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27 漏》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漏》教案及课后作业设计
备课素材备课素材【写作背景】《漏》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是根据民间故事改写的。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心怀鬼胎的小偷和老虎都来到老公公老婆婆家,可是,他们不约而同地遇上了“漏”。
画面充满童趣角色而又细腻传神,为我们呈现出一个幽默十足的民间喜剧。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
从广义上讲,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通称,有的地方叫“瞎话”、“古话”、“古经”等等。
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
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
它们往往包含着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
民间故事的特点是:1.时代久远,往往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历程而经久不衰。
2.口头传播,民间故事大都以口头形式传播。
3.情节夸张、充满幻想,大都表现了人们的良好愿望。
4.多采用象征形式,内容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
民间故事就像所有优秀的作品一样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
【其他资料】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为:《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
《牛郎织女》故事背景:传说天上有个织女星,还有一个牵牛星。
织女和牵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
可是,天条律令是不允许男欢女爱、私自相恋的。
织女是王母的孙女,王母便将牵牛贬下凡尘了,令织女不停地织云锦以作惩罚。
《梁山伯与祝台英》故事大要:中国古代东晋时,浙江上虞祝家有一女祝英台(又名:祝九妹),女扮男装到杭州游学,途中遇到会稽来的同学梁山伯,两人便相偕同行。
同窗三年,感情深厚,但梁山伯始终不知祝英台是女儿身。
后来祝英台中断学业返回家乡。
梁山伯到上虞拜访祝英台时,才知道三年同窗的好友竟是女红妆,欲向祝家提亲,此时祝英台已许配给马文才。
小学语文_《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27、漏教学内容: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漏》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读准“旋、散”两个多音字,正确、美观地书写“喂、贼”。
2、默读课文,能说出文中最有意思的内容。
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故事的趣味。
3、学会复述方法,能借助提示,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复述故事。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
2、学会复述方法,能借助提示,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复述故事。
一、看图猜故事1、出示民间故事图片,学生看图猜故事【设计意图:从学生读过的故事入手,引起学生学习兴趣】2.走进另一个民间故事《漏》3、板书课题,指导漏的书写【设计意图:板书同时指导书写,强化学生意识】二、检查预习1、小组汇报预习结果重点:脊背、旋风、粘胶、颠,关注偏旁和多音字。
2、师相机指导喂、贼的书写。
3、学生在田字格每个字写两个。
【设计意图:小组内借助以往学习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经历自学——组学——组展的过程,将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三、合作学习1、梳理故事发生的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设计意图:课文很长,通过预习,借助预习单,将长文读短】2、出示自学提示,自主学习有趣的地方3、出示合作要求,组内展示4、小组内接力循环班级展示【设计意图: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自主学习,感悟文章中有趣的地方,学生初步走进课文,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四、精讲1、根据板书讲故事师指板书,学生简单说故事。
师:这样讲故事,有意思吗?生:没有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讲故事发现自己与文章中描写的差别,为下边学习如何将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做准备】2、以第一个场景为例,学习讲故事的方法。
出示: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贼蹲在屋顶上想:“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过,就是没听说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总结方法:细心观察,用词准确3、再看这个,出示:老虎未料到房上会有东西掉下来,心想:“坏事,‘漏’捉我来了!”撒腿就往外跑。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洞》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洞》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洞》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研究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语句。
3.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课文《洞》的课本。
3. 音频设备和录音材料。
4. 学生练本和作文本。
5. 课堂小组讨论的活动材料。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有关洞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 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洞的认识和想法。
2. 课文阅读(10分钟):-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洞》。
- 鼓励学生标记生字词和重点句子。
3. 听力训练(10分钟):- 播放课文《洞》的录音材料,要求学生跟读。
- 引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和语速。
4. 分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课文中的关键情节和人物。
-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5. 朗读练(15分钟):- 学生轮流朗读课文《洞》的部分段落。
- 引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的正确运用。
