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拉呱》谈方言节目的受众传播及受众效果
齐鲁卫视《拉呱》分析
浅析齐鲁卫视民生栏目《拉呱》主题意蕴吉林动画学院传媒分院广播电视新闻系姚久贺电视概论作业《拉呱》作为一档民生新闻,因其民生内容、民众视角、民本取向的基本定位以及关注民生的贴近性,短平快的时效性而深受观众喜爱。
齐鲁卫视的评价说《拉呱》是生活艺术片,是小说、纪实文学、电影、电视剧故事会、小品、相声。
《拉呱》它不是空乏的新闻,也不是枯燥的报道,它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故事,反映生活,表达百姓的喜怒哀乐,愿望与要求。
节目贴近现实,密切联系群众,关心帮助百姓。
节目生动活泼,真实自然,朴素亲切,温馨感人。
《拉呱》主要关注的就是家事,关注社区农村的邻里纠纷、家长里短,通过对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影像式的客观记录和报道,践行媒体舆论监督的职责,从社会主流价值观和道德标准的角度,予以解读和评判,最后由主持人综合评价。
通过主持人的解说穿针引线,层层剥露,使事件渐渐水落石出,最后由主持人点出事件的前因后果,揭露案件的本质,对当事人给予帮助,体现了媒体的人性化报道。
既满足了受众的好奇心理,又通过报道典型事件反应典型社会问题,给社会环境的成长提供了有益借鉴。
《拉呱》作为社会与老百姓沟通的媒介,民生新闻类新闻传播者,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基本做到了事实真实、总体真实,努力揭示所报道事件的真相,在具体的报道实践中以人类的道德规范加以考量,注意维护事件本身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所涉及人物的隐私公之于众后对当事人所造成的心理负担和伤害问题,是值得肯定的。
在新时期,党和政府对人民大众的生存状态一直都很关注和重视,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成为重要主题。
针对宣传思想工作,特别提出了坚持“三贴近”的要求,体现出“亲民意识”,这既是对以往民生新闻传播的一种肯定,又是对其后民生新闻传播的一种推动。
作为呼应,媒体搞民生新闻报道可以说是时代的选择,符合时代的需要。
首先,社会转型带来的民众需求,由于我国社会结构转变,以及社会转型出现的各种问题,直接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的问题,使人们虽然获得了人生价值自我把握的权利,但同时又感到生活的巨大压力,心理上缺乏一种稳定性和安全感。
浅析方言类新闻节目的优劣与发展策略——以山东齐鲁频道的《拉呱》节目为例
、
方 言 , 方 言 , 一 方 之 言 。 中 国
幅 员辽 阔 , 民族众 多 ,南 北 东 西地 理 环 境 差 异极 大 , 因此存 在 多种 方 言 。现 在 一 般 分 为七 大 方 言 区 ,分 别为 :北 方方言、吴 方言 、湘 方言 、 赣 方言 、客 家 方言 、粤 方言 和 闽 方 言 … 。各大 方言之 间差 别较 大 ,交
顿是 不 容延 误 的 。
[ 关键 词 】 言类新 闻 民生 方
内容形式 ຫໍສະໝຸດ d i1 .9 9 jsn1 0 —6 1 .0 20 .2 o :03 6 /.s.0 2 9 62 1 .60 9 i
普 近 几年 来 , 方言 影 视剧 在 国 内 流 起 来相 对 困难 ,因此 国 家一 直 致 卷 而来 ,以至 于 引 发 了关于 “ 通 话 ” 与 “ 言 ” 的 大 讨 论 , “ 于 方 关 呼声很高 ,如 电视 剧 《 武林 外传 》、 力 于 普 通 话 的普 及 ,然 而 相 比起 “ 官
・t r gl t ' j中 『 【
浅析方言类撕闻节目的优劣与发晨策略
— —
以山东齐■频道 的 拉 呱 节 目为倒
【 要 】 方言类新 闻节 目是 群众喜 闻 乐见 的一种 节 I样 式 ,它是 民生新 闻的 摘 l f 变种 ,主持人 用地方观众耳 熟能详 的方言评述 民生 ,以轻松调侃 的方式披露 新 闻 ,以平 民视 点对新 闻加 以 简要评论 。 简单朴素 的话语 中透 露 出老百姓 的 生存 智慧和 处世 哲理 。然而在 光鲜 亮丽的外表 下 ,这 类节 目也暴 露 出了不 少 缺 点和不足 。为 了方言 类新 闻节 目的健 康稳定发展 ,采取一定 的措施 改革整
我看方言电视节目
媒介素养作业我看方言类电视节目——以《拉呱》为例提起《拉呱》,《说事拉理》这些叫法独特的电视节目,很多的山东人是津津乐道,在很多的他们眼里,这些幽默、平民化的电视节目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近年来,方言电视节目的走红在网络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有人认为方言类节目是真正为老百姓服务的电视节目,能够更好地增进媒体与观众之间互动。
也有很多人表示了对此类节目的发展前景的担忧,认为这类节目与主流新闻脱轨,其中的一些节目内容过于低俗,而且用方言主持电视节目,不利于普通话的推广,尤其是对青少年产生重大的影响。
在我看来,方言目有它出现的必要性和益处。
对于方言类电视节目获得较好收视的原因,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首先是此类节目带给了人们很大程度上的新鲜感和亲切感。
现在的观众可以说对于普通的电视节目很“不感冒”。
以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的《拉呱》为例,它是一个用方言播报新闻节目,在山东境内很受观众喜爱。
我认为正是人们对于一本正经甚至是千篇一律的新闻节目的疲劳,所以当穿着长衫,操着济南话的“小么哥”出现在人们眼前的时候,它带来的新鲜感就首先赚足了人们的关注度。
其次,山东方言本身给山东观众带来的亲切感是其他一般的新闻栏目不能比的,这种由亲切感带来的关注也很大程度上给收视率加了分。
其次是地方电视台对自身电视节目改革和发展的正确定位。
作为地方电视台,特别是省级电视台下属的一个频道,齐鲁电视台很难能像央视和一些发展较好的大省电视台一样,影响覆盖至很广的区域内甚至是全国范围内,对于这样的地方电视台,他们的主要目标受众就是本省的人民,既然方言能增加大家对电视节目的亲切感并获得不错的收视率,那么他们何必非得用普通话来办节目呢?所以我认为,这是地方电视台为了获取更大的生存空间而对自己的电视节目发展的正确估计和合理选择。
三是报道内容与群众生活贴近,本土化,平民化。
以《拉呱》为代表的一批方言类电视新闻节目报道的很多都是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婆媳之争、见义勇为等世间百态。
