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牛头禅的思考
廓庵_十牛图颂_的悟道模式_吴正荣
艺术空间作家杂志Writer Magazine2010No.5宋代廓庵禅师在清居禅师《八牛图》的基础上绘成《十牛图》(《十牛图颂》一卷,全称《住鼎州梁山廓庵和尚十牛图颂并序》,收于续藏第一一三册),描述禅修次第。
且每图皆附以偈颂,共10首,以阐释行者从修行,到见性,到世出世间圆融无碍的整个生命历程。
因其以诗意形式切中修心要害,一时与《信心铭》、《证道歌》、《坐禅仪》合称禅林四部录,至今仍有其独到价值。
南禅宣扬离文字相和直了顿悟,难免有模糊性。
《十牛图颂》将一般意义上的修行悟道过程次第化,以诗意语言展现而出。
十颂其实是南宗禅修思想的缩影。
同时,它再次明确,禅并没有脱离日常存在,它反而正是人们本来的最真最朴实的生命状态。
一从悖论开始佛陀确证了“佛性”的恒定不变,万物都是佛性所生。
《百喻经》云:“问曰:‘自然从何而生?’答曰:‘从泥洹而生。
’问曰:‘泥洹从何而生?’佛曰:‘汝今问事何以尔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
’”泥洹即涅,是超越逻辑而存在的“实相”,是宇宙万物的本源,然而它又不是一个具象,具体的东西是不可能作为本源的,故而是虚空,是“无相”。
它“无来无去本湛然,不居内外及中间。
一颗水精绝瑕翳,光明透出满人间。
”这就是空性意义上的“空无”,是因缘和合能生万法的“空无”。
然而将它当作一个对象描述,预先设定一个本体的存在,却又有了一种阻碍和执着。
但,人们存在的实际情况只能以此作为出发点———若没有“牛”,怎么去寻牛呢?《十牛图颂》提供了一种“寻牛”模式。
禅诗的灵性如此吸引人,就因它在叩问或已触及生命的终极真相。
故而,禅诗多是关于修道方式和体验的。
当禅的境界真实不虚地与自己同在,则信手信口所出,都是禅的境界,也是生命最真实丰满的境界。
于是“总在此常住真心中行住坐卧,自无始至今当下,并无一刻能离”,然而悖论从此而生,人们以思维推知了它的存在,却因此而远离了它,最终不得不去追寻。
《寻牛》云:“茫茫拔草去追寻,水阔山遥路更深。
论《西游记》对禅宗以牛说法思想的继承
2 0 年 1 月 09 2
济南职业学 院学报
Ju  ̄ o Jn nVo a o  ̄ C l g om f ia c f n i o ee
收 稿 日期 : 0 9 1 — 0 2 0 —0 2
作者简介: 李洪武 (9 2 ) 男, 16 一 , 山东安丘人, 山东潍坊学 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
・6 ・ 6
的草蛇 灰 线 。
神 获 得 渠 ” 但 牛魔 王却 神 通 广大 , 坚 决 不借 芭 。 且 蕉 扇。“ 魔 王 , 也 有七 十二变 , 艺也与大 圣一 好 他 武
‘
一
“ 碍” “ 运 ” “ 无 、任 、 相忘 ” “ 照 ” 最 后 “ 泯” 、独 , 双 ,
法 的公案 。 石巩 慧 藏 “ 日在 厨房 作 务次 , 马 ) 一 ( 祖 则人也不见, 牛也不现。 普明禅师的《 十牛图并颂》
不 仅 为 个人 的修 行 指 明 了次 第 , 是 中国禅 宗 文 也 中国古 典 名 著 《 游 记 》 承 了禅 宗 以牛 说 西 继
回入草去 , 鼻拽 将 回。祖 日:子真 牧牛。 『 蓦 ’ ‘ ”'I 学 的优秀组 成部 分。 l 叫 南泉普愿 禅 师是 善 于 以牛说 法 的大德 ,王 老 “
其 师( 自称 ) 自小 养 了- 头水 牯 牛 , 向东 溪 放 , 一 拟 不免 法 的 思想 , 主 要 表 现 就 是 把 心 性 的修 行 比作 食 它 国水 草 , 向西 溪放 , 不免 食 他 国水 草 。 亦 如今 牧牛。 牛魔王是 《 西游记 》 寄寓禅宗思想最重 要 不 免 随 分 纳 些 些 , 不见 得 ” [【 ’ 泉在 此 讲 的 形 象 载 体 , 西游 记 》中的以牛说 法 , 要 通 过 总 。2 南 1 《 主
中国禅来源于牛头禅?----对印顺《中国禅宗史》所述中国禅来源的
第15卷第6期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Vol. 15 No. 6 2016 年11 月Journal of Jiangnan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Nov. 2016中国禅来源于牛头禅?----对印顺《中国禅宗史》所述中国禅来源的质疑与重构代玉民(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23)[摘要]在《中国禅宗史》中,印顺法师提出“达摩禅的中国化主要是融摄牛头禅”,换言之,“中国禅来源于牛头禅”。
从历史、禅法及与老庄、玄学的关系三方面来看,这一观点均有可商榷之处。
经探讨,中国禅产生的主要原因不在于融摄牛头禅,而是达摩禅自身合乎逻辑的发展。
据此,印顺法师所主张的中国禅来源需要进行重构,而重构后的中国禅以慧能禅为开端,以洪州禅、石头禅为完成。
[关键词]中国禅;牛头禅;慧能禅;洪州禅;石头禅;老庄化[中图分类号]B946.5 [文献标识码]A20世纪以来,胡适之先生借助访欧所得之敦煌 文献,对中国禅宗展开了一系列卓有成就的研究,掀 起中外学界研究禅宗的热潮。
在校対、梳理敦煌文献 的基础上,他认为“神会是南宗的第七祖,是南宗北伐 的总司令,是新禅学的建立者,是《坛经》的作者。
在 中国佛教史上,没有第二人比得上他的功勋之大,影 响之深。
”[1]236印顺法师对此并不能完全认同,因而根 据自己的研究,撰写了一部《中国禅宗史》。
在这部著 作中,印顺法师“致力于印度禅向中国禅转化历程的 研究”[2]41,对印度禅到中国禅的发展过程、禅学的中 国化、牛头禅的地位、《坛经》的成立与演变、曹溪禅的 开展与分化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
