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详解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详解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我们准备进入社会的重要基础,所以我们需要关注一年级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是数学学习的重要部分,本文将对这一教案进行详解。
一、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数学素养目标、知识技能目标、情感态度目标。
1.数学素养目标以生活为背景,通过互动体验、游戏操作等方式,呈现数学常识,使学生对于数学有直观的感受,建立数学思维的基础。
2.知识技能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形状语言,训练他们观察、分析、归纳、推理和判断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会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为数学学习的高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合作、关心他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塑造独立、自信、勤奋、探究的良好学习态度和优秀行为品质。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几何形状的认识与分类、比较几何形状大小以及组成新的几何形状等内容。
1.几何形状的认识与分类在本节课中,教师需要为学生讲解如何观察一个图形,如何按照某种规律分类图形,例如椭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等。
让他们感受到几何形状在生活中的常见化。
2.比较几何形状大小在本节课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现几何形状大小与其面积大小并不一定成正比例关系,提高学生对几何形状大小差异的敏感性和认知能力。
3.组成新的几何形状在本节课中,教师需要通过学生熟悉的几何形状和图形组成新的几何形状,例如如何将正方形和长条形组成长方形等等。
让学生深入体会几何形状之间的联系和变化。
三、教学方法在本单元教学中,我们需要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互动探究中获取知识;同时,教师还需通过游戏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借助塑料积木、纸片、干粉等手段,让学生能够自由组合和构造一些几何形状,参与思考合理的组合方法和设计思路等等。
四、教学评价考核学生学习的方式除了考试外,还应尽可能多地运用学业评价、结果评价等多元化手段。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智慧广场》教案青岛版
智慧广场课题:智慧广场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借助直观图解决移多补少问题。
2.经历观察.操作.验证的数学过程,形成利用几何直观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长学生的聪明才智,开展学生的智力。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体验成功的乐趣,产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内容:第85页移多补少的问题教学过程:活动一:师:芳芳和晶晶进展做纸花比赛,想知道比赛结果吗?出示情境图。
师:你了解哪些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芳芳给晶晶几朵花,两人的花一样多?活动二:1.让生独立思考:你有什么方法使晶晶和芳芳的花一样多?师画直观图验证哪种方法正确。
师:你喜欢哪种方法?画图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以后我们可以借助直观图来帮助解决。
活动三:比照思考问题一:芳芳比晶晶多几朵问题二:芳芳给晶晶几朵,两人同样多引导思考:问题一是求多出来的局部,问题二是求移动的局部让学生理解:先算找出多的局部,多4移2,也就是移动多的局部的一半。
2.如果芳芳比晶晶多8朵,芳芳要给晶晶几朵才一样多?学生思考,用刚刚的结论找到答案。
自主练习:可以让学生直接在图中移多补少,移动多的一半。
让学生独立画图解决。
学生独立解决。
首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右边有多少人?要学生理解左右人数要相等才能开场比赛,这也是移多补少的问题。
借助直观图解决。
兔哥哥有9个萝卜,送给弟弟1个,他们一样多说明了什么?说明两只兔都有8个,有一个是哥哥给的,弟弟应该是7个。
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在智慧广场学习了什么?移多补少的问题在生活中经常碰到,以后小朋友要多留心这样的问题。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素材整理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素材整理。
1.教材分析第五单元的教材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减1数”,“减法口诀”以及“两位数减一位数”。
在这三部分中,学生们将逐步学习减法的概念和操作方法。
2.教学目标(1)掌握减法的概念和操作方法;(2)掌握减1数的减法口诀;(3)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算法;(4)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力。
3.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减法口诀的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算法;(2)难点:减法口诀的熟练运用,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运算过程中的借位问题。
4.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图形,引导学生们理解减法的概念。
(2)口诀法:在教学减1数时采用口诀的方式,帮助学生们快速掌握减法口诀。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自信心。
(4)游戏法:采用游戏的方式,在愉悦的氛围中加强学生对减法的理解和认识。
5.教学步骤(1)教师先用图形让学生理解减法概念。
(2)在口诀法环节中,教师可以用小游戏或手势配合口诀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减法口诀。
(3)在两位数减一位数中加深学生对减法的理解,同时注意引导学生遇到借位的情况。
(4)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给予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5)在游戏环节中,教师可采用多种游戏,如竞赛,团队协作等,以达到轻松、愉悦、学习的效果。
6.教学辅助工具(1)数学教具:数独,拼图等。
(2)音频、视频。
(3)课本、教师讲解板书。
