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及反思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会写“宫、侯”等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会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古诗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研究诗人所运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1.学会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品味诗句,感知古诗大意。
2.指导背诵,积累古诗。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研究诗人所运用的表达方法。
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在字音教学上,要注意本课的多音字:“纤”读“xiān”;“脉”读“mò”。
在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时,先放手让学生借助课文中的注释,联系上下文进行自学,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求学生把初步理解的词语放进诗句中去,试着讲讲诗句的意思。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适当点拨即可。
2.阅读理解本课的三首古诗分别写了三个不同的节日,描写了不同的风俗惯。
研究古诗时,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联系古代文化常识、结合课文插图等理解诗句的意思。
同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以丰富学生对古诗中美好感情的感悟。
教学准备1.预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
教学课时3课时1第1课时寒食》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边读边看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象和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板块一说话激趣,导入新课1.同砚们,你们能列举一下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吗?(指逻辑学生答)那末,你们知道清明节的前一天是什么节日吗?(寒食节)寒食节在我国很早就有了,许多诗人都曾写过关于寒食节的诗歌,今天我就向大家引见一首——韩翃的《寒食》。
(板书:寒食)2.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教师谈话导入,在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同时,有利于学生了解寒食节的具体时间,为理解诗句打下良好基础。
板块二理解诗题,走近作者1.交流资料,了解寒食节。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完整)
3.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跟着沈从文一起去品尝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
4.板书课题,介绍作者和作品。
二、检查预习,扫清字词障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唾沫(tuòmo)孥孥(núnú)
2.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腻、 灌、褐、筷”,并且在黑板上方格中示范。
2.小组内交流,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节日活动或印象最深的部分。
3.全班交流。(重点关注“京味儿”语言。)
五、课堂小结。
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红红火火、热热闹闹)
-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请按顺序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课文主要介绍了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结束。人们在腊八那天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除夕非常热闹,初一的光景截然不同,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②“把蒜瓣放进醋里……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翡翠”写出了蒜瓣的颜色,“辣”字写出了醋的味道,这样的色味双美当然让人忍不住流口水了,更让人感受到了老舍用词的简洁、巧妙。
(二)腊月二十三:
1.指名读第5自然段,说说人们在腊月二十三的主要活动。(放鞭炮,吃糖)
2.说一说腊月二十三为什么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过年的味道)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板书课题,交流作者信息。
3.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儿”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顶碗少年》教案(优秀15篇)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顶碗少年》教案(优秀15篇)顶碗少年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本篇课文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情节简单而又一波三折,十分吸引学生;文章表述层次清楚,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作者对人物神态,动作和外貌的描写生动细腻,适于学生学习写人文章的方法,并作语言的积累,《顶碗少年》教学设计。
文章语句优美,适于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学生分析:学生在生活中有过一定的失败体验,课前又做过相关调查,掌握了有关资料,很可能与顶碗少年在某些地方产生共鸣,容易激发起学生向顶碗少年学习百折不挠的精神的热情。
教学理念: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激情。
抓住人物语言,进行积累。
教学目的:1、读懂课文内容,能回答课后问题。
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取得成功。
2、结合课文内容以及收集到的资料信息,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第6、7自然段。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能回答课后问题。
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取得成功。
教学难点:结合课文内容以及收集到的资料信息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导入:一位普通的顶碗少年,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过去了二十多年仍记忆犹新。
我想,这位少年同样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让我们一同回到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去感受那激动人心的一幕。
二、指导深入理解:1、默读课文,想一想:顶碗少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再次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并对上节课内容进行回顾。
