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第1章

合集下载

高一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知识点

高一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知识点

高一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知识点1.高一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知识点篇一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俗名:沼气、坑气2、分子结构:CH4:以碳原子为中心,四个氢原子为顶点的`正四面体(键角:109度28分)3、化学性质:①氧化反应:(产物气体如何检验?)甲烷与KMnO4不发生反应,所以不能使紫色KMnO4溶液褪色②取代反应:(三氯甲烷又叫氯仿,四氯甲烷又叫四氯化碳,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说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4、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所有的烷烃都是同系物)5、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式(结构不同导致性质不同)烷烃的溶沸点比较:碳原子数不同时,碳原子数越多,溶沸点越高;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数越多熔沸点越低同分异构体书写:会写丁烷和戊烷的同分异构体2.高一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知识点篇二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理解n(B)在公式c(B)=中V(B)(1)溶质是用物质的量表示而不是质量表示;体积表示溶液的体积,而不表示溶剂的体积,并且体积单位为L。

(2)带结晶水的物质溶于水后,溶质是不含结晶水的化合物,溶剂中的水包括结晶水。

(3)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不变,但随溶液体积的变化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同。

(4)气体溶于一定体积的水中,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而应根据溶液密度和溶液质量求算。

(5)若浓溶液稀释或浓度差别较大的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的总体积比原来的体积之和小。

3.高一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知识点篇三原子与分子的异同分子原子区别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构成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化学反应前后并没有变成其它原子相似点:(1)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2)质量、体积都非常小,彼此间均有一定间隔,处于永恒的运动中;(3)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不同;(4)都具有种类和数量的含义。

分离科学-概述-第一章-沉淀-07

分离科学-概述-第一章-沉淀-07

历史回顾
概论
自从人类利用物质开始就有分离过程。特别是人们对 物质的认识有了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等概念之后,分 离技术对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利用,对推动社会生 产、经济、科学技术的进步都起着重大的作用。 我们生活的自然界是混合物的世界,我们通常利用的 许多物质都是混合物,但有时候我们需要将混合物分离 后才能利用。因此分离技术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生活、生 产的需要。分离方法和技术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技术分 支则首先是原子能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现在分离过程 已经融入到原子能、化工、矿冶、石化、制药、生化、 环保等许多部门,成为许多工业的中心问题、联系经济 效益的关键,也是许多科学研究课题的组成部分。
机械分离
1 过滤 2 沉降 3 离心分离 级 4 旋风分离 5 静电除尘 固体颗粒大小 密度差 密度差 密度差 细颗粒带电 过滤介质 浆状物回收 重力 按密度分级 离心力 按重度或分子量分 惯性力 电场 除尘 除尘
第一章 沉淀和共沉淀
§1。沉淀分离法 1。1 溶解度、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1)溶解度曲线和超溶解度曲线 物质的溶解度取决于物质在一定溶液条件下的条件 溶度积常数 K’sp。 沉淀过程只能发生在过饱和溶液内。但是在过饱 和溶液中并不一定立即发生沉淀。
相同)、化学性质都不同。 例如NH4Cl·MClO3 (M=Fe3+,Cr3+) 等
例如NaNO3·CaCO3 ,KClO4·PbSO4 ,BaSO4·KMnO4
§2。2 均匀体积分配共沉淀
‧发生共沉淀时若微量组分在溶液中的浓度分布是均
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化学与化工学院讲授《纯化与分离科学》课程时使用的教学课件
课程基本内容
概述 结晶沉淀和共沉淀 挥发(蒸馏、升华、) 萃取(液液萃取、双水相萃取、超临界萃取,浸取) 色层分离(色谱、离子交换、电泳) 膜分离 泡沫浮选分离法 电化学分离 其他分离方法 溶剂和容器、样品预处理

07工艺第一章

07工艺第一章

主要用于大批量生产中
2、直接找正装夹 由操作工人直接在 机床上利用百分表、 划线盘等工具进行工 件的定位,俗称找正, 然后夹紧工件,称为 直接找正装夹。 见图1-12 用于单件小批生产中, 或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时。
划线找正装夹:
是事先在工件上划 出位置线,找正线 和加工线,装夹时 按找正线进行找正, 即定位,然后再进 行夹紧。 见图1-13 适用于单件小批量 生产中的复杂铸件 或铸件精度较低的 粗加工工序。
从工艺特点的角度划分: 单件小批生产 中批生产 大批大量生产
下表为按重型机械、中型机械和轻型机械的年生 产量列出的不同生产类型的规范。
各种生产类型的工艺特点
工艺特征 加工对象 毛坯 机床 工装 装配方法 工艺文件 对操作工人的 技术水平要求 成本 发展趋势 单件小批量 经常变换 自由锻、木模手工造型; 精度低、余量大 通用机床,机群式布置 通用工装 修配 简单工艺过程卡 高 高 成组技术、数控技术、 加工中心 中批生产 周期性变换 模锻、金属模; 精度和余量中等 通用机床,部分专机, 按零件类别分工段排列 专用工装 不完全互换 详细工艺过程卡 一般 一般 柔性制造系统(FMS) 大批大量 固定不变 模锻、机器造型; 精度高,余量小 自动机床,专用机床 生产流水线排列 高效专用工装 完全互换 详细工艺过程卡 工序卡、调整卡 低 低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CIMS),加工自动化
二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一)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概念: 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生产对象( 毛坯)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பைடு நூலகம்质等,使其成 为成品和半成品的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机械产品生产过程的一部分, 是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切削、磨削、特种加工等) 直接用于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表面粗糙度以及 力学物理性能,使之成为合格零件的全部劳动过程。

宏观经济学 07-1 收入-支出模型

宏观经济学 07-1 收入-支出模型

2、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每增加1单位收入而引起的消费 的增加量。(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公式: MPC= c
y
若收入增量和消费增量均为极小时,则
dc MPC= dy
※基本特点: ① MPC是消费曲线上该点切线的斜率; ② 0<MPC<1; ③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凯恩斯宏观经济理 论的三大心理规律之一,认为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 增加,消费增加的比例越来越小。
③结论:消费变动要比收入变动稳定得多。
2、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主要观点及理论分析: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是莫迪利安尼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 的。该理论认为:人生分为青年、壮年、老年三个阶段, 消费者会把一生的财产和收入合理地分配在各个阶段。
①在青年时期,收入比较低,往往举债消费,负储蓄; ②在壮年时期,收入比较高,人们会偿还原先的债务并 为退休后进行储蓄; ③在老年时期,开始消费壮年时期的储蓄。
1、均衡产出/收入的概念
※总产出/总收入从产出或生产角度反映了特定时 期经济系统所生产/供给的总量,表示了经济的供 给方面。
※那么,均衡的产出/收入就是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 称为均衡产出/收入。
※把总产出/收入用y来表示。则均衡的产出/收入 y=AD
1、均衡产出/收入的概念
※均衡的产出/收入y=AD。AD如何来表示? ※国民经济统计中,用总支出表示经济的需求方面。 总支出是经济中用于新生产产品和劳务的支出总量, 是总需求统计指标。
◆消费函数最简单处理办法:收入和消费之间关系
是线性的。如果收入消费之间关系是线性的,这时 消费函数可表示为:
c = α+βyd (α>0, 0<β<1) α: 自发消费部分,不随收入的变化而变动; βyd : 引致消费部分,随着收入的变化而变动。 注:在简单的两部门经济中yd =y。两部门的消 费函数可以写成: c = α+βy

《人力资源管理》第01-07章在线测试

《人力资源管理》第01-07章在线测试

《人力资源管理》第01章在线测试《人力资源管理》第01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7:00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在一切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是()。

A、物力资源B、财力资源C、人力资源D、信息资源2、1954年,最早明确提出人力资源概念并被认可的是( ).A、加里•德斯勒B、彼得•德鲁克C、约翰•罗杰斯•康芒斯D、泰勒3、不需要到某一固定办公室来统一办公的成员,可称之为( )。

A、临时工B、远程职工C、自由职业者D、白领阶层4、工作除了对雇员日常的指导工作外,就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经理们还应该负责以下().A、实施员工福利计划方案B、制定人力资源规划C、分析劳动力变化趋势和有关问题D、贯彻HRM实践和为HR部门提供必要的信息5、根据国际人事管理协会(IPMA)的素质模型,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人力资源管理应该扮演的四种角色中,不包括( ). A.事物处理者 B.战略伙伴 C.变革推动者 D.员工服务者A、事物处理者B、战略伙伴C、变革推动者D、员工服务者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本题空白。

您可以直接获得本题的2分)2、(本题空白.您可以直接获得本题的2分)3、(本题空白。

您可以直接获得本题的2分)4、(本题空白。

您可以直接获得本题的2分)5、(本题空白。

您可以直接获得本题的2分)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人力资源的本质是能力,人只不过是一个载体而已.正确错误2、“富二代”“官二代”属于人力资源中的人才。

正确错误3、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所获得的竞争优势就有可能比通过其他手段所获得的竞争优势更为持久。

正确错误4、快乐的工人也一定是生产率高的工人.正确错误5、人力资源管理对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作用不明显。