°本文则主 要关注印顺法师关于中国禅来源于牛头禅的相关论 述,对此进行尝试性地质疑与重构。
一、印顺法师:牛头禅是中国禅的来源在《中国禅宗史》中,印顺法师强调“达摩禅一 直保持其印度禅的特性,而终于中国化,主要是通 过了,融摄牛头禅学。
牛头禅佛性论思想研究
牛头禅佛性论思想研究牛头禅佛性论思想是以禅宗为背景,强调自性菩提的理论。
其核心思想是要回归本性,通过冥想达到内心的平静,实现菩提境界。
本文将探讨牛头禅佛性论思想的内涵及其影响,以及通过实例来证明这种思想对于信仰和实践的影响。
一、牛头禅佛性论思想的内涵1. 缘起性空缘起性空是佛教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是牛头禅佛性论思想的核心所在。
缘起性空指的是一切事物是起缘之际而生,又在缘尽之时而灭,真实的本质是空而无有。
因此,人们应该放弃躁动不安的欲望,深入内心去体验自我,认知事物本质的虚空。
2. 非概念性认知非概念性认知是指不依据词语和所见之物,通过直觉和感性体验去感知和领悟事物的本质。
在牛头禅佛性论思想中,非概念性认知被看作是一种觉悟或者开悟的方式,可以帮助人们寻求真正的自我和心灵的回归。
3. 心灵净化心灵净化的实质是破除妄念,回归心灵的自然本性。
佛教认为,人们的心灵有分别和追求的倾向,这些倾向会形成一些妄念,遮蔽真实的自我。
心灵净化可以通过冥想和其他的禅修方法来实现,使得人们的心灵能够体验到自在和平静。
4. 自性菩提自性菩提是牛头禅佛性论思想的最终目标,是人们回归本性、实现万物平等、开悟成佛的境界。
自性菩提的实现不需要借助外在的物质和精神的追求,而是通过内心的冥想和悟性的开发,实现自我觉醒和超越。
二、牛头禅佛性论思想的影响1. 宗教信仰牛头禅佛性论思想对于佛教信仰的影响非常深远。
这种思想强调回归本性,内心冥想的意义,往往会引导人们去慢慢探索自己内心的本质和真实的自我。
在佛教的范畴中,回归本性就表明着实现领悟佛性和灵性的境界,是成佛的必要条件之一。
2. 精神修养牛头禅佛性论思想强调心灵净化和内在的冥想,使得人们能够回归本性、摆脱妄念,实现自性菩提。
在现代社会,许多社会、综合压力等诸多问题不断侵蚀着人们的心灵,精神修养成为了很多人追求的一个方向。
牛头禅佛性论思想对于精神修养的意义,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3. 禅学思想禅学思想是牛头禅佛性论思想的核心,它引导人们去寻求内在的平静和回归本性,以帮助人们实现自性菩提。
十牛图颂所展示的禅的实践与终极关怀
十牛图颂所展示的禅的实践与终极关怀吴汝钧香港浸会学院副教授中华佛学学报第4期页313~339313页提要本文主要是透过宋廓庵禅师的十牛图颂的研究,显示出禅佛教的实践程序,并看它的终极关怀所在。
作者以为,由第一图颂寻牛开始,以迄第八图颂人牛俱忘,是个人的修行阶段,目的是要寻回久已忘失了的心牛。
第八图颂表示这阶段的极峰,表示修行者已臻于忘主客、齐物我的精神境界。
第九图颂返本还源与第十图颂入□垂手则表示修行者寻回心牛,个人的觉行圆满后,仍然不舍世界,要把自家修得的功德,回向世界,以垂手拱立的谦卑方式,服务人群,引导他们觉悟本具的心牛,共享解脱的果实。
这是禅佛教的终极关怀所在。
文中并参照久松真一、柴山全庆等专家的解说,并提出论述与批评。
314页壹、前言禅佛教在方法论上的一个特点,如众所周知,是不立文字。
这自然不表示禅完全不要文字言说,对由文字言说所成立的经典采敌视态度。
实际上,禅的一些祖师,还是祖述经典的﹔如初祖菩提达摩( Bodhidharma )宗《楞伽经》(Lankavatara-sutra ),五祖弘忍则讲《金刚经》( Vajracchedika-sutra)。
我们无宁应说,禅认为文字言说有限制,不能展示真理或觉悟的消息。
因文字言说立根于相对性(relativity),而真理或觉悟的消息则是绝对的﹔以相对的文字言说自不能充分地展示绝对的真理。
故禅要超越文字言说,尽量减少运用这种东西,而采取其它方式,以显示真理。
这其它方式,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是棒、喝。
另外,禅也流行运用文学与艺术,特别是图画,来表达那绝对的旨趣。
文学自然还是要运用文字的,不过,文字的作用,不在说理,而在透过一种境界,或烘托一个譬喻,使人由之可体会真理。
图画则自是不同于文字的另外一种显示真理的媒介。
牧牛的图颂,便在这种理解下流行起来。
牧牛图颂通常由颂与图组成,颂自身有时又包括一短序。
自宋代以来,这类作品很多,其中有三种很为时人留意。
牛头宗法融禅学思想探析
牛头宗法融禅学思想探析作者:刘晓玉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06期摘要:牛头宗是早期中国禅宗的重要一支,作为该宗的初祖,法融以般若真空为本的禅学思想,不同于菩提达摩一系以妙有融摄真空的理路,在中国禅宗史上具有独特之处。
通过对其传世文献《绝观论》与《心铭》的梳理,明确其禅学思想的核心要旨在于“道本虚空”、“无心合道”,其“无心用功”、“绝观忘守”的修习方法,以及“无情可成佛”、“凡圣亦不二”的佛性思想,无不体现了其对三论宗义学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关键词:牛头宗;法融;无心;绝观中图分类号: B94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4)06004306法融,润州延陵(今江苏镇江)人,生于隋文帝开皇十四年(594年),卒于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
据道宣的《续高僧传》所载,法融在十九岁的时候,就达到了“翰林坟典,探索将尽”的程度,当他受到般若义学的熏陶后,即认识到“儒道俗文,信同糠粃,般若止观,实可舟航”[1],进而弃儒、道而从佛。
据唐慧祥的《弘赞法华传》记载:法融“负笈寻师,不远千里,乃依第山丰乐寺大明法师,听‘三论’,及《华严》、《大品》、《大集》、《维摩》、《法华》等诸经,伏膺累年,妙探机奥”[2]18。
