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应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
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骨干,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
俗话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精神,也是我们学生的根和魂。
在教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的共识,这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凝聚人心、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工具。
一、促进学生的审美情趣传统文化是从各个历史时期传承下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有着独特的审美特点。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结合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让学生全方位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音乐课上,教师可以通过传统音乐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古典音乐的美妙之处;在文学课上,教师可以通过传统文学作品的解读,引导学生欣赏传统文学的艺术魅力。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进行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审美情感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
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三、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传统文化是一种民族精神的体现,是一种道德伦理的表达。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教学,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观念和伦理价值,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
在思想政治课上,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论语》、《大学》等儒家经典,让学生了解儒家的仁义道德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内涵。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和人格。
四、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传统文化是一种思想的传承,是一种智慧的结晶。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科技成就等内容,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历史课上,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思想文化等内容,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在科学课上,教师可以通过教学中国古代的科学成就,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发展。
将传统文化融入中学历史教学的策略
将传统文化融入中学历史教学的策略●江苏淮安市淮海中学卢芳芳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对中华民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直接体现。
历经千年的演变,传统文化已在精神、政治和经济等领域予以渗透,特别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更应注重传统文化的融入。
但是,因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有些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历史知识,导致学生只会以死记硬背的方式对各类历史知识予以直观记忆。
这也是历史教师难以将传统文化彻底融入中学历史课堂的主要原因。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特点1.概念。
中国传统文化即为由氏族社会晚期直至五四运动期间,以地域范围为前提创造的且由后人传承的文化。
能够表现民族文化价值和理念的事物,均可称为中国传统文化。
另外,中国传统文化延续和传承时间相对较长,内容丰富且博大精深,涉及宗教、哲学、礼仪、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方面。
2.特点。
兼容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特点,不仅体现在汉族、少数民族间,还体现在各思想流派之间。
原因在于:中国作为多宗教并存的国家,各宗教、各教徒间和睦共处、相互宽容,而这则是传统文化兼容性特点最为直观的呈现。
例如:清朝入关时,“剃发令”的颁布无疑是满、汉民族冲突的体现,而纵观清朝历史,“满人汉化”已得到合理展现,如“多尔衮入京时,遣官员祭祀孔子”等。
二、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中学历史教学的策略1.善于利用现有教学资源。
教材作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基础教学资料,是根据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编写的,不仅是历史知识结构、教学内容的直观体现,更是中学历史教学中不容小觑84··的资源。
对此,在对儒家文化的讲述中,可在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的前提下,对部分史料予以整合,以便在保证史料可靠性、真实性的基础上,对学生思想予以洗礼,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介绍百家争鸣时,若想更好地掌握孔子的思想主张和教育贡献、战国时期各家代表人物与主张等,可借助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思想演变历程的把控,再根据在百家争鸣环境下各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和民族性格的深远影响,要求学生思考儒家思想演变为时代正统思想的关键。
学校历史传统教育方案
学校历史传统教育方案一、背景介绍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作为培养下一代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学校教育不仅仅只关注学生的学术能力,还应着重传承历史传统和价值观念。
本文将探讨学校历史传统教育方案。
二、历史传统教育的价值历史传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源头和发展过程。
通过学习历史故事和事件,学生可以增强对自身文化和身份的认同感,并从中获得智慧和启迪。
三、传统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传统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传承文化和道德价值观念。
内容包括经典文学、传统节日、传统美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方法和途径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来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体验。
例如,组织文化活动、参观古迹、听取专家讲座等,让学生亲身感受文化的魅力。
同时,学校可以引入先进科技手段和互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其中。
五、传统教育的优势传统教育可以提供学生宝贵的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此外,传统教育还有助于加强学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六、面临的挑战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学校历史传统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
家庭教育的缺失、学生兴趣的多样性、外部环境的影响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学校传统教育的效果。
因此,学校需要与社会、家庭紧密合作,共同努力推动传统教育的发展。
七、如何提高传统教育效果为了提高学校历史传统教育的效果,学校可以采取多种措施。
