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养成模式的探索
游戏中的养成与进阶系统
游戏中的养成与进阶系统近年来,各类游戏的养成与进阶系统备受玩家们的喜爱。
这些系统不仅为游戏增加了趣味性和挑战性,同时也给玩家提供了更多的成长与发展机会。
本文将探讨游戏中的养成与进阶系统,并分析其在游戏体验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一、养成系统养成系统是指在游戏中通过培养和发展角色来提升其能力和实力的系统。
这种系统通常包括角色的培养、装备的收集与强化以及技能的提升等要素。
1. 角色培养角色培养是养成系统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参与游戏中的任务、副本或战斗,玩家可以获得经验值,提升角色等级。
角色等级的提升不仅会增加基础属性,还会解锁更多的技能和能力。
2. 装备收集与强化在游戏中,装备通常是提升角色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玩家可以通过击败怪物、完成任务或兑换等途径获得装备,然后通过强化、升级或者合成等方式提升装备的属性和品质。
3. 技能提升技能是角色在游戏中发挥战斗能力的关键。
通过完成特定任务或消耗一定资源,玩家可以学习新的技能或提升已有技能的等级。
技能的不同组合和使用策略将直接影响战斗的结果。
二、进阶系统进阶系统是指在游戏中通过一系列的任务、挑战或条件达成来解锁更高级别或更强大的角色、装备或技能的系统。
这种系统为玩家提供了持续进步和发展的动力。
1. 等级突破等级突破是进阶系统中常见的一种形式。
通常在达到一定等级后,玩家可以通过完成特定任务或挑战来解锁更高级别的角色或技能。
等级突破不仅带来更强大的能力,还为玩家提供了新的游戏目标和挑战。
2. 装备进化在游戏中,装备的进化是提升角色战斗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完成一系列任务或达成特定条件,玩家可以将装备进化为更高级别或更强大的版本。
这种系统不仅增加了游戏的可玩性,还激发了玩家对收集与进阶的需求。
3. 多层次技能一些游戏中,技能的进阶也是重要的发展途径。
通过完成一系列任务或特定条件,玩家可以解锁更高级别或更强大的技能。
这些技能的进阶不仅提升了角色在战斗中的可玩性,还为玩家提供了更多的策略选择和个性发展的空间。
“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以数控技术专业“三一订单班”为例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0引言工程机械制造业在“十一五”期间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却已经受到了制造类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缺乏的制约。
随着湖南省机械装备业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发展推进,工程机械的龙头企业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实现跨越式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得到更加广泛应用,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制造类人才的需求变得越加渴望,掌握大型数控镗铣床加工、多轴数控机床编程与加工的专业技能人才,非常缺乏,成为制约湖南省工程机械制造业快速发展的瓶颈。
近几年来,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陆续进行“订单班”人才培养的实践。
但无论是研究还是实践大多处于起步阶段,校企合作形式比较松散,企业参与较少,订单培养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根本的改变[1]。
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2011年起与三一重工深度合作,签订2011级数控技术“三一订单班”协议,共同制订了“工学交替、闲学忙工”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同构建基于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课程体系;探索素质培育流程化,实行“素质积分认证”;推动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最终实现培养高素质应用性技能人才的目标。
1依托工程机械企业,构建“工学交替、闲学忙工”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围绕两个需求(“企业需求”和“毕业生个人需求”),建设以“订单培养”校企合作形式为核心,以“工期定学期、工学交替”组织教学,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努力实现“肯吃苦,有技能,会创新”的“两高、一创”(高素质、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数控技术专业针对三一重工各事业部对订单班学生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要求,及合作企业生产用人需求现状(每年年初至年中为用人高峰期),制定出三学年实习不间断、循序渐进的“工学交替,闲学忙工”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出“1.5+0.5+0.5+0.5”的“工学交替,闲学忙工”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1-3学期,在学校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完成基础的理论和技能学习,到三一重工见习;第4学期及前后寒暑假为期8个月机械加工、装配等岗位轮换实习,掌握各岗位的特性;第5学期返校进行针对性专业技能提升;第6学期顶岗实习。
职业院校产教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思考——学生职业养性培养教学模式与教学评价体系建立的探索
职业素 质 。将项 目管理 办法 引人到此
试验 ,以改善试验的效果 。
学校共 同担 负培养人才 的任 务 , 府 政
和 企业 共 同办 学 ,但 以 企业 办 学 为 主 ,按照企业 对人才 的要求组织 教学
计 划 、组 织 实 施 、控 制 、评 价 在 内
的关键能 力 。
练 、精准 的 操 作 能 力 ,以及 协 作 能 表,进行能力分解 ,围绕能力为 目 , 标 力 ,团队 精神 ,从而提 高学生未 来就 组织教学内容 , 最终考核是否达到这些 业竞争力与转岗能力 。 能力要求。
的工作经验 出职业院校在 产教 结合教 学模 式下建立学生职 业养成性培养教 学模式 与教 学评价体 系理论 ,并针对 目前各 ,提
校存在的 J ̄提 出具体 实施措施与解决对策。 " - I
【 关键词 】 产教结合;职业养成性教育;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体 系
职业 教育的实 质就是就业 教育 。 12缩短学 生毕业 后 由学 生向 产 . 23澳大 利亚的TA E ( c ncl . F Teh ia 而作 为职 业教育终 端 “ 品”需 求 者 业技术 工人的 角色转变周 期 ,使学 生 A dF r e E uao ) 产 n ut r d ct n模式 。这种模式 h i 的现代 企业不仅需 要操 作熟练 的产业 很快适应 新的企业环 境 ,降低 企业培 根据 产业的需要 ,由行业 培训咨询机 技术 工人 ,更需要具 有在实际生 产中 发现 问题 、分析 问题 、解决 问题 和企 业技术升 级或设 备更新 换代时具 有 良
认为 ,知识是与 社会成 员互 相作用的 建构过程 , 知识不 是通过教师传授得 到 ,知 识也不能 独立于个人 所处的社 会文化 情境而存 在 ,是在一 定的社会
高职院校通用能力培养课程的探索与实践——以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位 、新任 务 和 新环 境 的 能力 ,即所 谓 的通 用 能力 。 鉴于 通用能力对 人的终身 发展 具有重要 的意义 ,
各国纷纷把通用能力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人才培养 目标 , 并在实践过程中加以应用。我国对通用能力 的研究在前期借鉴他国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 也逐
