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合集下载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练习(带答案)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练习(带答案)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一、单选题1.有一种物质,农民说它是“植物的粮食”;建筑师称它为“粉刷匠”;消防员赞美它是“灭火先锋”;环境学家却指责它是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它是下列哪种物质呢?()A. 二氧化碳B. 氧气C. 氮气D. 稀有气体2.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传播“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低碳”是指在生产和生活中不排放或少排放二氧化碳气体.下列能源的使用最符合“低碳”理念的是()A. 煤B. 石油C. 天然气D. 太阳能3.下列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是()A. O3 B. N2 C. CH4 D. CO24.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分离空气得到的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B. 空气中的氧气能支持很多物质燃烧,是一种常用燃料C.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D. 二氧化碳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5.有下列气体,既可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是(标况下空气的密度是1.293克/升)()A. AB. BC. CD. D6.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 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B. 书写档案用碳素墨水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C.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化学变化D.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7.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A. 灭火B. 制汽水C. 人工降雨D. 填充探空气球8.下列验证不能成功的是()A. 证明呼出气体含CO2B. 检验该瓶气体是CO2C. 证明蜡烛燃烧生成水D. 检验该瓶气体是O29.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氧气可用作燃料B. 二氧化碳可用作气体肥料C.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D. 氮气可用作食品填充气10.对下列现象或做法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B. 膨化食品变得不再松脆,可能是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C. 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D. 变瘪的乒乓球放人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间距离较大11.生活处处有化学,安全时刻记心中,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 夜间发现家中液化气泄露,立即开灯查明泄露原因B. 用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C. 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D.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和制造舞台云雾12.水在人类生产生活及科学实验中起着重要作用。

初三化学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试题

初三化学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试题

初三化学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试题1.“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A.先变红后变紫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C.先变无色后变红D.先变蓝后变紫【答案】A【解析】根据酸性溶液可使石蕊变红,而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属于酸,故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又碳酸不稳定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水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进行解答。

即先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由紫变红;接着是碳酸受热又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逸出,溶液又由红变紫。

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和显酸性的物质与石蕊试液相互作用显色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2.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并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名称a ;b ;(2)广口瓶A中的药品,属液态的是,块状固体是。

(3)实验中,观察到广口瓶B中发生的现象是,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在广口瓶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D中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且的性质。

【答案】(1)长颈漏斗烧杯(2)稀盐酸石灰石或大理石(3)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4)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CO2+H2O=H2CO3(5)低的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解析】(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使用的仪器中,a为长颈漏斗,b为烧杯;(2)由于实验室用CaCO3和稀HCl反应制取CO2,故广口瓶A中的药品中固体常取石灰石或大理石,液体为稀盐酸;(3)由于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会生成CaCO3,故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4)二氧化碳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碳酸显酸性,故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5)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故会聚集于烧杯底部,所以下面的蜡烛先熄灭。

中考化学复习教材考点梳理: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鲁教版)

中考化学复习教材考点梳理: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鲁教版)

