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积并行算法设计与分析
神经网络中的卷积算法并行化
神经网络中的卷积算法并行化神经网络是一种模仿人类神经系统的计算模型,其应用涵盖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已成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
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是神经网络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其使用卷积算法来处理输入数据,从而达到特征提取和分类的目的。
卷积算法的并行实现是优化卷积神经网络性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将从卷积算法和并行化实现两个角度,探讨神经网络中卷积算法并行化的方法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一、卷积算法卷积是数学中的一种运算方式,可用于描述两个函数之间的关系,它在信号处理、图像处理、深度学习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在神经网络中,卷积运算的作用是提取特征,例如在图像分类任务中,卷积层会将原始图像中的边缘、角点等特征提取出来,以供后续层级的分类器使用。
卷积运算的公式为:$s(t)=\sum_{a=-\infty}^{\infty}x(a)h(t-a)$其中,$s(t)$是输出信号,$x(t)$是输入信号,$h(t)$是卷积核。
卷积过程中,卷积核在输入信号上滑动,每次取出一个窗口与输入信号做点积运算,得到输出信号中对应的一个值。
卷积运算的时间复杂度为$O(n^2)$,其中$n$是信号长度,对于高维输入数据,卷积运算的复杂度更高。
为了提高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速度和性能,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优化算法,例如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卷积、分组卷积、膨胀卷积等,这些算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计算量。
二、并行化实现神经网络中的卷积算法可以使用多种并行化实现方法来加速运算,例如数据并行、模型并行、异构计算等。
1.数据并行数据并行是指将同一模型的输入数据划分为多份,分配到不同的计算节点上并行处理,最终将多个计算节点的输出结果合并起来。
数据并行的并行性较高,适合处理大批量数据,但是需要对模型参数进行复制,占用较高的内存和带宽资源。
2.模型并行模型并行是将模型划分为多份,分配到不同的计算节点上并行处理,最终将多个计算节点的计算结果进行组合。
《基于并行空洞卷积的2.5D胸腔CT气道自动分割》
《基于并行空洞卷积的2.5D胸腔CT气道自动分割》一、引言在医学影像处理领域,胸腔CT(Computed Tomography)图像分析是诊断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
其中,气道分割是CT 图像处理的关键任务之一。
传统的气道分割方法主要依赖于手动标记或半自动方法,但这些方法效率低下且易受人为因素影响。
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分割方法在医学影像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行空洞卷积的2.5D胸腔CT气道自动分割方法,以提高分割的准确性和效率。
二、相关工作在医学影像处理领域,深度学习已被广泛应用于图像分割任务。
其中,卷积神经网络(CNN)因其强大的特征提取能力在图像分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气道分割方面,基于U-Net架构的模型已被证明具有较好的性能。
然而,传统的卷积操作在提取上下文信息方面存在局限性,这可能导致在处理CT图像时出现细节丢失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引入了并行空洞卷积(Atrous Convolution)来提高特征提取的准确性。
三、方法本文提出的基于并行空洞卷积的2.5D胸腔CT气道自动分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数据预处理:对原始CT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去噪、归一化等操作,以便于后续的模型训练。
2. 构建模型:采用U-Net架构作为基础模型,通过引入并行空洞卷积来提高特征提取能力。
在卷积层中,采用不同膨胀率的空洞卷积来扩大感受野,从而更好地捕捉上下文信息。
3. 训练模型:使用标注的CT图像作为训练数据,通过优化损失函数来训练模型。
损失函数采用交叉熵损失和Dice损失的组合,以平衡正负样本的不均衡性并提高分割准确性。
4. 模型评估与优化:使用测试数据集对模型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模型进行优化。
同时,采用并行计算技术来加速模型的训练和推理过程。
四、实验与结果为了验证本文方法的性能,我们进行了以下实验:1. 数据集:使用公开的胸腔CT图像数据集进行实验,包括正常和异常气道的数据。
GPU图像处理的FFT和卷积算法及性能分析
2008,44(2)ComputerEngineeringandApplications计算机工程与应用1引言现代数字图像处理包括很多技术,从简单的图像模糊、锐化,雾化到复杂的高动态范围(HDR)图像的色调映射,基本上都使用了一种或者多种图像滤波器的组合。
因此可以说图像滤波器是现代计算机图形学中的关键要素之一。
图像滤波中,又分为两种不同的基本方式:在空间域中的滤波和在频域中的滤波。
在空间域中的滤波很简单,只需要将待滤波的图像和滤波器核进行卷积运算;而在频域的滤波则需要先将图像通过傅立叶变换转换到频域上,然后乘以适当的滤波器,最后,通过傅立叶反变换转换到空间域中。
这两种方式在不同的情况下有着各自的缺点和优点,而且在CPU上的实现已经是成熟通用的方法广为人们熟知。
然而由于这两种方法都存在计算量巨大的特点,当待处理的图像比较大的时候,CPU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其的性能往往不能满足图像滤波的实时性要求。
