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第四版(伍光和)名词解释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第4版)教材配套题库 章节题库(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章节题库绪论一、名词解释1.地理学答: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即只研究地球表层这一部分的人类环境。
地理学可分为三个主要组织水平和相应学科:研究整个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的,称为综合地理学;分别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为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经济地理学和综合人文地理学;分别研究上述三种环境中各要素的学科统称部门地理学,例如部门自然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和部门人文地理学。
2.综合自然地理学答:综合自然地理学是以各部门自然地理学为基础,综合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及各部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阐明这个环境整体的结构特点、形成机制、地域差异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3.自然环境答:自然环境是指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组成的综合体。
其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
自然环境根据其受人类社会干扰的程度不同,又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天然环境或原生自然环境,即那些只受人类间接或轻微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自然地理环境。
如极地、高山、大荒漠、大沼泽、热带雨林、某些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较少的海域等。
另一部分是人为环境或次生自然环境,即那些经受人类直接影响和长期作用之后,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地区。
人为环境的成因及其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于人类干扰的方式和强度,而其本身的演变和作用过程仍然受制于自然规律。
因此,无论是人为环境还是天然环境都属于自然地理环境。
4.经济环境答:经济环境是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利用改造后形成的生产力地域综合体,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城镇居民点等各种生产力实体的地域配置条件和结构状态。
生产力实体具有二重性,从自然属性来评价,这种地域特征属于人为环境;从技术经济角度考察,这种地域则属于经济环境或经济地理环境。
二、简答题什么是地理环境?答:地理环境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地球表层环境。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是由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相互重叠、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整体。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第四版)课后思考题答案+-+副本
第一章 地球1. 宇宙的天体分为哪几种?P5答:恒星、行星、卫星、流星、彗星、星云等。
2. 太阳系包含哪八大行星?可分为哪两组?P6答:地组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体积小,密度大,自转速度快,卫星数少)木组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体积大,密度小,自转速度快,卫星多)3. 度量天体距离的单位?P9 答:天文单位:14960×410千米,光年:94600×810千米。
4. 行星的运动特征。
P6答:(1)所有行星的轨道偏心率都很小,近乎圆形(2)各行星轨道面都近似位于一个平面上对地球轨道面即黄道面的倾斜也都不大(3)所有行星都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除金星和天王星外其余行星自转也自西向东(4)除天王星外其余行星的赤道面对轨道面的倾斜都比较小(5)绝大多数卫星的轨道都近似圆形,其轨道面与母星轨道面也比较接近(6)绝大多数卫星包括土星环内,公转方向均与母星公转方向相同5. 简述地球自转的意义。
P15-16答:①地球自转决定了昼夜的更替,并使地表各种过程具有一昼夜的节奏;(节奏)②由于地球自转的结果,所有在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发生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则向左偏;(偏移)③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时差)④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地球体发生弹性变形,在洋面上则表现为潮汐。
而地球自转又使潮汐变为方向与之相反的潮汐波,并反过来对它起阻碍作用;(潮汐)⑤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例如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大陆漂移、地震、潮汐摩擦、洋流等现象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地球自转的影响;(流体运动)⑥当地球自转加快时,离心力把海水抛向赤道,可以造成赤道和低纬区的海面上升,而中高纬度区海面则相应下降。
6.什么是黄赤交角?其地理意义?P17答:地球自转产生的赤道面与地球公转产生的黄道面之间的夹角为黄赤交角,为23度27分。
地理意义:(1)产生四季更替;(2)产生五带7.简述地球圈层构造,外圈层对自然环境的意义。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第4版)教材配套题库【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绪论一、名词解释1.部门自然地理学[首都师范大学2005研]答:部门自然地理学是自然地理学的分科,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包括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等。
它们以组成自然环境的某一要素为具体研究对象,着重研究这个要素的组成、结构、时空动态、分布特征和规律。
2.自然地理学[广西师范学院2004研]答: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学科。
其研究对象包括天然的和人为的自然地理环境,它具有一定组分和结构,分布于地球表层并构成一个地理圈。
自然地理学的分科主要涉及两个层次:研究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特征的称为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称为部门自然地理学。
它们包括该系统两级组织水平的研究。
二、简答题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试简述自然地理学的主要任务。
[北京师范大学2005研]答:(1)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天然的和人为的自然地理环境,它具有一定组分和结构,分布于地球表层并构成一个地理圈。
①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该“表层”是具有独特的物质结构状态和一定厚度的圈层,在地理文献中称为“地理圈”“地理壳”“景观壳”或“地球表层”。
②自然地理学研究人为的自然地理环境人类是干扰和控制自然地理系统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人类作用下,现代自然环境已经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许多地区在天然环境背景下变为人为环境。
人类活动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人类就受益于自然界,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就比较协调或和谐,一些自然资源就可得到不断更新;相反,资源就会受到破坏,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失调,人类必将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2)自然地理学的任务①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和动物界等)的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②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动态过程,从整体上阐明其变化发展规律;③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自然地理分区和土地类型划分,阐明各级自然区和各种土地类型的特征和开发利用方向;④参与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评价;⑤研究人为环境(受人类干扰、控制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特点、发展动向和存在问题,寻求合理利用和改造的途径及整治方法。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第四版第一章重点总结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第四版第一章重点总结-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一章地球1、地球和太阳的平均距离(14960×104km),即天文单位。
