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传病害与施肥

合集下载

大棚土传病害防治方法

大棚土传病害防治方法

大棚土传病害防治方法
大棚是一种有效的农业种植方式,可以提供保护作物和控制环境条件的优势。

然而,大棚也容易成为土传病害的温床,给农作物的生长与发育带来威胁。

为了防治大棚土传病害,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
1. 土壤消毒:大棚内的土壤可以通过热水热风、化学消毒剂或有机物熏蒸等方
式进行消毒,以杀灭病原菌、虫卵和杂草的种子。

这可以帮助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

2. 轮作和间作:定期改变种植作物的位置和种植种类,可以打破土壤中病原菌
的生长和传播环境,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

通过合理的轮作和间作,可以降低病害的风险。

3. 合理施肥:适量施用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保持土壤的养分平衡,并增强农
作物的抗病能力。

避免使用过多的化学肥料,以免导致土壤酸化和病原菌的滋生。

4. 加强通风:大棚内适当的通风可以降低土壤湿度,减少病原菌在土壤中的活动。

定期开窗或设置通风设备,保持良好的空气流通,有助于防治土传病害。

5. 病原菌检测:定期对大棚土壤进行病原菌检测,早期发现病害的存在并进行
相应的防治措施。

及时采取措施可以防止病害的扩散,并减少作物的损失。

总之,防治大棚土传病害需要综合利用各种方法,并且定期进行监测和防控。

合理管理大棚和土壤,注意作物健康和病害预防,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保障农民的经济收益。

土传病害的危害及防治技术

土传病害的危害及防治技术
F u s a r i u m o x y s 有明显 的生理分 化现 象,可以 分为许多不同的生理小种 。再如根结 线虫是定居型 内寄生的专性寄生物 , 它寄生在 田问的寄主作物或野生寄主 ( 如杂草)上, 茄科蔬菜根结线虫主要 以卵囊中的卵和卵内的幼虫在 土壤中 和蔬菜病残体 E 越冬,土壤温度 、湿 度条件适宜时,线虫孵化为具侵染条
S c l e r o t i n i a S C I e r o e i 0 ’ u m R h i z o c t o n i a s o l a n i P s e u d o m o n a s s o l a n a c e a r u m P s e u d o m o n a s s y r i n g a e p v .t O m a t 0 P s e u d o m o n a s s o l a n a c e a r u m E r  ̄ i n i a c a r o t o v o r a s u b s p .a t r o s e p t j c a E r  ̄ i n i a c a r o t o v o r a s u b s p .c a r o t o v o r a P s e u d o m o n a s s y r J n g a e p v .1 a c h r y m a n s P l a s m o d i o p h o r a b r a s s i c a ^ j o i d o g y n e s p
培, 大幅度增加农民的收入。而保护地和集约化种植方式造成连茬 栽培,土传病害发生越来越重,在未来栽培的作物也将由当前的蔬
土 传病 害发 生特点 及主要 类 别
土传性病害危害大、 范围广、 种类多、 治 理难 ,主要原因在于 : 1 . 土传病原菌及根 结 线虫 陕速检测技术落后,防治缺乏针对 ; 2由于土地有限和实行集约化种植 , 轮作很

辣椒土传病害防治措施

辣椒土传病害防治措施

辣椒土传病害防治措施辣椒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也是许多人餐桌上的辛辣佳品。

然而,辣椒种植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害的侵袭,给产量和品质带来一定的影响。

因此,辣椒土传病害的防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土传病害的种类和特点辣椒土传病害主要包括疫霉病、根结线虫病、立枯病等。

这些病害具有以下特点:1. 土传病害多发生在土壤湿度较高的季节。

2. 病原微生物和病虫害多存在于土壤中,通过土壤颗粒、根系等途径传播。

3. 辣椒土传病害易在连作地和土壤肥力不足的地区发生,对辣椒的生长和产量产生较大影响。

二、预防土传病害的措施1. 种植前的土壤消毒辣椒土传病害主要来源于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和病虫害,因此,在种植前进行土壤消毒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常用的土壤消毒方法有热水浸种、化学消毒和生物消毒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消毒处理。

2. 合理轮作辣椒土传病害常发生在连作地,因此,合理轮作可以有效减轻土传病害的发生。

轮作时可以选择耐病或对土传病害不敏感的作物,如豆类作物、玉米等,避免连续种植辣椒。

3. 种植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较强的辣椒品种进行种植,可以有效降低土传病害的发生。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一些抗病性较好的辣椒品种,种植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种植。

4. 合理施肥土壤肥力不足是土传病害易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在种植过程中,合理施肥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土壤检测来确定土壤中的养分含量,然后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合理施肥,保证辣椒的营养需求。

5. 加强病害监测和防控定期巡视田间,观察辣椒植株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土传病害的初期症状。

一旦发现病害,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如喷洒药剂、清除病株等。

6. 合理灌溉管理土壤湿度过高是土传病害易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合理的灌溉管理是预防土传病害的关键之一。

避免过量灌溉,保持土壤适度湿润,同时注意排水,避免积水。

7. 加强田间管理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及时清除病株和病虫害,防止病害的扩散和蔓延。

防治土传病害的药剂配方

防治土传病害的药剂配方

防治土传病害的药剂配方
土传病害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针对不同类型的土传病害,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药剂配方来进行防治。

1. 病毒性土传病害
对于病毒性土传病害,可采用如下药剂配方:
硫酸铜 0.2% + 杀螨威 0.5% + 氢氧化钠 0.5% + 乳化剂 0.3% 以上药剂按比例混合后,可用喷雾器喷施于植株叶面和土壤表面,每隔7-10天喷雾一次,连续喷雾3-4次。