6. 理解巩固(15分钟):- 老师提问学生关于课文的细节和意义的问题,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 学生互相提问,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7. 拓展活动(10分钟):- 老师将洞的概念扩展到生活中的其他事物,并引导学生思考更多关于洞的想法。
- 学生分组展示自己对洞的理解,可以是画画、写作文等形式。
8.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学生复课文并背诵部分课文的作业。
-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写一篇关于洞的短文。
教学评价与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洞》这篇课文的内容和情节,并理解其中的主要意义。
学生也有机会提高他们的朗读和理解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扩展活动,学生的合作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培养。
然而,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互动性的活动,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思考能力的发展。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7课《漏》教学设计
单元内容简析:本单元以“有趣的故事”为主题,选编了两篇精读课文《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漏》,两篇略读课文《方帽子店》《枣核》。
课文内容较长,要求学生多读课文才能了解故事内容,才能向别人讲述故事,为举办故事会打好基础。
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其中“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几个版块。
学生学情分析:虽然学生之前接触过故事,但这个单元在能力上对对学生有了更高的要求。
选取“有趣的故事”借助单元主题,意在通过学习故事中有趣的情节,组织生动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复述故事。
识字教学仍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
本阶段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很多自主识字的方法。
通过自学、小组同学合作交流等多种方式能够学好生字。
但是,识字量大,要注意巩固识字,增加生字出现的机会,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在阅读中巩固识字,提高识字的效率,特别是多音字和形近字的区分。
学习课文时,要从整体上把握本单元教材的特点。
采用多种形式朗读的学习方式,在读中质疑,在读中解疑,在读中感悟,体会故事中所传达的生活道理。
结合课后提示。
归纳、学习复述故事的方法。
这个阶段的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认识、理解事物或学习时往往要借助实物或形象。
所以在学习本单元时,教师可以利用动画激发学生朗读、质疑、探究的兴趣,也可以演一演故事,让学生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演故事的过程中激发情感。
27.漏课型:精读课文教学目标:1.认识“婆、脊、贼”等8个生字,会写“漏、喂、胖”等13个生字,理解重要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分角色进行课文朗读,能够按照一定的线索简要复述故事内容。
3.读懂故事内容,了解老虎和贼的可笑表现,懂得很多时候最终打败我们自己的,往往是自己的无知以及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心理。
教学重点:感受故事中老虎和贼的可笑表现。
教学难点:能够简要复述故事内容。
教学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婆、脊、贼”等8个生字,会写“漏、喂、胖”等13个生字。
最新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完整版)
最新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完整版)一、全册教材分析二、单元教材分析三、全册教学目标三、全册教学计划四、全册教学设计五、全册教学反思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材分析(一)择取内涵丰富的课文,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本册教材精心挑选各种主题、各种体裁的课文,力求通过内涵丰富的文本,全方位地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
有的课文,以榜样人物的言行,给学生以优秀品质的示范。
比如,《我不能失信》讲述了宋庆龄童年时代信守诺言的故事,帮助学生树立诚信重诺的生活态度;《蜜蜂》表现了科学家法布尔严谨求实的态度,能让学生深入感受格物致知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科学品质。
有的课文,语言生动、鲜活、优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比如,《燕子》一文,语言充满诗意,把寻常的小动物描摹得美丽动人,并承载了作者深厚的情感;《昆虫备忘录》一文,思维跳跃,用闲谈式的语句,表现自由的乐趣;《肥皂泡》一文,语言唯美多变,情感细腻。
教材希望通过这些独具韵味的课文,初步提高学生的文学品位和审美修养。
还有的课文,贴近三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富有儿童情趣。
比如,《童年的水墨画》描述了儿童课外生活的自由与欢愉;《剃头大师》讲述了诙谐的儿童故事,其中的幽默之处,能让三年级学生产生共鸣。
编排这些课文,能保护学生天真烂漫的童趣,使学生对阅读学习产生持续的兴趣。
(二)多种路径形成合力,提供传统文化的养分教材通过多种形式编排传统文化内容,力图由此形成合力,提供充足的传统文化养分。
教材安排了两次古诗课文。
第一单元中的古诗课文,有“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鸳”等美丽的图景,有“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样细腻的感受,还有梅子黄时山林中的自然恬淡,总体格调是轻快明朗的,能够丰富学生对季节的感受。
第三单元中的古诗课文,以时间先后为序,表现了春节、清明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礼俗、景象及与之相关的情感,能够帮助学生深人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第二单元安排了文言文课文《守株待兔》,体现了中国古代先贤哲学思辨的深度。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漏教案 (2)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婆、脊”等8 个生字,会写“漏、喂”等13 个字,会写“里屋、莫非”等14 个词语。
2. 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说出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内容。
3. 借助示意图和文字提示,按照地点变化的顺序,复述故事。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说出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内容。
2. 难点:借助示意图和文字提示,按照地点变化的顺序,复述故事。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四、教学过程:1. 谈话导入- 出示“漏”字,提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字吗?你们在哪里见过这个字呢?-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漏”的故事。
