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物理初三3-(1-2)
初三物理目录
初三物理目录1. 动力学•物体的运动状态–平动–转动•牛顿运动定律–第一定律: 牛顿惯性定律–第二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第三定律: 牛顿作用定律•力的性质和计算–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图示–力的单位和计算•物体受力分析–弹力和重力–摩擦力–浮力和浸入力–物体受多个力作用的平衡和不平衡条件2. 动能与机械能•动能和功–动能的定义–动能的转化–功的定义和计算•动能定理•功率和机械效率•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与势能转换–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万有引力势能3. 热学•热现象和热量–热传递–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温度和温度计–温标和温度计–温度的测量•热量的传递–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物质的热性质–密度和相对密度–热膨胀性–热容量和比热容•状态方程和理想气体定律–理想气体的分子运动模型–状态方程–理想气体定律4. 音乐与声学•声的产生和传播–声的来源–声的传播–声的速度•声的特性–频率和周期–声的波长和波速–声强和音量•声的反射和回声•乐器与共鸣–乐器的声音特征–共鸣现象•声音的利用–声音的传播和变化–声音的使用与控制5. 光学•光的反射–光的传播–光的反射规律–镜面反射–平面镜的成像•光的折射–光的折射规律–球面折射–透镜的成像•光的色散和光的波动性–光的色散–光的波动性–光的干涉与衍射6. 电学•电荷和电场–电荷与电荷相互作用–电场的引入–电场的性质•电流和电路–电流和电量–电路的基本概念–串联和并联电路–电阻和电阻率–欧姆定律•电能和电功–电能和电势差–电功和功率–电能的消耗和转化•简单电路的分析–并联电路和电压分压–串联电路和电流分流•磁学–磁荷和电磁感应–电磁感应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洛伦兹力–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以上是初三物理的目录概要,各个章节内容丰富而有趣,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既享受到物理知识的乐趣,又能够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物理初三中考必背知识点和公式
物理初三中考必背知识点和公式一、物理初三中考必背知识点1、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在任意一个系统内,能量的总和不变,即能量守恒。
2、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系统内的物体的总动量保持不变,即动量守恒。
3、牛顿定律第一定律:没有受外力作用的物体,其速度相对保持不变,也叫定力定律;第二定律:施加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的质量相乘后的积分结果,即力的积分结果,称为物体的动量;第三定律:任何一种力都是施加在某物体上的另一物体所施加的一个反作用。
4、能量守恒的原理能量守恒的原理:在任一一个系统中,能量的总和不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能量守恒。
5、静电场静电场:也叫静电场,是一个充满电荷的空间,电荷被静电场所围绕,这种静电场具有各种电压和电场强度,它确定着电子在该空间中运动的路径和速度。
6、电势能电势能的定义:当电荷流动,从一个电位高的位置到另一个电位低的位置的能量消耗,称为电势能。
电势能的公式为:电势能=电荷量×电位差。
7、功率功率是能量在单位时间内释放或消耗的量,功率的公式为:功率=功/时间。
8、阻力阻力:是把电流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以降低电流的强度的装置或现象,其公式为:电流=电势/阻力。
9、电压电压是电势区别的量,表示电流从电源流向负极时的势能变化情况,电压的公式为:电压=电势差/电荷量。
10、声速声速:声是一种物理现象,它是以特定频率的振动传播到相应物质中,反射在各个表面,最终到达人耳附近的空气中而产生的,声速的公式是:声速=频率×波长。
二、物理初三中考必背公式1、能量守恒定律的公式:E=KE+PE+U,其中E表示总能量,KE 表示动能,PE表示势能,U表示热能。
2、动量守恒定律的公式:mv=mv+mv,其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v 表示物体的速度。
3、牛顿第二定律公式mv=F,其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F表示施加在物体上的力。
4、电势能的公式:Ep=qV,其中Ep表示电势能,q表示电荷量,V表示电位差。
九年级物理第三章知识点归纳
第三章:光和眼睛⼀、光的传播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太阳、萤⽕⾍等,⽽⽉亮不是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活中应⽤光的直线传播的事例有:⽇⾷、⽉⾷,⼩孔成像,排队瞄准等。
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最快的,真空中的光速c=3.0×108m/s,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光的颜⾊1、⾊散: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光的现象,这说明⽩光不是单⾊光。
2、⾊光的三基⾊:红、绿、蓝;不透明物体的颜⾊是由它发射的光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是由它透过的光决定的。
颜料三原⾊是:品红、黄、青。
三、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射光线、法线在同⼀平⾯上,反射光线与⼊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等于⼊射⾓。
2、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光在物体表⾯的反射有两类:⼀类是镜⾯反射,反射⾯是光滑的,如⿊板“反光”;另⼀类是漫反射,反射⾯是粗造的,如我们能从不同的⽅向看到本⾝不发光的物体。
镜⾯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4、平⾯镜成像规律:物体在平⾯镜中成的虚像、像与物的⼤⼩相等,像与物的连线跟镜⾯垂直、像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5、球⾯镜包括凸⾯镜,如:汽车的后视镜,公路拐弯处的反光镜,主要作⽤是扩⼤视野;还有凹⾯镜,如:太阳灶、⼿电筒的反光罩,作⽤是使光汇聚起来四、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光从⼀种介质进⼊另⼀种介质,它的传播⽅向发⽣改变的现象。
2、光从空⽓斜射⼊⽔或玻璃等其它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向骗折,折射⾓⼩于⼊射⾓。
⼊射⾓增⼤,折射⾓也增⼤。
光从⽔或玻璃斜射⼊空⽓时,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折射⾓⼤于⼊射⾓。
当光空⽓垂直射⼊⽔或玻璃等其它介质表⾯时,传播⽅向不变,折射⾓等于⼊射⾓等于0°3、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五、看不见的光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叫红外线,它⽤于红外夜视仪,红外线测温仪;光谱上紫光以外的部分叫紫外线,紫外线验钞机。
物理九年级上十三章知识点
