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美学视角下的但丁和屈原

合集下载

2021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可比性理论界定范文1

2021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可比性理论界定范文1

2021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可比性理论界定范文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兴起于19 世纪 30 年代,繁荣于二战以后,尤其是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它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且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但是长期以来,以法国学派为代表的注重事实考据的影响研究在比较文学研究领域占统治地位。

但这种只注重事实考据的比较文学研究在 20 世纪中期受到越来越多严重的质疑。

于是比较文学学科发展进入第二阶段,以韦勒克、雷马克等为代表的美国学派强调超越事实联系的平等研究,强调将没有直接联系的作家作品进行“类同”和“对比”,寻求可比性的存在。

但是学界一直没有对平行研究的可比性原理做出明确的界定,使得可比性原理呈现出“众说纷纭”甚至是相互矛盾的状态。

但是,对可比性原理的界定不应单从外延对其做过多的限制,而应由可比性本身出发对其内涵做出原则性解释。

即平行研究的相对性、异质性、“异”和“同”的关系这三个基本原则。

一 比较文学的平行研究以美国学派为代表,他们强调关注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和学科联系,注重作品的美学比较,强调将没有直接联系的作家作品进行“类同”和“对比”,寻求可比性的存在。

平行研究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大大的扩展了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并使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以美国学者重视平等研究建设为中心的阶段。

但是,学界对发生“类同”、“对比”和可比性的条件、提前以及范围并未做出明确的界定,例如究竟什么可以比,什么不可比,有何规律。

“人文学科研究同自然学科研究的不同之处,是需要先有一个主观的学理假设,及研究者现有一种认识观点,包括了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考察、分析标准、方法和角度(也叫切入点)等的假设构想。

” 孙景尧教授认为,比较文学“更强调世界文学和总体知识视野,并将之贯串于认识理念和方法视角中去,从而成为比较文学研究的学理假设内容,使之自觉自由地进行跨国界、跨语言界和学科界的相互参照和研究探索”[1]P125.因此,他认为“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实质上就是使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得以研究证实事实联系',彼此关系和作用功能及其内在规律认识的、具世界文学视野的学理逻辑假设”[1]P127,而平行研究“在研究其异同与探求其原因规律时就更注重关系的可比性,也就是说,对平行研究的文学对象,要确立一定的标准,并在一定的范围内研究其问题,以获得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相似相应新识,或同中求异与异中求同的相存相衬新见。

历史趣谈但丁与屈原的不同点 但丁与屈原的差异性

历史趣谈但丁与屈原的不同点 但丁与屈原的差异性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但丁与屈原的不同点但丁与屈原的差异性
导语:但丁与屈原的不同点,阿利盖利但丁和屈原都可以称得上是历史中的著名诗人,他们不管在爱国情怀上,还是众多作品上都十分的相似,对此大家
但丁与屈原的不同点,阿利盖利·但丁和屈原都可以称得上是历史中的著名诗人,他们不管在爱国情怀上,还是众多作品上都十分的相似,对此大家是否了解过阿利盖利·但丁和屈原的不同点呢?下面就让小编来详细介绍下吧,对此有兴趣的可以进来看看。

阿利盖利·但丁
但丁·阿利基耶里(公元1265年—公元1321年),13世纪末意大利诗人,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之一,以长诗《神曲》留名后世。

他被认为是意大利最伟大的诗人,也是西方最杰出的诗人之一,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恩格斯评价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屈原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他出身于楚宗室贵族,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志,志向远大。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

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屈原还是楚国重要的政治家,早
生活常识分享。

但丁与屈原

但丁与屈原

但丁与屈原相同但丁和屈原都生活在社会制度变革时期。

尽管其社会生活不尽相同,一个处于西欧封建社会没落期,一个生活在中国封建社会初起阶段,但他们所处的时代仍有共同点,即同样具有新旧交替的时代特征。

高尔基曾经高度赞扬过那些欧洲资本主义社会里现实主义作家,他说:“他们都是自己阶级的叛逆者、自己阶级的‘浪子’”。

屈原和但丁就是这样的“叛逆者”与“浪子”,时代的交替必定会产生激烈的摩擦,真正忧国忧民的人不为原本统治阶级所接受,所得到的后援力量往往又由于不够成熟而显得相当微弱,难以依靠,但他们却同样有着除旧立新的坚定信念。

屈原在改革政治、制订法令和三次使齐的政治活动中,也表现了一个政治家不懈的斗争精神。

他以一个政治家的气魄发出“乘麒麟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的豪言壮语。

他认识到自己孤军奋战,恐不能战胜腐朽势力,然而他又不甘妥协,“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阽余心而危死兮、览余初其未悔”,屈原的这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与旧势力妥协的洁身自好的人格,是后代人经常加以赞颂和效仿的。

他卓越的才干遭到奸佞群小的嫉妒和毁誉,特别是他实行法治,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遭到这些顽固势力的疯狂围攻。

但屈原他有洁身自好、傲岸的人格,他“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伏清白以死直兮,同前圣之所原”。