渐 开始 探 索 符合 自身 实 际的理 论 体 系和 实 践模 式 。
基金 项 目:江 苏省 高校 哲学 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 目 “ 新时期职业院校团建工作创新研究 ” ( 2 0 1 0 S J D8 8 0 1 1 6) ,主持人高
强 ;徐 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社会人文课题项 目 “ 高职院校学生通用 能力培养体系研究” ( x g y 2 0 1 2 4 4 ) ,主 持 人高 强 作者简介 :高强 ( 1 9 8 2 一) ,男 ,硕士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 院助理研究员 ,研究方 向为学生管理与教育教学改革 。
强校”的办学理念 ,形成了 “ 实现学生通用能力的 提高、 良好职业态度的养成和基本素质的提升, 促进 学生全面发展” 的素质教育 目 标。 为实现学生通用能
未来的劳动者不仅要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熟 练的专业 技能 ,而且要具有快速适应并胜任新 岗
收稿 日期 :2 0 1 3 - 0 7 . 2 8
例 教学 的 关键是 高 品质案 例 的选取 ,传统 的 案例 以
・
26 .
第9 卷・ 第9 期
职 业 时 空
C A R E H O 论坛
RI ZON
E R
◇ ’
力提高的培养 目标 ,探索具有高职特色的通用能力 培养途径 , 我校与专业培训机构合作 , 在“ 青马工程” 培训班 中开设了通用能力专项培训 ,通过培训有效 促进 了受培训学生通用能力的提升。鉴于通用能力 专项 培训 的 良好 效果 ,我校 在大 一年 级学 生 中开 设 了 通用能力培养》课程。下面笔者从教学内容 、 教 学 方法 、考 核评 价等 方面 介绍 课程 的实 践情 况 。
高职院校“大专+预备技师”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大专+预备技师”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作者:王进军来源:《职业教育研究》2013年第09期摘要:通过准确定位“大专+预备技师”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开发项目化课程,采取“双导师”授课、生产性实训、聘请企业技术能手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技能大赛赛前集训等方式,有助于创新“大专+预备技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专+预备技师;高技能人才;生产性实训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9-0039-02培养一支具有精湛技艺和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是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
2006年4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推动《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提出要充分发挥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基础性作用,加强校企合作,加快培养一大批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复合技能型高技能人才,力争“十一五”期间在全国培养新技师和高级技师90万名。
为此,在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及其他具备条件的职业院校中开展了预备技师培养工作,探索通过学校教育方式培养后备技师的途径和方法。
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在校生实行预备技师考核培训制度的要求,依据学院办学条件和专业优势,我院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依托,与行业企业紧密联合,在培养具有大专学历和预备技师职业资格的新型高技能人才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与创新实践。
分层次教学,实施“卓越技师”培养计划近年来,随着适龄高考人数的不断减少,高职院校的招生形势日益严峻,招收学生的整体素质不容乐观。
以山东省为例,2012年有80%的高职院校没有完成招生任务,录取普通高考学生的分数在180~450分之间,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很大差距。
根据生源情况,结合社会需求,我院在数控技术等优势专业选拔部分优秀学生实施分层次教学,推行“大专+预备技师”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以此带动学院的教学改革和内涵建设。
对自我技能的探索方法有
对自我技能的探索方法有
1. 自我反思和意识探索:花时间回顾自己的经历、优点、兴趣和目标,思考自己的技能和能力,并弄清楚自己对不同领域的兴趣和倾向。
2. 尝试新的事物:通过尝试新的活动、项目或任务,可以发现自己的潜在技能和才能。
参加各种活动、课程或研讨会,探索自己的兴趣领域,并发现自己的潜力。
3. 寻求他人的反馈:请朋友、家人或同事给予你关于你的技能和能力的反馈。
他们可能能够提供你自己没有意识到的洞察力和建议。
4. 学习和进修:通过学习新的技能和知识,你可以发现自己的潜力和兴趣。
报名参加课程、培训或研讨会,掌握新的技能和知识,并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5. 接受挑战和面对困难:通过接受挑战和面对困难,可以发现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挑战自己去尝试新的事物,克服困难,并学习新的技能。
6. 利用在线资源:利用互联网和在线资源,探索不同领域的技能和兴趣。
参加在线课程、加入专业社交媒体群组、阅读相关文章和书籍,了解不同领域的技能和能力。
7. 寻求专业意见:如果你对自己的技能和能力感到困惑,可以咨询专业人士的
意见。
寻求职业顾问、导师或领域专家的建议,了解自己的潜力和发展方向。
“需求引领、元素聚焦、服务驱动”高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
“需求引领、元素聚焦、服务驱动”高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作者:朱永闯龚盛昭徐梦漪来源:《高教学刊》2021年第14期摘要:加强高职教育对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是新时代必然要求。
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以产业人才需求引领专业建设和育人目标定位,建立人才培养传导联动;以产业先进元素为聚焦,实践产业先进元素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以产业创新服务为驱动,打通产教双向深度融合路径,确保协同育人可持续性,实现师资融通、产教畅通、学生流通。
