的灰分越高,自燃越不容易发生。
1.8 煤炭的氧化时间煤从水分蒸发,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最后发展到自燃需要一段时间,只有到达其自然发火期才会自燃。
煤种不同,自然发火期也不相同,例如:长焰煤为1~3个月,气煤为4~6个月。
1.9 其它自然环境温度和空气湿度也会影响到煤炭的自燃。
环境温度越高,空气湿度越大,煤炭发生自燃的几率较大,否则相反。
2 煤堆自燃前的征兆2.1 自燃的潜伏期煤炭的自燃,不是在煤变松和强烈的空气流入以后立即发生的,它是要经过一个热量聚集的潜伏期才会发生。
这种潜伏期较长,通常在90 d以内。
2.2 自燃的季节各个产地的煤自燃的季节及温度不同,有不少煤在夏季高温时易自燃;也有在春、秋季,特别是连绵阴雨天,空气中湿度大,煤堆的热量不易散发,也容易自燃。
甚至还有些煤种冬天下雪天更易自燃,煤中焦炭在低温下易吸附氧气氧化。
大同煤焦炭含量高,雪是很好的保温物质,因此在下雪季节,要注意大同煤自燃。
2.3 自燃的征兆因为煤炭在自燃前,要经过发热阶段。
冬季,在煤炭发热的地方,可以发现许多新雪斑或由煤堆深处逸出水蒸气,冷凝而形成毛茸的雪瘤子。
夏季,清晨在煤堆发热地方会出现“渗出物”的潮湿点,在白天,特别是经过日光晒以后,潮湿点消失,残留一层白色矿物或黄色凝结物,如果煤堆的温度超过60℃时,有的煤就会在1~2 d内发生自燃。
3 自燃煤的位置煤炭在自然堆积的状况下,一般可以分为三层:冷却层、氧化层和窒息层。
冷却层,煤堆表面开始至1.5 m左右。
虽与氧气充分接触发生氧化反应,但位于表层,散热条件非常好,一般来讲,不容易引起自燃。
氧化层位于冷却层以下1~4 m之间,自燃的条件全部具备,一旦达到煤的自然发火期,立即发生自燃。
窒息层位于氧化层以下,该层煤炭之间间隙较小,供氧量较小,氧化反应不充分,一般不会发生自燃。
庄河发电厂运用斗轮机堆煤,在堆放的过程中,大块煤会分散在煤堆的四周,而煤堆的中间一般颗粒较细。
由内及外,煤炭之间的空隙会越来越大,散热条件也越来越好。
发生自燃的位置既不在煤堆的表层(冷却层),也不在煤堆的内部(窒息层),而是发生在氧化层。
发生自燃后,堆温升高,伴随着冒黄烟、冒白汽的现象。
受煤的自燃、自热的压力作用,气体流动方向垂直向上,自燃点一定在冒烟气的垂直向下的部位。
氧化层发生自燃,不用很长时间,也会带动冷却层自燃。
发现煤堆自燃,要马上采取措施,防止范围扩大,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4 煤堆自燃的防治措施要以预防为主,采取防治结合的治理办法。
主要措施是减少煤炭与空气、水分的接触,定期测温,防止热量堆积,还可以配合喷淋降温。
①煤的自燃倾向性鉴定。
掌握煤自燃火灾的规律,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自燃措施,对保证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储存自燃倾向性较大的煤和储煤时间较长的煤场,应作煤的自燃倾向性鉴定,测定煤的挥发分的含量、最低着火温度、自燃发火期等指标。
②煤堆的方向。
煤堆的方向取南北方向为佳,可以减少阳光的照射。
因为我国地处东北半球,阳光经常照在头顶偏南方向。
③合理安排煤场储煤量。
根据发电机组的运行情况和发电计划,由发电计划部门制定煤炭采购计划,控制煤场的储煤量。
④合理的堆煤场。
