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关心天气》说课稿
我们关心天气说课稿
![我们关心天气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2c0936f03d8ce2f006623b2.png)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我们关心天气》说课稿范磊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我们关心天气》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天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不同的天气是让学生通过交流的形式,了解自然界里各种各样的天气,感知不同的天气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让学生们尝试用简单的图画来记录天气情况。
了解天气预报。
为了更好地关注人们的生活,人们可以根据天气预报更好地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或生活行为。
2.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过程与方法:用感官观察天气;讨论、归纳、分类关于天气的信息;根据已得信息,自己做一次天气预报员;情感道德价值观:增强天气意识,提高观察和研究天气的兴趣;意识到天气对人类每天的生活有大的影响;3.学生特征分析:四年级的同学对天气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些认识大多来自小朋友的生活经验或天气预报等信息,但同学并不十分清楚天气的基本特征以和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了解天气现象、认识天气符号、给各类天气现象按天气的基本特征分类是本堂课的重点之一。
由于同学已经有了一些基本的直接经验,当他们观察了教材中提供的城市天气预报图以后,就能根据天气符号正确地说出不同地区的天气情况,但他们对各地的气温情况没有引起注意,在教师的提示下,明白气温也是天气的一个重要特征。
4.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天气预报图中各种符号的意思,能比较全面的观察和描述天气情况。
教学难点:对所得天气信息进行分类;了解天气对生活的影响二、教学与教法教学准备:1.《我们关心天气》PPT(多媒体展示)2.引导为主,学生自我反思解答疑惑。
三、教学过程:1、导入:2、不同的天气3、设计天气符号4、描述天气四、设计反思:1.对于课堂实际情况不能够很好的进行预测。
2.不能够全面的揣测学生心理活动状态。
3.对于教学内容的把握没有实际践行试验。
粤教版科学四上第6课《关心天气》说课稿
![粤教版科学四上第6课《关心天气》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3506438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9a.png)
粤教版科学四上第6课《关心天气》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粤教版科学四上第6课《关心天气》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一课。
本节课的内容围绕着天气展开,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天气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生活中的天气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理解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通过观察、讨论、探究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他们对天气现象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天气的成因和变化规律等方面的知识还比较欠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天气现象入手,通过观察、讨论、探究等活动,让学生自主发现天气的奥秘,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天气的基本知识,掌握天气的成因和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天气现象,分析天气变化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心天气,关注生活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环保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天气的基本知识,天气的成因和变化规律。
2.教学难点:天气变化的复杂性,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天气模型等教具,直观展示天气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天气预报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天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让学生观察和描述生活中的天气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天气的成因和变化规律。
3.展示: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活动,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4.讨论:引导学生针对天气现象进行讨论,分析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5.总结:教师总结天气的基本知识和变化规律,强调天气对生活的关注。
6.拓展:布置课后探究任务,让学生深入了解天气现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关心天气》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关心天气》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d6d5427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90.png)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关心天气》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我们关心天气》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观察天气现象来预测天气变化。
课文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旨在让学生了解天气对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关心天气、关注生活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于天气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关注天气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缺乏兴趣和意识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激发他们关注天气的热情。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学会通过观察天气现象来预测天气变化。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关心天气、关注生活的意识,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积极探究科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学会通过观察天气现象来预测天气变化。
2.难点:培养学生关心天气、关注生活的意识,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情境教学、小组合作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天气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天气,激发学习兴趣。
2.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天气现象的观察和感受,总结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3.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天气变化的规律。
4.实践:让学生观察周围的天气现象,尝试预测天气变化,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对天气与生活关系的认识。
6.拓展: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关注天气预报,了解天气变化,培养关注天气的习惯。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我们关心天气•天气与生活的关系•观察天气现象•预测天气变化•关注天气,关注生活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对天气与生活关系的认识程度。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关心天气》说课稿及反思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关心天气》说课稿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331574f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85.png)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关心天气》说课稿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我们关心天气》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观察和描述天气。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天气现象,提高对天气的关注度,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他们对天气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观察和描述天气方面,学生的能力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运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描述天气,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天气对生活的影响,学会观察和描述天气,了解天气的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天气现象,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增强对天气的关注,提高环保意识,培养积极探究科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观察和描述天气的方法,了解天气的变化规律。