2. 真菌性土传病害
对于真菌性土传病害,可采用如下药剂配方:
甲基硫菌灵 0.3% + 多菌灵 0.3% + 氢氧化钠 0.5% + 乳化剂0.3%
以上药剂按比例混合后,可用喷雾器喷施于植株叶面和土壤表面,每隔7-10天喷雾一次,连续喷雾3-4次。

3. 细菌性土传病害
对于细菌性土传病害,可采用如下药剂配方:
链霉素 0.1% + 恶霉胺 0.3% + 氢氧化钠 0.5% + 乳化剂 0.3% 以上药剂按比例混合后,可用喷雾器喷施于植株叶面和土壤表面,每隔7-10天喷雾一次,连续喷雾3-4次。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药剂时应按照药剂说明进行配比和使用,同时在喷雾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防护措施,以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土传病害的解决方案

土传病害的解决方案

土传病害的解决方案引言土传病害是指由土壤中的病原体引起的农作物疾病。

土传病害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严重威胁,影响农民的收益。

为了解决土传病害问题,农业专家们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土传病害解决方案,包括合理轮作、增加土壤有机质、利用生物防治等。

一、合理轮作合理轮作是一种有效的土传病害防治方法。

轮作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律在不同作物之间轮换种植,以达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

轮作可以打破病原体的生物循环,减少病原体在土壤中的存活和繁殖,从而达到预防和控制土传病害的效果。

在轮作中,应选择与作物病原体无关或抵抗性较强的作物进行间作,避免连作同一作物。

二、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有机质是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也是预防和控制土传病害的一种有效方法。

有机质可以改善土壤的持水性和通气性,提高土壤肥力和养分供给能力。

此外,有机质还能改变土壤的酸碱度和微生物群落结构,从而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

种植绿肥作物、施入农家肥、利用农田废弃物等都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

三、利用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可持续的土传病害防治方式。

生物防治通过引入或增加天敌、寄生虫和拮抗微生物等益生物种群,来控制病原体的传播和繁殖。

常见的生物防治方法包括引入天敌和寄生虫、施用拮抗微生物制剂等。

通过合理利用自然界中存在的生物资源,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生态环境的污染,并且具有较好的长效控制作用。

四、科学施肥和灌溉科学施肥和灌溉方式是预防土传病害的重要措施。

合理施肥可以提高作物的养分利用率和抗病能力,从而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

应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养分状况,精确施肥,避免过量施肥和缺肥。

同时,合理的灌溉方式可以保持土壤湿度适宜,减少病原体在土壤中的传播和繁殖。

五、加强病害监测和预警加强病害监测和预警是及时发现和控制土传病害的关键。

通过定期巡场、实施调查和监测,可以及早发现病害的蔓延趋势和病原体的繁殖情况。

预警系统可以及时预报病害风险和发展势头,帮助农民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

土传病害如何防治

土传病害如何防治

土传病害如何防治土传病害一般危害植物的根和茎,作物生长前期一旦发生病害,幼苗根腐烂或是茎腐烂猝倒,幼苗很快就会死亡,严重影响作物生产。

一、什么是土传病害?土传病害是指病原体生活在土壤中,条件适宜时从作物根部或茎部侵害作物而引起的病害。

常见的土传病害有:辣椒、茄子、黄瓜猝倒病、立枯病、疫病、根腐病、枯(黄)萎病,番茄、辣椒的青枯病,大白菜软腐病、油菜、莴苣的菌核病,小麦全蚀病、棉花立枯病、红腐病、黄萎病及线虫等。

二、土传病害的危害有哪些?土传病害一般危害植物的根和茎,作物生长前期一旦发生病害,幼苗根腐烂或是茎腐烂猝倒,幼苗很快就会死亡,严重影响作物生产。

作物生长后期发生病害,一般年份减产20%-30%,严重年份减产50%-60%,甚至绝收。

土传病害发病后,比较难以防治,病菌在土壤中越冬,很难被杀死,来年继续侵害作物,如此循环,病害越来越严重。

三、土传病害是如何生活的?在一般情况下,土壤病菌能产生大量菌体,只要条件对病菌生长发育有利而寄主又是感病的,病菌就可以大量繁殖并侵染寄主。

在感病寄主存在下,这些病菌就可以进入持续的致病期,随着作物的连作而大量繁殖扩散,但之后养分被消耗完或土壤条件如温度、湿度等对病菌不利时,病菌又可以进入休眠期,等到条件适宜就再度发病。

四、土传病害是怎样引起的?1、连作:是病土形成的主要人为因素,主要原因是连续种植一类作物,使相应的某些病菌得以连年繁殖,在土壤中大量积累,形成病土,年年发病。

如茄科蔬菜连作,疫病、枯萎病等发生严重;西瓜连作,枯萎病发生严重;姜连作,可导致严重的姜瘟;草莓连作两年以上则死苗30%-50%。

2、施肥不当:大量施用化肥尤其氮肥可刺激土传病菌中的镰刀菌、轮枝菌和丝核菌生长,从而加重了土传病害的发生。

自1993年我国棉花黄萎病大暴发以来,几乎连年大发生,与棉田大量使用化肥,土壤中有机物质大量减少有关。

3、线虫侵害:土壤线虫与病害有密切关系。

土壤线虫可造成植物根系的伤口,有利病菌侵染而使病害加重,往往线虫与真菌病害同时发生,如棉花枯萎病与土壤线虫密不可分,在美国棉花枯萎病称为枯萎—线虫复合病害。

土壤病害的预防措施

土壤病害的预防措施

土壤病害的预防措施土壤病害是指土壤中存在的一类由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和真核微生物等引起的疾病。

这些病害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具有严重的影响。

为了预防土壤病害的发生,农民和园艺爱好者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以下是预防土壤病害的几种常用方法:1. 合理轮作:轮作是指在不同地块间交替种植不同作物的农作制度。

