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种植业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合集下载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及解决措施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及解决措施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及解决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经济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农业经济仍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农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升级缓慢、生产技术滞后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有必要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我国农业经济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农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升级缓慢、生产技术滞后等。

一、农业结构不合理。

我国农业以粮食生产为主,农业结构单一,粮食生产占据了农业总产值的相当大部分,而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的产值占比相对较低。

这种农业结构不仅无法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还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二、产业升级缓慢。

我国农业产业化程度相对较低,大多数农民仍在传统的种植、养殖作业中,农业生产方式滞后,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农产品附加值较低,市场竞争力不足,农产品品牌建设和销售渠道相对滞后。

三、生产技术滞后。

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农业仍存在技术水平不高、生产设备过时、农产品品质不稳定的问题,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偏高、附加值较低的情况。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解决措施,以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优化农业结构。

要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和协调发展,需要引导农民采取多种形式的经营,推动农业全产业链的发展,建立多元化、复合化的耕作模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二、加强科技创新。

要加强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和投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环节的技术水平,推广高效、节能、环保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标准。

三、加强农业产业化。

要鼓励农业企业加大投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和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四、加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要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集约化利用,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和现代生产方式的普及。

种植制度调研报告范文模板

种植制度调研报告范文模板

种植制度调研报告摘要:本报告对我国种植制度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分析,旨在了解当前种植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为政策制定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报告主要包括种植业发展概况、种植制度类型及特点、种植业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发展趋势与建议等内容。

一、种植业发展概况1. 种植业面积与产量我国是世界上种植业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种植业总面积约为2.1亿公顷。

近年来,我国种植业产量稳步增长,粮食、棉花、油料、蔬菜、水果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2. 种植业区域分布我国种植业区域分布具有较强的地域特点,东部地区以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西部地区以草原牧区和特色作物为主。

同时,南北方向上作物种类也有明显差异,南方以水稻为主,北方以小麦、玉米为主。

3. 种植业技术进步近年来,我国种植业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果,主要体现在良种培育、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农业机械化等方面。

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降低了生产成本。

二、种植制度类型及特点1. 单种制度单种制度是指在同一地块上一年内只种植一种作物。

我国单种制度主要应用于粮食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等。

单种制度具有管理简单、有利于机械化作业等优点,但容易导致土壤疲劳,影响产量和品质。

2. 间种制度间种制度是指在同一地块上一年内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

我国间种制度主要应用于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

间种制度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产量,但管理相对复杂,对栽培技术要求较高。

3. 套种制度套种制度是指在主作物生长期间,在其行间或株间种植一种或多种作物。

我国套种制度主要应用于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套种制度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土壤肥力,但需注意作物间的竞争关系和病虫害防治。

4. 轮作制度轮作制度是指在同一地块上按照一定的顺序种植不同的作物。

我国轮作制度主要应用于粮食作物和部分经济作物。

轮作制度有利于防止土壤疲劳,提高产量和品质,但也需注意作物间的竞争关系和病虫害防治。

农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整改措施

农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整改措施

农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整改措施在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新形势下,农业工作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不足。

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致富的目标,必须认真总结问题和不足,并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以推动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将围绕农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整改措施展开探讨。

一、农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 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效率整体仍然较低,农作物产量不高,种养业的利润较低。

主要表现在耕地资源利用效率低、农业科技应用水平不足、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等方面。

2.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部分地区农业化学品过度使用、土壤退化、水资源浪费现象等愈发突出,农业生态环境严重受损。

3. 农民收入不稳定由于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和市场供求波动等原因,农民的收入普遍不稳定,不能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4. 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多元化发展,大部分地区仍处于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阶段,产业链较短,附加值不高。

二、整改措施1.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作物品质和产量,改良育种技术,推广高效农业技术和设施,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2. 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农业生态环境修复力度,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加强农作物轮作和土壤保护,促进农业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3. 完善农民收入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力度,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4.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扶持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加强农产品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三、结语当前农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虽然较多,但也给农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我们应该认真对待、主动应对,加大改革力度,完善政策措施,促进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让农民生活越来越好,农业越来越强大。

