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一章 作业参考答案
电大[计算机网络](本科)作业1参考答案
第一章网络概述一、填空题 1、写出你知道的网络拓扑结构:、、。
星型总线型树型环型网状型(任选三个) 2、根据网络的地理覆盖范围进行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型:、和。
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二、单选题 1、城域网被列为单独一类的主要原因是( D )。
A、网络规模在一个城市的范围内 B、与局域网有相同的技术 C、覆盖范围从几十公里到数百公里 D、有独立的可实施标准 2、下列网络拓扑建立之后,增加新站点较难的是( D )。
A、星型网络 B、总线型网络 C、树型网络 D、环型网络 3、随着电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上出现了所谓“三网融合”的趋势,下列不属于三网之一的是( D )。
A、传统电信网 B、计算机网(主要指互联网) C、有线电视网; D、卫星通信网 4、最近许多提供免费电子邮件的公司纷纷推出一项新的服务:E-mail to Page,这项服务能带来的便利是( B )。
A、利用寻呼机发电子邮件 B、有电子邮件时通过寻呼机提醒用户 C、通过电话发邮件 D、通过Internet打电话 5、对于网上购物,目前国外使用最多的支付方式是( C )。
A、现金 B、邮局汇款 C、信用卡 D、银行电汇三、判断题 1、分布式操作系统与网络操作系统相比,内部管理都需要网络地址。
(√) 2、广播式网络的重要特点之一是采用分组存储转发与路由选择技术。
(×) 3、如果多台计算机之间存在着明确的主 / 从关系,其中一台中心控制计算机可以控制其它连接计算机的开启与关闭,那么这样的计算机系统就构成了一个计算机网络。
(×)四、简答题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由什么组成?为了方便用户,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资源实现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计算机资源主要指计算机硬件、软件与数据。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包括网络通信、资源管理、网络服务、网络管理和互动操作的能力。
计算机网络作业一及解答
计算机网络作业一及解答一、题目:已知有两台计算机A和B,它们之间通过一个分组交换网络传输数据。
A发送一段数据到B,这段数据分为4个分组,每个分组的长度为1000字节。
A和B之间的链路传播速率为2Mbps,传播时延为10ms。
A向B发送完一个分组后,需要等待一个ACK确认分组的到达再继续发送下一个分组。
假设ACK返回的时间非常短(可以忽略),忽略数据包头部等其他开销,只计算数据的传输时间。
若在传输每个分组之前,设置流量和拥塞控制的指令,问A向B传输这4个分组的总时间是多少?二、解答:首先,根据已知条件,链路传播速率为2Mbps,即每秒可以传输2兆比特的数据,传播时延为10ms。
由此可计算出链路传播时延的距离为:距离=传播速率×传播时延= 2Mbps × 10ms= 20kb由于每个分组的长度均为1000字节,所以需要传输4个分组,总共的传输数据量为:数据量=每个分组长度×分组数量=1000字节×4=4000字节接下来需要计算传输过程中的时间。
首先考虑传输第一个分组的时间。
传输第一个分组需要发送请求,并等待ACK确认后再传输下一个分组。
假设传输一个分组需要的时间为T,那么传输第一个分组的时间可以表示为:传输第一个分组时间=T+传输时延+传播时延+T= 2T + 10ms + 20kb在传输第一个分组的时间内,可以计算出实际传输的数据量,即:实际传输数据量=链路传播速率×传输时间= 2Mbps × 传输第一个分组时间实际传输数据量应该小于等于总数据量,即:实际传输数据量≤总数据量2Mbps × 传输第一个分组时间≤ 4000字节根据以上不等式,可以求解出传输第一个分组的时间T。
然后,可继续计算传输剩余3个分组所需的时间,并求出总时间。
根据题目要求忽略ACK返回的时间,因此只需要计算传输时间即可。
综上所述,A向B传输这4个分组的总时间为传输第一个分组的时间加上传输剩余3个分组所需的时间。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A、硬件、软件、数据B、主机、外设、软件C、硬件、程序、数据D、主机、程序、数据2.网络协议组成部分为()A、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B、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C、语法、语义、定时关系D、编码、控制信息、定时关系3.在TCP/IP体系结构中,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对应的是( )A、网络接口层B、互联层C、传输层D、应用层4.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处于数据链路层与传输层之间的是()A、物理层B、网络层C、会话层D、表示层5.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运输层6.在TCP/IP协议簇的层次中,保证端-端的可靠性是在哪层上完成的?()A、网络接口层B、互连层C、传输层D、应用层二、填空题1.TCP/IP协议从下向上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4层。
2.Internet采用_______协议实现网络互连。
3.ISO/OSI中OSI的含义是________。
4.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线路将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连接起来,使其能够和________ 和________。
5.按照覆盖的地理范围,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6.ISO/OSI参考模型将网络分为从高到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七层。
7.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划分应按照________和________的原则。
三、问答题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2、ISO/OSI与TCP/IP有和区别?3、什么是数据的封装、拆包?4、TCP/IP各层之间有何关系?5、画出ISO/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的对应关系,并说明为什么采用层次化的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概述1-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答: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连通性和共享。