他深信芳香和污浊虽混杂在一起,可是芳香的本质却依然是闪烁发光。

最后,屈原这种孤傲的性格使他以死殉国,投身汨罗江的滔滔水流之中。

但丁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在他任执政官期间就充分地表现出来了。

他不畏教皇威胁和法国军队的压境,批准了对教皇派来的三个间谍分子的判决,接着又放逐了黑党领袖和白党代表。

在但丁被流放十多年后,他接到朋友从佛罗伦萨的来信,说是这班逐臣只要肯付一笔罚金,再头上顶灰,颈下挂刀,游行街市一周,就可以返回。

面对这样的人生侮辱,但丁愤然回信说“那么就这样光荣地要把在外流亡十五年的但丁召回吗?这就是他的尽人皆知的清白所应得的下场吗?这就是为着学问流汗,不倦的劳动所应得的下场吗?一个通晓哲理的人不能忍受这种心灵的屈辱,像一个囚徒一样,当作罪犯一样被贡献出来。

浅析屈原的人格美

浅析屈原的人格美

浅析屈原的人格美摘要:屈原是一位具有崇高人格的爱国主义诗人、政治家。

他的人格美为世代所传唱,经久不衰。

今天,我们通过他流传下来的不朽诗篇,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政治生涯,还有古今中外人们对屈原的敬仰,可以体味屈原光辉峻洁的人格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关键词:屈原;人格;独立不迁;爱国主义引言两千多年来,屈原研究及楚辞学一直是中国文学研究的热点,屈原的作品和屈原的人格,尤其是他那种峻洁纯美,独立不迁,归结到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人格和坚贞不渝的爱国精神,在中国这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博大精深的国度中产生影响和意义是广泛深远的。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世界综合国力大比拼的今天,我们有必要提倡屈原这种峻洁纯美的人格和坚贞不渝的爱国精神。

本文试图从屈原的作品、生平和其在历史上的影响三个方面阐述屈原的人格美。

一、通过屈原的诗篇展现屈原的人格美。

屈原遗留于世的作品不多,根据多数学者的意见,可以确定为屈原的作品总共就有23篇,虽然数量不多,但是他创立了“楚辞”,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文心雕龙·辨骚》),他还开创了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

从他开始,中国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他不愧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

歌德说:“在艺术和诗里,人格确实就是一切。

”(《歌德谈话录》),屈原就是一位具有崇高人格的诗人和杰出的政治家,在他的作品中,随处都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爱国的思想感情,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受到广泛推崇。

在2010 年3月14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在与采访中国2010年“两会”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一开场,总理即以屈原《离骚》里的名句明志:“‘亦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我将以此明志,做好今后三年的工作。

”(人民网)可见屈原的思想流传之深远。

1、《橘颂》追求的内外美统一、独立不迁的品格今天,怀着敬仰之情品读了屈原早期作品《橘颂》,文章里体现作者追求的那种光辉峻洁、独立不迁的品质,更激起我对这位传世伟人的崇敬和缅怀。

衢州市2017年6月高二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衢州市2017年6月高二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衢州市2017年6月高二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历史命题:徐金卫张仙君石海龙陈春露审题:黄宏智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卷和答题卷,其中试卷又分必考题和加试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上交。

2.试卷共6页,有两大题,34小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3.请将答案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有30小题,共60分。

每小题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多选、不选均不给分)1.葛兆光撰文称:“正是这种不言自明的权威性的律令由外在的礼乐转向内在的情感,古代思想世界中的神秘意味开始淡去,道德色彩开始凸显,萌生出一个依赖情感和人性的自觉凸显来实现人间秩序的学说。

”此学说重在A.倡导德治 B.强化君权 C.追求自由 D.崇尚平等2.汉字书写艺术受到书写材料的影响,在秦代抵抗竹简垂直纤维的毛笔会加重横向线条的用笔,最终形成了书法里漂亮的“波磔”。

与横向线条的加强相对应的字体是A.小篆B.隶书C.楷书D.行书3.据《新唐书》记载:“给事中四人,正五品,掌侍左右,分判省事……诏敕不便者,涂窜而奏还,谓之‘涂归’”。

据此判断“给事中”所属的部门是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军机处4.据《宋史》记载:“先是,已命赵普为相,欲置之副,而难其名称。

以问翰林学士陶谷,对曰……,故以命之”。

陶谷的答案应该是A.刺史 B.三司使 C.枢密使 D.参知政事5表格数据说明当时:①商业税收比重大②实行重农抑商政策③商品经济比较发达④财政税收主要来自外贸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6.中国古代某中央机构“秩从一品……其用则自为选,其为选则军民通摄,僧俗并用,而领以国师”。

该机构的管辖范围是右图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7.余英时认为王阳明早年仍未脱宋儒“得君行道”的意识但龙场顿悟后,完全抛弃了“得君行道”的幻想,断绝了从朝廷发动政治改革的旧路,走上了“觉民行道”之路。

“觉民行道”的理想体现在下列哪一思想中A.正君心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心外无理8.《世界史纲》一书中说14世纪由于这一技术的到来,世人的知识生活进入了一个新的和远为活泼有力的时期。

