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古代)》讲稿
外国教育史---古代教育
古代希腊的教育
古代希腊社会状况 历史:神话与历史;荷马史诗。 宗教:多神教;主神,行业神,地方神,等 等。 政治:斯巴达(寡头政治);雅典(民主政 治);希腊化时期(君主专制);。 经济:牧业;贸易,等。 社会生活:体育;军事;等。
古代希腊的教育演进(1)
1 英雄时代教育 英雄时代:公元前十二世纪至八世纪;荷马 史诗所述时代。 教育活动:战士教育;英雄教育。 教育内容:作战技术;音乐、舞蹈;道德。
古代希腊的教育演进(2)
斯巴达教育 教育活动:军人教育。 教育内容:作战技术(包括体能训练与技能训练 等);体育;音乐、舞蹈;道德;法律;知识;等 等。 教育形式:军营教育。 教育特点:全民教育;军营式教育;女子教育;等 等。 教育品格:英雄主义与绝对服从;守旧、排新,孤 傲、狭隘;等等。
古代希腊的教育演进(4)
希腊化时期教育 教育活动:公民教育;个人教育;等等。 教育形式: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等等。 教育内容:文学;数学;修辞学;哲学;体 育;艺术;等等。
智者群之教育活动与理论
智者群(Sophists):公元五世纪中叶;第
一批职业教师。 智者:Protagoras, Hippias, Antiphon, Critias, 等等。 教育活动:游历讲学;收徒讲学;等等。 教育内容:辩论术、修辞学、文法;音乐; 政治、法律、道德;自然科学;等等。
东方文明古国—古希伯来的教育
早期希伯来教育的显著特征是“集中于家
庭”,且家庭教育中颇有民主之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希伯来的学校教育以宗教为核心,犹太教经
典是必学内容。教师多由拉比(向民众宣传 犹太教义的文人)担任。
外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1. 引言外国教育史是指研究各个国家或地区教育制度和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通过对外国教育史的研究,可以了解不同国家的教育理念、制度和教育发展的特点,从而为今天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本文将以概述的方式,介绍几个重要的外国教育史阶段及其特点。
2. 古代教育时期古代教育时期是外国教育史的起始阶段,各国古代教育制度和发展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
例如,古希腊的教育以体育、音乐和哲学为重点,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古罗马的教育则侧重于军事训练和实用技能的培养。
此外,古代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等国的教育也各有千秋,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中世纪教育时期中世纪教育时期是欧洲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此时欧洲的教育由教堂主导,宗教教育成为主流。
修道院学校和大学成为培养神职人员和士人的中心,教堂把握着教育权力。
此时的教育注重神学和经院哲学的学习,而且只有少数富裕家庭能够接受教育。
中世纪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为后来的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
4. 文艺复兴时期教育文艺复兴时期是外国教育史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是中世纪与现代的过渡时期。
在这一时期,人们对古典文化的热衷和对新知识的追求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罗马的重建和印刷术的发明使得知识的传播更加广泛和便捷。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注重人文主义的培养,强调人的自由和个性的发展,对后来的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工业革命时期教育工业革命是近代外国教育史的一个重要时期。
随着工业化的兴起,社会日益重视科学技术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个时期的教育变得普及而实用,普通工人和贫困人口也能够接受教育。
工业革命时期的教育注重对劳动人民的培养,鼓励实践和创新,为工业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6. 现代教育时期现代教育时期是外国教育史的最后阶段,也是我们所处的时代。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现代教育更加注重个体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理念。
教育制度和方法不断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为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外国教育史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婆罗门(僧侣)刹帝利(武士)吠舍(平民)首陀罗(奴隶)四等级
教育非常重视维持种姓等级和宗教意识 家庭教育是婆罗门教育的主要形式 古儒学校:教学内容《吠陀经》;教学方式体罚 佛教与婆罗门教的区别 教育场所:寺院 教育目的:培养僧侣 教学内容:佛教经典 教学方式:初级(口述背诵)高级(争辩议论)女子教育 时间 古代 东方文明 古国 发展的 特点 特征 教学内容 教学机构 教学方法 教师 发展 简单 体罚盛行 最早 等级性和阶级性 丰富 包括智育 德育和宗教教育等 种类繁多 形态各殊 实行个别施教 地位高 源远流长 尚未形成正规的教学组织
第一章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时间 文字 古巴比伦 教育 学校 教育内容 教学方式 评价 时间 文字 公元前3500年 最初是图画文字,以后又演进为楔形文字 泥板书舍 初等教育 主要教授读写 中等教育 除学习读写以外,还学文法、苏美尔文学、祈祷文学等 师徒传授 苏美尔和巴比伦的文化教育被看作是人类正是教育的起点 公元前3000年 象形文字和表音文字
外国教育史
二、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1、理念说:柏拉图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的理论基础和核心。他认为理念是独立而客观实在的本体,是一切事物的本源。人们日常感觉到的具体事物是运动变化的,不真实的;只有通过理性认识到的“理念”才是永恒不变的,唯一真实的“绝对存在”。
所谓理念是指概念、普遍真理和法则、原理。理念先于宇宙而存在,并主宰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是真理和至善的源泉,现象只是理念的摹本而已。柏拉图认为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组成的,理念世界是真实的、永恒的,现象世界是不真实、不稳定的,人们所要认识的是由理念组成的世界。现象世界(自然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影象,理念世界是真理的化身,是宇宙精神。
第一讲: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东方文明古国最早产生学校教育:
1、学校产生的历史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的形成
2、学校产生的客观条件:体脑分工和专职教师的出现
3、学校产生的重要标志:文字的产生及应用
一、苏美尔和古巴比伦的教育
两河流域的教育是世界文明的源头,巴比伦文化的前身是苏美尔文化。
教育特点:(1)阶级性、等级性明显(2)设施简陋,个别施教,尚未形成正规的教学组织形式;(3)教育机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4)教育内容包括智育、德育和宗教教育等;(5)体脑分离,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6)教学方法简单,体罚盛行;(7)文化教育源远而不流长,有断层期。
思考题:
为什么说“光明来自东方”?