通过合理的轮作,可以避免同一作物连续种植在同一块地上,减少土壤中同类病害的传播和积累。

同时,轮作还可以改善土壤的营养状况,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

2. 控制病原菌的扩散:病原菌是引起土壤病害的主要元凶之一。

为了控制病原菌的扩散,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应该定期清除田间秸秆和杂草,这些植物残渣是病原菌的重要寄主。

其次,要做好农具、肥料和种苗的消毒工作,以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此外,对于已经感染病害的农作物,应及时进行处理,避免病原菌进一步传播。

3. 合理施肥:合理的施肥是预防土壤病害的重要手段之一。

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元素是作物生长的重要营养物质,缺乏这些养分将降低农作物的抗病能力。

因此,农民应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和作物的需求,科学合理地施肥,保证农作物获得足够的营养。

4. 引入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是预防土壤病害的另一种有效方法。

抗病品种具有较高的抗病能力,能够减轻病原菌对作物的侵害。

因此,在选购种子时,农民应尽量选择抗病品种,以提高作物的整体抗病能力。

5. 加强田间管理:加强田间管理是预防土壤病害的基础工作。

农民应该保持田地的清洁卫生,注意水土保持,减少土壤侵蚀。

此外,及时清除农田中的杂草和病虫害的虫卵,以减少病原菌的繁殖。

此外,还应及时修剪行道树和果树的枝干,减少霉菌等的滋生。

6. 合理灌溉:合理的灌溉对于预防土壤病害非常重要。

农田过湿或干旱都会对作物的生长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使作物容易受到病原菌的侵害。

因此,农民应根据作物的需水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灌溉,避免土壤过于湿润或干燥。

综上所述,预防土壤病害需要全方位的工作。

作物土传病害的发生与预防

作物土传病害的发生与预防

作物土传病害的发生与预防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作物土传病害是指通过土壤传播的病原体侵入作物根系造成的病害。

这类病害在作物生产中十分常见,严重影响了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预防土传病害的发生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作物土传病害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进行探讨。

一、作物土传病害的发生原因1. 土壤中病原体的存在。

土壤是各种微生物的生存场所,包括一些病原菌。

这些病原菌在土壤中可以长期存活,等待条件成熟时侵染作物。

2. 土壤环境条件。

土壤的湿度、温度、酸碱度等环境条件都会影响土传病害的发生。

湿度过高会促进病原体的繁殖和传播,从而加剧作物的发病情况。

3. 土壤质地和结构。

不同类型的土壤对病原体的存活和传播都有一定影响。

质地疏松的土壤更容易导致病原体传播,而结构紧实的土壤则相对较少。

4. 土壤管理不善。

缺乏科学合理的土壤管理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从而增加土传病害的发生风险。

连作、积肥、施用高浓度的化肥等都是导致土传病害的常见原因。

1. 种植抗病品种。

选择抗病性强的作物品种是预防土传病害的有效途径。

这些抗病性强的品种能够减少被病原体侵染的可能性,从而降低作物的发病率。

2. 合理施肥。

科学合理的施肥可以改善土壤环境,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

适量施用有机肥和矿物肥,避免过量使用化肥,可以有效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

3. 合理耕作制度。

采取轮作、休耕和间作等合理耕作制度有助于降低土传病害的发生。

这些措施可以减少病原体在土壤中的存活时间,减轻作物的发病压力。

4. 土壤消毒。

对于已经发生土传病害的土壤,可以采用土壤消毒的方法来杀灭病原体,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

常用的土壤消毒方法包括热蒸汽消毒、化学消毒等。

5. 加强田间管理。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采取适当的间作和轮作,保持土壤通风透气,都有助于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

6. 合理灌溉。

合理的灌溉制度可以降低土壤湿度,减少病原体在土壤中的传播。

特别是在病害易发期,需要避免过度灌溉,以防止土壤中病原体活动。

辣椒土传病害防治措施

辣椒土传病害防治措施

辣椒土传病害防治措施辣椒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在生产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害的侵袭,严重影响着辣椒的产量和质量。

因此,科学合理地进行辣椒病害的防治是保障辣椒生产的关键。

下面将从病害的种类、防治措施和防治技术三个方面来探讨辣椒土传病害的防治方法。

一、辣椒土传病害的种类辣椒土传病害主要包括疫病、炭疽病、黄萎病等。

这些病害主要通过土壤中的病原菌或真菌孢子传播,侵染辣椒根系、茎、叶等部位,导致植株生长不良、凋萎、果实变形等症状。

二、辣椒土传病害的防治措施1. 种植抗病品种:选择具有较强抗病性的辣椒品种进行种植,能有效降低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2. 土壤消毒:使用适量的杀菌剂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能有效降低土壤中病原菌的数量,减少病害的发生。

3.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能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有助于减轻病害的发生。

但需注意施肥量要适度,避免过量施肥导致土壤肥力失衡。

4. 病害监测与早期防治:定期巡查田间,及时发现病害初期症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病损部位剪除、病斑处理等,防止病害扩散。

5. 合理密植与间茬轮作:适当增加辣椒的密植度,有助于提高植株之间的竞争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同时,通过与其他作物的间茬轮作,能有效降低病原菌的滋生和传播。

三、辣椒土传病害的防治技术1. 生物防治技术:利用有益微生物如枯草芽孢杆菌、木霉等来防治土传病害,通过竞争、拮抗或产生抗生物质等方式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

2. 化学防治技术:使用农药对病害进行防治,如土壤消毒剂、杀菌剂等。

但需注意合理使用,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3. 生理防治技术:通过调节土壤酸碱度、调节植物营养平衡等手段,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减轻病害的发生。

4. 移栽健壮苗:选择健康的辣椒苗进行移栽,能降低病害的发生。

同时,注意移栽时的操作规范,避免伤害植株根系,导致病原菌的侵染。

辣椒土传病害的防治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从抗病品种的选择、土壤管理、病害监测与早期防治以及防治技术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施策。