屈原和但丁的情感表现艺术比较_杨如月

屈原和但丁的情感表现艺术比较_杨如月

Vol.9No.42012年4月第9卷第4期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Apr.2012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署名作家。

在《离骚》中诗人认为“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以修能”,将内美与修能结合起来,从而指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对完美人格的追求符合诗人内心的要求,是一种顺应人性的自觉追求。

其作品中强烈的自我表现将作者意识向更深层面﹑甚至内心层面﹑潜意识层面开掘,丰富了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

但丁是他那个时代第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第一个自己出现在作品中担任主人公,第一个有意识地把不朽的内容放在不朽的形式里。

主观的感受在这里有充分客观的真实和伟大,而他的大部分内容都是这样表达出来的,因而可以使一切时代和一切人民把它看作是他们自己的东西。

本文拟从《神曲》和《离骚》中探寻二位诗人在情感表现艺术方面的共同特点。

第一,二者所塑造的诗人的自我形象都是一个有抱负,有作为的爱国政治家的形象。

但丁渴望祖国统一和平,反对分裂和纷争,即使在另一个世界里,他也和鬼魂们谈论意大利的政治形势和国家兴亡问题,有时禁不住内心的激动,他还抒发自己的强烈的感情。

《炼狱》第6歌中他为祖国的分裂和动乱而哀痛:唉,奴隶般的意大利,你哀痛之逆旅,你这暴风雨中没有舵手的孤舟,你不再是各省的主妇,而是妓院;……而你的活着的人民住在你里面,没有一天不发生战争,为一座城墙,同一条城壕围住的人却自相残杀,你这可怜虫啊?你向四下里看看,你国土的滨岸,然后再看望你的腹地,有没有一块享受和平幸福的土地。

……(《炼狱》第6歌)在政治上,他以坚定的诗句表露了他对于故乡政治上的不断的变化和实验的轻蔑:我的佛罗伦萨呀!你的组织很精妙,好比十月里织成的锦绣,十一月半就断了!在你所记忆的年月之中,你更换了多少次的法律,钱币、官吏、风俗,革新过多少次市政府的委员!假使你记得好,看得清楚,你便懂得:你是像一个躺在床上的病人,除却辗转反侧以外,尚有何法可以减少痛苦呢!(《炼狱篇》第6歌)这些诗句只要有同样的政治事件反复出现,就将永远为人们所传诵。

屈原与但丁之比较分析

屈原与但丁之比较分析

屈原与但丁之比较分析作者:刘亚欣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2年第03期摘要:屈原与但丁分别代表着东、西方文化精神的取向,分别是东、西方文学艺术发展的领军人物。

尽管他们生活的年代、地域相差久远,但他们生活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爱国主义情结、主体意识的体现、创作风格等都出现了惊人的相似之处,尤其是他们作为诗人政治家的相似更值得我们去重视。

他们的理想被残酷的现实撞得粉碎,于是不约而同地创造了一个集神话、哲理于一体的梦幻世界,在这精神世界里寻找出路。

他们的爱国情愫和理想追求分别体现在《离骚》、《神曲》这两部伟大的文学作品中,这些作品经历着时代的变幻,体现出了不朽的艺术魅力和价值。

关键词:屈原;但丁;离骚;神曲;比较;相似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8-0003-02屈原和但丁分别为东、西方文学与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多少年来深深影响着世界文明的进程。

无数的专家、学者为他们及其作品写下了大量的研究文字。

通过对他们的思想、经历、作品等多方面的比较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二者之间惊人的相似之处。

下面我们将从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爱国情愫、精神思想意识、作品等方面具体对他们进行比较分析。

(一)屈原和但丁所处的时代环境和个人经历及其相似。

屈原生活年代是公元前340~前278年,是我国由奴隶制社会走向封建制社会的大动荡、大变革时期。

在楚国政治舞台上出现了反对奴隶制和维护奴隶制的新旧两种势力的较量,在文艺思想领域里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

但丁于1265年生于意大利北部的佛罗伦萨。

当时欧洲的封建制度正逐步衰落,“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已经稀疏地可以在地中海沿岸的若干城市看到。

”虽然屈原生活在中国封建社会的诞生初期,但丁生活在欧洲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但是他们所生活的时代仍具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新旧交替的时代特征。

他们的个人经历十分相似,都曾在各自的国家政治中起着重要作用,都因坚持美好的理想而受打击,同样被放逐同样客死他乡。

论屈原和但丁理想追求中的孤独

论屈原和但丁理想追求中的孤独



( 文 艺报 ) 在

1953
年 第 1 号社
, 。

,
论 中称誉 屈 原是 世 界性 的伟大诗 人 是登 上 世界文 学 史上最高 峰的 人 物 之 一 价说 屈 原 《 离 骚》 的 出现
它 结 束 了 一 个 旧 的时代
,
靠 自学 通 晓 历 史 从 各 种 教 师 学 习 哲 学
。 ,
8 卷第 5 期 第 1
19
9

