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按摩》PPT课件

合集下载

小儿推拿ppt课件

小儿推拿ppt课件
处理异常情况
如推拿后出现皮肤红肿、破损等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避免 感染或加重症状。
记录与反馈
对推拿过程及效果进行详细记录,以便后续分析和改进。同时,将推 拿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或监护人,以便其了解小儿的治疗进展。
05
家长参与互动环节设计
家长学习简单手法操作
学习基本推拿手法
家长在专业指导下,学习并掌握几种简单且常用的小儿推拿基本 手法,如推、拿、按、摩等。
亲子互动按摩
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家长与孩子一起进行亲子互动按摩,增进亲 子关系的同时,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
按摩效果评估
了解如何评估按摩效果及孩子的反应,以便及时调整按摩方式和方 法。
分享经验和心得体会
分享学习成果
鼓励家长分享自己学习小儿推拿的心得体会,以 及在实际应用中的经验和效果。
交流互动环节
设置交流互动环节,让家长之间互相交流、学习 和借鉴好的经验和做法。
小儿推拿ppt课件
目 录
• 小儿推拿基本概念与原理 • 常用手法介绍与操作演示 • 常见病症治疗方案设计 • 注意事项与安全防护措施 • 家长参与互动环节设计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及作用
定义
小儿推拿是一种以手法治疗疾病的方法,通过刺激小儿体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 ,以调整脏腑、经络、气血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02
常用手法介绍与操作演示
推法
01
02
03
04
定义
用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一定部 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线移动

分类
根据着力部位的不同,可分为 指推法、掌推法和肘推法。
操作要点
着力部位要紧贴皮肤,推动时 用力要稳,速度要缓慢而均匀

小儿推拿(大全)PPT课件

小儿推拿(大全)PPT课件
28天,称为新生儿期。 生理:
特殊生理状态:生理性黄疸、阴道出血、乳 房肿大·······
病理:发病率高、死亡率高、 围产期:孕28周~7天
-
42
❖ 三、婴儿期 出生28天后至1周岁为婴儿期。 生理:生长最快······ 病理:脾胃——外感 合理喂养(断奶-添加辅食)
-
43
❖ 四、幼儿期 1周岁后至3周岁为幼儿期。 生理:心智发育快-- 病理:外感—— 脾胃- 合理喂养(营养)

摇斗肘、打马过天河、黄蜂入洞、水底捞月、飞经走
气、按弦搓摩、二龙戏珠、苍龙摆尾、猿猴摘果、擦
脐及龟尾并擦七节骨、赤凤点头、凤凰展翅、按肩井
等。
-
11
3、 张汉臣推拿流派 该流派选用的穴位有70多个,但常用的仅10
余个。手法有推、揉、运、分、捏等。在辨证 上该流派注重扶正,祛邪亦不忘扶正,认为小 儿“稚阴稚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主要表现 ❖脾常不足 ❖肺常不足 ❖肾常虚
-
29
(一)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稚阴稚阳”学说: “阴”指机体的精、 血、津液、脏腑、筋骨、脑髓、血脉、肌
肤等有形之质;“阳”是指体内脏腑的各
种生理功能。稚阴稚阳学说,高度概括了
小儿时期无论在物质基础还是生理功能方
面,都是幼稚和不完善的,年龄越小这一
特点越明显。
载了捏脊治疗小儿腹痛、厌食等疾病,1000
多年前唐朝医学著作《千金要方》记载:
“小儿虽无病,早期常以膏摩囟上及手足心,
甚辟风寒。”治疗小儿鼻塞流涕、腹痛等疾
病。
-
3
❖ 按摩学盛于隋唐,儿科学盛于宋。正是按 摩学和儿科学的成熟,为明代小儿推拿学 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小儿推拿培训课件PPT(精品版)38页

