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海南省临高思源实验中学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第一章总复习精编强化练习(含解析)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基础版)(全册知识点考点梳理、重点题型分类巩固练习)(家教、补习、复习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重难点有效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举一反三练习物态变化温度【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能描述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2.理解温度的概念,摄氏温度的标度方法;3.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温度值;4.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5.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会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要点梳理】要点一、物态及其变化1.物质的三种状态:(1)固态:像铁钉、冰块这类有一定形状和体积的物质。
(2)液态:像水和牛奶这类没有固定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的物质。
(3)气态:像空气这类既没有固定形状,也没有一定的体积的物质。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物态变化。
要点诠释:(1)固态、液态、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在常温下呈现固态的物体一般称固体,如:钢铁、食盐等;在常温下呈现液态的物质,一般称为液体,如:水、酒精等;在常温下呈现气态的物质,一般称为气体,如:氧气、二氧化碳等。
(2)自然界中的物质通常情况下都有三种状态,如:常温下铁是固态,加热至1535℃时变成液态;加热至2750℃时,变成气态。
(3(4(5)通常说的水是液态的;冰是固态的;水蒸气是气态的。
要点二、温度及其测量1.温度: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或环境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摄氏温度:(1)单位:摄氏度,符号℃,读作摄氏度。
(2)摄氏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等份代表1℃。
3.温度计:(1)用途: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2)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构造:玻璃外壳、玻璃泡、玻璃管、液体、刻度等。
(4)特点:常用液体温度计的内径是粗细均匀的,温度计的分度值设计的越小,温度计的灵敏度越高。
(5)常用温度计:①实验室温度计(图甲):量程一般为-20℃—110℃,分度值为1℃,所装液体一般为水银或酒精。
北师大版2017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汇总(1-3章)
北师大版XX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汇总(1-3章)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一、物态、物质存在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物态变化跟温度有关: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分子之间有一定的空隙。
当物质处于固态时,引力作用较强,分子排列紧密,分子之间空隙很小,每个分子只能在原位置附近振动,所以固态物质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固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加剧,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分子的运动足以使它们离开原来的位置,而在其他分子之间运动,这时物质便以液态的形式存在。
如果温度再升高,分子运动更加剧烈,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分子会摆脱其他分子的作用而自由地运动,这时物质便以气态的形式存在。
二、温度的测量、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2、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101×10Pa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而把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4、温度计的使用:让温度计与被测物长时间充分接触,直到温度计液面稳定时再读数。
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拿离被测物体。
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相平,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
测量液体时,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体温计:量程一般为3~42℃,分度值为01℃。
三、熔化和凝固、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2、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熔点。
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如:金属、食盐、明矾、石英、冰等。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变软、变稀变为液体。
如:沥青、松香、玻璃。
四、汽化和液化、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2、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3、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面的空气流通速度。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物态变化一、温度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开尔文。
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③换算关系T=t+273K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③分类及比较: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量程-20℃~110℃-30℃~50℃35℃~42℃分度值1℃1℃0.1℃所用液体水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④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熔化和凝固1、熔化:①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②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奈、各种金属③熔化图象:④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⑤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温度不断上升。
