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点出发

合集下载

从母语教育的原点出发——“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写意

从母语教育的原点出发——“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写意

化 ,把 课 堂变成 了能够产生感 受和体验 的生活 ,没有 体验 就 不要 让 学生写 ,让 学生做 。把 生活的 活水 引入校 园 ,引
入课 堂 。活化 阅读 ,实现 阅读 和生活的 对接 ,是教 师的责
任 . 也 是 教 师 应 该 具 备 的 能 力 。 怎 样 使 语 文 的 外 延 和 生 活
可 以领路到无 限 的风 光 ,心 灵可以经历诸 多的情感体 验 , 于是 ,他们 就产生 了对美 的追求 和渴望 。” “ 智 者不 博 ,博 者不 智 。”越 是 真理 的 ,越 是 简单 的;越 是简单的 ,越是管用 的 、普适 的。 因为 “ 说 得 的简 单” ,做 法也简单 ,所 以, “ 语 文主 题 学习” 实验 从2 0 0 6 年启动 ,很快席卷 开来 ,首 先在 山东 潍坊 全市 ,然 后逐渐 走 向全 国 ,迄今 为止 ,山东 、江苏 、 广 东 、吉 林 、辽 宁 、黑 龙 江 、海 南 、内蒙 古 、河 南 、河
的确很 简单 ,甚至有些 不够学术 ;说的也很 白话 ,似 乎没
针对语 文教学长期存 在 的积重难返 的弊端 ,李希 贵于
2 0 0 6 年在 山东潍坊市 启动 了 “ 语文主题 学 习”实验 。对 于
有什 么理论 。对于这项 实验 ,一 位深得其 中真 浦和 三昧的
参 与实验 的老师说得 更通俗 ,更不学术 : “‘ 语 文主题学 习 ’就是一个 喜欢读 书 的老 师 ,领着一 群喜欢读 书的孩子
的活 水 引入课 堂。 老 师给 学 生创 造 了条件 ,把 生活精 品
另外 ,一项调查显示 :我 闽国民每年人均 阅读 图书4 . 5
本 ,远低 于韩 国 的 l l 本 ,法 国的2 0 本 . 日本 的4 O本 ,以 色列 的6 4 本 。一 个拥有 五千年历 史文化 的泱泱 大国 ,人 均 阅读 量不到 别国人均 阅读 量 的九分之一 ,着实让 人感到惊 愕 和不可思议 。除 了人均阅读量 低之外 ,我 国国民另一 个 倾 向是读书 的功利性 和实用性 突 。在全 国有 限的人均 购

从职业教育的原点出发——河南省职业教育强县(市)创建工作侧记

从职业教育的原点出发——河南省职业教育强县(市)创建工作侧记

属关 系不变 条件成熟后 . 职业 教育局
统一管理全 市所有职业学 校 . 更好 地发 挥统 筹全 市职业 教 育资 源和 资金 的作 用. 优化配置 . 提高效益 ” 生 产关 系的调 整必 然带 来 生产 力
服务 中心和《 三农时讯月 刊》形 成农 民 ,
工学 历教 育 的培训 网络 。学校 实现 了 “ 给农 民听 、做 给农 民看 、领着农 民 讲 学、 带着 农 民干 、 帮着农 民销 、 引导农 民 变、 围着 农 民转 、 实践农 民富 、 点亮一 盏
个 教 学 班 .可 满 足 3 0 名 在 校 生 的 学 00
历教育和每年 56 名短期培训。 王灿 00 ”
业 局长 满怀憧 憬地 向专 家组 介绍学 校
专 家组在辉县 市第一职业 中专观看 学生进行 多媒体操作 。 的未来发展
Ier nEdo at 下旬 _, “河 南教 育・ m l Q g J on
从 职 业 教 育 的 原 点 出 发

河 南省 职 业教 育强县 ( ) 建 工作侧 记 市 创
●本刊记者 赵 河
为了加快发展农村 职业教 育 .0 6 20
以此 带 动全 省农 村 职业 教育 的改革 与 发展 . 为实现 省委 提 出的 “ 个跨 越 ” 两 、 发展壮大我省县域经济服务
1 0月 1 4日下 午 .正 在. 与县域经济社会 发展的
需求不 相适应 。在充分 调研 、 论的基 讨 础上. 获嘉 县上 下达 成广 泛共识 . 就是 发展职业教 育不能再小 打小闹 . 要解 放 思想 . 眼 长远 . 极谋划 一条 全新 的 放 积 发展道路 .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20 0 8年冬 , 获嘉 县委 、 县政 府决定

初一数学动点问题答题技巧与方法-含答案

初一数学动点问题答题技巧与方法-含答案

初一数学动点问题答题技巧与方法关键:化动为静,分类讨论。

解决动点问题,关键要抓住动点,我们要化动为静,以不变应万变,寻找破题点(边长、动点速度、角度以及所给图形的能建立等量关系等等)建立所求的等量代数式,攻破题局,求出未知数等等。

动点问题定点化是主要思想。

比如以某个速度运动,设出时间后即可表示该点位置;再如函数动点,尽量设一个变量,y尽量用x来表示,可以把该点当成动点,来计算。

步骤:①画图形;②表线段;③列方程;④求正解。

数轴上动点问题数轴上动点问题离不开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

为了便于大家对这类问题的分析,首先明确以下几个问题:1.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即为这两点所对应的坐标差的绝对值,也即用右边的数减去左边的数的差。

即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右边点表示的数—左边点表示的数。

2.点在数轴上运动时,由于数轴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因此向右运动的速度看作正速度,而向作运动的速度看作负速度。