物理九年级上十三章知识点第一节:力的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与力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它指出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简言之,物体会一直保持原来的状态,直到有外力作用于它。
2.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与加速度牛顿第二定律指出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方向与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数学表达式为 F = ma,其中 F 代表力的大小,m 代表物体的质量,a 代表物体的加速度。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牛顿第三定律表明,任何一个物体的作用力都会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也就是说,对于每一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是相等而且相反的。
第二节:机械能1. 动能和动能定理动能是物体运动过程中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动能定理指出,物体所具有的动能的改变量等于力对物体所作的功。
2.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重力势能是指物体在重力作用下具有的势能,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重力加速度以及物体的高度有关。
而弹性势能是指物体由于受到弹力而具有的势能,它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和弹性系数有关。
第三节:力及其合成与分解1. 力的合成当一个物体同时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可以将这些力按照大小和方向进行合成,得到一个合力。
合力的大小等于各个力的矢量和,合力的方向与力的合成方向相同。
2. 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相反,力的分解是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或多个互相垂直的分力。
通过力的分解,我们可以研究物体在不同方向上的受力情况,进而探究物体的运动规律。
第四节:压强与浮力1. 压强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大小。
数学表达式为 P = F/A,其中 P 代表压强,F 代表作用力的大小,A 代表作用力的垂直面积。
2. 浮力与浮力定律浮力是指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到的向上的力。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浮力等于所排出的液体的重量。
初中物理魔法口诀
学物理妙法——初中物理魔法口诀一、初中物理课本中涉及的物理学家有:伏特、托里拆利、伽利略、安培、库仑、帕斯卡、阿基米德、奥斯特、欧姆、牛顿、法拉第、焦耳和瓦特等12 位,他们分布于:意大利、法国、希腊、丹麦、德国、英国。
可编顺口溜如下: 意有伏托又有伽,法有安库还有帕;希腊米德丹麦奥,德欧英牛第焦瓦。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很容易混淆。
可编顺口溜如下: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二倍焦点物像等;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实像倒,虚像正,放大缩小要分清。
三、仪器读数:初中物理涉及到的仪器有:刻度尺,天平,量筒,温度计,密度计,压强计,电流表,电压表,电能表等。
可编顺口溜如下: 测量仪器要读数,最小刻度要记住;天平游码看左边,量筒水面看底部;压强计读高度差,密度表上标倍数;电流电压先看档,电能表上有小数。
四、力的图示法:在画图时学生丢三落四。
可编顺口溜如下:若要表示力,办法很简单,选好比例尺,再画一段线。
长短表大小,箭头表方向,注意箭尾巴,放在作用点。
分析物体受几力,按力大小成比例。
图中标明“三要素”,点向信箭要标齐。
五、安培定则歌:让右手紧握螺线管,电流的方向四指指,N极在拇指所指端。
六、安装电灯要点:火地并排走,地线进灯头,火线进开关,开关接灯头。
七、安全用电顺口溜:如果有人触了电,首先要去断电源。
电线要是着了火,不能带电用水泼。
八、记录测量结果:测量结果三部分,准确、估计和单位。
九、托盘天平的使用:托盘天平要放平,游码复位再调衡。
左盘放物左砝码,砝码要用镊子夹。
十、重力地球吸物生重力;G与m成正比;作用点在重心;竖直向下莫忘记。
十一、二力平衡二力作用同一物,等值反向一直线。
物体受到平衡力,运动状态不改变。
十二、摩擦力:物沿表面滚或滑,表面不平生摩擦。
加大压力面粗糙,能够增大益摩擦。
有害摩擦要减小,润滑减压滚代滑。
十三、密度:密度表示物特性,物变大小才变动。
密度定义要记熟,质量体积来相除。
物理九年级第一二章知识点
物理九年级第一二章知识点第一节:力的概念和力的计算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者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的计量单位是牛顿(N)。
1.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的大小可以用万有引力常数(G)和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来计算:F = G * (m1 * m2) / r^2。
2. 力的合成和分解多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可以通过力的合成和分解来求解合力和分力。
力的合成:若有两个力A和B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合力C可以通过将两个力的矢量相加得到。
力的分解:将一个力分解成两个互相垂直的分力,可以使用三角函数来计算。
3. 牛顿三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 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于它上面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F = ma。
- 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第二节:力的效果1. 平衡力和不平衡力平衡力指多个力合成为零,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不平衡力指多个力合成不为零,物体产生加速度。
平衡力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物体静止,物体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作转动。
2. 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相互接触时的一种力,由于接触面两侧的物体粗糙程度不同而产生。
静摩擦力指在物体相对静止的情况下产生的摩擦力,其最大值为静摩擦力极限。
动摩擦力指在物体相对运动的情况下产生的摩擦力,其大小一般小于静摩擦力极限。
3. 弹力弹力是一种保持物体形状的力,当物体发生形状改变时,弹力恢复物体原来的形状。
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弹性系数和形变量有关。
4. 重力和物体的重量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其大小由万有引力常数(G)和物体质量(m)以及地球质量(M)和距离(r)的平方决定。
物体的重量是由重力引起的,其大小为物体质量和重力加速度(g)的乘积。