⑥熔化的条件:a达到熔点。
b继续吸热。
2、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②凝固图象:③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④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最后变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⑤凝固的条件:a达到凝固点。
b继续放热。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总复习(带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总复习(带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如图1所示,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甲、乙、丙,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A.乙,丙,甲 B.甲,丙,乙 C.甲,乙,丙 D.丙,乙,甲2、将地面上的一本物理课本捡起来放到课桌上,对物理课本所做的功最接近()A.0.02J B.0.2J C.2J D.20J3、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如图所示,根据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快B.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低C.甲、乙两音叉发声的频率相同D.甲音叉发声的响度比乙音叉发声的响度大4、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是世界的25%,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了解地球的水循环知识,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关于地球的水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海水吸热,汽化成水蒸气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成水滴C.小水滴遇到更冷的气流,凝华成小冰珠D.小冰珠在降落过程,液化成雨水5、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下列属于平衡力的是()A.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 B.汽车受到的支持力和地面受到的压力C.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重力 D.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地面受到的压力6、下列物体重力约为1N的是()A.一枚大头针 B.两个鸡蛋C.一头奶牛D.一个篮球7、下列关于光学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硬纸板可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使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C.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D.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8、如图所示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g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4℃时,液体密度最小 B.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C.1℃时液体的体积比5℃时的大 D.由1℃升高到8℃,液体体积一直变大9、如图是常用的5号电池的示意图,其型号的另一种表示方法为“14500”,前两位数是直径,后三位数是高度这型号电池高度为()A.14mm B.145mm C.500mm D.50.0mm10、两支内径不同、玻璃泡内水银等量的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将看到()A.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B.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D.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11、以下关于力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B.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12、下列水中的物体没有受到浮力的是()A.水面戏水的鸭子B.水中游弋的小鱼C.水中大桥的桥墩D.海底水草的叶子13、如图所示,若小球向右摆动到最低点时绳子断裂假设所有力同时消失,此后,小球的运动情况是()A.匀速直线下落 B.匀速直线上升C.匀速直线斜向上运动 D.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14、如图所示为实验室研究液体压强时的某一过程图,由图可知该同学正在研究的是()A.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B.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变化规律C.同种液体、同一深度从不同方向的压强的大小关系D.液体压强与容器形状之间的关系15、甲、乙两人站在一堵光滑的墙壁前,两人之间相距102m,且距离墙壁均为68m,如图所示,甲开了一枪后,乙先后听到两声枪响的时间间隔为()(已知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A.0.1s B.0.2s C.0.38s D.0.4s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一束平行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大小是_____,人迎着反射光的方向可以看到刺眼的光,而在其他方向却看不到反射光,这是由于发生了_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2、放暑假了,小明乘坐“和谐号”动车组外出旅游.列车开动后,小明看到窗外的人群在往后退,这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若以站台为参照物,则小明是________的.3、游泳时小涛向后划水以获得向前的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到达终点时,因受到池壁作用力而停止运动,这表明作用力改变了他的________.4、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这是因为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要放热,空气温度低时,才能使水蒸气放热,所以霜冻前空气温度一定很低,这就是“霜前冷”的现象。
2017-2018海南省临高县新盈中学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第一章总复习专项强化练习(含解析)
