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五单元《自然环境的特征》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综合检测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第五章综合检测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下图为自然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图示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A.区域性B.开放性C.整体性D.差异性2.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发生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的是(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B.河网密布,河流径流量大C.土壤多呈碱性,有机质含量少D.流水作用弱,风力作用显著【答案】1.C 2.B [解析]第1题,图中各要素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第2题,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气候湿润,降水充沛,土壤多呈酸性,地面河湖纵横,河流径流量大,流水作用强,故B项正确。
(2020年天津模拟)我国很多古诗词和成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原理和规律。
据此完成第3~4题。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 )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②自然环境的差异性③土壤肥力与植物生产量有关④热带雨林中的土壤最肥沃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4.下列地理原理、规律与成语或诗句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流水的堆积作用——水到渠成,水滴石穿B.森林可以涵养水源——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C.晴天夜晚大气逆辐射强——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D.地方性分异规律——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答案】3.A 4.B [解析]第3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明落红可以转化为土壤,土壤又可以养护花,表达了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①正确,②错误;“化作春泥更护花”中的“更”说明落红转化为土壤,增加了土壤的肥力,更有利于花的生长,③正确;这句诗没有体现热带雨林,另外,热带雨林的土壤贫瘠,④错误。
第4题,“水滴石穿”主要表达流水的侵蚀作用,A项错误;“松间”“清泉”体现了森林对水源的涵养作用,B项正确;“露似珍珠”主要由于晴天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地面温度低,水蒸气易形成露滴,C项错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高海拔的山上寺庙气温低,桃花才开放时间晚,对应的地理原理应是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项错误。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华地图版选择性必修1第5单元 自然环境特征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中华地图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1小题每题3分共计33分)1.(1)引起座头鲸迁徙的直接因素是()1.(2)冬夏季均可采食海域()A. 觅食B. 繁殖C. 水温D. 洋流【答案】A【解析】(1)由图可知根据图中冬、夏季座头鲸采食区域不同因此可以推测影响座头鲸迁徙的主要因素是食物而不是繁殖、水温和洋流因素故A正确 BCD错误故选A【答案】D【解析】(2)由图可知座头鲸冬夏季均可采食的海域主要在印度洋北部这里是受季风影响存在季风洋流夏季时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2.(1)有关甲乙板块边界类型说法正确的是()2.(2)乙的地形为()2.(3)乙处渔场捕鱼量相对较多的季节是()A. 甲为生长边界乙为消亡边界B. 甲乙都为生长边界C. 甲为消亡边界乙为生长边界D. 甲乙都为消亡边界【答案】A【解析】(1)根据经纬度和板块分布判断该地应位于南半球的南极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甲为南极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边界为生长边界乙为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边界为消亡边界 A正确故选A【答案】D【解析】(2)乙为消亡边界应为海沟 D正确海岭出现在生长边界 A错误海盆应位于大洋中部此处离大洋中部较远 B错误大陆架水深较浅此处为板块消亡边界水深较深C错误故选D【答案】B【解析】(3)综上判断乙处渔场应为秘鲁渔场秘鲁渔场的形成主要受东南风的离岸风影响形成夏季随着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南半球南回归线附近受东南信风控制离岸风影响较大海水上泛更多渔业资源更多捕鱼量相对较多 B正确故选B3.(1)地球土壤中氦-3含量极少可能因为()3.(2)“嫦娥五号”在月球指定地点着陆后()A. 雨水冲刷强B. 大气层阻挡C. 地球引力弱D. 日地距离远【答案】B【解析】(1)太阳在活动过程中不断释放氦-3并抛向周围空间地球由于存在厚重的大气层而隔绝了很多氦-3 而月球由于没有大气层阻挡能够接纳这部分资源故选B【答案】C【解析】(2)在月球指定地点着陆后的“嫦娥五号”属于月球天体的一部分不属于天体脱离地球奔向月球过程中的“嫦娥五号”成为宇宙间的物质存在形式为人造天体 C对故选C4.(1)2010年9月~2011年8月有关当地逆温逆湿现象说法正确的是()4.(2)流沙前缘的逆温逆湿现象会()A. 9月开始出现逆温现象B. 逆温强度冬季大于夏季C. 10月开始出现逆湿现象D. 逆湿现象夏季比冬季更加明显【答案】B【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逆温是下冷上热当逆温现象发生时温度差值为正值且值越大逆温现象越明显逆湿是下湿上干的现象当逆湿现象发生时相对湿度差值为负值且值越小逆湿现象越明显综上所述逆温强度冬季大于夏季逆湿现象冬季比夏季更加明显故选B【答案】A【解析】(2)逆温是下冷上热逆湿是下湿上干逆湿有利于大气中水汽渗入土壤提高土壤含水量同时逆温不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大气稳定性增加风力较弱水分蒸发较少有利于促进植物生长故选A5.(1)“火山灰”来源于地球内部圈层的()5.(2)关于中华龙鸟生存时期的时间表述格式正确的是()5.(3)根据化石推断中华龙鸟最可能的生存环境是()A. 软流层B. 地壳C. 下地幔D. 地核【答案】A【解析】(1)火山灰来自于岩浆一般认为位于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故选A【答案】D【解析】(2)根据所学地理知识中华龙鸟生存时期的时间表述地质年代的表示应该是宙/代/纪故选D【答案】B【解析】(3)该岩石含有火山灰的湖泊沉积物和丰富的动植物化石可知中华龙鸟生存的地方有丰富的动植物而动植物多分布在温暖湿润、有充足水源、不易遭受灾害的地方且页岩是由湖泊沉积形成的故B正确故选B6.(1)穿山甲濒临灭绝将导致()6.(2)拒绝食用穿山甲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是()A. 生物多样性减少B. 资源枯竭C. 土地荒漠化D. 水土流失【答案】A【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穿山甲濒临灭绝将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A对穿山甲濒临灭绝对资源枯竭、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影响不大 BCD错故选A【答案】D【解析】(2)拒绝食用穿山甲是因为人和动物之间是平等的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公平性原则没有体现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思想故选D7.我国红壤分布区的气候特征是()A. 高温多雨B. 干旱少雨C. 寒冷干燥D. 炎热干燥【答案】A【解析】红壤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的广阔低山丘陵地区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故选A8.(1)图示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8.(2)图中a和b像年轮一样成为环境变化的记录器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形成粗细不等的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粗大的节往往代表低温少雨的年份②细小的节代表降水较少的年份③粗大的节代表植物茂盛的年份④细小的节代表土壤发育良好的年份A. 海浪侵蚀作用B. 冰川沉积作用C. 风力侵蚀作用D. 化学溶蚀作用【答案】D【解析】(1)图示地貌景观为喀斯特地貌形成喀斯特地貌的外力作用为流水的化学溶蚀作用故选D【答案】C【解析】(2)在喀斯特地貌中 a为石钟乳、b为石笋都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温暖湿润的年份水分充足溶蚀作用强流水沉积作用也强石钟乳、石笋等发育得比较快比较粗大在这样的年份植物生长茂盛土壤发育良好反之降水较少的年份石钟乳、石笋等发育较慢比较细小故选C9.(1)关于甲、乙两地质年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9. (2)下列化石可能出现于古生代地层的是()①三叶虫化石②恐龙化石③龟类化石④被子植物化石A. 甲是古生代乙是中生代B. 甲是中生代乙是古生代C. 甲是古生代乙是元古宙D. 甲是是新生代乙是古生代【答案】B【解析】(1)读表可知甲地质年代的典型动物为恐龙应属于中生代乙地质年代位于甲地质年代之前其早期海洋无脊椎动物繁盛晚期有两栖动物应为古生代故选B【答案】B【解析】(2)恐龙化石应位于中生代②错被子植物化石应位于新生代④错古生代早期海洋无脊椎动物繁盛晚期一些两栖动物为了适应干燥的气候慢慢演化为爬行动物所以在古生代地层中可能出现三叶虫化石和龟类化石①③正确故选B10.(1)推测这些恐龙死亡的时期是()10.(2)下列关于恐龙生存时代表述正确的是()A. 古生代末期B. 中生代早期C. 中生代末期D. 新生代早期【答案】B【解析】(1)由材料可知这些恐龙化石距有2.2亿年历史结合地质年代表判断这些恐龙化石应形成于中生代早期即这些恐龙死亡的时期最可能为中生代早期故B正确 A、C、D错误故选B【答案】B【解析】(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恐龙生存于中生代该时期小型哺乳动物出现 B正确被子植物繁盛的地质年代是新生代 A错误脊椎动物大发展的地质时代是晚古生代 C错误金属矿产主要形成于前寒武纪 D错误故选B11.