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

合集下载

1、大气概况

1、大气概况


地球
电离层大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处于 高度电离状态,使无线电波在地面和电离层之间多次反射, 实现了远距离无线电短波通信
1、300千米以上的大气层气温高达1000℃以上,但在其 中运行的人造卫星不会烧毁,主要是因为:
A、卫星与大气处于相对静止 B、卫星在大气中高速运动,能很好地散热
三、气温的时空变化
1、空间变化——垂直变化和水平变化 气温垂直分布 海拔差异
气温水平分布
纬度差异 海陆差异
2、气温的时间变化 (日变化和年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
B-D,太阳辐射小于地面辐射,地面热量亏损,降温 D-B,太阳辐射大于地面辐射,地面热量赢余,升温
C-14时,大气辐射最强,气温最高 B-13时,地面辐射最强,地温最高 A-12时,太阳辐射最强
最高气温—正午过后(14时左右), 最低气温—日出前后
1、气温的日变化
2、气温日较差
较大的气温日较差,白天温度高,有利于植物有机质的制造; 夜间温度低,可以减少植物的呼吸损耗,利于植物营养物质的 积累,使果实饱满,瓜果含糖量高。
(1)太阳辐射的日变化(高低纬、阴晴天、冬夏)
(2)地面影响程度(山顶与山谷) (3)下垫面比热容(海陆)
球生命的保护伞” 形成云、雨、雾、雪等天 水汽: 气现象的物质 是成云致雨 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 的必要条件
固体杂质:凝结核
2.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和含量的影响
①人类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 ---→ 大气中的 二氧化碳 含量增加 ②人类广泛使用电冰箱、冰柜 ---→大气中的 氟氯烃 含量增加 ---→平流层大气中 臭氧 含 量减少 ③其它:工业排放污染气体、植被减少固体 杂质增多等
F ①大气吸收地面辐射,H ②大气逆辐射补充

大气

大气

大气控制污染技术一、名词解释1.大气:是指环绕地球的全部空气的总和。

2.环境空气:是指人类,植物,动物和建筑物暴露于其中的室外空气。

3.大气污染: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态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生态环境。

4.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气体可以使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地通过,但却可以吸收地表的长波辐射,由此引起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

5.气溶胶:气体介质和悬浮在其中的分散粒子所组成的系统。

6.总悬浮颗粒物: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vm的颗粒物。

7.可吸入颗粒物: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vm的颗粒物。

8.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列大气中的原始污染物质。

9.二次污染物:指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质10.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为了达到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控制目标,对多种大气污染控制方案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区域适应性和实施可能性等进行最优化选择和评价,从而得出最优的控制技术和工程措施。

1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以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群健康的基本要求为目标,而对各种污染物在环境空气中的允许浓度所作的限制规定。

12.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是以实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为目标,对从污染源排入大气得污染物浓度(或数量)所作的限制规定。

13.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标准:为了保证达到污染物排放标准而从某一方面作出的具体技术规定,目的是使生产,设计和管理人员容易掌握和执行的标准。

14.燃料:用以产生热量或动力的可燃性物质15.煤:是一种复杂的物质聚集体,主要可燃成分是C,H及少量O2,N2,S,等一起构成的有机聚合物16.灰分:是煤中不可燃矿物质的总称17.挥发分: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分解出的可燃气态物质18.固定炭:从煤中扣除水分、灰分及挥发分后剩下的部分19.收到基:以包含全部水分和灰分的燃料作为100%的成分,亦即锅炉燃烧的实际成分20.空气干燥基:以去掉外部水分的燃料作为100%的成分,亦及在实验室内进行燃料分析时的样品成分21.干燥基:以去除全部水分的燃料作为100%的成分22.干燥无灰基:以去掉水分和灰分的燃料作为100%的成分23.燃烧:指可燃混合物的快速氧化过程,并伴随着能量(光和热)的释放,同时使燃料的组成元素化为相应的氧化物。