2、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94605×108km),即一个光年。
3、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体积小而平均密度大,自转速度慢,卫星数少,称为类地行星。
4、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体积大而平均密度小,自转速度快,卫星数多,称为类木行星。
5、太阳系中行星及其卫星绕太阳运动的基本特征?1)所有行星的轨道偏心率都很小,几乎都接近圆形。
2)各行星轨道面都近似地位于一个平面上,对地球轨道面即黄道面的倾斜也都不大。
3)所有行星都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除金星和天王星外,其余行星自转方向也自西向东,即与公转方向相同。
4)除天王星外,其余行星的赤道面对轨道面的倾斜都比较小。
5)绝大多数卫星的轨道都近似圆形,其轨道面与母星赤道面也较接近。
6)绝大多数卫星,包括土星环在内,公转方向均与母星公转方向相同。
6、行星是绕太阳系运动,自身不发光却能反射阳光的天体。
太阳系的行星须符合的3个条件:在绕太阳系运动的前提下,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的其他天体而成为其所在空间的最大天体。
具有足够大的质量,能够靠自身的引力使形状呈近似球形。
内部不发生核聚变反应。
7、矮行星是绕太阳系运动,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固体应力而使自己呈圆球状,但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的其他天体。
8、当月球阻挡阳光照射地球时,发生日食;当地球阻挡阳光照射月球时,发生月食。
9、地球沿着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太阳处在椭圆形轨道的一个焦点上。
每年1月初地球和太阳最接近,地球的这个距离称为近日点;7月初地球和太阳最接远,地球的这个距离称为远日点。
10、一日的定义,如果取春分点为标准,则春分点连续两次通过同一子午面的时间,叫做一恒星日。
如果取太阳为标准,则地球上同一地点连续两次通过地心和日心连线所需的时间,叫做一个太阳日。
地然地理--伍光和 整理笔记
绪论1、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即只研究地球表面这一部分的人类环境。
地球表面是指海陆表面上下具有一定厚度范围而不包括地球的高空和内部的地球表层。
在这个表层内存在着人类社会及其周围的各种事物,构成了具有独特地理结构和形式的地理环境。
2、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的环境整体。
经济环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由人类社会形成的一种地理环境。
它主要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利用改造后形成的生产力的地域综合体,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和城镇居民点等各种生产力实体的地域配置条件和结构状态。
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人口、社会、国家诸方面以及民族、民俗、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地域分布特征和组成结构关系,而且还涉及社会上各种人群对周围事物的心理感应和相应的社会行为。
3、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主要涉及两个基本层次:研究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特征的称为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的,称为部门自然地理学。
部门自然地理学是包括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学、地理土壤学、地植物学和动物地理学等的总称。
它们以组成自然环境的某一成分为具体对象,着重研究这个成分的组成、结构、时空动态特征和分布等特征和规律。
综合自然地理学以各部门自然地理学为基础,以综合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为特征,即着重研究整体各部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4、自然地理学任务:(1)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和动物界等)的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
(2)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动态过程,从整体上阐明它的变化发展规律。
(3)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自然地理分区和土地类型的划分,阐明各级自然区和各种土地类型的特征和开发、利用方向。
(4)参与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评价。
(5)研究人为环境的变化特点、发展动向和存在问题,寻求更合理的利用和改造的途径以及整治的方法。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笔记整理笔记
自然天理教条记之阳早格格创做(一):天球自转的天理意思天球转爆收的自然局里是多圆里的1:爆收了昼夜更替的局里,并使天表个华夏成具备一昼夜的节奏2:由于自转,爆收了天球自转偏偏背力3:制成天球上共一时刻,分歧经度的场合有分歧的场合时4:天体引力爆收潮汐,由于自转,好同的潮汐又阻拦它的疏通. 5:天球真足的自转,共它的局部疏通也有稀切的闭系.不妨效率大陆漂移、天震、潮汐摩揩、洋流等. 别的,自转爆收的离心力,也是效率天球形状的本果.(二):天球公转的意思1:昼夜少短的变更:昼夜的少短,视朝昏圈分隔纬线的情况而定.普遍情形下,纬线被朝昏圈分隔成二部分:位于昼半球的部分喊昼弧;位于夜半球的部分喊夜弧.昼弧战夜弧的弧少,决断该天的昼少战夜少.由于黄赤接角的存留,使太阳曲射面爆收北北移动,果此,除了正在赤讲战秋秋分日中,各天的昼弧战夜弧皆不等少. 2:正午太阳下度的变更太阳下度,是指太阳对付于天仄的下度角.它正在很大程度上决断大天大概得太阳热能的几.太阳下度最大的时间,大天上得热最多(光束里积、道路短). 3:四季由于黄赤接角的存留战天球的公转,制成天球上各天昼夜少短战正午太阳下度的变更,一年分成秋夏秋冬四季.季节变更是半球性的局里,北北二个半球不共事光临的共一季节,而经常相互好同.那是果为效率季节变更的二个主要的果素:昼夜少短战正午太阳下度的变更是半球性的.那二个果素效率天球所得太阳热量正在北北二个半球之间的调配.(三)、天球表面的基础个性1.太阳辐射集结分集于天表,太阳能的转移亦主要正在天表举止.2.固态、液态、气态物量共时并存于天表,三相物量相互转移,产死多种百般的物量系统.3.天球表面具备其特有的、由其自己死少产死的物量战局里.4.相互渗透的天表各圈层之间,举止着搀纯的物量、能量接换战循环.5.天球表面存留着搀纯的里里分同.6.天球表面是人类社会爆收、死少的环境,正在人类的介进下,使其变得越收搀纯. 纵然随着科教技能的死少,人类已有大概潜进深海大概降下至宇宙空间,然而天表仍旧是人类活动的基础场合. 二:大气环流(一):寰球环流1:寰球气压戴当气氛由赤讲上空流背极天时,启初受天转偏偏背力效率很小,基础上按气压梯度力目标沿经圈疏通.往后,随纬度删下偏偏转力加大,气流渐渐具备西风的身分,至纬度20°—30°,天转偏偏背力与气压梯度力大概仄稳,气流疏通目标大概与纬圈仄止,不可能背极天疏通.然而是,上空不竭有气氛去补充,正在此散集的气氛必定做下重疏通,以致近大天层气氛稀度删大,产死能源下压戴,那便是副热戴下压戴.副热戴下压戴与极天下压区之间是一相对付的矮压戴,称为副极天矮压戴.那样,寰球近大天气层便产死了赤讲矮压戴、副热戴下压戴、副极天矮压戴、极天下压区. 2:止星风系不思量海陆战天形的效率,大天衰止风的寰球型式称为止星风系.P126. 3:经背环流假设天球不自转,天表匀称.那样产死一个间接热力环流圈.P127. (二)季风环流大陆战海洋之间的广大天区,以一年为周期、随着季节变更而目标好同的风系,称为季风.季风是海陆之间季风环流的简称.是由大尺度的海洋战大陆之间的热力好别产死的大范畴热力环流. (三)局天环流:由于局部环境比圆天形起伏、天表受热不均等引起的小范畴气流,称为局天环流. 1:海陆风:海陆风也是由于海陆热力好别引起的,然而效率范畴限制于内天,风背变换以一天为周期.黑日,大陆删温比海里快,陆里气温下于海里,果而产死热力环流.下层风由海里吹背大陆,喊海风,表层则有反背气流.夜间,大陆降温快,大天热却,而海里降温缓缓,海里气温下于陆里,海岸战附近海里间产死与黑日好同的热力环流,气流由大陆吹背海里,为陆风.陆海风的变换时间果天区战天气条件而分歧.普遍道去,陆风正在上午转为海风,13—15时海风最衰,日出此后,海风渐渐减强并转为陆风.阳天,海风要推早退中午前后才出现. 2:山谷风正在山天天区,日出此后山坡受热,其上气氛删温很快,而山谷中共一下度上的气氛,由于距大天较近,删温较缓,果而爆收由山谷指背山坡的气压梯度力,风由山谷吹背山坡,那便是谷风.夜间,山坡辐射热却,气温降矮很快,而谷中共一下度的气氛热却较缓,果而产死与黑日好同的热力环流,下层风由山坡吹背山谷,那便是山风. 正在山天天区,只消大范畴气压场气压梯度比较小,便能出现山谷风局里.正在仄本与下本相接天区.由于下本边沿大天气温与仄本上空共下度上的气温好别,也会出现类似山谷风局里. 3:燃风气流受山天阻挡志愿抬降,气氛热却,火汽凝结;气流越山之后逆坡下重,此时气氛中火汽含量大为缩小,下重气流按搞绝热递减率删温,以致背风坡气温比迎风坡共一下度气温为下,进而产死相对付搞而热的风,那便是燃风.二:气候产死效率果素p143 (厄我僧若)重面包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天理果子(海陆分集、洋流、天形).1.辐射果素天表热能的支支情景是产死气候的基础果素.而太阳辐射是受纬度约束的,太阳辐射果素,不妨道便是纬度果素.2.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正在气候产死历程中具备要害的意思.它安排了热能果纬度分集不均而使好别减小.通过气流的疏通,还共时举止火分的输支.我国大部分天区浮现的冬季搞燥、夏季多雨,便是正在一定的大气环流条件下爆收的. 