1-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特点答: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
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1-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
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
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
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
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
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
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计算机网络第1章习题答案
第1章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2.3. TCP/IP4. OSI参考模型共分7、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5. 按照OSI参考模型,网络中每一个结点都有相同的层次,不同结点的对等层使用6. 能覆盖一个国家地区或一个洲的计算机网络称为___广域网____,同一建筑或覆盖几公里内范围的计算机网络称为____局域网_____。
7. 在TCP/IP议,它不能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8. 计算机网络中,分层和协议的集合称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其中,实际应用最广泛的是_____TCP/IP_____,由它组成了Internet的一整套协议。
在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技术和技术的互相结合,为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9.___,其中,Internet10. Internet 的形成奠定了理论技术基础。
11. Internet互相联接而形成的全球性互联网。
12. 。
在点对点式个结点共享一个通信信道,一个结点广播信息,其他结点必须接收信息。
13. 在数据传输系统中,传输介质是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物理路径,可以分为14. 利用各种通信手段,把地理上分散的计算机有机地连接在一起,达到相互通信二、选择题1. 最早的计算机网络是()A.InternetB.IntranetC.局域网D.ARPANET2. 广域网中广泛采用的拓扑结构是()A.树状B.网状C.星状D.环状3. 在一座大楼内组建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
A. WANB. LANC. MAND. PAN4.()层是距离传输介质最近的层A.物理B.数据链路C.网络D.传输5. 当数据包从低层向高层传送时,报文首部会()A.加入B.减去C.重安排D.修改6. 当数据包从高层向低层传送时,报文首部会()A.加入B.减去C.重安排D.修改7.()层将比特转化为电信号A.物理层B.数据链路C.传输D.表示8. 关于OSI模型,正确的是()A.七个层次功能独立,互不关联B.扩充某个层次的功能或协议,会影响整个体系结构C.服务是垂直的,协议是水平的D.物理层不但能传输比特流,还能进行流量控制9.()层的主要目的是把分组送到目的地A.运输层B.网络层C.会话层D.物理层10. TCP/IP体系中IP协议实现的是()的功能A.运输层B.网络层C.会话层D.物理层11. TCP/IP体系中,无连接的运输层协议是()A.IPB.TCPC.UDPD.HTTP12. 计算机网络中可共享的资源包括()A.硬件、软件、数据和通信信道B.主机、外设和通信信道C.硬件、软件和数据 D.主机、外设、数据和通信信道13. 网络层传输的是()A.分组B.比特C.帧D.信元14. 下面那一项可以描述网络拓扑结构?()A.仅仅是网络的物理设计B.仅仅是网络的逻辑设计C. 仅仅是对网络形式上的设计D.网络的物理设计和逻辑设计15. 下列不属于数据链路层功能的是()A.帧同步B.电路管理C.差错控制D.流量控制16. 人们将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定义为网络的()A.拓扑结构B.开放系统互联模型C.体系结构D.协议集17. 关于网络体系结构,以下哪种描述是错误的? ()A.物理层完成比特流的传输B.数据链路层用于保证端到端数据的正确传输C.网络层为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适合的传输路径D.应用层处于参考模型的最高层18. 实现数据压缩与OSI模型中()层密切相关A.表示层B.数据链路层C.物理层D.运输层19. 在TCP/IP体系结构中,TCP和IP所提供的服务层次分别为()A.应用层和运输层B.运输层和网络层C.网络层和链路层D.链路层和物理层20. 网络中管理计算机通信的规则称为()。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一问答题: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什么特点?答: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那时,人们开始将彼此独立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完成了数据通信技术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研究,为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做好了准备,并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阶段应该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ARPANET与分组交换技术谈起。
ARPANET 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它的研究成果对促进网络技术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为Internet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可以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谈起。
70年代中期,广域网、局域网与公用分组交换网发展迅速,各计算机厂商纷纷发展自己的计算机网络,随之而来的是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的标准化问题。
国际标准化组织在推动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与网络协议的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计算机网络理论体系的形成与网络技术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它同时也面临着TCP/IP的严峻挑战。
