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财《会计电算化》第一章课堂笔记

合集下载

《会计电算化》读书笔记模板

《会计电算化》读书笔记模板
会计电算化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读书笔记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方面
数据
会计
理论表格会计ຫໍສະໝຸດ 电子会计改革
电算化 软件
规范
电算化
应用
配备
管理
工作
模块
方式
内容摘要
本丛书阐述了有关会计、财经法律、会计电算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紧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 条件下会计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吸收了近年来会计研究和法制改革的新成果。本书是湖南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 初级会计电算化。
目录分析
第一章会计电 1
算化概述
第二章会计软 2
件的运行环境
3 第三章会计软
件的应用
4 第四章电子表
格软件在会计 中的应用
5 附录会计软件
应用的补充说 明
第一节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及其特征 第二节会计软件的配备方式及其功能模块 第三节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 练习题
第一节会计软件的硬件环境 第二节会计软件的软件环境 第三节会计软件的络环境 第四节会计软件的安全 练习题
第一节会计软件的应用流程 第二节系统级初始化 第三节账务处理模块的应用 第四节固定资产管理模块的应用 第五节工资管理模块的应用 第六节应收管理模块的应用 第七节应付管理模块的应用 第八节报表管理模块的应用 练习题
第一节电子表格软件概述 第二节数据的输入与编辑 第三节公式与函数的应用 第四节数据清单及其管理分析 练习题
读书笔记
这是《会计电算化》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会计电算化》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会计电算化学习笔记

会计电算化学习笔记

会计电算化教学笔记一、系统管理:以Admin的身份登录1、Admin(系统管理员):管理整个系统权利最大任何系统设置2、操作员的设置:admin登录系统——权限——操作员——增加操作员(自己虚拟几个人)3、建立账套:admin登录系统——账套——建立——输入公司的相关信息账套:在会计电算化软件中,用于存放公司所有的会计数据的一种文件。

账套号:电算化软件中用以区别账套的唯一标记,数字001—999之间的任何整数。

4、分配权限:一个账套内至少要有三个人账套主管:拥有本公司账套的所有权力出纳:现金管理所有权力、总账权力中的出纳签字权力会计:总账权力里除了出纳签字、审核凭证以外的所有权力5、账套的引入和输出:引入:将电算化的文件打开输出:将电算化的文件保存,做备份的意思。

二、基础设置:以账套主管的身份登录1、基本信息:编码规则、数据精度2、机构设置:部门档案(增加——输入编码、名称等——保存)职工档案(职工编号——姓名——部门——回车保存)3、往来单位:客户分类(增加——输入类别编码、名称——保存)客户档案(客户编号——填制相关信息——保存)供应商分类(增加——输入类别编码、名称——保存)4、存货:存货分类(如原料、成品、半成品等——保存)存货档案——(输入存货的相关信息——保存)5、财务:●会计科目:增加、删除、修改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银行账、外币核算)应收账款及其子科目(客户往来)原材料、库存商品等存货类账户(数量金额式、数量核算)应付账款、应付票据(供应商往来)●指定科目:编辑——指定科目——现金、银行存款收款凭证:借方必有——现金和银行存款●凭证类别付款凭证:贷方必有——现金和银行存款转账凭证:凭证必无——现金和银行存款6、期初余额录入:总账——设置——期初余额——输入相应科目的数据——试算平衡白色:可直接输入米黄色:属于总账科目,输入其下属明细科目数据后系统自动填入数值青蓝色:该科目设置了“辅助核算”,应双击后在出现的新窗口中输入注:输入数据后,如试算不平衡,则检查:数据是否正确、个别备抵账户的余额方向是否正确三、日常账务处理:制单人员、出纳人员、审核人员、记账人员身份1、填制凭证:制单人员身份(总账——填制凭证——增加——输入凭证信息——保存)Enter —下一个项目=—自动填数-—红字金额space空格—借贷方向调整2、删除凭证:作废/恢复凭证(巡逻删除)作废凭证——整理凭证(物理删除)3、查询凭证:总账——凭证——查询凭证——输入相关条件——确认(只能看,不能改)填制凭证——点击“查询”(能改,能删除)4、出纳签字:出纳人员身份(总账——出纳签字——全部——签字或成批签字)5、审核签字:审核人员身份(总账——审核签字——全部——审核或成批审核)6、记账:记账人员身份(总账——记账)四、月末处理:转账定义、转账生成、对账、结账1、转账定义:定义月末转账的凭证,如结转本年利润、结转制造费用等2、转账生成:将转账定义的凭证正式生成记账凭证3、转账生成的凭证,应以审核人员的身份予以审核,并以记账人员身份记账4、对账:月末对公司账务进行对账(此处为账账核对)5、结账:即对本月账务进行月末结账,结账要求本月所有业务均已处理完并已记账,结账后不能再对本月的业务进行处理五、月末报表:1、报表格式设置:必须在“格式状态”下才能进行格式设置。