小结:希腊化时期的哲学、文化和教育对后世影响很大,继希腊之后的又一个西方文明的发祥地——罗马几乎全部吸收了希腊化时期的文明成果,后经罗马人的传播,希腊文明成果扩散到世界许多地方,对于西欧近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三讲 古希腊三哲的教育思想
一、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外国教育史
思考题
简述古罗马共和前期的教育特点。 罗马帝国时期的教育有哪些变革?
西欧中世纪的学校教育
西欧中世纪早期的学校教育
早期教会学校的类型 教会学校的教育内容与方法 世俗封建主的教育机构与形式 女孩教育
西欧中世纪后期学校教育的变革
原始社会的教育方法 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
原始社会的教育方法
从观察和实践中学习 从传习和教导中学习 奖惩是重要的教育方法
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
教育无阶级性,教育权平等,对儿童实行公 养公育。 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生活紧密联系,内容具有 多方面性。 教育的组织和方法处于原始状态。
学校的产生和古代埃及的学校教育
雅典的学校教育
社会概况 雅典的教育 小结
社会概况
雅典位于希腊东南的阿提卡半岛。濒临爱琴海, 有良好的海运条件,便于航海和商业贸易。 BC753-BC650年,雅典进入了贵族统治时期。在贵 族的专制统治下,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平民和贵 族之间的斗争引发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动。 经过梭伦、庇西特拉图、克里斯提尼的改革,雅 典走向了奴隶主民主政治制度。公元前461年,伯 里克利当政,把雅典的民主制发展到了极限。
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史学家孟禄。 孟禄从人类学和心理学角度出发对人 类教育的起源和发生过程作了详细的 论述。他认为,原始社会中教育的发 生,无论社会还是个体都是“非理性 的”和“单纯的无意识的模仿”
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这是苏联学者最先提出来并被我国学术界 普遍接受的一种观点。 认为,人类社会的活动始于“正在形成中 的人”为满足其生存的自然需要而进行的 群体劳动,劳动实践是人们认识的主要源 泉,是知识的主要来源,也是教育的来源。 故教育起源于劳动。
教育的起源
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 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 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教育的需要起源论
外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古巴比伦学校三类:宫廷学校,僧侣或寺庙学校,书吏学校古埃及学校四类:宫廷学校,僧侣学校,职官学校,文士学校古印度教育——婆罗门教育和佛教教育种姓制度四个等级婆罗门(僧侣),刹帝利(武士),吠舍,首陀罗(穷人)婆罗门教育:教师被称为“古儒”,学习内容是《吠陀经》。
佛教教育:场所是寺院,内容是佛教经典尼庵是女僧修行和学习之地,毕业的女僧人称“比丘尼”。
古希腊教育四个阶段:荷马时代,古风时代,古典时代,希腊化时代古风时代教育:包括斯巴达和雅典教育(提倡一种身心统一和谐发展)。
古典时代教育——智者派(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派或学术团体)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高尔吉亚——无物存在,一切意见都是假的智者派共同的思想特征: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和怀疑主义。
智者派的教育贡献1 智者云游各地,授徒讲学,有教无类,以钱财作为教学的唯一条件。
2 培养政治家的教育目的,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教育即政治家或统治者的预备教育。
3 确立了教育内容和方式。
4 智者的出现标志着教育工作已经开始职业化,在希腊,职业教师取代了“大众教师”。
5 智者对希腊教育思想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尤为突出。
公元前390年,教育家伊索克拉底创办了修辞学校。
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创办学园。
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创办“吕克昂”。
古希腊“三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历史上最早的专家治国论者教育目的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
德育论1 培养人的道德,即教人学会做人。
2 美德即知识,智慧即德行。
3 自制是德行的基础。
4 守法就是正义。
区分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志是守法。
5 身教重于言传。
智育论——要有广博的知识。
苏格拉底方法(问答法或产婆术)四个步骤: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
柏拉图——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著作:《理想国》教育史上的三个里程碑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儿》,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的教育观关于理想国,一个完美的社会和国家由执政者,军人,工农商三部分组成。
外国教育史——第5章
第五章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第一节中世纪西欧的教育从公园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前的近1000年,通称为“中世纪”(MilddleAges),这是西欧封建制度从发生、发展到衰落的历史时期,西欧中世纪教育就是指这一时期的教育。