图形处理器(GPU)为SIMD架构,决定了它非常适合处理大量数据诸如图像、音频的这类任务。
早期的GPU由于是固定管线结构,自由度非常小,人们难以利用其进行3D图形运算之外的工作。
自从Microsoft推出DirectX8以后,GPU工作管线中加入了可编程单元,使得人们可以使用GPU进行一些通用的计算,同样,也给使用GPU进行图像滤波处理提供了可能。
关于在GPU上实现FFT算法,Moreland和Angel[1]可能是首先进行尝试的,但由于当时条件限制(他们使用的是NV5000系列的GPU),许多工作还无法在GPU上实现;Sumamaweera和Liu[2]在医疗图像处理上做了很有效地尝试,他们使用时间抽取算法实现FFT并把计算量在顶点着色器和像素着色器中做了分摊,但是这种分摊并没有收到很明显的效果,因为老架构的GPU顶点运算单元和像素运算单元存在运算能力的不均衡。
本文采用了频率抽取算法在GPU上实现了FFT算法,在实时图像处理方面将FFT和卷积算法就性能和GPU实现的适应性方面进行了比较。
fpga 快速傅里叶变换实现卷积
标题:FPGA实现快速傅里叶变换加速卷积的原理与应用在当今信息时代,数字信号处理和数据处理已经成为许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而在处理这些信号和数据时,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和卷积运算是常用的数学工具。
在很多实际应用中,由于其高复杂度,这两个运算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然而,通过利用现代的FPGA技术,我们可以实现这些运算的高效加速,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FPGA来加速实现快速傅里叶变换卷积。
1. 背景介绍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是一种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的快速算法。
它不仅可以用于频域分析和信号处理,还被广泛应用于图像处理、通信、雷达和生物医学领域等。
而卷积运算则是数字信号处理和图像处理中常见的运算之一,用于实现信号的滤波、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等。
然而,这两种运算都具有较高的计算复杂度,特别是在涉及大规模数据时,传统的处理方法往往效率低下。
2. FPGA加速计算的优势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是一种灵活可编程的数字集成电路,它通过可编程的逻辑单元和可编程的连接网络,可以实现大规模的并行计算和高速数据处理。
这使得FPGA在加速计算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
与传统的CPU和GPU相比,FPGA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快速定制和优化,提供更高的计算密度和更低的功耗。
利用FPGA来加速实现FFT和卷积运算,可以大幅提高运算速度和效率。
3. FPGA实现快速傅里叶变换在实现FFT时,FPGA可以充分利用其并行计算的特性,通过设计合适的硬件结构和算法,实现FFT运算的高效加速。
可以采用基于蝶形运算单元(Butterfly)的并行计算结构,利用FPGA的片上资源进行数据流控制和计算单元的并行化。
通过巧妙的数据流设计和数据重用策略,还可以有效地减少时序延迟和资源消耗,进一步提高FFT算法的运行速度。
在实际应用中,基于FPGA的FFT加速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通信系统、无线电频谱监测和图像处理等领域。
算法设计与分析教学大纲
算法设计与分析教学大纲课程概述算法设计与分析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
学习该课程对学习其他专业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也对培养计算思维和求解问题的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面对各个应用领域的大量实际问题,最重要的是分析问题的性质并选择正确的求解思路,即找到一个好的算法。
特别是在当今复杂、海量信息的大数据处理中,一个好的算法往往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本课程注重针对实际问题需求,进行数学建模并选择高效求解算法的训练,为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打下必要的基础。
课程主要内容涉及:面对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设计正确的求解算法、算法的效率估计、改进算法的途径、问题计算复杂度的估计、难解问题的确定和应对策略等等。
本课程是算法课程的基础部分,主要涉及算法的设计、分析与改进途径,其他有关计算复杂性的内容将在后续课程"算法设计与分析(高级)"中加以介绍。
课程的内容分成两大部分:算法的基础知识和通用算法设计技术与分析方法。
算法基础知识部分主要介绍算法相关的基本概念和数学基础。
比如,什么是算法的伪码描述?什么是算法最坏情况下和平均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算法时间复杂度函数的主要性质,算法复杂度估计中常用的数学方法,如序列求和及递推方程求解。
通用算法设计技术与分析方法部分主要介绍分治策略、动态规划、贪心法、回溯与分支限界等算法设计技术。
重点介绍这些设计技术的使用条件、分析方法、改进途径,并给出一些重要的应用。
授课目标本课程从算法复杂性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原理入手,以讲授算法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原理、算法优化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为主,通过典型的问题及其相应的求解算法,以及算法复杂性的分析,达到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方法,并鼓励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大纲01第一周基础知识(1)算法的基本概念及伪码描述,函数的渐近的界。
