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必考题型专题一必考选择题对题练第17题对题练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必考题型专题一必考选择题对题练第10题对题练-精装版
教学资料范本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必考题型专题一必考选择题对题练第10题对题练-精装版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精选】20xx最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必考题型专题一必考选择题对题练第10题对题练真题1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如一声春雷,震醒了原来冰封的大地.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于( )A.北京B.南京C.上海D.武汉对应练1.近代中国某政党在某次会议中提出自己的奋斗目标是:“(1)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2)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3)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该会议是( )A.同盟会成立大会B.中共二大C.国民党一大D.中共七大2.(20xx·浙江衢州高三期末)陈独秀在1923年指出:“党在第一次代表大会时还没有纲领,甚至没有规章,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第二次代表大会时就脚踏实地了,有了规章,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A.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B.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C.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D.决定了与国民党合作真题2 有学者谓,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学前,“全国的出版界,几乎没有什么说得上研究两个字的”.“在民国八九年之间,北京大学的几种杂志一出,若干种书籍一经印行,而全国的风气,为之幡然一变.从此以后,研究学术的人,才渐有开口的余地.……后生小子,也知道专讲肤浅的记诵,混饭吃的技术,不足以语于学术,而慨然有志于上进了.”这反映了( )A.北京大学成为文学革命的中心B.新文化运动推动科学精神的传播C.大学成为近代报刊萌蘖的母体D.技术进步催生文化新模式的出现对应练3.(20xx·浙江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冲刺押题一)在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认为空谈好听的“主义”是“阿猫阿狗”“鹦鹉和留声机”都能做的事,提出要一个一个地去解决那些“火烧眉毛紧急问题”.这说明他( )A.试图寻求对社会根本改造的方法B.认为社会改良是当时的救世良方C.主张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D.已经蜕变成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4.(20xx·浙江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模拟考试一)新文化运动期间,针对旧有的学术思想,胡适既反对盲从,也反对调和,主张整理国故,找到可以有机地联系现代化欧美思想体系的合适的基础,再造文明.这反映了( )A.新文化运动出现了倒退B.胡适思想方面守旧落后C.新旧文化存在互补调和D.新文化运动科学理性的一面5.(20xx·浙江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模拟考试二)唐德刚曾说:“白话文运动,在他画龙点睛之后才走上正轨;从此四夷宾服,天下大定.”此处的他应为( )A.鲁迅B.胡适C.陈独秀D.李大钊真题3 《新青年》载文称:“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妙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须使各人自己充分发展——这是人类功业顶高的一层;这是我们大家都应该做的事.”这一观点主要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 )A.倡导民主科学B.希望新青年自主进步C.反对愚昧迷信D.追求新文学平易新鲜对应练6.(20xx·浙江稽阳联谊学校高三联考)近代有学者认为:“盖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今犹有敢播专制之余烬,起君主之篝火者,不问其为筹安之徒与复辟之辈,一律认为国家之叛逆、国民之公敌,而诛其人,火其书,殄灭其丑类……而后再选神州之大任始有可图,中华维新之运命始有成功之望也.”这一言论意在( )A.利用进化论推动维新变法B.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C.批判尊孔复古与复辟帝制D.提倡平易通俗新鲜的新文学7.(20xx·浙江温州“十五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末)1919 年8 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新体国语教科书》,该书把生字单独列出并注音,练习有语言训练,课文材料非常口语化.经教育部审定后,成为国民学校教科书.这表明( )A.文学革命推动了文化转型B.民主和科学已成为社会共识C.白话文运动深入社会底层D.学校教育全盘否定传统文化8.(20xx·浙江稽阳联谊学校高三联考)上海是一座极具现代化而又不失传统的城市,是公认的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下列事件发生在上海的有( )①中共一大的召开②中国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③《中美联合公报》签订④《新青年》杂志创办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真题4 某记者回忆从业生涯时说,20世纪80年代他曾以“书信电报”的方式发送文稿.他先把整篇稿子逐字填写在电报纸上,邮局再逐字译成电报码,利用电流把“点点杠杠”符号传输,对方通过无线电接收机接收信号还原文稿.这种通信方式在中国最早出现于( ) A.19世纪中期 B.19世纪末期C.20世纪初期D.20世纪中期对应练9.(20xx·浙江“七彩阳光”联盟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题)1876 年,有文章记载上海当时出现的一种交通工具“若用时,骑坐其中,以两足踏镫”,当时流行的竹枝词也记载道:“路车两制亦开行,包用包修费独昂.来往如飞人尽慕,趋时骑坐意洋洋.”这表明( )A.自行车尚属于新奇奢侈之物B.上海新式交通工具大量使用C.交通进步呈现中西合璧特色D.机动车引进方便了民众出行10.(20xx·浙江××市十校高三联考)下图为近代《图画日报》上刊载的《上海社会之现象·妇女亦乘脚踏车之敏捷》的图文报道.该报道反映的历史现象,最早可能出现于( )A.19世纪中期B.20世纪初叶C.20世纪20年代D.20世纪50年代11.(20xx·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联考)19世纪末一位外商来到中国,他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东西遥隔语言通,此器名称德律风,沪上巨商装设广,几如面话一堂中B.人们都穿着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灰)色的海洋”C.城市大街小巷均是“稀奇稀奇真稀奇,两个轮盘当马骑”的交通工具D.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真题5 从甲图到乙图的历史变迁,反映了( )甲图清末婚嫁乙图民国婚照A.男女日常服饰的逐渐变化B.先进习俗已取代落后习俗C.近代婚姻礼俗的删繁就简D.婚姻自主观念的普遍流行对应练12.(20xx·浙江温州“十五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末) 1902 年,清廷颁布劝戒缠足的上谕.不久,“各省之称新学中人者,到处劝设不缠足会,或撰成歌词,或编成俚语,闻风兴起,年盛一年”.这说明( )A.官民携手推进移风易俗B.废止缠足被各阶层接受C.缠足与政治态度紧密联系D.社会习俗变迁步履维艰13.(20xx·浙江温州高三选考适应性测试)1927年6月,潘光旦在《时事新报》上刊登“中国之家庭问题征求答案”的问卷调查.