一、西欧中世纪早期(五世纪末至十一世纪)的教育封建社会的基础是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封建主和农奴是封建社会两个主要的阶段,他们之间的敌对的阶级矛盾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性是封建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特点,从而使封建教育也带有明显的等级性特征浓厚的宗教性成为西欧封建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特征(一)教会学校在中世纪,西欧的教会学校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修道院学校、主教学校和堂区学校,在这三类学校中,修道院学校因其藏书丰富、管理严格等特点而成为最重要的教会学校1、修道院学校修道院学校主要是指设在修道院内的教育机构。
就其发生而言,修道院学校是基督教修行制度(或称寺院制度)的产物修道院学校分为两部分。
未来准备将来担任僧职的贵族和僧侣子弟,自幼入院并住宿于修道院内而学习的,称内学;不准备担任僧职的人,则不住院内而学习的,称为外学。
修道院学校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服从、贞洁、安贫等品质2、主教学校主教学校又称大教堂学校或座堂学校,一般设在主教的所在地,其性质和水平同修道院学校相近,学校设备条件比较好,学科内容也比较完备3、堂区学校堂区学校一般设在牧师所在的村落,是对一般居民子弟进行初步教育的一种形式(二)世俗教育在西欧中世纪,除了教会学校之外,随着封建国家的建立,也出现了适应中世纪社会和生活的世俗教育。
世俗教育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宫廷学校、骑士教育1、宫廷学校查理曼大帝统治时期,曾招聘有学识的僧侣,对帝王、王族和大贵族的子弟进行教育,教以“七艺”、拉丁语和希腊语,培养他们担任治理封建国家的官吏,这就是欧洲大陆上的宫廷学校2、骑士教育骑士教育是结合宗教教育与武士教育为一体的一种封建主阶级的特殊教育形式法兰克王国在9世纪后期,就确立了封爵制度,国王以下依次为公爵、伯爵、子爵、男爵,最低一级的封建主是骑士骑士教育的实施骑士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它通常分为三个阶段:(1)从出生至7~8岁,这个阶段为宗教教育阶段;(2)7~8岁以后,这个阶段通常称为“礼仪教育阶段”;(3)从21岁,被称为“侍从教育阶段”教育内容:吟诗、音乐、下棋、骑马、游泳、枪剑、角力,被称为“骑士七艺”综观骑士教育的全部内容,都在于灌输服从与效忠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训练勇猛作战的本领,但却非常轻视文化知识的学习二、西欧中世纪后期(十一世纪至十四世纪)的教育十至十一世纪时,修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得到发展,农业生产水平有了提高,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商业交往开始活跃起来。
外国教育史 第一章史前教育和东方古国的教育
三、原始社会后期教育的变化
1.原始社会后期教育的变化 原始社会的教育是十分简单和落后的。
一般认为,在原始社会的末期,已经产生了
原始的文字。在原始社会的后期,也出现了学校 教育机构的萌芽。
2.文字和学校教育的出现带来的问题 (1)文字教育和学校教育发展的结果培育 出了一个与其密切相关的社会的特殊阶层。 (2)文字教育和学校教育发展的结果也使 得学校教育逐步成为教育的代名词,使得学校教 育渐渐远离人们日常的生活,逐步趋向于文字和 古训方面,成为一种脱离人们生活的教育。 (3)文字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果,也使得 学校教育逐步成为一个独立的机构,与社会各个 方面很少发生联系,成为一个保守和守旧的机关。
第二节
东方古国的教育
一、巴比伦的教育
巴比伦位于亚洲西部的两河流域(幼发拉底 河和底格里斯河)。巴比伦文化的前身是苏美尔 文化。苏美尔衰落后,巴比伦城兴起。到汉谟拉 比(前1792-前1750,巴比伦的第六位国王)王
朝时,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从考古的材料来看,这一时期的学校主要是 培养文士为主的学校。文士教育一般分两个阶段 进行。第一阶段教授读写;第二阶段是将志向不 同的学生分派到相应的寺庙或国家较高一级的机 构接受教育。
2、婆罗门教的教育
婆罗门教是印度的早期宗教,崇拜“梵天”, 认为梵天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是宇宙的最高主 宰。婆罗门教赞成种姓制度,并创立了“善恶因 果说”和“转世轮回说”。与婆罗门教的发展相 适应,婆罗门的教育非常重视这种维持种姓间的 等级和进行宗教意识的教育。
儿童最初是在婆罗门家庭接受教育。公元前
2、古埃及学校的类型
(1)宫廷学校,主要由法老设立。 (2)职官学校,由政府各机关设立。
(3)僧侣学校,也称寺庙学校,是培训祭
外国古代教育教学内容
外国教育史学习指导(古代部分)1、试比较斯巴达教育与雅典教育。
斯巴达教育的特点:注重军事体育训练;国家举办教育机构;重视女子教育。
雅典教育的特点:实施多方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初级学校是私立的收费的。
古希腊(雅典)的“七艺”教育:文法、修辞学、逻辑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2、教仆:是古代雅典出现的特有现象,伴随奴隶主儿童上学、放学,路上监督儿童的行为,不许儿童和奴隶讲话,对儿童的学习给予适当的指导,这些教仆可以责打奴隶主儿童。
3、智者派⑴智者和智者派:智者的任务是教人于智慧。
智者是指公元前五世纪开始出现的一批希腊职业教师。
智者派是适应广泛实施的奴隶主共和政治的需要而出现的一批哲学教师。
⑵特点:①智者能周游列国,是流动的②主要生活于雅典,收徒授学要收费,是西方最早意义的教师⑶条件:①要有广博的知识(大量的阅读)②流畅的口才③通晓文法、修辞、逻辑等⑸贡献:①注重文法、修辞、逻辑(后称“三艺”)②玩文字游戏、诡辩③收费的讲师4、苏格拉底—产婆术⑴定义: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并不直接向学生传授各种具体知识,而是通过问答、交谈或争辩的方法来宣传自己的观点。
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回答错了,也不直接指出错在什么地方和为什么错了,而只是提出暗示性的补充问题,使对方不得不承认答案的荒谬和处于自相矛盾的地步。
最后,从苏格拉底的引导和暗示中得出苏格拉底认为是正确的答案。
这即是“产婆术”。
⑵评价:这是一种要求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互为激发,共同寻找正确答案的方法。
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判断和寻找正确答案。
所以,学生的思维相当活跃。
