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真题:7人口 附答案
2023年广东高考地理真题(解析版)
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广东卷)地理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进入21世纪,长江下游跨江桥隧建设发展迅速。
有研究统计,2000年长江下游公路跨江桥隧通道仅4条,2008年为9条,2016年增至17条。
图示意这三个年份长江下游两岸部分市县距江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的车辆,到达对岸所需平均时间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2000—2008年相比,2008—2016年期间长江下游两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车辆平均跨江耗时的缩减量均表现为()A.大幅增加B.保持不变C.略有增加D.有所减少2.由图中信息可判断,长江下游南岸市县比北岸市县()A.公路网更完善B.车流量更大C.人口更为稠密D.河网更密集【答案】1.D 2.A【解析】【1题详解】读图可知,2000-2008年,长江下游两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车辆平均跨江耗时的缩减时间都约为2小时,属于大幅减少,2008-2016年两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车辆平均跨江耗时的缩减时间均不足0.5小时,因此2008-2016年两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车辆平均跨江耗时缩减,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题详解】读图可知,长江下游南岸2000年、2008年及2016年距江岸相同距离的平均跨江时间均比北岸略短。
影响车辆跨江耗时的原因有路程、通行速度等。
由材料可知,南北岸跨江直线距离相同,南岸跨江耗时比北岸耗时短,可推知跨江耗时的影响因素为通行速度,公路网的完善有利于车辆的快速通行,从而缩短跨江通行时间,A正确;车道情况相同的条件下,车流量越大,通行速度越慢,B错误;人口分布越稠密,通行需求越大,车流量越大,跨江通行时间应较慢,C错误;河网密集状况主要影响水路运输,不影响陆路交通,D错误。
故选A。
【点睛】影响车辆跨江耗时的原因有路程、通行速度等,路程越长、通行速度越慢,车辆跨江耗时越长。
全国通用2024_2025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8人口
专题08 人口一、单选题(2024·全国乙卷·高考真题)中心城区通常为城市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
下表数据显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及2010~2024年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更。
据此完成下面1-3题。
A.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B.总人口削减,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C.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D.总人口削减,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2.与四城市人口变更共同特点类似的中国其他城市,一般具有()A.相像的空间形态B.趋同的主导产业C.一样的功能定位D.相近的等级规模3.依据四城市人口变更特点,城市规划应当引导()A.人口向中心城区再集聚B.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集聚C.中心城区核心功能疏解D.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均衡布局【答案】1.A 2.D 3.B【解析】1.依据表中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更数据可知上海人口净增加184.17万人,北京净增加228.1万人,广州净增加597.58万人,深圳净增加713.66万人,所以四城市总人口都是净增加的。
上海、北京中心城区人口数量削减,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增加,故上海、北京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削减,广州、深圳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虽然都增加,但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增加的远大于中心城区人口的增加量,故广州、深圳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也在削减。
故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选A。
2.人口规模是衡量城市规模大小的重要指标,一般城市规模越大等级越高。
反之城市规模大小也反映着人口规模的变更,故D正确;城市的形态、功能与城市人口变更没有多大关系,故AC错误;产业类型与人口变更关系不大,而产业规模的大小与人口变更有相关性,故B 错。
故答案选D。
3.由1 题可知四城市总人口都在增加,而结合所学学问,四城市经济发达,人口增加大都来源于人口的迁移,外来人口向中心城区再集聚会加大中心城区环境、交通、住房、社会管理的压力,所以城市规划应当引导外来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集聚,减轻城市中心环境、交通、住房、社会管理的压力,故A错B正确;中心城区核心功能的疏解,会变更城市的职能与功能,故C错;中心城区以外地区有不同的功能区,人口均衡布局可能影响中心城区以外的功能区布局,故D错。
2024年宁夏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宁夏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9年4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应邀出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的外方代表团团长时指出:“海洋对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
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
”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建设目标是打造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海洋环境。
要实现海洋的持久和平与普遍安全,各国必须摒弃传统的大国争霸思路,充分照顾彼此的安全关切和合理利益,联合起来打击海盗、人口走私、贩毒等海上犯罪行为,在涉及海洋权益争端时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短期内无法协商的问题可以考虑搁置争议。