小麦土传病害怎么防治和治疗

小麦土传病害怎么防治和治疗

04
土传病害的防治案例分析
河南地区小麦土传病害防治案例
总结词
河南地区小麦土传病害的防治主要是通过综合农业措施 和生物农药的结合来实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详细描述
河南地区的小麦土传病害主要包括纹枯病、根腐病等, 这些病害的发生与土壤中菌核的数量和温湿度有关。为 了有效控制病害,当地农民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选用 抗病品种、合理轮作、精量播种、科学施肥等。此外, 还使用了生物农药,如井冈霉素等,对土壤进行消毒处 理,有效减少了土壤中的病原菌。综合农业措施和生物 农药的结合,使得河南地区的小麦土传病害得到了有效 控制。
02
土传病害的预防措施
农业防治
01
02
03
轮作
避免连作,有计划地进行 轮作,以减少土壤中病原 菌的积累和繁殖。
精耕细作
保持土壤松散,有利于作 物根系生长,提高作物的 抗病能力。
选用抗病品种
选择对土传病害具有抗性 的小麦品种,以减少病害 的发生。
生物防治
使用生物肥料
通过使用生物肥料,增加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小麦土传病害防治和治疗
2023-11-06
目录
• 土传病害概述 • 土传病害的预防措施 • 土传病害的治疗措施 • 土传病害的防治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土传病害概述
定义和种类
定义
土传病害是指病原体在土壤中存活并繁殖,通过土壤传播给作物的病害。
种类
小麦土传病害主要包括纹枯病、根腐病、全蚀病等。
VS
喷洒方式
在喷洒时,应该注意喷洒均匀,确保所有 植株都得到足够的药剂。同时,需要注意 喷洒的频率和用量,避免对植物造成伤害 。

马铃薯土传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马铃薯土传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近年来,我国马铃薯大面积种植,一些土传病也呈高发态势,常见的马铃薯土传病害主要有:根腐病、黑胫病、黑痣病、青枯病、粉痂病、猝倒病、细菌性萎蔫病及线虫等。

加强马铃薯田间管理,积极防治土传病,坚持选用抗病品种,采用以轮作倒茬、微生物菌剂调节防治及化学药剂防治的方法,做好马铃薯土传病害的综合防控。

一、马铃薯土传病的成因带病土壤能产生大量的菌体,只要条件适宜土壤中的病菌就会大量的繁殖并侵染马铃薯。

随着马铃薯的生长和连作病菌大量繁殖和扩散。

如果适应病菌生长的养分被消耗尽或土壤温度和湿度等条件不利于病菌繁殖时,这些病菌就在土壤中进入休眠期,等到条件适宜时再度发病。

重茬连作、施肥不当和土壤线虫侵害等是诱发马铃薯土传病的主要原因。

1、重茬连作。

主要是人为的在同一片土地上连续种植一类作物,侵害该类作物的某些病菌在土壤中大量积累并连年繁殖,形成病土,重茬连作造成年年发病,枯萎病、疮痂病等病害发病严重。

2、施肥不当。

黑痣病、枯萎病连年病发,与马铃薯生产田大量使用化肥导致土壤中有机物质减少有关。

过度的施用氮肥类的化肥刺激土传病菌中的镰刀菌、轮枝菌和丝核菌的生长,加重土传病害的发生。

3、线虫侵害。

土壤中的线虫侵害马铃薯的根系,根系的伤口有利于土壤中的病菌趁虚而入,造成线虫与真菌病害同时发生。

二、几种土传病的危害及防治技术马铃薯土传病主要危害马铃薯的根和茎。

如果马铃薯生长前期发生病害,就会导致幼茎腐烂并猝倒,幼苗死亡,严重影响菜农的经济效益。

生长后期如果发生病害,马铃薯的品质和卖相会遭受影响,产量也会减少三分之一,严重的减产一半以上,甚至绝收,给菜农造成严重的损失。

土传病一旦发生,防治起来比较困难,主要是病菌能够在土壤中越冬,很难被杀死,来年继续种植马铃薯的话,病菌继续侵害,循环连作越来越严重。

1、黑痣病。

又名马铃薯粗皮病,主要危害马铃薯的幼芽、茎基部和块茎。

出土前马铃薯幼芽染病后就腐烂成芽腐,造成马铃薯田地大面积缺苗,出土后染病初期,主要表现在植株下半部分的叶片发黄枯萎,根茎基部形成1-6cm大小的褐色凹陷斑块,并覆有灰色的菌丝层,严重的,茎节腋芽或地下茎基部产生许多没有价值的小马铃薯,表面散生黑褐色菌核,给农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园林植物常见土传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园林植物常见土传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园林植物常见土传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文/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管理局乔宇沈衍钟近年来,随着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加快,植花种绿已成了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美化环境、提成城市生态品位是其重要功能和目的。

然而人们在绿化实践中大多都忽视土壤的接受能力,忽视对土壤的改良,不断加大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用品的用量,造成了园林养护中令人头疼的病害——土传病害的出现。

土传病害是指病原物如真菌、细菌、线虫和病毒随病残体生活在土壤中,在条件适宜时从植物根部或茎部侵害植物而引起的病害,是一类严重的植物病害。

土传病害一般危害植物的根和茎,造成幼苗根腐烂、枯萎或腐烂猝倒。

现将园林植物中常见的枯萎病、白粉病、灰霉病和立枯病的发生症状和规律加以介绍,以供读者参考。

枯萎病——以合欢枯萎病为例发病症状合欢树枯萎病又名干枯病,是合欢树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