大气的基本概况

大气的基本概况

逆温
正常情况
逆温现象
2、逆温产生的原因:
(1)地面辐射冷却: 在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地面很快辐射冷却。贴近 地面的大气层也随之降温。由于空气愈靠近地面,受地面 的影响愈大,所以,离地面愈近,降温愈多;离地面愈远, 降温愈少,因而形成了自地面开始的逆温。 (2)锋面因素: 对流层中,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密度小,爬升到冷 空气的上面,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倾斜的过渡区锋面。在锋 面上,如果冷暖空气的温度差比较显著,也可出现逆温。 (3)其他原因:山谷的地形等
第二章
大气环境
一、大气层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大气的组成: 干洁空气:O2、N2、CO2、O3、Ar等 水汽 固体杂质
高 层 大 气
平流层
对流层
2、大气的垂直分层:
(1)对流层: (0—12千米)
低纬厚,向两极变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热量来自地面辐射,气温随高 度增加而递减(每上升100米, 气温下降0.6℃) 上冷下热
灰霾
对流显著,天气复杂多变
(2)平流层:
(12—50千米)
臭氧 热量来自臭氧吸收紫外 线,气温随高度增加而 增加 上热下冷 空气平流运动,天气晴 朗,适于飞行
(3)高层大气:
(50千米以上) 外层(散逸层) 电离层(热层) 中间层
高 层 大 气
平流层
对流层
二、逆温现象
1、逆温现象:对流层中出现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的现象,称为逆温。
3、逆温产生的影响: 阻碍了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妨碍了大气污染物 的扩散,极易造成大气污染。
空气污染中毒事件大都与逆温有关。如果连续出现 几天逆温,空气污染物就会大量积累,易发生空气污染 中毒事件。如美国的工业小镇多诺拉,于1948年10月连 续4天逆温,工厂及居民排放的空气污染物硫氧化物和烟 尘不能及时扩散,使只有14000人的小镇,4天内有5900 人患病,20多人死亡。1952年发生在英国伦敦的烟雾事 件也是与大雾和逆温有关,工厂和千家万户排出的烟尘、 二氧化硫滞留在城市上空,4天内有5000人死亡。发生在 比利时的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学烟雾事件等均 与逆温天气有关。

大气的基本特性

大气的基本特性
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年变化约7%; 可照时数——太阳辐射强度与可照时数成正比,
夏强冬弱。
2、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减弱过程
◆大气的吸收:能吸收太阳辐射的物质包括臭氧、 氧、水汽、二氧化碳、云、雨滴、气溶胶粒子等, 它们选择性吸收太阳辐射(太阳光谱的两端)。
◆大气的散射和反射: 空气质点小,选择散射短波辐射;而水滴、尘埃 等质点大,散射无选择性,称为漫射。散射波长 集中于可见光波段。
2、气温的年变化 指一年内气温的高低变化。年最高气温出
现在夏至后的7月或8月,年最低气温出现在冬 至后的1月或2月。
一年中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与最冷月的平均 气温之差,称为气温的年较差。年较差随纬度 增高而增大,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减少;大陆大 海洋小;内陆大沿海小。
气温的年变化反映了气候上的冷暖,是划 分气候季节的重要指标。
④洋流的影响大,中纬度西岸气温比同纬度的
东岸高。冬季气太温平洋的和空大间西分洋布北部等温线急剧
向北凸出,反映黑潮暖流、阿留申暖流、墨西 哥湾暖流的强大增温作用;夏季北半球等温线 沿非洲和北美西岸向南凸出,反映了加那利寒 流和加利福尼亚寒流的影响。
⑤南半球冬夏最低气温都出现在南极,北半球 则夏季在极地、冬季在高纬大陆东部、西伯利 亚和格陵兰。最高气温北半球夏季出现在低纬 大陆内部热带沙漠地区。
◆低压槽:简称槽,由低低压压槽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 域,或一组未闭合的等压线向气压较高一方突出的 部分。在槽内各等压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称为槽 线。槽附近空间等压面形如山谷,空气向槽内辐合 上升; ◆高压脊:简称脊,由高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 域,或一组未闭合的等压线向气压较低一方突出的 部分。在脊中各等压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称为脊 线。脊线附近空间等压面形如山脊,空气向外辐散; ◆鞍(鞍型气压区):两个高压与两个低压相对应 的中间区域,其附近空间等压面形状似马鞍。