]可用以下问题进行启发:少年两次失败,当时情况如何?观众反映怎样?少年表现有何变化?你从中体会到什么?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课文。
可以自己学,也可以小组学习探究,也可先自学,再小组合作。
[用学生喜欢的方法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新的学期面对新的学生要教一些合作学习的方法。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教学反思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时,我认真思考了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努力让学生全面提高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
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首先,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匹配。
在备课阶段,我认真研读了教材,分析了每篇课文的难点和重点,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了合理的划分。
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有些课文的难度过大,学生难以理解和吸收,导致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下降。
因此,我需要进一步优化教材内容,把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确保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其次,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灵活多样。
在教学中,我尽量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讨论、引导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能力。
但是,有些时候我过于依赖一种教学方法,没有灵活地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整。
下一步,我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学技巧,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再次,教学过程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成为主导者,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和表达。
我设计了一些小组活动和讨论课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还是过于依赖老师,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
因此,我需要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体地位。
最后,课堂教学时间的充分利用非常重要。
在教学中,我尽量合理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和练习提高语文能力。
但是,有时我没有合理地安排时间,导致某些环节过于冗长,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
下一步,我要加强对课堂时间的管理,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合理安排每个环节的时间,让学生能够在充足的时间内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
总体而言,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通过以上的反思和总结,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
2023年人教部编版新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教案(含教学反思)
古诗词诵读教学目标1.有节奏地诵读本诗,感受古诗词带来的韵律美,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习惯,培养再造想象、创新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多媒体播放歌曲《关关雎鸠》,引出对《诗经》的介绍。
2.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诗歌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诗经》收录了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先秦称为《诗》,或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诗经》中的一个名篇。
(师板书课题:采薇<节选>)二、初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读诗。
教师指导学习:昔(某ī)矣(yǐ)依(yī)雨(yù)霏(fēi)2.教师范读。
3.对照注释,利用三到五分钟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
4.教师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字词,指名学生说说诗句的意思。
薇:薇菜,植物名。
昔:从前,指出征时。
往:指当初去从军。
迟迟:迟缓的样子。
莫:没有人。
诗句意思:当初我去从军的时候,杨柳依依随风摇曳。
现在我解甲归故乡,大雪漫天飞舞飘落。
道路泥泞慢慢行走,又渴又饥真是劳累。
我满心伤感满腔悲,这种哀痛谁能知道!三、再读诗歌,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说一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征人在还乡路上饱受饥寒,痛定思痛:想起出征之时,那依依杨柳,枝茂叶盛,而此时风雪归程,路远,天寒,饥渴交加,可谓十分狼狈凄苦。
)2.诵读诗歌,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这句诗里,我们可以读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春天,天气晴朗,春风轻轻地吹拂着。
)四、合作探究,体会情感。
3.试简单分析诗歌后四句。
2.指名学生读诗,想象“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的情景。
2023年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
2023年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2023年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训练学生大胆合理地展开想象。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节约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学生大胆合理地展开想象。
教学准备:学生观察现状、构思作文。
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内容:作文指导一、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1、情境导入。
时光流逝,岁月如梭,不知不觉已是公元。
一天清晨,刚刚从睡梦中苏醒的人们像往常一样打开了电视机,收看每日清晨播出的“地球广告”,突然,屏幕上闪过这样一则消息:从今日起,全球将停水一个月!伴随着消息的播出,家家户户的水龙头里再也放不出一滴水了。
接下来会发生些什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飞到50年后的那一天去看看吧!2、揭示习作内容。
二、明确习作要求。
1、自读习作要求,看看这次习作要求我们写什么。
2、相互交流,明确习作要求。