这样在起点的基础上加上点的运动路程就可以直接得到运动后点的坐标。

即一个点表示的数为a,向左运动b个单位后表示的数为a—b;向右运动b 个单位后所表示的数为a+b。

3.数轴是数形结合的产物,分析数轴上点的运动要结合图形进行分析,点在数轴上运动形成的路径可看作数轴上线段的和差关系。

问题引入:如图,有一数轴原点为O,点A所对应的数是﹣1,点A沿数轴匀速平移经过原点到达点B.(1)如果OA=OB,那么点B所对应的数是什么?(2)从点A到达点B所用时间是3秒,求该点的运动速度.(3)从点A沿数轴匀速平移经过点K到达点C,所用时间是9秒,且KC=KA,分别求点K和点C所对应的数.【考点】数轴;比较线段的长短.【专题】数形结合.【分析】(1)由于OA=OB,可得点B所对应的数是点A所对应的数的相反数;(2)先求出AB的距离,再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解;(3)先求出AC的距离,得到点C所对应的数,由KC=KA,得到点K所对应的数.【解答】解:(1)∵OA=OB,点A所对应的数是﹣1,∴点B所对应的数是1;(2)[1﹣(1)]÷3=3÷3=1.故该点的运动速度每秒为1.(3)1×9=9,9÷2=4.5,∴点C所对应的数为﹣1+9=7,点K所对应的数为﹣1+4.5=3.故点C所对应的数为7,点K所对应的数为3.【点评】考查了数轴和路程问题,熟练掌握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的求法,本题虽有几题,但基础性较强,难度不大.练习:1.动点A从原点出发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同时,动点B也从原点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3秒后,两点相距15个单位长度.已知动点A、B的速度比是1:4 (速度单位:单位长度/秒).(1)求出两个动点运动的速度,并在数轴上标出A、B两点从原点出发运动3秒时的位置;(2)若A、B两点从(1)中标出的位置同时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几秒时,A、B两点到原点的距离恰好相等?例题精讲:例1.已知数轴上有A、B、C三点,分别代表-24,-10,10,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 、C两点同时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4个单位/秒。

从生命的原点出发——读郭思乐的《教育激扬生命——再论教育走向生本》

从生命的原点出发——读郭思乐的《教育激扬生命——再论教育走向生本》

学 习权 是 思 考 权 与 幸 福 权 的 基 础 , 在 某 种 意
义上 来说 ,学 习权等 同于生命 权 。也 就 是说 ,
人 生 而 为 人 ,接 着 要 学 而 为 人 。 所 谓 玉 不 琢 ,
知 、 传 授 与 被 传 授 、 灌 输 与 被 灌 输 的 关 系
了 。 “ 本 ”则是 把 学 生视 为一 颗 种 子 , 生
权” ,是 指 每 个 人 天 生 就 有 的 “ 读 、 写 作 的 阅
权 利 ,提 问 深 思 的 权 利 ,想 象 , 创 造 的 权 利 , 读 懂 自身 世 界 和 书 写 自 己 历 史 的 权 利 ,分 享
《 方 的 智 慧 》 中 提 出 来 的 观 点 可 以 说 是 西
之 ,不 学 则 死 ,不 会 学 则 死 ,不 愿 学 则 死 。
倾 囊相授 就 是 了。这 就是 非 常典 型 的 “ 师 本 ”特 征 。 教 师 与 学 生 之 间 的 关 系 就 是 :
教 师 无 所 不 知 , 学 生 一 无 所 知 :教 师 无 所 不 能 ,学 生 一 无 所 能 :教 师 无 所 不 有 ,学 生 一 无 所 有 。 那 么 ,教 学 就 是 告 知 与 被 告
个 被 风 干 的 植 物 标 本 一 样 ,接 受 着 一 个 干
这 一 工 作 的 时 候 — — 不 管 是 商 业 、 写 作 抑 或 教 育 — — 在 不 认 识 个 中规 律 的 情 况 下 遵 循 着 规 律 。 根 植 于 学 生 与 生 俱 来 的 学 习 的 本 性 ,善 为 引 导 , 善 为 调 节 ,就 能 够 极 大
填 充 。 其 结 果 是 , 整 个 教 学 缺 乏 生 活 的 底

从学习的原点出发

从学习的原点出发
减 法 ” . 要 着 重 让 学 生 理 解 : 数 点 对 齐 了 , 有 的 时 就 小 所
很 丰 富 . 们 仔 细解 读 可 以形 成 以 下 的 结 构 。 横 向看 , 我 从 用 字 母 可 以表 示 数 量 、 量 关 系 、 式 、 数 公 运算 定 律 四个 方 面 : 从 纵 向 看 , 们 应 该 关 注 到 这 些 知 识 背 后 所 体 现 而 我 的数 学 思 想 。一 是 数 学 模 型 所 体 现 的概 括性 , 用 字 母 即
①增加 方格 图的行 数 , 最少增加到 3 格 。 6
( 用 1格 表 示 2票 或 更 多 的 票数 。

提升数学 素养 。画
( 者 单 位 : 苏省 常 熟 市 练塘 中心 小 学 ) 作 江
从 学 习 的原 点 出发
■ 高 丽
布鲁 纳认 为 , 学生学 习的是 围绕关键 概念而建构起
来 的 网络 结 构 的 知 识 . 既 包 括 结 构 性 知 识 , 包 括 非 它 也 结 构性 知 识 。 只有 当学 生 获 得 了结 构 化 的 知 识 , 能 对 才 知 识形 成 深 刻 的 、 正 的 理 解 。 真 因此 , 堂 教 学 的 目的不 课 是 简 单 的 知识 传 递 , 而是 知 识 的 处 理 和 转 换 , 帮 助 、 是 引 导 学 生认 识 和掌 握 学科 知 识 结 构 . 造 和 重 组 自我 的认 改
申 办 波 兰 俄 罗斯 墨 西哥 城 市 弗洛茨瓦夫 莫斯 科 克 雷塔 罗