大气的基本特征汇总

大气的基本特征汇总

600
500
400
300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90
80
85
70
60
55
50
40
30
20
15
10
0
散逸层
热成层
中间层 平流层 对流层
大气中主要气象要素
气温 气压 湿度 风向、风速 云量 降水量 能见度
风速仪 (测风速、风向)
百叶箱 (测气温)
雨量计 (测雨量)
气象观测场布置图
1.定义:表示大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单位 :
摄氏度(℃)温标,以气压为1013.3hpa或者相
当于760mmhg时纯水的冰点为零度(0℃),沸点为10
0度(100℃),其间等分100等份中的1份即为1摄氏
度。

绝对温标,以K表示,这种温标中一度的间隔与摄

氏度相同,其零度称为“绝对零度”,规定为等于摄 氏—273.15℃。因此水的冰点为273.15K,沸点为373.
气溶胶 (Aerosols)
固态微粒 液态微粒
18
火山灰
19
气溶胶对气候的影响:
气溶胶粒子会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减少紫外线通过,使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大大减弱,导致地面温度降低。
大气中气溶胶粒子增加,增多了凝结核,使云量、降水量 、雾的频率增多,对地表亦起冷却作用(阳伞效应)
气溶胶放大照片
大气的结构
大气层高度(大气的上界)的确定 ⑴物理上界——极光----1200千米 ⑵密度上界——2000-3000千米
大气的垂直结构
根据垂直方向上大气 温度变化、运动状态 、密度及成分的变化 等,将大气分为:对 流层、平流层、中间 层、热层、外层

大气的基本特征汇总

大气的基本特征汇总

器测法、雷达探测、卫星云图估算
雨量器
内径20cm口径。分辨 率0.1mm。两段制观测, 即每日8时及20时各观测 一次。雨季增加观测段 次。每日8时至次日8时 降水量为当日降水量
自记雨量计
承雨器将雨量导入浮子 室,浮子随注入的雨水增 加而上升,带动自记笔在 附有时钟的转筒上的记录 纸上连续记录随时间累积 增加的雨量。当累积雨量 达10mm时,自行进行虹吸, 使自记笔立即垂直下落到 记录纸上纵坐标的零点, 以后又开始记录
意义:大气湿度状况直接影响了云、雾、降水等天气现象 的 形成。
水汽压(e)及饱和水汽压(E)
湿 度
相对温度(f)

饱和差(d)


比湿(q)
法 水汽混合比(γ)
露点(Td)
测湿度的仪器
降水
降水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或固态水,包 括雨、毛毛雨、雪、雨夹雪、霰、冰粒和冰雹等。降 水量指降水落至地面后(固态降水则需经融化后), 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降 水量以毫米(mm) 为单位。
体圈层。 大气圈无色无味,那么它是否真的存在呢?
大气圈存在的主要证据或现象
有大气圈的google earth
没有大气圈的google earth
a.蓝色的天空 这是由于大气中的一些非常细小物质成分,如气体、粉尘等非
球形微粒,它们的直径较阳光的波长小得多,因此,蓝色的散射量 较之于其他任何一种颜色能更多地被选择散射。这种散射称瑞利散 射。
气溶胶(Aerosols)
定义:空气中悬浮的固态或液态颗粒的总称, 能在空气中滞留至少几个小时。 尺度:10-3—102μm 数密度: 102—106个/cm3
城市>农村,陆地>海洋,冬季>夏季 作用:形成云、雾,降水条件