我国农业发展的新形势下,农业工作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不足。

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致富的目标,必须认真总结问题和不足,并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以推动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与优化策略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与优化策略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与优化策略第1章绪论 (3)1.1 种植业发展概述 (3)1.2 种植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必要性 (4)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4)第2章农业种植结构现状分析 (4)2.1 我国农业种植结构概况 (4)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5)2.3 影响因素分析 (5)第3章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理论 (5)3.1 种植结构调整的原则与目标 (5)3.1.1 种植结构调整的原则 (5)3.1.2 种植结构调整的目标 (6)3.2 种植结构优化模型 (6)3.2.1 线性规划模型 (6)3.2.2 多目标规划模型 (6)3.2.3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6)3.3 种植结构优化方法 (6)3.3.1 模型求解方法 (7)3.3.2 动态调整方法 (7)3.3.3 政策引导与激励机制 (7)3.3.4 农业信息化技术 (7)第4章农业资源利用与种植结构优化 (7)4.1 土地资源利用优化 (7)4.1.1 土地资源现状分析 (7)4.1.2 土地资源优化策略 (7)4.2 水资源利用优化 (7)4.2.1 水资源现状分析 (7)4.2.2 水资源利用优化策略 (7)4.3 农业气候资源利用优化 (8)4.3.1 农业气候资源现状分析 (8)4.3.2 农业气候资源利用优化策略 (8)第5章农业科技创新与种植结构优化 (8)5.1 农业科技创新概述 (8)5.2 农业新品种选育与推广 (8)5.2.1 品种选育技术创新 (8)5.2.2 抗逆性品种选育 (8)5.2.3 优质专用品种选育 (9)5.2.4 推广体系优化 (9)5.3 农业新技术研发与应用 (9)5.3.1 节水灌溉技术 (9)5.3.2 抗病抗虫技术 (9)5.3.3 转基因技术 (9)5.3.4 生态农业技术 (9)5.3.5 农业信息化技术 (9)5.3.6 农业机械化技术 (9)第6章产业结构调整与种植结构优化 (10)6.1 产业结构调整对种植结构的影响 (10)6.1.1 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与意义 (10)6.1.2 产业结构调整对种植结构的影响机制 (10)6.1.3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种植结构的影响实例分析 (10)6.2 种植业与相关产业协同发展 (10)6.2.1 种植业与畜牧业协同发展 (10)6.2.2 种植业与林业协同发展 (10)6.2.3 种植业与渔业协同发展 (10)6.3 产业链延伸与种植结构优化 (10)6.3.1 产业链延伸的意义与作用 (10)6.3.2 产业链延伸与种植结构优化的路径选择 (10)6.3.3 案例分析:产业链延伸与种植结构优化的成功实践 (10)第7章政策制度与种植结构优化 (11)7.1 政策制度对种植结构的影响 (11)7.1.1 政策背景与演变 (11)7.1.2 政策制度对种植结构的影响机制 (11)7.2 种植业支持政策分析 (11)7.2.1 现行种植业支持政策概述 (11)7.2.2 政策效果评估 (11)7.2.3 政策实施中的问题与挑战 (11)7.3 政策制度优化建议 (11)7.3.1 完善政策制度体系 (11)7.3.2 强化政策支持力度 (11)7.3.3 调整政策导向 (11)7.3.4 优化政策执行与监督机制 (11)7.3.5 加强政策宣传与培训 (12)第8章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 (12)8.1 生态环境对种植结构的影响 (12)8.1.1 气候变化对种植结构的影响 (12)8.1.2 土壤质量与种植结构的关系 (12)8.1.3 水资源对种植结构的影响 (12)8.2 种植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保护 (12)8.2.1 种植结构调整的原则与方法 (12)8.2.2 生态环境保护在种植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12)8.2.3 种植结构调整与生态补偿机制 (12)8.3 生态环境友好型种植模式 (12)8.3.1 生态环境友好型种植模式的内涵与特点 (12)8.3.2 主要生态环境友好型种植模式 (13)8.3.3 生态环境友好型种植模式的推广与应用 (13)8.3.4 种植结构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 (13)第9章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与市场分析 (13)9.1 市场需求与种植结构关系 (13)9.1.1 市场需求概述 (13)9.1.2 种植结构与市场需求的关系 (13)9.1.3 市场需求对种植结构的影响 (13)9.1.4 基于市场需求的种植结构调整方向 (13)9.2 种植业市场风险分析 (13)9.2.1 种植业市场风险类型 (13)9.2.2 自然风险分析 (13)9.2.3 市场风险分析 (13)9.2.4 技术风险分析 (13)9.3 种植业市场适应性调整策略 (14)9.3.1 优化种植区域布局 (14)9.3.2 发展多元化种植模式 (14)9.3.3 提高农产品品质与附加值 (14)9.3.4 加强农业产业链建设 (14)9.3.5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 (14)9.3.6 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应用 (14)9.3.7 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 (14)第10章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与优化实践案例 (14)10.1 国内外种植结构调整与优化实践 (14)10.1.1 国际实践 (14)10.1.2 国内实践 (14)10.2 成功案例分析 (14)10.2.1 案例一:山东省小麦、玉米种植结构调整 (14)10.2.2 案例二:江西省特色农产品种植 (15)10.3 对我国种植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启示 (15)10.3.1 坚持市场需求导向 (15)10.3.2 优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15)10.3.3 发挥政策引导作用 (15)10.3.4 强化农业产业链建设 (15)10.3.5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15)第1章绪论1.1 种植业发展概述我国是农业大国,种植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农业产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农业产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农业产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一、农业产业存在的问题1. 传统模式落后:我国农业产值相对于工业和服务行业的比重逐年下降,主要原因是传统的小规模生产方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产量效益。

2.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如使用农药过量、添加非法添加剂等,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心。

3. 农民收入水平不高:由于种植方式和技术落后以及市场准入限制,很多农民的收入水平较低,无法实现合理获得。

4. 生态环境受损:过度的化肥、农药使用和乱砍滥伐导致了土壤退化、水资源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环境问题。

二、解决对策1. 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广先进种植管理技术,提高作物品质与产量。

同时拓宽渠道引进新兴技术并完善培训系统,使得科技成果能够更好地应用在农村地区。

2. 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加强对生产环节的监督和管理,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生产流程,并加强对市场销售环节的抽检和追溯体系。

同时加大违法行为打击和处罚力度,以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心。

3. 推动农业结构调整:通过引导农民逐步从传统耕作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规模经营和专业合作社发展。

同时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加强产品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4. 加大对农民收入支持力度:政府要继续加大财政投入,提供技术培训、补贴资金等扶持政策,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

此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确保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5. 引导绿色农业发展:鼓励有机耕作、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农业中的应用。

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促进土壤修复和生态系统恢复,并鼓励生态农业模式的推广,促进农业与环境的和谐共存。

