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伏牛山血皮槭资源调查与分析

合集下载

河南中药材种植资源调查

河南中药材种植资源调查

河南中药材种植资源调查2007-11-10 9:27:34 来源: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作者:杨俊杰尹健杨海霞治疗牛皮癣不再是神话!治疗牛皮癣不再是神话!治疗牛皮癣不再是神话!治疗牛皮癣不再是神话!治疗牛皮癣不再是神话!治疗牛皮癣不再是神话!河南地处中原,属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地区,水热资源充沛,北部为古黄河冲积平原,东部为黄河改道冲积区,西部为秦岭余脉伏牛山区,南部为大别山系,自然条件优越,物种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多种中药材的生长,是我国中药材主要产区之一。

据调查,河南省共有中药材资源2 302种,隶属10门,324科。

其中药用植物203科,1 963种;药用动物121科,270种;药用矿物44种;其他类25种。

自古以来河南就是很多中药材的道地产区,所产道地药材物种数居全国第二位,有道地药材37种,占统计总数的23%。

近些年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河南各地充分利用当地中药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有很多地方初具规模,并已逐步形成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但也暴露不少问题。

作者对河南各县的中药材种植资源进行了初步的调查。

1 河南中药材种植自然区域划分河南在中药资源分布上属于华北区中的黄淮平原区与黄土高原区过渡带,依据各地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条件以及种植药材的特点,分为以下几个区域见表l,2。

.1.1古黄河河道淤积区本区域主要是由黄河冲积形成的区域,土质非常肥沃,土层厚度很大,但地表比较干燥,适合根茎类药材根部向下纵深生长,因此形成著名的“四大怀药”产区。

1.2太行山区此地区海拔较高,地形复杂,四季光、热、水时空差异明显,适合山区中药材的生长,特殊的环境形成了外观比较独特的冬凌草。

1.3伏牛山区海拔较低,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适合多种山区中草药的生长,盛产山茱萸、杜仲等。

表1 河南中药材种植自然区域划分Tab.1 Division of natural regions for planting Chinese herbs in Hena n中药材种植自然区域所包括行政区域古黄河河道淤积区济源、焦作南部、新乡、洛阳北部、濮阳、鹤壁太行山区安阳、济源、新乡西部、焦作西北部伏牛山区南阳、三门峡、洛阳南部、平顶山、驻马店西部淮河一大别山区信阳、驻马店南部豫东平原商丘、开封、周口伏牛山余脉与豫东平原的许昌、郑州过渡区表2河南各中药材种植自然区域主产中药材Tab.2 Plant variety of Chinese herbs in major producing region 中药材种植自然区域主要地产中药材古黄河河道淤积区怀山药、怀地黄、怀牛膝、怀菊花太行山区山茱萸、丹参、冬凌草、山楂伏牛山区杜仲、天麻、麦冬、百合、桔梗、怀菊花淮河一大别山区猫爪草、半夏、商茯苓、灵芝、百合豫东平原白芍、薄荷、芦根、蒲黄伏牛山余脉与豫东平原的窜银花、红花、禹白附、禹白芷、禹南星过渡区1.4 淮河-大别山区位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且有亚热带与暖温带气候特点,气候湿润,温暖多雨,四季分明。

河南伏牛山区植物多样性及保护研究_王磐基

河南伏牛山区植物多样性及保护研究_王磐基

河南伏牛山区植物多样性及保护研究*王磐基杨永芳胡彧(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开封475001)摘要伏牛山区由于地理位置的独特性,保育着多种多样的植物。

本文从植物的地理成分、珍稀植物、植被类型和植物资源类型等方面分析阐述了伏牛山区植物的多样性。

古气候变化、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生态交错带和高大山体影响等因素是形成本区植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最后提出了保护伏牛山区植物多样性的几点设想。

关键词植物多样性成因分析保护研究河南伏牛山区伏牛山是秦岭山脉的东延部分,它位于豫西山地的最南部,山体呈西北-东南走向,西至省界与陕西省接壤,东南延伸止方城县东北部突然中断,南到南阳盆地北缘,北与熊耳山和外方山相连。

东西长达400余km,南北宽约40~70km,故有“八百里伏牛山”之称。

该山脉自西北逶迤向东南,形如卧牛,故称伏牛山。

伏牛山主岭由燕山期花岗岩组成,两侧为古老的变质岩,局部地区有灰岩出露。

伏牛山不但山体巨大,而且山势挺拔雄伟,层峦叠嶂,多悬岩峭壁,又有奇峰突起。

一般海拔高度在 1000~2 000m之间。

海拔2 000m以上的高峰有6座之多,十分雄伟壮观,称为河南省的屋瓴。

由于伏牛山规模巨大,山势高峻,构成了黄河、淮河与长江三大水系的分水岭,气候湿润,且垂直变化比较明显,天然植被较好,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因此已在伏牛山区划建有6个国家和省级森林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它为伏牛山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1 伏牛山区维管植物的多样性1.1 植物多样性的概况据调查统计(丁宝章等,1981,1987,1997;宋朝枢,1994),伏牛山区维管植物共计有175科892属2 879种(包括10亚种206变种12变型)。

其中蕨类植物25科73属202种;裸子植物6科15属28种;被子植物144科804属2 649种(表1)。

从表中不难看出,它是河南省维管植物最丰富的地区,它汇集了全省蕨类植物98%以上的种,裸子植物近40%的种和被子植物70%以上的种。

伏牛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优势种种群动态

伏牛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优势种种群动态
2 . Na n y a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J Te c h n o l o g y,N ̄n y a n g,He n a n 4 7 3 0 0 4,C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Fu n i u Mo u n t a i n Na t i o n a l Na t u r e Re s e r v e i s l o c a t e d i n t h e j o i n t r e g i o n o f s u b t r o p i c a l 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n d wa r m—
西北 林 学 院学 报 2 O 1 5 , 3 0 ( 4 ) : 1 4 ~2 0
J o u r n a l o f No r t h we s t F o r e s t r y Un i v e r s i t y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 7 4 6 1 . 2 0 1 5 . 0 4 . 0 3
t e mp e r a t e z o ne s o f e a s t Chi na wi t h t y pi c a l n o r t h— s ou t h t r a ns i t i o n c l i ma t i c . T he v e g e t a t i o ns i n t hi s na t u r e
a c u t i de n t at a,a nd Pi n us a? - man di )we r e i d e nt i f i e d,whi c h d e t e r mi n e d t h e a p pe a r a n c e a nd s t r uc t ur e o f t he mou nt a i n.The d o mi n a n t p o pul a t i o ns p r e s e nt e d s t a bl e t y pe .M o r e mi dd l e — a ge i n d i vi du a l s we r e f ou nd t h a n

伏牛山区园林绿化植物资源调查及其保护开发利用

伏牛山区园林绿化植物资源调查及其保护开发利用
区 已查 明 的园林 绿化 植物 归 为四大 类 。 1 . 草本 类 1
主要 为 赏叶或 赏 花 的一年 生 、 年生 草本 植 物 , 调查 多 经
统计 , 伏牛 山区 常见 的园林 绿化 草 本 植 物 主要 有 5 6科 18 4 种 。 中 , 类 植物 l 其 蕨 9科 6 5种 ( 1 , 子 植物 3 表 )被 7科 8 2种
1 . 乔 木 类 2
红 草 罂 粟科 曲 花 紫 堇 景 天科 石 莲 花 、 豆 七 、 花 景 天 、 三 七 、 叶 景 天 、 苞 景 天 、 豌 紫 土 轮 大 山 飘 风 、 甲 草 佛 百合 科 吊 兰 、 松 、 叶 麦 冬 、 叶 麦 冬 、 门冬 、 阶 草 、 萼 、 瓦 禾 宽 麦 沿 紫 吉 祥草 、 萱草 虎 耳 草 科 虎 耳 草 、 虎 耳 草 、 细 虎 耳 草 、 叶 虎 耳 草 、 中 虎 耳 草 、 爪 纤 聚 华 红 升 麻 、 花 草 、 根 草 、 叉梅 花 草 、 隔 梅 花 草 、 眼梅 梅 独 细 凸 鸡 花草 、 草绣 球 小 檗科 类叶牡丹 、 八角莲 酢 浆草 科 山酢 浆 草 凤 仙花 科 异萼凤仙花 、 狭萼凤仙花 、 水金凤 、 齿萼凤仙花、 固凤仙花 西 锦 葵 科 圆叶锦葵 金丝 桃 科 丝 桃 、 南 连翘 、 耳 草 、 宝 草 、 叶 连翘 金 湖 地 元 贯 秋 海棠 科 秋 海 棠 、 华 秋海 棠 中 柳 叶菜 科 柳 叶 菜 报 春花 科 报 春 、 西 报 春 、 地 梅 假 山 点 龙 胆科 大 叶 龙 胆 、 胆 、 叶 龙 胆 、 白龙 胆 、 圆 叶花 锚 龙 狭 太 椭 荇 菜科 荇 菜 鹿蹄 草 科 蹄 草 鹿 紫 茉莉 科 脂 花 胭 旋 花科 打碗花 、 藤长苗、 篱天剑 、 日本打碗花 花 葱科 中华 花 葱 紫 草 科 勿 忘 草 马 鞭 草 科 香 草 、 果 莸 、 兰 光 三花 莸 唇 形 科 木 香 薷 玄 参 科 松 蒿 、 山萝 花 、 西马 先 蒿 、 山 红纹 马 先 蒿 、 生 马 先 蒿 、 顾 薜 返 马 先 蒿 、 茎 马 先 蒿 、 南马 先 蒿 、 南 马 先 蒿 短 江 河 苦 苣 苔科 龙 草 、 瑚 苣 苔 、 蕨 苣 苔 、 华 石 蝴 蝶 、 降 珊 半 中 牛耳 草 茄 科 苦藏 、 挂金灯 桔 梗 科 紫斑风铃草 、 桔梗 、 三叶 沙参 、 杏叶沙参 、 沙参 、 荠苊 菊 科 佩 兰、 东风 菜、 兔儿伞 、 菊、 野 毛华菊 、 甘菊 、 银背菊 、 紫苞风 毛 菊 鸢 尾 科 射 干 兰 科 惠 兰、 兰、 花兰、 兰 、 花斑叶兰、 鹃兰 、 柄 杓兰 、 建 多 春 大 杜 扇 毛 杓兰 、 皮 石槲 、 山 石斛 、 茎 石 斛 、 茎 石 斛 、 南 石 铁 霍 曲 细 河

