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2.1.2荒漠化的防治___措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word精品教案
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标要求】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4.树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即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教材分析】地理新课程标准在本节以区域生态建设为主线着重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倡导在活动中将地理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4. 树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即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过程与方法1.运用资料分析问题和图表对比方法。
2.尝试小组合作进行资料、图像查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强化科学的人地观念。
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养成善待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1.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3. 树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即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教学难点】树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即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教学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引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
区域发展会对生态环境施加压力,会产生影响区域发展的环境问题。
认识和综合治理这些环境问题,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本章我们分别以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保护利用为典型案例,探讨在不同的区域如何进行不同的生态环境建设。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劳动 力需 求
荒漠化 加剧
①草场面积减少,剩下牧场的超载而衰退,牧场转移到生态 脆弱区,草地退化加剧
②开垦旱地防风固沙能力差,土地肥力易下降而荒废,荒漠 化加剧
过度开垦导致的恶性循环
“过度开垦→生态用水紧张→植 被退化→荒漠化加剧→土地肥 力减弱→再度开垦→荒漠化再 度加剧”
撒哈拉 沙漠 卡拉库 姆沙漠
塔克拉玛 干沙漠
纳米布 沙漠
大沙沙漠
世界荒漠的分布
巴塔哥尼 亚沙漠
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1)由于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漫灌导致地 下水位上升); (2)干旱气候条件下蒸发旺盛,盐分极易在地表聚 集而形成。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 典型地区 能源缺乏地区 主要危害 固沙防止风沙前 移和抑制地表起 沙的植被遭破坏 半干旱的草原牧 加速了草原退化 区,干旱的绿洲 和沙化的进程 边缘 农垦区周围及荒 使土壤风蚀沙化 漠绿洲 及次生盐渍化
地 面 干 燥
盐渍化 沙漠 ____化 石漠 ____化
植物 蒸腾 减弱
荒 漠 化 空气 湿度 减小
降水 减少 蒸发 增强
二、荒漠化的成因(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1、自然因素? ⑴气候干旱
①地处亚欧大陆内部,距海遥远,受夏季风影响较小
②海洋湿润气流被山岭阻隔,难以深入
⑵气候异常
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导致荒漠化 ①本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和降水的变率大
探究一、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原因?
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受夏季风影响较小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1 /
2 课型:新授课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了解荒漠化的概念及荒漠化发生的基本过程
2. 掌握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对荒漠化的影响
3. 探究荒漠化的自然成因
课前预习
提前预习书本(P16----17)
课堂探究
探究点一 你所认识的荒漠化
探究思路:
合作探究:
1. 分析土地荒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碱化主要发生在我国什么地区,分别属于什么干
湿地区?
探究点二 荒漠化的自然成因
探究思路:
荒漠化是怎样形
成的? 荒漠化有何表现? 什么是荒漠化? 为什么干旱是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
西北地区自西向东
降水的分布规律? 西北地区的地形特
征? 西北地区的范围?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成因?
合作探究: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A1:为什么说干旱的自然特征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
(一)西北地区的主要景观(结合教材图2.2探究)
1.西北地区主要是什么植被?有何变化特点?
2.西北地区自然景观自东向西依次更替体现了什么地域分布规律?其主导因素是
什么?
(二)西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结合教材2.1探究)
1.我国西北地区属于哪种气候类型?其特点是什么?
2.西北地区的范围及其地形特征?
B1:气候异常如何导致荒漠化?
课后作业:探究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和荒漠化的危害及其治理措施?