关键词:产教融合;创新;产业;人才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14-0033-04Abstract: It i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the new era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echnical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e should deepe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guide the construction of majors and the orientation of education objectives based on the needs of industrial talents, and establish the linkage of talent training and transmission. Focusing on advanced industrial elements, and integrating advanced industrial elements into the whole proces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driven by industrial innovation and services, we will open up a two-way deep integration path between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ensure the sustainability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and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ers,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and the circulation of students.Keywords: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innovation; industry; talent產业发展与教育教学由结合、合作走向融合,是我国近年来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1]。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探索
础教育课程改革 的深入进行 , 如何 利用实验课教学对学生进行综合能 力和 态 度 。 专业素质 的训练与培养 , 造就 具有现代教 学理念 , 适应 市场经济环境 , 胜任
基 础化 学 教 学 改 革 需 求 的 中学 化 学 教 师是 我 们 一直 探 索的 教 学 目标 。
在此基础上我们每学期将开设 1 —2个设计性实验 内容或将教 师的部 分科研实验 内容融合到实验 课中 , 以锻炼 和培养学生 的自学能力、 文献查
14 62 1 0 0 / 01
警 嗲 ◆
高中生心智 比较成熟 . 有个性 化的见 解和 思考 , 待 以成人 的眼 光去剖 析 指导工作 , 期 安排好论辩双 方论题 。 问题 解 决 问 题 , 以教 师需 要 选 择 有 个 性化 有 思 辨 色 彩 的 题 目。 所 4 向学生传授议论文 写作 的策略 .
合成实验内容后 , 适时开设 综合性 实验内容 , 将原来单 ~割裂 的实验内容 内容 , 如实验原理、 实验常规操作和实验的问题讨论等 内容, 让学生在有准备
变成 连 续 的 实 验 。 如 用 乙酸 和 乙醇 合 成 乙 酸 乙酯 , 由 乙 酸 乙 酯 合 成 乙 酰 的情况 下 进行 讲 授 , 后 师生 再共 同评 议 和补 充 , 再 然 以达 到 对 学生 语 言 表达 、 教 乙酸乙醅; 由硝基合成苯胺一 乙酰苯胺 一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一对乙酰氨 态 、 书设 计 、 学 方 法及 教材 处 理能 力 的训 练 与培 养 。( 板 教 下转第 19页 ) 0
一
二 、 立 新 的 教学 理 念 。 化理 论 与 实 践 的 结 合 性 , 构 建 良 好 的 职 业 树 强 以 新 的 中学 化 学课 程 标 准 的 一个 重 要 理 念 就 是 树 立 科 学 发 展 观 的 思 想 ,
“双高计划”背景下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职教天地现代农村科技2021年第3期野双高计划”背景下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李乐朱倩谊(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公用事业学院江苏常州213147)摘要: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逐渐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和输出的主阵地,在"双高计划”的背景下探索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高职院校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城市燃气工程技术专业探索出了“TSQ”人才培养模式,从技术、技能、素质三个维度培养学生,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双高计划”[1〜4]中指岀:“要集中力量建设高水平院校及高水平专业群,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
实践证明,培养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驱动力。
高职院校以培养面向行业企业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根本,极其重视毕业生适应就业岗位的职业素质培养。
从人才培养角度来说,技术技能型人才就是既要懂理论,又要有技术。
这对于应用型院校提岀了更高要求,不仅要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知识素质,而且要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能力素质肌1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1.1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是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质量人才培养是国家发展的基石,也是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嘔随着世界技能大赛的发展,逐渐凸显岀对高质量、强技能人才的需求。
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只有把庞大的人力资源转换为人才资源,才能真正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
通过反向定制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社会、企业的需求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促进职业教育改革,从而才能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7,8。
1.2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是企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职业院校己经成为一线高素质人才输岀的主要阵地,但培养岀的学生是否满足企业的需求,是职业院校需要重视的问题。
当前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等多种教学模式,仅停留在课题层面,缺乏深度的融合,对学生的培养往往仅停留在理论知识或者基础技能的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且知识更新不及时,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进入企业,不能直接上岗就业,需要企业进行二次培养,增加了企业人才培养成本。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教育模式创新与实践探索———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①本文系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专项课题“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教育模式创新与实践探索———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课题编号:KYJD201413,主持人:汪吾金,成员:麻朝晖、林茹、陈燕萍、钱卫星、吴婷婷)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汪吾金(1971—),男,浙江萧山人,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部副教授。