5. 物体在倾斜面上的力当物体放置在倾斜面上时,将会受到重力和倾斜面对物体的压力,其中压力可以分解成垂直和平行于倾斜面的力。
中考复习-人教版初三物理第3讲-热机、热机效率、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师版)——方庄侯利沙.docx
热机、热机效率、能量的转化和守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知道热机的定义,会用热值公式去计算;2、了解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和能量转化;3、知道热机的效率及提高效率的途径;4、了解能量转化和守恒。
(一)、热机1、热机定义:利用燃料的燃烧来做功的装置。
能的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蒸气机——内燃机——喷气式发动机2、内燃机:将燃料燃烧移至机器内部燃烧,转化为内能且利用内能来做功的机器叫内燃机。
它主要有汽油机和柴油机。
3、内燃机大概的工作过程:内燃机的每一个工作循环分为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在这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而做功冲程是内燃机中唯一对外做功的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另外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4、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5、定义: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6、单位:J/kg7、关于热值的理解:①对于热值的概念,要注重理解三个关键词“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
1kg是针对燃料的质量而言,如果燃料的质量不是1kg,那么该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就不是热值。
某种燃料:说明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完全燃烧:表明要完全烧尽,否则1kg燃料化学能转变成内能就不是该热值所确定的值。
②热值反映的是某种物质的一种燃烧特性,同时反映出不同燃料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内能的本领大小,也就是说,它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等均无关。
8、公式:Q=mq(q为热值)。
物理3-1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物理3-1第一章知识点总结静电场是物理3-1第一章知识点,为了方便同学们复习,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物理3-1第一章知识点总结,一起来看看吧。
物理3-1第一章知识点:库仑定律一、电荷间的相互作用1. 点电荷:当电荷本身的大小比起它到其他带电体的距离小得多,这样可以忽略电荷在带电体上的具体分布情况,把它抽象成一个几何点。
这样的带电体就叫做点电荷。
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VS质点2. 带电体看做点电荷的条件:①两带电体间的距离远大于它们大小;②两个电荷均匀分布的绝缘小球。
3. 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因素:①距离;②电量;③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二、库仑定律:在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荷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注意:1. 定律成立条件:真空、点电荷2. 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库仑扭秤)3. 计算库仑力时,电荷只代入绝对值4. 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5. 两个电荷间的库仑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库仑扭秤实验、控制变量法例题:两个带电量分别为+3Q和-Q的点电荷分别固定在相距为2L的A、B两点,现在AB连线的中点O放一个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
求q所受的库仑力。
物理3-1第一章知识点:电荷及其守恒定律一、起电方法的实验探究1. 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了电或有了电荷。
2. 两种电荷自然界中的电荷有2种,即正电荷和负电荷。
如: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是正电荷;用干燥的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
相互吸引的一定是带异种电荷的物体吗?不一定,除了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之外,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里的“轻小物体”可能不带电。
3. 起电的方法使物体起电的方法有三种: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1)摩擦起电:两种不同的物体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并不相同.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束缚电子能力强的物体就会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束缚电子能力弱的物体会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正负电荷的分开与转移)(2)接触起电:带电物体由于缺少(或多余)电子,当带电体与不带电的物体接触时,就会使不带电的物体上失去电子(或得到电子),从而使不带电的物体由于缺少(或多余)电子而带正电(负电).(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3)感应起电:当带电体靠近导体时,导体内的自由电子会向靠近或远离带电体的方向移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三种起电的方式不同,但实质都是发生电子的转移,使多余电子的物体(部分)带负电,使缺少电子的物体(部分)带正电.在电子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九年级物理的第三章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的第三章知识点第三章:力的作用与力的性质一、力的概念与表示力是指物体相互作用时产生的物理量,它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或运动。
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N),表示为F。
二、力的作用方式1. 接触力:是物体直接接触时产生的力,如手推物体、摩擦力等。
2. 非接触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但不直接接触发生的力,如万有引力、电磁力等。
三、力的性质1. 力的大小:力的大小可以通过测量得到,常用的测力工具有弹簧测力计、天平等。
2. 力的方向:力的方向可以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作用方向。
3. 力的作用点:力是通过作用点传递的,作用点的选取对物体的运动有影响。