7.总结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很有帮助,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减法的知识。
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有所得,掌握基础技能,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新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一年级数学教案备课序号:第 5-1 节主备教师备课组长执行教学上课时间年月日教学内容迎接海鸥11—20各数的认识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现实情境,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11-20的物体个数,并会正确读写,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个”、“十”和数位“个位”、“十位”。
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
过程与方法经历计数单位“十”的建构过程,建立正确地数的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经历用2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体验数学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数感,是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数的组成;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
教学难点了解不同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教学准备20根小棒(或木块)、计数器、图片、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个性思考谈话导入。
1.创设情境,收集信息。
同学们,喜欢海鸥吗?小明他们也非常喜欢,星期天正在海边喂海鸥呢,想看看吗?(出示情境图)请看屏幕,仔细观察画面,你看到了什么?2、提出问题,明确目标。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有趣的事情,根据你发现的信息能提出问题吗?(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梳理并板书。
)活动一:数一数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
1、认识11。
(1)估一估。
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我们先来解决“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这个问题,好吗?这么多海鸥,你能估计一下有多少只吗?(学生交流估计的结果)(2)数一数。
怎样才能知道你估计的对不对?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数数看沙滩上到底有多少只海鸥?(3)班内交流。
你是怎么数的?把你数的方法讲给同学们听听好吗?(学生交流数的结果和方法)2、认识计数单位。
(1)用学具摆11。
你能用学具表示出11吗?比比看谁的方法能让大家一眼看出是摆的是11;跟同桌说说,准备班内交流。
(学生独立操作,用小棒摆出11)(2)班内交流。
哪个同学愿意展示一下,跟同学们说说,你是怎样摆的?为什么这样摆?你觉得他摆的怎样?(3)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
(借助学生摆放的学具组织谈话)10个“一”就是1个“十”;11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第五单元第五课时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第五课时
海鸥回来了十几减几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2页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十几减几的知识。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合作能力、操作观察能力。
教学过程::
一、摆一摆
1、先摆小棒,再计算。
(1)师生一起摆小棒先摆16根,再从中去掉5根
(2)学生说说怎么去的?(3)学生独立解答。
2、根据算式:19-2
(1)学生自己摆小棒解答。
(2)同桌交流算法。
二、自主练习:
1、看图写算式:教师出示苹果图。
先让学生说说图的意思,然后自己解答。
2、给学生三个数字,15、2、17写出四个算式。
3、先做题,后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9-9= 19-8= 19-7= 19-6= 19-5= 19-4=
在教学此题时,要引导学生用被减数,减数,差这样的数学术语来讲述规律问题。
4、请你写出得数是15的减法算式
19-4 18-3 17-2 16-1 15-0
在教学时,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怎样写既不遗漏,又不麻烦。
5、课本82页第4题
(1)学生看图讲故事
(2)集体交流意见。
6、课本83页第10题,综合练习。
三、走进聪明小屋:找出与其它数不同的数,先独立完成,再组内交流。
只要有道理,就要给予肯定。
【免费下载】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2、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填写算式。
3、在教学中渗透数的顺序,并进行社会秩序教育。
4、学会与人合作,体会计算的多样化,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重点: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数的概念教学准备:计数器、小棒。
教学方法:启发式。
教学过程:一、复习:口算: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答。
二、新课:1、出示课本第76页情景图。
(1)说一说你都发现了哪些信息。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说一说(2)提出问题:沙滩上有多少海鸥?让学生自己动手数一数。
(3)让学生拿出小棒,对应海鸥摆一摆。
|||||||||| |10个一是1个十|||||||||||11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2、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1)让学生自己数一数。
(2)拿出小棒对应小朋友摆一摆。
(3)用13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来表示。
3、礁石上有多少只海鸥?(1)让学生自己数一数。
(2)拿出小棒对应海鸥摆一摆。
(3)总结:2个十是20。
三、课堂练习:1、课本第70页、第1题。
强调:先圈出10个,再写出一共有多少个。
让学生独立完成,师生共同订正。