法融出家后师从的明法师,承袭了三论宗兴皇法朗的道统,学问修为极高,明法师入灭后,法融又历事多师,均属于三论一系。
法融的著述多已不存,唯有从敦煌遗书中发现的《绝观论》和存于《景德传灯录》中的《心铭》两篇,是目前为止保存最完整的著述。
本文通过对这两篇传世文献的梳理,揭示在法融的禅学思想中,他以“虚空为道本”作为万法的本相;因道本虚空,不可以言诠,不可以心思,所以他主张采用“无心用功”、“绝观忘守”的悟道方法;又因“道无所不遍”,所以他认为“无情亦可成佛”;也正是基于“无心合道”的悟道前提,在凡圣关系上,他持“凡圣不二”的主张。
从史实来看,法融之学系出三论;从其禅学思想来看,他更多地继承了三论宗实相为空,缘起不废性空的中道观。
游了牛首山 纠结牛首名
游了牛首山纠结牛首名感受牛首山的美,实际上从能遥望到牛首山就开始了。
5月14日,正是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空中弥漫被蒸发的水气,滋润着游客的肌肤,我那已经咳了好长时间的嗓子,似乎也感觉到被湿润了,舒服了不少。
从远处眺望,只见披着绿纱帐的山顶上,似乎有一股气团氤氲而成,在螺旋式地袅袅上升着,又在向四周飘散着,就如一张纤薄的白纱巾不断地向四周铺展飘移。
我不由地自言自语道:不愧是佛教名山。
曾经看过介绍,说清乾隆年间就有“牛首烟岚”之称,并列入了金陵四十八景之中,说的也许就是这模样。
更不要说,一路上挂满了“春牛首”的竖旗。
因为这里还有一个典故,南京毕竟是四大古都之一,文化底蕴深厚,百姓历代有春游之风,加之牛首山风景宜人,因此每逢岁首春三月,金陵城内百姓都会相携而出,游览牛首山成了一种雅兴,于是“春牛首”随之成为风尚。
据说,牛首山是佛教牛头禅宗的开教处和发祥地。
上面建有佛顶宫,还供奉着释迦牟尼顶骨舍利,因此是释门子弟顶礼膜拜的圣地。
善男信女大多为年长者,是否是出于此考虑,牛首山虽然不高,但电梯几乎从山脚下直通山顶,让老年信众们能顺利登顶参观。
从电梯上下来后,我就开始回望山下,因为女导游告诉我们说,之所以叫牛首山,是因为从上往下看像牛头。
于是我频频四顾,却始终找不到有像牛头的感觉,哪怕使劲抽象也思维不出来。
无奈先继续往前走,不久就进入了“佛国圣境”,这里果然景色有不凡之处。
绵延的群山上,佛顶宫高耸入云,脚下右侧建有一个用象牙黄石雕刻成的巨大倒U型建筑,用壁画和汉白玉雕塑,刻画了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立地成佛,指天誓地: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宣告佛祖本尊有着凡人难以企及的气度。
在欢声笑语中,我们已经来到了佛顶宫广场,右侧9层结构的佛顶塔拔地而起,十分巍峨壮观。
9为数之极,在中国有特殊地位,代表着佛学的博大高深。
于是,我再次向山下眺望,还是无法找到牛头的形象。
同行的看着近处的佛顶塔和远处的弘觉寺塔说:这两座塔,不就是牛头的两个角吗,因此而得名。
牛头见四祖的意思
牛头见四祖的意思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牛头见四祖”这事儿。
你说这牛头啊,就像是在人生路上迷茫徘徊的我们。
有时候我们到处乱撞,找不到方向,就如同那在迷雾中摸索的牛头。
而四祖呢,就像是那盏明灯,给我们指引,让我们能找到正确的路。
想象一下,我们在生活中是不是经常会遇到各种困境,感觉自己就像那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却找不到出口?这时候要是能有个像四祖这样智慧的人出现,给我们指点一二,那该多好啊!牛头见四祖的故事,不就是告诉我们,当我们困惑、迷茫的时候,不要一味地蛮干,要学会去寻找那智慧的指引。
就像我们走路,如果没有地图,那不是容易迷路嘛。
而四祖就是我们人生路上的那张地图呀!你看那牛头,一开始也是懵懵懂懂的,不知道该往哪儿走。
但当它遇到四祖后,是不是就有了方向?我们不也一样嘛,有时候自己想破脑袋也想不出办法,可别人的一句话也许就能让我们豁然开朗。
咱再说说这四祖,那可是有大智慧的人啊!他能看到牛头的困惑,能理解它的迷茫,然后给予恰当的引导。
我们在生活中要是能遇到这样的人,那可真是太幸运了。
他们就像那温暖的阳光,照进我们黑暗的角落,让我们感受到希望和力量。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哎呀,怎么就没人来帮我一把呢?别着急呀,也许那“四祖”就在下一个转角等着你呢。
我们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不断地去探索、去寻找。
你想想,要是牛头自己都不努力,就躺在那儿等着四祖来救它,那能行吗?肯定不行啊!我们也得自己努力呀,不能光想着靠别人。
只有自己先努力了,当遇到四祖那样的人时,才能更好地抓住机会。
这“牛头见四祖”的故事,真的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呢。
它告诉我们要在迷茫中寻找希望,在困境中寻找智慧。
我们不能总是抱怨生活的不如意,而要学会从这些经历中汲取力量,不断成长。
所以啊,朋友们,让我们都像那牛头一样,勇敢地去寻找我们人生中的四祖吧!让我们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走向光明的未来!这就是我对“牛头见四祖”的理解,你们觉得呢?。
侯素平解读黄檗无念禅师《牧牛图颂》
侯素平解读黄檗无念禅师《牧牛图颂》解读黄檗无念禅师《牧牛图颂》本篇黄檗无念禅师《牧牛图颂》应合自宋朝廓庵禅师的《十牛图颂》。
《十牛图颂》流传很广,在现实生活中对人们的影响极大。
《十牛图颂》从宋朝至今有不少禅师皆和此颂以来表达自己对于禅境次第的认识。
黄檗无念禅师的这篇《牧牛图颂》全诗十首,首首又循序渐近,全篇以调牧心牛的十个阶段来借喻佛教修行的过程。
寻牛入山拨草急追寻,峻岭荒郊竹径深。
寻到水穷山尽处,回头忽听野猿吟。