其中关于大小家庭制,主张完全保存大家庭者占29%,主张采取小家庭制者占40.5%,主张采取小家庭制供养祖、父辈生计但不同居者占61.8%,主张采取小家庭制祖、父辈由子孙辈轮流同居奉养者占64.7%.上述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 )A.传统大家庭制的家庭养老送终的亲情观念被否定B.南京临时政府的“移风易俗”法令力推小家庭制C.近代社会新思潮熏陶下的人们普遍认同小家庭制D.对家庭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14.(20xx·浙江“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xx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决定采用阳历为国历,1927年,国民政府通令:“嗣后无论公私事项,一律遵用国历”,然而之后社会使用旧历(农历)仍占主流.1936年,国民政府通告旧有的农家节气、应时节令等,均移于国历,其不可移者,则仍其旧,藉为推行国历之助.这表明( )A.保守主义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B.政府向落后社会生活方式让步C.城乡之间习俗变迁的速度差异大D.政府意识到习俗变迁应因势利导答案精析真题1 C [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做题时需要仔细读题,防止把党的一大会议看作第一届人大,从而造成失分.]对应练1.B [同盟会成立大会1905年在东京召开,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其革命纲领,材料与此不符,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是中共二大通过党的最低纲领,故B项正确;国民党一大通过宣言,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主张,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故C项错误;中共七大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2.C [由“到第二次代表大会时就脚踏实地了,有了规章,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可知中共二大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为当时的中共指明了方向,故A项错误;党的最高纲领在一大制定,故B项错误;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故C项正确;决定与国民党合作是中共三大,故D项错误.]真题2 B [从材料中,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学前“全国的出版界,几乎没什么说得上研究”到“北京大学杂志一出,研究学术的人有开口的余地……后生小子……有志于上进”可以看出,新文化运动改变了学术研究风气,注重科学研究,D项与题意无关;而题目中并未提到文学革命及近代报刊业的发展,排除A、C.故答案为B.]对应练3.B [胡适是资产阶级激进派,由于阶级的局限性未能提出社会根本改造的方法,故A项错误;新文化运动是在革命派失败的背景下,当时的紧急问题是挽救民国,故B项正确;胡适主张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学说,故C项错误;胡适本来就是资产阶级激进派的代表,故D 项错误.]4.D [由材料中胡适既反对盲从,也反对调和的科学的学术思想,可证明新文化运动并非全盘激进,也有科学理性的一面,故D项正确.]5.B [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与材料中“在他画龙点睛之后才走上正轨”相符.]真题3 B [从材料信息看,《新青年》认为只有自己成器,才能有利于社会,要充分发展自己,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希望新青年自主进步,故选B项.其他三项不符合材料信息.]对应练6.C [由材料“筹安之徒与复辟之辈”可知该学者言论发表于袁世凯复辟帝制期间,A项应为维新变法时期,故A项错误;B项为辛亥革命时期,故B项错误;C项符合材料中时间,也符合材料信息“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故C项正确;D项为新文化运动的内容,符合材料中时间,但不符合材料信息,故D项错误.]7.A [根据题目中的时间“1919年”得出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根据题目中“课文材料非常口语化.经教育部审定后,成为国民学校教科书”得出文学革命推动文化转型,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1919年的中国民主和科学并未成为社会共识,故B项错误;根据题意,并未体现社会底层,故C项错误;题目中并未出现全盘肯定或者全盘否定的现象,故D项错误.]8.C [1921年中共一大于上海召开,故①正确;中国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天津建立,故②错误;1972年上海《中美联合公报》签订,故③正确;1915年《新青年》杂志于上海创办,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真题4 C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无线电报在中国出现于20世纪初.]对应练9.A [根据材料,“骑坐其中,以两足踏镫”“包用包修费独昂.来往如飞人尽慕,趋时骑坐意洋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上海出现自行车这种新式交通工具,且费用昂贵,故A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上海新式交通工具大量使用,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交通进步,呈现中西合璧的特色,故C项错误;自行车也不是机动车,故D项错误.]10.B [20世纪初,通过政治改革和民主运动,妇女得到极大的解放,自行车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11.A [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故A项正确;改革开放之前人们穿着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两个轮盘当马骑”指的是自行车,自行车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20世纪初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剪发”“鞠躬礼”出现于辛亥革命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真题5 C [两幅图显示了婚礼仪式的前后巨大变迁,前者复杂,后者简单.A项服饰变化,B项先进习俗,D项婚姻自主均与材料大意无关.]对应练12.A [根据题目中“清廷颁布劝戒缠足的上谕”“各省之称新学中人者,到处劝设不缠足会”得出官民携手推进移风易俗,故A项正确.]13.C [材料中“主张完全保存大家庭者占29%”,可见传统大家庭制没有完全被否定,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南京临时政府对中国家庭问题的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中主张采取小家庭制者的占据多数,反映出在近代社会新思潮熏陶下的人们普遍认同小家庭制,故C 项正确;小家庭制逐渐取代传统大家庭制,不属于对家庭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故D项错误.]14.D [材料“社会使用旧历(农历)仍占主流”,保守主义影响很大,但材料强调的是政府在推动社会习俗变革,故A项错误;材料“旧有的农家节气、应时节令等,均移于国历”,政府并没有让步,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政府推动社会习俗变革,没有反映出城乡之间习俗变迁的差异,故C项错误;政府对旧有的社会习俗,针对“可移者”与“不可移者”采取不同的政策,因势利导,故D项正确.]。
新高考历史选择题
新高考历史选择题
新高考历史选择题指的是在新的高考制度下,针对历史学科所编制的选择题。
这些题目旨在测试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通常涉及历史事件、人物、时间、地点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新高考历史选择题示例:
1.下列哪一项反映了北宋和辽签订的澶渊之盟的意义?