2、让学生用计数器拨出下列数。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3、说一说,把下列各数用“几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来说一说。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四、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收获,教师补充。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2、进一步巩固11——20各数的组成。
教学重点: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数的概念教学准备:计数器、小棒。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答。
2、按顺序数数,正序和倒序。
二、巩固练习:1、第2题:写一写,画一画。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五单元第2课时
第二课时个性化课题第五单元:信息窗 2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更正一、教课目标:1、理解并掌握20 之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初步感悟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初步认识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3、经历研究计算方法的过程,感悟同一道加法或减法有不一样的计算方法。
4、计算方法的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获取成功体验,从中产生主动学习数学的踊跃感情。
二、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小棒、计数器、口算题卡、学生准备小棒等。
三、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形,提出问题1、数数。
2、师:小朋友,请你算一算。
(课件出示)抽生口答3+2=5-2=10+7=10+9=师:同学们真棒!下边再来看一道题。
(课件出示:13)师:在 13 这个数里面, 3 在什么位上?生:3在个位上。
师:个位上的 3 表示什么?生:表示 3 个一师:那1在什么位上?生:1在十位上位。
师:十位上的 1 表示什么?生:表示 1 个十。
3、师:今日我们就用以前学的旧知识来学习新知识——“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合作研究,建构模型1、教课例 1师:小红到商店里去买铅笔,她先买了13 枝铅笔,又买了 2 只铅笔。
小红一共有多少枝铅笔?(课件演示买铅笔图)师:你能列出算式吗?生: 13+2= (板书: 13+2=)( 1)摆小棒师:那 13+2 等于多少呢?我们用小棒取代铅笔摆一摆。
请同学们先取出13根小棒摆在桌子上,再摆 2 根小棒,合起来是多少根呢?(15 根 )师:(课件演示摆小棒)我先摆13 根小棒,再摆 2 根小棒。
老师想知道是把 2 根小棒加在 3 根小棒里呢,还是加在一捆里?生:加在 3 根小棒里。
师:为何要把 2 根小棒加在 3 根小棒里呢?师引生:3 根小棒表示—— 3 个一,2 根小棒表示—— 2 个一。
合起来就是—— 5 个一。
再加上一捆小棒,一共就是15。
( 2)计数器师:除了摆小棒,我们还可以用计数器算13+2 。
最新审定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精品)
考大家。
1、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来上讲台板演,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
讲述: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
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
四、后教(一)更正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
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二)讨论(议一议)过渡:到底谁对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师用计数器帮助数数,认识个位和十位,谁最勇敢,第一个说。
同学交流。
师:从刚才一边拨珠,一边数数的过程中,谁发现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师:说说你的想法?同意吗?真棒。
(三)加强练习按顺序写数:(1)、14、15、()、()、18、()、()(2)、20、19、()、()、16、()、()五、全课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六、当堂训练(练一练)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板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78000011里面有1个十和1个1从右面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课后反思年级一学科数学单元数五课时数3课型新授课题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主备人日期年月日学习目标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
正确口算十几加几,十几减几的加减法。
学习重点正确口算十几加几,十几减几的加减法。
正确口算十几加几,十几减几的加减法。
学习难点正确口算十几加几,十几减几的加减法。
正确口算十几加几,十几减几的加减法。
教具挂图投影仪(小黑板)学习过程(通案)二次备课一、板题示标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深入研究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板书)。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
正确口算十几加几,十几减几的加减法。
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二、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p80-81页上面有关的内容,看图并思考下面的问题:仔细观察图片上有什么?天空上有什么?大海上有什么?海滩上小朋友在干什么?动动脑子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再让学生说说从自己的看法各是什么?(6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类似的题)过渡:下面自学竞赛开始,比自学后谁能准确回答思考题。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五单元∣ 青岛版 (7份打包)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五单元∣ 青岛版 (7份打包)一、课程背景本文档是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的第五单元,主要内容是有关数的认识和数的加法。