共同繁荣、开放包容和清洁美丽的愿景意味着,我们要坚持开放的自由贸易体系,同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海洋环境保护等问题,发挥海洋作为国际贸易大通道的积极作用,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诉求。
随着人类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各国经济发展对资源需求的日益增加,各国都希望开发利用更多的海洋资源。
如何才能在更好地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又促进可持续发展、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海洋发展的“四个转变”:“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着力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要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着力推动海洋开发方式向循环利用型转变”;“要发展海洋科学技术,着力推动海洋科技向创新引领型转变”;“要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着力推动海洋维权向统筹兼顾型转变”。
这为海洋开发利用指明了方向。
具体到全球、地区和双边层面,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应该着眼于不同的路径,这样才更具有可行性。
在全球层面,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主要着眼于涉海全球公共问题的治理,各国应致力于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稳定有效的国际法和国际规则体系。
三年高考2024_2025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8人口含解析
专题08 人口〖2024年高考真题〗(2024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图1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
据此完成4—5题。
图14.【人口结构】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B.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D.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5.【人口迁移的影响】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A.人均消费剧增B.老龄化进程趋缓C.人均收入剧降D.劳动力供应过剩【答案】4.C 5.B【解析】4.从图中可以看出,同年龄段的女性比例均大于男性比例,所以非欧盟籍女性人口较男性多,A 错。
非欧盟籍25—50岁女性比例约为欧盟籍女性比例的2倍,因此非欧盟籍25—50岁女性比例较大,B错误;欧盟境内非欧盟籍人口年龄主要集中在25—50岁,属于劳动力人口,因此劳动人口比例较大,C正确;50岁以上人口比例欧盟籍比例大于非欧盟籍人口比例,D错误。
故选C。
5.欧盟地区是世界发达地区,人均收入高,消费水平高,非欧盟籍人口经济比欧盟落后,欧盟地区内非欧盟籍人口占比持续增加,会降低人均消费水平,A错误;从图中看非欧盟籍年龄集中在25—50岁,属于劳动力,年龄较轻,由于欧盟地区经济发达、人口老龄化严峻,大量非欧盟籍劳动力迁入,可以降低欧盟地区平均年龄,减缓欧盟地区老龄化进程,B正确;欧盟地区每年GDP总量缓慢增长,非欧盟籍人口大量迁入,可以缓解劳动力短缺状况,促进经济增长,使得人均收入上升,C错误;欧盟地区是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机会多,而且欧盟籍人口老龄化严峻,须要大量劳动力,不会出现劳动力过剩现象,D错误。
故选B。
(2024年江苏卷)图4为“我国某城市不同年份各年龄段人口数量占比图”。
读图回答9—10题。
9.【人口年龄结构】与2000年相比,2024年该城市A.人口总数削减B.老龄化加剧C.平均年龄减小D.劳动力增多10.【人口年龄结构】影响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更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增长B.医疗水平C.机械增长D.生育观念【答案】9.D 10.C【解析】考查人口年龄结构的变更。
高考地理人口专题试题答案
高考地理人口专题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人口增长率是指:A. 一年内人口增加数与年初总人口的比率B. 一年内人口增加数与年末总人口的比率C. 一年内出生人数与年初总人口的比率D. 一年内死亡人数与年末总人口的比率答案:A2. 下列哪个因素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A. 经济因素B. 政治因素C. 宗教信仰D. 地形条件答案:D3. 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公式为:A. 出生率 - 死亡率B. 人口总数 / 出生人数C. 人口总数 / 死亡人数D. 人口总数 / (出生人数 + 死亡人数)答案:A4.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是:A. 自然增长B. 机械增长C. 国际移民D. 农村人口回流答案:B5. 人口容量的估算通常考虑以下哪些因素?A. 资源状况B. 科技发展水平C.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二、填空题1. 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的__________数量,它是衡量人口地理分布的重要指标之一。
答案:人口2. 人口年龄结构可以分为__________型、成年型和老年型,这种划分有助于分析人口的社会经济特征和发展趋势。
答案:幼年3. 在人口迁移的规律中,推拉理论认为,人口迁移的原因是原居住地的__________因素和目的地的__________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排斥吸引三、简答题1. 请简述人口增长模式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答:人口增长模式分为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三个阶段。
原始型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传统型特点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现代型特点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
2. 描述人口城市化的主要表现和影响。
答:人口城市化的主要表现包括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和城市地域范围扩大。
