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利润审计方法

合集下载

企业虚增利润的审计方法【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企业虚增利润的审计方法【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企业虚增利润的审计方法【会计实务经验之谈】一、利用销售业务虚增利润对企业利用销售业务多计收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审计:(一)审查该项业务的销售合同、销售发票及发运凭证的原始凭证,并与产品销售明细账核对,以确定业务的真实性。

(二)对企业一般在年终时开具空头发票虚构本年产品销售收入,次年用红字发票冲销,并称是销货退回业务,应审查年终和次年初的发票存根,并与销售明细账核对即时发现其弊端。

(三)企业在销售业务中,往往会因产品品种不符、质量不符合要求以及结算方面的原因发生销售折扣、折让及退回业务,直接影响本年利润,具体工作中应重视对企业销售退回、销售折扣与折让等不冲减销售收入、虚增利润的审计,应审阅产品人库甲和产成品明细账,查明是否有退货记录,有无按规定将折扣、折让业务外减销售收入。

(四)委托其他单位代销产品的,应查明有无商品未销售,编制虚假代销清单,虚增本期收入观象。

(五)采取分期收款结算方式,应查明本期是否收到价款,查明合同约定的本期应收账款门期是否真实。

是否存在提前确认收入尊现象。

(六)获取产品价格目录,注意临近会计期末发生的异常及复杂交易、销售给关联方或关系密切的重要客户的产品价格是否合理,有无高价结算粉饰经营业绩和财务之嫌。

二、故意虚减费用以多计利润企业为了增加利润,常采用少提或不提折旧,或使已发生的当期支出暂不入账,或少计不计当期应负担的利息支出,不提或少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等方法。

检查时应根据各企业的实际情况,有针刘性地选用检查方法。

三、随意变动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来调高利润企业为完成本期利润指标利用发出存货的汁价方法变动,故意调整存货成本,凋高利润。

当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时,企业为虚减产品成本,选用能减少本期材料耗用的计价方法,人为调低发出材料成本,以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当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时,企业为虚减产品成本,利用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进行调整,有意多分摊节约差异或少分甚至不分超支差异,以达到凋低发出材料成本,调高利润的目的;企业为虚增利润,还会利用在产品成本上升的计价方法调节产品成本,以达到虚减成本,多计利润的目的。

审计师如何评估企业的成本和利润分析

审计师如何评估企业的成本和利润分析

审计师如何评估企业的成本和利润分析审计师在评估企业的成本和利润分析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通过审计过程,检查企业的财务记录、报表和相关数据,以了解企业的成本结构和盈利能力。

本文将介绍审计师评估企业成本和利润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一、企业成本分析1.1 费用分类和归集审计师首先需要了解企业的费用分类和归集方法。

他们会检查企业的账务凭证和相关记录,确保费用按照正确的分类进行归集,如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等。

审计师还会确认费用核算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1.2 成本流程评估审计师需要评估企业的成本流程,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全过程。

他们会检查采购合同、资金支付记录、库存跟踪等,以确保成本流程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审计师还会关注成本流程中的风险点,并提出建议,帮助企业改进成本管理。

1.3 成本估算方法审计师会评估企业的成本估算方法,如直接成本的分配、间接费用的分配等。

他们会检查企业的估算依据和计算公式,确保成本估算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审计师还会关注成本估算中可能存在的偏差和误差,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企业利润分析2.1 收入确认和计量审计师会评估企业的收入确认和计量方法,以确保企业按照财务准则和规定正确计量和确认收入。

他们会检查销售合同、收款记录、收入确认凭证等,以验证收入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审计师还会关注收入计量中可能存在的隐含交易和欺诈行为,并提出风险提示。

2.2 成本与收入的匹配审计师还会评估企业的成本与收入的匹配关系。

他们会检查企业的费用核算与收入确认的时机是否匹配,确保成本与相应收入之间的关系合理和准确。

审计师还会关注成本与收入匹配中可能存在的滞后和敏感性,并提出风险控制建议。

2.3 利润分析方法审计师会评估企业的利润分析方法,如毛利率、净利润率、收益率等。

他们会分析企业的财务指标和报表,以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益。

审计师还会关注利润分析中的异常点和波动情况,并提出解释和解决方案。

结论审计师在评估企业的成本和利润分析时,需要深入了解企业的成本结构、盈利模式和经营情况。

企业虚增利润的手段及审计方法

企业虚增利润的手段及审计方法

企业虚增利润的手段及审计方法
近年来,企业虚增利润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虚增利润不仅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财务稳定性,也损害了市场的公平性和消费者的利益。

为了防止企业虚增利润,需要了解企业虚增利润的手段和审计方法。

一、企业虚增利润的手段
1. 虚构收入
企业可以通过虚构收入的方式来虚增利润,如虚构销售收入、虚构赞助费、虚构广告费等。

2. 调节成本
企业可以通过调节成本的方式虚增利润,如虚拟减少原材料成本、虚拟增加管理费用、虚拟减少税费等。

3. 虚构资产
企业可以通过虚构资产的方式虚增利润,如虚构固定资产、虚构存货、虚构应收账款等。

二、审计方法
1. 数据比对法
审计员可以通过比对企业的财务数据和实际数据,如销售收入和销售数量、原材料成本和采购数量等,来发现企业虚增利润的情况。

2. 资产负债表分析法
审计员可以通过对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如对应收账款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等指标的分析,来发现企业虚增利润的情况。