三、结语农业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面临诸多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聚焦产业现代化建设、质量安全监管、结构调整、收入支持以及绿色发展等方面着手。

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政策扶持和市场引导等综合措施的实施,才能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我国种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

我国种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

我国种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摘要】我国种业发展作为农业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种业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品种质量不高、种子市场秩序混乱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强政策支持,推动种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种业科技创新能力。

展望未来,我国种业有望迎来更加繁荣发展的时代,但需要政府部门和企业共同努力,制定更加完善的政策和措施,以推动我国种业迈向更加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我国种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原因、应对措施、政策支持、种业结构优化、未来展望、总结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种业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种业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种业不仅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效益和质量,也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增长。

我国种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品种单一、品质不稳定、供给不足等,制约了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为了促进我国种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加强政策支持,推动种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种业科技水平,加快培育新品种,以实现我国种业的跨越式发展。

通过对我国种业现状进行深入分析,能更好地找出存在问题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我国种业的发展指明方向,提供保障和支持。

1.2 问题提出我国种业发展现状和对策我国种业在全国农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我国种业规模不大,主要以家庭农场为主,种植业内部存在着乱种乱种、盲目跟风的情况,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科技水平不高,缺乏先进技术和创新思维,制约了我国种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市场竞争激烈,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导致农民收入不稳定,种植业长期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

如何有效提升我国种业的发展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正文2.1 我国种业发展现状分析我国种业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和保障,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农村地区种植业规模化发展中的问题与策略探讨

农村地区种植业规模化发展中的问题与策略探讨

农村地区种植业规模化发展中的问题与策略探讨【摘要】农村地区种植业规模化发展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地区种植业规模化发展的现状和重要性,然后深入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推动种植业规模化发展的策略和措施。

本文还强调了农村地区种植业科技创新和推动种植业物流与市场的结合的重要性,并讨论了农业企业化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文章展望了农村地区种植业规模化发展的未来,并提出了加强政策扶持和监管保障的建议。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为推动农村地区种植业规模化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农村地区、种植业、规模化发展、问题、策略、科技创新、物流、市场、农业企业化、挑战、机遇、未来展望、政策扶持、监管保障。

1. 引言1.1 农村地区种植业规模化发展现状农村地区种植业规模化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途径。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种植业规模化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农村地区种植业规模化发展水平不够高。

许多农村地区仍存在传统小农经济模式,种植业规模小、效益低,生产效率和质量无法保障。

农村地区缺乏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科学种植技术支持,农民对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缺乏了解,导致生产过程不够科学化和规范化。

农村地区种植业市场营销渠道不畅,产品销售难度大,农民收入不稳定。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种植业规模化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民参与合作社、农业企业等规模化种植模式,提高种植规模和效益。

加强科技创新,提供培训和指导,推动农村地区种植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还需加强产品营销和市场开发工作,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和增值。

只有这样,农村地区种植业规模化发展才能取得更大进步,为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经济振兴注入新动力。

1.2 种植业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性种植业规模化发展是农村地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新一轮农业调整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新一轮农业调整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1 农业产业 化程度较 低,农业增效整体功能较差 3 农副产 品加 工增值不蟛 .以麦稻为主的品牌粮食加工企 业不多. 缺乏市场需求旺盛的优质 农产 品. 尤其是绿色产品生 产加工基地 n 、 . 贸 工 农三者之 帕联系不紧密 , j 劳动能力发挥好镇 、 两级 的组织协 调作 村 用.建立健 全流通体系 , 不断完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 保


2 新时期农业结构调整 的建议 与对策 21 拓宽调整 思路 .提高调整起点 . 我 仃要 冲破 “ 1 传统 农业” 生产农业 ” “ 量农业 ”的 、“ 、产 柬缚 .璧新审视 资源.科学配置资源 .在进行新 一轮农 业结 构调蝗 的过程 中.不能只进行局部调整 .而应是包括 产业结 构、 产品结构 、 布局结构在内的整个农 经济的全面调整 。 k 引 导全镇广 大农村干酃群众正确把握农业结 构调整的内涵・科 学 制定农 业可持 续发展的规划 与措施 .切实提 高农业综 合生 产能力a 2 依靠科技创新 .促进 结构调整 为了保证农业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 .以优质农 产品质量 安垒 为前提 , 充分 发挥科技成果的先导作用 - 建立和完善农业 新 戚柴的示范推广 、 教育培训 、 应用转化相结 台的农业科技推 广创新体 系。 根据我镇的 自然 资源和经济优势 一 按照发挥比较 优势的原 则.“ 十一五”期间建立起具有地 方特色 的 “ 优质稻
整体功能较弱. 农业生产缺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 : 不具备农
业产 业化经营的生机和活力
1 科技含量不高.缺乏市场竞每能力 4 我镇现 有的农副 产品丈路髓多 .名特优少 t常规生产的 多.反季 节栽培的 少. 一 般需 求的多.出口剖汇的少 。竞争 观念缺 乏.鼎牌意 识 强. 一镇一品 .一村一品的区域特色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四篇)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四篇)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一、背景概述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然而,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产业结构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提高农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需要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

二、目标设定1. 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2. 提高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和产业链水平,推动农民增收。

3.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

三、主要任务1. 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促进粮食生产和农产品多样发展。

2. 推动农业产业链延伸和升级,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3. 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应用,推动农业生产先进化。

4. 加强农业农村产业协调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四、具体措施1. 调整农业种植结构(1)加大粮食生产力提升力度,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