中考化学复习教材考点梳理: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鲁教版)重难点1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桂林)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D)A.灭火 B.制汽水C.人工降雨 D.填充探空气球(湘西)下列关于CO性质和用途描述错误的是(C)2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A.CO2B.CO能从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2C.CO不溶于水2D.CO的固体(干冰)可作制冷剂2重难点2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台州)下列实验现象只能反映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D)A.紫色石蕊变红色 B.石灰水变浑浊C.蜡烛熄灭 D.杠杆左高右低重难点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下列有关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__ADGH__(填字母).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A.CO和CO2可用于人工降雨、灭火,CO可用于冶炼金属B.CO2C.CO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2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CO会形成酸雨D.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E.通常情况下,CO2F.CO可用作气体肥料;CO可用作气体燃料2中的COG.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遇紫色石蕊溶液会变成红色H.CO2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__集气瓶__.(2)与集气瓶配套使用的玻璃片一般一面为光滑面,另一面为磨砂面,收集气体时用玻璃片的__磨砂面__(填“光滑面”或“磨砂面”)盖好集气瓶.能溶于水且密度大于空气__.(3)收集二氧化碳一般只用向上排空气法,原因是__CO2(4)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A__(填字母),装入药品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检查装置的气密性__.若要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需将发生装置与装置E和装置__D__(填字母)相连,其中装置E内的试剂是__浓硫酸__,气体应从导管__a__(填“a”或“b”)端通入.(5)用装置D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导管要伸入集气瓶底部,原因是__尽量排尽集气瓶内的空气,收集较纯净的气体__.(6)乙炔是一种微溶于水的气体,密度与空气接近,实验室常用块状电石和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炔.制取乙炔的发生装置选__A__,收集装置选__C__.(7)E装置的用途很广.下列关于该装置用法正确的是__②③__.①当装置内盛满水,若收集氢气,气体从b通入;若收集氧气,气体从a通入②当装置内盛满氧气时,若将装置内的氧气排出来,水从a通入③当装置内盛有一半水时,可观察给病人输氧气的速率.a端连氧气钢瓶命题点1二氧化碳的循环1.(梧州)在2015年末巴黎气候大会上达成的《巴黎协定》,向着“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这个终极目标迈进了一大步.请回答下列问题:(1)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__CO__(填化学式),绿色植物通过__光合__作用可以将该2气体转化成氧气.请写出一个温室效应可能造成的危害__全球气候变暖__.(2)“低碳生活”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请写出一个属于“低碳生活”的例子:__日常生活中可以坐公交车,减少私家车的使用__.命题点2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2.(滨州)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来做家庭小实验,其乐无穷!小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a、d为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湿润棉花,b、c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浸过的干燥棉花.垂直固定玻璃管的装置未画出)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A.通过推压注射器活塞,可以控制进入饮料瓶内液体的量B.利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注射器内的液体可为稀硫酸C.利用该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及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D.该装置的左半部也可用于制取氧气3.(泰安)CO是重要的资源,以其为原料可获得下列四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2A.反应①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反应②的实现有利于缓解“白色污染”C.反应③可用来制取氮肥D.反应④获得产品后的剩余液中,溶质只有NaHCO34.(青岛)对比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你参与下列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探究活动三】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碱溶液反应①分别振荡三个软质塑料瓶,观察到塑料瓶变瘪的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A>B>C__.②对比A瓶与__C__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5.(济宁)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实验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请根据实验装置和实验内容,回答下面问题:(1)探究二氧化碳与碱反应时,将装置A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装置D未出现浑浊,原因是__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__;可将二氧化碳先通过装置__C__,再通入装置D,理由是__HCl+NaHCO3===NaCl+H2O+CO2↑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时,实验分两步进行:首先将二氧化碳通过石蕊溶液浸泡的干燥纸花,再将二氧化碳通过石蕊溶液浸泡的湿润纸花,这样做的目的是__通过对比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__;结合上面实验,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__ACBE__(填序号).命题点3二氧化碳的制取6.(贵港)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名称:A__试管__、B__长颈漏斗__.(2)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ABCD__(填字母)进行组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aCO3+2HCl===CaCl2+H2O+CO2↑__.(3)在制取过程中,小雨同学选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并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发现小木条始终不熄灭,说明该瓶气体没有集满.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装置漏气__(写一个).(4)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若用如图H所示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请在图中将导管补画完整.7.(聊城)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__集气瓶__.(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CO2,使用的药品是稀盐酸和__大理石(或石灰石)__(填名称).收集CO2不选用装置B的原因是__CO2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答出一点即可)__.(3)用装置D收集氧气时,用__带火星的木条__检验气体是否集满.(4)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__能__(填“能”或“不能”)选择A为发生装置. 命题点4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8.(崇左)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D)A.活性炭、金刚石都具有吸附性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具有可燃性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有毒气体D.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命题点5碳单质的性质与用途9.(枣庄)比较下列三种物质,判断不正确的是(C)干冰金刚石大理石A.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B.组成上都含碳元素C.属于单质的是干冰D.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大理石第2课时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1.(威海)据《中国环境报》报道,为应对气候变化,落实《巴黎气候变化协定》,2017年国家建立了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按国际惯例,这里的“碳”是指(A) A.二氧化碳 B.单质碳C.碳元素 D.所有含碳化合物2.低碳环保应从我们身边做起,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A.出行以公共交通为主B.空调一直开机维持室内温度C.电池应扔在垃圾桶内D.超市购物多使用塑料袋3.如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C)①不能燃烧;②不能支持燃烧;③还原性;④密度比空气大;⑤密度比空气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⑤4.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小明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如图是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其中操作有误的是(D)A.加入药品 B.收集气体C.检查装置气密性 D.验满5.(江西)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D)A.构成:都是由分子构成,且都含有氧分子B.性质:常温下均为气体,且都易溶于水C.用途:氧气可用作燃料,二氧化碳可用作化工原料D.转化:在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6.(变式题)对比CO2和CO,描述正确的是(C)A.分子结构:CO2比CO多一个氧元素B.物理性质:CO2难溶于水,CO能溶于水C.化学性质:CO2能与碱溶液反应,CO能跟某些氧化物反应D.重要用途: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于光合作用7.(北京)下列方法能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气体的是(D)A.闻气味B.观察颜色C.倒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8.(乌鲁木齐)下列关于碳和碳的化合物的知识网络图(图中表示转化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C)A.“C→CO”的反应中碳发生还原反应B.“CO→CO2”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C.“CO2→CaCO3”的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D.“CO2⇌H2CO3”的反应可用酚酞试剂验证9.(聊城)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并验证某种气体化学性质的有关装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__分液漏斗__.(2)组装好装置A后,必须首先__检查装置的气密性__.(3)若A与C连接,C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CaCO3+2HCl===CaCl2+H2O+CO2↑__,用__向上排空气__法收集该气体.(4)若A与B连接,则B中紫色石蕊试液变__红__色.10.(贵港)如图是利用缺铁性氧化物[Fe(1-y)O]进行CO2再资源化研究的示意图.在整个转化体系中Fe(1-y)O是__催化剂__,整个转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CO2=====Fe(1-y)OC+O2__.若该研究成熟并广泛应用,能缓解__温室效应__.11.(青海)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 是无色气体单质,B、C均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1)写出物质A的化学式__O2__.(2)写出B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3CO+Fe2O3=====高温2Fe+3CO2__.(3)写出实验室用D制得C的化学方程式__CaCO3+2HCl===CaCl2+H2O+CO2↑__;该反应类型属于__复分解反应__.12.(宿迁改编)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并对它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按要求回答问题.(1)用A装置收集CO2,气体应从__a__(填“a”或“b”)端通入;(2)若要B中的两个气球悬浮在空气中,则气体甲可能是__A__(填序号);A.氢气B.氧气C.空气(3)往C试管中通入CO2,当出现__溶液红色刚好消失__现象,表示石灰水中的溶质恰好完全沉淀;(4)D装置的集气瓶中充满CO2,打开分液漏斗①,滴入少量NaOH浓溶液,气球明显胀大,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CO2+2NaOH===Na2CO3+H2O__;若要气球恢复原状,应关闭分液漏斗①,打开分液漏斗②,滴入__HCl(或H2SO4)__(填化学式,忽略滴入液体体积)溶液.13.(常德)某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0.74 g,要使该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全部转化为碳酸钙沉淀,至少需要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解:设需要二氧化碳质量为x.Ca(OH)2+CO2===CaCO3↓+H2O74 44 0.74 g x74 44=0.74 gxx=0.44 g答:至少需要0.44 g二氧化碳.14.【A+】(重庆A卷)(1)不同实验对反应速率有不同要求.某同学探究CO2制取实验,按要求答题.限选控制反应速率的方法:①反应物的浓度;②反应物的状态.限选试剂:A.稀盐酸;B.浓盐酸;C.块状石灰石;D.碳酸钠溶液;E.粉末状石灰石. 填写下表并回答相关问题.实验名称控制速率的方法所选用的最佳试剂灭火器反应原理①__B__和D CO2的实验室制法__②__ A和C__Na2CO3+2HCl===2NaCl+H2O+CO2↑__.(2)已知:CO2和SO2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实验一:水槽中滴入紫色石蕊,将收集满两种气体的试管同时倒立于其中,片刻后实验现象如图所示,说明相同条件下的溶解性:SO2__>__(填“>”或“<”)CO2,试管内溶液变成__红__色.实验二:已知镁条在CO2中剧烈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点燃2MgO+C.试推测镁条在SO2中燃烧的现象为剧烈燃烧,__产生白色和黄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__.。

初中化学6.3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考试题及答案.doc

初中化学6.3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考试题及答案.doc

初中化学6.3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填空题(共4题)1.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现象:(1)小颖同学在探究二氧化碳性质时,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石蕊溶液很快变红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后清洗仪器时,小颖发现变红的石蕊溶液又变为无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颖还发现,盛过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形成这层白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她用少量稀盐酸将它清洗干净,原理是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1)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石蕊溶液变红是由于CO2与H2O反应生成了H2CO3;石蕊溶液变为无色是由于H2CO3不稳定,分解为CO2与H2O的缘故。

(2)石灰水中的成分Ca(OH)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CaCO3附着在瓶壁形成白膜,CaCO3不溶于水,但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aCl2、H2O、CO2而溶解。

答案:(1)CO2+H2O===H2CO3 H2CO3===H2O+CO2↑(2)Ca(OH)2+CO2===CaCO3↓+H2O CaCO3+2HCl===CaCl2+H2O+CO2↑难度:中等知识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2.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你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写出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________装置组合来制备和收集氧气(填字母编号)。

(3)已知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

将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练习 (2).doc

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练习 (2).doc

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基础达标】1.CO2占空气总体积的0.034%,正常情况下能维持这个含量基本不变是因为自然界存在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图中A处不包含下列哪项()A.人和动物的呼吸B.植物的呼吸作用C.用氢气作燃料驱动火箭D.含碳燃料的燃烧【解析】选C。