教材采用的是青岛版,共包含7份教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打成良好关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概念和计算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需要注重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认识数字0-10。
2.掌握数字0-10的顺序。
3.能够正确写出数字0-10。
4.掌握数字的基本加法。
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数字的认识2.数字的顺序3.数字的写法4.数的基本加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能够正确认识数字0-5。
1.教师通过幼儿歌曲、图片等形式介绍数字0-5。
2.学生进行跟读和模仿。
3.班级带大家复习之前的数字。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掌握数字0-5的顺序和正确写法。
1.教师通过数字顺序卡片依次展现0-5的顺序和正确写法2.学生在看到数字卡片时,快速复述该数字的名称,并在练习册上板书数字。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掌握数字6-10的认识和正确写法。
1.教师介绍数字6-10的名称、写法和应用场景。
2.学生进行跟读、模仿、认识和板书练习。
第四课时教学目标:掌握数字6-10的顺序。
1.教师通过数字卡片依次展示数字6-10的顺序。
2.学生在看到数字卡片时,快速复述该数字的名称,并在练习册上板书数字。
第五课时教学目标:掌握数字的基本加法。
1.教师通过实物数量展示数字的基本加法。
2.学生模拟教师加法运算的方式,进行加法练习。
第六课时教学目标:加法计算的继续练习。
1.教师增加加法难度,逐渐提高学生的难度来掌握加法运算。
2.学生进行加法计算练习。
第七课时教学目标:复习和回顾。
1.教师复习数字、数字顺序和加法。
2.学生进行课程的复习和思考。
教学评价本单元教学后,学生通过本课程的训练,能够掌握数字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并且能够通过实物物品的数量来进行加法计算,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青岛版(54)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5.1 认识11,计数单位》学历案
青岛版(54)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5.1 认识11,计数单位》学历案一、课标要求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初步认识11,理解11的组成,掌握11的顺序,知道11以内数的顺序,会用11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二、学习目标1. 认识数字11,知道11是双数,有一个对应的英文单词“eleven”。
2. 通过实物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理解和掌握11的组成和顺序。
3. 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青岛版(54)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中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的一个延续。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20以内数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四、重难点重点:掌握11的组成和顺序,理解11以内数的顺序。
难点: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评价任务1. 观察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地认识数字11。
2. 通过实物操作和观察比较,评价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了11的组成和顺序。
3. 通过简单的实际问题解决,评价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习惯。
六、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教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
你们知道20以内有哪些数吗?学生:1,2,3,……,19,20。
教师:非常好,那你们能告诉老师,10是由几个十组成的?学生:1个十。
教师:很棒!那你们能试着写出10的组成吗?学生写:10是由1个十和0个一组成的。
(二)导入新课教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数,它就是11。
你们知道11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吗?学生: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
教师:对的,那么我们今天就来深入学习11这个数的特点和它在20以内的顺序。
最新2022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移多补少教案
最新2022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移多补少教案课程类型与结构上:前者是职业性的,理论实践一体化,专业课比重应较大,并要注重岗位实操技能训练;后者是学术性、系统化、纯理论,基础课比重大,强调基础扎实和理论的系统性。
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最新2021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移多补少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最新2021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移多补少教案1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 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3. 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过程一、铺垫练习1. 提问:你己经知道了哪些长度单位?你能用手势表示一下1米、1厘米有多长吗?这两个长度单位中,哪一个大,哪一个小?1米等于多少厘米?2.拿出直尺,指出直尺的0刻度线、1厘米、2厘米、3厘米。
从哪里到哪里是3厘。
[评析:通过比划、找刻度等方法唤起学生对已学长度单位的回忆,为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
]二、进行新课1. 教学分米。
(1)出示一个文具盒(长2Ocm、宽l0cm)。
提问:猜一猜,文具盒的宽是多少厘米?长呢?(2)谈话:要准确地说出物体的长度,不能只靠眼睛看,可以用直尺量一量它们的长。
让学生动手量。
(3)讲述:10厘米是1分米,20厘米是2分米。