A. 加强了北宋对辽的控制
B. 促进了辽的经济发展
C. 缓和了北宋与辽的紧张关系
D. 加速了辽的灭亡
2.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B. 洋务运动主要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
C. 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D. 洋务运动没有起到任何积极的作用
总结来说,新高考历史选择题是针对新高考制度下历史学科的选择题,旨在测试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这些题目通常涉及历史事件、人物、时间、地点等方面的内容,通过选择题的形式来检验学生的历史知识和思维能力。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阶段性检测卷-纲要上下册(中国史世界史)(解析版)
阶段性检测09 纲要上下册(中国史+世界史)(一)(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考试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中国史+世界史。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侯江波在《浅析鼎由食器演变为国之重器的过程及原因》中,分析了青铜鼎从原有的食器到祭祀礼器,最终上升为国器地位,夏划天下为九州,铸九鼎象征九州,示夏王为天下共主,顺应“天命”,国灭则鼎迁。
商周把定都建国称“定鼎”。
“鼎”的地位如此之高,主要是因为A.鼎的铸造工艺十分复杂B.鼎体现了统治集团的意志C.九鼎所画九州十分精美D.鼎体现了天下百姓的意愿【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夏商周时期(中国)。
根据材料“青铜鼎从原有的食器到祭祀礼器,最终上升为国器地位,夏划天下为九州,铸九鼎象征九州,示夏王为天下共主,顺应‘天命’,国灭则鼎迁。
商周把定都建国称‘定鼎’。
”可知,鼎之所以地位高,是因为其是权力的象征,是统治者意志的体现,B项正确;鼎的地位高并非因为其铸造工艺复杂,而是体现了统治阶级意志,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描述鼎的构造,且所画九州是否精美,与其地位高低无关,排除C项;鼎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愿,而非天下百姓意愿,排除D项。
故选B项。
2.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生动记述和歌颂了大禹“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的丰功伟绩。
在此基础上,历代为政者和学者不断绘制、修正并完善所处时代的“禹贡图”和《禹贡》经文。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考题型专题一必考选择题对题练第1题对题练
第1题对题练题组一2018年4月浙江选考真题1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
这表明( )A.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B.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C.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D.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对应练1.(2018·浙江丽水、衢州、湖州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左传》记载:“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
是故鲁为诸姬,临于周庙。
为邢、凡、蒋、茅、胙、祭临于周公之庙。
”此材料中的规定表明( )A.催生了中央集权政治制度B.形成对“王权至上”的认同C.强化了嫡长子的政治地位D.逐渐削弱了周王的统治权威2.(2018·浙江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冲刺押题二)宗祠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家族的圣殿。
作为汉民族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下列制度中,与宗祠的出现关系最密切的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禅让制D.郡县制3.(2018·浙江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模拟考试一)“凡子受父母之命,必籍记而佩之,时省而速行之……若以父母之命为非,而直行己志,虽所执皆是,犹为不顺之子。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体现了宗法关系中长尊幼卑B.体现了宗法制度强调血缘纽带C.体现了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D.此做法有利于凝聚宗族题组二2017年11月浙江选考真题2古代有学者论及中国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谓:“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
”这反映了(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B.最高执政集团权力的高度集中C.血缘关系亲疏不再作为权力分配依据D.政治权力的分配采用分封制和宗法制对应练4.(2018·浙江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模拟考试二)西周规定天子都城十二里,公国都城九里,侯伯国都城七里,子男国都城五里。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试题(必修一选修一)[人民版]
南康二中 上学期高三历史训练(三)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中国古籍中有些人名,如刘敬先,殷孝祖(《宋书》),杨延宗(《新唐书》),汤显祖(《明史》)等。
你推测材料中这一现象主要受下列哪一因素的影响A.程朱理学B.宗法制度C.王位世袭制D.礼乐制度2、马克思说:“封建国家可以指挥千千万万人的手臂去为集权国家修建与集权政治关系相匹配的社会物质实体。
”能证明马克恩此话正确的是: ( )①焚书坑儒 ②秦兵马俑 ③隋大运河 ④清文字狱A.①②B.②③ C .③④ D.②③④3、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
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 )A.郡国并行制度B.中外朝制度C.刺史制度D.郡县制4、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即位之初,丞相田蚡骄横,汉武帝责问他:“君除吏尽未?吾亦欲除吏。
”这里“除吏”的含义是( )A.拜官授职,任用官吏B.罢免官吏,精简机构C.整顿吏治,打击贪官 D .改革政治,调整署衙5、甘肃舟曲泥石流洪灾牵动了了全国人民的心,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调动一切力量抗震救灾。
若回到唐朝,为搞好灾后重建,唐朝政府从工程决策到实施的过程应该是( )A.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B.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户部C.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D.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6、我国某旅行社在安排某项目旅游景点时写道:“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该景点最有可能是( )A .秦丞相府 B.唐尚书省 C.元中书省 D.清军机处7、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 .秦、唐、元B .汉、宋、明C .秦、元、清D .秦、唐、明8、年号是常用的纪年方式。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综合检测答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综合检测(一)一、选择题1.C 2.A 3.A 4.B 5.B 6.D 7.D 8.C 9.A 10.B 11.D 12.D 13..A 14.D15.C 16.B 17.B 18.D 19.C 20.A 21.C 22.B 23.C 24.B二、非选择题25.(1)通过度封制,西周的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通过宗法制,确立了大宗和小宗层层相属的体系,呈金字塔式的等级制结构;分封制和宗法制条件下的西周社会结构具有族权和政权合一的特点。
(2)建立:①采用“皇帝”称号,创建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的皇帝制度;②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从而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③从中央政权机构的三公九卿到地方郡县官吏,建立了一整套官僚体系。
本质:君主专制,即封建专制主义统治。
倾向:对秦始皇的评价,主要强调其统治残暴,而不去肯定他的贡献。
(3)特征:中央集权逐渐弱化,地方割据愈演愈烈。
(4)一直存有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但地方权力持续削弱,中央集权持续增强,最终在北宋解决了地方分权的问题。
26.(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
影响;形成了极端君主专制统治,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
(2)不同意。
理由: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以美国共和政体为范本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这大大推动了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实现了中国20世纪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7.(1)特点:人民主权(2)特点:轮番而治(3)选举制、任期制、比例代表制和议会制等(任选其中两项即可)(4)原则: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维护公民的利益。