《电算化》笔记

《电算化》笔记

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述第一节会计电算化简介1.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的高级阶段。

2.会计电算化:1981年财政部和中国会计学会中提出来的3.狭义: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当代信息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包括利用计算机完成记账、算账、报账,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

4.广义:与实现会计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

包括会计软件的开发应用及软件市场培育、电算化人才的培养、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和管理、会计电算化制度建设。

5.会计电算化:电算化前提下的会计数据处理。

6.电算化会计:会计工作中应用计算机的过程。

一、模拟手工记账的探索起步会计的应用始于1954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

本阶段的特点:1.会计软件的内容是用计算机模拟手工记账,利用计算机完成单项会计核算任务。

2.会计软件的开发目标是实现会计核算电算化,计算机代替人工处理数据。

3.会计软件的特点是程序简单,程序和数据是相互联系的,没有数据管理,缺乏信息共享。

二、与其他业务结合的推广发展——繁荣发展阶段本阶段的特点:1.由单项会计核算向完整的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发展,企业积极进行业务流程重组,以会计核算系统为核心进行信息集成,实现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一体化,统一数据输入源头并保证其唯一性,加强了信息共享。

2.会计软件开发,针对整个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开发,硬件来看,从单机系统向局域网系统发展。

3.会计软件开始大量面市。

财政部先后颁发了一系列相关制度,包括《关于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

三、引入会计专业判断的渗透融合——高级阶段会计软件从核算型向管理决策型的方向发展。

本阶段的特点:1.从会计软件的内容来看,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备选决策方案。

2.从数据管理来看,数据冗余降到了最低,数据的应用可以无限扩张。

3.从硬件来看,企业逐步实现了由单机应用向网络应用的转变。

缺点:如何加强内部控制,缺乏统一的规范和理论指导。

会计电算化重点笔记

会计电算化重点笔记

会计电算化,笔试(第一章)会计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手工(初级),机械化(中级)和电算化(高级形式)三个数据处理阶段在机械化会计信息处理阶段,人员借助穿孔机,验孔机,分类机和编表机等设备实现会计信息的记录,计算,分类,汇总和编表工作。

国外只有少数大型企业在会计中运用国机械设备,我国几乎没有经历这一阶段。

1981年8月吉林长春,“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 正式提出“会计电算化”这一概念。

会计电算化基本构成:会计人员(主体),硬件资源,软件资源(核心,灵魂)【系统软件,会计软件】,信息资源(保障)【数据文件,会计规范】会计电算化的特征1.集成性2.自动性。

3实时性。

4复杂性。

5开放性。

会计电算化的作用:1。

会计电算化促进了会计工作效率的提高。

2。

促进了会计工作质量的提高。

3。

促进了会计工作效益的提高。

4。

促进了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

5。

促进了会计理论的发展。

会计电算化与手工会计的差异:1初始化工作的内容与性质不同(手工,初始化工作简单,风险小。

会计电算化初始化工作量大,较为复杂)2.会计科目的设置和使用方法不同。

3.会计账务处理程序不同(手工的常用账务处理程序有: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日记账核算形式。