1
7月
J
n
o
吉安师 专 学 报 ( 哲 学 社 会科 学 ) J n P hll h i n l o aS r l T f i h C r (o u

V
.
1 8 No
.
l 5 ac d
.
o
o
e
e
e
e
e
S ao
e n ce ie a
l
c
is
g
D
e s
p1 9 y9
a 7
恩 格斯 对 但 丁 也作 过很高 的评价
: “
,
群 异 常 远非 一 般常 人 所能 比 及的
,
封 建 的中
象 屈 原和但 丁 这 样品德高洁 优 国 优 民
,
,
世 纪 的终结 和 现 代 资 本 主 义 纪 元 的开端 是 以 一 位 大 人 物 为标 志 的 这位 人 物就 是 意 大
, ,
对腐朽 黑 暗势 力疾 恶 如 仇 的伟大 诗 人 理 应
, ,

事君 而 不 贰 兮 迷 不 知 宠 之 门
、 、 ,

屈 原在楚怀 王 疏 远 以 后 曾精 心 培养 贵

灵魂之旅_但丁和屈原的比较_屠毅力

灵魂之旅_但丁和屈原的比较_屠毅力
, ,
,


,


,



,
,


性 世界 自身的形成 和 发展 完成 了由 古希腊 所 开 启 的 纯粹 理 性 向古罗马 实践 理性的过 渡 而 但 丁所 生活 的 中世 纪 晚 期 由奥 古斯 丁 托 马斯 阿 奎 纳 等 缔造 的 神 学理性 仍存 在粉广
。 ,

·
,
,
,
, “
,
泛 影响 同 时 作 为 潜流 的人文主 义 思 潮在 这 一 时期 也 开 始 涌
.
事犷 ,

文 化教 育研究
灵 魂之 旅

但 丁 和属 原 的 比 较
屠毅 力
(中国 人 民大 学文 学院 北 京
但丁 和 屈原是 中西 文学 史上 影 响最为深 远 的两 位诗人 他们 的思 想 和 精神分 别代表 了 中西 方 两 种互 相差 异 的文 化传
统 他们 两 人都具 有 高尚 密智 的灵 魂 都 经 历 了相 似的 人 生 磨难 并进行 了 一 番 上 下 求 索 穷 尽 宇宙 的 探 寻 然 而 最终 但 丁 达到 了 至善 至 美 的 天 堂 获得 了灵魂 的解脱 ; 而 屈原 则 被拒 于天 庭之外 他 的孤独无 助 的灵魂 只得 在 绝 望 中沉 沦 相 似 的灵魂 相似 的旅程 结 局 却 呈现 出喜剧 与 悲 剧 的 巨 大 差 别 因此本 文试 图通 过 对 《神曲 》 和 《离骚 》 的文 本 理 念进行 比较 从 文化 传统 的 角度来探 讨导致 这两 者 差异 的原 因
,

,
而屈原理 性 精神 的不 完善很 大程 度上 源 自于 中华文 化

屈原的香草与但丁的玫瑰

屈原的香草与但丁的玫瑰

屈原的香草与但丁的玫瑰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有一位叫做屈原的诗人,他留下了遗传万世的《离骚》;而在七百多年前的欧洲,有一位叫做但丁的诗人,他留下了流芳百世的《神曲》。

穿越千年的时光,两位伟大的灵魂相遇,谱下永恒的精神篇章。

屈原出生于楚国贵族之家,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作为世任要职的贵族子弟,屈原长大后自然也步入了楚国的政治高层,后来由于多次上疏以及奸佞的谗言,为怀王所恶,遭到放逐。

从权力之巅一下子跌落谷底,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后,屈原的心逐渐归于沉静,他将自己的一生倾入书中,留下了《离骚》《天问》《九章》等作品。

他开创的“楚辞”文体,成为文学史上的新成就,影响深远。

又由于他深邃独特的思想,因此又被后人尊奉为“屈子”。

但丁,同样是作为贵族之后,在其人生巅峰时曾任最高权力机关执行委员会的六位委员之一。

后来,由于政争,受到统治者的驱逐,永世不得回到家乡,于是,一颗孤独的心就此踏上了慢慢的旅途。

在这人生的漫漫旅途中,他写下了传世巨著《神曲》。

而他本人,也作为文艺复兴的先锋,永远的留在了史册之中。

屈原与但丁虽然时隔千余年之久,但其所处背景,个人思想等方面却有极大相似之处。

从背景来看,屈原处于战国时代,在之前的西周,其文化是一种宗教伦理化的文化,他改变了殷人唯天命是从,唯天命是依的观念,但更多的是将殷人交给天帝的人的力量寻回,置于天人的观照之下。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天人相合的主体开始消解,产生了天人相分的“自力”特征。

换而言之,随着政治,文化和经济制度的发展宗教式文化开始瓦解,人的主题意识开始显现,呈现出某种意义上的人文主义。

而但丁所处的时代,中世纪的暗夜行将逝去,文艺复兴的曙光已渐破黑夜,又得益于当时政局的混乱,旧的体制在崩坏,新的思想正在酝酿。

但丁的《神曲》正似一把利剑,斩开了宗教控制下的沉沉天幕,人文主义精神开始萌发。

正是由于两人相似的背景,相似的处境,催生了两人相似的思想。

但丁在《神曲》中坚决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歌颂了灵魂的美好与光明的引导表达了执着追求真理的理想。