其影响表现在经济结构的变化、就业机会的增加、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增大等方面。
四、综合题1. 根据以下数据,计算该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高考人口试题及答案
高考人口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根据联合国的定义,人口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活在某一特定区域内的()。
A. 所有生物B. 所有哺乳动物C. 所有人类D. 所有植物答案:C2. 人口增长模式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 经济发展水平B. 教育水平C. 医疗条件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3. 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一定比例。
A. 60B. 65C. 70D. 75答案:B4.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包括()。
A. 经济因素B. 政治因素C. 环境因素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5. 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量,通常以()计算。
A. 每平方公里B. 每公顷C. 每英亩D. 每平方米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人口增长的阶段包括()。
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B.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C.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D. 低出生率、高死亡率答案:ABC2. 人口迁移的类型包括()。
A. 国际迁移B. 国内迁移C. 农村到城市迁移D. 城市到农村迁移答案:ABCD3. 人口结构的变化可能带来哪些社会问题?()A. 劳动力短缺B. 老龄化问题C. 儿童教育需求增加D. 医疗保健需求增加答案:ABD4. 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包括()。
A. 经济发展B. 社会制度C. 文化传统D. 宗教信仰答案:ABCD5. 人口普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A. 人口数量B. 人口年龄结构C. 人口性别比例D. 人口教育水平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答案:人口增长可能导致资源消耗增加、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系统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2.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有哪些影响?答案:人口老龄化可能导致劳动力短缺、养老金支付压力增大、医疗保健需求增加、经济增长放缓等。
3. 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分别有哪些影响?答案: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可能造成劳动力流失、经济发展减缓;对迁入地可能带来劳动力增加、经济发展加速,同时也可能带来社会资源分配压力、文化冲突等问题。
2020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单元质检卷:第七章人口的变化(含答案解析)
2020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单元质检卷第七章人口的变化(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2018湖北荆州一模)生育旺盛年龄一般为20~34岁。
下图为某国2018年生育旺盛年龄人口数量与不同年龄段(每5岁为一个年龄段)人口数量的比值变化曲线。
读图,完成1~2题。
1.该国的人口增长模式最可能是()A.原始型B.传统型C.过渡型D.现代型2.若图中国家为发展中国家,为应对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应采取的适宜措施是()A.合理控制人口过快增长B.鼓励生育,接纳移民C.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D.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答案1.D 2.C解析第1题,由图可以看出,该国老龄化人口众多,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属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模式,为现代型。
第2题,由图可以看出,该国人口增长模式是现代型,人口增长缓慢,排除A项。
该国是发展中国家,鼓励生育,接纳移民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排除B项。
该国人口老龄化严重,老年人口比例大,劳动力不足,不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需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排除D项。
(2018江西赣州上学期期末)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与第五次相比,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如下表所示。
读表,完成3~5题。
0~14岁比重15~64岁比重65岁以上比重全国-6.29% 4.38% 1.91%甲省区-7.28% 6.58%0.7%(注:抚养比=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3.根据该数据可以反映出我国()A.人口增长加快B.出生率低于死亡率C.已进入老龄化社会D.劳动力仍较充足4.甲省()A.人口进入零增长B.老龄化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C.有大量人口外出打工D.抚养比上升5.甲省区最可能是()A.贵州B.广东C.甘肃D.四川答案3.D 4.B 5.B解析第3题,表中数据反映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出生率下降(0~14岁比重下降)、15~64岁(主要劳动力)比重上升、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7)人口变化与人口问题——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点题型限时练
(7)人口变化与人口问题——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点题型限时练时间:25分钟黑河—腾冲线(下图)是一条贯穿我国版图的假想直线段,大致划分出了我国人口在区域上的分布,体现了我国人口东南和西北的分布差异。