民生新闻栏目《拉呱》的分析
民生新闻栏目《拉呱》的分析作者:张瑜来源:《声屏世界》2008年第06期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的《拉呱》自2005年10月开播以来,凭借曲艺与新闻的嫁接,再加上方言的播报方式,取得巨大成功,改变了绝大多数山东观众18点之前较少看电视的习惯。
经过两年多发展,势头很猛的《拉呱》因其自身包含着难以克服的痼疾,遇到发展瓶颈。
“曲艺”成就了《拉呱》,也制约了《拉呱》。
在众多民生新闻栏目从“大民生”、“政经民生化”中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时,曲艺形式的《拉呱》将何去何从?本文在梳理《拉呱》成功模式时,进而分析《拉呱》所面临的现状及潜在危机,并试图在对其生存空间的探讨中,寻求此类民生新闻栏目生命的新路。
《拉呱》——山东电视新闻的一匹黑马在山东电视界民生新闻大战中,《拉呱》几经征战,从一片低迷中脱颖而出,成为山东电视新闻的一匹黑马。
笔者具体分析《拉呱》成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农村包围城市”。
作为农业大省的山东,96%以上的人口为中学以下学历,大部分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更接近乡镇居民,尤其农村观众是个巨大的受众群。
因此,节目受众定位向下倾斜,其战略是“农村包围城市,草根包围精英”。
第二,播出时间“打破常规”。
传统17?誜30并非黄金收视时间,很多电视台不怎么重视,新闻节目同质化竞争也不激烈,人们下班回家后打开电视机或做饭或吃饭,是伴随式收看,因而受众对新闻趣味性、故事性及放松消遣的要求便超过了对新闻质与量的关注。
《拉呱》的题材恰恰契合了观众的口味。
第三,“新闻和曲艺的嫁接”。
主持人用济南话主持节目,方言容易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使人感到亲切、自然;另外,曲艺形式的加入使得方言民生新闻的样式更灵活,说学逗唱、插科打诨、设悬念抖包袱,曲艺的十八般武艺在《拉呱》中都大显身手。
第四,“有么说么”小么哥。
主持人小么哥张勇是个说了十几年相声的、名气并不大的曲艺演员,但《拉呱》使他家喻户晓,而他也让《拉呱》的魅力有了更充分地展示。
齐鲁电视台《拉呱》节目网络影响力概况
齐鲁电视台《拉呱》节目网络影响力概况摘要: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日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了4.2亿,突破了4亿大关,较2009年底增加 360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 31.8%;手机网民规模为2.77亿,半年新增手机网民 4334万①。
关键词:网络影响力;网络民众;网络搜索;栏目特点最近几年山东省内地面电视台齐鲁电视台在全省乃至全国各种影响力测评中都有着很好的数据,这着实是我们省的骄傲。
当都在讨论地方地面电视台如何定位的时候,齐鲁电视台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尤其是齐鲁电视台的王牌节目《拉呱》节目,在省内收视率数据调查中《拉呱》的收视率稳定在25%以上,这个数据让很多节目望而却步。
每天下午五点半,那些家庭主妇都会停下手里面的活来收看节目,有的做生意的看的入了迷都忘记了生意。
现实都会如此,那么这个节目在其他的传播渠道上面又会是怎样的呢?这首先让人们联系的就是网络影响力,现如今互联网发达的程度可谓是普及。
在如此大的一个网络民众面前,《拉呱》节目又是如何在其网络影响方面努力的呢?在百度键入“齐鲁电视台拉呱”关键词,会有8600000条新闻,新闻覆盖包括:视频、贴吧、论坛、新闻内容引起的后续关注、栏目及主持人博客、微薄等。
在谷歌同样如此,键入关键词也能大约有140000以上的新闻,涉及面也很广泛。
因而其网络影响力必然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对山东人。
关于《拉呱》节目,他在网络影响力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在其能力范围内的群众琐事,网络成为一个重要解决问题的途径。
现代交通通信异常发达,因而,人们在参与节目或者维权、解决问题的时候不再是单一的信件、电话或者当面调停。
网络论坛、贴吧发出自己的呼喊也是个人发挥自己号召力的另外一个途径。
《拉呱》便是,他的影响现在似乎已经超出了每天下午五点半这个硬性的时间,大家无论任何时候遇到困难都会去找他。
因为,贴吧、论坛这个时候出现了。
浅析当下电视方言类新闻节目
方言是中国多元化地域文化的承载者,是中国民间思想朴素的表现形式,它包含了一定的民俗习惯、文化传统等信息,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当下,新闻节目和方言的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节目样式即方言类新闻节目。
1 方言类新闻节目的概述1.1方言类新闻节目的特点1.1.1接近性新闻的接近性是指新闻事实同受众在地理上、职业上和心理上的距离对于受众能够产生的吸引力。
方言类新闻节目立足于社会实际,报道群众的日常生活,贴近普通百姓的职业和生活,真实、可靠、有吸引力。
该类节目的定位、内容的选择、新闻角度的选取以及主持人的播报风格上都能体现出接近性特点。
1.1.2地域性方言节目独有的特征即地域性,因此方言类新闻节目受众带有一定地域特色。
方言类新闻节目与当地的历史背景、文化积淀、民俗传统以及生活习惯都密切相关。
1.1.3平民化平民化的特点要求节目本身与普通百姓息息相关的新闻事实出发,进行即时报道和评论,以普通百姓耳熟能详的视角进行采访和制作新闻,让普通百姓能够接受和参与。
1.1.4生活化生活化要求方言类新闻节目的内容要源自于日常生活,节目形式要接近日常生活,取材的范围要相对狭窄,贴近生活,贴近普通百姓。
1.2当下方言类新闻节目介绍近年来方言类新闻节目多把“民生新闻①”、“软新闻②”放在主要位置,与普通大众的生活紧密相联,诸多地方电视台开始采用方言播报新闻。
现将全国部分方言类新闻节目汇总见表1。
以北方方言的代表——山东电视台《拉呱》为例,该节目的受众是最普通的百姓,节目播出时间为每天下午五点半,节目内容主要以家事为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观众,反映老百姓的视角和观点,备受观众欢迎。
2 方言类新闻节目存在的现实意义任何事物的存在必然有其合理性的一面,方言类新闻节目也不例外,它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现实意义。
