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计算器中的存储器

合集下载

微型计算机硬件组成

微型计算机硬件组成

微型计算机硬件组成微型计算机是一种小型的个人计算机,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硬件组成:中央处理器(CPU)、内存(RAM)、硬盘(HDD或SSD)、图形处理单元(GPU)、主板、电源、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下面将对这些硬件进行详细介绍。

1.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计算机的指令并处理数据。

它包含控制单元和算术逻辑单元,用于控制计算机的操作和执行各种运算。

2.内存(RAM):内存是计算机的临时存储器,用于存放当前正在使用的程序和数据。

它比硬盘速度更快,可以快速读写数据,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常见的内存类型包括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和S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3.硬盘(HDD或SSD):硬盘是用于永久存储数据的设备,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用户文件等。

传统的硬盘(HDD)采用机械旋转的磁盘和读写磁头来存储和访问数据,而固态硬盘(SSD)使用闪存芯片来实现数据存储和读写,速度更快。

4.图形处理单元(GPU):GPU是用于处理图形和图像相关计算的专用芯片。

它可以并行处理大量的图形运算,用于游戏、图像处理和科学计算等领域,提供更高的图形性能和渲染速度。

5.主板:主板是微型计算机的主要电路板,其中集成了各种硬件设备和连接器。

它连接并支持CPU、内存、硬盘、GPU等其他硬件,实现它们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交换。

6.电源:电源是提供微型计算机所需电能的设备。

它将交流电源转换为计算机所需的直流电,为各个硬件组件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7.输入设备:输入设备用于将人类的指令和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

常见的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触摸屏、扫描仪等。

8.输出设备: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显示或输出给用户。

常见的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音响等。

此外,微型计算机还包括其他硬件部件,如扩展卡(例如显卡、声卡、网卡等)、风扇(用于散热)、散热器(用于散热)以及各种接口和连接器等。

总结起来,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图形处理单元、主板、电源、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

微机原理 第五章 存储器

微机原理 第五章 存储器

二、半导体存储器的通常结构
存储器分类
大容量存储器地址译码是按矩阵的形式排列,这样 做可以节省译码电路; 例 不采用矩阵译码-线性译码)1K个存储单元地址线 为10根地址线,译码后每个存储单元分配一根控制 线,则需要1024根控制线。如图:
A0 A1 A2 1 地 址 译 码

A9
… … …
1024
读写存储器按信息存储方式可分为静态RAM(Static RAM, 简称SRAM)和动态RAM(Dynamic RAM, 简称DRAM
存储器分类


按存储介质,可分为半导体存储器、磁介质 存储器和光存储器 按照存储器与 CPU 的耦合程度,可分为内存 和外存

按存储器的读写功能,分为读写存储器 (RWM:Read/Write Memory)和只读存储 器(ROM:Read Only Memory)
二、动态随机读写存储器DRAM
随机存取存储器
常用的动态基本存储电路有 4 管型和单管型两 种,其中单管型由于集成度高而愈来愈被广泛采用。 我们这里以单管基本存储电路为例说明。
其基本存储电路为单管动态存储电路,存放信息靠 的是电容, 需刷新,芯片刷新周期在2ms以内。
行选择信号 Q C
单管动态RAM基 本存储单元图
半导体存储器的性能指标很多,如可靠性、功耗、 价格等,但从接口电路来看,其重要指标就是芯片的存 储容量和速度。
1、存储容量:存储器中存储单元的总数。存储芯片的 容量是以位(bit)为基本单位的,因此存储器的容量即 指芯片所能容纳的二进制的位数。如Intel 2114,其存 储容量为 4096,Intel 6264为65536。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用存储单元数和位数来表示芯 片的存储容量。如Intel 2114为1K4位;Intel 6264为 8K8位。 存储器芯片容量=单元数数据线位数

微型计算机中的内存容量主要指( )的容量。

微型计算机中的内存容量主要指( )的容量。

微型计算机中的内存容量主要指(RAM ) 的容量。

RAM是随机存取存储器(英语:Random Access Memory,缩写:RAM),也叫主存,是与CPU直接交换数据的内部存储器。

它可以随时读写(刷新时除外),而且速度很快,通常作为操作系统或其他正在运行中的程序的临时数据存储介质。

RAM工作时可以随时从任何一个指定的地址写入(存入)或读出(取出)信息。

它与ROM的最大区别是数据的易失性,即一旦断电所存储的数据将随之丢失。

RAM在计算机和数字系统中用来暂时存储程序、数据和中间结果。

[1]中文名随机存取存储器外文名random access memory存储原理由触发器存储数据单元结构六管NMOS或OS构成简称RAM简介存储器是数字系统中用以存储大量信息的设备或部件,是计算机和数字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存储器可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两大类。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既可向指定单元存入信息又可从指定单元读出信息。