小儿推拿培训课件PPT(精品版)38页
4、肝穴
部位:食指指面,由指根至指端 操作:平肝,用推法,由指根推至指端 功效:平肝熄风、解热镇惊、疏肝郁、除烦躁 主治:急慢惊风、发热外感、目疾、脾虚证、贫血证等 临床:肝穴只清不补
5、心穴
部位:中指指面,由指根至指端 操作:指根推至指端
功效:清心火、补气血、利尿 主治:口舌生疮、面红唇红、吐弄舌、难寐、烦躁、贫血、小便短赤等 临床:常平肝清心同用。
32、阳池(成人外关穴)
部位:腕背横纹上寸许 功效:清脑降逆 主治:头晕、头痛、头昏、脑炎等 临床:阳池配总筋能退热
33、两扇门
部位:手背中指根两侧凹陷处 操作: 拇食二指揉 功效:解表发汗 主治:外感表证、恶寒、无汗
35、合谷
部位:拇食指岐缝间凹陷处 操作:拿法、推法 功效:通瘀散结 主治:胃火牙痛及一切痛症
27、天河水
部位:前臂正中有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操作:由腕横纹至肘横纹为清天河水,反之为取天河水 功效:清热解表 主治:清天河水主治恶寒发热,流清涕;取天河水主治阴虚、高热 等一切热症
28、总筋
部位:腕横纹中点处 操作:揉 功效:清热散结 主治:口疮、流口水、潮热等一切热症
29、神门
部位:腕横纹微上,尺动脉搏动处 操作:揉法 功效:安神镇惊 主治:睡卧不宁,惊惕不安
23、小肠
部位:小指尺侧由指根至指端 操作:直推法,由指根推至指端为清小肠;由指端推至指根为固膀胱 功效:利尿(清小肠);止遗(固膀胱) 主治:清法用于小便不通、短赤、尿急尿痛、泄泻;补法用于遗尿、便秘
24、天门入虎口
部位:拇指内侧,由指端至虎口。操作:运、推 功效:顺气活血、行痰化结 主治:咽痛、痰喘(此二病效佳)、汗不出、口噤不开(此二病效差)虎口入天门 部位:拇指内侧,由虎口至拇指端; 操作:直推法 功效:固表止汗; 主治:汗出,主用于盗汗

《小儿推拿》PPT课件(2024)

《小儿推拿》PPT课件(2024)

02
病理特点
01
生理特点
2024/1/30
小儿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 清灵、易趋康复。
6
推拿手法对小儿作用机制
01
调整脏腑功能
通过推拿手法刺激相应穴位和 部位,可以调整脏腑功能,促 进气血流通,达到治病养生的
目的。
2024/1/30
02
缓解病痛
推拿手法可以舒筋活络、行气 止痛,对于小儿常见的感冒、 咳嗽、腹泻等病症有较好的缓
解作用。
03
增强免疫力
推拿手法可以刺激小儿免疫系 统,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疾
病的发生。
7
适应症与禁忌症介绍
适应症
小儿推拿适用于感冒、咳嗽、哮喘、 腹泻、便秘、遗尿、夜啼等多种常见 病症。
禁忌症
对于有严重器质性病变或局部皮肤破 损、炎症等患儿,不宜进行推拿治疗 。同时,对于高热、抽搐等急症患儿 ,也应谨慎选择推拿治疗。
31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2024/1/30
小儿推拿将更加普及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中医的认可,小儿推拿作为一种绿色、安全、有效的治疗 方法,将会越来越受到家长们的青睐。
小儿推拿将与现代医学相结合
未来,小儿推拿有望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形成综合性的治疗体系,为宝宝们提供更加全面 、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小儿推拿将更加注重个体差异
一起揉动
03
按法
用拇指或中指、食指、无名指 指端或指腹按压穴位,逐渐用
力深压
04
摩法
用食、中、无名、小指指面或 掌面着力,附着于一定部位或 穴位上,以腕关节连同前臂, 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环形移
动摩擦
10
各类手法操作要领示范