2 / 2。
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学案2:2.1.2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2.1.2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学习目标以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为例,分析荒漠化的成因,分析其危害和预防保护措施。
学习重点: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
学习难点:荒漠化的概念及其主要表现。
考点: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荒漠化的危害使土地自然生产力,影响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威胁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环境。
2.防治内容(1)预防的威胁(2)扭转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3)恢复的生产力3.原则:坚持维护与提高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
4.防治重点:因地制宜的对已遭沙丘入侵、严重的地段进行综合整治。
5.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
①农作区:②牧区草原:③干旱的内陆地区:(2)利用和构筑防护体系。
①绿洲地区:外围的沙漠边缘地带:绿洲前沿地带:在绿洲内部:②缺乏水源的地区:设置工程,拦截沙源、固阻流沙、阻挡沙丘前移。
(3)调节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
(5)控制。
探究点:我国西北地区治理荒漠化措施我国西北地区创造了哪些防治荒漠化的成功措施?实施了哪些生态环境治理工程?课堂练习一. 选择题(单项选择题)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据此回答1—3题。
1、在一年中,塔里木河最大径流量一般出现在()A.6月 B.7月 C.8月D. 9月2汉代以来,塔里木河南缘人类生产活动范围沿河流迁移的总趋势是()A.从下游向上游方向迁移 B.从中上游向下游方向迁移C.往返迁移D.向两侧迁移3塔里木河流域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下列方案合理的是()A.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C.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D.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4 我国荒漠化土地形成的作用,首要的是()A. 风蚀作用B. 盐碱化C. 水蚀作用D. 冻融作用5. 关于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荒漠化就是沙漠化B. 荒漠的形成主要受自然条件的影响C. 我国南方丘陵山区也存在荒漠化问题D. 我国荒漠化治理的形势是:整体逆转,局部扩大6. 我国已经荒漠化和潜在荒漠化面积最大的省区是()A. 新疆B. 内蒙古C. 甘肃D. 青海7.我国下列及其的荒漠化现象,对应正确的是()A.江南丘陵——红漠化B.黄土高原——盐碱化C.云贵高原——沙漠化D.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石漠化8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荒漠化的共同原因是()①灰岩广布、土层发育浅薄②植被破坏③土层疏松、直立性强④降雨强度大,多暴雨A①②③B②④C①③D②③二. 读图综合题9. 读图,分析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高中必修3第2章第1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案1
行政区划看范围:包括新、宁、甘(北部)、内蒙古(大部)。
气候类型区:干旱半干旱区。
2.地形特点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和中部(内蒙古境内)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新疆境内)是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区域西部贺兰山东部地形高大的山系和巨大的内陆盆地高原特征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新疆常被描述为“三山夹两盆”辽阔坦荡地形区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3.位置、地形的影响由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很少受海洋水汽影响,再加上周边高大山地特别是隆起的青藏高原,进一步阻隔了水汽的进入,干旱就成为了这一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并且是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
干旱是其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并影响到其他环境特征。
4.西北地区区域特征──干旱特征下的地理环境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干燥少雨、日照强烈、风力强盛。
②河流:多内流河、河流稀少、发育差。
③地貌:风蚀和风积地貌广布。
④植被:草原、荒漠为主,东西差异明显。
⑤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少,贫瘠。
⑥人类活动──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灌溉农业。
用不当土地次生盐碱化阅读课本P19《阅读——掘井带来的负作用》思考:过度掘井为什么会带来荒漠化?点拨:因为人畜活动以水井为中心,于是在水井周围就会因为过度利用和践踏而出现裸露的地面。
过密的掘水工程,会使水井周围的草场受到过度践踏而无法得到恢复,是加速草场退化的重要原因。
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三项内容: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的生产力。
2.两条原则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泊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以防为主,保护并有计划地恢复荒漠植被3.一个重点: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
4.治理措施⑴合理利用水资源⑵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⑶调节农、林用地之间的关系——宜林则林,宜牧则牧⑷采取综台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⑸控制人口增长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一个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对荒漠化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学案:2.1.2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课时2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学习目标定位]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掌握荒漠化防治的内容、原则、对策和措施。
1.荒漠化的危害: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影响西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威胁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
2.荒漠化防治的内容(1)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2)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3)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3.防治原则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
4.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思考宁夏沙坡头为什么不造林固沙,而是采用草方格沙障固沙?『答案』沙坡头位于腾格里沙漠的南部边缘,气候干旱,水源缺乏,多流沙活动,植被种植后很难成活,且成活后维护管理成本极高。
