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第6节 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第6节 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日期周次课时 / 课题 2.6材料的利用与发展教材解读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材料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关系;了解部分新型材料的性能和使用;通过“用铜制备硫酸铜”的探究,了解材料制造产生的污染及防治。
【过程与方法】能从不同角度思考方案的可行性;能通过查阅资料解决科学学习中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师昌绪的了解深化为国争光的思想和荣誉感;进一步树立绿色工艺、绿色化学的思想。
重点了解新型材料的应用难点材料制造产生的污染与防治学情本课题是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化学部分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的第6节,本节内容是材料的利用与发展,教材的目的旨在使学生初步认识纳米材料的高科技应用,常识性了解“绿色”能源,常识性了解记忆合金在各种领域的应用,通过介绍一些新材料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调动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教学准备投影仪、PPT环节师生活动占用时间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1、视频引入2、师:新型材料的出现,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
二、讲述:1、材料发展历史人类历史上不同时代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或战争中使用的武器,都记录了材料的发展过程。
石斧石箭头青铜兵器铁器农具思考:你知道这些材料出现的早晚顺序吗?1.材料的发展历程:标志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在掌握湿法炼铜技术之后,制造出了种类繁多的青铜器。
随着炼铁技术的掌握,人们制造了犁,促使农业发展。
大量合成材料的诞生,更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精彩。
2、新型材料1.什么是新型材料指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优异特性和功能并能满足技术进步所需的材料。
2.新型材料类型3.新型材料优异特性4.纳米材料纳米材料是指其基本颗粒在1~100纳米范围内的材料。
纳米材料与普通材料相比,在机械强度、磁、光、声、热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3、材料制造与环境保护人们在制造材料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污染。
为了减少污染,人们需要探寻无污染或低污染的“绿色”新工艺。
某厂想利用存积的废料——铜屑来制备硫酸铜,作为农药波尔多液的主要原料,以满足市场需求。
浙教版九年级上目录及知识点分布、中考热度
②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③酶的催化作用
第3节体内物质的运输
①血液
②心脏和血管
③血液循环
④薛型和输血
第4节能量的获得
①有氧呼吸
②无氧呼吸
③多样的呼吸器官
第5节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①营养物质的利用
②泌尿系统
③水盐平衡
④代谢的多样性
②电器的电功率
③电功率和电功的计算
④探究影响灯泡功率的因素
⑤常用的电热器
⑥电热的计算
第7节核能
①裂变和聚变
②核能的和平利用—核电站
③放射线(放射性)
第8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①能量的相互转化与守恒
②能量的转移和转化的方向性
第4章代谢与平衡
知识点分布
第1节食物与营养
①食物与能量
②营养素的作用
③平衡膳食
第2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第5节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
①酸碱之间的反应
②酸碱反应的应用
第6节几种重要的盐
①什么是盐
②几种重要的盐
③盐的制取
④盐与化肥
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知识点分布
第1节金属材料
①金属与非金属
②常见的金属材料
③金属污染和回收利用
第2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①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②金属与酸的反应
③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第3节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
第1节能量及其形式
①能量及其形式
第2节机械能
①动能
②势能
③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第3节能量转化的量度
①功
②功的计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③功率的计算
第4节简单机械
①杠杆
化学必修2课本中各章节《问题交流及习题参考答案》
化学必修2课本中各章节《问题交流及习题参考答案》(来源教师用书)共13页目录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三、问题交流【思考与交流】教材中关于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主要是通过探究碱金属和卤族元素的性质得出同一主族元素得失电子的能力、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的趋势,这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中要注意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为学习下一节元素周期律奠定基础。
四、习题参考4.(1)(2)甲与乙:C+O2CO2乙与丙:2Na+O2Na2O2乙与丁:4Al+3O22Al2O35.不可以,113种元素并不等于只有113种原子,原子的种类实际上多于113种。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三、问题交流【学与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学习中,应帮助学生掌握以下要点:1.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预测其原子结构和性质,反过来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推测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掌握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3.熟悉常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4.指出金属性最强和非金属性最强元素的位置。
5.推测未知元素的位置及性质。
四、习题参考1.B2.(1) Na<K (2)Al>B (3)Cl>P (4)Cl>S (5)O>S3.(1)HNO3>H2PO4 (2)Mg(OH)2>Ca(OH)2 (3) Mg(OH)2>Al(OH)34.银白色,与水剧烈反应,性质比钾和钠活泼。