2024版小儿推拿完整PPT课件

2024版小儿推拿完整PPT课件
皮肤破损或炎症部位禁止推拿。 严重心脏病、血液病等患者禁止推拿。
2024/1/29
传染性疾病如肺结核、肝炎等禁止推拿。 恶性肿瘤局部禁止推拿。
8
02
小儿推拿基础理论
2024/1/29
9
中医经络学说
03
经络定义及功能
阐述经络在中医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解 释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 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经络与脏腑关系
分析经络与脏腑之间的内在联系,说明经 络在调节脏腑功能、维持人体内外环境平 衡中的重要作用。
经络在小儿推拿中的应用
探讨经络学说在小儿推拿中的指导意义,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以调整经络气血运行, 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024/1/29
10
脏腑辨证施治原则
脏腑功能特点
概述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及相互之间 的关系,阐述脏腑功能失调是导致疾 病发生的内在原因。
脏腑施治原则
根据脏腑功能失调的不同表现,提出 相应的治疗原则和选穴方法,如补虚 泻实、调整阴阳等。
脏腑辨证方法
介绍脏腑辨证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包 括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以及八 纲辨证、脏腑辨证等具体内容。
2024/1/29
11
五行养生法在小儿推拿中应用
1 2
五行养生法基本原理 解释五行养生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五行相 生相克关系及在人体健康中的应用。
21
操作过程中注意事项
保持小儿处于舒适、放松的 状态,避免其哭闹或挣扎。
推拿师要保持良好的姿势和 呼吸,避免自身疲劳。
在推拿过程中,要注意保护 小儿的皮肤和骨骼,避免过
度牵拉或压迫。
避免在小儿过饱或过饿的状 态下进行推拿。
01

《小儿推拿》PPT课件(完整版)

《小儿推拿》PPT课件(完整版)
《小儿推拿》PPT课 件(完整版)
2024/1/26
1
contents
目录
2024/1/26
• 小儿推拿概述 • 常用手法介绍 • 常见病症治疗 • 操作注意事项 • 实践经验分享与案例分析 • 推广普及与教育培训建议
2
01
小儿推拿概述
2024/1/26
3
定义与发展历程
2024/1/26
定义
小儿推拿是一种以手法治疗为主要手段,通过刺激小儿体表 特定穴位或部位,以调整脏腑、经络、气血功能,达到防治 疾病目的的中医外治法。
推广成功案例
将成功应用小儿推拿的案例进行整理和分享,让家长更加 直观地了解小儿推拿的实际效果和应用价值。
27
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支持
01
制定小儿推拿行业 标准
明确小儿推拿的定义、范围、操 作规范等,为行业发展提供基本 保障。
02
加强政策扶持力度
03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 小儿推拿行业的发展,如提供资 金支持、减免税收等。
案例三
针对小儿夜啼的推拿治疗,分享如何通过推拿改善宝宝的睡眠质量。
2024/1/26
22
失败案例剖析
案例一
分析推拿治疗小儿咳嗽 失败的原因,可能是诊 断不准确、手法不熟练 或穴位选择不当等。
2024/1/26
案例二
探讨推拿治疗小儿消化 不良未达到预期效果的 教训,如未注意调整饮 食、治疗时机不当等。
手法力度掌握
2024/1/26
轻柔为主
小儿推拿手法应以轻柔为主,避免过度用力造成宝宝不适。
力度适中
根据宝宝的年龄和体质,选择合适的力度进行推拿,以达到舒适 的效果。

《小儿推拿讲座》课件

《小儿推拿讲座》课件

症状:食欲不振、腹胀、便 秘等
注意事项:手法轻柔,避免用 力过猛,注意保暖践操作
小儿推拿的操作步骤
准备工作:洗手、消毒、准 备推拿工具
定位:确定推拿穴位的位置
手法:选择合适的推拿手法, 如捏、揉、推、拿等
力度: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体 质,调整推拿力度
时间:每次推拿的时间不宜 过长,一般控制在10-15分钟
案例三:小儿腹泻的推拿治疗
症状:小儿腹泻, 大便次数增多,大 便稀薄
推拿手法:清大肠、 清胃经、揉中脘、 揉天枢、揉足三里
推拿时间:每次推 拿10-15分钟,每 天推拿2-3次
注意事项:推拿前 洗手,保持手部清 洁,避免交叉感染
案例四:小儿积食的推拿治疗
症状:食欲不振、腹胀、便秘等 推拿手法:清胃经、清大肠、揉中脘、摩腹等 推拿时间:每次10-15分钟,每天1-2次 注意事项: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受凉;推拿力度适中,避免损伤皮肤。
注意事项:避免在饭后、饥 饿、疲劳、情绪激动时进行 推拿,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 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
小儿推拿的操作技巧
手法轻柔:避免用力过猛,以免伤及宝宝皮肤和骨骼 操作顺序: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推拿,避免遗漏或重复 操作时间:每次推拿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宝宝感到不适 注意观察:在推拿过程中,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有不适,应及时停止操作
传统小儿推拿与现代医学的结合 推拿手法的创新和改进 推拿治疗疾病的范围扩大 推拿治疗效果的科学验证和研究
小儿推拿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小儿推拿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技术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小儿推拿的技术将更加先进,效果更好 政策支持:政府对中医药的支持力度加大,小儿推拿将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 国际推广:随着中医药的国际化,小儿推拿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应用