3. 现金流量表分析法
审计员可以通过对企业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如对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等指标的分析,来发现企业虚增利润的情况。

总之,防止企业虚增利润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审计并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比对和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虚增利润的情况,维护市场的公平和消费者的利益。

浅谈企业利润质量的审计

浅谈企业利润质量的审计
用 的信 息 。 因 为 企 业 可能 并
没有 同 步地 取 得 能 够 用 于 满 足 企 业 债 权 人 和投 资 者 有 关 目的 的
现 金 。 尽 管 现 金 流 量 表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可 以 用 来 分 析 企 业 在 一 定

对 企 业 利 润 质 量 进 行 审计 的 必 要性
1对 企业 利 润 质 量 进 行 审 计 , 克 服 由 权 责 发 生 制 原 则 造 成 . 是 的企 业 利 润 的非 现 实 性 、从 而提 高 会 计 信 息 有 用 性 的 一 个 重 要 手 段 。从 企 业 利 益 相 关 者 的角 度 发 , 权 人 希 望企 业 能 够 按 期 债 偿 还 债 务 . 资 者 希 望 获 得 相 应 的 红 利 。但 仅仅 从企 业 的利 润 数 投
关 键 词 : 润 利 润 质 量 经 济 效 益 审 计 利 中 图分 类 号 : 2 96 F 3 .
的来 源及 其 成 因 ,从 而 正 确 地 评 价 企 业 本 身 所 具 有 的真 实 获 利 能 力 、 定 时 期 内 企业 的经 济 效 益和 经 营 当局 的 业 绩 。 一
维普资讯
● 审 计 监 II -
20 年 06
第5 期
『 鬃 J 润
.。 .。 .。 .。 .。 .。
哈 尔滨 金 融 高等 专科 学校
曹 尔黎 。 东北 林 业 大 学 宋 志 永
一 一 一 一 一
摘 要 : 润 指 标 是 衡 量 企 业 经 营 成 果 和 获 利 能 力 的基 本 指 标 , 利 对会 计 信 息使 用 者 有 着 巨大 的 价 值 。 因而 对 利 润 质 量 开展 审 计 意 义非 常 重 大 。本 文从 利 润 质 量 审计 的 必要 性 入 手 , 对利 润质 量 审计 的 目标 、 内容 、 价指 标 等进 行 了阐 述 。 评

国有企业虚增利润的五种主要形式和审计方法

国有企业虚增利润的五种主要形式和审计方法

国有企业虚增利润的五种主要形式和审计方法展开全文笔者在国有中小企业审计中发现,一些国有企业为了达到多发工资奖金和有利于向金融机构借款的目的,采取各种形式粉饰企业业绩,虚增企业利润。

针对虚增利润的形式,笔者简单谈谈对应的审计方法。

将代收的财政资金转作企业收入虚增利润。

一些国有企业为了单位小团体的利益,违反财政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截留转移财政预算收入,将代收的财政资金转作企业业务收入。

对上述将代收的财政资金转作企业收入来达到虚增利润的问题,审计人员应重点审计企业代收取的财政资金数额多少,已上缴财政多少,尚有多少未上缴,具体审计分三个步骤进行。

一是要求被审计企业提供有关代收库区移民费和国有资产转让的合同并认真审阅,查明代收的库区移民费应如何收缴和转让国有资产应收取的国有资产收益数额;二是分别对企业代收的库区移民费和国有资产收益进行初步审计,摸清代收的财政资金如何核算;三是要求企业提供代收资金的收据存根,与明细账比对核实代收财政资金的金额共多少,已上缴财政金额多少,转作企业收入核算是多少,并进行审计取证。

将财政投入的补助资金列作企业收入虚增利润。

个别国有企业未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和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将财政部门拨入企业的投资补助专项资金计入企业损益核算,以达到增加企业利润的目的。

对以上问题的审计,审计人员应从核查财政投入的补助专项资金核算的合规性入手,分别按如下审计方法实施。

首先,要求被审计企业提供财政下达补助专项资金的相关文件,必要时到财政部门核实被审计企业提供的相关拨款文件是否齐全;然后,逐一查阅财政部门下达的相关拨款文件,了解哪一笔财政拨款属专项补助资金及具体用途,并初步明确如何进行会计核算;最后,详细审查被审计企业是否正确核算财政拨入补助专项资金。

审计时应重点审计补贴收入等损益性科目,核查企业有无将财政补助专项资金列作企业收入,人为虚增企业利润并取证。

将企业的收益性支出转作资本性支出虚增利润。

企业利润表的审计

企业利润表的审计

企业利润表的审计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它反映了企业收入、成本、费用、税收情况,揭示了企业利润的构成和实现过程,是企业内外部相关利益者了解企业经营业绩的主要窗口,为企业分配利润和评价企业经营管理业绩提供重要依据,也是用来预测企业未来利润情况的基础。