课时1.1 本周教学内容简介1.2 算法设计的两个例子1.3 问题的计算复杂度:排序问题1.4 货郎问题与计算复杂性1.5 算法及其时间复杂度1.6 算法的伪码表示1.7 函数的渐近的界1.8 有关函数渐近的界的定理1.9 几类重要函数02第二周基础知识(2)序列求和方法,递推方程求解。
卷积神经网络的并行计算优化技巧与实践经验
卷积神经网络的并行计算优化技巧与实践经验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在图像处理、语音识别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然而,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计算复杂度的增加,如何优化CNN的计算效率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探讨卷积神经网络的并行计算优化技巧与实践经验。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卷积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
CNN是一种由多个卷积层、池化层和全连接层组成的神经网络模型。
其中,卷积层通过卷积操作提取输入特征的空间结构信息,池化层则通过降采样操作减少特征的维度,全连接层则将高维特征映射到输出空间。
在CNN的计算过程中,卷积层是最耗时的部分,因此优化卷积计算是提高整个网络的计算效率的关键。
在卷积计算中,矩阵乘法是一个重要的运算。
传统的矩阵乘法算法是串行执行的,无法充分发挥计算资源的并行性。
为了提高计算效率,可以采用并行计算的方法。
一种常用的并行计算方法是使用图像分块技术,将输入特征图和卷积核划分成若干个小块,然后分别进行计算。
这样可以将计算任务分配给多个计算单元,并行执行,从而提高计算效率。
除了图像分块技术,还可以采用多线程的方式进行并行计算。
多线程可以将计算任务分配给多个线程,并行执行。
在多线程并行计算中,需要注意线程的同步和互斥问题,以避免数据竞争和死锁等问题的发生。
此外,还可以使用GPU进行并行计算。
GPU具有大量的计算核心和高速的内存带宽,可以同时执行大量的计算任务,提高计算效率。
除了并行计算技巧,还可以通过减少冗余计算来提高CNN的计算效率。
在卷积计算中,存在大量的冗余计算,可以通过重用计算结果来减少计算量。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局部响应归一化(Local Response Normalization, LRN)技术。
LRN 技术可以通过对输入特征图进行归一化操作,减少计算量并提高计算效率。
此外,还可以通过网络剪枝和量化技术来减少网络的计算量。
《大数据挖掘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2022版)
《大数据挖掘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表1 课程基本情况表二、课程简介(中英文版)《大数据挖掘及应用》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院智能科学技术的必修课,是掌握数据分析能力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
本课程首先讲授了数据分析的基本知识概念、数据分析预处理的手段,接着从数据分析方法的角度,介绍了数据挖掘关联分析、分类以及聚类三大类算法的基本知识、必要理论基础以及一些经典的数据挖掘算法。
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系统地获得数据分析方法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技术,掌握关联规则分析、分类和聚类等数据挖掘算法,从而使学生学会利用数据预处理和数据挖掘的技术去分析和解决不同行业应用领域中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获取知识的问题,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知识的运用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大数据挖掘及应用》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必修课,是培养学生具备数据分析能力的重要专业课程。
本课程教学内容涵盖了数据分析从特征提取,特征工程直至模型构建和可视化的全流程。
具体包括数据分析的基本知识概念,各种不同数据分析预处理的手段,以及不同类型的经典数据分析方法,如数据分析的关联分析、无标签分析以及有标签分析三大类算法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原理。
和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数据仓库基础知识介绍。
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获得数据挖掘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本课程重点学习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分类和聚类算法,并注重培养学生熟练的编程能力和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从海量数据中挖掘知识的能力,有助于学生能够利用相关算法去分析法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学习后续课程和进一步增强计算机编程能力奠定必要的算法基础.