小儿推拿PPT课件

小儿推拿PPT课件
正确的辨证施治、合适的手法 和良好的医患沟通是成功的关

困难案例剖析及解决方案探讨
困难案例一
小儿推拿治疗中的不配合问题
困难案例二
推拿治疗对某些疾病的局限性
解决方案探讨
通过改进手法、增加辅助治疗手段、提高家长认 知等方式克服困难
家长反馈收集和改进措施
家长反馈一
推拿治疗对小儿健康有积极影响
家长反馈二
02 常见小儿疾病推 拿治疗方法
感冒发热推拿方案
01
02
03
开天门
用双手拇指交替从两眉中 点向上推至前发际,具有 发汗解表、开窍醒神等功 效。
推坎宫
用双手拇指从眉头向眉梢 分推,具有疏风解表、止 头痛的作用。
运太阳
用双手中指指腹按揉两侧 太阳穴,具有疏风解表、 清热、明目、止头痛的作 用。
咳嗽气喘推拿技巧
系统化课程设计 课程应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逐步引导学员掌 握小儿推拿的核心内容,确保学员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 相关知识。
强化临床实习 通过安排一定时间的临床实习,让学员在实际操作中巩固 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临床应用能力。
普及渠道拓展思路分享
线上线下结合
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展线上培训课程和线下实践活动, 扩大小儿推拿的普及范围。
希望增加推拿治疗的频次和时长
改进措施
加强家长教育,提高推拿治疗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根据家长需求和反 馈,调整治疗方案和频次。
05 未来发展趋势预 测及挑战应对
小儿推拿行业现状概述
1 2
行业规模 小儿推拿作为一种独特的中医外治法,近年来在 国内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服务模式 目前小儿推拿服务主要以线下实体门店为主,同 时也有部分线上服务平台提供预约和咨询服务。

小儿推拿图解ppt课件

小儿推拿图解ppt课件
小儿推拿图解
三、小儿推拿治疗原则
传统中医的治疗原则包括治未病,治病求本,扶正祛 邪,调整阴阳和三因(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等。小 儿推拿必须遵守此治疗原则,此外,临床中还应注意: 1、逆势原则 所谓的逆势原则就是根据中医的气机升降 出入和推拿调节升降的原理针对症状疾病所表现出来的 症状,采用与之相反的方向进行治疗,以尽快平息上逆 、升提下陷,打断升之太过(当降不降)或降之不及( 当升不升)的病机。如咳嗽、呃逆、呕吐应采用平息上 逆的方法。
小儿推拿图 解
小儿推拿图解
小儿推拿学概述
小儿推拿学是中医儿科学和推拿学相结合的产物。 小儿推拿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根据小儿的生理病 理特点,运用一定的手法作用于小儿一定的部位和穴位, 以防治儿科疾病、促进小儿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的中医外 治疗法。
小儿推拿图解
小儿推பைடு நூலகம்作用原理
推拿对成人具有调整阴阳、调和脏腑、行气活血、舒筋 通络、卫外营内的功效。
小儿推拿图解
一、推拿禁忌症
(一)皮肤出血、皮肤感染、皮肤破损 (二)骨折、脱位处。 (三)骨髓炎。 (四)骨关节结核。 (五)骨肿瘤。 (六)急性损伤皮下出血,在24~48h内。
小儿推拿图解
二、推拿注意事项
1.医生的手指甲要剪修圆滑,长短适宜,以不触痛患儿 皮肤为宜。
2.天气寒冷时,医者先将手搓热,待其手暖时方可操作, 以防刺激患儿不能很好地合作。
3.室内保持一定温度,不可过冷或过热,空气要流通, 环境要安静,避免风吹着凉。
4.医者态度和蔼,细心,耐心,认真操作。 5.推拿手法要求:轻快柔和,平稳着实,即手法用力宜
轻,速度宜快,均匀着力,刚柔相济。
小儿推拿图解
6、推拿顺序:轻手法先做,掐、拿、捏等重手法,如捏脊等,应最 后操作,以免刺激患儿哭闹,影响操作进行和治疗效果;施术穴位时, 一般由上而下的顺序,如头面、上肢、胸腹、背腰、下肢、足部等。