四、力的效果1. 恒力: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力,物体受到恒力作用时,将产生匀速运动。
2. 不等力:大小和方向不同的力,物体受到不等力作用时,将产生加速度。
3. 合力:多个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五、平衡与不平衡力1. 平衡力:平衡力是指多个力合成的结果等于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 不平衡力:不平衡力是指多个力合成的结果不等于零,物体将产生加速度或改变运动状态。
六、力与加速度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这一定律可以用公式F=ma表示,其中F代表合力,m代表物体质量,a代表加速度。
七、作用反作用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又称为牛顿第三定律,它指出: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彼此之间的作用力与受力方向相反、大小相等。
例如,当我们用力推墙,墙同样会用力反作用于我们身上。
八、摩擦力摩擦力是指物体相对运动或准备相对运动时产生的阻力。
摩擦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1. 静摩擦力:当物体即将发生相对滑动,但尚未发生滑动时,施加在物体上的力与摩擦力相等。
静摩擦力的大小可以通过静摩擦系数μs和物体受力的垂直分力计算得出。
2. 动摩擦力:当物体相对滑动时,施加在物体上的力与动摩擦力相等。
九年级物理13章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13章知识点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和能量的科学,它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九年级物理的第13章主要涉及力学、机械波、光学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本章的重点内容:I. 力学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速度、形状和状态。
力的单位是牛顿(N)。
2. 牛顿三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
3. 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运动的能量,势能是物体在力场中具有的能量。
4. 机械功和功率:功是力对物体的作用,功率是做功的速率。
5. 力的合成和分解: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也可以分解为多个分力,满足力的平衡及力的合成定理和分解原理。
II. 机械波1. 机械波的传播:机械波是通过介质传播的波动,分为横波和纵波。
2. 波的性质:波长、频率、波速、振幅、周期等。
3. 等速传播和反射:机械波在介质中以固定速度传播,当波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现象。
4. 波的干涉:波的叠加会产生干涉现象,包括相长干涉和相消干涉。
5. 声波和光波:声波是物质中的机械波,光波是电磁波,具有粒子性和波动性。
III. 光学1. 光的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可以在真空和某些介质中传播。
2.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遇到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满足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3. 光的成像:凸透镜和凹透镜能够将光线经过折射而形成像,成像规律由公式给出。
4. 光的色散:光在经过折射时会发生色散,不同波长的光被折射的程度不同。
5. 光的干涉和衍射: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是光的波动性质的体现,包括干涉条纹和衍射图样。
本章的知识点涉及了力学、机械波和光学等内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深入了解物理世界的基本原理和现象。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举一反三,将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3单元)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3单元)一、引入本教案旨在教授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的第1至第3单元内容。
本学期的三个单元分别是《物体的长、宽、高》、《力的合成与分解》和《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
在引入这一教案之前,可以通过引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并与他们分享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物理现象或实验来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
二、教学目标1. 物体的长、宽、高- 了解物体的长、宽、高的概念及测量方法- 掌握使用标尺、游标卡尺等测量工具进行实际测量- 理解长、宽、高的量纲和单位,能够进行相互换算- 进行简单的测量实验,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2. 力的合成与分解- 了解力的概念及其在物体上的表现形式- 掌握多个力作用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原理与方法- 运用合力与分力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实际应用探究3. 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 了解机械能的概念及其转化形式- 掌握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计算方法- 理解机械能转化定律及能量守恒定律- 进行机械能转化与守恒的实验和探究三、教学内容安排1. 物体的长、宽、高- 概念解释和讲解- 测量方法和工具介绍- 测量实验指导- 实验数据分析和结论总结2.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概念和特点介绍- 合力与分力的原理和计算方法- 实际问题解决演示和练- 应用探究实验和讨论3. 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 机械能的概念和基本形式- 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计算方法- 机械能转化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解释- 实验和探究活动指导四、教学方法与研究资源教学方法:- 讲解法:通过教师的讲解来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点及解决问题- 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思维能力- 讨论交流法:通过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活动增强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研究资源:- 教科书: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测量工具:标尺、游标卡尺等- 实验装置和材料:物体、斜面、弹簧等五、教学评估为了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估,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可以采用以下评估方式:- 书面测试: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形式的测试- 实验报告评估: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内容和实验过程评估其实验操作和实际应用能力- 组织讨论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其思考和表达能力六、教学反思与调整通过教学评估和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