第七章1:浅埋暗挖法

第七章1:浅埋暗挖法

2、光面爆破的几个要点
(1)钻眼:质量要求较高,炮眼外斜率不应 大于5%;
(2)掏槽、中空、周边眼布置。 ❖ 掏槽:掏出一些空眼,增加自由面,提高
爆破效果。 ❖ 中空眼:采用钻机凿一些大直径的空眼,
为掏槽孔爆破提供临空面。 ❖ 周边眼:沿开挖设计轮廓线布置,减小超
欠挖量。
2、光面爆破的几个要点
(3)装药结构:径向或轴向间隔装药。 (4)起爆顺序与传爆方向:――微差爆
地下结构与技术
第07章 浅埋暗挖法
主讲教师 : 肖 明
LOGO
第七章 浅埋暗挖法
§7-1 概述 一、概念:
浅埋暗挖法:在特定条件下,不开挖地面,在
地下进行开挖和修筑衬砌的隧道施工方法。
一般是在埋深较浅的土层中进行地下施工。
浅埋暗挖法施工原理
定义:
设计思想:
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
浅埋暗挖法是一 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
作为初期支护,两拱架的纵向间距不应大于 1.2m,在两拱架之间应设置直径为20~22mm 的钢撑杆。 (b)喷射砼:喷层应及时,厚度10~15cm. (c)施加二次支护: ❖ 在二次衬砌和一次衬砌之间一般设一道防水层。 ❖ 砼二次衬砌一般为35~45cm
钢拱架结构
四、管棚变位、土层沉降监控措施
管棚法施工在开挖面前1~0.8倍开挖直径的上 方地面会发生沉陷。沉陷顺序是:管棚、 围岩、地表。防止措施有
§7-3 矿山施工法
❖矿山法:(从矿山开挖方法引入的方法)采 用传统钻爆法和臂式掘进机开挖的方法。
❖适用:各类岩层的地下工程(土层不采用) ❖要点:施工——是钻眼、爆破;支护——钢
木支撑和喷锚支护两种。 ❖ 钻爆开挖和喷锚支护施工方法称“新奥

第1章 有理数-第07讲 有理数的减法及加减混合运算(老师版)

第1章 有理数-第07讲 有理数的减法及加减混合运算(老师版)

第07讲有理数的减法及加减混合运算一、有理数的减法定义: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例如:(-5)+?=7,求?,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1)任意两个数都可以进行减法运算.(2)几个有理数相减,差仍为有理数,差由两部分组成:①性质符号;②数字即数的绝对值.2.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即有:a-b=a+(-b).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将加减法统一成加法运算,适当应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计算.题型一、有理数的减法例1.计算-3-(-2)的结果是( )A.-5B.-1C.-6D.6【答案】【答案】B【分析】根据减去一个负数等于加上这个负数的相反数进行计算.【详解】-3-(-2)=-3+2=-1,故选B.例2.下列各式错误的是()A.1-(+6)=-5B.0-(+3)=-3C.(+6)-(-6)=0D.(-15)-(-5)=-10【答案】【答案】C【详解】1-(+6)=-5正确,0-(+3)=-3正确,(+6)-(-6)=12故错,(-15)-(-5)=-10正确,故选C.例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减去一个负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B.两个负数相减,差仍是负数C.负数减去正数,差为负数D.正数减去负数,差为正数【答案】【答案】B【解析】减去一个负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表述正确,两个负数相减,差仍是负数,表述错误,当减数的绝对值等于或大于被减数的绝对值时,两个负数相减的差可能是0或是正数,C选项,负数减去正数,差为负数,因为负数减去正数相等于负数加上一个负数,结果为负数所以表述正确, D选项,正数减去负数,差为正数,因为正数减去负数,差为相当与正数加上一个正数,结果为正数,所以表述正确,故选B.例4.3-(-5)=____.【答案】【答案】8【分析】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据此计算即可.3-(-5)=3+5=8.故答案为:8.例5.(-7)+_____=(-4);_____+(-11)=-2【答案】【答案】39例6.已知|a+2|+|b-1|=0,则(a+b)-(b-a)=______.【答案】【答案】-4.【详解】∵|a+2|+|b-1|=0,∴a=-2,b=1,∴(a+b)-(b-a)=(-2+1)-(1+2)=-1-3=-4例7.计算:(1)(-28)-(-12);(2)|-3-5|;(3)3-(-5);(4)-3-(-2);(5)4-7;(6)0-(-16).【答案】【答案】(1)-16;(2)8;(3)8;(4)-1;(5)-3;(6)16【详解】【分析】利用有理数减法法则进行运算.(1)原式=(-28)-(-12)=-28+12=-16.(2)原式=|-3-5|=|(-3)+(-5)|=|-8|=8.(3)原式=3-(-5)=3+5=8.(4)原式=-3-(-2)=-3+2=-1.(5)原式=4-7=4+(-7)=-3.(6)原式=0-(-16)=0+16=16.例8.计算下列各题:(1)9-(-7);(2)(-4)-(-6);(3)(-10)-(-10);(4)(-3)-0;(5)(-10)-20;(6)(-7.3)-(+7.3).【答案】【答案】(1)16;(2)2;(3)0;(4)-3;(5)-30;(6)-14.6.例9.在抗洪抢险中,解放军战士的冲锋舟加满油,沿东西方向的河流抢救灾民,早晨从A地出发,晚上到达B地,约定向东记为正,向西记为负,当天的航行路线记录如下(单位:千米):14,-9,+8,-7,+13,-6,+12,-5.(1)请你帮忙确定B地相对于A地的位置;(2)若冲锋舟每千米耗油0.5升,油箱容量为28升,冲锋舟在当天救灾过程中至少还需补充多少升油?【答案】【答案】(1)20千米;(2)9升【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加法,可得和,再根据向东为正,和的符号,可判定方向;(2)根据行车就耗油,可得耗油量,再根据耗油量与已有的油量,可得答案.【详解】(1)14-9+8-7+13-6+12-5=20(千米).答:B地在A地的东边20千米处.(2)这一天航行的总路程为14+|-9|+8+|-7|+13+|-6|+12+|-5|=74(千米),应耗油74×0.5=37(升),故还需补充的油量为37-28=9(升).答:冲锋舟在当天救灾过程中至少还需补充9升油.题型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例10.不改变原式的值,将1-(+2)-(-3)+(-4)写成省略加号和括号的形式是()A.-1-2+3-4B.1-2-3+4C.1-2+3-4D.1-2-3-4【答案】【答案】C【分析】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将加减混合运算写出省略加号代数和的形式.【详解】原式=1-2+3-4,故选:C .例11.把6-(+3)-(-7)+(-2)写成省略加号的代数和的形式是_____.【答案】【答案】6-3+7-2【分析】根据去括号的法则即可解答.【详解】解:6-(+3)-(-7)+(-2)=6-3+7-2.例12.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中,把加减混合运算都统一成______运算,原来的算式就转化为求几个正数或负数的_____.在一个算式里,通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及其前面的运算符号“_____”省略不写.【答案】【答案】加法和+例13.计算:12-(-18)+(-7)=_____.【答案】【答案】23【分析】将减法转化为加法,再根据法则计算可得.【详解】原式=12+18-7=30-7=23.故答案为:23.例14.计算:(1)3-8;(2)-4+7;(3)-6-9;(4)8-12;(5)-15+7;(6)0-2;(7)-5-9+3;(8)10-17+8;(9)-3-4+19-11;(10)-8+12-16-23;【答案】【答案】(1)3;(2)3;(3)-15;(4)-4;(5)-8;(6)-2;(7)-11;(8)1;(9)1;(10)-35【详解】解:(1)3-8=-5(2)-4+7=3(3)-6-9=-15(4)8-12=-4(5)-15+7=-8(6)0-2=-2(7)-5-9+3=-14+3=-11(8)10-17+8=10+8-17=18-17=1(9)-3-4+19-11=-3-4-11+19=-18+19=1(10)-8+12-16-23=-8-16-23+12=-47+12=-35例15.计算:(1)(-16)+5+(-18)+0+(+26);(2)-2123 ++314 --23 -+14 .【答案】【答案】(1)-3;(2)-18【详解】(1)(-16)+5+(-18)+0+(+26)=[(-16)+(-18)]+(5+0+26)=-34+31=-3;(2)-2123 ++314 --23 -+14 =-2123+23 +314-14=-21+3=-18.例16.计算:(1)(-7)-(+5)+(-4)-(-10)(2)-23 +516 +-416 -913【答案】【答案】(1)-6;(2)-9【分析】(1)先把减法转化为加法,再按加法法则计算即可;(2)根据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计算即可.【详解】解:(1)原式=(-7)+(-5)+(-4)+(+10)=-(7+5+4)+(+10)=-16+(+10)=-6;(2)原式=-23 -913+516 +-416=-10+1=-9.例17.某仓库原有某种货物库存200千克,现规定运入为正,运出为负;一天中七次出入如下(单位:千克)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30+80-10+100-90+30-25(1)在第________次纪录时库存最多.(2)求最终这一天库存增加或减少了多少?(3)若货物装卸费用为每千克0.3元,问这一天需装卸费用多少元?【答案】【答案】(1)四;(2)增加了55千克;(3)109.5元【分析】(1)分别算出每一次出入后的库存量,再比较即可;(2)根据表格数据相加计算即可求解;(3)根据总价=单价×数量计算即可求解.【详解】解:(1)第一次库存为:200-30=170千克,第二次库存为:170+80=250千克,第三次库存为:250-10=240千克,第四次库存为:240+100=340千克,第五次库存为:340-90=250千克,第六次库存为:250+30=280千克,第七次库存为:280-25=255千克,∴在第四次纪录时库存最多;(2)-30+80-10+100-90+30-25=55千克,∴最终这一天库存增加了55千克;(3)(30+80+10+100+90+30+25)×0.3=109.5元,∴这一天需装卸费用109.5元.1.把-6-+7 +-2 --9 写成省略加号和的形式后的式子是()A.-6-7+2-9B.-6-7-2+9C.-6+7-2-9D.-6+7-2+9【答案】【答案】B【详解】解:-6-+7 +-2 --9 =-6-7-2+9.故选B .2.如图,数轴上A 点表示的数减去B 点所表示的数,结果是().A.8B.-8C.2D.-2【答案】【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减法首先由数轴得出A 点表示的数是-4,B 点表示的数是4,然后根据减法法则求出结果.由题意得,A 点表示的数是-4,B 点表示的数是4,则-4-4=-8,故选B .3.已知a 、b 、c 三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几个判断:①a <c <b ;②-a <b ;③a +b >0;④c -a <0中,错误的个数是()个.A.1B.2C.3D.4【答案】【答案】C 【分析】根据数轴的性质,各数对应的位置,逐一判定即可.【详解】根据已知,得①a <c <b ,正确;②-a >b ,错误;③a +b <0,错误;④c -a >0,错误;故答案为C .4.计算:|-6|-(+5)=_________.【答案】1【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和减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6|-(+5)=6+(-5)=1,故答案为:1.5.(-2)-(-5)=(-2)+(______);0-(-4)=0+(______);(-6)-3=(-6)+(_________);1-(+37)=1+(______).【答案】【答案】+5,+4,-3,-37【解析】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直接变形即可得到:(-2)-(-5)=(-2)+(+5);0-(-4)=0+(+4);(-6)-3=(-6)+(-3);1-(+37)=1+(-37).故答案为+5,+4,-3,-37.6.计算:(1)(-6)-9;(2)(-3)-(-11);(3)1.8-(-2.6);(4)-213 -423.【答案】【答案】(1)-15;(2)8;(3)4.4;(4)-7【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解;(2)(3)根据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进行计算即可得解;(4)根据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1)原式=(-6)+(-9)=-15;(2)原式=-3+11=8;(3)原式=1.8+2.6=4.4;(4)原式=-213 +-423 =-73 +-143=-7.7.计算(1)(-7)-2(2)(-8)-(-8)(3)0-(-5)(4)(-9)-(+4)(5)(+5)-(-3)(6)(-3)-(+2)(7)(-20)-(-12)(8)(-1.4)-2.6(9)23--13 (10)-16 --13 (11)(+45)-(-67)(12)5-9(13)(-4)-(-9)(14)0-(+4)(15)(-2.5)-5.4【答案】【答案】-9、0、5、-13、8、-5、-8、-4、1、16、112、-4、5、-4、-7.9【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转化为加法,然后根据异号两数相加和同号两数相加,可直接计算即可.试题解析:(1)-7 -2=(-7)+(-2)=-9(2)-8 --8 =(-8)+(+8)=0(3)0--5 =0+5=5(4)-9 -+4 =(-9)+(-4)=-13(5)+5 --3 =5+3=8(6)-3 -+2 =(-3)+(-2)=-5(7)-20 --12 =(-20)+(+12)=-8(8)-1.4 -2.6=-1.4 +-2.6 =-4(9)23--13 =23+13=1(10)-16 --13 =-16 ++13 =16(11)+45 --67 =45+67=112(12)5-9=5+-9 =-4(13)-4 --9 =-4+9=5(14)0-+4 =0+-4 =-4(15)-2.5 -5.4=-2.5 +-5.4 =-7.98.计算:(1)12-(-18)+(-7)-15;(2)-40-28-(-19)+(-24)-(-32);(3)4.7-(-8.9)-7.5+(-6);(4)-23+-16 --14 -12;【答案】【答案】(1)8;(2)-41;(3)0.1;(4)-1112【详解】解:(1)12-(-18)+(-7)-15=12+18-7-15=30-22=8(2)-40-28-(-19)+(-24)-(-32)=-40-28+19-24+32=-40-28-24+19+32=-92+51=-41(3)4.7-(-8.9)-7.5+(-6)=4.7+8.9-7.5-6=13.6-13.5=0.1(4)-23+-16 --14 -12=-23-16+14-12=-23-16-12+14=-43+14=-11129.某检修小组乘一辆检修车沿一段东西方向铁路检修,规定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小组的出发地记为M,某天检修完毕时,行走记录(单位:千米)如下:+12,-5,-9,+10,-4,+15,-9,+3,-6,-3,-7(1)问收工时,检修小组距出发地M有多远?在东侧还是西侧?(2)若检修车每千米耗油0.3升,求从出发到收工时检修车共耗油多少升?【答案】【答案】(1)收工时,检修小组距离出发地M点3千米,在M点西侧;(2)24.9升【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加法,可得答案;(2)根据单位耗油量乘以路程,可得答案;【详解】解:(1)12-5-9+10-4+15-9+3-6-3-7=-3;答:收工时,检修小组距离出发地M点3千米,在M点西侧.(2)12+5+9+10+4+15+9+3+6+3+7×0.3=83×0.3=24.9(升).答:从出发到收工时检修车共耗油24.9升;。