任何RAM中存储的信息在断电后均会丢失,所以RAM是易失性存储器。

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当RAM处于正常工作时,可以从RAM中读出数据,也可以往RAM中写入数据。

与ROM相比较,RAM的优点是读/写方便、使用灵活,特别适用于经常快速更换数据的场合。

[4]易失性当电源关闭时,RAM不能保留数据。

如果需要保存数据,就必须把它们写入一个长期的存储设备中(例如硬盘)。

[3]RAM的工作特点是通电后,随时可在任意位置单元存取数据信息,断电后内部信息也随之消失。

[5]对静电敏感正如其他精细的集成电路,随机存取存储器对环境的静电荷非常敏感。

静电会干扰存储器内电容器的电荷,引致数据流失,甚至烧坏电路。

故此触碰随机存取存储器前,应先用手触摸金属接地。

[3]访问速度现代的随机存取存储器几乎是所有访问设备中写入和读取速度最快的,存取延迟和其他涉及机械运作的存储设备相比,也显得微不足道。

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 第4章 半导体存储器

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  第4章  半导体存储器

17
4.3 半导体只读存储器(ROM)
4.3.1 掩膜式只读存储器ROM ROM制造厂家按用户提供的数据,在芯片制造时
写定。用户无法修改。
18
4.3.2 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PROM 只能写入一次。
19
4.3.3 可编程、可擦除的只读存储器EPROM
1. 紫外线擦除的EPROM 进行照射10~20min,擦除原存信息,成为全1状态。
8
2.静态RAM的结构 将多个存储单元按一定方式排列起来,就组成了一个静 态RAM存储器。
9
典型的SRAM 6116:2KB,A0~A10,D0~D7形成 128*16*8(每8列组成看作一个整体操作)的阵列
片选CS# 输出允许 OE#
读写控制 WE#
10
典型的SRAM芯片6264 (8KB)
29
存储器芯片的选用
RAM、ROM区别:
–ROM:ROM用来存放程序,为调试方便,多采用EPROM
–RAM:存储器容量不大,功耗较小时,可采用静态RAM;
系统较大,存储器容量很大,功能和价格成为主要矛盾, 要选择动态RAM,这时要考虑刷新问题。
组成存储器模块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容
量、速度、负载等:
14
2. 双端口RAM举例
CY7C130/131/140/141 1K*8bit高速双端口SRAM A0~A9:地址线 I/O0~I/O7:数据线 CE#:片选 OE#:输出允许线 R/W#:读写控制 BUSY#: INT#:
15
存储器的基本组成 半导体存储器的内部结构为例
译码电路: 重合译码方式 存储体:核心。一个 基本存储电路可存入 一个二进制数码
A12 A7 A6 A5 A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Vcc WE CS 2 A8 A9 A 11 OE A 10 CS 1 D7 D6 D5 D4 D3

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

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

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微型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的,其中硬件系统是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

一般来说,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的心脏,它承担着所有计算和处理的任务。

CPU由控制单元和算术逻辑单元组成,其中控制单元控制CPU的操作流程,算术逻辑单元则执行具体的数学、逻辑运算。

2.存储器:存储器是微型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为CPU提供必要的信息。

存储器一般包括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其中RAM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ROM则用来存储不变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3.输入设备:输入设备用来接受用户的输入信息,为计算机提供数据和指令。

常用的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4.输出设备:输出设备用来将计算机处理的结果显示给用户。

常用的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音箱等。

5.存储设备:存储设备是用来存储长期数据的设备。

常见的存储设备包括硬盘、光盘、U盘等。

6.总线:总线是用来传输信息的通路,包括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数据总线用来传输数据,地址总线用来指定数据的存储位置,控制总线用于控制各种设备的操作。

以上是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包括的基本组成部分,这些组成部分相互连接,构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

在计算机中,硬件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软件则是微型计算机得以发挥作用的关键。

因此,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是计算机专业人士的必修课程,对学习和应用计算机技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微型计算机基本硬件

微型计算机基本硬件

微型计算机基本硬件微型计算机是目前计算机中使用最广泛,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一类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由主机和常用外部设备两大部分组成。

主机由中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组成,用来执行程序、处理数据,主机芯片都安装在一块电路板上,这块电路板称为主板(Motherboard)。

为了与外围设备连接,在主机板上还安装有若干个接口插糟,可以在这些槽上插入与不同外围设备连接的接口卡,用来连接不同的外部设备。

1.4.1 微处理器CPU是微机硬件系统的核心,一般由高速电子线路组成。

目前的CPU都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称为微处理器MP(Micro processor)。