由图可知,A处过程消耗氧气,产生CO2,而氢气燃烧后生成水,故选C。

2. “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教科书循环使用B.使用一次性筷子,减少疾病传染C.大量使用私家汽车出行,节约时间D.大量建设钢铁冶炼厂,促进经济发展【解析】选A。

教科书循环使用可节约纸张,从而减少树木的砍伐和能源的浪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拓展延伸】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其主要内容是生活要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

这股风潮逐渐在我国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

它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3.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用途中,不正确的是()A.供给呼吸B.作化工产品的原料C.用于灭火D.作气体肥料【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的用途。

供给呼吸是氧气的用途,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4.某班同学在对CO2进行功与过的讨论时,列举的以下事实既可以体现CO2的功,又可以体现CO2的过的是()A.CO2可以使人窒息B.CO2可以作气体肥料C.CO2可以产生温室效应D.固体CO2可用于人工降雨【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和对环境的影响。

CO2不支持呼吸,故可以使人窒息,体现了CO2的过;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可以作气体肥料,体现了CO2的功;而温室效应既可使全球变暖,使气候反常,这是过,也可提高大棚内的温度,有利于大棚蔬菜的培育,这是功;固体CO2可用于人工降雨,体现了CO2的功。

第二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第二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毒性 去携氧能力,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危 等含碳燃料取暖时,一定要保持室内通风,防止
及生命
CO 中毒
3.CO与CO2的鉴别与除杂方法 (1)物质的鉴别要依据物质性质的差异而产生的不同现象。
鉴别方法
①将燃烧的木条分别伸入 盛有气体的瓶内
现象与结论
木条 点燃
立即熄灭的是CO2,能被 的是CO
依据的原理 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CO能燃烧
状态 气体
密度 比空气的小
溶解性 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
性质 可燃性
化学方程式或解释
2CO+O2
2CO2
用途或注意事项
作 燃料 (点燃前要验纯)
还原性
与氧化铜反应:CuO+CO Cu+CO2
与氧化铁反应: Fe2O3+3CO
2Fe+3CO2
冶金
CO 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之失 CO 有毒,在实验室中应特别注意尾气处理;用煤
第二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课标考点导航 碳循环
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的制取
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实验探究题
考查内容
命题趋势
注重考查碳循环和碳中和以及 减缓温室效应的措施
中考中,注重考查碳循 环以及二氧化碳的制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取,一般以选择题和实
验题的形式出现,分值 二氧化碳制取的反应原理、发 在6分左右 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
2KClO3
2KCl+3O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中二氧化锰起
(3)实验室选用装置B、E连接可制取 H2 (填化学式)气体。
作用。催化
(4)小琳同学欲制取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除了使用上面的仪器外,还用到了如图F所示装置。

中考化学复习专项方案考题训练九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新版鲁教版

中考化学复习专项方案考题训练九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新版鲁教版

考题训练(九)__大自然中二氧化碳夯实基础1.【·苏州】下列相关二氧化碳说法中不正确是( )A.二氧化碳有毒B.二氧化碳常见于灭火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D.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2.【·衡阳】图K9-1所表示试验,能够说明二氧化碳含有性质有( )图K9-1①不能燃烧②不能支持燃烧③还原性④密度比空气大⑤密度比空气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⑤3.下列相关试验室制取气体说法错误是( )图K9-2A.装置①可作为CO2发生装置B.装置②干燥O2时,气体由a管进b管出C.装置③可用作O2搜集装置D.装置④是搜集CO2气体时验满方法4.【·威海】相关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循环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改变C.绿色植物生长过程,既包含碳循环,又包含氧循环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相对稳定5.图K9-3是某同学对二氧化碳部分知识构建网络图(部分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已省略)。

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图K9-3(1)写出a中关键成份燃烧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b中关键成份阳离子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下同),阴离子是________。

(3)物质c中C、H、O三种元素质量比是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4)d化学式为__________,标出物质e化学式中带点元素化合价:____________。

(5)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关键路径是__________。

6.【·天津】请结合图K9-4中试验装置,回复下列问题。

图K9-4(1)写出仪器a和b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

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01知识管理1.二氧化碳的循环产生途径:动植物的__呼吸作用__、化石燃料的__燃烧__等。

消耗途径:植物的__光合作用__。

对环境的影响:含量增多,易造成__温室效应__。

2.二氧化碳的制取制取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

反应原理:__CaCO3+2HCl===CaCl2+H2O+CO2↑__。

3.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物理性质:在通常情况下,CO2是一种__无__色__无__味的__气__体,密度比空气__大__,__能__溶于水,固体CO2又叫__干冰__。

化学性质:(1)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能与水反应,生成__碳酸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O2+H2O===H2CO3__,碳酸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__红色__;(3)能使澄清石灰水__变浑浊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O2+Ca(OH)2===CaCO3↓+H2O__。

该反应通常用来验证CO2的存在。

注意:(1)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红,是由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2)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用途:(1)植物__光合作用__的原料;(2)作科学实验和工业生产的__保护气__;(3)用于灭火;(4)生产尿素、碳酸氢铵及作气体肥料;(5)用于人工降雨。

02基础题考点1二氧化碳的循环1.最近新闻报道,由于气候变暖,南极冰川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

下列气体中能引起气候变暖的是(D) A.O2B.N2C.SO2D.CO22.(莱芜中考)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过程放在X处不合理的是(D)A.人和动物的呼吸B.植物的呼吸作用C.化石燃料的燃烧D.利用太阳能发电3.(威海中考)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考点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4.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常用方法是(C)A.煅烧石灰石B.点燃木炭C.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D.碳酸分解5.(山西中考)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名称①__铁架台__,②__长颈漏斗__。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例题解析2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例题解析2

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例题解析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方法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煅烧石灰石C.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D.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思路解析:选择一种物质的实验室制法,不仅要考虑其理论上是否可行,还要考虑反应速率是否适度、操作上是否简便、价格是否合算、生成物的纯度等诸多因素,并非所有能生成该物质的反应都可以作为制备方法。

答案:C2.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0.03%,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图所示,在A处不参与该循环的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A.植物的呼吸作用B.含碳燃料的燃烧C.发展利用氢燃料D.人和动物的呼吸思路解析:植物的呼吸作用、含碳燃料的燃烧、人和动物的呼吸均有二氧化碳的产生,产生的二氧化碳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氢燃料燃烧产物是水,不是二氧化碳。

答案:C3.如图所示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实验是()思路解析:A图中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使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既证明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也证明了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

B图中的塑料瓶将变扁,证明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还能与石灰水反应。

C图中石蕊试液变红,证明二氧化碳与石蕊试液中的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使石蕊变红。

D图中的实验只能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答案:D4.“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