2017-2018海南省临高县新盈中学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第一章总复习专项强化练习(含解析)一、填空题1.人工增(降)雨“人工增(降)雨”是指运用现代新科技控制气象动态的技术,其原理是通过播撒催化剂,影响云的微物理过程,使本来不会产生的降水得以产生,已经产生的降水强度增大。
人工增雨需要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的时机,可用飞机在高空作业,向云中播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等催化剂,干冰迅速地________吸热,致使高空云层附近的气温骤降,云层中的水蒸气直接________成小冰粒,小冰粒不断变大,这些小冰粒下落过程中________成了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
另外云层中的部分水蒸气遇冷________成小水滴,小水滴相互碰撞并不断变大,降落到地面,形成降水。
人工降雨也可以在地面作业,用高射炮或火箭弹将含有碘化银(冷云催化剂)的炮弹打入含有大量积雨云的4 000 m至5 000 m高空,碘化银在高空扩散为肉眼难以分辨的小颗粒(只有头发直径的百分之一到千分之一),成为云中水滴的凝聚核,水滴在其周围迅速凝聚达到一定体积后落向地面,形成降水。
人们常说“天有不测风云”,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观点已成为过去,几千年来人类“行云布雨”的愿望,如今已成为现实。
2.如图1-5-3是电冰箱的原理图,压缩机把气态的氟利昂压入冰箱外的冷凝器,氟利昂由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物态变化叫作________,________热量;液态的氟利昂经过毛细管流入冰箱冷冻室内的蒸发器后迅速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由液态变成气态,这个过程________热量,如此循环下去,冰箱内的物体温度逐渐降低。
3.仔细观察“水循环状态变化图”,将空白方框内的物态变化名称填在横线上。
①________;②________。
4.如图1-3-6所示,用酒精灯对装有水的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烧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______造成的,而瓶口上方的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是由于水蒸气发生________形成的,该变化过程需要________热。
2017-2018海南省临高加来中学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第一章总复习精编强化练习(含解析)
2017-2018海南省临高加来中学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第一章总复习精编强化练习(含解析)一、单选题1.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1-3-2所示。
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图1-3-2A.同时沸腾B.稍后也沸腾了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2.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196 ℃)倒入盛有奶浆的碗制作冰淇淋。
观察到杯中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则( )A.杯中液态氮放热B.杯中液态氮温度不断上升C.杯中液态氮不断吸热,温度保持-196 ℃D.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3.如图所示,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时=5 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 minD.该物质在EF段放热,温度降低4. (多选)关于汽化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手背上擦酒精,过一会儿酒精不见了,手背感觉发凉,是由于酒精蒸发吸热B.在任何条件下,水沸腾时的温度都是100 ℃C.在温度、表面积相同的条件下,水表面附近空气流动越快,水蒸发得越快D.液体的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5.如图1-6-1所示是某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准确的是( )A.第5 min时物质已全部熔化B.在BC段没有吸热,温度不变C.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48 ℃D.CD段物质已处于气态6.夏天,把冰棒从冰箱里拿出来,冰棒表面立刻结有小冰晶,它的周围会产生雾气,而雾气会消失在空气中。
这三种现象的物态变化依次是( )A.凝固、汽化、升华B.凝固、液化、汽化C.凝华、液化、汽化D.凝华、汽化、升华7.下列选项中,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 )8.图是某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该图像描述的过程可能是( )A.蜡的熔化B.海波的熔化C.水的凝固D.玻璃的凝固9.据厦门市气象部门发布的数据,2016年1月25日,岛内动渡观测站和同安莲花镇观测站测到的最低温度,分别创下了厦门市岛内、外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低值。
(word完整版)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要点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要点复习大纲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一、物态1、物质存在的状态:固态、液态平和态。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物态变化跟温度有关: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分子之间有必然的空隙。
当物质处于固态时,引力作用较强,分子排列亲密,分子之间空隙很小,每个分子只幸亏原地址周边振动,所以固态物质有必然的体积和形状。
固体的温度高升,分子的运动加剧,当温度高升到必然程度时,分子的运动足以使它们走开原来的地址,而在其他分子之间运动,这时物质便以液态的形式存在。
若是温度再高升,分子运动更加激烈,当温度高升到必然程度时,分子会摆脱其他分子的作用而自由地运动,这时物质便以气态的形式存在。
二、温度的测量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2、温度计的原理:是依照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 105Pa 时,把冰水混杂物的温度规定为0 度,而把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 100 度,把 0 度到 100 度之间分成 100 等份,每一等份称为 1 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4、温度计的使用:(1)让温度计与被测物长时间充分接触,直到温度计液面稳准时再读数。
(2)读数时,不能够将温度计拿离被测物体。
(3)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相平,不能够仰望也不能够俯视。
(4)测量液体时,玻璃泡不要遇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5、体温计:量程一般为35~ 42℃,分度值为℃。
