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新生体质状况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训新生体质状况论文
摘要:在大学期间使学生、教师、学校、家长等社会各界重视学生体质,了解体育项目,并相信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改善现状。

特别是学生本身,应该多让学生了解体质健康的重要性,激发他们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欲望。

1、结果与分析
1.2大学生体质状况现状
1.2.1 自我感受类因素
如表一所示,在自我感觉方面:有68.96%的学生觉得军训很累,10.75%的学生认为承受不了军训的强度,36.42%的学生想逃避军训,68.36%的人认为天气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影响, 45.07%的学生带病坚持训练,55.22%的学生感觉自己的身体不适,25.07%的学生认为军训有压力,22.09%的人认为教官太严格。

由此可见,大一新生的生理、心理承受力都较弱,面对军训的长时间站立、反复蹲起等训练显得有些吃力,对环境天气的适应能力较差。

1.2.2表现出来的现象
见表二在军训中表现表现出来的方面:16.72%的学生在军训中有晕倒的经历(其中有的还是多次晕倒),30.15%的学生由于军训食欲下降,30.45%的学生因为军训睡眠较差,25.67%的学生在军训期间请假(病假人数为55人)。

就有晕倒经历的被试者分析:一共有62人有晕倒经历,34人晕倒一次,13人晕倒两次,15人晕倒多次。

这62人的体育锻炼情况为:41人平时不积极参加体育课,36人只是偶尔参加课
外体育活动,7个人从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大一新生的体质不强,易受外界的影响,适应能力不高。

且在晕倒的学生里面大部分都是平时很少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可见体育运动对人体的体质有一定的影响。

1.2.3 军训中除晕倒外其余不适症状。

此外,调查中发现除了晕倒大一新生还有很多不适的症状,这也反映了大一新生的体质较弱。

在开放题中问到出晕倒外还有什么不适状况,大多写到:头晕目眩、四肢乏力、胃口不好、恶心、感冒、脚踝和膝盖酸痛、肠胃不好、头痛、长痘痘、脚起水泡、饥饿、长疱、肌肉拉伤、心里不舒服、全身酸痛、过敏、供血不足、肩膀痛、中暑、湿疹、发烧、精神上的紧张、腰痛、软组织挫伤、流鼻血、犯困、阑尾痛、痛经等。

调查出的原因有:天气、长时间运动、饭菜差、体质差、睡眠不足、原来的伤病、生活习惯不规律、缺乏锻炼、鞋子太差、蚊子太多、运动量过大、摔伤、服装原因、运动不充分、被惩罚、教官原因、气氛、水土不服、阑尾炎。

1.2.4 体育运动参与情况。

如表三所示在参与体育课情况方面:4.18%的学生从不参加体育课,8.06%40%的学生从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40%的学生每次体育锻炼时间少于30分钟;此外在被调查者来自的高中中,42.09%的高三体育课比平时少,9.55%的高三取消体育课,26.87%的高中体育课上课方式为自由活动,43.28%的高中体育课活动量偏少,并且19.70%的学
生认为体育课对其体质没有任何影响。

可见目前的高中体育课开展并不理想,也没有得到重视,学生对体育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参与程度也不高,课后的身体锻炼缺乏。

大一新生在高中阶段的体育锻炼情况并不乐观,无论是在体育课上还是在课外的体育锻炼方面积参与度、积极性都不够高。

此外,在大一新生入学前所在的高中的体育课开展情况也存在很大问题,在课时、课的质量方面都有所不足。

1.2.5 体育课与文化课起冲突时学生的选择情况
表四中显示,在问到文化课和体育锻炼起冲突时,39.40%的学生选择文化学习,仅20.30%的学生选择体育锻炼,其余的大多是选择县文化再补体育锻炼或无所谓的态度。

就此证明大部分学生不重视体育锻炼,在体育锻炼和文化有矛盾时,都79.60%的人不会首先选择体育锻炼,可见体育锻炼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并不是很重要,而当做空余时间可以补充的练习,并不会进行定时定期,有计划的体育锻炼。

2.结论与建议
2.1结论
1.当代大一新生的抗疲劳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都不强。

2.当代大一新生的适应能力不高,容易受外界自然坏境和人为环境所影响。

3.当代大一新生体育锻炼情况不容乐观,对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

2.2 建议
2.2.1 在大学期间使学生、教师、学校、家长等社会各界重视学生体质,了解体育项目,并相信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改善现状。

特别
是学生本身,应该多让学生了解体质健康的重要性,激发他们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欲望。

2.2.2 根据学生的体质状况开展体育课程。

根据他们的喜爱项目,有针对性的组织体育课程内容,使学生积极参与,更好的投入,达到既锻炼又娱乐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论[M].杭州:浙江省教育出版社,2003,58—90
[2]陈玉贵.关于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若干社会学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07.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