“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的科学。

它包括“原料的绿色化”“化学反应的绿色化”“产物的绿色化”等内容。

其中,“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

下列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的是()A.化工厂用氨、二氧化碳和水制碳酸氢铵NH3+H2O+CO2====NH4HCO3B.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C.用炭、氧气和氧化钠制碳酸钠C+O2点燃CO2CO2+Na2O−→−Na2CO3 D.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消石灰制氨气2NH4Cl+Ca(OH)2−→−∆CaCl2+2NH3↑+2H2O思路解析:“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

2020中考化学冲刺训练-专题6.3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讲练)(含解析)

2020中考化学冲刺训练-专题6.3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讲练)(含解析)

2020中考化学冲刺专项练习专题6.3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讲练)1.知道二氧化碳的循环和二氧化碳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影响;2.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正确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3.熟练掌握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和检验方法。

一、自然界的碳循环1.CO2的产生途径: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含碳燃料的燃烧等。

2.CO2的消耗途径: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注意:CO2不是空气污染物,但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会引起温室效应。

CO2会参与大气中的碳循环,是氧气的间接来源。

二、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1.CO2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2.CO2的化学性质(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H 2CO 3 == H 2O+ CO 2↑(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 2+Ca(OH)2==CaCO 3↓+H 2O (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 ;这也是久置装石灰水的试剂瓶壁有一层白膜的原因。

要除去这白膜,用稀盐酸。

其原理是:CaCO 3+2HCl==CaCl 2+H 2O+CO 2↑(4)与灼热的碳反应:C + CO22CO3.CO 2的用途①灭火[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又利用其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②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利用干冰升华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③温室的气体肥料 ④做碳酸型饮料 三、二氧化碳的制取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高温注意:①不能用H2SO4与CaCO3反应的原因: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会覆盖在CaCO3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