其核算形式本质上是采用直线式数据处理流程。

会计电算化采用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本质上是放射式数据处理流程)4.会计账簿形式和簿记规则不同(手工会计的账簿形式分:订本式,活页式和卡片式。

错误时用划线更正法或红字更正法。

会计电算化中,不可能打印出订本式账簿,所有的帐页均按活页式打印后装订成册。

)5.会计报表的编制形式不同。

6.会计的职能范围存在差异(手工的只能范围局限于反映职能。

电算化的职能重点在于决策和控制。

)7内部控制制度和控制方法不同。

8.会计工作组织体制不同。

四次会计革命:原始社会的结绳记事,封建社会早期的簿记,欧洲文艺复兴的复式记账法,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笔记

会计电算化笔记

会计电算化笔记一、简介会计电算化是指在会计信息处理过程中应用计算机和相关技术的过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会计电算化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会计电算化的概念、优势以及应用进行系统性的总结和介绍。

二、概念会计电算化是指将传统的会计工作通过计算机和相关技术进行处理的过程。

它包括了对原始会计凭证的采集、整理和维护,对会计信息的加工、分析和报表的制作。

通过会计电算化,能够更加高效和准确地完成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支持决策。

三、优势会计电算化相对于传统的会计工作具有很多优势:1.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会计电算化,可以大大提高会计工作的处理效率。

传统的会计工作需要手工完成,工作量大且容易出错。

而通过计算机的应用,可以实现自动化的数据处理,极大地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了工作效率。

2. 降低成本会计电算化可以降低企业的会计操作成本。

传统的会计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和时间,而通过计算机的应用,节省了人力资源的投入,并且可以更加准确地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降低了错误率,减少了企业的损失。

3. 提高数据准确性会计电算化能够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通过计算机的应用,可以及时地对原始会计凭证进行采集和整理,减少了数据的漏洞和错误。

同时,计算机的计算精度相对人工更高,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对数据处理的影响,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

4. 加强内部控制会计电算化可以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

通过计算机系统的设置,可以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权限管理和审计追踪,降低了操作风险和数据泄漏的可能性。

同时,通过计算机系统的实时监控和报警功能,可以实时地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财务问题,加强了内部控制水平。

四、应用会计电算化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财务管理中。

下面是几个常见的会计电算化应用:1. 财务人员管理系统财务人员管理系统是企业会计部门的核心系统之一,通过这个系统可以管理和调度企业的财务人员,对财务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

2016会计从业《会计电算化》重点归纳:第一章第三节

2016会计从业《会计电算化》重点归纳:第一章第三节

2016会计从业《会计电算化》重点归纳:第一章第三节一、基本概念会计电算化:是指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对会计核算系统进行的整合和自动化。

二、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特点1.实时性特点会计电算化的系统具有实时性的特点,即及时更新,及时反映企业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实际情况。

企业的经济活动每发生一笔交易,系统都会自动进行处理和计算,不需要进行人工干预。

2.准确性特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数据精确度高,计算速度快,校验功能强,可以有效地减少因人为操作失误而导致的错误发生。

3.综合性特点会计电算化系统通常不仅包含会计核算的各个方面,还会将其他系统(如采购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等)集成到一起,形成完整的ERP系统,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4.自动化特点会计电算化系统具有自动化特点,可以代替人进行会计核算各方面的处理工作,包括数据的输入、点算、汇总、报表输出等。

三、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1.会计核算会计电算化系统可以自动地进行会计核算工作,通过计算机系统来实现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纳税申报等业务的自动化操作。

2.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中包括资金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风险管理、绩效管理等方面,会计电算化系统可以针对不同的财务管理需求,提供相关的应用模块。