麻朝晖(1970—),男,浙江缙云人,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部主任、教授。
林茹(1969—),女,浙江平阳人,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部办公室主任、教授。
陈燕萍(1963—),女,浙江杭州人,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友嘉机电学院教授。
钱卫星(1974—),男,江苏常州人,硕士,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学工办主任、讲师。
吴婷婷(1984—),女,浙江浦江人,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汽车学院助理研究员。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教育模式创新与实践探索①———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汪吾金(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18)职业素养是个人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作风、职业意识、职业行为等,是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有人视之为职业的内在要求和行为规范。
一个社会人在职场中成功的素养及智慧的具体量化就是职商(英文career quotient ,简称CQ )。
职商越高越有可能获得职场成功,而职商是需要培养的。
在当前高职教育加快发展的形势下,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寻求真正适用、高效的养成教育模式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院校需要强化职业素养教育高职教育助推“中国制造”向“优质制造”“中国智造”转变,要切实提高吸引力,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压力。
(一)国家政策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知识、能力、态度三位一体全面探索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知识、能力、态度三位一体全面探索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关于人才培养模式问题,有教育行政部门、学术理论界、一线学校三类不尽相同的表述和解读。
教育部在1998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将人才培养模式表述为"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概括为三个要素: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
学术理论界有狭义说和广义说之分。
狭义说认为,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目标)、"怎么样培养人"(培养的方式方法)以及这两者结合的问题,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育方法等构成要素。
广义说认为人才培养不仅是对培养过程的设计和建构,也是对培养过程的管理,把人才培养模式视为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途径和方式、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诸要素的组合。
一线学校(这里特指职业类学校)在教育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方向指引下,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工学结合、产教结合;工学交替、半工半读;校企合作、校企共建;宽基础活模块、平台+方向;一专多能、双证融通、订单式培养等;学制划分方面有中职2+1模式、1+1+1三段式,高职3+2模式、3+1+1模式等等。
上述模式大都是在方法论层面上的实践探索,所以众说纷纭。
还必须在认识论乃至本体论层面上深入探讨,就是要依据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如何评价与监控"等核心问题。
由此,我们提出以"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知识?能力?态度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综合职业能力观及其结构(一)理论来源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培养观来源于世界范围内的"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思潮。
因材施教探索符合中职生特点的养成教育模式
健 康的心 理 , 塑造 学生健 全 的人格 是 养成教 育 的基础 。 以这种 思 发 展都 蒙 上 了阴影 。 因此 , 中职 生所 在 的 中职学 校 , 帮助 学生 想 为主 导 的养成 教 育 , 该 首先 是 爱 的教 育 。新 学期 开 始 后 , 在 应 新 生从 原 来不 同 的初 中学 校汇 聚 到 中职 学校 , 面对 新 的学校 , 好奇 成 教育 不应 该仅 仅作 为低 龄 群体 的 专享 , 中职 德 育工 作 中 , 在 应 心 与期望 好 的开始 的想 法交 织在 一起 , 他们 都 想重 塑形 象。教 师 将 养成教 育 作 为其 中一 项重 要 内容 ,从 日常影 响和 专项 训练 两 应 抓 住学 生 的这 一心 理 特点 ,从新 学 期伊 始 就对 他 们 实施 爱 的 个 层面 上帮助 学生 实现 良好 行 为习惯 的养 成。 二 、中职 学校 德 育及学 生行 为 习惯 的现状 分析 目前 ,中职学 校 德 育的现 状 与 中职教 育 的改 革和 发展 是严 重不 协调 的 , 主要 表现 在 : 一是 对德 育 课 的重视 程 度不 足 。长期 以来 , 中职 教 育重 专业 课轻 基 础课 , 技能 轻理 论 的思 想 比较 突 重 引导 , 设法 弓导 他们 树立 自信 心 。把开 学第一 天 的报到 时 间当做 l 和学 生进 行 的第 一次 谈心 , 了解 每一 个 学 生 的基 本思 想状 况 , 了 解 他 们 的 爱好 、 本 情 况 、 基 家庭 背 景等 , 让他 们 感 受 到教 师给 予
一
、
中职 学生 养成 教育 的重 要性 分析
使其 领悟 世 界的广 大 性 和事 物 的复 杂 性 , 于 羞 涩胆 小 、 格 内 对 性 向 的学生 , 该尽 可 能 多地 交办 事情 给他 , 应 在做 事 的过 程 中给 予
基于PDCA循环的高职院校促进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的研究以高职2017级机械工程学院专业
高职院校促进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既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现代教育理性选择的必然结果。
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是职业人不可或缺的两种职业属性,二者内在统一、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但是在长期的高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受技术理性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影响,教育者往往采取单纯技艺传授型的教育模式,忽视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导致工具理性与人文理性被人为割裂,致使职业技术型人才的职业精神严重缺失,存在着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脱节的现象,需要不断探索和解决这种失衡状况。