②不能用浓盐酸与CaCO3反应的原因:浓盐酸易挥发成HCl气体混入生成的CO2中。

③不能用HCl与Na2CO3反应的原因:Na2CO3易溶于水,与盐酸反应速率快,不利收集。

中考化学专题训练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中考化学专题训练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一、选择题1.通过实验探究可获得较多的化学知识,对如图所示的实验分析错误的是()A.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D.二氧化碳支持燃烧2.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A.①变红,③不变红 B.④变红,③不变红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3.如图所示,若关闭Ⅱ阀打开Ⅰ阀,紫色小花(用石蕊溶液染成)变红;若关闭Ⅰ阀打开Ⅱ阀,紫色小花不变红,则甲瓶中所盛的试剂可能是()①浓H2SO4,②浓NaOH溶液,③饱和NaCl溶液.A.只有①B.只有②C.①② D.①②③4.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X既能与Y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D.①②③④5.下列图象有关量的化趋势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A.在一定量的CaCl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B.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C.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足量)反应D.等质量CaCO3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6.如图,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①试管内液面上升②试管内溶液变红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④试管内溶液变蓝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⑤7.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用途等说法正确的是()①干冰用于人工降雨;②石墨可作电极;③氧气可用作燃料;④氢氧化钙能改良酸性土壤;⑤KNO3属于复合肥料;⑥生活中可用氢氧化钠来除去炉具上的油污,也可治疗胃酸过多.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⑥8.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0.03%B.二氧化碳有毒,不能供人呼吸C.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D.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9.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与实际相符合的是()A.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由紫色变成蓝色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把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10.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我们熟悉的物质,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说法正确的一组是()①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元素组成相同,性质相同.②二氧化碳能使染有紫色石蕊的干燥纸花变红.③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成反比.④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应进行灯火实验.⑤一氧化碳、木炭、氢气都具有还原性和可燃性.⑥一氧化碳能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窒息死亡.A.①②③B.②⑤⑥C.④⑤⑥D.③④⑤11.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分子比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B.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C.CO2可用作气体肥料,CO可用于冶炼金属D.CO2无毒,CO有毒12.学习化学的目的并不在于人人都要成为化学家,更重要的是学会用化学观点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应先做灯火实验B.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应先开窗通风,不能立即开灯C.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起到杀菌作用,因此可用重金属盐溶液浸泡海产品D.海底蕴藏着大量“可燃冰”,以它为燃料不会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产生影响13.下列有关CO2和CO的知识归纳,正确的是()A.组成:都是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B.性质: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用途:都可以用于冶炼金属D.鉴别:可以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14.有关CO2的说法错误的是()A.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B.过量排放CO2会导致温室效应C.CO2中C、O原子的质量比为1:2D.在CO2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15.温室效应有功有过,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CO2,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A.CO2能使干燥石蕊纸花变红B.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低碳”是指较低的CO2排放D.温室效应为人类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温度16.我们曾经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①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②CO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③CO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④CO2不支持燃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7.科学家发现火星大气层中含有一种称为硫化羰的物质,化学式为COS.已知硫化羰与二氧化碳的结构相似,但能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下列有关硫化羰的说法错误的是()A.硫化羰是由分子构成的B.硫化羰可作为理想燃料C.硫化羰不能用作灭火剂D.硫化羰完全燃烧会生成CO2和SO2两种氧化物二、填空题18.请用给定物质的序号填空:①氢氧化钠②干冰③氢氧化钙④石墨⑤硝酸铵⑥酒精(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2)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明显降低的是.(3)农业中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4)司机驾车前喝的饮料中不能含有的是.(5)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6)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的是.19.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同时将针筒内全部液体迅速注入容器中,实验内容如下表所示.实验开始前红墨水左右两端液面保持相平.容器I、II体积相同,装置气密性良好.(1)实验a中,容器I内产生的现象是.红墨水液面位置发生变化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实验b中,针筒I、II内盐酸足量且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产生气泡更剧烈的容器是(填“I”或“II”),红墨水的位置变化情况是.20.(1)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进行如下操作,能够观察到纸花变红的是.(2)下列A、B是探究物质性质的实验:二氧化碳是否可以溶于水,很难直接观察到现象,可以通过A中塑料瓶的变化来间接感知.同样,研究氢氧化钠溶解于水时是吸热还是放热,可利用密闭的广口瓶内的变化引起U形管内水位的变化,若(填a或b)处的水位升高,则是放热.(3)一包黑色粉末可能是由氧化铜和碳粉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某学校科学小组为确定其成分,取少量该黑色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搅拌后观察.下表是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与对应结论,请你填写下表中空白处的相关内容:通过实验及分析,确定该粉末为氧化铜和碳粉混合物,为了进一步探究它们的性质,探究小组又利用这种混合物补充做了如图所示实验:①试管a中的化学方程式为.②氧化铜和碳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③最能说明a试管中氧化铜和碳已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三、解答题21.自然界的水都是含有多种物质的混合物,生产生活中需要的纯净水可以通过蒸馏得到.(1)将刚刚蒸馏出来的水盛放在敞口的干净容器里,一段时间后,蒸馏水的pH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请你分析说明引起蒸馏水pH改变的原因.(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为了增加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某次实验时,在一定量的蒸馏水中加入50克15%的稀硫酸进行电解,结束后测得剩余溶液的质量为100克,则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多少?22.某研究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固定装置略).已知碳酸镁加热发生类似碳酸钙的分解反应.(1)装置A中发生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装置C的作用:,无水CaCl2的作用:.(3)装置D中发生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图中装置E是安全瓶,能防止倒吸,从实验安全考虑,本实验还应在装置之间添加装置E.23.下图是教材中“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观察塑料瓶的变化.请问:(1)指出仪器A的名称.(2)实验操作中,旋紧瓶盖后,还需进行的操作是.(3)最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24.实验探究:(1)为了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某同学将实验中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导入A,B装置(如图1),回答下列问题:①装置A中的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B装置中的现象是,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蜡烛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金属材料:①铁锅是有益于人类健康的理想炊具,但也很容易生锈,写出预防你家铁锅生锈的一种具体做法.②小明做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铁片和镁片的形状和大小相同),请回答:小明根据“甲中产生气泡比乙快”得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完全反应后,过滤,把滤液都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加入过量的锌,待充分反应后再过滤,得到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得到的溶液的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与锌反应前溶液的质量.25.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向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缓慢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由此可知二氧化碳的用途是;(2)用扇子扇煤炉火焰,不会熄灭,而是越扇越旺,原因是(填字母,下同),用扇子扇蜡烛火焰,一扇就立即熄灭,原因是.A.空气流动可快速地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B.空气流动虽带走热量,但温度未降到着火点以下C.主要是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26.如图所示的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A:倾倒CO2时观察到的现象是.(2)实验B: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小于的原因可能是(只答一条):.(3)实验C: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4)实验D:集气瓶内放少量水的目的是.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27.室温时,进行如下实验:①在盛有3mL蒸馏水的试管中滴入5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②在盛有3mL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入5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③在盛有3mL蒸馏水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达到饱和,再滴入5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1)将实验③所得溶液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溶液变为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②、③共有的现象是,说明.(3)实验①的作用是.(4)实验①、②和③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滴数相同的目的是.28.某同学设计了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开始A中过氧化氢溶液滴入锥形瓶后,出现大量气泡,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B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3)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E中始终未出现浑浊,其原因可能是①石灰水已经完全变质;②.(5)检验F装置中气体已满,操作方法和现象是.29.某研究小组为了验证二氧化碳的部分性质,进行如图实验.(1)利用图一实验验证二氧化碳具有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的性质.要让蜡烛自下而上熄灭,选用图一中的装置更易成功.(2)利用图二装置验证二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反应.他们先关闭K1,打开K2,往导管中缓缓通入600毫升二氧化碳,丙、丁容器中均无明显现象;然后打开K1,关闭K2,继续往导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到丁容器中的出现浑浊(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大约能吸收1体积二氧化碳).根据以上现象,可以推断实验中二氧化碳.A、一定与氢氧化钙反应B、可能与氢氧化钙反应C、一定与氢氧化钠反应D、可能与氢氧化钠反应.30.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并据此回答问题:科学家在研究大气中CO2的浓度变化会对地球的平均气温造成什么影响的问题时,采用的研究途径之一是:研究古气候大气中CO2的浓度变化和当时大气平均温度的变化关系.(1)有种方法是测量浅海贝类化石中硼、钙元素含量的比例.因为这个比例高低和这些贝类生长时的海水酸碱度有关,而海水酸碱度又和大气中CO2的浓度有关.将得到的有关数据和通过其它研究途径得到的同时期大气平均温度对比,即可得到同时期大气平均温度与大气中CO2的浓度的对应关系.海水酸碱度和大气中CO2的浓度有关的科学原理是.请在下列坐标图中,标出坐标轴的含义,并大致表示大气中CO2的浓度对海水酸碱度(用海水pH表示,海水略呈弱碱性)的影响关系.(2)科学家也通过另外途径研究古气候时CO2的浓度变化与当时大气平均温度的关系.如比较古代植物叶片化石及近现代植物标本,发现很多地区较多同种近现代植物叶片单位面积上气孔数目减少.从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考虑,造成这种变化的可能原因是:、(请写出两种).(3)在生物圈中,你认为当前影响大气中CO2浓度变化的主要直接因素是:、(请写出两点).复习资料11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 ;2.D ;3.C ;4.B ;5.A ;6.A ;7.C ;8.B ;9.C ;10.C ;11.A ;12.AB ;13.A ;14.C ;15.A ;16.B ;17.B ;二、填空题18.②;⑤;③;⑥;④;①;19.石灰水变浑浊;Ca (OH )2+CO 2═CaCO 3↓+H 2O ;II ;保持左高右低;20.D ;变瘪;气压(或温度);b ;溶液呈蓝色,有黑色不溶物;C ;C+2CuO2Cu+CO 2↑;置换;b 中的导管口不再产生气泡(合理即可);三、解答题21.略22.MgCO 3MgO+CO 2↑;吸收二氧化碳;干燥气体;3CO+Fe 2O 32Fe+3CO 2;BC ;23.烧杯;振荡;塑料瓶变瘪;24.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CO 2+H 2O=H 2CO 3;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灭火;擦干水分;强;锌、铁;大于;25.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灭火;A ;C ;26.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装置气密性不好;防止液滴飞溅;防止溅落的溶化物炸裂瓶底;火星四射;27.浅紫(或淡紫);H 2CO 3H 2O+CO 2↑;溶液均变红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酸使紫色石蕊变红;空白对照实验,抵消指示剂颜色被同体积无色液体稀释的影响;比较水中有无酸时颜色的变化差异;28.2H 2O 22H 2O+O 2↑;白磷能够燃烧;CaCO 3+2HCl ═CaCl 2+H 2O+CO 2↑;生成的CO 2气体中混有HCl 气体;把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29.不支持燃烧;乙;AC ;30.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温度升高;植物表皮气孔少的能适应下来;化石燃料的燃烧;植物的光合作用;。

九年级化学练习34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无答案) 试题

九年级化学练习34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无答案) 试题

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一.选择题(本题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O2在下列变化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溶于水中B、溶于石灰水中C、进行光合作用D、制成干冰2、鉴别氢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A、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B、测定三种气体的密度C、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D、试验三种气体的溶解性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中,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B、二氧化碳溶于水是一个物理变化C、二氧化碳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无色D、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CO2能溶于水,可用于制汽水B、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CO2C、因为CO2可与水反应生成H2CO3,所以H2CO3很稳定,不易分解。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和致冷剂,是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5、冬季在我国北方用石灰浆刷墙后,常在房中放一盆炭火,它起的作用是()A、提高室内温度B、增大室内CO2体积分数C、降低室内潮气D、提高室内温度,增大室内CO2体积分数6、CO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A、密度比空气大B、可以溶解在水里C、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D、CO2分子可以与紫色石蕊直接反应7、下列反应用作鉴定CO2气体的是()A、 CO2+H2O = H2CO3B、 H2CO3 = CO2↑ +H2OC、 CO2+C===2COD、CO2+ Ca(OH)2 = H2O +CaCO3↓8、有关CO2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于水,有毒,水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B、难溶于水,比空气重,无毒C、能溶于水,比空气重,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燃烧D、因为它有毒,所以不能供呼吸9.200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促进低碳经济”,警示温室效应对人类的危害。