3.经营管理会计电算化系统可以集成各种管理系统,如采购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生产管理等,实现企业全面高效的经营管理。

四、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优点1.提高效率由于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自动化、实时化特点,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使企业能够更快地反应市场变化,优化业务流程。

2.提高准确度会计电算化系统具有高精度的计算和校验功能,可以有效地减少因人为操作失误而导致的错误发生。

3.降低成本会计电算化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人工成本和物料成本,减少非生产性工作量,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提高可追溯性会计电算化系统可以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全面和灵活的追溯,管理者可以随时查询企业的历史数据,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对比。

初级会计电算化 笔记

初级会计电算化  笔记

初级会计电算化第一章会计信息系统主要问题:会计信息系统概念ERP的概念会计电算化的概念《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的要求电算化代替手工核算会计信息系统的概念:1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通过计算机对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实施管理的信息系统,其目标是将会计数据转换为会计信息。

---(1)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各种单据是信息流)---(2)信息和数据:信息是经过加工之后有用的数据。

(会计数据不一定是有用的但会计信息一定是有用的)2会计信息系统是ERP的重要组成部分。

ERP的概念1ERP即企业资源计划2ERP 的发展(1)库存管理的订货点法(2)物料需求计划简称MRP (3)制造业资源计划简称MRP2 (4) 企业资源计划简称ERP ERP的发展历史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1会计电算化是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会计工作,实现以计算机替代人工记帐、算帐、报帐,完成对会计信息分析应用为目标的会计工作的总和。

2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体制---财政部门管理会计电算化工作财政部关于电算化的相关文件:《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会计核算软件: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必须符合《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要求(1)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必须包括账务处理、报表管理在内的三个模块以上(2)会计处理结果准确无误(3)系统受攻击后恢复到最近工作状态的能力(4)有数据备份功能(5)有对录入数据正确性的基本逻辑判断能力对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要求1 《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对商品化软件的基本要求:(1)适应不同的会计制度、支持不同的会计科目体系(2)会计核算软件功能设计至少能覆盖手工会计核算全过程,包括:建立会计核算初始环境、设置账户并进行系统初始化、制录会计凭证(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审核、账务处理(分类记账、分类汇总)、生成发生额余额表、编制生成财务会计报告、生成并输出纸质账表单证档案资料。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电算化》知识点:第一章 第一节 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及其特征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电算化》知识点:第一章 第一节 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及其特征

第 1 章 会计电算化概述第1节 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及其特征大纲要求:根据2014年新考试大纲的要求,本节应掌握以下内容了解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的概念了解会计电算化的特征了解ERP 及ERP 系统与会计信息系统的关系了解XBRL 发展历程、作用和优势考点:1、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的概念2、会计电算化的特征3、ERP 及ERP 系统与会计信息系统的关系4、XBRL 发展历程、作用和优势知识点1:会计电算化的相关概念考点1、会计电算化狭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广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与实现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内容:会计软件的开发应用及其软件市场的培育、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和管理、会计电算化制度建设等【经典例题】:广义的会计电算化所包含的内容有( )。

A .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 百度出品:会计考试神器,扫码下载!海量免费资料,真题,模拟题,任你练!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初级职称,会计中级职称,一网打尽!官方QQ 群:318549896B.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和管理C.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建设D.会计软件的开发应用及其软件市场的培育【答案】ABCD考点2、会计信息化会计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会计核算,以及利用上述技术手段将会计核算与其他经营管理活动有机结合的过程。

会计信息化的特征: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实时便捷地获取、加工、传递、存储和应用会计信息,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经济运行提供充足、实时、全方位的信息。

【经典例题】会计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会计核算,以及利用上述技术手段将会计核算与其他经营管理活动有机结合的过程。

()【答案】对考点3、会计软件会计软件是指专门用于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的计算机软件、软件系统或者其功能模块,包括一组指挥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的程序、存储数据以及有关资料。