完整小儿推拿ppt课件

完整小儿推拿ppt课件

原理及作用
扶正祛邪
通过增强正气、祛除邪气,提高小儿免疫 力,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原理
小儿推拿通过手法刺激体表穴位,激发经 络之气,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气血流通, 达到阴阳平衡、扶正祛邪的目的。
平衡阴阳
通过刺激穴位,调整阴阳平衡,改善小儿 体质。
疏通经络
通过刺激经络上的穴位,促进气血流通, 缓解局部症状。
操作注意事项
01
推拿前需明确诊断,根 据病情选择适当的推拿 手法。
02
操作时手法要轻柔、平 稳、着实,避免使用暴 力或过度刺激。
03
注意推拿的禁忌症,如 皮肤破损、骨折、结核 、肿瘤等。
04
推拿过程中要密切观察 患儿的反应,及时调整 手法和力度。
实践经验分享
01
02
03
04
在推拿过程中,要注重与患儿 的沟通和交流,消除其恐惧和
05
小儿推拿在家庭保健中应 用
家庭保健意义及作用
促进小儿健康成长
通过推拿手法刺激经络穴位,调 和气血,促进小儿身体发育和健
康成长。
增强小儿免疫力
推拿能够激发小儿自身的免疫功 能,提高抵抗力,减少生病几率

缓解小儿常见病症
针对小儿感冒、咳嗽、腹泻、消 化不良等常见病症,推拿可起到
缓解症状、加速康复的作用。
02 推拿手法
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清 天河水等。
03
治疗过程
04
首先进行开天门,从患儿两眉中 点处向上直推至前发际,然后进 行推坎宫,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 成一横线来回推动,接着揉太阳 ,最后清天河水,从患儿腕横纹 中点推至肘横纹。
疗效评估
经过推拿治疗,患儿感冒症状得 到缓解,体温逐渐恢复正常。

《小儿推拿按摩》课件

《小儿推拿按摩》课件

05
04
掐揉风池
用拇指或中指指腹轻掐风池穴,再顺 时针方向揉,每次100下。
咳嗽的推拿按摩
总结词
通过推拿按摩缓解咳 嗽症状
揉肺俞
用食、中、无名指三 指并拢,在肺俞穴上 做环形揉动,每次23分钟。
推膻中
用一手拇指自膻中穴 向两侧分推,每次 100下。
揉乳旁
用中指指腹揉乳旁穴 ,每次100下。
捏脊
用双手拇指和食指捏 起脊柱两旁的皮肤, 自下而上交替捻动, 每次捏5-10遍。
太阳穴
位于两眉梢后凹陷处, 具有疏风解表、明目止
痛的作用。
迎香穴
位于鼻翼旁0.5寸处,具 有通鼻窍、散风热的作
用。
足三里穴
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 外侧约一横指处,具有 健脾和胃、调中理气的
作用。
三阴交穴
位于内踝尖上3寸,胫骨 内侧缘后际,具有健脾 利湿、调经止痛的作用

推拿按摩注意事项
力度适中
推拿按摩时力度要适中,不要 过度用力以免损伤宝宝皮肤和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5
小儿推拿按摩的未来发 展
小儿推拿按摩的科研进展
科研支持
小儿推拿按摩的科研进展将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研究将更加深入和系统, 以揭示其科学原理和机制。
临床试验
小儿推拿按摩的临床试验将进一步扩大,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为推广应用 提供更充分的科学依据。
小儿推拿按摩在临床的应用
REPORT
Cபைடு நூலகம்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2
小儿推拿按摩基础知识
推拿按摩手法
01