采用草方格沙障固沙,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的存活,是因地制宜综合整治沙漠的重要一环。
探究点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6月17日是第22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世界主题为“干旱与水资源短缺”。
材料二植物固沙。
(1)荒漠化的防治迫在眉睫,防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人类活动不当是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因而荒漠化的防治要有针对性,请你针对人为因素,提出相应的措施。
(3)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什么?(4)图中植被有何特点?为什么不以高大乔木来固沙?『答案』(1)一是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二是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三是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及防治措施如下表所示:(3)(4)图中植被多为灌木丛林。
高大乔木生长需水量大,根系不够发达,耐旱性差。
所以固沙植被多为根系发达且耐旱的灌木丛林。
点拨提升结合荒漠化的形成原因,分析治理措施[思维拓展]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的性质,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是防治荒漠化行之有效的方法。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学习目标】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难点: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学习过程】学习活动一:荒漠化的概念内涵1.概念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半湿润地区的。
2.原因是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相互作用的产物。
3.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石质荒漠化和。
4.现状(1)世界:约1/4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2)中国: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尤以西北地区最为突出。
学习活动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范围:地形区范围: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
行政区划范围:包括、、甘肃(北部)、内蒙古(大部)。
2.地貌特点:地形以和为主,东部和中部(内蒙古境内)是辽阔坦荡的;西部(新疆境内)是和相间分布。
3.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 。
(1)干旱成因:深居_______,高原山地阻隔(2)景观特色——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自东向西随着的增加而,干旱程度增强,土地的自然产出和载畜量也随之减少。
学习活动三:合作探究荒漠化的自然因素有哪些?学习活动四:荒漠化的人为因素1.原因(1) 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2)人类活动不当,对、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2.表现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
学习活动五:【合作探究】结合图和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教材P17图2.2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和植被景观的变化。
材料2017年8月2日17时34分,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突遭强沙尘暴袭击。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1 荒漠的防治
深居 内陆
干 旱
地 形
高大山 系,青 藏高原
阻隔 水汽
荒 漠 化
大风日数 多且集中, 动力 条件 风力作用 强
连续多年干旱
气候异常
平地沙质 沉积物覆 盖深厚
物质 基础
沙源
总结
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
根本原因
阅读教材,说 说这两幅图所 反映的现象及 过程。
塔里木河上游景观
塔里木河下游干枯的河床
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由于人口压力,超载放牧,以每年2%的速度 退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1992~1996年,科研人员在科尔沁草 原进行了放牧试验。
(3)应采取哪些措施防止草原退化。
大力控制人口增长,提高牧民收入;确定载畜量,实行 划区轮牧,保护牧草资源;种植人工牧草,建设饲草料 基地,提高草原生产力;改变单一放牧业,发展多种经 营;依法管理,加强草原保护。
石漠化的防治
石漠化的防治措 施????
石漠化的防治
石漠化的防治措施: 封山育林,保护植被;退耕还林还草;修建水土 保持工程;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大力发展第三产 业(如旅游业);生态移民。
盐碱化
土壤盐碱化是指土壤底 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 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 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 表层土壤中的过程。 据材料与图示思考:哪些地区容易发生盐碱化? 自然条件:气候干旱,蒸发强;地下水位高;地 势低洼,排水不畅。
位置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东西跨度大
温带大陆性气候, 降水少且集中, 光照强,昼夜温 差大
以山地、盆地、 高原为主,沙 漠广布
地形
气候
植被
植被稀少,由 草原向荒漠过 渡(由东至西)
干旱的 西北
土壤
沙质沉积物, 土壤发育差
2019届【人教版】地理必修三:2.1《荒漠化的防治》教案
2019届精品地理资料2019.4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的: 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1.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教学难点: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区域发展影响区域发展的环境问题认识和综合治理这些环境问题区域可持续发展我们这两节课就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为案例来探讨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背景是什么?人为因素有哪些?荒漠化防治有哪些对策和措施?教学过程:一、荒漠化1.土地退化的形成土地缺少了水分和养分植物就无法正常生长在没有了植被保护的情况下裸露的地面极易遭受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使土壤中水分和养分进一步流失继续发展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即发生土地退化2.荒漠化⑴概念: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这种土地退化。
荒漠化不是简单的荒漠扩张的过程,而是很多块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最终连接在一起,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
⑵形成: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⑶主要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化。