[1]1PDCA循环理论的基本原理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于上世纪60年代提出了PDCA循环理论,其管理模式是基于质量管理方法而提出的一种质量提升策略,其核心是将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ion)—处理四个过程周而复始地进行,一个循环结束,解决一些问题,未解决的问题或新的问题进入下一个循环,形成一种阶梯式循环上升的过程。
PDCA循环质量管理策略可以积极地应用到高职人才培养的教学当中,通过把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中的方方面面进行量化、指标化,按照计划执行并加以考核,将发现的问题纠正后,再制定计划,加以持续改进,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提升。
[2]2PDCA循环理论的实践运用将PDCA循环理论引入高职院校促进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的研究是一种新的教学尝试,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侧重于通过观测学生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反复循环训练,持续改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1课题研究组别设计基于PDCA循环的高职院校促进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的研究———以高职2017级机械工程学院专业学生为例郑晓斌(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淮安223003)【摘要】本研究从高职院校教学实践入手,以高职机械工程学院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PDCA 循环理论来对照比较学生在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证实将PDCA循环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促进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重要性,可达到相融相济、稳步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构建免费师范生群体职业技能培养模式的实证研究
摘 要 :师 范生 免 费教 育 的 最终 目标 是要 把 免 费师 范生 培 养 成 为 优 秀教 师 和 未 来教 育 家 ,这就 要 求 高校 思 想 政 治 教 育在 职 业理 想教
育之 外 .积 极 探 索 满足 免 费 师 范 生 内在 现 实 需求 和 职 业 发 展 定位 的教 师技 能 培 养 模 式 。 立足 一 线辅 导 员视 角 , 以 实证 研 究 为 手 段 ,
习、轻实践技能养成培养模 式的缺陷 ,也可缩短教师专业发展中 确 ,全国基础教 育新一轮课程 改革对在校师范 大学生的职业 素质 的适应期 ,同时可合理整合教师教育的配套资源 ,做到培训资源 提 出更 高要求 。免 费师范生群体 的发展 必须 以其 培养 目标 为导 间的优 势互补 。u 】 这是开展免 费师范生教学实践与思想政治教 育 向,顺应未来社会对 中小学教 育的要求 而不 断前行 。因此 ,着 力 的前提 。东北师范大学在首 届免费师范生入学之前便针对其特殊 培养免费师范生主动适应国家需要 与基础教 育改 革的能力就是职 性 制定 了一系列的专项教育方案 ,并逐步将其纳入 了全校 师范生 业技能培养模式的宗 旨。 三 、免 费 师 范 生 群体 职 业 技 能 培 养 模 式 的 实 证 探 索 培养体系 ,收到了 良好的效果 。本文欲在 此基础上 ,结合院系具 体工作实证 ,从免费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体系的构建方 面 ,对新 俗话说 “ 熟能生巧” ,只有基本 的职业 技能纯 熟 ,才可能上 时期免费师范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做进一步的探 索。 升到职业素质整体提高的水平 。要 想真 正做好 这一方面 的工作 , 强 化 免 费 师 范 生 群体 职 业 技 能 培 养 的重 要 性 不能仅仅依靠学校 的课堂理论教学和微格演 习 , 更重 要的是到真 “ 能合 一”是衡量优秀免 费师范 生的重要标准 ,同时具 备 正 的战场去磨练 。四年 来 ,我们在 免费 师范 生职业 技能培 养方 德 崇高职业理想和 良好职业素质的优秀教师是 引导师范生成才的主 面 ,以 《 北 师范大 学免 费 师范 生培 养 方 案》 为指 导 ,创 新 东 要途径。这里的 “ ”是指职业理想 ,是促使免费师范生乐 于从 “ s T N” ( 德 c— — — 大学 学院 c ̄ g-中小 学校 s o l 层教 师 o ee c o一基 h 教 、终身从教 的前提 ; “ ”是指职业技能 ,是帮助免 费师范 生 r ce-师范生 n r 1 能 e hr a oma )免费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新模 式 ,以班 善于从教 的基础 。作为免费师范生教 育的主要内容 ,两者之 间有 级基础建设 为载体 ,将培养工作拓展为学研水平训练 、教育实践 着 内在 的逻 辑统一关 系 。教师 的职业技 能是教师 素质 的具体体 训练、教学技能训练 、人文素养训练四大模块 。 现 ,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 中 ,通过训练形 成、巩 固下来 本 文立足一线辅导员视角 ,以东北师范大学数学 与统计学院 的迅速、准确 、流 畅、熟练地完成教 育教学任务的一系 列行为及 20 级首届免费师 范生为主要研 究对象 ,兼顾院 系所有免 费师 07 智力活动方式 的总称 。教师的职业技能具有示范性 、复杂性 、应 范生实际情 况 , 采取 实证研 究方法对 20—2 1 年间 的免 费师 o7 O1 用性等特点 ,对教育教学具有重要 的作 用。Ⅲ 首届免费师范生 范生群 体职业技能培养工作进行了系统梳理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 从 的就业情况来看 ,超过 9 %的学生赴中西部地区基础教育一线任 教 育模 式。 0 ( ) 学研 水 平训 练 ,教 会 免 费 师 范 生 用 知 识 去培 养 未 来 的 一 教, 他们承担着改善落后地区中小学师资水平 , 进一步提升 中小 学教 育教学质量的重任。所 以 ,强化免费师范生群体 的职业技能 学生 培养 ,使其更好的服务基础教 育、培养优秀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 这 一模块是 “ S T N”中的 c,需要 大学学院配合 发挥 C- - - 现 实意义 。 客观作 用。免费师范生作为未来基础教育的骨干力量 ,合理 的专 二 、构 建 免 费 师 范 生 群 体 职 业技 能培 养 模 式 的 设计 原 则 业 知识 结构和学科研 究水平必将成为其长足发展的根基。调研数 教育教学实践技能的培 养是科学性与技术性相 结合 的职业素 据显示 :一部分学生存在学 习目标不明确问题 ,近 4 %的学 生因 0
发展可持续的技能养成计划
估员工的技能水平。
反馈与改进
03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给予员工反馈和指导,帮助员工发现不足
并制定改进计划,促进个人和团队持续成长。
04
技能养成计划的评估 与优化
评估标准与方式
评估标准
根据计划目标制定具体的评估标 准,如技能掌握程度、应用能力 、工作效率等。
评估方式
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如自我评估 、同事评估、上级评估等,以确 保评估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发展可持续的技能养成计划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4
目录
• 引言 • 可持续发展的技能需求 • 技能养成计划的设计与实施 • 技能养成计划的评估与优化 • 技能养成计划的推广与普及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全球化进程加速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市场竞争日 趋激烈,对个人技能的要求也不断提 高。
企业可以为技能养成计划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掌 握技能。