在直尺上找一找1分米有多长?(板书:1分米=10厘米)(4)谈话: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1分米的长度?你能用拇指和食指比划一下1分米有多长吗?你能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吗?互相说一说,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5)在米尺上数一数1米有几分米,你发现了什么?(板书:1米=10分米)(6)谈话:量一量课桌和凳子的高分别是多少厘米?说说各接近几分米?[评析:由学生熟悉的文具盒的宽和长引出分米的概念,再通过数一数、比划比划、画一画等方法,加深对分米的认识,了解1分米的长度,初步建立起分米的表象。
2019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1精品教育.doc
课题:第五单元海鸥回来了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一册(青岛版)教科书第68--69页,11--20各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1、借助学具操作,认识11--20各数。
2、正确书写11--20各数,正确认识计数单位“个”、“十”和数位“个位”、“十位”。
3、经历动手操作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以及11--20各数的过程,初步体验计数的发展和作用,形成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4、结合现实活动学习认数与计算,培养环保意识,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一、创设激情:小朋友,你们喜欢大海吗?今天老师领你们到海边去看一看,好吗?教师出示:“海鸥回来了”的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上有什么?看到图,你想知道什么?提出你们的问题。
学生看挂图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根据图片可能提出的问题有: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天空中有多少只海鸥?岩石上有多少只海鸥?水中有多少只海鸥?沙滩上有多少位小朋友?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1、学生自己数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并汇报自己的结果与过程。
教师可提倡学生多种数法,只要数的正确就可以。
2、教学认识11和数位(1)、如果用一根小棒表示1只海鸥,沙滩上的海鸥要多少根小棒?同学们快来摆一摆,摆完后并观察小组内各同学摆得是否与你的相同?若有不同,你认为哪种摆法好,为什么?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交流体会比较可能想到把10根放在一起,1根独放,这样便可以一眼看出11根。
教师在投影仪上展示出10根在一起,1根独放的结果,加深学生的认识。
(2)、学生看着展示结果说一说:11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3)、10根表示1个十,它对着的位置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十位”。
十位表示有几个十,这1根对着的位置也有一个名字,叫“个位”,个位表示有几个一。
(4)、怎样用计数器表示“11”呢?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拔珠表示,并说出自己是怎样拔的?教师最后总结: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拔1个珠子,这1个珠子表示1个十;有1个一,就在个位上拔一个珠子,表示1个一。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课时备课
)个一 。 ) 。
)
11-20 各数的认识 板 书 设 计 10 个一是一个十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11 里面有一个十和一个一。 2 个十是 20
教 学 反 思
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第 135 页
达标检测题
一、 在 8,12,19,6,14,20 这些数中。 (1)左边数起,19 在第()个. (2)从右边数,14 在第()个. (3)和 6 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4)在这些数中最大数是( ) .
课 型 备课教师 单 位
练习 于强 夏张镇王士店小学
教学内容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会数 20 以内的数。 2.进一步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让学生体验数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数感。 掌握 11-20 各数的组成和读写。 20 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练习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9)和 15 相邻的数是( (10)比 20 少 1 的数是(
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第 140 页
课
题
20 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教科书 80—81 页 共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 型 备课教师 单 位
新授 李娟 夏张中心小学
教学内容 教学时间
1.理解并掌握 20 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2.初步感悟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初步了解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3.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感悟同一道加法或减法有不同的计算 方法。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掌握 20 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的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 课件、小棒、计数器、口算题卡。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看,沙滩上的小朋友?来到海滩上干什么呢? 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看图说出数学信息,教师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天 空中一共有多少只海鸥? 师:同学们能不能根据以前我们的知识列出算式? 生:12+3= (板书:12+3= ) 复 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智慧广场 青岛版
来画图也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总结:其实啊,不论是摆还是画,我们都是从多的里面拿了一些给少的,让两个人变得一样多了,这种方法在数学上叫做“移多补少”。
板书:移多补少问题。
3.反馈练习
师:“移多补少”的方法你学会了吗?好,那你会用“移多补少”来解决问题吗?
