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件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与建设
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一、引言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将地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进行集成、管理、分析和可视化的技术系统。
它在各个领域,如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提出一套完整的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以满足组织对地理数据的集成、分析和可视化需求。
二、系统需求分析通过与组织相关部门的沟通和调研,我们对地理信息系统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具体需求如下:1.数据集成:系统需要能够集成各种类型的地理数据,包括地图数据、遥感影像、地形数据等,以支持各类分析和决策。
2.数据管理:系统需要具备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包括数据存储、查询、更新、删除等操作,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3.空间分析:系统需要支持基本的空间分析功能,包括距离分析、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等,以帮助用户进行空间数据的探索和分析。
4.可视化展示:系统需要具备强大的数据可视化功能,能够将地理数据以图表、图形等形式直观地展示给用户,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数据。
三、系统架构设计根据对系统需求的分析,我们设计了以下的地理信息系统架构:GIS架构设计GIS架构设计系统由四个主要模块组成: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模块、数据管理模块、空间分析模块和可视化展示模块。
1.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模块:用于采集各类地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清洗、预处理,确保数据质量和一致性。
该模块可以通过传感器、爬虫、数据接口等方式获取数据。
2.数据管理模块:用于存储、查询、更新和删除地理数据,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该模块可以选择关系型数据库、NoSQL数据库等进行实现。
3.空间分析模块:用于进行各类空间分析,包括距离分析、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等。
该模块可以利用开源GIS库进行实现,如GDAL、PostGIS等。
4.可视化展示模块:用于将地理数据以图表、图形等形式直观地展示给用户,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教程教学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教程教学设计前言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集成了空间数据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可视化的技术系统。
GIS已经成为了许多领域的重要工具,包括环境监测、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等。
在GIS教育领域,教师需要设计合适的课程和教学方法,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应用GIS技术。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GIS初学者的教程教学设计,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
课程设置教学目标在GIS教育中,教学目标应该既涵盖基本的理论知识,也包括应用实践的技能和能力。
本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理解GIS的基本概念、技术和应用领域;•掌握基础的GIS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可视化技术;•熟练使用开源GIS软件QGIS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可视化;•应用GIS技术解决具体的现实问题。
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的教学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GIS基础知识(3课时)•GIS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GIS数据的种类、组织和管理;•坐标系和投影;•常用的GIS数据格式。
第二部分:GIS数据的采集和处理(4课时)•GIS数据的采集方法和数据来源;•GIS数据的清理和预处理;•空间数据分析和处理方法;•空间数据可视化技术。
第三部分:GIS应用案例(3课时)•城市交通规划;•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监测。
教学方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GIS知识和技能,教学方法应该具有交互性、实践性和案例性。
交互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与学生交流,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和表达意见。
此外,也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分组报告等方式,鼓励学生互相合作、交流和学习。
实践性GIS技术是一种实践性技术,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才能掌握。
因此,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实践环节,例如让学生进行GIS数据采集、处理和可视化等实际操作,并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实践项目。
案例性GIS技术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因此应该通过实际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GIS技术。
例如,引入一些真实的城市规划、自然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解决相应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GIS技术。
“组件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的案例组织与实现
“组件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的案例组织与实现摘要:案例教学法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讨论。