现已证实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 )A.O2 B.N2 C.()A.二氧化碳可由甲烷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生B.二氧化碳可用燃着的木条鉴定C.二氧化室可以用块状石灰石和浓硫酸反应制备D.干冰用于制造舞台云雾是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11. 植物作用时,需不断消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但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却基本保持不变,()①动植物的呼吸作用②矿物燃料的燃烧③死亡动植物的腐烂④矿物如CaCO3的分解A.①③B.①④C.①②D.①②③④1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最适合的反应物是()13. 今年6月5日是第3 5个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2020中考化学冲刺训练-专题6.3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测试)

2020中考化学冲刺训练-专题6.3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测试)

2020中考化学冲刺专项练习专题6.3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测试)一、选择题1.(2019•泰安模拟)“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生活”的主题旨在倡导节约能源和利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措施①少用煤作燃料;②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③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④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⑤焚烧废旧塑料可解决“白色污染”中符合该主题的有效措施是()A.①②④B.①②③⑤C.①③④D.①②③④2.(2019•南关区校级模拟)空气的成分中,植物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3.(2019•滨州模拟)科学研究发现临界CO2流体是一种和水相似,能阻燃、溶解能力强的绿色环保溶剂.被誉为“绿色环保溶剂”,其密度介于液体和气体之间,下列关于超临界CO2流体说法错误的是()A.与干冰的化学性质相同B.分子间的间隔比CO2气体小C.分子不再运动D.可代替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溶剂4.(2019•赤峰)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A.使用太阳能B.乘公交出行C.使用一次性木筷D.增大绿化面积5.(2018•泰安)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氧气验满B.加热液体C.滴加液体D.收集二氧化碳6.(2019•围场县校级模拟)下列有关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我家的成员很多,有氮气、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B.水:我很厉害,所有物质遇到我都会溶解C.二氧化碳:大家都别碰我,因为我有毒D.氧气:人们的呼吸离不开我,山林着火是我支持的7.(2020•新抚区二模)由于气候变暖,南北极冰川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下列气体中能引起气候变暖的是()A.氧气B.氮气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8.(2019•通州区一模)用如图装置进行CO2性质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证明是CO2使石蕊变红B.②可用于检验CO2气体C.③观察到蜡烛自上而下依次熄灭D.①②③只能验证CO2化学性质9.(2019•高新区模拟)下列实验或现象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的是()A.CO2不支持燃烧B.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很小C.随着压强的增加,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增大D.充满空气的气球可以漂浮在二氧化碳气体中10.(2019•攀枝花)关于下列装置使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此装置制取氧气B.用此装置制取二氧化碳C.用此装置收集氢气D.用此装置收集氧气11.(2019•长沙模拟)要检验某集气瓶是否收集满CO2气体,应该()A.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木条是否复燃B.向集气瓶中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看石灰水是否变浑浊C.将燃着的木条伸至集气瓶口,看木条是否熄灭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看木条是否熄灭12.(2019•和平区一模)将一大烧杯倒扣在培养皿上,培养皿上所放物质如图所示。

中考考点过关训练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word版 含答案)

中考考点过关训练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word版 含答案)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1.(2021·柳州)对于二氧化碳的排放,我国提出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露天焚烧垃圾B.多开燃油汽车C.大量植树造林D.工厂废气直接排放2.(2021·朝阳)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B.C60表示1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C.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能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且放出热量3.(2021·盘锦)下列实验现象既能体现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又能体现其化学性质的是( )4.(2021·抚顺)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灭火B.生产汽水C.气体肥料D.供给呼吸5.(2021·包头)中国政府承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使碳排放与碳吸收达平衡,实现二氧化碳相对“零排放”。

为了实现碳中和,从实际出发,以下措施不可行的是( )A.鼓励拼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出行B.推广垃圾分类处理,加强资源回收利用C.禁止使用煤、石油等化石能源D.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捕集或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碳6.(2021·安徽)2021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做好碳中和工作”。

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抵消因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排放”。

下列行为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 A.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B.使用新技术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C.利用风能实现清洁发电D.研发新工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产品7.(2021·丽水)我国宣布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互相平衡(如图)。

下列途径中属于吸收二氧化碳的是(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化石燃料的燃烧C.微生物的氧化分解D.生物的呼吸作用8.(2021·苏州)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操作图示正确的是( )9.(2021·营口)下列关于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CO2可用于灭火B.CO2可用作气体肥料C.CO可用于人工降雨D.CO可用作燃料10.(2021·北京)将CO2通入下列液体中,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 A.水B.稀硫酸C.食盐水D.澄清石灰水11.(2021·桂林)如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简图,请回答。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例题解析1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例题解析1

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例题解析1.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大量增加,能够引起___________,使地球环境的温度升高。

实验室里制取CO2的药品是___________,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收集CO2的方法是_________;检验CO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验满CO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收集、检验、验满二氧化碳的方法和过程。

考查对该实验基本知识的掌握。

答案:温室效应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CaCO3+2HCl====CaCl2+ CO2↑+H2O 向上排空气法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若木条熄灭,则证明已满2.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部分。

确定气体的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确定气体的收集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是气体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实验室制备气体时装置的选择原则和气体收集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答案: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密度水溶性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物的状态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反应条件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加热,所以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简称为固液常温型;又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于水,且二氧化碳还能与水发生反应,所以选择的收集方法只能是___________。

思路解析: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决定了制备装置的选择。

固液型装置且不需要加热决定了装置应该选择启普发生器或其简易装置。

答案:固体液体不需要大能向上排空气法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需不断消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但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却基本保持不变,这是由于()①动植物的呼吸作用②矿物燃料的燃烧③死亡动植物的腐烂④矿物如CaCO3的分解A.①③B.①④C.①②D.①②③④思路解析: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这是由于一方面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不断消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另一方面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矿物燃料的燃烧、死亡动植物的腐烂、矿物如CaCO3的分解等又产生二氧化碳。

中考化学重点特训 专题09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把脉中考)(解析版)

中考化学重点特训 专题09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把脉中考)(解析版)

中考化学重点特训专题09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把脉中考)1.“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主题旨在倡导节约能源和利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措施中不符合该主题的是A. 广泛使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B.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C. 多用一次性筷子D. 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答案】C【解析】A、广泛使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理念.B、回收利用废旧金属,能节约能源、资源,故选项符合“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理念.C、多用一次性筷子,增加了森林的砍伐,而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故选项不符合“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理念.D、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能减少燃油、燃气等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理念.故选:C.2.以下是某同学进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其中错误操作是A. Ⅰ和ⅡB. Ⅱ和ⅢC. Ⅱ和ⅣD. Ⅲ和Ⅴ【答案】C【解析】Ⅰ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Ⅱ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Ⅲ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可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图中所示操作正确;Ⅳ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时,应将燃着的火柴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洗涤仪器时,如果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要用试管刷刷洗,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Ⅱ和Ⅳ操作错误。