小结:写没有水的情景,人和其他生物的反应,出现全球停水现象的原因以及你的思考。
三、创设情境,创编故事。
1、引导学生想象没有水的情景。
学生自由想象、述说。
2、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3、指名学生说,教师相机文字具有感染力的方法。
(是否关注人物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的细节描写,是否将水资源充足时和没有水时的情形进行了对比)四、鼓励学生动笔成文,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作文修改与誊写一.学生自主修改作文1.学生完成作文后自己动笔修改。
2.老师巡视指导,要求学生在修改进边读边改,注意漏字、多字和不通顺的地方。
二、赏一赏。
请两位同学读他们的习作,请大家认真听:故事情节是否合理,是否富于想象。
三、品一品。
对两位同学的作文进行点评,主要从情节合理,想象丰富,语句通顺几个方面师生共同评议,感悟习作方法。
四、改一改。
(1)引导学生交流在点评欣赏过程中受到的启发。
(2)运用学过的方法修改作文。
第三课时内容:作文讲评2023年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2教学目标:1.在整体读文的基础上,分部分读课文,概括段意,说出__内容,理清__思路。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一、教学目标:1、学习并积累“奇葩、安然无恙、和睦”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
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
难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三、教学准备:关于各地民居的课件。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初识民居1、出示CAI课件,说说你认识哪些民居。
2、教师介绍:今天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小小的礼物,那就是一段介绍各地民居的图片。
民居是人们对民间居住建筑物的习惯称呼,作为住房使用。
我国的民居建筑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在与改造大自然的漫长岁月中创造出来的。
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区自然地理条件不同,56个民族风格与传统各异,使我国的民居建筑多姿多彩,富有创造性。
今天我们就认识其中两个。
3、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走进文中介绍的傣家竹楼和客家民居中去,看一看两个地方的民居能让我们感受到些什么?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
思考:客家民居或傣家竹楼各有什么特点?三、自主研读,合作梳理师:刚才我们交流了这两个地方的民居给我们留下的初步印象。
可以说是零零碎碎的,现在王老师要把大家分成六个小组,如果在相应的时间里面,你们完成了一个民居的介绍,可以接着学习另一个民居。
每个组长手里有两张卡,组长负责把你自己读到的关于民居的特点读给成员听,组员交流讨论,然后发挥你们集体的智慧,运用简炼的语言概括出民居的特点,组长负责记录下来。
明白了吗?3、默读课文,按表格要求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客家民居傣家竹楼建筑成因建筑材料形状结构文化内涵四、反馈交流,了解民居1、交流“客家民居”特点建筑成因:客家人是古代从中原繁盛的地区迁到南方偏僻、边远的山区,为防盗版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便建造了营垒式住宅。
建筑材料: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黏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夯筑成土楼。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11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与教学反思)
11.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目标]1.会写“稚、避”等15个字,会写“埋头、幼稚”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关注人物言行,神态和外貌的描写,感受李大钊同志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
4.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5.查找资料,了解先辈的革命事迹。
[教学重难点]1.了解李大钊被害的过程,通过细节描写感受李大钊的高贵品质。
2.学习课文前后照应、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稚、避”等15个字,正确读写“埋头、幼稚”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视频导入,激趣质疑1.著名诗人臧克家曾说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样一位虽死犹生的革命先辈。
(播放视频)同学们,大家知道这个爷爷是谁吗?那这个小女孩又是谁呢?带着这些疑问,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十六年的回忆》(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课文题目是“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写的是谁的回忆?回忆了谁?回忆了什么?(他就是——李大钊)3.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是女儿李星华对父亲李大钊的回忆性文章。
这节课我们就走近李大钊同志,看看这位革命志士给他的女儿留下了哪些回忆。
4.课前大家收集了哪些资料?这些资料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李大钊吗?二、人物介绍,历史背景作者简介:李星华(1911-1979) 李大钊的女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从事教学和民间文学研究工作。
主要作品有《回忆我的父亲李大钊》《白族民间故事集》《十六年前的回忆》,其中《回忆我的父亲李大钊》在她去世后不久就出版,为读者们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
人物简介:李大钊(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毕业于东京早稻田大学,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
他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之一。
他的主要著作收录于《李大钊文集》。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及全套教学反思
这篇《⼩学六年级下册语⽂第四单元教案及全套教学反思》是为⼤家整理的,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以下信息仅供参考⼈教版语⽂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组教材围绕“外国名篇名著”这⼀专题编写的。
本组教材的编排是和五年级上册第⼀组“我爱阅读”、五年级下册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脉相承的,⽬的引导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进⼀步扩展学⽣读书的视野,使学⽣得到异域⽂化精华的滋养。
本组选编的4篇⽂章,有两种呈现⽅式:⼀种是《卖⽕柴的⼩⼥孩》和《凡卡》,它们是安徒⽣童话和契诃夫短篇⼩说中的名篇,是单篇的作品;⼀种是外国⽂学名著《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段,它采⽤的是名著梗概加精彩⽚断的编排⽅式。
4篇课⽂都有鲜明的⼈物形象,⼈物不同的命运同样引⼈关注。