比圆,赤讲戴,末年以降下气流占劣势,火汽根源充沛,气温下,所以赤讲戴的气候具备末年下温、下干的个性.副热戴,以下重气流为主,降火很少,越收是大陆里里大概大陆西岸,气候搞涝.由于所处的海陆位子分歧,衰止气流去背纷歧样,以致纬度相共,气候好别悬殊.第四章海洋战大陆火考查央供1、掌握寰球火循环战火量仄稳的基础个性2、掌握海火疏通基础程序战典型3、掌握河流、火系、河川径流的有闭观念及河流与天理环境的相互效率4、掌握天下火的有闭本量及天下火的典型5、掌握冰川及对付天理环境的效率A、掌握寰球火循环战火量仄稳的基础个性一:火分循环天球上的火本去不是处于停止状态的.海洋、大气战大陆的火,随时随天皆通过相变战疏通举止着连绝的大规模的接换.那种接换历程,便是火分循环.由于太阳辐射,海里战陆里火分挥收到空中.自海洋表面挥收的火分,间接降降海洋中,便产死海洋火分的内循环.当海洋上挥收的火分,被气流戴到大陆上空以雨雪形式降降到大天时,一部分通过挥收战蒸腾返回大气,一部分渗进天下产死土壤火大概潜火,另一部分产死径流汇进河流,最后仍注进海洋,那便是火分的海陆循环.内流区的火不克不迭通过河流间接流进海洋,它战海洋的火分接换比较少,果此,内流区的火分循环具备某种程度的独力性.然而它战天球上总的火分循环仍旧有通联.从内流区天表挥收战蒸腾的火分,可被气流携戴到海洋大概中流区上空降降,去自海洋大概中流区的气流,也可正在内流区产死降火.(一)洋流的观念战本量洋流即海流,是指海洋中具备相对付宁静的流速战流背的海火,从一个海区火仄天大概笔曲天背另一海区大规模的非周期性的疏通.(二)洋流分类按成果可分3类①风海流:是正在风力效率下产死的;②稀度流:是由于海火稀度分集不匀称引起的,当摩揩力不妨忽略不计时,稀度流又称天转流大概梯度流;③补偿流:是由于海火从一个海区洪量流出,而另一个海区海火流去补充而产死的.(三)大洋表层环流模式:与衰止风系相符合,所产死的格局有以下个性:(1)以北北返回下压戴为核心产死反气旋型大洋环流;(2)以北半球中下纬海上矮压区为核心产死气旋型大洋环流;(3)北半球中下纬海区不气旋型大洋环流,而被西风漂流所代替;(4)正在北极大陆产死绕极环流;(5)北印度洋产死季风环流区. (一)径流的产死战集流历程1.停蓄阶段降火降到流域内一部分被动物截留,另一部分被土壤吸支,而后通过下渗,加进土壤战岩石孔隙中,产死天下火.所以降火初期不克不迭坐时爆收径流.降火举止到大于上述消耗时,便正在一些分别洼天停蓄起去.那种局里称为挖洼.2.漫流阶段降火举止到动物截留战挖洼皆已达到鼓战,降火量超出下渗量时,天表便启初出现沿天然坡背震动的细小火流,即坡里漫流.坡里漫流渐渐夸大范畴,并分别流背分歧的河槽里,喊漫流阶段.3.河槽集流阶段坡里漫流的火加进河讲中,沿河网背下游震动,使河流流量大为减少,喊搞河槽集流.那个阶段包罗雨火由坡里加进河网,末尾流出出心断里的所有历程,它是径流产死的最后关节.正在径流产死中常常将流域蓄渗历程,到产死大天汇流早期的历程,称为产流历程,坡天汇流与河网汇流合称为流域汇流历程.径流产死历程真量上是火正在流域的再调配与运止历程.产流历程中火以垂背运止为主,它形成降雨正在流域空间上的再调配历程.汇流历程中火以火仄侧背运止为主,火仄运止体制是形成降雨历程正在时程上再调配的历程.五、河流与天理环境的相互效率河流是天圆流域内自然天理总背景下的产品.河火是以分歧形态战通太过歧转移道路的降火为补给根源的.隐然,惟有加进河床的火量脚以脆持时常震动,即正在脚以补偿挥收战渗漏所制成的耗费时,才搞够产死河流.干润天区河网汇集,径流充沛而搞燥天区河网稠稀径流贫乏,道明河流的天理分集受着气候的庄重统制.本量上,河流的火文个性,包罗火源的补给形式及其比率,火位、流量及其季节变更,结冰与可及结冰期少短,等等,无一不受气候条件约束.比圆,降火量多鳏决断着径流补给根源的歉缺,挥收量大小反映着径流耗费的几,降火的时空分集、降火强度、降火核心位子及其移动目标效率着径流历程战洪峰流量,气温、风战鼓战好也果对付降火、挥收灵验率而对付径流间接起效率.果此不妨道,河流是气候的镜子. 除气候条件中,其余自然天理果素也对付径流爆收效率.如流域海拔下度、坡度战切割稀度间接效率着径流汇散条件;天表物量组成决断着径流下渗情景;植被则通过对付降火的截留效率径流;等等. 另一圆里,河流对付天理环境也有隐著的效率.河流是天球火分循环的一个要害的、不可缺少的关节,内陆河流把火分从下山输支到内陆盆天底部大概湖泊中,真止火分小循环;中流河把洪量火分由大陆戴进海洋,补充海火的挥收耗费,真止火分大循环.共时,热量战矿物量也随火分所有输支.北北背河流把温度较下的火支往下纬天区,大概者好同,对付流域气温皆具备安排效率.而固体物量的随河火迁移,则使天表的下处不竭夷仄易矮处不竭被充挖.所以河流既是山天景瞅的创制者,又是大小冲积仄本的奠基者,仍旧内陆战海洋盆天中盐类的汇集者. 荒原天区绝大普遍绿洲的产死与河流有稀切的通联.流进搞涝区的河流,不然而给何处戴去火分,而且使荒原河岸林战灌溉农业得以死少,进而产死了奄奄一息的绿洲景瞅. 河流对付于人类社会的死少也具备要害意思.它正在接通输支、灌溉、收电战火产职业等圆里皆为人类戴去了要害财产.天貌的成果(三)天表组成物量与天貌收育一:风化效率(风化)是指天壳表层岩石战矿物正在太阳辐射、大气、火及死物效率下,使物理本量战化教本量爆收变更,并产死新物量的历程.二:风化壳的观念(四)河流阶天本先河谷的谷底,由于河流下切侵害而相对付抬降到洪流位以上,呈阶梯状逆河谷分集于河谷二侧,即为河流阶天,简称阶天. 河流阶天的典型不妨根据分歧准则去区分,根据阶天的组成物量战结构,可分为三类:侵害阶天、散集阶天战基座阶天.1.侵害阶天多由基岩形成,不大概很罕见冲积物覆盖,所以又称石量阶天.侵害阶天多收育正在山区河谷中,由于当时火流流速大,侵害力强,所以很少重积.2.散集阶天阶天齐为河流冲积物所组成,正在河流中下游最为罕睹.它的产死历程,最先是河流侵害展宽谷天,共时爆收洪量散集,而后河流下蚀产死阶天,唯后期的切割深度,普遍不超出冲积层的薄度.3.基座阶天阶天上部由冲积物组成,下部为基岩的阶天称为基座阶天.它主假如由于后期河流下蚀深度超出了本冲积层的薄度,切至基岩里里而成的.那种阶天分集相称广大. 阶天产死的本果主要有构制疏通、海里变更战睦候变迁等.风沙天貌:(一)风沙效率风沙效率指气流沿天表震动时,对付大天物量的侵害、搬运战散集等历程.(二)风沙天貌的产死条件风沙天貌是风对付天表侵害、散集的截止.果此天表个性、风能源情景是风沙效率及产死风沙天貌的基础条件. (三)风沙天貌风沙天貌分为风蚀天貌微风积天貌二类. 海岸天貌:第六章土壤圈考查央供1、掌握土壤的含意及正在天理环境中的效率2、掌握土壤的物量组成战个性及组成物量间的相互效率3、掌握成土果素对付土壤产死的效率及土壤空间分集程序4、掌握土壤资材的合理利用战呵护A、掌握土壤的含意及正在天理环境中的效率1、土壤是覆盖正在天球大陆表面上不妨死少动物的疏紧层.土壤不然而具备自己爆收死少的履历,而且是一个从形态、物量组成、结媾战功能上不妨收会的物量真体,它被瞅做是一个独力的履历自然体.正在自然环境中,土壤是疏通着的物量、能量系统,它包罗物量、能量的输进、转移、迁移战传播历程,共时它又是一个启搁系统,与环境之间不竭天举止物量、能量的接换战转移.2、土壤是天理环境统一体中一个组成果素.土壤产死启初于有有肌体死少的大陆表面岩石风化物上,那些有肌体正在死命活动中,进一步收会了岩石,并从中吸支战集结必须的矿量养料,共时使大陆表层富裕动物营养元素战岩石所不的含氮有机化合物,所以土壤与岩石有真量的辨别.正在土壤的产死历程中土壤还与火圈、大气圈不竭举止物量、能量接换.土壤正在天理环境中经常处于大气圈、火圈、岩石圈、死物圈之间的界里上,而且成为它们相互效率的产品.它反过去又对付那些圈层爆收效率,于是土壤圈表示出以下几个圆里的功能.1.对付死物圈的效率支援战安排死物历程;提供动物死少的养分、火分与相宜的理化条件;决断自然植被的分集;土壤圈中的百般节制果素对付死物起不良的效率.2.对付大气圈的效率效率大气圈的化教组成、火分与热量仄稳;吸支氧气,释搁CO2、CH4、H2S、氮氧化物战氨气,那对付寰球大气变更有明隐的效率.3.对付火圈的效率效率降火正在大陆战火体的重新调配;效率元素的表死天球化教止为、火仄分同及火圈的化教组成.4.对付岩石圈的效率动做天球的“呵护层”,对付岩石圈具备一定的呵护效率,以缩小其遭受百般中营力的益害. 由于土壤圈所处的特殊职位,它成为天球上死物与非死物爆收热烈接互效率的基天.土壤圈内的百般土壤典型、个性与本量,皆是往日战目前大气、岩石,火战死物圈相互效率的记录与反映,它们对付钻研土壤圈正在自然与人为效率效率下的变更与死少具备要害意思.B、掌握土壤的物量组成战个性及组成物量间的相互效率一:土壤物量组成土壤的组成是很搀纯的,总的去道,它是一种多相的分别体系.即由矿物量、有机量、火分战睦氛等四种分歧本量的物量,按分歧的摆设战比率推拢而成的.那些物量相互相互通联、相互约束天形成一个真足. (一)、土壤中的矿物组成土壤矿物量是土壤中最基础的组分,正在大普遍土壤中,其重量可占土壤固体物量总重量的90%以上,故被称为土壤的“骨架”.它主要由成土母量继启战死少而去的,而那母量又根源于岩石. 土壤矿物量按其本量战成果可分为本死矿物战次死矿物二类.前者是指母岩经板滞风化破碎而成的碎屑物量.绝大普遍是那些化教本量相对付宁静的矿物,如石英及其余碎粒.次死矿物是化教风化战成土效率中产死的矿物.种类很多. (二)、土壤有机量土壤有机量是指土壤中所有由动动物根源的物量的总称.它是土壤固体物量的一个组成部分.数量虽比矿物量少得多,然而它是组成土壤的要害物量前提,正在成土历程越收是肥力死少历程中起着极其要害的效率. 加进土壤中的有机量可分为二大类:一类为一般的有机量,包罗动动物的残体及其收会的中间产品,如蛋黑量、树脂、糖类、有机酸,等等.另一类为特殊有机量——腐殖量,它是由动动物残体通过微死物的效率,爆收搀纯的转移而成的有机胶体物量.为土壤中特有的次死有机物量. (三)、土壤火分土壤是由土粒战团散体形成的疏紧多孔体,颗粒之间存留大小不等的孔隙,它们是土壤火分战睦氛的通讲战贮存库.土壤火分战睦氛皆具备较大的震动性,而且相互之间所占的体积战数量是互相消少的.土壤火分是土壤要害的组成部分战肥力果素之一. (四)、土壤气氛是土壤孔隙中存留的百般气体混同物.主要去自于大气,组成战大气基本相似.然而是正在量上有所分歧.比圆二氧化碳比大气比重下,氧气含量比大气矮. 土壤火分战睦氛皆具备较大的震动性,而且相互之间所占的体积战数量是互相消少的. 二:土壤的个性1、基础个性战真量属性是具备肥力. 土壤肥力是指天然动物大概做物正在死少收育历程中,土壤能共时天战不竭天供应战安排所需的火分、养分、气氛战热量的本收.肥力的下矮与决于土体中火、肥、气、热四个肥力果素之间真足功能的协做程度,以及是可谦脚动物死少收育历程中止为个性的央供.2、土壤的另一个要害个性是,正在合理的经管管制之下,土壤的肥力不但不会果利用而耗益,反而会不竭得到改良. 所以土壤是属于一种永绝性的可革新的自然资材.好同,正在掠夺式的经管之下,则引起土壤肥力的出落,单位里积产量低重,以以致所有环境情景的逆转.果此,土壤虽是个永绝性的资材,如果不合理的利用战定背的培植,那个个性也会丧得的.为此必须格中重视土壤资材的合理利用战呵护问题.3、正在自然环境中,土壤是个相对付独力的亚系统,其里里举止着多种搀纯的物理、化教战死物的效率历程.共时,土壤也是个启搁系统,与周围环境之间不竭天举止着物量能量的接换战转移. 如本死矿物的收会战次死矿物的产死,土壤有机量的收会与合成,养分的释搁与汇集,土壤胶体的分别与凝结,土壤溶液的保蓄与流逝,土壤气氛的输进与输出,土壤热流量的删减,等等.果此,土壤与所有天理环境常处于一定的相互协做状态.B.B.