第一首寻牛,描写的是当我们自己在初始修行的时候,如何去寻找自心,如何去寻找这头丢失的心牛。
这头牛我们不知道它藏在什么地方。
在茂密的草丛中?在崇山峻岭里?在荒郊竹林里?在水塘边?我们找得筋疲力尽,怎么找也找不到牛的踪影!回头却只听到野猿在吟叫。
见迹溪边岭畔足迹多,不是牛兮是甚么。
紧密行缠牢着脚,好携绳索急追他。
第二首见迹,描写的是见到牛的踪迹。
在溪边岭畔看到不少牛踏过的蹄形足迹,这不是牛的足迹吗?有了牛的足迹,就可以循着牛的足迹往前找,牛一定就在前面。
缠紧绑腿踩准脚下,携着绳索赶紧去追。
这首诗告诉我们,只要我们专注,有恒心努力去追寻,自然就能找到这头心牛。
捉获狭路崖前觉一声,全身独露在荒青。
悠悠唤转灵苗引,贯鼻穿绳孔现成。
第三首捉获,描写的是见牛捉获。
在狭路崖前忽然听到一声牛叫,一眼望去牛身露在荒草上面。
慢慢围着牛转换着位置用青苗渐渐的把它引到身边,给它的鼻孔穿上绳索。
这首诗比喻见到并暂时摄住了自己野性十足、顽劣妄为的心。
调治牢把绳头痛策渠,旷陈劣性渐凭除。
二时水草勤调治,体伏纯然乐宅居。
第四首调治,描写的是得牛调治。
时时刻刻把牢绳头,不让它再犯苗稼,再犯起野性,不服调治,再痛策它一顿,给它吃它应该吃的草,给它喝它应该喝的水,通过强制教育,这样它的陈旧劣性逐渐消除,有了自觉性,不用鞭索也听话了,来来去去也不用去管教了。
这首诗比喻捉住了自心之后,要精心的调治,一切按规矩来做,循序渐近,去除习气,之后达到一种自觉的程度。
牛头禅“自然”观念与老庄玄学的关联考察
谓法自然,乃遵循万物自身的本性,在方而方,
在圆而圆。唯有不违自然、效法自然,方能得道
性。在这个意义上,“自然”与 “道”趋向同义。
“自然”是宇宙的究极,其无形、无象、无方所,
人类的语言无法到达。关于 “道性自然”,郭象
释 《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
然”的基本义。道用自然,扩而散之,从万物存
在的角度言,诸法自然,万物无可造作;凝而聚
之,从主体角度言,万法自然,则主体应随缘任
运,无为无造。
二、融道入禅:牛头禅对老庄玄学 “自然”观念
可迷执。天地万物,若违背 “自然”之性,则必
败失,若 无 强 为,无 造 作,自 相 治 理,随 任 自
然,则可保常得无失。又 《道德经》道:“功成
”(《道德经》第十七章)
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主体须随万物之性,守自然之法,即使功成事
遂,亦为自然使然。又,郭象道:
人皆自然,则治乱成败,遇与不遇,非
人为也,皆自然耳。⑨
皆不知所以然而自然耳。自然耳,不为
也,此逍遥之大意。⑩
夫任自然而忘是非者,其体中独任天真
而已,又何所有哉!
郭象指出人事上的一切治乱、成败也皆是自
然。所谓 “自然”,是 “不为”之义,即不巧伪、
刻意而为之。主体唯有 “不为”,方 能 去 荣 辱,
忘是非,在天地之间,独任天真、自在逍遥。
由是观之, “道用自然”亦是老庄玄学 “自
“吾 所 谓 无 情 者,言 人 之 不 以 好 恶 内 伤 其 身,
常因自 然 而 不 益 生 也。”天、地 顺 应 自 然 之 大
化,人心亦如此。心顺应自然之大化,故能无
【2017年整理】牛头径山与净众保唐禅法思想之比较
牛头径山与净众保唐禅法思想之比较——从宗密之评述引申梁胜兴摘要:宗密依华严宗判教之理趣,分禅三宗与教三种,互为相应,各做敷衍。
将牛头径山一系归入禅三宗之“泯绝无寄”;而判净众保唐禅法为“息妄修心”。
从师承历史上,牛头径山与净众保唐均被宗密视为旁出;从禅理上,又都被宗密判为“不显即佛之旨”的不了之宗,所以,将此二者禅法从宗密之评述引申,做一比较,或可助解诸师言教之别。
关键词:牛头径山宗密净众保唐法融(594-657)立牛头禅,弘化地域在以南京、杭州为中心,据唐刘锡禹《融大师新塔记》,经智岩、法持、智威、玄素,到法钦(714~792),六代而微;净众保唐禅法在蜀地发端,源自五祖弘忍十大弟子之一的智诜(609—702),后传处寂(648—734,一作665—732)、无相(681-762,一作680—756)、无住(714—774),以无忆、无念、莫忘(莫妄)”三句摄心,三世即终。
宗密(780-841)“细对详禅之三宗教之三种”,研究诸宗禅法特点,将牛头径山一系归入禅三宗之“泯绝无寄”;而判净众保唐禅法为“息妄修心”。
宗密定第三宗“显示真心”为圆宗,以荷泽宗为其代表,认为“达磨之心流至荷泽矣”。
从师承历史上,牛头径山与净众保唐均被宗密视为旁出;从禅理旨趣上,又被宗密判为“不显即佛之旨”的不了之宗,所以,将此二者禅法从宗密之评述引申,做一比较,或可助解诸师言教有别。
一、宗密对二者师承的评述宗密(780-841),俗名何炯,唐代名僧,因常住终南山草堂寺南圭峰兰若,世称圭峰禅师,今四川西充县人,少通儒书,初承菏泽禅法,后精研圆觉,又从澄观学华严,融会教禅。
于教,居华严五祖之尊,在禅,为南宗菏泽四祖。
宗密所著《禅源诸诠集》、《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圆觉经大疏钞》等,详细记载、辨析当时的禅宗分派“千百数”的状况。
总结出十类禅法体系,即“宗义别者犹将十室,谓江西、荷泽、北秀、南侁、牛头、石头、保唐、宣什及稠那天台等”,并对其中七家进行重点评述。
无情有性与无情无性--以牛头禅与慧能南宗禅为中心
无情有性与无情无性--以牛头禅与慧能南宗禅为中心
戴继诚
【期刊名称】《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6(000)001
【摘要】佛性问题是佛教哲学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对其内涵的不同理解,牛头禅与慧能禅在无情是否有佛性问题上存有重大的分歧.牛头宗秉持其虚空即道的理念,主张无情有佛性;而慧能禅则坚持以人为本,主张"无情无佛种",否认无情有佛性.两者的争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佛教哲学对佛性问题的深入探讨.