⑷影响: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根据联合国环境署推断,目前世界约1/4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西北地区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花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
活动:根据你的理解,运用下列关键词解释荒漠化的含义。
土地退化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因素人类活动沙漠化点拨:荒漠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其实质是土地退化,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形成原因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表现为土地荒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所谓“沙漠化”,只是荒漠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2.1.2荒漠化的防治___措施
巴 丹
5564 m
吉 林 沙 漠
(4)针对上述情况,该区域可以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退耕还林;合理放牧;保护植被,增加植被覆盖率; 合理利用水资源
图 18
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一) 荒漠化的防治可以概括为: “三项内容、两条原则和一个重点” 1.荒漠化防治的内容 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 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 (2012· 广东高考)加拿大地广人稀,西南部地区地形复杂, 欧肯那根河谷是世界著名的冰酒产地。根据加拿大西南部某 地区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加拿大西部草原地区历史上由于过度开垦与放牧,加上连年干 旱,植被遭到了破坏,土地资源退化。为应对这种危机,当地可 能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①少耕、免(休)耕,退耕还草; ②加强牧场生态管理, 划区轮牧;③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广节水农业; ④调节农、林、 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2013四川卷)2013年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干旱。 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重旱的主要省(区)简称是 A.陕、桂、湘 B.滇、黔、蜀 C.滇、黔、湘 D.陕、蜀、桂 2. 在发生重、特旱的地区,此时期最可能出现 2013年3月3日全国气象干旱综合 A. 滑坡 监测图 B. 沙尘暴 C. 森林火险 D. 土壤盐碱化
天山北部水汽主要来源于北冰洋,北坡属于迎风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优秀教学案例
1.介绍荒漠化的定义、成因、危害及其防治措施,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沙化土地治理与生态恢复工程”为例,讲解我国政府在荒漠化防治方面的政策措施及成效。
3.通过讲解荒漠化防治的成功案例,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学生小组讨论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荒漠化的定义、成因、危害及其防治措施,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通过分析宁夏回族自治区“沙化土地治理与生态恢复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我国政府在荒漠化防治方面的政策措施及成效。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分析荒漠化对环境、经济、人类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如荒漠化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等,巩固学生的知识体系。
2.让学生从自身做起,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通过对荒漠化防治案例的学习,引导学生反思人与自然、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4.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同伴评价,鼓励学生发现不足、不断进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荒漠化防治的文章,可以是案例分析、心得体会或建议献策。
2.鼓励学生在作业中运用所学知识,关注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3.提醒学生按时提交作业,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给予反馈意见。
五、案例亮点
1.结合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本案例以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治理为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应用能力。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教案:2.1.2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二课时课前准备搜集人类对植被破坏的相关资料和我国荒漠化产生的历史过程资料。
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以及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地理背景。
西北地区荒漠化除了自然原因外还有哪些因素呢?历史上我国西北地区是不是荒漠化的发源地?这就是我们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推进新课板书:(二)人为因素师荒漠化不是简单的荒漠扩张的过程,而是很多块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最终连接在一起,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
虽然自然因素为荒漠化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但人类活动大大加剧了这一过程,并且常常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调查表明,西北地区现代荒漠化土地中,有90%以上是人为因素所致。
(教师引导学生,并提出相关的知识点)读课本图2.5“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分析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生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一方面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所产生的。
西北地区荒漠化人为原因的表现: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
板书:1.原因:(1)人口激增对环境的压力(2)人类自身的活动不当2.表现:(1)过度樵采(2)过度放牧(3)过度开垦(分组讨论)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三个主要人为因素的影响,完成对应填空:师人口过快增长也是荒漠化发生的重要原因。
人口过多往往导致人们生活贫困,增大对现有生产性土地的压力,人们迫于生计而无可选择地采取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和落后的灌溉方式等非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形式,从而加快了荒漠化的发展。
请同学阅读下面材料了解干旱、半干旱地区“掘井”“灌溉”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知识拓展】掘井带来的负面影响图2.6主要补充说明过度放牧的多种形式和后果,通过a、b两图的对照,说明掘井取水可以为尽可能多地放牧提供水源条件,然而,过密的掘井工程,会使水井周围的草场受到过度践踏而无法得到恢复。
这是加速草场退化的重要原因。