(1)百岁兰出现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11.(2)下列对百岁兰特征形成原因判断正确的是()A. 元古代末期B. 古生代末期C. 中生代末期D. 新生代末期【答案】B【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百岁兰为裸子植物裸子植物盛行于中生代但注意题干关键词“出现的地质年代” 所以最可能出现于古生代末期盛行于中生代故选B【答案】A【解析】(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百岁兰生活在沙漠地区根极长表明百岁兰生存环境地下水埋藏深百岁兰根系发达 A对沙漠地区降水少夜间地表附近冷却速度快地表附近水汽易凝结气孔夜间张开可吸收水分叶片厚主要是为了能更多地保存水分 B错沙漠地区动物活动少白天气温高茎短同时只长两片叶子可减少蒸发所以茎短与风力大关系不是很大 CD错故选A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12.(1)比较露地种植与大棚种植草莓成果季节的差异并说明原因12.(2)指出电子商务在草莓产业链中充当的区位因素12.(3)分析大棚技术普及对提升该市草莓市场竞争力的作用12.(4)简述产业集群对促进该市草莓产业发展的意义【答案】(1)露地种植夏季(春末夏初)大棚种植冬季原因温室大棚调节温度缩短成果期【解析】(1)两种种植方式成果季节的差异可从材料中得出即露地种植夏季成熟大棚种植冬季成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棚的主要作用在于调节温度满足草莓生长的热量需求缩短成果期【答案】(2)市场交通信息【解析】(2)电子商务与传统草莓销售相比拓宽了销售渠道扩大了市场范围而现代物流的发展也使草莓的销售突破了空间局限【答案】(3)改变成果期占领淡季市场(或错峰上市)冬季方便储运温室生产提升品质【解析】(3)大棚种植可缩短生长期实现错峰上市且冬季气温低水果保鲜期延长利于储运温室生产利于提升草莓品质【答案】(4)生产专业化、区域化和规模化形成完整产销一体化(或农工商一体化)的产业链【解析】(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产业集群利于推动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推动生产和销售的良性发展13.(1)说明该区域风口风力强劲的原因13.(2)简述图示地区沙漠分布集中的原因13.(3)推测新疆容易出现大风天气的季节并说明判断理由【答案】(1)常年受西风气流的控制风向稳定受谷口两侧山地影响形成狭管效应风力增强【解析】(1)该区域地处中纬度常年受西风气流的控制风向稳定该地区山脉走向与风向一致在风通过时会产生“狭管效应” 风速加快风力增强【答案】(2)降水少蒸发强土壤水分条件差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风力侵蚀作用强烈河流短小多时令河水源供给不稳定植被覆盖率低植被个体矮小固沙能力弱【解析】(2)图示地区地处西北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强土壤水分条件差多大风天气风力侵蚀作用强烈河流短小多时令河水源供给不稳定植被覆盖率低植被个体矮小固沙能力弱因此沙漠分布集中【答案】(3)冬春季节理由冬春两季的冷空气活动频繁风力强劲植被覆盖率较低【解析】(3)新疆地区深处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冬春季节冷空气活动频繁地区温差大气压差大加上植被少摩擦力小风力强劲14.(1)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说明盖孜河谷内松散堆积物多的原因14.(2)与降雪相比更多以降雨形式出现的降水会加速帕米尔高原冰川的消退对其原因给出合理解释【答案】(1)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震频发断层发育岩石易破碎气候高寒岩体冻融风化作用强烈冰川作用产生大量冰碛物地形陡峭河谷落差大河流水流速度快流水作用较强产生沉积物较多【解析】(1)内力作用可以从板块运动等方面分析外力作用可以从气候、风化作用、冰川作用、流水作用等方面分析【答案】(2)降水以降雨的形式出现而不是固态降雪使冰川补给来源变少降水以降雨的形式出现冰雪面积减少反射减弱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增多温度升高加速冰川融化与降雪相比降水的温度较高增加冰川区域温度加速冰川融化【解析】(2)冰川融化加速可从冰川形成量减少和融化量增加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降雪变为降水冰川补给来源减少另一方面降水使得反射率降低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增多且雨水的温度更高使冰川升温进一步加速冰川融化15.(1)分析库布齐地区演变成“死亡之海”的主要原因15.(2)分析库布齐沙漠推进过程中给黄河带来的不利影响15.(3)指出当地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对防治荒漠化的好处【答案】(1)该地气候干旱(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少蒸发强烈地表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临近冬季风的源地风力强劲人口迅速增加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如过度放牧、毁林开荒等)使地表缺少植被的保护导致荒漠化迅速蔓延【解析】(1)库布齐地区演变成“死亡之海”的主要原因应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据图可知该地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强烈沙漠广布地表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且临近冬季风的源地风力强劲加剧蒸发同时该地区随着人口的迅速增加为了增加粮食产量过度放牧、毁林开荒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地表缺少植被的保护导致荒漠化迅速蔓延该地区趋于干旱最终演变成“死亡之海”【答案】(2)大量流沙进入黄河使黄河含沙量剧增水质变差淤塞河床导致洪涝灾害更加频繁流沙阻塞河道可能会导致河流改道荒漠化面积扩大植被减少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且气候变得更加干旱补给黄河的水量减少【解析】(2)库布齐沙漠推进过程中给黄河带来的不利影响应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据材料可知库布齐沙漠每年向黄河岸边推进向黄河大量输送泥沙而大量流沙进入黄河使黄河含沙量剧增水质变差同时会淤塞河床导致洪涝灾害更加频繁流沙阻塞河道可能会导致河流改道荒漠化面积扩大植被减少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且气候变得更加干旱补给黄河的水量减少【答案】(3)太阳能电池板有利于削减风力阻挡风沙遮挡阳光减少蒸发改善土壤中的水分条件促进植被生长为当地提供新能源有利于保护当地的植被发展养殖业提高农牧民收入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解析】(3)当地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对防治荒漠化的好处应从荒漠化产生的原因角度找答案太阳能电池板有利于削减风力阻挡风沙遮挡阳光减少蒸发改善土壤中的水分条件促进植被生长为当地提供新能源有利于保护当地的植被发展养殖业提高农牧民收入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16.(1)说明黔桂喀斯特山区森林植被NDVI随海拔高度变化的基本特征16.(2)分析黔桂喀斯特山区海拔2000米以上森林植被NDVI较低的主要原因16.(3)分析黔桂喀斯特山区植被NDVI随坡向变化不明显的主要原因16.(4)简述黔桂喀斯特山区2000~2016年年均植被NDVI增加产生的生态意义【答案】(1)随海拔高度增加呈现明显单峰变化海拔400~600米高度NDVI最大自此高度向下向上递减【解析】(1)描述变化特征要充分提取图示信息主要从整体变化趋势、极值、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进行描述从图中看随海拔高度增加呈现明显单峰变化海拔400~600米高度NDVI最大自此高度向下向上递减【答案】(2)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水热条件差海拔2000米以上风速较大坡度大土层薄土壤贫瘠【解析】(2)黔桂喀斯特山区海拔2000米以上森林植被NDVI较低的主要原因主要从水热条件、风速、土壤等方面分析【答案】(3)纬度较低海拔较低光热水条件较好阳坡和阴坡光热水条件差异不大【解析】(3)黔桂喀斯特山区植被NDVI随坡向变化不明显的主要原因主要从光热水条件的差异度小等方面分析【答案】(4)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有效防治当地石质荒漠化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改善当地大气、水环境质量【解析】(4)黔桂喀斯特山区2000~2016年年均植被NDVI增加产生的生态意义主要从保持水土、防治石漠化、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环境质量等方面分析。
《第五单元 自然环境的特征》试卷及答案_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_鲁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五单元自然环境的特征》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哪个选项最能代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A、季风气候区树木较干旱地区更为高大茂密B、山地因为地形的影响,不同海拔地区气候差异明显C、热带雨林地区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D、海洋随着深度的不同会有海沟、大陆架等不同地貌2、下列哪个是自然环境要素相互作用的例子?A、形成森林的降雨量大于形成草原的降雨量B、夏季风受青藏高原影响形成南坡地区温带湿润气候C、河流每年都携带红壤地区大量泥沙到三角洲D、太阳辐射越强,光合作用越强,植物生长越旺盛3、题干:在地球自转的过程中,由于地轴倾斜,导致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随季节变化。