1、识别利润表会计造假的审查目的审查利润表有如下目的:证实企业利润表中各种收入、费用交易在一定时期内确已发生,即对报表存在性认定的检查。

证实企业利润表中已包含企业一定期间所有的收入、费用交易而无遗漏,即对报表完整性认定的检查。

证实企业收入和费用等要素均已按适当的方法进行计价,列入利润表的利润总额、净利润等金额是正确的,即对报表的估价与分摊认定的检查。

证实企业是否按法定程序分配利润。

2、识别利润表会计造假审查的内容和方法在审查过程中,由于利润表的编制遵循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因此在审查有关收入时应有与其相配比的成本、费用,如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的配比,其他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成本相配比。

在审查过程中发现有不配比的异常情况,应加以注意。

主营业务利润的审查。

①主营业务收入的检查。

主营业务收入的检查,主要采用抽查法、核对法、复核法。

审阅产品销售和营业收入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

审查销售确认的时间是否正确。

运用分析性复核方法,作比较分析。

获取产品价格目录,抽查售价是否符合价格政策,并注意销售给关联方或关系密切的重要客户的产品价格是否合理,有无低价或高价结算,以转移收入的现象。

抽取一定数量销售发票,审查开票、记账数量单价金额是否与发货单、销售合同一致。

审阅账簿记录并核对凭证,查明企业已发生的销货退回、销售折扣和销售折让,有关手续和账务处理是否正确,是否按规定作为主营业务收入的抵减项目处理。

检查年终年初有无将某些主营业务收入有意推迟至下期或提前至本期,以达调节利润的目的。

②主营业务成本的检查。

对主营业务成本的审查,应通过审阅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产成品明细账等记录并核对有关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进行。

审计中的利润表审计

审计中的利润表审计

审计中的利润表审计在企业的财务报告中,利润表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财务报表,展示了企业在特定时期内的营业收入和支出情况,以及净利润的计算。

利润表对于企业和投资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来源,它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

然而,由于利润表往往涉及大量的数据和复杂的计算,为了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需要对利润表进行审计。

本文将探讨审计中的利润表审计的过程和方法。

一、审计目标审计中的利润表审计的主要目标是确认利润表是否真实、准确地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时期内的营业收入和支出情况。

具体来说,审计师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营业收入的确认和计算是否符合相关会计准则和政策,是否与实际销售活动相符;2. 支出的计算和分类是否符合相关会计准则和政策,是否与实际发生的费用相符;3. 净利润的计算是否准确,是否包含了所有相关的收入和支出项目;4. 利润表是否遵循相关的披露要求,是否清晰、完整地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情况。

二、审计程序为了达到以上审计目标,审计师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审计程序。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审计程序:1. 风险评估:审计师首先需要评估利润表审计的风险,包括与营业收入和支出相关的风险。

例如,审计师需要评估销售收入的确认是否存在虚增的风险,以及支出是否存在漏报或虚报的风险。

2. 审查内部控制:审计师需要审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与利润表相关的内部控制。

例如,审计师需要评估企业的销售收入确认制度和支出报销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存在潜在的风险。

3. 抽样检查:由于利润表通常涉及大量的数据,审计师通常会采取抽样检查的方法,对销售发票、支出凭证等进行抽样,并与企业的原始凭证进行比对,以确认其准确性。

4. 确认函:审计师通常会向企业的客户、供应商等第三方发送确认函,确认与利润表相关的交易和余额的准确性。

例如,审计师可能会向客户的主要客户发送确认函,确认销售收入的准确性。

5. 综合分析:审计师需要进行利润表的综合分析,将其与以往的经营情况进行比较,发现异常或不符合常规的项目,并深入调查其原因。

企业利润情况审计报告

企业利润情况审计报告

企业利润情况审计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对XX企业(以下简称“公司”)的利润状况进行审计,并根据所获取的数据和分析结果,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估和分析。

审计范围主要包括公司过去一年的财务数据和相关业务活动,以及与公司关联的其他重要信息。

审计方法与流程在进行审计时,我们采用了一系列的审计方法和程序,以确保获得准确、完整和可靠的数据。

审计程序主要包括:1. 建立审计计划:根据公司的财务报表和相关信息,制定审计计划,并明确审计目标和范围。

2. 收集数据和文档:收集公司的财务文件和记录,包括财务报表、凭证、银行对账单和交易记录等。

3. 采样检验:根据统计学方法,我们选择了代表性的样本进行检验,以评估财务数据的可靠性。

4. 与公司沟通:与公司的财务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进行沟通,获取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内部了解,并核实相关数据。

5. 数据分析:通过对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比对行业标准和历史数据,评估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利润情况。

6. 编制审计报告:根据审计过程和分析结果,撰写审计报告,包括对公司财务状况的评估和建议。

审计结果与评估经过审计,我们对公司的利润情况进行了全面评估,并得出以下结论:1. 总体利润状况公司在过去一年中取得了可观的利润,净利润较上年度有明显增长。

这主要归因于公司采取的一系列战略举措,包括市场拓展、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等。

公司的盈利能力较强,资本回报率稳步增长。

2. 营业收入分析公司的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有一定增长,主要是由于销售量的增加和产品价格的上涨所致。