同CPU一样,MP由运算器、控制器组成,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微型计算机的性能。

微处理器不等于微型计算机,它只是组成微机的一个核心器件。

由于CPU在微机中的关键作用,人们往往将CPU的型号作为衡量和购买机器的标准,如586、PII、PIII、P4等微处理器都成为机器的代名词。

世界上第一块微处理器于1971年Intel公司研制成功,称为Intel 4004,字长为4位;在以后短短的30年中,Intel公司又相继推出了字长为8位、16位、32位的微处理器8080(1973)、8086(1978)、80286(1982)、80386(1985)、80486(1989)、Pentium(奔腾,又称586)(1993)、Pentium Pro(与Pentium统称P5)(1995)、PentiumII(1997)、PentiumIII (1999)、以及现在的 Pentium 4(2000)。

一般认为微处理器芯片的位数越多,其处理能力会越强。

除Intel公司外,AMD 公司、Cyrix公司、Motorola公司也生产微型计算机的微处理器。

1.4.2微型机的存储器微机的存储器是由主存储器(内存)和辅助存储器(外存)组成。

在主机内部,直接与CPU交换信息的存储器称主存储器或内存储器。

微机原理第五章 存储器

微机原理第五章 存储器
eg:要将6116SRAM放在8088CPU最低地址区域
(00000H~007FFH)
A11
CPU
A19

A0~A10
6116 CS
2)部分译码法 系统总线中的地址总线除片内地址外,部分高位地址(不是
全部高位地址)接到片外译码电路中参加译码,形成片选信号。 因此对应于存储芯片中的单元可有多个地址 。
(二)内存与CPU连接时的速度匹配
对CPU来说,读/写存储器的操作都有固定的时序(对8086 来说需要4个时钟周期),由此也就决定了对内存的存取速 度要求。
(三)内存容量的配置、地址分配 1. 内存容量配置
• CPU寻址能力(地址总线的条数) 软件的大小(对于通用计算机,这项不作为主要因素)
2. 区域的分配 RAM ROM 3. 数据组织 (按字节组织) 16位数据,低位字节在前,高位字节在后,存储器奇偶分体 (四)存储器芯片选择 根据微机系统对主存储器的容量和速度以及所存放程序的不同等 方面的要求来确定存储器芯片。它包括芯片型号和容量的选择。
24V
S
SiO2 G
D
字线
Vcc 位 线 输 出
P+ + + P+ N衬底
浮栅MOS

D
线
浮栅管
S
特点: 1)只读, 失电后信息不丢失 2)紫外线光照后,可擦除信息, 3)信息擦除可重新灌入新的信息(程序) 典型芯片(27XX) 2716(2K×8位),2764(8K ×8位)……
D0 D8
CE

线
存储体
启动
控制逻辑 控制线
读 写
数 据 CPU
电寄
路存
器数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组成-第5章 储存系统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组成-第5章 储存系统


· 读取CMOS-SRAM中的设备配置,确 定硬件运行环境。
· 系统引导、启动。


· 基本的输入输出控制程序。 · 存储一些重要的数据参数。 · 部分机器还含有硬化的部分操作系统。


ROM-BIOS一般为几十KB的容量,并 有逐渐加大的趋势,常为掩膜式ROM。 目前高档PC机已采用快速擦写存储器, 使ROM BIOS 的功能由软盘软件支撑升级。


5.4.5 页式虚拟存储器 页式虚拟存储器中的基本信息传送单 位为定长的页。


5.4.6 段页式虚拟存储器简介
段式虚拟存储器和页式虚拟存储器各有 其优缺点,段页式管理综合了两者的优点, 将存储空间仍按程序的逻辑模块分成段, 以保证每个模块的独立性及便于用户公用; 每段又分成若干个页。 页面大小与实存页相同,虚存和实存之 间的信息调度以页为基本传送单位。


2.CMOS-RAM 用于记录设备配置参数,如内存容量, 显示器类型,软硬磁盘类型及时钟信息等。 CMOS-RAM采用CMOS工艺制成,功耗很 少。


3.ROM-BIOS

ROM-BIOS用于存放基本的输入输出 系统程序,是操作系统驻留在内存中的最 基本部分,其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 开机后的自检。检测对象涉及计算机 系统的各主要功能部件包括CPU、ROM、 RAM、系统接口电路和键盘、软、硬磁 盘等外设。