第四阶段要从20世纪90年代谈起。
这个阶段的典型技术是Internet与异步传输模式。
Internet作为世界性的信息网络,在当今经济、文化、科研、教育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以A TM技术为代表的高速网络技术发展,为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提供了技术准备。
2.什么是公用数字网PDN?为什么要发展公用数字网?答: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世界上开始出现由邮电部门或通信公司组建和管理的公用分组交换网,即公用数据网PDN。
公用分组交换网为计算机网络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通信条件,它可以为更多的用户提供数据通信服务。
3.按照资源共享的观点定义的计算机网络应具备哪几个主要特征?答:(1)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
(2)互连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治计算机”。
(3)联网激素啊你之间的通信必须遵循共同的网络协议。
4.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答:从计算机网络组成的角度看,典型的计算机网络从逻辑功能上可以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部分。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案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案第一章《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概述1-1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答: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连通性和共享。
1-2试简述分组交换的特点答: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
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1-3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
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
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
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
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
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
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一、选择题1、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运输层2、在TCP/IP协议簇的层次中,保证端-端的可靠性是在哪层上完成的?()A.网络接口层B.互连层C.传输层D.应用层3、在TCP/IP体系结构中,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对应的是()。
A.网络接口层B.互联层C.传输层D.应用层4、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处于数据链路层与传输层之间的是()。
A.物理层B.网络层C.会话层D.表示层5、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
A.硬件、软件、数据B.主机、外设、软件C.硬件、程序、数据D.主机、程序、数据6、网络协议组成部分为()。
A.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B.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C.语法、语义、定时关系D.编码、控制信息、定时关系二、填空题1、按照覆盖的地理范围,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Internet采用_______协议实现网络互连。
3、ISO/OSI中OSI的含义是________。
4、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线路将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连接起来,使其能够和________ 和________。
5、TCP/IP协议从上向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4层。
6、为了实现对等通信,当数据需要通过网络从一个节点传送到到另一个节点前,必须在数据的头部(和尾部)加入____________,这种增加数据头部(和尾部)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7、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划分应按照________和________的原则。
8、ISO/OSI参考模型将网络分为从低到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七层。
9、建立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谢希仁著-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
作业:计算机网络第一章1-1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答:连通性:用户在计算机网络上可以相互间交换信息,就好像彼此计算机直接连通一样。
共享:信息共享、软件共享、硬件共享等资源共享。
1-2试简述分组交换的特点。
答: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
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1-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
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
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
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
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