该线东密西疏的人口格局一直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具有“不可破”的特性。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东密西疏的人口格局“不可破”的主导因素是()A.自然环境B.城市化C.交通状况D.农业基础2.图中Q地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高,气候寒冷B.纬度低,气候湿热C.深居内陆,气候干旱D.地势高,气候寒冷3.可使我国人口格局发生较显著变化的措施是()A.加快东部城市群建设B.扶持西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C.平衡东、西部资源分布状况D.完善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人口增长率为一定时间内人口增长数与人口总数之比。
读1990—2005年欧洲各年龄组人口增长率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欧洲各年龄组人口增长率反映了()A.青壮年人口大量迁出B.人口总数趋于稳定或下降C.老年人口迁入数量较多D.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5.影响欧洲老年人口增长率较高的主要因素是()A.人口出生率B.人口迁移C.人口分布D.人口密度6.No table of contents entries found.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即为老龄化社会。
人口学家根据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人口分成多种类型。
图5为“2010年和2016年中国人口类型分省分布示意图(台湾省数据暂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10年,老年Ⅱ型省份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附近B.2016年,除西藏外,全国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C.2010年,成年型省份全部集中在西北和青藏地区D.广东省老年人口比例增长最快8.影响重庆、四川老龄化出现时间较早的主要因素是()A.生育观念B.户籍政策C.产业结构D.人口迁移9.据图可推断,2016年后()A.我国将继续紧缩生育政策B.劳动力紧张状况显著改善C.劳动密集型产业被迫转型D.中国人口仍维持高速增长以色列国土面积1.49万km2,2/3土地为沙漠和山地,人均水资源不足世界人均的3%。
专题07 人口-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真题题源解密(新高考通用)(解析版)
专题07人口考情概览:解读近年命题思路和内容要求,统计真题考查情况。
2024年真题研析:分析命题特点,探寻常考要点,真题分类精讲。
近年真题精选:分类精选近年真题,把握命题趋势。
知识速记:归纳串联解题必备知识,总结易错易混点。
名校模拟探源:精选适量名校模拟题,发掘高考命题之源。
考向考查统计命题解读考向一人口的分布2024·浙江卷(1月),1~2题,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考查形式多为图文结合形式来表现某种人口现象,重在考查学生看图识图能力和对人口模块知识点概念的理解。
重点考查人口的迁移和人口的增长,侧重原因、特点和影响类的题目。
考向二人口数量变化与人口迁移2024·湖南卷,4~5题,人口数量变化与人口年龄结构2024·广西卷,3~4题,人口迁移(流动)产生的原因及影响2024·北京卷,4题,吸引人口迁入的原因(拉力作用)2024·浙江卷1月,28题,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考向三人口容量2024·北京卷,11题,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命题分析人口是我国最重要的国情,尤其近年来我国人口问题日趋严重,呈复杂化、多样化,是经济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所以在高考中是避不开的一个点。
2024年高考地理,重点考查人口数量变化和人口迁移方面的知识点,如湖南卷4~5题,人口数量变化与人口年龄结构;广西卷3~4题,人口迁移(流动)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北京卷4题,吸引人口迁入的原因(拉力作用);浙江卷(1月)28题,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
人口分布于人口容量部分的知识点考查较少,浙江卷(1月)1~2题,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北京卷11题,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考查形式多为图文结合形式来表现某种人口现象,重在考查学生看图识图能力和对人口模块知识点概念的理解,侧重原因、特点和影响类的题目。
试题精讲考向一人口分布(2024·高考·浙江卷1月)西安是关中—天水经济区中心城市,拥有国家级航空产业基地,该基地位于阎良。
2024年福建省高考地理真题卷及答案
绝密★本学科试卷启用前2024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本场考试75分钟,满分100分1.考生领取试卷和答题卡后,要认真检查试卷、答题卡。
2.如遇试卷、答题卡分发错误及试题字迹不清、重印、漏印或缺页等问题,应举手询问,在开考报告监考员:如开考后再行报告、更换的,所延误的考试时间不予补充。
3.涉及试题内容的疑问,考生不得向监考员询问。
4.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题,书写在试卷(题签)、草稿纸上或答题卡上非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因地制宜发展是乡村振兴中的必由之路。
现将不同错落的区位条件划分等级。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某村落要进行传统农业花卉种植,提供鲜切花配送服务,那么这个村落满足的条件最可能是()A. LCIB. L+C+C. LC+I+D. L+CI+2. 某村落满足L+CI+,为解决人才不足和运营低效等问题,实现旅游业加速发展,最适宜引进()A. 高新技术业B. 食品加工业C. 文化创意业D. 仓储运输业3. 某村落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断发展,不断挖掘乡村文化并传承保护,下图符合该村经济状况和乡村文化发展趋势的是(实线为文化,虚线为经济)()D.C.B.A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
产业协作与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方向。
近年来,我国和欧洲产业协作不断加深,商品、服务要素、生产要素和信息跨国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扩大与增加,下图示意我国和欧洲地区产业协作要素流动。
其中,△代表高端科研零部件或低级零部件中的一种。
▲代表另一种。