【总页数】3页(P79-81)
【作者】戴继诚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公安大学犯罪学系,北京,1026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4
【相关文献】
1."无情有性"与"无情有道性"说的历史形成新论 [J], 杨维中
2."无情有性"与"无情说法":中国佛教山林化的佛学依据 [J], 陈坚
3.论南宗禅的“生活禅”思想及其美学意蕴 [J], 李昌舒
4.中国禅来源于牛头禅?——对印顺《中国禅宗史》所述中国禅来源的质疑与重构[J], 代玉民
5.《金刚经》与南宗禅——以敦煌文献为中心 [J], 杨富学;王书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牛头禅的玄学化形态及其影响
The Metaphysics and Influence of Niutou Zen 作者: 路永照;杨洋
作者机构: 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93
出版物刊名: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2-17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2期
主题词: 牛头宗;玄学化;法融
摘要:牛头宗是中国禅宗发展转化过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个宗派。
牛头宗在江左地区成长起来,有其义学的传统,很自然地接受了玄学贵无思想的熏染,以法融为代表的牛头宗禅师们的禅学思想,实质是江左传统思维在禅学的延续。
从佛性论观念到修行方式,牛头宗禅学思想有明显的以无心合道为核心的玄学化倾向,这种典型的玄学化旨趣对中国禅宗整体上的建立及转向都贡献了自己的资源。
第八章牛头法融融道入禅
第八章牛头法融融道入禅
第八章牛头法融融道入禅
法融在牛头山别建一宗,此一宗都不关南北二宗。
牛头宗的禅学特色,一是融合了道家的思想入于禅学中,二是富有地方色彩,影响了以后慧能门下的马祖,印顺法师推许法融为东夏的达摩。
法融的绝观论,就是立空虚为道本,以丧我忘情为修持,无心用功为方便,这种意境,是出自庄子,而且富有南方的佛教色彩。
百鸟衔花公案:
隐居在石室时,相传百鸟衔花来献。
四祖要法融“绝思绝虑”,“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
”法融得到传授后,百鸟便不再衔花献。
百鸟衔花,成了公案,以后禅师,作了很多的诗,从不同角度莱表示他们的见解和境界,特选四首极有情趣和有涵蕴的诗如下:
雪窦显
牛头峰顶锁重云,
独坐寥寥寄此身。
百鸟不来春又去,
不知谁是到庵人。
祖印明
一榻萧然傍翠阴,
画扃松户冷沉沉。
懒融得到平常地,
百鸟衔花无处寻。
张无尽
花落花开百鸟悲,
庵前物是主人非。
桃源咫尺无寻处,
一棹渔蓑寂寞归。
梦庵信
寥寥风月卧烟霞,
百鸟从兹不献花。
人义尽从贫处尽,
世情偏向有钱家。
法融初悟道的时候,有圣执法执,即以圣者自居,如是有百鸟衔花的祥瑞。
见了四祖道信以后,已“圣凡情泯”,不存圣凡的分别心,不以圣者自居,与常人无异,于是百鸟不知其是圣者,故不衔花献他了。
以上的四首诗,都是由这方面立意的。
(杜松柏《禅门开悟诗二百首·第八章牛头法融融道入禅》)。
牧牛图:揭开禅宗的修行秘密
牧牛图:揭开禅宗的修行秘密禅门牧牛图,世尊拈花指;此事惟亲证,知解终不到。
十二世纪,廓庵禅师著了一本名为《十牛图》的书,成为禅门中的至宝。
他绘制了禅宗的《十牛图》,并以诗偈和散文加以评唱,形象地展现了由修行到证悟的体悟过程。
一、寻牛:从来不失何用追寻第一寻牛,即寻求业已失散的心牛。
所谓“心牛”,就是真实的自己,是生命的本体,也就是临济和尚所讲的无位真人,这一阶段是立志求道的阶段。
不过,实际上心牛(无相的自己)从未失去。
真人总是在我们的面门,在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中出入。
仅仅由于缺乏正确的自觉,而与本来的自己疏远了。
根本没有必要从外从他而求。
只要照顾好自己脚下就行了。
茫茫拨草去追寻,水阔山遥路更深;力尽身疲无处觅,但闻枫树晚蝉吟。
著语:从来不失,何用追寻?由背觉以成疏,在向尘而遂失。
家山渐远,歧路依差;得失炽然,是非蜂起!诗的意思很明了,在此不再复述。
暂且谈一下著语大义。
心牛从来就没有失去,哪里用得着去追寻?由于缺乏自觉以致与心牛疏远,在尘世的迷乱中心牛逐渐被淹没。
离本来的自我愈来愈远,前路参差峻峨。
于是得失之心愈盛,是非之争更烈。
二、见迹:依经解义阅教知踪《十牛图》的第二图为见迹,只是发现了心牛的足迹。
这是一个阅读经书禅典,谛聆师家教诲,理解佛教法理的阶段。
通过这一阶段,从而知晓一切都是独立存在的,而它们却处于矛盾的统一之中;明白万物的客观与自我的主观是息息相关的存在;理解万法都是一个心牛的千变万化,即一切存在都是本来的自我的变体的禅的思想。
不过,在这一阶段还无法弄清牛是白还是黑。
所以,仍处在禅门之外,只是见到了踪迹而已。
水边林下迹偏多,芳草离披见也么?纵是深山更深处,辽天鼻孔怎藏他?著语:依经解义,阅教知踪;明众器为一金,体万物为自己。
正邪不辞,真伪奚分?未入斯门,权为见迹。
在水边、林下、萋萋芳草中到处都有牛的足迹。
那辽天的鼻孔,冲天的气势,纵是深山老林,也隐藏不住。
著语大意跟上述大同小异。
禅心悟道,修身养性系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禅的故事)