案例教学应用到“组件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可以更好的发挥案例教学法的特点,引导学生注重能力的提高,加深对“组件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理解。
本文基于案例教学思想,选择四个代表性案例,对“组件地理信息系统”从“入门”到“理解”、再由“理解”到“应用”的分析,加深了学生对“组件地理信息系统”课程中相关概念、组成和原理的知识理解,有效提高了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p1.1 设计思路“组件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案例教学设计思路可分为四个阶段,包括入门、解惑、理解和应用。
“入门”阶段介绍了“组件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使学生对这门课程形成初步的认识,对组件地理信息系统形成总体概念和基本理解;“解惑”阶段则进一步提到编程的概念,并应用案例形象的说明编程的作用;而在“理解”阶段,重点介绍了“组件地理信息系统”的实现原理,加深对组件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解;最后的“应用”阶段,针对具体问题设计实现解决方案,实现对组件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综合应用。
1.2 课程案例结构与框架课程案例结构如图2所示。
课程首先介绍组件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结合使用控件实现功能集成的案例分析了组件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通过编写脚本语言实现属性计算和使用Model Builder建立模型的案例则进一步阐述了编程的概念,使学生对编程建立更加客观的认识;ArcMap的定制部分讲述了组件地理信息系统的实现原理,加深学生对“组件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解;最后一个案例针对具体的应用问题,如退耕还林问题,综合应用组件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设计解决方案。
本文通过选取四个代表性的案例,从功能集成到编程概念的提出,从组件地理信息系统的实现原理到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由点到线,由线入面,对“组件地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进行了由浅到深的介绍、分析、理解和应用,通过案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逐步深入的学习“组件地理信息系统”这门难度较大的课程。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1. 简介本文是关于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的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是一个基于计算机的空间数据处理与空间分析系统,其中包括了硬件、软件、数据、方法和人员等多个方面。
GIS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各行各业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资源管理、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领域。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是通过对现有的GIS系统进行调研和学习,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改进,实践并提高GIS技能。
2. 选题背景当前,中国的地理信息系统发展迅速,但在某些领域,如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等,尚未得到充分应用和发挥。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习和掌握GIS技术,建立符合实际需求的GIS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选取了城市规划GIS系统为研究对象。
3. 研究目的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城市规划GIS系统的调查和学习,实践和提高GIS技能,从而更好地应对实际工作中的GIS应用需求。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GIS基础知识,包括GIS数据存储、处理、分析等基本操作;2.熟悉城市规划GIS系统的结构及其各个功能模块;3.对城市规划GIS系统进行分析和优化,提高系统效率和工作效果;4.建立符合实际需求的城市规划GIS系统,应用于相关实际工作场景中。
4. 研究内容4.1 GIS基础知识学习首先,我们需要学习GIS基础知识,了解GIS数据存储、处理、分析等基本操作。
这部分内容可以学习相关教程和参考书籍,也可以通过参加培训班等方式获取。
4.2 城市规划GIS系统结构及功能模块其次,我们需要了解城市规划GIS系统的结构及其各个功能模块。
通过分析每个模块的作用和功能,理解系统的整体构造和运行方式,为下一步进行分析和优化打下基础。
4.3 城市规划GIS系统分析和优化在了解城市规划GIS系统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分析和优化,如:1.优化数据存储方式,提高数据库的访问效率;2.优化数据处理算法,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3.优化系统界面和操作方式,提高用户体验等。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及目标1、课程设计目的: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编程能力。
2、课程设计目标:使学生了解GIS二次开发组件以及相应的二次开发环境,掌握GIS设计开发步骤和内容,并能熟练运用一种GIS二次开发组件和一种相应的二次开发环境进行应用型GIS设计开发建设。
3.题目可自拟,报指导老师审核。
以下内容以重庆市人口、经济GIS系统为例,其中的功能模块设置仅作参考,同学们可根据自己设计的具体系统作相应的需求分析和功能模块设计。
二、课程设计内容1、数据准备利用重庆市栅格地图,用MapGIS矢量化, 建立相关的属性数据库(各年的人口、各年的国民生产总值等)。
要求数字化的地图包括省界、各地级市及各地级市政府所在地、交通等,所建立的属性数据库要包括各地级市相关的人口信息和经济信息,以供系统开发之用。
2、应用型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环境配置选择熟悉的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组件(MapX或MO)及相应的二次开发环境(如VB、Delphi、VC、Java等)进行系统开发环境的配置。
3、系统设计系统设计具体流程表现为:(1)用户需求:开发重庆市人口、经济的具体应用系统。
该系统所具有的功能模块如下(以MO为例):①基本功能模块:打开图层、放大、缩小、漫游、全图显示、删除图层、信息查询。
②高级功能模块:图例控件和比例尺控件的使用、创建记录集并对记录集进行统计分析、利用渲染对象进行空间分析(对人口分布和经济分布进行渲染)、图层控制、图层标注。
③相关功能模块:图层属性设置、图形的绘制、几何对象以及几何对象的交、并、差、异或、投影变换、地图坐标和控制坐标的相互转换。