【赏析】但丁《神曲》

【赏析】但丁《神曲》

【赏析】但丁《神曲》但丁:《神曲》作品内容1300年,诗人在自己人生的中途35岁时,迷路于一座黑暗的森林。

正想往一个秀美的山峰攀登时,忽有豹、狮、狼三只猛兽拦住去路,惊惶呼救之际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奉圣女贝雅德里采之命前来,帮助他走出绝境。

维吉尔进而带领诗人游历了地狱和炼狱。

地狱上宽下窄,形似漏斗,共分为九层。

有些层又分为若干圈,越往下越小,直至地中心。

亡魂按所犯罪行的程度分别处于不同的层次领受责罚:居于林菩狱的是善良的异教徒。

第二圈囚禁的是淫欲者,遭受暴风雨的席卷与鞭打。

第三圈以永恒的大雨、冰雹与塞比猡的狂吠与撕扯责罚饕餮者。

囚禁于下两圈的分别是吝啬、浪费者和愤怒者。

第六圈惩戒不相信灵魂存在的邪教徒,第七圈则囚禁残杀者、自杀者与蔑视神明者。

第八圈欺诈之狱共分为十个断层。

地狱最后的深渊中,是冻结于冰湖中的该隐狱、安泰诺狱与托雷美狱,巨大的恶魔撒旦扇动六翅,惩处亲族相残者、叛国者和暗算宾客者。

地狱的出口在北半球,而炼狱则是浮在南半球海面上的一座高山。

除了地层外部,炼狱本部共分为七层,分别修炼着生前犯有骄、妒、怒、情、贪、食、色七种罪孽的亡魂。

他们虽生前犯有罪过,但已得到上帝的宽恕,在这里忏悔洗过。

炼狱的顶部是地上乐园,亡魂真心悔过后便可在众声齐颂下升入天堂。

抵达乐园后,维吉尔隐去。

在祥云缭绕中,贝雅德里采引导诗人饮用忘川之水,获得新生后,得以拜谒天堂。

九重天堂由月轮天、水星天、金星天、日轮天、火星天、木星天、土星天、恒星天、水晶天组成。

生前为善、有信仰有德行的义人死后在此成为幸福的精灵。

他们之中有虔诚的教士与信徒,也有圣明的君主与学界的先哲。

水晶天之上的天府则是上帝和天使们的居所。

贝雅德里采归位至幸福的玫瑰花丛之中,引导但丁谒见天神本位。

在上帝永恒的光芒下,诗人终于懂得了那至高无上的真理:“是爱也,动太阳而移群星。

”作品解读在整个西方学术界,《神曲》由于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诡谲奇伟的布局结构以及神秘象征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一门历久不衰的“显学”。

但丁和屈原的比较

但丁和屈原的比较

但丁和屈原的比较作者:阿朱出自:Bamboo也飞翔浏览/评论:778/0 日期:2005年12月5日 14:30但丁是在中世纪即将结束时的一位伟大的诗人,而在此之前约1600年,也就是战国末期,在中国就出现了一位杰出的诗人,他就是屈原。

但丁和屈原,可以说是东西方的两颗璀璨明珠,《神曲》和《离骚》就是东西方文学史上两座艺术丰碑。

意大利的但丁与中国的屈原生活在不同的国度,我们却能以情感为线,穿越时空的局限,将他们放在一起。

孔子有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长期的放逐与流亡生活,痛苦、落寞与向往都沉积于胸,它们喷薄而出,形成了两大情感的结晶。

为了揭露现实,唤醒人心,给意大利指出道德上、政治上的复兴的使命,但丁创作了《神曲》,而同样为了揭露恶势力追求光明,屈原用他一生的精力写作了《离骚》,这两颗文学银河中的不朽之星因为有了作者真切的经历与感受,因为同样具备了追求真善美的内涵而光彩夺目。

两位诗人虽然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着相当的距离,但是他们的思想和创作方法却是如此的相近:1、他们都是把自己的思想,自己对祖国的不幸和上层社会的堕落的沉痛哀思用诗歌这一形式表现出来。

《神曲》中但丁写的是自己在“地狱”、“净界”、“天堂”中梦幻般的游历,实则在诗作中强烈暗示着对社会和当前政治的批判;屈原在《离骚》中道出了楚怀王的昏庸,奸臣当道的黑暗现实:“何桀纣之猖披兮,唯乎捷径以窘步!唯乎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禅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察余之中亲情兮,反信谗而齑怒。

”其愤世嫉俗之情,跃然纸上。

2、创作方法上,两部诗篇都具有浪漫主义文学的浓郁色彩,天上人间,任凭感情驰骋;表现手法上,但丁和屈原都采用了寓意、梦幻、象征;语言运用上,《神曲》和《离骚》又同用方言所写。

《神曲》中但丁所运用的是将天上的爱与地上的爱区别开来,将爱人贝亚特里齐作为光明与真善美的象征,将恶狼、豹、狮等作为恶势力的代表。

论屈原的人格美

论屈原的人格美

论屈原的人格美摘要:屈原是一位具有崇高人格的爱国诗人、政治家。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

