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 财政分配的理论依据要点
财政概论知识点总结
财政概论知识点总结一、财政概念财政是国家的经济活动之一,是指国家依法通过税收、财政支出、债务、国有资产经营等手段,调节国民经济活动,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的一种经济活动。
简单来说,财政是国家收入和支出的管理工具,是国家在经济领域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财政的作用1.经济调节作用:财政通过税收、财政支出等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保持国民经济稳定运行。
2.分配调节作用:财政通过税收、财政支出等手段,对社会收入进行合理调配,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
3.资源配置作用:财政通过税收、财政支出等手段,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4.激励作用:财政通过税收、财政支出等手段,对市场主体进行激励,推动经济增长和创新。
5.管理作用:财政通过税收、财政支出等手段,对政府活动进行管理,保障政府活动的正常运行。
三、财政的基本原则1. 公共支出原则:公共支出应当坚持社会公平、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 公共收入原则:公共收入应当坚持公平、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 财政平衡原则:财政平衡是指国家的预算收支平衡,包括预算收入与预算支出的平衡,以及财政预算的平衡。
4. 财政稳定原则:财政政策应当坚持稳定的原则,保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避免频繁调整和剧烈波动。
5. 效率原则:财政活动应当坚持效率原则,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促进经济发展。
四、财政的基本方法1. 税收方法:税收是国家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之一,通过对国民经济主体进行税收征收,实现财政收入的增加。
2. 债务方法:债务是国家的重要财政支出来源之一,通过债券发行等方式筹集资金,实现财政支出的满足。
3. 国有资产经营方法:国有资产经营是国家的重要财政支出来源之一,通过国有资产的经营和利润分配,实现财政支出的增加。
这些是财政概论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财政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
财政概论是财政学的基础,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希望通过这些知识点的总结,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财政学的基础知识。
第二章第4节 国家分配论与西方财政理论
2020/10/12
3
(一)财政的产生
原始社会末期→出现剩余产品→私 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财 政产生
1、财政产生的物质条件(经济条件): 剩余产品的出现
2、财政产生的历史条件(政治条件): 国家产生
2020/10/12
4
(二)财政与国家的关系
财政伴随国家的出现而产生 ,伴 随国家的发展而发展
第四节 国家分配论与 西方财政理论
2020/10/12
1
第四节 国家分配论与 西方财政理论
一、国家分配论的主要观点 二、西方财政理论的基本内容 三、国家分配论与西方财政理论的比较 四、借鉴和吸收西方财政理论
2020/10/12
2
一、国家分配论的主要观点
(一)财政的产生 (二)财政与国家的关系 (三)财政的基本要素 (四)财政的本质
2020/10/12
11
(一)财政起因:“市场失灵论”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 面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但是,市场失灵问 题的存在赋予了政府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 干预的必要性,也就决定了财政参与纠正 市场失灵问题的必要性。可见,市场失灵 导致财政的产生。
在财政起因这一问题上,西方财政理
论遵循了如下的基本分析思路:市场有效 运行→市场失灵→政府干预→财政介入。 对此,我们不妨称之为关于财政起因的 “市场失灵”。
2020/10/12
9
西方财政理论的基本逻辑:
市场经济 市场失灵 政府干预 财政介入
2020/10/12
10
西方财政理论的基本内容可总结为:
(一)财政起因:“市场失灵论” (二)财政对象:“公共产品论” (三)财政目的:“公共需要论” (四)财政模式:“公共财政论” (五)财政决策:“公共选择论”
002第二章财政分配的理论依据
二、收入分配职能
洛伦兹曲线是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底边 即横轴代表收入获得者在总人口中的百分 比,正方形的左边即纵轴显示的是各个百 分比人口所获得的收入的百分比。从坐标 原点到正方形相应另一个顶点的对角线为 均等线,即收入分配绝对平等线,这一般 是不存在的。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即洛伦兹 曲线都在均等线的右下方。
2、偏好体系不同
市场经济决策——取决个人自己的偏好 ;公共 决策——依靠众多的不同偏好 。
3、强制性
市场经济决策——自愿;公共决策——强制。
(三)公共选择中影响选民态度 的因素
1.公共项目的种类 2.公共项目的成本分担方式 3.公共项目的规模
二、公共选择程序
(一)公共选择的规则 (二)多数规则下决策结果的唯一性
稳定,主要包括充分就业、物价 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多方面的 含义。
三、经济稳定职能
充分就业是指一国可就业人口的就业 率达到了该国当时社会经济状况所能 承受的最大比率。
物价稳定是指物价上涨幅度维持在不 至于影响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的范围内。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在国际经济往 来中维持经常项目收支的大体平衡。