2.教学难点: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描述天气,分析天气现象背后的原因。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天气现象。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天气工具箱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天气现象。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谈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天气现象,引发学生对天气的兴趣,导入新课。
2.探究:学生分组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分析天气变化规律,讨论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3.交流:学生分享探究成果,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总结观察和描述天气的方法。
4.实践:学生动手制作天气工具箱,学会运用科学工具观察天气。
5.总结: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天气现象2.观察与描述3.天气变化规律–地理位置影响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参与度、探究能力等。
2.同伴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关注彼此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我们关心天气》说课稿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我们关心天气》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2b6cc8ea5e9856a57126036.png)
《我们关心天气》说课稿说教材《我们关心天气》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
本单元以天气为主题,引导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研究,并象气象学家那样观察、记录、分析各种天气现象。
期待学生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能对天气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研究的好奇心和热情。
学生还会发现科学工具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延伸,并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作为单元的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一课要帮助学生建立的三维目标是:1、科学概念:通过云量、气温、风向和风速、降水量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能讨论和记录天气的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意识到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高关心天气的意识。
根据这节课的目标,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重点:1、让学生通过云量、气温、风向和风速、降水量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2、引导学生意识到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高关心天气的意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能讨论和记录天气的特征。
本课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我们知道的天气现象”,通过天气预报帮助学生重点认识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并让学生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第二部分“今天天气怎么样”,通过上个环节,学生已经了解了描述天气的几个要素,所以在这个部分就让学生根据这四个要素来说一说今天的天气怎么样,指导学生制作网状图,并引导学生思考:“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使学生意识到天气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二、说学生1、四年级的学生对天气现象有所了解,已经注意到了天气在影响他们的生活:如每天需要穿什么衣服去上学;明天的运动会会不会下雨;今天上学需不需要带伞……等,但是他们对天气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感官的感知,或听家长、天气预报对天气的描述。
2、在对天气现象进行分类时,由于学生对天气现象的了解的不够深入,所以他们的分类依据可能会多种多样,不够准确。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关心天气》备课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关心天气》备课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afad93a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5e.png)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关心天气》备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我们关心天气》这一章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观察天气、查询天气信息等基本技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认识到天气与生活息息相关,提高他们关心天气、关注环境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他们对天气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局限于生活中的直观感受,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出发,逐步培养他们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学会观察天气、查询天气信息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关心天气、关注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天气与生活的关系,观察天气、查询天气信息的基本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认识天气,培养他们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天气现象,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天气预报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天气,激发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天气与生活的关系,提出学习目标。
3.观察天气:让学生观察周围天气现象,记录下来,并与小组成员分享。
4.分析天气: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分析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5.查询天气信息:教授查询天气信息的方法,让学生动手实践。
6.小组讨论:学生针对天气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7.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天气与生活的关系,反思自己在观察、思考、探究过程中的收获。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天气与生活2.观察天气3.查询天气信息4.小组讨论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对天气与生活关系的认识程度。
2.学生观察天气、查询天气信息的基本技能掌握情况。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我们关心天气》附反思含板书设计和课后作业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我们关心天气》附反思含板书设计和课后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3d4abac6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fd.png)
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 )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提问:生活在杭州,你还遇到过哪些天气现象?(生自由回答,师板书出示。)
2.出示照片:晴天的长城,雪天的长城;12月的黑龙江,12月的海南。 提问:观察照片,你发现了什么?(生自由回答)
小结: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 能不一样。
3.提问:生活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的天气还有很多,比如冷,热,大风,温暖(板 书出示)。这么多的天气现象,我们怎么分类呢?