以下关于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移动,说法错误的是:A、春分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B、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C、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D、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4、题干:河流的径流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由气候条件直接决定的是:A、地形B、土壤C、降水D、植被5、题干:下列关于中国南方地区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B、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C、全年温暖湿润,雨热同期D、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少雨6、题干: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地貌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A、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B、黄土高原是中国最大的高原C、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多喀斯特地貌D、内蒙古高原地面平坦,多草原7、下列关于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差异性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低纬度地区普遍比亚热带地区气候更湿润。
B、平原地区always比山区地区拥有更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C、冰川气候区的降水量通常低于大陆性气候区。
D、热带雨林区域的土壤肥力相对较高,与茂密的植被有关。
8、哪一个生态区的水文特征通常表现为流量季节变化大,且容易发生洪水?A、温带落叶阔叶林区B、热带季雨林区C、温带草原区D、温带湿润气候区9、下列关于地球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五种元素依次是氧、硅、铝、铁、钙B. 地球上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C. 达到地球化学循环的元素只有氧、硅、铝D. 在水循环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氧是有机质的组成部分 10、关于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的成因是太阳辐射南北差异B.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的成因是水分条件的东向递减C.高山自然带的分布规律与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相同D.季风气候区陆地自然带的东西方向与经纬度方向不完全一致11、下列关于我国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干旱B. 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气候湿润C. 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气候干旱D. 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气候湿润12、下列关于我国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海拔高,气候寒冷B. 地势起伏大,地形复杂C. 植被以草原为主,动物资源丰富D. 水资源丰富,河流众多13、黄河下游地区土壤盐碱化严重,主要原因是()A、降水稀少,蒸发旺盛B、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C、地下水位高,盐分容易上涌D、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14、下列不属于海洋对气候影响的是()A、调节气温和湿度B、影响大气环流C、增加降水量D、改变地表植被类型15、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A. 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因素之间相互独立,不会产生相互作用B. 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分布是均匀的,不会有地域性差异C. 某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时,与之相互关联的要素也会受到影响D.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分布不均,但随着科技发展可以无限增加16、某地区晴天多,昼夜温差大,夜间能达到-13℃。
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五单元自然环境的特征综合拔高练含答案
综合拔高练考点1自然环境的差异性(2023江苏,5—7)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带谱及云杉林亚带的植被垂直分层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1.图中不同坡向山地草原带分布高度存在差异,主要是由水分决定的,其推断依据是()A.山地坡度B.上部林带C.山体海拔D.基带类型2.该山地高山灌丛草甸带坡向差异不明显,原因是山体顶部()A.面积小B.降水多C.风力大D.气温低3.该山地Ⅲ2、Ⅲ3、Ⅲ4中的植被垂直分层结构不同,其主要影响因子是()A.水分B.土壤C.温度D.光照(2022浙江1月选考改编,11—12)下图为北美洲局部地区陆地自然带分布图。
完成下面两题。
4.图中①②自然带分别是()A.温带荒漠带亚寒带针叶林带B.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温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5.图中②③④自然带分布体现了()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垂直分异规律C.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2021山东,5—6)下图示意大兴安岭中段东坡自山顶到山麓洪积扇的植被垂直分布,图中三类草原水分状况不同。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图中三类草原的水分条件由好到差依次为()A.草原Ⅱ、草原Ⅰ、草原ⅢB.草原Ⅱ、草原Ⅲ、草原ⅠC.草原Ⅲ、草原Ⅰ、草原ⅡD.草原Ⅲ、草原Ⅱ、草原Ⅰ7.平台到察尔森出现草原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东南季风B.局地环流C.山地坡度D.土壤肥力8.[2022江苏,24(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分)材料下图为“亚欧大陆某区域自然带及该区域局部冰川、河流分布图”。
(1)写出图中自然带Ⅱ的类型,并简析其向南凸出的原因。
(6分)(2)分析右图中R处附近冰川较多的原因。
(6分)考点2自然环境的整体性(2023山东,1—2)在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北部,有一条横贯东西、面积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因其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而被称为“绿色荒漠”,但却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是全球重要的生物碳库之一。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华地图版选择性必修1第5单元 自然环境特征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中华地图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2小题,每题3分,共计36分)1.(1)图中()1.(2)在地球外部圈层结构中()A. g圈层上部物质呈固态B. 地震波过莫霍界面波速变小C. 地壳范围大于岩石圈D. 岩浆可能来源于软流层【答案】【解析】【答案】【解析】2.(1)西洞庭湖最适合沉水植物生长的样地区域是()2.(2)西洞庭湖沉水植物的优势种是()2.(3)与2018年相比,2019年西洞庭湖沉水植物生物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A. 天鹅湖、大连障、东洼、北洼B. 天鹅湖、大连障、龙王湖C. 坡头、半边湖、北洼、夹田夹D. 太阳汊、半边湖、夹田夹【答案】A【解析】(1)半阻隔的子湖和自由连通的湖湾区水体流动缓慢、水深较浅、水体更为稳定,适宜沉水植物分布,A项正确;太阳汊、坡头、半边湖、夹田夹位于洪道或河流入湖口,水体流速较快,龙王湖养殖螃蟹破坏水生植物,故都不是最适合沉水植物生长的区域。
故选A。
【答案】B【解析】(2)读图可知,各类沉水植物中,刺苦菜分布最为普遍,生物量总量最大,故为优势种。
故选B。
【答案】D【解析】(3)沉水植物多分布在浅水区域。
读图可知,2019年5~8月沉水植物生长关键期出现3次大的涨水过程,持续的高水位淹没了花柄、花朵,抑制了沉水植物的生长,从而造成生物量整体上较2018年大幅度减少。
故选D。
3.(1)若北京时间9:20时影子最短,则此刻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度位置一定在()3.(2)依据该地物体一天的影子的情况,可以判断该地()A. 80°EB. 160°EC. 160°WD. 80°W【答案】B【解析】【答案】D【解析】4.(1)据图推测,华北平原最容易发生土壤盐碱化的季节为()4.(2)在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最容易造成土壤盐碱化的灌溉方式是()4.(3)土壤盐碱化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是()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答案】A【解析】(1)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而此时雨带尚未到达,降水少,淋溶作用弱,所以容易导致盐分向地表或土壤层集聚,导致土壤盐碱化。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华地图版选择性必修1第5单元 自然环境特征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中华地图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3小题,每题3分,共计39分)1.(1)关于甲、乙两地质年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2)乙地质年代末期()A. 甲是古生代,乙是中生代B. 甲是中生代,乙是古生代C. 甲是新生代,乙是中生代D. 甲是新生代,乙是古生代【答案】B【解析】(1)甲、乙两个地质年代示意图中,甲时代对应的动物是恐龙,植物从裸子植物向被子植物进化,应为中生代。
乙时代对应的是两栖动物或无脊椎动物,应为古生代。
故选B。
【答案】A【解析】(2)乙为古生代,古生代末期蕨类植物明显衰退;中生代末期恐龙灭绝;古生代末期没有出现被子植物;中生代爬行动物盛行。
故选A。