□代表中等零部件,◯代表代理组装的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图中黑色虚线箭头代表的是( )A. 原材料B. 信息C. 劳动力D. 能源5. ▲无法形成成规模的产业集群的原因是( )A. 产业分工与技术保护B. 生态环境与土地租金C. 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D. 人口规模与人口素质研究人员在海南岛东侧大陆架水下38米处放置了传感器,检测底层海水温度与海平面变化,记录了由7月1日至7月31日的数据,不考虑天文潮汐。
专题08 人口-五年(2019-2023)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解析版)
五年(2019-2023)年高考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8 人口命题规律考点分布考点01 人口的分布(2023·浙江·高考)中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
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增长明显,但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基本不变。
下面为中亚五国地形及各国人口、面积柱状图。
完成下面1-2小题。
1.下列中亚国家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A.土库曼斯坦B.哈萨克斯坦C.吉尔吉斯斯坦D.塔吉克斯坦2.影响中亚东南部地区人口较密集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热量B.矿产C.水源D.土壤【答案】1.B 2.C【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四国的人口密度土库曼斯坦为12.6人/平方公里、哈萨克斯坦为7.0人/平方公里、吉尔吉斯斯坦为33.7人/平方公里、塔吉克斯坦分布为69.2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最小的是哈萨克斯坦,B正确,ACD错误。
所以选B。
2.中亚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较少,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使得水资源成为限制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在东南部地区降水量稍多,且有河流发育,水资源相对较丰富,人口分布较多,C正确;热量、矿产、土壤不是影响该地区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ABD成为。
所以选C。
【点睛】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一定时间内的空间存在形式、分布状况,包括各类地区总人口的分布,以及某些特定人口(如城市人口、特定的人口过程和构成(如迁移、性别等)的分布等。
人口分布是受自然、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自然环境条件(如纬度、海拔、距海远近等)对人口分布起重要作用。
20世纪以来,随世界范围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越来越大。
(2021·海南·高考)下图为某大洲局部区域图。
据图完成下面3-4小题。
3.导致甲地附近海岸线破碎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海浪作用B.流水作用C.冰川作用D.风力作用4.造成乙地所在区域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降水稀少B.海拔较高C.纬度较高D.冰川广布【答案】3.C 4.A【分析】3.读图可知,图中甲地位于南美洲西南部,那里曾经是南半球冰川发育的地方。
2024天津高考真题地理(教师版)
2024天津高考真题地理(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天津地处“九河下梢”,是著名港口城市,历史上因河而生、向海而兴。
完成下面小题。
1. 与天津城市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的河流是()A. 甲、乙B.C. 乙、丙D. 丙、丁2. 对图中所示四条河流当前主要功能描述正确的是()A. 甲一物资运输B. 乙一淡水养殖C. 丙一蓄水灌溉D. 丁一分水泄洪研究发现,在全球变暖过程中,气温变化幅度最大的是北极地区,这与北极海冰减少对气温增幅的放大作用密切相关。
差值(104km2)(差值=当月海冰面积-上月海冰面积)。
完成下面小题。
3. 据图分析,该年北极海冰面积的变化特点是()A. 1月增长最快B. 4月缩小最快C. 9月面积最小D. 12月面积最大4. 从海气相互作用角度判断,北极海冰面积减少会导致()A. 海面蒸发减弱,热量损失减少B. 大气对海面逆辐射减弱C. 极地东风和极地高压均增强D. 海面对大气的辐射增加下图是澳大利亚地形和气候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如果只考虑纬度地带性,那么25°S的植被类型应当是()A. 荒漠B. 低矮灌木丛C. 泰加林D. 苔原6. 下列关于澳大利亚东、西两岸水热条件不同的原因最准确的是()A. 相对海拔高度差异大B. 大气环流和海陆位置不同C. 两侧洋流性质相同D. 盛行风不同4月下旬某日,华北地区某市经历了一次锋面天气过程,气象小组利用该市近地面到3千米高空风场图(下图),研究该天气系统。
完成下面小题。
7. 经研究,绘制出的不同时刻锋面高度位置图与实际相符的是()A. B.C. D.8. 上图所示时段,该市最有可能经历的天气过程是()A. 疾风骤雨气压升高B. 阴雨绵绵气温升高C. 云淡风轻气温降低D. 浓云密布气压降低广州国际生物岛原名官洲岛,位于广州市东南端,占地面积约1.83km2,南依广州大学城。
高考人口试题及答案
高考人口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中国人口普查数据,以下哪个年龄段的人口比例最高?A. 0-14岁B. 15-59岁C. 60岁及以上D. 65岁及以上答案:B2.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导致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A. 生育率下降B. 医疗条件改善C. 经济水平提高D. 战争答案:D3. 人口迁移对以下哪个方面没有直接影响?A. 劳动力市场B. 社会结构C. 土地利用D. 国际政治答案:D4. 根据可持续发展理念,人口增长应与什么相协调?A. 经济发展B. 资源利用C. 环境保护D. 社会稳定答案:B5.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A. 中国B. 印度C. 美国D. 日本答案:D6. 人口红利是指什么?A. 人口数量的增加B. 劳动力人口比例的增加A. 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 D. 儿童人口比例的增加答案:B7. 以下哪个不是人口政策的目的?A. 控制人口数量B. 改善人口结构C. 提高人口素质D. 降低人口密度答案:D8. 人口增长模式通常分为哪几种类型?A. 传统型、过渡型、现代型B. 传统型、现代型、后现代型C. 传统型、工业型、后工业型D. 农业型、工业型、服务业型答案:A9.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A. 经济机会B. 政治冲突C. 自然灾害D. 个人兴趣答案:D10. 人口密度是指什么?A. 每平方公里的人口数量B. 每公顷的人口数量C. 每平方英里的人口数量D. 每平方厘米的人口数量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人口普查是统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______人口数量和结构的一种方法。