结合本组专题,“⼝语交际?习作”的内容紧紧围绕《鲁滨孙漂流记》,“回顾?拓展四”各个栏⽬从外国⽂学作品内容及阅读⽅法交流、外国作家作品中的隽语集萃到外国作家趣味故事,⽆⼀不是和主题相互呼应、步步深⼊的。
⼆、教学⽬标1、拓宽学⽣阅读的视野,引导阅读适合他们程度的外国名篇名著;2、通过阅读,了解不同国家多样的⽂化,关⼼⼈物命运;3、进⼀步培养学⽣把握主要内容(尤其是概括能⼒),体会作品中⼈物思想感情的能⼒。
三、教学重、难点梗概加精彩⽚段的教学。
四、教学措施从本组的编排特点出发,课堂教学与组织课内外阅读活动相结合,使学⽣从单篇作品⾛向长篇作品,在名著梗概和精彩⽚段引领下,阅读《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学名著。
五、教时安排12——14课时14 卖⽕柴的⼩⼥孩学习⽬标1.会写7个⽣字,能正确读写和理解⽣字所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把握课⽂内容,关注课⽂中⼈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4.激发学⽣阅读安徒⽣童话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1.从⼩⼥孩五次擦燃⽕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活,关注⼩⼥孩的命运。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活动主题,制订和交流活动计划。
2.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同学和母校的依依不舍之情, 并立下美好的志向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同学和母校的依依不舍之情, 并立下美好的志向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1.教师:六年间, 我们聆听着老师的教诲,与同学一起学习、劳动、游戏, 共同度过了快乐的小学生活。
今天就让我们的思绪尽情驰骋, 从记忆中搜寻最让你感动的情景,重拾当初的感觉。
这次的综合性学习, 就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难忘的小学生活。
2.播放歌曲《友谊地久天长》, 引导学生回忆六年来在校园与老师和同学相处的点点滴滴。
听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3.导读:六年的时光,最大的变化就是你们成长了,一路走来,我们留下了许多足迹, 如何把这些足迹记录下来呢?让我们读读课本给我们的活动建议吧。
二、了解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
1.畅谈自己的成长故事。
2.写写难忘的人和事。
3.阅读材料里的文章。
4.制作班级纪念册。
、合作讨论, 制订活动计划1.教师引语: 在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之前, 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订活动计划。
在制订计划时有哪些要求?2.学生汇报制订活动计划的要求。
教师强调:(1)自由组成小组。
(2)讨论活动内容。
(3)制订活动计划。
(4)活动计划包括: 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
(5)活动成果展示。
3.指名反馈。
(1)说一说自己的成长故事。
(2)写一写自己难忘的人和事。
4.小结:母校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在这里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小学时光匆匆而过, 在即将毕业之际, 同学们一定想把美好的小学生活留在记忆里, 那就让我们设计一本成长纪念册吧!四、明确方向。
1.成长的故事可以是哪些事呢?2.教师小结: 只要是发生在你们成长阶段的事情都可以, 例如: 第一次⋯⋯高兴的或难过的事⋯⋯五、群策群力。
组织学生认真阅读本次实践活动的提示语, 共同讨论策划:1.纪念册的内容可以有哪些?在纸上写出你想好的内容。
2024年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篇
2024年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篇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像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2.认识本课7个生字,能用具体事例说明课文中有关句子的含义,体会课文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
学习重难点感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像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学习难点理解句子:“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课前准备1.回忆自己童年的“发现”。
2.通过查阅课外书,上网等途径收集有关科学家发明发现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1.教师介绍有关胚胎发育的科学知识。
2.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九岁时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猜测一下他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二、循题读文,理解“发现”1.自由朗读文章,学习生字,注意“澄”字的发音。
2.默读课文,思考:“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
3.反复朗读课文的第十三自然段,在这段话中画出集中描写“我”童年的发现的句子。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的时间。
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
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
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4.仔细地读读着几句话,并用自己的话转述。
5.再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有没有这样一句话:说的是相同的意思,但是表达更简洁。
──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
6.朗读这两句话,比较两句话表达上的不同,体会表达的具体和概括。
三、循果查因,了解过程1.默读课文,思考:“我”那非凡的发现,是怎样发现的?2.根据学习计划,分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计划:(1)找出有关的句段。
(2)理解有关的句段,把它概括成一句话或一个词语。
(3)在白纸上画出简单的发现流程图。
3.小组汇报,课堂交流。
小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学⼈教版六年级语⽂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学语⽂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教学⽬标:1、要求会写80个字,指导学⽣注意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得端正。
2、能⽤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默读有⼀定的速度,并能抓住⽂章⼤意。
3、能联系上下⽂和⾃⼰的积累,体会课⽂中含义深刻的句⼦,体会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能把握课⽂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法,能抓住关键词句深⼊理解课⽂,积极主动积累语⾔。
5、在习作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课⽂的学习,引导学⽣观察⽣活,积累素材,乐于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下来,同时,培养学⽣的修改习作的能⼒。