禅心悟道,修身养性系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禅的故事)禅心悟道,修身养性系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禅的故事)故事一,梁朝有个傅翕禅师,他居住在云黄山,在山上栽了两棵树,因此命名为双修禅师。
他留下一首非常有名的禅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空手把锄头”,是说拿东西的手(即肉体),就等于锄头,是主人公在指挥我们运作。
“步行骑水牛”,意思是我们能够走路、奔跑,也是主人公驱使肉体的结果,就等于人骑在水牛上赶牛走路一样。
“人从桥上过”,肉身好比石桥,人就是主人公,人在这个世界上不过是住上一段时期,等于从桥上走过一样一刹那。
“桥流水不流”,是说我们人的肉身壳子是不会长久的,随时会发生变迁。
人由少年到壮年,再到老年,这“桥”不就是在流转,在变化吗?水代表了我们人的佛性,他是不会流动的,不动摇的,也无所谓来和去。
几百年来这首禅诗看起来有些玄虚,让人看后莫名其妙,其实就是说明了一个道理;人的肉身躯壳好比一座房子,而佛性就是住在里面的真人。
他提醒人们认识主人公,不要错认假相。
修身养性要在自己的内心下功夫,不要在外面费神。
故事二,明代王阳明有一次偶然去游僧寺,看到一间僧房紧锁,便动了疑心,要求和尚打开门看个清楚。
陪同的和尚对他说,房里有位老僧入定,已经五十多年,上一代师父交代,不可随便开关。
王阳明坚持非看不可,和尚无奈,只好打开房门。
果然看到一个老和尚的肉身坐在龛中入定,面色俨然如生,而且很像王阳明自己的相貌,他看了后心中有所觉悟,觉得这个和尚就是他的前生,抬头四面一看,墙壁上还留有一首诗;五十年前王守仁,开门即是闭门人。
精灵剥后还归复,始信禅门不坏身。
王阳明怅然若失,便出钱吩咐寺僧为这坐龛圆寂的和尚肉身建塔纪念。
禅诗《牧牛图颂》赏析
禅诗《牧牛图颂》赏析禅诗《牧牛图颂》赏析__何劲松 /文接触过佛教的人都知道,唐代的大禅师们——诸如马祖道一、百丈怀海——很喜欢用“牧牛”比喻“治心”,即将牧童比作人,将“牛”比作“心”,或是将牧童比作“心”,而将牛比作“性”,以十牛比作修心的十个阶段。
《景德传灯录》记马祖问石巩:汝在此何务?答曰:牧牛!同书记长庆懒安称自己在沩山三十多年不学沩山禅,但牧一头水牯牛。
这些牧牛公案后来逐渐形成图卷,并由许多禅师依据图卷作成偈颂,从而成为图文并茂的禅门心法著作。
著名禅师普明所作的“牧牛图颂”是禅诗中的佼佼者。
因其诗“言近而旨远”、其图“象显而意深”,故为广大参禅者所珍爱,唱和者代不乏人,远至日本亦有酬唱之作,其数量之多,达洋洋二百余首,在诗歌史上实属罕见。
普明禅师生卒年不详,但从万松行秀(1166- 1246)《请益录》中“太白山普明禅师颂牧牛图十章”的记述来看,当是宋代僧人。
普明的牧牛图颂所绘之牛由黑变白,分成未牧、初调、受制、回首、驯伏、无碍、任运、相忘、独照、双泯十个阶段,其着眼点在于调心证道,以人牛不见、心法双亡为最高境界,修行方法上主循序渐进、历阶而升,带有神秀一系“渐修”的特色。
在唐宋诗林艺圃中,禅家诗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禅诗虽不足以夺李、杜、苏、黄等人之席,但同样也是诗中的别调。
据不完全统计,唐宋时期的禅诗大致在三万首以上。
禅与诗的关系,元好问的《学诗七绝》说得好:“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
”这说明禅与诗是有某种内在联系的。
以比兴诗寓禅之无上道,正是借重其“不触”、“不黏”、“不落言诠”、“不涉理路”的艺术特征,这种特征和禅的不立文字而又不离文字的旨趣是一致的,因而能很好地显示禅境和证悟。
其“不背”、“不触”的艺术手法既可以让人有所体认,又不会落于理知,这就叫说而无说,言满天下而无口过。
不过,禅诗的“不落言诠”的思维方式,对今天的普通读者而言,似乎会有一种不易揣摸、难以把握的感觉。
从凡夫到成佛——禪宗《十牛图》解析(下)
从凡夫到成佛——禪宗《十牛图》解析(下)六、骑牛归家----干戈已罢得失还无《十牛图》之六为骑牛回家。
牛(真实的自己)与人(现实的自己)之间的干戈已息,到了无所谓得牛失牛的阶段。
从发奋求道(寻牛)、谙习法理(见迹)、实践修行而见性入理(见牛)、彻底悟入以致见性悟道(得牛)、到努力在动中保持灭念(牧牛),已经费了一番辛苦,现在进入干戈已罢、人牛一体的境界了。
现在不再需要绳鞭了。
骑在牛背上,悠然吹起短笛,奏一支山歌俚曲,何等逍遥,自有牛儿载着你回家。
这是一种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然安详的境地。
见性已不再是难事,然而要把所见所悟变成己身之物却并非易事。
比起彻悟,悟后的修行就难得多了。
骑牛迤逦欲还家,羌笛声声送晚霞,一拍一歌无限意,知音何必鼓唇牙。
著语:干戈已罢,得失还无。
唱樵子之村歌,吹儿童之野曲。
横身牛上,目视云霄;呼唤不回,牢笼不住。
七、忘牛存人----法无二法牛且为宗《十牛图》之七是忘牛存人。
牛(真实的自己)与人(现实的自己)并不是自我存在的两面,而是一体,牛只是作为一种理念的象征物而已。
苦苦地求寻,到得头来,原来追寻到的目标竞是刚刚仍在寻求的自身。
这是一个回到本来的家,连牛都给忘掉的阶段。
捕兔时套兔绳是有用的;抓鱼时鱼筌同样不可缺少。
一旦捕捉到手了,工具就不再有用了。
这也如乘船过河,到了对岸后,船就无用了。
“忘牛存人”图中,也只见一位唯我独尊的人,在家中高枕无忧,牛的踪迹再也找不见了。
骑牛已得到家山,牛也空兮人也闲。
红日三竿犹作梦,鞭绳空顿草堂间。
著语:法无二法,牛且为宗。
喻蹄兔之异名,显筌鱼之差别。