鼓励农民增加粮食种植面积,推广科技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

(2)积极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根据地区条件和市场需求,发展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

(3)促进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灌溉效率和节水技术的应用。

2. 推动农业产业链升级(1)加强农产品加工与流通的环节建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建设一批现代化的农产品加工厂和农业示范园区,优化农产品流通渠道。

(2)推广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提升。

挖掘农业产业链上的协同效应,促进农业产业链的互联互通。

3.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发展(1)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2)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农业科技企业,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4. 加强农业农村产业协调发展(1)推动农业产业协会和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组织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的知名度和信誉度。

五、实施保障1.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增加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

目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目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目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农民素质的提高,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目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问题分析1.农村产业结构单一。

目前我国农村主要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农村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农民收入来源单一,缺乏多元化的农村产业支撑。

2.农村基础设施滞后。

我国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滞后,道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农业科技水平低。

我国农村地区农业科技水平相对较低,农业生产方式滞后,生产效率低下,农产品质量较差。

4.农村人口外流严重。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地区人口外流严重,留守人口增多,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面临较大的挑战。

5.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农村地区存在大量的农药、化肥、畜禽粪便等污染物排放,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

二、对策建议1.多元化发展农村产业。

应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发展多元化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农村经济的发展活力。

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应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实现农业现代化。

4.引导农村人口就业创业。

应通过政策引导,为农村留守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鼓励他们在当地创业发展,增加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5.推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应加强农业生产环境监管,规范农业生产行为,减少农药、化肥等污染物的使用,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绿色化,维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基于对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变革,我们相信通过积极推动政策落实,加大投入力度,引导农村产业升级和创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措施,必将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我国中药材种植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我国中药材种植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我国中药材种植业现状与发展建议一、现状分析目前,我国中药材种植业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主要表现在:1.市场需求饱和度不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更加关注保健和治疗,中药材的市场需求有所增加,但还没有达到饱和的状态;2.农业生产技术普遍落后。

中药材的种植技术相对比较复杂,但大部分采取传统的种植方式,缺少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手段;3.中药材资源合理配置不足。

许多地方虽然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但由于缺乏合理的配置和管理,导致资源闲置或过度开发;4.市场秩序不够规范。

中药材市场存在着低质低价的药材被冒充、混淆、仿冒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信心。

二、发展建议为了推动我国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科技创新。

中药材的种植技术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可通过科技手段进行科学育种、品种改良、生产技术改进等,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2.建立规范市场秩序。

加强对中药材市场的监管,打击假冒伪劣药材,提高消费者对中药材的信任度。

同时加强标准化生产,建立起严格的品控体系;3.加强资源管理与保护。

合理配置和管理中药材资源,防止资源过度开发和浪费,加强草地、森林、天然药材保护区的建设,保护中药材的生态环境;4.加强种植技术培训。

通过开展培训和传授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种植者的技术素养和认识,加强中药材种植的管理水平;5.加强中药材体系建设。

建立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协作体系,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中药材产业的配套服务和支撑能力,促进中药材种植业的健康发展。

三、政府角色政府在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角色和责任:1.制定相关政策。

根据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规定,为中药材种植业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2.加大科技投入。

增加中药材种植业的科技投入,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中药材的科技创新和研发;3.加强市场监管。

加大对中药材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强对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监管,维护市场秩序;4.加强宣传和推广。

通过各种宣传和推广活动,提升中药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中药材市场需求的扩大。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内容提要及关键词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振兴农村经济,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根本途径。

积极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特别是积极引导粮、棉高风险区的乡镇农户种植香菇、甘蔗、油茶、两用油菜等作物和发展畜、禽产业,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新的跨越。

在农村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中、新型产业增加值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有了较大幅度提高,确保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稳定增加及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但从当前形势分析,我们仍面对着买方市场发育不全、农民增收难度加大的巨大压力,以往修修补补式的结构调整已很不适应目前宏观经济形势,如何加快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此,笔者对××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研究。

发现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中存在的一些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农业结构调整给农民带来更大的实惠。

关键词: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农村经济存在的问题对策和建议1目录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情况……………………………………………………4 1、农村经济总量增加,农业产业结构渐趋合理………………………………………4 2、种植业结构调整有了较大进展,培植出一批骨干产业……………………………4 3、畜牧养殖结构进一步优化,培育出一批特色畜禽产品……………………………4 4、科技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有一定改善………………………………4 5、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农民增收渠道有新的拓展...........................5 二、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5)1、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还不够突出,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还没有大的变化,农业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不大 (5)2、农业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条件总体水平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5)3、农村市场发育不全,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滞后,农产品流通渠道仍不顺畅 (5)4、农民科技素质较低,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不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5 5、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亟须6、涉农龙头企业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市场开拓能力和带动能力弱 (6)7、农业投融资体制不畅,结构调整的资金不足 (6)三、今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和措施 (6)进一步认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刻内涵 (6)今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工作重点..........................................6 1、工作思路.......................................................................................... 6 2、工作原则 (6)当前农业结构调整要注意处理好的几个关系…………………………………6 1、结构调整与加强宏观调控的关系 (6)22、结构调整与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的关系………………………………………………73、结构调整与参与市场竞争的关调整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系 (7)当前农业结构调整必须解决的6个问题 (7)1、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正确的产业结构调整观 (7)2、改善投融资环境,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7)3、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搞活农产品流通 (7)4、坚持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75、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人才培训步伐…………………………………………………8 6、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8)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建议……………………………………8 1、建议农业信贷支持农业向支持现代农业转变 (8)2、建议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有偿无偿资金,扶贫开发项目中的财政资金及其他扶持资金等,重点投入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8)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学员:×××大力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保证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其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探讨现代种植业发展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探讨现代种植业发展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探讨现代种植业发展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摘要】现代种植业在我国的发展中面临着多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土地资源利用不足、农业化学品使用过量、农业科技水平不高以及缺乏现代管理理念等。