大气的ppt课件

大气的ppt课件
大气的ppt课件
目录
• 大气的组成与结构 • 大气与气候 • 大气污染与环境保护 • 大气科学的应用 • 大气科学研究方法
01
大气的组成与结构
大气层的结构
01
地球大气层由多个层次 组成,包括对流层、平 流层、中间层和热层等 。
02
对流层是大气层中最低 的层次,包含人类生活 的大部分天气现象。
03
气候变化研究与预测
气候变化研究
探究全球气候变化的规律、原因和影响,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气候预测
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帮助社会适应气候变化。
农业与生态系统的气象服务
农业气象服务
提供农业种植区划、作物生长监测、 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气象服务,提高 农业生产效益。
生态系统气象服务
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良 性循环,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更好的生存 和发展环境。
04
大气科学的应用
气象预报与灾害预警
天气预报
利用气象卫星、雷达和地面观测数据 ,对未来天气进行预测,为公众提供 出行建议和农业生产指导。
灾害预警
通过监测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雨、台 风、暴风雪等,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减少灾害损失。
03
大气污染与环境保护
大气污染的来源与影响
来源
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农业活动 、生活污染
影响
空气质量恶化、人类健康问题、 生物多样性受损、气候变化
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01
02
03
04
政策法规
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加强执 法力度
技术革新
推广清洁能源,改进生产工艺
公众参与
提高环保意识,减少污染行为

大气名词解释

大气名词解释

大气:是指地球环境周围所有空气的总和。

环境空气:是指暴露在人群、植物、动物和建筑物之外的室外空气。

大气污染:指自然界中局部的职能变化和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改变大气圈中某些原有成分和向大气中排放有毒害物质,以致使大气质量恶化,影响原来有利的生态平衡体系,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和正常工农业生产,以及对建筑物和设备财产等的损坏。

空燃比: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质量空气过剩系数: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

以 表示,通常>1气温直减率:单位高度(通常取100米)气温的变化值干绝热直减率:干空气块(包括未饱和的湿空气块)绝热上升或下降单位高度(通常取100m)时,温度降低或升高的数值。

位温:一干空气块绝热升降到标准大气压处所具有的温度称为位温大气稳定度:是指在垂直方向上大气稳定的程度即是否易发生对流。

城市热岛环流:是由城乡温度差引起的局地风。

吸收速率:吸收质在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界面而被吸收剂吸收的量传质单元数:反应吸收质被吸收的难易成度。

传质单元高度:完成一个传质单元的分离任务所需要的填料高度。

传质单元:气体通过单元填料层而发生的浓度变化等于该传质单元内气相平均推动力时,则此单元称为传质单元吸附剂:被吸附到固体表面的物质称为吸附质,能够附着吸附质的物质成为吸附剂。

催化剂:能够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化学反应的平衡。

吸附活性:是吸附剂吸附能力的标志,常以吸附剂上已吸附吸附质的量与吸附剂量之比的百分数来表示。

其物理意义是单位吸附剂所能吸附吸附质的量。

1燃料燃烧时气体和固体燃料产生污染物的量和种类的区别?答:气体:气态燃料典型代表为天然气,主要由烷烃和少量如H2O、CO2、N2、He和H2S 等。

其燃烧产生的主要产物则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不完全燃烧将产生黑烟,一氧化碳和极少量硫的氧化物。

固体:煤是最重要的固体燃料,可燃成分主要是由碳、氢以及少量氧、氮和硫等一起构成的有机聚合物。

其燃烧的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的氧化物、少量氮氧化物、烟、飞灰、金属及其氧化物。

地球上的大气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学习目标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运动是如何发生的知识结构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臭氧主要吸收紫外线。

(2)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显著。

经过大气层的削弱作后,到达地面的主要是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部分。

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1)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

(2)地面增温后产生长波辐射,大气强烈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温。

因此说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3)大气产生大气辐射,其中很大一部分能量返回给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

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4、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则越长。

由于地球表面的温度比太阳低得多,所以地面辐射的波长比太阳辐射长得多。

相对于太阳短波辐射来说,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

二、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1、热力环流形成的原因及过程:近地面冷热不均→气流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图示:2、等压面的弯曲方向:空间气压值相等各点所组成的面,称为等压面。

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

3、气压、气温、高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同一高度4、局部地区的热力环流(1)山谷风:因白天山顶比山谷升温快,使得气流从山谷吹向山顶形成谷风,夜晚则山风。

(2)海陆风:由于这种昼夜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热力环流。

白天,陆地增温比海洋快,陆地近地面形成低压,海洋上形成高压,使得气流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夜晚则形成陆风。