20XX会计从业资格《会计电算化》学习笔记(1)-会计从业资格考

20XX会计从业资格《会计电算化》学习笔记(1)-会计从业资格考

2013会计从业资格《会计电算化》学习笔记(1)-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第1页:第一节会计电算化简介第2页:第二节会计核算软件全套笔记:2013会计从业资格《会计电算化》学习笔记汇总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述第一节会计电算化简介在电子计算机日益普及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会计信息化已经成为会计业务发展的大趋势。

会计信息化是指会计工作与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有机融合,即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更好地发挥会计职能,可以极大地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

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经历了模拟手工记账的探索起步阶段,与企业其他业务相结合的推广发展阶段,为适应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发展要求引入会计专业判断的渗透融合阶段,以及与内部控制相结合建立ERP系统的集成管理阶段。

其中,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信息化的初级阶段,是会计信息化的基础工作。

一、模拟手工记账的探索起步我国会计电算化是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的。

当时主要处于实验试点和理论研究阶段。

1981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和第一汽车制造厂联合召开了“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正式提出了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将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简称为会计电算化。

1983年以后,微型计算机在国内市场上大量出现。

这一时期,多数企业和会计人员对“电算化”的理解,是设计一个专门的账务处理程序,模拟替代手工记账算账,利用电子计算机来处理会计账务。

模拟手工记账阶段的基本特征,是采用相应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并开发企业自身的“账务处理系统”。

这一时期开发的会计核算软件,实质上是将电子计算机作为一个高级的计算工具用于会计领域;系统开发的目标是使会计人员摆脱手工账务处理过程中繁杂易错的重复劳动。

但在其应用过程中还不能实现最大限度的数据共享,容易造成电算化会计数据资源的浪费,也无法实现会计电算化与企业其他信息系统的有效融合。

为使会计电算化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财政部于l989年底和1990年7月先后颁布了《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和《关于会计核算软件评审问题的补充规定(试行)》两个文件,确定了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评审制度和标准。

初级会计电算化学习笔记

初级会计电算化学习笔记

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述第一节会计电算化简介一、会计电算化概念1981年8月,正式把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称为“会计电算化”狭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运用;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一门融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为一体的边缘科学。

广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与实现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计划、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建设、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的培养与发展等。

二、会计电算化的作用(1)进行会计数据处理的时效性和正确性,提高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减轻会计职员的劳动强度;(2)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使财务会计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管理持、事先预测转变,为管理信息化打下基础;(3)推进会计技巧、方式、理论创新和观念更新,增进会计工作进一步发展。

三、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体制:1.财政部门管理全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地方各级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的会计电算化工作。

各单位在遵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财政部门会计电算化发展计划的条件下,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具体组织实行本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工作。

2.财政部管理会计电算化的基本义务:制订会计电算化发展计划并组织实行;制定会计电算化法规制度,对会计核算软件及生成的会计材料符合国度统一的会计制度情形实施监督;促进各单位逐步实现会计电算化,提高会计工作水平;组织开展会计电算化人才培训。

第二节财务软件一、财务软件的概念财务软件是指专门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包括采用各种计算机语言编制的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程序。

企业资源计划(简称ERP)二、财务软件的分类(一)按使用范围划分:通用财务软件和专用财务软件。

通用财务软件一般是指由专业软件公司研制,公然在市场上销售,能适应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会计核算与管理基本须要的财务软件。

目前我国通用会计核算软件以商品化软件为主。

(特点:通用性强,功能全面,需初始化处理,质量高)。

会计电算化每章知识要点总结第一章 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

会计电算化每章知识要点总结第一章 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

第一章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第一节会计电算化简介一、会计电算化简介1、会计电算化实现的是会计数据处理的工作。

2、会计电算化是1981年8月长春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上提出的。

3、EDPA是会计电算化在国际上的通用名词。

4、1958年我国第一台计算机诞生5、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三阶段:(1)试点阶段1979年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开始起步;1983年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开始试点(2)发展阶段(3)普及阶段6、1999年4月在深圳召开的“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上提出“会计信息化”。