幼苗发病,植株生长衰弱,感病植株的叶下垂呈枯萎状,叶色呈淡绿色或淡黄色,而后叶片变黄,根茎基部变软,易猝倒,最后全株枯死。

检查植株边材,可明显地观察到变为褐色的被害部分。

在叶片尚未枯萎时,病株的皮孔中会产生大量的病原菌分生孢子。

这些孢子通过风雨传播。

成株染病,先从1-2根枝条出现症状,病枝上的叶片萎蔫下垂,叶色呈淡绿色或淡黄色,后期干枯脱落,随后部分枝条开始干枯,逐步扩展到整株,至死亡。

截开主干断面,可见一整圈变色环,树根部断面呈褐色或黑褐色。

该病一般先从枝条基部的叶片变黄。

夏末秋初,感病树干或枝的皮孔肿胀破裂,其中产生分生孢子座及大量粉色粉末状分生孢子,由枝、干伤口侵入。

病斑一般呈梭形,黑褐色,下陷。

发病初期病皮含水多,后期变干,病菌分生孢子座突破皮缝,出现成堆的粉色分生孢子堆。

病株边可明显看到病部变褐。

发病规律合欢枯萎病为系统侵染病害,菌种为镰刀菌,传染性强。

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株上或随病残体在土壤里过冬。

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自寄主根部伤口直接侵入,从根部侵入的病菌自根部导管向上蔓延至干部和枝条的导管,在维管束内继续繁殖造成输导组织堵塞,并发生毒害作用,最终导致植株萎蔫至死。

土壤土传性细菌病害

土壤土传性细菌病害

土壤土传性细菌病害
随着种植业的发展,大量使用农化产品,土壤的病害增多,如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感染等,导致土壤酸化,板结,造成一些植物烂根,烂茎,灰霉,干尖,纹枯,立枯,叶斑等出现。

那么土壤土传性细菌病害有哪些呢?
2、小麦全蚀病
小麦全蚀病属于土传病害,可以菌丝体在土壤中和粪肥中越冬。

小麦包囊线虫主要土壤传播,病原线虫主要以包囊在土壤中越冬。

3、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小斑病以菌丝体在土壤中越冬。

玉米茎基腐病是土传病害,禾谷镰孢和腐霉菌分别以菌丝、分生孢子和卵孢子在病株残体上或土壤中越冬。

4、大豆根腐病
大豆根腐病由多种病原菌感染,根部和茎基部受害。

主要有四种:链孢菌根腐病、丝核菌根腐病、腐霉菌根腐病、疫霉菌根腐病。

5、棉花立枯病
立枯病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较少以菌丝体潜伏在种子内越冬线虫在土壤中完成生活循环。

棉苗红腐病病菌随病残体或在土壤中腐生越冬,病菌产生的分生孢子和菌丝体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

其病原物大多习居或半习居于土壤中,寄主范围广,且具有传染性,一旦大面积发生很难根除。

如需了解更多土壤病害等小知识,请继续关注自然灾害常识栏目吧。

土传病害的趋势是

土传病害的趋势是

土传病害的趋势是
增加的。

土传病害是指通过土壤传播的病原体或病虫害对植物造成的疾病。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农药滥用等因素的影响,土壤中的病原体和害虫数量逐渐增多,导致土传病害呈现增加的趋势。

首先,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气温升高、降水不均、干旱频发等气候变化,这些因素都会对土壤中的病原体和害虫的生存和传播产生影响。

部分病原体和害虫对高温、干旱等环境适应性强,因此气候变暖使得土壤中病原体和害虫的数量增加。

其次,农药滥用也是导致土传病害增加的原因之一。

很多农民为了追求高产和高利润,往往大量使用农药来控制病害和害虫,但长期的农药滥用会导致土壤中的菌群、微生物等有益物种数量减少,从而破坏了土壤的生态平衡,使病害的发生和传播得到了更好的机会。

此外,环境污染也会对土壤中的病原体和害虫产生不良影响。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等环境问题会破坏土壤的生态环境,降低土壤的肥力和抗性,从而增加了病害的发生概率。

综上所述,土传病害的趋势是增加的。

为了遏制土传病害的发展,我们应该加强土壤生态环境的保护,合理使用农药,加强病害防治措施,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等。

防治小麦土传病害方法

防治小麦土传病害方法

防治小麦土传病害方法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由于土传病害的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受到严重威胁。

因此,防治小麦土传病害是农业生产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以下是几种防治小麦土传病害的方法:
1. 合理轮作。

小麦连续种植容易导致土壤中病原菌的积累,因此应采取适当的轮作措施,避免小麦反复种植。

在轮作中,可以选择与小麦不同科属的作物来替换小麦,如豆科作物、十字花科作物等。

2. 种植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土传病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目前市场上已有多个抗病小麦品种,如抗白粉病小麦、抗条锈病小麦等。

3. 病害监测和病害防治。

对小麦种植区域进行病害监测,及时掌握病害的发生情况和病害种类。

对已经发生病害的田地,可采取化学药剂喷雾、生物制剂等治疗方法。

4. 土壤改良。

土壤的酸碱度、养分含量等都会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和抗病能力。

因此,应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土壤改良,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小麦生长。

综上所述,防治小麦土传病害需要采取多种综合措施,从源头上控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保障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 1 -。

土传病害防治措施

土传病害防治措施

土传病害防治措施1. 轮作呀,这可是个好办法!就像我们不能总吃一样菜会腻,土地也不能老种一种作物呀!你看,种完小麦换玉米,再换蔬菜啥的,这样能有效减少土传病害呢!比如在一块地里,今年种了土豆,明年就别种了,换个别的。