5.(1)Ba>Be(2) Ba也要密封保存6.(1)7,4(2)七周期、ⅣA(3)金属第三节化学键三、问题交流电子式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化学用语,关于电子式的教学,必须使学生明确:1.电子式中的电子数是指最外层电子数,而不是指电子总数;2.阳离子、阴离子电子式的区别;3.离子电子式中的电荷数与元素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4.表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电子式的区别;5.“用电子式表示结构”和“用电子式表示分子的形成过程”是不同的,不要混淆。
2.稀有气体最外层电子已达到2个或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第二章-新能源材料--生物质能材料
生物质能化学转换技术:气化
同时,有一部分碳,由于氧气(空气)的供应 量不足,便生成一氧化碳,放出一部分热量。
2C + O2 2CO 在此层中主要是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生 成量不多,水分也很少分解。 2)还原层 此时没有氧气存在,二氧化碳和水 蒸汽被还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进行吸热反应,
生物质能化学转换技术:气化
生物质能化学转换技术:气化
发生炉工作时,在炉栅附近的燃料遇到炉栅下 通过的空气而全部燃烧。在炉栅上形成灰渣。空气 经过灰渣层略为加热后,进入燃烧层(氧化层), 这里氧气与碳反应,生产二氧化碳,也有一小部分 一氧化碳。氧化层上方是还原层,在这里,由于遇 到炽热的燃料,二氧化碳被还原成一氧化碳,水被 还原成氢气。炽热的气体再向上走把燃料中的挥发
理论上讲,气化和燃烧都是有机物与氧反应, 但燃烧的主要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大量的 热,所以燃烧是将原料的化学能转换成热能;气化 反应放出的热量要少得多,气化主要是将化学能的 载体由固体变为气体,气化后的气体燃烧时再释放
生物质能化学转换技术:气化
出大量的热量。 使用中,气态燃料比固态燃料具有许多优良性能:
燃料的工业分析: 燃料=水分+挥发分+灰分+固定碳
燃料的工业分析:
燃料=水分+挥发分+灰分+固定碳
水分: 挥发分:实验中将煤样在隔绝空气条件下高温(900.C) 加热,从煤中有机质分解出来的液体和气体的总量中减去 水分,就得出挥发分。 灰分:灰分是指煤完全燃烧后剩下来的残渣。这些残渣几 乎全部来自煤中的矿物质。 固定碳:是指除去水分、灰分、挥发分后的残留物,从 100%减去煤的水分、灰分和挥发分后的差值即为煤的 固定碳含量。固定碳的化学组分,主要是为碳元素,另外 还有一定数量的氢、氧、氮、硫等其它元素。
九年级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复习提纲新课标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一.物质分类的方法物质分类的标准很多,所以分类的方法也很多,如可先观察物质不同的颜色、状态、颗粒的大小(形状)、气味等对物质进行分类,再根据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特性进行分类。
二.常见物质的分类2.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由同种物质组成。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
3.单质和化合物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金刚石和石墨混合在一起属于混合物)。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结晶水合物因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属于纯净物)。
4.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5.有机化合物:通常指含碳的化合物(CO、CO2、H2CO3和碳酸盐除外)。
三. 金属和非金属的比较名称金属非金属颜色金属光泽有多种颜色,无金属光泽延展性良好不具有硬度比较硬硬度不一致导电性良好一般不导电(除石墨)导热性高低熔点高低第二节物质的转化的规律一、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各类物质的相互关系1、写出金属到碱性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
2Ca+O2==2CaO2、写出碱性氧化物到碱的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3、写出碱到盐的化学方程式。
Ca(OH)2+2HCl==CaCl2+2H2O4、写出非金属到酸性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
C + O2点燃⇒CO25、写出酸性氧化物到酸的化学方程式。
CO2+H2O==H2CO36、写出酸到盐的化学方程式。
H2CO3+Ca(OH)2==CaCO3 +2H2O二、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1.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2.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盐物质转化10条主要规律:①金属单质+氧气→金属氧化物②非金属单质+氧气→非金属氧化物③金属单质+酸→氢气+盐④金属单质+盐→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⑤金属氧化物+酸→盐+水⑥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⑦酸+碱→盐+水⑧酸+盐→新酸+新盐⑨碱+盐→新碱+新盐⑩盐+盐→新盐+新盐⑾非金属氧化物+ H2O =酸(除二氧化硅,一氧化碳除外)⑿某些金属氧化物 + 水→碱(可溶)三、金属的冶炼(1)还原法:在金属氧化物中加入还原剂,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而使其还原成金属单质。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专项训练一:金属习题课件新版浙教版
-45 g=40 g,所以R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 : 8;(3)设R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所以2x : (3×16)=9 : 8,所以x=27。
11 (中考·台州)铝箔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包装材料,放置 久了,其银白色光泽会变暗淡,故又称假银箔。 (1)小柯用放置很久的铝箔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 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在0~t1时间段内, 铝箔表面看不到明显的气泡,原因是 _铝__在__空__气__中__被__氧__气__氧__化__,__生__成__ _一__层__致__密__的__氧__化__铝__保__护__膜__,____ _A_l_2O__3与__稀__盐__酸__反__应__不__生__成__气___体__。
6 (中考·丽水)往一定量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粒, 如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物质的质量随加入锌粒的质量变 化关系,则这种物质不可能是( A ) A.溶液中的水 B.生成的铜 C.生成的氯化锌 D.参加反应的氯化铜