例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同时,学校还可以与家庭和社会资源联动,共同组织一些传统文化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八、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学校历史传统教育需要学校与社区的合作来共同推动。
学校可以与社区资源合作,邀请专家学者到校进行讲座和培训,提供更丰富的传统教育资源。
同时,学校还可以与社区合作举办一些传统文化活动,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验和理解。
对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教学中重要性的几点思考
对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教学中重要性的几点思考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下面就从多个方面谈谈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1. 陶冶人的情操与品质传统文化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包括儒家、道家、佛教等,它不仅是历史文化遗产,还是一种深刻的多元文明。
在小学教育教学中,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体验,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操与品质,强化学生道德观念,教育他们尊敬古代先哲,培养自己的美好品质。
2. 帮助学生建立对历史的认识传统文化是历史的记载和积淀,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学生可以更好地接触到历史的源头,从而形成自己对历史的认识。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可以了解到中华文化的发展过程,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懂得尊重历史、珍惜当下、展望未来。
3. 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传统文化具有非常广泛的内容和丰富的内涵,涉及到历史、文学、哲学、艺术、宗教等多个领域,这些领域互为补充,共同构建出了一种丰盛多彩的文化世界。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学生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发展变迁,同时也可以拓展自己的文化视野和思维边界。
4.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质以孔子、墨子、老子、荀子等先哲的文化世界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将对地理、历史、语文等学科有直接或间接的启示作用。
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各种学科的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质,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5. 传承优秀文化传统,促进社会和谐传统文化代表着某种价值观念和思想传统,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础。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小学生们可以了解到中华文化的鲜明特点和丰富内涵,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促进社会和谐和文化的繁荣。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可以为学生们提供广阔的视野和思维空间,帮助学生们了解到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发展变迁,促进学生们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质,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这些都对于培养学生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教育与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
教育与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这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优秀传统。
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是传递知识、培养人才的途径,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教育和文化传承两个角度探讨中华优秀传统在教育中的传承和发展。
一、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的传承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才,传递知识。
然而,传授知识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成长,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融入到教育当中。
一方面,教育机构要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推动中华优秀传统在校园中的传承。
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育机构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的传承。
一是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课程设置。
学校可以将传统文化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让学生通过学习经典著作、古代诗词、传统音乐等,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的内涵和精髓。
二是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来表达和弘扬传统文化。
学校可以组织传统文化节、经典诵读比赛、传统音乐演出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和表演,深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是培养师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参加传统文化培训课程,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水平,进而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情。
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参与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创作,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文化传承中的教育作用文化传承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的传承。
在中华优秀传统的文化传承中,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教育可以通过启蒙引导的方式,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教师可以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去了解和接触传统文化,从而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其次,教育可以通过外延式教育的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传递给下一代。
具体而言,教育机构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故事、诗词等教授给学生,让他们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深入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
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一、引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根基和灵魂,是民族文化的精髓,蕴藏着丰富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