2.1有利于营造宽松融洽的氛围宽松随意是一种风格,这种风格可以融洽与观众之间的关系、缩短和观众之间的距离,能有效地打破节目与群众的距离感,提升生活贴近性,增强受众对电视节目的情感认同,从而达到共鸣。
方言播报的利弊 正文
序言方言播报,指的是当地媒体主播利用地方话进行播报的一种节目类型,方言播报节目最早出现在沿海城市,而今又作为一种原生态文化和新的电视节目形式由沿海扩散到内地,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广和蔓延。
四川、湖南、浙江、上海、陕西等省市的方言播报节目也如雨后春笋,纷纷亮相。
这种播报形式,一方面可以给主持人以更大的个性发挥空间,另一方面让观众感觉耳目一新。
近几年,被广泛运用于地方类节目及地方媒体拍摄的电视剧中。
吸引了大量本地受众的注意力,引发了空前的收视热情,把电视观众带入了一个全新的视觉世界。
1 方言播报节目1.1方言播报节目发展历程及特点1.1.1 方言播报节目的起源方言节目在各大卫视电视台出现的越来越频繁,最早出现的是以本地演员出演的方言电视剧,其中以重庆卫视的《雾都夜话》《生活麻辣烫》及陕西卫视的《都市碎戏》等一类以方言为语言基础的电视剧,后来出现的是沿海地区电视台中的以方言为语言基础的播报,受到了大众的欢迎。
近几年来,信息的全球化和网络化是媒体发展需要面对的一个必然趋势,如今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媒介激烈竞争引起的媒介资源的相对过剩,而这种相对过剩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媒体内容的日益趋同。
如今在新闻这方面媒体的竞争很难做到信息源的独家垄断,而在一些新闻节目中所谓“独家新闻”也只有在报道方式上追求个性以寻找出路。
故事化的民生新闻以其独特的讲述新闻故事的方式让新闻极具个性,是媒体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手段之一。
在现今商业化风气之中,叙事成了消费大众文化的重要内容,新闻报道也因此进入了一个叙事的时代,一个以民生新闻吸引受众为目标的方言播报的时代。
1.1.2 方言播报的内容方言播报节目的形式和种类多样,内容更是复杂不一,但是不管节目形式如何时尚或个性化,如果缺少实实在在的内容,那最多只能是金玉其外,观众依然不会买账。
新闻播报的内容,一般都偏重于经济类新闻或者社会类新闻。
其一,这类新闻受关注的程度比较大。
现在是一个商业化、信息化的社会,人们置身其中,无时无刻不被这些实用的资讯所包围,也无时无刻不需要这些资讯来打理自己的生活。
浅析广播电视中的方言节目现象——以齐鲁电视台《拉呱》为例
观浅析广播电视中的方言节目现象——以齐鲁电视台《拉呱》为例刘菡( 燕京理工学院,河北,廊坊 065200 )摘要:在当下广播电视的差异化竞争中,电视荧屏呈现了前所未有的景象,各种各样的方言节目在各个省会市台不断出现,走进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方言节目接近性、地域性的特征,使得方言节目易于被老百姓接受,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容易引起共鸣。
关键词:方言节目;主持人;地域性;接近性;平民化;生活化一、方言节目的特点1.地域性方言节目一般在省市台比较火,由于方言的限制性,它的受众基本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而且年龄偏大;另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域的文化不同,有时候节目中出现的内容只有当地人可以理解,偶尔出现的方言俗语有地域特色。
因此,方言节目具有地域性的特点。
也正是由于这个特点,它的发展以及之后的创新可能会遇到瓶颈,一旦观众觉得腻了、乏味了、失去了兴趣,这时候节目该怎么做,是方言节目需要考虑和思考的问题。
2.接近性我们什么时候会说方言?在家里非常放松的时候、和亲朋好友之间。
通过这些说方言的时刻以及沟通交流的对象,不难发现,说方言的时候是我们熟悉的环境,身边是我们亲近的人。
那么,如果这种语言形式运用到电视节目中,势必会拉近观众和主持人之间的距离,主持人潜移默化中成为了你身边熟悉的朋友、家里的一员等等。
这也恰恰体现了方言节目接近性的特点。
3.平民化方言节目的素材选取的都是普通老百姓的故事,会从很小的角度报道,以小见大,观众爱看,这就是方言节目平民化的特点。
像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的《阿六头说新闻》,它的新闻表面上并没有涉及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而是从很小的角度入手,像“政协委员赵国秋向心魔开战的天使”这条新闻,报道了“桑美”过后苍南县人们的精神状态,抓住了一个精神失常的12岁小孩丁刘全的典型,从政协委员赵国秋开导他,使他慢慢恢复了正常,从而谈到希望国家尽快出台《精神卫生法》,规定在灾后的救援工作中,必须把心里危机干预纳入其中。
论方言类新闻节目的兴起和发展 ——以《拉呱》为个案
论方言类新闻节目的兴起和发展——以《拉呱》为个案俗话讲:“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每个地域的人们都会对自己的家乡方言有着深厚的感情,方言给同地域人一种亲近感。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电视方言节目以一种新的原生态文化形式在各地纷纷涌现,比如方言情景剧,方言脱口秀,方言栏目剧等。
方言节目作为一种新的节目形式弥补了以往普通话节目的空缺,迎合了部分受众需求。
进入21世纪,方言节目成发展趋势,2003年,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推出了《阿六头说新闻》,其独特新颖的形式和贴近百姓生活的内容受到观众的大力追捧。
随后,用方言说新闻成为继民生新闻热之后电视新闻的又一亮点,全国各地涌现出不少方言类新闻节目,《拉呱》是山东首个方言类新闻节目,开播于2005年10月31日。
从本质上讲,电视方言新闻属于电视民生新闻,其新闻价值的基本原则都是“民生内容、民众视角、民本取向”,是对民生新闻节目在播报方式上的进一步创新。
在内容上,电视方言新闻继承了民生新闻的一半特性;在播报形式上,电视方言新闻大胆进行创新,以一种更加亲民的身份与观众互动,吸引了大批受众。
但似乎从方言新闻兴起之时就饱受争议,一方支持方言播报,一方反对认为阻碍普通话推广。
2011年1月26日,用方言播报5年之久的《拉呱》出乎观众意料,改用普通话主持节目,引起舆论哗然。