2. 选用抗病品种很关键呢!这就好比给土地找了个强壮的卫士,能抵抗病害的侵袭。

就像有些植物天生就比较耐病,咱就选它们呀!比如那种不容易得枯萎病的黄瓜品种。

3. 土壤消毒可不能马虎!这就像是给土地洗了个干净的澡,把病菌都赶跑啦!可以用石灰呀啥的进行消毒。

就像给房间喷杀虫剂一样,把那些坏家伙都干掉!比如在种之前给土壤撒上石灰。

4. 加强田间管理也很重要呀!要及时清除病残体,这就像家里打扫卫生,把垃圾都清理掉。

你想啊,如果病叶子、病杆子都在地里,那病菌不就更容易传播了嘛!比如看到有生病的叶子赶紧摘掉。

5. 合理施肥也能帮助防治呢!就像人要吃得健康才有抵抗力,土地也一样呀!多施点有机肥,让土壤更肥沃。

别老是用那些化肥,对土地可不好。

比如多给土地上点腐熟的农家肥。

6. 保持良好的灌溉方式啊!可别大水漫灌,那容易让病菌到处跑。

就像咱不能乱浇水把家里淹了一样。

采用滴灌啥的多好呀!比如用滴灌慢慢滋润土地。

7. 生物防治也不错哦!利用有益微生物去对抗病害,这就像是让好细菌去打败坏细菌。

多酷呀!比如用一些有益菌的制剂。

8. 注意种苗的选择呀!要选健康无病的种苗,这就像挑运动员,得挑身体好的呀!要是种苗就带病,那后面还怎么长好呢!比如买种苗的时候仔细看看有没有生病的迹象。

9. 覆盖地膜有时候也有用呢!就像给土地盖了个小被子,能减少病菌传播。

这多有意思呀!比如在种蔬菜的时候铺上地膜。

10. 密切观察也很必要呀!要经常去地里看看,有没有病害发生的迹象。

这就像关心家人一样关心土地呀!一旦发现问题赶紧采取措施。

比如看到有几棵苗发黄了,就得重视起来。

我觉得呀,这些措施都很重要,只要咱认真去做,土传病害肯定能得到有效防治!咱可不能偷懒,要好好对待土地,土地才会给我们好的回报呀!。

土传病害的解决方案

土传病害的解决方案

土传病害的解决方案随着农业的发展,土传病害成为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土传病害指的是通过土壤传播的病原体感染植物根部,并引起植物疾病的现象。

为了有效应对土传病害,农业相关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

本文将就土传病害的解决方案进行探讨。

一、合理轮作合理轮作是土传病害防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轮作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并降低土传病害的发生风险。

通过选择不同寄主植物进行轮作,可以减少病原体在土壤中的积累,避免病害的传播。

此外,合理轮作还有利于病害的生物防治,促进益生菌的生长。

二、优质种苗的选择选用健康、抗病性强的优质种苗是预防土传病害的关键。

通过种苗繁育基地的建设,可以筛选出抗病力强、生长健壮的种苗。

选择适宜的品种,选育出抗病性强的新品种,对于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三、科学施肥科学施肥是有效控制土传病害的重要措施。

充分了解农作物对营养元素的需求,合理选用肥料种类和施肥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

科学施肥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环境,还可以增强植物根系的免疫力,减轻土传病害的危害。

四、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境友好、有效的土传病害防治方法。

通过利用益生菌、拮抗菌等生物制剂,可以抑制土传病原体的生长与繁殖,减少病害的发生。

此外,还可利用天敌昆虫等生物控制土传病害的传播范围,降低病害对农作物的危害程度。

五、合理灌溉合理的灌溉对于土传病害的防治也有一定的作用。

过量的灌溉会导致土壤过湿,使病原体在土壤中繁殖迅速。

因此,合理控制灌溉量,保持适度的土壤湿度,可以降低土传病害的发生风险。

六、环境调节适宜的环境调节可以减轻土传病害对农作物的危害。

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有利于作物生长和发育,同时也能够削弱土传病原体的生长能力和侵染力。

七、化学防治在土传病害防治中,化学防治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通过施用杀菌剂、农药等化学药剂,可以杀灭土壤中的病原体,减少病害的发生。

设施蔬菜土传病害的综合防控技术

设施蔬菜土传病害的综合防控技术

设施蔬菜土传病害的综合防控技术设施蔬菜土传病害是指通过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传播而导致的蔬菜疾病,其危害性较大,给蔬菜生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为了有效防控设施蔬菜土传病害,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包括合理选择耕地、肥料、农药和防病杂交等技术手段,从而实现病害的控制和减轻病害对蔬菜生产的危害。

下面将详细介绍设施蔬菜土传病害的综合防控技术。

一、优质耕地选择要选择优质的耕地,确保其通风良好、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病原微生物含量低等特点。

在选址之前,要进行土壤检测和病原微生物检测,排除可能存在的土壤传播病害的耕地,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二、合理施肥在施肥方面,要做到合理施用有机肥和无机肥,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养分供应能力,保证蔬菜生长健康。

在肥料选择上,要注意根据蔬菜的需求进行施肥,确保蔬菜营养供应的均衡性。

三、科学浇水科学的浇水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土传病害的发生。

要合理控制浇水的量和频次,避免土壤过湿和过干,保持土壤的适度湿润状态。

借助定时喷洒杀菌剂和微生物制剂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控手段,可以杀灭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减少病害的发生。

四、合理轮作轮作是一种有效的防控设施蔬菜土传病害的技术手段。

通过合理轮作,能够减少病原微生物在土壤中的数量,改善土壤环境,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

轮作还可以改善土壤养分结构,促进作物生长,对防病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

五、采用无土栽培技术无土栽培技术是一种无土栽培技术,它不仅能够有效防治土传病害,而且还可以节约用地、水资源和肥料资源。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土传病害的发生率,减轻病害对蔬菜生产的危害。

无土栽培技术还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防控技术手段。

六、合理使用农药在实际生产中,合理使用农药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控设施蔬菜土传病害的技术手段。