河南省伏牛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研究_植物群落垂直分布与物种多样性研究_cropped

河南省伏牛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研究_植物群落垂直分布与物种多样性研究_cropped

河南省伏牛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研究_植物群落垂直分布与物种多样性研究_cropped第 3 期 13 山西林业科技 NoSHAN XI FOR ES TR Y SCI ENCE AND T ECHNOL O GY Sep12004 2004 年 9 月() 文章编号 :10072726 X 20040320010204)(河南省伏牛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研究 ?植物群落垂直分布与物种多样性研究王理顺()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河南郑州 450008摘要 : 采用法瑞学派的样地记录法 ,对河南省伏牛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植物群落垂直分布与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分析 ,该区南北植物交汇、种类较为丰富 ,植物群落垂直分布明显 ,是秦岭以东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最高地区之一。

关键词 : 植物群落 ; 垂直分布 ; 物种多样性+ 文献标识码 : A中图分类号 : S75915 ; S718154 2伏牛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地处亚 ,说明本区可能是第连香树、青钱柳、米心水青冈等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区。

该保护区是华北与华中三纪植物的避难所之一 ; 其次单种科、属为数众多 ,过渡带的面积最大的保护区 ,是一个具有区域性、地单种科 25 个 ,单种属 59 个 ,中国特有属 37 个 ,它们带性和国际意义的保护区。

调查分析该区主要植物多数为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或更古老的成优势种和建群种的区系成分、植物群落垂直分布与分 ;第三代表被子植物较原始的科、属、种在该区占物种多样性 ,对于研究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植物区有较大的比重 ,如木兰、毛莨、小檗、木通、防己、领春系、保护生物多样性、经济植物的合理开发利用、濒木等离心皮类的 6 科中 ,在该区有 26属 ,120 种 ; 柔危植物的拯救等均有重大意义。

荑花序类该区有 9 科 ,41 属 ,159 种。

以上均体现出植物区系起源的古老性。

1 植物区系初步分析 11212 植物区系成分复杂该区地处南暖温带的南部边缘与北亚热带的北 111 植物种类部边缘地带 ,其植物区系表现出复杂性和地理成分在采用法瑞学派样地记录所调查样地的基础多样性 ,区系联系广泛。

伏牛山区园林绿化植物资源调查及保护与开发利用对策

伏牛山区园林绿化植物资源调查及保护与开发利用对策

伏牛山区园林绿化植物资源调查及保护与开发利用对策伏牛山位于河南西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0°30"~113°50",北纬: 32°45"~34°00",呈西北——东南走向,东西绵延长约400km,南北宽约40~70km,面积约1万km2,素称“八百里伏牛”之称,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向北亚热带常绿落叶混交林的过渡区,植物资源异常丰富。

近年来,随着城市园林绿化的快速推进,对绿化树种多样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常规园林绿化树种已不能满足城市园林绿化的现实要求。

通过对伏牛山区园林绿化植物进行全面调查,研究保护开发利用对策,可以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特别是中原城市园林绿化、村镇绿化提供资源支撑。

一、伏牛山区自然特征伏牛山是秦岭向东延长进入河南境内的最大的一支山脉,它位列于豫西山地的最南侧,是我国唯一的长江、黄河和淮河三大水系的分水岭和一些支流的发源地,是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是我国南北自然过渡地带的典型地段。

伏牛山区气候、土壤均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与此相适应的森林植被也表现为典型的过渡性特征,中山地带是华北、华中与西南植物的镶嵌地带,森林类型多,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向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过渡型。

由于伏牛山山体较高大,峻峰林立,随着山体海拨的升高,气候、土壤及森林都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垂直带谱,但南北坡也有一定的差别,南坡带有亚热带植被特色,而北坡则有暖温带的植被特征。

总之,伏牛山区地处过渡地带,地形复杂多样,气候温和湿润,具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环境。

二、伏牛山区植物资源概况据统计,伏牛山区维管植物共计有175科,892属,2879种(包括10亚,206变种,12变型). 其中,蕨类植物25科、73属、202种;裸子植物6科、15属、28种;被子植物144科、804属2649种。

从表1中不难看出,它是河南省维管植物最丰富的地区,汇集了全省蕨类植物98%以上的种,裸子植物近40%的种和被子植物70%以上的种。

伏牛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功能群分类研究

伏牛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功能群分类研究

伏牛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功能群分类研究植物功能群(Plant Functional Groups, PFGs)把植物的功能特性与环境变化明晰地联系在一起。

目前陆地生态系统植物功能群研究主要以草原和森林为主。

植物功能群的提出和研究,为研究复杂的植物生态系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方法和途径。

现在对植物功能群研究的广度和宽度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概念本身。

植物功能群整合了功能及对环境响应相似的一类植物,但植物功能特征不是绝对的、单一的,所以对植物功能群就会有不同的理解,会有不同的定义及划分方法。

许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尺度来对植物功能群进行研究,这些研究结果有不同的针对方向和目的,使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更全面的理解复杂的陆地生态系统。

学者们在研究生态系统时,或多或少地总要与植物功能群相联系,这大大拓宽了植物功能群的应用范围。

所有前人的研究使植物功能群的概念、划分、方向和应用等诸方面越来越清晰。

这要求我们能有一个规范、统一和明确的植物功能群研究方案,这样能使对植物功能群的研究更加深入,能整合全球所有植物功能群的相关研究。

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复杂,植物种类丰富。

对森林生态系统复杂多样的植被进行功能群划分可以深化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优势种左右着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以优势种为主体划分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群,可以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框架结构及类群分布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东部森林样带中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结合点,具有南北气候过渡带的典型特征,群落的优势种突出,随着环境梯度(海拔)的变化,优势种变化明显,能较好的反映出植被与环境的动态关系。

采用群落生态学的调查方法,对伏牛山南北坡植被进行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通过计算重要值等方法选择优势种,进而进行植物功能群划分。

(1)确定37个乔木树种为研究对象,以X2(卡方)检验为基础,结合联结系数AC和共同出现百分率PC来测定乔木优势种间的联结性。

伏牛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树种综合保护之浅见

伏牛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树种综合保护之浅见

伏牛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树种综合保护之浅见摘要:伏牛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56024公顷,区内有植物2800多种(含亚种、变种和变型)。

其中加强稀有群落、香果树、领春木、青檀及珍稀濒危树种水青树、山白树、大果青杆、秦岭冷杉、水曲柳、银鹊树、金钱槭、连香树、七叶树、银杏、杜仲、华榛、紫茎……等综合保护力度,是自然保护区工作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伏牛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树种综合保护1、珍稀濒危树种在林业生态保护中的地位伏牛山自然保护区有多种珍稀濒危树种生存,专家学者发现的一些新物种和新记录,引起了国际关注。

1992年2月从林业部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联合召开的“中国自然保护优先区域会议”,把伏牛山自然保护区确定为具有国家和全球重要意义的A级自然保护优先领域。

同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第二次研讨会上,伏牛山自然保护区又被确定为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的优先领域。

在这个优先领域里,珍稀濒危树种的保护,显示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内容和区域规模,是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象征,是观光旅游活动的亮点,是人类现代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体现。

2、珍稀濒危树种保护现状2.1就地保护伏牛山自然保护区各管理处,普遍采取就地保护的方法,保护珍稀濒危树种赖依生存的自然环境。

有管理人员和森警利用法律、法令、通告、规定等,加强法制宣传,大大减少人为活动的破坏、盗伐、滥采、滥挖。

对珍稀濒危树种,进行了挂牌、立桩,提出明显地警示标示进行保护。

尽管采取一系列的就地保护措施,但有些珍稀濒危树种还是难免遭受人为或自然灾害的袭击,大果青杆仅有10余侏,秦岭冷杉、麦吊云杉、铁杉在海拔1500m以上还残存小片群落,但总数不超过100株。