2. 学习生字词- 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认读。
- 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3.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故事中有哪些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4. 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学习第1-9 自然段,了解故事的开头。
- 学习第10-18 自然段,了解故事的经过。
- 学习第19-20 自然段,了解故事的结局。
5. 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 学生复述故事内容。
6. 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词。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完成课后练习。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漏”这个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感受到了民间故事的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给学生一些自主思考和讨论的时间,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27漏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
《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的生字和词语,会写“我会写”中左右结构的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性;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热爱传统文化。
3、学习运用“抓住关键词语的方法读短故事”,明白故事讽刺了老虎和贼做贼心虚。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抓住关键词语的方法读短故事”,明白故事讽刺了老虎和贼做贼心虚。
【教学难点】体会故事的趣味性,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热爱传统文化。
【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
指名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分自然段开火车朗读课文。
3.教师评议,导入学习。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简述故事内容,朗读课文,引入课题,温故而知新。
】二、走进课文,深入探究。
1.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根据学生情况重新划分学习小组。
2.小组交流,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一部分,练习分角色朗读,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教师巡视,参与交流。
3.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引导交流。
4.交流一: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
(1)快速浏览课文,在课文中标注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时间:从前;地点:山脚下;人物:老爷爷、老婆婆、虎、贼。
)5.交流三:老爷爷老婆婆说“漏”,吓跑了虎和贼。
(1)故事发生时的天气情况怎样?(下着蒙蒙小雨。
)为什么写当时的天气情况?(为下文写“漏”做了铺垫。
)(2)这部分课文出了描写当时的天气情况,还描写了什么?(老爷爷和老婆婆的语言,虎和贼的心理活动、动作等。
)(3)这样的天气虎和贼来这里做什么?山上住着一只老虎,山下住着一个贼。
老虎嘴馋,一心想着吃这头小胖驴,贼手痒,一心想着偷这头小胖驴。
(4)老爷爷和老婆婆说了什么?老爷爷说“好像有什么声音在响?”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指导朗读,读出老婆婆的无奈。
)(5)如果当时你就在窗外,你以为“漏”是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漏》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漏》教学设计《漏》教学方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婆、脊”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哩、旋”,会写“漏、喂”等13个字,会写“里屋、莫非”等7个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通过填空的形式,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3.分角色朗读课文第1至12自然段,体会老虎和贼的心理活动和狼狈的样子,感受故事的趣味。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通过填空的形式,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分角色朗读课文第1至12自然段,体会老虎和贼的心理活动和狼狈的样子,感受故事的趣味。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问题导入:你知道哪些民间故事?请你简单说一说。
预设:《牛郎织女》《嫦娥奔月》《神笔马良》《白蛇传》……2.过渡:这些民间故事,有的奇妙动人,有的想象奇特,充满了传奇色彩。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民间故事——《漏》。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由学生较熟悉的民间故事入手,引发学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1.自读任务(1)自由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初读反馈(1)随文识字:字词检测,读准字音。
老婆(pó)婆脊(jǐ)背贼(zéi)哩(li)趴(pā)在莫(mò)非晕(yūn)头转向颠(diān)得胶(jiāo)蹭(cèng)下来旋(xuàn)风蹿(cuān)上去顺势一纵(zòng)嫌(xián)咔嚓(kā chā)炕(kàng)头(2)集中识字: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pó jǐ zéi li mò diān jiāo xuàn zòng婆脊贼哩莫颠胶旋纵预设:①“婆”组词“老婆婆”,第二个“婆”读轻声。
②“脊”注意读音,读“jǐ”,不读“jí”。
③“贼、纵”都是平舌音,不要读成翘舌音。
④“哩”是个多音字,它有“lǐ、lī、li”三种读音,文中读轻声。
三年级下漏的教案
三年级下漏的教案三年级下册《漏》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掌握漏的概念和特点。
(2)能够区分漏和其他容器。
(3)了解漏的作用和用途。
2.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1)学生能够理解漏的概念和特点。
(2)学生能够区分漏和其他容器。