为 了 实 现学 科 知识 结 构 与 学 生 认 知 结 构 之 间 的 “ 无 痕” 化 . 转 我们 应 该 积 极 思 考 并 智 慧 寻 找 纵 向 发 展 、 向 横 贯 通 的 “ 识 链 ”并 通 过 精 心 设 计 的课 堂 教 学 传 递 给 学 知 , 生 , 进 他 们 自主 建 构 知 识 网 络 , 终 使 他 们 的 学 习 逐 促 最 步 由外 在 要求 驱 动 向 内 需 性 发 展 。

语文教学:从原点出发

语文教学:从原点出发

幅幅 温馨 精彩 的 画 面 , 构 建 出 心灵 的诗 句 。
眼前 , 心 中有 千 万 句话 儿要 表达 …… ” 请 学 生 那 语 言 生 动 而 充满 童趣 ,在 一 次次 的碰 撞 中 来演 一演 这分 别 的一 幕 。学 生情 弦被 拨 动 了 , 得到提炼 , 精彩纷呈。 又如 在 学 习课 文 《 秋游》 他 们完 全 沉浸 在课 文 的角 色 中 , 与角 色 融 为一 的第 三 自然 段 时 ( 稻子黄 了, 高粱红 了 , 棉 花 体, 动 情 的 神态 、 深 情 的语 言 , 没有 矫 情 , 没 有 白 了 ) , 我 让 学 生 先 找 出 描 写 颜 色 的词 , 感 受
造作 , 然 而却 真实感 人 。语 文学 科 “ 人 文性 ” 的 秋 天 田野 色 彩之 美 ,接 着结 合 生 活 说 说秋 天
基点就在于“ 情感” , 因此 , 在课 堂 上 教 师 要 用 的 田野 还有 什 么 , 它们 是 什 么 颜 色 的 , 并 也 用 自己饱 满诚 挚 的情 感感 染 学生 , 激 活 学生 的情 “ 什么— — 了” 。最 后 出示 : 秋 天 的 田野 真 是 感思维 , 让 学 生 从 中受 到情 感 的熏 陶 , 获 得 思
记 得 在 学 习《 真 想 变 成 大大 的荷 叶》 一课
堂, 体现 语文教 学的本体 价值 , 提高语文 教学 的 时 , 我先 引 导学 生通过 课题 “ 大大 的 ” 一词 体会
效 率 ,从 而更好地 促进 学生语文 素养 的全面 提 荷叶的大 , 感知叠词 的作用 , 然后请学生用这
语文教学 : 从原点出发
朱 玲 玲 《 全 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早 就指 出 运用 恰 当 的语 言 实践 形式 , 是实 现人 文性 和工 语文教 学 的基本 特点是 :人文性 与工具 性 的统 具性 统一 的关 键 。

2015年经济学技能:从原点出发与TC曲线相切的直线的斜率汇总

2015年经济学技能:从原点出发与TC曲线相切的直线的斜率汇总

1.从原点出发与TC曲线相切的直线的斜率是( D )。

A.AC的最低点,B.等于MC,2.市场失灵是指(B )A、市场机制设能使社会资源的分配达到最有效率的状态3. 正常物品价格上升导致需求量减少的原因在于( C )。

A.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4.若一种商品的消费量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而减少,一般来说,该商品是(D)。

A、正常品;B、奢侈品;C、必需品;D、劣质品。

5.若x和y两产品的交叉弹性是-2.3,则(D)A、两者是替代品B、两者是正常品6.某企业生产要素投入的价格和产品产出的价格都为常数时,其属于的市场结构类型是()。

A 完全竞争B 完全垄断C 垄断竞争D 寡头垄断7.完全理性是指消费和厂商以利己为目的经济人,他们自觉按( )原则行事。

a.个人利益最大化b.资源最优配置c.有利于经济发展d.正的外部性8.当出租车租金上涨后,对公共汽车服务的(B)7 `+ l7 i: t, r5 o3 b( ?' I3 W& ~A、需求下降;B、需求增加;C、需求量下降;D、需求量增加l6 I: a) V4 f' A2 O9.洛伦茨曲线代表(D )A、税收体制的效率B、税收体制的透明度10. P! o0 l7 d) g! lA、在某一价格水平上供给数量等于需求数量;B、在均衡价格水平上,每一个买者都可以买到想买的数量,每一个卖者都可以卖出想卖的数量;C、价格没有变动的趋势;D、上述答案均正确。

11.利率变动与投资量的关系,形成了(B)A.资本边际效率曲线B.投资的边际效率曲线C.国民消费曲线D.总需求曲线12.在生产契约曲线上的点表示生产者( C )A、获得了最大利润B、支出了最小成本13.就单个劳动者而言,一般情况下,在工资率较低的阶段,劳动供给量随工资率的上升而()。

A.上升B.下降C.不变D.不能确定14.商品的价格不变而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消费可能线(B )A.向左下方移动B.向右上方移动C.不变D. 绕着一点移动15.某完全竞争企业面临的产品市场价格为每个12元,平均成本每个16元,其中平均固定成本为每个5元,平均变动成本中有过去以6元/个购进而市价已下降30%的原材料费用,该企业当前的正确决策是()A 按16元价格销售B 按12元价格销售16.下列各说法中错误的是()。

【初三作文】从原点出发

【初三作文】从原点出发

【初三作文】从原点出发突然想到2021年的中考作文题目“从终点出发”,可现在我认为我应当从原点出发。

从源头开始,扔掉所有分心的东西。

当我来到这个新班级时,我感到有点不安,甚至不知所措。

然而,当我完成一天的课程时,我的心很高兴。

我感受到了课堂上认真倾听、共同思考的氛围,感受到了学生们互相帮助的热情,感受到了老师们为我们解释每个问题的耐心。

我喜欢这个班,这里的老师和这里的气氛。

纵使已经上过了一年初三,可是今年的初三它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不是从终点出发,而是从原点出发。