交换。
产 在私人产品的提供中,产品的买 公共产品的特征使得作为消费者的 品 卖双方是通过出价与要价的方式 社会成员都想做“免费搭车者”而 定 决定产品买卖,若消费者不出价 不愿主动出价,不愿显示从公共产 价 或消费者出价不符合销售者的要 品中受益的效用估价。这样,提供
价要求,销售者就不卖出产品。 什么样的公共产品,提供多少只能 采用公共选择的方式进行。
个层次。 经济公平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强
调的是要素投入和要素收入相对称, 它是在平等竞争的环境下由等价交换 来实现的。
西南科技大学财政学期末判断选择题之欧阳术创编
人大版《财政学》学习指导书内容体系二、本章回顾三、关键术语和定义四、重点难点分析五、习题1.名词解释2.判断题3.不定项选择题4.简答题5.计算题或案例分析题六、习题答案以下为指导书中的判断题、不定项选择题、计算题及答案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职能2.判断题(1)完整的市场体系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政府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和干预市场。
(2)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越多越好。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几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由于滥用权力而发生的寻租行为。
(4)国防作为公共物品主要体现在它的非竞争性上。
(5)一项政策当且仅当表现出帕累托改进时才能提高社会福利。
(6)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公平分配,因而财政的收入职能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确定显示公平分配的标准和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特殊机制与手段。
(7)由于公平与效率具有统一性,因此,在财政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应将两者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考虑。
3.不定项选择题(1)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准公共物品?()A.国防B.花园C.教育D.桥梁(2)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
A.垄断B.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C.收入分配不公D.经济波动(3)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
A.立法和行政手段B.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C.财政手段D.强制手段(4)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包括()。
A.历史性B.非排他性C.非竞争性D.单一性(5)财政的基本职能是()。
A.资源配置职能B.调节收入分配职能C.组织生产和销售职能D.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6)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有()A.划清市场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B.规范工资制度C.加强税收调节D.通过转移性支出,改善生活水平的福利水平(7)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
A.政府决策失误B.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C.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D.寻租行为答案2.判断题(1)对。
(完整word版)《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2001年制订,2005年修订)课程编号:110001英文名:Public Finance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前置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后置课:政府预算、公共支出管理、税收学、比较财政学、国有资产管理学分:3学分课时:51课时主讲教师:蔡军、吴美华、何志敏、王红领、陈桂华、陶学荣、郭晔、蒋兆才等选定教材:陈共.财政学(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课程概述:《财政学》是财政学本科专业和税务本科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
本课程以市场经济为背景,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作为切入点,紧紧围绕效率、公平和经济稳定这一主线,系统讲授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
课程从市场失灵引出公共部门(政府)的经济作用,在讲述公共产品、财政职能、公共选择等基础理论的基础之上,进而论述了财政支出、财政收入、财政管理制度和财政政策等问题。
具体说来,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一部分,财政理论部分,阐述财政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即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出发,论证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第二部分为财政支出部分,阐述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分析财政支出的规模与结构,并将财政支出项目按照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分类进行具体分析。