(选做)(2)需求分析: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简单的用户需求分析,为系统的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奠定基础。
(3)总体设计:制定系统目标和规范—系统总体设计—界面初步设计—可靠性设计。
(4)详细设计:功能设计(在进行功能设计时,要遵守功能完备、可靠、科学,功能结构合理、简便等原则)—数据设计—模型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与建设
科技 矗向导
2 0 1 3 年2 0 期
个 E E P R O M 模 块 ,其 存 储 空 间 为 6 4 k字 节 .在 工 作 的 过 程 中 , E E P R OM模块 利用模 拟电路来 实现控 制功能 『 9 ] 。另外, 为了实 现手套 机在编织过程 中的定 时与计 数功能 .设计者在 C Y 8 C 2 9 6 6 6芯片 的系 统 内配置 了一 个 8 位计数器 模块 :在系统 中还含有两个 串行通信模 块, 一个能够帮助系统实现变频通 信 , 进而控 制电动机的转速 , 另一个 能够 帮助构建 系统工作 的网络体 系 ,实 现手套 机之 间的多机 通信 。 P S o C控 制电路 中的控制引脚需要用户 自行 配置 . 过程虽然烦琐 . 用户 却能够享有极大的支配权。研 究者在系统实验时分析发现 . 如果本 系 统采用 MC S 一 5 l系列 8 0 3 2单 片机 .那 么要 想实现电气 自动控制系统 功能 , 系统仍需 要配置 地址锁存 器 、 程 序存储器 、 以及相 关 的门 电路 等。如下表 1所示 . 为P S o C配置功能表。
C o n R e g 1 / 2 4个 真值代表 4 个 象限 简化软件循环
综 上所述 。 P S o C芯片针织 机械 电气控 制系统 中发 挥 了巨大的使 用价值 , 它的 内部硬件 资源可配置功能 简化 了硬件 电路 . 使得 系统的 抗 干扰性 能及可靠性有 了明显的提升。同时 . 有研究资料表 明. P s o c 芯片以及 系统 中 F P G A / C P L D芯片引脚具有用户 自定义的特点 .增强 了电气控制系统 的保密性 . 有效的保障了所 有者的 自主知识产权。因 此, 进一步 的研究 P S o C芯片在电气控制系统 中的应用 . 具有十分重要
地理信息系统教程课程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教程课程设计1. 引言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 GIS)是利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对空间地理信息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处理、分析以及利用的一种技术系统。
GIS技术在许多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等。
学习GIS技术对于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地掌握GIS技术,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GIS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并提供相应的实践操作。
2. 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了解GIS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熟悉GIS软件的操作方法;•掌握GIS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技术;•学习如何将GIS技术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 课程内容3.1 GIS技术基础1.GIS概述及其作用;2.空间数据和地图投影;3.GIS数据类型;4.空间分析基础。
3.2 GIS软件操作1.ArcGIS软件入门;2.ArcGIS基础数据绘制;3.ArcGIS数据采集和编辑;4.ArcGIS符号化和标注;5.ArcGIS空间分析。
3.3 场景应用1.基于ArcGIS软件的地图制作;2.城市规划场景应用;3.资源管理场景应用。
4. 课程设计方式本课程以“理论课+实践课”的形式进行,其中理论课主要讲解GIS 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原理,实践课则通过软件操作和场景模拟等形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实现实际应用。
5. 评分方式本课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30%;•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
6. 参考教材1.《GIS原理与技术》(第四版),作者:吴光亚;2.《ArcGIS 10.x入门与实践》,作者:高碧波。
7. 计划进度本课程共计16周,具体计划如下:课程内容计划学时理论课1 2理论课2 2理论课3 2理论课4 2实践课1 2实践课2 2实践课3 2实践课4 2理论课5 2理论课6 2理论课7 2理论课8 2实践课5 2实践课6 2课程内容计划学时实践课7 2实践课8 28. 结论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GIS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并提供相应的实践操作。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二、Mapinfo部分
2.1影验目的:
复习、练习使用Mapinfo软件对数据进行数字化,并且通过此实验回顾数字化原理及应用。
2.1.2实验要求:
(1)对“中国地图”进行配准,数字化中国各省行政区域边界,配准所需信息,投影参数、配准所需坐标等自定。
(1.2)适当的缩放中国地图,运用SNAP对其歌声行政区域边界手动数字化。则得所需的数字化中国地图。
(2.1)由于老师在原材料中并没有给予我们各省市的相关信息,故通过网络渠道获得一些相关信息。
1
(2)建库。设计数据库结构保存各省市的名称、省会城市、人口、GDP(2009年)等信息。
2.1.3实验步骤:
(1.1)由于在此实验中老师仅给了我们栅格中国地图,要对其进行数字化等操作则首要的必须将其矢量化,即栅格数据转化到矢量图。在此,我们恰当的利用了老师在下一实验中的矢量世界地图。在中国地图配准过程中,首先我们选择了经纬度(LONGITUDE/LATITUDE)投影方式,而后通过在世界地图中获取中国边界某一特征点的经纬度,将其赋值给中国地图上的相应点。由此,连续匹配3个点以上,按配准确定即可得到矢量化后的中国地图。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