7、会计软件的发展三阶段(1)专用会计软件(2)通用会计软件1988年商品化会计软件出现;1988—1998年主要是核算型商品化会计软件;1998年以后主要是管理型商品化会计软件;2000年以后,会计软件的功能得到迅速提升,逐步实现财务与业务的一体化处理、远程处理、在线实时监控、集团财务集中管理等功能。

(3)会计软件产业会计软件产业化的突出标志:开发设计规模化、软件生产工业化、软件售后服务专业化8、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建设1989年《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1994年《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9、会计电算化的人才培养方式: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实践锻炼、交流培训二、会计电算化的概念1、狭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广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实现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

2、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内容包括: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建设、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的培育与发展。

三、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系统的关系1、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利用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和处理,完成会计核算任务,并能为会计管理、分析、决策提供辅助信息的人机交互系统。

2、会计信息系统由人、计算机软件(包括程序和数据文件)、计算机硬件、运行规程四个方面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财《会计电算化》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系统课堂笔记◆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学习本章的主要目的是要求熟练掌握数据处理、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及其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及外界的数据联系,以便建立一个可以实现最大限度数据共享的系统。

学习本章要求重点掌握和理解的内容有:数据的含义、载体、在计算机中的一般组织层次;数据与信息的区别、信息与管理的关系、信息的主要属性、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以及会计数据处理的过程和特点;系统的概念和特性、信息系统的类型、会计信息系统及其特点、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地位、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联系等。

◆知识点整理一、数据、信息与数据处理(一)数据1、数据的定义、载体和简单分类(1) 数据的含义。

数据是对客观实体的性质、形态、结构、数量、价值和其他特征的描述,是用数字、文字、声音、图像等人们能识别的各种形式表现的一串特定符号,就是记录下来的客观实体某种属性的值。

(2)数据是客观实体属性名与属性值的统一体。

数据作为客观实体属性的描述形式,包含两方面的含义:首先,客观实体集中的每个属性名都可以用多个属性值来描述,每个属性值描述了某个实体某种属性的具体特征;同时,每个属性值必须从属于一个特定的属性名,否则就失去了该数据的意义。

(3)数据的载体。

数据必须记录或存储在一定的物理载体上,传统会计是以纸张为唯一数据载体,电算化会计可以采用磁盘、磁带、光盘、缩微胶片、穿孔卡片等一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作为数据载体。

2、数据在计算机中的组织层次除了零星的用于控制的变量和常数外,成批的、大量的数据在计算机中一般都要进行合理的组织,以便存储、查询并提高处理的效率,数据在计算机中的一般组织层次如下图所示:(1)字符,是指单个的字母、汉字或特定符号。

在计算机中汉字用两个字节,其他字符用一个字节表示和存储,他们是八个或十六个二进制位。

(2)数据项,是由若干个字符组成,描述了某个数据处理对象的某种属性,是具有独立意义的最小数据单位,就是通常的一个数据。

(3)记录,描述某个数据处理对象全部属性的相关数据项的有序集合。

在理论上(程序设计时)是计算机中数据存取的最小单位。

(4)文件,是具有指定标识(文件名)和组织结构的全部同类记录的集合,是计算机中数据存取的常用单位。

在文件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文件的三要素,即:文件名——包括盘符:,路径,文件基本名,•扩展名;文件结构——即记录包含的字段名称,类型,宽度和小数位数;文件的组织方式——包括顺序文件,索引文件和随机文件等。

(5)数据库是经过科学组织的相关文件的集合,是目前计算机中数据组织的最高层次,其要点是:数据冗余度最小:是以字段和记录为单位统一组织的。

可满足各种信息输出的需要,系统中数据可随意重新组织。

每个数据库文件与具体应用程序无关。

必须借助于先进的软件工具才能建立和使用数据库。

(二)信息1、信息的含义及其与管理的关系(1)信息的含义信息是经过人们的加工整理,有完整确切的含义,可以被人们立即使用的一组数据。

(2)数据与信息的区别是否经过人们有目的的加工处理,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是被加工处理的素材,其中蕴涵着有用的信息。