企业与学校合作
企业可以与学校合作,共同开展技能养成计划,实现资源共享。
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企业可以为技能养成计划提供资金支持,减轻政府和学校的负担。
社会宣传与教育
1 2
媒体宣传
通过媒体宣传,提高社会对技能养成计划的认知 度和认同感。
教育培训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 议题,发展可持续的技能养成计划有 助于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职业发展需求
个人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学 习和掌握新技能,以适应市场需求和 提升竞争力。
目的和意义
01
02
03
提高个人竞争力
通过发展可持续的技能养 成计划,个人可以不断学 习和掌握新技能,提高自 己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初中生如何在游戏中培养学习技能
初中生如何在游戏中培养学习技能在初中生的成长过程中,游戏扮演着重要角色。
游戏不仅仅是消遣,它们也能够成为学习的有效工具。
对于初中生而言,如何在游戏中培养学习技能是一个重要课题。
首先,想象一下,游戏就像是一位引导者,带领学生进入一个充满挑战和奖励的虚拟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他们需要解决问题、制定策略、并且学会管理资源。
例如,在策略游戏中,他们需要思考如何最大化资源利用,制定胜利的战略。
这种思维训练,潜移默化中促进了他们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其次,游戏也是一种激励机制。
通过设定游戏内的目标和奖励机制,游戏激发了初中生的内在动力。
完成一个任务或者达到一个目标时,他们获得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可以激励他们在学习中也追求更高的目标。
此外,游戏还是学习社交技能的场所。
在多人在线游戏或者合作游戏中,初中生需要与其他玩家合作或竞争。
这种互动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冲突解决能力。
他们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扮演不同角色,如何有效地与他人合作以达成共同目标。
然而,要注意的是,游戏教育并非完全替代传统学习。
它应该作为学习过程的补充和辅助,而非主导。
家长和教育者的指导和监督是必不可少的,以确保游戏时间的合理安排和内容的选择。
优质的教育游戏设计应当注重教育性和趣味性的结合,使得学习变得更加吸引人和有效率。
总之,初中生在游戏中培养学习技能是可能的,甚至是有益的。
通过游戏,他们可以培养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以及自我激励的能力。
然而,这需要家长和教育者的共同努力,以引导他们在游戏中找到学习与娱乐的平衡点,从而最大化学习的潜力。
彩虹岛角色培养和探险技巧攻略
彩虹岛角色培养和探险技巧攻略彩虹岛是一款以探险和角色培养为主题的游戏,玩家需要通过培养自己的角色,提升实力,探索各种神秘的地方。
本文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彩虹岛角色培养和探险的技巧和攻略。
一、角色培养技巧1. 了解角色特点:不同的角色在游戏中有着各自的特点和技能,玩家需要先了解角色的属性和技能,合理安排培养计划。
比如,某个角色擅长物理攻击,那就要注重提升他的物理攻击力和防御能力。
2. 培养优秀伙伴:在彩虹岛中,玩家可以招募各种伙伴来帮助战斗。
选择优秀的伙伴并进行培养,使他们的能力可以与自己的角色相匹配,提升整个团队的实力。
3. 完成日常任务:游戏中会有各种日常任务,完成这些任务不仅可以获取经验和奖励,还能提升角色的技能和属性。
因此,玩家需要将日常任务作为培养角色的一部分,并尽量完成更多的任务。
4. 技能升级:角色的技能对于战斗力的提升非常重要。
玩家需要将一些有潜力的技能进行升级,提升技能的威力和范围,以便在战斗中拥有更大的优势。
二、探险技巧攻略1. 角色组合策略:探险时,玩家可以选择多个角色组成队伍,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技能和属性。
玩家需要根据地图和任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角色组合,以应对不同的挑战。
2. 探索地图:彩虹岛游戏中的地图非常庞大,有着各种隐藏的宝藏和任务。
玩家需要主动探索地图,在地图中搜索各种线索和提示,以便找到更多的宝藏和任务。
同时,也要注意避开一些危险的区域。
3. 多样化的装备:装备在彩虹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玩家可以通过战斗、任务或商店等途径获取各种装备,提升角色的属性和战斗力。
因此,玩家需要多样化地选择和使用装备,以提高在探险中的生存能力。
4. 团队合作:在彩虹岛中,玩家可以组建团队和其他玩家一起探险。
团队合作不仅可以增加探险的效率,还可以提供保护和支援。
因此,玩家需要积极参与团队活动,与其他玩家一起完成探险任务。
总结:以上是彩虹岛角色培养和探险技巧的攻略,希望对广大玩家有所帮助。
校企双主体模式下“四维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会计专业为例
校企双主体模式下“四维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会计专业为例摘要:当前会计专业普遍存在“实训难、实习难”的问题,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会计专业以企业化管理、职业化标准、清单化训练、任务化课程、数据化评价、平台化协同、订单化就业为运行机制,从四个维度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养,即专业知识技能、基础职业素养、工作方法习惯、软件工具,进而构建了校企双主体“思维七化”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该模式的应用,提高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服务效益,促进了专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校企合作;四维七化;人才培养模式会计专业普遍存在“实训难、实习难”的问题,其一是会计工作保密性要求高,因为涉及很多企业的商业机密,真正顶岗实习困难大;其二是毕业生多且集中,而会计岗位零星且分散;其三是会计业务特别是涉税业务处理,时间性非常强,规定特别细,处罚越来越刚性,所以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了“学生多岗位少、看得多做得少、简单操作多职业判断少、单一业务多全程参与少”等诸多问题,使学生实习、实训的效果大打折扣,实际操作及职业判断能力很难有效提高,对学生的就业方向也有影响。
截止2017年底中国有超过9800万户市场主体,其中90%是中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
全国中小型企业贡献了全国60%以上的GDP,对促进就业、发展经济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同时中小微企业也是人才的最大需求市场。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中小微企业解决了全国 89%以上的就业人口,而中小微企业数量依然在保持上升。
超过80%的一般纳税人企业选择了代理记账和报税、超过95%的小规模纳税人企业选择了代理记账和报税,而目前代理记账公司的主要工作岗位就是记账和报税岗位,所以在代理记账和报税业务领域存在着巨大的会计人员需求市场。
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公司、代理记账公司三方合作设立财税岗位实践工作室,将学生生产性与企业财税工作无缝衔接。
一、建设模式针对会计专业“实训难、实习难”的问题,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与浙江衡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财税岗位实践工作室(衡信会计工作室)。
探索技能提升途径预期成果