8.提问:在各种天气现象中,你认为哪些天气现象是特别糟糕的呢?为 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出示照片:台风、暴雨、冰雹和暴雪。讨论这些天气带来的灾害。
(四)、拓展:记录“天气日历”(预设10分钟) [材料准备:竺可桢视频,大雨天、晴天和雪天照片各一张,每人一份实验记录表和 天气日历] 1.天气和我们的生活关系十分密切。有一类专门研究天气的科学家叫做气象学家。 播放介绍竺可桢的视频。
2.提问:旅途中为什么大家都会关心天气?(预设:冷了要多穿衣服, 下雨要带伞……) 提问:平时学习生活中需要关心天气吗?为什么?
3.提问:所以,关心天气对我们来说重要吗?(预设:非常重要。) 4.揭示课题:我们关心天气(板书)。
(二)、探究新知
[材料准备:晴天长城和雪天长城的照片各一张,12月黑龙江和12月海南的照片 各一张;天气现象分类单每组一份] 1.提问:上上学期在各种各样的天气一课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天气现象? (生自由回答,师板书出示。)
小结:雨和雪都与水有关系,我们可以将雨和雪的天气现象分为一类。
4.针对晴天和温暖的研讨,提问:晴天一定是温暖的吗?(生自由回答。) 出示照片:阴天夏天的人们,晴天冬天的人们。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关心天气》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关心天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44184c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35.png)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关心天气》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们关心天气》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以及如何从日常生活、生产中发现天气现象的变化规律。
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天气知识,提高对天气的关注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天气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天气现象,但对于天气的变化规律可能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提高他们对天气的关注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提高对天气的关注度。
2.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生产中发现天气现象的变化规律,提高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天气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 教学重难点1.天气现象的变化规律。
2.基本天气知识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提高对天气的关注度。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天气现象,发现变化规律。
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总结天气变化的规律。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与天气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天气变化的统计数据,以便进行实践操作。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展示一些天气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天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以及天气现象的变化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观察天气现象,发现变化规律。
可以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总结天气变化的规律。
4.巩固(5分钟)利用统计数据,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验证天气变化的规律。
5.拓展(5分钟)讲解一些基本的天气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天气变化的原理。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关心的天气》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关心的天气》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180dfdf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3a.png)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关心的天气》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我们关心的天气》是教科版科学四上的一章内容。
这一章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关心天气,培养学生对天气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材通过引入各种天气现象,让学生了解天气的多样性和变化性,并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教材还介绍了简单的天文知识,让学生了解天气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四年级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他们对天气并不陌生,日常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各种天气现象。
然而,学生对天气的认知往往是表面的,缺乏深入的理解。
此外,学生对天气的关注程度也各不相同,有些学生可能对天气变化非常敏感,而有些学生则可能不太关注天气。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列举出常见的天气现象,了解天气的多样性和变化性。
学生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天气现象,如晴天、雨天、多云等。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通过观察和记录,培养对天气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学生能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简单的天气预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关心天气,了解天气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学生能积极参与天气相关的活动,培养合作和分享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列举出常见的天气现象,了解天气的多样性和变化性。
学生能通过观察和记录,培养对天气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教学难点:学生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天气现象,如晴天、雨天、多云等。
学生能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简单的天气预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天气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通过观察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教学手段:本节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观察记录表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天气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天气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的多样性和变化性。
教科版科学四上1.1《我们关心天气》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四上1.1《我们关心天气》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5ccaa80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76.png)