在农药使用上,要符合科学用药原则,选择适宜的农药、适量、适时进行喷洒,提高喷洒覆盖度,确保农药能够有效接触到病原微生物,达到预防土传病害的效果。

作物土传病害的发生与预防

作物土传病害的发生与预防

B i n g h a i f a n g z h i 作物土传病害的发生与预防司学样土传病害是指病原体随作物病残体生活在土壤中,由于耕作、灌水、施肥、种植方式等农艺措施不当,加上气候因素,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造成病原菌繁殖形成种群优势,致使病菌传播侵染作物根部或茎部等部位而引起的病害。

土传病害加重原因就是土壤中病原菌形成种群优势,有益微生物减少。

侵染病原体主要包括真菌、细菌、放线菌、病毒、线虫等。

其中真菌为主,如腐霉菌引起苗腐和猝倒病、根腐病、纹枯病;丝核菌引起幼苗立枯病;尖刀镰孢、黄萎轮枝孢等引起作物枯萎病、青枯病,疫病等。

一、土传病害发生原因1、作物重茬、迎茬严重。

种植模式单一,作物重茬、迎茬面积较大。

重茬、迎茬作物根系分泌物及某些病原微生物在土壤中会大量累积,土壤微生物生态群落被破坏,农田生态系统变得脆弱,有害微生物增多,有益菌减少,使耕地成为有毒或带病原菌土壤,土壤对病菌抑制作用下降,生物性质恶化,生物肥力下降,土传病害加重。

2、秸秆还田不科学。

秸秆禁烧以来,秸秆直接还田面积和数量加大。

《作物秸秆直接还田操作规程》明确规定,带病植株应带出田间深埋、焚烧或堆沤高温发酵处理。

由于农民认识不足,操作性差,带病植株连年还田造成土壤菌源累积,气候条件适宜时病原体侵染作物,引起病害。

3、机械跨区作业。

生产责任制以来,形成了耕地地块碎片化。

由于农村青壮劳动力缺乏,农业机械不足,机械跨区作业常态化,耕作、播种、收获商品化等,为农民提供了很大便利,也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同时,病源菌也会通过机械作业和一些农艺措施在地块间传播。

4、异地疫区引种。

有些病害既是土传病害,也是种传病害,同时也是检疫性病害,如小麦全蚀病。

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形成了打工经济,逐步走向富裕,也为城市建设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农民工普遍存在自发异地购种现像,绕开了检疫部门,有时会从疫区传播病菌。

5、农民田间操作不科学。

田间操作不科学,表现为耕作不当、大水漫灌、化肥施用过量等。

作物土传病害的发生与预防

作物土传病害的发生与预防

作物土传病害的发生与预防作物土传病害是指由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侵染而导致的作物病害,这种病害的发生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由于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种类繁多,对不同的作物都有一定的危害,因此预防作物土传病害成为了农业生产上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详细介绍作物土传病害的发生原因、预防措施以及控制方法,以期给农业生产者提供一些参考与帮助。

一、作物土传病害的原因1.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线虫等,它们对农作物都有一定的危害。

一旦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侵染了作物根部或地下茎部,就会引发作物的土传病害。

2.土壤环境土壤的酸碱度、通气性、水分含量等对土传病害的发生都有一定影响。

土壤过酸或过碱会影响土壤中益生菌的生长繁殖,从而使土传病害发生的概率增加。

3.栽培管理不善由于施肥、灌溉、耕作等栽培管理不善,导致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中益生菌的数量减少,从而容易使土传病害的发生。

1.科学施肥科学施肥是预防土传病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首先要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通气性,减少土壤中的益生菌数量减少的情况。

2.合理灌溉合理灌溉有利于维持土壤的湿度和通气性,减少土壤中的有害气体的积聚,从而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

3.轮作种植轮作种植可以有效地减少作物土传病害的发生。

通过轮作种植,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减缓土壤中病原微生物种群的增长。

4.清理田间杂草及时清理田间杂草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的数量,从而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

5.使用抗病品种选择具有抗病性的作物品种种植是预防土传病害的有效措施。

抗病品种不容易受到土壤中病原微生物的侵染,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6.加强病害监测定期对田间作物进行病害监测,及时发现作物土传病害的发生情况,可以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避免病害的扩散。