探索技能提升途径预期成果引言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和竞争日益激烈,不断提升个人技能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必备能力之一。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种技能提升途径,并展望在不同领域中预期获得的成果。
1. 自主学习成果预期自主学习是最常见的技能提升途径之一。
通过自主学习,我们可以独立选择学习的内容、时间和地点,从而灵活地提升自己的技能。
自主学习的成果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广度和深度的提升:通过自主学习,我们可以涉猎更广泛的知识领域,并深入研究感兴趣的主题,从而拓宽自己的知识边界。
2.技能的熟练度提升:自主学习能够让我们根据自身需要制定学习计划,并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学习。
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和生活中。
3.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通过自主学习,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面对未知的知识和难题,我们需要独立思考、查找相关资料并尝试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出更强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参加培训和学习班成果预期参加培训和学习班是一种快速提升技能的途径。
在专业培训机构或学校的引导下,我们可以系统地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并与其他学员进行交流和学习。
参加培训和学习班的成果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专业知识的掌握:通过培训和学习班,我们可以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并获得相关证书。
这些证书可以作为我们技能提升的凭证,并在求职和拓展职业发展方面带来更多的机会。
2.实践经验的积累:在培训和学习班中,我们通常会进行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
这些实践活动可以帮助我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从而增加自己的实践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交流和合作能力的提高:参加培训和学习班可以与其他学员进行交流和合作。
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领导能力,这对于个人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3. 寻求导师指导成果预期寻求导师指导是一种高效的技能提升途径。
通过与经验丰富的导师交流和学习,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和智慧,并加速自己的技能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能养成模式的探索
一、由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引发的思考
1.企业调研反映出的问题
为了了解学生就业情况,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2006年起,我们多次到学生就业企业走访调研,特别对笔者学院近三年1560余名毕业学生的就业情况、用工单位和社会反映进行了调研。
调查显示,笔者学院毕业生已经成为许多企业补充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用人单位反映,有的毕业生面试时第一个问题就是“能给我多少钱?”企业对此非常反感。
也有少数毕业生不遵守厂规、校纪,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无视企业规章制度,动辄请假,甚至旷工。
个别毕业生根本不珍视就业机会,只要不满意,就擅自离岗,与单位连个招呼都不打。
有些学生是学数控专业的分不到数控机床岗位就不满意,根本不愿意从最简单和最基层的岗位干起。
一些学生就业时不是根据企业岗位需求,而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应聘企业,丧失了很多次就业机会。
学生们则反映,单位管理制度严,师傅没有老师亲,学校里学的知识有些根本用不上,单独完成工作任务压力大。
2.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针对企业调研反映出的问题,我们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分析。
我们认为造成学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一是职业意识淡漠,就业意识和择业观混乱,就业稳定率低。
没有认识到一名企业的优秀员工、管理者都是从最艰苦、最基本的工作岗位干起的,只有在这些岗位工作过,才会有最基本的工作经历,才会使技术逐步趋于成熟、经验不断丰富、才干不断增加;二是职业综合能力缺失,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不足。
具体表现在独立工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差,社会责任意识淡漠,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抵御挫折的心理承受
能力差;三是专业能力不足。
表现在岗位核心技能、工作过程能力、质量监控、管理评价能力不足,适应岗位工作时间长。
3.问题的思考
学生的问题是教育的问题。
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不能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中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
必须加强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在发展专业能力的同时加强职业综合能力培养,注重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培养,注重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养成。
因此,探索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方法与有效途径,是职业教育者面临的新挑战和新任务,十分必要和紧迫。
二、校企融合,创新企业化育人氛围
1.引厂入校,实现教学环境企业化
为了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营造企业化教学环境,学院实施引厂入校,构建“岗位实景”。
通过对辽阳永佳液压轴承厂、辽阳新风集团和辽阳忠旺集团等多家知名企业的考察,邀请企业专家和技术骨干,按照企业生产要求共同制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参照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标准,构建接近真实工作环境的教学情景,在生产管理、资源配置、作业环境和作业规范等方面模拟企业岗位工作实景,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实现企业工作环境与学校实习实训环境统一。
2.校企合作,实现教学管理企业化
为了使实习实训管理更加接近企业生产管理,让学生的实习实训更加接近企业的生产作业,积极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探索实施“6S”现场管理。
通过对苏州工业园区耐普罗机械有限公司、西门子电器有限公司和东京熔接有限公司等知名外企的考察,聘请企业管理干部和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专家对教师进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培训,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引进实习实训基地,在实践教学中积极推行现代企业