(3)城市风:因为城市中人类活动释放大量的热量,出现气流在城市上升,郊区下沉,再由郊区流回到城市的热力环流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一)作用力1.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1)气压梯度: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大气的垂直分层(课本29页图2.1)高度温度大气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高层大气2000-3000千米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平流层50-55千米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平流运动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二:大气热力作用(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二: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的热力作用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地面等压线向低压方向(向下)弯曲,高空等压线向高压方向(向上)凸起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影响因素: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则风力越大(图2.10,2.11,2.12)在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风向垂直等压线,指向低压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在三个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三:全球性的大气环流1)三圈环流(课本37页图2.14)①在地表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南北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夏季向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图2.15)四:常见的天气系统2)低压、高压系统—气旋和反气旋(以北半球为例,图2.21)五;气候的形成和变化1)气候的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地面状况、大气环流、人类活动)①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气温的分布,一般是低纬温度高,高纬温度低;山上的气温比山下低;暖流经过地区的气温比寒流经过地区高●同一纬度地带内,由于下垫面不同,不同地点的气温状况不同,其中影响比较的大是海洋和陆地②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状况●赤道地区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全年雨量充沛●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º之间,在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控制下,常年干旱●大陆的西岸有两种情况,以亚欧为例,地中海地区(亚热带),夏季处于副热带高压中心的边缘,气流下沉,干燥少雨,冬季由于副热带高压向南移,此地受西风带的控制,多气旋活动,湿润多雨。

地球上的大气

地球上的大气

B

同一地区,夏天受热较多,对流层高度 对流层高度的时间变化: 较高
气温的垂直递减率: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C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原因: 对流层大气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各种天气气候现象都 在该层,因为它几乎集中了所有的水汽和固体杂质
(2)平流层:对流层顶至50——55千米处 气温随高度变化,在30km以下变化小,向上迅速升温, 因为臭氧吸收紫外线的缘故。空气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 原因是上热下冷,大气平稳。 该层有利于飞机高空飞行,因为大气较稳定, 能见度好,(能见度好的原因是几乎无水汽和固体杂质) (3)高层大气:平流层顶至2000——3000千米的 高空,在80——500千米有一电离层,对无线电短波通 讯有利
500——1000千米高空是人造地球卫星的主要轨道, 这里温度很高但卫星不被烧毁是因为该处大气稀薄,卫 星从中吸收的和与之摩擦产生的热量都有限
1.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的原因是由于热量主要来自( B ) A.地球内部 B.地面长波辐射 C.大气辐射 D.太阳短波辐射 2.有关对流层所达高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低纬度地区小于高纬度地区 B.某一地区,夏季高于冬季 C.沿海地区大于内陆地区 D.高原地区大于平原地区 3.300千米以上的大气层,气温高达1000℃以上,但在其运行的 人造卫星不会被烧毁,其主要原因是( C ) A.卫星与大气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B.卫星在大气中高速运行,能很好散热 C.该层大气稀薄,卫星从中吸收的与之摩擦产生的热量都有限 D.该层大气的密度很大,有利于卫星散热 4.大气层随高度升高气温降低( × ) 仅限于对流层
读右图,回答1~2题 1、对图中气温分布情况的说明,正确的是( A、abc曲线均符合对流层的气温变化规律 B、a曲线表示2000m以内有逆温 C、b曲线表示对流层底部有逆温层存在 D、c曲线表示对流层中的气温分布规律 2、逆温是大气环境发生变化的表现,对人类的影响主要是(C ) A、逆温时空气稳定,给人类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利于人类生活和健康 B、逆温时空气对流强烈,不利于飞机飞行 C、逆温时近地面会出现烟雾,影响人们的出行和身体健康 D、逆温时空气水汽凝结较多,天气比较湿润,利于人们生活

大气主要参数

大气主要参数

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个学生北张庄学区河边学校王丽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文学艺术,是现代科学文化发展所必须的基础知识。

知识的传授又多数是通过每日的课堂教学来传授。

那么每节课的效果如何呢?教师是怎样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个学生呢?一、首先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素质:作为教师就要把对党、对祖国、对社会主义的爱,转化为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学生的爱。