答案:全体2.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______。
答案:死亡率3. 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______。
答案:10%4. 人口迁移通常分为国内迁移和______迁移。
答案:国际5. 人口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素质和______。
最新高考地理真题分类精编第七单元人口的变化及答案
第七H单元人口的变化人口的数量变化[2014·福建卷] 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
图3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
读图回答5~6题。
图35.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性别比例 B.医疗水平.教育程度 D.年龄结构5.D [解析] 从图上可以看出,2010年之前少儿抚养比持续下降,但占相当大的比例,即少儿人口比例大,而老年抚养比相对比较稳定;2010年以后,少儿抚养比稳定在20%左右,但仍高于老年抚养比。
2015年以后,老年抚养比上升,这一过程变化主要是受到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故D项正确。
老年抚养比与性别比例无关,医疗水平会影响死亡率,教育程度影响人口素质,故A、B、项错误。
6.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 )A.人口迁移加剧 B.劳动力渐不足.人口分布不均 D.社会负担减轻6.B [解析] 从图上可以看出,2025年以后老年抚养比超过少儿抚养比,并呈持续上升态势,即老年人口比例增大,将可能出现劳动力日渐不足的局面,故B项正确;人口迁移的主群体是青壮年,老年人口增多将使得人口迁移减缓,故A项错误;人口分布是否均匀与老年抚养比增大无关,故项错误;老年人口比例增大会使社会养老负担加重,故D项错误。
2014·江苏卷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3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图9是1978年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图10是我国未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
读图回答17 ~18题。
9[]1017.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 )A.人口规模开始下降B.人口规模持续增加[].人口增速开始减慢D.人口规模保持稳定17.B [解析] 在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为正值,所以人口规模继续扩大。
高优设计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模拟题组训练七人口3(含解析)新人教版
七人口人口抚养比是指被抚养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可分为总抚养比、少儿(0~14岁)抚养比、老年(60岁及以上)抚养比。
劳动年龄人口比是指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占总人口比例。
2021年,我国开场出现人口抚养比与劳动年龄人口变化趋势转折点。
根据材料与以下图完成第1~3题。
1.(2021 届甘肃高三第一次高考诊断,1,人口构成与人口问题)图中四条曲线表示老年抚养比是( )2.(2021 届甘肃高三第一次高考诊断,2,人口构成与人口问题)以下关于我国劳动人口表达,正确是( )3.(2021 届甘肃高三第一次高考诊断,3,人口构成与人口问题)尽管2030年前我国仍处于抚养比拟低时期,但其对经济影响已转向负面。
以下措施有利于缓解这种趋势有( )①不再开展劳动密集型产业②逐步延迟退休年龄③适时调整生育政策④加快城市化进程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解析:第1题,随着方案生育政策实施,少儿抚养比呈下降趋势。
人口平均寿命延长,老年抚养比呈持续上升趋势。
读图可判断,c曲线是老年抚养比,a 是少儿抚养比,b是劳动力年龄人口,d是总抚养比。
第2题,2021年后劳动力人口占比重下降,总量不一定减少,A错。
2021年后素质进一步提高,B错。
劳动人口流动性强,C错。
经济水平提高,劳动力价格逐渐上升,D 对。
第3题,不再开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会造成失业人口增加,①错。
逐步延迟退休年龄,延长劳动力工作年限,可以降低老年抚养比,②对。
适时调整生育政策,提高人口出生率,减少老龄化比重,降低老年抚养比,③对。
加快城市化进程,不能降低抚养比重,④错。
所以B对。
史学家顾祖禹曾说,“山西之形势,最为完固……其东,那么太行为之屏障,其西,那么大河为之襟带。
于北,那么大漠、阴山为之外蔽,而勾注、雁门为之内险。
……又南,那么孟津、潼关,皆吾门户也〞。
1757年前,山西人口大体在600万~900万之间,1840年到达1 500万人,人均耕地减半。
2017版高考地理学考70分快练(选择题):快练七 人口问题 含解析
快练七人口问题(2016·浙江文综)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
完成1~2题。
1.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①城乡间人口流动②农业专业化发展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③→①→②2.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抚养比是指少儿人口(0~14岁)及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之和与劳动年龄人口(15至64岁)之比,就业比是指劳动年龄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下图为中国抚养比和就业比历史变迁及展望示意。
据此回答3~4题。
3.婴儿潮指的是在某一时期及特定地区,出生率较高的现象,下列年份中“婴儿潮”较明显的是()A.1950年~1960年B.1960年~1970年C.2000年~2010年D.2040年~2050年4.据图推测()A.就业比最低的时期主要是由于就业机会少导致的B.抚养比最低的时期是由于劳动年龄人口较多导致的C.2015年以后抚养比逐渐升高主要是由于婴儿潮导致的D.2020年以后就业比逐渐下降,说明劳动力严重不足(2016·湖州市阶段性考试)下图为四国2010年和2050年(预测)每100劳动人口(15~65岁)的家属(15岁以下和65岁以上)数量统计图。