2.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漏的特点。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老师出示一个漏斗和一个水壶,请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引出漏的概念和特点。
2. 学习新知识。
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观察不同形状的漏,并讨论它们的用途和作用。
引导学生认识到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操作实践。
组织学生分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让他们用不同的材料制作漏,并进行实际操作测试漏的效果。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漏的特点和原理。
4. 拓展应用。
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漏,如水龙头、水管等,引导他们思考漏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用途。
5. 总结归纳。
让学生总结漏的特点和作用,并与其他容器进行比较。
引导学生发现漏的独特之处。
6. 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布置相关的作业。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漏的概念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区分漏和其他容器。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也掌握了制作漏的方法和原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践活动和拓展应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漏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8课枣核教学设计一等奖说课稿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8课枣核教学设计一等奖说课稿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8课枣核教学设计一等奖说课稿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的您有所帮助。
1、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8课枣核教学设计说课稿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
认识爹、勤等7个生字,重点指导读好衙。
2、体会枣核的机智和勇敢。
3、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难点:1、体会枣核的机智和勇敢。
2、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导入课题。
1、出示枣核图片,导入新课枣核,齐读课题。
师:一对夫妻在期盼中得到了他们的孩子,(出示图片),看到他们的孩子,你们有什么想说的?生1:这个孩子好小。
生2:这个孩子能做什么呢?师:这个孩子就是枣核,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课文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枣核。
(多媒体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设计意图:有图片导入,设置问题,让学生产生疑问,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更能让理解文本内容。
多种渠道,加深学生印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认清文中的生字词,读懂内容,想一想文章讲述了什么事情。
2、检查生字词。
a、齐读、指名读;齐读,看图说意思;进行识字游戏。
b、想一想文章讲述了什么故事?(学生回答)设计意图:齐读、个人读,以图佐意,游戏的方式进行识字比赛,多种教学形式,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孩子主动学习。
分组形式的出现,图片的辅助,更能解决识字难点。
在兴奋的情绪中,孩子学得轻松,学习效率更高。
三、精读课文,品趣处。
1、学习枣核的勤劳能干。
师:枣核虽然小,但是却有很多本领,说一说。
生答。
师:想一想他还会哪些本领?生1:洗衣服。
生2:插秧。
师:真是个生接勤劳能干的孩子。
师随机板书。
2、想一想后面哪些内容你觉得有趣,做上标记,并且想一想用自己的话说说哪里有趣。
a、捉弄衙役,牵回牛羊师:哪些内容有趣?怎么有趣,用自己的话说。
生回答。
师:体会到枣核的?生:聪明。
统编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漏》教学设计
《27.漏》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很有趣的民间故事,讲述了一个下着雨的漆黑夜晚,老虎和贼不约而同地去偷老两口家的小胖驴,因为老婆婆的一个“漏”字,老虎和贼东窜西窜,几乎丧命,也使小胖驴幸免于难。
一个“漏”字贯穿整个故事,虽然它在故事中描述只占了极小的部分,但却使这个故事奇趣横生。
故事浅显易懂,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多形式的朗读理解,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学生分析】学生以前也学习过《咕咚》等民间故事,他们对这一类的课文充满阅读兴趣。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尝试演绎故事,讲述故事,以读悟情,感受故事的趣味性并初步理解“做贼心虚”的道理,学会分辨是非好坏,知道不能做坏事。
【设计理念】课前借助平板教学app咔哒故事给学生推荐了绘本《漏》,绘本通过图片文字结合的形式完整的展现了课文中的教学内容,以画传情,让学生运用信息化设备课前预习,激发他们爱读书的良好情感。
而复述能力是统编教材非常注重的一种语文实践能力,也是学生语言表达的一种训练方式。
本课设计运用慕课平板教学辅助学生理清故事流程,为学生营造复述的氛围,构建起复述的支框架流程,引导学生逐步从图片复述到详细复述,培养学生的复述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分享最喜欢的故事情节,感受故事趣味性。
2.借助思维导图和图片示意图按顺序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1.能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故事情节,感受趣味性。
2.借助插图和文字提示,大胆表达,增强阅读兴趣,复述故事。
【教学难点】借助示意图和文字提示,复述故事。
【教学准备】角色头套,板书贴纸,ppt课件和平板教学的思维导图任务设计。
【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检测预习1.板书标题学生书空标题中的“漏”字,复习易错字。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民间故事《漏》。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生字,这节课我们一起去看看文中到底讲了一件怎样的趣事,一起书空标题“漏”,与水有关“”三点水”,扁扁屋檐,雨滴漏下来。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漏》教案及教学反思
课堂小结及拓展
三、指导朗读,写作训练。
1.分角色朗读全文,读出人物内心的感想,读
出趣味来。
2.根据课后第三题提示,复述这个故事。
(课件出示16:课后三题)
【设计意图:指导全文
朗读,并进行根据提示
复述课文,训练学生朗
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
力,同时也是对全文教
学的总结。
】
板书内容
27 漏
贼、老虎:“漏”指一只怪兽“漏”是?