7 (2020·云南)金属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较 为广泛。 (1)铜丝、铝丝常用作导线,是因为它们具有良好的 ____导__电______性。
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CO+Fe2O3==高=温==2Fe+3CO2,该反 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
(3)钢窗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铁与空气 中的氧气、水接触而生锈。
(4)由于金属的活泼性顺序:氢>铜>银,所以向X、Y、铜、 银四种金属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时有气泡生成,说明 X、Y有一种或两种金属位于氢的前边;向滤液B中加入过量的 金属Y时,有气体生成,说明加入的稀硫酸是过量的,得到了固 体混合物乙,固体乙一定是X、Y的混合物,说明了Y能将X置换 出来,Y的活动性大于X。由此可知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Y>X>铜>银;向固体乙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时,若硝酸银 是足量的,得到银、X、Y的硝酸盐溶液,若Y是过量的或恰好 反应,得到是Y的硝酸盐溶液,若Y不足,得到的X、Y的硝酸盐 溶液,所以滤液C中所含溶质的成分可能有三种情况。
《材料的利用与发展》PPT教学课件
A.它是非金属单质
B.它属于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C.它与C60的原子排别很大
解析规律方
[解析] 硼“足球烯”是由硼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每个硼“ 足球烯”分子是由40个硼原子构成的,所以与C60的原子排列不
法 综
同;硼“足球烯”与普通硼单质都是由硼元素组成的单质,因此其
类
练
解析知识要
知识点 2 新型材料 3.通过科学研究生产出很多材料,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新型材
点
分 料的是 ( C )
类
练 A.医用人造血管
B.破冰斧柄的玻璃纤维塑料
C.酒精、汽油
D.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
解析知识要
4.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许多材料达 到纳米(1 nm=10-9 m)级的大小时,会产生让人意想不到的奇
点 分
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绿箱子”上的“
”是回收标志,表示
类 循环使用的含义。
练
解析规律方
7.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将木材经化学品处理,剥离半纤维素 和木质素制成木材海绵,其可以从水中吸附油脂,吸油量可达
法 综
到其自身重量的16~46倍,可重复使用多达10次。这种新型
合 练
海绵在容量、质量和可重复使用性方面超越了现有的所有
点
分( )
类
练 A.回收废电池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有利于人类健康
B.“绿箱子”上的“
”是回收标志
解析知识要
C.回收废电池主要是为了利用废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同时 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点
分 D.回收废弃手机中的金属材料没有任何价值
类
练
[答案]D
《材料的利用与发展》PPT下载
②新型纳米油墨的色调更浓,书写的字迹色泽更好;
③将纳米铅粉末加入到固体燃料中,就会使火箭推进器 的前进速度加快好几倍。
金属纳米材料
纳米(nm)是一个长度概念,1纳米是1米的十亿分之一(10-9米),20纳米约 为一根头发丝的三千分之一。
原理:Cu + 2AgNO3 = 2Ag + Cu(NO3)2 Cu(NO3)2 + 2NaOH = Cu(OH)2↓+ 2NaNO3 Cu(OH)2 + H2SO4 = CuSO4 + 2H2O
评价:成本高、步骤繁锁。
化学工业给社会带来巨大财富和众多产品的同时,也向 周围环境排放了大量的“三废”(废水、废渣、废气),使 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遭受破坏。
人们对于宏观物体(小至肉眼能见的物体,大到宇宙天体)与微观物体(原子、 分子及更小的微粒),都已作了很多研究,取得了很多规律性的认识,然而上述 两个领域之间1~100纳米大小的那块领地,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被人们重视。 探究纳米领域的意义与价值不仅在于能够获得许多具有独特性能的材料,而且打 开了微观与宏观的通道,对于人们全面认识宏观世界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原始社会 火的发明
石器
陶器
商朝
青铜器
春秋晚期
钢铁的使用
新型材料的使用
21世纪
合成材料的使用
100多年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有目的地改进材料的性能, 使半导体材料、光纤材料(如图)、碳纤维复合材料等新型 材料不断涌现,促进了通讯、计算机、航空、航天等行业迅 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
光导纤维—— 信息高速公路 的基础材料
初中科学物质转化
初中科学物质转化物质转化是科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在物质转化过程中,原有的物质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产生新的物质。
这个过程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也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
本文将探讨一些与初中科学相关的物质转化现象及其应用。
一、物质的相互转化物质可以在不同的条件下发生相互转化。
例如,固体可以转变为液体,液体可以转变为气体,气体又可以转变为液体,从而形成循环的物质转化过程。
这些转化过程是由物质的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引起的。
通过观察和实验,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这些转化现象的原理。
二、物质转化的实际应用物质转化的实际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燃烧过程就是一种物质转化。
燃烧是氧气与可燃物质发生反应,产生能量和新的物质的过程。
我们可以利用这种能量将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能,用于供电、取暖和照明等方面。
此外,化学反应中的物质转化也是一种重要的应用。
化学反应是指两种或多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结合或分解,产生新的物质的过程。
例如,酸和碱溶液混合后会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这种反应常用于制备药品、化妆品和肥料等。
三、物质转化的环境影响物质转化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对环境有害的物质。
例如,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和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伤害。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我们需要加强对这些有害物质的处理和排放控制。
同时,也需要开发出更加环保的生产技术,以减少有害物质的生成。