第三部分为财政收入和税收部分,主要分析财政收入的规模和结构,以及税收原理、税收制度、税制改革和税收管理。
第四部分为国债部分,主要阐述国债原理、规模及国债市场.第五部分为政府预算,主要阐述政府预算及预算管理体制。
第六部分为财政平衡和财政政策,主要阐述财政平衡、财政赤字和财政政策。
第七部分,主要分析了开放经济下的财政相关问题。
本课程一方面保证基本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性,另一方面又根据理论发展与现实改革,不断进行调整,补充新知识,从而使教学内容具有动态性的特点。
教学目的:1.财政学是当代经济学中一个极重要的分支学科,由于是在基本理论和实践上全面论述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这一本质内容,因而又可称为公共经济学或公共部门经济学,其教学目的首先应该是使学生在研究经济基本要素与框架的基础之上把握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从市场失灵和市场缺陷、公共物品和公共需要两个方面深入研究政府的作用和财政的职能,为进一步研究财政分配奠定理论基础。
国家分配论就是国家财政论
国家分配论:国家财政论引言国家分配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过程,涉及到国家财政的管理与运作。
国家财政是国家经济管理的核心,对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国家分配论,关注国家财政论的问题和挑战。
国家财政概述国家财政是指国家收入来源和支出去向的管理与调控。
它包括了各种税收、收入、支出和债务等方面。
国家财政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社会福利提升和公共服务保障。
国家财政论的重要性国家财政论是决定国家财政管理政策的理论基础。
它涉及国家收入分配、资源配置和财政平衡等问题。
国家财政论的正确运用对于国家经济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至关重要。
财政收入的分配财政收入的分配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它决定了国家财政运作的公平和效率。
在国家财政论中,财政收入的分配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税收制度的公平性:税收制度应该保证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公平分配。
高收入人群应该承担更多的税收责任,以实现社会的公平和经济的均衡发展。
2.地区差异的补偿:国家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是普遍存在的。
财政收入的分配应该考虑到地区差异,通过调整资源配置来实现地区间的均衡发展。
3.社会福利的保障:国家财政应该保障社会福利的提升。
在财政收入分配中,应该优先考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投入,以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
资源配置的优化国家财政论也涉及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资源配置的优化可以提高国家经济的效率和竞争力。
以下是几个关键的方面:1.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家财政可以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等手段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以提高国家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2.创新与科技的投入:国家财政应该注重对创新和科技的投入,加强科研机构和高等教育的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以推动国家经济的长期发展。
3.基础设施建设:国家财政应该重点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通信、能源和水利等方面的基础设施水平,以支持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的改善。
财政平衡的维持财政平衡是国家财政运作的重要目标。
财政学讲义03-财政分配的理论依据与方法
• (三) 道格拉斯· 诺思的政府经济职能观
• 政府制定合理的产权制度,并把自己的行 为纳入制度化轨道。 • 国家为产权运行提供一个公正、安全的制 度环境。 • 国家保护产权可以达到规模经济。 • 国家提供产权运作的规范。 • 换言之,国家应该为产权的运作提供“游 戏规则”。 • 国家要利用宪法和法律制约利益集团通过 重构产权实现财富和收入的再分配。
• • 注:① 见《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02年增补本,1616页 ② 见《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02年增补本,1686页
• ►A
• 1.如果说“吃”与“说”是嘴的职能的话,“呼吸”也应该 是嘴的职能。而且这三项应该是嘴的最基本的职能,除此之 外,“喝”、“吐”等也是嘴的职能。 • 2.嘴的作用是“嘴巴运用了吃与说的职能,可能会产生许多 不同的影响和效果”。这些不同的影响与效果应该是指嘴吃 了东西、嘴说了话以后所产生的影响与效果。如果这样的, 那么,这些影响与效果实际上与嘴的吃与说的关系已经不大, 甚至是没有了。因为那些影响与效果实际上是由嘴所吃的东 西、嘴所说的话产生的,即是食物与语言产生的,而不是嘴 产生的。这样的作用就不应该是嘴 的作用、而是食物与语言 的作用了。 • 3.“吃与说本身只能限定或限制而不能转变,所能转变的只能 是吃与说的对象、内容、方式。”不能转变是什么意思?其 实,嘴的“吃”、“喝”、“说”、“呼吸”、“吐”等所 谓的职能不仅存在限制的情况,而且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转 变的。而且能转变的“吃与说的对象、内容、方式”就是否 就是嘴的作用或者是否是嘴的作用的转变呢?