一、实习目的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GIS原理后,按照教学大纲所进行的一次重要实习。围绕有关GIS的空间数据获取、管理、分析、设计、开发和应用等工作,在教师指导下,我们学生按照GIS的原理完成实习内容。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对GIS基本原理的掌握,锻炼对GIS基本技能的应用,培养运用GIS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实习报告班级:地信10701班学生姓名:陈鹏学号: 200701144指导老师:何贞铭刘少华邵燕林日期: 2010年9月目录一、课程设计目的 (1)二、课程设计任务 (1)三、空间数据建库 (1)四、系统功能设计 (1)五、系统界面设计 (2)六、系统功能实现 (2)七、实习成果展示 (2)八、总结和体会 (2)一、课程设计目的(标题四号宋体加黑,正文五号宋体,行间距-固定值18,首行缩进2字符)本次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是在完成《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IS软件工程》等课程后开展的实践性课程设计。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完成地图矢量化(空间数据库设计与建库)、系统功能设计、系统界面设计和部分功能的实现;通过本次实习对三个GIS平台软件(SuperMap、ArcView、MapGIS)的各个功能模块有了较深入了解、熟悉和掌握;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也进一步熟悉了基于GIS平台提供的组件进行应用系统开发的一般方法、思路和流程。
其主要的目的概括为:1、熟练掌握三种GIS的公共平台及其开发环境;2、熟练掌握三种GIS二次开发组件开发GIS应用软件;3、掌握GIS数据库建库方法和地物编码方法;4、理解和掌握GIS工程原理及方法。
二、课程设计任务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利用GIS公共平台提供的二次开发环境开发一套“校园GIS软件”,在遵循国家基础地理编码的基础上建立更详细的校园地物编码系统,实现校园内的地面建筑、道路、绿化面积等地物信息的可视化管理和查询,并可据此进行简单的空间分析。
1.建立校园地物编码系统(各个教学设施,如各个楼层的编码等)2.建立校园地物的空间拓扑关系;3.建立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库(最好采用独立的商业数据库进行建库或设计数据库);4.建立空间数据的查询系统;5.实现空间分析的基本功能(包括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和路径分析等),如道路的缓冲区分析;6.提交书面报告(编码系统、数据库设计、软件设计流程和软件使用说明等)和校园GIS系统软件运行程序及原始程序代码等。
地理信息系统gis课程设计报告
1.打开分析区域的工作空间
打开要分析的工作空间(包括上海的静安区、黄浦区、卢湾区和南市区)。如图2-1。
图2-1
2.缓冲区分析
选择菜单中的分析功能,选择缓冲区分析。如图2-2
图2-2
依次进行
1).交通要道(线属性:RoadCenter_L)150m缓冲区分析,并生成新的图层。
2).医院(点属性:Hospital_P)500m缓冲区分析,并生成新的图层。
图1-2
4)绘制完线数据集后,选择“数据处理----线数据集拓扑构面”,设置相关的参数后单击确定,便可输出面数据集,另存为一个新的面状数据集,如图1-3。
图1-3
由此,便完成了地理底图的编制。
5. 制作标签专题图
1).选择菜单里“数据集----数据集追加列”,正确的选择对应的参数(目标数据选择面状数据集,数据源来自导入的excel表),在右侧选择要追加的数据。便将导入的excel文件的数据追加到面状数据集里面。
(二).空间分析的应用
1.设计来源:上海的小李要在上海购买一套房子,在选择时遇到了很多限制因素,需要方便快捷地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寻求的区域应满足以下条件 (按优先级排序):
1).离主要交通要道(线属性:RoadCenter_L)150m之内,方便出行。
2).离医院(点属性:Hospital_P)500m。
图2-13
图2-14
图2-15
五、心得体会
本次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习完GIS地理信息系统后进行的,大家对supermap软件的操作都比较熟悉,又从另一方面巩固了对软件的使用技巧。
课程设计是对软件操作的综合考量,对理解课本概念有极大的帮助。通过在上机实验中的作业联系,对软件功能基本了解。较之以往的上机实验,感觉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挺有意思,培养了兴趣,学生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逐渐掌握超图的使用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提高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地理空间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应用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1.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2.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的安装和基本操作3.地理空间数据采集和处理4.地理空间数据分析和应用5.实践案例分析2.1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本部分包括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地理数据类型、地图投影、数据存储和管理、地理函数、空间分析及应用等基本理论和知识。
2.2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的安装和基本操作本部分主要介绍ESRI公司开发的ArcGIS软件的安装及基本操作。
包括软件界面、图层管理、数据浏览、数据查询、数据编辑等方面的具体内容。
2.3 地理空间数据采集和处理本部分主要介绍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地理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
包括GPS数据采集、遥感影像数据处理、矢量数据采集等方面的内容。
2.4 地理空间数据分析和应用本部分主要介绍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地理空间数据分析和应用。
包括地图制作、空间分析、网络分析、模型构建及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2.5 实践案例分析本部分通过系统实践案例进行讲解,结合ArcGIS软件和地理数据的实际操作,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效果,使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的应用更加富有经验。
三、课程设计要求1.学生可以自选或由教师安排实践案例,完成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和应用。
2.学生需提交相应的实践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汇报。
3.要求学生逐步掌握ArcGIS的基本操作技能,并进一步掌握地理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和应用技术。
4.要求学生在实践中熟练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四、课程设计评分标准1.实践案例报告内容完整、规范、清晰、具体,分析深入,技术操作熟练,得分占比30%。
2.课堂汇报表达清晰,实践案例演示精彩,得分占比20%。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姓名:童刚学号: 2010113137设计地点: N5—408设计时间: 2012.6.18指导教师:李权国课程设计GIS支持下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与分析(选自2000年国产GIS基础软件测评试题)。