公司在市场上拓展了新的客户群体,并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增加了销售收入。

3. 成本分析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成本费用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包括供应链管理的优化、生产过程的改进和人力资源的调整等,使得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提高了利润水平。

4. 资产负债情况公司的资产负债状况良好,资产规模有所扩大,但对公司整体经营没有明显影响。

审计师如何评估企业的成本和利润分析

审计师如何评估企业的成本和利润分析

审计师如何评估企业的成本和利润分析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需要准确地了解其成本和利润情况,以便制定有效的经营策略。

审计师在企业的成本和利润分析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审计师在评估企业成本和利润分析方面的方法和技巧。

一、审计师的角色和职责审计师是负责审计企业财务状况的专业人士。

他们扮演着独立、客观和中立的角色,以确保企业的财务报表准确无误。

审计师有责任评估企业的成本和利润分析,以帮助企业管理层做出明智的决策。

二、成本分析的评估方法1. 直接成本评估:审计师通过对企业直接成本的分析来评估成本结构。

直接成本通常是与生产直接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和直接劳动力成本。

审计师可以审查企业的进货记录和工资单等资料,对这些成本进行验证和核对,以确保其准确性。

2. 间接成本评估:审计师也需要评估企业的间接成本,这些成本通常与企业的日常运营相关。

审计师可以通过审查企业的费用报告和账单等资料,对间接成本进行准确的分析。

此外,审计师还可以参观企业现场,与管理层和员工交流,了解这些成本的具体情况。

3. 差异分析:差异分析是评估企业成本的另一种方法。

审计师可以比较企业当前的成本与历史成本之间的差异,以及企业成本与行业标准之间的差异。

通过对这些差异进行分析,审计师可以确定成本控制的强项和薄弱环节,并提出改进建议。

三、利润分析的评估方法1. 利润率分析:审计师可以通过计算企业的利润率来评估企业的利润情况。

利润率可以分为毛利率、净利率等多种形式,并与过去的数据和行业标准进行比较。

审计师可以对利润率的波动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趋势。

2. 项目利润分析:审计师还可以对企业的不同项目进行利润分析。

通过比较不同项目的利润水平和利润贡献度,审计师可以评估企业各项业务的盈利情况,并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此外,审计师还可以对项目的成本结构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可能的成本控制问题。

3. 报表分析:财务报表是审计师评估企业利润的重要依据。

审计师如何评估企业的净利润和利润率

审计师如何评估企业的净利润和利润率

审计师如何评估企业的净利润和利润率企业的净利润和利润率是评估其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的重要指标。

审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时,需要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评估,以确认其净利润和利润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审计师的角度探讨如何评估企业的净利润和利润率。

一、审计净利润的方法审计师在评估企业的净利润时,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比较法:审计师通过将企业的财务信息与相似行业的其他企业进行比较,来评估企业的净利润水平是否合理。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审计师发现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判断其是否对净利润产生不利影响。

2. 归集法:审计师通过对企业各项财务数据进行归集和整合,以确定净利润的来源和分配情况。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审计师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并评估其净利润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水平。

3. 样本抽查法:审计师在企业的财务数据中随机选取一部分样本进行抽查,以验证企业的净利润计算过程是否符合财务准则和审计要求。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审计师检测潜在的财务风险,并评估企业的净利润是否存在虚增或虚减的情况。

二、评估利润率的指标除了净利润之外,利润率也是评估企业经营绩效的重要指标。

审计师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指标来评估企业的利润率:1. 毛利润率:毛利润率是企业销售收入中扣除直接成本后的净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率。

审计师通过分析企业的毛利润率,可以了解企业生产和销售活动的盈利能力。

较高的毛利润率通常意味着企业能够有效地控制成本,并实现更高的利润。

2. 净利润率:净利润率是企业净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率。

审计师通过评估企业的净利润率,可以判断企业在扣除各项费用后的实际盈利能力。

较高的净利润率通常意味着企业能够有效地管理成本和费用,并具备较高的盈利能力。

3. 资产利润率:资产利润率是企业净利润与平均总资产的比率。

审计师通过评估企业的资产利润率,可以判断企业每一单位资产所产生的利润水平。

较高的资产利润率通常意味着企业能够高效地利用资产,实现更高的盈利水平。

审计师如何评估企业的净利润和利润率

审计师如何评估企业的净利润和利润率

审计师如何评估企业的净利润和利润率审计师在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时,核对企业的净利润和利润率是至关重要的。

净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扣除所有成本和税费后的盈余,而利润率则是净利润与营业收入之比。

审计师需要采取一系列方法和工具来正确评估企业的净利润和利润率,以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财务报表审查在评估企业的净利润和利润率时,审计师首先会仔细审查企业的财务报表,其中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通过审查财务报表,审计师可以了解企业的收入、成本、费用和税收等相关信息,进而计算净利润和利润率。

在审查利润表时,审计师会检查各项收入和费用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他们会确认收入是否已按照会计准则正确确认,并核实费用是否与企业经营活动相关。

此外,审计师还会审查企业的非经常性收入和费用,以确保其正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二、核对会计准则的遵循为了评估企业的净利润和利润率,审计师需要核对企业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进行财务报告编制。