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
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参考答案
第一章作业参考答案1. 简述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几个阶段及其特点。
答: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三代网络):1. 以主机为中心的联机终端系统---“计算机-终端”系统2. 以通信子网为中心的主机互连---“计算机-计算机”网络3. 体系结构标准化网络-------层次化结构,并对每层进行了精确定义2.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计算机系统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答:计算机网络是相互连接的自治计算机的集合。
所谓自治即能独立运行,不依赖于其他计算机;所谓互连即以任何可能的通信连接方式相连接。
分布式计算机系统指的是在分布式操作系统统一调度下,多台计算机协调工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而用户面对的是一台逻辑上的计算机,各计算机怎样协同工作,对用户透明,其用途主要是科学计算和事务处理。
与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相比,一般的计算机网络是非协调性的、松散耦合的网络。
各计算机对用户非透明,用户必须指定资源的位置,而且其用途主要是资源共享。
3.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1)数据通信(Communication Medium):文件传输、IP电话、email、视频会议、信息发布、交互式娱乐、音乐;(2)资源共享(Resource Sharing):软件、硬件、数据(数据库);(3)提供高可靠性服务(High Reliability)-利用可替代的资源,提供连续的高可靠服务;(4)节省投资(Saving Money)-替代昂贵的大中型机系统;(5)分布式处理(Distributed Processing)。
4. 可以从哪些角度对计算机网络进行分类?答:按地域范围分类: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 , LAN)范围:小,<20KM传输技术:基带,10-1000Mbps,延迟低,出错率低(10-11)拓扑结构:总线,环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 MAN)范围:中等,<100KM传输技术:宽带/基带拓扑结构:总线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 , WAN)范围:大,>100KM传输技术:宽带,延迟大,出错率高拓扑结构:不规则,点到点按拓扑结构分类:星形、树形、总线、环形、全连接、不规则(网状)。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答案第一章计算机102班祝建文25号1-0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1. 分组交换采用的是存储转发技术每一个分组才能在因特网中独立的选择传输路径。
.路由器收到一个分组,先暂时存下来,在检查其首部,查找转发表,按首部中的目的地址,找到合适的接口转发出去,把分组交个下一个路由器。
在分组传输的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宽带,对通信链路逐段占用。
分组交换在传送数据之前不必占用一条端到端的通信资源,分组到哪段链路上传送才占用这段链路的通信资源。
2.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点:①高效。
②灵活。
③迅速。
④可靠。
缺点:分组在节点转发时因排队而造成一定的延时;分组必须携带一些控制信息而产生额外开销;1-14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常用的指标?答:性能指标有(1)速率(2)带宽(3)吞吐量(4)时延(5)时延带宽积(6)往返时间RTT (7)利用率非性能指标有(1)费用(2)质量(3)标准化(4)可靠性(5)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6)易于管理和维护1-17 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m/s。
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1)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
(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s。
从上面的计算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答(1)发送时延为107 bit / (100 kb/s) = 100s,传播时延为106m / (2×108 m/s) = 0.005s。
结论:发送时延远大于传播时延。
(2)发送时延为103bit / (1Gb/s) = 1us,传播时延为0.005s。
结论:若数据长度大而发送速率低,则在总的时延中,发送时延往往大于传播时延。
但若数据长度短而发送速率高,则传播时延就可能是总时延中的主要成分。
1-18 假设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度为2×108m/s.媒体长度L分别为:(1)10cm(网络接口卡)(2)100m(局域网)(3)100km(城域网)(4)5000km(广域网)试计算出当数据率为1Mb/s和10Gb/s时在以上媒体中正在传播的比特数。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 作业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习题及答案一. 名词解释1. ______A 广域网2. ___D___ 城域网3. _____C_ 局域网4. B______ 通信子网5. _____E_ ARPAnet6. ______ H计算机网络7. ___G___ 分布式系统8. ___F___ 公用数据网广域网A. 覆盖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可以将一个国家、地区或横跨几个洲的计算机和网络互连起来的网络。
通信子网B. 有各种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线路与其它通信设备组成,负责全网的通信处理任务。
局域网C. 用于有限地理范围(例如一幢大楼),将各种计算机、外设互连起来的网络。
城域网D. 可以满足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大量企业、机关、公司的多个局域网互连的需要,并能实现大量用户与数据、语音、图像等多种信息传输的网络。
ARPAnet E. 对Internet的形成与发展起到奠基作用的计算机网络。
公用数据网F. 由邮电部门或通信公司统一组建与管理,向社会用户提供数据通信服务的网络。