借鉴:应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执政为民;同时也应增强人民群众对政府的监督。
28.(1)指导思想:社会公正与阶级调和。
(2)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众多规模不大的行政和军事机关。
(3)评价:积极方面: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和民主政治运作方式,调动了雅典人的能动性,促动了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练习(新教材)第一部分古代中国第一单元训练3秦汉的统一与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Ⅰ(每小题2分,共20分)1.殷周时代可能已经有“中国”意识,但只有到秦汉建立统一帝国……一个初步统一的“中国”才真正形成。
以下属于其形成原因的有()①民心所向,人民渴望统一②经济发展要求打破割据③采取正确的方针,远攻近交④历代秦王的雄才大略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2.(2023·温州模拟)钱穆先生说:“秦代之中央政府,较之西周武王、成王时,其统一性,已远为进步。
”其“进步”主要表现在()A.实行郡国并行制B.实行郡县制C.创立皇帝制度D.设立中朝3.(2022·浙江德清县高三模拟)根据考古发现《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记载,“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立即)行之;不急者,日蹙(毕),勿敢留。
留者以律论之”。
这反映出秦朝() A.皇权的至高无上B.行政管理的严格高效C.文官政治的确立D.严刑酷法的治国理念4.史载:“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
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
其后颇有所改。
”其中“颇有所改”的是()A.设丞相B.设内朝C.设御史大夫D.设三公九卿5. 感叹“大道”既隐,有学者把先秦到秦汉的历史列为“方国—王国—帝国”(“方国”就是活动在一定区域,以血缘为纽带的部落集团)。
试想,这一变化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最高统治者开始建立皇帝制B.周边王朝完全臣服于秦汉王朝C.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逐渐形成D.中央王朝统治范围极大扩张6.(2023·杭州模拟)钱穆先生在评论汉代的士人政府时认为,汉政府自武帝后,渐渐从宗室、军人、商人之组合,转变为士人参政的新局面。
该局面()A.彻底结束了贵族政治B.实现了社会公平公正C.促进了儒学地位的提高D.开启官僚政治体制先河7.《文献通考》记载:“延康(东汉献帝)元年,尚书陈群以为天朝选用,不尽人才,乃立九品官人之法。
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各取本处人,在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
”下列关于“九品官人法”的解读,正确的是()A.由“中正官”根据出身门楣评定人物的才能B.是各个州郡县选拔各自地方官员的选官制度C.考选方式封闭,造成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D.为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机会,打破门第界限8.《汉书》中关于汉代“博士”记载:“博士‘(董)仲舒通五经,能持论,善属文’”“博士‘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1阶段检测
选择性必修1阶段检测一、选择题1.(2023山东聊城三模)“州县之设有时而更,山川之形千古不易”,高山大川两侧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不同类型的经济区和社会文化区。
《尚书·禹贡》中的九州和唐朝的十道或者十五道都是依据这一特点划分的。
这一划分( )A.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B.推动文明的多元一体C.为历代统治者所青睐D.削弱了地方割据基础2.(2023山东济宁一模)某学者指出,在政治上,基督教致力于把统治者从一个部落首领改变成一个国王。
一旦信仰基督教,国王就不再只是代表其部落的诸神,他成了一个帝国的首脑。
该材料可以佐证中古时期的西欧( )A.中央集权国家形成B.世俗王权开始兴起C.教会对王权的制约D.宗教伦理意识淡化3.(2023北京海淀期末)1942年,胶东根据地领导指示:一切运动都应当合乎抗战利益,小资产者、地主富农也是支持抗战的,对其打击过甚会造成革命阵营混乱,是要出问题的。
此时中国共产党( )A.调整政策与国民党实行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B.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建立各级苏维埃政权C.实行减租减息,以“三三制”原则进行政权建设D.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4.(2023湖南益阳一模)下图为中国封建时代某种选官制度的选才程序。
此图可反映出( )A.九品中正制扩大了政府的统治基础B.九品中正制的选才程序具有严谨性C.九品中正制的选才标准是依靠门第D.察举制的选拔机制已经日臻完备5.(2023河南驻马店三模)1872年,美国文官委员会制定了新的文官分类(如下表所示)。
这一新官制的实施( )A.提高了各级官员的文化素质B.容易滋生僵化的官僚习气C.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运行D.使官员的升迁模式多样化6.(2023广东湛江二模)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重新设计官制,逐渐以“公务员”代替“官吏”,并颁布了《公务员任用条例》《公务员考绩法》《公务员恤金条例》《公务员恤金条例施行细则》等法规。
新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新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六国,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建立。
请问,秦朝的建立者是: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宋太祖2. “文景之治”是西汉时期一个著名的盛世,其主要特点是:A. 经济繁荣B. 政治清明C. 军事强大D. 文化繁荣3.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辉煌的时期,其中以哪位皇帝的统治最为著名?A. 唐太宗B. 武则天C. 唐玄宗D. 唐高宗4. 宋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殿试”是由哪位皇帝首创的?A. 宋太祖B. 宋真宗C. 宋仁宗D. 宋高宗5.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其建立者是:A. 成吉思汗B. 忽必烈C. 窝阔台D. 铁木真6. 明朝时期,实行了严格的海禁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者是:A. 朱元璋B. 朱棣C. 朱祁镇D. 朱由检7.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建立者是:A. 努尔哈赤B. 皇太极C. 顺治帝D. 康熙帝8.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其发生时间是:A. 1898年B. 1900年C. 1911年D. 1921年9.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爱国运动,其爆发时间是:A. 1919年B. 1920年C. 1921年D. 1922年10.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其成立时间是:A. 1945年B. 1949年C. 1950年D. 1951年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请简述“三国鼎立”时期的主要特点。
12. 请简述“贞观之治”的主要成就。
13. 请简述“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4. 论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5. 论述“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 C4. B5. B6. A7. A8. A9. A 10. B二、简答题11. “三国鼎立”时期,魏、蜀、吴三国相互对峙,各自发展,政治上相对稳定,经济上有所恢复,文化上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人才和作品,如《三国演义》等。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新高考) 阶段检测3 中国现代史
阶段检测三中国现代史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新中国成立初期,斯大林曾致电中国领导人:“要划出一块合适的地方来给我们建立一个橡胶种植园。
”然而他得到的回复是:我们同意在海南岛上为你们建立一个橡胶园,但是我们建议你们提供必要的贷款、机器和技术援助,由我们自己来建立和经营这个橡胶园,我们将给你们运去橡胶,作为对你们这种帮助的报酬。
这主要反映出中国政府()A.积极争取苏联援助以打破西方封锁B.追随和配合苏联发展重工业的政策C.不再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D.坚持“一边倒”与独立自主的统一答案 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橡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原料,橡胶树是对自然条件要求苛刻的热带雨林植物,对于苏联要中国为其建立橡胶种植园的要求,新中国坚定地维护国家主权,给予有条件地回复,主要反映出中国政府坚持“一边倒”与独立自主的统一,D项正确。
2.1951年初夏,河北、安徽、湖北等省发生蝗灾,面积达1 300多万亩。
在中央要求下,各级政府领导民众加入捕蝗、灭蝗的队伍。
朱德总司令亲自批准人民空军出动了4架飞机协助灭蝗,这是中国飞机治虫史上的第一页,最终有效抗击了蝗灾。