5.1.1存储器的分类
1. 按存储介质分 按存储介质可以将存储器分为三种:半 导体存储器、磁表面存储器和光存储器。



2. 按存取方式分

按照存储器的存取可方式分为随机存取 (读写)存储器、只读存储器、顺序存取存 储器和直接存取存储器等。

微机原理

微机原理

2、存储器中的数据组织
(1)内存编址 在字节编址的计算机系统中,一个字节分配一个内存地址。 16位字和32位双字各占有2和4个字节单元。 例: 32位双字12345678H占内存4个字节地址24300H~24303H。 最低地址24300H为双字地址。 (2)数据组织 (b)大数端存放 (a)小数端存放 数据的最低 8位占数据内存 的首字节… 数据的最高 8位占数据内存 的末字节。 数据的最高 8位占数据内存 的首字节… 数据的最低 8位占数据内存 的末字节。
4、 HM6116 存储容量为2KB 24条引脚:
211=21×210 =2×K
16条地址线寻址64K 20条地址线寻址1M
11条地址线A0~A10;
8பைடு நூலகம்叠成一芯片
存储容量为2KB
HM6116
8条数据线I/O1 ~ I/O8; 1条电源线VCC; 1条接地线GND; 片选信号 CE 19脚 3条控制线 写允许信号 WE 16脚 读允许信号 OE 17脚
(3)可靠性 — 用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来衡量, MTBF越长,可靠性越高。
(4)性能/价格比
4、半导体存储器分类
静态RAM(SRAM)无需刷新
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 闪速存储器 (U盘)
动态RAM(DRAM)需要刷新
半导体 存储器
0
1
高/低电位 1
低/高电位
④读原理
读:行列地址选通该 位。 读控制线为高电位(写 控制线为低电位) ,G1 管导通(G3, G2管截止) 。 强迫T2 的Q处的电 位1(或0)与一位数据线相 通,该位数据出现在数 据线上。 即完成了该位存储器 的读出。

微型计算机常见的微型计算机由哪五部分组成,并简述各部分的功能

微型计算机常见的微型计算机由哪五部分组成,并简述各部分的功能

微型计算机常见的微型计算机由哪五部分组成,并简述各部分的功能2011-02-20要具体的微型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

其中存储器又分内存储器、外存储器;通常我们把输入设备及输出设备统称为外围设备;而运算器和控制器又称为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processingunit)。

1.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cpu)习惯上称为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由运算器和控制器两部分组成:运算器是微机的运算部件;控制器是微机的指挥控制中心。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使得微处理器的所有组成部分都集成在一块半导体芯片上,目前广泛使用的微处理器有:intel公司的80486、pentium(奔腾)、pentiumpro(高能奔腾)、pentiummmx(多能奔腾)、pentiumii(奔腾二代)、pentiumiii(奔腾三代)、pentiumiv(奔腾四代);amd公司的amdk5、amdk6、amdk7等。

[我们熟知的286、386、486,指的是80286、80386、80486处理器。

因为在美国数字不能申请为商标,所以从80486以后,intel开始用pentium作为处理器的名称。

]表征微机运算速度的指标是微机cpu的主频,主频是cpu的时钟频率,主频的单位是mhz(兆赫兹)。

主频越高,微机的运算速度越快。

2.内存储器(主存)目前,微型计算机的内存由半导体器件构成。

内存按功能可分为两种:只读存储器(readonlymory,简称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ory,简称ram)。

rom的特点是:存储的信息只能读出(取出),不能改写(存入),断电后信息不会丢失。

一般用来存放专用的或固定的程序和数据。

ram的特点是:可以读出,也可以改写,又称读写存储器;读取时不损坏原有存储的内容,只有写入时才修改原来所存储的内容。

断电后,存储的内容立即消失。

微机接口ppt课件第6章微型计算机中的存储器

微机接口ppt课件第6章微型计算机中的存储器

程写入。 2021/8/17
42
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 (Electrically EPROM):与EPROM类似, 只是使用电信号进行擦除,比EPROM更为 方便。
闪速存储器(Flash Memory):新型的 半导体存储器,具有非易失性、电擦除 性和高可靠性。
2021/8/17
2021/8/17
19
计算地址范围的方法是: 译码器的输入信号(A19~A13)为0011111
(高7位地址), 低13位地址(A12~A0)可以是全0到全1之间。
2021/8/17
20
2021/8/17
图6-4 6264的全地址译码连接
21
只将系统总线的部分高位地址线作为译码器 的输入,从而得到存储器芯片地址范围的译 码连接方式称为部分地址译码连接。
每个存储矩阵由7条行地址线和7条列地址线 选择相应的存储单元。
7条行地址线经过译码器产生128条行选择线, 可选择128行;
7条列地址线经过译码器产生128条列选择线, 可选择128列。
2021/8/17
28
2021/8/17
29
2.动态RAM 2164的工作过程
2021/8/17
30
2021/8/17
2021/8/17
24
1.2164的引脚及内部结构
2164是一个64K×1位的动态RAM芯片 其引脚包含8条地址线A0~A7 数据输入端DIN,数据输出端DOUT 行地址选通RAS,列地址选通CAS 写允许端WE(高电平时为数据读出,低
电平时为数据写入),如图6-6所示。
2021/8/17
由于16K=214,故每个芯片有14位地址线,8 条数据线。