九年级物理1到三章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1到三章知识点在九年级物理课程中,学生将学习许多关于力、电和光的知识。
本文将重点介绍九年级物理的1到三章的知识点。
一、第一章:力的作用与运动1. 力的概念:力是一种物体作用于另一物体上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静止或运动)和形状。
2. 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1N等于1千克物体受到的力能将其加速1米/秒²。
3. 力的效果:力能使物体发生位移、加速度或变形。
4. 弹簧弹力:当弹簧被拉伸或压缩时,产生的力称为弹簧弹力,它遵循胡克定律。
5. 摩擦力:摩擦力是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6. 重力: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吸引物体的力。
在地球上,重力加速度约为9.8米/秒²。
7. 斜面上的力:当物体沿斜面滑动时,分解斜面的重力和垂直重力可以计算沿斜面的加速度。
8.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它指出物体将继续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
9.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10.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任何施加在物体上的力都会有对等大小的作用力,且方向相反。
二、第二章:电的概念与电路基本知识1. 电的概念:电是一种基本的物理现象,它涉及带电粒子的运动。
2. 常见的电荷:电子带负电荷,负电荷与正电荷之间相互吸引,而相同的电荷相互排斥。
3. 电流:电流是电荷流动的速率,单位是安培(A)。
4. 电路的构成:电路由导体、电源和负载组成。
导体是电流的路径,电源提供电流,负载是电路中消耗电能的设备。
5. 并联电路与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电流分流,电压相同;串联电路中,电流不分流,电压分配。
6. 电阻:电阻是材料阻碍电流流动的程度,单位是欧姆(Ω)。
7.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
8. 电功率:电功率是电能转化的速率,单位是瓦特(W),可以表示为功率等于电流乘以电压。
初三物理一二章及第三章前三节知识点总结
考点/易错点1 分子热运动1、不同物体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分子扩散现象;2、其物理意义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的运动和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就越剧烈;4、分子间存在相互吸引和排斥的力,而且这两种力是同时存在的。
2 物体的内能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2、物体的内能跟温度有关。
温度升高时,物体的内能增加。
温度降低时,物体的内能减小;3、物体的内能还和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就越大;4、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3 比热容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2、比热容的单位是有热量、质量和温度的单位共同组成的组合单位,可对应其物理意4 热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内燃机:燃料在气缸内燃烧的热机;最常见的内燃机,以汽油或柴油为燃料,分别叫做汽油机和柴油机。
工作过程分为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5 热机的效率热值1、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
2、热机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3、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占最多,应减小废气的能量损失。
6 能量的守恒和转化1、不同形式的能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和转移。
7 摩擦起电两种电荷相互摩擦的物体各自都可以带点。
自然界中只有正、负两种电荷。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
电荷的单位是库伦,简称库,符号是C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是一样的,原子整体上不显示电性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金属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电子,易于导电8 电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用导线把电源、开关、用电器连起来,组成电流可以流过的路径叫做电路。
电路图是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用电器顺次连接到电路中,这种连接方式叫做串联。
初三物理必修三知识点概述
初三物理必修三知识点概述一、引言初三物理必修三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物理学的知识,进一步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本课程将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探索更多的物理学奥秘。
二、课程内容1. 力学(1)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一个物体若不受外力,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外力的方向相同。
- 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互相作用时,它们所受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
(3)动量守恒定律一个系统的总动量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保持不变。
2. 热学(1)温度、热量和内能-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 热量是热能的传递方式,单位是焦耳。
- 内能是物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不能被创造或者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3)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3. 电学(1)基本概念- 电流:单位时间内电荷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单位是安培(A)。