在当今社会,传统文化正逐渐被现代文化所冲击和侵蚀,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传承传统文化,成为了当今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1. 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精神象征,是国家的瑰宝。
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风土人情、价值观念等,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身份认同感。
2.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规范和伦理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念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情操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课堂教学渗透传统文化,可以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学会尊重他人、懂得感恩和友爱等,使学生内化这些美德并且在实践中得以体现。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丰富的艺术和美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的诗词、书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细胞,增强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
三、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方式1. 语文课程中的传统文化渗透语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和承载者,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古诗词、经典散文、古代典故等内容渗透传统文化。
在教学《论语》时可以通过讲解孔子的思想,引领学生了解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在教学古诗词时,可以通过田园诗、山水诗等让学生领略中国诗歌的美学情趣和意境。
2. 历史课程中的传统文化渗透历史是传统文化的载体,通过历史课程可以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发展历程、英雄人物、经典事件等,从而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历史故事、名人轶事、文化遗产等内容,让学生深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多姿多彩。
3. 美术课程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美术是传统文化的形式之一,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中国画、书法、工艺等形式渗透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评价 结果,及时反馈教学情 况,调整教学策略和方 法,不断提高传统文化 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06 中国传统文化在教育应用中的实践案例
CHAPTER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经典诵读
通过朗读、背诵经典诗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 的兴趣和语感。
故事讲解
讲述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历史故事、人物传记等,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背景,增加文化积淀。
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应用,有助 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 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
跨文化交流与理解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研究中国传统文 化在教育中的应用,有助于促进跨文 化交流和理解,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 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教育体系, 可以推动教育内容的创新和教育方法 的改进,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
促进跨文化交流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教育中,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多 元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03 中国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CHAPTER
传统文化在课程设置中的体现
经典诵读课程
许多学校开设了经典诵读课程, 通过让学生诵读古代经典文献, 如《论语》、《大学》等,以培 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
传统文化选修课程
在校园内举办传统文化活动,如书法比赛、诗词朗诵等,营造浓厚的 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深入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教育资源
梳理文化资源
01
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梳理和分类,挖掘其中具有教育价值
的内容,为教育应用提供丰富的素材。
开发特色课程
02
根据教育资源的特点,开发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传统文
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学历史教学的思考
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学历史教学的思考【摘要】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青少年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目前中学历史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的综合素质提升,需要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学历史教学当中。
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采取整合策略,结合传统文化元素与历史教学内容,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需要克服实施难点,如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传统文化教育与中学历史教学相结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传统文化传承意识。
未来应加强对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历史教学的重视,不断探索创新,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中学历史教学、青少年发展、作用、融入、整合策略、综合素质、实施难点、解决方案、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建议1. 引言1.1 传统文化教育对青少年发展的重要性传统文化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不仅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文化自觉和人生观,还能够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心灵境界。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只有通过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和指引,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受益终生。
1.2 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分析目前,中学历史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主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考试成绩的评定,忽视了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能力的培养。