出示题目:熊妈妈摘了14个玉米,熊宝宝摘了4个玉米,熊妈妈给熊宝宝几个玉米就一样多了?
学生画图解决,师巡视指导。
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对知识方法进行了巩固,同时也考察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三、归纳总结方法
师总结方法:图要一个对着一个画,然后加上一条小竖线看清楚多出来的部分。
然后把多出来的部分分成一样多的两部分,拿出一部分给少的就一样多了。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把你的分享给大家好吗?
板
书
设
计 移多补少 拿几朵红花给黄花,两人的花就一样多了? 8朵: 4朵:
教
学
反
思。
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数学第5单元教学设计67-71
单元备课课题课题:海鸥回来了教学总目标1、借助学具操作,认识11--20各数。
2、正确书写11--20各数,正确认识计数单位“个”、“十”和数位“个位”、“十位”。
3、经历动手操作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以及11--20各数的过程,初步体验计数的发展和作用,形成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4、结合现实活动学习认数与计算,培养环保意识,提高学习兴趣。
教材解读本单元是对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11-20各数的认识。
根据学生的现状和发展水平,对于11-20的数数,读写11-20的数,学生并不陌生,因为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的数数,数的大小,顺序,数的组成之后学习的。
但是对于为什么这样读、这样写,或者对一个具体的数,用数的组成加以解释说明它的意思,会感到困难,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是学生学习这一内容的重点,也是教师必须把握的教学重点。
本教材通过观察,看图读数、写数,动手操作来强化感知,形成概念。
在教学中提供了多种思维策略,并渗透了十进制、模型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材还通过做一做等,巩固并强化学生的知识,发散学生的思维。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初步理解计数单位“十”:对11-20的数的了解教学难点:会比较11-20各数的大小;11-20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时安排2课时课题海鸥回来了课型新授教学内容P76-77;P78自主练习1-3题备课祝阳镇教学时间共 2课时第1课时整理赵燕霞教学目标1、借助学具操作,认识11--20各数。
2、正确书写11--20各数,正确认识计数单位“个”、“十”和数位“个位”、“十位”的意义。
教学重点经历动手操作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以及11--20各数的过程,初步体验计数的发展和作用。
教学难点形成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准备课本情境图、题组卡片。
教学过程复备一、创设情境小朋友,你们喜欢大海吗?今天老师领你们到海边去看一看,好吗?教师出示:“海鸥回来了”的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上有什么?看到图,你想知道什么?提出你们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认识了1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11——20各数。
它是认数的继续和发展,对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有重要意义。
学生掌握好本单元知识,也为后面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对多位数的认识打下基础。
因此,指导学生加强学具操作,深入理解数的意义,切实掌握好本单元的知识是打基础的工作,非常重要。
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的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各数:认识11——20各数,并能正确的读,写。
2、在数物体个数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认识数位“个位”和“十位”;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了解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结合具体实例,能正确口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4、经历用2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
教学重点:11——20的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的大小比较以及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口算。
教学难点:11——20各数的大小比较,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
单元教学设想:本单元结合学具和计数器的使用,加深对11——20各数的认识,知道计数单位和数位,建立数感,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参与计算时,教师要尊重学生,发现他们的各种想法,提倡多样化算法,让学生主动去探索不同的答案。
另外,练习题的处理中,应适当地渗透估算知识。