从起源开始,我希望我能克服一些缺点:一、丢三落四的坏习惯。

可能从小就养成的坏习惯,虽然初中三年已经改变了不少,但有些时候还是这个没了,那个丢了。

每天将试卷整理好,不乱扔,保持抽屉与书包的整洁,形成好习惯。

二、粗心大意的坏习惯。

如果你做中文作业,你可能写错了单词;如果你做数学作业,你可能会失去减号;做英语作业,少给。

这种坏习惯不可能存在。

它阻碍了我学业成绩的进步。

它已经成为我的“绊脚石”,所以我必须克服它。

如果你克服了它,你就会赢;我永远无法战胜失败者,如果不是的话。

就这两点,虽只有这两点,但如果要改掉它们,那还要花很长的时间。

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当你努力工作,努力工作,你会享受幸福。

当你在未来回忆起这段时间,它将成为你最好的记忆。

从原点出发,我已经收拾好行囊,踏出第一步了。

这一路上,谁也不知道会有多少困难,只有洒下泪与汗,才能有收获。

我想微笑着走到终点。

人生是一段分享欢乐和悲伤的旅程。

从原点开始,说“加油”!(官方账号:老周工作室)。

从教育的原点出发

从教育的原点出发

《从教育的原点出发》之我感本学期开始,我就成为了我校“自育自学”实验课题中的其中一员。

对于刚刚接触这个实验课题的我而言,“自育自学”仅仅只是停留在它是由教育家何炳章先生提出的教育理论,对于这一教育理论的实质与实践,我就如同一个无知的孩子。

为了系统而高效地了解这一课题,尽早投入到本课题的实验中,我拜读了何炳章先生的《从教育原点出发—“自育自学”理论与方法》。

这本书是何炳章先生选编的文集,总共收入文章37篇。

本书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揭示教育本质的理论”。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我明确了何老的教育理念:“所谓教育,就是教学生会自育;所谓教学,就是教学生会自学”和“自育,就是自己教育自己;自学,就是自己独立学习”。

通过理论的阐述,何老认为“自育自学”论是教育的本质的体现,教育教学的原点就是回归到让学生学会自学,学会自育。

确实,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通常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知识的传授者,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通过对“自育自学”的“育”和“学”的探索,以期许能找到一种真正意义上能让学生学会自育与自学的方法,通过学校教育教会学生,并通过内省的方式贯穿到每个人的终身学习中去。

第二部分“坚持从教育原点出发的实验”,何老对“自育自学”实验中各个环节做了详细的说明和建议,对刚刚开始“自育自学”的我而言启发很大。

仅仅只是了解“自育自学”的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将理论用于实践,在本章节何炳章先生做了具体的指导,理清了我实践的思路,为我后面的课题实验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

我承担的课题是“自育自学”之“吃睡炼弹”的子课题,吃好早餐,确保睡眠,每天坚持锻炼身体,这些都是身体自育方面的内容。

老人云: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拥有了良好的身体才能更好的学习、工作,快快乐乐的生活,从孩子小的时候开始在吃、睡、炼上让他们学会自育,这无疑为以后的幸福生活增添一份保障。

而“弹”则是属于美育方面的内容,要让我们的生活丰富起来,音乐是不可或缺的,对于乐器的学习,实质是我们对美的一种追求。

生命教育:要从原点出发——在班务管理中渗透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要从原点出发——在班务管理中渗透生命教育
防震 减 灾 逃 生 演 练 中 , 报 一 响 , 警 教 师 一 声 令 下 ,全 体 学 生 迅 速 抱 头 屈 膝 躲 到 桌 下 ; 报 解 除 , 师 带 领 学 警 教 生 井 然 有 序 来 到 操 场 。且 不 说 案 例 中残 障 学 生 能 否 在 灾 难 降 临 时采 取 自我 保 护 措 施 ,也 不 说 抱 头 躲 在 桌
A o R A F J u N Lo
M D N o E R
SPEC- AL EDUCATl oN
责 编 达 理 吴 浩 专 题 任 辑:
利 化 。一 些 特 校 实 施 生 命 教 育 的 出 发 点 和 目的地 并 非 是 残 障 学 生 的生
命 质 量 与 幸 福 指 数 ,而 是 当 作 学 校 x - 耀 的 门 面 和 对 上 汇 报 的 政  ̄#t 炫
出 发 ,用 自 己 对 生 命 的 看 法 与 思 考
替 代 学 生 对 生 命 的 感 受 与 体 悟 。如
防安 全 、 灾 减 灾 演 练 、 毒 宣 传 、 防 禁 青 春 期 教 育 等 教 育 活 动 中 ,只注 重 对 学 生 的交 通 法 规 、 防知 识 、 消 自救
反 应 以 及 应 对 灾 难 E- 能 与 无 能 的  ̄低 - , j 事 实 , 从 自身 的 理 解 出 发 , 励 学 而 鼓
等 内 容 的 考 量 ,而 忽 略 对 残 障 学 生 安 全 出行 行 为 、 场 逃 生技 能 、 毒 火 防 拒 毒 意 识 、青 春 期 心 理 调 节 及 生 理 现 象 处 置 等 素 质 技 能 的 培 养 与 训 练 。这 种 以 知 识 传 授 为 目 的 的 生 命 教 育 主 要 指 向 残 障 学 生 物 质 生 命 的 存 在 与 延 续 ,忽 视 了 对 其 进 行 人 文 关怀 、 感渗透 、 灵沟通的过程 , 情 心

