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世界历史-第四节: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2)(讲义)
3-4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美国内战: 二、美国内战: 内战爆发的背景: 1、内战爆发的背景:
(1)美国的领土扩张和“西进运动” )美国的领土扩张和“西进运动” (2)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 ) (3)导火线 )导火线——1861年林肯当选为总统 年林肯当选为总统
美国的领土扩张和“西进运动 美国的领土扩张和 西进运动” 西进运动
克里米亚战争失败的原因主要是俄国社会 克里米亚战争失败的原因主要是俄国社会 战争失败的原因 经济落后, 经济落后,而经济落后的根源又是农奴制的 存在。 存在。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 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谈话 亚历山大二世 年 月的一次谈话
读书81页思考:美国独立以后存在着哪两种经济形式? 读书 页思考:美国独立以后存在着哪两种经济形式? 双方的矛盾有哪些?矛盾的焦点是什么? 双方的矛盾有哪些?矛盾的焦点是什么? ——北方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的奴隶制 北方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 北方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 矛盾表现在: 种植园经济矛盾表现在 种植园经济矛盾表现在: 关税、劳动力、 关税、劳动力、原料和市场 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成了南北方斗争的焦点。 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成了南北方斗争的焦点。 对北方资产阶级来说,废除奴隶制, 对北方资产阶级来说,废除奴隶制,不仅可 以解决劳动力问题, 以解决劳动力问题,而且可以削弱南部的经 济实力,并使自己在政治上获得更多的权力。 济实力,并使自己在政治上获得更多的权力。 奴隶制的存在,在经济上已成为阻碍美国经济发展、 奴隶制的存在,在经济上已成为阻碍美国经济发展、 在政治上成为导致美国国家分裂的潜在危险因素。 在政治上成为导致美国国家分裂的潜在危险因素。
第四节 19世纪60、7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第四节 19世纪60、7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沔州中学沈承尧一、俄国1861年改革1、改革的历史背景(1)经济发展:19 世纪上半期,俄国资本主义有了一定发展(工业革命的展开)。
(2)社会政治:封建农奴制的存在,阻碍俄国经济的发展:国内市场狭小;自由劳动力严重缺乏;原料、资金等问(3)社会危机:由于农奴制的落后,俄国在1853年-1856年与英法争夺巴尔干半岛的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更加剧社会经济危机。
(4)农民运动:随着社会经济状况的恶化,俄国社会内部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农民的反抗斗争风起云涌,农奴制面临统治危机。
在这种背景下,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挽救统治危机,缓和社会矛盾,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2、改革的内容(1)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2)农奴可以通过赎买的办法获得一定数量的“份地”。
3、改革的评价(1(2)进步作用: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农业的发展和大批赎金的交纳,还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国内市场和大量资本,这一切,都是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具有十分重大的进步意义。
(3)局限性和消极作用:①保留大量封建农奴制残余,主要指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和封建土地所有制。
②农民取得的“份地”面积小、质量差,在取得“份地”时需要出钱赎买,赎买的价格比当时的地价要高出几倍。
俄国用牺牲农民利益的办法去换取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俄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致使俄国农民长期贫困,购买力低,国内市场狭小,影响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二、美国内战1、背景(1)美国的领土扩张:美国独立后,通过赎买、武装颠覆或入侵等手段,领土迅速扩张。
19世纪中期,美国领土已经从大西洋沿岸扩展到太平洋沿岸。
(2)西进运动①含义:在美国领土扩张的过程中,许多人由东部移居到西部。
②影响:西进运动是一部印第安人的血泪史:遭到血腥屠杀或被赶到偏远、荒凉的地区;也是美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西部扩展的过程,美国西部领土得到大规模开发,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伴随西进运动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激化了南北两种资本主义经济形式的矛盾。
人教版高二历史上册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备课资料)
第四节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考查目的:1.正确认识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改革与革命的原因、主要目标、结果和意义,分析理解不同国家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不同形式;2.比较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的异同点,培养学生比较归纳历史问题和历史现象的能力3.通过日本明治维新前后各方面的发展变化,深刻认识改革是国家由衰败向强大转变的重要途径。