很多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缺乏对历史事件的深入思考和探讨。
教材内容也比较单一和枯燥,缺乏生动性和互动性,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
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快速发展使得学生接触到的历史知识更加广泛和多样化,但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学生往往更喜欢通过互联网等途径获取历史知识,而传统教学方式的单向传授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和反感。
当前中学历史教学存在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呆板、学生参与欠缺等问题。
浅谈教学中渗透传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教学中渗透传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摘要:由于现在的教学中大多教师强调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和对学生成绩的追求,从而忽视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要改善这一状况,就要在课堂上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更有利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发扬与继承。
关键词:教育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教育我曾经在一堂中学的历史课上讲了有关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内容,我在讲课之前先做了一个学生对四大发明了解的小测试,结果是班上将近一半的同学不能准确的回答出四大发明具体指的是哪些发明,其中一位男同学还把火药说成了炸药,让人啼笑皆非。
四大发明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
即造纸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四大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四大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中国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之一。
我对学生们说:“对于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有权利更有义务去了解、去传承、去发扬光大。
我们去了解辉煌的过去是为了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在接下来的课堂中我为同学们具体讲授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发明时代、发展过程以及四大发明对世界、对人类产生的深远影响,授课的过程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在这堂课之后,不仅同学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更使我深刻的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在全球化价值趋同的背景下,传统文化是保持民族文化自豪感、认同感、归宿感的最后一道壁垒。
对中华民族来说,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中国人成为中国人的唯一标志。
邓小平同志曾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我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更要从娃娃抓起。
在全球化、现代化的冲击下,多元化的文化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同样,它也影响着懵懂的学生们,在他们的生活中充满了肯德基、麦当劳、日本动漫、网络游戏等诸如此类的外国文化,而大多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毫无兴趣,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学历史教学的思考
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学历史教学的思考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教育领域中。
传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历史积淀和价值传承,不仅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上的重要展示。
因此,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学历史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建立正确的历史观。
首先,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为中学历史教学提供更加鲜活的素材。
中学历史教学注重历史事实和事件的讲解,而传统文化教育则涵盖了很多历史人物、经典作品及其所蕴含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例如《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可以为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思想提供根源性的材料;而《史记》、《资治通鉴》等历史文献,则是了解中国历史的必备工具书。
这些精彩的素材可以让历史教学更加鲜活、更具深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与历史,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其次,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是中国人成长的文化基因。
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学历史教学,可以让学生对中国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价值,形成与自身文化的对话交融,增强民族自豪感。
最后,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观。
传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通过将传统文化融入中学历史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从中获取更全面的历史信息,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到历史和文化的相互渗透和影响。
这样,学生可以更深刻地领悟到历史真实的面貌,了解到历史背后的文化和社会因素,从而建立起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对历史的敬畏之心。
总之,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对中学历史教学的提升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中学历史教学可以提供更加丰富的历史素材,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正确的历史观念,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供更好的保障。
初探高中历史教材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地位和作用
初探高中历史教材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地位和作用高中历史教育是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我国独特的文化资源,在高中历史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对传统价值观念的认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进文化自信,提高全球视野,建立正确的历史观念和文化观念。