07-1非上市公众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公开转让说明书

07-1非上市公众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公开转让说明书

非上市公众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公开转让说明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开转让股票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根据《公司法》、《证券法》和《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85号)的规定,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股东人数超过200人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请人)申请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以下简称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开转让,应按本准则编制公开转让说明书,作为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申请公开转让股票的必备法律文件,并按本准则的规定进行披露。

第三条本准则的规定是对公开转让说明书信息披露的最低要求。

不论本准则是否有明确规定,凡对投资者投资决策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均应披露。

申请人根据自身及所属行业或业态特征,可在本准则基础上增加有利于投资者判断和信息披露完整性的相关内容。

本准则某些具体要求对申请人不适用的,申请人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影响内容完整性的前提下作适当调整,但应在申报时作书面说明。

第四条申请人在公开转让说明书中披露的所有信息应真实、准确、完整,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第五条申请人应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披露公开转让说明书及其附件,并作公开转让股票提示性公告:“本公司公开转让股票申请已经中国证监会核准,本公司的股票将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开转让,公开转让说明书及附件披露于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和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平台(或),供投资者查阅”。

第六条公开转让说明书扉页应载有如下声明:“本公司及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公开转让说明书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本公司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保证公开转让说明书中财务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中国证监会对本公司股票公开转让所作的任何决定或意见,均不表明其对本公司股票的价值或投资者的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

密码学第1章

密码学第1章

第1章 古典密码 1.2.3 代换密码
26个英文字母和Z26的元素之间可以建立一个一一对应关系, 于是Z26上的任一个置换也就对应了26个英文字母表上的一个置 换。因此可以借助Z26上的置换来改变英文字符的原有位置,以 达到加密的目的,Z26上的置换看成了加密所需的密钥。这样可 以将加密和解密过程直接看做是对英文字母表进行了置换变换。
第1章 古典密码 定义1.2.1 移位密码体制 令M=C=K=Z26。对任意的
key∈Z26,x∈M,y∈C,定义 ekey(x)=(x+key) mod26 dkey(y)=(y-key) mod26 在使用移位密码体制对英文符号进行加密之前,首先需要 在26个英文字母与Z26中的元素之间建立一一对应关系,然后应 用以上密码体制进行相应的加密计算和解密计算。 例1.2 设移位密码的密钥为key=7,英文字符与Z26中的元
中,如下表所示:
第1章 古典密码
1 1 2 3 4 5 q y a h c
2 w u s k v
3 e i/j d l b
4 r o f z n
5 t p g x m
第1章 古典密码 在给定了字母排列结果的基础上,每一个字母都会对应一
个数字αβ,其中α是该字母所在行的标号,β是该字母所在列的 标号。通过设计的棋盘就可以对英文消息进行加密,如u对应 的是22,f对应的是34。
可见,加密方法、解密方法、密钥和消息(明文、密文) 是保密
通信中的几个关键要素,它们构成了相应的密码体制。
第1章 古典密码 定义1.1.1 密码体制
密码体制的构成包括以下要素: (1) M:明文消息空间,表示所有可能的明文组成的有限集。 (2) C:密文消息空间,表示所有可能的密文组成的有限集。 (3) K:密钥空间,表示所有可能的密钥组成的有限集。 (4) E:加密算法集合。 (5) D:解密算法集合。