讲库恰耶妇从土壤爆收教瞅面提出了土壤产死果素教道.他认为,土壤的爆收、死少与自然界的各成土果素皆有通联,即它是母量、气候、死物、天貌战时间等成土果素共共效率的产品. 一:成土果素正在土壤产死中的效率(一):土壤收育的母量果素1、土壤母量是岩石风化的产品,是产死土壤的物量前提.会效率成土历程的速度战目标战自然肥力.2、普遍土壤的属性继启了母量的个性.3、分歧母量对付土壤次死矿物也灵验率.4、分歧母量产死的土壤养分情景不相共.5、母量效率土壤的量天.6、正在一些土壤产死历程中,母量果素起到要害的效率. (二):土壤收育的气候果素气候对付土壤产死的效率主假如通过温度、降火、干度战挥收等果素而起效率,即火热条件及其动背的概括.1、气候统制着土壤产死的目标及其天理分集气候果素决断着成土历程的火热条件,间接效率到土壤中的火、气、热的情景战变更.气候不然而间接介进母量的风化战物量的淋溶历程,而更要害的是正在颇大程度上统制着动物战微死物的死少,效率土壤中有机量的汇集与收会,决断着养分物量的死物小循环的速率战规模.所以,气候是土壤产死战收育的要害果素,统制着土壤中物理、化教战死物等效率历程的总趋势.正在分歧气候条件下收育的土壤便有很大的好别.2、气候效率次死粘土矿物的产死,普遍情况下是降火量战温度的效率.3、气候效率岩石矿物风化强度.风化速度与温度有闭.4、气候效率土壤有机量的汇集战收会.也是温度与火分的效率.5、气候效率土壤微死物的数量战种类.6、土壤中物量的迁移是随着火分战热量的减少而普及的. (三):土壤收育的死物果素死物是促进土壤爆收死少的最活跃的果素.通过死物的循环,才搞把洪量的太阳能纳进成土历程,才搞使分别于岩石圈、火圈战大气圈的多种养分物量汇集于土壤之中,才搞使土壤具备肥力并使之不竭革新.果此,成土历程真量上便是母量正在一定条件下为死物不竭变革的历程.不死物的效率便不土壤的产死.越收是陆死动物与土壤相互之间具备一定的从属性. (四):土壤收育的天形果素天貌正在成土中的效率主要表示正在二圆里:一是天貌的组成物量即成土母量战岩石的本量对付成土的间接效率;另一是天貌的形态个性对付其余成土果素战土壤自己的物量战能量再调配的效率. (五):土壤收育的时间果素时间果素是有别于其余成土果素的一类特殊果素.本量上它便是一个强度果子,反映出土壤正在各成土条件的共共效率下所经历的阶段战效验.具备分歧年龄、分歧收育履历的土壤,应纳进分歧的土壤类型,并表示出分歧的土壤属性. 土壤的年龄常常可分千万于年龄与相对付年龄.从土壤启初产死时起曲至目前那段时间,称为其千万于年龄.相对付年龄则指土壤收育的某个阶段大概收育程度,可动做成土历程的强度及收育阶段更替速度的指标. (六):人类活动对付土壤产死的效率人类死产活动对付土壤。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第4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5章~第8章 【圣才出品】
第5章地貌一、名词解释1.风化壳答:风化壳是地球表层岩石风化与剥蚀后,由残留在原地覆盖于母岩表层的风化产物组成的壳层。
其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①有利于风化作用持续进行的气候、岩性和构造条件。
如高温多雨,温度差较大,岩石多节理、裂隙、构造破裂显著。
②有利于风化产物残留原地的地貌、植被、水文与水文地质条件。
地势起伏和缓较稳定,植被覆盖度高,地表流水侵蚀较弱,地下水流动显著且地下水位较低。
2.喀斯特地貌答: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
除溶蚀作用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其形成为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
由于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碳酸氢钙可溶于水,因此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形成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研究在理论和生产实践上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喀斯特地区的奇峰异洞、明暗相间的河流、清澈的喀斯特泉等,是很好的旅游资源。
3.熔岩地貌答:熔岩地貌是岩浆从地壳断裂溢出、沿地面流动冷却形成的各种地形,如熔岩丘、熔岩垅岗、熔岩盖、熔岩隧道和熔岩堰塞湖。
熔岩地貌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熔岩隧道和熔岩堰塞湖:熔岩隧道是熔岩内部的窄长通道,熔岩表面冷却很快,当熔岩流还在流动时,熔岩外表已固结成壳,由于凝固的熔岩导热性非常小,熔岩流内部能长久地保持高温,使熔岩里未凝固的液体熔岩流到较低部位,于是在熔岩内形成空洞,成为熔岩隧道,熔岩隧道顶部崩坍后,熔岩表面就可能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凹陷;熔岩堰塞湖是熔岩流到河谷内,阻塞河道使上游河谷积水成湖,如中国牡丹江上游的镜泊湖。
4.风化作用答: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
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三种类型:①物理风化作用是指岩石只发生机械破碎而化学成分未改变的风化作用,其结果是形成各种碎屑物质;②化学风化作用指岩石在大气、水与生物作用下发生分解进而形成化学组成与性质不同的新物质的过程;③生物的作用是指在生物参与岩石的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发生分解的风化作用。
最新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第四版 第五章 重点总结资料
第五章地貌1、地貌动力有内动力和外动力之分前者指地球内能所产生的作用力,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与地震。
后者则指太阳辐射能通过大气、水和生物作用并以风化作用、流水作用、风力作用和波浪作用等形式表现的力。
2、地貌成因?1)构造运动。
构造运动造成地球表面的巨大起伏,是形成地表宏观地貌特征的决定性因素。
2)气候因素。
冰川气候地貌形态尖锐,冰缘气候地貌起伏较小,温湿气候地貌剖面轮廓和缓,湿热气候地貌多夷平面,干旱气候地貌除残山外,一般无太大高度差。
3)岩性。
坚硬和胶结良好的岩石常形成山岭和峭壁;松软岩石形成低丘、缓岗;软硬相间分布的岩石,水平方向上常导致河谷盆地相间分布,在垂直方向上形成陡缓更替的阶状山坡。
4)生物。
植物的根劈作用、动物挖掘洞穴使岩石发生机械风化,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使岩石发生生物化学风化。
5)人类活动。
一是通过改变地貌发育条件加速或延缓某种地貌过程,二是直接干预地貌过程,甚至改变地貌发育方向。
3、基本地貌类型可分为山地和平原。
4、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1)导致地表热量的重新分配和温度分布状况复杂化,山地阳坡和阴坡温度不相同2)改变降水量分布格局,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差异大3)对生物界产生影响,生物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4)对自然界地域分异产生影响5)对土地类型分化产生影响5、地表岩石与矿物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参与下理化性质发生变化,颗粒细化、矿物成分改变,从而形成新物质的过程,称为风化过程或风化作用。
6、风化作用的类型?1)物理风化,又称机械风化或崩解,指岩石由整体破裂为碎屑,裂隙、孔隙和比面积增加,物理性质发生显著变化而化学性质不变的过程。
2)化学风化,发生水化、水解、溶解和氧化作用。
气候炎热潮湿及水溶性呈酸性等条件有利于化学风化。
水化作用——指岩石矿物吸收水分后转变为含水矿物,体积膨胀,硬度降低,抵抗能力削弱并对周围岩石产生压力。
例CaSO4+2H2O→CaSO4·2H2O。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期末复习
1. 名词:日食与月食,恒星日与太阳日,科里奥利力,太阳高度角,地壳,海沟与岛屿,慧星,莫霍面1、环境——是相对主体而言的。
那些围绕着主体、占据一定空间、构成主体存在条件的诸种物质实体或社会因素,就是该主体事物的环境。
2、地理学——就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
3、地理环境——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
是由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相互重叠、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整体。
4、超外圈(或磁层、磁圈)——向外扩展到外围空间的磁力线所构成的地球外部磁场。
5、外圈(或大气圈)——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大量气体集聚在地球周围所形成的包层,自上而下分为散逸层(扩散层)、电离层(暖层)、中间层(高空对流层)、平流层、对流层。
6、地球表层——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交错重叠、互相渗透的复杂综合体。
7、不连续面——地震学家把对地球深处地震波传波速度发生急剧变化的地方。
8、莫霍洛维奇面或M界面——地壳与地幔之间的不连续面(或间断面)。
1909年由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发现。
9、康拉德面——地壳硅铝层与硅镁层之间的不连续面(或间断面)。
由地震学家康拉德发现。
10、古登堡面——地幔与地核之间的不连续面(或间断面)。
1914年由美国地震学家古登堡发现。
11、莱曼面——内、外地核之间的不连续面(或间断面)。
1936年由丹麦地震学家莱曼女士发现。
12、上下成层的组合形式——在高空和地球深部的地圈,其层内理化性质较为一致,圈层之间的关系较为简单,表现为上下成层的组合形式。
13、相互交织的组合形式——在海陆表面附近的大气圈(下部)、水圈、岩石圈(上部)和生物圈则表现为相互交织的组合形式。
14、自然地理要素——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庞大的物质系统。
其组成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种物质以及在能量支配下物质运动所构成的各种动态体系,即自然地理要素。