四、物质转化的未来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物质转化的研究和应用将会有更大的突破和发展。
例如,目前科学家们正在研究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另外,纳米材料的开发和利用也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
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能够带来许多新的物质转化现象和应用,有望为未来的科学技术和产业发展带来新的突破。
总结:物质转化是科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和过程。
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精品)
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第1节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区别: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联系: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发生物理变化时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2、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方法:观察和实验。
3、硫酸铜晶体(胆矾):蓝色晶体。
加热时失去结晶水而变成白色粉末,该粉末遇水又变成蓝色晶体. CuSO4·5H2O==CuSO4+5H2O ; CuSO4+5H2O==CuSO4·5H2O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絮状沉淀CuSO4+2NaOH==Cu(OH)2+Na2SO44、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1)硫酸铜溶液检验蛋白质的存在,使其变性而发生凝固;(2)白色硫酸铜粉末检验水分的存在,或作为少量水分的吸水剂,遇水变蓝色。
第2节常见的酸1、酸的定义:一些物质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电离:一些物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H Cl = H+ + Cl— H2SO4 == 2H++ SO42— HNO3 == H++ NO3-2、常见的酸:盐酸HCl 硫酸H2SO4硝酸HNO3碳酸H2CO3磷酸H3PO4醋酸CH3COOH4、检验物质酸碱性和测定溶液的酸碱度:(1)物质酸碱性:酸碱指示剂--石蕊试液(紫色)、酚酞试液(无色)、(2)溶液的酸碱度:PH试纸.5、酸的通性(1)酸使指示剂变色:无色酚酞不变色,紫色石蕊变红色.(2)酸 + 碱==盐 + 水3HCl+ Al(OH)3== AlCl3+3H2O (用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H2SO4 +2 NaOH== Na2SO4 + H2O(3)酸 + 某些盐==新盐 + 新酸2HCl + CaCO3==CaCl2 + H2O + CO2(实验室制取CO2)HCl+ AgNO3== AgCl + HNO3(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检验盐酸)H2SO4 + BaCl2==BaSO4 + 2HCl (用BaCl2溶液和稀硝酸检验硫酸)(4)酸 + 金属氧化物==盐 + 水6HCl+ Fe2O3==2 FeCl3 +3 H2O (红色铁锈逐渐消失,形成黄色溶液)H2SO4 + CuO== CuSO4 + H2O (黑色粉末氧化铜逐渐消失,形成蓝色溶液)(5)酸 + 某些金属==盐 + 氢气Fe + 2HCl== FeCl2 + H2(有气泡产生,铁逐渐减少,溶液变浅绿色)Zn + H2SO4== Zn SO4 + H2 (实验室用于制H2,有气泡产生,锌逐渐减少)6、酸的个性(1)盐酸HCl:盐酸是HCl气体的水溶液,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Cl气体在瓶口遇水蒸汽形成盐酸的小液滴而出现白雾。
浙教版初中科学全六册每章知识点汇总
浙教版科学全六册知识点汇总目录七年级(上册)第1章科学入门第1节科学在我们身边第2节实验和观察第3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第4节温度的测量第5节质量的测量第6节时间的测量第7节科学探究第2章观察生物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第2节常见的动物第3节常见的植物第4节细胞第5节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第6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7节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第3章地球与宇宙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第2节地球仪和地图第3节太阳和月球第4节观测太空第5节月相第6节日食和月食第7节探索宇宙第4章物质的构成和特性第1节物质的构成第2节熔化与凝固第3节汽化与液化第4节升华与凝华第5节物质的溶解性第6节物质的酸碱性第7节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实验与制作第1章科学入门实验一测量物体的长度和体积实验二温度计的使用实验三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第2章观察生物实验一观察蚯蚓实验二认识显微镜结构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三观察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实验四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第3章地球与宇宙制作一制作小型地球仪制作二活动星图的制作第4章物质的构成和特性实验观察水的沸腾现象七年级(下册)第1章对环境的察觉第1节感觉世界第2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第3节耳和听觉第4节光和颜色第5节光的反射和折射第6节眼和视觉第7节信息的获取和利用第2章运动和力第1节运动和能的形式第2节机械运动第3节力的存在第4节力的图示第5节物体为什么会下落第6节摩托擦的利和弊第7节牛顿第一定律第8节二力平衡的条件第3章代代相传的生命第1节动物的生命周期第2节新生命的诞生第3节走向成熟第4节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第5节植物一生第6节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第4章不断运动的地球第1节地球的自转第2节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第3节地球的绕日运动第4节日历上的科学第5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第6节地球表面的七巧板——板块第7节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实验与制作第1章对环境的察觉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第2章运动和力制作制作水火箭实验测量平均速度第3章代代相传的生命实验嫁接第4章不断运动的地球实验观察当阳光照射下物影长度的变化制作制作简单等高线地形模型八年级(上册)第1章生活中的水第1节水在哪里第2节水的组成第3节水的密度第4节水的压强第5节水的浮力第6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