6、在综合性学习中,把握材料的学习要求,开展好活动,会写临别赔⾔,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起组织,策划联欢活动。
教学重点:1、加强朗读指导与训练,加快默读速度和边读边思考训练。
2、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综合运⽤已有的知识和⽅法,⾃主学习和探究,培养学⽣⾃主读书的能⼒。
3、提⾼学⽣的交际⽔平和习作能⼒,培养学⽣良好语⾔习惯和习作的能⼒教学难点:1、把握课⽂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法2、培养学⽣习作兴趣,乐于习作。
教学时数:103课时课时安排:1、第⼀组………………………………………….13课时2、第⼆组………………………………………….10课时3、第三组………………………………………….11课时4、第四组………………………………………….11课时5、第五且………………………………………….11课时6、第六组…………………………………………..7课时7、总复习………………………………………….40课时第⼀单元教学计划教学⽬标:1、会写本单元8个⽣字,正确读写“挪动”“伶伶俐俐”等词语。
2、引导学⽣读书和搜集资料,读懂课⽂内容,从中感悟到⼈⽣的哲理,获得⼈⽣的启⽰。
3、引导学⽣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联系⽣活实际,领会⽂章蕴含的道理,并不断积累语⾔,增强语感。
六下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及反思
六下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并运用正确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理解并分析文章中的信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PPT、阅读材料、黑板、白板笔。
学生:课本、笔、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呈现一张图片,与学生分享图片中的场景,并引发学生的思考。
2.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主体(25分钟)1.教师将整个阅读材料进行分段解读,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结构,并总结段落主旨。
2.教师提问学生,根据段落大意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三、合作探究(20分钟)1.学生分小组讨论,合作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
2.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思考结果,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互动。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掌握文章的核心要点。
四、拓展延伸(15分钟)1.教师提供额外的拓展阅读材料,让学生了解更多相关知识。
2.学生自主阅读附加材料,并回答相应问题。
五、反思(5分钟)1.学生进行教学反思,写下本堂课在阅读方面的收获和困惑。
2.教师收集学生反思,对学生进行思考指导或解答相关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导入、教学主体、合作探究、拓展延伸和反思五个环节进行,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合作探究和拓展延伸的活动,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信息,培养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合作探究,发挥了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然而,也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在合作探究环节,如果能加入一些互动游戏或竞赛的元素,将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动性。
另外,在拓展延伸环节,可以提供更多的阅读材料,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广泛。
总体来说,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注重学生主体性和合作探究,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也提醒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通用16篇)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通用16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通用16篇〕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1一、教学要求1.通过制作“班级纪念册”,培养学生热爱母校、珍惜同学友情的思想感情,培育团队精神。
2.以生活为本位,启发学生从自己的经历中选取作文材料;开拓思路,使他们体会到:同一题材,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写出不同的作文。
3.说写结合,完成两篇作文:(1)介绍照片中的“我”;(2)为同学的照片写一份说明(照片中的“他”)。
二、教学安排1.导语。
你们即将分开生活了多年的母校,辞别朝夕相处的同学,必定有些依依不舍。
为了给母校留下一个永久的纪念,建议你们每人挑选一张自己认为最有意思的生活照片,聚集成一本“班级纪念册”送给母校。
你们同意吗?但是,光有照片还不够,建议你们各自为自己的照片写一点说明,附在其中,好不好?2.范例及讲评。
你为什么带这张照片来?它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它能说明什么?先想一想,谁愿意说说?讲评重点:有无详细内容,是否介绍清楚。
板书:围绕一个意思要有详细内容特点介绍清楚3.练习。
(1)独立考虑:这张照片是在什么情况下拍的?其中有什么故事?(2)小组交流,练习口述。
4.大组交流。
请各小组哪位同学说得较好?讲评:进一步启发思维,介绍各自的特点。
5.当堂习作。
限定时间,快速习作。
6.互相修改。
找一个朋友,征询意见,自行修改。
7.小结。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2一、教材说明《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写的长小说,鲁滨孙是书中的主人公,本课是该书的缩写。
鲁滨孙因乘船遭遇暴风失事,漂流到荒岛,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战胜了种种困难,生活了二十多年。
课文按鲁滨孙历险的时间顺序记叙,写了鲁滨孙“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
这些故事情节,处处紧扣“险”,塑造了一位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的主人公。
属历险小说类,重点是鲁滨孙在岛上困难、惊险的经历。
鲁滨孙遇到的不是一般的困难,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困难,是惊心动魄的,“难”中处处透着“险”。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口语交际:即兴发言》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口语交际:即兴发言》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掌握即兴发言的基本技巧。
2.学会运用即兴发言的技巧,提前打草稿,快速组织语言,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良好的语言、语文素养,注意说话的场合和对象,增强对汉语的兴趣和认同感。
教学重点1.掌握即兴发言的基本技巧。