4.比较美国历史上两次资产阶级革命,说明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
课内提优题(夯实基础,才能有所突破……)题1俄国1861年改革前①资本主义有一定发展,但仍是一个落后的农奴制国家②沙皇专制统治占绝对优势③国内市场狭小,自由劳动力缺少④对外战争失败,落后性暴露无遗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题2俄国1861年改革的主要作用在于①扩大了国内外市场②提供了自由劳动力③俄国历史呈现重大转折④社会矛盾相对缓和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题3美国内战前,南北两种经济形式矛盾的焦点在于A是否保护国内市场和原料B提高还是降低关税C保存还是废除农奴制度D是否限制工业品进口题4林肯说“分裂之家不能持久。
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
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的确期望它停止分裂。
它或者将全部变成一种东西,或者全部变成另一种东西。
”这说明林肯A将国家统一视作最高利益B不主张立即废除奴隶制C准备与南方种植园主妥协D主张维护资本主义制度题5下列哪一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采取了与其它国家不同的道路?A英国B法国C德意志D美国题6下列国家,在德意志统一过程中被打败的是A法国B英国C俄国D西班牙题7与德意志的统一相比,意大利统一的特点有①明显具有民族独立运动的性质②较多地依赖外国的力量的帮助③人民群众斗争起了很大作用④从局部统一到最终完成统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题8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共同背景包括①西方列强侵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②国内资本主义有一定发展③资产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④封建专制统治被推翻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民族,其工业化并非由政府刻意追求的事先规划的结果,而是一种源于民间私人资本“对财富的追求”和“贪欲”的结果,英国人到了工业革命已成气候并大大改变了国家面貌时才有发现。
19世第四节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用
教材史料解读
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 下解放农民——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谈话
材料二: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 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 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 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1)美国领土的扩张和西进运动
(2)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 济这两种经济形式的矛盾激化 (根本原因) (3)19世纪上半期,废奴运动高涨,废奴主义者积极呼 吁并付诸行动 (4)1860年,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美 国总统 (导火线)
美国的领土扩张
1803年,美国购得路易斯安那。 1810年起,吞并了佛罗里达。 1845年,美国吞并得克萨斯。 1846年起,先后抢占墨西哥50%的领土。 1846年,获取俄勒冈地区。 1867年,购得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岛。 1898年,美国正式吞并夏威夷群岛。
西部开发
美国的“西进运动”与中国的“西部开发”相 比二者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根本利益不同。美国的“西进运动”的目的是 为了满足少数资本家获得巨额利润的愿望。中 国的西部开发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
美国独立后,存在着两种主要经济形式:北方的资本主 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两种经济形 式 同 性质 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 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 1864年,普联合奥 丹麦 • 1866年,普 奥(萨多瓦) • 1870年,普 法(色当)
建立北德意 志同盟,统 一北方诸邦
原因:
性质:
法国:不愿看到德意志的强大, 前期:德意志反侵略 法国与德的领土纠纷 后期:王朝战争
德:通过战争削弱法国,完成 统一
第四节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28页
第四节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俄国1861年改革的 原因、措施及其评价;美国的领上扩张和西进运动;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 林肯;美国内战过程及其意义;《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德意 志统一的历史条件及其影响;俾斯麦及其“铁血政策”;普鲁士发动的三次 王朝战争;意大利统一的条件、过程及其评价;加富尔;加里波第;德意志、 意大利统一的异同。
这段材料说明了哪些问题?
生:(阅读、分析材料,发表意见) 师: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也波及到遥远而落后的俄国,从而带动了生 产力的发展。随着国力的加强,俄国对外扩张领土的野心也日益强烈。 1853年,俄国为同英法争夺巴尔干半岛而进行了克里米亚战争。在长达 三年的战争中,尽管俄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拥有本土作战的 优势,最终却一败涂地,被迫退出一部分侵占的土地。全俄国都为这次 惨败所震惊。他们发现,英法等西欧国家在经济、军事力量上已经远远 领先于俄国。而俄国自身落后的原因就在于腐朽的农奴制度。(引导学 生阅读教材92页至93页小字内容)这段文字揭示了俄国社会存在的哪些 问题?