第7节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第8节物质在水中的结晶第9节水的利用和保护第2章地球的“外衣”——大气第1节大气层第2节天气和气温第3节大气的压强第4节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第5节风第6节为什么会降水第7节明天的天气怎么样第8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第9节中国东部的季风和西部的干旱气息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第2节神奇的激素第3节神经调节第4节运动的行为第5节体温的控制第4章电路探秘第1节电路图第2节电流的测量第3节物质的导电性第4节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第5节变阻器的使用第6节电压的测量第7节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第8节电路的连接实验与制作第1章生活中的水实验一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二硫酸铜晶体的生长第2章地球的“外衣”——大气制作制作飞机机翼模型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实验植物的向性第4章电路探秘实验一用电流表测电流实验二用龟压表测电压实验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八年级(下册)第1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第1节模型与符号的建立与作用第2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第4节组成物质的元素第5节表示元素的符号第6节表示物质的符号第2章空气与生命第1节空气第2节氧化第3节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第4节生物是怎样呼吸的第5节光合作用第6节自然界的氧和碳的循环第7节空气污染与保护第3章植物土壤第1节土壤中有什么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第3节无机盐和水分的吸收第4节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第5节叶的结构和蒸腾作用第6节保护土壤第4章电和磁第1节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第2节电生磁第3节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第4节电动机第5节磁生电第6节家庭用电第7节电的安全使用实验与制作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②氧气的制取和氧气性质研究③验证绿叶在阳光下制造淀粉④观察木质茎的结构⑤装备直流电动机模型⑤安装和研究楼梯灯线路九年级(上册)第1章探索物质的变化第1节物质的变化第2节探索酸的本质第3节探索碱的本质第4节几种重要的盐第5节金属的性能第6节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第1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第2节物质转化的规律第3节常见的材料第4节材料的发展第3章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1节能量的相互转化第2节能量转化的量变第3节认识简单机械第4节动能和势能第5节内能和热量第6节电能的利用第7节电热器第8节核能的利用第9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4章代谢与平衡第1节食物与摄食第2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3节体内物质的运输第4节能量的获得第5节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第6节代谢的多样性实验与制作土壤酸碱性测定碱和盐的性质杠杆的工作原理测定小灯泡的功率解剖猪的心脏九年级(下册)第1章演化的自然第1节地球的诞生第2节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诞生第3节生物的进化第4节进化与遗传第5节恒星的一生第6节宇宙的起源第2章生物与环境第1节种群和生物群落第2节生态系统第3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3章人的健康与环境第1节健康第2节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3节身体的防卫第4节非传染性疾病第5节照顾好你的身体第4章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第2节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第3节实现可持续发展实验与制作①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②观察酵母种群③制作血管栓塞模型④制作生态球⑤设计制作有关利用能源的模型与方案知识点汇总七年级(上册)第1章科学入门第1节科学在我们身边作为科学的入门,本节内容从自然界的一些奇妙现象入手,通过对这些自然现象的疑问,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相应答案的学科。
材料的利用与发展课件-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方案三
Cu O2
CuO H2SO4 CuSO4
△ 2Cu+O2====2CuO CuO+H2利SO用4=率=高==、Cu无SO污4+染H2O
2.环境的污染与防治
化学工业对环境的影响:
化学工业给社会带来巨大财富和众多产品的同时, 也向周围环境排放了大量的“三废”,使自然界的 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化学生产原则:
除了处理“三废”,还要努力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增加产品的产量,从根本上降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实行“绿色”新工艺
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①燃料:煤、石油制品脱硫处理,减少硫氧化物 和氮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 ②原料: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③“三废”:处理达标后排放
④生产工艺:“绿色”新工艺
绿色化学:
无污染、低排放 原料利用率高 能源消耗少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第6节 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材料与人类社会发展
人类使用材料的发展历程 思考与讨论
人类历史上,材料发展经历了哪些历程? 原始社会—— 旧石器时代
石制器具
原始社会—— 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彩陶
商朝—— 青铜器时代 商代铜鼎
春秋战国—— 铁器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工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1世纪—— 新型材料时代 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作的医疗器械
牛刀小试
1.纳米陶瓷是一种高新科技材料,具有耐磨、耐腐蚀、 耐高温、防渗透、完全无磁性等特点,以下器件中可 以利用纳米陶瓷材料制作的是( B ) A.高压输电线 B.装浓硫酸的容器 C.银行存储卡 D.LED发光二极管