- 电压:单位电荷在电场中移动时所做的功,单位是伏特(V)。
- 电阻:导体阻碍电流流动的特性,单位是欧姆(Ω)。
(2)欧姆定律电流 I 与电压 V 成正比,与电阻 R 成反比,公式为 I = V/R。
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提高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探索未知的精神。
四、教学方法- 讲授: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物理学的基本知识。
- 实验:进行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思考能力。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主要讲述了光的传播和成像。
以下是该章节的重点内容:
1. 光的传播:
- 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
-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为光速,约为3×10^8米/秒;
- 光的传播是直线传播,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折射和衍射。
2. 光的反射:
- 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法线和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上,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 光的反射是由于光遇到介质界面时,在同一介质的不同部分传播速度不同导致的。
3. 光的折射:
- 光的折射定律:入射光线、法线和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上,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一定比例;
- 空气、水、玻璃等介质的折射率不同,导致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改变。
4. 成像原理:
- 光的传播是沿直线传播的,通过反射和折射可以形成实像和虚像;
- 凸透镜的成像原理:通过凸透镜,平行光线会聚于焦点处,产生实像或虚像;
- 凹透镜的成像原理:通过凹透镜,平行光线发散,看起来来自焦点处,产生虚像。
以上是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物理九年级上每章的知识点
物理九年级上每章的知识点第一章: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和分类2.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3. 牛顿第二定律和加速度4. 斜面上的力和运动5. 弹簧的力和弹性6. 摩擦力和摩擦系数第二章:压强和浮力1. 压强的概念和计算2. 气体中的压强和气压3. 海底的压强和液压机械原理4. 浮力的概念和浮力原理5. 浮力的应用:浮力测量和漂流物体原理6. 飞船原理和空气动力学第三章:简谐振动与波动1. 简谐振动的特点和运动规律2. 弹簧振子和简谐振动的能量变化3. 摆钟的简谐振动和摆长与周期的关系4. 波的概念和波的传播方式5. 机械波和电磁波的区别与特点6.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音高和音量第四章:光的传播和成像1.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速度2. 光的反射定律和镜面反射3. 光的折射定律和光的折射现象4. 透镜成像和光的成像原理5. 平面镜和球面镜的成像规律6. 相机和眼睛的工作原理第五章:电流和电阻1. 电流的概念和电荷守恒定律2. 电流强度和电流的计算3.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4. 电阻和电阻的变化规律5. 电压和电动势的概念6. 欧姆定律和功率计算第六章:电路的应用1. 并联电阻和串联电阻的特点2. 电流的分流和电阻的合并3. 电阻的色码识别和电路图4. 平衡桥和电桥原理5. 理想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6. 电池、电荷器和发电机的应用第七章:磁场和电磁感应1. 磁铁、磁场和磁力线2. 磁场的作用和磁场的磁感应强度3. 动生电动势和静生电动势的概念4.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安培环路定律5. 变压器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6. 电磁铁和电磁输送的应用第八章:光学仪器和眼科光学1.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成像原理2. 相位差和干涉现象3. 单缝和双缝干涉4. 衍射和波的衍射5. 波的多普勒效应和声纳仪6. 眼科光学和眼球成像机制第九章:原子和核能1. 原子结构和核子的组成2. 原子核的稳定性和放射性3. 放射性衰变和半衰期4. 原子核反应和核能的释放5. 原子弹和核反应堆的工作原理6. 核聚变和核裂变的能量转化以上是九年级物理上册每章的知识点概要。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目录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目录人教版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目录
第十三章热和能
第1节分子热运动
第2节内能
第3节比热容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第1节热机
第2节热机效率
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第1节两种电荷
第2节电流和电路
第3节串联和并联
第4节电流的测量
第5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第十六章电压电阻
第1节电压
第2节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第3节电阻
第4节变阻器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第2节欧姆定律
第3节电阻的测量
第4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第十八章电功率第1节电能电功
第2节电功率
第3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第4节焦耳定律
第十九章生活用电
第1节家庭电路
第2节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第3节安全用电
第二十章电与磁
第1节磁现象磁场
第2节电生磁
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
第4节电动机
第5节磁生电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
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
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
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第4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能源第2节核能
第3节太阳能
第4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认识电路-电现象 -
中考链接
1.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____同__种电荷 互相排斥,_____异_电种荷互相吸引.