这次灭蝗大战()A.推动了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B.体现了新中国体制的优越性C.得益于“一五”计划的成就D.凸显了新技术的决定性作用答案 B解析1951年新中国尚处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各级地方政府领导民众和人民空军积极展开行动,这充分体现了新中国国家体制的优越性,故选B项;灭蝗属于增加农业生产方面的举措,不会起到推动国家工作重心转移的作用,排除A项;“一五”计划开始于1953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人民空军动用飞机灭蝗,体现了科技的作用,但“决定性作用”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3.(2022·成都模考)“一五”计划期间,国家共投资7 664亿元,其中55.8%用于基本建设投资;而基本建设投资中的58.2%用于工业基本建设,又把工业基本建设的88.8%用于重工业建设。
新人教版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1.17 解放战争考点集训 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新课标)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1.17 解放战争考点集训新人教版一、选择题1.(2017附中)一历史文件中写道:“必须共同努力,以和平、某某、团结、统一为基础,并在蒋主席领导之下,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行三某某义。
”据此判断这一文件(D)A.促进国民革命在全国兴起B.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C.表明国共谋求第三次合作D.形式上奠定和平建国的基础【解析】本题考点是某某谈判。
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根据掌握史实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从“在蒋主席领导之下,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可知,这是某某谈判期间的历史文件。
故选D。
2.在回到某某的欢迎晚会上,X治中发表感想说:“毛先生此次去某某,造成了普遍的最良好的印象,同时,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就。
”这里“很大的成就”主要指(B) A.解决了人民军队的合法性问题B.决定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利C.达成了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D.国民党承认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解析】“毛先生此次去某某”指的是参加某某谈判,这次谈判最终通过了《双十协定》,国民党政府接受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双方协议“必须共同努力,以和平、某某、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双方还确定召开各党派代表及无党派人士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共商和平建国大计。
这是某某谈判最重要的两项成果。
故选B。
但是关于解放区政权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合法性问题没有达成一致,故排除A、D。
C是政协会议的结果,故排除。
3.下表所示为中国某次会议代表人数统计情况。
关于本次会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A.解决了解放区政权合法地位问题B.体现了政治协商和某某监督原则C.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的准备D.通过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协议【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次政协会议为1946年初在某某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
4.国民党编写的战史对于某阶段战略失误做出如下检讨:“当时的战略观念系以扩大占领地域为目的,故平均使用兵力,同时向多方面发展……此为战略构想上的最大之失误。
2022高考历史《统考版》一轮复习训练滚动训练一(必修一)
滚动训练一(必修一)一、选择题(共24小题,48分)1.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
”这表明() A.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B.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C.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D.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2.研究表明,有清一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无疑是军机处的设立。
但军机处在形式上却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不像正式国家机关的样子。
如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仅称“值房”,且条件简陋,初仅板屋数间,后来才改建瓦屋。
这表明其实际职能()A.“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B.“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C.“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D.“别黑白而定一尊”3.西汉时,粮食产量普遍有所增加。
《淮南子》记载汉代一般亩产在四石左右。
西汉粮食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铁犁牛耕的推广B.重农抑商的实施C.耕作技术的提高D.水利工程的兴修4.1227年,宋理宗发布诏书,追赠朱熹为太师、信国公,提倡学习他的《四书集注》。
此后,朱熹学说作为官方哲学,成为声誉隆盛的显学,流传数百年而不衰。
据此可知,当时() A.理学成为了社会的主导思想B.儒家思想已完成思辨化C.格物致知成为官民行为准则D.理学是儒佛道融合产物5.在学完《中国古代文学成就》后,同学小吴得到如下结论和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春秋时期的《诗经》由孔子编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B.楚辞和汉赋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C.唐诗和宋词分别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D.《水浒传》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6.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在《论告示》中指出;“没有一个人可以被禁止钓鱼,正如没有一个人可以被禁止捕鸟一样,但某人可能被禁止进入他人土地。
”这说明古代罗马() A.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B.注重对社会公共资源的保护C.注重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D.确立了法律至上的原则7.薄伽丘是意大利人文主义作家和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他的作品中既有对教会修士腐化生活的嘲讽,又有对人们追求感官享受的肯定。
统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统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2022·山东济宁月考,20]据《明史》记载,洪武年间本有内侍久侍内廷,言论政事,但后被明太祖斥责还乡,且终生不用;太祖甚至还制作铁牌置于宫门,规定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
明太祖此举( )A.平衡了宦官与宰相矛盾B.试图阻止宦官进入宫廷C.意在防范宦官专权局面D.根除了君主专制的威胁2.[2022·湘赣皖十五校联考]明代,督抚是出于督察地方军事的需要设置的。
到了清代,督抚集地方司法、行政、军事等权力于一身,同时需把地方情况反馈给中央。
这一变化说明( )A.皇权与相权矛盾得到缓和B.地方行政效率大大降低C.清政府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君主统治严重依赖督抚3.[2022·湖南师大附中测试]清政府规定京官在五品以下,外官在四品以下,初次委任时,均须朝见一次皇帝,文官由吏部、武官由兵部分批引见。
这一规定( ) A.推动了京官与外官的交流B.有助于增加行政官员的数量C.促进了文官与武官的配合D.成为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4.[2022·山东济宁期末]清朝实行密折制度,拥有密折奏事权的官员有1 000多人。
这一制度( )A.杜绝了官吏的贪腐现象B.降低了行政效率C.加强了对官僚机构控制D.照搬了厂卫制度5.明初“立中书省以总天下之文治”,胡惟庸任丞相时,“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
朱元璋以“擅权植党”罪名诛杀胡惟庸,取消中书省。
造成丞相“擅权”的根本原因是( ) A.丞相个人贪权揽政B.制度导致权力失衡C.中央集权受到削弱D.君主专制逐步强化6.[2022·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期末考试]据史书记载,印度次大陆上的古里、柯枝等国,几乎每次都随郑和使团入贡明朝;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后,阿拉伯地区的忽鲁漠斯、阿丹、佐法尔,非洲东海岸的木骨都束、竹步、麻林等国也多次遣使纳贡。
最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必考题型 专题一 必考选择题对题练 第9题对题练(考试必备)
第9题对题练题组一2018年4月浙江选考真题1《清代北京竹枝词》中说:“坤(女)鞋制造甚精工,争奈人多足似弓。