要真挚地、深情地爱自己的教育事业,爱自己的学生。

教师要钻研教材,了解和掌握所教学科知识的全部内容,胜任循环教学。

教师必需努力学习教学大纲,钻研教材。

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掌握这些经过精心挑选和组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认真的态度,严谨的作风,负责的精神。

这对学生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深远的。

二、教师应学会备课:一要明明确为什么要备课,二要知知道备课备什么(备课程标准、备教教材、备辅导材料、备学生、备教法和学法)。

就总体而言,首先做好个人备课,即按照备课组的安排设计好教案,然后,在集体备课时,发挥集体智慧。

三、教师要掌握教学方法:运用教学方法是教学技能和能力的集中体现。

教学方法是灵活多样的,它可以分为教法和学法。

恰当的教学方法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

一节好课,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一是从直觉上,学生学习情绪很高,学习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学生的思维处在积极状态。

二是从效果上,学生都懂了,会了,而且知道怎样去学。

扼要地说,一节好课,应该做到使学生爱学习,学会和会学,爱学是学会和会学的动力,只有爱学,才能学会。

课堂上一种生气勃勃,兴趣盎然的学习气氛,能提高学习的热情。

如果教师讲课有气无力,枯燥无味,千篇一律,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现在的知识,既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也不能激起学生积极思维和创新意识。

四、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是每位教师应尽的责任。

关爱学生要“关心学生” “尊重学生” “理解学生” “信任学生”.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关心、尊重、理解、信任,会更“倾心”于教师,更加乐于接近教师,更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

大气组成与垂直组成

大气组成与垂直组成

大气组成与垂直组成一、大气的组成大气主要由氮气、氧气和少量的其他气体组成。

在大气中,氮气和氧气的比例约为78%和21%,其他稀有气体如氩气、氖气、氦气、氩气等占约不到1%。

此外,大气中还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气、二氧化碳、氦气和氧气等。

1. 氮气氮气是大气中的主要成分,占据了78%的比例。

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对大气层的结构和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对植物和动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也是地球大气中主要的一种元素。

2. 氧气氧气是大气中的第二大成分,占据了21%的比例。

氧气是生物生存的重要气体,对植物和动物的呼吸和新陈代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稀有气体稀有气体包括氩气、氖气、氦气和氪气等,它们占据了大气中不到1%的比例。

虽然它们的比例很小,但它们在大气层的结构和功能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4. 水蒸气水蒸气是大气中含量最多的一种气体,尤其在低层大气中占据着很大一部分。

水蒸气是地球上的重要气体,它对大气层的温度、湿度和气候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5.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大气中的一种重要气体,它的含量虽然不多,但对大气层的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类社会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地球的气候变化问题。

总的来说,大气的组成主要由氮气、氧气和少量的其他气体组成。

这些气体在大气层的结构和功能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地球环境和生物的生存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二、大气的垂直结构大气的垂直结构主要包括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顶层等,它们在大气动力学和气象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 对流层对流层是地球大气中最底层的一部分,大约占据了地球大气厚度的一半。