4.学法指导方面:(1)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关于美国内战、德意志 统一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史料研习的方法。(2)引导学生观看德意志统一 历史地图,使学生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方法。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1)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等事件发 生的背景是重点。这些事件的发生尽管有其个性,但无一例外是受到本国19世 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发展推动的结果,充分显示了该时代的特征。学习这一内容, 有利于学生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有利于 学生综合分析和概括问题能力的形成,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进步观念和全 球史观。(2)俾斯麦及其“铁血政策”的分析评价是重点。19世纪中期,德意 志统一已是大势所趋,统一条件已基本具备。而俾斯麦在统一过程中,充分展 现其政治、军事、外交才华,纵横捭阖,尽管其“铁血政策”充满暴力,并带 有军国主义色彩,但极大地推动了德意志统一的进程。对这一重要人物和重要 政策做出恰当评价,可使学生认识到在一定的条件下杰出历史人物所发挥的重 要作用,又可使学生进一步深化“时势造英雄”这一基本历史观点,还有助于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两点论、重点论)方法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能力, 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成才的自信心。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双方矛盾的焦点是奴隶制的废存问题。
(四)美国内战的经过(1861——1865): 1.背景:19世纪上半期,美国废奴运动高涨,南北矛盾日 益尖锐。 2.导火线:1860年,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 为总统。 3.爆发:1861年,南方公开分裂国家,挑起内战。 4.初期战况:南方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北方得人心,但 幻想妥协,战备松懈,节节失利。 5.战争转折: (1)转折原因: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 隶宣言》,顺应民意,赢得了群众基础。同时扩充兵力,调整 军事部署。 (2)转折标志:1863年,葛底斯堡战役。 6.结束: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内战结束。 (五)评价:(见教材内容)
林肯(1809—1865)
俾斯麦
19世纪60、70年代,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和推动,欧美、 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在各 国政治生活中也产生了强烈的反映,于是,俄、美、德意志、 意、日等国家掀起了一系列的资产阶级进一步革命或改革运动, 通过这一系列的革命或改革,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19世纪60、 70年代得以初步确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世界范围内也得以 初步建立起来了。
(1)相同点:
①背景相同:两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都受到了阻碍。俄国是农奴 制,日本是幕府统治。②方式相同:都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改革。俄 国由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行,日本由明治天皇推行;③性质相同: 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自上而下的改革;④结果相同:两国都走上了
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改革也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三、德意志统一(1864——1871初):
(一)统一的历史条件: 1.必要性条件:19世纪中期,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严重阻 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可能性条件:普鲁士具备了领导德意志统一的条件。 (二)俾斯麦的“铁血政策”: 1.对内:严格控制国内局势,坚持进行军事改革,推行 “铁血政策”,大力发展经济、军事实力。 2.对外:展开灵活的外交活动,争取分化、孤立敌国,各 个击破。 (三)统一的过程(三次王朝战争): 1.普、奥联合对丹麦的战争(1864)。 2.普奥战争(1866—1867):萨多瓦战役,统一了德意志 北方诸邦。 3.普法战争(1870):色当战役;1871年初完成统一。 (四)影响:(见教材内容)
第四节: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2)
1国义丁两普大第人 里18战8中二人,法利6民 波6西王0争6年北帝民纷战趁起第年爆西国西部国发纷争法义远普发西各灭动与,兰, 征里与奥里小亡,起 撒 意 西加 声,
意丁但背止复合了王收尼国地成收斯援 的 了国大王由叛。伦复斯的区了两 斗 两复。。并意国国于,意巴萨以罗,国西争西利了建合法战大底伏及马最家西,西大。乘威并国争利。依教周终的人 解 里机立尼利, 的 中 收 和 皇 围 完 统民 放 王,
A.充分体现了加里波第缺乏资产阶级的国家政 权观念
B.充分体现敢与撒丁王国分庭抗礼
√D.说明了加里波第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的局限性
课堂练习:
1,普鲁士军参谋长毛奇曾说:“那是 一场早已预见的战争,是一场经过精心 准备并为政府视为必要的战争,其目的 不仅是为了领土扩张,而且是为了普鲁 士在德意志霸权的确立”。这场“早已 预见的战争”是指( )
一。
1188456789016年 年意 意大 大利 利
2,统一的进程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1859,4 1860,4
1866, 1870
法、撒对 北部基本 奥作战 统一
“红衫军” 南部统一 远征两西 西里
驱逐奥、 最终统一 法
3,统一的意义
积极作用、消极作用
思考:德意志统一和意
大利统一有何异同点?