课程目标对应的学生知识和能力要求如下:课程目标1: 掌握数据挖掘基本概念和数据预处理知识(支撑毕业要求2.2)课程目标2:掌握关联规则分析、分类分析、聚类分析、深度学习中的经典算法,熟悉算法原理和理论基础(支撑毕业要求3.2)课程目标3: 掌握关联规则分析、分类分析、聚类分析、深度学习中的实验评价指标(支撑毕业要求4.2)课程目标4:熟悉分布式与并行计算基本概念及技术知识,能够对各类数据分析算法进行综合运用,具备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支撑毕业要求5.3)课程目标5:通过撰写报告和口头表达,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支撑毕业要求10.1)四、“立德树人”育人内涵结合数据挖掘课程的相关教学内容,通过对数据分析算法与应用技术的讲授、课程大作业、前沿技术探讨等教学组织形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人工智能伦理和法律意识,以及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踏实严谨的科学素养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与创新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到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变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爱党爱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
关于信道编码中Turbo码的原理与实现
Turbo码的编码原理及实现摘要纠错码技术作为改善数字通信可靠性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数字通信的各个领域中获得极为广泛的应用。
Turbo码是并行级联递归系统卷积码,在接近Shannon 限的低信噪比下能获得较低的误码率,现已被很多系统所采用。
本文分析了Turbo码编码译码的原理,为了使Turbo码仿真更容易,研究并建立了基于Matlab 中Simulink通信模块的Turbo码仿真模型。
使用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在信噪比相同的情况下,交织长度越大、迭代次数越多、译码算法越优,Turbo码性能越好,设计实际系统时,应综合考虑各因素。
关键词:Turbo码;Simulink仿真;交织长度;迭代次数AbstractAs an effective means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 error correcting code technology is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Turbo code is a parallel concatenated recursive systematic convolutional code, which can obtain lower bit error rate in the low SNR near Shannon limit,which is now used by many systems.In this paper,the principle of Turbo coding and decoding is analyzed,in order to make the Turbo Code simulation easier,a Turbo code simulation model based on Simulink module of Matlab is studied. Simulation result using the established model shows that the longer interleaving length,the more iteration times and the better decoding algorithm bring the better Turbo code performance with the same SNR value.Keywords:Turbo code;Simulink simulation;Interleaving length;Iteration times;引言根据Shanno噪信道编码定理,在信道传输速率R不超过信道容量C的前提下,只有在码组长度无限的码集合中随机地选择编码码字并且在接收端采用最大似然译码算法时,才能使误码率接近为零。
PipeCNN一种基于软件流水线的并行化卷积神经网络方法
Abstract:Aimingatthetraditionalmodelparallelmethodsforacceleratingconvolutionneuralnetwork(CNN)tendtohave lowutilization,thispaperproposedPipeCNN,whichacceleratedCNNwithsoftwarepipeline.Firstly,thispaperstudiedthefor wardpropagationandbackpropagation,andthenexploreddatacorrelationduringtraining.Secondly,itparallelizedCNNwiththe supportofsoftwarepipeline,andthenanalyzedtwofeasiblegradientupdatingmethodsinPipeCNN.Finally,itusedcircularqueue torealizecommunicationbetweentwolayersandthenproposedataskallocationalgorithmtodivideCNNintoworkingparts.Ex perimentsshowthatthemethodcanobtaingoodspeedupandutilizationwhileensuringtheaccuracyofthemodel.Itshowsthat softwarepipelinecaneffectivelysolvetheproblemoflowutilizationinmodelparallel,andacceleratethetrainingofCNN. Keywords:convolutionalneuralnetwork(CNN);softwarepipeline;modelparallelism;deeplearning
《并行程序设计导论》第三章
常见实现
MPI、PVM、Concurrent ML等。
数据并行编程模型
定义
数据并行编程模型将数据划分为多个独立的部分,每个 部分可在不同的处理器上并行处理。
缺点