牛刀小试
2.某市有一家工厂处理含铜垃圾的生产流程如下:
灼烧
含铜垃圾
(完整版)生物技术制药复习资料
(完整版)生物技术制药复习资料《生物技术制药》复习资料(Biotechnological Pharmaceutics)第一章绪论一、概述1.概念:生物药物(生物制药)是泛指包括生物制品在内的生物体的初级和次级代谢产物或生物体的某一组成部分,甚至整个生物体用作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医药品。
|采用现代生物技术人为地创造一些条件,借助某些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来生产所需的医药品,叫做生物技术制药。
2.技术范畴: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生化工程以及后来衍生出来的第二代、第三代的蛋白质工程、抗体工程、糖链工程和海洋生物技术等。
3.相关学科:有生物学(含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化学、工程学(化学工程、电子工程等)、医学、药学、农学等。
但从基础学科来讲,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是其主要的学科。
4.应用范围:(1)医药;(2)农业;(3)食品;(4)工业;(5)环境净化;(6)能源。
二、生物技术的发展简史1.传统生物技术阶段主要产品:乳酸、酒精、丙酮、丁酸、柠檬酸、淀粉酶。
生产的特点:过程简单,大多属兼气发酵或表面培养,生产设备要求不高,产品化学结构简单,属初级代谢产物。
2.近代生物技术阶段主要产品:抗生素、维生素、甾体、氨基酸;食品工业的工业酶制剂、食用氨基酸、酵母、啤酒;化工业的酒精、丙酮、丁醇、沼气;农林业的农药;环境保护业的生物治理污染。
生物技术的特点:(1)产品类型多,初级(氨基酸、酶、有机酸)、次级(抗生素)、生物转化(甾体);(2)生物技术要求高,纯种、无菌、通气,产品质量要求也高;(3)生产设备规模大;(4)技术发展速度快。
3.现代生物技术主要产品:胰岛素、干扰素、生长激素等。
生物技术的内容包括:(1)重组DNA技术及其它转基因技术(基因工程);(2)细胞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细胞工程);(3)酶或细胞的固定化技术(酶工程);(4)植物脱毒和快速繁殖技术;(5)动物细胞大量培养技术;(6)动物胚胎工程技术;(7)现代发酵技术;(8)现代生物反应工程和分离工程技术;(9)蛋白质工程技术;(10)海洋生物技术。
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一、本章节内容的地位和功能新大百科全书关于“化学”的定义: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变化过程中相伴随的能量变化的科学。
化学变化及其能量变化对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决定了本章学习的重要性。
1. 本章在学生形成知识体系的过程中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都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是中学化学重要的原理性知识之一,该部分内容在初中化学、高中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均有安排,既有学习的阶段性,又有必修、选修的层次性,在具体内容上前后还有交叉和重叠,学生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呈现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形态。
本章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与拓展,又是为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奠定必要的基础。
2. 化学反应中物质释放的化学能量是现代能量的主要来源,控制反应条件,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这一章知识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通过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的相互转化及其应用的学习,学生将对化学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开发新能源中的作用与贡献有初步认识,将会增进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与情感,体会化学学习的价值。
3. 本章内容是在学习了“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之后,应用物质结构理论来指导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是对第一章内容知识的深化。
二、内容结构与特点分析结构主线:本章内容渐进、交叉和重叠、螺旋上升,将化学原理同生活经验、实例和实验探究的结合,使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能量知识体系的基本框架。
本章内容按其知识结构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第一节和第二节,关于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的相互转化;侧重讨论化学能向热能或电能的转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化学键的变化和反应体系中能量的变化,以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化学电池,通过原电池和传统干电池(锌锰电池)初步认识化学电池的化学原理和结构,通过介绍新型电池(如锂电池)体现化学电池的改进和创新,初步形成科学技术的发展观。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浙教版九年级上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浙教版初中化学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乱丢垃圾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所以我们要将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如图所示)。
废弃电线应放入的垃圾桶是()A.厨余垃圾B.可回收物C.有害垃圾D.其他垃圾【答案】B【解析】废弃电线属于可回收垃圾,应该放入可回收物垃圾桶中,故选 B。
2.下列相关比较中,关系正确的是()A.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 20\^circ C lt 60\^circ CB. 硬度:黄铜\ gt 铜C. 沸点:氯化钠稀溶液\ lt 蒸馏水D. 氮元素的含量:\ NH_4NO_3gt CO(NH_2)_2【答案】B【解析】3.木炭与氧化铁、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反应。