1)德意志的任务是把奥地利排挤出德意志邦
联;而意大利政治上大部分地区被奥、西、法控
不 同
制。各地要求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运动高涨, 摆脱奥地利等民族统治压迫。
点 2)德意志完全通过王朝战争来实现。主要依靠
:
自己的力量。意大利除了自上而下的统一的王朝 战争外,还有加里波第领导的志愿军自下而上的
第四节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第四节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学习目标:1、掌握:各国革命和改革的背景、过程、结果2、理解: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特点有哪些?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俄国、美国、德国、意大利以不同方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原因有哪些?3、运用:运用相关知识分析俄、美、德、意、日等国资产阶级运动的共性和个性。
俄国、日本改革对我国当今深化改革,促进社会发展有哪些启示。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客观的评价林肯、俾斯麦等历史人物,初步掌握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知识体系一、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原因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欧洲和北美由于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扫除障碍,加快发展步伐,于是各地纷纷出现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二、俄国1861年改革(一)背景(原因)1、根本原因(内因)封建农奴制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具体表现:(1)造国内市场狭小,自由劳动力缺乏,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的社会经济落后于西欧国家。
(2)随着社会经济状况的恶化,俄国的农民运动风起云涌。
2、直接原因(外因)——(二)目的:(三)内容1861年,沙皇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
规定(2点)1、2、(四)结果1、性质——(依据)。
2、进步性:3、局限性: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如政治上、经济上)实质是。
(五)实质与方式(六)比较:俄国1861年农奴改革与彼得一世改革的异同点?1、相同点:①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巩固沙皇统治,实现富国强兵。
②结果都有利于俄国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发展。
③都不同程度的受西欧的影响。
2、不同点:①性质不同:彼得一世改革是封建性改革;俄国1861年农奴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②内容不同:彼得一世改革允许工场主买整个村庄的农奴,实际上强化了农奴制度:俄国1861年改革是废除农奴制度,解放农奴,促进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美国内战(一)背景1、 美国领土的扩张2、美国两种经济形式的矛盾 3、 的高涨,南北方矛盾日益尖锐。
世界近代史《19世纪60、7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教学课件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国际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
19世纪60、70年代资产阶级革 19世纪60、70年代资产阶级革 世纪60 命与改革运动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俄国1861 •美国内战 美国内战 •德意志统一运动 德意志统一运动 •意大利统一运动 意大利统一运动
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封建农奴制的存在成为阻碍俄国历史
新墨西哥至加利 1848 美墨战争 富利亚 1846 英美协议 1867 1898 购买 吞并 俄勒冈 阿拉斯加 夏威夷 美国版图形成
西进运动及南北两种经济形式的矛盾激化
美国内战原因示意图
缺销售市场 西进运动是一部印第安人的血泪史,也是美国资本主 缺自由劳动力 义生产方式向西部扩展的过程,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 缺工业原料 的进一步发展。伴随西进运动,美国西部领土得到大 北方 规模开发,在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激化 资本主义工商业 了南北两种资本主义经济形式的矛盾。 结果 奴隶制存 矛盾 内战 废问题
普法战争
德意志统一的意义
它结束了德国政治上长 期四分五裂的局面, 期四分五裂的局面,为 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 速发展铺平了道路(市 速发展铺平了道路( 资金、资源) 场、资金、资源),也 为德国的向外侵略扩张 但是由于德意志的统一是通 铺平了道路。此后不久, 铺平了道路。此后不久, 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完成 德国一跃成为欧洲强国, 德国一跃成为欧洲强国, 的 , 普鲁士的旧制度 、 尤其 普鲁士的旧制度、 而法国、奥地利的削弱 是军国主义传统 , 被保存下 而法国、 是军国主义传统, 衰落, 衰落,改变了欧洲的 加上容克地主掌权, 来 , 加上容克地主掌权 , 这 政治格局。 政治格局。 就使独立后的德意志帝国成 了欧洲最富有侵略性的国家 最富有侵略性的国家。 了欧洲 最富有侵略性的国家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复习