►学习目标
• 1.掌握政府职能的运用是财政分配的前提条件。 • 2.认识政府职能与作用的范围存在的差别。 • 3.明确社会公共需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分配的
财政学教程
财政学教程知识要点财政是国家为维持其自身的存在和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凭借政治等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而形成的分配关系和分配活动。
1,理解该概念需要注意的事项财政分配的主体——国家;财政分配的依据——凭借国家政治权利;财政分配的最终目的——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财政分配的客体——国民收入。
2, 2011年财政政策的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
3,亚当斯密的财政原则。
(1)平等原则(2)经济原则(3)便利原则(4)确实原则4,公共产品的特征。
(1)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概念:非排他性是指在产品消费中,很难将其他消费者排斥在该产品的消费利益之外。
(2)非竞争性概念:非竞争性是指消费者消费某产品是并不影响其他消费者从该产品中获得利益。
5,收入分配职能的概念及其基本内容。
⑴收入分配职能是指财政的经济职能中对参与收入分配的各主体利益关系的调节,达到收入公平合理分配目标。
(2)基本内容:1.调节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2.调节企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3.调节地区间的收入分配关系6,执行资源配置职能与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工具。
1.财政支出:①财政支出是政府执行资源配置职能的重要工具。
②政府对居民个人的转移支付和政府间的转移支付都能够起到调节收入分配的目的。
2.税收:①税收可以作为政府执行资源配置职能的工具。
②通过税收可以在相当大范围内实现对收入的调节7,财政职能与政府职能的关系。
A.财政职能与政府职能是从属关系。
B.财政职能与政府职能相互依存。
C.财政职能与政府职能有共同作用的基础,这就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着市场失灵,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实施政府干预。
8,财政支出按按经济性质分类。
A.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B.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政府不能从中获取相应的物品和服务。
财政学 重点
1——4 财政理论1 什么是财政,财政分配的主体,主要对象,依据,目的是什么?财政,即国家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实现其职能的需要,以国家为主体,凭借国家权力,主要采用价值形式,对一部分社会产品主要是剩余产品,所进行的一种分配和再分配。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这是与其它分配形式的本质区别)3.财政分配的对象——一部分社会产品,主要指社会剩余产品4.财政分配的依据——国家权力(包括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5.财政分配的形式——主要是价值形式6.财政分配的目的——满足国家实现职能的物质需要2 财政产生的前提条件是什么?财政产生的前提条件是剩余产品的出现—经济前提,国家的产生——政治前提3 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国家财政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随历史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4 公债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封建社会末期)5 财政的一般特征是什么?(5个)(一)主体的政府性1.财政分配的依据是国家权力2.在财政分配中国家总是处于决定的、支配的地位3.财政分配是围绕国家职能的实现来进行的(二)目的的公共性1.所有财政活动都立足于满足公共需要2.评价财政活动的得失需要从整个社会着眼,而不能仅仅局限某项财政收支活动本身3.财政活动目的的社会性还不能把财政活动的目标理解为单纯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三)手段的强制性财政分配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是以国家的法律、条例、制度等形式规定并强制实施的。
(四)形式的无偿性财政分配活动是价值单方面的转移,其收支活动一旦发生,资金的所有权便发生了转移,不再返还给原持有人。
(五)调节机制的计划性财政收支都要编制严格的收支计划,收支计划通过权力机关审查通过后,就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政府文件,整个财政收支过程都要按照计划的规定运作。
6 什么是私人产品?有何属性?私人产品为何由市场提供?私人产品的概念:是指由市场供给,用来满足作为个体的社会成员私人需要的产品。
经济师考试《初级财政税收》预习辅导 财政分配
经济师考试《初级财政税收》预习辅导财政分配一、财政分配的主体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在任何社会形态下都是如此。
财政分配以国家存在为前提,由国家来组织进行,国家在财政分配中居于主导地位。
这是财政分配区别于其他分配范畴的基本特征。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它包含几层含义:第一,国家是财政分配的前提;第二,国家在财政分配中处于主动的、支配的地位;第三,财政分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集中性分配。
二、财政分配的对象从财政分配的实际内容来考察,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主要是剩余产品。
三、财政分配的目的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保证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这种需要属于社会公共需要。