地理课件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章 第2节 第2课时 四季形成和五带划分

地理课件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章 第2节 第2课时 四季形成和五带划分

类型之一 了解地球的四季变化(或二分二至)
[2016·湘潭]中学生倩倩去黑龙江省漠河观光旅游,发现当地白昼时
间超过 16 小时,那么她旅游期间地球在下图中的大致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地球的公转引起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黑龙江漠河的白昼时间 超过 16 小时,说明此时昼长夜短,为北半球夏季。从地球公转示意图中看, 甲图太阳的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为夏至日。
【答案】 A
【规律总结】昼夜长短的变化(图中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
(1)春分、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夏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直射南回归线。 如上图。
(2)太阳直射点运动顺序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如果取二分二至的 第一个汉字恰好是“春夏秋冬”,也就是四季的变化规律。
(3)太阳直射点移动到北半球,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长,黑夜短。此时 南半球各地是昼短夜长。
夜最短;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为 9 月 23 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等长。8 月 5
日地球运行在夏至日与秋分日即②与③之间,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位于北半
球的我国福建省三明市此时昼长夜短。
5.[2016·邵阳]小芳发现,邵阳夏季天黑得较晚,冬季天黑得较早,如图 漫画所示,造成昼夜长短差异的原因是( D )
二、综合题
11.[2016·益阳]读经纬网图(图甲)和地球公转运动的二分二至图(图乙), 回答问题。
(1)甲图 A 点的经度是 0° ,图中 A、B、C、D 四点中,位于 E 点西南方 向的是 C 点。
(2)甲图中,当 A 地为一年中的 7 月时,D 地为 7 月,A、D 两地同一时 期季节相反,是由于地球的公 转运动造成的。
【解析】 据图可知①地位于北寒带,终年寒冷;②地位于北温带,四季 分明;③地位于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冬至日,⑤地为极昼。图示时刻太阳 直射赤道,是北半球的春分或秋分,是北半球的春季或秋季期间。此时全球各 地昼夜等长,但②地纬度高于③地,③地获得太阳光热较②地多。冬至是我国 科学考察队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期。

新人教高中化学必修1讲义07 第一章第三节第1讲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及表示

新人教高中化学必修1讲义07 第一章第三节第1讲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及表示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1讲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及表示【讲】知识点1多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1.从得失氧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如:S + O 2SO 2 C + O 2CO 2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如:2CuO +C=====高温2Cu +CO 2↑对于反应2CuO +C=====高温2Cu +CO 2↑:(1)氧化铜失去氧,发生还原反应,被碳还原,铜单质是 还原 产物,氧化铜是 氧化 剂。

(2)碳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铜氧化,二氧化碳是 氧化 产物,碳是 还原 剂。

失去氧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对应产物是还原产物,本身是氧化剂。

得到氧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对应产物是氧化产物,本身是还原剂。

氧化还原反应:一种物质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同时另一种物质失去氧发生还原反应的反应。

2.从元素化合价升降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特征) (1)对于有氧元素参加的反应,分析化合价变化2CuO +C=====高温2Cu +CO 2↑ CuO +H 2=====△Cu +H 2O Fe 2O 3+3CO=====高温2Fe+3CO 2①碳化合价 升高 ,碳 得 氧,碳发生 氧化 反应,碳被氧化铜 氧化 ,二氧化碳是 氧化 产物,碳是 还原剂 剂。

②)氧化铜化合价 降低 ,氧化铜 失 氧,氧化铜发生 还原 反应,氧化铜被碳 还原 ,铜单质是 还原 产物,氧化铜是 氧化剂 剂。

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对应产物是还原产物,本身是氧化剂。

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对应产物是氧化产物,本身是还原剂。

氧化还原反应:凡是有元素 变化 的反应(2)对于无氧元素参加的反应Fe +CuSO 4=====△Cu +FeSO 4:①铁元素元素化合价 升高 ,铁单质发生 氧化 反应,铁单质被 氧化 ,FeSO 4是 氧点燃点燃化产物 ,铁单质是 还原剂 剂。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课件07-1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课件07-1

∆U = 0
从Gay-Lussac-Joule 实验得到: 理想气体在自由膨胀中温度不变,热力学能不变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和焓仅是温度的函数 设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是 T , V 的函数
U = U (T , V )
从Joule实验得 所以 因为
dV ≠ 0
§1.1
热力学的研究对象
局限性: 局限性: 不知道反应的机理、速率和微观性 质,只讲可能性,不讲现实性。
§1.2
几个基本概念
(1)体系和环境 )
体系(System)
被划定的研究对象,亦称为物 系或系统。
环境(surroundings)
体系以外并与体系有相互作用 的部分。
§1.2 几个基本概念
体系分为三类: 1.敞开体系(open system) 体系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
∆U = Q + W
dU = δ Q + δ W = δ Q + δ We + δ Wf
对于恒容而无非体积功的过程,
dV = 0,
δ Wf = 0
dU = δQ − Pe dV
dU = δ QV
∆U =Qv
等容且不做非膨胀功的条件下,系统的热 力学能的变化等于等容热效应
对于恒压而无非体积功的过程, P1=P2=Pe=常数
能量守恒—— ——热力学第一定律 §1.3 能量守恒——热力学第一定律 1 热和功的概念
热(heat):系统与环境之间因温差而传递的能量 称为热,用符号Q 表示。 Q的取号: 系统吸热,Q>0 系统放热,Q<0
热的本质是分子无规则运动强度的一种体现 计算热一定要与系统与环境之间发生热交换 的过程联系在一起,系统内部的能量交换不可能 是热。

高二物理07第一章第5节电势差

高二物理07第一章第5节电势差

课题:电势差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以比值法定义电势差的概念为起点,强化电势差与电场力做功和试探电荷无关,运用理论探究的方法,由电场力做功和电势能的关系导出电势差和电势的关系,从而得到电势差命名的由来。

在物理学中,特别是在技术应用方面常用到的是电势差的概念,电势差往往比电势更有意义。

引入电势差的概念,使求静电力做功的计算十分方便,不必考虑静电力的大小和电荷移动的路径,特别是对于静电力是变力时,就只能用W AB =qU AB 来计算。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理解电势差是描述电场的能的性质的物理量知道电势差与电势零点的选取无关,熟练应用其概念及定义式进行相关的计算知道电势与电势差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抽象思维的能力,综合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原有知识的加工,对新旧知识的类比、概括,培养学生知识自我更新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电势差的概念;静电力做功公式 的推导和该公式的具体应用。

难点:静电力做功公式中正负号的应用与正负号的物理意义学法指导预习问题【问题1】什么叫电势差、电势差与电势有怎样的关系?【问题2】电势差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电势差的正负表示什么意义?【问题3】静电力做功与电势差有怎样的关系?预习检测一、电势差的概念1.定义:电场中两点间 的差值.2.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与零电势点的选择 .3.公式U AB =φA -φB ,U BA = ,可见U AB = .4.电势差是 ,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也叫 .5.电势差的单位是 ,符号是 .二、静电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1.电场力做功在电场中,电荷q 从A 点移动到B 点,电场力做功W AB 是确定的,如果将电荷量变为2q ,则电场力做功加倍,即为2W AB .但是,电场力做的功W AB 与电荷量的比值W AB q是不变的. 2.静电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W AB =E p A -E p B =qφA -qφB =q (φA -φB )即W AB =____或U AB =______.难点探究1.对电势差与电势关系的理解【特别提醒】(1)讲电势差,必须明确是哪两点的电势差,A 、B 间的电势差记为U AB ,而B 、A 间的电势差记为U BA ,U BA =φB -φA =-(φA -φB )=-U AB .(2)电势差的正负表示电场中两点电势的相对高低,若U AB >0,则φA >φB ,若U AB <0,则φA <φB ;电势的正负表示比零电势点的电势高还是低,φA >0,说明A 点电势高于零电势点电势.2.对静电力做功与电势差关系的理解(1)静电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电荷q 在电场中从A 移动到B 时,静电力做的功W AB 等于电荷在A 、B 两点的电势能之差.即 W AB =E p A -E p B =qφA -qφB =q (φA -φB )=qU AB (2)U AB =W AB q的三点说明 ①U AB =W AB q中,W AB 为q 从初位置A 移动到末位置B 静电力做的功,W AB 可为正值,也可为负值,q 为电荷所带电荷量,正电荷取正值,负电荷取负值.②由U AB =W AB q可以看出,U AB 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正电荷由A 点移到B 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W AB .若电场力做正功,U AB 为正值;若电场力做负功,则U AB 为负值.③公式W AB =qU AB 适用于任何电场,U AB 为电场中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W AB 仅是电场力做的功,不包括从A 到B 移动电荷时,其他力所做的功.式中各量均有正负,计算时W 与U 的角标要对应,即:W AB =qU AB ,W BA =qU BA .3.电势差有正负之分,如何理解电势差的正负?提示: 电势差的正负不是物理中表示矢量方向的正负,而仅仅是表示一种比较关系,例如U AB =6 V ,表示A 点的电势比B 点高6 V ;U AB =-6 V ,表示A 点的电势比B 点低6 V .4.计算两点之间的电势差有两个公式U AB =W AB q和U AB =φA -φB ,这两个公式有什么区别? 提示: 电场具有多种属性,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描述电场的属性,公式U AB =W AB q是从静电力做功的角度来定义的,而U AB =φA -φB 是从电势出发来定义电势差.5.求静电力做功有哪些方法?提示: (1)利用功的定义求解在匀强电场中,W AB =qE ·d ,其中d 为电荷沿电场线方向的位移.(2)利用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量的关系求解W AB =E p A -E p B .(3)利用电势差与静电力做功的关系求解W AB =qU AB .(4)仅有静电力做功时,利用动能定理求解W 电=E k2-E k1.典型例题1.在电场中把一个电荷量为-6×10-8 C 的点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电场力做功为-3×10-5J ,将此电荷从B 点移到C 点,电场力做功为4.5×10-5 J ,求A 与C 两点间的电势差.【反思总结】 (1)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点位置有关,故W AC =W AB +W BC .(2)公式U AB =W AB q中各量应代入数值计算,若代入绝对值计算,则只能求出电势差的绝对值. 2. 有一带电荷量q =-3×10-6 C 的点电荷,从电场中的A 点移到B 点时,克服电场力做功6×10-4 J ,从B 点移到C 点电场力做功9×10-4 J .问:(1)AB ,BC ,CA 间电势差各为多少?(2)如果以B 点电势为零,则A 、C 两点的电势各为多少?电荷在A 、C 两点的电势能各为多少?【反思总结】 (1)公式W =qU 适用于任何电场.(2)应用该公式时,可以三个量都取绝对值,计算出功的数值之后再根据受力和运动情况判断做功的正负,也可以将各个物理量带正负号进行运算.(3)电势能、电势、电场力做功、电势差之间的关系图:3.如右图所示,实线是电场线,虚线为等势面,已知相邻两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等,有一正电荷在等势面L 3处的动能为20 J ,运动到L 1处的动能为零,若取L 2处为零势面,则当此电荷的电势能为6 J 时,它的动能(不计重力及其他阻力)是( )A .16 JB .24 JC .6 JD .4 J【反思总结】 在只有静电力做功的情况下,电势能和动能的总和保持不变.课堂检测1.电场中两点间电势差U =W q 的意义是( )A .它是由两点的位置决定的,与移动的电荷的种类和数量无关B .电势差与电场力做功成正比,与被移动的电荷量成反比C .电势差的大小等于移动单位电荷时电场力所做的功D .电场中两点间没有电荷移动,则电势差为零2.在电场中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U AB =75 V ,B 、C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U BC =-200 V ,则A 、B 、C 三点电势高低关系为( )A .φA >φB >φC B .φA <φC <φBC .φC >φA >φBD .φC >φB >φA3. 静电场中,若带电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从电势为φa 的a 点运动至电势为φb 的b 点.若带电粒子在a 、b 两点的速率分别为v a 、v b ,不计重力,则带电粒子的比荷q /m ,为( )A.v a 2-v b 2φb -φaB.v b 2-v a 2φb -φaC.v a 2-v b 22(φb -φa ) D.v b 2-v a 22(φb -φa )课后作业1. 如图甲所示,AB 是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若有一电子以某一初速度且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沿AB 由点A 运动到点B ,所经位置的电势随距A 点的距离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E A >E BB .电子在A 、B 两点的速度v A <v BC .A 、B 两点的电势φA >φBD .电子在A 、B 两点的电势能E p A <E p B2.如果把q =1.0×10-8 C 的电荷从无穷远移到电场中的A 点,需要克服电场力做功W =1.2×10-4 J ,那么,(1)q 在A 点的电势能和A 点的电势各是多少?(2)q 未移入电场前A 点的电势是多少?。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知识点汇总(全)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知识点汇总(全)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知识点汇
总(全)
本文档是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的知识点汇总。