1.土壤消毒对于已经发生土传病害的土壤,可以采用熏蒸、生物灭菌、光氧处理等土壤消毒方法,有效地减少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数量,减少病害的发生。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防治
•不同病害适宜的温湿度不同,应依据不同温室内的 具体情况,科学管理,控制温湿度 •尽量保持较低的空气湿度,避免出现高温高湿及低 温高湿的环境条件,温度一般白天控制在20-25℃, 夜间13-15℃,适温范围内,采取偏低温管理 •合理通风 •适时浇水 •合理的调理土壤 •合理的科学施肥 •改善光照条件等 注:这种方法最合理
国内蔬菜土传病害发生现状
• 全国主要蔬菜年种植面积3亿亩,其中病虫 害发生面积3.5亿亩次左右
• 近年来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 • 新的病虫害发生 • 次要病虫为害上升 • 土传病害、地下害虫加重 • 严重影响全国蔬菜的安全生产
北京地区
• 郊区保护地蔬菜根结线虫病为害日益加重;番茄 溃疡病、黄瓜黑星病、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偶有 发生;蓟马、粉虱、细菌性斑点病新发生
• 地区间由于种植结构、气候条件差异,病虫发生 有较明显差异
湖北地区
• 蔬菜病害发生面积增大、危害严重、防治困难的 细菌性病害:辣椒疮痂病、黄瓜角斑病、甘蓝黑 腐病、大白菜软腐病等
• 瓜类、茄果类病毒病,十字花科蔬菜上类病毒病 • 由于连作和大量施用化肥,根结线虫病发生也相
当严重 • 保护地病害重于虫害,露地虫害重于病害 • 病虫发生季节性明显,冬春病害重,夏、春夏之
化学防治
•熟悉病害种类,农药特性 •选用高效低毒、无残留农药 •科学用药 •减少化学农药用量,维护菜地生态环境 •把化学防治的缺点降到最低限度 •生产无公害蔬菜 注:也是一种不可取的方法
土壤消毒
• 石灰消毒:华南地区在翻耕前每亩撒施石灰50-100㎏再翻耕。石 灰既可杀菌又可中和土壤的酸度,此法最不可取。
• 周年发生:春季保护地4-5月、露地5-6月;秋季 保护地7-8月上旬、9-10月中旬,露地8月中旬-10 月上旬;夏播蔬菜7-8月是多种病虫发生为害高峰 期;冬季多种病虫在保护地内越冬及为害
• 从病虫发生特点及趋势看,随着蔬菜面积(保护 地为主)的扩大、种类增加、种植年限延长土传 病害不断扩大加重;不断对生产构成威胁
• 如近几年该省部分老菜区的根结线虫发生较重;阴雨天偏 多,光照时数偏少,对蔬菜生长不利,有利于病害的蔓延
• 化肥的利用率过高,造成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壤的酸化,碱化,盐化严重, 更有些地方大量的使用鸡粪,鸭粪,鹌鹑粪,猪粪,这些 粪类在畜禽喂养时要食用大量的食盐,大约每方粪含有食 盐15公斤,消毒用工业火碱或是84消毒液,强烈的高温工 业品。
改善栽培设施
• 保护地栽培应尽可能提高标准,改善 通风透光条件,张挂反光膜;采用无 滴膜,减少结露现象;全膜覆盖,膜 下灌水,最好在棚内建蓄水池并实行 滴灌,以有效降低空气湿度,避免地 温过度降低,减少病害发生和流行的 可能性
科学间套作与轮作倒茬
• 连作重茬会造成养分失衡与匮乏,造成菌 源积累,加重许多病害发生
• 发病后及时摘除病花、病果、病叶, 或拔除病株,带到室外销毁,可有 效控制病害蔓延
生物防治
•育苗时用专用生物有机肥8-10kg/10m2和育 苗土掺混均匀育苗 •大田使用,根据病害发生的程度,专用生物 有机肥40-80kg/亩作基肥或追肥,可条施、 穴施,发生程度重的田块多施 •对已发病植株,用植物功能性液肥灌根或是 叶面喷洒 注:此法可取,但防治效果不是太好
• 农业防治
– 选用良种 – 水旱轮作 – 作物轮作 – 改进栽培
• 生态控制 • 物理防治 • 生物防治 • 化学防治
– 土壤消毒 – 药剂防治
改进栽培方法
• 深沟高畦栽培,小水勤浇,避免大水漫灌 • 合理密植,改善作物通风透光条件,降低
地面湿度 • 清洁田园,拔除病株。 • 避免偏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
交病虫并重,秋季虫害重
山东地区
• 山东省蔬菜病害发生呈加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雨量丰富 、田间湿度大。
• 保护地蔬菜病虫害发生依然较重。主要原因是保护地内温 、湿度较高的小气候特点,非常有利于各种蔬菜病虫害的 发生;
• 多年的连作造成了土壤内的菌源量和虫源量都较高,为新 一茬蔬菜病虫害的发生危害提供了充足的病虫基数。
• 大水浸泡: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作物休闲季节用水浸泡土壤。浸 泡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如果浸泡20天以上,可基本控制线虫 危害,此法是无奈之举,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
• 高温消毒:温室大棚在高温季节,将土壤翻耕后盖上地膜,再关 上棚膜,地面温度可达到50℃以上,能杀死土壤中部分病菌,此 法也是最不可取的,高温可杀有害菌,同样也杀了有益菌。
• 可通过科学栽培加以调节,减轻病害发生 • 如番茄地混种韭菜,可防治番茄根腐病、
萎蔫病:番茄与茼篙同穴栽可抑制番茄枯 萎病;与葱蒜类和十字花科类轮作,可有 效控制枯萎病和早疫病等 • 注:其实轮作虽然可以缓解一时之需,但 也是不可取的。
清洁田园
• 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彻底清除病株残 体和杂草,深翻土壤,减少室内初 侵染源
• 蔬菜土传病害主要种类包括: • 十字花科(白菜、榨菜、甘蓝、青花菜)根肿病 • 瓜类(黄瓜、西瓜)枯萎病 • 茄黄萎病、褐纹病、绵疫病 • 番茄早疫病、晚疫病、白绢病、青枯病、病毒病 • 辣椒炭疽病、疫病;豆类锈病 • 菠菜、葱类的霜霉病等 • 地下茎(生姜、大蒜、圆葱、土豆、山药)等
土传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上海地区
• 保护地蔬菜灰霉病、菌核病的主要发生危 害期长达半年,周年有作物发病,侵染循 环发生明显变化
• 瓜类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等发生期比 单一露地栽培提早延长达3个多月
• 此外,菜区发生的新病虫种类已有10多种, 较常规蔬菜地病害测报防治难度大
土传病害主要种类
• 土传病害是指病原体如真菌、细菌、线虫和病毒 随病残体生活在土壤中,条件适宜时从作物根部 或茎部侵害作物而引起的病害
作物抗病性;在作物生长中前期叶面喷施 功能性肥料。
选用抗病品种
• 这是防治各病害最经济有效的途径 • 尤其对于一些难于防治的病害更能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科学施肥
• 依据植物生理需求施肥,要施足生 物有机肥,中微量元素肥,菌肥, 避免偏施化肥或氮肥,增施磷钾肥 ,但要根据作物的需求适量施肥 (否则造成土壤板结)适时叶面喷 施功能性液体肥,防止植株早衰、 增强抗病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