背景条件:现有一经济开发区,它由五大功能区组成,各功能区范围地理坐标和允许排污量如表A、B所示。
现在再次经济开发区内有两个建设项目(其地理坐标如表C所示),它们的设计排污量负荷分别为5t/km2和8t/km2。
环境管理审批条件:建设项目通过环境审批的条件是建设项目设计排污量负荷不超过建设项目所占功能区允许排污量负荷之和。
表A :功能区坐标表B :各功能区允许排污负荷量表C :两个新建项目的地理坐标题目要求:(1)编制专题地图:1开发区功能区图,显示出各功能区的面积、允许排污负荷量(要求有图例);2建设项目图,显示建设项目及其与开发区各功能区的空间位置关系。
本题已在Super Map中作出,最后结果:(2)输出统计表:1.建设项目使用开发区各功能土地面积统计表;答:该题的统计表其实我在Super Map中几经用文本标注出来了,即1~6区的面积表D :建设项目使用开发区各功能土地面积统计表答,该题的统计表在Super Map中也已经标注,就是1~6区的排污负荷量表E :建设项目在开发区各功能区的排污负荷量统计表表F:项目审批结果表(表格形式可以按环境项目审批条件自计)(3)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对不可行的建设项目可通过移动其地理坐标,使之满足环境管理审批条件。
试给出在地理坐标移动最小的前提下的解决方案。
答:由表F可以看出,项目1满足、项目2不满足环境部门的审批条件。
因此将项目2向右移0.62,向上移1.067.即可以满足.移动后如下页图所示:(4)构建可完成上诉要求(1)、(2)、(3)任务的应用界面,使之能够适用于其他建设项目环境管理。
高中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二:地理信息系统制作与分析
高中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二:地理信息系统制作与分析一、活动目标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制作与分析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地理分析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图形表达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活动内容1、第一阶段: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介绍(1)讲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和组成部分,让学生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2)通过PPT展示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场景和优势,激发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制作与分析的兴趣。
2、第二阶段:地理信息系统使用技能培训(1)讲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教授学生地图绘制、数据录入、查询、统计、分析等技能。
(2)通过案例演练和实操,让学生熟悉地理信息系统的各种功能,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使用技能。
3、第三阶段:地理信息系统制作与分析实践(1)提供实际地理数据,让学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和图形表达,制作出合理、完整、准确和美观的地理信息系统。
(2)让学生根据实际问题,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地理分析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创新思维能力。
4、第四阶段:地理信息系统展示和分享(1)让学生将自己制作的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展示和分享,交流经验和心得体会。
(2)通过学生展示和互动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竞争,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表达能力。
三、活动效果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制作与分析的实践活动,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提高学生地理信息系统使用技能和分析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相关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3)增加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的认识和了解,扩大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关注度;(4)为学生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提供了实践经验和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 教学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掌握 GIS 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方法。
学会使用常见的 GIS 软件进行简单的地图制作和空间分析。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 GIS 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创新意识,提升其对地理环境的关注度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GIS 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GIS 数据的类型和特点。
常用 GIS 软件的操作方法。
2、教学难点GIS 空间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如何将 GIS 技术应用于实际地理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 GIS 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使学生建立起系统的知识框架。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如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等,让学生了解 GIS 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操作法安排学生在计算机教室进行 GIS 软件的操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4、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地理问题的解决方案,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10 分钟)展示一些与地理信息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如卫星地图、导航系统等,引导学生思考地理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应用方式。