作者认为方言播报不是新闻播报的主流,不会影响普通话的推广;方言播报只是新闻播报的一种形式,做好新闻内容才是节目生存之本,而不能以播报语言方式来大肆称赞或者扼杀一个新闻节目。
一、《拉呱》的兴起和发展(一)《拉呱》的开播《拉呱》开播于2005年10月31日,是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的一档方言民生新闻。
“拉呱”在山东方言中是“聊天”的意思,类似于东北方言中的“唠嗑”,北京话中的“侃大山”。
《拉呱》立足于“用济南家乡话拉济南家常事”,该节目以普通民众作为主要的收视群体,关注普通人的生活起居,反映老百姓的生活百态,通过“说新闻”的方式把新闻故事化,传播效果趣味化,来达到贴近百姓生活的目的。
以《拉呱》节目为例浅析方言说新闻
76广电视角以《拉呱》节目为例浅析方言说新闻孙雨琪(河海大学,江苏 南京 210000)摘 要:方言新闻节目作为一种保护方言的方式,一直活跃在公众的视线中,如《闲事婆和事佬》《拉呱》《阿六头说新闻》,都是极具代表性的方言新闻节目。
但是近几年,相关政策的出台和方言新闻节目自身的一些局限性,使方言新闻节目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空间。
而作为传媒人的我们,也需要结合方言新闻本身的特点,来思考这类节目未来应当如何发展以及如何把控好方言新闻中的度,从而使方言新闻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百姓。
关键词:《拉呱》;方言;方言新闻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4-0076-02我们首先来看方言的定义,方言一词最早出现在扬雄的《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一书中。
中国人所说的方言是一个政治学概念,实际为“地方语言”,又被称为“白话”,特指区别于标准语普通话的某一地区独有的语言,是语言分化的结果。
而方言说新闻,就是用某个地区独有的语言来报道新闻。
中国疆域面积大,幅员辽阔,这也导致我国方言的多样化。
在现代,汉语言各类方言大都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才形成了我们现在所了解的方言特色。
而形成汉语言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包括社会、地理和历史等方面的因素,以及语言本身的要素,如不同语言的相互接触、相互影响和语言发展的不平衡。
在我国现存的现代汉语方言中,按照通俗的方法,可分为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赣方言。
七大方言区之间的差异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语音尤为突出。
虽然方言并不适用于广泛传播信息,但针对各个方言区,也随即出现了许多方言说新闻的新闻播报节目,如重庆卫视的《雾都夜话》,山东齐鲁电视台的《拉呱》以及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的《阿六头说新闻》。
而我们今天则是以北方方言中的山东话为播报语言的民生新闻节目《拉呱》为例,来浅谈一下方言播新闻。
以《拉呱》为例浅析方言类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与限制
以《拉呱》为例浅析方言类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与限制摘要:利用各地方言播报内容的方言新闻作为媒体传播信息的新形式而迅速赢得受众的关注度,在新闻传播领域独树一帜。
本文简要分析方言电视新闻节目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受的限制。
比如其语言局限性以及尚未成熟的包装形式。
本文拟《拉呱》节目为例试探讨小众化传播、同质化产品过剩以及新闻的深度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和矛盾,并对方言电视新闻节目的未来发展提出相应的可行性意见。
关键词:方言新闻节目局限性传播模式Taking Lagua as an Example for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and Limitations of TV Dialect News showAbstract: The dialect news using dialects as a new form of media content and quickly won the audience attention, become an independent school in the field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In this paper,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and limitations of TV dialect news show. For example, the limitations of language and the immature form of packaging. Taking “lagua”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the minority media, homogenization of the product and the depth development of news problems and contradictions , to propose the feasible advice accordingl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dialect TV news programs in the future.Keywords: Dialect,News show,Limitations,Communication mode一、前言方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自古代人类文明产生时,中国境内人类各自聚居而产生不同的部落文化。
我国方言类电视新闻节目的问题与优化策略——以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拉呱》为例
闻节目的内容,提高可看性,可以适
当在新闻中穿插一些时事政治以及与百 姓相关的方针政策,从全局的角度关心