15、部门自然地理学——研究组成自然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16、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的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
1、向源侵蚀(溯源侵蚀):是指线状水流向分水岭方向的侵蚀。
它是河流下切侵蚀作用的结果,是河床、谷地不断的向源头方向伸长。
2、埃克曼螺线:把北半球摩擦层中不同高度上风的向量投影到同一水平面上,可得到一条风向风速随高度变化的螺旋曲线,称为埃克曼螺线。
3、径流模数: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产出的水量。
4、林德曼10%定律:美国学者林德曼在研究淡水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时发现,在次级生产过程中,后一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大约只有前一营养级能量的10%,大约90%的能量损失了。
5、变质岩: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矿物成分、化学结构与构造的变化,统称为变质作用,其形成的岩石即为变质岩。
6、气温的日较差:一天之内,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
7、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
8、洪积扇:干旱半干旱区的季节性或突发性洪流在河流出山口因比降突减、水流分散、水量减少而形成的扇形堆积地貌。
9、建群种:优势种中的最优势者,即盖度最大,占有最大空间,因而在建造群落和改造环境方面作用最突出的生物种。
10、露点温度:湿空气等压降温达到饱和的温度。
11、纬线:所有与地轴垂直的面,都和地表相交而成的圆。
12、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13、大气污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
14、河网密度:流域中干支流总长度和流域面积之比。
15、沉积岩:由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和有机质等疏松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
16、生存条件: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所不可缺少的那些因子叫做生存条件。
17、土壤质地:土壤是由大小不同的土粒按不同的比例组合而成的,这些不同的粒级混合在一起表现出的土壤粗细状况,称土壤机械组成或土壤质地。
18、干洁空气:通常把除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
19、土壤分布的地带性规律:是指广域土壤与大气和生物条件相适应的分布规律。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第4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第四部分模拟试题说明:本部分参照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第4版)教材,根据各高校历年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及热门考点,精心编写了考前模拟试题,并提供详尽、标准的解答。
学员既可以通过模拟试题的练习,来检测该考试科目的学习效果,又可以用来评估自己的应试能力。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第4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0分)1.回归年答:回归年是指地球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平均时间间隔,年长为365d5h48min46s。
即平太阳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又称为太阳年。
2.地幔答:地幔是莫霍面以下,深度为35~2900km的圈层。
地幔体积占地球的82.36%,质量占67.8%,平均密度3.8~5.69/cm3。
地幔分上下两层,上地幔深35~1000km,主要由橄榄岩质的超基性岩石构成,下地幔深1000~2900km,其下界为以美国地球物理学家姓氏命名的古登堡面。
其组成物质除硅酸盐、金属氧化物及硫化物外,显著特点是铁、镍物质大量增加。
地幔的压力和温度都大大高于地壳,上地幔约有212.8×108Pa,温度为400~3000℃;下地幔则有1519.9×106Pa,1850~4400℃。
3.水平构造答:水平构造是指水平岩层虽经垂直运动而未发生褶皱,仍保持水平或近似水平产状者。
在未受切割情况下,同一岩层形成高原面或平原面,受到切割而顶部岩层较坚硬时,则形成桌状台地、平顶山或方山。
软硬岩层相间时形成层状山丘或构造阶地。
我国中新生界红色砂砾岩产状平缓,遭受侵蚀后常形成顶平、坡陡、麓缓形状奇特而多样化的丹霞地貌。
不仅东部地区,中西部也同样发育此类地貌。
4.对流层答:对流层是大气的最底层,以空气垂直运动旺盛为典型特点。
平均高度为11km,在热带地区为15~18km,中纬度10~12km,两极附近为8~9km。
由于此层直接毗连地表,在地表和大气的热交换影响下,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平均每升高100m下降0.65℃。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第四版-第五章-重点总结
第五章地貌1、地貌动力有内动力和外动力之分前者指地球内能所产生的作用力,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与地震.后者则指太阳辐射能通过大气、水和生物作用并以风化作用、流水作用、风力作用和波浪作用等形式表现的力。
2、地貌成因?1)构造运动。
构造运动造成地球表面的巨大起伏,是形成地表宏观地貌特征的决定性因素.2)气候因素。
冰川气候地貌形态尖锐,冰缘气候地貌起伏较小,温湿气候地貌剖面轮廓和缓,湿热气候地貌多夷平面,干旱气候地貌除残山外,一般无太大高度差.3)岩性。
坚硬和胶结良好的岩石常形成山岭和峭壁;松软岩石形成低丘、缓岗;软硬相间分布的岩石,水平方向上常导致河谷盆地相间分布,在垂直方向上形成陡缓更替的阶状山坡。
4)生物。
植物的根劈作用、动物挖掘洞穴使岩石发生机械风化,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使岩石发生生物化学风化。
5)人类活动.一是通过改变地貌发育条件加速或延缓某种地貌过程,二是直接干预地貌过程,甚至改变地貌发育方向。
3、基本地貌类型可分为山地和平原。
4、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1)导致地表热量的重新分配和温度分布状况复杂化,山地阳坡和阴坡温度不相同2)改变降水量分布格局,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差异大3)对生物界产生影响,生物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4)对自然界地域分异产生影响5)对土地类型分化产生影响5、地表岩石与矿物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参与下理化性质发生变化,颗粒细化、矿物成分改变,从而形成新物质的过程,称为风化过程或风化作用.6、风化作用的类型?1)物理风化,又称机械风化或崩解,指岩石由整体破裂为碎屑,裂隙、孔隙和比面积增加,物理性质发生显著变化而化学性质不变的过程。
2)化学风化,发生水化、水解、溶解和氧化作用。
气候炎热潮湿及水溶性呈酸性等条件有利于化学风化。
水化作用——指岩石矿物吸收水分后转变为含水矿物,体积膨胀,硬度降低,抵抗能力削弱并对周围岩石产生压力。
例CaSO4+2H2O→CaSO4·2H2O。
自然地理 伍光和 重点知识要点
概述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目的与意义:1、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自然地理学是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区域特征、区域分异及其发生发展过程与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的。
或者说,自然地理学是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系统的区域特征与空间分布、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的。
2、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1)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及其区域分布规律。
(2)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成因与变化规律。
(3)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系统的运行机制(物质循环、能量转换、信息传输)。
(4)人类与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5)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评估、预测、规划、管理、优化、调控。
3、自然地理学研究的目的与意义:通过对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评估、预测、规划、管理、优化、调控,达到保护环境、合理利用环境、与环境协调共处,从而保障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自然地理学的性质1)综合性:综合性是指自然地理学多学科交叉、多要素融合的特性。
2)区域性:区域性是地理学的本质特性,区域特征、区域联系与区域分异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
3)环境性:人类生存环境是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与内容。
4)系统性:地球表层环境就是一个系统,可以称之为地球表层系统。
系统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与结构功能性。