2.(1)纳马夸兰地区特有植物种类多,原因是()①西临海洋,东有山地,环境封闭②东部为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明显③南北狭长,纬度跨度大④沙漠形成早,生物进化时间长⑤自然条件恶劣,人类活动影响小2.(2)纳马夸兰地区观赏花海的最佳时机是()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③④⑤D. ①④⑤【答案】D【解析】(1)据图可知,纳马夸兰地区位于沿海,不属于山地地形,垂直分异现象不明显,②错;该地纬度跨度不大,③错;该地背靠山脉,面朝大海,环境封闭,①对;沙漠形成早,生物进化时间长,④对;自然条件恶劣,受人类活动影响小,⑤对。
故选D。
【答案】C【解析】(2)分析可知,只有当地雨季来临,纳马夸兰沙漠地区才会变成花的海洋,结合该地区气候资料图,选择在8~9月观赏花海最合适。
故选C。
3.恐龙灭绝于()A. 元古代B. 古生代C. 中生代D. 新生代【答案】C【解析】恐龙灭绝,是指约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所发生的中生代末白垩纪生物大灭绝事件。
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五单元自然环境的特征复习提升练含答案
单元复习提升易混易错练易错点1不能正确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人类活动的影响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黑河发源于祁连山,流经河西走廊,最终注入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的居延海,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流河。
黑河流域农牧业开发历史悠久,至今仍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瓜果蔬菜生产基地,发展农业导致该地区生态环境发生变化。
运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黑河流域过度引水灌溉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
易错点2不能正确理解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现象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的阿尔金山—祁连山东西延伸约1 600千米,从季风区延伸至大陆内部。
下图示意阿尔金山—祁连山北坡部分山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2.图中山体自东向西的排列是()A.①③②⑤④B.③②⑤④①C.④⑤③②①D.⑤③④①②3.①山体带谱最简单,影响其产生的主要因素有()A.降水量、相对高度B.热量、海拔C.热量、相对高度D.降水量、海拔易错点3不能正确分析非地带性现象及其成因下图为南美洲自然带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自然带①出现在南回归线附近的沿海地区,这种分布属于()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现象5.自然带②南北延伸较长,主要是受到沿岸()A.向南流动的寒流影响B.向北流动的暖流影响C.向南流动的暖流影响D.向北流动的寒流影响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单元复习提升易混易错练2.C3.D4.D5.D1.答案河流上中游大量引水灌溉,造成下游径流量减少甚至干涸断流;注入湖泊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空气更加干燥,空气湿度减小;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灌溉,造成土地盐碱化,生态环境恶化。
解析黑河流域位于干旱地区,由于上中游大量引水灌溉,下游径流量减少甚至干涸断流;注入湖泊水量减少,在强烈的蒸发和下渗作用下,湖泊面积缩小;空气更加干燥,空气湿度减小;地下水位下降,导致植物枯死,生物栖息环境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沙化更加严重,灌溉区由于不合理灌溉,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地盐碱化,从而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五单元自然环境的特征单元活动学会分析区域自然环境练习含答案
单元活动学会分析区域自然环境基础过关练题组一区域自然环境分析的内容某校地理教师王老师要求学生在网络课堂就珠江和黄河这两条河流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并列表比较这两条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假如你是其学生,你认为分析河流水文特征收集的资料应包括下列中的()①河流长度②径流量③含沙量④流向⑤汛期⑥支流多少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③⑤D.①④⑥2.下列关于黄河和珠江的比较,说法正确的是()A.黄河长度小于珠江B.黄河径流量大于珠江C.黄河汛期比珠江长D.黄河含沙量大于珠江题组二区域自然环境分析的一般步骤分析区域自然环境常采用文献查阅、实地调查、综合思维、差异比较等方法,并遵循一定的工作程序和步骤。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3.区域自然环境分析的一般步骤为()①要素特征分析②收集资料③整体特征分析④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⑤调查验证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③④⑤C.⑤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⑤4.分析区域内相对一致但与其他区域明显不同的特征属于下列哪个步骤()A.要素特征分析B.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C.整体特征分析D.收集资料题组三案例分析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差异明显,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图)。
据此回答下题。
5.区域内部既存在整体性也存在差异性。
以下关于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发生变化D.三大自然区存在的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能力提升练题组区域自然环境分析(2023江苏决胜新高考大联考改编)流石滩是位于雪线之下、高山草甸之上的过渡地带,是高山地区特有的生态系统。
我国西藏、云南和川西山地多流石滩地貌。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流石滩地表岩石所受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物理风化B.化学风化C.流水侵蚀D.风力侵蚀2.流石滩的自然环境特征是()A.降水稀少,蒸发旺盛B.云雾缭绕,光照较弱C.低温期长,风力强劲D.土壤冻结,有机质多3.该地植被的主要特征是()A.多板状根、茎花B.革质叶片宽阔C.根系发达、速生D.存在旱生结构北京雨燕,拥有高超的飞行能力,每年在亚非之间穿行迁徙、繁育和越冬。
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2019选择性必修1试题第五章自然环境的特征(综合检测卷)
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单元速记·巧练(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五章自然环境的特征(综合测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2009年2月到3月,某科学考察队从东北平原向西,经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最后到达塔里木盆地。
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沿途气候变化依次为()A.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沙漠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山气候C.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2.沿途自然带变化依次为()A.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C.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3.经过地心的直线与地球表面相交于甲、乙两点。
甲点位于(37°N,118°E),则乙地所属的陆地自然带为()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温带草原带D.温带荒漠带【答案】1.D 2.B 3.B【解析】1.我国大兴安岭是季风与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大兴安岭以东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大兴安岭地区以西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所以从东北平原向西,经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最后到达塔里木盆地的沿途气候变化依次为: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东北平原的气候是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对应的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过了大兴安岭以西的内蒙古高原水分条件变差,形成温带草原带,到我国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降水极少,从而形成温带荒漠带。
所以沿途自然带变化依次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B正确。