1. 细胞和生命
- 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是所有生命活动的基础。

- 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

- 细胞可以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繁殖和增长。

2.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
-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含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 植物细胞还含有细胞壁和叶绿体。

3. 细胞的功能
-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 细胞具有营养摄取、排泄代谢、生长和繁殖等功能。

4.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包层,起到保护细胞内部、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 细胞膜由脂质双层和蛋白质组成。

5.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遗传物质DNA。

- 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6.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 细胞器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

- 不同细胞器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共同参与细胞代谢和物质运输。

7. 细胞分裂和有丝分裂
- 细胞分裂是细胞增殖和繁殖的过程。

- 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的一种形式,包括纺锤体的形成和染色体的分离。

8. 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
-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不同物种的多样性。

- 环境保护是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工作。

以上是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的知识点汇总。

希望对您有帮助!。

第一章07 学前儿童各系统特点与保健--泌尿

第一章07 学前儿童各系统特点与保健--泌尿

侏儒症
呆小症 免疫下降
甲状腺
胸腺
2、选择
1、尿液形成是在:A.肾小球 B.肾小囊 C C.肾单位 B.无机盐 2、原尿中不含有的成分是:A.尿素 B 3、婴幼儿多喝白开水可减少: C A.皮肤病的发生 B.泌尿道感染 D.肾小体 D C.葡萄糖 D.细胞
C.感冒病的发生
D.消耗能量
A 4、人体中最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被称为“内分泌之王”的是: A A.甲状腺 B.胸腺 C.脑垂体 D.胰腺
(2)输尿管、膀胱、尿道
输尿管:肌性管道,输送尿液至膀胱 膀胱:囊状肌性器官,暂贮尿液
尿道内括约肌
膀胱壁由平滑肌构成,并有牵张感受器存在
尿道:排出尿液
CXL
2、小儿泌尿系统的特点
1、肾脏 年龄越小,相对越大
皮质发育不全,肾功能较差。肾小球滤过率低,肾小管排泄及再吸 收功能较差,对尿的浓缩和稀释功能也较弱。故易发生脱水或水肿
(一)每天饮水要充足
保证代谢废物的排出 减少上行性感染
(二)培养定时排尿的习惯,防止尿频、憋尿
(三)保持外阴清洁卫生,预防尿道感染
尽早穿整裆裤
便后睡前应清洗 厕所便盆每天洗刷,定期消毒 大便后应从前往后擦
(四)注意观察尿色及气味,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课堂练习
1、填空: 膀胱 肾 输尿管 1、泌尿系统由 、 、 和尿道组成 肾单位 是组成肾脏 2、每一个肾的实质由100多万个 肾单位•构成, 结构和机能最基本的单位,它包括 肾小体 和 肾小管 。 3、小孩尿道短,尤其是女孩子更短,尿道口被细菌感染,经尿 道上行,到达膀胱、肾脏,可引起 膀胱炎 及 肾盂肾炎 。 4、填写下表(内分泌腺发育不好,影响人体代谢,功能改变) 腺体名称 垂体 引起疾病

07第1章07_204势垒宽度

07第1章07_204势垒宽度

半导体器件物理(1)1-2 平衡pn 结定量分析四、突变pn 结势垒区宽度定量分析1.定量分析由V bi 表达式:22V =(x +x )2bi d n a p e N N 以及电中性条件:eN a x p =eN d x n求解得两个未知数x 和x (取有意义的解),得:02(+)=(x +)=()()a d p n bi a dN N W x V e N N 以及()an a d N x W N N 0()dp a d N x W N N 第1章pn结半导体器件物理(I)1-2 平衡pn 结定量分析四、突变pn 结势垒区宽度定量分析2. 结果讨论(1)单边突变结情况:结论:单边突变结的势垒区宽度主要在轻掺杂一侧02(+)=()()a d bi a dN N W V e N N 0211()()bi a aW V e N N()dp a d N x W N N 0()an a d N x W N N 0=(x +)x p n pW x 若N d >>N a ,得而且与轻掺杂一侧的掺杂浓度开方成反比。

第1章pn结半导体器件物理(I)1-2 平衡pn 结定量分析四、突变pn 结势垒区宽度定量分析2.结果讨论02(+)()()a d bi a dN N W V e N N (2) W 0表达式形式可近似用于有外加偏置电压作用情况记V a 为p 区相对于n 区的外加电压,因此n 区相对于p 区的电势差为(V bi -V a )2(+)(-V )()()a d bi a a dN N W V e N N 结论:正偏情况,V a >0,则W<W 0,耗尽层变窄。

反偏情况,耗尽层变宽。

随着反偏电压绝对值增加,W 近似与反偏电压绝对值的开方成正比。

则近似有:第1章pn结半导体器件物理(I)V =(1-)a biW V1-2 平衡pn 结定量分析四、突变pn 结势垒区宽度定量分析3. 数值实例例一:T=300K 下的Si-pn 结,N a =1015/cm -3, N d =1016/cm -3, 计算得:若外加反向偏置,V a =-10V , 计算得W=3.89μm。