自然地理学的定义:自然地理学就是用系统的、综合的、区域联系的观点与方法,去审视与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区域分异特征、形成与变化规律,从而对其进行评估、预测、规划、管理、优化、调控的学科。
自然地理学与地球表层系统的关系: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可将地球作为一个巨大的系统—地球系统,将研究地球系统的科学称之为地球系统科学。
地球系统又可划分为地球层系统与地球内部系统,地球表层系统又可划分为地表自然系统与地表人文系统。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表自然系统的核心学科。
自然地理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地球表层自然系统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相互作用而构成的。
自然地理学伍光和名词解释考研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宇宙 天体天体 黄赤交角黄赤交角 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 恒星日恒星日 太阳日太阳日 恒星年恒星年 回归年 岁差岁差 章动 极移极移 纬线 纬度纬度 经线 经度经度 大陆岛大陆岛 火山岛 珊瑚岛珊瑚岛 2、地壳 克拉克值克拉克值 矿物矿物 岩石岩石 解理解理 断口断口 岩浆岩岩浆岩 沉积岩沉积岩 层理层理 变质作用与变质岩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动力变动力变质作用 接触热变质作用接触热变质作用 接触交代变质作用接触交代变质作用 围岩的交代作用围岩的交代作用 区域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 构造运动构造运动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垂直运动 沉积构造沉积构造 地槽型建造地槽型建造 过渡型建造过渡型建造 整合整合 假整合假整合 不整合不整合 侵入接触侵入接触 侵入侵入体的沉积接触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 水平构造水平构造 丹霞地貌丹霞地貌 倾斜构造倾斜构造 单面山单面山 褶皱构造褶皱构造 断裂构造断裂构造 火山火山喷发 地震地震 板块板块 大洋中脊大洋中脊 地缝合线地缝合线 地质年代地质年代 相对年代法相对年代法相对年代法 绝对年代法绝对年代法3、大气气溶胶、大气气溶胶 大气成分 干洁空气干洁空气 大气常数大气常数 温室效应温室效应 对流层对流层 辐射平衡辐射平衡 气温日较差气温日较差 气温年较差 水平温度梯度水平温度梯度 气温直减率气温直减率 水汽压水汽压 饱和水汽压饱和水汽压 绝对湿度绝对湿度 相对湿度相对湿度 露点温露点温度 露霜露霜 雾凇雾凇 雨凇雨凇 辐射雾辐射雾 平流雾平流雾 蒸汽雾蒸汽雾 上坡雾上坡雾 锋面雾锋面雾 积状云积状云 层状云层状云 波状云波状云 冰晶冰晶效应 对流雨对流雨 地形雨地形雨 锋面雨锋面雨 台风雨台风雨 降水强度降水强度 降水量降水量 降水变率降水变率 湿润系数湿润系数 水平气压梯水平气压梯度 摩擦力摩擦力 惯性离心力惯性离心力 摩擦层摩擦层 地转风地转风 梯度风梯度风 热成风热成风 埃克曼螺线埃克曼螺线 大气环流大气环流 行星风行星风系 信风信风 季风季风 局地环流局地环流 海陆风海陆风 山谷风山谷风 焚风焚风 气团气团 锋 气旋气旋 反气旋反气旋 气候气候 厄尔尼诺厄尔尼诺 沃克沃克环流 南方涛动南方涛动 南方涛动指数南方涛动指数 ENSO 降水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强度太阳辐射强度 大气辐射大气辐射 径流径流 土地土地退化退化4、水分循环 水圈水圈 洋 海 内海内海 边缘海边缘海 外海外海 岛间海岛间海 海水盐度海水盐度 海水氯度海水氯度 潮汐 潮流潮流 回转回转流 往复流往复流 波浪波浪 波浪的辐射波浪的辐射 沿岸流沿岸流 洋流洋流 摩擦深度摩擦深度 风海流风海流 倾斜流倾斜流 密度流密度流 水团水团 河流 水系 流域流域 流域面积流域面积 河网密度河网密度 水位水位水位 平均水位 相应水位相应水位 流速流速 流量流量 薛齐公式薛齐公式 满宁满宁公式 巴甫洛夫公式巴甫洛夫公式 径流总量径流总量 径流模数径流模数 径流深度径流深度 径流变率径流变率 径流系数径流系数 河流的年正常径流河流的年正常径流量 湖泊湖泊 定振波定振波 沼泽沼泽 地下水地下水地下水 总矿化度 硬度硬度 溶水性溶水性 容水度容水度 持水性持水性 持水度持水度 给水性给水性给水性 透水性 地下水的动态地下水的动态 线性渗透定律线性渗透定律 非线性渗透定律非线性渗透定律 饱水带饱水带 包气带包气带 潜水面潜水面 潜水潜水潜水 潜水湖 潜水流潜水流 承压水承压水 冰川冰川 成冰作用成冰作用 雪线雪线 5、地貌 山地山地 平原平原 风化过程风化过程 物理风化物理风化 化学风化化学风化 水化作用水化作用 水解作用水解作用 溶解作用溶解作用 风化产风化产物 风化壳风化壳 块体运动块体运动 崩落崩落 滑落滑落 蠕动蠕动 倒石堆倒石堆 流水地貌流水地貌 流水的侵蚀作用流水的侵蚀作用 溯源侵蚀溯源侵蚀 流水流水的搬运作用 流水的堆积作用流水的堆积作用 坡积裙坡积裙 沟谷地貌沟谷地貌 泥石流泥石流 河谷河谷 侵蚀基准面侵蚀基准面 河漫滩河漫滩 牛轭牛轭湖 离堆山离堆山 河口三角洲河口三角洲 洪积扇洪积扇 河流阶地河流阶地 河流袭夺河流袭夺 准平原准平原 山麓面山麓面 喀斯特作用喀斯特作用 喀斯特地喀斯特地貌 冰川作用冰川作用 冰川地貌冰川地貌 冰斗冰斗 羊背石羊背石 终渍堤终渍堤 纹泥纹泥 鼓丘鼓丘 冰水扇冰水扇 冰砾皋(阶地)冰砾皋(阶地)冰砾皋(阶地) 锅穴 蛇形丘 冰面地貌冰面地貌 冻土冻土 冰融作用冰融作用 石海石海 石河石河石河 石环 冻胀丘冻胀丘 热融地貌热融地貌 热融滑塌热融滑塌 热融沉陷热融沉陷 冰锥冰锥 风沙作用风沙作用 风蚀作用风蚀作用 风的搬运作用风的搬运作用 风积风积作用 风棱风棱 风蚀柱风蚀柱 风蚀蘑菇风蚀蘑菇 雅丹地貌雅丹地貌 横向沙丘横向沙丘 纵向沙丘纵向沙丘 黄土黄土 海岸带海岸带 海蚀作用海蚀作用 海蚀海蚀穴 海蚀崖海蚀崖 海蚀拱桥海蚀拱桥 海蚀柱海蚀柱 海蚀台海蚀台 海积作用海积作用 中立带中立带 泻湖泻湖 大陆架大陆架 大陆坡大陆坡大陆坡 6、土壤 土壤肥力土壤肥力 土壤形态土壤形态 土壤剖面土壤剖面 土层土层 土壤颜色土壤颜色 土壤质地土壤质地 土壤结构土壤结构 松紧度松紧度 孔隙 土壤干湿度土壤干湿度 新生体新生体 侵入体侵入体 土壤矿物质土壤矿物质 原生矿物原生矿物 次生矿物次生矿物 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 矿质化过矿质化过程 腐殖化过程腐殖化过程 土壤的水分平衡土壤的水分平衡 吸湿水吸湿水 毛管水毛管水 重力水重力水 土壤的机械组成土壤的机械组成 土壤胶体土壤胶体 土壤土壤溶液 土壤缓冲性土壤缓冲性 母质母质 土壤年龄土壤年龄 绝对年龄绝对年龄 相对土壤年龄相对土壤年龄 诊断层诊断层 诊断特征诊断特征 土壤分布的土壤分布的地带性规律 土壤的纬度地带性土壤的纬度地带性 土壤的干湿度地带性土壤的干湿度地带性 土壤的垂直地带性土壤的垂直地带性 土壤的垂直带土壤的垂直带谱 基带基带 建谱土带建谱土带 土壤的分布地域性规律土壤的分布地域性规律 土壤资源土壤资源土壤资源 7、生物圈 物种物种 生态学生态学 环境环境 生态因子生态因子 生存条件生存条件 限制因子限制因子 生态幅生态幅 光周期现象光周期现象 贝格曼定贝格曼定律 阿伦定律阿伦定律 旗形树冠旗形树冠 竞争竞争 竞争排斥原理竞争排斥原理 寄生寄生 捕食作用捕食作用 原始合作原始合作 共生互利共生互利 生物适生物适应 趋同适应趋同适应 趋异适应趋异适应 生态型生态型 K 选择K 对策者 R 选择R 选择者 种群种群 种群的数量与大种群的数量与大小 种群的密度种群的密度 单体生物单体生物 构件生物构件生物 出生率出生率 种群增长种群增长 领域领域 生物群落生物群落 群落群落 植物群落植物群落 边缘效应 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 生态位生态位 优势种优势种 建群种建群种 生活型生活型 群落的垂直结构群落的垂直结构 群落环境群落环境 季相季相 演替 原生演替原生演替 次生演替次生演替 进展演替进展演替 逆行演替逆行演替 演替顶级演替顶级 气候顶级气候顶级 群落分类群落分类 植被型植被型 群系 群丛群丛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 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 生产者生产者 消费者消费者 分解者分解者 食物链食物链 食物网食物网 营养级营养级 生物的放生物的放大作用 初级生产者初级生产者 生物量生物量 现存量现存量 次级生产者次级生产者 生态金字塔生态金字塔 林德曼定律林德曼定律 生态平衡生态平衡 水域水域生态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 生态农业生态农业 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生物圈生物圈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 物种多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就地保护就地保护 迁地保护迁地保护 离体保护离体保护 8、地理系统 稳态稳态 耗散结构耗散结构 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区划自然区划 土地土地 土地评价土地评价土地评价 第八章第八章1、地带性分异规律、地带性分异规律2、非地带性规律、非地带性规律3、地域分异的尺度、地域分异的尺度4、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5、自然区划的原则、自然区划的原则6、自然区划的方法、自然区划的方法7、土地分类、土地分类8、土地分级、土地分级9、土地评价、土地评价10、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什么是可持续发展11、试利用人地关系原理阐述从资源与环境角度实现可持续发展、试利用人地关系原理阐述从资源与环境角度实现可持续发展12、中国自然界的基本特征、中国自然界的基本特征。
版自然地理学第四版名词解释
自然地理学(第四版)名词解说1、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即只研究地球表层这一部分的人类环境。
2、地球表层是指海陆表面上下拥有必定厚度范围,而不包含地球高空和内部的地球表层。
3、自然环境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向的自然界各样物质和能量构成,拥有地理结构特点并受自然规律控制。
