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考试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础》考试笔记
•经济法基础概述
•民事法律制度
•商事法律制度
•经济法律制度目
•劳动法律制度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录
01经济法基础概述
经济法的定义与调整对象
经济法的定义
经济法是国家为了调整经济关系而制
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调整国家宏
观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主要包括市场主体调控关系、市场运行
调控关系、宏观经济调控关系和社会分
配调控关系。

国家适度干预原则
国家在经济自主的前提下,对经济进行适度干预,以保障市场的正常运行和公平竞争。

效率公平原则
经济法在保障经济效率的同时,
也要维护社会公平,防止市场失
灵和贫富差距扩大。

社会本位原则
经济法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出发点
和归宿,通过调整经济关系,实
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与行政法的关系
经济法与行政法都涉及国家管理活动,但经济法更侧重于经济管理领域,而行政法更侧重于行政
管理领域。

与民法的关系
经济法与民法都是调整市场经济关系的重要法律部门,但经济法更侧重于国家干预和宏观调控,而民法更侧重于平等主体之间的
民事法律关系。

与刑法的关系
经济法与刑法都涉及对违法行为的制裁,但经济法更侧重于经济领域的违法行为,而刑法更侧重
于对犯罪行为的制裁。

经济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
02民事法律制度
03
民事法律关系
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所形成的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核心内容的社会关系。

01
民法调整对象
平等主体之间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02
民法基本原则
自愿、公平、诚信、公序良俗和绿色原则。

民法概述
民事主体
自然人
具有自然生物属性的人,从出生到死亡为止。

法人
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
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非法人组织
不具有法人资格,但是能够依法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的组
织。

民事权利与义务
民事权利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并受法律保护的利
益范围和实施某一行为(作为或不作
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可能性。

民事义务
民事主体为满足权利人的利益而为一
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必要性。

民事责任
民事主体因违反民事义务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民事责任
违约责任
合同当事人因违反合同义务而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侵权责任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03商事法律制度
商法调整商事关系,具有公法性、营利性、技术性等特点。

商法的概念和特征
包括商主体法定原则、商行为自治原则、商行为外观主义原则等。

商法的基本原则
主体包括商个人、商合伙和商法人等,客体为商事行为和商事权利。

商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
商法概述
公司是依法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具有独立的财产和责任。

公司的概念和特征
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

公司的种类
涉及公司章程、股东出资、公司登记等程序。

公司的设立、变更和终止
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各自具有不同的职权和职责。

公司的组织机构
公司法律制度
合伙企业是由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
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享收益、共
担风险的企业组织形式。

合伙企业的概念和特征合伙企业的种类
合伙企业的设立和变更合伙企业的解散和清算
包括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等。

需要签订合伙协议,明确各合伙人的出资方式、数额和缴付期限等。

当合伙企业出现法定解散事由或合伙协议约定的解散事由时,应当进行清算并偿还债务。

合伙企业法律制度
1 2 3个人独资企业是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

个人独资企业的概念和特征
需要向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并提交相关文件。

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和变更
当个人独资企业出现法定解散事由或投资人决定解散时,应当进行清算并偿还债务。

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和清算
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
04经济法律制度
合同订立
包括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合同效力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

合同履行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担保方式
包括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五种。

担保合同的订立和效力
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

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担保物权的实现
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债权人应当按照约定实现债权;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债务人自己提供物的担保的,债权人应当先就该物的担保实现债权。

工业产权法律制度
专利权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
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
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
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商标权
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

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任何人在同一种商
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的行为。

市场管理法律制度
反不正当竞争法
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

本法所称的
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违反本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反垄断法
为了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
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而制定的法律。

05劳动法律制度
劳动法概述
劳动法的概念
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

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劳动合同的概念
01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劳动合同的订立
02
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03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用
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

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法律制度
工作时间制度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
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

休息休假制度
劳动者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包括工作日内的间歇时间、两个
工作日之间的休息时间、公休假日、法定节日休假时间以及年
休假、探亲假等。

工资与福利法律制度
工资制度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
行同工同酬;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
制度;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
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
欠劳动者的工资。

福利制度
用人单位应当创造条件,改善集体福
利,提高劳动者的福利待遇;劳动者
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
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
法支付工资。

06经济纠纷的解决
途径
定义
和解是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就已经发生的争议进行协商并达成协议,自行解决争议的一种方式。

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类经济纠纷,无论其性质如何、情节轻重、标的额大小,只要双方自愿,都可以通过和解方式解决。

•程序:申请和解→受理→和解协商→达成和解协议→执行。

定义
调解是指双方当事人以外的第三方,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使他们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民与公民之间、公民与
法人之间、法人与法人之间的民
事纠纷。

程序
申请调解→受理→调解协商→达
成调解协议→执行。

定义
仲裁是指纠纷当事人在纠纷发生前或发生后达成协议,自愿将纠纷提交双方所同意的第三者予以裁决,以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

适用范围
适用于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

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及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不能仲裁。

•程序:申请仲裁→受理→组成仲裁庭→开庭和裁决。

定义
诉讼是指国家审判机关即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活动。

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类经济纠纷案件,包括
民事、商事、经济等案件。

程序
起诉和受理→审理前的准备→开
庭审理→宣判。

03
02
01
执行是指将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所确定的的内容付诸实现以及执行过程中的变更执行等问题而依法进行的活动。

程序
申请执行→法院受理→申请复议→发出执行通知→采取强制措施。

定义
VS
定义保全措施是指在民事诉讼中,为了保证将来判决的顺利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其处分的保护性措施。

要点一
要点二
种类
包括财产保全和行为保全两种。

财产保全是指法院在受理案件后、作出判决前,为了保证将来判决的顺利执行,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行为保全是指法院在受理案件后、作出判决前,为了避免当事人的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责令其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为的措施。

THANKS
感谢观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