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和利用,推广绿色种植方式,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并引入现代管理理念。

这样才能有效解决现代种植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挑战,推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我们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高质、高产,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质,也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现代种植业的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生计,也是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现代种植业、问题意识、土地资源利用、农业化学品、农业科技、现代管理、土地资源保护、绿色种植、农业科技水平、现代管理理念1. 引言1.1 现代种植业的重要性现代种植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种植业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生计。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种植业的发展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种植业不仅仅是农产品的生产,更涉及到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以及农民收入等多方面问题。

现代种植业的有效发展,不仅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

种植业还对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形势有着深远的影响,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加强对现代种植业的发展和管理,不仅能够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也能够推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提升。

.1.2 问题意识的觉醒当谈到现代种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时,问题意识的觉醒尤为重要。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提高,种植业也逐渐受到更多关注。

种植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生活水平。

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一些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问题意识的觉醒,使人们开始关注种植业对环境的影响。

我国种业发展存在问题及趋势

我国种业发展存在问题及趋势

我国种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品种创新能力不强、供种保障能力较低、企业多小散弱、种子市场监管手段落后、法律法规不完善等问题长期困扰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逐步发展完善!种业走向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是大势所趋" 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和实力雄厚的跨国种业集团的竞争!是摆在我国所有种业经营者面前的问题"1、我国种业发展现状1.1 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不强我国种子市场价值约500亿元,居世界第2位。

特别是近年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下,我国种业市场发生了深刻变革,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目前我国持证种子企业有8700多家,而美国仅1100多家,印度600多家。

在8700多家企业中注册资本3000万元以上的只有200多家,其中前十强种子企业仅占国内种子市场份额的13%,我国至今尚无一家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的种子企业,登海、隆平、敦煌、德农、丰乐等。

家上市公司每年的销售总额仅相当于美国孟山都公司销售额的1/15左右,且绝大多数种子企业没有品种研发能力或者研发能力薄弱。

我国种子企业目前的现状是: ‘种子企业多"大型企业少’购买品种权的企业多"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少,经营品种多"突破性品种少%; 企业#多"小"散"弱。

缺乏具有育繁推一体化国际竞争实力的#种业航母1.2跨国种企入驻,国内种企压力倍增目前进入我国市场的外资种子企业已达76家,这些企业通过聘请国内技术人员建立研发中心,布置品种试验,参股本土优势种子企业,成立合资公司等方式,已全面进入我国种业市场。

由于发展时间较短,我国虽是种子大国,但不是种子强国,国外跨国公司在带来了先进管理"营销理念的同时,也给我国种业和粮食安全带来了巨大压力和挑战。

如目前我国高端蔬菜种子市场基本被外资公司控制,其市场份额达到50%以上。

在粮食作物方面,外资企业在我国已审定玉米品种80多个,部分品种表现出极强的竞争力。

农业领域的发展瓶颈与对策建议

农业领域的发展瓶颈与对策建议

农业领域的发展瓶颈与对策建议一、引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农村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但当前我国在农业领域面临着一些瓶颈和问题。

本文将就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瓶颈以及解决对策提出建议。

二、种植结构单一的挑战在当前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农业种植结构普遍具有单一性,主要集中在水稻、小麦等传统粮食作物上。

这导致了资源效益低下、生态环境破坏和农民收入难以提高等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应积极推进种植结构调整,通过引导和支持政策,鼓励农民合理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的作物种植。

加大新型经济作物推广力度,如果蔬产业、特色经济作物等,扩大多元化种植面积,并提供相关技术指导和品牌推广支持,确保农民能够有效地增加收入。

三、缺乏科技支持的尴尬我国农业领域普遍缺少高水平、前沿性的农业科技创新,这限制了农业生产能力的提升和农产品质量改进。

另外,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不足也导致了农民对科技创新的匮乏。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研究的投入,并鼓励引导企业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共同攻克关键科学问题。

此外,还需要改善当地教育环境,加大对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和知识普及力度,提高他们对先进科技和创新成果的接受度和使用能力。

四、市场监管体系薄弱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在农产品流通中存在一些违规现象。

比如虚假标注、不合格食品等问题频发。

这给消费者造成了严重损失,也影响了消费者对于农产品的信心。

要解决这一问题,应逐步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在生产、流通和销售环节建立起有效可行的监管机制,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

通过提高农业质量安全的监督检验水平,强化产品追溯制度建设,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有序发展。

五、流域资源利用不平衡我国农业领域长期以来存在着流域资源利用不平衡的问题,部分地区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

这对当地粮食、经济作物种植和生态环境都造成了巨大压力。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并采取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方案,实现优先保障农业用水需求。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措施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措施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措施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业发展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

在这一背景下,农业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如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降值问题、农业生产成本上升等。

为了更好地推动农业发展,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这些挑战。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挑战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一直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目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以粮食生产为主,但粮食价格长期低迷,农民收入难以增加,增加种植其他高价值农产品的积极性不足。