第三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第四节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学案【知识点拨】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改革1.1861年俄国改革:资本主义工业有一定发展克里米亚战争失败→社会(俄对外扩张)激化矛盾注意:1861年改革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迫进行的改革,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并陷入危机是其改革的内因。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加剧了农奴危机,沙皇专制统治受到威胁,这是其改革的外因。
同时也应认识到沙皇已认识到农奴制是俄国落后的根源。
关于1861年改革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性质改革的理解,主要是这场农奴主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雄厚的资本以及开拓了国内市场。
农奴赎买土地,是农奴主对农奴的一次厚颜无耻的掠夺,但为发展资本主义提供了资本。
需要指出的是此次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制残余,从而使俄国的资本主义比较薄弱,使俄国大大落后于西方列强,以致首先在俄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2.美国内战(1861—1865年)背景:①西部领土的扩张及西进运动。
②南部种植园奴隶制经济与北部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该矛盾体现在关税问题、劳动力、市场问题上,矛盾的焦点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③19世纪上半期废奴运动的兴起和1860年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总统。
美国内战图示:注意:(1)美国内战是一次维护国家统一,扫除工业资本主义发展障碍——奴隶制的一次革命,该战争体现了人民性、正义性,林肯政府的两个重要文献的发表,调动了黑奴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2)黑人奴隶制度的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国家的统一提供了统一的国内市场。
(3)注意与美国独立战争知识的连接,美国通过两次资产阶级革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注意两者的比较。
3.德、意统一运动明确:①分裂割据阻碍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其统一的根本原因。
②这两个国家的统一都有一个核心国家、核心人物,而且是由原统治阶级自上而下进行的,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专制统治的传统。
19世纪607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第四节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重点、难点解析1、美国的“西进运动”和南北战争:美国独立以后,领土迅速扩张,在此期间,许多人由东部移居西部,形成了美国历史上著名赶印的“西进运动”。
西进运动既是屠杀,驱赶印第安人的过程,又是促进西部土地的开发和美国经济发展的过程,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展。
19世纪上半期,随着美国领土扩张,南北经济的发展,围绕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南北方矛盾尖锐,终于导致1861年内战的爆发,最后北方取胜。
美国内战是继独立战争以后的又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使大批农民获得了土地,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扫除了障碍,但内战并未彻底消除种族歧视。
2、德意志统一和意大利统一:19世纪中期,面对德国严重分裂的政治局面,德意志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实现国家统一,在德意志各邦中,最终选择了民族成分单一且决心坚定,统治阶级实力雄厚的普鲁士以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形式去实现统一。
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领导下,通过三次王朝战争,于1871年完成了统一,德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重大进步,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为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铺平了道路。
意大利实现统一的形式与德国有相似性,但又有不同。
其不同点是在意大利统一的过程中,更多地借助了外力,利用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同时人民的起义和斗争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意大利内部自始至终贯穿着两条不同的统一道路的斗争,最后以自上而下的道路实现统一。
基本训练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俄国1861年改革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
据此回答1-3题。