小儿推拿按摩ppt课件

小儿推拿按摩ppt课件

捏法
总结词
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的指腹相对用力捏 挤皮肤
VS
详细描述
捏法是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的指腹相对用 力捏挤皮肤,包括三指捏和五指捏两种操 作方式。三指捏是用拇指和食指、中指的 指腹相对用力捏挤皮肤,五指捏是用拇指 和其他四指的指腹相对用力捏挤皮肤。
摩法
总结词
用手指或手掌面置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作轻 柔缓和的盘旋抚摩
未来展望
小儿推拿按摩起源于中国古代儿科医 家,历经千年发展,积累了丰富的临 床经验。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小儿 推拿按摩有望在预防儿科疾病、促进 儿童健康成长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现代发展
随着现代医学对中医的认可和推重, 小儿推拿按摩逐渐受到国内外医学界 的关注和重视,学术交流和临床应用 日益广泛。

健康状况
孩子在生病期间,如感冒、发 烧等,不建议进行推拿按摩, 以免加重病情。
饮食注意
按摩前后应避免孩子进食过于 油腻、辛辣的食物,以免影响 按摩效果。
环境准备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孩子 在按摩过程中受凉或过热。
护理建议
日常护理
家长可以定期给孩子进行推拿按摩,有助于增强孩子的免疫力,预防 疾病。

如小儿极度疲劳、饥饿或饱腹状态下不宜 进行推拿按摩,以及需要特别注意的禁忌 症应在专业医师指点下确定。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5
小儿推拿按摩的注意事 项与护理建议
注意事项
年龄限制
小儿推拿按摩适用于0-14岁的 儿童,但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需 要采用不同的按摩手法和力度
详细描述
摩法是用手指或手掌面置于一定部位或穴位 上作轻柔缓和的盘旋抚摩,包括指摩法和掌 摩法两种操作方式。指摩法是用手指螺纹面 置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作轻柔缓和的盘旋抚 摩,掌摩法是用手掌面置于一定部位或穴位 上作轻柔缓和的盘旋抚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推拿按摩
怀柔区第一医院中医科 李红萍
• 孩子感冒是让家长最头疼的事了,一来 孩子不愿意配合吃药打针,二来药吃多 了又怕会有副作用。其实,家长们只要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给孩子推推揉揉,就 能替孩子挡住感冒的袭击。
专家推荐的小儿推拿按摩介质
• 外感表证类如感冒等多选用解表类药: 如葱汁、姜汁、薄荷汁等
按摩疗法的补泻问题
• 关于按摩疗法的补泻问题,一般说来补 泻与手法用力的轻重、操作的速度和方 向相关,顺、上、轻、缓为补,逆、下、 重、急为泻。又有说法是用力轻、速度 慢、顺经方向为补,反之则为泻,如用 力和速度在两者之间,往返方向进行则 为平补平泻。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 4.旋推法 医生用拇指罗纹面轻附于治疗 的穴位上,做顺时钟方向的环旋移动。
按摩时间
• 按摩时间的长短与次数的多少,对预期疗效有重要影 响,必须在实际工作中,根据病情的虚实缓急,定出 比较适当的治疗时间和次数。一般说来,凡属实证与 急性疾病,每日按摩次数宜多、时间宜短,每日可以 按摩2次,甚至更多,每次按摩的时间约在20~30分 钟:属虚证与慢性病,每日按摩次数宜少,时间宜长, 每日可按摩一次或间日一次,每次按摩时间约在30~ 40分钟。从刺激强度上而言,实施手法时的力量要均 匀、柔和、轻重适宜、深透有力。当然,按摩时间的 长短,还需要根据选用穴位的多少来具体决定。总之, 小儿推拿按摩以皮肤红润为定量的依据。
腰背部穴位【脊柱】