庚子(1900年)已过尚依旧,几时强迫变颓风?”这反映了( )A.传统观念影响习俗变革B.社会启蒙与进步知难行易C.妇女缠足之风气日趋衰颓D.近代女鞋制造工艺删繁就简对应练1.(2018·浙江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冲刺押题二)1912年9月8日《申报》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
”对此现象解读较为准确的是( )A.这一时期中国服饰中西合璧B.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从穿着打扮可见一斑C.中国人的着装没有统一的标准D.这一时期流行西装和汉装,其他服饰不受欢迎2.(2018·浙江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冲刺押题一)近代诗人黄遵宪曾作诗《今别离》:“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该诗反映了( )A.中国近代通讯手段发生巨大变化B.交通工具近代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C.西装传入推动中国服饰改革D.社会风俗体现出中西合璧3.(2018·浙江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模拟考试三)近代的天津孟氏家庙,中式四合院布局,是以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为主的砖木结构建筑,但沿街立面采用了意大利风格的方壁柱,阳台也采用了西式的铁花栏杆。
这体现了( )A.中西合璧成为普遍风尚B.“中体西用”的时代潮流C.中西文明的交流与碰撞D.传统文化失去了活力题组二2017年11月浙江选考真题220世纪初期,某杂志刊发文章:自从严复“介绍了一册《天演论》以后,我们时常在报章杂志上,看见一大堆什么‘物竞天择’‘优胜劣败’底(的)话。
这个十九世纪后半叶新起的学说……(现在)已经有了左右思想底(的)能力,无论什么哲学、伦理、教育,以及社会之组织……没有一种不受他(它)的影响”。
这反映了( )A.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B.进化论促进了民生思想的普及C.寻求变革成为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D.报刊舆论推动维新思想走向成熟对应练4.(2018·浙江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模拟考试三)“不简单的抛弃传统,而以西方近代精神重新解释传统,努力实行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最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必考题型 专题一 必考选择题对题练 第10题对题练(考试必备)
第10题对题练题组一2018年4月浙江选考真题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如一声春雷,震醒了原来冰封的大地。
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于( )A.北京B.南京C.上海D.武汉对应练1.近代中国某政党在某次会议中提出自己的奋斗目标是:“(1)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2)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3)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该会议是( )A.同盟会成立大会B.中共二大C.国民党一大D.中共七大2.(2017·浙江衢州高三期末)陈独秀在1923年指出:“党在第一次代表大会时还没有纲领,甚至没有规章,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第二次代表大会时就脚踏实地了,有了规章,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
”这是指中共二大( )A.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B.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C.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D.决定了与国民党合作题组二2017年11月浙江选考真题2有学者谓,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学前,“全国的出版界,几乎没有什么说得上研究两个字的”。
“在民国八九年之间,北京大学的几种杂志一出,若干种书籍一经印行,而全国的风气,为之幡然一变。
从此以后,研究学术的人,才渐有开口的余地。
……后生小子,也知道专讲肤浅的记诵,混饭吃的技术,不足以语于学术,而慨然有志于上进了。
”这反映了( )A.北京大学成为文学革命的中心B.新文化运动推动科学精神的传播C.大学成为近代报刊萌蘖的母体D.技术进步催生文化新模式的出现对应练3.(2018·浙江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冲刺押题一)在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认为空谈好听的“主义”是“阿猫阿狗”“鹦鹉和留声机”都能做的事,提出要一个一个地去解决那些“火烧眉毛紧急问题”。
这说明他( )A.试图寻求对社会根本改造的方法B.认为社会改良是当时的救世良方C.主张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D.已经蜕变成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4.(2018·浙江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模拟考试一)新文化运动期间,针对旧有的学术思想,胡适既反对盲从,也反对调和,主张整理国故,找到可以有机地联系现代化欧美思想体系的合适的基础,再造文明。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必考题型 专题一 必考选择题对题练 第1题对题练
第1题对题练题组一2018年4月浙江选考真题1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
这表明( )A.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B.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C.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D.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对应练1.(2018·浙江丽水、衢州、湖州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左传》记载:“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
是故鲁为诸姬,临于周庙。
为邢、凡、蒋、茅、胙、祭临于周公之庙。
”此材料中的规定表明( )A.催生了中央集权政治制度B.形成对“王权至上”的认同C.强化了嫡长子的政治地位D.逐渐削弱了周王的统治权威2.(2018·浙江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冲刺押题二)宗祠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家族的圣殿。
作为汉民族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下列制度中,与宗祠的出现关系最密切的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禅让制D.郡县制3.(2018·浙江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模拟考试一)“凡子受父母之命,必籍记而佩之,时省而速行之……若以父母之命为非,而直行己志,虽所执皆是,犹为不顺之子。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体现了宗法关系中长尊幼卑B.体现了宗法制度强调血缘纽带C.体现了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D.此做法有利于凝聚宗族题组二2017年11月浙江选考真题2古代有学者论及中国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谓:“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
”这反映了(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B.最高执政集团权力的高度集中C.血缘关系亲疏不再作为权力分配依据D.政治权力的分配采用分封制和宗法制对应练4.(2018·浙江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模拟考试二)西周规定天子都城十二里,公国都城九里,侯伯国都城七里,子男国都城五里。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必考题型专题一必考选择题对题练第17题对题练
第17题对题练题组一2018年4月浙江选考真题1古罗马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积淀的精华。
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习俗,在长期司法实践中,罗马人认识到外来民族中有许多法律制度,但是近乎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只有少数几条,因而他们制定了新的法律——万民法。
下列项中不属于该法律体系的是( )A.贵族垄断立法权B.具有灵活性和实效性C.广泛借鉴外邦人的法规D.注重调整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对应练1.(2018·浙江温州高三选考适应性测试)西塞罗被称为“自然法之父”。
下列有关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活在罗马共和国晚期B.继承古希腊理性主义传统C.历史上首次提出自然法思想D.为古罗马奠定政治法律哲学基础2.(2017·浙江湖州高二下学期期末)公元前367年,罗马共和国通过的《李锡尼乌斯-绥克斯图斯法案》规定:已付的债息一律折成本金,未偿清部分分三年归还;限定占有公地的数量;执政官中必须有一人出身平民。
这一规定( )A.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B.开始限制罗马贵族的专横C.缓解了社会各阶层矛盾D.提高官员的行政办事效率3.(2018·浙江丽水、衢州、湖州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西塞罗说:“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