单元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创设情境——观察提出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应用拓展知识面——思路来反举采取措施:1、充分展示情境图,让学生从有趣的情境图中观察发现数学信息,并能把数学信息编成小数学故事,讲给大家听,培养学生观察,口语表达能力。
2、注重实际操作,让学生经历数概念形成的过程,从而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形成数的概念。
3、提倡算法多样化,让学生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养成遇到问题积极尝试的好习惯。
4、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和估计意识。
单元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卡片、计数器2、学生准备:卡片、学具盒单元实践活动:1、游戏:比大小(准备数学卡片、两人任抽一张比较大小)2、聪明小屋(把不一样的数找出来)课时安排:11——20各数的认识: 2课时11——20 各数的认识练习: 2课时我学会了吗? 1课时测试: 1课时讲评:1课时第1课时总第()课时课题: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6-67页信息窗。
教学目标:1、借助学具操作,认识11-20各数。
2、正确书写11—20各数,正确认识计数单位“个”、“十”和数位“个位”、“十位”。
3、初步体验计数的发展和应用,形成初步的抽象能力。
4、让学生体验数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数感。
5、培养环保意识,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计数单位“个”“十”和数位“个位”、“十位”。
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10个一是1个十。
2、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20根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小朋友,你们到海边玩过吗?今天也有一群小朋友来到海边,瞧(多媒体出示情景图),有的小朋友正在给海鸥喂食,请你仔细观察画面,说一说图上都有什么?(让学生把图上的内容说完整。
)图上有喂食的小朋友;还有沙滩上的海鸥;礁石上的海鸥等等。
根据你发现的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沙滩上有多少个小朋友?礁石上有多少只海鸥?二、操作探索,解决问题1、数11-20各数(1)我们先来解决:“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好吗?那就快来数一数吧!学生自己按照喜欢的方法数。
(2)你是怎样数出来的?数给大家听。
学生边指边数,可以一只一只地数,也可以两只两只地数……(3)继续解决其它关于数数的问题,学习11-20各数的数法。
让学生把图中的数数全,把图中提到的各种信息展示完整。
2、动手操作,认识数位(1)怎样才能把数数的更准确呢?我们可以借助学具——摆小棒学习数“沙滩上有几只海鸥?”(用小棒表示海鸥)学生动手摆小棒,边摆边说。
(2)用投影仪出示摆成一堆的11根小棒,引导:你能一眼看出这些小棒有多少根吗?学生观察体会得出结论:不能一眼看出。
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让大家一眼看出有多少根小棒吗?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借助皮筋想到把10根小棒合成一块。
学生投影仪演示:10根小棒捆成一捆放在左边,另外一根放在右边。
引导学生用这样的方法,自己动手摆出11。
(学生动手摆小棒)(3)一捆小棒中有10根小棒可以说这就是一个10,你能说一说吗?学生自由说。
(4)看着自己摆的11,说一说:11里面有几个10和几个1。
一捆小棒加一根就是11,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
一捆加两根就是12,12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
接着让学生按这种方法摆出11-20各数,知道2个十是20。
(5)这一捆小棒所在的位置表示一个十,它对着的位置我们给他起个名字叫做“十位”。
十位专门用来表示有几个十。
这一根小棒表示一个1,它对着的位置也有一个名字叫做“个位”,个位表示有几个1。
(6)在计数器上表示数,教师说明: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个位上的珠子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珠子表示几个十。
11怎样在计数器上拨呢?指学生试拨。
(7)教师在计数器上拨数,学生读。
教师说数,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来。
并说一说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教学11的写法。
有一个10我们就在十位上写1,表示1个十,有一个一我们就在个位上写1,表示一个一。
学生在田字格上书写11.汇报写法。
想一想:11十位和个位上都是“1”,这两个“1”表示的意义相同吗?4、“你能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能用到11-20各数吗?”三、联系生活,拓展应用1、教科书第68页的第2题:写一写,画一画这是一道巩固数位知识的练习题,弄懂题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时提问:你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这样画?完成后进行扩充练习。
2、教科书第68页第3题:按顺序写数。
引导学生以各种形式对20以内数的排序练习:(1)从小到大(2)从大到小3、教科书第69页第6题:数学游戏先给学生解释清楚几个名词:大、小、大得多、小得多、差不多。