分布式系统G. 存在着一个能为用户自动管理资源的网络操作系统,有它来自动调用完成用户任务所需的资源,整个网络系统对用户来说就像是一个大的计算机系统一样。
计算机网络H. 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连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二. 单项选择1.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大量的微型计算机是通过局域网连入广域网,而局域网域广域网的互连是通过 ___B____ 实现的。
A. 通信子网B. 路由器C. 城域网D. 电话交换网2.网络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个独立的 ____D___ 的集合。
A. 局域网系统B. 多协议路由器C. 操作系统D. 自治计算机3.电信业一般认为宽带骨干网的数据传输速率达到 C。
A. 10Mb/sB. 100Mb/sC. 2Gb/sD. 10Gb/s4.计算机网络拓扑是通过网中节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表示网络结构,它反映出网络中各实体间的 ____A___ 。
《计算机网络》课程作业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课程作业参考答案(计算机网络(2),吴功宜)第一章作业参考答案第二章作业参考答案2.计算机网络采用层次结构的模型有什么好处?答:采用层次结构模型的好处有:1)各层之间相互独立2)灵活性好3)各层都可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各层实现技术的改变不影响其他层4)易于实现和维护5)有利于促进标准化3.ISO在制定OSI参考模型时对层次划分的主要原则是什么?答:制定OSI参考模型时对层次划分的主要原则是:1)网络中各结点都具有相同的层次2)不同结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3)不同结点的同等层通过协议来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4)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5)每个层可以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5.请描述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的基本过程答:1)应用进程A的数据传送到应用层时,加上应用层控制报头,组织成应用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然后传输到表示层2)表示层接收后,加上本层控制报头,组织成表示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然后传输到会话层。
依此类推,数据传输到传输层3)传输层接收后,加上本层的控制报头,构成了报文,然后传输到网络层4)网络层接收后,加上本层的控制报头,构成了分组,然后传输到数据链路层5)数据链路层接收后,加上本层的控制信息,构成了帧,然后传输到物理层6)物理层接收后,以透明比特流的形式通过传输介质传输出去6.试说明报头在网络数据传输中的作用报头包含了控制信息,例如序列号,使得该层以下即使没有维护顺序关系,目标机器的对应层也仍然可以按照正确的顺序递交信息,在有的层上,头部还可以包含信息大小、时间和其他控制字段7.试比较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的异同点相同点:1)两者对实现服务的协议的复杂性与传输的可靠性有很大的影响2)在网络数据传输的各层都会涉及这两者的问题不同点:1)面向连接服务的数据传输过程必须经过连接建立、连接维护与释放连接的3个过程,而无连接服务不需要2)面向连接服务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各分组不需要携带目的结点的地址,而无连接服务要携带完整的目的结点的地址3)面向连接服务传输的收发数据顺序不变,传输可靠性好,但通信效率不高,而无连接服务目的结点接受数据分组可能乱序、重复与丢失的现象,传输可靠性不好,但通信效率较高9.请比较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异同点相同点:1)都是分层的2)在同层确定协议栈的概念3)以传输层为分界,其上层都是传输服务的用户不同点:1)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TCP/IP未做规定2)OSI先有分层模型后有协议规范,不偏向任何特定协议,具有通用性,TCP/IP先有协议后有模型,对非TCP/IP网络并不适用3)在通信上,OSI非常重视连接通信,而TCP/IP一开始就重视数据报通信4)在网络互联上,OSI提出以标准的公用数据网为主干网,而TCP/IP专门建立了互联网协议IP,用于各种异构网的互联第三章作业参考答案2.通过比较说明双绞线、同轴电缆与光缆3种常用传输介质的特点。
计算机网络1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1章计算机网络技术概论1.一个系统的协议结构有N层,应用程序产生M字节长的报文,网络软件在每层都加上H字节长的报头。
请问网络带宽中有多大比率用于报头信息的传输?答案:总共有N层,每层加H字节,在每个报文上附加的头字节的总数等于HN,因此头消耗的有关空间所占的网络带宽的比率为HN /(HN + M)。
2.以20km/h的速度骑自行车为你送来3盘各7GB容量的磁带,在什么样的距离范围内,其数据传输速率比155Mb/s的线路高?答案:骑自行车的那个人可以运载21GB,即168Gb。
每20km/h的速度等于0.0056 km/s,跑x km 花费的时间是x/0.0056 =180xs,所产生的运载数据的速率等于[ 168/(180x)] Gb/s,即[933/x ] Mb/s,设933/x>155,得到x<933/155 = 6 km。
因此在6 km的距离范围内,骑自行车的那个人的数据传输速率比155Mb/s的ATM线路高。
3.有5个路由器要连成一个点到点结构的子网。
在每一对路由器之间可以设置一条高速线路,或者是一条中速线路,或者是一条低速线路,也可以不设置任何线路。
若产生和考察每一种拓扑计算机需用100ms的时间,那么产生和考察所有可能的拓扑需用多长的计算机时间?答案:设这5个路由器分别叫做A、B、C、D和E。
存在10条可能的线路:AB、AC、AD、AE、BC、BD、BE、CD、CE和DE。
它们中的每一条都有4种可能性,即3种速率以及没有线路;因此总的拓扑数等于410 = 1 048 576。
因为每种拓扑花100ms的时间,所以总共需用的时间等于104857.6s,即约为29h。
4.举出为网络协议建立国际标准的两个优点和两个缺点。
答案:一个优点是使用国际标准网络协议的人能与其他任何也使用国际标准网络协议的人交流。
另一个优点是广泛使用标准将导致规模经济,比如生产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
一个缺点是为了在不同的利益集团间达成一致所需要的妥协经常导致不能令人满意的标准。