本文将从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历史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两个方面展开探讨。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对于高中历史教育具有重要的地位。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悠久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民族文化等等,这些文化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价值观念和精神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人文内涵,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塑造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具有重要作用,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历史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民族自信的重要资源。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历史教育中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历史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素养等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
其主要作用如下:其一、启迪思想、丰富学识。
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开阔学生的历史视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中国历史的演变和发展。
其二、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例如孔子的"爱国无门"、岳飞的"精忠报国"等,这些精神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具有重要作用。
其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民族的宝贵财富,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历史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
建议在高中历史教材中,加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和讲解,注重融入生活化的案例和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提高文化自信,增强历史文化素养,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人才。
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学历史教学的思考
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学历史教学的思考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也越来越被重视。
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爱国爱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就传统文化教育如何融入中学历史教学进行一些思考,希望可以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启发和参考。
1. 历史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历史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精髓。
要想让学生深刻理解历史,就必须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让学生在历史教学中不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历史事件、名人事迹等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讲解关于中国古代的一些重大事件时,可以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去解读事件的影响,并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传统文化对历史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2.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更是要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可以通过讲解传统文化的卓越成就、伟大地理发明和科技创新等内容,引导学生自豪自信地认识和接受自己的文化传统。
通过历史教学的实践活动,如古代手工艺制作、历史文化考察等,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参与感。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传统文化教育也是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历史、对历史有正确的认识和看法。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历史的复杂性和多元性,避免片面理解历史导致的观念偏差。
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学生能够对历史的发展和变迁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从而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和认识。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更好地领会和接受历史。
二、如何有效融入传统文化教育1. 在历史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元素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该引入更多的传统文化元素,注重历史案例的传统文化解读、历史事件的传统文化内涵等等。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在历史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
文化传承教育在中学历史教育中的应用分析与思考
文化传承教育在中学历史教育中的应用分析与思考引言历史是一门关于过去的讲述和研究,它记录了人类的发展脉络,承载着民族的记忆和文化的传承。
对于中学生来说,历史教育是培养他们历史意识、民族观念和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
然而,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现代化发展的冲击,历史教育逐渐脱离了文化传承的初衷。
本文将分析文化传承教育在中学历史教育中的应用,并思考如何更好地开展历史教育,以促进文化的传承。
第一部分:文化传承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文化传承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将文化的价值观念、传统知识和技艺传递给后代,帮助他们建立文化认同和自豪感。
在历史教育中,文化传承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文化传承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
历史意识是指对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有深入理解和思考的能力。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身世渊源,感受自己所处时代的责任与使命,从而培养出对历史的关注和热爱。
文化传承教育可以引导学生不仅仅是对历史事件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对历史事件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思考。
其次,文化传承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民族观念。
作为一个独特的民族,我们要有对自己文化和传统的认同感。
通过深入学习和了解历史,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自己民族的伟大成就和璀璨文化,从而建立起自己对民族的认同感。
文化传承教育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民族观念,让他们明白自己的民族责任,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坚定的民族自豪感。
第二部分:当前中学历史教育存在的问题尽管历史教育在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和民族观念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一个问题是历史教育过于关注外国历史,忽视自身文化传统的教育。
由于现代教育改革的冲击,中学历史教材和教学内容中更多地涉及外国历史,传统文化被压缩甚至忽略。
这导致了学生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不足,发展出了一种“西方中心主义”的观念,认为外国历史比本国历史更加重要。