数据是系统的输入,而处理后的输出结果是信息。

是否有完整确切的含义,数据有粗糙性、孤立性、零散性非条理性等特点,而信息则是具有明确的含义的一组数据。

是否可以被人们所立即使用,数据一般不能立即使用,需要进行挑选、识别、整理、分类等加工,而信息则是有用形式的一组数据。

(3)信息的价值信息不是物资产品和商品,准确计量其价值比较困难,但收集与处理信息同样也耗费了人类的一般劳动,而恰当地使用这些信息又的确能给人们带来经济上、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好处,因此信息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4)信息与管理的关系正确的管理决策,在其他情况相同的条件下,主要取决于掌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因此掌握系统、全面、准确、及时、适用的信息是进行现代化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生产愈发展,社会愈进步,信息愈重要。

2、企业管理信息及管理阶层的划分(1)信息流的概念从经济的角度看企业存在着三种“流”,即物流、货币流和信息流。

物流: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流程,是物资存放地点、存在形态和使用价值的运动变化过程。

货币流:是物流的价值反映,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价值运动与价值实现过程。

信息流:伴随物流和货币流而产生的数据与信息的运动过程。

它既包括反映物流和货币流运动状态、数量、流向的状态信息,也包括企业管理者所发出的指挥控制生产经营活动的指令信息。

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保证信息流的通畅十分重要,它的任何阻塞和失真都会造成生产经营活动的混乱或降低其经济效果。

(2)企业管理信息、管理阶层及信息系统类型分析该图具有三层含义:企业纵向可划分为三个管理阶层:车间、工段、班组——基层管理阶层;会计、计划等职能部门——中间管理阶层;厂长、经理、董事会——企业最高管理阶层。

企业的三类管理信息,其数据量大小不同;信息的综合性、复杂性和加工的难易程度不同;数据的生成关系是自下而上的。

信息的层次越高,其数量越小,但综合性、复杂性和加工难度越大。

三种类型和层次的信息系统,基层管理阶层主要由自己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记录和收集数据并用于业务处理和控制——这是业务处理系统;为企业中间管理阶层提供信息——是管理信息系统;为企业最高管理阶层提供信息——是决策支持系统。

(三)信息的属性信息的属性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主要属性包括: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适用性和经济性;其他属性包括:信息的使用和更新频率、结构化程度、重要程度、信息的来源与信息量。

研究信息的各种属性,,就是要统筹兼顾,使建立的系统更科学合理,提高处理效率并降低信息成本。

(1)准确性,是指信息的真实性和精确性, 要注意剔除虚假不实、错误的数据并保持合理的精确度。

(2)及时性,是指信息的使用时效,过时的信息已经丧失了它的大部分使用价值。

(3)完整性,是指系统提供的信息必须是充分的、系统全面的,根据支离破碎、零散片面的信息是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的。

(4)适用性,即针对性,是指不同的信息使用者所需信息的种类、数量和详略程度也不相同,因此系统应针对不同的使用者提供的信息既充分完整又必须是简单适用并且没有冗余。

(5)经济性,提高信息的质量与生产信息的成本成正比,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要尽量降低信息的生产成本。

(6)信息的使用或更新频率,这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信息的使用或更新变动程度。

信息的使用或更新频率是进行文件组织形式、存取方式设计的依据。

(7)信息的来源,企业的信息可分为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两类,内部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比较容易,格式和内容容易规范;外部信息的种类、格式、内容五花八门,不容易获取、规范和处理。