2.2迁地保护在伏牛山自然保护区对珍稀濒危树种的迁地保护,似乎还未真正开展,在内乡宝天曼,初步营建了树木园,实际上就是对珍稀濒危树种进行迁地保护的一个基地,这里栽植有水曲柳、七叶树、华榛、紫茎、鹅掌楸、银掌楸、银鹊树、山白树、水青树、香果树等,但仅仅是初步栽植,挂上名称标牌而已,对所迁地保护的各个树种和生态习性、生物特性、繁育驯化等方面的观测记载和研究还是空白。

伏牛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功能群及其动态研究的开题报告

伏牛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功能群及其动态研究的开题报告

伏牛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功能群及其动态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伏牛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南方较为有名的生态保护区之一,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物种的栖息地和重要的生态系统重建区。

伏牛山自然保护区内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功能群及其动态变化研究,对于该区域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保护和重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伏牛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功能群及其动态变化进行调查和研究,探究植物功能群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影响,为伏牛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和重建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三、研究内容1.对伏牛山自然保护区内主要的森林植物功能群进行调查和分类,并建立相应的植物功能群分类体系。

2.分析各个植物功能群的群落特征和生态功能,包括种群结构、物种多样性、生态位、生态适应性和生态补偿能力等方面。

3.通过对伏牛山自然保护区的历史数据以及采集的实地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探讨各个植物功能群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趋势,分析变化原因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四、研究方法1.野外调查法:通过人工采样和拍照记录等方法对伏牛山自然保护区内的植物功能群进行调查和分类,并建立相应的分类体系。

2.统计分析法:通过对样本数据的统计分析,探索各个植物功能群的群落特征和生态功能,并对各个功能群的空间和时间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3.模拟实验法:通过建立植物功能群模型,模拟不同群落中的植物生长和互动过程,探讨各种自然条件和人为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将为伏牛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和重建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一方面,通过分析不同植物功能群的生态功能和变化趋势,可以为该区域内的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和乡土植物的种植提供指导;另一方面,对伏牛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演变过程的分析与预测将有助于采取相应的生态管理措施,从而减少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处。

血皮槭开发利用研究

血皮槭开发利用研究

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培训,争取经过具体实践和培训,使引导师都成为森林体验教育工作的行家里手。

分期举办森林体验教育相关知识的培训,或组织引导员在其他省份或者国外进行实地考察、交流,学习好的经验和做法,保证每位引导师每年至少培训1~2次,丰富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

(3)提高引导师的素养要求。

①理念素养的要求:认识不同年龄阶段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了解团体成员的个性化特点。

②知识素养的要求:认识常见的动植物,知道常见动植物的习性特征,懂得常见动植物与环境之间的依存关系。

③能力素养的要求:具有和孩子交心的能力,保证最简短时间内和孩子成为朋友;组织多元化活动的能力;处理常见孩子常见争执的能力;保护孩子安全的能力,需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时刻将孩子置身于自己的视野中。

④技能素养的要求:语言技能(能够根据孩子发展的特点进行准确的表达,与孩子进行准确的交流)、动作技能(能够进行准确动作的示范与演示)、协调技能(协调不同孩子、家长之间的)关系。

收稿日期:2018-8-23血皮槭开发利用研究王惠敏张伟伟翟亚平(国有济源市愚公林场)摘要:我国有一种特有的,观赏价值很高的濒危树种叫血皮槭,是优良的观赏绿化树种和用材树种。

本研究在对河南省血皮槭资源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开发利用价值进行了简单评价,对其开发利用现状做了概述,并提出了开发利用对策。

关键词:血皮槭;开发利用中图分类号:S79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18)18-0279-021槭树属和血皮槭介绍我国已知的槭树种类有151种,遍布全国各地,分布均匀,主要产地在黄河中下游各省。

近百年来我国非常重视濒危树种的栽培,槭树是观叶林树种,观赏行比较强。

我国在栽培技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槭树是槭树科树种的泛称,槭树叶秋季叶子渐变为红色或黄色,有的变成青色,紫色,是非常著名的秋色也树种,观赏性非常强,一些公园、风景名胜区,特别是植物园,都十分重视槭树的引种驯化工作[1]。

槭树科树种在栾川县苗木产业中的应用及分析

槭树科树种在栾川县苗木产业中的应用及分析

槭树科树种在栾川县苗木产业中的应用及分析作者:陈秋红计青鹤史琼芳申巾甲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4年第11期摘要:栾川县地处秦岭余脉—伏牛山北坡,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处于中国槭树分布中心向华北、西北、华东扩散的通道上,是河南省槭树科树种的分布中心。

通过考察全世界槭树科植物地理分布、园林应用研究和槭树新品种选育及引种情况,对栾川县苗木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槭树科;园林;苗木产业槭树科(Aceraceae)大多数种类极具观赏价值,全世界槭树科植物有202种,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

中国是世界槭树科种类和特有种最多的国家。

目前已查明,在中国有153种,占世界槭树科的75.7%,其中中国特有种有129种,约占世界槭属种类的64.5%。

欧美和日本槭树资源远少于我国,但他们在槭树选种育种方面已达到较高水平。

我国槭树风景观赏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国外则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加强对栽培新品种的选育和引进。

一、槭树科研究及园林应用1.槭树科树种地理分布槭树科植物全世界202种,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亚洲有l75种,欧洲15种,北美洲11种,非洲北缘1种,南美洲北缘1种。

槭树科植物仅在印度尼西亚穿越赤道到达南纬10°。

在美洲分布最南达至危地马拉,在北非有1-2种槭树生长在阿特拉斯山脉,而在西亚以色列北部是最南的分布地区,其分布北界位于亚洲的北纬45°,北美西部和欧洲西北部的北纬65°。

中国是世界上槭树科种类最丰富的国家,各省市自治区均有分布[3-4],分布较多的省份为:云南(61种)、四川(45种)、湖南(40种)、湖北(30种),其次为:贵州(28种)、广西(28种)、浙江(25种)、河南(23种)、安徽(23种),其他如长江以南:江西(22种)、广东(21种)、江苏(13种)、福建(11种)、海南(3种),东北地区:辽宁(10种),黑龙江(9种)、吉林(9种),和西部地区:甘肃( 22种)、西藏(21种)、宁夏(2种)、青海(1种)、新疆(1种)都有相当数量槭树科树种分布。

河南省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分析

河南省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分析

猱艺科枚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第1期2021年1月河南省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分析周亚爽,蒋泽军(河南林业职业学院,河南洛阳471002)摘要:采用实地现场调查为主,结合访问当地群众的方法,以县(市、区)为单位,对河南省的古树名木进行了逐株普查。

结果表明:河南省古树名木分布范围广,各市种类数和株数有较大差异。

全省古树共计528457株,名木211株,古树群617个,其中,散生古树29917株,隶属61科、147属、236种,树龄为100〜299a,300〜499a和500a以上的古树分别有3988,5730和20199株。

84.14%的古树表现生长势正常,衰弱植株和濒危古树分别仅占总数的11.66%和4.00%,死亡古树60株。

根据调查结果,对河南省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科学保护措施,为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古树名木;资源现状;保护对策;河南省中图分类号:S7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21)01-0129-051引言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是指具有重要历史、文化、景观与科学价值和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根据《古树名木普查技术规范》閃规定古树可以分为国家一级(树龄在500a及以上)、国家二级(树龄在300〜499a)和国家三级(树龄在100〜299a),名木不分级。

古树名木是人类极为珍贵的物产资源,是有生命的无价之宝,见证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的变迁,是自然界选拔岀的抗逆性最强的植物,被誉为“活档案”“活文物”和“活化石”聞。

河南省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16.7万km2的土地更是孕育和保存了大量的古树名木。

近年来,河南省古树名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资源现状调查"7、保护对策时】等方面,开发利用研究较少。

另外,有关古树名木的研究区域多集中在部分地市口°~“〕,对整个河南省区域范围内的研究几乎没有。

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草本优势种空间分布格局

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草本优势种空间分布格局

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草本优势种空间分布格局范玉龙;胡楠;丁圣彦;卢训令【期刊名称】《河南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4(048)005【摘要】对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梯度林下草本植被进行了调查,研究不同演替阶段草本优势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变化.运用扩散系数、聚集指数、平均拥挤度、聚块性指数、Green指数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草本优势种多呈聚集分布,如羊胡子草(Carex lanceolata)、芒(Miscanthus sinensis)、蕨(Pteridium aquilinum)和野菊花(Dendranthema indicum)等,呈随机分布的只有费菜(Sedum kamtschaticum),呈均匀分布的是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和兔儿伞(Syneilesis aconitifolia).从演替初期到演替后期,呈聚集分布的优势种增多,大部分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指数的数值成倍地增加,有少数种群的空间格局类型发生了改变,如掐不齐(Kummerowia striata)和蒿(Artemisia argyi)从聚集分布变为随机分布.这些种群分布格局的变化,可能是群落稳定的一种外在表现.草本植物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较强,对环境变动的响应有较明显的指示作用.【总页数】6页(P590-595)【作者】范玉龙;胡楠;丁圣彦;卢训令【作者单位】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开封475001;南阳理工学院,河南南阳473004;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开封475001;南阳理工学院,河南南阳473004;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开封475001;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开封475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8【相关文献】1.伏牛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优势种种群动态 [J], 范玉龙;胡楠;丁圣彦;卢训令2.秦王川7种主要天然草本植物种间关联与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以甘肃省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为例 [J], 王文;丁品3.伏牛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草本植物功能群的分类 [J], 范玉龙;胡楠;丁圣彦;翟元杰;柳静;廖秉华;卢训令4.帽儿山典型森林群落优势种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 [J], 王安彬5.伏牛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演替期乔木优势种空间分布格局比较 [J], 胡楠;范玉龙;丁圣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伏牛山北坡栓皮栎天然次生林不同生长阶段土壤碳储量研究