《计算机网络》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计算机网络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习题与参考答案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描述其特点与作用。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分散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共享的系统。
其特点有:广域性、异构性、可扩展性、高性能和可靠性。
计算机网络的作用包括资源共享、信息传输、提高工作效率等。
2. 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并给出相应的例子。
计算机网络可以按照覆盖范围分为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和个人区域网(PAN)。
例子包括互联网、校园网、以太网和蓝牙网络。
3. 什么是拓扑结构?列举并描述三种常见的拓扑结构。
拓扑结构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各节点之间连接方式的布局形式。
常见的拓扑结构包括:星型拓扑、总线型拓扑和环形拓扑。
- 星型拓扑:中央节点连接所有其他节点,节点间的通信都通过中央节点进行。
- 总线型拓扑:所有节点通过共享的传输线连接在一起,任意节点可以发送数据到总线上,其他节点接收并处理数据。
- 环形拓扑:节点以环形方式连接,数据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传输。
4. 简述计算机网络的传输方式,并分别对比它们的特点。
计算机网络的传输方式包括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 电路交换:建立一条专用的物理连接,并保持连接的通信方式。
具有独占性和固定带宽的特点。
- 报文交换:将整个报文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传输,不需要建立专用的物理连接。
具有较高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 分组交换:将数据划分为较小的数据包进行传输,通过存储转发的方式进行分组传输。
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第二章习题与参考答案1. 什么是物理层?描述其功能和主要特点。
物理层是计算机网络的第一层,负责提供比特流的传输。
其功能包括数据的编码、解码、传输方式的选择等。
主要特点是传输的内容为比特流,没有进行错误控制和流量控制。
2. 简述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和特点。
数据链路层是计算机网络的第二层,主要负责实现节点之间的可靠数据传输。
internet上的核心协议是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internet上的核心协议是篇一:《计算机网络》第一章作业参考答案第一章作业参考答案1-02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分组交换最主要的特点是采用存储转发技术。
通常把要发送的整块数据称为一个报文。
在发送报文之前,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一个个更小的等长数据段,在每一个数据段前面添加首部构成分组,每一个分组的首部都含有地址等控制信息。
因特网的核心部分是由许多网络和把它们互连起来的路由器组成,而主机处在因特网的边缘部分。
主机是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并且可以和其他主机通过网络交换信息。
路由器是用来转发分组的,即进行分组交换。
路由器每收到一个分组,先暂时存储,再检查其首部,查找转发表,按照首部中的目的地址,找到合适的接口转发出去,把分组转交给下一个路由器。
这样一步步地经过若干个路由器,以存储转发的方式,把分组交付最终目的主机。
各路由器之间必须经常交换彼此掌握的路由信息,以便创建和维持在路由表中的转发表,使得转发表能够在整个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及时更新。
1-07小写和大些开头的英文名字internet和internet 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答:以小写字母i开始的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
在这些网络之间的通信协议(即通信规则)可以是任意的。
以大写字母i开始的internet(因特网)则是一个专用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计算机网络,它采用tcp/ip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则,其前身是美国的aRpanet。
1-08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答:按网络的作用范围划分:(1)广域网wan,作用范围通常为几十到几千公里,也称为远程网,是internet的核心部分。
(2)城域网man,作用范围一般是一个城市,可跨越几个街区甚至整个城市,其作用距离约为5~50公里。
(3)局域网lan,作用范围局限在较小的范围(如1公里左右)。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章作业参考答案1-0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分组交换最主要的特点是采用存储转发技术。
通常把要发送的整块数据称为一个报文。
在发送报文之前,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一个个更小的等长数据段,在每一个数据段前面添加首部构成分组,每一个分组的首部都含有地址等控制信息。
因特网的核心部分是由许多网络和把它们互连起来的路由器组成,而主机处在因特网的边缘部分。
主机是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并且可以和其他主机通过网络交换信息。
路由器是用来转发分组的,即进行分组交换。
路由器每收到一个分组,先暂时存储,再检查其首部,查找转发表,按照首部中的目的地址,找到合适的接口转发出去,把分组转交给下一个路由器。
这样一步步地经过若干个路由器,以存储转发的方式,把分组交付最终目的主机。
各路由器之间必须经常交换彼此掌握的路由信息,以便创建和维持在路由表中的转发表,使得转发表能够在整个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及时更新。
1-07 小写和大些开头的英文名字internet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答:以小写字母i开始的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
在这些网络之间的通信协议(即通信规则)可以是任意的。
以大写字母I开始的Internet(因特网)则是一个专用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计算机网络,它采用TCP/IP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则,其前身是美国的ARPANET。