(8)信息的结构化程度,数据的内容、排列次序、格式有一定规律,不经常变化的数据集合,其结构化程度高,在计算机中容易处理,结构化程度低的数据集合不便于计算机处理。

(9)信息的重要程度,有些数据具有分类功能,是记录的查找标志。

对这类数据一般都要编制成代码,并要加强审核校验以确保其正确可靠,因为他们是否正确,将直接关系到后续处理的正确性。

(10)信息量,如平均处理量、高峰期处理量等,用他们可估算文件所需的存储容量,便于数据文件设计。

(四)数据处理过程数据处理是对数据进行采集、分类、存储、加工和输出等一系列加工处理将其转换成信息的过程。

它包括:(1)数据的收集,是数据处理的首要一环,首先要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其次要加强数据的审核工作,确保所采集和输入数据的正确性。

(2)数据的存储,原始数据、中间计算结果、输出信息等大量的数据都要存储在计算机中。

手工与电算化会计数据存储方式的比较:手工会计数据存储方式——纸介质书面形式,其特点是占用空间大、成本高、查找费时费力。

(3)数据的加工,是对数据进行各种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归纳汇总,使之成为信息的过程。

它包括八种基本操作,即:变换、排序、核对、合并、更新、抽出、分解、生成。

(4)数据的传输,数据的产生、收集、处理和信息的使用可能并不在同一地点,因此必须将数据传送到指定的地方去,这就是数据的传输。

数据的传输方式为:单机内部文件传递、书面传递、软盘传递和网络数据传递,他们各有特点。

对于数据传输的要求主要是:准确及时、安全保密。

(5)数据的检索,是在计算机存储的数据中找到所需要的数据并将其输出出来。

对数据检索的要求是:查询方法丰富,使用方便并迅速得到结果。

要注意存储媒介的选择,文件的组织方式和存取方法等对数据查询效率影响较大。

(6)信息的输出,信息的输出是指,将处理的结果用适当的形式输出给信息的使用者。

信息的输出方式有:屏幕显示、打印输出、文件输出、网络输出、图形输出。

(五)会计数据处理过程及其特点1、会计数据的收集和录入阶段数据收集与录入阶段的工作内容包括:观测、识别、挑选、整理与审核数据;采用单证形式记录数据;数据录入临时文件;审核修改数据;记入正式文件。

会计数据收集与录入阶段的特点:由于目前主要靠人工利用键盘输入数据,其速度极慢,又容易出差错,是计算机系统的“瓶颈”;数据输入后的分类、记账、算账和编制报表都是在会计程序控制下自动快速处理的,一般不会出错,因此输出信息的质量就完全取决于输入数据的真实、完整和准确程度;一旦错误数据进入系统,由于计算机运算速度快、数据综合处理的特点,其错误的扩散速度和危害面也迅速扩大了。

因此,数据的收集与录入阶段是计算机系统数据处理的基础和信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为保证输入数据的正确性,必须采用人机结合的形式,以计算机程序校验为主,严把数据输入的质量关。

目前电算化会计系统信息质量控制的主要作法:利用人工严格审核所有输入前的数据;最大限度地利用会计软件进行输入数据的校验;设立专职审核员对所有输入后数据进行逐一审核签字,未经审核的数据不许入账。

2、会计数据的加工处理和储存阶段该阶段是数据处理的中心环节,数据发生质的转变,被加工成信息。

在电算化会计系统,数据的加工处理是按事先设计的会计软件集中化、自动化、准确快速完成的,因此,使会计数据处理过程和方法标准化、规范化了,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处理的及时性和效率,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

原始数据、中间计算结果和输出信息,各种凭证、账簿、报表数据,各种会计代码、定额、计划文件都要存储在机内,因此需存储的数据量极大。

3、会计数据的输出阶段会计信息输出的特点是数量大,输出形式多种多样。

必须认真选择各种合适的输出形式,并尽量提高输出速度。

二、会计信息系统(一)系统及其特征1、系统的概念系统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和部分,为实现某种目标而组成的一个整体。

2、系统的特性(1)目的性,系统具有要达到的总目标和应完成的任务,即系统具有目的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