3.经过地心的直线与地球表面相交于甲、乙两点.甲点位于(37°N,118°E),由此可以判断乙点的地理坐标为(37°S,62°W),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正确。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华地图版选择性必修1第5单元 自然环境特征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中华地图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2小题每题3分共计36分)1.(1)城市林地斑块降温幅度()1.(2)中心城区林地斑块降温幅度最大的原因是()1.(3)研究发现崇明岛没有明显的林地“冷岛效应” 其原因可能是()①阴雨天气多②水域影响大③城市用地少④大气质量好A. 小斑块大于大斑块B. 郊区大于城区C. 灌木林大于乔木林D. 晴天大于阴天【答案】D【解析】(1)由图可知大斑块的降温幅度大于中等斑块和小斑块 A错误城区降温幅度大于郊区 B错误“冷岛效应” 强度与林地(植被)类型有关具体表现为乔木林>灌木林>草坪 C错误晴天白天升温快环境温度高降温幅度对比阴天更明显 D正确故选D【答案】C【解析】(2)分析可知降温幅度与环境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中心城区人口密集热岛效应最明显温度最高因此降温幅度最大故选C【答案】B【解析】(3)崇明岛位于上海远郊区四面环水相对湿度较大城市化水平较低热岛效应不明显温度较低因此没有明显的“冷岛效应”(降温幅度不明显)②③正确没有证据表明崇明岛阴雨天气多①错误大气质量与“冷岛效应”关系不大④错误故选B2.(1)该照片的拍摄时间和地点是()2.(2)照片拍摄日至假期结束该地()A. 暑假三亚B. 国庆节福州C. 寒假新加坡D. 劳动节青岛【答案】A【解析】【答案】C【解析】3.(1)西洞庭湖最适合沉水植物生长的样地区域是()3.(2)西洞庭湖沉水植物的优势种是()3.(3)与2018年相比 2019年西洞庭湖沉水植物生物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A. 天鹅湖、大连障、东洼、北洼B. 天鹅湖、大连障、龙王湖C. 坡头、半边湖、北洼、夹田夹D. 太阳汊、半边湖、夹田夹【答案】A【解析】(1)半阻隔的子湖和自由连通的湖湾区水体流动缓慢、水深较浅、水体更为稳定适宜沉水植物分布 A项正确太阳汊、坡头、半边湖、夹田夹位于洪道或河流入湖口水体流速较快龙王湖养殖螃蟹破坏水生植物故都不是最适合沉水植物生长的区域故选A【答案】B【解析】(2)读图可知各类沉水植物中刺苦菜分布最为普遍生物量总量最大故为优势种故选B【答案】D【解析】(3)沉水植物多分布在浅水区域读图可知 2019年5~8月沉水植物生长关键期出现3次大的涨水过程持续的高水位淹没了花柄、花朵抑制了沉水植物的生长从而造成生物量整体上较2018年大幅度减少故选D4.(1)候鸟在不同年份迁离某地和到达某地的时间相差无几影响因素最有可能为()4.(2)山羊属于短日照动物北半球山羊适宜生殖的时间()A. 食物B. 昼长C. 降水D. 温度【答案】B【解析】(1)根据材料可知光周期现象影响动物的生殖和迁移活动虽然年份不同但是迁离和到达时间基本一致是因为昼长一样光照时间大致相等因此影响因素最可能是昼长故选B【答案】A【解析】(2)根据材料可知山羊为短日照动物因此在日照长度逐渐缩短即昼长逐渐变短时开始生殖从所给时间段看只有9—10月为昼长变短时间故选A5.(1)库布齐沙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5.(2)对该地植物特征描述正确的是()5.(3)经过多年的生态修复库布齐沙漠()A. 引黄河水过度灌溉导致盐碱化B. 滥砍滥伐植被稀少C. 河流众多水土流失严重D. 深居内陆气候干燥【答案】D【解析】(1)注意关键词“自然原因” 排除AB 该区域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干旱的气候是该沙漠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但该地河流并不多水土流失也不严重排除C D正确故选D【答案】D【解析】(2)该区域气候干旱降水少地表水分缺乏植被具有耐旱的特点为适应干旱的自然环境植被根系较深 D正确 BC错误叶片宽大会加大植被的蒸腾作用从而加剧植被水分流失不利于当地植被的成活 A错误故选D【答案】B【解析】(3)经过多年的生态修复该区域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区域沙尘天气比20年前减少了95% 土壤条件得到改善但是并不意味着沙尘天气已不复存在 B正确 D 错误该区域干旱的自然背景并没有改变区域降水少森林不可能广泛覆盖 A错误同时该区域气候干旱不适合大力发展种植业 C错误故选B6.(1)该水库消落带面积最小的季节是()6.(2)导致该水库消落带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有()6.(3)位于水库消落带的护坡植被应是()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答案】D【解析】(1)读图水库消落带位于最高蓄水位和最低蓄水位之间该水库消落带水位涨落季节反自然洪枯规律我国是夏季多雨多洪涝灾害冬季为枯水期那么该水库冬季蓄水量大水库水位高该水库消落带面积最小的季节是冬季 D对故选D【答案】B【解析】(2)导致该水库消落带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有水库的蓄水排水量 B对该水库消落带水位涨落季节反自然洪枯规律降水多少不是水库水位高低的主要影响因素 A错库岸陡缓、植被类型对水库水位高低影响小 C、D错故选B【答案】A【解析】(3)读材料可知水库消落带是指水库周边被淹没的土地周期性出露于水面的一段干湿交替的特殊区域由于水库消落带会出现洪涝和干旱的周期性交替因此生长在此带的护坡植被应该是既抗旱又耐涝的草本植物故A正确根深叶茂的高大乔木植物需水量大抗旱性能不强故B错误位于水库消落带的护坡植被不需要耐盐碱故C错误易存活于水中的漂浮植物不耐旱故D错误故选A7.(1)此文描述的地质年代是()7.(2)该时期出现的类似银杏、松柏的高大乔木属于()7.(3)该地质年代()A. 元古宙B. 古生代C. 中生代D. 新生代【答案】C【解析】(1)从材料可知该时期的动物有恐龙、鸟类等植物有银杏、松柏等高大乔木符合中生代的特征由此判断该时期为中生代故选C【答案】B【解析】(2)中生代是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的时代银杏、松柏等高大乔木属于裸子植物故选B【答案】A【解析】(3)中生代是主要的造煤时期故A正确蕨类植物繁盛时期在古生代故B错误三叶虫繁盛时期在古生代故C错误喜马拉雅山形成于新生代故D错误故选A8.(1)“火山灰”来源于地球内部圈层的()8.(2)含有中华龙鸟化石的页岩属于()8.(3)形成中华龙鸟化石的地质作用是()8.(4)根据化石推断中华龙鸟最可能的生存环境是()8.(5)在西藏西部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之间的象泉河谷有一条气势恢宏的土质莽林“扎达土林”(下图)蜿蜒曲折达数十里土林里的“树木”高低错落千姿百态形成该土林的外力作用是()A. 地壳B. 软流层C. 地核D. 下地幔【答案】B【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火山灰”来源于地球内部圈层的软流层故选B【答案】A【解析】(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页岩为沉积岩故选A【答案】C【解析】(3)页岩为沉积岩是外力作用而形成的故选C【答案】B【解析】(4)该岩石含有丰富的动植物化石可知中华龙鸟生存的地方有丰富的动植物而动植物多分布在温暖湿润、有充足水源、不易遭受灾害的地方且页岩是由湖泊沉积形成的 B符合题意故选B【答案】C【解析】(5)由题干可知扎达土林地处河谷之中土林里的“树木”高低错落千姿百态结合图片并类比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形成原因可判断这里的土林符合流水侵蚀的特征故选C9.蓝藻大爆发大气成分发生改变演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地质时期是()A. 冥古宙B. 太古宙C. 元古宙D. 显生宙【答案】C【解析】生命的出现和演化与大气层中氧气的增多密不可分地球形成之初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缺少氧气冥古宙时期地球上只有一些有机质没有生命的迹象到了太古宙时期出现了蓝藻等原核生物蓝藻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元古宙时蓝藻大爆发大气成分开始发生改变生物也因此得到进一步发展演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故C正确故选C10.(1)与西北地区沙漠相比厚田沙漠沙粒起动风速大的主要原因是()10.(2)厚田沙漠冬、春季的主导风向是()A. 沙粒粒径小B. 地形平坦开阔C. 风力较强劲D. 沙粒湿度大【答案】D【解析】(1)厚田沙漠东临赣江是赣江古河床的一部分属于东部季风区降水多湿度大沙粒不易被风吹起而西北干旱地区以轻质沙粒为主所以该地起沙时风的速度会高于西北干旱区故选D【答案】B【解析】(2)厚田沙漠位于赣江西岸沙源来自赣江河床江西省位于南方地区冬季风为偏北风加上河谷地形的影响厚田沙漠冬、春季的主导风向是东北风故选B11.(1)图中M地的地质构造为()11.(2)地质调查员从P地出发到Q地沿途地表岩层新老关系分布情况是()A. 山岭B. 背斜C. 向斜D. 裂谷【答案】C【解析】(1)据图可知 M地岩层向下弯曲应为向斜故选C【答案】C【解析】(2)从P地出发到Q地经过了背斜构造岩层由新到老再变新故选C12.(1)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分布垫状点地梅的是()12.(2)垫状点地梅植物体平均温度明显高于当地平均气温的原因是()A. 南岭B. 黄土高原C. 青藏高原D. 大兴安岭【答案】C【解析】(1)由材料分析可知垫状点地梅能够在严重缺乏土壤和水分的地区生长且耐寒性很强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气候高寒、干旱土壤贫瘠适合垫状点地梅的生长故选C【答案】C【解析】(2)根据上题的结论和垫状点地梅的景观图分析可知垫状点地梅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高原和山地从垫状点地梅的形态来看其贴伏于地表的垫状结构具有保温作用而且有利于抵御寒风减少热量交换从而使温度较高故选C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13.(1)分析纳米比亚沿海浓雾多而不散的原因13.(2)根据图文材料中关于“巢穴公寓”的描述分析当地鸟类对环境适应的表现【答案】(1)该地区位于热带地区蒸发旺盛海洋水汽较多水汽经过沿岸寒流流经洋面受冷凝结成雾容易形成逆温现象雾不易扩散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有下沉气流使得雾不易扩散【解析】(1)纳米比亚沿海浓雾多而不散的原因可以从蒸发、水汽、洋流及副高控制等方面回答该海区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大西洋东岸海区广阔水汽充足受离岸风影响表层海水被吹离开陆地冷海水上泛形成上升补偿流沿岸有本格拉寒流流经过水温低有利于水汽凝结形成雾【答案】(2)荒漠草原树木较少群居织巢鸟共同选择枝干较粗壮的树木筑巢昼夜温差大大型鸟巢厚实的干草可白天隔热夜晚保温利于鸟类生活当地风力较大“巢穴公寓”比单一的小巢穴抗风效果好不易被风吹落【解析】(2)鸟类对当地环境的适应性表现需要紧密结合当地的环境特点分析其荒漠草原广布、树木较少、昼夜温差大、风力强劲等是主要影响因素再结合“鸟巢公寓”的形态特点即可得出答案14.(1)乙地的风向是________ 乙地风力大于甲地风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2)锋面a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14.