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微型计算机是一种小型电子计算机,由 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存储设备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 CPU 控制计算机的各种操作,将数据存储到内存中,然后进行处理并输出结果。

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包括:
1.中央处理器(CPU):负责控制计算机的各种操作,执行计算和逻辑运算,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2.存储器:分为内存和外存,内存用于暂时存储程序和数据,外存用于长期存储数据和程序。

3.输入输出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打印机、显示器等,用于输入和输出数据。

4.总线:是计算机内部各个部件之间传递信息的通道。

微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是,当用户输入数据时,输入设备会将数据传递给 CPU,CPU 将数据存入内存中,然后进行处理并输出结果,输出设备将结果显示或打印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各个部件通过总线进行通信,协同完成计算机的运算任务。

总之,微型计算机是一种小型但功能强大的计算机,其组成部件和工作原理是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重要内容。

- 1 -。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3篇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3篇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第一篇: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概述微型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简称PC)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个人日常工作和娱乐等方面的计算机,其基本结构由五个部分构成,分别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系统总线。

1. 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最核心的部分,它是负责处理各种指令和数据的大脑。

CPU的性能直接影响着计算机的整体运行速度,因此在选择CPU时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选购合适的型号。

CPU主要由控制器和算术逻辑单元组成,其中控制器负责指导CPU完成各种操作,而算术逻辑单元则负责实现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

除此之外,CPU还包括寄存器和高速缓存,它们的作用是缓存一些频繁使用的指令和数据,以提高CPU的运行效率。

2. 存储器存储器是微型计算机中用于存储数据和指令的部分,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和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

RAM是计算机中最常见的存储器,它可以被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用来存储临时数据和程序代码。

RAM的容量通常按照兆字节(Megabyte,简称MB)或者千字节(Kilobyte,简称KB)来计算,容量越大,能够同时存储的数据和程序代码就越多。

ROM是一类只能读取,不能写入的存储器,其中记录了一些固定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ROM中的程序和数据不会被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改变,因此可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输入设备输入设备是用来输入数据和指令到计算机中的设备,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键盘是计算机最常见的输入设备,可以输入各种文字和命令;而鼠标则可以通过移动鼠标指针来控制计算机的操作。

4. 输出设备输出设备是用来将计算机处理的结果显示给用户的设备,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音响等。

其中显示器可以显示计算机处理的图像和文字,而打印机则可以将计算机处理的结果打印出来。

微型计算机原理 第六章 存储器

微型计算机原理 第六章 存储器

3、存储器带宽 单位时间里存储器所存取的信息量,位/秒
4、功耗
半导体存储器的功耗包括“维持功耗”和“操作功耗”。 与计算机的电源容量和机箱内的散热有直接的联系 保证速度的情况下,减小功耗
5、可靠性 可靠性一般是指存储器(焊接、插件板的接触、存储器模块的复杂性)抗外界电磁场、温度等因变化干扰的能力。在出厂时经过全
28系列的E2PROM
① +5V供电,维持电流60mA,最大工作电流160mA ② 读出时间250ns ③ 28引脚 DIP封装 ④ 页写入与查询的做法: 当用户启动写入后,应以(3至20)微秒/B的速度,连续向有关地 址写入16个字节的数据,其中,页内字节由A3至A0确定,页地址 由A12至A4确定,整个芯片有512个页,页加载 如果芯片在规定的20微秒的窗口时间内,用户不再进行写入,则芯 片将会自动把页缓冲器内的数据转存到指定的存储单元,这个过程 称为页存储,在页存储期间芯片将不再接收外部数据。CPU可以通 过读出最后一个字节来查询写入是否完成,若读出数据的最高位与 写入前相反,说明写入还没完成,否则,写入已经完成。
3)R/W(Read/Write)读/写控制引线端。
4)WE写开放引线端,低电平有效时,数据总线上的数据被写入 被寻址的单元。 4、三态双向缓冲器 使组成半导体RAM的各个存储芯片很方便地与系统数据总线相
连接。
6.2.2 静态RAM
1、静态基本存储单元电路
基本单元电路多为静态存储器半导体双稳态触发器结构, NMOS\COMS\TTL\ECL等制造工艺而成。 NMOS工艺制作的静态RAM具有集成度高、功耗价格便宜等优点,
6.2.4
RAM存储容量的扩展方法
1、位扩展方式:16Kx1扩充为16Kx8