从原点出发与tc曲线相切的直线的斜率

从原点出发与tc曲线相切的直线的斜率

从原点出发与tc曲线相切的直线的斜率
斜率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表示一条直线的倾斜程度的量。

一般来说,斜率是一个有向量的函数,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变化关系。

特别地,从原点出发得到tc曲线相切的直线,其斜率可以用以下公式求得。

斜率=y/x
其中x、y分别为两点之间的x坐标、y坐标差值。

一般来说,当tc曲线以指数函数的形式出现时,该曲线的斜率可以用对数和连分式的形式表示。

特别地,当tc曲线以多项式函数的形式出现时,它的斜率可以用积分和微分的形式表示。

在使用斜率求解tc曲线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复杂情况,比如曲线存在拐点时,斜率可能会发生变化。

而且,如果将从原点出发而得到的tc曲线放大,由于对称原理,它的斜率也会发生变化。

因此,为了得出从原点出发与tc曲线相切的直线的斜率,必须在考虑上述所有的复杂情况的基础上,经过计算求出正确的值。

只有书写准确的计算公式,找准正确的值,才能得出正确的tc曲线的斜率。

动点数轴的题型

动点数轴的题型

动点数轴的题型
1. 从原点出发,每秒向右移动1个单位距离的点,经过多少秒后与点A相遇?
2. 点A在数轴上的位置为3,点B在数轴上的位置为7,点A
和点B以相同的速度分别向左和向右移动,它们在多少个单
位时间后相遇?
3. 点A从数轴的原点出发,每秒向右移动2个单位距离;点
B从位置5出发,每秒向左移动1个单位距离。

它们在多少个
单位时间后相遇?
4. 点A从原点出发,每秒向右移动3个单位距离;点B从原
点出发,每秒向右移动2个单位距离。

它们在多少个单位时间后相遇?
5. 有一个数轴上有三个点A、B、C,它们的位置分别为2、5、8。

点A以每秒2个单位距离向右移动,点B以每秒1个单位
距离向右移动,点C以每秒3个单位距离向左移动。

它们在
多少个单位时间后能够全部相遇?
这些题目旨在考察学生在动点移动过程中的相对位置和移动速度的理解。

正弦波和余弦波的关系

正弦波和余弦波的关系

正弦波和余弦波的关系正弦波和余弦波啊,就像是一对双胞胎,长得那叫一个像,可又有些不一样的小脾气呢。

咱先说说这正弦波吧,它就像一个欢快跳跃的小精灵,按照自己独特的节奏上下起伏。

你看啊,它从原点出发,慢悠悠地往上爬,爬到一个高度后呢,又开始缓缓下降,降到原点下面,接着再往回爬,就这么周而复始地运动着。

这正弦波啊,在生活里就像那每天的气温变化,早上可能有点凉,慢慢热起来,中午最热,下午又开始降温,晚上又变得冷一些,就这么循环着,有着自己的规律。

那余弦波呢?嘿,它和正弦波就像是照镜子一样。

余弦波也是从原点出发,可它一开始是往旁边走的,不像正弦波那样直接往上。

这就好比两个人同时出发去旅行,正弦波选择了先爬山,而余弦波选择了先沿着平路走一段。

不过啊,它们的形状那可是一模一样的,只是在时间上有那么点错开。

你要是把正弦波和余弦波画在同一个图上,就会发现,它们就像是在互相追逐的小伙伴,一个领先一点,另一个又追上来。

你说这正弦波和余弦波的关系是不是很奇妙呢?这就像是两个人跳交谊舞,虽然各自有各自的舞步,但配合起来却非常和谐。

正弦波向上的时候,余弦波可能就在旁边等着它,等正弦波开始往下走了,余弦波又开始它自己的动作。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啊,就像是白天和黑夜,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都是一天里不可或缺的部分。

从数学上来说,正弦波和余弦波之间的转换那也是很有趣的。

它们就像两个可以互相变形的魔法物品。

你只要把正弦波稍微移动一下,就能变成余弦波,反过来也是一样。

这就好比你把一个东西从左边口袋放到右边口袋,虽然位置变了,但本质还是那个东西。

这正弦波和余弦波的这种转换关系啊,在很多科学领域都特别有用。

比如说在电路里,正弦交流电和余弦交流电虽然看起来有点不同,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让工程师们更好地设计电路,就像厨师知道不同调料之间的搭配一样,能做出更美味的菜肴。

再看看在物理中的波动现象,不管是声波还是光波,正弦波和余弦波的身影都无处不在。

有时候是正弦波在前面冲,有时候是余弦波当主角,它们就像两个轮流值班的小卫士,共同维护着波动世界的秩序。

一年级数学杯子箭头练习题

一年级数学杯子箭头练习题

一年级数学杯子箭头练习题考点一:前进、后退的箭头1. 给定一个箭头朝向的序列,请你按照箭头的指示,从原点出发,前进或后退。

箭头的序列为: ↑ ↑ ↓ ↑ ↓ ↑ ↓ ↓解答:从原点出发,按照箭头的指示进行前进或后退,根据箭头序列进行操作:1. 先按照箭头↑前进一步,到达坐标(0, 1)2. 再按照箭头↑前进一步,到达坐标(0, 2)3. 接着按照箭头↓后退一步,回到坐标(0, 1)4. 再按照箭头↑前进一步,到达坐标(0, 2)5. 接着按照箭头↓后退一步,回到坐标(0, 1)6. 再按照箭头↑前进一步,到达坐标(0, 2)7. 最后按照箭头↓后退一步,回到坐标(0, 1)因此,最终你将回到原点(0, 1)。