但是,这种方法是主观片面的,它不是在学生注意观察实际现象或阅读掌握大量资料文献的基础上进行对话,其结果对问题的探讨很难深化,不易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
5、★柏拉图⑴哲学观点:理念论—将世界划分为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现象世界是不完善、不真实、暂时的,只有理念世界才是完善、真实、永恒的。
⑵教育思想:①教育目的:培养智慧、勇敢、节制、正义的公民。
外国教育史 1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2..佛教教育:印度的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由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在教育上进行了改革,主张教育应当面向平民。佛教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寺院,教育目的是培养僧侣。佛教的寺院除了进行教学外,还进行一定的学术研究;
(四)古代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
1.产生了最早的科学知识、文字以及学校教育;
2.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二)古代埃及的教育
1.古代埃及的学校: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埃及有了自己的学校;包括 ①宫廷学校 ②职官学校 ③僧侣学校 ④文士学校;
2.古代埃及学校教育的内容与方法:①注重道德品德的培养;练习书写;练习辞令;重视数学和计算;②以机械教学为主;教师多利用问答方法,但不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重视体罚;
3.教育内容丰富,包括智育、德育及宗教教育等,既反映了统治阶级的需要,也反映了社会进步及人类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4.教育机构的种类繁多形态各殊,有助于满足不同统治阶层的需要,既有森严等级性也具有强大的适应性;
5.教学方法简单,体罚盛行,实行个别施教,尚未形成正规的教学组织;
6.教育常常成为统治阶级的专利,教师的地位较高;
7.文明及文化教育甚为古老,但源远流不长;
(三)古代印度的教育
1.婆罗门时期的教育:早在公元前2000年以后逐步形成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教育的目的是维护种姓制度和培养宗教意识,教学内容主要为《吠陀》;只有婆罗门、பைடு நூலகம்帝利、吠舍三个等级的人才能接受教育,但三者接受的教育根据等级而不同;公元前8世纪以后出现了一种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称为“古儒学校”,教学内容主要为《吠陀》,常用的教学方法为体罚;
一、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一)巴比伦的教育
外国教育史 大纲整理版
大纲整理版第一章古希腊教育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和教育的摇篮。
在西方教育的发展史上,古希腊教育(特别是雅典教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为目的的自由教育理想,以及由此组织起来的多样化的教育制度,是古希腊教育对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贡献。
第一节古风时代的教育古风时代,古希腊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教育传统,但各个城邦对教育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如斯巴达,身体训练占主导地位,强调严格的纪律,具有明显的军事实用目的和国家导向;雅典,则更注重智力和艺术的训练。
这也决定了不同的办学方式。
在斯巴达,学校由城邦主办,而在雅典和其他地区,学校往往是私立的。
雅典和斯巴达两个城邦的教育在当时具有代表性,对西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斯巴达教育在斯巴达,教育被当做一项极为重要的国家事业,完全由国家控制,并由尚武精神所决定,典型特征是实用性的国家导向的军事教育,教育成为斯巴达治国和维持统治的主要工具。
【1】教育目的:培养坚韧不拔的武士和一个绝对服从的公民是斯巴达的唯一目的。
【2】教育制度:斯巴达人实行严格的体格检查制度。
【3】教育的主要内容:(1)忍耐劳苦训练。
(2)军事体育训练。
(3)道德教育,通过神话、传说,参加祭神、竞技和各种仪式等进行。
道德教育的中心是训练绝对服从的精神。
从小培养儿童绝对忠于祖国的品质。
道德教育贯穿斯巴达教育的全过程。
注意:斯巴达人非常重视女子教育。
女子通常和男子接受同样的军事、体育训练,其目的是:(1)造就体格强壮的母亲,以生育健康的子女;(2)当男子出征时,妇女能担负起防守本土的职责。
评价:斯巴达教育只重军事体育训练,轻视知识学术,鄙视思考和言同,生活方式狭隘,除了军事作战,不知其他。
这种片面的以国家目的为教育目的的教育实践严重阻碍了斯巴达人的才能发展。
同时斯巴达教育中的国家导向型和实用性、专业性教育的模式代表着世界教育史上一种重要的实践方向。
二、雅典教育雅典教育是一种身心统一和谐发展的教育。
外国教育史
第一编古代教育史第一章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代表人物:法国利托尔诺,美国桑代克,英国沛西·能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史学家孟禄教育的劳动起源论代表人物:苏联米定斯基从恩格斯的观点中推导出教育的需要起源论代表人物:杨贤江P8在原始社会末期,教育开始分化,性质开始变化,并产生文字及学校的萌芽。
P14古代埃及的学校类型:宫廷学校,僧侣学校,职官学校,文士学校。
P19公元前8世纪后,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出现了一种办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通称“古儒学校”。
在此类学校中,教师被称为“古儒”。
第二章古希腊的教育P43智者:在荷马时代,是指某种精神方面的能力和技巧,以及拥有这些能力和技巧的人。
教育史专指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
这些人积极参加城邦的政治和文化生活,以传播和传授知识获得报酬,逐渐形成一个阶层。
智者派:代表人物:普罗塔格拉,普罗狄克斯,智者派产生于希腊奴隶主民主政治制度的鼎盛时期。
它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同时又进一步促进了当时在希腊世界开始的思想启蒙运动。