持人必须要对方言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在方言的运用上务必要把握好尺度。
基层百姓的生活状况。啄
坚持全局角度,扩展新闻视野。 方言类电视新闻节目的主要受众群体
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
传媒:MEDIA
2015
8(上)43
万方数据
-黼髅a
民主与法制网:
文/明兵
“民主法制”的追求者
老子日:
“知人者智,自知者
篇文章与大家进行分享。
国家政治活动。 而从“民主”的主要价值追求
明。”民主与法制究竟是什么? 这个疑问可能不仅是笔者10年 前步入民主与法制社的疑问,也许会 是很多人共同的疑问。而10年后的 今天,笔者既是民主与法制社的工作 者,也是“民主法制”的守望者,更 是“民主法制”的追求者,随之,笔 者的疑问迎刃而解。 笔者结合在民主与法制社工作的 体会,已粗浅地形成了认识,借助这
其次,要提升主持人正确使用 方言的能力。主持人是方言类电视新 闻节目的代言人,他的行为举止影响 方言类电视新闻节目的整体形象。因 此,在方言的应用上一定要选取那些 富含文化精髓、积极向上的词句,自 觉摒除粗俗、低劣的用词。如果主持 人单纯为了追求节目效果,逞一时口 舌之快,虽然短时间内可能会获得轰 动的效果,长此以往却会拉低节目的 质量,降低新闻节目在观众心目中的 权威性和可信度,甚至会给整个地区 的文化和社会风貌造成负面影响。所
连续报道,使节目内容更加丰富深刻。
规范方言类电视新闻节目的用 语。方言是文化的活化石,它是地方 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民族文化的有机 组成部分,是一个地区民俗精神的长 期积淀。采用方言的形式播报电视新 闻,一方面有利于弘扬和传承优秀的
论《拉呱》的成功之道
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此外 , 山东是个经济大省 , 但不可否认 的是 , 文化水平在初 中及以下 用 。 的人 口仍 然 占绝大多数 。 而《 拉呱》 正是满足了这一大部分百姓 的需 《 拉 呱》 节 目主持人“ 小么 哥” 不 同于 我们传统 印象里 “ 相貌 端 求, 迅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 中占据 的一席之地 。 正, 衣着庄重” 的主持人 。 他本身就是一名 曲艺演员 , 每天笑呵呵 , 而 幽 默感 ” 的脸 , 充满 了亲和力 , 一下子拉 近了新 闻 由于受众定位 准确 , 使《 拉呱》 在传播过程 中 , 无论在 物理距离 且长 了一 张充 满“ 上还是在心理距离上都更容易为百姓所接受 , 所 以其也在短时间 内 与生活之间的距离 。“ 小么哥” 语 言风趣 幽默却 又不失 大雅 , 他在说 取得 了巨大成功。 新闻的过程中会适时加入一些评论 性的话语 , 把 曲艺 的娱乐性和新 2 传 播 内容 的 贴 近 性 和 多样 化 闻点评 的道德 教化相结合 , 用他独特 的语言方式讲 出来 , 给人们 以 《 拉 呱》 定位于普通 市民的生活 , 节 目的新 闻素材几乎全部源 自 深刻启迪 , 对整条新闻的播报更是起到画龙点 睛的作用 。 老百姓 的 日常生活。节 目关注 的是普通人 的生活起居 , 探讨人们所 4变单一传播为多维互动 , 增强了节 目互动性 熟知 的家长里短 , 反 映的是老百姓真实的生活状态 , 惩恶扬善 , 扶 危 《 拉呱》 在关注民生新 闻的同时 , 逐 步衍生 出了为群众调解 纠纷 济贫。因此《 拉呱》 的新闻内容更加贴近百姓生活 , 具有强烈 的平 民 的子栏 目《 和事佬 》 、 为观众答疑解惑 的《 么知道》 、 给群众带来欢 笑
浅析齐鲁电视台《拉呱》节目的成功因素
浅析齐鲁电视台《拉呱》节目的成功因素作者:汤云敏来源:《电影评介》2010年第11期【摘要】齐鲁电视台的方言新闻节目《拉呱》顺应了小众化传播的潮流,展现了在激烈的媒体竞争环境下差异化竞争的实力,丰富了荧屏内容,为方言区的地方文化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为当地观众提供了一次身份认同的机会。
但对于节目中的低俗、同质化现象,要加强规范和引导。
不断完善其传播的形式和内容。
【关键词】拉呱本土化三贴近同质化一、小众窄播——定位本土化正确的市场定位是一个商品成功打入市场并得到肯定和回报的关键,对栏目推广和市场回报率至关重要。
定位是一种逆向思维方式,不是以自己而以受众心理需求为出发点。
方言电视节目将受众人群定位于本方言区的观众,走“小众窄播”的道路。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大众传媒对地域文化构成了不小冲击,文化产品的“麦当劳化”引起人们的注意。
然而,由于第三次浪潮赫然来临,群体化传播工具不但没有扩大,反而突然被迫削弱了,它在很多战线上,正在被称之谓“非群体化的传播工具”所击退。
非群体化倾向使传媒日益认识到针对特定受众群体进行个性化传播的重要性,即用窄播符码来吸引有限的受众。
上海大学中文系钱乃荣教授认为,“方言里有比普通话丰富得多的生活、情感用语,在动作的细微区分、事物的性状描绘等方面都更具体”。
不同于央视放眼世界、雄霸中国的气势,也迥异于省级卫视抢占全国收视份额的野心,《拉呱》致力于本地居民,用乡音进行交流,语气亲切,富于生活气息,使当地居民成为忠实的观众。
这是对抗中央电视台和省级卫星台的强势话语权和资源优势,谋求自我生存、发展之路的有效探索。
《拉呱》的本土化定位,首先语言的亲近感是拉近心理距离的一种有效方法,从传播学上看是大众传播向人际传播的转化。
由于规模缩小,更利于情感传递,因此《拉呱》在传播过程中,无论在物理距离上还是在心理距离上都更容易为百姓所接受。
二、内容为王——“三贴近”原则方言新闻是大众传媒对民生新闻内涵的拓展,其本质是内容“民生”,体现了当今时代新闻所必须的平民精神品质,这种品质可以归结为平民视角、民生内容、平民取向。
方言类电视节目的优势及前景管
方言类电视节目的优势及前景管作者:陈斌来源:《新闻世界》2010年第07期【摘要】近年来,方言类电视节目应运而生,并成为地方电视台的一道“独特风景”。
本文分析了电视方言节目的成因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建设性思考。
【关键词】方言类电视节目《拉呱》《阿六头说新闻》近年来,随着我国电视传媒行业不断发展,各类型频道大量开播,电视媒体的竞争也日益加剧。
而我国既有的这种中央、省、市各级电视台在城市交叉覆盖的电视体制,客观上加重了地方电视台的生存压力,使其生存状况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为了突破困局求得发展,地方电视台只能从夹缝中寻找空隙,在节目的个性化、本土化、分众化方面进行改造。
于是,方言类电视节目应运而生,并成为地方电视台的一道“独特风景”。