所谓社会公共需要,是指向社会提供公共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
社会公共需要具有四个特征:第一,社会公共需要提供的公共产品,其效用具有“不可分割性”;第二,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的产品不具有排他性;第三,社会成员享用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无需付出代价或只需付出少量的费用;第四,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来源只能是剩余产品价值的一部分。
社会公共需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保证执行国家职能的需要(典型的社会公共需要)。
如国防、外交、普及教育等。
2.准社会公共需要。
如高等教育、医疗事业。
3.大型公共设施。
如邮政、民航、电力和城市公共设施等。
注意:教材上每一个层次的代表行业是考察的重点内容。
「例题3」我国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A. cB. vC. mD. c+m答案:C解析: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剩余产品,即m.「例题4」财政的一般特征包括()A.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B. 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个人收入C. 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D. 财政分配的制度是经过行政程序建立的E. 分配的形式主要采取交换方式答案:AC解析:财政的一般特征包括财政分配的主体、对象和目的三方面,故排除DE选项,B选项错误,应为剩余产品。
财政分配的理论依据共55页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60、人民的幸福是,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财政分配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社会公共需要理论
捷克斯洛伐克经济学家奥塔·锡克从人的物质与 非物质角度,把人的需要分为四种:
物质需要〔即对物质使用价值的需要〕 运动和活动的需要〔对劳动、体育、娱乐等方面 的需要〕 与别人关系的需要〔对爱情、社交、友谊等方面 的需要〕 文化需要〔对知识、艺术、思想、健康等方面的 需要〕
第一节 社会公共需要理论
表2.1 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提 供及生产之间的组合关系
公共部门
公共部门
A
私人部门
C
私人部门 B D
三、公共产品
4.公共产品其他特征 〔1〕兼容性.公共产品具有消费兼容性或效用共享性,这 是其非排他性的另一种表述. 〔2〕平等性.公共产品效用的分配具有均等化特征,每个 人都与其他人一样,无差异地享有同质等量的权利,在公共产 品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能享有比其他人多的效用,更不 能独占公共产品的消费权. 〔3〕公益性.公共产品具有正外部效应,即公共产品的投 资效益是外部化、社会化的,投资者、生产者和供给者不能 独自享用,而必须与其他社会成员共享公共产品的效用.
三、公共产品
〔4〕强制性.公众消费公共产品的收费由国家通过税收 手段强制完成,再生产由财政拨款维持和扩大,消费者不能自 由选择.
〔5〕不可分割性.公共产品的效益牵涉到对一个人以上 的不可分割的外部消费效果.效用的不可分割性与受益的不 可阻止性是一致的.
〔6〕对人的行为具有不同导向作用.公共产品具有引导 人们的平等意识和公益行为的功能,有利于增进社会的公平、 公正和长期稳定发展,但会诱发个人的偷懒和搭便车行为.
三、公共产品
〔一〕公共产品的特征 1.公共产品的提供具有非竞争性 2.公共产品的消费具有非排他性 〔1〕公共产品具有普遍性,在技术上不易排斥众多的受 益者. 〔2〕在有些情况下,公共产品的排他性消费在技术上是 可能做到的,但是从成本与效率考虑则是没有必要的. 〔3〕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公共产品的提供成本较高,使得 这类公共产品的完全非排他性消失,结合科学技术的发展应 用,设立排他装置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同时设排他装置的成 本大大降低.
第二章财政分配的理论依据总结
复习思考题
1、社会公共需要有什么特征?为什么它是 财政分配的理论依据。 2、如何理解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 3、财政在收入分配中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其实现机制有哪些? 4、政府和财政应如何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 系?
理论依据:社会公共需要量的大小 衡量指标: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优化政府配置资源结构 提高政府资源配置效率 发挥财政对社会资源配置的调节
二、收入分配职能
收入分配的目标:公平与效率兼顾,侧重公平 效率原则:指要素收入与要素投入相一致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 公平原则:社会公平,指将收入分配差距维持 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 在社会公众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
市场——初次分配——效率与公平 ——十七大报告 政府——再分配———公平
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衡量指标:洛仑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A/(A+B)
0.52
收 入 比 例
绝对公平 曲线
小于0.2,收入绝对公平;
A B 人口比例 绝对不公 平曲线
·拥挤的不收费道路
讨论:
•是否姓“公”的产品都属于公共产品? •有没有介于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之间的产品? •研究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意义何在?