老公公老婆婆:“漏”指“漏雨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整体感知课文后,学生就顺利地理解了大胖驴和老虎、小偷的关系,因为驴子胖胖的,小偷和老虎才会要打它的鬼主意。
课文插图的出示,学生从画面上小偷和老虎的神情与动作间体味着他们所表达出的心理活动,兴致勃勃地揣摩着故事角色的心理,紧张而又兴奋地期待着在那月黑风高的夜晚上演的一出好戏,畅所欲言、争先恐后的表达着自己的想法。
2.在这次阅读活动时,我帮助孩子理解故事了故事内容,舒展了故事的发展脉络,理顺了故事情节。
孩子们在活动中表现活跃而又积极,从中体会了阅读的快乐。
通过复述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训练了语言表达能了、归纳概括能力。
不足之处: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教师的语言要简洁明了,设计要抓住重点内容。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全套教案教学设计(含每课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每课教学反思)学校:班级:教师:202x-202x学年度第二学期【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全册教学设计)目录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会读、会写、会用。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这首古诗,能说出诗歌大意,归纳学习方法。
4.通过诵读古诗,感受春天里大自然界中万物复苏,和谐美好的景象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
5.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想象画面,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6.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激发学生积累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课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明确任务1、导语导入:我们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美称的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的杜甫。
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
板书课题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绝句》这首古诗。
3.补充绝句知识。
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设计意图:导语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绝句是诗歌体裁。
】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1.出示初读要求:(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正音。
2.逐句朗读检查。
课件出示“迟日”“泥融”“鸳鸯”等词语,并正音。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4.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三、了解诗意,想象春景1.杜甫的诗中有画,结合课本插图自读古诗,看看诗中画了什么?并展开想象。
诗中有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2.用自己的话描述出诗中的画。
师相机总结古诗的意思。
2.诗中不仅有美好的春色,还有气味呢?诗中写到: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3.美丽的春色吸引了许多小动物们。
统编教材人教部编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下册第26课《方帽子店》一等奖教学设计(教案)
统编教材人教部编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下册第26课《方帽子店》一等奖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借助表格用自己的话复述最意想不到的部分。
2.运用形声字构形规律识记“橱、蕉”等7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嚷、溜”。
3.懂得世界一天天在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应该随着改变的道理。
教学重点:懂得世界一天天在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应该随着改变的道理。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图片,制作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趣谈帽子,引出课题1.今天,同学们都戴着自己喜欢的帽子到学校来,觉得怎么样?2.把这些帽子摆放在橱窗里,可以开个帽子店了。
大家能不能给我们的帽子店做个广告呢?3.有一家帽子店从来没有做过别的帽子,他们的橱窗里都是方帽子。
怎么?不信?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有趣的故事——《方帽子店》。
4.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实际,选择有效资源,创设教学情境,拉近语文和生活的距离,自然揭示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里,请你打开课本,结合注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香蕉形、扣子、人山人海、密密麻麻、一溜烟、圆筒形、橱窗、古董3.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事?【设计意图:因三年级学生的概括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利用填空法可以降低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难度,让孩子们有法可循,降低学习的难度。
三、再读课文,感悟理解1.出示自学提示一:自由读课文1—6自然段,想一想:(1)这家帽子店为什么只做方帽子,从来没有做过别的帽子?用直线画出相关的语句。
(2)人们戴着方帽子舒服吗?为什么还要戴呢?用曲线画出相关的语句。