(2007年广西贵港市)
2.把一个带电的物体靠近用了绸子摩擦 过的玻璃棒时,它们互相排斥,这个带电 物体所带的电荷是_____正_电荷. (2007年天津市)
中考链接
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甲,乙两个轻小物体,结果甲被排斥,乙 被吸引,由此我们可以总判定( ) A.甲带正电,乙带负电.
动 画 实 验 三
金属箔
金属球 金属杆
综合
一起回顾上面的实验,动画实验四:(鼠标指在图片上按右键,点播放 即可.)
(五)静电的利用
动画实验五:静电除尘
(五)静电的利用
动画实验六:静电喷漆
(六)电流的方向
•电荷的定向移动就形成电流. •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为电流的方向.
-
-
-
-
- --
引入新课 自然界及生活中的电现象:
摩擦起电
你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现象吗?
过渡:
•一 带电现象、带电体: 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叫做
带电现象,带了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 •二、带电方法: 1、摩擦起电; 2、 接触带电 •问题:自然界中有多少种电荷?
(一)正负两种电荷
动画实验一:
(注意声音)
(一)正负两种电荷
动画实验二:
(注意声音)
实验表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三)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电场:
带电体之间的吸引或排斥,正是通过电场来
实现的.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带电的头发飘起来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
(四)验电器
• 验电器是检测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 • 结构:如右图 • 工作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 排斥的原理来工作的.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魔法物理初三3-(1-2)
第三章内能的利用热机
*一、燃料及其热值*
*二、内能的利用*
走进物理世界
STS 地球的温室效应
地球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不影响太阳对地球表面的短
波辐射,却能阻碍由地面反射回高空的红外长波辐射,这就像给地球罩上了一层保温膜,使地球表面气温增高。
就如同一个"温室"。
如果没有大气层,地球将象表面冻结的火星一样,无生命存在。
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消耗的能源急剧增加,森林遭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上升。
人类活动增强了温室效应。
但是人类对气候变化原因和各种因素影响程度等的认识还存在不确定性,因而对未来全球气候的总趋,目前还不能做出肯定的推断。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即大气污染对气候的影响已明显表露出来,它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是人类必需要解决的复杂课题。
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提倡节约能源、植树造林,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走进物理g 7 知能要点诠释
1.燃料的热值说明:
①意义: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燃料的热值,用符号q表示,其单位为J/kg.
②燃料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③燃料的热值反映燃料放热的本领,反映了不同燃料在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本领的大小.热值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状、质量、是否充分燃烧及放热的多少无关.
④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Q=mq,其中m为燃料燃烧的质量,q 为燃料的热值.
2.有效利用燃料说明:
①炉子的效率等于炉子有效利用的热量占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比值.如用炉子烧水时,炉子的效率η=Q(水吸)/Q(放)=[c(水)m(水)Δt]/[m(燃料)q].
②提高炉子效率,有效利用燃料的途径是:使燃料更充分地燃烧,加大受热面积使放出的热量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3.内能的利用
(1)利用内能直接加热物体,实质是内能的转移过程.
(2)利用内能做功:实质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如图<IMG001>所示.水蒸汽内能对活塞做功.热机就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知能要点诠释h o 解题方法技巧
1.我们说煤的燃烧值大于木柴的燃烧值,这是指( )
A.烧煤比烧木柴产生热量多
B.烧煤比烧木柴产生的温度高
C.要使它们放出同样多的热量,烧的煤比烧的木柴质量少
D.煤比木柴含有的热量多
解析: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不能说"含有"热量,D错;温度指物体的冷热程度,不是"产生"的,B错;A没有比较质量的多少,无法确定质量相同时哪种燃料放热多,为错项;由Q=mq知,若充分燃烧燃料放热相同时,m与q成反比,热值大的燃料耗费质量少,C 对.
答案C
误区警示:热值是燃料的特性,是个定值,其大小与燃料的质量、放
热多少及是否充分燃烧无关,而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既与燃料的质量、热值有关,也与是否充分燃烧有关.
2.某工厂燃料利用率为η1,且消耗无烟煤M吨,后经技术革新,将燃料利用率提高到了η2,试求该厂每月节煤多少吨?
解析:首先明确该厂每月用于生产的有用的能量应该是一定的,即
Q(有用)不变,其次求出技术革新后每月耗煤量M′,最后求出每月
节煤量M(节)=M-M′.
答案:设技术革新后每月耗煤M′吨,由题意知:M?q?η1=M′?q?
η2 故:M′=(η1/η2)M 每月节约用煤的质量:M(节)=M-M′=M-(η
1/η2)M=[(η2-η1)/η2]?M
解题技巧:应注意能源利用率η的含义是指为完成生产任务所需的能
量占完全燃烧燃料放出的能量之比.题中有两个不变量:①燃料的热值;②每月为完成生产任务所需的能量.