3、公共产品为什么不能由市场提供
个人B
提供 不提供 供
个人A
(325,325) (250,400)
不提供 (400,250) (300,300)
公共产品的特征 ——“免费搭车”问题 ——“公共的悲剧” ——“市场缺陷” ——政府(或财政)提供公共产品
第02章 财政分配的理论依据
第二章财政分配的理论依据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财政职能⏹第二节公平与效率⏹第三节公共产品与公共需要⏹第四节公共选择理论学习目的和要求☐1.掌握财政职能的基本理论☐2.了解公平与效率在财政上的具体表现☐3.掌握公共需要理论的基本内容,了解社会公共需要与公共产品之间的关系。
☐4.了解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财政职能本节主要内容☐一、资源配置职能☐二、收入分配职能☐三、经济稳定职能附件2-1:财政职能之然与所以然财政职能导源于政府的职能。
在市场经济下,由于从经济角度看政府职能范围包括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三大类,所以财政的职能也相应的分为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三项内容。
这里主要是分析和研究财政在履行和实现政府职能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财政履行和实现政府职能的特殊机制和手段。
(注意:这里所讲的财政职能,是西方经济学或西方财政学中的财政职能,不是中国传统财政学上做讲的财政职能。
)一、资源配置职能(一)资源配置的含义•1.资源配置(resource allocation),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即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地区结构、产业结构、部门结构、技术结构、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达到优化资源结构的目标。
高效率地配置资源是一个国家头等重要的经济问题,也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2. 资源配置的核心是效率问题,从理论上讲,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可以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佳状态,即所谓的“帕累托准则”。
但由于市场缺陷的存在,现实资源配置的效率不是最优的,这就需要非市场力量—政府的介入与干预。
财政配置资源的职能是由政府的介入与干预产生的,财政配置资源就是通过政府的财政收支活动来改变资源配置状态,矫正市场缺陷,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目的。
3. 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主要是(1)财政配置资源的机制与手段是什么;(2)如何通过政府财政与与市场的有效结合来提高配置的总效率;(3)用什么指标来衡量与表示资源配置的效率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财政分配的理论依据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财政职能⏹第二节公平与效率⏹第三节公共产品与公共需要⏹第四节公共选择理论学习目的和要求☐1.掌握财政职能的基本理论☐2.了解公平与效率在财政上的具体表现☐3.掌握公共需要理论的基本内容,了解社会公共需要与公共产品之间的关系。
☐4.了解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财政职能本节主要内容☐一、资源配置职能☐二、收入分配职能☐三、经济稳定职能附件2-1:财政职能之然与所以然财政职能导源于政府的职能。
在市场经济下,由于从经济角度看政府职能范围包括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三大类,所以财政的职能也相应的分为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三项内容。
这里主要是分析和研究财政在履行和实现政府职能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财政履行和实现政府职能的特殊机制和手段。
(注意:这里所讲的财政职能,是西方经济学或西方财政学中的财政职能,不是中国传统财政学上做讲的财政职能。
)一、资源配置职能(一)资源配置的含义•1.资源配置(resource allocation),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即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地区结构、产业结构、部门结构、技术结构、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达到优化资源结构的目标。
高效率地配置资源是一个国家头等重要的经济问题,也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2. 资源配置的核心是效率问题,从理论上讲,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可以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佳状态,即所谓的“帕累托准则”。
但由于市场缺陷的存在,现实资源配置的效率不是最优的,这就需要非市场力量—政府的介入与干预。