屈原,以个体生命的魅力,成为中华民族的荣耀和精神上的榜样。

屈原以其崇高峻洁的性格特点和伟大的思想品质,在人类灵魂的制高点上,展示着不凡的人生境界。

他对人格美的崇高追求和身体力行,使他总是显得那么神圣而又凛然不可侵犯,这也是人们尊崇、敬仰和纪念他的缘由。

人们在各个时期,各种场合谈论有关他的历史典故,传颂塔吊品格精神,成为历代人们心中一面不朽的旗帜。

屈原的人格美不仅表现在他流传下来的不朽伟篇中,还在于他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志趣与爱国情怀、嫉恶如仇的批判精神、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坚韧品质结合在一起,水乳相融。

屈原人格美的形成,不仅出现在他作品中真情的流露,更在于他言行一致的行动表白。

关键词:屈原;人格;爱国情怀;批判精神正如恩格斯评价文艺复兴时期一样,战国时代“这是一次人类从产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时代”。

他们的特征是他们几乎都处在时代运动中,在实际斗争中生活着和运动着,站在这一方面或那一方面进行斗争,一些人用舌和笔,一些人用剑,一些人两者并用,因此就有了使他们成为完人的那种性格上的完整和坚强。

郊沫若也认识到了战国时代的特点,他说:“屈原所处的时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文化灿栏的黄金时代,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科学家,一大批涌现出来,真正是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壮观”。

屈原就是在这时代的风霜雨雪中磨炼出来的巨人。

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这个时代就不可能出现屈原及其令人叹服的作品,他有着完美的人格,非凡的才能。

他的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开辟了文学创作的新纪元,使楚辞成为一代乞学。

两千年来屈原以伟岸的人格和伟大的诗篇,坚定着人们的生活意志,培养着人们高尚的情操。

他的人格是我国封建时代知识分子最可宝贵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他的风格也达到了高不可及的范本,两千年来源远流长,沾溉文林。

屈原美学思想浅谈

屈原美学思想浅谈

屈原美学思想浅谈王菁【摘要】在南北文化、儒道思想的孕育下产生了以屈原为代表的楚骚美学思想。

屈原爱美,追求美的事物,并按照美的规律和法则进行诗歌创作,成就了独一无二的“楚辞”。

屈原虽然没有理论形态的美学著作,但他的美学思想在其诗歌中或多或少地得到体现,比如外美与内美的统一、自然美与人格美的统一、情感美与理性美的统一。

%Under the influence of both southern and northern Chinese culture,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emerged Chu Sao Aesthetics, and Qu Yuan played a signifieant role in its development. Qu Yuan appreciated and pursued beauty, and his literary works were also based on the rule of beauty. Qu Yuan invented and promoted the Songs of Chu, which is still unique in the Chinese literature history. Though Qu Yuan did not have any works concerning ideological aesthetics, his aesthetic theories--the harmony of external and internal beauty, of nature and virtue and of sensibility and sense--can be found in his poems.【期刊名称】《绥化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00)006【总页数】3页(P136-138)【关键词】屈原;楚骚美学;楚辞【作者】王菁【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01在春秋战国这个需要巨人并产生巨人的时代,屈原无疑是一枚闪耀的明星。

屈原《离骚》与但丁《神曲》比较

屈原《离骚》与但丁《神曲》比较

屈原《离骚》与但丁《神曲》比较
张一方
【期刊名称】《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1(032)004
【摘要】屈原和但丁都是世界文化名人中的伟大诗人。

比较他们及其主要长诗《离骚》和《神曲》发现,二者具有基本主题等6方面的相同处和总体结构等6方面的不同处。

最后探讨了《神曲》揭示的人生真谛。

【总页数】5页(P10-14)
【作者】张一方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物理系,昆明65009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
【相关文献】
1.两种美学之相逢——试比较贺拉斯《诗艺》与但丁《神曲》的美学思想. [J], 高静
2.“诗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野草》与屈原《离骚》比较研究 [J], 田刚
3.《史记·屈原列传》《新序·屈原章》《离骚赞序》《离骚经章句前序》关系考——兼论屈原使齐次数与被谗原因 [J], 谢天鹏
4."东洋意大利"之梦——申采浩的《梦天》与但丁的《神曲》作品结构之比较 [J], 崔玉山
5.鲁迅《野草》与但丁《神曲》之比较 [J], 王吉鹏;李红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但丁、屈原之比较

但丁、屈原之比较

但丁、屈原之比较
李玉斌
【期刊名称】《青海民族大学学报》
【年(卷),期】1992(000)003
【摘要】西方的但丁与中国的屈原是两位历世不朽的诗人。

他们都曾官到高位,又都在与”党人“的斗争中失官都,遭到放逐。

大半生流于边地,却又都忧心国事,更令人视为奇迹的是,《神曲》和《离骚》都成就于放逐。

相比之下,屈原在理想的追求全部破灭后,作出了以身殉道的最后选择,以自杀完成了
【总页数】1页(P26-26)
【作者】李玉斌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5,C55
【相关文献】
1.灵魂之旅——但丁和屈原的比较 [J], 屠毅力
2.相同的精神不同的命运——屈原与但丁代表作之比较 [J], 王阳阳
3.比较美学视角下的但丁和屈原 [J], 常勤毅
4.屈原和但丁的情感表现艺术比较 [J], 杨如月
5.求诚与求真:屈原与但丁之比较 [J], 李昌云;曾宪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但丁的美学思想研究