提出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与地理信息有关的技术或应用?”引发学生的兴趣和讨论。
2、知识讲解(30 分钟)介绍 GIS 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让学生对 GIS 有初步的认识。
讲解 GIS 的组成部分,包括硬件、软件、数据、人员和方法,通过举例说明每个部分的作用。
重点讲解 GIS 数据的类型(如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特点和获取方法,让学生了解数据在 GIS 中的重要性。
3、案例分析(20 分钟)展示城市规划、环境保护、交通管理等方面的 GIS 应用案例,分析 GIS 在这些领域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初中地理《地理信息系统》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地理信息系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概念和基本组成。
学生能够掌握 GIS 的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
学生能够学会使用简单的 GIS 软件进行地理数据的查询、分析和展示。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增强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组成和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数据处理过程。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功能,使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有初步的了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让学生分析地理信息系统在其中的应用,加深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解。
3、小组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地理信息系统在解决特定地理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操作简单的 GIS 软件,进行地理数据的查询、分析和展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张城市地图,提问学生如何获取地图上的信息,如道路分布、建筑物位置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要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管理,需要借助什么样的技术,从而引出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2、知识讲解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通过图片、文字等资料,向学生讲解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显示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由硬件、软件、数据、人员和方法五部分组成,并分别举例说明其作用。
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详细讲解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如数据采集与输入、数据编辑与处理、数据存储与管理、空间查询与分析、数据显示与输出等,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第3版课程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第3版课程设计1. 引言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集成了地理、信息、计算机等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工具体系,广泛应用于地理领域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
本文将设计一门《地理信息系统导论》的课程,主要涉及GIS的基本理论、技术和应用,以帮助学生了解GIS的功能、特点、应用范围和发展趋势,从而培养学生的GIS思维和应用能力,提升其地理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
2. 课程目标•了解GIS的历史背景、基本概念、技术发展和应用现状;•掌握GIS的基本原理、组成模块和操作方法;•熟练掌握常用的GIS软件、数据库和地图制图方法;•培养GIS思维和应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和开展相关研究。
3. 课程内容3.1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历史、概念和功能;•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和应用领域;•地图投影、坐标系统和数据类型;•数据源、采集和处理方法。
3.2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地理空间数据的组织、存储和管理;•空间数据查询、分析和可视化方法;•GIS软件的操作和应用方法;•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原理和应用。
3.3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土地利用、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医疗卫生、食品安全和应急管理;•旅游、文化遗产和资源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和灾害风险评估。
4. 课程组织4.1 授课方式本课程采用面授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一般采取1:1的授课模式,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软件操作和作业演练等。
4.2 作业安排本课程的作业主要包括: - GIS数据的采集、处理和管理; - 地图制图和可视化分析; - 研究论文的撰写和报告。
4.3 课程评估本课程的评估主要根据以下几项指标: - 出勤率和参与度(20%); - 作业质量和提交情况(40%); - 期末考试(40%)。
5. 参考资料•薛严飞.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第3版)[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周生路.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第2版)[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赵立平. 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第3版)[M]. 科学出版社,2020年。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名称:Arc Engine的二次开发院(系):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4年1月9日一、设计目的:(1)、实习类型:课程设计;(2)、了解C#的软硬件环境;(3)、初步掌握该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4)、能够熟练的操作C#软件,并能应用该软件简单的与Arc Engine进行开发(5)、掌握产品的输出设计。