财政配置资源的职能是由政府的介入与干预产生的,财政配置资源就是通过政府的财政收支活动来改变资源配置状态,矫正市场缺陷,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目的。
3. 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主要是(1)财政配置资源的机制与手段是什么;(2)如何通过政府财政与与市场的有效结合来提高配置的总效率;(3)用什么指标来衡量与表示资源配置的效率状态。
(二) 资源配置的财政机制•1.第一层次的配置¡ª¡ª资源在公私部门之间的配置•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责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按照高效的资源配置原则,确定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合理比例。
•2.第二层次的配置¡ª¡ª资源在财政内部的配置•即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压缩一般。
支出结构也就是财政资源内部的配置比例,如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比例,都表明财政配置功能的大小,并对社会资源的配置状态起重要作用;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结构,保证国家的重要建设。
•3.第三层次的配置¡ª¡ª提高财政配置本身的效率•比如,对生产性投资的确定和考核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又如一项国防工程,属于不能回收的投资项目,而财政拨款应视为这项工程的成本,应求得以最少的耗费完成高质量国防产品的目标;甚至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也存在税收收入与税收成本的对比问题。
•4.第四层次的配置——财政对社会资源配置的调节•通过政府投资、税收和补贴,调节社会投资方向,提高社会投资整体效率。
二、收入分配职能•(一) 收入分配的含义•1.在市场经济下,广义的收入分配(income distribution )是指国民收入—GDP的分配。
GDP的分配是以要素投入为依据,按照要素投入与要素收入相对称,由市场价格决定的;狭义的收入分配是指居民收入的分配。
居民收入的分配是GDP分配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各阶层居民的收入分为要素收入与非要素收入。
要素收入包括工资、薪金、奖金、津贴等,非要素收入包括财产收入、租金、利息、红利和企业留利等。
财政既参与由价格形成的起始阶段的要素分配,又是在要素分配基础上的再分配。
•2.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公平分配,因而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确定显示公平分配的标准和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特殊机制和手段。
(二) 收入分配的财政机制三、经济稳定职能•(一) 经济稳定的含义•经济稳定(economic stabilization)就是指宏观经济的稳定,主要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多方面的含义。
附件2-9:➢充分就业(full employment )•1.充分就业•☞就业的理解:•(1)质的方面:处于受雇与自己从事有收入工作的状态。
•(2)量的方面:总人口-①没有工作能力者(法定就业年龄以上者+法定就业年龄以下者+伤残者)-②有工作能力但不愿意工作者-③有工作能力、愿意工作但还未去找工作者=可就业人口(就业是指可就业人口的就业)•☞充分就业的理解:•充分就业是指全部可就业人口的就业率超过了某一社会认可的比率。
或者是不存在“非自愿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
(“摩擦性失业”与“自愿性失业”不算失业)☐2.充分就业与经济稳定的关系☐社会就业量取决于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状态。
一般说来,AS>AD时,失业多;AD>AS时,失业少。
➢物价稳定( price stabilization )•物价上涨幅度是在社会可容忍的范围之内。
•(1) 物价上涨不是物价不变•(2) 物价上涨幅度指什么•(3) 物价稳定与经济稳定的关系➢国际收支平衡(balance of payments)•主要是指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收支大体保持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与经济稳定的关系(二) 经济稳定的财政机制•1. 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总供给(AS)和总需求(AD)的大体平衡。
•2. 财政政策是维系总供求大体平衡的重要手段。
• (1)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Discretionary Fiscal Policy ) 。
• (2)自动稳定器(Automatic Stabilizer / Built-in Stabilizer)。
•3. 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政策等多方面安排,消除经济增长中的“瓶颈”,保证国民经济增长协调与高速的最优结合。