大规模畜禽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也日益严重,需要及时调整。

针对这一挑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一方面,可以加大对农民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他们转型升级,种植高附加值的农产品,比如有机农产品、绿色农产品等,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可以加大对现代农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的农业生产,提高农业产业链的附加值。

还可以加大对畜禽养殖业的治理力度,推动畜禽养殖业的绿色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农产品降值问题的挑战农产品降值问题是当前农业发展中的一大难题。

由于农产品供应过剩、生产成本偏高、市场需求不足等原因,导致农产品价格居低不作。

农产品降值问题不仅影响了农民的收入,还影响了农业发展的积极性。

如何解决农产品降值问题,是当前乡村振兴农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解决农产品降值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通过加大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督力度,提高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水平,降低农产品的损耗率,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要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通过发展电子商务、农产品直销等方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降低农产品的销售中间环节,提高农产品的销售价格。

还可以加大对农产品加工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三、农业生产成本上升的挑战随着国家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农业生产的成本不断上升。

农药、化肥的使用成本上升,畜禽养殖业的环境治理成本上升等,这些都导致了农业生产的成本不断上升。

农业发展中的土地资源管理与农业结构调整

农业发展中的土地资源管理与农业结构调整

农业发展中的土地资源管理与农业结构调整土地资源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

因此,合理有效地管理土地资源,调整农业结构,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土地资源管理与农业结构调整的现状、主要挑战及对策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着严重的压力和挑战。

城镇化、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的争夺不断加剧,土地资源的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此外,农业用地的规模小、土地质量参差不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也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土地资源管理的挑战在土地资源管理方面,我国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逐渐减弱,土地的耕地化程度低,部分地区土地资源过度开发,导致土地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其次,土地资源的流转效率低下,乡村土地未能得到合理利用,土地流转市场不够活跃,农民的土地流转意愿不强。

再者,土地资源使用权制度不健全,土地承包期有限,缺乏长期稳定的土地经营体系,影响了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三、农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农业结构调整是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

当前,我国农业结构呈现出生产方式单一、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规模化经营不足等问题。

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缺乏衔接,产业的协同发展机制尚不完善。

此外,粮食生产相对过剩、农民收入增速较慢等问题也使得农业结构调整面临严峻挑战。

四、农业结构调整的挑战农业结构调整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首先,我国农业生产结构较为单一,以粮食作物为主,缺乏多元化的种植业。

其次,农业产业链条上下游衔接不畅,缺乏完善的市场体系和流通体系,影响了农产品的销售和附加值的提升。

再者,土地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五、土地资源管理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针对土地资源管理与农业结构调整所面临的挑战,我国应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

农村地区种植业规模化发展中的问题与策略探讨

农村地区种植业规模化发展中的问题与策略探讨

农村地区种植业规模化发展中的问题与策略探讨【摘要】农村地区种植业规模化发展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缺乏资金支持、技术水平不高、市场信息不对称、生产管理不规范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策略,包括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提高种植业技术水平、促进市场信息公开与交流、加强生产管理培训等。

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能够有效推动农村地区种植业规模化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推动乡村振兴进程。

展望未来,随着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农村地区种植业规模化发展的趋势将更加明显,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农村地区、种植业、规模化发展、资金支持、技术水平、市场信息、生产管理、政府扶持、技术提升、市场信息公开、生产管理培训、路径选择、重点措施、未来发展趋势。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村地区种植业规模化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种植业规模化发展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农村地区种植业规模化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与策略。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种植业规模化发展仍存在着资金不足、技术水平不高、市场信息不对称、生产管理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村地区种植业规模化发展的进程,影响了农民的种植收入和农业的持续发展。

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相应的解决策略和措施,为推动农村地区种植业规模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2 研究目的农村地区种植业规模化发展中的问题与策略探讨引言种植业是农村地区的重要产业之一,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农村地区种植业规模化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例如缺乏资金支持、技术水平不高、市场信息不对称以及生产管理不规范等。

本文旨在通过对农村地区种植业规模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进一步促进农村地区种植业的规模化发展。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国农村种植业结构改革及其产生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国农村种植业结构改革及其产生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国农村种植业结构改革及其产生的主要问题摘要基于对山东省龙口市后店村6户不同类型农村家庭进行的口述调查,结合农村改革政策调整,找到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种植结构改革的原因,还原种植业结构的改革的大致轮廓。

从农民的心态变化中探索四十年来农村改革取得的成效与不足,指出当前农村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劳动力资源短缺和青少年家庭教育缺位问题,为农村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改革开放;种植业结构;联产承包责任制对于种植业结构改革的原因,暨南大学副研究员黄富荣[1]认为,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中央农村改革政策的出台,为农村种植业结构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市场导向、经济规律的作用,使农民逐步放弃了产品经济的思想,树立了商品经济的观念,一些低收入产品的种植面积逐年减少。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农业劳动力数量急剧减少,一些相对省工、省力、机械化度高的作物便成为大多数农民的选择。

西北农林大学赵晓峰[2]博士则认为,粮食收入比重下降,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劳动力比重的增加,工资性收入的提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承包土地,扩大土地经营面积,提高农业的市场化水平对增加农户家庭收入的作用更加明显。

所以农民才减少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变革种植业结构,提高农业产品的市场化水平。

积极承包土地,进行农业生产,农闲时打工,来增加家庭工资性收入。

对于种植业结构改革产生的影响这个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院董晓霞[3]副教授进行过深入的研究。

她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业生产中人力成本不断上升,农民外出就业的比例逐年增加,对种植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