灌溉和次生盐渍化“次生盐渍化”是荒漠化的另一个现象。
高中地理必修三 荒漠化的防治
荒漠地区植被生长—水源—决定人口和城市的规模— 由于人口压力—盲目扩大开垦规模—生态用水紧张, 植被退化—绿洲荒漠化
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 加上干旱气候条件下蒸发旺盛—盐分析出—次生盐渍化
三、.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荒漠化防治的内容 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
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干旱程度 极端干旱区 干旱区
沙漠和戈壁(只有在一
些高耸的山地迎风坡,
自然景观
降水稍多,山顶冰雪覆 盖。山地降水和冰雪融
水成为绿洲农牧业生产
的主要水源。)
半干旱 贺 草原 兰 山
内部较大的沙漠和沙地
(3).生态环境 ①漠荒化的自然背景
干旱
物理风化和风 平地多疏松的 大风日数多,且
力作用强盛
沙质沉积物 集中在干旱季节
化 和
沙
更加超载放牧
土地沙化
化
草场载畜量下降
进
程
过度开垦
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特别是沙区边缘)
(从事农业生产,本身就存在着荒漠化的威胁,
在没有防护林保护下)沙质土壤极易遭风蚀——(土壤肥力逐年下降, 作物产量逐年下降,终因经济效益差)形成弃耕地——(植被恢复 困难,继续遭受风蚀)形成流沙地
绿洲地区
荒漠化过程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荒漠化
1.土地退化过程
植地 被面 破裸 坏露
风沙侵蚀 水土流失
土壤水分 养分流失
荒漠般的景观
土地生产力 长期丧失
2、荒漠化的概念— “两区、两因、三退、三化”
干旱、 半干旱 地区
半湿 润区
人类过度 经济活动
土
耕地退化
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2课时)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参考教案(第2课时)五、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荒漠化的防治内容::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预防..: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扭转..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的生产力...2.荒漠化的防治原则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泊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以防为主,保护并有计划地恢复荒漠植被。
3.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和治理重点:①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恢复自然植被人们将水分条件较好,开有一定植物生长的沙漠圈围起来,实行封等优良固沙育草,促使植物天然更新;或者选育梭梭、柠条、沙拐枣.........沙植物进行人工补种.实践证明,这是改造利用沙漠行之有效的方法。
容易,而荒漠变绿洲却非常艰难。
想一想,这是为什么?这是由当地干旱的环境决定的.水分条件消失容易而形成难。
②治理重点: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
4.治理措施⑴合理利用水资源①在农作区主要是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的盐碱化;②在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③在干旱的内陆地区要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⑵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①干旱地区的绿洲地区ⅰ应在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地带进行封沙育草;ⅱ在绿洲前沿地带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积极保护、恢复和发展天然灌草植被)ⅲ在绿洲内部建立农田防护林网,组成一个多层防护体系。
②在缺乏水源的地区利用柴草、树枝等材料,在流沙地区设置沙障工程,拦截沙源、固阻流沙、阻挡沙丘前移.⑶调节农、林用地之间的关系—-宜林则林,宜牧则牧①现有林地应该作为防护林的一部分,不能再毁林开荒。
②绿洲边缘的荒地与绿洲之间的灌草地带,不能盲目开垦,主要用于种树种草,发展林业与牧业。
③对已经造成荒漠化的地方,还应退耕还林,退耕还牧。
⑷采取综台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解决农牧民的能源问题的途径:如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激增
5、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二)具体措施
a.合理利用水资源
西
海陆 位置
东 改善灌溉技术
干旱内陆区
牧区草原
农作区
合理分配河 流水资源 少
减少水井数量
推广节水农业
降水量 多
节 水 农 业
滴灌
喷灌
新疆坎儿井——利用地下水
b.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林 绿 洲 地 区 缺 水 源 地 区 外围沙漠边缘 封沙育草 营造防沙林带 农田防护林网
2.两条原则
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
3.一个重点
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地段
三、荒漠化的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荒漠化的主要人为 原因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具体措施 由原因找对策,对症下药
1、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如营 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 2、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因 地制宜发展林牧业;不再毁林毁草开荒; 退耕还林还草、退耕还牧。 3、合理利用水资源。农作区:改善灌溉 和耕作技术,推广节水农业;牧区草原: 减少水井数量;干旱的内陆地区:合理分 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 4、控制人口增长
天山北部水汽主要来源于北冰洋,北坡属于迎风坡
小结:荒漠化的成因
潜 在 ②物质条件 —— 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威 胁 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大风日数多 ④主要自然因素—气候异常 ①基本条件 ——气候干旱少雨
自然原因
(必要条件)
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根本原因)
人为原因
(决定条件)
人类活动不当
包兰铁路宁夏沙坡头段
c.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现有林地 宜林则林 宜牧则牧 绿洲边缘的 灌草林带 已荒漠化的地方 作为防护林 发展林业、牧业 退耕还林 退耕还牧
沙枣
胡杨
柽柳
锦鸡
木麻黄 主要治沙植物
狼尾草
赤峰农田防护林
内蒙古牧场防护林
紧紧相邻的沙漠和绿洲
d.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 营造薪炭林 开源 解决能源 新建沼气池 利用风能、太阳能 节流 推广省柴灶
的途径
省柴灶
兴建沼气池
利用太阳能
e.控制人口增长 建立人口、 资源、环境 协调发展的生 态系统 利 于 防 治 荒 漠 化
控制人口增长 提高人口素质
三: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根 本 原 因
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方法(必记)
明确区域地理位置和范围 (确定环境问题) 自然 原因 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人为 原因 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 人口激增 不合理生产活动 气候、地形、土壤 、水文、植被
生物 措施
前沿地带
内部
工程 措施
流沙地区
设置沙障工程
治沙措施
生物治沙
建防护林带
治沙措施
工程治沙
整治措施——生物措施:植树造林 工程措施:设置沙障工程 梭梭
植树造林
设置沙漳
稻草方格沙障 棉布充沙沙障 高立式多带挡沙墙
设置沙障——草方格
草 方 格 有 何 作 用 ?