三、消融和凝固1、消融: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吸热〕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放热〕2、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熔点。
消融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如:金属、食盐、明矾、石英、冰等。
非晶体:没有必然的消融温度。
变软、变稀变成液体。
如:沥青、松香、玻璃。
四、汽化和液化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吸热〕2、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北师大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
物理八年级上册北师大走进物理世界一物理学的定义:1、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所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
——高中物理必修一2、物理学——研究物质、能量和它们相互作用的学科——是一项国际事业,它对人类未来的进步起着关键的作用。
——1999年第23届国际物理与应用物理联合会议的决议二怎样学好物理:1、观察是研究问题的基础。
2、实验是物理最重要的研究手段与方法。
3、科学探究是学习和理解物理知识的重要方法。
4、理论要联系实际。
三国际制基本单位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1.1 物态变化 温度一 物态及其变化(一)物质的三种状态1、固态(s ):有一定形状和体积的物质。
(有形有体)2、液态(l ):没有固定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的物质。
(无形有体)3、气态(g ):既没有固定形状,也没有一定的体积的物质。
(无形无体)(二)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物态变化。
二 温度及其测量(一)温度(重点)1、定义:表示物体或环境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单位: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简称度,符号为℃;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为开尔文,简称开,符号为K 。
3、三种温标(1)摄氏温度(重点):摄氏温度,是瑞典天文学家安德斯·摄尔修斯于1742年提出的。
用符号t 表示。
单位是摄氏度,简称度,符号为℃。
在标准大气压(Pa 1001.15)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100℃,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2)热力学温度:热力学温度,是英国科学家开尔文(Kelvin )于1848年建立的。
又称开尔文温标、绝对温标,简称开氏温标,用符号T 表示。
在国际单位制中,热力学温度的单位为开尔文,简称开,符号为K 。
它以-273.15℃为0K 。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15.273t T += (3)华氏温度:华氏温度,由德国物理学家华伦海特(Fahrenheit )在1714年制定的。
8年物理北师大版复习资料
8年物理北师大版复习资料
八年物理北师大版复习资料是一种非常好的复习资料。
这种资
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并且更好地复习物理知识。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八年物理北师大版复习资料。
首先,八年物理北师大版复习资料的内容非常丰富。
这份复习
资料包含了八年级所有的物理知识,从初中物理的基础知识到一
些高级物理知识都会被涵盖。
这使得学生能够全面地掌握物理知识,并且更好地理解所有的物理知识。
其次,八年物理北师大版复习资料非常详细。
在这份复习资料中,每一个知识点都会被非常详细地讲解,而且很多的例题和习
题也会被涵盖。
这使得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时候能够更好地理
解每一个知识点,并且能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再次,八年物理北师大版复习资料的总结性很强。
在这份复习
资料中,很多知识点都会被总结成一个大的概念,并且会有非常
多的例子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
这使得学生能够更好
地掌握物理知识,并且能够更好地应用物理知识。
此外,八年物理北师大版复习资料的难度适中。
这份复习资料并不是太简单,也并不是太难。
这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并且更好地判断物理问题的难度,从而更好地回答物理问题。
综上所述,八年物理北师大版复习资料是一个非常好的复习资料。
它包含了八年级所有的物理知识,而且很详细地讲解了每一个知识点。
此外,八年物理北师大版复习资料的总结性和难度都非常合适,这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并且更好地应用物理知识。
如果你正在进行八年级的物理复习,那么这份复习资料一定会对你非常有帮助。
北师大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试卷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第2节《熔化和凝固》参考教案1精选汇总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重点知识精选物理基础打好,公式原理熟记,肯定可以拿高分哟!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二、熔化和凝固[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熔化、凝固的含义。
3、通过比较海波与蜂蜡的熔化和凝固过程,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熔化与凝固过程的区别。
4、会用图线描述熔化和凝固的过程。
5、会查物质熔点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感知固体发生熔化都需要吸热。
2、通过对海波、蜂蜡熔化过程的探究,知道判断固体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3、通过探究活动中数据的处理,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过程的方法。
4、通过探究活动体会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并感知探究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活动,形成对自然现象的关心和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2、通过探究实验过程,提高观察和实验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在探究过程中提高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4、通过记录交流产生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重点1、探究物质熔化的过程;2、熔化时有没有熔点是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