5.微型计算机的内部存储器按其功能特征可分为几类各有什

5.微型计算机的内部存储器按其功能特征可分为几类各有什

5.微型计算机的内部存储器按其功能特征可分为几类?各有什么区别?
答:(1)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

RAM通常指计算机主存,使用动态随机存储器,制作成内存条形式出现。

CPU对它们既可读出又可写入数据。

但是一旦关机断电,RAM中的信息将全部消失。

(2)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简称ROM)。

CPU对它们只取不存,其信息是由计算机制造厂写入并经固化处理,用户无法修改。

断电时信息不会丢失。

ROM中一般存放计算机系统管理程序。

(3)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是介于CPU和内存之间的一种可高速存取信息的芯片,用于解决它们之间的速度冲突问题,直接影响到CPU的工作效率,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CPU 的价格。

6.外部存储器上的数据能否被CPU直接处理?
答:不能,其中的数据不能直接送到运算器,只能成批地将数据转运到内存,在进行处理。

9. 什么是总线?按照总线传输的信息特征可将总线分为那几类?各自的功能是什么?
答:总线是微处理器与各部件和外围设备共用的连接线路。

按照总线传输的信息特征可将总线分为:
1.地址总线:用于传送储存单元或I/O接口的地址信息,信息传送是单向的,他的天数决定了计算机内存空间的内存大小,既CPU能管理内存的数量。

2.数据总线:用于CPU与内存或I/O借口之间的数据传递,他的跳数取决于CPU的字长,信息传送是双向的。

3.控制总线:传递控制器的各种控制信息,他的条数由CPU的字长决定。

简述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简述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简述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微型计算机系统是一种用于完成特定任务的小型计算机系统。

它由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及其他电子电路元件组成,能够按照预先编程程序完成特定任务。

由于它的小巧紧凑,普及率较高,微型计算机系统在企业、政府机构、学校和家庭中很常见。

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
(1)中央处理器(CPU):
CPU是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用于处理系统中的所有计算任务。

它能够接收程序指令,根据这些指令处理数据,从而完成任务。

(2)存储器:
存储器是微型计算机系统的记忆单元,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数据。

其中,主存储器(主存)是CPU的直接工作单元,而从属存储器(从存)则为CPU提供额外的数据存储空间。

(3)输入输出设备:
输入输出设备是微型计算机系统中与外界进行信息交互的重要
元件。

它们接收外部输入信号,并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输出到外界。

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有键盘、鼠标等。

(4)控制器:
控制器是微型计算机系统中的主要控制元件,用于协调各种设备之间的工作。

它能够根据程序指令把正确的信号和数据发送给各种部件,从而协调其它元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5)其他电子电路元件:
微型计算机系统中还包括其他一些电子电路元件,如定时器、比较器、变换器等,它们用于协调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部件之间的工作。

以上就是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主要组成。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程序和数据通过专用软件编写,经过编译和链接后,可以存储到存储器中,然后CPU可以调用它完成特定的任务。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结构非常清晰,易于检修和维修,这也是它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微型计算机的部件名称和作用

微型计算机的部件名称和作用

微型计算机的部件名称和作用
微型计算机的部件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即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程序指令和进行运算。

2. 主板(Motherboard):是计算机的主要电路板,承载了各
个硬件部件的连接和通信,如CPU、内存、显卡、硬盘等。

3. 内存(Random Access Memory,RAM):是计算机的临时
存储器,存储当前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用于快速读写操作。

4. 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是计算机的永久性存储介质,用于长期保存程序和数据。

5. 显卡(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是处理计算机图
像和视频的部件,用于图形的渲染和处理。