第1章 第3讲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多过程问题 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章 第3讲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多过程问题    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3讲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多过程问题目标要求 1.掌握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知道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2.能灵活处理多过程问题.考点一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1)运动特点: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基本规律: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gt.②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12gt2.③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v2=2gx.(3)方法技巧:①比例法等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都适用.②Δv=gΔt.相同时间内,竖直方向速度变化量相同.③位移差公式:Δh=gT2.1.重的物体总是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2.同一地点,轻重不同的物体的g值一样大.(√)3.自由落体加速度的方向垂直地面向下.(×)4.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1 s内速度增加约9.8 m/s.(√)考向1自由落体运动基本公式的应用例1如图所示木杆长5 m,上端固定在某一点,由静止放开后让它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木杆通过悬点正下方20 m处的圆筒AB,圆筒AB长为5 m,取g=10 m/s2,求:(1)木杆通过圆筒的上端A所用的时间t1;(2)木杆通过圆筒AB所用的时间t2.答案(1)(2-3) s(2)(5-3) s解析(1)木杆由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设木杆的下端到达圆筒上端A所用的时间为t下Ah下A=12gt下A2h下A=20 m-5 m=15 m解得t下A= 3 s设木杆的上端到达圆筒上端A所用的时间为t上Ah上A=12gt上A2解得t上A=2 s则木杆通过圆筒上端A所用的时间t1=t上A-t下A=(2-3) s(2)设木杆的上端到达圆筒下端B所用的时间为t上Bh上B=12gt上B2h上B=20 m+5 m=25 m解得t上B= 5 s则木杆通过圆筒所用的时间t2=t上B-t下A=(5-3) s.考向2自由落体运动中的“比例关系”问题例2一石块从楼房阳台边缘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若把它在空中运动的距离分为相等的三段,如果它在第一段距离内所用的时间是 1 s,则它在第三段距离内所用的时间是(g 取10 m/s2)()A.(3-2) s B. 3 s C. 2 s D.(3-1) s答案 A解析 根据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石块下落连续相等距离所用时间之比为:1∶(2-1)∶(3-2),则它在第三段距离内所用的时间为(3-2) s ,故选A.考向3 自由落体运动中的“两物体先后下落”问题例3 从高度为125 m 的塔顶先后自由释放a 、b 两球,自由释放这两个球的时间差为1 s ,g 取10 m/s 2,不计空气阻力,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b 球下落高度为20 m 时,a 球的速度大小为20 m/s B .a 球接触地面瞬间,b 球离地高度为45 m C .在a 球接触地面之前,两球保持相对静止 D .在a 球接触地面之前,两球离地的高度差恒定 答案 B解析 b 球下落高度为20 m 时t 1=2hg=2×2010s =2 s ,则A 下降了3 s ,A 的速度为v =30 m/s ,故A 错误;A 球下降的总时间为:t 2=2×12510s =5 s ,此时B 下降4 s ,B 的下降高度为:h ′=12×10×42 m =80 m ,故B 离地面的高度为h B =(125-80) m =45 m ,故B正确;由自由落体的规律可得,在a 球接触地面之前,两球的速度差恒定,两球离地的高度差变大,故C 、D 错误.考点二 竖直上抛运动竖直上抛运动(1)运动特点:初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加速度为g ,上升阶段做匀减速运动,下降阶段做自由落体运动. (2)基本规律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 =v 0-gt ; ②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 =v 0t -12gt 2.1.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速度为负值时,位移也一定为负值.(×)2.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在上升过程中,速度变化量方向是竖直向下的.(√)1.重要特性(如图)(1)对称性①时间对称:物体上升过程中从A→C所用时间t AC和下降过程中从C→A所用时间t CA相等,同理t AB=t BA.②速度对称:物体上升过程经过A点的速度与下降过程经过A点的速度大小相等.(2)多解性:当物体经过抛出点上方某个位置时,可能处于上升阶段,也可能处于下降阶段,造成多解,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这个特性.2.研究方法分段法上升阶段:a=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下降阶段:自由落体运动全程法初速度v0向上,加速度为-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v=v0-gt,h=v0t-12gt2(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若v>0,物体上升;若v<0,物体下落若h>0,物体在抛出点上方;若h<0,物体在抛出点下方考向1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例4一个从地面上竖直上抛的物体,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点A的时间间隔是5 s,两次经过一个较高点B的时间间隔是3 s,则A、B之间的距离是(不计空气阻力,g=10 m/s2)() A.80 m B.40 mC.20 m D.无法确定答案 C解析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根据运动时间的对称性得,物体从最高点自由下落到A点的时间为t A 2,从最高点自由下落到B 点的时间为t B 2,A 、B 间距离为:h AB =12g [(t A 2)2-(t B 2)2]=12×10×(2.52-1.52) m =20 m ,故选C.考向2 竖直上抛运动的多解性例5 (多选)从高为20 m 的位置以20 m/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物体,g 取10 m/s 2,当物体到抛出点距离为15 m 时,所经历的时间可能是( ) A .1 s B .2 s C .3 s D .(2+7) s答案 ACD解析 取竖直向上方向为正方向,当物体运动到抛出点上方离抛出点15 m 时,位移为x = 15 m ,由竖直上抛运动的位移公式得x =v 0t -12gt 2,解得t 1=1 s ,t 2=3 s ;当物体运动到抛出点下方离抛出点15 m 时,位移为x ′=-15 m ,由x ′=v 0t -12gt 2,解得t =(2+7) s 或t =(2-7) s(负值舍去),选项A 、C 、D 正确,B 错误.考向3 竖直上抛和自由落体运动相遇问题例6 (多选)如图所示,乙球静止于地面上,甲球位于乙球正上方h 处,现从地面上竖直上抛乙球,初速度v 0=10 m/s ,同时让甲球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取g =10 m/s 2,甲、乙两球可看作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无论h 为何值,甲、乙两球一定能在空中相遇B .当h =10 m 时,乙球恰好在最高点与甲球相遇C .当h =15 m 时,乙球能在下落过程中与甲球相遇D .当h <10 m 时,乙球能在上升过程中与甲球相遇 答案 BCD解析 设两球在空中相遇,所需时间为t ,根据运动学公式可得12gt 2+v 0t -12gt 2=h ,可得t =hv 0,而乙球的落地时间t1=2v0g,两球在空中相遇的条件是t<t1,整理得h<20 m,A错误;若乙球恰好在最高点与甲球相遇,满足的条件是t=12t1,代入数据整理得h=10 m,B正确;由于10 m<h=15 m<20 m,可得乙球能在下落过程中与甲球相遇,C正确;当h<10 m时,乙球还没有上升到最高点就与甲球相遇,D正确.考点三多过程问题1.一般的解题步骤(1)准确选取研究对象,根据题意画出物体在各阶段运动的示意图,直观呈现物体运动的全过程.(2)明确物体在各阶段的运动性质,找出题目给定的已知量、待求未知量,设出中间量.(3)合理选择运动学公式,列出物体在各阶段的运动方程及物体各阶段间的关联方程.2.解题关键多运动过程的连接点的速度是联系两个运动过程的纽带,因此,对连接点速度的求解往往是解题的关键.例7在一次低空跳伞演练中,当直升机悬停在离地面224 m高处时,伞兵离开飞机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展伞后伞兵以12.5 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伞兵的安全,要求伞兵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5 m/s.(g取10 m/s2)求:(1)伞兵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多少;(2)以5 m/s着地时相当于从多高处自由落下;(3)伞兵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多少.答案(1)99 m(2)1.25 m(3)8.6 s解析(1)设伞兵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h,此时速度为v0,则有v2-v02=-2ahv02=2g(H-h)联立解得h=99 m,v0=50 m/s(2)以5 m/s的速度落地相当于从h1高处自由落下h1=v22g=1.25 m(3)落地时速度刚好为5 m/s时在空中的时间最短.设加速时间为t 1,减速时间为t 2, t 1=v 0g =5 st 2=v 0-v a=3.6 s总时间为t =t 1+t 2=8.6 s.例8 (2022·黑龙江牡丹江一中月考)一物体(可视为质点)以4 m/s 的速度滑上光滑固定斜面,做加速度大小为2 m/s 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上滑到最高点C 点速度恰好减为零,途经A 、B 两点,然后又以相同大小的加速度下滑到斜面底端D 点,已知BC =25 cm ,求:(1)物体第一次经过B 点的速度;(2)物体由底端D 点滑到B 点所需要的时间.答案 (1)1 m/s ,方向沿斜面向上 (2)第一次滑到B 点用时1.5 s ,第二次滑到B 点用时2.5 s 解析 (1)从B 到C 是匀减速直线运动,末速度为零,逆向思维,从C 到B 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以沿斜面向下为正方向, 加速度a 1=2 m/s 2,位移大小为x BC =25 cm =0.25 m 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式,有x BC =12a 1t 12解得t 1=0.5 s再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式,有v 1=a 1t 1 解得v 1=1 m/s故第一次经过B 点时速度大小为1 m/s ,方向沿斜面向上 (2)以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对从D 到B 过程,由v 1=v 0+at 可得从D 上滑第一次到达B 点所用时间为:t =v 1-v 0a =1-4-2 s =1.5 s由对称性可知:t BC =t CB =t 1=0.5 s 则t ′=t +2t BC =1.5 s +0.5×2 s =2.5 s.课时精练1.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从而创造了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利用斜面实验主要是考虑到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 ) A .速度 B .时间 C .路程 D .加速度答案 B2.(多选)物理图像能直观地反映物理量间的变化关系.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下列各物理量的图像正确的是(g 取10 m/s 2)( )答案 AC解析 根据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有v =gt =10t ∝t ,故A 正确,B 错误;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始终等于重力加速度g ,故C 正确;根据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有x =12gt 2=5t 2,x ∝t 2,故D 错误.3.一名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 kg 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4 s 内的位移是42 m ,球仍在空中运动,则( ) A .小球在2 s 末的速度大小是16 m/s B .该星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为12 m/s 2 C .小球在第4 s 末的速度大小是42 m/s D .小球在0~4 s 内的位移是80 m 答案 B解析 设该星球的重力加速度为g ,第4 s 内的位移是42 m ,有12gt 42-12gt 32=42 m ,t 4=4 s ,t 3=3 s ,解得g =12 m/s 2,所以小球在2 s 末的速度大小为v 2=gt 2=24 m/s ,故A 错误,B 正确;小球在第4 s 末的速度大小是v 4=gt 4=48 m/s ,故C 错误;小球在0~4 s 内的位移是x 4=12gt 42=96 m ,故D 错误. 4.(多选)物体以初速度v 0竖直上抛,经3 s 到达最高点,空气阻力不计,g 取10 m/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初速度v 0为60 m/s B .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5 mC .物体在第1 s 内、第2 s 内、第3 s 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5∶3∶1D .物体在前1 s 内、前2 s 内、前3 s 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9∶4∶1 答案 BC解析 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有h =v 0t -12gt 2①v =v 0-gt ②联立①②可得v 0=30 m/s ,h =45 m ,故A 错误,B 正确;物体在第1 s 内、第2 s 内、第3 s 内的位移分别为25 m 、15 m 、5 m ,已知v =xt ,故在相等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v 1∶v 2∶v 3=x 1∶x 2∶x 3=5∶3∶1,物体在前1 s 内、前2 s 内、前3 s 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v 1′∶v 2′∶v 3′=251∶402∶453=5∶4∶3,故C 正确,D 错误. 5.(2019·全国卷Ⅰ·18)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上升第一个H 4所用的时间为t 1,第四个H 4所用的时间为t 2.不计空气阻力,则t 2t 1满足( )A .1<t 2t 1<2B .2<t 2t 1<3C .3<t 2t 1<4D .4<t 2t 1<5答案 C解析 由逆向思维和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比例式可知t 2t 1=14-3=2+3,即3<t 2t 1<4,选项C 正确.6.两物体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同时落地,第一个物体下落时间为t ,第二个物体下落时间为t2,当第二个物体开始下落时,两物体相距(重力加速度为g )( ) A .gt 2 B.38gt 2 C.34gt 2 D.14gt 2 答案 D解析 根据h =12gt 2,知第一个物体和第二个物体下落的总高度分别为12gt 2和gt 28,两物体未下落时相距3gt 28,第二个物体在第一个物体下落t2后开始下落,此时第一个物体下落的高度h 1=12g (t 2)2=gt 28,所以当第二个物体开始下落时,两物体相距Δh =38gt 2-18gt 2=14gt 2,故D 正确,A 、B 、C 错误.7.(2022·辽宁省模拟)航天飞机在平直的跑道上降落,其减速过程可以简化为两个匀减速直线运动.航天飞机以水平速度v 0=100 m/s 着陆后,立即打开减速阻力伞,以大小为a 1=4 m/s 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阻力伞脱离,航天飞机以大小为a 2=2.5 m/s 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下.已知两个匀减速直线运动滑行的总位移x =1 370 m .求: (1)第二个减速阶段航天飞机运动的初速度大小; (2)航天飞机降落后滑行的总时间. 答案 (1)40 m/s (2)31 s解析 (1)设第二个减速阶段航天飞机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v 1,根据运动学公式有v 02-v 12=2a 1x 1, v 12=2a 2x 2, x 1+x 2=x ,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解得v 1=40 m/s. (2)由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可得 v 0=v 1+a 1t 1,v 1=a 2t 2,t =t 1+t 2,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解得t =31 s.8.实验者从某砖墙的高处使一个石子自由落下,并且拍摄石子在空中的照片.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已知每块砖的平均厚度为6 cm ,使用的相机曝光时间为0.02 s ,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则可以估算出石子落到A 点的速度大约为( )A .5.0 m/sB .6.0 m/sC .7.0 m/sD .8.0 m/s 答案 B解析 石子的运动的位移x =12 cm =0.12 m ,根据x =v A t +12gt 2,解得v A ≈6 m/s ,故选B.9.屋檐离地面的高度为45 m ,每隔相等时间滴下一滴水,当第7滴水刚滴下时,第一滴水恰好落到地面上,则第3滴水与第5滴水的高度差为( ) A .5 m B .10 m C .15 m D .20 m 答案 C解析 根据题意画出雨滴下落过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可知,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之比为1∶3∶5…,所以第3滴水与第5滴水的高度差h =5+71+3+5+7+9+11H =1236H =15 m ,故C 正确,A 、B 、D 错误.10.(多选)矿井中的升降机以5 m/s 的速度竖直向上匀速运行,某时刻一螺钉从升降机底板松脱,经过3 s 升降机底板上升至井口,此时松脱的螺钉刚好落到井底,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 =10 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螺钉松脱后做自由落体运动B .矿井的深度为45 mC .螺钉落到井底时的速度大小为25 m/sD .螺钉随升降机从井底出发到落回井底共用时6 s 答案 BC解析 螺钉松脱时具有与升降机相同的向上的初速度,故螺钉脱落后做竖直上抛运动,选项A 错误;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由运动学公式可得,螺钉自脱落至井底的位移h 1=-v 0t +12gt 2=30 m ,升降机这段时间的位移h 2=v 0t =15 m ,故矿井的深度为h =h 1+h 2=45 m ,选项B 正确;螺钉落到井底时速度大小为v =-v 0+gt =25 m/s ,选项C 正确;螺钉松脱前运动的位移为h 1=v 0t ′,解得t ′=6 s ,所以螺钉运动的总时间为t +t ′=9 s ,选项D 错误. 11.在某星球表面,t =0时刻小球以初速度v 0开始做竖直上抛运动,取抛出位置位移x =0,以v 0方向为正方向,则小球位移x 随速度的平方v 2变化的x -v 2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的初速度为100 m/sB .小球位移x =5 m 时对应的运动时间为2 sC .小球加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D .图中m 点坐标值为-7.2 答案 C解析 t =0时x =0,由题图知v 02=100 (m/s)2,所以小球的初速度v 0=10 m/s ,选项A 错误;由v 2-v 02=2ax得x =v 22a -v 022a ,图线斜率k =12a =-5100,解得a =-10 m/s 2,小球位移x =5 m时v =0,所以对应运动时间t =0-v 0a =1 s ,选项B 错误,C 正确;由题图可知-m 5=144-100100,解得m =-2.2,选项D 错误.12.某人从同一点P 以相同的速度先后竖直向上抛出两小球A 、B ,两球的v -t 图像分别如图中A 、B 所示,不计空气阻力,不考虑两球相撞,g 取10 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球上升0.15 m 时和A 球相遇B .若抛出两球的时间差合适,A 球可以在上升过程中和B 相遇C .t =0.2 s 和t =0.3 s 时,两球的间距相等D .t =0到t =0.3 s ,A 球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56 m/s答案 C解析 由题图可知,小球初速度为v 0=2 m/s ,上升时间为t 0=0.2 s ,上升最大高度为H =v 022g =0.2 m ,B 球比A 球晚Δt =0.1 s 抛出.B 球上升0.15 m 时,有h B =v 0t B -12gt B 2,代入数据解得t B =0.1 s 或t B =0.3 s(舍去),则可知A 球抛出时间为t A =t B +Δt =0.2 s ,则可知此时A 球上升到最大高度0.2 m 处,故两球没有相遇,故A 错误;因两球初速度相同,故A 球不可能在上升过程中和B 球相遇,故B 错误;当t =0.2 s 时,两球间距为Δh 1=(12×2×0.2-0.15) m =0.05 m ,当t =0.3 s 时,B 球上升到最大高度,A 球从最大高度下降h ′=12×10×0.12 m =0.05 m ,则两球间距为Δh 2=0.05 m ,故C 正确;t =0到t =0.3 s ,A 球的位移为h =v 0t -12gt 2=0.15 m ,则A 球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 =ht=0.5 m/s ,故D 错误.。