(3)推测丙地锋面过境后的天气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4)丁地气候类型形成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西北风(或偏北风), 乙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解析】(1)结合图可知乙地的东北方向为一个高压中心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风从高压指向低压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南半球向左偏因此偏转成西北风或者是偏北风结合图可知乙处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甲处的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因此乙处的风力比甲大【答案】(2)向南(或西南或顺时针)【解析】(2)结合图可知锋面a位于锋面气旋的东侧因此为暖锋由于该地在南半球南半球的气旋呈顺时针旋转因此锋面a的移动方向为顺时针或者向西南【答案】(3)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解析】(3)分析可知锋面a为暖锋锋面a的移动方向为顺时针丙地位于暖锋锋前因此会经历暖锋过境暖锋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答案】(4)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受沿岸寒流影响降温减湿【解析】(4)结合图可知丁地位于澳大利亚的西侧为热带沙漠气候该地纬度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东南信风控制降水少再加上西侧受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降水少由此形成热带沙漠气候15.(1)描述火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规律15.(2)分析火后前15年林下植被生产力变化的原因15.(3)高强度大面积火会烧毁植被的地上部分推测高强度火后初期林下植被的优势物种及原因【答案】(1)在火后初期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在短期内迅速增加并分别在火后15、25年达到顶点其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解析】(1)由图可知林火过后生态恢复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程度迅速增加并分别在15、25年后达到顶点其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答案】(2)林火消耗了林冠层、林下植被层和枯枝落叶降低森林郁闭度使得林下部分获得充足的光照燃烧后产生的碱性草木灰可降低土壤的酸性提高土壤养分导致土壤温度上升改变温湿环境森林凋落物降解加快促进了养分的循环林下植被快速生长造成生产力迅速增加【解析】(2)火后前15年林下植被生产力变化的原因主要从光照、土壤、温湿环境、养分循环等方面分析林火消耗了林冠层、林下植被层和枯枝落叶降低森林郁闭度使得林下部分获得充足的光照燃烧后产生的碱性草木灰可降低土壤的酸性提高土壤养分导致土壤温度上升改变温湿环境森林凋落物降解加快促进了养分的循环林下植被快速生长造成生产力迅速增加【答案】(3)优势物种为灌木原因高强度大面积火会烧毁植被的地上部分北方针叶林区纬度高树木大面积焚毁后短时间内难以复原气温较低热量不足大树难以生成草本植物根系欠发达受伤害大与草本植物、苔藓地衣相比灌木的根较深不易受到火的烧伤且生长的养分需求量小火后快速生长成为优势物种【解析】(4)强度火后初期林下植被的优势物种可以从气候、土壤、地形等方面分析由图文材料分析高强度大面积火会烧毁植被的地上部分北方针叶林区纬度高树木大面积焚毁后短时间内难以复原气温较低热量不足大树难以生成草本植物根系欠发达受伤害大与草本植物、苔藓地衣相比灌木的根较深不易受到火的烧伤且生长的养分需求量小火后快速生长成为优势物种。
高中地理 第5单元 自然环境的特征 单元小结与测评(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鲁教版高中选择性必修
单元小结与测评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单元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框内,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
①要素的内在联系性②发生发展的统一性③垂直地域分异④从赤道到两极[学思心得]垂直自然带示意图的判读方法(1)判定阴、阳坡:根据同一自然带在山地阳坡分布位置高于阴坡可判断阴、阳坡。
(2)判定南、北半球:南坡同类自然带高于北坡,则该山脉一般位于北半球,反之位于南半球。
如上图中的山地就位于北半球。
(3)判定热量带:山麓的自然带(基带)反映山地所处的热量带。
如上图中的山地所处的热量带为热带。
(4)判读纬度高低: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纬度位置越低。
如上图中的山地位于低纬度(赤道)地区。
(5)判断迎风坡:迎风坡降水丰富,自然带的数量较多,雪线的海拔较低。
如上图中南坡为迎风坡。
下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所示山地( )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2)该山地位于( )A.喜马拉雅山脉B.天山山脉C.祁连山脉D.昆仑山脉(1)C (2)A[第(1)题,图示山脉南坡最底部的林带为雨林季雨林带,北坡为针叶阔叶混交林带,说明该山脉南坡水热条件比北坡好,则该山脉在北半球,且纬度较低。
雪线受到海拔和水汽的影响,由于南坡降水较多,所以南坡雪线低于北坡,故C项正确;该山脉纬度低,海拔高,相对高度大,自然带呈垂直地带性分布,随着海拔的变化而改变,各自然带的界限并不随季节变化而移动,故A项错误;根据图示,北坡的林带上界明显比南坡高,故B 项错误;造成基带差异较大的原因是海拔和纬度,并非水平距离,故D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是C。
第(2)题,由图可知,该山脉海拔在7 000m以上;南坡基带是热带季雨林,所以该山脉在北半球纬度较低的区域;南坡的植被生存海拔低、雪线也低于北坡,只可能是降水较多的缘故。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单元自然环境的特征综合训练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五单元综合训练一、选择题每年进入秋季,随着气温下降,北京和南京等地银杏树叶由绿变黄。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银杏树为落叶阔叶树种B.影响银杏树叶变黄的主要因素是水分C.秋季南京的银杏树叶先于北京转黄D.图中城市道路两侧的银杏树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2.北京和南京银杏树叶变黄的时间不同,这反映了(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B.非地带性现象C.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D.自然环境的整体性1题,秋季银杏树叶由绿变黄,之后逐渐落叶,为落叶阔叶树种;由材料可知,“随着气温下降”,银杏树叶由绿变黄,说明影响银杏树叶变黄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南京纬度较低,气温高于北京,银杏树叶晚于北京变黄;城市道路两侧的树木的主要作用是美化环境、吸烟滞尘、降低噪声等。
第2题,北京和南京银杏树叶变黄的时间不同主要受两地纬度影响,南京纬度较低,气温高于北京,因此银杏树叶晚于北京变黄,这反映出不同纬度之间的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2.C下图为六种主要植被类型对应的水热条件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自然带②—③—荒漠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不可能出现在( )A.亚洲B.欧洲C.非洲D.南极洲4.造成地表植被按①—②—⑤的顺序发生更替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差异B.海陆位置差异C.海拔差异D.坡向差异3题,由图可知,自然带②—③—荒漠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水分条件的差异导致的,南极大陆终年被冰川覆盖,大陆上各地水分条件差别不大,不会出现这一陆地自然带分异规律。
第4题,由图可知,①—②—⑤自然带更替的主要原因是年平均气温的差异,导致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差异。
4.A(2021全国Ⅰ卷)苔原带植被多由低矮灌木及苔藓地衣组成,大多数灌木为极地特有种。
苔原带横跨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呈东西向延伸,仅存在于北冰洋沿岸陆地及岛屿,宽度较小。
第四纪冰期,苔原带一度扩展至我国阿尔泰山—阴山一线。
其后,随着气温升高,苔原不断向北及高海拔退却。
第五单元《自然环境的特征》测试题(含答案)
第五单元《自然环境的特征》测试题(含答案)读“我国地理‘四极’特征变化趋势图”,完成1~3题。
1.图中③④⑤的地理特征变化体现出的自然地域分异规律是()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2.①②③的地域分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B.水分C.海拔D.水源3.⑥地区发展农业的气候资源优势表现为()A.光热充足,雨热同期B.光热充足,气温日较差大C.光、热、水源充足,气温日较差大D.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2020·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测试)南极洲植物覆盖面积仅占总面积的0.3%。
据科学研究表明,过去五十年来南极植物陆续出现,银白大地也随之转绿,南极洲变绿了。
据此完成4~5题。
4.下列有关南极洲变绿的影响,正确的是()A.南极洲变绿—实际蒸发量减少—降水减少B.南极洲变绿—地面吸收热量增加—气温降低C.南极洲变绿—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气温升高D.南极洲变绿—大气吸收热量减少—气温降低5.引起南极洲变绿的主要植被是()A.针叶林B.针阔叶混交林C.高寒草原D.苔藓、地衣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
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②为()A.草原B.荒漠C.针叶林D.针阔叶混交林7.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A.纬度B.洋流C.地形D.季风读“东祁连山山地植被垂直分布图”,回答8~9题。
8.图中①处的植被是()A.温带荒漠B.温带落叶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9.下列关于高山冰雪下界在东北坡与西南坡分布的高低及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坡高于西南坡;东北坡气温高、降水多B.东北坡高于西南坡;东北坡气温低、降水少C.西南坡高于东北坡;西南坡气温低、降水多D.西南坡高于东北坡;西南坡气温高、降水少下图示意新疆天山大气环流模式。
甲地位于天山北坡,丙地位于天山南坡。
读图回答10~11题。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单元自然环境的特征测评试题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五单元测评(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一位游客由辽宁大连出发向西经内蒙古去新疆旅游,沿途依次看到森林、草原、荒漠等自然景观。
据此完成1~2题。