但丁的美学思想研究

但丁的美学思想研究从《神曲》看但丁地美学思想蔚芃苑但丁·阿利盖里()是意大利从中世纪走向文艺复兴地过渡时期中最伟大地作家、诗人,也是人文主义地开创者与先驱.b5E2R。

但丁生活在世纪下半叶和世纪初地意大利.正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封建生产关系衰落地时代.意大利处在东西方文化交通要道,从年十字军东征后,给意大利地工商业带来了繁荣和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在欧洲萌芽最早地区之一,到了世纪意大利北部地一些城市:威尼斯、佛罗伦萨等成为商业和经济中心,资本主义最早萌芽在这些城市.但这个时期意大利地政治经济发展并不平衡,政治上处于四分五裂地状态.北部这些城市出现了最早地资本主义萌芽,东部以罗马为中心是教皇统治,这就出现了新旧势力之间地矛盾,市民要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样斗争明朗化,在但丁故乡佛罗伦萨十分尖锐,形成两个对立党派:一个是代表封建势力地奇伯林党,拥有神圣地皇帝,成皇帝党;一是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市民,叫盖尔非党,他们拥护教皇,主张意大利城市自由独立.这两党是新旧两个势力地代表.但丁生活地时代正是这两个党斗争尖锐地时代,最后盖尔非党胜利.但是不久又很快分化了,分裂为白党、黑党,依靠教皇势力叫黑党,反对教皇束缚,要保持独立和自由;发展资本主义叫白党.因此在盖尔非党和奇伯林党地斗争余波未尽时,两党又拉开了战幕,但丁是白党重要成员,开始白党胜利,但很快黑党借助外国势力打败了白党,社会从此更加四分五裂.但丁就是这个时代中完成了他地不朽名作《神曲》.p1Ean。