需要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划分和调度,以确保负载均衡和 避免数据依赖问题。
ABCD
优点
适用于数据密集型应用,可充分利用多核/多线程处理器 的计算能力,提高程序执行效率。
并行算法设计原则
分解
将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可以并行执行的子问题,以便在多个处理单元上 同时进行计算。
平衡负载
确保各个处理单元的计算负载大致相等,避免出现某些处理单元空闲 而其他处理单元过载的情况。
减少通信
尽量减少处理单元之间的通信开销,因为通信通常比计算更耗时。可 以通过采用局部性原理和选择合适的数据分布策略来实现。
• 信号(Signal):信号是一种比较复杂的通信方式,用于通知接收进程有某种 事件发生。
• 共享内存(Shared Memory):共享内存就是映射一段能被其他进程所访问 的内存,这段共享内存由一个进程创建,但多个进程都可以访问。共享内存是 最快的 IPC 方式,它是针对其他进程间通信方式运行效率低而专门设计的。它 往往与其他通信机制,如信号量,配合使用来实现进程间的同步和通信。
进程同步机制
信号量(Semaphore)
信号量是一个计数器,可以用来控制多个进程对共享资源的访问。它常作为一种锁机制,防止某进程 正在访问共享资源时,其他进程也访问该资源。因此,主要作为进程间以及同一进程内不同线程之间 的同步手段。
互斥锁(Mutex)
互斥锁是一种简单的加锁的方法来控制对共享资源的访问,互斥锁只有两种状态,即上锁( lock )和解锁 ( unlock )。
并行算法与并行计算:利用多核处理器提升性能
并行算法与并行计算:利用多核处理器提升性能随着计算机硬件性能的不断提升,多核处理器已经成为主流。
并行算法和并行计算正因此变得日益重要,它们可以充分发挥多核处理器的性能,提升计算效率。
本文将介绍并行算法与并行计算的概念、基本原理、应用领域以及发展趋势,以及多核处理器对并行计算的影响。
一、并行算法与并行计算概念1.1并行算法并行算法是指能够并行执行的计算机算法。
与串行算法相比,它可以充分利用硬件的并行性能,提高计算速度。
并行算法可以分为数据并行和任务并行两种方式。
数据并行是指将数据分成多个部分,分配给不同的处理器进行并行计算。
例如,对一个大型矩阵进行相乘运算时,可以将矩阵分成多个小块,然后分配给不同的处理器并行计算。
任务并行是指将计算任务分成多个子任务,分配给不同的处理器并行执行。
例如,对一个复杂的任务进行分解,然后分配给多个处理器同时计算,最后将结果合并得到最终的结果。
1.2并行计算并行计算是指利用多个处理器同时执行计算任务,以提高计算效率的计算模式。
它可以通过多核处理器、多处理器集群、GPU等硬件实现。
并行计算可以分为共享内存并行和分布式并行两种模式。
共享内存并行是指多个处理器共享同一块内存,通过并行的方式访问内存中的数据,从而实现并行计算。
例如,多核处理器就是一种典型的共享内存并行的硬件架构。
分布式并行是指多个处理器分布在不同的计算节点上,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和协作,实现并行计算。
例如,计算节点可以是多台计算机组成的集群,每台计算机上运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二、并行算法与并行计算的基本原理2.1并行计算模型并行计算模型是指描述并行计算过程的抽象模型,有助于理解并行计算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常见的并行计算模型包括SPMD模型、MIMD模型和SIMD模型。
SPMD(Single Program Multiple Data)模型是一种最常见的并行计算模型。
它是指多个处理器执行相同的程序,但处理不同的数据。
通常通过线程和进程的方式来实现。
卷积神经网络的并行计算与加速方法
卷积神经网络的并行计算与加速方法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简称CNN)是一种在计算机视觉和图像识别领域广泛应用的深度学习模型。
随着数据规模和网络结构的不断扩大,CNN的计算复杂度也随之增加,导致训练和推理过程变得十分耗时。
为了提高CNN的计算效率,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并行计算和加速方法。
一种常见的并行计算方法是数据并行。
在数据并行中,将输入数据划分为多个小批次,分配给不同的计算节点进行处理。
每个计算节点都有自己的模型副本,通过计算梯度并进行参数更新,从而实现模型的并行训练。
数据并行的优点是易于实现和扩展,适用于大规模的分布式计算环境。
然而,数据并行的缺点是通信开销较大,特别是在模型参数较多的情况下,节点之间需要频繁地进行参数同步,导致训练效率下降。
为了减少通信开销,研究者们提出了模型并行的方法。
在模型并行中,将模型的不同层分配给不同的计算节点进行计算。
每个计算节点只负责处理部分模型,通过节点之间的消息传递来实现模型的并行计算。
模型并行的优点是减少了节点之间的通信开销,适用于模型参数较多的情况。
然而,模型并行的缺点是实现和调试较为困难,需要对模型进行分割和重组,同时需要考虑节点之间的数据依赖关系。
除了并行计算方法,还有一些加速方法可以提高CNN的计算效率。
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使用硬件加速器,如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简称GPU)和张量处理器(Tensor Processing Unit,简称TPU)。
这些硬件加速器具有并行计算和高速存储等特性,能够显著加快CNN的训练和推理速度。
另外,还有一些优化技术,如卷积算法的优化、参数剪枝和量化等,可以减少CNN的计算量和存储需求,从而提高计算效率。
总结起来,卷积神经网络的并行计算与加速方法包括数据并行、模型并行、硬件加速器和优化技术等。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选择和组合,以提高CNN的计算效率。
(整理)卷积运算及算法实现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报告卷积运算及算法实现专业:通信工程班级:通信08-2BF组次:第10组姓名:周杰学号:14082300925卷积运算及算法实现一、 设计目的卷积运算是一种有别于其他运算的新型运算,是信号处理中一种常用的工具。
随着信号与系统理论的研究的深入及计算机技术发展,卷积运算被广泛地运用到现代地震勘测,超声诊断,光学诊断,光学成像,系统辨识及其他诸多新处理领域中。