考点二:向左、向右的箭头2. 给定一个箭头朝向的序列,请你按照箭头的指示,从原点出发,向左或向右移动。

箭头的序列为: ← → ← → → ← ←解答:从原点出发,按照箭头的指示进行向左或向右移动,根据箭头序列进行操作:1. 先按照箭头←向左移动一步,到达坐标(-1, 0)2. 再按照箭头→向右移动一步,回到坐标(0, 0)3. 接着按照箭头←向左移动一步,到达坐标(-1, 0)4. 再按照箭头→向右移动一步,回到坐标(0, 0)5. 接着按照箭头→向右移动一步,到达坐标(1, 0)6. 接着按照箭头←向左移动一步,回到坐标(0, 0)7. 最后按照箭头←向左移动一步,到达坐标(-1, 0)因此,最终你将回到坐标(-1, 0)。

考点三:混合箭头运动3. 给定一个箭头朝向的序列,请你按照箭头的指示,从原点出发,进行混合运动。

箭头的序列为: ↑ ← ↓ → ← ↑ ← → ↑解答:从原点出发,按照箭头的指示进行混合运动,根据箭头序列进行操作:1. 先按照箭头↑前进一步,到达坐标(0, 1)2. 接着按照箭头←向左移动一步,到达坐标(-1, 1)3. 再按照箭头↓后退一步,回到坐标(-1, 0)4. 接着按照箭头→向右移动一步,到达坐标(0, 0)5. 再按照箭头←向左移动一步,回到坐标(-1, 0)6. 接着按照箭头↑前进一步,到达坐标(-1, 1)7. 再按照箭头←向左移动一步,回到坐标(-2, 1)8. 最后按照箭头→向右移动一步,到达坐标(-1, 1)因此,最终你将回到坐标(-1, 1)。

《从教育原点出发》读后感.doc

《从教育原点出发》读后感.doc

《从教育原点出发》读后感合肥少儿艺校朱亮我认真拜读了何炳章先生的《从教育原点出发—“自育自学”理论与方法》一书,这是何老“自育自学”论的第五卷书,读完我感受颇深。

正如陈雪梅局长所说“这是一本由科学的操作体系支撑着精辟的教育理论(“自育自学”论)使之变为教育现实的好书,说它是有志于教学改革后的校长和教师们的工具书,也不过分。

”作为一线教师我对“坚持从教育原点出发的实验”这一部分尤为关注,特别是《运用“引导自学”型课堂,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学堂”》这一篇对我的启发最大。

因为进入屯小接触“自育自学”不知不觉已有一年,一路走来,有过困惑、迷茫、不解。

带着自己的疑惑从《何炳章文选1》读到《何炳章文选4》再到这本《从教育原点出发—“自育自学”理论与方法》,读完茅塞顿开,内心充满了感激与感动。

在《运用“引导自学”型课堂,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学堂”》这一篇中,何老主张“教学领域的改革必须旗帜鲜明地进中心(课堂),必须单刀直入地改核心(结构),必须毫不犹豫地抓灵魂(自学)。

只有这样,才能将课堂由教师主讲的“讲堂”变为基本上由学生自学的“学堂”——才能实现我们孜孜追求的教育理想。

”何老从“引导自学”的基本含义、“引导自学”型课堂的基本结构、“引导自学”型课堂结构的“变式”和践行“引导自学”型课堂结构的指导方略四个方面详细地作了阐述并提出了操作性建议和指导方略。

关于“引导自学”型课堂的基本结构的5个环节,何老提出了以下建议:1、明确自学重点的过程,在教的方面是驾驭教材的过程,是吃透学情的过程;在学的方面,是目标激励的过程,是有的放矢的过程。

自学重点由教师在“驾驭”、“把握”、“统筹”、“权衡”的前提下提出并确定。

2、围绕重点自学的过程,教师要宣布自学多长时间。

自学过程始终坚持“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原则,尤其在重点、难点和疑点上作出圈点勾画眉批。

另外,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巡视,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3、交流自学情况的过程,分为两个部分: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

数轴上一支蚂蚁从原点出发,它每次向右走距离 1 或向左走距 离 1,经过 2n 步后返回

数轴上一支蚂蚁从原点出发,它每次向右走距离 1 或向左走距 离 1,经过 2n 步后返回

在数轴上,一只蚂蚁从原点出发,它第一次向右爬行了1个单位长度,第二次接着向左爬行了2个单位长度,第三次接着向右爬行了3个单位长度,第四次接着向左爬行了4个单位长度,如此进行了2020次,问蚂蚁最后在数轴上什么位置?
蚂蚁最后在数轴上-1010的位置
答案解析
[分析】由题意知它第一次向右爬行了一个单位长度到达1,第二次接着向左爬行了2个单位长度到达-1第三次接着向右爬行了3个单位
长度到达2,第四次接着向左爬行了4个单位长度到达-2,依此类推得到一般性规律,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由题意,蚂蚁从原点出发,它第一次向右爬行了一个单位长度到达1,第二次接着向左爬行了2个单位长度到达-1第三次接着向右爬行了3个单位长度到达2,第四次接着向左爬行了4个单位长度到达-2
……
依此类推,第2n-1(n为正整数)次到达n第2n(n为正整数)次到达-n,2020÷2=1010,
所以第2020次到达-1010
则蚂蚁最后在数轴上-1010的位置。

什么叫数轴?数轴有什么特点

什么叫数轴?数轴有什么特点

什么叫数轴?数轴有什么特点
想要了解数轴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什么叫数轴?数轴有什么特点”,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什么叫数轴?数轴有什么特点
数轴
规定了唯一的原点(origin),唯一的正方向和唯一的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也可以用数轴来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

数轴特点
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右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左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