七艺中的前三艺:文法,修辞学和辩证法第三章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P55智慧即德行由苏格拉底提出P57苏格拉底方法: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讽刺、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称为苏格拉底法,也称为问答法,这是苏格拉底探讨伦理哲学的研究方法,也是他的教学方法。
P61公元前387,柏拉图在雅典近郊的体育馆创建阿加德米学园,讲授哲学和科学。
P63柏拉图四艺: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P71亚里士多德是最早依据人的“自然”,即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划分教育年龄时期的教育家第四章古罗马的教育P81罗马各个时期的教育特征(共和早期、共和后期、帝国时代)见讲义p13:古罗马共和早期的教育:教育目标:培养既能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又会打仗的农民—军人,教育形式:家庭教育,以道德—公民教育为核心古罗马后期的教育:即保留了罗马民族自身文化特点,又吸收了古希腊文化教育的成就,存在着几乎是平行的两种学校体系,希腊式学校,拉丁语学校。
外国教育史第二章奴隶社会的教育
• •
•
(3)经济发展 海外贸易日益繁荣; 本地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技术发达: 制陶业、采矿、冶铁、造船业都得到不同 程度的发展; 城市发达:祭坛、神庙、集市、集会 广场、半圆形露天剧场等城市设施逐渐成 熟。
• (4)文化事业 • “东方化时期”:古希腊人从古埃及和 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区的文化中汲取营养, 丰富和发展了自身的文化,提高了希腊的 文明程度。 • 古风时代也是古希腊哲学、艺术、科学 发展的萌芽时期,如泰勒斯斯(Thales,约 前625一前545)就被誉为“古希腊第一位哲 学家。” •
•
• 希腊文化和教育的发展过程通常被划分为 四个阶段:(1)荷马时代(公元前1100一前 800 年); (2)古风时代(公元前800一前500 年);(3)古典时代(公元前500一前330年); (4)希腊化时代(公元前330一前30年)。(详 见教材)
• (一)荷马时代的教育 • 这个时期的资料因为主要来自《荷马史 诗》所以称为“荷马时代”。 在荷马时代, 希腊处于从氏族制度向奴隶制度的过渡时 期。从社会组织的基本状况看,荷马时代 的希腊社会正处于恩格斯所说的“军事民 主制”时期。
• 时期的社会形态、文化和教育也逐渐成熟 为其后古典时代古希腊文明的高度发展奠 定了基石。 • 1、社会状况 • 古风时代希腊社会最重大的变化就是完 成了从“军事民主制”的氏族社社会向 “城邦”为代表的奴隶制社会的转变。所 谓城邦(polis),是指以城市为中心的主权国 家,这种国家形式在古希腊得到普遍采用。
• 希腊人最为重视的道德品质是智慧、勇敢、 节制和正义,这就是以后希腊思想家所概 括的“四大德。” • 荷马时代的教育为后来希腊教育的发展 奠定了深刻的历史基础。
• •
(二)古风时代的教育 公元前800年左右,古希腊进入古风时 代。“古风”原是考古学和美术史学等 学科对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建筑与雕刻艺 术发展特征的概括,后被历史学界借指 荷马时代和古典时代之间的特定时期。 与古风时代希腊建筑和雕刻由简单、、 粗犷走向复杂、精致的发展趋势类似, 这一
外国教育史古希腊教育思想
论智育 无知即无德,知识即美德。智育是德育的基础。政治、伦理、雄辩术、几何、
雅典--则除本国的统治阶级成员任教外,来自国外 的智者充任教师者为数众多,招揽人才不限国籍。
• 总之,作为希腊最具代表性的城邦,这两种教育体制无论是当时古 希腊的教育,还是近代欧美的教育,都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相比之 下,雅典的教育对西方各国的影响更大一些。(斯巴达---义时代(公元前5-4 前世纪中叶)是古希腊历史上重要的时代。
它分两个时期,前期是民主城邦繁荣昌盛的时代,
后期则是城邦制度盛极而衰的时代。
这一重要历史阶段的起点是希腊与波斯的战争,希腊各邦战胜波斯后,彼此 互相争霸。公元前 431年。斯巴达和雅典爆发了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元气 大伤。此后爱奥尼亚战争,斯巴达衰落,而马其顿则在北方兴起。公元前 338年,喀罗尼亚战役之后,希腊各邦正式被马其顿所控制,古典时代结束。
二、古风时代(前800--前500年)(东周)早期希腊奴隶制城邦形成 的时期,是需要考生学习的关键时期
三、古典时代(前500-前330年) (战国)这是希腊教育发展的黄金 时期,是需要考生学习的关键时期。
四、希腊化时期(前330-前30年)(战国)这是希腊文明向外传播的 时期。
斯巴达的教育
地理和政治背景:
斯巴达地处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南部平原,北部是高山,南部 是岩石海岸,与外界交通不便,然而境内土壤肥沃,自给自 足的农业经济发达。政治上为保守的军事贵族事头统治,为 了镇压和奴役土著居民,举国皆兵。
《外国教育史(第二版)》古代东方国家的教育
一、 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一) 两河流域历史概况
亚述地处两河流域北部,其历史分为早期亚述、中期亚述和亚述帝国三个时期。 在早期亚述时期形成了以亚述城为中心的国家。 在中期亚述时期,国王成为实际上的专制君主。 从公元前10世纪末叶起,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征服战争,亚述人建立起一个地跨 西亚和北非的帝国。公元前612年,亚述帝国灭亡,其遗产被新巴比伦王国和米底王 国所瓜分。
二、 古代埃及的学校
(一) 古代埃及学校的主要类型
1. 宫廷学校
2. 职官学校
宫廷学校是由古代埃及法老设在王宫 内的一种学校,主要以皇子、皇孙及 贵胄大臣子弟为主要教育对象,也从 一般奴隶主子弟中选择优秀者入学。 法老邀集文士进行教学。
职官学校也称为书吏学校,大约 出现于中王国时期,是一种由政 府各部门创建的、培养政府各机 关合格职官的学校。由于政务繁 忙,仅有宫廷学校已难以满足需 要,政府部门不得不设立学校以 培养所需要的职官。
在科学上,苏美尔人是用10进位法和60进位法计数的。现在的计时法(1小时分 为60分,1分是60秒)源于苏美尔计数法。
苏美尔人还在天文学上改进了阴历置闰月的方法:1个月被分成4周,每周7天, 分别用日、月、火、水、金、土、木七位星神的名称命名。
二、 亚述和巴比伦的教育
(一) 两河流域学校的产生
1. 学校诞生于寺庙
第二节
古代埃及的教育
一、 古代埃及历史概况