1.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这句话表明A.面对统治危机,沙皇不得不进行改革B.沙皇要扫除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C.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农奴D.沙皇认识到必须顺应历史潮流2.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和彼得一世改革的最大不同点是A.学习西方B.富国强兵C.废除农奴制D.限制农奴3.农奴在俄国1861年改革后的最大变化是A.彻底摆脱了与农奴主的经济关系B.拥有了属于自己使用的份地C.成为法律意义上的自由人D.可以继续用钱赎买份地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高中历史教案: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高中历史教案: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_高中历史教案范例第四节 19世纪六七十年月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重点:美国内战;德意志统一;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和历史意义难点:美国内战前两种经济形势的冲突;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和胜利的缘由教学手段:利用地图、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进展形象直观的教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俄国1861年改革和美国内战一、导入引导学生分析时代特征,随着资产阶级力气的不断壮大,在19世纪六七十年月,一场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如洪水般向世界涌来。
二、俄国1861年改革:一组同学演示:“俄国农奴贫困的生活”主要表现大批农奴被农奴主束缚在土地上,过着贫困生活,没有自由,随时被打受虐,甚至降为奴隶。
而农奴主却过着浪费的生活,为牟取暴利,他们将大批的粮食、原料出口欧洲。
导致俄国资本主义进展所需的劳动力、原料、市场和资金无法解决,远远落后于西欧。
并举例说明。
引导学生分析农奴制这种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已成为俄国经济进展的严峻阻碍,并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
二组同学演示:“克里米亚战斗俄国战败”主要表现经济上的落后导致军事上的失败,俄国社会冲突进一步激化,国内人民起义不断。
一名学生演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上台讲话:“与其等农夫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夫。
”引导学生分析沙皇改革的根本缘由,投影显示改革内容。
可启发学生思索:为什么废除农奴制“是一次对农奴的‘合法’掠夺?”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三自然段和有关资料。
组织学生探讨、评价改革的性质、作用及不彻底性。
本目小结提问:为何在封建制度最顽固的俄国会消失自上而下的改革,并且取得胜利?强调俄国改革的力气大于封建势力。
三、美国内战:三组同学演示:“美国的领土扩张和西进运动”,出示“美国领土扩张”地图。
主要表现美国自独立后,制定的对外扩张领土的政策、扩张的手段、结果。
播放录像:“西进运动”片断,引导学生客观评价其历史作用。
四组同学演示:“两种经济形式的冲突”突出表现美国北方资本主义经济的进展和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间的冲突。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高二历史教案PPT模板下载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 改革
最
新
PPT模板
版
本
预计演示时长
本次演示内容概要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 和改革
演示内容长度
20分钟
总目录数
一级目录数
其他目录数
926字符
总页数
20个
5个
15个
x页
目录
01 国内战
03 三、德意志统一
04 四、意大利统一
05 五、日本明治维新
一、俄国1861年改革
2.改革的内容
1.改革的历史背景
3.改革的意义
二、美国内战
2.两种经济形式的 矛盾
1.美国的领土扩张
3.美国内战及其意 义
三、德意志统一
2.统一的过程
1.统一的历史条件
3.统一的意义
四、意大利统一
2.统一的过程
1.统一的历史条件
3.统一的意义
五、日本明治维新
2.武装倒幕
1.明治维新的社会 背景
3.明治维新及其意 义
谢谢观看
最 新 版 本
第四节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28页精选文档
2.难点分析:(1)美国内战前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是难点。这是美国内战发 生的根本原因,而学生在南方种植园奴隶制性质的认识上产生疑问,往往易 将其同一般的奴隶制经济混淆。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通过对该经济制度的生 产目的及服务对象等内容的分析,得出该制度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结论,并 从劳动力、关税、原料、市场等方面入手,使学生明确内战前该制度已阻碍 了美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2)普法战争的性质是难点。该战争是德意志 统一的最后环节,战争双方的性质以色当会战为界发生明显变化。学生基本 具备将战争双方分为正义和非正义的能力,但对于这类双方性质发生显著变 化的史事了解不多,教师必须结合色当会战前后双方进行战争的目的,引导 学生得出正确结论,这既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俾斯麦及其“铁血政策”,也 能训练学生对历史事件一分为二的评价能力。
这段材料说明了哪些问题? 生:(阅读、分析材料,发表意见) 师: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也波及到遥远而落后的俄国,从而带动了生 产力的发展。随着国力的加强,俄国对外扩张领土的野心也日益强烈。 1853年,俄国为同英法争夺巴尔干半岛而进行了克里米亚战争。在长达 三年的战争中,尽管俄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拥有本土作战的 优势,最终却一败涂地,被迫退出一部分侵占的土地。全俄国都为这次 惨败所震惊。他们发现,英法等西欧国家在经济、军事力量上已经远远 领先于俄国。而俄国自身落后的原因就在于腐朽的农奴制度。(引导学 生阅读教材92页至93页小字内容)这段文字揭示了俄国社会存在的哪些 问题?