教科版科学四上1.1《我们关心天气》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我们关心天气》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天气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关心天气、热爱生活的态度。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了解天气的基本概念,知道天气的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自己应对恶劣天气。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天气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天气的认识大多是感性的,缺乏系统的、科学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从科学的角度认识天气,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天气的基本概念,知道天气的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关心天气、热爱生活的态度。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的意识,提高学生应对恶劣天气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天气的基本概念,知道天气的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科学的角度认识天气,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观察法、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天气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谈论学生们熟悉的天气现象,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让学生观察天气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天气的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天气变化。
3.讨论:分组讨论天气变化的原因,引导学生从科学的角度认识天气。
4.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白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5.拓展: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关注天气预报,提高学生关注天气、关爱生活的意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主题和重点内容。
主要包括天气的基本概念、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如何保护自己应对恶劣天气等。
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1《我们关心天气》说课稿说课稿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1《我们关心天气》说课稿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2a183d3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52.png)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1《我们关心天气》说课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我们关心天气》是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的第一课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关心天气,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以及如何获取天气信息。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天气对生活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天气有一定的认识。
他们在生活中经常听到天气预报,但可能对天气的科学知识了解不多。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认识天气的科学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知道天气预报的获取途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心天气,关爱生活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关心天气,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天气的科学知识,并掌握获取天气预报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和探究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和实物道具。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天气的变化,引发学生对天气的兴趣。
2.探究:引导学生讨论天气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举例说明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3.讲解:讲解天气预报的获取途径,如电视、广播、手机等。
4.实践:让学生分组探究,如何获取当地的天气预报,并分享结果。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关心天气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我们关心天气•天气与生活的关系•天气预报的获取途径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主动关注天气,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2.学生能够掌握获取天气预报的方法。
3.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够积极发言,展示自己的观点。
九. 说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探究。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精神,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科学的乐趣。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1《我们关心天气》教案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1《我们关心天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433004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ca.png)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1《我们关心天气》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我们关心天气》是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关心天气、热爱科学的态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知道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一些简单的天气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对于天气也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
但是,他们对天气的深入了解还不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培养学生关心天气、热爱科学的态度。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2.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了解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天气现象,了解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交流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分享彼此的观察和感受。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天气与人们生活的相关图片、视频等。
2.教具:天气预报模型、天气图标等。
3.作业准备:让学生提前观察并记录一天的天气情况。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些与天气相关的图片,如晴天、雨天、雪天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天气。
同时,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一些天气现象,如晴天、雨天、雪天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天气现象的特点。
然后,教师讲解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如晴天适合户外活动,雨天适合室内活动等。