数轴三要素:
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
从原点出发朝正方向的射线上的点对应正数,相反方向的射线上的点对应负数,原点对应零。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正方向的数大于负方向的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数轴是一种特定几何图形;原点、正方向、长度单位称数轴的三要素,这三者缺一不可.
数轴的用法
数学上,数轴是个一维的图,整数作为特殊的点均匀地分布在一条线上。

数轴是一条规定了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其中,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称为数轴的三要素。

它通常被用来帮助教授简单的加法或减法(特别是运算中有负数的时候)。

大多数情况下,数轴被表示为水平的(当然这不是必须的)。

它被原点0分为对称的两个部分。

通常正数在0的右边,负数在0的左边。

全体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原点出发,走向自由王国∙∙∙作者:王安琪来源:时间:2011-11-30 14:09:00 阅读次【大中小】∙在高中阶段,语文教学要教哪些内容呢?这个问题似乎难以回答清楚。

究其原因,在于语文“名为一科,实际上内容庞杂,头绪纷繁”,加上“人人可以凭一己之偏见而抹煞其他”,再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没有明确而具体的规定。

但我们可以依据课程标准,根据高中生知识能力基础与生理心理特点,定下教学内容的确定原则:从原点出发,走向自由王国。

所谓“语文教学的原点”,就是语文教学的原本之点,就是能够标明语文学科身份内容的根本。

语文教材主要是文选,语文教学的原点该是教文章学知识、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吧?语文教材的许多文选是文学作品,语文教学的原点该是教文学知识,培养、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吧?语文教学中要涉及作家作品、创作背景等,语文教学的原点该是教一些文史常识,让学生对中外文化有所积累吧?语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写作,语文教学的原点该是教写作知识,让学生获得写作能力吧?这些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不是语文教学的原点,语文教学的原点是语言文字教学。

我们从文本的形成来看,也应该重视语言文字的教学。

任何文本都是作者为了表情达意而借助文字符号写成的。

从作者那一头说,是“情动而辞发”,从情到文,为情造文;从读者这一头说,是“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返回作者创作的意图。

读者与作者之间能够产生共鸣,一定都得依赖一个共同的抓手——语言和文字。

再说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要有个性——重视语言文字的教学。

不同学科对同一篇文章的阅读要求是一致的:在文本中搜集本学科的相关信息。

而语文教学不仅要弄清楚文本传递了什么信息,还要分析文本是如何使用语言文字传递信息的。

中小学语文教学都是在识字、阅读、作文的过程中进行的,都不能离开语言文字这个原点。

我们之所以如此重视语言文字,它实在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必要条件——少它不行,有它还不够。

如右图所示,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一样,都必须抓住根本教学,完成本学科重要内容的教学,同时还要完成与其他学科共同承担的任务。

小学、初中、高中都在教语文,但每个学段的侧重点有不同。

小学的主要任务是识字造句,积累必备的语文知识,“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当然也要培养思维能力,也要适时进行初步的文学赏析。

初中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能力,能写内容具体的记叙文、明白清楚的说明文和有理有据的议论文,当然还要继续增加常用汉字的识字量,积累必备的语文知识,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能作简单的赏析。

那么,高中语文教学主要应有哪些作为呢?笔者认为,除了培养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有个性、有创意地写出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结构合理的文章的能力外,还要特别重视如下三点:第一,要重视在理解基础上的积累。

高中生的积累,既要有小学生与初中生熟读成诵式的记住,还要有对文本深透理解后的积淀,所以,高中阶段既要重视文本中一般语文知识的教学,更要重视让学生在学语文、用语文的过程中接受本民族和他民族的文化、精神的滋养。

第二,要重视在积累基础上发展思维能力。

初中阶段已为高中的语文教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在学语文、用语文的过程中,培养、提高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能力,对具体的内容能抽象、概括,对抽象的概念能具体阐述,养成优良的思维品质。

第三,要在积累和发展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培养、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与能力。

审美教育涉及范围非常广泛,但我们中学语文教学谈审美,主要是在语言文字把玩中进行的。

高中语文重视审美教育是有基础的,在基础教育的最后一个学段,也是必须的(当然高中语文审美教育要有合适的度)。

语文是我们的人生基础,任何人都不可能没有一定的语文能力而能生存。

语言文字的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基础、根本、原点,任何语文教育活动都不能没有语言文字的因素。

我们如果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从这个原点出发,向外发散,引导学生丰富积累,发展思维,培养鉴赏能力、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那么,我们的学生就能走向自由王国。

∙每一节课都会影响学生的生命质量∙∙∙作者:于漪来源:时间:2011-10-31 17:12:02 阅读次【大中小】∙“师者,人之模范也”。

什么叫老师,老师就是榜样,是模范。

老师是非常特殊的职业,要做老师,你的智慧就像泉水—样喷涌而出;你的思想言行要能够做别人榜样。

这个分量很重。

用现在的话说是:德才兼备。

我想,做老师,首先是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不管教什么学科,这是非常重要的。

中华优秀文化有很多方面,但基本精神是“人文精神”。

中华文化第一个特点是“尊重人”,“急功近利”、“立竿见影”思潮的影响,对技能技巧非常重视,对“人”这个本体,缺乏深刻的领会。

人为本体、核心,是我们中华文化十分重要的特点,这也就是“人文精神”。

我当一辈子教师,最忧心的是只看到技能技巧,育分不育人,求学不读书。

这是对孩子的坑害。

中华文化的第二个特征是对人的修养的重视。

人成为“君子”是需要“修炼”的。

中国的优秀文化就是要重视入的修养。

传授知识是教师的应有之义,但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融入做人的道理,这是中国教育的特点,中国文化的特点。

作为教师,必须清醒意识到,要传承中国优秀文化。

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用现在的话说,怎样成为一个不辜负国家期望、不辜负人民嘱托的人民教师。