难点探究物质熔化的过程。
[教材分析]本节是一节包含探究内容的课。
探究式学习是国家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一种学习方式。
而本节课的探究活动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探究实验,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加强指导,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了解探究这种学习方式。
《教师用书》提出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来完成探究过程。
而我考虑到本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探究的方法,体验探究的过程,且海波的熔化过程中的温度“阶梯”在实际操作中并不十分明显,反而会误导学生。
另外实验时间比较长,再花费过多时间进行解释就得不偿失了。
因此,本节课我采用CAI动画来模拟实验,把重点放在实验的设计上,让学生亲身经历设计的过程,来体验探究的一般方法与过程。
北师大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试卷第一章 常见的运动第一节《滑动摩擦力》参考教案精选汇总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重点知识精选物理基础打好,公式原理熟记,肯定可以拿高分哟!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五、滑动摩擦力【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由认识摩擦力、探究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和生活中的摩擦这三个小单元组成,其中探究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教材以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主线,安排了学生猜想,实验探究,分析总结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探讨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
教材最后讲述了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
【学情分析】学生在这之前刚学习了“重力”、“二力平衡”,知道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也知道可以从力的三要素的角度研究某个力。
虽然摩擦力的概念比较抽象,但对于摩擦现象,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摩擦力跟重力一样是一种常见的力,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学生除对摩擦力的概念比较生疏外,已基本具备自主探究的能力。
【设计理念】对于摩擦现象学生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为了加强这节课的探究性,主要安排进行实验探究。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影响滑动摩擦力的二个因素;并通过具体事例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的现象。
2、知道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3、了解产生滑动摩擦的原因。
4、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5、会举例说出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摩擦力的存在。
2、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跟物体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1、通过探究与交流,认识交流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2、联系实际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养成勇于探究日常生活相关现象物理学原理的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1、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
2、解释生活中的摩擦现象。
难点:1、控制变量法的运用【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认识摩擦力的存在1. 复习: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2. 提出问题:(1)为什么车辆的轮胎与鞋底上都有凹凸不平的花纹?(2)用筷子夹菜时要注意什么,为什么?(3)下雪路滑的时候,车轮上为什么要装防滑链?学生回答后引入:以上现象都与摩擦力有关,那么什么是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课后培优)
一、选择题1.甲、乙是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若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为2∶3,运动所用的时间之比是2∶1,则甲、乙的通过路程之比是()A.3∶1B.3∶2C.4∶3D.3∶42.为了使测量长度的实验更准确些,应该()A.在记录实验资料时小数点后多保留几位数B.根据测量要求尽量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C.尽量使每次测量值相互相等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3.如图所示,白鹭水平掠过平静的湖面,在水中形成了清晰的倒影。
下列关于其相对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其倒影为参照物,白鹭是运动的B.以水面为参照物,白鹭是静止的C.以湖边的树为参照物,白鹭的倒影是运动的D.当白鹭向上飞行时,其倒影相对白鹭向上运动4.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匀速运动,它们的s t 图象分别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分析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0.6m/s v =甲,0.2m/s v =乙B .经过6s 两小车可能相距6.0mC .经过6s 两小车可能相距4.8mD .经过6s 两小车可能相距2.4m5.如图所示,近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多军种多方向成体系出动兵力,在台湾海峡及南北两端连续组织实战化演练,进一步检验提升多军种联合作战能力,这是针对当前台海安全形势和维护国家主权采取的必要行动。