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观察教室外的天气现象,并说出这些天气现象的特点。
然后,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如“现在是什么天气?适合做什么活动?”让学生根据天气现象回答问题。
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一些天气现象,让学生说出这些天气现象的特点以及适合的活动。
教科版(2017版)科学三年上册《我们关心天气》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教科版(2017版)科学三年上册《我们关心天气》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f3f71897fd5360cbb1adb92.png)
板块二、探究 1. 不同的天气。 (1)小组交流对不同天气的体验。
说说自己遇到过哪些天气。 在不同的天气里自己有什么样的感受。 印象最深的一次特殊天气是怎样的,自己当时有什么样的感受,把它写 在学生活动记录本上。
(2)讨论:在不同的天气里,我们应该怎么办。 在好的天气里应该怎么办。 遇到恶劣的天气时应该怎么办。
板块三、拓展 观看视频:选一则关于天气的宣传视频,谈谈你的想法。 学生活动:通过观看视频进一步明确关心天气的重要性,增强学生主人 翁意识。
设计意图:关注天气,发展气象事业,对学生来说遥远,老师无法用一 两名话说清楚它的重要性,而这个宣传片却讲得很清楚、明白,气象事 业的发展关系了国计民生,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浅显易懂,同时拓宽 了知识领域。
三年级的学生对天气有了初步认识,这些认识来自于平时的生活经 验、每天的天气预报或其他的书籍资料。他们也能感受到天气变化对生 活的影响,但是他们还不清楚天气的基本特征,不了解天气特征的观测 方法,分不清天气与气候的差别。
三、说教学目标
1.了解各种各样的天气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2.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利用各种资源,发展自己对天气的认 识,构建对天气的新知识。 3.了解天气预报中的新内容。
《我们关心天气》 冷暖:冷 热 温暖 阴晴:阴 多云 晴
天气
雨雪:小雨 中雨 大雨 雷雨 小雪 中雪 大雪 雨夹雪
风:微风 大风
八、教学反思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们 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 动之中,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很高。我很善于评价学生,增强了 他们的自信心,学生们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尝试到了成功的喜 悦。
课文通过聚焦问题、答疑解惑、天气观测方法学习、记录天气 日历四个环节,让学生经历发现困惑、解决困惑的过程。同时,通 过学习气象学家所作出的贡献,培养坚韧、严谨的科学品质;通过小 组合作完成记录天气日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练就持续 学习的韧性。
研究性教案:我们关心天气
![研究性教案:我们关心天气](https://img.taocdn.com/s3/m/d63b0d35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d1.png)
研究性教案:我们关心天气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本课程的主题和目标,激发学生对天气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课程主题和目标讨论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介绍天气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1.3 教学活动引入课程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天气的重要性学生分享他们对天气的观察和经验介绍天气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1.4 教学资源教学PPT学生调查表1.5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参与和讨论,评估学生对课程主题的理解和兴趣。
第二章:天气的基本概念2.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天气的基本概念,包括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系统的组成等。
2.2 教学内容介绍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介绍天气系统的组成,包括大气层、气压、风向等讨论天气现象的形成和变化原因2.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PPT介绍天气的基本概念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天气现象的形成和变化原因2.4 教学资源教学PPT相关阅读材料2.5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参与和讨论,评估学生对天气基本概念的理解。
第三章:天气观测与预测3.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天气观测和预测的方法和技术,包括气象站、卫星观测、天气预报等。
3.2 教学内容介绍天气观测的方法和技术,包括气象站、卫星观测等介绍天气预报的方法和技术,包括数值预报、气象模型等讨论天气预测的准确性和限制3.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PPT介绍天气观测和预测的方法和技术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天气预测的准确性和限制3.4 教学资源教学PPT相关阅读材料3.5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参与和讨论,评估学生对天气观测和预测方法的理解。
第四章:天气对生活的影响4.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天气对生活的影响,包括日常生活的影响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讨论天气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包括交通、农业、健康等讨论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包括洪水、台风、干旱等讨论如何应对极端天气事件4.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PPT介绍天气对生活的影响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如何应对极端天气事件4.4 教学资源教学PPT相关阅读材料4.5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参与和讨论,评估学生对天气对生活影响的理解。
小学科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关心天气》说课稿
![小学科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关心天气》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262766e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cd.png)
小学科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关心天气》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关心天气》这一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了解天气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关心天气、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材中通过图片和文字的结合,生动地展示了天气的多样性和变化性,让学生在观察和思考中感受到天气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然而,他们对天气的认识还相对较浅,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的现象,缺乏深入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去关注天气,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知道天气的多样性和变化性。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交流,学会关心天气,培养观察力和思考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热爱科学的兴趣,增强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知道天气的多样性和变化性。