腾格里沙漠
沙坡头 中卫
1、增加地 表粗糙度, 削减风力; 2、截留水分, 提高沙层含 沙量
巴 丹
5564 m
吉 林 沙 漠
(4)针对上述情况,该区域可以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退耕还林;合理放牧;保护植被,增加植被覆盖率; 合理利用水资源
图 18
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一) 荒漠化的防治可以概括为: “三项内容、两条原则和一个重点” 1.荒漠化防治的内容 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 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 (2012· 广东高考)加拿大地广人稀,西南部地区地形复杂, 欧肯那根河谷是世界著名的冰酒产地。根据加拿大西南部某 地区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加拿大西部草原地区历史上由于过度开垦与放牧,加上连年干 旱,植被遭到了破坏,土地资源退化。为应对这种危机,当地可 能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①少耕、免(休)耕,退耕还草; ②加强牧场生态管理, 划区轮牧;③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广节水农业; ④调节农、林、 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水资源利用不当
课前复习:
1、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荒漠化日趋严重,其关键是缺 水,为了解决水资源问题,行之有效的是( D ) A.启动“南水北调”西线方案,再从黄河引水到甘肃和新疆 B.利用科技手段,增加山岳冰川融水量,使塔里木河水量 增加。 C.限制畜牧业发展,使草场得到生息和恢复 D.发展节水灌溉、绿洲农业,采取休耕制,退耕还草、退 耕还林保护生态资源。
D
[09年广东省高考题]长江上游地区地形复杂,自然资源较丰富, 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800~1600mm之间。根据所学知识和下列资 料,回答。
(1)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 是 旱地 ;在地形坡度5°~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 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 增大 。(4分)
降水 、 地形坡度 (2)影响该区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有_________ _______、
[例2]发源于祁连山的弱水经 河西走廊,最终流入内蒙古 自治区境内。图18为“河西 走廊弱水流域简图”。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24分) (3) 弱水下游流入甲、乙两湖,
乙湖于上世纪后期彻底干枯, 成为沙尘暴源地之一。造成这 一结果的人为原因有 过度开垦 、__________ 过度放牧 、 ___________ 过度樵采 、 水资源利用不当 __________ __________。
制定综合治理的措施
由原因找对策,对症下药 (人为原因为主)
4、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荒漠化日趋严重,其关键是缺 水,为了解决水资源问题,行之有效的是( ) A.启动“南水北调”西线方案,再从黄河引水到甘肃和新疆 B.利用科技手段,增加山岳冰川融水量,使塔里木河水量 增加。 C.限制畜牧业发展,使草场得到生息和恢复 D.发展节水灌溉、绿洲农业,采取休耕制,退耕还草、退 耕还林保护生态资源。
第一节
荒漠பைடு நூலகம்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知识拓展
北坡
思考 讨论:
判断天山中 部降水量最 多的位置在 南坡还是北 坡?大约海 拔在多少米? 为什么会在 天山的这一 侧降水偏多?
2000m
思考 讨论:
判断天山中 部降水量最 多的位置在 南坡还是北 坡?大约海 拔在多少米? 为什么会在 天山的这一 侧降水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