完成5~6题。
5.2010年尼日利亚每100劳动人口的家属数量最多,主要由于()A.出生率高B.死亡率低C.迁入率高D.迁出率高6.中国劳动人口家属数量增加明显最主要原因是()A.人口出生率下降B.人口老龄化加剧C.人口迁移量增大D.城市化速度加快(2016·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高三联考)下图为某网上商城通过大数据分析绘制的“城市牵挂示意图”。
【2021高考地理热点】人口普查含答案
2021届高三地理热点专题训练:人口普查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据了解,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20年11月1日零时,分为普查准备、现场入户登记、数据处理及发布、总结表彰和开发应用四个阶段开展工作。
据悉,这次普查将首次采用智能手机自主申报,结合普查员手持电子设备(PAD或智能手机)现场采集,在“查人”的同时还要“查房”。
据此完成1~3题。
1.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目的可能是A.遏制人口老龄化现象B.完善人口发展战略C.增加人口受教育程度D.提高人口生育意愿2.与人工普查相比,智能手机自主申报信息,可以①保证工作质量②维护住户隐私③提升工作效率④提高准确率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查房”主要是为了A.增加国家财政税收B.调控房价C.推动城市化进程D.查准人口据中新经纬客户端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3月16日发稿时,已有广东、山东等24省份发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各地常住人口数据相继公布。
下表是部分省区常住人口统计表。
据此完成4~6题。
4. 在新一轮人口统计数据中,广东省常住人口和增量人口均居全国第一,是因为A.经济发展水平较高B.户籍管理政策严格C.全面二胎政策见效D.生活消费水平较低5. 以下不属于辽宁省常住人口负增长原因的是A.产业结构调整B.房价居高不下C.劳动力流出多D.新生儿数量少6. 北京市人口负增长最主要原因是A.环境条件优越B.公共服务水平高C.户籍政策调控严D.经济发展活力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简称“六普”),广东省流动人口分布在珠江三角洲、东翼、西翼和山区。
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简称“五普”)相比,“六普”广东省内流动人数从598.92万增至989.27万,省外流入人数由1506.49万增至2149.78万。
下图示意广东省流动人口迁移原因(单位:%)。
据此完成7~8题。
7. “五普”至“六普”期间,广东省流动人口①规模大、增长快②以省内流动为主③以青壮年人口为主体④流入地区分布均衡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8. 与其他省份流入人口数相比,广东省内流动人口数占流动总人口比重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①经济因素②家庭因素③社会因素④历史因素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2019年4月国家推出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在100万~300万的城市落户限制,放宽城区常住人口在300万~500万的城市落户条件,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真题汇编(江苏专用)人口(高频选择题60题)(解析版)
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江苏地区必修第二册)专题01人口精选高频考题60题·选择题内容概览考点01人口分布特征、原因及影响因素(22题)考点02人口迁移的时空特征、因素及影响(30题)考点03区域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8题)人口分布特征、原因及影响因素(22题)(22-23高一下·江苏徐州·期中)河南省2020年年末总人口为11526万人,比2019年增加40万人,常住人口9941万,常住人口排在广东省、山东省之后,居全国第三位。
下图为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河南省面积并不大,但却成为我国人口大省,其主要的原因是()A.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B.经济发达,外来人口多C.人口政策宽松,出生率高D.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充分2.图中甲地区人口主要分布在()A.河谷地区B.高山地区C.湖泊周围D.矿区3.乙地区的人口比较稀疏,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B.气候C.土壤D.植被【答案】1.A2.A3.B【解析】1.河南省地处中原地区,开发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人口稠密,A正确;河南地处中部地区,经济并不发达,对人口的吸引力较小,出生率高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人口政策宽松,BC错误;矿产资源资源丰富不是人口丰富的主要因素,D错误。
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图示甲地区为青藏高原,城市多分布在在河谷地带,河谷地区地势相对较低,气温较高,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宜城市的形成和发展,A正确。
高山地区海拔高,寒冷缺氧,不适宜人类居住,B错误。
青藏高原的湖区周围,多湿地沼泽,不适宜人类居住,C错误。
青藏高原上的矿产丰富区多位于干旱的柴达木盆地,不适宜人类居住,D错误。
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图中的乙地为我国的新疆,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较少,环境承载力低,因此新疆人口比较稀疏主要受气候的影响,B正确;地形、土壤、植被均不是人口稀疏的主要影响因素,AC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真题卷7 人口
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能够容纳的享有合理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由于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图示的四个市的人口容量也不同。
1.有人口学家采用下列公式估算理论人口容量,
理论人口容量=a×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
熟制,c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
假
设图示四市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大致相