如金出矿,似月高云,一道寒光,威音劫外。
骑牛回家后,牛已不现;主人高枕而卧,室外日已三竿。
如金子出矿,月高云层,尽现本来面目。
它的万丈光芒,延伸到无穷尽的时间长河里,永远高照一切。
八、人牛俱忘----凡情脱落圣意皆空《十牛图》第八图为人牛俱忘。
迷妄之心已经脱落,了悟之心亦无踪迹,这才是真正的空境。
从寻牛到忘牛存人.虽然完成了参透生死的修行,在这之上更进一层,即不以悟为圣才是禅的真正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牛头禅衰落的思考蔡日新神会和尚的一生,幸亏遇上胡适博士的考证,才使得其生平业绩得以昭显,同时也使其在禅宗史上的地位得以确立。
而与神会和尚一样,牛头法融与牛头禅的事迹,则赖印顺长老得以厘清,从而使得法融的思想为大家知晓,使得牛头宗趣及其在中国禅宗史上的重要地位得以确定。
而今学界在论述牛头禅这一课题时,基本上是尊重印顺长老的看法,尽管在某些局部有一些突破性的发现,但还是以印顺长老的《中国禅宗史》为基本出发点的。
因而,在对文献考证没有新的突破时,笔者宁肯抛开那些陈旧的复述文献的作法,而对牛头禅的衰亡作出一些历史性的反思。
一、牛头禅系概述牛头法融禅师俗姓韦,润州延陵(今江苏省丹阳县)人,其家庭在当地本是望族。
关於法融禅师的生年,我们由他“显庆二年正月圆寂,春秋六十四”来推算,则知他出生於隋开皇十四年(594)。
由於法融的家庭环境较好,他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文化教育,《续高僧传》卷二十六载他“翰林文典,探索将尽,而资质都雅,秀伟一期,喟然叹曰:‘儒道俗文,信同糠粃,般若止观,实可舟航。
’遂入茅山(今江苏省金坛县西南),依炅法师剃除,周罗服勤请道。
”[1]法融的出尘,时年十九,是年正当隋大业八年(612)。
对於法融的出家因缘,《续高僧传》在后文中又追述道:“初,融以门族五百为延陵之望家,为娉婚,乃逃隐茅岫。
”[2]这样看来,法融的出家,似乎与逃婚十分相关。
关於法融所依止的炅法师,他就是三论宗大师兴皇法朗的门人,《续高僧传》载“炅誉动江海,德诱几神,妙理真诠,无所隐遗。
”[3],可见他贯彻三论学长於破斥与辩论的法统,是得其筌蹄的。
但在法融看来,似乎并不以之为然,《续高僧传》云:“融纵神挹酌,情有所缘。
以为慧发乱纵,定开心府,如不凝想,妄虑难摧。
乃凝心宴默於空静林,二十年中专精匪懈,遂大入妙门。
百八总持,乐说无尽,趣言三一,悬河不尽。
”[4]在这里,“百八总持”,应当就是指《楞伽经》中的百八句。
法融依止的是三论宗匠炅法师,但他之所私淑却是禅门所奉行的《楞伽经》,所行持的是“凝心宴默”,可见他之所行,事实上与炅法师的宗门并不相符合。
在这里,“二十年”之所谓似乎是不确实的。
据《法融传》后来补述的行状来看,在唐高宗武德七年(624),左仆射房玄龄曾表奏要将江东依关东旧格,州别一寺,置三十人,其余僧众“编籍入户”。
对此,“融不胜枉酷,入京陈理”,“御史韦梃备览表辞,文辞卓明,词彩英赡”,他於是出面来调停。
但房玄龄坚持不改,法融被迫“返道宾王”,归於本邑,“后方在度”。
在这里,法融的被迫还俗,正好是他出家的第十二年,这样看来,他在深林宴坐,也还不到二十年就被迫还俗了,至於他什么时候又得度,那就不可得而知之了。
贞观十七年(643),法融进入牛头山(在今南京市西南部)修道,他在幽栖寺北岩下别立茅茨禅室,“日夕思想,无缺寸阴,数年之中,息心之众百有余人”,这大概是法融弘道的开端。
当年,他门下能知名的弟子也仅道綦与道凭,但他二人的事迹在后世鲜有传者。
大约在这段时期内,法融曾到离他幽栖寺不远的佛窟寺去抄录经籍达,前后达八年之久。
当时的佛窟寺藏有各种经籍,有佛经、道经、佛教史籍、道教史籍、儒家经史、医方图符等书,法融“即内外寻阅,不谢昏哓,因循八年,抄略粗毕”。
这段时间的修习,对於他贯通内外经典,形成其独具个性的禅学思想,其作用自然是十分大的,《续高僧传》说他此后“吐言包富,文藻绮错;须便引用,动若联珠;无不对以宫商,玄儒兼冠。
”[5]到了贞观二十一年(647)十一月,法融正式开讲《法华经》,“於时素雪满阶,法流不绝”。
唐高宗永徽年间(650—656),法融在这段时间内的活动比较复杂。
第一是他永徽三年(652)的出山讲经,对此,《续高僧传》的记载比较紊乱(事实上《续高僧传》中的整个《法融传》都写得很紊乱),前后共有两段文字记载这件事:[一]永徽三年,邑宰请出建初讲扬《大品》。
僧众千人,至《灭诤品》,融乃纵其天辩,商榷义理,地忽大动,听侣惊波,钟磬香床並皆摇荡,寺外道俗安然不觉。
[6][二]永徽中,江宁令李修本……与诸士俗步往幽栖,请出州讲。
融不许,乃至三返,方遂之。
旧齿未之许,后悦所商榷。
及登元座,有光前傑,答对若云雨,写送等悬河。
皆曰闻所未闻,可谓中兴大法,於斯人也。
听众道俗三千余人,讲解《大集》,时称荣观。
[7]从这两段文字来看,法融到江宁的建初寺去讲经,肯定不止一次,其中所讲的经典有《大品》与《大集》等。
由此可见,法融是一位有着相当高的经论修养的大德,而且也是一位辩才无碍的高僧。
法融在永徽年间的第二件大事是发生在永徽四年(653)的女子陈硕真起义,当时陈硕真在睦州(今浙江省建德东)率众起义,她自称能上天,能御鬼神,自命为文佳皇帝,举兵反唐,一时攻破许多州县,波及江东地域。
当时四方僧侣汇集在建业(南京),“州搜县讨,无一延之”。
而法融“时居幽巌,室犹悬磬”因而,那些被“寺众贫煎,相顾无聊”,日渐来奔幽栖寺,其人数已经超过了三百人。
对於这些无所容身的僧侣(当时因陈硕真事件而被牵连者甚多),县官下令不得收容,而法融“用心柔软,慈悲为怀”,他冒险收容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僧侣。