了解并灵活运卷积运算用去解决问题,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和动手能力,才是学习卷积运算的真正目的。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一方面加强对《数字信号处理》这门课程的理解和应用,另一方面体会到学校开这些大学课程的意义。
二、设计任务探寻一种运算量更少,算法步骤更简单的算法来实现卷积运算,文中主要通过阶梯函数卷积计算方法和斜体函数卷积计算方法对比来得出最终结论。
三、设计原理1,什么是卷积?卷积是数字信号处理中经常用到的运算。
其基本的表达式为:()()()∑=-=nm m n x m h n y 0换而言之,假设两个信号f 1(t)和f 2(t),两者做卷积运算定义为 f(t)d 做一变量代换不难得出:f(t) d =f 1(t)*f 2(t)=f 2(t)*f 1(t)在教材上,我们知道用图解法很容易理解卷积运算的过程,在此不在赘述。
2,什么是阶梯函数所谓阶梯函数,即是可以用阶梯函数u(t) 和u(t-1)的线性组合来表示的函数,可以看做是一些矩形脉冲的集合,图1-1给除了两个阶梯函数的例子。
1—1其中f(t)=2u(t)+u(t-1)-2u(t-2)-u(t-3),h(t)= 2u(t)-u(t-1)+2u(t-2)-3u(t-3).以图1—1中两个阶梯函数为例介绍本文提出的阶梯函数卷积算法。
根据卷积的性质(又称为杜阿美尔积分),上述f(t)与h(t)的卷积等于f(t)的导数与h(t)的积分的卷积,即:f(t)*h(t)=*由于f(t)为阶梯函数,因此其导数也为冲击函数及其延时的线性组合,如图1—2(a)所示。
高性能计算与大规模数据处理
高性能计算与大规模数据处理一、高性能计算1.1 定义:高性能计算是指使用高性能计算机进行科学计算、工程计算和数据分析等活动。
高性能计算机通常具有高速的处理器、大容量的内存和快速的存储系统。
1.2 分类:(1)并行计算:通过将计算任务分散到多个处理器上同时执行,提高计算速度。
(2)分布式计算:通过将计算任务分散到多台计算机上,通过网络进行协同计算。
(3)云计算:通过网络提供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应用程序等,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灵活配置和使用。
1.3 应用领域:(1)科学研究:如物理、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领域的研究。
(2)工程技术:如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石油勘探等领域的设计和分析。
(3)社会经济:如金融分析、物流优化、城市规划等领域的问题解决。
二、大规模数据处理2.1 定义:大规模数据处理是指对海量数据进行收集、存储、管理和分析等活动,以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
2.2 数据处理技术:(1)数据采集:通过各种方式(如传感器、网络爬虫等)获取大量数据。
(2)数据存储:使用数据库、数据仓库等存储大量数据。
(3)数据清洗:去除重复、错误和不完整的数据,提高数据质量。
(4)数据挖掘:通过算法和统计方法从大量数据中发现模式、趋势和关联。
(5)数据分析:对大量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以解决实际问题。
2.3 应用领域:(1)互联网:如搜索引擎、推荐系统、社交网络分析等。
(2)金融:如信用评级、风险管理、股票市场分析等。
(3)医疗:如疾病预测、药物研发、医疗数据分析等。
(4)政府:如公共安全、城市管理、政策分析等。
高性能计算为大规模数据处理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资源,使得大规模数据处理成为可能。
同时,大规模数据处理的需求也推动了高性能计算技术的发展。
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
习题及方法:1.习题:并行计算与分布式计算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方法:并行计算与分布式计算的主要区别在于计算任务的执行方式。
一种CNN网络卷积并行计算方法
造
造
造
沂砸匀 伊宰 伊悦 袁与之对应的卷积核张量为
枣造
造
造
造
沂砸澡 伊憎 伊悦 袁砸
是张量空间遥
卷积运算的数学表达院
澡憎糟
移移移 蚤垣员 造垣员 造垣员
赠蚤 躁 糟 越
造垣员 造垣员
造
曾蚤 垣蚤躁 垣躁袁糟伊枣蚤袁躁袁糟袁糟造垣员
蚤 越 园躁 越 园糟 越 园
第
造垣员
层的输出
赠造垣员 蚤
尧躁造垣员
尧糟造垣员
卷积过程对并行计算并不友好袁二维卷积更增加了复杂度遥本 文设计的计算方式利用时间上的延展将卷积核矩阵 枣咱酝袁晕暂分解为多 个向量邀枣酝袁园袁枣酝袁员袁噎袁枣酝袁晕原员妖袁将二维卷积分解为了一维卷积如图 圆遥 在 一维卷积的基础上将输入并行方式转为输出并行袁 并在卷积核一 维的基础上再做时间上的延展袁将卷积运算的乘法改为串行遥
杉山 陨渊酝軓憎垣园袁澡袁晕糟澡 垣园冤 噎 陨渊酝軓憎垣酝原员袁澡袁晕糟澡 垣园冤 煽衫
軃陨酝袁晕渊軓憎袁澡袁糟澡 冤越山
讵
埙
讵
衫
删山陨渊酝軓憎垣园袁澡袁晕糟澡 垣晕原员冤 噎 陨渊酝軓憎垣酝原员袁澡袁晕糟澡 垣晕原员冤闪衫
其中咱酝 晕暂是我们选择并行计算的长度袁根据嵌入式平台
野感受野冶概念遥 圆园员圆 年袁郧藻燥枣枣则藻赠 耘 匀蚤灶贼燥灶 提出 粤造藻曾原晕藻贼咱员暂取
得了 陨皂葬早藻晕藻贼 图像分类竞赛冠军到 圆园员缘 年在改进了 粤造藻曾原
晕藻贼 的激活函数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卷积神经网络在 陨皂葬早藻晕藻贼 数据集上的性能
为 源援怨源豫第一次超过了人类的 缘援员豫遥 近年来随着数据和硬件设
叶工业控制计算机曳圆园员怨 年第 猿圆 卷第 圆 期
基于System_Generator的大规模快速卷积算法设计与实现
基于System_Generator的大规模快速卷积算法设计与实现随着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s)在图像处理、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CNNs中存在大量的卷积操作,其计算量庞大,导致了执行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ystem_Generator的大规模快速卷积算法。