《易经》中有两句话很重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道运行刚劲雄健,君子应自觉奋发向上,永不松懈。

第二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人要有宽广的胸怀,厚德才能载物。

21世纪的教育变了没有?不管是什么样的市场经济,教育任务还是没有变。

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培养人,有时候我们就是把“人”忘掉了,只看到分数,看到技术技能。

知识、技能技巧只是攀登精神世界的阶梯,不是终结的目的,终结的目的是人。

当前首先是培养有一颗中国心的人,现代文明人。

我们对中华文化有所认识,对事业的价值和意义就会有很深刻的领会,就会激发对事业热爱的感情。

我是语文老师,语文与志士仁人联系在一起,我要感动学生,首先要感动自己,只有发自肺腑的感情才能感染学生。

教学课文“文天祥”,深深感到“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支柱”,“民族气节是民族魂”。

人没有脊梁骨就不能站立行走,如同动物,没有精神支柱就不能成为真正的人。

人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口气,就是志气,浩然正气。

三尺讲台,是联系着学生的生命的,你讲什么,教什么,传授什么知识,培养怎样的能力,给予怎样的思想熏陶,给予什么价值观,将来都会反馈给你。

现在学习,会影响学生一辈子生活。

所以,我一刻不敢懈怠,因为我的每一节课都会影响学生的生命质量的。

在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中,融合了情感和价值观,培养他学会学习,懂得怎样求知,这是一种立体思维。

什么是成长,教师成长必须与学生一起成长。

教育的生命力在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教师的真正成长和发展,在教师内心的深度觉醒。

内驱力来自哪里,只有当自己平凡的日常工作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日寸候,才会站得高、看得远,才会看到你的工作是多么的有意义,有价值。

休戚与共,血肉相连。

今日的教育质量,就是明日的国民素质。

(本文节选自作者在上海市双名工程徐崇文“教心”基地“提升人文素养促进专业成长”研讨会上的发言)∙没有自由的思想就不会有创造精神∙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之十五∙∙作者:王栋生来源:南京名师网时间:2011-7-27 15:58:50 阅读次【大中小】∙有老师问,作文写得好的学生一般有哪些特征。

问得有意思。

在一个新班,只要安排一两次作文或随笔,教师便能很快地发现那些所谓的“写作尖子”。

这些学生读书涉猎广泛,文学阅读超出一般教学要求;他们富有生活情调,同时很留心身边的人和事;他们的交游面未必很广,但是交流的质量很高,这些学生往往都有无话不谈的二三知己;——更重要的,是他们在精神和意志上比一般人具有独立性,往往有许多自由的想法。

我教过的一位学生,他交来的作文中夹了张纸条,纸条上写的是:我本来不想这样写,我的观点可能你不认可,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他的作文符合教学要求,但是既然他表示这未必是他的真实想法,我就觉得这次作文他写得并不愉快。

我在他的作文上批了几句话,大意是,你不能畅所欲言,看来是我的教学存在问题;分数并不重要,你的不愉快使我遗憾。

后来这位学生在随笔中对教育现状,对社会问题发表了许多非常自由的想法。

——应当说,那位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已经超过了一般教师的认识,他对社会问题的分析比较理性客观,并没有那种带几分狂热的“青春病”,而且世界大事,国计民生,都在他的思考当中。

我并不主张用“嚼得菜根,做得大事”去鼓励或诱惑青年,然而青年能“想大问题,做小事情”,则一定会是民族的希望。

我一直希望学生能自由地思考问题,如果学生缺乏自由思想,那很可能是教师的教学失责。

为什么会是老师的责任?道理很简单:学生主要的思想活动发生在学校,产生在课堂,他的生活态度和世界观的形成,教师的教育教学起了重要的作用。

为什么学生不敢自由地思考、自由地发表言论?在中国社会,一个人要想平安生存,他会有许多顾忌,在中国文化的熏染下,学生很小就明白“枪打出头鸟”、“人怕出名猪怕壮”、“出头的椽子先烂”……在他的长成阶段,会有多少“古训”在等着他!一位学生想要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往往会先看看他的教师是何等样人。

他犯不着让教师脸色大变,他犯不着自讨没趣,他会担心各种对他不利的评价,因为他是学生,他还有许多学习任务要完成,他不可能用有限的时间为自己的言论去解释、去周旋。

我们的教育,管头管脚管嘴巴,总是能把孩子们从小就管得只能循规蹈矩,不能乱说乱动(有些小学甚至有“报告制度”,每个班发展两三名“安全信息员”),这些,都是违背教育常识的。

要求孩子在公德方面“听话”,是正确的;全面要求孩子们“听话”,则很可能意味着禁止自由思想,这就把儿童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全扼杀了。

我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很多老师往往是在学生随笔、周记中发现了“思想倾向”、“思想苗头”,于是不由自主地就“关心”起来,于是自觉地扮演“思想警察”的角色,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从不去想这会给学生的个性发展带去什么。

前面说到的那位学生,还知道“试探”一下教师的态度,更多的学生则根据教师平时教学中的“思想倾向”,直接把自己隐藏起来了。

面对学校和教师的威权,他有什么必要拿自己的“前途”去冒险呢?他的学习本来就不轻松,他为什么要自寻烦恼呢?他看到很多事“说了也白说”,于是他可以不说,他可以少说,虽然他一直在想,不停地想。

有人说中国知识分子不说话的本事世界第一,不正是思想禁锢的结果吗?可是,一名受过教育的人“不说话”,没有见解或不敢发表见解,他还能称作“知识分子”吗?很多老师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勇于发表个人见解,然而学生只不过用几百字批评校政,教师就有所担心,惟恐出乱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