1.该游客沿途依次看到的景观可能有( )A.“塞外江南”→“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层层梯田层层绿”B.“碧海蓝天”→“风吹草低见牛羊”→“黄沙滚滚”C.“林海雪原”→“滚滚麦浪”→“椰风海韵”D.“三江并流”→“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东方不夜城”2.该游客看到的景观自东向西变化,体现了( )A.自然带的周期性更替规律B.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随海拔升高而变化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读右图,完成3~4题。
3.图中岛屿两侧①②两地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现象4.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①自然带成因相同的是( )A.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B.赤道附近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带C.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D.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右面是甲、乙两地垂直带谱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5~6题。
5.在甲山的半山腰地带,同一高度上出现了北坡为针叶林带、南坡为灌木草甸带的景观,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南坡光照强B.北坡光照强C.南坡降水多D.北坡降水多6.有关乙山位置的判断,正确的是( )A.在南半球B.在东半球C.在中低纬度D.在大陆西岸长白山是我国东北地区第一高山,植被垂直差异显著。
有位诗人写道:“也许是过于执拗了(身躯矮小扭曲),所以怎么也不能长得高大;但,却默默地结成一带长城,逶迤数百里,绵延到天涯。
”读长白山垂直带谱示意图,完成7~9题。
7.长白山的基带植被主要为( )A.常绿硬叶林B.常绿阔叶林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8.诗人所描述的植被最可能位于( )A.甲B.乙C.丙D.丁9.丙处植被分布的上界阳坡远高于阴坡,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B.人类活动C.降雪量D.地形坡度右图为某岛自然带分布范围图,图中a为两种自然带的分界线。
第五单元自然环境的特征练习-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第五单元自然环境的特征同步练习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就相同海拔高度来说,该山地南北两坡年降水量()A.大体相等B.南坡较多C.北坡较多D.无法判断2.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A.3500米左右B.4000米左右C.1500米左右D.2000米左右3.该山地一侧多降水,有关降水季节、水汽来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冬季、大西洋水汽B.春季、印度洋水汽C.夏季、太平洋水汽D.秋季、北冰洋水汽潜在蒸发量与降水量共同决定区域干湿状况,并且是估算生态需水和农业灌溉用水的关键因素。
区域内的农业水平与气温、土壤、降水等因素息息相关。
下图示意东欧地区自西北向东南方向的自然概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的自然带是()A.针叶林带--草原带--落叶林带B.落叶林带--草原带--针叶林带C.针叶林带--落叶林带--草原带D.草原带--针叶林带--落叶林带5.影响该区域表层土壤深度的主要因素有()①距海远近①地形①气候①有机质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6.图中a线所表示的最可能是()A.冻土深度B.地下水位C.土壤盐分D.植被密度河流袭夺是河流水系演变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距今8万年前,沂河和柴汶河分别是源头独立的河流(下左图)。
距今约3.7万年,柴汶河袭夺了沂河,改变了河流水文水系特征(下右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河流袭夺依靠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下切侵蚀B.侧向侵蚀C.溯源侵蚀D.溶蚀8.袭夺发生后,沂河与柴汶河流速、流量发生的变化是()A.沂河流速变快,流量变大B.柴汶河流速变快,流量变小C.沂河流速变慢,流量变小D.柴汶河流速变慢,流量变大科幻电影《芬奇》讲述了一次超级耀斑爆发事件后,全球臭氧层千疮百孔,陆地全部变成荒漠,主人公因在地下工厂工作而幸免于难,携带一个机器人和一只狗从圣路易斯驱车前往旧金山的故事。
下图为美国主要工业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鲁教版(2019)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五单元自然环境的特征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鲁教版(2019)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五单元自然环境的特征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下图为陆地不同植被类型与纬度、干燥度关系示意图(图中不同号码表示不同的植被类型)和某植被类型手绘景观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决定一个地区植被类型的根本因素是()
A.纬度不同造成的热量差异B.距海远近不同造成的水分差异
C.各地区水分和土壤差异D.水分和热量及二者的配合状况
2.景观图中植被类型在图中的序号和名称是()
A.④热带雨林B.①热带稀树草原
C.⑨常绿阔叶林D.⑩落叶阔叶林
下图为“内蒙古地区主要名山植被垂直带谱”。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根据当地垂直植被带分布规律判断,甲处植被带应为()
A.落叶阔叶林带B.荒漠带
C.高山灌丛带D.山地针叶林带
4.贺兰山乙植被带只分布在东坡,主要影响因素是()
A.洋流B.大气环流
C.太阳辐射D.海陆分布
某考察人员对我国一区域的两座山峰——白头山(41°55′N,128°11'E)和老白山(44°06′N,128°03′E)植被垂直带谱进行比较研究,绘制了两座山峰垂直带谱分布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P自然带主要为()
A.常绿阔叶林带B.落叶阔叶林带。
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测评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五章测评(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2分,共46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读旗状树冠图,回答1~2题。
1. 造成图中树冠呈旗状的主要原因是( )A. 光照不均B. 地形崎岖C. 风力作用D. 人为砍伐2. 旗状树冠的形成与其生长的独特环境有关,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 差异性B. 整体性C. 开放性D. 特殊性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
据此回答3~4题。
3. 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A. 地处赤道附近B. 远离大陆C. 构造运动强烈D. 地形复杂4. 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海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A. 气温日较差大B. 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C. 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D. 气候垂直差异显著非洲壮美景色稀树草原景观,吸引着众多的旅游爱好者。
鲜为人知的是,中国海南岛西部也有类似的热带稀树草原景观。
据学者研究,海南岛的热带稀树草原受热带季风气候控制,雨季和旱季明显,旱季尤为干旱。
调查发现海南岛西部的第四纪沉积层易渗透,地表储水力极差,也是其形成原因之一。
下图为海南岛稀树草原分布图。
据此回答5~7题。
5. 海南岛稀树草原分布带旱季盛行( )A. 偏东风B. 偏西风C. 偏南风D. 偏北风6. 海南岛西部的热带稀树草原景观成因包括( )①雨影效应②狭管效应③焚风效应④“喀斯特”效应⑤干岛效应A. ①②③B. ②④⑤C. ①③④D. ①③⑤7. 海南岛西部热带稀树草原景观的形成反映了地理环境具有( )A. 差异性B. 整体性C. 层次性D. 过渡性丹霞山地处南岭山脉中段南麓,是我国重要的南北植被的天然分界线之一。
丹霞梧桐是多年生小乔木,属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每年夏初开紫花,秋季叶子变黄。
某科考小组调查发现,丹霞梧桐在该地主要分布在崖壁上。
下图为该小组调查区域内丹霞梧桐分布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第五单元《自然环境的特征》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创新应用练[2023·射阳中学期末]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自然带分布。
据此回答1~2题。
1. 图示地区自然带的分布体现的是( )A.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B.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2. 该地区甲自然带东部纬度偏低,与其密切相关的是( )A. 面积辽阔的高原地形B. 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C. 降温减湿的拉布拉多寒流D. 降水丰富且四季分配均衡[2023·仪征中学期末]下图为北半球假想大陆的高度理想化降水分布图。
据此回答3~4题。
3. 区域a和e全年干燥的共同原因是( )A. 高压控制,降水少B. 距海较远,水汽少C. 气温较高,蒸发强D. 沙漠广布,下渗多4. 区域g的自然带为( )A.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 热带荒漠带[2023·镇江一中期末]下图为我国不同区域的山地植被分布示意图。
据此回答5~6题。
甲乙丙丁5. 图中( )A. 甲海拔低,无冰雪带B. 乙纬度高,形成荒漠C. 丙降水丰富,森林分布上界最高D. 丁相对高度大,垂直带谱最丰富6. 丁所在地形区( )A. 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大B. 以绿洲农业为主C. 湿地面积广大D. 生物能资源丰富[2023·口岸中学期末]赛里木湖位于新疆天山西北部的山间封闭盆地内,湖面海拔 2 073 米,湖区年均温度 0.5 ℃,年均降水量350 毫米以上,受人类影响小。
近30年来,湖泊面积总体呈扩大趋势,湖区周边畜牧业随之也得以迅速发展,下图为赛里木湖流域示意图。