从湖南电视台的《越策越开心》、重庆电视台的《雾都夜话》、山东电视台的《拉呱》、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等一批优秀节目中我们可以发现,方言这一“奇妙的传播语言”,在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中发挥着特殊作用,产生了神奇的传播效应。
它充分运用本地居民对家乡语言的熟悉感、亲切感,在观众当中产生较强烈的共鸣,也为节目赢得了较高的收视率。
一、电视方言类节目的成因及优势方言类电视节目之所以能红透“半边天”,受众需求是其根本原因。
一方面,在方言电视节目和普通电视节目同质的情况下,有方言背景的受众更倾向于收看本方言的电视节目。
一些研究者曾分析了方言节目存在的社会环境,认为方言节目活跃的地区大都具备几个特点:文化厚重而活跃,自然地理条件优越,生活悠闲而富足。
而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的市民,自然而然地会对自己的家园产生自信甚至自恋。
就像2005年10月31日,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方言民生节目《拉呱》正式开播,节目带给济南人的最大新意不是新闻本身,而是它体现出济南在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济南人对自我的一种认同,一种对本地文化与方言的呼应。
于是,山东齐鲁台在这一时间段的收视率一路走升,《拉呱》以及它的主持人“小么哥”,单从名字上就能给山东观众一种亲切感,让人产生一种收视欲望,再加上用方言讲述百姓的家长里短,就像邻里聊天一般亲切,拉近了主持人和观众的距离,成就了这档民生新闻类节目的成功。
从《拉呱》谈方言节目的受众传播及受众效果
题目:从《拉呱》谈方言节目的受众传播及受众效果从电视诞生到现在,形成了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形式,随着观众们的审美提高和电视制作技术的提高,电视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推陈出新,如今已经进入了21世纪之后,方言类电视节目成了电视节目的后起之秀,引领了电视节目新形势的不断发展。
2005年10月31日齐鲁电视台推出自己的方言新闻节目《拉呱》,自播出后,收视率一路飙升。
一时间,各地方电视媒体掀起方言新闻的热潮,引起业界、学界的普遍关注。
方言作为语言民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地域文化的象征,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是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独立于名族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
而汉语普通话则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言。
所以这北方话的方言在普通话里也是占有一定的地位的,这《拉呱》节目开播既不会担心观众们听不懂,还让电视节目的形式不断的更新,推向一个新高潮。
[1]《拉呱》充分表现出地域文化的特色,并且节目内容贴近百姓生活,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新闻内容则选取百姓普遍关心、关注的生活话题,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进行展现、讨论,真正体现了新闻事业的“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三贴近原则。
《拉呱》节目通过我们身边一个个具体的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故事,反映生活,表达百姓的喜怒哀乐,愿望与要求。
节目在山东省内找到人们的烦心事,为人们排忧解难。
《拉呱》是人民的代言人,也是抑恶扬善,弘扬正气,扶危济困,排忧解难的场所,是普通人说话的地方。
节目贴近现实,密切联系群众,关心帮助百姓。
节目内容生动活泼,节目形式也不断更新,从刚开始的搭词的,到后来女搭词的,再到现在灰太狼搭词,对不同年龄段的人都尽力满足。
真实自然,朴素亲切,温馨感人,难怪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获得观众的欢迎与喜爱。
《拉呱》节目现在已经成为中国播出的比较成功的方言类节目了。
《拉呱》节目成功因素分析
一、齐鲁电视台《拉呱》节目的基本情况从电视诞生至今,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电视节目形式,随着大众的审美提高和电视制作技术的提高,电视节目不断推陈出新,当时代的脚步迈入21世纪之后,方言类电视节目有了勃兴之势,2005年10月31日齐鲁电视台推出自己的方言新闻节目《拉呱》,自播出后,收视率一路走高。
一时间,各地方电视媒体掀起方言新闻的热潮,引起业界、学界的普遍关注。
方言作为语言民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民众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是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独立于名族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
[1]《拉呱》充分表现出地域文化的特色,并且节目内容贴近百姓生活,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新闻内容选取百姓普遍关心、关注的话题,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进行展现、讨论,真正体现了新闻事业的“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三贴近原则。
《拉呱》节目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故事,反映生活,表达百姓的喜怒哀乐,愿望与要求。
节目是人民的代言人,也是抑恶扬善,弘扬正气,扶危济困,排忧解难的场所,是普通人说话的地方。
节目贴近现实,密切联系群众,关心帮助百姓。
节目生动活泼,真实自然,朴素亲切,温馨感人,难怪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获得观众的欢迎与喜爱。