煤堆的场地应该采用水泥地面,地面上不用铺盖任何物质,减少煤堆中空气的摄入量。
煤堆场地比四周略高,四周应挖有排水沟,及时排除雨后积水,减少水量的聚集。
排水沟与煤泥沉淀池相连。
堆煤场可设置在高山的北坡较为开阔的地带,减少热量的摄入。
⑤堆煤的时间和方法。
应尽量在环境温度较低的时候储存煤炭,以减少热量的携带。
大块煤、细粉煤混合在一起,空气不能很好的流通,发生氧化反应时,产生的热量比较容易积聚在内部使煤堆温度迅速升高发生自燃。
庄河发电厂发电用煤为烟煤和褐煤,烟煤与褐煤都是分开存放,因为烟煤颗粒较小,而褐煤颗粒较大,两种煤底部也不连接在一起,有效防止了煤炭自燃。
所以说大块煤与细粉煤分开存放较好,煤堆旁边较大的煤块要将其压实。
细粉煤单独储存时也要一层一层的压实,尽量减少煤堆里的空气。
⑥煤炭堆积的形状。
以人字形屋脊式最好,减少阳光的照射及雨季雨水的渗入。
煤堆的角度控制在40~45°,顶部齐平。
煤堆的高度控制在8 m以内。
⑦煤堆的维护。
一般,发电厂都是用斗轮机来完成卸储煤工作。
在接卸煤的过程中,堆高到2 m左右,就要用推煤机将煤炭压实,减少煤块之间的空隙,排除里面积存的空气,减少煤炭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氧化过程减弱,以便更好地储存煤炭。
如果一个煤堆长期未使用,除了压实之外,还可以在煤堆上覆盖一层粘土,减少与空气的接触。
但覆盖粘土会降低煤的品质,增加灰分的含量,可适用于锅炉对煤质要求不高的情况。
煤炭在堆放过程中,要堆平堆齐,取煤时不要挖山留井,以免增加雨水的聚集,也可以减少阳光的照射。
⑧煤炭堆放位置合理,先进先出。
堆放位置合理,使得煤炭在预定的期限内烧完。
执行煤炭先进先出原则。
如果发现煤堆温度升高,已经快要自燃,可执行后进先出的原则。
⑨计划好煤炭存储时间。
煤场管理人员与煤炭采购部门要沟通协调好,根据煤场的储煤情况,合理安排煤炭的采购计划,既不影响机组供煤,也不过多储煤,降低损耗。
露天储煤场发生煤堆温度升高,煤炭自燃,一般来讲,就是因为存煤时间过长造成的。
边角煤、斗轮机限位以外的煤,有时存储4个月以上,为煤的自燃提供了足够的时间。
煤炭的堆放时间要根据煤炭的种类确定,无烟煤、贫煤存储时间可略长一些,但应控制在4个月以内。
烟煤和褐煤的存放时间要控制在1个月以内。
⑩清除底角煤。
对底角煤定期清除,不残留小煤堆和裙边煤。
{11}不覆盖卸煤。
合理规划储煤场地,尽量不覆盖卸煤,对采用覆盖卸煤的煤堆要加强检查巡视。
{12}翻开压实散热。
在煤堆取到高度较小时,可以采用翻开散热的方法降温,防止自燃,散热到一定程度后再压实处理。
{13}加强煤场的管理和监测。
对煤场加强管理和监测,发现煤堆温度升高、冒烟、冒热气等情况就要引起警惕,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避免大范围自燃引起损失。
每天安排煤场管理人员对煤堆进行巡视,尽早发现自燃煤,并每隔两天用测温仪对煤堆表层以下进行测温并做好记录。
堆煤超过一个半月时必须每天对煤堆测温一次,发现温度升高趋势时应每三小时测温一次,并严格记录。
{14}保持合适的水分。
煤炭发生自燃时的水分在5%~7%之间,使煤炭保持适当的水分,可以有效防止煤炭的氧化自燃。
当煤炭的水分含量达到12%时,基本不会发生自燃问题。
{15}其它措施。
发电企业储煤场四周应布置喷淋装置,在炎热的夏季可以定期向煤堆喷洒水,降低煤堆表层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