同,按照该公式估算,四市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D.④
2.在各种自然资源中,对人口容量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水
资源。
据下图判断,四市中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
容量的城市代码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下图为
1950-2010 年世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根据相关知识,完成 3~4题。
3.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A.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
B.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
C.195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
D.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4.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3年启动实施一方是
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图9是1978 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图10是我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
读图回答5〜6题。
5.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
A.人口规模开始下降
B.人口规模持续增加
C.人口增速开始减慢
D.人口规模保持稳定
6.不同生育政策可能对我国未来人口产生的影响是
A.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增长速度将持续增加
B.生育政策不变,人口规模在未来30年持续下降
C.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D.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30年持续上升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
完成7~8题。
7.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
①城乡间人口流动②农业专业化发展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8.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
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
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
安徽省2017年常住人口达6254.8万人,比上年增加59.3万人。
2001—2017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年增长率如图2所示,同期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
据此完成9~10题。
9.2005年和2010年该省常住人口大量减少,表明该省当年
A.外出求学人数剧增 B.外出务工人员激增
C.外出旅游人数剧增 D.外来务工人员剧减
10.2013年后该省
A.人口出生率大幅提高 B.劳动力缺口逐渐缩小
C.人口回流现象渐明显 D.老龄化问题得到解决
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人口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
图3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
读图回答11~12题。
11.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性别比例
B.医疗水平
C.教育程度
D.年龄结构
12.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
A.人口迁移加剧
B.劳动力渐不足
C.人口分布不均
D.社会负担减轻
我国人口迁移类型多种多样,对迁移人口的妥善安置,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回答13~14题。
13. 从人口迁移类型看,下列情况属于生态移民的是
A. 三峡库区居民外迁
B. 三江源牧民迁入城镇
C. 农村人口进城务工
D. 地震区灾民搬至异地
14. 三峡库区部分移民东迁沿海某地后,迁入地采取了“杂居”安置方式。
其深远意义是
A. 改善移民原有的生活习惯
B. 增进移民与当地居民的接触
C. 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
D. 便于移民的统一管理与服务
15. 三江源移民大多被安置在距离原居住地不远的城镇,这主要是考虑到
①自然环境的适应性②迁入迁出地交通的便捷性
③风俗习惯的相似相④保持牧民的原有生产方式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下图为某网上商城通过大数据分析绘制的“城市牵挂”示意图。
由于迁出人口比例较高,甲地网购收货量中,从异地下订单的寄达商品所占比例最高,从而成为2014年全国最受异地牵挂的城市。
读图,回答第16题。
16.据图可以推断,甲地人口迁出比例
A.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高
B.直辖市比省级行政中心高
C.珠江三角洲比四川盆地高
D.内陆城市比沿海城市高
图7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
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
完成17~19题。
17. 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
A.初期阶段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D.逆城市化阶段
18.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
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 三产业转移
19.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A.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B.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
C.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D.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