• •
线状穴。
位置:大椎至长强成一直线。是小儿身体上最长的线状穴。 操作:用食、中二指螺纹面自上而下作直推,称推脊(图217)。 若加天柱骨一起自上而下直推,就称为大推脊,其清热作用更强。 ②用捏法自下而上,称捏脊法(见上周捏脊法)。 • 次数:推300~500次或更多;捏3~5遍。 • 主治:发热、惊风、疳积、腹泻、便秘等。
上肢部穴位【肺经】
• • • 面状、线状相结合穴位。 位置: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图222):旋推为补,称补肺经;由指端向指 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补肺经和清肺经统称推 肺经。 • 次数:100~500次。 • 主治:感冒、发热、咳嗽、胸闷、气喘、虚汗、脱肛 等。
腰背部穴位【肺俞】
• 位置:第三胸椎与第四胸椎棘突之间,左右各旁开1寸 5分。 • 操作(图216):①以食、中两指分别置于左右穴位 揉动,称揉肺俞;②两拇指分别自肩胛骨内侧缘从上 向下推动,称推肺俞或称为分推肩胛骨。 • 次数:揉50~100次;推100~300次。 • 主治:喘咳、痰鸣、胸闷、胸痛等症。
小儿推拿按摩手法操作要求
• 婴幼儿按摩手法种类较多,有不少按摩手法与成人手 法相似,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肌肤柔弱,耐受 力差,故有的手法虽然在名称上和成人一样,而在具 体操作时却完全不同。 • 1、小儿推拿按摩操作身体顺序是先头面,其次上肢, 再次胸腹腰背,最后是下肢;穴位顺序是先推主穴后 推配穴,或先推配穴后推主穴。 • 2、小儿推拿按摩手法的总要求是:轻快,柔和,平 稳,着实,透达病所,刺激强度要适宜,不可竭力攻 伐。 • 3、手法刺激的强度应根据患儿年龄大小,体质强弱, 病史长短,病势急缓而定。如病轻患儿,操作时间宜 短,用力宜轻,速度宜缓,一日或两日一次;病重患 儿,操作时间宜长,用力易重,速度宜快,每日按摩 一至二次。
施术体位
• 按摩治疗时,根据小儿的病情、所选取的穴位 以及操作手法等因素,小儿分别采取坐位、俯 卧位、仰卧位等体位。按摩者以方便操作,便 于用力为前提,选取坐位或站位施治。施术时 固定好婴幼儿体位,注意小儿的体位坐卧舒适、 力求自然,以免小儿躁动时引起外伤。小儿推 拿按摩的穴位有点状、线状、面状。小儿推拿 按摩的穴位一般不分男女,习惯上上肢只推左 侧穴位,但也有推右侧的,其他地方一般双侧。
头面部穴位
【太阳】
• 点、线结合穴。 • 位置:眉后凹陷处。 • 操作:①两拇指挠侧自前向后直推,称推太阳;②用 中指指端揉或运,称揉太阳或运太阳(图203)。 • 次数:30~50次。
头面部穴位
• • • •
【迎香】
位置:鼻翼旁五分,鼻唇沟中。 操作:用食、中二指揉,称揉迎香。 次数:20~30次。 主治:鼻塞流涕。
头面部穴位【风池】
• • • • 位置:枕骨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 操作:用拿法,称拿风池。 次数:5~10次。 主治:感冒、头痛、颈项强痛。
腰背部穴位
【肩井】
• 点状与面状结合穴位。 • 位置: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之中点部位。 • 操作:①用手指按其穴位,称按肩井;②用拇指与食、 中二指对称用力作拿法,称拿肩井(图215)。 • 次数:按30~50次;拿3~5次。 • 主治:感冒、惊厥、上肢抬举不利等。
小 儿 推 拿 穴 位 图
小 儿 推 拿 穴 位 图
预防
• 1.擦迎香:早晨起床或晚上睡觉前,用双手大 鱼际(拇指掌侧肌肉丰厚处)在鼻翼两旁的迎香 穴处反复擦动200次。 • 2.浴面:取坐位或仰卧位,用掌根在面部上下 擦动100次。 • 3.摩百会:取坐位,用掌心盖在头顶中央的百 会穴上,慢慢摩动2分钟左右。 • 4.擦涌泉:取坐位,用小鱼际(小指掌侧肌肉 丰厚处)在脚心的涌泉穴摩擦1分钟。
头面部穴位
【攒竹(天门)】
• 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 操作: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推攒竹,又称开 天门(图201)。 • 次数:30~50次。 •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精神萎靡、惊惕不安等。
头面部穴位
【坎宫(阴阳)】
• 位置:自眉头沿眉向眉梢成一横线。 • 操作: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作分推,称推坎宫,又称 分阴阳(图202)。 • 次数:30~50次。七颈椎棘突下间隙。 • 操作:用中指揉,称揉大椎。 • 次数:20~30次。 • 主治:项强、发热、咳嗽。
腰背部穴位【风门】
• 位置:第二胸椎与第三胸椎棘突之间, 左右各旁开1寸5分。 • 操作:食、中两指分别置于左右穴位揉 动,称揉风门。 • 次数:20~30次。 • 主治:感冒、咳嗽、气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