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答:按网络的作用范围划分:(1)广域网WAN,作用范围通常为几十到几千公里,也称为远程网,是Internet的核心部分。
(2)城域网MAN,作用范围一般是一个城市,可跨越几个街区甚至整个城市,其作用距离约为5~50公里。
(3)局域网LAN,作用范围局限在较小的范围(如1公里左右)。
(4)个人区域网PAN,也称无线个人区域网,作用范围大约在10m左右。
计算机网络原理第一章习题答案
第一章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答: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2。
利用计算机网络可以共享的资源具体包括哪些?答:资源共享是现代计算机网络的最主要的作用,它包括软件共享、硬件共享及数据共享。
软件共享是指计算机网络内的用户可以共享计算机网络中的软件资源,包括各种语言处理程序、应用程序和服务程序。
硬件共享是指可在网络范围内提供对处理资源、存储资源、输入输出资源等硬件资源的共享,特别是对一些高级和昂贵的设备,如巨型计算机、大容量存储器、绘图仪、高分辨率的激光打印机等.数据共享是对网络范围内的数据共享。
网上信息包罗万象,无所不有,可以供每一个上网者浏览、咨询、下载。
5.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有何共同点与不同点?答:网络操作系统与分布式操作系统在概念上的主要区别是,网络操作系统可以构架于不同的操作系统之上,也就是说它可以在不同的本机操作系统上,通过网络协议实现网络资源的统一配置,在大范围内构成网络操作系统。
在网络操作系统中并不要求对网络资源进行透明的访问,即需要指明资源位置与类型,对本地资源和异地资源访问区别对待.分布式比较强调单一性,它是由一种操作系统构架的。
在这种操作系统中,网络的概念在应用层被淡化了。
所有资源(本地的资源和异地的资源)都用同一方式管理与访问,用户不必关心资源在哪里,或者资源是怎样存储的。
二者的联系: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网络系统软件中的重要一环是网络操作系统,有人也将它称为网络管理系统,它与传统的单机操作系统有所不同,它是建立在单机操作系统之上的一个开放式的软件系统,它面对的是各种不同的计算机系统的互连操作.面对不同的单机操作系统之间的资源共享、用户操作协调和与单机操作系统的交互,从而解决多个网络用户(甚至是全球远程的网络用二分布式操作系统大量的计算机通过网络被连接在一起,可以获得极高的运算能力及广泛的数据共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作业参考答案1-02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分组交换最主要的特点是采用存储转发技术。
通常把要发送的整块数据称为一个报文。
在发送报文之前,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一个个更小的等长数据段,在每一个数据段前面添加首部构成分组,每一个分组的首部都含有地址等控制信息。
因特网的核心部分是由许多网络和把它们互连起来的路由器组成,而主机处在因特网的边缘部分。
主机是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并且可以和其他主机通过网络交换信息。
路由器是用来转发分组的,即进行分组交换。
路由器每收到一个分组,先暂时存储,再检查其首部,查找转发表,按照首部中的目的地址,找到合适的接口转发出去,把分组转交给下一个路由器。
这样一步步地经过若干个路由器,以存储转发的方式,把分组交付最终目的主机。
各路由器之间必须经常交换彼此掌握的路由信息,以便创建和维持在路由表中的转发表,使得转发表能够在整个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及时更新。
1-07小写和大些开头的英文名字internet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答:以小写字母i开始的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
在这些网络之间的通信协议(即通信规则)可以是任意的。
以大写字母I开始的Internet(因特网)则是一个专用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计算机网络,它采用TCP/IP 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则,其前身是美国的ARPANET。
1-08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答:按网络的作用范围划分:(1)广域网WAN,作用范围通常为几十到几千公里,也称为远程网,是Internet的核心部分。
(2)城域网MAN,作用范围一般是一个城市,可跨越几个街区甚至整个城市,其作用距离约为5~50公里。
(3)局域网LAN,作用范围局限在较小的范围(如1公里左右)。
(4)个人区域网PAN,也称无线个人区域网,作用范围大约在10m左右。
按网络的使用者划分:(1)公用网:面向公共营运、按规定缴纳费用的人都可使用的网络。
(2)专用网:面向特定机构、不向本单位以外的人提供服务的网络。
1-10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要传送的报文共x (bit),从源点到终点共经过k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b(b/s)。
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s)。
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
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解:对于电路交换,先建立连接需要时间是s秒;发送x比特报文的发送时延是x/b秒;k段链路的传播时延是kd秒。
因此电路交换总时延=连接时间+发送时延+传播时延=s+x/b+kd。
对于分组交换,不需要先建立连接。
先计算分组交换的传播时延,k段链路的传播时延是kd秒。
再计算分组交换的发送时延,设共有n个分组,当x>>p时,n约等于x/p。
由于采用“存储转发”技术,一个结点发送一个分组的发送时延是p/b。
因为分组交换要求将n个分组全部发送给终点,当第n个分组到达终点时,则传输结束。
所以可以仅考虑第n个分组的传输过程。
当第n个分组从源点完全进入到第1段链路时,已经过n·p/b的时延。
从源点到终点共经过k段链路,应经过k-1个中间结点,所以第n个分组还要花费(k-1)·p/b个发送时延才能到达终点。
因此分组交换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n·(p/b)+ (k-1)·(p/b)+kd。
若要分组交换总时延比电路交换总时延小,则:n·(p/b)+ (k-1)·(p/b)+kd<s+x/b+kd当x>>p时,上式即为:(x/p)·(p/b)+ (k-1)·(p/b)+kd<s+x/b+kd解出s >(k-1)·(p/b)即当s >(k-1)·(p/b)时,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时延小。