种植业结构改革显著提高了农户家庭的种植业收入,而非农就业则是提高农户家庭总收入的重要影响因素。

家庭收入的提高带来了农民各方面生活的变化[4]。

对于种植业结构改革后,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蒋小忠[5]认为,种植成本不断上升,粮食售价下降,降低了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促进了种植业结构的改革和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结构比例的优化,多元复合经营模式开始出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5构的整体布局问题,应该依据自然气候条件,对全国的农作物种植结构进行科学布局。

现在的情况是:很多水资源充沛(如江南、华南地区)、光温条件也适宜的地方却很少种植主要粮食作物,全国的粮食生产主要靠东北、黄淮海等干旱半干旱地区,甚至西北一些极度干旱地区。

结果造成了目前的“北粮南运”大格局。

2016年春节期间甚至出现了海南从大陆省区紧急调运青菜的奇怪现象。

如此长期下去,农业可持续发展将受到威胁。

二是如何在同一自然气候条件下实现水土肥资源的高效利用,包括节水、节肥品种的推广应用,节水、节肥耕作制度的推广应用等,即所谓藏粮于技。

是否应考虑将一部分农业补贴转而用于对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的支持?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讨论的课题。

我国的各类农业财政补贴从2003年的262亿元增长至2012年的2292亿元,10年中增加了8倍多,年均增速达27%。

但在这些补贴中,比重最高、增长最快的是生产性补贴,而生态补偿补贴投入份额很少且10年基本保持不变。

这显然不利于实现绿色发展的理念。

总之,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事关国家的粮食安全,事关千家万户一日三餐的农产品供应,还关系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值得我们大家深入研究、持续关注,并能不断提出一些科学的政策性建议。

我国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基本特点与存在问题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农业生产力的快速提升,尤其是商品化、市场化、国际化及科技水平的持续提高,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是一种历史性的必然要求。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种植业生产结构调整大体经历了4轮:1985年开始的“压粮扩经”,导致经济作物生产得到快速发展;1995~1998年代开始的“高产、优质、高效”,使优质品种类型得到发展,但粮食生产被进一步压缩;2004年开始的“恢复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导致我国粮食产量不断创历史新高,但成本收益问题越来越突出,库存量、进口量也均创新高;目前正在开始的“粮经饲协调、生产生态协调、用地养地结合”是第4次大的结构调整。

尽管每次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背景都不一样,但共同的表观特征是粮食产量的波动,每次大的种植结构调整的指挥棒都是粮食产量。

这样周期性地交替出现“过剩”和“卖难”,于是又开始新一轮的种植业结构调整。

这种状况值得我们反思:首先是过于关注数量问题,几次调整陈 阜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农业部农作制度重点实验室主任我国种植业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文┃陈 阜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农业生产力的快速提升,尤其是商品化、市场化、国际化及科技水平的持续提高,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是一种历史性的必然要求。

16 |都没有很好解决效益和质量问题。

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大旗下,国家实行的“米袋子”和“菜篮子”责任制,导致我国的财政投入、科技研发和技术推广聚焦在提高产量上,我国粮食总产已经连续3年6亿吨以上,蔬菜产量连续4年7亿吨以上。

但生产成本持续快速上升、农产品生产与市场需求对接差的问题不断积累,导致农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越来越差。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成本近10年年均增长10%,同期美国年均增长不到3%;2006年生产成本比美国低20~40%,目前已经高20~40%。

国内大米、玉米、大豆、小麦价格高出国际市场20~90%,导致进口量、库存量大幅度提升。

“粮食安全问题”更加突出。

其次,种植业调整对国际市场变化的关注程度不够。

在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外企数量与规模较大背景下,闭关自守式的种植业结构调整肯定有问题,尤其近年来国际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及持续下降,对我国农产品市场影响巨大。

2005年后国际粮食价格持续上涨,2008年之后国际粮食价格急速下落,2011年又恢复高价位,但2013年全球粮食市场又开始大幅下降,近3年间国际贸易粮价跌了40~50%。

我国2014年粮食进口突破1亿吨,2015年超过1.2亿吨。

而且不受配额控制和关税很低的饲用玉米替代品大麦、高粱、木薯等进口分别达到1070万吨、1069万吨以及937万吨,DDGS饲料(干酒糟及其可溶物)进口量达到682万吨,创历史新高。

再次,到底需要多少粮食和其他农产品没有弄得很清楚。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已经有大批国内外研究机构和国家有关部门开展过中国粮食及其它农畜产品消费需求预测,但给人的感觉都不太靠谱。

在众多的预测结果中,对我国粮食需求峰值的预测最低的只需要5亿吨,而最高的需要7.5亿吨。

国内的主流专家与农业决策部门普遍宁可相信需求高值,以至于粮食库存量与消费量之比都超过50%了,仍有人在提粮食安全威胁论。

有几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人均粮食消费最大需求400公斤,总需求量约5.5亿吨;二是人均粮食消费最大需求450公斤,总需求量6亿吨;三是人均粮食消费最大需求500公斤,总需求量7亿吨。

这些相差悬殊的预测都有各自依据,但到底哪种预测更科学合理并没有找到相关部门权威的解读,直接影响到对粮食生产形势判断和农业结构调整决策。

蔬菜、棉花、油料等其他农产品也有同样的问题,全国各地动不动就全面增产、做大做强。

目前我国蔬菜产量已经接近8亿吨,而市场的真实需求到底有多少?按照相关部门统计和文献报道进行综合分析,我国粮食消费总量中的口粮大约占45%,饲料用粮大约占30%,工业用粮大约占13%,种子及浪费等大约占7%。