”下列对西塞罗提到的“法”理解有误的是( )A.继承了古希腊理性主义思想B.成为判断是否违法的具体标准C.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D.奠定古罗马政治法律哲学基础真题21993年底,“绝大多数农产品的价格和经营均已放开,原来的粮食定量配给转变为市场供应,城市居民的粮票粮本全部取消。
……市场价格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由1991年前的50.3%上升到93.8%,从而确立了市场价格在价格体系中的主体地位”。
这从本质上体现了( )A.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稳步推进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C.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D.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显著增加对应练4.(2018·浙江“七彩阳光”联盟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题)中国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1953年比1952年增长110%,1956年比1952年增长269%。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必考题型专题一必考选择题对题练第2题对题练
【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必考题型专题一必考选择题对题练第2题对题练真题1 先秦有思想家认为:“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
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
这体现了( )A.民贵君轻的主张B.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C.克己复礼的思想D.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应练1.(2018·浙江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模拟考试三)《论语》记载:“孔子谓季氏(鲁国权臣),‘八佾(天子乐舞)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表明孔子( ) A.推崇为政以德 B.提倡仁者爱人C.反对奢靡享乐D.注重克己复礼2.(2018·浙江绍兴选考科目诊断性考试)《说苑·政理》中说:“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
”与这一说法相一致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孟子C.墨子D.韩非3.(2018·浙江温州高三选考适应性测试)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在叙述战国时期齐国教育和学术中心“稷下学宫”时写道:“致千里之奇士,总百家之伟说。
”对上述史事的理解,正确的是( )A.“稷下学宫”乃孔子开创私学讲学之地B.荀子曾担任“稷下学宫”祭酒并发展了儒学C.“稷下学宫”建立是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标志D.司马光意在反对程朱理学一统天下的局面真题 2 在中国思想文化第一个枝繁叶茂期,有思想家针对“百家异说”局面,认为人的认识应当力避“私(偏爱)其所积,唯恐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
其观点旨在表达( )A.倡导独立思考精神B.不同学派应相互竞争C.吸收各家思想精华D.理论认识应格物致知对应练4.(2018·浙江杭州地区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学习、借鉴和传承、创新是中国思想发展的重要特征。
下列人物中吸收了道家思想的有( )①荀子②韩非③墨子④王夫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2018·浙江××市十校高三联考)先秦时期,梁襄王问孟子:“天下恶乎定?”孟子对曰:“定于一”;《吕氏春秋》则有言:“王者执一,而为万物正。
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政治史 专项练习--(Word版,含解析)
政治史专项练习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认为,西周分封制的要旨在“分”,通过分封子弟、功臣,以分治领土,屏卫王室;宗法制的要旨在“合”,通过血缘纽带达到合族的目标。
通过这一“分”以及一“合”,西周( )A.政府行政管理逐渐垂直化B.中央集权得以加强C.国家疆域得到了一定拓展D.宗族权威日渐突出2.秦统一后,在讨论地方制度的御前会议上,主张分封制且有大批臣僚附和的丞相王绾却未能敌过独持异议的廷尉李斯,最终确立了郡县制。
这说明当时( )A.制度服从于现实需要B.皇权与相权矛盾激化C.朝臣掌握着决策权力D.三公九卿制发生异变3.唐贞观年间,负责修史的机构“史馆”被移至“禁中”,由宰相监修正史成为定制。
这反映了( )A.宰相修史更为严谨客观B.宰相职权发生本质转变C.唐代君主重视正史修撰D.官修正史服务政治统治4.明朝在出现内阁辅臣的时候,也就出现了票拟权:内阁辅臣在奏章上根据自己的意见用黑笔写上批示,然后经过皇帝首肯之后,才由皇帝用朱笔批上去,再加盖玉玺方才生效。
于是,由此出现了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
这样( )A.国家大事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之手B.大大增强了宦官把持朝政的可能性C.宫中太监和内阁辅臣形成制约关系D.内阁辅臣拥有对国事的部分决策权5.1851年年初金田起义时,太平军共约两万人。
在永安时,全军有四五万人。
经过蓑衣渡一战,太平军进入湖南时,剩下不到一万人。
1853年春太平军从武汉东下时已经号称拥有五十万之众了。
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清王朝的统治日益腐朽B.太平天国的指导思想科学合理C.太平军军事战斗素养高D.农民革命顺应了近代化潮流6.武昌起义后,一些先进女性或组织女子北伐队,直接参加革命战争;或组织女子医疗队,参与战场救护工作;或组织女子后援会,为革命军队募捐筹饷;等等。
据不完全统计,辛亥革命前后参加各种革命活动的妇女,有姓名可查者有380多人,其中有54人加入了同盟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必考题型专题一必考选择题对题练第17题对题练真题1 古罗马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积淀的精华。
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习俗,在长期司法实践中,罗马人认识到外来民族中有许多法律制度,但是近乎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只有少数几条,因而他们制定了新的法律——万民法。
下列项中不属于该法律体系的是( )A.贵族垄断立法权B.具有灵活性和实效性C.广泛借鉴外邦人的法规D.注重调整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对应练1.(2018·浙江温州高三选考适应性测试)西塞罗被称为“自然法之父”。
下列有关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活在罗马共和国晚期B.继承古希腊理性主义传统C.历史上首次提出自然法思想D.为古罗马奠定政治法律哲学基础2.(2017·浙江湖州高二下学期期末)公元前367年,罗马共和国通过的《李锡尼乌斯-绥克斯图斯法案》规定:已付的债息一律折成本金,未偿清部分分三年归还;限定占有公地的数量;执政官中必须有一人出身平民。
这一规定( )A.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B.开始限制罗马贵族的专横C.缓解了社会各阶层矛盾D.提高官员的行政办事效率3.(2018·浙江丽水、衢州、湖州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西塞罗说:“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
”下列对西塞罗提到的“法”理解有误的是( )A.继承了古希腊理性主义思想B.成为判断是否违法的具体标准C.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D.奠定古罗马政治法律哲学基础真题2 1993年底,“绝大多数农产品的价格和经营均已放开,原来的粮食定量配给转变为市场供应,城市居民的粮票粮本全部取消。
……市场价格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由1991年前的50.3%上升到93.8%,从而确立了市场价格在价格体系中的主体地位”。
这从本质上体现了( )A.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稳步推进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C.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D.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显著增加对应练4.(2018·浙江“七彩阳光”联盟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题)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1953年比1952年增长110%,1956年比1952年增长269%。
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完成B.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C.“大跃进”运动的发动D.国家有计划发展经济5.(2018·浙江××市十校高三联考)下图漫画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 )A.反映了农村试图改革原有体制B.开创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C.体现国家经济建设方针的“左”倾D.标志着“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的开始6.(2018·浙江杭州地区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积累率(国民收入中用于扩大再生产的部分所占比例)为24.2%,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1958年积累率为33.9%,1959年为43.8%,1960年为39.6%。