二、《拉呱》节目成功因素分析(一)《拉呱》的节目定位正确的市场定位是一个商品成功打入市场并得到肯定与回报的关键,对栏目推广和市场回报率至关重要。
定位是一种逆向思维方式,不是以自己而是受众心理需求为出发点。
节目的本土化趋势,原因是观众想看更多同自己的生活相关的节目,因此电视节目本土化也成为一种必然,《拉呱》节目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本土化应该理解成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目的。
一个事物为了适应当前所处的环境而做的变化,通俗的说就是要入乡随俗。
正是因为《拉呱》节目的本土化,从而使受众的范围受到了限制,因此集中精力办好特色频道与特色栏目便成为电视节目发展的必然趋势。
浅谈民生节目的优缺点
浅谈民生节目的优缺点——以《拉呱》为例《拉呱》节目是齐鲁电视台新闻节目,以山东方言为主要语言,实现新闻、文艺一体化,由小么哥(张勇)主持,还有一个搭词儿(通过打断或插入一些话语,而将本个话题和下一话题连接起来)除了播报身边事,又新添了子栏目:和事佬(让百姓当一回调解员)么也懂(教大家小窍门)雷翻天(主持人鄢磊、张帆表演的小笑话)等。
一、《拉呱》节目的优点1、传播内容符合“使用—满足”理论,接地气作为山东台主打的民生新闻栏目,《拉呱》节目切实的以山东本地民生新闻为主体,报道山东人自己身边发生的各种家庭、教育、医疗、婚恋、食品等相关问题的新闻,与老百姓自身的利益密切相关,能够吸引山东本地人的收视热点。
例如,27号新闻《汶上:好消息!暖气供上了“开口费也退了”》就是与山东汶上小区居民冬季采暖密切相关的问题,一方面能够吸引居民收看,另一方面通过记者的采访调查也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为居民担忧。
另外像“么哥秀”这样的版块贴近群众的生活,向观众介绍一些生活中的传统和实用技巧以及热点分析,受到观众欢迎。
2、节目主持人采用山东方言,贴近群众作为一档山东特有的民生节目,《拉呱》注重贴近山东本地语言特色,主持人小么哥、鄢磊均采用济南话方言,在情感上更加贴合观众,让受众更有亲切感,也使节目更有特色和山东特有的幽默感。
加之两人长相普通具有喜感,更有观众缘。
3、新闻报道采用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吸引观众《拉呱》节目主持人小么哥在播报每一条新闻时,基本采用通俗化设置悬念的方式引出新闻,例如24号新闻《济南:平安夜圣诞老人来送礼》,小么哥首先提出平安夜、圣诞节的概念,然后引出圣诞老人送礼物的话题,相当于“赛前热身”的播报手法,整条新闻也是先提出疑问、引出人物、进行采访,运用故事化的叙述方式报道,一气呵成,更有可看性。
4、传播过程中不断加强开放性、参与性和互动性在《拉呱》节目的直播过程当中,热心观众可以不断参与微信、短信交流互动,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或是与主持人“拉家常”,增强了民生节目的交流性,另一方面,在节目播报的新闻当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观众的热心线索得来,例如25日的新闻《泰安:神秘电话连上村里俩女人》就是由热心观众提供线索最后采访得来,如果没有观众的参与互动,民生节目就不能更好地贴近群众,反映观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从《拉呱》谈方言节目的受众传播及受众效果
从电视诞生到现在,形成了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形式,随着观众们的审美提高和电视制作技术的提高,电视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推陈出新,如今已经进入了21世纪之后,方言类电视节目成了电视节目的后起之秀,引领了电视节目新形势的不断发展。
2005年10月31日齐鲁电视台推出自己的方言新闻节目《拉呱》,自播出后,收视率一路飙升。
一时间,各地方电视媒体掀起方言新闻的热潮,引起业界、学界的普遍关注。
方言作为语言民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地域文化的象征,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是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独立于名族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
而汉语普通话则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言。
所以这北方话的方言在普通话里也是占有一定的地位的,这《拉呱》节目开播既不会担心观众们听不懂,还让电视节目的形式不断的更新,推向一个新高潮。
[1]《拉呱》充分表现出地域文化的特色,并且节目内容贴近百姓生活,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新闻内容则选取百姓普遍关心、关注的生活话题,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进行展现、讨论,真正体现了新闻事业的“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三贴近原则。
《拉呱》节目通过我们身边一个个具体的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故事,反映生活,表达百姓的喜怒哀乐,愿望与要求。
节目在山东省内找到人们的烦心事,为人们排忧解难。
《拉呱》是人民的代言人,也是抑恶扬善,弘扬正气,扶危济困,排忧解难的场所,是普通人说话的地方。
节目贴近现实,密切联系群众,关心帮助百姓。
节目内容生动活泼,节目形式也不断更新,从刚开始的搭词的,到后来女搭词的,再到现在灰太狼搭词,对不同年龄段的人都尽力满足。
真实自然,朴素亲切,温馨感人,难怪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获得观众的欢迎与喜爱。
《拉呱》节目现在已经成为中国播出的比较成功的方言类节目了。
成功因素有很多,也是综合了各方面的优势,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拉呱》节目成功因素分析:
我们先综合的来说,首先是这档节目的特色播报方式。
在“说新闻”中《拉呱》节目的更多特色还是在“方言说新闻”,使用方言说新闻,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使受众感觉很亲切,使受众得到一定的放松,让观众更好的融入到这个新闻环境中,亲身感受,自己做出想法和选择。