6. 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触摸屏等,用于输入数据和控制计算机操作。

7. 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音响等,用于显示计算机处理结果和输出数据。

8. 声卡(Sound Card):负责计算机声音的输入和输出,用于
音频的处理和传输。

9. 网络适配器(Network Adapter):连接计算机与局域网或互联网,实现网络通信和上网功能。

10. 电源供应器(Power Supply Unit,PSU):为计算机提供电能,保证各个部件正常工作。

11. BIOS芯片(Basic Input/Output System,BIOS):存储计算机启动程序和系统设置信息,控制计算机的启动和初始化过程。

这些部件相互配合,使得微型计算机能够完成各种计算、处理和存储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导体存储器的技术指标
• 衡量半导体存储器的性能指标有很多,如可靠性、功耗、 价格、体积、重量、电源种类等,但从接口角度来说, 最为重要的则是存储器的存储速度、存储容量及带宽。
半导体存储器的技术指标
• 一、半导体存储器的存储容量 • 存储容量是指每一个存储芯片和模块能够存储的二进制位数。存储器容量以存储1位二进制 数位最小单位(bit),容量单位有字节B、千字节KB、兆字节MB。。这些容量单位之间的 相互关系均以210倍表示。 • 微型计算机中的信息是以字节为单位存储在存储器中。存储器有多大容量取决于存储单元 的个数和存储器个单元的位数。因此存储容量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
微型计算器中的存储器
主要内容: 主要介绍半导体存储器的相关知识和扩展 设计。首先介绍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与性 能指标、典型ROM与RAM芯片的特点及存 储器的扩展设计方法,最后对存储器层次 结构做简单概述。
2015116408 李一铖 2015116420 唐雨顺
存储器概述
• 微型计算机的存储器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内部存储器(也称 主存储器),简称内存或主存;另一类是外部存储器(也称辅助 存储器),简称外存。 • 微型计算器内存由半导体器构成,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和只读存储器(ROM)两大类;外存有磁盘(硬盘和软盘)、光 盘、磁光盘、移动硬件和U盘等。
半导体存储器的技术指标
三、带宽 存储器的带宽指每秒传输数据总量。存储器带宽与存储器总线频率有关,也 与数据位数(宽度)有关。
带宽=存储器总线频率×数据宽度/8(单位:B/s)
如一存储器工作频率为333MHz,存储器宽度为64位,则带宽 =333×64/8=2664MB/s。
ROM类型
• MROM 掩膜ROM存储的信息是由生产厂家根据用户的要求,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掩膜工艺(即光刻图 形技术)一次性直接写入的。它存储的信息是靠在存储单元的字线与位线之间是否跨接 MOS 管来表示信息“0”还是“1”:跨接MOS管时,表示信息“0”;没有跨接MOS管则表示信息“1”。一 旦掩膜ROM制成后,其内容不能再改写,因此它只适合于存储永久性保存的程序和数据。
• 1.线译码方式 • 线译码就是仅用某系统一个高位地址线作为片选信号以选中某个芯片。这种译码方式由于 仅用一根地址线参与片选,因此地址不唯一,而且效率低,占用空间多。 • 2.部分译码方式 • 部分译码方式就是只用系统一部分高位地址参与对芯片的译码工作,而有些高位地址没有 参与译码,因此这些地址线的状态对译码结果没有任何影响,所以译码得到的地址空间就 不是唯一的。但该方式应用较为广泛。 • 3.全译码方式 • 全译码就是系统所有高地位地址线全部由参与对芯片的译码工作,因此任意地址线的变化 都会对译码结果有影响,所以全译码得到的空间地址是唯一的。
RAM的类型
• DRAM DRAM是一种动态随机存储器。它的存储电路是利用MOS管的栅极分布电容充放电来保存信 息的,充电成高电位后表示“1”,放点后表示“0”。其特点是集成度高、功耗低、价格便宜,但 由于电容存在漏电现象,电容电荷会因为漏电而逐渐丢失,因此必须定时对DRAM进行充电 (称为刷新)。在微机系统中,DRAM被大量用做内存(即内存条)。
• TAC表示“存取时间”。与时钟周期不同,TAC仅仅代表访问数据所需要的时间。如一块标有“—7J”字 样的内存说明该内存条的存取时间是7ns。存取时间越短,该内存条的性能就越好。
• 3 CAS延迟时间(CL) • 当CPU需要向内存读取数据时,在实际读取之前一般都有一个“缓冲期”,而其时间长度就是CL。
半导体存储器分类
半导体存储器
{
RAM
{
S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MROM:掩膜型只读存储器 PROM: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EPROM:紫外线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E2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Flash:闪速存储器,现代ROM BIOS