会计准则规定了收入和费用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要求,审计师需要验证企业是否遵循这些规定。

审计师会比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和相关凭证,确保企业在会计政策选择和会计估计上的一致性。

如果企业在财务报告编制中存在任何与会计准则不符的事项,审计师会提出调整建议,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比较分析为了对企业的净利润和利润率进行评估,审计师常常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

他们会比较企业当前期间的财务指标与历史期间、行业同类企业和竞争对手的数据,以了解企业的盈利状况。

通过比较分析,审计师可以更好地评估企业的净利润和利润率是否符合预期。

例如,如果企业的净利润率在行业中处于较低水平,审计师可以通过进一步调查了解其原因,如成本结构、价格竞争等。

这有助于审计师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四、风险评估审计师在评估企业的净利润和利润率时,还需要进行风险评估。

他们会识别与净利润和利润率相关的风险因素,如市场竞争、法律法规变化、商业环境不确定性等,并评估这些风险对企业盈利能力的潜在影响。

审计师如何评估企业的净利润和利润率

审计师如何评估企业的净利润和利润率

审计师如何评估企业的净利润和利润率企业的净利润和利润率是评估其财务健康状况和经营绩效的重要指标。

作为专业的审计师,他们承担着评估企业财务数据的责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估企业的净利润和利润率。

一、审查财务报表审计师首先需要仔细审查企业的财务报表,包括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

他们需要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检查企业经营活动的记录和相关账目的合规性。

通过审查财务报表,审计师可以了解企业的营业收入、成本和费用等基本数据,从而计算净利润和利润率。

二、比较过去和现在的财务数据审计师通常会将企业的当前财务数据与以往的数据进行比较。

他们会分析企业过去几年的净利润和利润率的变化趋势,观察是否存在大幅度的波动或趋势性的改变。

这可以帮助审计师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和问题,并评估企业经营状况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三、分析行业数据和对比竞争对手审计师还需要对比企业的净利润和利润率与行业数据以及竞争对手的表现。

他们可以参考行业平均水平,了解企业在同行业内的竞争地位和盈利能力是否良好。

如果企业的净利润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可能意味着其更具竞争优势。

而如果企业的净利润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审计师可能需要进一步调查其中的原因。

四、考虑影响净利润和利润率的因素审计师还需要考虑可能影响净利润和利润率的各种因素,如成本控制、销售价格、经营环境等。

他们需要了解企业的经营策略和管理层是否能够有效地应对竞争和市场波动,从而保持盈利能力。

审计师还可以对企业的内部管理进行评估,包括财务制度、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性。

综上所述,审计师可以通过审查财务报表,比较过去和现在的财务数据,分析行业数据和对比竞争对手,以及考虑影响净利润和利润率的因素来评估企业的净利润和利润率。

他们的职责是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提供有关企业财务健康状况和经营绩效的专业意见。

审计师如何评估企业的成本和利润分析

审计师如何评估企业的成本和利润分析

审计师如何评估企业的成本和利润分析在企业经营中,成本和利润分析是非常重要的财务分析工具。

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各项成本的构成和利润来源,进而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作为专业的财务人员,审计师在进行企业财务审计时,需要对企业的成本和利润进行评估。

下面将介绍审计师如何评估企业的成本和利润分析。

一、审计师对成本分析的评估成本分析是对企业经营成本进行详细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审计师在进行成本分析时,需要采取以下步骤:1. 收集和整理成本数据:审计师需要从企业的财务报表及相关的会计记录中,收集和整理与成本相关的数据。

这包括原材料、劳动力、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等各个方面的成本信息。

2. 分类和整合成本数据:审计师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和整合,以便更好地了解成本的构成和比例。

可以按照成本的性质、成本的发生时间、成本的所属部门等进行分类,以便于后续的分析和评估。

3. 分析成本的变动和趋势:审计师需要通过对成本数据的分析,评估成本的变动和趋势。

例如,审计师可以比较不同年度的成本数据,了解成本的增长或减少情况,并分析成本变动的原因。

4. 评估成本效益:审计师可以通过成本效益分析,评估企业的成本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

比如,审计师可以计算出企业每单位产品的成本,并与行业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从而评估企业的成本水平是否合理。

二、审计师对利润分析的评估利润分析是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评估的过程。

审计师在进行利润分析时,需要采取以下步骤:1. 收集和整理利润数据:审计师需从企业的财务报表中,收集和整理与利润相关的数据。

这包括营业收入、销售成本、经营费用、税费等各个方面的利润信息。

2. 计算和分析利润指标:审计师可以通过计算各种利润指标,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

比如,可以计算企业的毛利润率、净利润率、销售利润率等,以了解企业的盈利水平和行业的竞争力。

3. 分析利润的构成和变动:审计师需要对企业的利润构成进行分析,了解利润的来源和分布情况。

可以通过对各项收入和成本的比较,找出利润变动的原因,如收入增长、成本上升等。

会计利润表的审查方法【2017-2018最新会计实务】

会计利润表的审查方法【2017-2018最新会计实务】

会计利润表的审查方法【2017-2018最新会计实务】【2017-2018年最新会计实务经验总结, 如对您有帮助请打赏!不胜感激!】对利润表进行审查, 主要是对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收入、费用和利润的合规性、合法性、正确性进行审查, 验证企业所反映的在这一期间内的经营成果是否真实、可靠, 为报表使用者进行分析和决策提高有效的财务信息。