2.汇报交流。
出示相关句子:(1)我们从来都是做方帽子,方帽子才是好帽子,不能改的。
(2)它们圆圆的脑袋藏在方帽子里,紧的地方太紧,宽的地方太宽,冬天戴着不太暖,夏天戴着却热得满头汗。
舒服吗?真不舒服!大人们总是这样回答:“因为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学设计(含设计意图、每一环节上课步骤)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全册教学设计)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
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课程:第一课时1、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3、借助此诗的学习,初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能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学习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感受诗人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教学理念1、遵循古诗的教学规律,以读促学。
2、把握古诗的特点,因材施教。
3、挖掘教学资源,拓展延伸学习内容。
4、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教学准备挂图、苏轼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1、小黑板出示小知识。
课外知识积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
他与南宋辛弃疾合称“苏辛”。
2、板书课题:惠崇《春江晚景》3、出示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学挂图。
引导学生读懂诗题,指导学生观察教学挂图上的内容;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之画《春江晚景》而题诗,写的是江南初春的景象。
二、初读古诗1、小黑板出示自学提示(一)①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②能认识“蒌蒿”二字,正确书写“崇”、“轼”二字。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7 漏》教学设计
27 漏文本分析《漏》这篇课文是民间故事,它围绕“漏”展开,老虎和贼都对“漏”极其害怕的心理导致他们不辨真伪,盲目逃窜,下场可笑。
故事讽刺了老虎和贼的愚蠢和贪婪,告诉人们做贼心虚、干坏事没有好下场的道理。
本文篇幅较长,但是情节生动,语言丰富,有多处人物对话及心理活动描写,将人物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
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故事趣味的同时,还要抓住本单元教学要求,引导学生在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的基础上,读懂故事内容;并能够围绕“偷驴”这一事件,抓住老虎和贼的语言及心理活动,借助角色朗读、情境表演等方式置身故事中,走进主人公的情感世界,跟着故事嬉笑开怀,进而达到复述的要求。
教学目标1.认识“婆、脊”等8个生字,会写“漏、喂”等13个字,会写“里屋、莫非”等7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自己觉得的最有意思的内容。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
4.借助提示,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感受故事中老虎和贼的可笑表现,体会他们做贼心虚的心理。
教学难点能够简要复述故事内容。
课时安排2课时1.认识“婆、脊”等8个生字,会写“漏、喂”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知故事内容,能够初步理清故事的发展脉络,初步了解故事的起因。
1.灵活运用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读写并积累、运用生字新词。
2.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故事发展脉络,了解故事情节。
一、激情导入,初步把握1.从“漏”的本意入手,讨论“漏”的多种意思。
过渡: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题目为“漏”,那么“漏”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查一查字典,看看有哪些解释。
[漏]①物体由孔缝透过或滴下:壶里的水漏光了;漏风。
②泄漏,泄露:走漏消息;漏底(泄露内情)。
③遗落:疏漏;遗漏;漏网之鱼。
④漏壶,古代计时的器具,用铜制成。
壶上下分好几层,上层底有小孔,可以滴水,层层下注,以底层蓄水多少计算时间。
2.板书课文题目:漏。
引导学生借助预习组词读一读,引入新课。
过渡:原来“漏”有这么多的意思呢!那么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漏》,指的到底是哪一种意思呢?首先让我们在学习字词的基础上,具体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吧!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自主朗读课文,出示读书要求。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漏》教案及课后作业设计
课题漏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本课“婆、脊”等8个字,会写“漏、喂”等13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
过程与方法:1.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用多种方法来理解句子,体验情感。
2.默读课文,借助示意图复述故事。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句子,体验情感。
教学难点分角色朗读文,并能复述故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婆、脊”等8个字,会写“漏、喂”等13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漏”是什么。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读读一个有趣的故事。