2.学会运用即兴发言的技巧,提前打腹稿,快速组织语言,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设计一、新课导入当今社会是开放的信息社会,新型人才不仅要有开拓的精神,还要有出众的口才。
出众的口才在现代社会中可以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对于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来说,已经成为不可忽略的素质。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即兴发言(板书),【出示课件2】即兴发言是指在时间紧迫,事先无准备的情况下,就某个问题发表见解、提出主张,或表达某种情感、某种愿望。
它既能培养我们快速构思,具有出众的口才,又能锻炼我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即兴发言运用在最短的时间里表达自己的思想ν在公众场合展现自己ν在课堂上发表看法ν与朋友聊天时表达自我ν回答同伴疑问ν二、创设情境首先欣赏一段视频《俞敏洪即兴讲话》,在看的过程中,请同学们观察视频中人物的语言、声音、动作有什么特点。
看完后请几个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并且结合观察到的视频中人物的特点说明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出示课件3】最后请两位同学以“我有一个小小心愿”为题尝试现场进行即兴讲话,其他同学认真聆听并思考:两位同学的即兴演讲各有什么特点、什么问题。
三、总结提高【出示课件4】1、即兴发言注意点(板书):①提前打腹稿,想清楚重点说什么②先说什么,后说什么③注意说话的场合和对象2、怎样才能提高即席发言的水平呢?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总结。
【出示课件5】1、要注意积累多方面的知识,丰富生活阅历,增加锻炼机会。
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存,并经常锻炼说话能力,才能做到厚积薄发、左右逢源、出口成章。
2、要善于捕捉话题。
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讲话,讲什么内容,这是发言者遇到的第一个问题。
2023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2023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案精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老师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便利大家学习。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别饿坏了那匹马》学习目标:学问与实力: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领悟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情感看法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妙品质和“我”对这位残疾人深深的感谢之情。
学习重点: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妙品质和我对青年的深深的感谢之情。
学习难点:把文章中人物的美妙形象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学法提示:综合运用读、画、读、想、写、议等多种语文学习方法自主学习。
留意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学习过程:一、预习达标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残疾(jījí)瞥(p iēpiě)见挣扎(zhāzhá)从(cōngcóng)容2、读读记登记面词语。
忐忑担心刻骨铭心十指连心泪流不止怒目圆睁不由分说一如既往尴尬嘱咐3、多读几遍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4、课文一共写了哪些人物?你喜爱其中的哪一个?为什么?5、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想一想每次的用意是什么?6、仔细读了课文,我还有以下几点疑问:二、合作探究1、默读课文,思索: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残疾青年美妙的心灵?找一找,画一画这些句子,然后专心读一读,并把你的理解和感受写在空白处并与同学沟通。
学法提示:综合运用读、画、读、想、写、议等多种语文学习方法自主学习。
即:多读几遍课文,画出相关语句,然后专心读一读,想想自己为什么感动,或者是自己从中体会到人物的什么品质。
最终把这些心得体会写下来,与同学沟通。
2、文中的其他人物也都是那么和善,我们可以从多处描写中体会到他们的美妙心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设计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设计第1单元1 北京的春节【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会写本课的“醋、燃”等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过程与方法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3.情感与价值了解老北京的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教学重点】了解老北京的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教学难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1。
关于童谣《小孩小孩你别馋》的课件.2。
歌曲《恭喜》。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
(唤起学生对过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让我们来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
(播放童谣《小孩小孩你别馋》: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煮煮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说说你的感受。
3.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儿“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自学情况:(1)同桌互查读文情况。
(2)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集体认读。
(3)对于这些生字你有没有想提醒大家的地方?引导学生从生字的音、形、义三个方面需注意的地方做相互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概括:腊八→小年→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九6。
春节像一场大戏,在腊八粥的浓香中悄悄地拉开了序幕,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按照年前、过年、结束的顺序找出相应的段落。