第三部分:如何应用文化传承教育在中学历史教育中为了更好地应用文化传承教育在中学历史教育中,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实践。
初探高中历史教材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地位和作用
初探高中历史教材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地位和作用【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历史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教材的呈现方式,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传统文化在教育中起到了思想教育的作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传统文化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国家认同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成长。
通过教育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更能够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增强国家的凝聚力。
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历史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应当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高中历史教育,教材,教育地位,思想教育,人文素养,国家认同感,成长成才,潜移默化影响,文化软实力,不可替代。
1. 引言1.1 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历史教育中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历史教育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涵盖了丰富的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方面的内容,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和传统精神。
在高中历史教育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历史教育中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
作为历史课程的一部分,学生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把握中国历史的脉络和精髓,有助于形成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认同和尊重。
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精神价值,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粮食,也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支撑。
在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文化多样性的趋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还可以促进国家软实力的提升,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历史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2. 正文2.1 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呈现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呈现方式是多方面的。
教材中会详细介绍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包括传统的思想体系、文化传承和发展历程,以及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和文化遗产。
初探高中历史教材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地位和作用
初探高中历史教材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地位和作用【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历史教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的思想、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
这有助于学生建立起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认同和自信,同时也有助于他们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国家历史和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历史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众多优秀品质的源泉。
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学生可以受益良多,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修养。
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也对国家和社会起到了积极的影响,有助于建设和谐社会。
进一步强化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历史教育中的地位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关键词:高中历史教材、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地位、作用、呈现、重要性、学生影响、优良品质、国家社会影响、价值、弘扬传承、地位强化。
1. 引言1.1 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中国传统文化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学生可以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深刻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地位至关重要,不仅是历史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的重要途径。
在高中历史教材中,中国传统文化贯穿始终,涉及到中国古代的文化、哲学、艺术、文学等方方面面,例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等。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拓展视野,增强文化修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1.2 教育地位和作用中国传统文化还可以丰富高中历史教材的内容,使之更加生动有趣。
通过讲述古代故事、传统节日、名人事迹等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的变迁,并从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拓荒创业精神和传统道德观念。
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的记忆和理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历史教育中的教育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和传承。
2. 正文2.1 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呈现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呈现是非常丰富和多样的。
初探高中历史教材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地位和作用
初探高中历史教材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地位和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积累的宝贵财富,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
在中国的历史教育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高中历史教材作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地位和作用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历史教材中担任了教育地位。