据此回答7~9题。
7. 湖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A. 流域内蒸发蒸腾B. 太平洋C. 大西洋和北冰洋D. 印度洋8. 若湖泊水位继续上升,则面积扩大最明显的方向是( )A. 西部B. 南部C. 东北部D. 东部9. 湖泊面积变化后对当地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有( )①湿地面积减小②沿湖公路受损③湖泊水质变差④耕地面积增加A. ①④B. ②③C. ①③D. ②④10. [2023·无锡一中期末]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基伍湖位于卢旺达和刚果民主共和国两国交界处,湖区周边生活着约200万人口。
该湖处于东非大裂谷中,周围群山环抱。
基伍湖从下而上分成明显而稳定不变的层次,越是往下,湖水密度越大,水深250 米以下的湖水完全处于静止状态,湖底聚集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氢。
目前,卢旺达与刚果民主共和国合作开发湖中的甲烷气体。
下图为基伍湖位置图。
(1)简述基伍湖的形成过程。
(2)与世界其他深水湖相比,基伍湖深水区被称为“生物荒漠”,试分析其原因。
(3)科学家认为基伍湖看似平静,实则杀机重重,如同一个可怕的恶魔,给生活在周边的数百万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试说明原因。
真题实战练[2022·山东卷]图a示意黑龙江省一小型山间盆地景观。
某研究小组在甲、乙、丙、丁四处布设采样点进行土壤调查,图b示意该小组绘制的四个采样点0~60 厘米土壤剖面。
据此回答11~12题。
11. 该区域植被类型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热量B. 降水C. 地形D. 岩性12. 图b中②示意的土壤剖面位于( )A. 甲处B. 乙处C. 丙处D. 丁处[2022·湖南卷]我国西北某内流河下游河岸地带发育着荒漠植物群落,胡杨为主要建群种,该地地下水平均埋深3~4米。
下表反映该植物群落属性及影响因子随离河岸距离增加的变化情况(其中土壤容重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土壤电导率与土壤含盐量呈正相关)。
据此回答13~15题。
13. 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变化趋势与群落盖度总体相似的影响因子有( )①海拔②土壤含水量③土壤有机质含量④土壤含盐量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14. 浅根系草本植物在该植物群落中分布广泛,主要得益于( )A. 胡杨涵养水源B. 草本植物水分竞争力强C. 地下水埋深浅D. 草本植物耐盐碱能力强15. 在离河岸950米到1 250米的地段,该植物群落中灌木消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土壤有机质减少B. 乔木与灌木水分竞争C. 土壤含盐量增加D. 草本与灌木水分竞争[2022·浙江卷]下图为世界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据此回答16~17题。
16. 图示①②③④自然带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 垂直地域直分异规律B.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C.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17. 图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分布深入内陆,其影响因素是( )A. 纬度洋流B. 地形洋流C. 纬度大气环流D. 地形大气[2021·全国卷乙]苔原带植被多由低矮灌木及苔藓地衣组成,大多数灌木为极地特有种。
苔原带横跨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呈东西向延伸,仅存在于北冰洋沿岸陆地及岛屿,宽度较小,第四纪冰期,苔原带一度扩展至我国阿尔泰山—阴山一线。
其后,随着气温升高,苔原不断向北及高海拔退却。
据此回答18~20题。
18. 受全球变暖的影响,亚欧大陆苔原带将( )A. 整体向北移动B. 整体向南移动C. 面积扩大D. 面积缩小19. 苔原带横跨亚欧大陆,表明( )A. 苔原植被对温度差异不敏感B. 亚欧大陆北部湿度东西向差异小C. 苔原植被对湿度差异不敏感D. 亚欧大陆降水北部最多20. 祁连山地针叶林带以上未发现极地特有种灌木,可能是因为祁连山地( )A. 目前针叶林带以上气温高B. 目前基带气温高C. 冰期针叶林带以上气温高D. 冰期基带气温高21. [2021·河北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陕北延安至榆林间的森林草原区(图1)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发育,图2为该区自沟壑底部到丘陵顶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示意图。
长期的坡面耕作打破了生态平衡。
1999年以来,该区域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范围坡耕地转为林草地,在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弱的同时,坡面林地土壤也出现了明显干燥化趋势,给林木正常生长带来潜在威胁。
图1图2 (1)据图2分析该区自然植被空间分异的原因。
(2)说明该区坡面林地土壤干燥化过程。
(3)提出该区植被合理配置的原则与途径。
参考答案创新应用练1. C[解析]图中自然带基本上是东西延伸,南北更替,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2. C[解析]根据经纬度和大陆轮廓判断,图示区域是北美洲北部地区,甲自然带为苔原带,其自然带在东部明显向低纬度延伸,这是因为沿岸有拉布拉多寒流经过,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
3. A[解析]读图可知,区域a位于高纬度地区,全年干燥是因为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区域e位于低纬度地区,全年少雨是因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所以两地全年干燥的共同原因是受高气压控制,降水少。
4. A[解析]由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区域g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典型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A正确。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地中海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热带荒漠带。
5. A[解析]甲地海拔在3 000米以下,最高海拔处的自然带为高山苔原带,无冰雪带。
乙地基带为荒漠,荒漠的成因为深居内陆,降水少;丙地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降水丰富,纬度低,森林分布上界较高,但不是最高;丁地垂直自然带只有三个,不是最丰富的。
6. C[解析]丁所在地形区最高海拔约8 000米,基带海拔约4 000米,很有可能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
屋顶坡度大的民居主要位于我国的南方湿润区;绿洲农业在我国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原地区湿地面积广大,但过于高寒,所以生物能资源不丰富。
7. C[解析]结合材料读图分析,赛里木湖位于新疆天山西北部的山间封闭盆地内,位于西风带,湖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其次是北冰洋;该区域受太平洋和印度洋影响小。
8. A[解析]读图可知,该湖泊西部地势平缓,东部、北部和南部地势较陡,因此若湖泊水位继续上升,西部面积扩大最为明显。
9. B[解析]由材料可知,近30年来,湖泊面积总体呈扩大趋势,随着湖泊面积继续扩大,沿湖分布的公路将会受损,②正确;随着湖泊面积扩大,湖泊周边畜牧业也得以迅速发展,向湖泊排放的污染物增多,湖泊水质变差,③正确;湖泊面积增大,湿地面积扩大,①错误;湖泊周边以畜牧业为主,草地面积增加,④错误。
10. (1)地处东非大裂谷中,板块张裂运动强烈;岩层断裂下陷形成谷地,地势低洼,积水成湖。
(2)基伍湖湖水密度上小下大,阻碍表层水体与底层水体之间的交换,底层水体相对静止,不利于湖水的更新;水体流动性差,水体含氧少,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和盐类物质集聚湖底,破坏湖底生物生存环境,导致水生生物无法生存。
(3)大量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氢气体聚集在湖底;湖区附近火山活动频繁,喷发的熔岩流可能造成湖底甲烷燃烧爆炸,导致湖水水位猛涨,淹没湖区周围的低地和城市;甲烷爆炸的同时将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和硫化氢,对湖泊周边居民造成生命威胁(缺氧窒息或中毒)。
真题实战练11. C[解析]由图可知,山谷、山坡植被明显不同,这是受地形影响,小型山间盆地,局地范围小,海拔差异小,热量和降水差异不大,岩性相差不大。
12. C[解析]根据图b信息可知,②示意的土壤剖面枯枝落叶层和腐殖质层较厚,缺失淋溶层。
由图a可知,丙地为塔头薹草,该植被为湿生草甸植被,腐殖质层和枯枝落叶层较厚,湿生环境缺失淋溶层,符合②示意的土壤分层;甲处、乙处、丁处都有淋溶层分布,不符合②示意的土壤剖面图。
13. B[解析]读表可知,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群落盖度大致先升后降,海拔变化规律不明显,土壤含水量大致先升后降,土壤容重大致先降后升,土壤电导率变化规律不明显。
材料信息表明,土壤容重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土壤电导率与土壤含盐量呈正相关,因此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大致先升后降,土壤含盐量变化规律不明显。
由此可知,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变化趋势与群落盖度总体相似的影响因子有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即②③符合题意,①④不符合题意。
14. A[解析]材料信息表明,该地地下水平均埋深3~4米,浅根系草本植物很难直接获得地下水,但该地胡杨为主要建群种,具有较强的涵养水源作用,从而使浅根系草本植物获得水源,因此浅根系草本植物在该植物群落中分布广泛;草本植物根系较浅,因此水分竞争力并不强;该区域地下水较深,盐碱化现象并不严重。
15. B[解析]干旱地区植物得以生存主要取决于水分条件,由于乔木与灌木的根系较深,在缺水地区存在明显的水分竞争状况,乔木比灌木水分竞争能力更强,所以在离河岸950米至1 250米的地段,该植物群落中灌木消失,B符合题意;草本根系较浅,在与灌木的水分竞争中灌木竞争能力更强,因此灌木消失不是草本与灌木水分竞争的结果;在离河岸950米至1 250米的地段,乔木与草本植物均能生长,因此土壤有机质减少、土壤含盐量增加不是灌木消失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