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这两个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B. 两个实验相关反应中,只有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C. 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到红色固体变黑D. 右图实验既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又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答案】D【解析】 A、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中,没有单质参加反应,故不可能是置换反应,此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金属氧化物被还原为单质,故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也一定发生了改变,此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是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此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说明一氧化碳具有氧化性,实验最后把未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点燃,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所以此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4.下列关于化学的应用和记载,对其说明错误的是()A. 沈卢用“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来描述古剑的制作,这里的剂钢指铁的合金B. 《神农本草经》记载有“水银…镕化(加热)还复为丹”,其中水银指金属银C. 我国古代人民常用矾水(明矾水显酸性)除去铜噐上的铜绣\ (Cu_2(OH)_2CO_3)D. 《梦溪笔谈》记载有“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这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答案】B【解析】 A、剑刃硬度要大,所以用碳铁合金,故正确;B、神农本草经》记载有“水银…镕化(加热)还复为丹”,其中水银指金属汞不是水银,故错误;C、明矾水显酸性,能与铜锈反应,用矾水(明矾水显酸性)可以除去铜噐上的铜绣(Cu_2(OH)_2CO_3),故正确;D、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为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与硫酸亚铁,属于置换反应,故正确。
金属材料教案
521 金属材料(共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与非金属不同的性质,了解金属的用途。
2.使学生初步认识金属材料(合金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努力提高其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过程】一、引入材料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
随着人们对物质及其转化规律的不断加深,各种物质的用途和新型材料不断被发现。
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以及新型材料的应用和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你知道科学家是如何研制新材料的吗?各类物质的转化规律对材料的发现和利用有什么指导作用?——第2章《物质转化和材料利用》。
——第1节《金属材料》。
二、新课教学(一)金属与非金属【回顾】查阅元素周期表,了解有哪些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金属和非金属单质的状态。
金属汞为常温下唯一呈液态的金属单质。
溴则是常温下唯一呈液态的单质。
【思考与讨论】现有一种单质,要分辨它是金属还是非金属,你可以用到哪些办法?概括:金属都有特殊的光泽,大多数金属的颜色为银白色或灰色,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大多数非金属没有光泽,外表暗淡,导电、导热性能均较差,也没有延展性。
(固体非金属较脆,用锤子敲击时,它们中的大多数很容易碎裂甚至变成粉末。
介绍——金属之最: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硬度最高的金属——铬熔点最高的金属——钨熔点最低的金属——汞密度最大的金属——锇密度最小的金属——锂金属的用途非常广泛,不同的金属有不同的用途。
人们常常根据金属的一般属性和每种金属的独特性来选择使用金属。
为了研究金属的性质,推测某些金属的用途,或根据应用的需要去寻找具有某种特性的金属,我们常常需要建立常见金属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活动】根据常见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我们可以推测出它的用途。
有金属光泽——可以用来做装饰品。
熔点高,不易熔化——比较硬——有延展性——有导热性——【思考与讨论】1.银是最佳的导热体,为什么不宜用来制造煮食器皿?试说出2种理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节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1.材料的发展。
根据人类在不同时期的材料发展情况,可将人类的历史分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__铜器__时代、__青铜器__时代、__铁器__时代、新材料时代。
2.新型材料是指那些__新出现__或__正在发展中__的、具有优异__特性__和_功能__并能满足技术进步所需要的材料。
3.当前最令人关注的材料有:__光电子信息材料__、__先进复合材料__、__超级陶瓷材料__、__新型金属材料__、__新型高分子材料__、__超导材料__、_纳米材料__等。
4. 以__纳米__为单位的超级微小颗粒(材料),称为纳米材料。
特性:在机械强度、
磁、光、声、热等方面与普通材料有很大的不同。
5.一些__特定__成分的合金(如镍钛合金),具有记住__本来面目的能力__,这种材料被称为记忆金属。
6.“绿色”新工艺:为__减少__或__消除__材料制造过程中的污染,需要探寻_无污染__或__低污染__的材料制造过程,探索污染物的防治、转化和综合利用的途径。
1.国际互联网上报道“目前世界上有近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
我国政府已启动“酱油补铁工程”。
这里的铁是指(D) A.氧化铁B.四氧化三铁C.铁单质D.铁元素
2.目前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正逐步用塑料管代替铸铁管做水管,其主要原因为
(D)
A.塑料管价格低B.塑料管比铸铁管轻
C.塑料管易生产D.铸铁管易生锈,浪费资源
3.收藏家收藏清末铝制品,至今保存十分完好,该艺术品不易锈损的主要原因是
(D)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铝很坚硬
C.铝不与水、氧气反应
D.铝易氧化,但铝表面的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
4.世界卫生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铝的下列应用必须加以控制的是
(C)
A.用铝合金制门窗
B.用铝合金做飞机材料
C.用金属铝制装碳酸饮料的易拉罐
D.用金属铝制电线
5.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各种电池的用量大幅度增加,废电池进行集中处理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其首要原因是(B) A.回收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B.防止电池中汞、镉、铅等重金属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C.减轻电池中渗漏的液体对其他物品的腐蚀