伏牛山北坡栓皮栎天然次生林不同生长阶段土壤碳储量研究

伏牛山北坡栓皮栎天然次生林不同生长阶段土壤碳储量研究毕会涛;凡琳洁;杨红震;裴志涛【摘要】为开展栓皮栎林的碳储量估算做一些前期的探索研究工作,选择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坡浅山丘陵区3种不同生长阶段的天然次生林栓皮栎林群落,调查研究了土壤层碳储量的分配特点及变化规律,并对3种不同生长阶段样地的实地调查以及实验测定的碳含量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栓皮栎林不同生长阶段土壤容重均表现为从表层到土壤深处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增加的趋势;同时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不同生长阶段土壤有机碳含量急剧下降,以土壤最底层(30~50 cm)的有机碳含量最低.2)对于同一生长阶段的生长阶段而言,在土壤垂直剖面上,土壤有机质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且林地土壤表层(0~10 cm)的土壤有机质明显大于其他层次.3)栓皮栎林不同生长阶段林分土壤各层次的碳储量都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以地表0~10 cm的土壤碳储量最大.幼龄林土壤在0~50 cm碳储量为43.49 t·hm-2,中龄林为83.67 t·hm-2,成熟林为67.53 t·hm-2.%In order to do some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workfor cork oak forest carbon storage estimates , choosing Funiu Mountain Nature Reserve North Slope hilly area three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of natural secondary forest cork oak forest,we investigate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hanging law of soil carbon storage and three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of fieldwork plots and experimental determination of carbon content. The results showed as follows.(1)Soil density of Quercus forest with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from the surface to depths of soil , increase gradually with the depth increasing;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increase of soil depth,soil organic carbon of different growth stagessharply drop,and the soil at the bottom(30~50 cm)has minimum organic carbon content. (2)For the growth phases of the same growth stage,in a vertical section on the soil,soil organic matter with increasing soil depth showed a gradual decreasing trend and woodland topsoil(0~10 cm)of soil organic matter was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the other layers.(3)The carbon stocks of cork oak forest soil in different gronth stage at all levels with the increasing soil depth is reduced,and the surface of soil carbon storage0~10 cm is maximum. Soil carbon reserves of Young forest in 0~50 cm is 43.49 t·hm-2,middle-aged forest 83.67 t·hm-2,and mature forest 67.53 t·hm-2.【期刊名称】《河南科学》【年(卷),期】2016(034)008【总页数】6页(P1289-1294)【关键词】伏牛山;栓皮栎;生长阶段;土壤碳储量【作者】毕会涛;凡琳洁;杨红震;裴志涛【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郑州 450002;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郑州 450002;淅川县林业局,河南南阳 4744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92.189土壤呼吸是土壤产生并向大气释放CO2的过程,不仅是重要的生态系统过程,更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中最大的通量.全球土壤是一个巨大的碳库,其碳贮量约1500 Pg,分别是陆地植被和大气的2倍和3倍[1].据估计,全球土壤每年向大气释放碳68~100 Pg[2],远远高于每年化石燃料燃烧而释放的CO2含量的10倍以上[3].因此,即使土壤呼吸发生微小变化也会引起大气中CO2浓度和全球气候的明显改变[4].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土壤碳贮量约占全球土壤的73%,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有机碳库之一[5],森林土壤有机碳来源于凋落物的输入和有机质的分解,以原状动植物遗体、碎屑或有机质的分解等形式存在,其大小决定于生物物质输入量、分解释放碳量和进入系统的损失碳量之间的关系,与水热条件紧密相关,因此土壤碳库的大小不仅与其生长的植被关系密切,也受制于当地的气候条件.伏牛山自然保护区地处北亚热带-暖温带的气候分区线,具有南北气候过渡带的典型特征,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生态环境条件的多样性,之前国内许多学者在此进行科研调查,例如,史作民等[10]对宝天曼地区栓皮栎林恢复过程中多样性变化进行了分析;刘玉萃等[11]研究了宝天曼栓皮栎林的生物量和净生产力;翟元杰等[12]对伏牛山南北坡植物功能型的组成、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研究选择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坡浅山丘陵区3种不同生长阶段的栓皮栎林群落,调查研究了土壤层的碳储量,以揭示豫西伏牛山北坡地区栓皮栎林不同生长阶段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配特征、认识其森林生态系统生长规律,为准确估算该研究区域内森林生态系统的理论最大固碳潜力、现实固碳潜力以及相应的固碳速率,进行必要的前期工作,提供精准的基础数据,同时也为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管理提供参考.本项研究地点设在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坡(地理坐标为北纬33°40′~34°20′,东经110°0′~112°45′),东西绵延长约800 km,南北宽约40~70 km,总面积约为2.2万km2,形状犹如卧牛,因此被称之为伏牛山.其地势特征为山脉规模巨大,山势异常高峻雄伟,高差悬殊.该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年平均气温为12.1~12.7℃,最冷月平均气温-2~-1.5℃,最热月平均气温26.5℃,极端最低气温-21℃,无霜期190 d,≥10℃的年积温为3750~4068℃,年日照时数1900~2500 h,年降水量为650~950 mm.调查区北坡为黄河中下游棕壤、褐土区,海拔1300 m以上为山地棕壤土,海拔800~1300 m为山地黄棕壤,海拔600~800 m为山地褐土,pH在5.5~7.2左右.该区域属于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向北兼有亚热带常绿落叶混交林的过渡区,即以落叶栎属植物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锐齿槲栎(Quercus alina var.acuteserrata)等为主的温带落叶阔叶林,间或分布有华山松(Pinus armandii)、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等.2.1 样地的设置在对研究样区植被分布作全面野外踏查的基础上,本研究选择了代表伏牛山北坡浅山丘陵区天然次生林栓皮栎林森林群落的3个不同生长阶段林分进行开展研究.样地选择地形气候和立地条件相似的林分.在每个森林群落的样地中用测绳区划出1个20 m×50 m的标准地,每块标准地3个重复(以便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误差修订,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样地间距至少100 m.然后将标准地分成10个10 m×10 m的样方(见图1),利用GPS对样地进行定位,测定样地的经度和纬度,同时记录样地所在地的坡度、坡向、海拔、郁闭度和起源等样地信息进行记录.2.2 土壤调查和取样2.2.1 样点选择设置在灌木层调查的样方内.2.2.2 采样层次和深度在每一个采土点上,按照0~10,10~20,20~30,30~50 cm,4个层次采集样品,若土壤层无法达到50 cm,则采至基岩为止,记录实际深度.2.2.3 土钻取样在灌木样方内使用内径>5 cm的土钻,按0~10,10~20,20~30,30~50 cm分层,每个样地在3个灌木小样方(其中一个样地的一个样方为土壤剖面)中打钻,分层取样,分层的土样混合,为一个样品,取样时要尽量保持每个小土体的完整性,然后将土样装到密封袋中标记好带回实验室,尽早进行风干处理,用于C分析.2.2.4 土壤剖面采样与容重、含水率的测定在灌木小样方内选取未受人为干扰、植被结构和土壤具有代表性的地段,挖掘1个土壤剖面,深至50 cm,不够50 cm至基岩为止,如图3所示.对土壤剖面进行拍照并将照片号现场记录.拍照时将米尺(或卷尺)立于向阳剖面,调好位置和焦距,保证包含剖面1 m内所有土层.数码照片的像素不低于800万像素.首先,按照土壤自然发生层次(O层、A层和B层)划分土层,记录各层厚度,对土层间过渡状况等进行描述.其次,按上述层次分别采集土壤样品,除去非土壤物质后装袋,带回实验室,风干保留自然发生层土壤样品.之后,沿剖面按0~10,10~20,20~30,30~50 cm分层,用容积为100 cm3的土壤环刀自上而下采集各层土壤,每层土壤重复取样3次,并用精度为0.5 g的电子秤现场称待测土样的质量,再转入密封袋,封好做好标记带回实验室进行土壤的理化性质分析:将样品与100%的无水乙醇溶解并点燃,待完全干燥后,再称量干土样的质量,然后根据公式:含水率=(烘干前土重-烘干后土重)/烘干后土重×100%;容重=烘干土壤质量/环刀体积,来测定土壤的含水量及其容重[13].2.3 分析方法2.3.1 采集样品的处理土壤样品的处理:土壤容重样品的处理是取样后适当风干,然后放到80℃的恒温箱中烘至恒重,称量烘干后的重量,从而计算土壤的容重.土壤含碳率样品的处理是野外采集的土壤样品,首先要剔除土壤以外的侵入体(如植物残根、昆虫尸体和砖头石块等)和新生体(如铁锰结核和石灰结核等),尽快风干,风干后土样要用木棍压碎,先过10目(2 mm筛孔),以四分法取适量样品磨细过60目(0.2 mm筛孔)或100目(0.15 mm筛孔)后待测.2.3.2 含碳率的测定根据森林土壤国家标准,土壤样品处理采用重铬酸钾-浓硫酸外加热氧化法(既湿烧法).实验步骤如下:将采集的土壤样品自然风干后磨碎,过60目筛,称取0.1~0.5 g样品放入25 mL的圆底硬质试管底部,加入10 mL K2Cr2O(70.800 0 mol/L)溶液,摇匀,再倒入10 mL浓硫酸(浓度为98%),小心摇匀,把相应试管大小玻璃漏斗放在试管上(其主要目的是防止试管内混合液剧烈受热而溅出试管外部),然后将试管插入铁丝笼,小心的放入170~180℃油浴锅内,保证试管液面低于油面,沸腾时开始计时,并控温在170~180℃,晃动铁丝笼使液温均匀,5±0.5 min后,将试管从油浴锅中拿出.待试管冷却后用纸将试管外壁擦干净,用漏斗将试液导入250 mL锥形瓶中,用蒸馏水冲洗漏斗内外壁,将瓶内总体积控制在50~70 mL,用0.2 mol/L的FeSO4滴定,滴定液先由橙色到蓝绿,再到砖红色为止,记录FeSO4的用量.另外还需同时进行2~3个未加样品的空白样进行滴定,取平均值[14].计算公式为:式中:V0为空白实验用去的FeSO4的体积;V为滴定时用去的FeSO4的体积;0.003为1/4碳原子的摩尔质量(g·mmol-1);m1为风干土重量;1.1为氧化校正系数;K2为风干土与烘干土的水分转换系数.2.3.3 土壤碳储量的计算土壤碳储量则是通过各生长阶段各个土层的土壤容重和含碳率,乘以面积、土层厚度和转换系数等计算得到,具体计算公式如下[15]:式中:SOCd为土壤有机碳储量(t·hm-2);Ci为第i层土壤有机碳含量(%);Di为第i层土壤容重(g·cm-3);Ei为第i层土层厚度(m);G(i%)为第i层直径大于2 mm的石砾所占的体积百分比;K为土壤剖面的分层数.3.1 土壤物理性状植物和土壤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土壤的理化性质影响着土壤上面的生物群落,土壤因素可以影响植物的生存和生长,同时,植物群落也通过其根系的呼吸、吸附等作用以及枯落物的分解作用,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也起着重要的作用[16].3.1.1 土壤容重土壤容重是土壤紧实度的敏感性指标,也是反映土壤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17].