国开作业建筑制图基础-第1章07参考(含答案)

国开作业建筑制图基础-第1章07参考(含答案)

题目:图纸幅面的简称是()
选项A:图框
选项B:标题栏
选项C:会签栏
选项D:图幅
答案:图幅
题目:建筑制图的基本单位是()
选项A:m
选项B:b
选项C:a
选项D:c
答案:b
题目:下列关于尺寸界线、尺寸线、尺寸起止符号说法有误的一项是()选项A:图样本身的任何图线均可用作尺寸线
选项B:图样轮廓线可用作尺寸界限
选项C:尺寸线应用细实线绘制,应与被注长度平行
选项D:半径、直径、角度与弧长的起止符号,宜用箭头表示
答案:图样本身的任何图线均可用作尺寸线
题目:绘制尺寸界线时应采用()
选项A:粗实线
选项B:粗虚线
选项C:细实线
选项D:细虚线
答案:细实线
题目:绘制尺寸起止符号时应采用()
选项A:中粗长线
选项B:波浪线
选项C:中粗断线
选项D:单点长划线
答案:中粗断线
题目:下列关于尺寸数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选项A:图样上的尺寸单位在不同专业图中有具体规定,一般都省略不标选项B:尺寸数字一般应依据其方向注写在靠近尺寸线的上方中部
选项C:尺寸数字是形体的实际尺寸,与画图比例无关
选项D:图样上的尺寸,应以尺寸数字为准,当然也可从图上直接量取答案:图样上的尺寸,应以尺寸数字为准,当然也可从图上直接量取
题目:下列关于尺寸的排列与布置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级财务会计学》练习题第一章会计系统概论内容与要求:第一节财富管理与会计行为1、基本概念会计。