若军演中导弹追打一飞机,导弹的速度为800m/s ,飞机的速度为800km/h ,已知导弹发射时,飞机离导弹发射处的距离为10.4km ,则从导弹发射到击中飞机只需( )A .9sB .18sC .27sD .36s6.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v 与s 和t 无关,是一个定值B .由s v t=可知,v 与s 成正比,与t 成反比 C .在弯道上缓慢行驶着的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 .某汽车每小时通过的路程都是50km ,则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7.在同一水平路面上,甲、乙两物体分别以5m/s 和2m/s 的速度相对于地面自东向西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以甲物体作为参照物,乙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 )A .3m/s ;向东B .3m/s ;向西C .7m/s ;向东D .7m/s ;向西8.一名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起跑的速度是9m/s ,中途的速度是8m/s ,最后冲刺的速度是12m/s .如果他的成绩是10s ,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9.7m/s B.10.0m/s C.10.3m/s D.10.7m/s9.某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14路程的平均速度为1m/s,后34路程的平均速度2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1m/s B.1.5m/s C.1.6m/s D.2m/s10.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速度与时间图象,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B.乙做加速直线运动C.第20s 末,甲、乙速度相同D.0~20s,两个物体所走的路程相同11.为了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好习惯,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
北京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及单元测试汇编
北京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及单元测试汇编一、选择题1.A、B、C三个物体分别从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的a、b、c三点开始沿该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a、c之间的距离为80m,a、b之间的距离为30m。
其中B、C两物体同时出发,物体A向右运动,其运动的s~t图如图乙所示,物体B作匀速直线运动,物体C运动的v~t 图如图丙所示,前2s物体C通过的路程为3m,从开始计时10s后,A、C相距67m,A、B 相距20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B向右运动,速度为2m/sB.物体C向左运动,前10s的平均速度为2.7m/sC.开始计时20s后,A、C两物体相距57mD.开始计时10s后,B、C两物体可能相距87m2.小强在湘江风光带上骑自行车,看到江中轮船在向北运动。
轮船上的乘客看到小强和树木都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强和轮船可能都向南运动B.小强可能向北运动,轮船一定向北运动C.小强一定向北运动轮船可能向南运动D.小强一定在向南运动,轮船一定向北运动3.甲、乙两同学在t=0开始从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同方向运动,他们运动的路程s随时间变化t的规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同学速度比乙同学速度大B.乙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1m/sC.甲同学第20s后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同学再次相遇时距起点60m4.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
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
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
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米/秒,且保持不变)()A.28.33米/秒B.13.60米/秒C.14.78米/秒D.14.17米/秒5.某同学对一物体进行了四次测量,分别为:2.56cm、2.58cm、2.54cm、2.55cm,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后,记录结果正确的是:()A.2.5575cm B.2.558cm C.2.56cm D.2.5cm6.如下图所示,则表示物体运动速度相同的是()A.甲乙B.甲丁C.乙丙D.丙丁7.某商场的自动扶梯在0.5分钟内,可以把站在扶梯上的顾客送到二楼.如果扶梯不动,人走上去需要1.5分钟,那么,当人沿着开动的自动扶梯走上去,需要的时间是A.2分钟B.1分钟C.3/8分钟D.0.5分钟8.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
北京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培优提高)
一、选择题1.小明骑自行车上学,先用10km/h 的速度匀速骑行了前一半路程,接着用15km/h 的速度匀速骑行了剩下的一半路程。
小明骑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12km/hB .12.5km/hC .13km/hD .13.5km/h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要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有误差 B .误差是难免的,所以减少误差是不可能的 C .选用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减少误差 D .如果测量次数非常多,取平均值,误差就不存在了 3.对以下物体运动的描述,选择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 A .月亮在白云中穿行 B .地球绕太阳公转 C .坐在奔驰的火车里D .静靠在运行中的列车座椅上的人4.下列有关估测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310m /s B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20m /s C .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的5s D .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5.小明去上学,他先以2m/s 速度走了1分钟,然后以5m/s 的速度跑了5分钟,最后1分钟以1m/s 的速度步行到学校。