4、经济环境是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利用改造后形成的生产力地区综合体,包含工业、农业、交通、城镇居民点等各样生产力实体的地区配置和结构状态。
5、社会文化环境包含人口、社会、国家、民族、风俗、语言、文化等地区散布特点和构成结构,还波及各样人群对四周事物的心理感觉和相应的社会行为。
6、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含天然的和人为的自然地理环境,它拥有必定组分和结构,散布于地球表层并构成一个地理圈。
7、天系统统是指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环绕质心环绕的系统。
8、天文单位即地球和太阳的均匀距离( 14960*10000km)。
9、行星是绕太阳系运动,自己不发光却能反射阳光的天体。
10、矮行星是指环绕太阳运动,自己引力足以战胜其固体应力而使自己呈圆球状,但不可以清除其轨道邻近其余物体的天体。
11、大地水平面是大地丈量中所谓的地球形状,是指一种以均匀海平面表示的光滑关闭曲面。
12、岁差:月球和太阳对地球引力产生的力矩使地球赤道面向黄道面趋近。
因为地球不停自传,依照陀螺运动原理,自转轴必定绕黄道轴旋进,而黄赤交角保持不变,当地球自转轴旋进时,春分点西移,故地球自转不到一周即可两次经过春分点。
这就是岁差。
13、章动:月球每个月两次经过地球赤道面,这就在地球旋进的均匀地点上附带了一个短周期摇动,使地球自转轴在空间扫过的轨迹成为荷叶边形的锥面,而不是一般的圆锥面。
附带在圆上的这类短周期摇动叫做章动。
14、极移:因为地球质量散布不均,真实的极点地点常常发生变化,所以自转轴又将环绕新极点旋转,这类现象就是极移,实质上也就是地球的自由章动即钱德勒章动。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第四版 第三章 重点总结
第三章大气圈与气候系统1、通常把除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
它是地球大气的主体,主要成分是氮、氧、氩、二氧化碳。
2、只要发生在最大高度上的某种现象与地面气候有关,便可定义这个高度为大气上界。
3、从观测高度到大气上界单位面积上(横截面积1cm2)垂直空气柱的质量为大气压强,简称气压。
气象学把温度为0℃、维度为45°的海平面气压作为标准大气压,称为1个大气压,相当于1.01Kpa。
根据各地同一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值,在地图上用等压线绘出高、低气压的分布区域,就是水平气压场。
气压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地面暖区气压常比周围低,而高空气压往往比同高度的临区高。
4、按照温度和运动情况,大气圈可以分为5层。
5、表示太阳辐射强弱的物理量,即单位时间内垂直投射在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称为太阳辐射强度。
6、在日地平均距离(D=1.496×108km)上,大气顶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上每分钟接受的太阳辐射称为太阳常数。
7、大气获得能量的具体结构为?1)对太阳辐射的直接吸收。
大气中吸收太阳辐射的物质主要是臭氧、水汽和液态水,占大气体积99%以上的氮和氧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微弱。
2)对地面辐射的吸收。
地表吸收了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能的50%,变成热能使本身温度升高,而后再以大于3um的长波(红外)向外辐射。
地面长波辐射几乎全被近地面40-50m 厚的大气层所吸收。
3)潜热输送。
海面和陆面的水分蒸发使地面热量输送到大气中。
4)感热输送。
陆面、水面温度与底层大气温度并不相等,因此地表和大气间便由感热交换产生能量输送。
8、大气获得热能后依据本身温度向外辐射,称为大气辐射。
其中一部分外溢到宇宙空间,一部分向下投向地面,后者称为大气逆辐射。
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地面实际损失的热量略少于以长波辐射放出的能量,因此地面得以保持一定的温暖程度。
这种保温作用,通常称为“花房效应”或“温室效应”。
9、把地面直到大气上界当做一个整体,其辐射能净收入就是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
自然地理名词伍光和版
第一章地球1、地球表层——指海陆表面上下具有一定厚度的范围,而不包括地球高空和内部的地球表层。
该表层存在人类社会及各种地理要素,具有独特的地理结构和形式,是大气圈和岩石圈的一部分以及水圈、生物圈、土壤圈组成的具有与地区其他部分不同的结构特性。
2、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
包括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简称自然地理。
分为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由地球表层中的有机和无机、动态和静态的各种物质和能量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性,并受自然规律控制,是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3、地球自转偏向力——由于地球转动而使得地球上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的力。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除去两极点及赤道上不发生偏转)。
4、太阳高度——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
某地的太阳高度角有日变化,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并且正午太阳高度在一年内也会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回归线间的移动发生变化。
公式为:H=90º-纬度差。
5、恒星年——地球连续两次通过太阳和另一恒星连线与地球轨道的交点所需要的时间:365日6时9分10秒。
6、回归年——太阳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平均时间:365日5时48分46秒。
第二章地壳1、地壳——指地表至莫霍洛维奇面之间由各类岩石构成的厚度极不一致的岩石圈的一部分。
在大陆上平均厚度35km,在大洋下平均厚5km。
地壳厚度差异很大。
地壳由沉积壳、花岗质壳层与玄武质壳层组成。
地壳是指地球表面的刚性外壳,属于岩石圈的上部。
地壳的组成可以从元素、矿物、岩石三方面来说明。
2、克拉克值——把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即元素的丰度。
各种元素丰度不一。
高丰度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对地壳的矿物组成将发生积极影响。
3、矿物——地壳中的各种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不断进行化合,形成各种矿物。
矿物是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矿物是人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之一,是构成地壳岩石的物质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岁差:日月引力对地球产生的力矩使地球赤道面向黄道面趋近,由于地球不断自转,按照陀螺运动原理,自转轴必然绕黄道轴旋进,而黄赤交角不变。
当地球自转轴旋进时,春分点西移,故地球自转不到一周即可两次经过春分点。
这就是岁差。
(2013)章动:月球每月两次通过地球赤道面,这就在地轴旋进的平均位置上附加了一个短周期摆动,使地球自转轴在空间扫过的轨迹成为荷叶边形的锥面,而不是一般的圆锥面。
附加在圆上的这种短周期摆动叫做章动。
钱德勒章动:由于地球质量分布不均匀,真正的极点位置(地球的形状轴与地面的交点)常常发生变化,因此自转轴又将围绕新极点旋转。
这一现象称为极移,实际上是地球的自由章动,或按发现者的名字称为钱德勒章动。
(2008)春分点:从地球上看,太阳沿黄道逆时针运动,黄道和赤道在天球上存在相距180°的两个交点,其中太阳沿黄道从天赤道以南向北通过天赤道的那一点,称为春分点纬度:地面点沿铅垂线对赤道面的夹角。
经度:某一点所在经线平面与本初子午面之间的夹角。
赤道:通过地心并和地轴垂直的平面与地面相交而成的圆即为赤道。
黄道与黄道面:太阳位于地球的轨道面上,从地球上看来,太阳好像中年在这个平面上运动,这就是太阳的视运动。
太阳视运动的路线叫做黄道。
黄道所在的黄道面与与地球公转轨道面是重合的。
黄赤交角:黄道面与赤道面的二面角叫做黄赤交角,为23°27′。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间的夹角称为太阳高度角。
大地水准面:地壳:地球硬表面以下到莫霍面之间由各类岩石构成的壳层称为地壳,在大陆平均厚度35 km,在大洋下平均厚度 5 km。
(2008)地幔:莫霍面以下,深度为35——2900km的圈层称为地幔。
个别缺乏地壳处,如大西洋中部,地幔也可形成地球硬表面。
矿物:矿物是单位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物理化学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
(2009、2012)岩石:造岩矿物按一定的结构集合而成的地质体称为岩石。
依据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
(2006)岩浆:岩浆是来自上地幔的高温熔融状物质,温度在800——1200℃,具有较强的黏性,主要成分为硅酸盐、金属硫化物、氧化物和部分挥发物。
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凝形成的岩石。
岩浆的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过程称为岩浆作用。
岩浆作用主要有两种方式:(1)当其沿岩石圈破裂带上升侵入地壳时,冷凝结晶形成侵入岩;(2)喷出地面则迅速冷凝形成火山岩。
沉积岩:沉积岩是由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和有机物质等疏松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
(2011)变质岩: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矿物成分、化学结构和构造的变化统称变质作用,其形成的岩石即为变质岩。