约公元前4000—前3500年,古代埃及出现了私有制和阶级关系的萌芽,约公元 前3500—前3100年,私有制逐步确立,阶级逐渐形成。
约公元前3100年,古代埃及国王美尼斯统一了埃及,孟菲斯城最终成为埃及的 政治文化中心。美尼斯及其后继者建立了一个由埃及国王—法老统治的集权国家。
外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古代)一、教育起源论(名、选、填、判)(一)生物起源论:认为教育是物种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人类和动物共有的本能行为。
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各种人种的教育演化》,英国教育家沛西能《教育原理》(二)心理起源论:教育最初起源于原始公社中儿童对成人的本能的具有教育意味的无意识模仿。
美国教育史学家孟禄《教育史课本》(三)劳动起源论:劳动创造了人;在劳动中形成了人类社会;劳动中产生了语言,为教育活动的产生创造了前提条件;教育起源于劳动。
苏联教育史家米丁斯基《世界教育史》。
该学说以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和《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等著作为依据,认为从猿转变为人的根本原因是劳动。
二、古埃及的教育(一)宫廷学校:埃及在古王国末期已有宫廷学校,它是法老教育皇子、皇孙和贵族子弟的场所。
这些贵族青年除在宫廷学习书写和计算,还到政府部门见习,接受实际业务锻炼,然后分别充任官吏。
(二)职官学校:也称书吏学校,是一种由政府各部门创建的培养政府各机关合格职官的学校。
职官学校学生大约从5岁开始学习,延续12年,教师往往是以学校所从属的政府机关的官吏。
(三)寺庙学校:在中王国时期,为培训宗教的和专业的人员,寺庙设立很多学校。
这些学校除传习一般知识外,还传授天文学、数学、建筑学、医学等较为高深的科学技术。
(四)文士学校: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
因为文士不是世袭的,而充任职官的文士乃是地位高和待遇优的人员。
为了满足这种要求,许多文士便设校招生。
这种私人开设的文士学校教授书写、计算和有关律令的知识。
水平高的学校还传授数学、天文学、医学。
由于学校的水平不同,学生修业年限也参差不齐。
文士学校起着缓和阶级矛盾的作用。
(五)家庭教育:古代埃及在学校诞生以前,儿童的教育都由家庭负责。
母亲教养4岁以前的子女,父亲教育4岁以后的男儿。
生产和文化发展以后,他们便在家中以父子传承的方式,教授专业知识和技能。
三、古印度教育(一)婆罗门教育1.早期的家庭教育传统7岁以前在家庭里受教育,8到16岁在学校,以后便在高深的学府。
《外国教育史》课件
02
中世纪外国教育史
基督教的教育
教会学校
基督教教育在中世纪欧洲占据主导地位,教会学校是其主 要的教育形式。这些学校主要教授宗教教义、道德规范和 基本的读写能力。
修道院制度
修道院不仅是宗教修行之地,也是教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 场所。许多著名的学者和作家都在修道院里学习或工作。
教士的角色
教士在基督教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是精神 领袖,也是教育者。他们向信徒传授宗教知识,同时也关 注信徒的道德和行为规范。
强调学科知识的结构性和系统性,主张通 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现代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制度
国家通过立法保障适龄儿童接 受一定年限的学校教育,并要
求家长送子女入学。
中等教育制度
中等教育分为普通教育和职业 教育两种类型,为学生提供多 样化的选择和发展机会。
高等教育制度
高等教育包括大学本科、研究 生等层次,为学生提供专业知 识和研究能力的训练。
03
近代外国教育史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总结词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以人文主义为核心, 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个性解放和自
由。
教育内容与方法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注重古典文学、艺术 、历史等学科的学习,采用启发式教学方
法,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重视人的全面发展, 强调个性、情感和感官的满足,提倡以人 的需求为导向的教育。
主张教育应适应儿童的发展需要,强调教 育实践的重要性,提倡教育方法的革新。
A 人文主义教育思潮
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重视人的个 性发展,提倡教育内容应符合儿童
的兴趣和需求。
B
外国教育史-古代史
封 建 主 贵 族 的 世 俗 教 育
目的-主要培养治理国家的官吏 对象-贵族子弟 性质-世俗教育 机构-是一种设在国王和贵族的宫廷中,主要培养王公贵族后代的 教育机构 宫廷学校 整体情况-数量不多,在文化教育方面的影响力也远不如教会学校 大 发展情况-查理曼大帝在其统治时期,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宫廷学 校成为欧洲重要的世俗教育形式 人物-阿尔琴 内容-七艺 目标-培养英勇善战、忠君敬主和举止得体的骑士 发展历程-9世纪开始,12世纪高峰,16世纪衰落 出生到7岁-家庭教育 侍童(8-14)内容 具体内容 正式 扈从(14-21)内容 骑士(21)内容 重点-培养军事才艺,而不是读写能力 教学方式-艺徒制 机构-并没有什么正式教育的机构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简介: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理想国》和《法律篇》 (在西方思想史上,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儿》、杜威的 《民主主义教育》被称为教育史上的三个里程碑 教育主张:学习即回忆-学习并不是从外部得到什么东西,只是回忆灵魂中 已有的知识而已。 最高目标: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哲学王
新 兴 市 民 阶 层 的 形 成 和 城 市 学 校 的 发 展
五、拜占庭和阿拉伯的教育
(一)拜占庭的教育
(二)阿拉伯的教育
四、西欧中世纪教育
(一)基督教教育
(二)封建主贵族的世俗教育 (三)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发展