《神曲》是但丁在年动笔地,第一部《地狱篇》完成于年.《炼狱篇》完成于――年,《天堂篇》完成于――年,前两篇在年出版,《天堂篇》是死后出版地.《神曲》是但丁一生中最重要地著作,作者在流放时期,进一步接触到人民,进一步看清祖国四分五裂地现实,他在寻找社会混乱地根源和通往幸福和平地途径,意识到自己肩负地使命,这样创作了《神曲》.他自己说:“要使得生活在这一世界上人们摆脱悲惨地境遇,把他们引到幸福地境地,”就是唤醒人民地心灵,揭露社会地现实,给国家人民指明政治、道德上地出路,试图让人民通过克制自己地情绪或者通过理性和神学信仰来达到道德上地至善至美和国家统一.作者也说“主题就是人凭自由意志去行善行恶,理应受到公道地奖励”,他不止一次地强调人赋有“自由意志”,这是“上帝最伟大地主张”,上帝给于人类“最伟大地赠品”,他热情洋溢地歌唱现世生活地意义,肯定现世生活本身地价值,他鼓励世人在生活中坚定不移地遵循理性:“你随我来,让人们去议论吧,像竖塔一般,任凭狂风呼啸,塔顶都永远岿然不动.”这时候作者地创作目地是主观地,而从客观上看《神曲》反映地则是意大利广阔地社会现实,内容丰富,所以被称为“中世纪地史诗”.马克思也将《神曲》称颂为“不朽地诗篇”.而薄伽丘在《但丁传》中为了表示对诗人地崇敬,给这部作品冠以“神圣地”称谓.DXDi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在 中 国封 建社 会 呱 呱 坠 地 的煦 煦 晨 风 中 。 尽 管
如此 ,但 丁和屈原所处 的时代仍具有 一个 很大的 共 同点:新旧交替 的时代特征。
但 丁 于 16 2 5年 生 于意 大利 北部 的佛 罗伦萨 。
当时, “ 资本主义 生产 的最初萌芽 ” “ 已经稀市 看到 。” 这 种 新
表着 东、西方文化 精神和 审美趋 向的领 军人物 , 多少年来 深深影响着世界文 明的进 程 。无数 的专
型 的生产关系 ,很 快地使佛罗伦 萨成为意大利北
部最 大的手工工业 城市 ,它对北 欧封建社会 旧秩 序 、 旧制 度 、旧思想起着很大 的破 坏作用 。在意 识 形态方面 ,要 求独立和 自由,摆脱封建 贵族和
中图分 类号 :11 0
收 稿 日期 :2 0 —1 —1 05 0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17 -2 5 (06 1 02 4 6 1 20 20 )O 一o2 —0
作 者 简 介 :常 勤毅 ,宁波大红鹰职业 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副编审 。
但 丁和 屈原 ,这两位 分别来 自于 中西方并代
维普资讯
第 1 9卷 第 i 期
20 06年 1月
浙江万里 学 院学报 Jun l f hj n ni iesy o ra o ei gWalUnv ri Z a t
V 1 1 o 1 o . 9 N .
Jn 20 a. 06
权 , 以关心人 民疾苦 的屈原为典范 ;另一方是巩
固奴隶主贵族经济、政治特权 ,一味腐化苟安,
维普资讯
第l 期
常勤毅:比较美学视 角下的但丁和屈原
2 3
以 出卖 祖 国利 益 的 子椒 、 靳 尚 、子 兰 为 代 表 。他 们 各 自代 表 着 新 旧 两 种 社 会 政 治 力 量 ,在 当时 不 断地 进 行激 烈 的 斗争 。
力 ,态度坚 决地 放逐了他的妻子盖玛所属 的家族 的黑党领袖一一 封建 旧贵族 的代表人物唐纳狄 ,
充 分 表现 了一个 与 自己阶 级 彻底 决 裂 的叛逆精
2 .爱国主义的情愫是但丁和屈原美学理想得 以传播的源泉 在但 丁坎坷 的一生 中,他 为意大利的和平繁 荣 、人 民的独立 自由,特别是为他所 向往的奥古 斯都大帝 时代 强大统一的 罗马帝 国的理想 ,作 了 不懈 的努 力和顽强 的斗争 。但丁在流放期 间,还 念念不 忘祖国 ,不 曾丧失过一丝一毫 的为意大利
在 重 点 对 但 丁 和 屈 原 和 所 处 的时 代 、生 活 经 历 、 思 想 性 格 和 作 品等 多方 面 的 相 同或 相 近 之 处进 行
识 , 是 当时 最 进 步 的政 治 思想 。 而 但 r的要 求 意
大 利各城市统一起 来 ,建立一 个 以继承 古罗马传
统 为 名 的大 帝 国 的 政 治 思想 , 更 是 符 合 当 时历 史
国 政 治 舞 台 上 , 也 表 现 出 新 与 旧 两 种 势 力 的 较 量 。 一 方 是 主 张 政 治 改 革 、 限 制 奴 隶 主 贵 族 特
以形成的摇篮 但 丁和 屈 原 都 生 活 在 同一 种 社 会历 史形 态 中,但其社会生活 内容 却不尽相 同。一个 是处在 两欧封建社会奄奄 一息 的夕 阳残照里 ,一个是生
发展的规律 。但 是 ,代表教皇 、封建贵族 利益 的
封 建 神 权 思 想 , 也 不 甘 心 退 山 历 史 舞 台 , 它们 仍
顽 固地和进步 思想作对 。由于这些经济 、阶级 和 思想形态 的原因 ,使佛 罗伦萨又 变成 当时西欧政
治 斗争 和 社会 矛 盾最 集 中的场 所 。 』原 生活 年代 是公 元前 30 前 28年 ,是我 丑 j 4 7
比较美学视 角下 的但 丁和屈 原
常 勤毅
( 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 学院,宁波 357 ) 1 1 5
摘 要 :但丁和屈原 都处在新 旧交替 的时代 ,都具有 强烈的爱 国主义情结 ,其 勇敢的叛逆精神 和高傲不屈 的 人格 有着惊 人 的相似 ,又都为 后人 留下伟 大的作 品。所有这 些从 美学角 度启迪 人们 思考:孕育 着改革 风暴 的动 荡时代 ,矛盾 、复杂又开 放的思想和 深深 的忧 患意 识, 以爱国主义 为其精 神 内涵 且人格 高洁不屈 ,具 有 开拓性 的艺术独创等构成 了一个伟 大作家得 以产生的 “ 时、地利、人和 ”。 天 关 键 词:但 丁:屈原 ;比较美学
比照分析基础之上 ,探 讨这两位 伟大作家产 生的
请种 因素 。
国古代社会 由奴隶制走 向封建制 的人动 荡、大变
1 .新 旧交 替 的 时 代 是但 丁 和 屈 原 美学 思 想得
化 的时期,新兴地 主阶级经过 同奴 隶主 贵族 的多 次较量 ,先后登上 了历史舞台 。然而 ,奴 隶主贵 族 的残 余 势 力还 不 同程度 地 存在 着 。在 思想 领 域, “ 百家争鸣 ”的局 面蓬勃发展 ,其 实质也不 过是新 与 旧的两家之 争: “ 一家要维护垂死 的奴 隶制度 ,一家则要 维护封 建的财产关 系和 剥削关 系 ,巩 固封建 的政治制度 和社会秩序 ” 阳。在 楚
教 皇 的 统 治 , 反 对 外 族 入 侵 的 城 市 居 民 的 民族 意
家 、学者 为 他们 及 其作 品写 下 了大 量 的研 究文
字 。但 很 少 有 人 将 但 丁 和 屈 原 从 审 美 比较 学 的角
度进行研究分析。其实早在 2 0世纪 3 0年代茅盾 就认为将 但丁和屈原相 比,是一件 有趣味 的事 , 茅盾 曾在一篇评价 《 曲》 的文章 中简略地提到 神 了这个问题 。… 下面笔者试图从 比较美学的角度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