历史教育是培养学生历史文化素养的关键环节,而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历史教育中必然占有重要地位。
高中历史教材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和阐述,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中国传统礼仪、中国传统文学等各个领域。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和内涵,从而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历史教材中发挥了重要的教育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其内涵丰富、精深,对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文化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高中历史教材中,教育者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和讲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心。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自觉。
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历史教材中还扮演着传承和弘扬的角色。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来源。
在高中历史教材中,教育者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和弘扬,引导学生珍惜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民族精神的自豪感。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国家意识,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和作用1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延续到今天,处处展现出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
有精美的民间工艺。
如:剪纸、陶瓷、版画、雕塑、木刻、染织、虎头鞋、麦草画、烙画、唐三彩、面人;有古老的民间艺术,如:戏剧、评书、皮影、国画、刺绣、风筝、园林建筑、服装饰品、;还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如:春节贴春联、元宵闹花灯、端午赛龙舟、中秋吃月饼、土家族的“走婚”、傣族的“泼水节”。
在我国有好多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其中最为隆重的是春节和中秋节了,最有纪念意义的是端午节。
春节,这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世界上有华人的地方,就都过春节,不管离开家多远,不管走到那里,春节这一天都要赶回妈妈身边。
为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早早地打扫家、贴窗花、买年货、贴对联、放鞭炮、穿新衣、吃饺子、辞旧迎新、为新的一年键健康康,一帆风顺。
中秋节,是个团圆节。
人们经过春种、夏播后,到了秋收。
这个季节,秋高气爽、五谷丰登、瓜果飘香、人们劳作了一年,丰收在望。
所以家家户户做月饼、吃月饼、赏月饼、象征着一年团团圆圆。
另外,端午节是为纪念一位爱国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的。
诗人屈原不满当时政府被贬到楚江一带,诗人感到前途暗淡,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而死。
当地人民为纪念他,在每年的这一天,包粽字、吃粽子,还有的地方举行赛龙舟的活动。
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中国丰富多采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的东西是祖国的瑰宝,是需要我们代代相传,一直传承下去。
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和作用2中华美德,人人皆知,“孔融让梨”等典故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至高无上的美德,更说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之都。
但是中华美德在今天,仿佛早已被人们忘却,人们对它不管不问,正所谓:此道今人弃如土。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我们国家也不例外。
而中华美德正是所有文化中独一无二的瑰宝,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都是中国人,自然要理所当然地继承我们祖先给予我们的一笔丰厚的礼物,就像我们是中国人,就要说中国话一样,和谐的社会需要中华美德来构建,来填充这个空虚的世界,否则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枯燥无味,这正是中华美德给予我们的,一颗中国心。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意义高中历史教学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意义高中历史教学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不仅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伦理、政治、艺术等多个领域,更是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特质和核心价值观。
通过教授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人的“精气神”,对学生成长和个人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价值观,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及卓越的智慧。
这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还可以帮助他们树立起自己的文化自信心,增强国家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在信息化时代,文化自信心是中国年轻一代面对世界的自信基础,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高中历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人性观念,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力和社交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欣赏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如诗词、绘画、音乐乐器等,了解到中华民族对美的独特追求和表达方式,培养她们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
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如仁爱、礼仪、孝道等,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价值观和人际交往能力也具有积极作用。
因此,高中历史教学中注重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质疑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丰富的思想观念和思辨方法,如儒家的“格物致知”、道家的“无为而治”等,这些思想理念都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观念模式,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质疑精神。
在信息化时代,思维能力和质疑精神是学生们面对复杂问题和挑战的关键素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开拓思维,培养批判和创新的能力。
让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学历史教学
A Research into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Integrated into Middle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作者: 姚德健
作者机构: 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出版物刊名: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页码: 134-137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4期