“方言说新闻”也使新闻内容范围更加的广泛,顺应了电视新闻传播求新、求快、求活的发展要求。
[4] 说新闻,是指主持人以与受众一对一的讲话方式,将新闻事件传达给受众的一种播报方式。
它突破了传统播新闻字正腔圆的方式,用平常话轻松地把新闻说出来。
[5]方言说新闻的出现也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必然性,人们不再满足于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对整个节目要求更高。
《拉呱》就运用了这种特色的播报方式,主持人“小么哥”用轻松亲切通俗的语言,符合大众心理,使受众容易接受。
在《拉呱》这档节目中,主持人大部分都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将新闻内容传
递给受众,让受众对新闻事件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故事中的社会关系与行为方式可以来指称自己所处的社会关系指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行为方式。
[6] 《拉呱》在这方面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讲述故事时,经常巧设悬念,进一步吊起观众的胃口;然后通过趣味十足的电视画面、声音解说和现场采访或情景模拟等把真相一步一步的告诉观众。
让观众不断的跟着镜头去体验不一样的生活。
这样生动的、趣味十足的叙述方式满足了老百姓的心理需求,通过适度激发受众的联想、想象等思维,让观众深入在故事之中亲身感受。
其次,就是个性主持。
这《拉呱》节目的主持人小么哥,本名叫张勇,济南军区前卫文工团的一名曲艺演员,是相声演员唐爱国的徒弟,本行是相声,也会山东快书。
所以要说到这个性的主持,首先就要说这主持人给《拉呱》节目中加入了不少的曲艺元素。
《拉呱》定位山东本土文化,大胆借鉴民间曲艺,节目中广泛运用快板、评书、相声曲等艺方式来说新闻,有了夸张,也增加了不少的笑料,让观众在接受新闻,了解新闻的同时也放松了心情,开怀一笑。
这种曲艺形式吸引老百姓的眼球,这种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融入幽默特色,增加可看性。
曾经,一段山东快板的开场白,吸引了很多观众“咱们拉呱节目真有趣,拉的全是新鲜事;越拉越觉得有意思,越拉心里越带劲;您要是有什么新鲜事,给咱们节目送个信;记者马上到家门,咱们有批评有鞭策;让大伙说说错与对,不是给您出难题,咱们对事不对人。
”不少观众在观看时,也不由的随着山东快书的节拍一起把这段开场白给说了出来。
家里的小孩子都会跟着说两句,引得家里人开怀一笑。
“小么哥”出身曲艺演员,显然,曲艺演员的风格就是讽刺,因而观众对他的承受度、宽容度就会大一些。
小么哥说新闻的时候他敢大胆的说出自己的看法,这就避免了常规新闻主播有所顾忌、不敢表达私人情感的局面。
例如有这样一则让人比较震惊的新闻:媳妇怀疑婆婆偷藏苹果不给自己吃,导致婆媳不和;公公因气愤而去媳妇家扒树皮,然后被媳妇追打,公公和婆婆被打得遍体鳞伤,其丈夫因受夹板气而喝了农药,之后幸好被救。
咱们中国素有“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媳妇”的这种做法天理难容,主持人小么哥狠狠批评那媳妇,说她良心被狗吃了,真是该好好教育一番,狠揍一顿,让她也尝尝皮肉之痛。
在电视节目中节目主持人在节目当中充当的是舆论领袖的角色,主持人权限
发挥的好直接关系到节目甚至是媒体的权威性和可信性。
所以,一位成功的主持人对打造品牌节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主持人要在观众和节目所报道的事物和人物间起离解作用,不能被节目里的事件和人物迷惑,也要观众保持头脑的清醒,英国新闻学界把这类主持人称为“上摄像机的朗读人”。
[7]没有个性的主持人做不出个性的节目,没有个性的节目在收视率中也是没有竞争力的。
小么哥已成为《拉呱》节目的形象代言人。
相声演员出身的小么哥,貌不惊人,一张表情丰富幽默的脸还带点“嬉皮笑脸”,一改传统新闻节目主持人一本正经,演播室里一堵隔墙,一张书桌,主持人在桌后一站,很有现场说书的感觉,拉近了新闻与受众的距离。
观众一听到《拉呱》就知道“小么哥”来啦!“小么哥”的服装上也费尽心思,他的唐装和T恤也经常引起受众的热议。
“小么哥”语言风趣幽默却又不失大雅,小么哥在说新闻的过程中经常会会加入一些评论性的话语,用“主持公道”式的评点,他对新闻的串联、点评更是信手拈来,把曲艺的娱乐性和新闻点评的道德教化相结合,用他的语言方式,教给老百姓如何尊老爱幼,如何与朋友相处,如何在社会上处事等,把教化用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给人已启发。
“小么哥”的主持风格,让人们产生一种归属和满足感,满足人们的一定需求,“小么哥”在评价新闻的时候,加入个人色彩,很多观众就是希望通过“小么哥”的嘴说几句痛快话,一解心头的怒火,也代表大部分市民公开表达出爱憎分明观、荣辱观的角色。
除了小么哥,节目还设置了“搭词”的角色。
所谓“搭词”就是打断或插入一些话,而将一个话题或下一个话题连接起来。
一种形式是不出境,只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类似于相声中的“捧哏”角色;另一种形式则是出境与小么哥客串表演的,类似于小品中的小配角。
[8]“搭词”的总会在节目需要的时候适时出现,与主持人插科打诨,既有效地衔接了上下两则新闻间的的中断,确保了节目的流畅性,同时又把表演因素引入新闻节目,使节目徒生悬念,高潮迭起,妙趣横生,更具视听魅力。
比如:“搭词”的总在适时的时候以一个“捣蛋鬼”的形象出现,与“一本正经”的小么哥唱反调,总是在小么哥说到兴起时冷不丁插上一句,在他们对小么哥进行调侃嘲讽的时候,小么哥却以一副“一本正经的自吹自擂”的形象出现,在节目中开始以开玩笑的方式对自己和节目进行“自我吹嘘”,比如“染肿发充胖子你以为我想啊”这则新闻的导语是这样的:“就是我这头发,
对这一头秀发,小么哥我是精心护理啊,每天喷五遍啫喱水,三遍发胶”这样一来,新闻事件的起承转合基本上是以主持人为线索,主持人这样无伤大雅的吹嘘和自嘲是节目更加的轻松愉悦。
“搭词”的设计,对节目本身来说,既帮小么哥播报了新闻,又改变了一个主持人播报方式的单调。
这种创新的播报方式也增加了很多的趣味性。
“搭词”的以唱反调的形式出现,是“自毁形象”的一个角色,这样也很好的突出“小么哥”的形象,宣传了节目和主持人,提高了主持人和节目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