(四)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城市学校的发展
整体状况:P419
阶层-僧侣 场所-教堂和修道院 内容-基督教
最根本特征-具有浓厚的宗教、神学色彩
基 督 教 教 育
教育形式-教会学校 对象-一般是僧侣子弟及世俗封建主贵族子弟 修道院学校-对象(十岁左右的儿童)、学习期限(八年至十年)、内 容(教义、读写算基本知识教育、七艺)、教学方法(教师口授和 学生记录、诵读牢记为主;问答法;个别教学) 类型 主教学校-位置(主教所在地)、特点(设备较好,学科内容也比较 完备) 教区学校-位置(牧师所在村落)、设施(规模较小,设备简陋)、 内容(一般读写算和基督教的初步知识) 主要学习内容:以《圣经》为主的神学和“七艺”;以基督教的教义作为最 基本的教育、教学内容 对教育的评价:1.局限性-内容宗教中心;管教过于严格 2.优点-保存古代文化,发展封建文化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 教育思想最高目的-培养对上帝的情感、信仰,即培养虔诚的教徒 特点-基督教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 影响-基督教所半酣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中世纪全部教育的基本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莫尔的教育思想: ⑴主张公共、平等、普及的教育。 ⑵要求通过多方面的教育培养全面 发展的人。 ⑶提倡直观教学法,采用民族语言 教学,注重发挥理性,尊重儿童人 格。
31古典时代的智者派教育:
古典时代是希腊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
以智者的出现为标志,希腊(尤其是雅 典)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所 谓智者(又称诡辩家),在前5世纪后 期主要指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 智者对希腊教育思想的发展所作出的贡 献尤为突出。正是由于智者的出现,希 腊教育思想才真正成型。
28.城市学校 :是随城市的发展以 及市民阶层对文化知识和实际技能 的日益需要而出现的一种新型学校, 是为新兴市民阶层子弟开办的学校 的总称。城市学校用国语教学,内 容主要是读写知识和计算技能。城 市学校的出现进一步打破了教会对 教育的垄断,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 观要求。
29.快乐之家:意大利早期教育家维 多利诺创办,他也是第一个提出 “教育与环境”的观点的人。校址 环境优美,校风朴素自然,招收721岁的贵族子弟,重视数学教育, 师生相处非常愉快,因此得名。
17.英国人文主义思想家托马斯· 莫 尔的代表作《乌托邦》是西方第一 部空想社会主义的著作,莫尔第一 个提出劳动教育试图消灭体力劳动 与脑力劳动的对立,并首倡成人教 育和自学成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18.德国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马丁· 路 德在教育史上的重大贡献就是提出 了普及初等教育的主张,并主张 “4R”为小学教学的内容。而将其 主张付诸实施的是著名教育活动家 梅兰克吞和斯图谟等人,梅兰克吞 被誉为“德意志师表”,斯图谟则 建立了分级教学制度。
⑶文雅教育。他认为音乐教育属于文雅 教育,是专供闲暇和享受的,是高尚 而文雅的,不是那种职业教育训练的 课程;文雅教育以自由学科为主要内 容,以促进人的各种高级能力和理性 的发展为目的;文雅教育实施需两个 条件:一是闲暇时间;二是要有自由 学科。
25.昆体良论教学法:
昆体良是西方第一个详尽研究了教学法的 教育理论家,第一个详细论证和表述了教 学论上的许多原则和规则。具体表现为: ⑴强调因材施教。⑵提出分班教学的初步 设想。⑶提出教学应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相 适应,强调教学必须简明易懂。⑷主张课 业学习要交替进行,并强调休息和游戏。 ⑸提出学习中三个顺序递进的阶段即模仿、 理论和练习。⑹坚决反对对儿童的惩罚, 重视奖励的作用。
32.拜占庭教育的特点及其影响:
(1)直接继承了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教育 遗产; (2)存在着因世俗生活需要而得到发展的 世俗教育体系; (3)教会的文化教育体系与世俗的文化教 育长期并存。拜占庭的教育起了保存 和传播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作用,对东 欧和西欧产生了重大影响。
32.阿拉伯教育的特点及其影响:
23.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⑴重视教育作用,认为人之优劣除了决定 于他的遗传,还决定于良好的教育和环 境。⑵提倡早期教育,认为教育应从幼 年始,甚至提出胎教问题。⑶主张强迫 教育,并强调多方面发展。⑷提出要对 传统教育内容加以严格筛选,主张幼儿 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讲故事。⑸重 视女子教育,主张女孩也应接受同男孩 大抵相同的教育。
尊师重教;教育机会均等;神学与实
用科学并存;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 多方面筹集教育资金以保证发展教育 的物质条件。 阿拉伯人在广泛吸收和融合东、西方 文明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 的伊斯兰文化教育体系,对西欧中世 纪的教育发展和文艺复兴做出了不可 磨灭的贡献。
33.人文主义教育改革的主要特征
5.文明古国学校教育的特征
学校首先产生于东方各国。
:
教育反映当时社会前进的多种需要,
内容丰富,范围广泛。 教育机构多样化出现了满足不同层 次需要的各类学校。 尊师重道而严格要求教师。 教育本质仍是奴隶社会的教育。
古希腊的教育是以斯巴达和雅典两个奴隶 制城邦的教育为典型代表。斯巴达的教育是 以尚武为核心的军事教育且女子教育是其教 育中较有价值的部分;雅典教育的突出特点 是培养德、智、体、美多方面和谐发展的人, 为此形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德、智、体、美和 谐发展的教育体系,教育内容为“七艺”即 文法、修辞学、逻辑学、算术、几何、天文、 音乐“七种自由艺术”。 7.古代希腊教育内容中的“五项竞技”包括: 赛跑、跳跃、摔跤、掷铁饼和投标枪。
(1)注重儿童身心和谐发展。
(2)重视人文学科教学。 (3)尊重儿童人格,重视儿童个性
及学习兴趣。 (4)注重教学中思想情感的陶冶。 (5)重视教师的作用。
34.伊拉斯谟的教育思想
批判陈腐的经院主义教育,提倡个性自由、