构造运动:构造运动主要是地球内动力引起的机械运动,其基本运动方式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构造运动能够使地壳发生变形与变位,形成各种地质构造,促进岩浆作用与变质作用。
(2011)块体运动:岩体和土体在重力作用及地表水、地下水的影响下沿坡向下运动,称为块体运动。
块体运动大致分为崩落、滑落和蠕动。
地貌内外营力:内营力指地球内能所产生的作用力,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地震;外营力指太阳辐射能通过大气、水和生物作用并以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风力作用、波浪作用等形式表现的力。
地貌的内外营力又称地貌的内外动力。
地质构造:岩层或岩体经过构造运动发生变形与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称为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主要分为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四大类型。
(2007、2011)水平构造:水平岩层虽经垂直运动而没有发生褶皱,仍然保持水平或近似水平产状者,称为水平构造。
倾斜构造:岩层经构造运动后层面与水平面形成夹角时,称为倾斜构造。
褶皱构造:岩层在侧向压应力作用下发生弯曲的现象称为褶皱。
(翼:褶皱岩层的两坡称为翼,使两翼呈近似对称状态的假想面为轴面)。
(2011)背斜:褶皱构造中,岩层上凸的为背斜。
向斜:褶皱构造中,岩层下凹的为向斜。
直立褶皱:轴面直立,两翼岩层倾向相反而倾角近似相等者为直立褶皱。
倾斜褶皱: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倾向相反,倾角不等者为倾斜褶皱。
倒转褶皱:轴面倾斜,两翼倾向相同者为倒转褶皱断裂构造:岩石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得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称为断裂。
节理、断层:岩石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得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称为断裂。
虽有破裂而破裂面两侧岩块未发生明显移动称为节理,发生明显位移称为断层(断层线、断层面、断层盘、断距)正/逆/冲/逆掩/平移/枢纽/阶状断层/地垒/地堑:根据断层盘相对位移分为:①正断层(上盘相对下降);②逆断层(上盘相对抬升,其中断面倾角>40度为冲断层,<25度为逆掩断层);(2013)③平移断层(沿断层走向在水平方向发生位移的是平移断层);④枢纽断层(两盘沿断裂面某一点发生旋转的是枢纽断层或者?转断层)⑤数条产状相同的平行正断层组合为阶状断层⑥正断层与逆断层相间分布时,上升盘形成地垒,下降盘形成地堑层理构造:(2013)解理:解理是指矿物受外力作用沿一定结晶方向分裂为解理面的能力,分为极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和极不完全解理五级。
断口:断口是矿物受打击后形成的断裂面,主要有贝壳状、参差状、锯齿状、平坦状四类。
火山喷发:岩浆喷出地表,这种地球内部物质与能量快速猛烈释放的形式,称为火山喷发。
地震:大地的快速震动称为地震,是构造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震源:地震时,地下岩石最先开始破裂的部位叫做震源。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位置叫做震中。
震级: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用震级表示,通常采用美国里克特提出的标准来划分,目前已知最大地震不超过8.9里氏级。
烈度:地震对地面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称为地震烈度,通常分为12级。
烈度的大小与震源深度、震级、距离震中的远近、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物等综合特性有关。
震源越浅,震级越高,距离震中越近,地面建筑物抗震性越差,地震烈度越大海啸:海啸就是由海底地震、火山喷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剧烈破坏性海浪。
(2012)泥石流:发生在山区,介于挟沙水流与滑坡之间的土(泛指固体松散物质)、水、气混合流。
(2009)崩落(崩塌):陡坡上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快速下移,称为崩落或崩塌。
滑坡:由岩石、土体或碎屑堆积物构成的山坡体在重力作用下沿软弱面发生整体滑落的过程,称为滑坡。
(2006)蠕动:坡面岩屑、土屑在重力作用下以极缓慢的速度移动的现象,称为蠕动。
洪水:河流水位达到某一高度,致使沿岸城市、村庄、农田、建筑物受到威胁时,称为洪水。
厄尔尼诺:由于亚热带环流周期性南移,东南信风偏弱,引起赤道泥流南下,热带海水淹没了较冷的秘鲁寒流,导致东太平洋南美洲沿岸海面海水异常增暖,当增温超过0.5℃并且持续6个月以上时,就称为厄尔尼诺现象。
(2010)南方涛动:热带太平洋与热带印度洋之间气压变化呈反相关的振荡现象,称为南方涛动。
具体为:当以复活节岛为中心的高压系统气压升高时,盘踞在印度尼西亚与北澳大利亚上空的低压系统气压相应下降。
南方涛动与厄尔尼诺现象之间存在内在联系,是全球海气相互作用的强烈信号,故合称“ENSO”。
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
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较少,但却强烈吸收地表长波辐射,致使从地表辐射的热量不易散失到太空中,地表和低层大气平均温度升高,这一效应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氧化亚氮、甲烷等都强烈吸收地表长波辐射,是主要的温室气体。
雾:雾是漂浮在近地面层的乳白色微小水滴或水晶。
霾:空气中烟尘等微粒较多导致能见度变坏的现象,称为霾。
太阳活动:太阳活动是发生在太阳面上的一系列物理过程如黑子、光斑、耀斑、射电等活动过程的总称。
太阳辐射:太阳向宇宙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其能量主要集中在短于4μm波长范围内。
太阳总辐射:经大气削弱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两部分:一是直接辐射;二是经大气散射后到达地面的部分,称为散射辐射。
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之和称为是太阳辐射总量,即太阳总辐射。
(2004)太阳辐射强度:单位时间内垂直投射在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成为太阳辐射强度。
太阳常数:在日地平均距离(D=1.496*10^8km)上,大气顶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上每分钟接受的太阳辐射称为太阳常数(S o)。
(2003、2006)地面有效辐射:地面辐射和地面所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间的差值称为地面有效辐射。
(2005)大气辐射:大气获得热能后依据本身温度向外辐射,称为大气辐射。
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中一部分外逸到宇宙空间,一部分向下投向地面。
向下的那一部分,其辐射方向刚好和地面辐射的方向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
辐射平衡(差额):在某一时段内,物体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辐射平衡)。
大气:连续包围地球的气态物质称为大气。
气候: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多年间大气的一般状态及其变化的特征。
(2010)天气:某一地区短时间内或瞬时的大气状态。
气候系统:气候系统是一个包括大气圈、海洋、冰冻圈、陆面(岩石圈)和生物圈在内,能够决定气候形成、分布及变化的一个物理系统。
天气系统:大气中引起天气变化的各种尺度的运动系统统称为天气系统。
一般包括气旋、反气旋、锋面、台风、龙卷风等。
气压:定义从观测高度到大气上界单位面积上铅直空气柱的质量为大气压强,简称气压,国际单位为帕斯卡(Pa),气象上使用百帕(hPa)。
水汽压: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那部分压力,叫做水汽压(e),也用百帕(hPa)表示。
饱和水汽压:温度一定时,单位体积空气中容纳的水汽量有一定的限度,达到这个限度,空气呈饱和状态,称为饱和空气。
饱和空气的水汽压,称为饱和水汽压(E)。
气温:气温是大气热力状况的数量度量。
空气中气体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与绝对温度T成正比。
因此,气温实质就是空气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表现。
等温线:等温线是将温度相同的地点连接起来的曲线,其间隔按需要而定。
气温的水平分布通常用等温线来表示,封闭等温线则表示存在温暖或寒冷中心。
分水线(岭):两个相邻集水区之间的最高点连接形成的不规则曲线,称为分水线(岭)。
雪线:多年积雪区和季节性积雪区之间的界线,称为雪线。
雪线实质是降雪量与消融量的零平衡线。
粒雪线:在冰川上雪线又叫做粒雪线,是夏季冰川上隔年粒雪的下限。
水平温度梯度:在等温线图上,垂直于等温线方向上单位距离内温度的变化值称为水平温度梯度,方向从高值指向低值。
等温线愈密,水平温度梯度愈大。
水平气压梯度力:气压分布不均产生气压梯度,使得空气具有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趋势。
把存在水平气压梯度时单位质量空气所受的力,称为降水变率。
地砖偏向力:由于地球转动而使在地球上运动的物体发生方向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又称科里奥利力气温垂直递减率:气温随垂直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变化率称为气温垂直递减率(γ),单位为℃/1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