从图2可以看出,不同生长阶段栓皮栎林森林土壤容重在1.20~1.75 g·cm-3之间变动,土壤容重均表现为从表层到土壤深处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增加的趋势,这可能与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和土壤的结构有关,表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高,且多为粒状和团粒状结构,有机质的比重小,团粒结构的总孔隙度大,使得表层土壤较疏松,容重也相对较小,有利于水分的下渗和植物根系的生长,在剖面形态特征上也可以看出该层集中着大量的植物根系;但森林生长阶段不同其变化趋势也不同.幼龄林0~10 cm土壤容重最低,取样时能够感受到土壤的松软和潮湿;而成熟林0~10 cm土壤容重最高,取样时可以感受到土壤的紧实.3.1.2 土壤自然含水率森林土壤含水率是研究土壤水分的基础,是土壤质量评价的重要因子,直接影响森林群落的物质循环、生理过程和组织水化程度.土壤含水率是降水、冠层截留、植物蒸腾、土壤蒸发、地表径流、地下渗漏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土壤含水率在垂直方向的分布不仅受土壤质地、容重等自身因素的限制,其变化还受降雨、蒸发、气温以及植物生长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从图3可以看出,幼龄林林分土壤含水率最大,在18.58%~23.21%之间变化,这是由于林分林内透光系数小,气温低,空气湿度比林外高,自由水面蒸发比林外少,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有效地减少了土壤中水分的无效消耗;成熟林林土壤含水率最小,在5.40%~13.22%之间变化,这是因为该研究区域土层石砾较多.在不同生长阶段,自然含水率均表现出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其值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3.2 土壤化学性质土壤化学性质包括土壤pH、土壤有机质以及N、P等主要营养元素,能够直接影响到植被的生长发育.它不仅反映了土壤对植物根系供应养分的丰缺程度,而且也是反映植物群落影响土壤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本项目根据试验研究目的的需要,选择了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来体现土壤的化学特性.3.2.1 土壤pH值的变化土壤pH值是土壤重要的化学性质之一,地上植物的健康生长、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土壤营养元素的转化与吸收以及土壤微生物的活动等都与土壤pH值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同生长阶段各调查样地森林土壤的pH值测定结果表明(见图4),随着林龄的增加,土壤的pH在不断的减小,不同生长阶段土壤的pH<7,在5.47~6.53之间变动,显示出该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土壤表土层呈较酸性的特点;而且在同一生长阶段的林分内,土壤pH值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变大.3.2.2 土壤有机质的变化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含碳的有机物质.它由各种动、植物的残体、微生物体及其会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质组成.土壤有机质中含有大量的植物营养元素,特别是氮和磷等元素的重要来源.它不仅能够为植物提供营养元素,还能够改良土壤结构和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从而保证植物健康生长发育.土壤有机质是全球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与陆地生态系统中生物活性存在密切的关系[18-20].土壤有机碳的固定和矿化对全球大气CO2浓度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是全球温室效应的一个主要源和汇[21].土壤中的有机碳库很容易受到人类活动影响,对于大气环境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有着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因此被认为是影响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从图5可以看出,对于同一生长阶段的生长阶段而言,在土壤垂直剖面上,土壤有机质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且林地土壤表层(0~10 cm)的土壤有机质明显大于其他层次;随着植被林龄的增加,不同生长阶段土壤各层次的土壤有机质逐渐变大.不同生长阶段森林土壤表层(0~10 cm)的土壤有机质最大,这可能是因为森林地表积累的凋落物和植物根系分解产生的有机碳首先进入了土壤表层,从而使得土壤表层的有机质明显高于其他层次的土壤有机质;随着植被林龄的增加,不同生长阶段土壤各层次的土壤有机质逐渐变大.这可能是因为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是植物凋落的枯枝落叶,随着林龄的增加,大量的凋落物加剧了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凋落物的分解变得更加快速,因此土壤有机质呈现逐渐增加的变化.这与张庆费[22]对浙江天童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次生演替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结果相一致.3.3 土壤有机碳含量、碳储量及其垂直分布特征从图6可以看出,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不同生长阶段土壤有机碳含量急剧下降,以土壤最底层(30~50 cm)的有机碳含量最低.这可能是受到植被类型的影响,同时植物根系的分布也直接影响了土壤剖面各个层次的有机碳含量.从图7可以看出,不同生长阶段林分土壤各层次的碳储量都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以地表0~10 cm的土壤碳储量最大.这是因为植物根系大部分集中在土壤的表层,且凋落物和土壤微生物的分解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主要作用于地表,因此土壤表层的碳储量最大.幼龄林土壤在0~50 cm碳储量为43.49 t·hm-2,中龄林为83.67 t·hm-2,成熟林为67.52 t·hm-2.4.1 结论本研究以伏牛山北坡浅山丘陵区栓皮栎林森林群落演替过程的3个典型阶段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样地内林分各层次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及碳储量,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幼龄林0~10 cm土壤容重最低,在1.20~1.43 g·cm-3之间变动,取样时能够感受到土壤的松软和潮湿;而成熟林0~10 cm土壤容重最高,在1.34~1.75 g·cm-3之间变动,取样时可以感受到土壤的紧实.2)对于同一生长阶段的生长阶段而言,在土壤垂直剖面上,土壤有机质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且林地土壤表层(0~10 cm)的土壤有机质明显大于其他层次.3)不同生长阶段,土壤碳储量约是乔木层碳储量的62.90%~69.24%,随着林龄的增加,土壤碳储量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4.2 讨论本次试验研究,主要针对伏牛山北坡浅山丘陵区不同生长阶段的天然次生林栓皮栎林土壤碳储量进行了研究分析.栓皮栎林土壤碳储量在伏牛山的森林碳汇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除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之外,由于种种原因,在试验过程和论文分析工作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很多问题尚待解决和完善.森林碳储量的研究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本研究只对研究区土壤碳储量现状进行了分析.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后期应建立动态分析,研究土壤碳储量的变化规律,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相关文献】[1] Watson R T,Noble I R,Bolin B,et nd Use,Land-Use Change,and Forestry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2] Schlesinger W H,Andrews J A.Soil respiration and the global carbon cycle[J].Biogeochemistry,2000,48:7-20.[3] Raich J W,Potter C S.Global patterns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from soil[sJ].Globle Biochemistry Cycles,1995,9:23-36.[4] Janssens L A,Lankreijer H,Matteueci G,et al.Productivity overshadows temperature in determining soil and ecosystem respiration across European forest [sJ].Global Change Biology,2001,7(3):269-278.[5] Dixon R K,Brown S,Houghon R A,et al.Carbon pools and flux of globle forest ecosystem[sJ].Science,1994,263:185-190.[6]刘慎谔.中国枯叶栎之研究[J].国立北平植物学研究丛刊,1936,4(1):1-23.[7]陈植.造林学原论[M].南京:国立编译馆,1949.[8]魏林.栓皮栎林分布的初步调查[J].林业科学,1960(1):70-71.[9]傅焕光.栓皮栎栽培与利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6.[10]史作民,刘世荣,程瑞梅,等.宝天曼地区栓皮栎林恢复过程中高等植物物种多样性变化[J].植物生态学报,1998,22 (5):415-421.[11]刘玉萃,吴明作,郭宗民,等.河南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栓皮栎林生物量和净生产力研究[C]//中国科协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1999:721.[12]翟元杰.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栓皮栎林植物功能群及其动态机制[D].开封:河南大学,2008.[13]万云.枞阳大山不同生长阶段林下植被生物量分配格局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0.[14]黄昌勇.土壤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52-165.[15] Yu D S,Shi X Z,Wang H J,et al.National scale analysi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storage in China based on chinese soil taxonomy[J]. Pedosphere,2007,17(1):11-18.[16]韩娟娟.子午岭辽东栎林碳储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研究[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 [17]黄承标,吴仁宏,何斌,等.三匹虎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09,38(3):16-21.[18]潘根兴,李恋卿,张旭辉.土壤有机碳库与全球变化研究的若干前沿问题——兼开展中国水稻士有机碳固定研究的建议[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2,25(3):100-109.[19] Chen J S,Chiu C Y.Characterization of soil organjc matter in different particle-size fractions in humid subalpine soils by CP/MAS13C NMR[J].Geoderma,2003,117:129-14l.[20] Barrios E,Buresh R J,Sprent J anic matter in soil particle size and density fractions from maize and legume cropping system[sJ].Soil Biol Biochem,1996,28(2):185-193.[21]吴庆标,王效科,任玉芬.CO2红外分析仪在土壤有机碳矿化中的测试与应用研究[J].土壤,2006,38(3):304-308.[22]张庆费,由文辉,宋永岛.浙江天童植物群落演替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1999,10(1):19-22.。