3.气体X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或几种。

将气体X依次通过灼热氧化铜和澄清石灰水,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X组成的可能性有A. 2种B. 3种C. 4种D. 5种【答案】D【解析】将气体X依次通过灼热氧化铜和澄清石灰水,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中含有还原性的气体,说明原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或生成了二氧化碳。

中考化学重点特训 专题09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基础练习)(解析版)

中考化学重点特训 专题09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基础练习)(解析版)

中考化学重点特训专题09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基础练习)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也不能作为植物养料B.实验室常用纯碱粉末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C.干冰可用作制冷剂和制造舞台云雾D.若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过高,则会引发酸雨【答案】C【解析】A.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但它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B.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纯碱粉末反应太快,不便于收集气体;C.干冰可用作制冷剂和制造舞台云雾;D.二氧化硫或二氧化氮在空气中含量过高,会引发酸雨,不是二氧化碳.2.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提高你的呼声,不要提高海平面”.倡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做法不符合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内容的是()A.多使用一次性筷子B.外出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C.随手关灯,节约用电D.购物时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答案】A【解析】A、多使用一次性筷子,就会使树木多被砍伐,会使二氧化碳增高,不符合世界环境日主题;B、外出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世界环境日主题;C、随手关灯,节约用电,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世界环境日的主题;D、购物时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可以节约能源,减少白色污染,符合世界环境日的主题.3.下列对二氧化碳的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组成:碳元素与氧元素B.化学性质:能还原氧化铜C.用途:光合作用的原料D.环境影响:过量引起温室效应【答案】B【解析】A.组成:碳元素与氧元素是正确的叙述;B.化学性质:能还原氧化铜是错误的叙述,二氧化碳没有还原性;C.用途: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正确的叙述;D.环境影响:过量引起温室效应是正确的叙述。