讲清楚规则后,让学生同位合作游戏。
四、课堂小结你学到了什么?限时作业:1.数一数,写一写。
()()2.看图写数。
()()()()()()()()3.我知道。
(1)()个一是10;2个十是()。
(2)1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3)8个一和1个十组成的数是()。
(4)一个数,个位上是9,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
(5)和16相邻的数是()和()。
4.按顺序填数5.算一算10+3= 5+10=6+10= 10+1=10+9= 10+10=4+10= 10+8=第2课时总第()课时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练习课教学内容:课本68——69页。
教学目标:1、加深对11——20各数的认识,能正确的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2、能正确地计算11——2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重点:数的顺序、比较大小、加减的计算教学难点:加减法的计算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卡片、学具盒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1.出示11-——20各数的数字卡片、找同学有规律的排列、引导学生发现两种情况:从大到小排列:20、19、18、17、16、15、14、13、12、11从小到大排列:11、12、13、14、15、16、17、18、19、20教师补充:1、排单数11、13、15、17、192、排双数12、14、16、18、20并回忆以前学过的所有单双数单数:1、3、5、7、9双数:2、4、6、8、102.在○里填上“﹥”“﹤”“﹦”。
出示: 18 ○ 10 15 ○ 20 19 ○ 15 17○18 11○ 14 16 ○ 12 12 ○ 12 10○20 二、自主练习:通过练习使学生体会先圈“10”再计数的便捷性,进一步强化计数单位“十”。
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写出的数,十位上的“1”表示图中的哪一部分。
第4题:填空(1)1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
(3)2个十是()。
此题复习了数的组成,让学生独立完成。
三、拓展练习:第1题:估一估做此题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寻找并掌握估计的方法,再用数一数来验证估计结果。
应着重让学生交流估计的方法,让学生体会按照一个标准去估计的策略。
第2题: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0+3= 10+ =12 10+ = 14 10+ =15 10+ =17 +8=18 +6=16 +9=19该题是十加几的加法练习题,通过练习,既可以强化计数单位“十”的概念,巩固11-20各数的组成的知识,又可以为后面学习十几加几、十几减几做基础。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练习,你有什么进步?第3课时总第()课时课题:11——20以内的加法(不进位)和减法(不退位)教学内容:教材 70——71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学具操作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正确计算。
2.结合实际活动解决问题。
在探索算法过程中,了解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
3.养成良好的观察能力,提高问题意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会口算11——20以内的加法(不进位)和减法(不退位)教学难点:探索加减法的算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猜数游戏:(1)1个十和6个一是多少?(2)十位上是2,个位上是0。
(3)比14大,比16小的数。
(4)海鸥回来了,给同学们带来了礼物,(出示14个海星,左边10个,右边4个)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写出什么算式?学生可能提出一共有几个海星?列式为:10+4=14(个)4+10=14(个)14-10=4(个)14-4=10(个)学生列出算式,复习了前面的一图四式。
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上节课老师带同学们来到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通过给海鸥喂食,认识了20以内的数,今天我们继续到海边观察2、出示情景图仔细观察图画,你发现了什么?水中的海鸥;飞翔的海鸥;沙滩上的海鸥;箱子里的鸟食等等。
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天空中一共有多少只海鸥?水中有多少只海鸥?箱子里还剩几桶鸟食?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一)解决问题一:天空中一共有多少只海鸥?(1)谁能把信息和问题合在一起说一说?(2)怎样列式?12+3=15(只)为什么这样列式?(3)怎么计算呢?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用摆小棒的形式在小组里进行交流吗?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算法,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1)10+2+3=15(2)10+3+2=15(3)2+3=5 10+5=15(4)3+12=15(4)小组中选一个同学来交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