伏牛山药用植物资源研究

伏牛山药用植物资源研究

伏牛山药用植物资源研究【摘要】目的通过对伏牛山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为合理开发药用资源提供参考。

方法实地调查、鉴定标本、查阅文献、统计分析。

结果伏牛山共有药用维管植物1 341种,分属154科,604属;其中具有10种以上药用植物的科有37科,含408属,996种;含有5种以上的属有58属,共437种。

结论伏牛山药用植物资源丰富,为河南省的天然药库,应保护资源合理开发,达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伏牛山药用植物资源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esources of medicinal plants in the Funiu Mountain. MethodsBy surveying and checking on site,identifying species, looking up the references, processing and analyzing the data. ResultsThere are 1341 species of medicinal vascular plants in the Funiu Mountain, which belong to 164 families and 640 genera. There are families containing more than 10 species, counting for species genera, and genera containing more than 5 species,counting for species. ConclusionThere are plenty of medicinal plants in the Funiu Mountain. We should put them into rational uses for the utiliz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Key words:The Funiu Mountain; Medicinal plants; Resource伏牛山区位于河南省境内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地形复杂多样,气候温和湿润,具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环境,因而这里保育了种类极其丰富的植物资源,特别是药用植物更是丰富。

河南伏牛山区典型森林植被乔木层生物量研究

河南伏牛山区典型森林植被乔木层生物量研究

河南伏牛山区典型森林植被乔木层生物量研究毕会涛;杨红震;凡琳洁;王炳焱;高贤明【摘要】选择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五种典型植被类型作为研究对象,对15块临时样方内的乔木树种,分别测量出树高,胸径等因子,通过异速生长模型进行不同乔木树种生物量测定,进一步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在选取的五种典型森林植被中,生物量大小依次为落叶针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针叶林>锐齿槲栎林。

在落叶针叶林中,日本落叶松各个器官生物量在总的生物量所占比重从大到小依次为树干>树根>树枝>树皮>树叶。

这一生物量分配格局既有利于日本落叶松的自身生长,也体现了对环境的适应性。

在落叶针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针叶林、锐齿槲栎林中,乔木树种的地上生物量均大于地下生物量,尤其是对于落叶针叶林来说,地上生物量远远大于地下生物量。