审查的内容与方法如下:(1)检查利润表内各项目填列是否完整, 有无漏填、错填;核对各项目数字之间的勾稽关系。

(2)检查利润表与其他报表的勾稽关系, 特别注意核对利润表所列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销售费用和营业税金及附加的本年发生数, 是否与其附表数一致, 利润表所列净利润是否与利润分配表数字一致。

(3)核对利润表各项目数字与相关的总账、明细账数字是否相符, 同时通过分析核对, 发现有关损益项目数字的变化是否异常, 并对疑点进一步检查。

(4)结合对成本费用、销售收入、利润分配等有关明细账的检查, 核实成本费用、各项收入、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等项数字是否准确, 必要时要检查有关原始凭证。

(5)结合对纳税调整的检查, 核实所得税的计算是否正确, 对各扣除项目进行详查, 审查有关明细账和原始凭证, 注意有无多列扣除项目或扣除金额超过标准等问题。

后语点评:会计学作为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每一笔会计业务处理和会计方法的选择都离不开基本理论的指导。

为此, 要求我们首先要熟悉基本会计准则, 正确理解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并在每一会计业务处理时遵循一般原则的要求。

会计学的学习, 必须力求总结和应用相关技巧, 使之更加便于理解和掌握。

学习时应充分利用知识的关联性, 通过分析实质, 找出核心要点。

要深入钻研, 过细咀嚼, 独立思考, 切忌囫囵吞枣, 人云亦云, 随波逐流, 粗枝大叶, 浅尝辄止。

审计师如何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

审计师如何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

审计师如何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审计师是企业财务的监督者和评估者,负责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师需要通过收集、分析和解释大量的财务信息,以便提供客观、准确的评估结果。

本文将介绍审计师在评估企业盈利能力和成长性时所采用的方法和技巧。

一、收集财务信息审计师首先需要收集企业的财务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会计记录、财务预测等。

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这些报表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审计师还需要了解企业的业务模式、市场环境、竞争对手等因素,以便更好地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

二、分析盈利能力审计师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时,通常会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利润率:审计师会计算企业的毛利润率、净利润率等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反映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利润水平。

2. 资本回报率:审计师会计算企业的资本回报率,以衡量企业的投资回报能力。

3. 盈利增长率:审计师会比较企业过去几年的盈利水平,分析企业的盈利增长趋势。

4. 盈利质量:审计师会评估企业的盈利质量,判断企业盈利是否可持续、真实可靠。

通过对上述指标的分析,审计师可以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并给出相关建议和意见。

三、评估成长性除了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审计师还需要评估企业的成长性,以确定企业的发展潜力和增长能力。

在评估成长性时,审计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市场需求:审计师会分析企业所在行业的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评估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市场潜力。

2. 技术创新:审计师会评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判断企业是否具备持续创新的能力。

3. 资金和资源:审计师会评估企业获取资金和资源的能力,以支持企业的发展和扩张。

4. 经营管理:审计师会评估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包括战略规划、风险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

通过对上述方面的评估,审计师可以判断企业的成长性,并提供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总结起来,审计师在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时,需要收集、分析和解释大量的财务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会计记录等。

利润表审计的重点问题与建议

利润表审计的重点问题与建议

利润表审计的重点问题与建议一、引言在企业财务报告中,利润表是反映企业盈利状况的重要财务表格之一。

利润表审计作为财务审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评估企业利润表的可靠性及真实性。

然而,在进行利润表审计时,会面临一些重点问题,影响着审计工作的高效进行。

本文将探讨利润表审计的重点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二、利润表审计的重点问题1. 收入和费用确认利润表上的收入和费用确认是审计过程中的重点。

首先,审计人员需要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时点是否准确。

收入的确认应基于实际交付或服务完成的时点,而费用应基于利益产生的时点。

其次,审计人员需要关注是否存在收入或费用的滞后确认,是否存在虚增或虚减的情况,以及是否符合相关会计准则。

2. 营业收入的真实性营业收入是利润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之一,也是外部用户关注的焦点。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需要重点关注营业收入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他们需要对销售合同、销售凭证等进行样本抽查,确保销售收入的来源、金额、时点等的准确。

3. 成本费用的准确性成本费用是利润表中的另一个重点项目。

审计人员需要核实企业成本费用的计算方法是否符合相关会计准则,并且对关键的支出进行抽样检查。

他们需要确认与生产活动相关的支出是否被准确计入成本费用,避免可能存在的错报或漏报。

4. 折旧、摊销和减值损失在利润表中,折旧、摊销和减值损失是被广泛应用于资产的会计政策。

然而,审计人员需要审查企业的折旧、摊销和减值损失计算方法,并核实相关资产的技术检验和折旧估算依据,确保这些会计政策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5. 净利润的计算和调整净利润是利润表的核心指标之一,也是外部用户最关注的指标之一。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需要核实净利润的计算方法是否符合相关会计准则,并且要关注可能存在的利润调整项目。