解题方法技巧? ?应用开放探究
3.(大连?2004)某中学为学生供应开水,用锅炉将200kg的水从25℃加
热到100℃,燃烧了6kg的无烟煤.[水的比热容是4.2×10 J/(kg?℃).无烟煤的热值是3.4×<IMG002>J/kg]试求:
(1)锅炉内200kg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J?
(2)6kg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J?
(3)此锅炉的效率是多少?
解析:水吸收热量计算公式Q(吸)=c(水)m(水)Δt,煤油放出热量用公式Q(放)=m(煤)q(煤),锅炉效率为水吸收的热量与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
答案:解:(1)Q(吸)=c(水)m(水)Δt=200kg×4.2×10 J/(kg?℃)×(100℃-25℃)=6.3×<IMG002>J
<IMG003>
知识点拨:热量计算中所涉及的物理量较多,因此计算时要注意物理过程中所对应的物理量,不要乱套公式,张冠李戴.锅炉的效率是指有效利用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
应用开放探究X
选择题U 1.用液氢作火箭发射的燃料,主要是因为液氢的( )
A.比热小
B.密度小
C.热值大
D.质量小C C 2.下列各组设备中都是利用内能来做功的是( )
A.水轮机、理发用的吹风机、热机
B.电动机、电饭煲、火箭
C.飞机、轮船、汽车
D.电动机、飞机、水轮机C C 3.(山西?2004)近期煤价节节攀升,少数不法商贩将煤矸石破碎后掺在优质煤中高价销售,客户为了不上当,最恰当的方法是检测下列物理量中的( )
A.热值
B.比热容
C.温度
D.质量A A 4.(杭州?2004)小明两次煮鸡蛋,第一次在水开后继续用大火煮,直到煮熟;第二次在水开后将火焰调小,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煮熟.两次比较发现( )
A.第一次比第二次省燃料又省时间
B.第一次费燃料但省时间
C.第二次比第一次费燃料又省时间
D.第二次比第一次省燃料,两种方法所用时间相近D D 5.把一瓶酒精倒去一半,则剩下的酒精( )
A.比热和热值均变为原来的一半
B.比热变为原来的一半,热值不变
C.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比热不变
D.比热和热值均不变D D 6.无烟煤的热值大于干木柴的热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完全燃烧mkg无烟煤,刚好烧开一壶水,那么用mkg干木柴完全燃烧后却不能烧开这壶水
B.无烟煤的热量大于干木柴的热量
C.通风条件越好,供氧越充足,两种燃料的热值就越大
D.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两种燃料,它们放出的热量相等A A $
|
? ? ? ? ? w | ? 选择题
? 问答题b 1.(宁夏?2004)初中物理课本(第二册P29)提供了几种燃料热值,见下表所示几种燃料的热值/(J?kg- )
干木柴约1.2×<IMG002>
烟煤约2.9×<IMG002>
无烟煤约3.4×<IMG002>
焦炭 3.0×<IMG002>
木炭 3.4×<IMG002>
酒精 3.0×<IMG002>
柴油 3.3×<IMG002>
煤油 4.6×<IMG002>
汽油 4.6×<IMG002>
氢 1.4×<IMG004>
煤气/(J?m- ) 约3.9×<IMG002>
天然气/(J?m- ) 7.1~8.8×<IMG002>
可以发现,表中列出的煤气和天然气的内容与其他燃料,如汽油、氢等不一样.
(1)你认为表中"煤气/(J?m- )"和"天然气/(J?m- )"是什么意思?
(2)你认为同学们在使用表(二)煤气和天然气的热值时,会产生什么误解或问题?课文这部分内容应怎样改进?(1)表示煤气和天然气热值可用J/m 为单位[或1m 的煤气完全燃料放出3.9×<IMG002>J的热量,1m 的天然气完全燃料放出(7.1~8.8)×<IMG002>J的热量] (2)"煤气或天然气由于温度、压强不同,不可能气体密度不变";要标明是在一定温度、压强下的数据. 2.在燃烧无烟煤的煤炉上加热初温是20℃的水2.5kg,使其达到沸腾为止.煤炉每分钟可向水供给热量2.8×10 J,煤炉的效率是10%,不考虑水壶吸收的热量,无烟煤的燃烧值是3.4×<IMG002>J/kg.
求:(1)水在煤炉上加热到沸腾所需时间?
(2)水在煤炉上加热到沸腾要燃烧多少千克无烟煤? (1)30min (2)约0.25kg. ? L 1 2 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