所以,我们的粮食生产和结构调整目标首先应该确保这45%的口粮,并努力改善品质及安全性;而30%的饲料用粮要努力降低成本和提高饲用效率;工业加工用粮要努力实现优质专用量。

我国玉米产量占到粮食总量的37%,其中近90%用来加工饲料,但目前玉米还是按普通食用玉米来生产,导致成本和价格比进口玉米明显过高,进口玉米及其饲料替代物的数量会越来越多。

新一轮种植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挑战一是调整的背景非常复杂。

新一轮结构调整是在社会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新老问题积累叠加的复杂背景下进行的,既有农产品供需平衡问题,也有资源环境约束问题,还有国际市场影响问题;同时,农民的收入保障问题也很突出。

而且,这些问题相互交织在一起,导致了结构调整的复杂性。

农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有的品种供大于求,有的品种供求缺口大。

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强:耕地质量退化、水资源短缺、农业面源污染加剧等问题必须给予足够重视。

消费结构升级越来越快:消费者要求吃得更优质、更安全、更健康,农产品生产要顺应这种形势。

产业融合程度越来越深: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并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内外市场联动越来越紧:国内与国际市场深度融合,进口压力不断加大。

二是调整的任务非常艰巨。

结构调整的目标是构建粮经饲统筹、农牧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但是,长期规模化、专业化的农业发展模式已经导致种养业分离,要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作物结构和实现农牧结合,就需要在土地流转和农业生产模式改革上取得突破。

大宗农产品的优质优价与我国现行收储及流通体系有明显矛盾,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结构调整中间过程复杂,这也使构建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结构面临困难。

单纯靠政府补贴推进的结构调整效果有限,而市场驱动机制很难建立起来,所以构建生产生态协调的区域结构面临挑战。

构建用地养地结合的耕作制度方面,目前只有试点性、临时性的奖补政策,缺乏相应的生态补偿制度与法律法规保障。

三是调整的路径仍然较窄。

这次结构调整提出要“两保”(保口粮、保谷物)、“三稳”(稳定棉花、食用植物油、食糖自给水平)和“两协调”(蔬菜生产与需求协调发展、饲草生产与畜牧养殖协调发展)。

一方面,在实施路径上主要是压缩籽用玉米面积,发展青贮、鲜食玉米,但在种养分离及缺乏足够替代作物的背景下如何突破仍然面临困难;同时提出要发展饲草、饲料作物,但粮食主产区的饲草、饲料产业化基础还很弱,市场潜力如何开发也是难题;还有是发展食用大豆、薯类、杂粮杂豆油葵及芝麻、胡麻等小宗作物,以及恢复部分春小麦种植,但这些小作物的市场容量及价格波动性巨大,需要政府进行必要的干预和管理。

另一方面,需要优化品质结构、提质增效,满足市场需求与加工转化要求,但大宗农产品市场化收储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四是调整的政策保障措施远没有到位。

在完善农产品价格政策、金融保险政策方面还没有实质性突破;相关推进结构调整的政策缺乏稳定性和系统性,基本以奖励、补贴或试点示范为主,都是临时性的政策,效果非常有限,与市场经济融合不起来。

国外有明确的政策法规,而我们只有临时性的政策措施,需要有一套明确的制度法规。

“保口粮、保谷物”相对好办些,但要大力发展小宗作物的市场及价格波动很大,市场需要培育和政策扶持。

改革开放以来几次种植结构调整基本是市场倒逼的结果,市场供需及价格变化直接影响产、供、销及消费者等各方的利益,是种植结构调整的核心驱动力。

因此,能否实现结构调整目标的关键还在于合理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政策性补贴如果不改变市场供需关系和价格形成机制,最终结果会更差。

对推进我国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建议第一,调整政策与技术进步导向,改善农业生产成本收益状况和提高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仍然是我国种植业结构调整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支撑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健康| 17稳定发展的基础支撑。

如果回避这个问题,农业结构调整很难取得实质性成果。

近10多年是国家对农业支持政策力度最大的10多年,是取得各类农业科技成果最多的时期,但也是农作物生产成本上升最快的时期,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因此,必须改变长期以来缺乏成本意识、只注重数量与产值增长的“高投入、高产出、低效率”的农业发展模式及政策导向;必须改变长期以来“凡是能高产的品种都是好品种、能高产的技术都是好技术” 的技术进步导向。

第二,市场培育和有效调控是推进结构调整的核心支撑,政府支持政策与科技创新应该在这方面下功夫。

小宗作物生产长期以来没有得到重视,包括发展大豆、薯类、饲草饲料及杂粮杂豆等小宗作物,构建合理轮作模式等,都需要这些农产品的市场规模扩大和比较效益提升。

应该拿出一部分支持粮棉油等大宗作物生产的资源和资金,来支持小宗作物生产发展,着力在收储制度、生产补贴、市场流通、加工转化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支持小宗作物、饲草生产与加工的科技创新,在品种改良、优质栽培、加工增值等方面不断取得技术突破。

第三,扩大农业生产领域的生态补贴和完善农业生态补偿制度,推进生态高效种植制度与技术模式构建。

核心是协调“生态”与“高效”的矛盾,推进用养结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及生产、生态、生活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农业体系建立。

“生态”与“高效”的矛盾是永恒的,关键是两者的平衡机制如何把握。

“生态”主要关注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景观建设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高效”主要关注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市场竞争力及成本收益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