但又因为人口顿增,而僧供则不给,法融便亲自到丹阳去“四告士俗”,用求僧供。
在士俗乐供的情况下,“融极力轻强,无辞担负,一石八斗,往来复送,日或二三,莫有劳倦。
百有余日,事方宁静……”[8]在那种非常时期,法融能不顾个人安危,保护逃难的僧侣,足可见其高节;而且他能得到了地方官吏的宽容,这说明了他与地方官吏之间的关系也处理得不错。
而他到丹阳化缘供僧,能使士俗“不爽祈求”,乐于布施,这也说明了他在当地很有群众基础。
此外,他能亲自担米上山,不辞劳苦,这也是他身体力行的可贵之处。
显庆元年(656),司空萧元善再三礼请法融住持江宁建初寺。
法融认为:此次出山,终无归期(事实上此时也是他圆寂的前半年了)。
《续高僧传》载他离开牛头山之后,“禽兽哀号,逾月不止;山涧泉池,激石涌沙,一时填满;房前大桐四株,五月繁茂,一时凋尽。
”[9]可见,对於沙门来说,幽栖修道,自是本分之乐事,而那些来自於官方的厚礼殊荣,未见得就是福报。
一般来说,统治者对於沙门在表面上给予礼遇,而实际上是为了笼络山居的禅众;另一方面,他们将法融这样的领袖僧侣以“礼遇”的方式给扣留在自己身边,自然也是控制与羁縻山居禅众的一种手段。
显庆二年正月,法融在住持江宁建初寺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圆寂了,寂后葬於当地的鸡笼山。
当时送葬的场面非常热闹,“幢盖笳箫,云浮震野,会送者万有余人”。
足见,法融在润州地区的道俗之中是有着相当高的威望的,他同时也是有着相当高的禅法修养与具备了无碍的辩才的一代高僧。
法融有着相当高的文化修养,加之他在佛窟寺又博览并抄录了大量的内外学经籍,此间他还多次到江宁讲经,像他这样的大德一生是不可能没有著作的。
道宣法师可能读过他的著作,中唐后期的遗则(753—830)曾“集融祖师文三卷”,其具体内容则不详。
宗密(780—841)在《圆觉经大疏钞》中始说他有《绝观论》,宋初延寿(904—975)在其《宗镜录》中有所征引,近代发现了多种《绝观论》的敦煌本子。
另有《心铭》,收在《景德录》卷三十中。
此外,据印顺长老考证,原《景德录》卷三十中题为僧璨所作的《信心铭》,也是法融的作品。
其理由盖有二:一是《心铭》与《信心铭》的内容大致相同,只是《信心铭》的内容精炼一些,他因此认为《信心铭》是《心铭》的精治本;二是延寿在《宗镜录》中要好几处引用了法融的《信心铭》,因而《信心铭》应当是法融的作品。
其实,在《续高僧传》等可靠性比较大的“信史”中,却并未提到法融有《信心铭》之作,就是《心铭》也未提到。
中唐以后,牛头禅已经衰败,丛林中称僧璨《信心铭》的文献比比皆是,而很少提到《心铭》,如果单凭延寿(宋人)一个孤证就断定《信心铭》为法融所作,似乎也嫌证据不足。
且禅家各派思想虽然有着某些局部的差异,但如果要找出各家的截然不同之处来,似乎也是很难的事情,因而像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那样去细分各派,虽然用心良苦,但也似乎没有这个必要。
因此,对於《信心铭》这个作品,我们还是等待后世有了更加确凿的证据再来确定其作者,似乎要踏实一些。
对於法融的法嗣,除了《续高僧传》所提到的道綦与到凭以外,似乎并无其他的门人了,而他们两人,其后事也不详。
至於《景德录》卷四所载的牛头二祖智巌,在《续高僧传》卷二十五中收有其传记,他原是一位虎贲中郎将,年四十时弃官入*公山从宝月禅师披缁入道。
贞观十七年,他忽然回到建业,依山结草,“不以形骸为累,出处随机说法”。
后来住石头城疠人坊,“为其说法,吮脓洗濯,无所不为”[10]。
永徽五年(654),智巌圆寂,终年七十八,因此可以推算他出生於577年,比法融年龄大将近20岁。
智巌与法融之间毫无师承关系,这是学术界所公认的,有的学者还考证出智巌应当是法融的师长[11]。
至於被传为是牛头三祖的惠方(在《景德录》卷四作“慧方”),仅《景德录》卷四收有他的传记。
惠方是润州延陵人,先投开善寺(在钟山)出家,后入牛头山谒智巖禅师,谘询秘要。
“巌观其根器堪任正法,遂示以心印”[12]。
但这种说法似乎不大成立,印顺长老认为在惠方受具时,智巌已经死去了两年,因而惠方后来到牛头山去向智巌参学是绝不可能的事情[13]。
惠方得法后归於茅山,在天册元年(605)圆寂,龄六十七。
被尊为牛头四祖的法持禅师,是润州江宁(南京)人,《宋高僧传》卷八收有其传记。
法持年十三谒弘忍禅师,“后归青山,重事方禅师,更明宗极,命其入室,绍述山门,大宣道化。
”[14]牛头五祖智威禅师,也是江宁人,姓陈氏。
智威幼年出家,二十受具,“后闻法持禅师出世,乃往礼谒,传授正法焉。
”[15]牛头六祖慧忠禅师,润州上元人,俗姓王。
年二十三受业於庄严寺,其后谒智威禅师,“感悟微旨,遂给事左右”[16]。
后止延祚寺,说法利人。
於开元十年(722)圆寂,年八十七,他留下遗嘱:愿将自己的遗体饲养鸟兽。
从以上牛头的六代祖师来看,真正有明确的师承关系的恐怕只有惠方以下的四代,至於道信禅师与法融之间、法融与惠方之间,事实上是不存在师承关系的,这一点是自印顺长老以来的诸家都公认了的。
综观这六代禅师,他们都是润州籍僧人,他们所住持的地方主要也是在润州一带(他们分别住持摄山[即栖霞山]、钟山、牛头山中)的丛林中,其中仅少数的弘化到了浙江与四川,因而使这一系禅者带有非常浓厚的地方色彩。
印顺长老就这一系禅所产生的地域与历史文化背景,作了非常精辟的论述,似乎给我们这样一种印象:牛头禅是在江东佛教义学灿若霞霓的那片天空上幻起的余辉。
至於他们在江东政治中心转移之后,走上了以义学与禅修相结合的道路这一点,从客观的文化背景之上讲,似乎也是不刊之论了。
至於谈到法融的禅学思想,他主张“以虚空为道本,以森罗为法用”,这种思想在后世的禅宗中也还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