则小明从家到学校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少( ) A .2m/sB .3m/sC .4m/sD .5m/s6.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记录的相等时间隔里小车往右运动的情景,则小车刹车过程的运动情景可能是( ) A . B .C .D .7.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判断两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为( )A .v v >甲乙B .v v <甲乙C .v v =甲乙 D .无法确定8.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体育项目,运动员奋力划浆,龙舟飞速前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该龙舟是运动的B .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河岸是运动的C .以龙舟为参照物,河岸是静止的D .以河岸为参照物,龙舟是静止的9.一段路程长为s ,一辆汽车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 1,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 2,则汽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 .122v v +B .123v vC .12122v v v v +D .121232v v v v +10.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位置和速度的设备,它可以向一定方向发射电磁波(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当遇到障碍物时要发生反射,雷达在发射和接收反射回来的电磁波时,在荧光屏上分别呈现出一个尖形波,如果雷达监视屏上显示的发射和接收的尖形波如图所示,已知雷达监视屏上相邻刻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10-4s ,则被监视目标与雷达的距离最接近( )A .4.5×104mB .6×104mC .9×104mD .1.2×105m11.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 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 ,且声速与车速均保持不变)A .汽车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204mB .汽车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68mC .汽车的速度约为26.15 m/sD .汽车两次收到信号的时间差为1.3s12.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国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海南省临高思源实验中学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第一章总复习精编强化练习(含解析)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B.加油站都有“请熄火加油”的提示,这是因为汽油在常温下易升华成汽油蒸气,汽油蒸气遇明火容易爆炸C.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会变小甚至没有了,这是汽化现象D.物体的温度可以降到-273.15 ℃以下,因为自然界中没有低温极限4.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 ℃,把温度为-8 ℃的冰块投入盛有0 ℃水的密闭、隔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的情况是( )A.冰块的温度升高且质量增加B.水的温度降低且质量增加C.冰块的温度升高且质量减少D.水的温度不变且质量不变5.如图1-1-4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根据气体热胀冷缩现象制成的世界上第一支水温度计,它的工作原理是( )图1-1-4A.当玻璃泡内气体的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带色水柱下降,在外界气压相同的情况下,水柱高低反映温度的高低B.水柱的液面位置越高,说明温度越高C.水柱高低与温度没有关系D.因为玻璃也有热膨胀,所以温度变化时,液面高度不变6.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遭大范围降雪天气袭击。
大雪严重影响了民航、铁路和高速公路等交通。
在遇到这种天气时,为了尽快清除积雪,常用的办法是撒“融雪盐”,这是因为( )A.“融雪盐”与少量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使周围的冰雪熔化B.“融雪盐”产生“保暖层”,使冰雪吸收足够的“地热”而熔化C.使雪形成“含融雪盐的雪”,“含融雪盐的雪”熔点低于当地温度,使雪熔化D.“融雪盐”有利于冰雪对阳光的吸收,从而加快冰雪的熔化7.下列现象中,最能说明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就越快的是( )A.同样多的酒精和水,在相同条件下酒精干得快B.同样多的热酒精,装在碟子里比装在瓶子里干得快C.把粮食摊放在阳光下比堆放在仓库里容易干D.同样多的热酒精和冷酒精,装在两个相同的碟子里,热酒精干得快8.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能起到防止烧坏火箭头部的作用,这是因为( )A.熔化和汽化都放热B.熔化和汽化都吸热C.熔化吸热,汽化放热D.熔化放热,汽化吸热9.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高压锅内水的沸点比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高,原因是气压越高,沸点越高B.夏天,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觉凉爽是因为电风扇吹风可以降低室内的温度C.我们看到的热锅上的“白气”,是锅内的水汽化成的水蒸气D.初冬,路面上出现的霜是凝固现象10.如图1-3-5是用水壶烧开水的情景,下列关于离壶嘴较远的地方“白气”比较浓,而靠近壶嘴的地方却没有“白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蒸气液化需要时间,靠近壶嘴处的水蒸气来不及液化B.靠近壶嘴处的温度比较高,水壶喷出的高温水蒸气难以液化C.靠近壶嘴处的温度比较高,空气中原有的水蒸气难以液化D.离壶嘴较远处空气中原有的水蒸气比靠近壶嘴处空气中原有的水蒸气多11.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B.夏天会看到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D.寒冷的冬天室外飘起了雪花,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12.关于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B.温度的高低应凭感觉判断C.0 ℃的冰比0 ℃的水冷D.正常人的体温为35 ℃13.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 )14.以下物态变化现象中,吸热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汇成潺潺流水B.夏天,清晨草叶上出现晶莹的露珠C.秋天,雨后山上出现缥缈的云雾D.冬天,室内窗玻璃上出现美丽的冰花15.如图1-4-1所示,用久了的灯泡的玻璃外壳会发黑,这是下面哪些物态变化造成的( )①熔化②凝固③汽化④液化⑤升华⑥凝华A.钨丝先①③再④②B.钨丝先⑤后⑥C.钨丝先⑤再④②D.钨丝先①③再⑥二、填空题16.科技人员发明了一种果蔬脱水新方法——升华脱水法,其原理非常简单:先将水果蔬菜冷冻,使其中的水结冰,然后再放进低压的环境中,冰就会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直接从固态变成________态。
17.如图1-2-10所示,(a)、(b)两图分别是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可知:在甲、乙两种物质中,________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__℃。
18.如图1-1-6所示,甲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__℃;乙寒暑表的示数为________℃。