D.回收利用电池中的石墨电极
6.某书中有一幅彩图:一只小猫坐在用火灼烧的高分材料上,泰然自若,那么这种高分子材料必须具有的性质是(C) A.易导电B.绝缘性C.绝热性D.密度小
7.专家把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的食品叫做绿色食品,海洋提供的食品叫做蓝色食品,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得的食品叫做白色食品。
下列物质中属于绿色食品的是(A) A.大米B.海带C.食醋D.食盐
8.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埋在地下的铸铁输气管道被腐蚀速率最慢的是(C) A.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B.在呈酸性的潮湿土壤中
C.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D.在含沙粒较多、潮湿透气的土壤中
9.为了保护环境和回收资源,应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下列各组可以归为同一类的是(B) A.玻璃瓶和废塑料B.废铜烂铁和易拉罐
C.旧报纸和废电池D.发霉的食品和废旧的电器
10.利用铝合金制作钥匙是利用铝合金的(C) A.熔点低B.不易腐蚀C.硬度大D.密度小
11.通常所说的“白色污染”是指( C) A.冶炼厂的白色烟尘B.石灰窑的白色粉末
C.聚乙烯等白色塑料垃圾D.白色建筑涂料
12.在炼铁、制玻璃、制水泥三种工业生产中,都需要的原料是(B) A.粘土B.石灰石C.石膏D.纯碱
13.有一种新型可降解塑料,其主要成分是聚乳酸,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自然分解。
使用这种塑料制品可以减少(A) A.土壤污染B.大气污染C.水污染D.生物污染
14.所有的废塑料——废餐盒、食品袋、编织袋、软包装盒等都可以回炼为燃油。
1 t废塑料至少能回炼600 kg汽油和柴油,所以有人称回收废塑料为开发“第
二油田”。
试问由废塑料变为汽油和柴油的过程是__化学变化__。
(填“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或“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15.某班同学进行“使用塑料的利与弊”的辩论。
甲方认为“利大于弊”,理由是:大部分塑料的抗腐蚀能力强,不与酸或碱反应等;乙方认为“弊大于利”,理由是:回收利用废弃塑料时,分类十分困难,而且经济上不合算等。
你愿意加入__甲(乙)__(填“甲”或“乙”)方,并写出一条理由:___甲的理由是大部分塑料耐用防水并且制造成本低(或乙的理由是大部分塑料易燃烧产生有毒气体造成污染)__。
16.橡胶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它具有良好的弹性,但强度较差。
为了增强某些橡胶制品的强度,往往需要进行硫化处理,橡胶制品硫化程度越高,强度越大,弹性越差。
请分析下列橡胶制品中硫化程度最高的是(B) A.橡皮筋B.汽车外胎
C.普通气球D.医用乳胶手套
17.为了解一种常用材料的化学成分,取一小块这种材料在氧气中点燃,并通过实验证明燃烧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
下列关于这种材料组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C) A.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氧元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氢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
D.无法作出任何判断
18.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许多材料达到纳米
(1 nm=10-9m)级的大小时,会产生让你料想不到的奇特的光、电、磁、热、
力和化学等方面的性质。
如将金属制成纳米粉末后就变成了黑色,且不导电,机械强度也大幅度提高。
下列说法中可能错误的是(C) A.纳米碳虽然质地柔软,但强度却很大
B.纳米氧化锌能吸收电磁波
C.金黄色的金粉应该属于纳米材料
D.在空气中能自燃的铁粉应该属于纳米材料
19.我国劳动人民在3000年前的商代就制造出精美的青铜器。
青铜是铜锡合金,它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取某青铜样品8.1 g,经分析其中含锡0.9 g,则此青铜中铜与锡的质量比是(C)
A.9∶2 B.9∶1 C.8∶1 D.4∶1 20.不法商贩往往以制造假冒商品来牟取暴利,在市面上经常能看到:(1)用铜戒指冒充金戒指;(2)用铝制工艺品冒充银制工艺品;(3)用化纤毛线冒充纯毛毛线。
怎样用化学方法来鉴别它们的真假?
(1)戒指: __加热时铜表面会变黑__
(2)工艺品: __加入稀盐酸时,铝表面产生气泡__
(3)毛线: __用火柴燃烧线头有羽毛焦味的是毛线,无焦臭味的是化纤毛线__
21.谁都知道玻璃是透明的,可是陶瓷也有透明的,1957年美国科学家用高纯的
氧化铝粉掺入氧化镁粉原料,在高温下制得了世界上第一块能通过90%光线的半透明陶瓷。
接着科学家又采用真空加压等技术消除了陶瓷中的微小气孔,制成了全透明陶瓷。
(1)写出氧化铝的化学式: ___Al 2O 3__。
(2)微小气孔对光起了
( B ) A .反射作用 B .折射作用 C .干涉作用 D .衍射作用 (3)采用真空加压技术可以消除微小气孔的原因是__真空技术可以抽出气体,加压技术可以消除缝隙__。
22.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性能,“引火铁”(极细的铁粉)是一种准纳米材料,它在
空气中可以自燃,下图是用新制的四氧化三铁与纯净的氢气制备“引火铁”的装置。
图2-6-1
(1)写出四氧化三铁与氢气反应生成“引火铁”的化学方程式: ___Fe 3O 4+4H 2=====高温3Fe +4H 2O__。
(2)B 、C 所盛的物质分别是__氢氧化钠、浓硫酸__。
(3)加热前,如何检验装置中的空气是否排尽?
__在导管口点燃,观察是否燃烧起来__。
(4)未参加反应的氢气直接进入实验室中,可能引起爆炸,应该用什么方法处理? __点燃反应掉或用气球收集起来__。
23.镁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镁从海水中提取。
主要步
骤如下:
图2-6-2
(1)为了使MgCl 2转化为Mg(OH)2试剂①可以选用___NaOH___,要使MgCl 2完全转化为沉淀,加入试剂①的量应__过量__,验证MgCl 2已完全转化为Mg(OH)2的方法是__取上层清液,滴入NaOH 溶液不产生沉淀__。
(2)加入试剂①后,能够分离得到Mg(OH)2沉淀的方法是__过滤__ 。
(3)试剂②可以选用__稀盐酸__。
(4)无水MgCl 2在熔融状态下,通电后会产生Mg 和Cl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MgCl 2=====通电熔融状态Mg +Cl 2↑。
24.2013年12月1日起,汕尾市推广使用粤Ⅳ车用汽油。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
的是 ( D )
A .汽油属于可再生能源
B .粤Ⅳ车用汽油是纯净物
C .粤Ⅳ车用汽油只含碳和氢两种元素
D .推广使用粤Ⅳ车用汽油有利于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
【解析】 石油是化石燃料,因此汽油不是可再生的,故A 项错误;将原油通过分馏可获得汽油,汽油是混合物,故B 项错误;气油中除了含有C 、H 元素外还含有O 等其他元素,故C 项错误;粤Ⅳ车用汽油中含硫量低,能有效降低汽车尾气带来的严重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故D 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