%In this paper we chose five kinds of typical vegetation type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in the nature reserve of Funiu mountain within the 15 pieces of temporary samples on tree species,respectively,then measured the treeheight,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and other factors. Through determination of different tree species biomass allometric growth model,we analyzed the biomass and further results. The selection of five kinds of typical forest vegetations,show the biomass sizes as deciduous coniferousforest>deciduous broad-leaved forest>mixed forest>evergreen coniferous forest>needle sharp tooth oriental white oak forest. In deciduous coniferous forest ,Japanese larch various organ biomass in total biomass accounted for the order from large to small is thetrunk>root>branch>bark>leaf. The biomass allocation pattern isconducive to the growth of Japanese larch ,also reflected the adaptability to the environment. In deciduous coniferous forest,deciduous broad-leaved forest,mixed forest,evergreen coniferous forest,needle sharp teeth,oriental white oak forest,the ground biomass of tree species are greater than the underground biomass,especially for deciduous coniferous forest,the biomass is far greater than the underground biomass on the ground.【期刊名称】《河南科学》【年(卷),期】2014(000)010【总页数】6页(P2008-2013)【关键词】伏牛山区;乔木层;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作者】毕会涛;杨红震;凡琳洁;王炳焱;高贤明【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郑州 450002;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郑州 450002;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郑州 450002;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92.182生物量是指生态系统中单位面积上有机物质数量,可以表征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积累.农田系统生物量可以等同为收获的干物质量,对于森林而言生物量表明森林的状况和利用价值.森林生物量的分布格局和动态变化,能够反映森林生态生产力水平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复杂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系统的健康水平[1-2].测定森林群落生物量,可以衡量群落生产力的高低,是研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基础[3].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与大气之间碳交换的基本参数[4],对其进行估算有助于正确认识森林的碳汇功能和贡献,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基础[5-7].森林群落的碳储存量主要决定于森林中林木各器官的生物量和各器官的碳含量.目前,针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碳密度和碳汇功能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8-9],这些研究对于明确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现状,合理经营和管理森林,促进森林生态系统固碳功能的增加具有重要意义[10].伏牛山是中国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分区线,区内森林植被保存完好,森林覆盖率达88%,是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天然阔叶林保存较完整的地段.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条件,使本区保存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11-13].并且,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许多特有树种,在全国的资源现状中占据很大比例,有重要的保护意义.伏牛山是秦岭东西方向的余脉,是河南省乃至华北地区面积最大的森林生态系统,同时也是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水系一些支流的发源地,是占据重要地位的水源涵养林区.近些年来,该区域的森林景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同学者对区域森林植物群落类型、植物区系、物种多样性、植物功能群等进行较多研究[14-19],重点是对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物种多样性以及随着海拔等立地条件的变化,伏牛山脉主要森林植被的演变,而在系统性地分析伏牛山脉的主要典型植被以及生物量上研究较少.本研究以全球变暖这一严峻问题为背景,以河南省伏牛山处于不同海拔的5个地点的典型植被生物量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森林植被乔木层的生物量概况.通过各个典型森林植被的生物量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乔木树种自身各器官生物量分配的一些规律,以及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的分配趋势,同时将乔木树种的生物量与立地条件结合起来,可以得出生物量与土壤、坡位、海拔等条件的相关性.总体来讲,本研究对伏牛山典型植被乔木层生物量的计算大致反映了伏牛山乔木树种的现状,为今后更好地采取各种护林措施提供了依据.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西部、西南部,是秦岭山脉东段延伸的山脉之一,地理坐标为东经110°30′~113°05′,北纬32°45′~34°00′,分布在河南省西峡、内乡、南召、栾川、嵩县、鲁山等6县境内,总面积达56 024 hm2,是河南省境内平均海拔最高、人类活动相对稀少、自然生态保存完好的山区.伏牛山脉全长125 km,宽约40~70 km,山脉主脊高度约1500 m上下,呈西北东南走向,是黄河、淮河、长江水系的分水岭.最高峰鸡角尖2212 m.岩层由片麻岩、片岩、大理岩和花岗岩体等组成,主要研产有矿产有铜、铅、锌和铬等,山区有森林及草原分布,有林业及牧业发展,植被依高度呈垂直分布,从低海拔的落叶阔叶林到高海拔的灌丛都有.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已知有维管植物175科、892属、2900多种,是我国华北地区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表1),被林业部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确定为具有国家和全球重要意义区域.1996年在原6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成立了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本研究选取的五种典型森林植被分别是落叶针叶林、常绿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锐齿槲栎天然林.落叶针叶林位于洛阳栾川县的龙峪湾林场,林场群落名称是日本落叶松-接骨木-蹄叶橐吾,优势乔木树种是日本落叶松.常绿针叶林位于嵩县的五马寺林场,群落名称是华山松-连翘-龙牙草针,优势乔木树种是华山松,针阔混交林位于南阳市西峡县的黄石庵林场,群落名称是油松-鹅耳枥-求米草,优势乔木树种是油松和鹅耳枥.落叶阔叶林位于平顶山市鲁山县的画眉谷村,群落名称是栓皮栎-荆条-羊胡子草,优势乔木树种是栓皮栎.锐齿槲栎天然林位于南阳内乡的宝天曼国家级保护区,优势乔木树种是锐齿槲栎,其间分布有葛萝槭、青麸杨、铁木等植物.2.1 样地的设置在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即林分特征和立地条件一致的地段设置标准地,总共设置5块样地,基本上包括了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构成.分别是洛阳栾川县的龙峪湾林场,嵩县的五马寺林场,南阳市西峡县的黄石庵林场,平顶山市鲁山县的画眉谷村,以及南阳内向的宝天曼国家级保护区,依次用P01,P02,P03,P04,P05表示.每个样地又设置三个重复样方,分别用R1,R2,R3表示.样地选定后,用罗盘仪、坡度仪和皮尺确定标准地边界,使标准地形状为四边形,大小为20 m×50 m,坡度大于5°时要进行改正,边界确定后,应在四角设木桩,然后用测绳围起来,使标准地边界明确.记录样方内胸径大于5.0 cm的所有乔木个体的种名、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等[21].调查过的林木,在胸高部位编号作记,记号面向上坡,便于查找,以免漏检或重检.同时进行环境因子调查,记录各个样地的海拔、坡度、坡向、落叶厚度等因子(表2),以便后期进行结果分析.2.2 研究方法及步骤2.2.1 样地树种组成分别对各个样地内的乔木树种类,树种组成以及优势树种进行统计,并求得每个样地内的所有乔木树种的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如表3所示.2.2.2 样地生物量模型本研究根据国家林业局于2011年2月颁布的《造林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指南》,利用树木各分量生物量之间的相对生长关系,乔木以树高、胸径、冠长为变量构建各分量生物量模型通式,构建松类、栎类组主要树种(组)生物量模型(表4),模型测算因子简单易得,与实测数据具有较好的拟合精度和预估水平.然后将本次样地调查数据,分树种代入模型,分别得到各类型森林的生物量.将样方内所有乔木树种的平均胸径(D)和平均树高(H)分别代入表4进行中不同树种相容性生物量模型中,P01-R1为例,分别将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代入日本落叶松和水曲柳的个生物量模型中,得到单株日本落叶松和水曲柳各个器官的生物量大小,分别将树干生物量,树枝生物量,树叶生物量和树皮生物量相加得到单株日本落叶松和水曲柳的生物量,再分别乘以样方内的日本落叶松和水曲柳的株数,得到样方内日本落叶松和水曲柳的地上生物量,相加即得到P01-R1样方内的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指树根生物量,按照相同的方法可计算出P01-R1样方内的地下生物量.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之和即为P01-R1样方内乔木层的总生物量.其他样方均按此法进行计算(表5).3.1 伏牛山典型森林植被乔木层生物量概况由图1可知,伏牛山区各个典型森林植被乔木层生物量大小排序依次为:P1落叶针叶林>P4落叶阔叶林>P3针阔混交林>P2常绿针叶林>P5锐齿槲栎林.以日本落叶松林为优势乔木树种的P1落叶针叶林,生物量最大,达到332.321 t·hm-2.原因可能是日本落叶松林已处于近成熟林阶段,林龄最高达28年,林分密度大,郁闭度在0.80~0.90,人类活动如造林、旅游、择伐、收集林下植被等对林地产生了积极影响,且栾川县的气候条件也满足了日本落叶松喜水不耐干旱的特性,做到了适地适树,综合各方面,日本落叶松生长状况良好.以栓皮栎为优势乔木树种的P4落叶阔叶林,处于自然演替初期,群落高度9 m,郁闭度达0.90,其间分布着灌木层优势种荆条和草本层优势种羊胡子草.调查中,基本未见人类活动,所以可以初步推定此林地几乎不受人类活动干扰,总体来说长势良好.以油松,鹅耳枥为优势乔木树种的P3针阔混交林处于自然演替初期,郁闭度为0.85,群落高度为11~16 m,其间分布着求米草,珍珠梅等植物.值得一提的是,所选定的针阔混交林都处在坡麓的位置,水分会比其他坡位充足,利于植物生长. 以华山松为优势乔木树种的P2常绿针叶林,相比之下生物量较小,在调查过程中也发现受到人为活动干扰如伐木、收割林下灌木、刈割等较多,林内未见松鼠,鸟类等动物的活动,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尽量减少人为活动,使林地尽快回复到自然生长状态.P5锐齿槲栎林属于天然林,处于自然演替中期,人类活动对其影响较小,处于缓慢的自然生长状态.3.2 生物量各器官分配位于洛阳栾川县的龙峪湾林场的日本落叶松林,郁闭度高达90%,群落高度达21 m,林龄24,是演替到一定阶段的成熟林.由于受到人类干扰较少,所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林分生长的自然规律.利用表4的日本落叶松生物量计算模型,分别计算日本落叶松各个器官的生物量以及各器官在整株树木生物量所占的比例(表6).由表6可知,日本落叶松各个器官生物量在总的生物量所占比重从大到小依次为树干>树根>树枝>树皮>树叶.其中,树干生物量所占比重最大,达到60.83.从树木的自身生长来说,日本落叶松是喜光树种,把更多的能量用于树干的生长能够使其支撑了树枝、树叶等其他器官更好地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为在群落中的优势树种地位奠定基础.从树木的利用来说,作为用材树种,这种累计比例是经济合算的.其次是根生物量比重较大,平均占总生物量的16.85%.根生物量积累,既有利于落叶松吸收水分和矿质营养,也使得落叶松更好地固着在土壤中,是应对其易发生风倒这一特性的生态对策.由于日本落叶松处于成熟林阶段,生长年限较长,树皮积累到一定厚度,也占据了一定比例的生物量.叶生物量虽小,但由于针叶表面积大,既满足了足够的光合面积又减轻了高海拔山地易发生雪折的压力[22].3.3 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对于乔木树种来说,地上生物量包括树干生物量,树枝生物量和树叶生物量以及树皮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指树根生物量.表5中已计算得出各个样方内的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以及总生物量,分别把P01-R2和P01-R2以及P01-R3样方内的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相加并求得平均数,最终得出P01样地,即落叶针叶林的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由图2可知,在落叶针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针叶林、锐齿槲栎林中,地上生物量均大于地下生物量,尤其是对于落叶针叶林来说,地上生物量远远大于地下生物量,几乎是地下生物量的7倍.这是因为,对于植物来说,大部分器官是生长在地上的,树干起到整株树木的固着以及支持作用,树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对整株植物的营养供给起到决定性作用,而树枝对树叶起到固着作用,也为树叶和树干之间的营养、水分运输起到桥梁作用.树根虽然生长在地下,但是对于整株树木的生长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树根可以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物质,通过向上运输运达到植株的各个器官.所以,总的来说,地上生物量大于地下生物量这一趋势是符合植物的生长学特性的.然而这一生物量分配并不是对所有植物适用,与环境的异质性以及植物特性有关.例如,在草地生态系统中,地下生物量显著高于地上生物量,实测数据显示,陕西省地下生物量是地上生物量的1.1~6.3倍[23].1)伏牛山区各个典型森林植被乔木层生物量大小排序依次为:落叶针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针叶林>锐齿槲栎林.2)在落叶针叶林中,优势树种是日本落叶松,各个器官生物量在总的生物量所占比重从大到小依次为树干>树根>树枝>树皮>树叶.这一生物量分配格局既有利于日本落叶松的自身生长,也体现了对环境的适应性.3)在落叶针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针叶林、锐齿槲栎林中,乔木树种的地上生物量均大于地下生物量,尤其是对于落叶针叶林来说,地上生物量远远大于地下生物量.4)由于条件限制,应在伏牛山地区尽可能多设置一些样方,以进一步完善数据,准确估算生物量和分析其他相关关系.【相关文献】[1]罗云建,张小全,王效科,等.森林生物量的估算方法及其研究进展[J].林业科学,2009,45(8):129-134.[2]胥辉,张会儒.林木生物量模型研究[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2.[3]薛立,杨鹏.森林生物量研究综述[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4,24(3):283-288.[4]Dixon R K,Brown S,Houghton R A,et al.Carbon pools and flux of global forest ecosystems[J].Science,1994(262):185-190.[5]Fang J Y.Forest productivity in China and its response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 [J].Acta Phytoecologica Sinica,2000,24(51):513-517.[6]Fang J Y,Chen A P,Peng C H,et al.Changes in forest biomass carbon storage in China between 1949 and 1998[J].Science,2001(292):2320-2322.[7]王兵,魏文俊,李少宁,等.中国杉木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7(2):93-98.[8]Bartel P.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its rol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A donor perspective[J].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2004(59):643-644.[9]Pan Y D,Luo T X,Birdsey R,et al.New estimates of carbon storage and sequestration in China’s forests:Effects of age-class and method on inventory-based carbon estimation[J].Climate Change,2004(67):211-236.[10]王新闯,齐光,于大炮,等.吉林省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碳密度及其分布[J].应用生态学报,2011,22(8):2013-2020.[11]田朝阳,郑晓军,胡小丽.河南省分布的常绿阔叶植物在郑州市和北京市的栽培现状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42(6):655-658.[12]田朝阳,孟庆法,郑晓军,等.河南珍稀保护树种引驯化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41(3):309-312.[13]田朝阳,郭二辉,王从彦,等.河南野生常绿阔叶木本观赏植物与园林应用研究[J].河南科学,2007,25(23):761-764.[14]丁圣彦,卢训令.伏牛山和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比较[J].地理研究,2006,25(1):62-70.[15]史作民,程瑞梅,刘世荣,等.宝天曼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J].林业科学,2002,38(6):17-23.[16]史作民,刘世荣,程瑞梅,等.河南宝天曼植物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J].林业科学,2000,36(6):20-27.[17]张乃群.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初步研究[J].木本植物研究,1999,19(1):10-16. [18]胡楠,范玉龙,丁圣彦,等.伏牛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乔木植物功能型分类[J].植物生态学报,2008,32(5):1104-1115.[19]范玉龙,胡楠,丁圣彦,等.伏牛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草本植物功能群的分类[J].生态学报,2008,28(7):3092-3101.[20]叶永忠,杨清培,翁梅,等.伏牛山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I.群落垂直分布与物种丰富度[J].河南科学,1999,17(S1):61-64.[21]郑师章.普通生态学——原理、方法和应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22]艾训儒,沈作奎.中亚热带日本落叶松生物量、生长量研究[J].湖北民族学报,2001,19(2):20-22.[23]邓蕾,上官周平.陕西省天然草地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草地学报,2012,20(5):825-835.。