首先,我们使用System_Generator这一工具进行卷积算法的设计。
System_Generator是一种用于FPGA设计的工具,可以通过图形化界面快速生成硬件描述语言(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 HDL)代码。
在设计卷积算法时,我们利用System_Generator的并行计算能力,将卷积操作分解为多个子操作,并使用并行计算的方式进行处理。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计算效率,减少计算时间。
其次,我们针对大规模卷积操作的需求,对算法进行优化。
通过对卷积过程的分析,我们发现在计算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冗余计算。
为了减少冗余计算,我们对卷积操作进行剪枝处理,只计算必要的部分。
此外,我们还引入了快速卷积算法中的一些优化技术,如多级缓存和数据重用等,以进一步提高计算效率。
最后,我们使用System_Generator生成的HDL代码进行实现。
通过将算法转化为硬件电路的形式,可以充分利用FPGA的并行计算能力。
我们使用一台高性能的FPGA开发板进行实验,并对比了传统的软件实现和基于System_Generator的硬件实现。
实验结果表明,基于System_Generator的大规模快速卷积算法在计算效率上具有显著优势,能够大幅缩短计算时间。
总之,本文基于System_Generator提出了一种大规模快速卷积算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在计算效率方面的优势。
该算法可以在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提高计算效率和加速模型训练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全光卷积和光学卷积
全光卷积和光学卷积光学领域一直是科学与技术发展的热点之一,而光学卷积作为光学信号处理中的重要算法之一,在图像处理、光学通信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然而,传统的光学卷积算法存在着一些局限性,无法满足高精度和高效率的要求。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全光卷积技术应运而生。
全光卷积是一种利用光学器件实现的全场卷积过程,它能够充分发挥光的高速度和并行计算的特点,实现快速的信号处理。
相比于传统的电子卷积,全光卷积具有计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能耗低的优势。
同时,全光卷积还可以实现大规模并行计算,适用于处理复杂的图像和信号。
全光卷积的基本过程是,首先通过空间光调制器(SLM)对输入信号进行干涉编码,然后经过透镜系统进行光学传播,最后通过光传感器进行光强读取。
在光学器件的控制下,输入信号与光进行干涉与叠加,得到输出信号的光强分布,从而实现了卷积运算。
与传统的电子卷积相比,全光卷积具有以下优势:1. 高速计算:光的传播速度非常快,而且光学器件能够同时处理多个像素,使得全光卷积具有比电子卷积更快的计算速度。
这在实时图像处理和高速通信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2. 高计算精度:由于光学器件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干涉和叠加,全光卷积可以达到更高的计算精度。
这对于精细图像处理和高精度信号分析非常重要。
3. 并行计算:光的并行性使得全光卷积可以同时处理多个像素,实现大规模的并行计算。
这对于处理大尺寸的图像和复杂的信号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全光卷积具有很多优势,但是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难点。
首先,光学器件的制备和调控成本较高,需要精密的光学元件和复杂的控制系统。
其次,光学器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是一个问题,需要通过优化设计和精确控制来保证性能。
此外,光学系统中的光损耗和光衍射等现象也会影响全光卷积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提高全光卷积的性能和可靠性。
他们通过优化光学器件的材料和结构,改进光学调制和传感技术,提高全光卷积的计算速度和计算精度。
基于MPI的卷积计算并行实现
计算 机 测 量 与 控 制 .2016.24(1) 犆狅犿狆狌狋犲狉 犕犲犪狊狌狉犲犿犲狀狋 牔 犆狅狀狋狉狅犾
算法、设计与应用
文章编号:1671 4598(2016)01 0292 03 DOI:10.16526/j.cnki.11-4762/tp.2016.01.081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0 引 言
近年来,受到程工艺的限制,单核处理器的性能已接近极 限,通过提高单处理器的时钟频率来提高计算机性能的方法越 来越难以达到良 好 的 效 果。 因 此, 多 核 技 术 成 为 CPU 制 造 商 显 著 提 高 处 理 器 的 性 能 的 共 同 解 决 方 案[12]。 多 核 设 备 为 应 用 程序提供了并行计算的硬件平台,使计算机的计算速度得到了 巨大提高。而另一方面,在数字信号处理领域中,要处理的数 据量越来越庞大,实 时 性 的 要 求 也 越 来 越 高,, 将 并 行 处 理 的 思想运用在信号处理中,构建一个具有并行性的系统,必将是 一个未来发展的趋势。
犿 =犾狅狑
犿)狋狅狆 犾狅狑
= =
min(狀,犖1 -1) max(0,狀+1- 犖2
)
(1)
为了能更直观地理解卷积公式,如图1所示,固定犺(狀) 序
列 不 动 ,将 狓(狀) 序 列 以狓(0) 作 对 折 ,狔(0) 等 于犺(0) 和狓(0) 的 乘 积 ,
然 后 将狓(狀)序 列 往 右 平 移 一 位 ,再 作 乘 积 相 。两个进程可以通过调用函数来进行通信:一个进程调 用发送函数,另一个调用接收函数。将消息传递的实现称为消 息传递接口,即 MPI。
MPI有多 种 免 费 的、 高 效 的 实 现 版 本, 包 括 MPICH, LAM 和 MPI/Pro 等, 其 中 MPICH 是 目 前 最 主 流 的 一 种 版 本,大多并行计算机厂商都提供对它的支持。