(课件出示2:课文第一幅插图)【设计意图:出示课文插图,创设情境,鼓励钟大家请看插图一,图上有些什么?预设:图上有老公公、老婆婆和一头胖驴。
预设:老公公和老婆婆在一起讨论什么。
预设:我还看到驴子的屋顶和墙上都有一个大洞。
你们真会观察,观察得真仔细,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漏)。
3.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1)什么是“漏”?为什么题目只有一个字?(2)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学生质疑,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新课教学()分钟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标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3.试着读课文。
(课件出示3)展示阅读要求和提示:(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品读,并反复多读几遍。
把课文中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朗读课文。
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课件出示4)老婆婆..脊.背一个贼.莫.非巅.散架.粘胶..旋.风顺势一纵.指名读这些词语,注意读准:平舌音“贼、纵”,翘舌音“粘”,前鼻音“巅、旋”。
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7课漏组词
题目:漏组词第一部分:概述1. 漏组词是语文学习中一个常见的问题,在学生学习中经常出现。
2. 漏组词不仅仅是一个语文知识掌握上的问题,更需要通过有效的方法来解决。
第二部分:漏组词的定义1. 漏组词指的是在确定一个词语的词性时,遗漏了某个组词的现象。
2. 比如在词语“风景”中,漏掉了形容词“美丽”。
第三部分:漏组词的原因1. 学生对词性的掌握不够牢固,导致漏组词的情况经常发生。
2. 缺乏系统性的语法学习,对词汇的整体认识不够清晰。
3.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马虎粗心,导致漏组词的情况时有发生。
第四部分:解决漏组词的方法1. 加强语法知识的学习,逐步深化对词性的掌握。
2. 多进行词汇的整体梳理,加深对词语内部结构的理解。
3. 对学生的细致认真负责的态度,及时纠正漏组词的错误。
4. 增加语文学习的实践,多进行语文积累,加深对词性的认识。
5. 采用多种形式的语文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第五部分:结语1. 漏组词是语文学习中一个常见的问题,但是只要学生能够采取合适的方法,加强对语法知识的学习,就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2. 教师和家长也需要积极配合,帮助学生克服漏组词的困扰,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
结尾: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漏组词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但只要我们认真对待,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就一定能够解决这一问题,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
希望学生们能够重视起来,认真对待这一问题,努力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尊敬的老师、家长和亲爱的同学们:在前文中我们已经了解了漏组词的定义、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将进一步讨论漏组词问题,并学习更多的解决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一、漏组词的影响1.1 学习成绩下降漏组词的存在会导致同学们在语文学习中出现错误,从而影响到学习成绩的提高。
1.2 交流交流困难在日常交流中,如果存在漏组词的现象,会给他人造成理解上的困难,甚至产生误解。
1.3 影响学习兴趣长期存在的漏组词问题可能导致同学们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从而影响到学习的主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漏》创新教案
【教学设想】
会认本课“婆、脊”等8个字,会写“漏、喂”等13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漏”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读读一个有趣的故事,读后肯定让你捧腹大笑。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读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把自己新学到的生字词读给同桌听一听
出示词语:
老婆婆
..旋.风
..脊.背一个贼.莫.非巅.散架.粘胶
漏.雨喂.着小胖驴.厉害.抱.住偏偏
..顺势一纵.
(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注意读准:平舌音“贼、纵”,翘舌音“粘”,前鼻音“巅、旋、偏”。
边音“漏、驴、厉、狼”,后鼻音“胖”。
3.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
(1)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婆巅架旋纵喂狼抱偏粘胶(2)熟字比较。
如:伴一胖户一驴历一厉
(3)组词扩展:漏雨漏勺山贼贼寇
(4)认读生字词(以多种形式,如猜读、开火车读等。
)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师帮生,或生生互助,解决每个段落中不理解的词义,如:
(1)脊背:人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背部。
(2)走南闯北:形容到过的地方很多,见过世面,生活经验丰
富。
(3)粘胶:一种胶粘性的金棕色溶液。
(4)旋风:螺旋状运动的风。
(5)不甘心:就是不服气,事情的结果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
5.通过读课文,你知道“漏”到底是什么吗?
(“漏”指的是“漏雨”,而不是老虎和贼嘴里的“怪物”。
)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8个会认的字,会写了13个字,了解了老虎和贼偷驴不成的过程,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