例如,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所得税费用等都可能对净利润产生影响。

三、利润表审计的建议1. 加强内部控制企业应加强内部控制,特别是涉及到利润表的收入确认和费用核算环节。

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审计要点

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审计要点

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审计要点在企业财务报告中,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是两个重要的财务报表,对于审计师来说,对这两个报表进行审计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审计要点。

一、利润表审计要点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业绩和利润情况的财务报表。

审计利润表的目的是确保利润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以下是审计利润表的要点:1. 了解业务模式和行业特点:审计师需要了解企业的业务模式和所处行业的特点,以便确定相应的审计风险,并确保审计程序的适当性。

2. 检查收入和销售数据:审计师应仔细检查利润表中的收入和销售数据,确认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需要关注销售合同、发票、收款记录等相关证据。

3. 确认成本和费用的准确性:审计师需要核实利润表中列示的成本和费用的准确性,包括采购成本、人工费用、折旧等。

可以通过检查相关的支出凭证和票据来确认其真实性。

4. 评估会计估计的合理性:在利润表审计过程中,审计师需要评估企业做出的会计估计,如坏账准备、存货减值等。

需要对估计依据、方法和假设进行审查,并与相关市场和行业数据进行比较。

5. 重视重大事项披露:审计师应当关注利润表中的重大事项披露,如关联交易、非经常性损益、资产减值等。

需要核实这些披露是否符合相关的会计准则和法规要求。

二、现金流量表审计要点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情况的财务报表。

审计现金流量表的目的是确保现金流量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以下是审计现金流量表的要点:1. 检查现金流量来源和运用:审计师需要仔细审查现金流量表中列示的现金流量的来源和运用情况,确认其准确性。

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中的现金流量。

2. 确认现金等价物的准确性:审计师应核实现金流量表中列示的现金等价物的准确性,包括银行存款、短期投资等。

需要核对银行对账单、证券账户等相关证据。

3. 检查现金流量的分类和披露:审计师需要检查现金流量表中现金流量的分类和披露是否符合相关的会计准则和法规要求。

目标利润审计

目标利润审计

目标利润审计目标利润审计是公司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审计可以帮助公司确定经营目标、识别风险和机会,提出改进策略,实现预期的利润。

目标利润审计首先需要确定目标利润。

一个明确的目标利润是公司工作的基础。

目标利润应该是具体的、可衡量的和可实现的。

同时,目标利润也需要和公司的战略目标相一致,以保证公司的长期发展。

在进行目标利润审计时,需要对公司的利润进行分析。

首先,需要分析公司的营业收入情况。

通过对公司的收入来源以及销售额的分析,可以了解公司的市场渗透率和市场份额,评估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其次,需要分析公司的成本情况。

通过对公司的成本结构、成本比例以及成本控制情况的分析,可以确定公司的核心成本和非核心成本,为公司提供降低成本的方向。

最后,还需要分析公司的利润贡献情况。

通过对公司的利润结构以及利润贡献率的分析,可以确定公司的利润增长点,为公司提供增加利润的方向。

目标利润审计还需要对公司的风险和机会进行评估。

在评估风险和机会时,可以运用一些常见的工具和方法,如SWOT分析(评估公司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PESTEL分析(评估公司所处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环境和法律环境)等。

通过对公司的风险和机会的评估,可以为公司的决策提供依据,降低风险,抓住机遇。

最后,目标利润审计需要提出改进策略。

改进策略应该是切实可行的,并且需要针对公司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改进策略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如市场营销策略、销售策略、产品策略、成本控制策略等。

通过改进策略的实施,公司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和市场份额。

目标利润审计是公司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目标利润的审计,可以帮助公司明确经营目标,识别风险和机会,提出改进策略。

目标利润审计需要对公司的利润进行分析,评估公司的风险和机会,并提出改进策略。

通过目标利润审计,公司可以实现预期的利润,提高经营效益。

利润审计流程

利润审计流程

利润审计流程
一、简介
利润审计是企业财务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审计企业的利润情况,能够检查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确保企业的财务状况稳健可靠,为企业管理者及相关利益相关方提供决策依据。

二、利润审计流程
1. 初步准备
在进行利润审计之前,审计团队需要对企业的财务文件进行初步了解,包括财务报表、会计记录、内部控制文件等,以便后续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制定审计计划
审计团队根据初步了解的情况,制定审计计划,包括审计范围、时间表、工作分配等,确保审计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3. 进行实地审计
审计团队对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进行实地审计,核查财务报表上的数据是否与现实情况一致,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4. 数据分析与比对
审计团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与比对,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排除可能存在的误差和问题。

5. 编制审计报告
审计团队根据实地审计和数据分析的结果,编制审计报告,对企业的利润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

6. 审核与确认
审计报告完成后,审计团队需要进行内部审核和确认,确保审计意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最终提交给企业管理者和利益相关方。

三、利润审计的意义
利润审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利润审计可以发现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保障企业的财务健康和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

四、结语
利润审计流程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步骤,通过严谨的审计工作,可以确保企业的财务数据准确可靠,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和稳定经营提供有力支持。