三、交流探讨,感受年味1.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人过得是这样热闹、开心,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选择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反复读一读,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处做批注。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3金色的鱼钩教案+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3金色的鱼钩教案+教学反思13金色的鱼钩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斑白、严厉、收敛、粗糙、抽噎、红锈、宿营地、青稞面、喜出望外、热气腾腾、无边无涯、昏迷不醒、奄奄一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的教育。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4、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难点:从课文的重点语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流程:一、导课激趣,出示目标1、师:昨天我们学习了《再见了,亲人》,了解了抗美援朝时期中朝人民之间一些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今天我们再来了解长征途中红军战士的舍己救人的故事,课文题目就叫《金色的鱼钩》,板题。
2、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二、初读课文,自学目标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鱼钩为什么是金色的?三、品读感悟,导学目标1、这样的鱼钩容易钓到鱼吗?课文中哪个自然段写了鱼难钓?指导朗读15自然段(语速要慢,读出老班长沉重的语气。
)2、老班长自己喝不喝鱼汤?从哪些句子看出?指导朗读第八自然段,重点指导“哽咽”,表情要皱起眉头,做艰难哽咽动作。
3、当“我”看到老班长吃草根和鱼骨头时,心里有什么感受呢?重点朗读“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体会“我”的难受心情。
(设计意图: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
”我在理解课文这一重点环节时,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把课文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
4、老班长为什么一点都不吃呢?这样他能熬得住吗?5、学生展示介绍草地的图片资料。
6、读指导员说的话,体会句子的含义:“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去。
”7、“无论多么艰苦”指他们在草地上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设计意图:让学生先观看草地的图片及文字资料,让学生对草地有了一定的了解,再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说他们在过草地时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这一环节能填补课文空白,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案第一单元人生感悟教材解读:生活中平凡的故事常常给我们很多启迪,阅读它们,感悟它们,能让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足迹更踏实,步伐更稳健。
本单元选编的篇课文,从不同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
编排这组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读书和搜集资料,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二是引导学生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预感;三是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本组导语点出了“人生感悟”的专题。
由于学生对人生的哲理缺乏实际的生活体验,教学本组教材时,既要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感悟,还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领悟文中蕴含的道理,获得人生的启发,为在“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中的学习、交流做好准备。
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单元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使本组课文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文言文两则》、《匆匆》、《桃花心木》;(略读课文)《顶碗少年》、《手指》;《口语交际·习作一》、《回顾·拓展一》教学时间:13-15课时。
(其中精读课文6-7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3课时,回顾·拓展1-2课时。
)第1课文言文两则学习目标: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学弈》)学习目标: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读通全文,感悟读法。
1.师: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
先听老师范读课文,再跟老师读课文。
(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
领读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
)2.学生自由练读,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并在练习本上写两遍。
3.在学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练习熟读。
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2.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一话,然后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3.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
4.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5.指名说全文大意。
三、导悟相济,突破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把你和同学都读不懂的句子提出来。
(结合学生提问重点理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几句话。
)(1)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得出一个什么道理?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
(2)指名说说“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
你从哪个词知道射的是“天鹅”呢?(“之”字。
)(3)指名说说“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意思。
这句话中的“之”是指哪个人。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奇怪吗?两个人一起学习,可是学习效果却不相同。
用书上的话说说原因。
(指名读“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师范读,让学生体会怎样读听得更清楚,学生指出老师停顿的地方然后试着读读。
(4)”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意思是什么?师:哪个词是第二个人?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指名读,齐读。
四、流利朗读,积累语言。
课件出示全文及朗读录音,生边看边跟读体会语感,然后练习把全文朗读好,最后师生合作背诵全文。
五、迁移训练、练读古文。