卷积并行算法设计与分析
C)Others: ([(K+1)M-1]2/(K2M2)+1)N2+PM2+N2/(K2M2);
(2)从任务调度的角度来考虑;
P q + r - 1 + M -1
进 程
需 要 原 始 矩 阵
计 算 结 果 矩 阵
0
#
I Y ' [ 0 .. q M 1 ]
I Y ' [ q 1 .. 2 q M
… …
共
q
M
行
C
C
Y
[ 0 .. q ]
共 q+1 行
1
#
]
共
q
M
行
Y
[ q 1 .. 2 q 1
共
C
Y
[ rq r .. r 1 q r 1 ]
共 q 行
q
M 1
行
(r+ 1 )
#
I Y ' [ r 1 q r .. r 2 q M r 2 ]
共
C
Y
[ r 1 q r .. r 2 q r 1 ]
第七章 卷积并行算法设计与分析
• 卷积运算的重要意义:
• 一 串行卷积: • 1 公式:
M 1
C 1D [i ]
u0
I [( i u ) mod N ] * T [ u ],
0 i N
M 1 M 1
C 2 D [i, j ]
u0 v0
I [( i u ) mod N , ( j v ) mod N ] * T [ u , v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N 2tC tM t A
E
N
S
N
N
1 1 2K
1 1 k 2
• 5 二维卷积并行算法设计与分析: • (1)算法:
开始 在由行组成的一阶阵列上执行数据累加ACCUM
q=0
在行矩阵上计算一维卷积S[q](i,j)注1
每个处理器的T值在列 方向上进行一次网格路由 q=q+1 q=M? 在每一列上执行相邻和计算AdjacentSum,得到C2D(i,j)注2 结束
2 2
2
r q 1 N P r qN
r Pq N
2
N
2N
2
PM
2
PN
M
1
C dyn
P P
1N
2
PM
2
N
S opt
( sta )
T opt max i {t i t i
( comm )
}
t cal max i {t i 3 L
共 q 行
q
M 1
… …
行
… …
… …
(P -1 )
#
I Y ' [ P 1 q r .. Pq M r 2 ]
共
C
Y
[ P 1 q r .. Pq r 1 ]
共 q 行
q
M 1
行
• (2)基于动态负载平衡的卷积算法:
共
C
Y
[ rq r .. r 1 q r 1 ]
共 q 行
q
M 1
行
(r+ 1 )
#
I Y ' [ r 1 q r .. r 2 q M r 2 ]
共
C
Y
[ r 1 q r .. r 2 q r 1 ]
( tcp )
(2 N
2
PM
2
MN N ) ( o
( tcp )
o
( udp )
)}
S opt
( dyn )
T opt max i {t i t i
( comm )
}
t cal max i {t i 2 ( n i 1) L
( tcp )
[N
2
M
2
n i ( N 1)] ( o
( tcp )
o
( udp )
)}
• 3 试验结论 • • • • (1)单机模拟+静态负载平衡; (2)多机模拟+静态负载平衡; (3)单机模拟+动态负载平衡; (4)多机模拟+动态负载平衡;
P q + r - 1 + M -1
进 程
需 要 原 始 矩 阵
计 算 结 果 矩 阵
0
#
I Y ' [ 0 .. q M 1 ]
I Y ' [ q 1 .. 2 q M
… …
共
q
M
行
C
C
Y
[ 0 .. q ]
共 q+1 行
1
#
]
共
q
M
行
Y
[ q 1 .. 2 q 1
(r-1 )q+ r-1
rq + r - 1 + M - 1 q + M -1
rq + r
( r + 1 ) q + r -1 + M - 1
( P - 1 )q + r q N -1 N + M -2 P q + r-1 q + M -1
( P - 1 )q + r
M a s te r 中 添 M - 1 行 S la v e 中 添 M - 1 列
• (2) 分析:
tc
2D
( M 1 ) t C M ( t M t A t C ) * M Mt
C
( M 1 )( 2 t C t A )
E
N
2
S
N
2
N
2
1 1 K
1 1 k 4
• 6 问题: 相邻和操作能否改换一种方式,以减少 循环移位次数?
• 三 网络并行环境下的卷积算法:
首先把T矩阵和I矩阵发送给所有的slave.
• 2 并行算法分析 • (1)常用指标分析;
• (2)LogP模型下的算法分析
C sta P r q M N P r q M 1 N PM Pq PM P r N PM N PM P N PM
• 2 说明:
• 3 基本操作: 循环移位 ; 数据累加 ; 相邻和 。
• 4 一维卷积并行算法设计与分析: • (1)算法: • (2)分析:
SN T
*
TN
NM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M
N ( M 1) t A
( 2 M 1) t C M ( t M t A )
N (t M t A ) 2tC t M t A
第七章 卷积并行算法设计与分析
• 卷积运算的重要意义:
• 一 串行卷积: • 1 公式:
M 1
C 1D [i ]
u0
I [( i u ) mod N ] * T [ u ],
0 i N
M 1 M 1
C 2 D [i, j ]
u0 v0
I [( i u ) mod N , ( j v ) mod N ] * T [ u , v ],
• 1 并行算法设计: • (1)基于静态负载平衡的卷积算法
I ’矩 阵
0 0 N -1
计算结果
0 q+1 q q+1 q+1 2 q +1 q+M 2 q + 1 +M -1 q+M q + M -1 q+1 0
需要的原始数据
(r-1 )q+ r-1 q+1 rq + r - 1 rq + r q ( r + 1 ) q + r -1 q+M
… …
]共 q + 1 行
… …
(r-1 )
#
I Y ' [ r 1 q r 1 .. rq M r 2 ]
共
C
Y
[ r 1 q r 1 .. rq r 1 ]
共 q+1 行
q
M
行
r
#
I Y ' [ rq r .. r 1 q M r 2 ]
0 i, j N
• 2 复杂度分析:
卷积类别 复数运算次数 实数运算次数 乘法 加法 乘法 加法
一维卷积
NM
二维卷积
N ( M 1)
4 NM
2 N ( 2 M 1)
N M
2
2
N
2
(M
2
1)
4N M
2
2
2N
2
(2 M
2
1)
• 二 基于SIMD模型的卷积并行算法: • 1 系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