(6)、培养利用GIS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主要仪器设备,器材,药品,软件等(1)软件准备:Visual Studio2010(2)硬件准备:PC机512内存,128显卡(最低)(3)资料准备:Arc Engine控件、TangGu等SHP文件三、设计原理和内容:(1)设计题目:Arc Engine的二次开发(2)具体要求:应用C#软件与Arc Engine控件进行结合,实现Arc Engine的二次开发。
(3)ArcGIS Engine 开发简介ArcGIS 是一组集成家庭式的GIS 软件产品,可在单项工程、工作组以及企业级项目中用于发布完善的、可升级的GIS 系统。
它是基于一个可共享的GIS组件一Arc ohjects 的公用库来构建的。
Arcobjects 是基于Microsoft COM 技术所构建的一系列COM 组件产品,不是为最终用户而是专门为开发人员提供的二次开发软件,通过Arcobjects ,用户可以非常方便地开发出功能强大的GIS 应用系统。
但它不是一个独立的应用产品,不能脱离ArcGIS 平台,只有在购买ArcGIS 产品后,才能利用其提供的组件对象进行应用开发。
Arc Engine是一组完备的并且打包的嵌人式GIS 组件库和工具库,开发人员可用来创建新的或扩展已有的桌面应用程序。
使用ArcGIS Engine ,开发人员可以将GIS 功能嵌入到已有的应用软件中,或嵌人到商业生产应用软件中,还可以创建集中式自定义应用软件,并将其发送给机构内的多个用户。
地理信息系统集成与开发课程设计
学生实验报告课程名称:院系: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年月日地理信息系统集成与开发实验大纲课程名称:地理信息系统集成与开发课时:20 学时,共设计五个实验内容实验要求:C#+ArcEngine组件开发;使用C#2005、2008或2010任意版本结合GIS组件ArcEngine9.3或9.2,完成指定的程序设计任务。
要求独立完成所有实验内容,并提交纸质实验报告。
报告撰写: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内容三、实验步骤:每一步骤的代码或加载控件、窗体等过程的截图(备注:实验步骤实际上与实验内容相对应,不过要求更详细同时配有相应的代码、控件加载等的截图)四、实验结果:成个程序设计实现完成后的运行结果截图五、存在问题六、认识总结实验一ArcEngine控件及核心类库的认识及Mapcontrol控件的使用和地图的显示与地图缩放以及TOCcontrol、toolbarcontrol 控件使用本实验包括六部分内容:1、ArcEngine安装;2、ArcEngine认识;3、常用类库;4、Mapcontrol控件使用、地图的显示和地图缩放;5、TOCcontrol认识;6、Toolbarcontrol认识一、实验目的与要求:ArcEngine(简称AE)是ArcGIS 9新的开发产品,是从核心的ArcObjects(AO)组件构建。
ArcEngine 是开发人员用于建立自定义应用程序的GIS组件的一个完整类库。
可以创建独立应用或者集成到第三方系统。
因其具有强大的功能和良好的封装性,备受GIS 集成和开发人员的青睐。
本次实验旨在使学生学会安装ArcEngine,熟悉ArcEngine的几个常用类库和地图控件及其使用方法,理解各个类库的对象模型图,模型图中的类,接口,方法,属性的表示方法。
并掌握如何通过联机帮助快速了解各接口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每一步的截图及代码】1、开发环境部署。
在开发ArcEngine程序之前,需要首先部署完成开发环境。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课程建设方案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课程建设方案一、现有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课程是培养土建类专业学生测量能力的专业拓展课程之一.课程教学团队现有任课教师17人(含兼职教师5人)。
课程建设团队中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6人,讲师(含工程师)9人,教学团队成员全部获得硕士学位,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合理。
2009年7月“测绘教研室教学团队”被教育厅认定为省级教学团队。
学院建有土建类专业测绘综合实训基地(包括土木工程实训场、控制测量实训场、测量数据处理与软件应用中心等6个专业实训场),可供本课程教学使用的教学仪器设备包括软件ARCGIS10。
0软件若干套。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课程自开设以来,在课程资源建设、课程教学改革、课程师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建设成效(见下表1)和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表1 现有资源清单二、建设目标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课程建设立足“应用驱动,建以致用"的基本原则,从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资料与资源共享等方面入手,主要围绕课程设计、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教学团队建设展开,实现将传统课堂中的优质教学资源利用“互联网+”优势进行有效扩展,便于学习者学习。
通过2年建设,将本课程建设成为集在线学习、作业测试、专题讨论、学习记录、考核评价、辅导答疑、资源共享及校间学分互任等功能于一体的在线开放课程,实现线下传统课堂教学与线上信息化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制定与在线开放课程学习相配套的考核方式,使之成为学校教师与学生、企业职工、社会学习者学习交流的平台。
三、建设内容1.教学内容选取及知识点细化在线开放课程用户的学习时间往往比较零碎,每次在网上学习的时间比较短,因此在线开放课程适合采用更小、更独立的教学单元。
为了适应这一需求,必须以知识点为基本教学单位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知识点划分见表2),因此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实现课程教学内容的碎片化处理.表2 知识点划分2.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应随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同步更新,精心进行课堂(理论及实训)教学设计,有效组织实施,使教学内容更适合线上与线下混合学习,满足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 实验相 结合 , 通过观 察性 实验 、 验证性 实验 理 解并 掌握 基 本原理 、 本方 法 , 成组件地 理信 息 系统基 基 形
第 3 1卷 第 7期
2 2年 7月 01
实
验
室
研
究
与
探
索
VO . 131 NO 7 .