和谐发展的世俗教育 主张培养明达善良之人,强调后天教育与学 习的作用 重视文雅学科的陶冶价值,注重语文内容的 教学 认为学习既需要勤奋努力,又需要培养浓厚 兴趣 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主张师生友 爱和睦
第一次提出以考试为选拔人才的手段之
一的西方教育家是柏拉图。柏拉图在公 元前387年建立阿卡德米学园。西方教 育史上,“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 者是柏拉图。古代西方第一个完整的学 校教育制度体系是柏拉图提出的。柏拉 图在《法律篇》中首次提到强迫教育。 柏拉图指出:“从小养成的习惯会成为 第二天性,正如白色的羊毛一经染上颜 色就不会退掉”。
12.亚里士多德被马克思称为“古代 最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称他是 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 因他经常与学生在学园林荫道上边 散步边讨论问题,其学派又被称为 逍遥学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代表 作是《政治学》。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思想的集大成者,
也是诸多教育理论的创始人。首次提出 教育要与人的自然发展相适应,开创了 教育按不同年龄阶段实施的先例,最早 从理论上论证了和谐教育的可能性及必 要性,其和谐发展教育的核心是音乐教 育,并首次将心理学的理论应用于教育。 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教育有三个要素即 自然、习惯和理智,其中习惯至为重要, “习惯成自然”这句话在西方渊源于亚 里士多德。
24.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⑴灵魂教育论。他把灵魂分为植物灵魂、 动物灵魂与理智灵魂,并据此确立了教 育训练的顺序依此为身体的发育、情感 的培养和理智的锻炼,发展人的理智是 教育的最终目的。
⑵教育阶段论。亚里士多德根据他对生物 学和心理学的研究以及对儿童身心自然 发展特点的观察,首次提出按年龄分阶 段的教育理论。把人受教育时期分为三 个阶段:初生到7岁为幼儿教育阶段,主 要是顺应自然,以儿童的身体发育成长 为主;7至14岁为青春发动期的教育,是 初级学校教育阶段,要发展其非理性灵 魂,以情感道德教育为主;14至21岁为 成人教育阶段,以发展学生的理智灵魂, 以智育为主。
6.
8.斯巴达、雅典教育的比较 政府对教育的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不同 培养目标不同 教育机构不同
教育内容不同
教育方法不同 师资队伍不同
9.公元前五世纪开始出现的一批希腊 职业教师称为智者,智者派则是为适 应广泛实施的奴隶主共和政治需要而 出现的一批哲学教师,文法、修辞学、 辩证法即“三艺”为智者派的教育内 容。 10.苏格拉底是西方最早提出发现法、 倡导启发式教学的人。他创造的苏格 拉底法分成两个步骤即讽刺和产婆术。
26.昆体良论教师:
⑴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教 师应是一个德才兼备、公认的有 学问的人 ⑵教师要有职业道德感。 ⑶教师要有一定的教育能力。
27.骑士教育:是结合宗教教育与武士 教育为一体,专门培养“头脑简单、 四肢发达”的武夫为宗旨的一种西 欧世俗封建主的主要教育形式。骑 士教育以尚武、尚礼、忠君、仰神 为主,轻视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 但它注意礼仪、举止文雅等却对后 世的绅士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1.西方教育史上,柏拉图的 《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儿》、 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被称 为三个里程碑。西方教育史上, 第一部专以教育为题材的系统著 作是《雄辩术原理》。
22.苏格拉底法(精神助产术、产婆术、 问答法)的内容、优点及适用条件:
古希腊著名教育家苏格拉底创设的一种教 学方法,苏格拉底方法也称问答法。苏 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 讽刺、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 成的独特的方法,即在教学中并不直接 告诉学生结论或答案,而是通过与学生 的谈话、讨论、辩论,引导学生自己得 出答案,形成正确思想。因其母为产婆, 苏格拉底又称这种教学方法产婆术。
2.氏族公社时期教育活动及内容
(一)接受社会常识方面的训练 (二)学习生产斗争的知识和技能 (三)原始宗教文化的教育 (四)接受军事的训练
3.最初的学校是为学界大多数人
们公认的,公元前2500年的埃及 宫廷学校可能是人类最初的学校。 4.文明古国的学校大致有宫廷学 校、祭司学校、神庙学校、“文 士”学校和“古儒”学校。
13.在古罗马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教 育家是西塞罗和昆体良。西塞罗在教 育上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雄辩家教育 的理论,其著作《雄辩学》是古代有 关雄辩教育的最重要著作之一。昆体 良是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 思想家,其著作《雄辩术原理》是古 代西方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的专著, 也是西方第一部系统的教学法论著。
智者派的出现在希腊教育发展史上占有
重要地位。第一,智者们推动了文化的 传播和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因而促 进了社会的流动。第二,智者既拓展了 学术研究领域,又扩大了教育内容的范 围。第三,智者们最为关心的是道德问 题和政治问题,并把系统得到的知识和 政治知识作为主要的教育内容,创立了 一种新型的教育——政治家或统治者的 预备教育。
14.昆体良还是最早提出分班教学的人, 从而为夸美纽斯班级授课制的提出 奠定了基础(教育家亚历山大· 赫吉 亚斯实行了分班教学,把全校学生 分为8个班级,这为夸美纽斯班级授 课制的提出奠定了实践基础)。在 西方教育史上,昆体良第一次提出 双语教育问题。
15.等级性和宗教性是西欧封建社会 教育的基本特征,而宗教教育和世 俗教育则是欧洲中世纪教育的两种 教育体系。 16.维多利诺是意大利早期较负盛名 的教育家,一生奉献于人文主义教 育,被誉为“第一个新式学校的教 师”,他创办的名叫“快乐之家” 的孟都亚宫廷学校影响很大,他还 被人们誉为“仁爱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