这表明,当时我国( )A.工业经济快速稳步发展中B.经济调整措施发挥成效C.开始调整工农业投资比例D.工业发展投资急于求成真题3 “罗马人认识到自然法是最高的法,永恒不变、具有普遍适用性,但他们并没有由此明确地引申出自然法可以否定人们所制定的实在法这一革命性的结论。
”据此分析罗马人认识的“自然法”是( )A.罗马法学高度成熟的标志B.罗马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C.近现代法学的渊源和法律的先驱D.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的法律观念对应练7.(2018·浙江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模拟考试二)蒙森认为:“对罗马人来说,法律不是如同我们所理解的那样,并非国王对所有民社成员发布的命令,而是构成国家的各权力代表以说明和反驳的方式所缔结的契约。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社会契约论推动了罗马法的产生B.罗马法保证了皇帝的绝对权威C.罗马法维护了所有罗马人的利益D.罗马法的产生包含隐性契约关系8.(2018·浙江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模拟考试三)恩格斯说:“罗马法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的社会的生活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性的法律表现,以致一切后来的法律都不能对它做任何实质性的修改。
”恩格斯旨在强调罗马法( )A.影响深远B.具有永恒价值C.非常完美D.不可超越9.(2018·浙江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冲刺押题一)古罗马政治体系中有三个支柱:执政官具有王制的色彩,元老院具有贵族制色彩,部落大会则具有平民政制色彩,三种制度精神共处于一个统一的国家体系中。
这体现出古罗马政治的重要特点( )A.三权分立B.中庸折中C.君民共主D.共和主义真题4 有学者注意到,罗马的扩张,自共和国起,从无停息,耗费了自己的国民人口资源。
罗马人不够了,伊特拉斯坎人不够了,意大利人不够了。
“公民权”一次又一次不断扩大,一批又一批的异族进入了罗马,也改换了“罗马”的性质。
此后,“罗马”实施了( )A.习惯法B.公民法C.万民法D.自然法10.(2018·浙江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冲刺押题二)从公民法到万民法体现了罗马法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下列有关万民法的理解有误的是( )A.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B.注重调节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C.广泛借鉴了外邦人的法规D.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11.(2018·浙江稽阳联谊学校高三联考)下图是周相《罗马法原论》(上下)的著作目录,由目录可以直接得出罗马法( )A.B.打破贵族垄断法律,保护平民利益C.强调法律至上,追求公平正义D.体现调节个人财产关系的私法精神12.(2018·浙江××市十校高三联考)罗马法学家盖尤斯指出:“根据自然原因在一切人当中制定的法为所有的民众共同体共同遵守,并且成为万民法,就像是一切民族所使用的法。
”此处,盖尤斯想表达的A.万民法、自然法都不是法律条文B.万民法是罗马法高度成熟的标志C.自然法具体条文体现在万民法中D.自然法精神指导了万民法的制定真题5 17世纪的英国历史上,某一事件被称作一场“家庭纷争”、一次“光荣革命”。
该事件的主导者是( )A.国王B.议会C.枢密院D.内阁对应练13.(2018·浙江温州高三选考适应性测试)“《权利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
”这一观点主要认为《权利法案》( )A.创造了英国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B.改变了英国国王权力的来源C.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D.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政治理念14.(2017·浙江湖州高二下学期期末)史学家钱乘旦指出:“经过18世纪的变化,英国国王是不会犯错误的……实际的政治问题交给政客们去处理——让政客们去犯错误,并且承担错误的后果。
”这里的“变化”主要指的是( )A.责任内阁制的形成B.光荣革命的结束C.《王位继承法》颁布D.《权利法案》颁布15.(2018·浙江绍兴选考科目诊断性考试)有学者指出,由于英国议会在1688年之后获得了立法、征税和支出权,因而它的权力比欧洲任何国家的议会、等级会议或国会都要大。
下列不能直接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是( )A.议会的权力高于王权B.议会掌握法官决定权C.责任内阁制得以完善D.内阁必须对议会负责答案精析真题1 A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万民法。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万民法是在不改变公民法的前提下借鉴了外邦人的法规,其特点是具有灵活性和实效性,内容是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对应练1.C [西塞罗是共和国晚期的著名政治家和法学家,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西塞罗继承了古希腊自然法理性主义的传统,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斯多亚学派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自然法思想,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西塞罗自然法的精神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为古罗马奠定政治法律哲学基础,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C [材料通过对债务、占有土地数量及执政官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基本权益,有利于缓解阶级矛盾,故C项正确。
]3.B [材料反映的法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没有体现判断是否违法的具体标准,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
]真题2 C [1993年底,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决定了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故A错误,C正确;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故B错误;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显著增加,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对应练4.D [根据材料“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1953年比1952年增长110%,1956年比1952年增长269%”可知发生在1956年之前,1953~1957年我国进行“一五”计划,国家有计划发展经济,故D项正确。
]5.B [根据漫画内容可知,其为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没有改变原有农村的体制,故A项错误;三大改造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步骤,故B项正确;社会主义改造是正确的方针政策,故C项错误;“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于1966年开始,而三大改造发生于1953~1956年,故D项错误。
]6.D [高积累是为了保证更多的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从“一五”计划到“二五”计划积累率越来越高,可见国家加快建设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故D项正确。
]真题3 D对应练7.D [启蒙运动提出社会契约论,与材料中“对罗马人来说”时间上不符,故A项错误;皇帝的绝对权威,与材料中“并非国王对所有民社成员发布的命令”不符,故B项错误;所有罗马人与史实不符,如公民法就存在贵族和平民之争,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中“是构成国家的各权力代表以说明和反驳的方式所缔结的契约”相符,故D项正确。
]8.A [根据材料“一切后来的法律都不能对它做任何实质性的修改”,说明罗马法影响深远,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罗马法的永恒价值主要体现在自然法精神方面,故B项错误;罗马法也有自身的缺陷,如保护贵族既得利益等,故C项错误;罗马法也是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发展完善,故D项错误。
]9.D [三权分立指的是权力的互相分立和制衡,故A项错误;中庸是指不偏不倚的民主精神,故B项错误;古罗马的政治体现了一定程度的专制精神而非君民共主,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王制、贵族制和平民政制的统一,体现了共和精神,故D项正确。
]真题4 C [“承认外邦人公民权”是材料的大意核心,这是万民法的典型特征,故选C。
]对应练10.D [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境内一切自由民,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万民法注重调节财产关系,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万民法是在罗马帝国形成后逐渐形成的,因而广泛借鉴了外邦人的法规,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自然法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万民法也属于人定法,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