愿利润审计在企业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企业和社会带来更多的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山东审计认可。

同时,财政主管部门要切实保障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为其依法公正地履行监督职能创造好的外部环境。

例如可以实行“会计委派制”,使会计人员不再是领导的附庸,而是参谋助手。

2.建立新的监督指导机制。

行政职能部门要强化外部监督指导力度,促进内部会计监督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3.强化法律责任。

会计法、审计法、银行法、企业法、现金使用管理条例等经济法律和大量的规范性文件对各方面监督职责作出规定,但是对不正确不完全履行监督职责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或没有规定,或规定不详,可操作性差。

有的规范性文件只突出主管部门的监督权力和被管理对象的义务,而对自身的责任和义务不予涉及,为主观任意性大开方便之门。

因此,要真正建立起单位领导、会计人员和职能部门执法人员共同执法、共同负责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科学有效的监督执法机制,就应围绕着强化法律责任对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规范性文件进行必要的修正和完善。

4.加强教育和培训。

要围绕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

对于思想道德水平低下,只顾个人得失不顾国家和社会利益,放弃监督职责,甚至主动参与作弊和违法乱纪的,一经发现要坚决依照有关规定追究其行政责任。

对会计人员,除要坚持持证上岗、定期考核外,还要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和技能培训,使他们不断更新知识,及时掌握国家有关法律和规章制度,为更好地履行会计监督职能创造必要的条件。

(作者单位:济南市广播电视大学)企业虚增利润或截留利润的手段多样,隐蔽性强。

我们在审计中应抓住成本费用和营业外收支两个重点。

一、成本费用审计1.产品销售成本费用审计。

①通过审计产品销售费用明细账及有关会计凭证,检查其开支范围是否正确,有无将支付的租入包装物押金列入销售费用等。

②审计销售数量的准确性。

主要是审查计算销售成本的销售数量是否与计算销售收入的销售数量完全一致。

③审计单位销售成本的准确性。

检查企业是否持续地采用一种计价方法,发现计算方法前后不一,必须查明原因,并测算出其对销售成本、利润的影响程度。

2.直接材料费用审计。

①根据对基本生产成本按产品设置的明细账的审查,验证企业有无将应计入行政福利部门、基建工程等生产用料直接计入产品成本,以
及有无将可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材料通过分摊计入,或将共同使用的材料由某种产品(某几种)全部承担。

②结合材料采购、原材料领用、退库等审查,验证企业结转材料成本差异是否正确,检查企业有无将车间已领出但存放在车间而未用、没办退库的材料,计入材料成本。

③结合包装费用的审计,检查企业有无将生产领用后又随同产品一齐销售的包装物的价值计入直接材料费用。

3.制造费用审计。

①根据制造费用明细项目,采用抽查办法,查证各项目真实性,有无将不应计入成本的罚息、罚款、赞助支出等计入制造费用。

②根据审查制造费用的部门分类核算,审查有无将不属于本部门的费用计入本部门。

③根据制造费用明细账、制造费用分配表,以及制造费用分配方法,审查企业制造费用分配依据是否真实、合理;复核分配结果是否正确。

4.审计期初在产品成本。

先将本期期初在产品与上期在产品总成本进行比较。

如果变化幅度较大,则应对变动幅度较大的在产品进行抽查。

重点复核其在产品成本确定方法有无变化、在产品成本变化幅度较大的原因。

5.审计期末在产品成本。

①盘点期末在产品数量,检查在数量上是否账实相符。

②按照企业计算期末在产品成本方法,复核企业期末在产品成本计算是否正确。

③将期末在产品明细账与总账进行核对,如有不符,应深究其因。

6.产成品成本审计。

①盘点验证产成品数量是否
真实,企业账单、账实等是否相符。

②将总帐与明细账核对,查证账账是否相符。

③将成品仓库入库单与各车间记录的产品数额核对,查明入库数与完工数是否相符。

4按企业计算产成品成本的计算方法,复核企业产成品计算成本是否正确。

二、营业外收支审计
1.营业外收入的审计。

①营业外收入是否全部入账,企业没收包装物押金,收回调入职工欠款及罚款收入等一般不常发生,而且往往缺乏完善的手续、制度,容易隐匿收入,往往无法直接从凭证、账簿中发现。

审查时要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考察以及对这些业务的专门调查来解决。

②划分两类资金的界限,应注意企业是否有将应列入营业外收入款项列入专用基金,压低利润总额,少计所得税的现象。

③检查会计处理是否正确,营业外收入容易与其他收入混淆,导致会计处理不当。

2.营业外支出的审计。

①扩大支出范围的审计。

查明企业是否严格支出项目。

②审查两类资金支出的界限,审查时特别注意企业是否有将应同专用基金支出的项目,挤入营业外支出的情况。

也应注意将应由营业外支出的项目列入专用基金支出的情况。

③对各项营业外支出报批手续审查,对于应当报批核销的支出、损失,应检查其报批手续、程序是否完备,防止重报、多报等。

(作者单位文登市商业开发公司)浅谈企业利润审计方法○张秀芬来稿撷英
4/199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