4..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A.N2B.O2C.COD.CO2【答案】D【解析】A、氮气和澄清石灰水不反应,此项错误;B、氧气和澄清石灰水不反应,此项错误;C、一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不反应,此项错误;D、二氧化碳能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沉淀,此项正确.故选D5.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是我们倡导的生活方式,“低碳”指的是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通人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B.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答案】C【解析】A、二氧化碳通人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是因为二氧化碳与紫色石蕊试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使溶液变为红色,是二氧化碳的水溶液显酸性,而不是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一、选择题1.通过实验探究可获得较多的化学知识,对如图所示的实验分析错误的是()A.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D.二氧化碳支持燃烧2.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A.①变红,③不变红 B.④变红,③不变红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3.如图所示,若关闭Ⅱ阀打开Ⅰ阀,紫色小花(用石蕊溶液染成)变红;若关闭Ⅰ阀打开Ⅱ阀,紫色小花不变红,则甲瓶中所盛的试剂可能是()①浓H2SO4,②浓NaOH溶液,③饱和NaCl溶液.A.只有①B.只有②C.①② D.①②③4.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X既能与Y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X Y Z① CO2 Ca(OH)2溶液 H2O② H2 Cl2 CuO③ Ba(NO3)2溶液稀硫酸 Na2CO3溶液④ Fe2O3 CO 稀硫酸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D.①②③④5.下列图象有关量的化趋势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A.在一定量的CaCl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B.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C.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足量)反应D.等质量CaCO3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6.如图,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①试管内液面上升②试管内溶液变红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④试管内溶液变蓝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⑤7.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用途等说法正确的是()①干冰用于人工降雨;②石墨可作电极;③氧气可用作燃料;④氢氧化钙能改良酸性土壤;⑤KNO3属于复合肥料;⑥生活中可用氢氧化钠来除去炉具上的油污,也可治疗胃酸过多.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⑥8.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0.03%B.二氧化碳有毒,不能供人呼吸C.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D.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9.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与实际相符合的是()A.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由紫色变成蓝色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把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10.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我们熟悉的物质,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说法正确的一组是()①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元素组成相同,性质相同.②二氧化碳能使染有紫色石蕊的干燥纸花变红.③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成反比.④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应进行灯火实验.⑤一氧化碳、木炭、氢气都具有还原性和可燃性.⑥一氧化碳能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窒息死亡.A.①②③B.②⑤⑥C.④⑤⑥D.③④⑤11.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分子比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B.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C.CO2可用作气体肥料,CO可用于冶炼金属D.CO2无毒,CO有毒12.学习化学的目的并不在于人人都要成为化学家,更重要的是学会用化学观点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应先做灯火实验B.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应先开窗通风,不能立即开灯C.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起到杀菌作用,因此可用重金属盐溶液浸泡海产品D.海底蕴藏着大量“可燃冰”,以它为燃料不会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产生影响13.下列有关CO2和CO的知识归纳,正确的是()A.组成:都是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B.性质: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用途:都可以用于冶炼金属D.鉴别:可以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14.有关CO2的说法错误的是()A.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B.过量排放CO2会导致温室效应C.CO2中C、O原子的质量比为1:2D.在CO2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15.温室效应有功有过,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CO2,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A.CO2能使干燥石蕊纸花变红B.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低碳”是指较低的CO2排放D.温室效应为人类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温度16.我们曾经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①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②CO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③CO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④CO2不支持燃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7.科学家发现火星大气层中含有一种称为硫化羰的物质,化学式为COS.已知硫化羰与二氧化碳的结构相似,但能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下列有关硫化羰的说法错误的是()A.硫化羰是由分子构成的B.硫化羰可作为理想燃料C.硫化羰不能用作灭火剂D.硫化羰完全燃烧会生成CO2和SO2两种氧化物二、填空题18.请用给定物质的序号填空:①氢氧化钠②干冰③氢氧化钙④石墨⑤硝酸铵⑥酒精(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2)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明显降低的是.(3)农业中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4)司机驾车前喝的饮料中不能含有的是.(5)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6)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的是.19.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同时将针筒内全部液体迅速注入容器中,实验内容如下表所示.实验编号容器I 针筒I 容器II 针筒II 红墨水液面位置a 二氧化碳(充满)10mL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充满)10mL水保持左高右低b 0.55g锌15mL盐酸0.24g镁15mL盐酸实验开始前红墨水左右两端液面保持相平.容器I、II体积相同,装置气密性良好.(1)实验a中,容器I内产生的现象是.红墨水液面位置发生变化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实验b中,针筒I、II内盐酸足量且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产生气泡更剧烈的容器是(填“I”或“II”),红墨水的位置变化情况是.20.(1)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进行如下操作,能够观察到纸花变红的是.(2)下列A、B是探究物质性质的实验:二氧化碳是否可以溶于水,很难直接观察到现象,可以通过A中塑料瓶的变化来间接感知.同样,研究氢氧化钠溶解于水时是吸热还是放热,可利用密闭的广口瓶内的变化引起U形管内水位的变化,若(填a或b)处的水位升高,则是放热.(3)一包黑色粉末可能是由氧化铜和碳粉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某学校科学小组为确定其成分,取少量该黑色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搅拌后观察.下表是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与对应结论,请你填写下表中空白处的相关内容:现象结论含CuO、C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有黑色不溶物只含通过实验及分析,确定该粉末为氧化铜和碳粉混合物,为了进一步探究它们的性质,探究小组又利用这种混合物补充做了如图所示实验:①试管a中的化学方程式为.②氧化铜和碳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③最能说明a试管中氧化铜和碳已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三、解答题21.自然界的水都是含有多种物质的混合物,生产生活中需要的纯净水可以通过蒸馏得到.(1)将刚刚蒸馏出来的水盛放在敞口的干净容器里,一段时间后,蒸馏水的pH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请你分析说明引起蒸馏水pH改变的原因.(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为了增加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某次实验时,在一定量的蒸馏水中加入50克15%的稀硫酸进行电解,结束后测得剩余溶液的质量为100克,则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多少?22.某研究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固定装置略).已知碳酸镁加热发生类似碳酸钙的分解反应.(1)装置A中发生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装置C的作用:,无水CaCl2的作用:.(3)装置D中发生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图中装置E是安全瓶,能防止倒吸,从实验安全考虑,本实验还应在装置之间添加装置E.23.下图是教材中“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观察塑料瓶的变化.请问:(1)指出仪器A的名称.(2)实验操作中,旋紧瓶盖后,还需进行的操作是.(3)最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24.实验探究:(1)为了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某同学将实验中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导入A,B装置(如图1),回答下列问题:①装置A中的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B装置中的现象是,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蜡烛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金属材料:①铁锅是有益于人类健康的理想炊具,但也很容易生锈,写出预防你家铁锅生锈的一种具体做法.②小明做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铁片和镁片的形状和大小相同),请回答:小明根据“甲中产生气泡比乙快”得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完全反应后,过滤,把滤液都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加入过量的锌,待充分反应后再过滤,得到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得到的溶液的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与锌反应前溶液的质量.25.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向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缓慢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由此可知二氧化碳的用途是;(2)用扇子扇煤炉火焰,不会熄灭,而是越扇越旺,原因是(填字母,下同),用扇子扇蜡烛火焰,一扇就立即熄灭,原因是.A.空气流动可快速地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B.空气流动虽带走热量,但温度未降到着火点以下C.主要是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26.如图所示的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A:倾倒CO2时观察到的现象是.(2)实验B: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小于的原因可能是(只答一条):.(3)实验C: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4)实验D:集气瓶内放少量水的目的是.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27.室温时,进行如下实验:①在盛有3mL蒸馏水的试管中滴入5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②在盛有3mL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入5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③在盛有3mL蒸馏水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达到饱和,再滴入5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1)将实验③所得溶液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溶液变为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②、③共有的现象是,说明.(3)实验①的作用是.(4)实验①、②和③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滴数相同的目的是.28.某同学设计了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开始A中过氧化氢溶液滴入锥形瓶后,出现大量气泡,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B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3)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E中始终未出现浑浊,其原因可能是①石灰水已经完全变质;②.(5)检验F装置中气体已满,操作方法和现象是.29.某研究小组为了验证二氧化碳的部分性质,进行如图实验.(1)利用图一实验验证二氧化碳具有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的性质.要让蜡烛自下而上熄灭,选用图一中的装置更易成功.(2)利用图二装置验证二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反应.他们先关闭K1,打开K2,往导管中缓缓通入600毫升二氧化碳,丙、丁容器中均无明显现象;然后打开K1,关闭K2,继续往导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到丁容器中的出现浑浊(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大约能吸收1体积二氧化碳).根据以上现象,可以推断实验中二氧化碳.A、一定与氢氧化钙反应B、可能与氢氧化钙反应C、一定与氢氧化钠反应D、可能与氢氧化钠反应.30.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并据此回答问题:科学家在研究大气中CO2的浓度变化会对地球的平均气温造成什么影响的问题时,采用的研究途径之一是:研究古气候大气中CO2的浓度变化和当时大气平均温度的变化关系.(1)有种方法是测量浅海贝类化石中硼、钙元素含量的比例.因为这个比例高低和这些贝类生长时的海水酸碱度有关,而海水酸碱度又和大气中CO2的浓度有关.将得到的有关数据和通过其它研究途径得到的同时期大气平均温度对比,即可得到同时期大气平均温度与大气中CO2的浓度的对应关系.海水酸碱度和大气中CO2的浓度有关的科学原理是.请在下列坐标图中,标出坐标轴的含义,并大致表示大气中CO2的浓度对海水酸碱度(用海水pH表示,海水略呈弱碱性)的影响关系.(2)科学家也通过另外途径研究古气候时CO2的浓度变化与当时大气平均温度的关系.如比较古代植物叶片化石及近现代植物标本,发现很多地区较多同种近现代植物叶片单位面积上气孔数目减少.从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考虑,造成这种变化的可能原因是:、(请写出两种).(3)在生物圈中,你认为当前影响大气中CO2浓度变化的主要直接因素是:、(请写出两点).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D;3.C;4.B;5.A;6.A;7.C;8.B;9.C;10.C;11.A;12.AB;13.A;14.C;15.A;16.B;17.B;二、填空题18.②;⑤;③;⑥;④;①;19.石灰水变浑浊;Ca(OH)2+CO2═CaCO3↓+H2O;II;保持左高右低;20.D;变瘪;气压(或温度);b;溶液呈蓝色,有黑色不溶物;C;C+2CuO2Cu+CO2↑;置换;b中的导管口不再产生气泡(合理即可);三、解答题21.略22.MgCO3MgO+CO2↑;吸收二氧化碳;干燥气体;3CO+Fe2O32Fe+3CO2;BC;23.烧杯;振荡;塑料瓶变瘪;24.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CO2+H2O=H2CO3;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灭火;擦干水分;强;锌、铁;大于;25.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灭火;A;C;26.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装置气密性不好;防止液滴飞溅;防止溅落的溶化物炸裂瓶底;火星四射;27.浅紫(或淡紫);H2CO3H2O+CO2↑;溶液均变红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酸使紫色石蕊变红;空白对照实验,抵消指示剂颜色被同体积无色液体稀释的影响;比较水中有无酸时颜色的变化差异;28.2H2O22H2O+O2↑;白磷能够燃烧;CaCO3+2HCl═CaCl2+H2O+CO2↑;生成的CO2气体中混有HCl气体;把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29.不支持燃烧;乙;AC;30.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温度升高;植物表皮气孔少的能适应下来;化石燃料的燃烧;植物的光合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