2.难点:学生学会关心天气,培养观察力和思考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展示,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氛围中感受天气的多样性和变化性。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天气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3.交流讨论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全班交流,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培养表达能力与合作意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张美丽的晴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天气,激发他们对本课的兴趣。
2.教学基本内容:a.通过观察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天气的多样性和变化性。
b.引导学生思考天气与生活的关系,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3.巩固练习:学生分组观察学校的天气情况,并记录下来,然后进行交流讨论。
4.总结与拓展: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并思考如何将关心天气的态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我们关心天气》说课稿
![《我们关心天气》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19ee35a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c5.png)
《我们关心天气》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天气》中的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一、说教材1.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四年级的学生对天气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些认识大多来自孩子的生活经验或天气预报等信息,有些学生对于天气现象还是很陌生。
因此要利用一些形象的模仿天气预报时的情景完整学生对于天气的印象。
二、说目标:本节课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所以,我依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和学生的特点,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能力目标: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过程与方法: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该关心天气的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四、说教学准备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
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
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
五、说教学过程(一)认识天气现象: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汇报交流。
4、讲授:小结(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我们关心天气》科学教案
![《我们关心天气》科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2bc9d5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18.png)
《我们关心天气》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认识到关注天气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天气现象的能力,学会描述天气状况。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天气变化的规律。
二、教学内容1. 天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 天气观察的基本方法3. 天气变化的规律三、教学重点1. 天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 天气观察的基本方法四、教学难点1. 天气变化的规律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天气预报视频素材3. 天气观察记录表4. 笔记本、笔一、第一章:天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 导入:通过展示天气预报视频素材,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现象。
2. 讲解:阐述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农业、出行、健康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体会天气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4. 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关注的天气现象,以及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二、第二章:天气观察的基本方法1. 讲解:介绍天气观察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天空、气温、湿度等。
2.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天气观察,记录观察结果。
3. 分享:各组汇报观察到的天气现象,交流观察心得。
三、第三章:气温与降水1. 讲解:阐述气温与降水的概念,分析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地区的气温与降水特点,了解不同气候类型。
3. 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气温与降水的认识,以及它们对生活的影响。
四、第四章:风向与风力1. 讲解:介绍风向与风力的概念,分析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地区的风向与风力特点,了解不同气候类型。
3. 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风向与风力的认识,以及它们对生活的影响。
五、第五章:天气变化的规律1. 讲解:阐述天气变化的规律,如季节变化、气候变化等。
2.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地区的天气变化规律,了解不同气候类型。
3. 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天气变化规律的认识,以及如何应对天气变化。
六、第六章:天气现象的成因1. 导入:通过展示天气预报视频素材,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现象的成因。
三年级新教科版科学《我们关心天气》说课稿
![三年级新教科版科学《我们关心天气》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56f6709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df.png)
三年级新教科版科学《我们关心天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三年级新教科版科学《我们关心天气》。
在这堂课中,我们将通过各种活动和探究,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现象,培养他们观察、记录、分析气象数据的技能,以及关注自然环境的意识。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教学目标和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天气的变化,掌握基本的观测天气的方法,以及学习如何记录天气数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天气的概念和常见的天气现象;2.掌握使用温度计、湿度计等基本观测设备的技能;3.学习记录天气数据的方法;4.培养关注自然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观测天气的方法和记录天气数据的基本技能。
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天气的变化规律,以及如何正确使用观测设备。
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借助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各种天气现象;2.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观测和记录天气数据;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4.通过讲解示例和现场指导,帮助学生正确使用观测设备。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首先,我会播放一段天气预报的视频,让学生观察视频中的天气现象。