在对流层中,温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逐渐下降,湿度逐渐增加。

大气中的大多数气流和气象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中。

2. 平流层平流层主要位于对流层与中间层之间,它的特点是风速较大,气温逐渐上升。

在平流层中,大气对流较小,气流相对稳定,很适合飞机和气球的飞行。

大气的基本特性

大气的基本特性

3、中间层的特征
• 高度:平流层顶至85km处。 • ( 1 )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迅速下降。 因为臭氧的含量下降。 • ( 2 )空气以垂直运动为主。但由于空 气稀薄,所出现的天气现象已不如对流 层复杂。 • (3)在80km处白天出现一个电离层。
4、暖层的特征
• 高度:中间层至800km处 • 特征: • (1) 空气质量小,空气稀薄,空气密度只角 空气总质量的0.5%,在120km高空,空气密度 小至声音都难于传播。 • (2) 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因为所有波长 小于0.175um的太阳紫外辐射都被暖层气体所 吸收,顶层温度可达1000度。 • (3) 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 (4) 能反射无线电波 • (5) 出现极光现象。
2、气压面上气压相等各点的连线,称为等压线; 空间气压相等各点组成的面,称为等压面,它是一 个起伏不平的曲面。 ②气压场:气压的空间分布称为气压场 ③气压系统的基本类型:包括低气压、高气压、低压槽、 高压脊、鞍(鞍型气压区)等等,统称为气压系统。 ◆低气压:简称低压,其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等 压面向下凹陷如盆地,空气向中心辐合,气流上升; ◆高气压:简称高压,其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等 压面向上凸出如山丘,空气向四周辐散,气流下沉;
一、大气的组成
◆地球大气由多种物质混合组成,包括干洁空气、
水汽、悬浮尘粒和杂质等。 1、干洁空气(干空气): 不包含水汽和固体杂质的整个混合气体; ①主要成分: N2、O2、Ar,占干空气容积的 99.97%、占干 空气质量的 99.95%; ②次要成分: CO2、O3、CO、CH4、H2S、SOx 等等。 干空气中,以氮、氧、二氧化碳、臭氧最重要。
• 问题:为什么在对流层顶,低纬度温度 (-85OC)小于高纬度(-53O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3大气中90%的氧气来自﹙﹚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
A藻类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124同学们在秋游时发现山上有一种植物,这种植株高大,结有种子,但种子外露,没有果皮包被,这种植物属于﹙﹚
A苔藓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125“西湖春色归,春水绿如染”,春天充满生机,让人眷念,那么染绿春水的是﹙﹚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126我们日常饮用的豆浆主要来自大豆的哪一部分加工﹙﹚
A胚乳B子叶C种皮D果皮1271945年夏天,一架横渡太平洋的飞机不幸中途失事,乘员纷纷跳伞落在一慌无人迹的孤岛上,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们是从浅海里捞取下列哪些藻类植物充饥而得以生还的﹙﹚
A水绵和衣藻B水绵和苔藓C海带和紫菜D满江红和水绵128粮库的粮食和种子站的种子储存的环境应该是﹙﹚
A干燥、高温和封闭B潮湿、高温和封闭
C干燥、低温和空气流通D潮湿、低温和空气流通
129炒熟的小麦种子,即使放在有充足的水分、空气和适宜温度的环境中,种子也不能萌发,这是因为﹙﹚
A种子处于休眠期B种子内缺乏足够的营养物质
C种子的胚已经不完整D种子的胚已经死亡
130在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发育成茎和叶的结构是﹙﹚
A胚芽B胚轴C胚根D胚乳
131具有休眠特性的种子大多是﹙﹚
A温带植物B热带植物C寒带植物D极地植物
132在下列结构中,使根不断伸长的是﹙﹚
A分生区B伸长区C根尖的成熟区D分生区和伸长区
133叶芽中的芽轴作用是﹙﹚
A不断产生新的叶原基B不断产生新的芽原基
C伸长后形成枝条茎的部分D细胞分裂使芽的顶端不停地生长
134白菜在生长期需要较多的无机盐是﹙﹚
A含氮的B含磷的C含钾的D含氮、磷、钾的
135据报道,某村为提高人均收入,经技术人员指导,对蔬菜实行无土栽培,你认为培养液中至少具备几种无机盐﹙﹚
A氮、磷B氮、硼、钾C磷、钾D氮、磷、钾
136一朵花的主要部分是﹙﹚
A花托B花冠C花萼D雄蕊、雌蕊
137从市场买回的茄子,其果柄常被几片带刺的像叶一样的结构包裹着,这是花的哪一部分存留下来的?﹙﹚
A花冠B子房C花萼D雄蕊
138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两个必要的生理过程是﹙﹚A开花和授粉B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C传粉和受精D开花和传粉
139玉米开花时遇到连绵阴雨,果实产量就会降低,可以正确解释玉米产量降低的原因是﹙﹚A阴雨,子房不能发育B风大、气温低、花粉不能成熟C风大、气温低、影响昆虫传粉D花粉被雨水冲落,影响风力传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