RES EARCH AND EXPLORATI ON N I LABORATORY
J 1 01 u .2 2
组 件 地 理 信 息 系 统 课 程 设 计 与 建 设
胡 卓 玮
( 首都 师范大 学 资源 环境 与旅游 学 院 , 北京 1 0 4 ) 0 0 8
o h o r e o mp n n o r p c I fr ain S se . Th o r e i sg d i u h a wa ha h o t n s a e ft e c u s fCo o e tGe g a hi n o m to y t m e c u s sde ine n s c y t tt e c n e t r s se tc.t e la ni r c s se p o a ie a d t e e pe i e t r n e r t e A “ h e —tp’ e c i g a d la ni y t mai h e r ngp o e si x l r t n h x rm n sa e i tg a i . v v t r e se ’ta h n n e r ng mo e a d i or l t e e u a in c n e t r o o e d n t c rea i d c t o t ns we e pr p s d,wh s mp sswa to h o b n to fo ev to a s v o o e e ha i spu n t e c m i ain o bs r ai n l e p rme t , v l a in e p rme s e p o a ie e p rme t , c mp e e sv e p rm e t I o s r a in l a d x ei ns ai t x e i nt , x l r t x e i n s d o v o r h n ie x ei n . n b e v t a n o v ld to x e i e t ai ai n e p rm n s,su e t r u d d t a t r a i h o is a d m eh ds a d fr t d n s we e g i e o c p u e b sc t e re n t o , n o m ie s t a o d e lz d a h tc ul r aie f n a na S f n t n . I x lr tv x rm e t u d me tlGI u ci s n e p o aie e pei n s,su e t r ui e o s e h y os le p o lm s An n o t d n swe e g d d t e k t e wa st ov r b e . d i
i o re o jcie o rec ne t,e p r nsa d ta hn ae .T i p p rds u sdte d sg n e eo me t n c u s be t ,c us o tns x ei t n e c igc s s hs a e ic se h ein a d d v lp n v me
Z一 ,
C
.
关键 词 : 件地 理信 息 系统 ; 组 实验 教 学 ; 程 建 设 ; 究 性 实 验 ; 合 性 实验 课 探 综 文 章 编 号 :0 6— 17 2 1 ) 7— 1 7— 3 10 7 6 (0 2 0 0 2 0
N
De in a d De eo me t fa Co o e tGe g a hc If r t n S s e sg n v lp n mp n n o r p i o ma i y t m o n o
摘 要 : 讨 了 “ 件 地 理 信 息 系 统 ” 程 的 设 计 与 建 设 思 路 。在 遵 循 课 程 内 容 的 系统 性 、 学 过 程 的 探 组 课 教
探 究性 、 升综合 性设 计性 实验 的原 则 下 , 出“ 件地 理 信 息 系统 ” 程 的 三阶 段 式教 学模 式及 其 对 提 提 组 课
s e i c a lt fp o r mmi g a d s f r e eo p cf bi y o r g a i i n n ot wa e d v lpme t T a p i ain e eo me ti S am st rdg h a n . he p lc to d v l p n n GI i o b i e t e g p b t e r fs in lGI d la d d fee ta p i ain i tra e . As a r s h,i ha g e e uie e t o t d n s ewe n p o e so a S mo e n i r n p lc to n ef c s f e u t shih rr q r m n sf rsu e t
本功 能 实现的 思路 , 通过探 究性 实验 引导 学生找 到解 决 问题 的途 径 , 过综合 性 实验提 升 学生对技 术的 通
综合 应 用能力 。通过课 程 建设 , 已经 初 步 建 成 课 程 教 学 配 套 所 需 的 讲 义 、 实验 指 导 书 、 例 库 , 到 了预 案 达 期 教 学 目标 。 中 图 分 类 号 : 2 . 2 G430 文献 标志码 : A
.
Ab ta t sr c :Gega hcIfr t n S s m ( I o rp i nomai yt o e G S)i a nedsil ay c us ih rq i s s d nst se h s n itr i pi r o re whc e ur t e t o matrte c n e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