2、知识点(1)会计与财富管理关系(2)会计的基本性质。

3、问题与应用正确理解有关会计性质的我国会计学界的两大基本观点:管理活动论与信息统论。

第二节现代会计的职能与类型1、基本概念财务会计、管理会计。

2、知识点(1)现代会计基本职能包括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2)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特点。

第三节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1、基本概念会计对象、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投入、费用、利润、会计科目、总分类科目、明细分类科目。

2、知识点(1)各项会计要素的涵义;(2)会计科目作用及分类。

(3)会计科目作用及分类。

3、问题与应用正确理解各会计要素的涵义;正确理解会计科目的作用及其分类;正确理解会计等式的给涵含义。

第四节财务会计的法规体系1、识点(1)会计法规律的作用(2)会计法律体学的基本内容3、问题与应用理解遵守会计法解的现实意义第五节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程1、基本概念会计主体;持债经营;会计分期;贷币计量。

2、知识点各项会计按算基本前程的含义及其实际意义。

3、问题与应用理解各会计按算前提对会计实际工作的影响。

第六节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1、基本概念权责发生别;收付实现制;收益性支出;资本性支出。

2、知识点(1)理解各项会计核算一般原则的含义;(2)明确各项会计核算一般原则对会计工作的实际要求。

练习题:一、概念题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尺度,对一定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计量、记录、汇总和分析,有关方面报导财务信息,并直接参与单位的经营管理,促使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信息系统和经济管理工作。

会计职能是指会计客观上所具有的功能。

现代会计的职能包括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反映,二是监督,三是参与经济预测和经营决策。

会计任务是指进行会计工作所要达到的目的要求。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企事业单位会计的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国家的政策、法规和企业的经营决策,维护国家的的财经法纪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加强会计核算,严格会计监督,改善经营管理。

会计方法是指为发挥会计职能作用、完成会计任务而采取的各种程序方法的总称。

为了全面、系统、正确地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会计的对象,需要采取一整套专门的会计核算方法,这些方法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报表等。

簿记学是介绍账务处理技术的,以研究怎样登账和编表为重点,属于会计的技术方面,不涉及或基本不涉及会计理论。

会计学是一门研究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体系的经济管理学科。

财务会计是向企业以外有关方面提供财务信息,因此又称外部报告会计。

管理会计是向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提供财务信息,因此又称内部报告会计。

会计要素是指会计内容的构成要素,包括企业的各种财产物资、债权债务、所有者权益和收入、支出及盈亏等。

资产指企业单位所拥有的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且具有未来经济效益的经济资源。

负债指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

所有者权益指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收入主要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中实现的营业收入。

费用主要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

利润指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

会计方程式指反映资产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之间关系的平衡式。

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经济业务又称会计事项,是指引起会计要素增减变化、要进行会计处理的经济活动。

会计目标即进行会计工作所要达到的目的要求。

财务会计的基本目的就是要向企业内外部有关方面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

可靠性是指提供的财务信息能如实地反映其所代表的事物。

可靠的财务信息应具备如下三个方面的品质特征:其一、忠实表达;其二、可验证性;其三、不偏不倚性。

相关性是指提供的财务信息必须与使用者所面临的决策有关。

对决策有关的信息,应具备如下品质特征:其一、有预测和反馈价值;其二、时效性。

可比性是指提供的财务信息能正确显示企业若干年来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发展趋势,并可与同业作同一期间的比较。

会计假设是指对会计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特定关系和尚未确知的因素,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发展趋势所作的合乎逻辑的判断和假设。

包括:会计主体假设、继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

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是指指导会计实务的行为规范,也是检查和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准绳。

分为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

会计主体亦称会计实体、会计个体。

是指独立组织会计核算的特定单位。

持续经营是指在没有确凿证据证明企业的生命即将终止之前,在会计核算上假设企业将继续经营下去,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解散或清算。

会计分期是指把企业连续不断的经营过程,人为地划分为一定的时间段落,以分期计算经营盈亏和定期向有关方面提供财务信息。

历史成本原则是指一切经济业务和会计事项,一律以实际成本作为入账的标准。

实现原则又称收益原则,是会计上用以决定何时确认收益并登记入账的准则。

根据实现原则,营业收入在实现时加以确认,所谓收入实现,是指已提供商品和劳务,同时收讫货款或取得价款的索求权。

配比原则亦称成本(费用)与收入配合原则,指会计上某项收益已经实现时,则与产生该项收入相关的费用亦应在同一会计期间认列,以便正确计算期间损益。

重要性原则是指当某项经济业务所产生的后果不重要,不足以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时,其会计处理方法可以变通,而不必严格遵守会计原则。

谨慎原则亦称稳健原则,是指在资产评价及损益衡量时,如果有两种以上的方法可供选择,会计人员应选择对本期利润及财务状况较为不利的方法和金额。

二、单项选择题1.在宋朝时期,我国会计采用的是()。

A.复式记账法B.单式记账法C.四柱结算法D.增减记账法C2西方会计史中,第一部比较系统介绍了簿记的书的作者是()。

A.意大利人B.美国人C.英国人D.法国人A3现代会计以()作为主要的计量单位。

A.实物量度B.劳动工时量度C.货币量度D.以上任何一种都可以C4会计的目标是()。

A.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B.保证国家财经政策的C.的监督企业经营者依法行事D.记录企业的会计业务A5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A.反映与监督B.预测与决策C.监督与分析D.计划与控制A6属于会计核算方法之一的是()。

A.会计分析B.会计检查C.复式记账D.会计控制C7在我国,制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机构是()。

A.国家税务总局B.财政部C.主管部门D.企业自身B8现代会计起源于()。

A.19世纪末B.20世纪初C.1494年D.1949年B9会计信息论者认为()。

A.会计是一种技术B.会计是一项管理活动C.会计是一门艺术D.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D10我国在()时期把主管会计的官职称为“司会”。

A.西周 B.商朝C.秦朝D.春秋战国A11、下列各项目中不属于会计要素的是()。

A.资产B.负债C.财产D.利润C12、下列各项目中属于静态会计要素的是()。

A. 费用B.利润C. 收入D.资产D13、下列各项目中属于动态会计要素的是()。

A.收入B.负债C.资产D.所有者权益A14、下列各项目中不属于资产的是()。

A.预付账款B.专利权C.应收账款D.预收账款D15、资产通常按流动性分为()。

A.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B.货币资产与非货币资产C.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D.本企业资产与租入的资产C16、下列各项目中属于资产的是()。

A.应付账款B.预付账款C.预收账款D.应付股利B17、下列各项目中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是()。

A.长期股权投资B.长期应付款C.固定资产D.股本D18、下列各项目中属于负债的是()。

A.预收账款B.现金C.存货D.股本A19、下列不属于负债的特点的是()。

A.是过去的交易、事项所构成的现时义务B.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

C.是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D.能以货币计量,是可以确定或估计的。

B20、下列属于资产的特点的是()。

A.将导致企业未来经济利益流入B.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所取得经营成果C.将导致企业未来经济利益流出D.是过去的交易、事项所构成的现时义务。

A21、下列会计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A.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B.负债 = 资产 - 所有者权益C.资产–负债 = 所有者权益D.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D22、下列经济业务中,影响会计等式总额发生变化的是()A.以银行存款50000元购买材料B.购买机器设备20000元,货款未付C.结转完工产品成本40000元D.收回客户所欠的货款30000元B23、下列经济活动中,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的是()。

A.以银行存款偿付前欠货款B.购买材料货款尚未支付C.收回应收账款D.接受其他单位捐赠新设备A24、下列经济活动中,引起负债之间彼此增减的是()。

A.收到应收账款,存入银行B.向银行借入款项直接偿还应付账款C.用银行存款偿还长期负债D.用现金支付职工工资B25、下列经济活动中,引起所有者权益之间彼此增减的是()。

A.收到应收账款,存入银行B.收到股东A的现金投资C.用银行存款偿还长期负债D.发放股票股利D26、费用是指企业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

A.经济利益的流出B.生产费用C.财务耗费D.经济损失A27、下列经济业务的发生不会使会计等式两边总额发生变化的有()。

A.用银行存款支付购料款B.从银行提取现金C.向银行取得借款存入银行D.收到预收账款存入银行B28、某企业本期期初资产总额为10万元,本期期末负债总额比期初减少1万元,所有者权益比期初增加3万元。

该企业期末资产总额是()。

A.9万元B.13万元C.10万元D.12万元D29、下列引起所有者权益总额增加的情况是()。

A.资产与负债同增B.资产与负债同减C.资产增加,负债减少D.资产减少,负债增加C30、按我国会计准则对会计要素的划分,营业外支出归属的会计要素是()。

A.收入B.利润C.所有者权益D.费用B31、某企业发生一笔广告费,但尚未支付,这项经济业务对会计要素的影响是()。

A.费用增加,负债增加B.费用增加,负债减少C.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D.负债增加,资产减少A32、某公司资产总额为200万元,当发生下列三笔经济业务后:(l)向银行借款20万元存入银行;(2)用银行存款偿还应付账款15万元;(3)收回应收账款10万元存入银行。

其权益总计为()。

A.205万元B.235万元C.230万元D.245万元A33、以下名项目中属于资产的有()。

A.短期借款B.存货C.实收资本D.应付股利B34、引起资金进入企业的业务有()。

A.从银行提取现金B.预收商品货款C.用银行存款上交税金D.分派股票股利B35、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在数量上等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