豫西伏牛山区槲树资源的综合利用

豫西伏牛山区槲树资源的综合利用

豫西伏牛山区槲树资源的综合利用
郭香凤
【期刊名称】《中国林副特产》
【年(卷),期】2001(000)003
【摘要】@@ 槲树(QuercusdentataThunb),壳斗科栎属,为落叶乔木,或经砍伐后形成灌木,别名柞树。

槲树树皮含鞣质较丰富,为提制栲胶的重要原料;种子含淀粉50%~65%,供酿酒或制粉条;树皮和种子入药常作收敛剂;叶可饲养蚕或用作食品包装材料;木质坚实可作枕木、坑木、器具和机械等。

豫西伏牛山区有一定量的槲树自然资源,有待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

【总页数】1页(P50)
【作者】郭香凤
【作者单位】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
【相关文献】
1.豫西伏牛山区栎类林地表可燃物研究 [J], 胡宇宸;何晓旭;段绍光;梁保松
2.豫西伏牛山区油松林地表可燃物研究 [J], 何晓旭;段绍光;胡志东
3.豫西伏牛山区山茱萸丰产栽培技术 [J], 吴玉洲
4.黄连木在豫西伏牛山区不同育苗方式苗木质量的比较研究 [J], 产延军;姚宏坡;董于;王淑云
5.豫西伏牛山区古银杏群原生性初探 [J], 尚忠海;谢洋;黎明;王鹏飞;闫双喜;苏金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处于中国槭树科植物分布中心向华北 、 西北 、华东 扩散的通道上 ,是河南省槭树科树种的现代分布中 心 。野生血皮槭单株结实量极低或不结实 ,同时 空种率极高 。在河南栾川采集 的血皮槭种子 ,有 约5 0 % 母树所结种子为空种 ,另 5 0 9 6 母树 中有种率 仅有 4 0 %~ 7 0 %,并且仅有 2 5 % 为饱满种子 。近年 来 ,笔者通过查 阅资料并进行 实地踏查 , 对血皮械 在伏牛山分布情况进行调查 ,以期为保护和应用血 皮槭这一珍贵物种资源提供参考 。 1 自然环境 伏牛山位于河南西南部, 长约 4 0 0 k m, 宽4 0 ~ 7 0 k m,属秦岭 山脉东段 ,呈西北一东南走 向,西 北接熊耳 山,南接南阳盆地 ,东南遥接桐柏 山。 伏 牛山区 内海拔高度从 2 0 0 ~ 2 2 1 7 m,垂直落差较 大 ,是长江 、黄河及淮河 3 大水系 的重要分水岭 , 也 是我国北亚热带和暖温带 的气候分 区线和 中国 动物区划古北界和东洋界 的分界线 。在植被上 , 伏
皮槭树木直径相对较大 , 通过对栾川县庙子镇 白马 潭、嵩县车村镇水磨 、西峡县太平镇细辛 4 个血皮 槭种群进行调查 , 在人 伏牛 山血皮槭种 群 结构 分布 见 图 1 。




1 0
1 2
l 4
收藕 日期 :2 0 1 7 — 0 4 一 l 8
牛 山是华北 、华 中、西南植物区系 的镶嵌地带 ,属 暖温带落 叶阔叶林 向北亚 热带常绿落叶混交林 的 过渡区p , 其 中伏牛山南坡为北亚热带常绿落叶混 交林 ,北坡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区域 内森林植被 完好 ,森林覆盖率在 8 0 % 以上 ,是我国北亚热带和
河南伏 牛山血皮槭资源分布



鞲3 \ 删 2

3 . 2 伏 牛 山血 皮槭 种群 结 构分 布特 征
伏 牛山血皮槭分 为零星分布和群落 分布两种 形式 ,其 中在人 口居住 区和 浅山区 以零星分布 为 主 ,在 交通 不便 地带及 山体 中上部 以群 落分布为 主 ,零星分布的血皮槭有人为砍伐现象 ,直径普遍 较小,林下基本没有天然更新小苗 ;群落分布的血
河 南 林
业 科

第3 7卷
地调查 ,在栾川县发现地径 4 0 c m 以上大树 3 株, 地径 3 0 c m 以上大树 l 6 株 ;嵩县车村镇发现地径
表 1
4 2 c m大树 l 株 ,冠 幅 8 . 5 m ,树 高 1 0 . 8 m。伏 牛
山区血皮槭资源分布见表 1 。
第3 7 卷 第 2期
河 南 林

科 技
Vo1 . 37 No.2
2 0 1 7年 6 月
He n a n F o r e s t r y S c i e n c e a n d Te c h n o l o g y
J u n. 2 017
河南 伏牛 山血皮槭 资源调查 与分析
暖温带地区天然阔叶林保存较完整 的地段 。
2 调查 方 法
采取查 阅资料与实地踏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3调 查 结果 与分 析
3 . 1 伏牛 山血 皮槭 资源 现 状
伏 牛山血皮槭主要分布在海拔 7 0 0 ~ 1 6 0 0 m 的 山坡杂木林 中, 伴生树种为槲栎、 五角枫 、 青榨械 、 连翘 、鹅耳枥 、四照花等 ,以河流两侧分布较多, 分布特征为零星分布或群落分布。洛 阳市栾川县是 伏 牛 山血皮 槭 的 中心分 布 区 ,以群 落分布 为 主 。三 门峡市小秦岭国家地质公 园 】 、卢 氏县 ,洛 阳市嵩 县 ,南 阳市 宝天 曼 自然保 护 区 、南 召县 、镇平 县 、 西峡县 、平顶 山市鲁 山县 均有有零星分布 。经实
主要原 因之一 。
关键词 :伏牛 山 ;血皮 槭 ;资源 ;应用
中图分类号 :S 7 9 2 . 3 5 文 献标志 码 :B 文章编号 :1 0 0 3 — 2 6 3 0( 2 0 1 7) 0 2 — 0 0 2 3 — 0 3
血皮槭 ( Ac e r g r i s e u m( F r a n c h . ) P a x . ) 为槭树 科槭属树种 ,我国特有种和濒危种 ,主要分布在我 国中部地区。伏牛 山作为血皮槭分布的中心地带,
1 B
地 径/ c m
图 1 伏牛 山血皮槭群落结构分布
3 . 3 伏牛 山血 皮 槭遗 传资 源 类群 特 征
速度 快 ,透光 地带 血皮 槭 大树 裸 露树 根根 皮也 出现
血皮槭天然群落较多,遗传性差异较大 ,经 中 国林科 院和 国家林业局林木 培育重点实验室 通过
S T R A C T U R E聚类分析研究表明 , 伏牛山血皮槭遗传 资源涵盖 2 个分类类群 , 群体遗传分化程度 更高 。 这2 个分类类群从外观上也表现 出较大差异。伏牛 山南坡有一个类群 , 其表现为树皮呈鳞片状斑驳脱 落 ,脱落后树干光滑 , 颜 色为棕 红或黄红色 .生长
李红喜 ,孟庆法 ,张保 卫 ,陈秋红
( 1 . 栾 川县 林业 局 ,河 南 洛 阳 4 7 1 5 0 0 ;2 . 河南 省科 学院 地理 研 究所 ,河 南 郑 州 4 5 0 0 0 0)
摘 要: 伏牛 山区血皮 槭呈零星或小群落分布 , 位于北坡 的栾川 、 灵宝 、 嵩县是伏牛 山血皮槭 的主要 分布 带 , 栾川 是伏 牛山血皮 槭 中心分布 区。 血皮械两个遗传 资源类群在伏 牛山北坡 交叉分布 , 说明伏牛山北坡血皮槭 基 因库 更加丰富 , 这 为血皮 槭种群 演化提供更大 的基 因变异空 间。血皮槭结实除受光照影响较大外 ,母株发 育程度和不 同种 源也 是影响其结实的主要 因素 。 血皮槭结 实率低和种子发育不完全是影 响血皮 槭 自然更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