课堂教学设计
师:19世纪中叶是世界近代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时代。此前,资本主义已经 产生和发展了近500年,但真正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却依然寥若晨星。 我们一起来回忆,到19世纪60年代前,世界上共有几个资本主义国家?
高二历史:3.4《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教案
第四节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之俄国1861改革课标要求:了解 1861年俄国改革的背景和评价。
通过学习1861年俄国改革认识到:废除农奴制是俄国沙皇为巩固统治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它为俄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改革也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内容讲解一、1861年俄国改革的历史背景{原因?}1、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农奴制改革的根本原因。
19世纪上半叶,俄国仍然是一个以农奴制为基础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农民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
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因素在俄国社会内部逐步发展起来。
到1860年,俄国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已经有一万多家,工人人数达到86万,其中百分之六十二是雇佣工人。
但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发展。
农奴没有人身自由,工厂中缺乏大量自由的劳动力;农奴收入微薄,购买力很低,使得工业发展缺乏广阔的国内市场。
残酷的封建剥削激起广大农民的反抗,严重威胁着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
2、克里米亚战争是诱发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直接因素。
克里米亚战争{俄国与英法争夺土耳其的争霸战争}的失败彻底暴露了农奴制落后和腐朽,战争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经济状况更加恶化,使一切矛盾表面化和尖锐化。
而此时有些地主已经看到了农奴制不如资本主义更为有利可图,开始放弃自然经济,逐步转向商品经济。
3、俄国内部革命是农奴制改革的社会因素。
1825青年军官发动了反对沙皇专制的和农奴制的起义,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但失败了。
以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群体,揭露和抨击消息专制和农奴制,要求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
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1858年到1860年。
俄国共发生300多次农民起义。
农民起义实质上是农民“自下而上〞的消灭农奴制的尝试。
4、在内外交困形势下上台的亚力山大二世认识到惟有变革才能自救,他认为“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强制在俄国发起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不 同 点 :
1)德意志的任务是把奥地利排挤出德意志邦 联;而意大利政治上大部分地区被奥、西、法控 制。各地要求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运动高涨, 摆脱奥地利等民族统治压迫。
2)德意志完全通过王朝战争来实现。主要依靠 自己的力量。意大利除了自上而下的统一的王朝 战争外,还有加里波第领导的志愿军自下而上的 斗争,有人民的起义和斗争。借助了外国的帮助 ,利用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3)德意志成为新型强国改变了欧洲政治格局 。继承普鲁士旧制度,特别是军国主义的传统。 而意大利还结束了异族统治压迫,实现民族独立 。具有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
√
A.普奥战争
C.普法战争
B.普奥对丹麦的战争
D.奥普俄对波兰的战争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2.意大利统一与德意志统一的不同之处 在于( ) A.经济实力最强的邦或王国掌握了领导 权
√ C.最终排除了外部势力实现统一
B.人民起义对统一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D.统一后使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第四节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 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二)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三,德意志的统一 1,统一的条件
1)必要条件:
国家的分裂影响资本主义发展; 国家的分裂影响国际商业竞争; 资产阶级及广大人民要求统一;
资本主 义经济 发展的 需要
2)可能条件:
工业革命推动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成为统 一的根本动力; 普鲁士经济、军事力量强大,统一决心坚强等;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加里波第进军西西里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当前重大的问题不是演说和多 数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而只能用 铁和血来解决。 -------俾斯麦在普鲁士议会的演说
铁”是指普鲁士工厂制造的武器和使用 这些武器的军队; 核心是强权,但并不是疯狂地诉诸武Biblioteka “血”是指发动战争,亦即用武力以王
1,统一的历史条件
1)必要条件:分裂阻碍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2)可能条件:
撒丁王国是当时意大利唯一独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是意大利力量最强、经济 最发达的邦国; 撒丁王国政治开明,是意大利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中心; 资产阶级民主派以加里波第为首发动的旨在以自下而上完成统一的多次武装起 义连连受挫;
1852年,加富尔出任撒丁王国首相,推行富国强兵政策;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1859年撒丁王 国同法国结盟 对奥地利发动 战争。 1861 年撒 1870年爆发了 1860 年西西里 中北部各小 普法战争,意 丁王国与 人民起义,加 1866 年普奥 国人民发动起 大利趁法兰西 里波第远征声 义,纷纷与撒 两西西里 战争爆发, 第二帝国灭亡 援两西西人民 丁王国合并, 意大利乘机, ,收复萨伏依 合并 建立 的斗争,解放 但由于法国的 和尼斯以及教 收复了威尼 了两西西里王 背叛,战争中 了意大利 皇国的罗马周 斯。 国。 止。意大利收 围地区,最终 王国。 复伦巴底。 完成了国家的 统一。
俾斯麦 的推行及相关的经济 、军事改革和外交手段的利用;
“铁血政策”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2,统一的经过
1)当时德意志统一无其他道路可以选择的原 因是: 1)由于德意志资产阶级的软弱,无产阶级 的不成熟,因而不可能走上自下而上的革 命道路; 2)由于奥地利民族成分复杂,经济军事实 力不如普鲁士强大,统治阶级无心致力于 德意志的统一;
3,统一的意义
积极作用、消极作用
思考:德意志统一和意
大利统一有何异同点?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俾 斯 麦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加 里 波
第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标志着德意志完成了统一
德意志帝国的建立(1871.1.18.)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加
富 尔
德意志统一与意大利统一的异同点
1)从背景来说: 2)从过程来说: 3)从影响来说: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相同点:
1)两国都是政治上分裂,经济上工业革命和资 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两者产生矛盾的情况下进行 的;
2)都由一个主要邦国,采取战争和外交相结合 的手段,通过自上而下的道路实现;都要排除 阻碍统一的强大势力;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2)三次王朝战争
对丹战争
1864
王 朝 普奥战争 1866 战 萨多瓦战役 争
普法战争
(1871)
1870
色当战役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3,德意志统一的意义
积极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继承军国主义传统,不断 消极方面:
向外侵略扩张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四,意大利的统一
B.充分体现了加里波第顺应统一潮流的全局观
C.说明了加里波第不敢与撒丁王国分庭抗礼
√
D.说明了加里波第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的局限性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课堂练习:
1,普鲁士军参谋长毛奇曾说:“那是 一场早已预见的战争,是一场经过精心 准备并为政府视为必要的战争,其目的 不仅是为了领土扩张,而且是为了普鲁 士在德意志霸权的确立”。这场“早已 预见的战争”是指( )
朝战争的方式完成统一;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例题:推动“铁血政策”统一
德意志的目的是( ) A.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 障碍 B.使普鲁士势力得到延伸 C.把奥地利排除出德意志 D.打败法国,取得欧洲大陆霸 权
√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例题:意大利统一过程中,加里波第远征西西
里,占领其首都那不勒斯后不久,就将政权交给 了撒丁王国。对此事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充分体现了加里波第缺乏资产阶级的国家政 权观念
1859 1848年意大利 1860 1861 1866 1870 年意大利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2,统一的进程
第一阶段 1859,4 法、撒对 奥作战 北部基本 统一
第二阶段 1860,4 “红衫军” 南部统一 远征两西 西里 第三阶段 1866, 驱逐奥、 最终统一 1870 法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