它们是利用液体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图1-1-619.地球上淡水紧缺,海水充沛。
在科技活动课上,小刚和同学们利用已学知识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海水淡化装置,如图1-3-8所示,装置底部是一个盛有海水的容器A,上部盖着一个透明玻璃罩B。
通过太阳照射容器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凝结成水珠,收集即可得到淡水。
(1)上述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________,后________。
(2)装置组装完成后,通过实验,同学们对获得淡水的速度不满意。
请你给他们提出至少一条改进建议,用于提高获得淡水的速度。
你的建议是________。
20. (1)如图1-6-6甲,在试管中放入一些干冰,再将气球紧套在试管口,过一会儿气球会鼓起来,原因是。
(2)放置一段时间后,试管底部外壁出现了白霜,如图乙,这是由于干冰发生上述变化时需要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使试管底部温度降低,从而导致________(选填“二氧化碳”“空气”或“水蒸气”)遇冷在外壁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霜。
三、实验题21.小亮利用如图1-2-11甲所示的装罝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请回答下列问题:(1)安装实验器材时,小亮应按照__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测量过程中,温度计在某一时刻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该物质的温度为________℃;(3)根据实验数据画出该物质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可知,当加热到8 min末,试管中物质所处的物态是________态,该物质为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2.物理实验小组用如图1-3-9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由表格可知,本次实验应选用测温物质为________的温度计。
(2)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况如图1-3-10所示,图中________(选填“甲”或“乙”)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3)当水温接近90 ℃时,小组成员小明和小华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3-11,由图像可知: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两个同学绘制的沸腾图像可知:实验中他们所用水的________不同。
(4)实验中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5)小明在第9分钟撤掉酒精灯后,发现水未立即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合理即可)。
四、综合与应用题23.炎热的夏天,小明在家长的陪同下去游泳池游泳。
他刚从水中出来时,恰好一阵风吹过,感觉特别冷(如图1-5-6所示)。
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
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 [答案] C[解析] 深秋,草叶上出现“冰挂”,属于凝固现象,A选项不符合题意。
水蒸气在凉玻璃上形成水珠,属于液化现象,B选项不符合题意。
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变小,是雪升华成了水蒸气,是升华现象,C选项符合题意。
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是液态的水变为水蒸气,是蒸发,属于汽化现象,不是升华现象,D选项不符合题意。
2. [答案] D[解析] 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 ℃,液面在零刻度以下,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11 ℃,故A错误;海波是一种晶体,图像是晶体的熔化图像,故B错误;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C错误;小明从游泳池里出来会感觉冷,这是因为身体上的水发生蒸发现象,蒸发吸热,故D正确。
3. [答案] A[解析] 水蒸气液化为同温度的水时,要放出大量的热量,所以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故A选项正确。
液态的汽油变成汽油蒸气属于汽化现象,不是升华现象,故B选项错误。
衣柜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了,这是樟脑丸由固态直接变为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C 选项错误。
物体的温度最低能降低到-273.15 ℃,故D选项错误。
4. [答案] A[解析] 由题意可知,-8 ℃的冰块投入密闭、隔热、盛有0 ℃水的容器后,热量会由水传递给冰块,水放热,冰吸热,所以水会结冰,故冰的质量会增加。
5. [答案] A[解析] A选项,当周围气温升高时,玻璃泡内气体膨胀,带色水柱下降,当周围气温降低时,气体收缩,带色水柱升高。
通过水柱的高低可以判断气温的变化,符合题意。
B选项,水柱的液面越高,气温越低,不符合题意。
C选项,水柱的高低与温度有关,不符合题意。
D选项,气温升高时,玻璃和气体都有膨胀,相同情况下,气体膨胀明显,固体膨胀很小,玻璃的膨胀相对气体的膨胀可以忽略,不符合题意。
6. [答案] C[解析]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积雪上撒“融雪盐”,“含融雪盐的雪”熔点降低,当熔点低于当地温度时,雪熔化。
7. [答案] D[解析] 选项A,两种不同的物质比较,不能说明问题,不合题意。
选项B,装在碟子里和瓶子里,改变的是蒸发面积,而不是温度,不合题意。
选项C,摊在阳光下和堆在仓库里,不只改变了温度,还改变了蒸发面积,不合题意。
选项D,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只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的蒸发,符合题意。
8. [答案] B[解析] 物质在熔化、汽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所以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能起到防止烧坏火箭头部的作用。
9. [答案] A[解析] 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高压锅内的气压高于1标准大气压,所以锅内水的沸点高于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故A选项正确。
夏天吹风扇,身上感到凉爽,这是因为风扇吹来的风加快了身上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使人身体表面的温度降低,所以人会感到凉快,但不能降低室内的温度,故B选项错。
我们看到的热锅上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故C选项错。
冬天,路面上出现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D选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