第二节公平与效率⏹本节主要内容⏹一、财政职能之间的协调与矛盾⏹二、公平、效率与财政职能的关系⏹三、公平与效率的协调机制•1. 二者的协调:•财政对个人收入进行公平再分配,当提供公共产品的财政支出规模较小时,可以把它的全部强加于高收入者身上。
财政这样行使资源配置职能,同进也行使了分配职能。
•2. 二者的矛盾:•伴随国民收入的增加而提供的公共产品规模较大时,其支出大部分需由中等收入者与低收入者负担。
财政行使这样资源配置职能,就妨害了收入公平分配。
(二)资源配置职能与经济稳定职能的协调和矛盾•1. 二者的矛盾:•当AS>AD时,财政的稳定经济职能要求扩大财政支出,以弥补社会总量需求的不足,这样就会导致社会资源过多地配置于公共产品,导致公共产品供应过剩,导致公共支出的浪费。
当AS<AD时,要求紧缩财政支出,以压缩过分膨胀的社会总需求,这样就会导致原来计划配置于公共产品的社会资源不能到位,导致公共产品供应不足。
•2. 二者的协调:•当AS>AD时,把需要用财政政策扩大的社会总需求,一部分用扩大财政支出来弥补,一部分用减税和增加社会福利性支出来弥补。
当AS<AD时,用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和减少社会福利转移支出来实现。
这样就把由于扩大或缩小社会总需求而引起的资源配置的变动,适度分布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从而使公共产品的供应少受影响。
(三) 收入分配职能与经济稳定职能的协调和矛盾•1.二者的协调:•当AS>AD时,对低收入者给予较多的税收减免,则会较快地提高社会消费水平,因为低收入者比高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高。
这种财政政策既有利于经济复苏,又有利于个人收入的公平分配。
•2.二者的矛盾:•当AS>AD时,较多地提高低收入者的增税比率,能够较快地抑制社会消费水平,其原因也在于低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他们因收入减少而减少的消费比率也高。
这种财政政策虽有利于经济稳定,但有害于个人收入的公平分配。
分配职能与稳定职能是矛盾的。
二、公平、效率与财政职能的关系•(一)公平与效率的含义•公平是一个和分配相连系的概念,公平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两个层次。
•效率是一个和资源配置相联系的概念。
效率的高低有三个指标衡量:一是资源的利用程度,二是生产产品数量的多少,三是产品满足需求的情况。
(二) 公平、效率与财政职能的关系➢1.综合地观察财政诸职能的矛盾与协调,最终归结为公平与效率的冲突与权衡。
可以说,这是从一个更高的层次来继续讨论前面提出的问题,如果说前面的分析是较为具体的,那么,这里讨论的是较为抽象的,更具有“原则性”的意义。
➢2.任何经济活动最终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或者说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财政活动亦不例外。
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物质财富(产品和服务);二是物质财富如何在各社会成员之间恰当地进行分配,二者是不可或缺的。
可见,社会经济福利是公平与效率的函数,由此产生了评价一切经济活动的两个准则:一是公平准则;二是效率准则。
➢3.财政职能的实现究竟会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必须同时考虑公平与效率两个方面,或者说,任何一笔财政收支都应当同时从公平影响和效率影响作出评价,只择其一,均是偏颇的。
附件2-12:➢关于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几点说明•1. 概念实质。
效率解决国民收入总量的问题,公平解决国民收入均量的问题。
这两个问题是任何社会发展所面临而且是必须加以考虑与解决的问题。
•2. 关系处理实质。
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处理,不是舍此存彼,而是如何协调与安排两者的顺序。
•3. 情况分析。
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这两个问题解决的顺序可能不尽相同。
•一般说来,在经济水平发展很高的富裕国家,它们往往首先关注的是公平,其次才是效率。
因为,在GDP与人均GDP很高的情况下,如果现实的情况是GDP的大部分被少数人拥有而大部分人拥有GDP 的小部分,这样的社会不会被认为是一个好的社会。
在这样的社会,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公平,是实际人均量,因为它们已经有了公平分配的基础与对象了;在经济发展水平很低的落后国家,情况正好相反,它们往往首先考虑的是效率,其次才是公平。
因为,在国民收入与社会财富很少的情况下,即使分配是公平的,这样的状况人们也是不满意的。
在这样的社会,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效率,是增加总量,因为它们必须创造出总量来,才会有公平分配的对象。
三、公平与效率的协调机制•1. 公平与效率具有统一性,则两者必须兼顾。
•2. 通过市场和财政两种机制的有效结合实现两种原则的兼顾。
•3. 正确处理收入差距与效率的关系。
•4. 经济上与财政上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有何不同?•(1)财政的存在及其职能导源于政府的存在与政府的职能,而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政府存在的理由是为了矫正市场缺陷,政府的职能是资源配置、收入分配与经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