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你们所了解的天气有哪些类型?这些天气类型对生活有什么影响?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我们关心天气。
2.学习新课在这一环节中,我将组织学生学习新课内容。
首先,我将介绍天气的概念和常见的天气现象,包括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
然后,我将介绍观测天气的方法和基本设备,如温度计、湿度计等。
通过多媒体教学和实物展示,帮助学生了解这些设备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接下来,我将教授学生如何记录天气数据。
通过展示表格和图片,让学生了解记录天气数据的基本要素和方法。
最后,我将与学生一起探究天气的变化规律,引导他们理解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我们关心天气》(教案)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我们关心天气》(教案)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ea334d78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3a.png)
《我们关心天气》(教案)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天气有了初步认识,这些认识来自于平时的生活经验、每天的天气预报或其他的书籍资料。
他们也能感受到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但是他们还不清楚天气的基本特征,不了解天气特征的观测方法,分不清天气与气候的差别,往往不能根据天气来判断每天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
在本单元学习过程中,随着学生对各种天气特征的认识,期待着他们能更加关心天气、准确地观测天气,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教学目标1.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
2.天气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3.天气总是在不断变化,有些天气会给我们带来灾害。
4.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交流、讨论。
5.运用多种感官来收集天气信息,并记录在“天气日历”表中。
6.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会使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教学重难点重点: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
难点:天气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多种天气现象的图片与视频,1张天气日历。
小组:天气现象分类单,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揭示课题:我们关心天气(板书)。
二、探索:(一)描述天气现象1.今天的天气怎么样,谁能描述一下?2.观察三幅图片(PPT出示),认识晴天、雨天、雪天,出示天气概念。
(二)感受天气的复杂性和多样性1.出示照片:晴天的长城,雪天的长城;12月的黑龙江,12月的海南。
提问:观察照片,你发现了什么?(生自由回答)小结: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
2.提问:生活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的天气还有很多,各小组讨论一下,生活中的天气现象有哪一些,把它记录下来?3.明确操作要求,分发天气现象记录单,小组间讨论合作完成分类。
4.交流汇报:常见的天气现象有哪一些?三、研讨:天气与我们生活的联系1.请同学观察PPT交流汇报,天气与我们生活有哪些联系?2.小结: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它总是在不断变化的,有时十分迅速,有时比较缓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安市阳邑中心学校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教研资料
《我们关心天气》说课稿
李红玉
一、说教材
《我们关心天气》一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天气单元中
的第一课,四年级的学生对天气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些认识大多来自孩子的生活经验或天气预报等信息,有些学生在家长的影响下会经
常关注天气预报,这些学生已经能用初步的简单的语言来描述,但是
也有些学生对于天气现象还是很陌生。
因此要利用一些形象的模仿天
气预报时的情景完整学生对于天气的印象。
二、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
来描述天气。
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过程与方法:
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该关
心天气的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
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四、说教学准备
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
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
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
五、说教学过程
(一)认识天气现象:
1、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
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
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汇报交流。
4、讲授:小结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
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
2
武安市阳邑镇中心学校电子档案
录本上。
)
2、安全教育,并落实小组长进行管理。
3、带上科学记录本和笔排队到操场上分组进行观察,教师巡视。
(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
4、回到教室进行交流:请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观察到天气现象。
5、学生汇报,教师展示学生的记录。
6、提问: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不知如何回
答可提问: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
7、认识“网状图”的使用:刚才同学们在汇报的时候想到一点说
一点,有没有办法把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更直观地表示出来的方法
呢?
8、带读提示语。
9、看明白了吗?有不明白的请提问。
10、请你学着书本上的方法,在科学记录本上为今天的天气和我
们生活的关系作一张“网状图”。
六、说反思
《我们关心天气》是天气单元的起始课,学生对于天气的认识来
自平时的生活经验,但还不太清楚天气的基本特征。
因此,我在落实
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有以下几点收获。
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探究活动,发展了形象思维,本
节课探究活动即设计天气符号,在落实这一重点环节时,为培养学生
形象思维,我注重了3个环节:1是引导学生自己创作天气符号,2是
第3页共 4 页
学生对自己设计的符号进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按设
计要求来评价,以求学生在语言表达中发展形象思维。
3是出示标准天气符号之后再次来评价标准的天气符号好还是自己设计的好?这里不
但是发展了学生思维,更是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
1、注重结合生活实际来了解科学在我们身边
从我们生活的环境入手,天气的变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我们的生活。
天气预报都是从现实为出发点,并把科学知识服务于日常生活。
2、不足之处
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出天气现象的特征:云量、降雨量、气温、风
向风速是个难点。
上课时,当分析完天气预报图后,就概括出天气现
象的特征,学生在最基本的天气现象不太清楚时,概括出其基本特征
就有些牵强。
另外在叙述天气怎么样时,学生的语言较为单调,思路
没有激发,还需要把各环节衔接好,环环相扣,并注重有层次地引导,加强观察与思考的有效训练,是内容更丰富。
武安市阳邑镇阳邑中心小学
2016年9月19日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