拓展读“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鹬蚌相争”等浅显易懂、故事性强又为学生熟知的文言成语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课时(学习《两小儿辩日》)学习目标: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吗?你能讲讲他的故事吗?(学生讲述,老师结合学生的讲述补充孔子的生平,介绍他是一个极有名的学问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等)孔子这么有学问,可是有一次,他在周游列国时,却被两个小孩的一个简单的问题给难住了,你们想知道孔子遇到什么难题了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两小儿辩日》。
(板书课题,齐读)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重点理解“辩”字)二、初读课文,梳理学法。
1.自由读课文,凭自己的理解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考查学生对古文的感悟能力)2.想想我们是怎样学习《对弈》的?一是要理解重点字词;二要读出诗文韵味;三要感悟人文内涵(意境、感情、哲理)。
三、读熟课文,自学理解。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解决。
2.同桌互相读文,纠正字音。
3.反复读文,把课文读熟。
4.学生对照注释,自己理解课文,记下不懂的问题。
5.按学习《学弈》的方法自学课文,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
四、激励测试,交流感悟。
出示测试题,各小组抢答积分,评出优胜学习小组。
1.回答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游:其:为:也:如:此:乎:始出:小儿:2.两小儿在辩论什么?(太阳大小?太阳冷热?太阳远近?)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读好两小儿的话,理解句子的意思。
3.朗诵课文,看哪组能读出古文韵味。
五、深化感悟,明确寓意。
1.各组提出分歧较大的问题以及不懂的问题,同学交流讨论。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小孩争的是什么问题,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o引导学生理解两个小孩是根据不同的感觉说明地面距离太阳的远近。
)2.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吗?用科学知识解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课下收集资料,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3.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想对他说什么?(引导学生肯定两小儿敢于嘲笑孔子,挑战权威;或赞扬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练习有感情背诵课文。
5.以表演的形式复述课文内容,看哪组理解得好(稍做表演准备)6.向学生推荐阅读《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文言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
板书设计:一人惟弈秋之为听学弈贵在专心另一人思援弓缴而射之一儿日始出近日中远另一儿日初出远日中近大胆质疑两小儿辩日一儿远大近小另一儿远凉近热实事求是教学反思:本课教学,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有学习兴趣,达到思维兴奋点是组织教学的关键,因此在“备教材”的同时,我也在“备学生”上下了功夫。
这样大大激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了学习探究的自信心,引导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一、激发学习兴趣本课教学采用游戏激趣法和旧知迁移法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思维达到兴奋点,让学生在游戏情境中将旧知成语与新知文言文成语故事相结合,从而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这样大大激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了学习探究的自信心,引导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读通,整体感悟文章大意学生学习新知的过程,是思维火花互相碰撞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听说读写的过程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并进的过程,这无疑会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由此,在设计上,引导学生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从而领悟文言文的特点,进行体会交流,为下面的理解和朗读奠定基础。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让学生在质疑之后分工合作解决疑难,从而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汇报合作成果的过程中学生们团结协作以简驱繁,突破难点,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同时这也打破了传统,形成了开放式课堂。
熟读成诵,改变了传统的评读僵局,促进了朗读,诵读指导的效率,积累了语言。
三、拓展抒发真情本课教学采用总结法和课外延伸法,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同时,通过推荐文言文成语故事以及搜索文言文的网址引导学生学会积累,提高语文综合素养,这样首尾呼应,成语贯穿始末,体现了“大语文”观。
本课还以读为主线,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培养学习文言文的习惯也是相当重要的,这将为以后初中文言文的学习打下基础。
因此我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读通,读懂,熟读成诵,感悟学习方法,同时也让学生在批批划划中养成学习习惯。
第2课匆匆教材解读:《匆匆》一文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作品,文中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为具体的物象,引发出伤时、惜时的深长感喟。
这篇文章很注意修辞,文中第一自然段用长短一致,节奏整齐,对仗工整的排比句,描述了显示季节更替的诗意化景物;又用一组长短不一,节奏跳跃,口语色彩很浓的设问句,感叹日子的飞逝无痕。
整句与散句的结合,不但具有一种音乐的美感,而且显得既典雅又朴实。
文中多处运用比喻,使时间变得可以感觉,形象而又真实。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2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2、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准备:1、朱自清简介及朱自清作品。
2、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3、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2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2、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初步感受。
出示问题:凭直觉,你认为你的一生能活多少天?让学生大胆猜想。
估算一下,按80岁计算,能有多少天?你们现在已经过了多少天?这些日子里你留下了什么?通过计算,你有什么感受?(用这些问题调动学生的生活感受和学生对时间的认识,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时间匆匆,为下面学习文章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