ROM
{
随机存储器(RAM)是易失性存储器,掉电后信息丢失而不能恢复,ROM是非易 失性存储器,掉电后信息不丢失,可长期保存。 新型的铁电存储器(FRAM)、磁随机存储器(MRAM)打破了传统易失性和非 易失性的界限。MRAM和FRAM既有随机存取存储器读写速度快的优点,又有非 易失性存储器的特点,是全新的非易失性RAM。
存储器层次结构
微处理器
高速缓冲存储器 Cache(L1,L2,L3)
主存储器 (内存)
虚拟存储器 (磁盘)
• EPROM EPROM是一种紫外线可擦除可编程ROM。其编程逻辑器件使用浮栅编程技术,利用绝缘栅 场效应管中的浮栅存储电荷,使开启电压发生变化来存储信息。写入信息是在专用编程器上 实现的,具有能多次改写的功能。由于EPROM在紫外线照射下信息易丢失,故在使用时应在 玻璃窗口处用不透光的纸封密,以避免信息丢失。
存储器扩展设计
• 字扩展 • 字扩展是指增加存储字的数量。例如,用2片2K×8b的RAM芯片6116,组 成4K×8b的存储器。字扩展设计如图所示。两片芯片的片内信号线A0~A10、 D0~D7、OE、WE都分别与系统的地址线A0~A10、数据线D0~D7的读写控 制线RD、WR连接。其中,1#芯片的片选CE与A11连接,2#芯片的片选CE 与A11反相之后连接。当A11为低电平时,选择1#芯片读写;当A11为高电 平是,选择2#芯片读写。由图可见,1#芯片的地址范围是000H~7FFH,2# 芯片的地址范围是800H~FFFH。
存储器扩展设计
• 位扩展 位扩展是指增加存储字长。如用2片1K×4b的RAM芯片2114,组成1K×8b的 存储器。位扩展设计如图所以,图中两片2114的地址线A0~A9、OE、WE分 别与系统总线的A0~A9、RD、WR连在一起,两芯片的片选CE连在一起与系 统A10连接,1#芯片的4位数据线D0~D3作为低4位与系统数据线D0~D3连接, 2#芯片的4位数据线D0~D3作为高4位与系统数据线D4~D7连接,这样便构成 了一个1K×8b的存储器。硬件连接之后便可以确定存储单元的地址,即 A0~A10的编码状态000H~3FFH就是1KB的存储单元的地址。
存储器地址译码
• 存储器扩展就是用多个存储器芯片构成一定容量的存储器模块, 需要地址线的参与,就是涉及地址译码及译码方式问题。
• 所谓地址译码就是将其各特定地址编码输入翻译成唯一有效输出 的过程。而译码的结果就输出有效的逻辑,输出的逻辑通常解存 储器芯片或I/O接口的片选信号。
存储器地址译码
译码方式:
ROM类型
• EEPROM EEPROM也称E2PROM,是一种电可擦除可编程 ROM。由于它的改写不需要使用专用编程设 备,只需在指定的引脚上加上适合的电压,即可进行在线擦除和改写,使用更加方便灵活。
ROM类型
• 闪速存储器 闪速存储器简称Flash或闪存。它与EEPROM类似,也是一种电擦写型ROM。与EEPROM的 主要区别是:EEPROM是按字节擦写,速度慢;而闪存是按块擦写,速度快。Flash芯片从 结构上分为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两大类:串行Flash能节约空间和成本,但存储容量小、速度 慢;而并行Flash存储容量大、速度快。 Flash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一种新型半导体存储器。由于它具有在线电擦写、低功耗、大容量、 擦写速度快的特点,同时还具有于DRAM等同的低价位成本的优势,因此受到广大用户的青 睐。目前,Flash在计算器系统、寻呼机系统、嵌入式系统和智能仪器仪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 的应用。
RAM的类型
• SRAM SRAM是一种静态随机存储器。它的存储电路由MOS管触发器构成,用触发器的导通和截止 状态来表示信息“0”或“1”。其特点是速度快、工作稳定,并且不需要刷新电路,使用方便灵活, 但由于它所用MOS管较多,致使集成度低、功耗较大、成本也较高。在微机系统中,SRAM 常用做小容量的高速缓冲存储区。
存储器扩展设计
• 字和位扩展
字和位扩展是字扩展和位扩展的组合。例如,用4片1K×4b的RAM芯片2114, 组成2K×8b的RAM芯片2114,组成2K×8b的存储器。字和位扩展设计如图。
图中1#和2#芯片为一组,3#和4#芯片为一组,片内A0~A9、OE和WE与系统 地址线A0~A9和读写控制线RD和WR对应连接。1#和3#芯片内数据线D0~D3 作为低4位,与系统数据线D0~D3连接;2#和4#芯片内数据线D0~D3作为高4 位,与数据线D4~D7连接;1#和2#芯片的CE连在一起,与2—4线译码器输出 端Y0连接;3#和4#芯片的CE连在一起,与2—4线译码器输出端Y1。
ROM类型
• PROM PROM为一次编程ROM。它的编程逻辑器件是靠存储单元中熔丝的断开和接通来表示存储信 息“0”还是“1”:当熔丝被烧断时,表示信息“0”;当熔丝没有烧断时,则表示信息“1”。由于一 旦存储单元的熔点被烧断就不能恢复,因此PROM存储的信息只能一次编程写入,不能擦除 改写。
பைடு நூலகம்
ROM类型
存储器容量=单元数×数据位数
半导体存储器的技术指标
• 二、存取速度 • 存取速度是指从CPU给出有效的存储器地址到存储器输出有效数据所需要的时间。存储于内存的时钟 周期、存取时间和CAS延迟时间等有关。 • 1 时钟周期(TCK) • TCK表示内存时钟周期。它代表了内存可以运行的最大工作频率,数字越小说明内存所能运行的频率 就越高。 • 2 存取时间(TA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