的“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管理制度,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检查和总结评比,对学生实施企业化管理,实现教学过
程的生产化管理。
3.三个对接,实现学生素质员工化
通过引进广汽丰田等企业的员工培训课程,开发行为养成教育与企业员工素养相对接、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相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实际相对接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素质养成对接企业员工素养,形成以企业员工素质要求为目标的知识、技能和素养合一的育人模式,创新了训练养成、教学养成、生活养成、管理养成、环境养成和文化养成等员工化行为养成特色育人机制。
4.校企联谊,实现校园文化企业化
校园的每条路都用企业的名字命名,如:以忠旺集团命名的忠旺路,以永佳液压件股份有限公司命名的永佳路,以成大方圆药业有限公司命名的成大方圆路等。
每一条以企业名称命名的路上都设有路标,路标标牌上印有象征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口号,例如忠旺路标牌上写
着“做实、做精、做强、做大”“向高的攀、与强的搏、向大的比、与快的争”,让企业精神激励学生拼搏奋进。
按照企业生产要求设置基地标语、标识,为学生形成良好职业素质营造出相应的企业文化氛围。
三、工学结合,岗位实景,探索递进式技能培养
为了解决好岗位核心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共同成长问题,处理
好“德”与“才”、“做人”与“做事”的关系问题,学院进行了“岗位实景、四阶递进”技能养成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学院设计了“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岗前实习”和“顶岗实习”四步技能养成法,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逐步递进式的培养方案,各阶段实习都设计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和通用职业能力目标。
推动了教学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推动了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变革,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1.创新认知实习教学模式,助力中学生向中职生转变
新生入学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关系到学生从初中生向中职生的角色转换。
要抓住新生过度转型阶段教育,激发专业学习情趣,使学生尽快适应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促进职业意识形成,完成角色转变,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学院制定了《新生认知实习教学模式改革方案》,重点解决学生动手能力、肢体协调配合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亲身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快乐,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和创新意识;培养自豪感和成就感;初步形成职业意识,增强职业素养养成的自觉性。
安排新生入校后进行四周的钳工认知实习。
学生在劳动强度相对较大的锯割、锉销和錾销等基本功训练后,除了动手能力和肢体协调配合的能力增强了,同时也体验了劳动的辛苦,感悟了父母的养育之恩,锤炼了坚韧不拔、热爱劳动和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训练中教师通过6S管理培养学生职业习惯和职业意识,创新了“三训五精”训练模式,坚持早训导提要求,日训练勤检查,晚训勉做总结,结合企业员工素质要求,鼓励学生在训练中做到精细、精心、精准、精确、精美。
2.改革专业实习教学模式,夯实岗位核心技能
专业实习是技能养成的核心阶段,是专业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
以提高专业能力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完成岗位工作任务为训练手段,实施“一体化、项目化、模块化”课程教学。
学院积极参与辽宁省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建立了工作站,积极推进一体化教学,实现企业工作环境与学校实习实训环境统一、工作内容与学习内容统一、行动(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统一。
通过企业化和生产化管理与职业行为的引导,使学生在学习(工作)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形成岗位核心能力。
3.创新岗前实习教学模式,完成学生向员工的过渡
学生顶岗实习前我们设计了三个月的岗前实习。
岗前实习阶段安排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流程紧密的企业作为实习基地,采取专业非对口形式实习。
学生按企业生产方式与员工同时倒班作业,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实施培养和管理。
岗前实习目的是让学生置身企业氛围,适应企业环境,了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方式和安全管理规程,适应劳动生产强度和倒班作业习惯,了解企业文化,建立与企业和工人师傅的感情,逐步适应企业生产要求,完成学生向工人的过渡。
2013年,笔者学院六个专业118名学生到沈阳市清华同方光电有限公司岗前实习。
从第一天开始,学生就进入了每天12小时的工作,并且大部分的学生是站立作业,这对学生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多数的学生腿脚都肿了,个别学生的腿、脚肿到膝盖,根本就不能穿鞋子,甚至要由同学搀扶,但是这些学生仍坚持上班,没有请过一天假。
师生们每天在食堂门口都会互相激励,加油!坚持!
他们没有辜负校领导的期望,因为他们深深地知道,只有站得住,才能真正完成一个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转变。
通过岗前实习,让学生对企业管理制度权威性和强制性有更深感悟,进一步增强遵守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养成文明生产和安全生产习惯,服从管理的员工素质和服务国家的社会责任意识;体验企业劳动生产强度和倒班作业习惯,为就业奠定了心理承受的基础,培育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亲身感受企业文化,增进与企业员工的感情,促进职业意识、职业习惯、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形成,缩短就业适应期,为顶岗实习打好基础。
4.坚持顶岗实习教学模式,实现学生稳定就业
顶岗实习是个人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是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强化、提高和巩固阶段。
按就业单位要求的工种和人数进入拟就业单位顶岗实习,定工种、定岗位、定师傅。
准就业学生按照行业、企业人员要求,进行生产活动、顶岗操作,实现实习与就业上岗同步。
顶岗实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强化专业技能,拓展专业知识,发展职
业人格,形成生产能力,达到毕业要求,实现稳定就业。
“岗位实景,四阶递进”教学模式改革,促进了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提升,适应企业生产管理和作业的时间大大缩短,就业质量和就业稳定率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