主题词: 历史教学;传统文化教育;教育发展
摘要:传统文化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具有一定的优势。
在具体开展过程中,应注意教学内容的革新、传统文化精髓的挖掘、教育教学方法的转变。
而为了更好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要注意增强教育主管部门政策的导向作用,要全面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学校、家庭与社会三者要协调一致,共同推动传统文化教育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高语 言素 养 二 提 教 师 的 教 学效 果 , 大 程 度 上取 决 于 他 的语 言 很
表 达能 力 。教 师 的语 言是在 教育 教学 实践 过程 中逐
步形成 自 合 教 育教 学 需 要 、 循 语 言 规 律 的 职 业 遵 语言 : 教学 语 言应 是 纯 洁 的 、 确 的 、 有 启 发 的 语 准 带
言) ( ) 三 多练 口语 表 达
总之 , 们 知 道 教学 中 的语 言在 教 学 过 程 中的 我
作 用 是 巨大 的 , 但是 , 仅重 视教 学 中的语 言又显 然 仅
是 不够 的 。教师 首 先 要 以培 养 人 才 为 己任 , 以教 书 育 人 为 目的 , 力钻研 专 业知 识 , 努 提高 自身 的业务 水 平 。 同 时 , 们 也 应 懂 得 , 学 语 言 不 是 孤 立 存 在 我 教
人 , 他 , 名 的物理 学 家杨振 宁教授 这样评 价 :邓 对 著 “ 稼先 是一个 最 不 引人 注 目的人 物 , 和他 说话 几 分 种 就 能看 出 , 是忠 厚平 实 的人 。他真 诚坦 白 , 不骄 他 从
人 。一 生喜 欢 ‘ ’ 所代表 的 品格 。在 我们认 识 的 纯 字
第2 5卷 第 2期
Vo . 5 № 2 12
雅 安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报
J OURNAL OF YAAN VOC ATI ONAL CO[ EGE L
2l 0 1年 6月
J n 0l u e2 1
历 史教 学 中应 重视传 统 文化 教 育 的作 用
知 识分 子 当中 , 括 中 国人 和外 国人 , 是最有 中国 包 他 农 民纯朴气 质 的人 ” 。又 说 :邓 稼 先 是 中 国几 千 年 “
传统 文化所 孕育 出来 的 有最 高 奉 献精 神 的儿 子 , 邓
稼先 是 中国共 产党 的理 想党员 ” 。邓稼 先 的人格 美 、
识 。 比如 在教 学 中结合 课 文 中有关 “ 币” 货 问题 给学 生专 门讲 述古 钱 币 知识 。学 生 对 此 颇 有 兴趣 , 还可
以教会 学生 认 识 一 些 繁 体 字 。另外 , 可 以鼓 励 学 还
生旅 游 的机会 , 观 博 物 馆 、 览 古 迹 , 关 的 电 视 参 游 有
的社 会 信念 。儒 家 认 为 , 的感 情 和 理性 都 要 靠 教 人
育来 梳理 , 之提高 并趋 向合理 化 。儒家 提 出过“ 使 大 同” 小康 ” 和“ 两个社 会理 想 目标 , 论其 中哪 一个 都 无
有 一个 共 同点 , 是提高 会 理 想 的最 重 要 的 途 径 。 教
类 的学生需 要美 育 , 、 、 、 的学 生同样 需要 美 理 工 农 医
育。
贫 贱不 能移 , 威武 不 能 屈” 《 子 ・ 文 公 正》 。苟 (孟 腾 )
子 称之 为“ 操” 他 说 : 生乎 由是 , 乎 由是 , 是 德 , “ 死 夫
传 统 的文 化 教 育对 于 学 生树 立正 确 的价 值 观 ,
作用 。传 统 文化 不仅 是 中学 历史 教 学 的重 要 内容 ,
也 是素 质教 育 中不 可 或缺 的重 要 内容 。传统 文化 教 育在 素质 教育 中的作 用 主要 有两 个 方 面 : 助 于 学 有 生 建 立正确 的价 值观 ; 有助 于学 生去 发现 “ 。 美” 素质 有多 种多样 , 思想道 德素 质 , 如 科学 文化 素 质, 还有 身体 素质 , 心理 素质 。在诸 多素 质 中有一 个 最基 本 的 内容 , 是 价 值 观 问题 。教 师应 帮 助 学 生 就 建 立正 确 的价值观 , 此 , 秀的 传统文 化便 成 为不 为 优 可缺少 的人 文 素养 的主要 内容 。 孑 子在 中国思想史 和 教育史 上有 很大 贡献 。他 L 在春 秋 末 期 提 出 并 仔 细 论 证 了 一 个 新 观 念— — “ ” 并 以此 为基 础建 立 了长 期影 响 中 国历 史 文化 仁 , 的价 值 观 , 中重 要观点 之一 是君 子应 当为 他人 , 其 为 崇 高理 想 的实现 而 自强 不息 。孔 子在价 值 观问题 上 的贡 献 , 主要 有 两 点 : 一 , 重 操 守 的人 格 理想 。 第 注
长城 活动 , 巨资不 卖 兵马佣 , 人何 鸿粲 先 生用数 千 港
万 元购 回流 失海 外 的圆 明园文 物 , 并无 偿交 给 国家 ,
等 因 此 , 文物保 护 知 识 教 育 是 对 学 生 进行 爱 国 主
义 教育 的生 动 教材 。
主义 是 广泛 的 , 热爱 祖 国的 大好 河 山 , 国 的文物 古 祖 迹 是其 中的一 部分 。如果 在课 堂 上 只讲 一些 爱 国主
教 学 中突发 问题 , 机智 的应 用 简 洁 、 能 幽默 的 语言 ,
使 学生轻 松解 疑 , 动记 忆 和巩 固。这 又与 备 课 的 主
认 真 和全面 是分 不开 的 。 就 以上 三 点 , 仅是 我 列 举 了 一些 常 见 的方 法 来 告诉 中学 语文 教 师 , 何 提 高 中 学语 文教 师 教 学 语 如
6 2
一
第2 5卷 第 2期
V0 . 5 № 2 12
雅 安 职 业技 术 学 院 学报
J OURNAL OF YAAN VOCA ̄ ONAL COL GE LE
21 0 1年 6月
Jn 0 1 u e2 1
教育 必须 加 强 。文物 保护 的 教育就 是对 学 生进 行 素 质教育 , 提高 人 文素 养重要 内容 。 文 物保 护知 识 的教育 也 是爱 国主 义教 育 的一 部 分 , 国主义 教 育 又 是 素 质 教 育 的重 要 内容 。 爱 国 爱
在孑 子 看来 , 个人 应 该 有 为 大多 数 人 谋 福 利 的崇 L 一
值 观提供 必要 的参 考 资料 , 这个意 义上说 , 国传 从 中 统 文化教 育 与素 质教育 是有 密切 关系 的。 优 秀 的 传 统 文 化 教 育 是 美 育 中不 可 缺 少 的 内 容 。邓稼 先 是我 国原 子 弹 、 弹设 计 和制 造 的领 导 氢
平 , 多参 与说 课 和公 开课 。还应 博览 群 书 , 如 丰富 自 己的知识 面 , 么都 要懂 一些 , 什 这样 才 能使语 言丰 富
多彩 , 内涵 深刻 。
贫 乏 , 确性 不 高 , 言不 流 畅当然 会影 响 到教学 质 准 语
量 。所 以, 教师平 时应 多练 口语 表 达能力 , 以便应 对
飞
宝 兴县灵 关 中学 , 四川省 宝兴县 6 50 27 0
历史 教 师在历史 教学 中应 重视 传统 文化 教育 的
以上两 点都 属于 “ 价值 观” 范畴 。在 今 天 , 学 生 的 给 讲 中 国历 史 的时候 , 同时将这 些 内容 介绍 给学 生 , 引
导他们 自己去 思考 , 肯定 可 以为 他 们建 立 正确 的价
爱, 都具 有重 要 意义 。而在传 统 文化 的教育 中 , 物 文 保护教 育则 是 其 中一 项 重 要 的 内容 。 因此 , 中学 在
历史 教学 中 , 视传 统文 化教育 , 必须重 视文 物保 重 就 护教 育 。
天下 而立 ” 有 铁肩 担 负 道义 的气 概 , 敢 于 抗 拒 恶 , 有 势、 扭转 时 俗的社 会历史 使命 感 。第 二 , 教育 为本 是
言水 平 。 当然方 法 是无 穷 的 , 据 自身 的情 况 而 言 根 适 合 自己的就 是最好 的。不 管怎 么说 目的都是 为 了
服务 于教学 。
言 。具 体就 是 多 听一些 名师 的讲 课或 者 看一些 优 秀 网络教 学 视 频 。 ( : 里 的 语 言 包 括 肢 体 动 作 语 注 这
精神 美 , 不仅 来 自科 学训 练 、 而且凝 聚着 中 国优 秀传 统 文化 的精神 。对 于“ ” 美 的发 现 和追 求 , 以及科 学
审美 观的建 立 , 每个学 生都 不例 外 , 不仅 文科 和艺 术
高理 想 。这种 价值 观 , 在孟 子那 里演 变成 为“ 浩然之 气 ” 有 了这种 “ 然之 气 ” 就 能做 到“ 贵 不 能淫 , , 浩 , 富
一
改 革开放 以来 , 法盗 掘 古 墓 、 非 盗窃 馆藏 文 物 、
走私 文物 等现象 愈 演愈烈. 。不法 之徒 除 了金 钱 利益 的驱使 之外 , 也有 对 国家 文物 保 护 法 律 条 文 和有 关 知识 一无 所知 , 因此 铤 而走 险 。 而 全 民文 物保 护 意 识 仍然淡 薄 。因 此 , 中学历 史 课 对 文物 保 护 知 识 的
义 的大道 理 , 中学 生 不 易 接 受 。不 能 认 为 爱 国主 义 教 育就 是讲 民族 英 雄 郑 成 功 、 继 光 、 则 徐 等 , 戚 林 就
要 完 成 从应 试教 育 到 素 质教 育 的转 变 , 我认 为 历 史学 科 的素质 教 育 , 物保 护 知 识 的教育 应 放 在 文 相 当重 要 的位 置 。作 为 教 师 首 先 要 加 强 自身 的 修
节 目也能 对学 生进 行 文物保 护 知识 的教 育 。 中学 历 史 教 师 决不 要 忽 视 对学 生 , 别 是初 中 特 学生进 行传 统 文化 教 育 , 只要 我 们 从 历 史 学科 的 特 点, 从学 生 的实 际情况 出发 , 用灵 活多 样 的形 式将 采
传 统文 化教 育尤 其是 文物 保护 知识 的教 育贯 穿 于整
个 教学 过程 , 一定能 增 强学 生 的文物 保护 意识 , 就 提 高学 生 的综合 素 质 , 一 定 能 充 分发 挥 传 统 文化 教 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