1-11在上题的分组交换网中,设报文长度和分组长度分别为x和(p+h) (bit),其中p为分组的数据部分的长度,而h为每个分组所带的控制信息固定长度,与p的大小无关。
通信的两端共经过k段链路。
链路的数据率为b(b/s),但传播时延和结点的排队时间均可忽略不计。
若打算使总的时延为最小,问分组的数据部分长度p 应取为多大?解:本题实际上是假定整个报文恰好可以划分为x/p个分组。
依题意每个分组的发送时延是(p+h)/b,因传播时延和排队时延忽略不计,所以总时延D=发送时延=(x/p)·(p+h)/b+(k-1)·(p+h)/b。
要求出当p取何值时,D的值为最小,需求D对p的导数,令D′=0,求出此时的p值即可。
D′(p)=((x/p)·(p+h)/b+(k-1)·(p+h)/b)′=((x/p)·(p+h)/b)′+((k-1)·(p+h)/b)′=(x/p)·((p+h)/b)′+(x/p)′·(p+h)/b+((k-1)·p/b)′+((k-1)·h/b)′=x/(pb)-x(p+h)/(p2b)+(k-1)/b=(k-1)/b-xh/(p2b)=0解出p=(xh/(k-1))1/21-12因特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与核心部分)的特点是什么?他们的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答:因特网从其工作方式上看可以分为:(1)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
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用来进行通信(传送数据、音频或视频)和资源共享。
(2)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
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和对等方式(P2P方式)。
在网络核心部分起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因特网核心部分的工作方式其实也就是路由器的工作方式。
其工作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路由器的转发分组,另一种是路由器之间不断地交换路由信息。
1-15假定网络的利用率到达了90%。
试估算一下现在的网络时延是它的最小值的多少倍?解:根据公式D=D0/(1-U)=D0/(1-0.9)=10D0,所以现在的网络时延是它最小值的10倍。
1-17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m/s。
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1)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
(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s。
从以上计算结果中可得出什么结论?解:(1)发送时延=107/105=100s,传播时延=106/(2×108)=0.005s=5ms(2)发送时延=103/109=1µs,传播时延=106/(2×108)=0.005s=5ms结论:若数据长度大而发送速率低,则在总的时延中,发送时延往往大于传播时延。
但若数据长度短而发送速率高,则传播时延就可能是总时延中的主要成分。
1-19长度为100字节的应用层数据交给运输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TCP 首部。
再交给网络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IP首部。
最后交给数据链路层的以太网传送,加上首部和尾部18字节。
试求数据的传输效率。
若应用层数据长度为1000字节,数据的传输效率是多少?解:(1)数据长度为100字节的数据传输效率:100/(100+20+20+18)=63.3%(2)数据长度为1000字节的数据传输效率:1000/(1000+20+20+18)=94.5%,传输效率明显提高了。
1-21协议与服务有何区别?有何关系?答: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或简称为协议。
一个网络协议由语法、语义和同步三个要素组成。
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所提供的服务。
协议和服务在概念上是很不一样的。
首先,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使用本层服务的实体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
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实体是透明的。
其次,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
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
另外,并非在一个层内完成的全部功能都称为服务,只有那些能够被高一层实体“看得见”的功能才能称之为“服务”。
1-24试述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包括各层的主要功能。
答: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是为便于学习计算机网络原理而采用的综合了OSI七层模型和TCP/IP的四层模型而得到的五层模型,即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各层主要功能如下:(1)应用层:通过应用进程间的交互来完成特定网络应用。
应用层协议包括文件传输协议FTP、电子邮件协议SMTP、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等。
(2)传输层:向两个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
主要使用两种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数据传输单位是报文段;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提供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的数据传输服务,数据传输单位是用户数据报。
(3)网络层:传输层产生的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在网络层被封装成分组(IP数据报)或包进行传送;选择合适的路由,使源主机传输层所传下来的分组能够通过网络中的路由器找到目的主机。
最重要的协议是网际协议IP。
(4)数据链路层:将网络层交下来的IP数据报组装成帧,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链路上传送帧。
(5)物理层:透明地传输比特流,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有关的一些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