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和时间关系 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一第二章匀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二节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说课稿
高一物理组
刘萍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我说课的课题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对于这一课题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来阐述我今天的说课意图。
首先是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
《匀变速直线运动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这节主要介绍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本节是在前一节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验基础上进行的,并对第一章所学的加速度进行深化和加强,也为后续章节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位移与速度的关系的研究提供基础。
因此本节课在整个章节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重要开端。
二、说学情
本阶段的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加速度,在前一节课的实验中又认识了v-t图像。
但学生对于利用已有知识创造出新的概念、理论的能力较弱。
因此本节课要通过知识的归纳与迁移,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完成。
结合新课程标准,我提出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物理意义,会根据图象分析解决问题;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识别、分析图象和用物理语言表达相关过程的能力,数形结合的能力,应用数学知识的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用不同方法表达同一规律的科学意识。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以及新课程的标要求,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和公式的建立与理解。
υ图象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公式。
教学难点:应用t-
三、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本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和目标导学法相结合,巧设物理情景引发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一起推导公式,激发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再通过例题深化动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本除此之外还采用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在学法上,高一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但是他们的独立推理能力还不完善,缺乏运用已有知识推出新规律的经验。
所以本节课通过设疑,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自主、讨论的学习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了学生合作的精神。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规律,联系实际,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通过练习强化有意注意,根据练习情况及时评价鼓励学生,重在让学生弄清楚建立物理概念的过程,而不是死记硬背一个结论。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分析,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一、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首先,我会提问的方式让同学们回顾上节课实验所得出的关于v-t图像的结论。
这样有助于学生温习旧知识,从而为下面新的知识作铺垫。
二、启发诱导,探求新知
接下来是第二环节,回顾好v-t图像后,我将提问学生这里的速度随时间变化有什么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然后提问学生,最终得出经过相同的时间间隔,速度的变化量是相同的这一规律。
然后近一步引导学生得出这个速度变化量和时间间隔的比值即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这样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然后我会让学生自己尝试这归纳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然后再让他们对照书本的定义。
这样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后,我会给学生做
一道题(已知:a=2m/s2,v=5m/s 。
)提问:不同时刻物体的速度是多少?先求1秒末,3秒末,
5秒末的速度。
再求ts 末的速度,最后我将加速度和速初速度直接用字母表示,让学生求在t
秒末物体的速度。
这样首先从具体的数值入手,然后再将数值变为字母,从个别的情况过渡
到一般的情况,从具体例子出发逐步的引导学生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这一抽象的
公式。
这样做既能更好的启发学生的思维,也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
式的推导过程,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推导出公式之后我会让学生思考:“能不能利用加速度的定义来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
式?”如果学生不能回答出来,我将给与相应的引导,使学生从另一角度来推导出匀变速直
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这样做这要是为了让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对学生思维发散有
一定好处。
推导公式之后,我会让学生起来谈谈对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的理解,并针对学生的回答
情况进行适当的点拨。
因为对公式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所以我将通过书本的两道例
题来帮助学生理解。
第一道题目比较简单,是对公式的直接应用,我会叫两位同学上来做题,
做完题之后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同时强调解题的规范性问题。
第二个问题难度较
大。
我会先帮学生分析清楚,然后让他们尝试做题。
通过这两道题目,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公
示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想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即使训练,巩固新知。
为了使学生巩固新知识,提高其运用新知识的能力,必须要进行必要的练习,我会提供几个
接紧扣新课内容的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应及时给与肯定和鼓励,
这样有助于他们获得学习的乐趣,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深化目标。
对于本节课的归纳,我会采用随机提问的方式,让每个学生多有回答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机会,
这种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是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
学习情况。
通过以上四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为了让学生牢记和灵活运用
新知识,我会适当地布置一些课外作业,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
最后我将补充我的板书。
新课标指出,物理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间互动的过
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学环节:
(1) 复习旧知,温故知新
设计意图:建构主义主张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出发,匀变速直线运动和加速度是本
节课深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的认知的前提和基础,这样设计有利于引
导学生顺利地进入学习情境。
(2)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以问题串的形式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对旧知识不能满足问题
的解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已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了强劲的学习动力,此时我把学生带入
下一环节———
(3) 发现问题,探求新知
设计意图:匀变速直线运动在v-t 图像的表示中,可以看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均匀变化,而且
它的加速度保持不变,从而给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
之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缺失
速度与时间的定量表达,进而推导速度公式。
(4) 分析思考,加深理解 由加速度的表达式t v a ∆∆=
,引导学生分析其特点,推导出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即at v v +=0。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把握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此时,他们急于寻找一块用武之地,以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于是我把学生导入第5环节。
(5) 强化训练,巩固双基
设计意图:几道例题及练习题,其中例1小车由静止启动开始行驶,以加速度
2
/
6s
m
a
做
匀加速运动,求2s后的速度大小?进而变式到:小车遇到红灯刹车……,充分体现了“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物理教学理念;例题及练习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各有侧重,体现新课标提出的让不同的学生在物理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理念。
这一环节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内化知识。
(6) 小结归纳,拓展深化
我的理解是,小结归纳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而应该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从学习的知识、方法、体验是那个方面进行归纳,我设计了这么三个问题:
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
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学习物理的方法?
(7) 布置作业,提高升华
以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我设计了两个板块的作业,板块一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即教材配套的作业本上的习题;板块二是下一节课内容的预习。
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巩固提高。
以上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并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在教师的整体调控下,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层层递进,对知识的理解逐步深入,使课堂效益达到最佳状态。
(我记得在教学之中只有做好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才能达到教与学的统一,因此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教学,导入新课、新课教学、课堂小结、巩固练习、课后(作业)探究,导入新课3min,新课教学我打算用25min,而课堂小结仅用7min的时间,第一个环节,导入新课,以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出本课题,提出问题可以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同学的兴趣,带入学生进入第二个环节,新课教学,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因此,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时间的关系》,首先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时,我向学生展现问题,让学生观察v-t图像,并让学生分析图像的特点,举实验中的具体数据,让学生分析并探讨v-t图像德斜率与加速度的关系,由学生探讨教学,因此学生映象更为深刻,运用物理学的图像来学习概念性的知识更为直观形象,比较容易理解,对学生所总结的概念进行进一步归纳,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及其产生条件,接下来进行新课教学中的第二部分知识,)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教师提出是否有除图像外可以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变化量之间的关系,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因为课堂例题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接下来我将讲解例题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基础概念并灵活运用公式,以上为新课教学的内容,接下来为课堂小结,让学生自己总结,这样更能使学生掌握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在老师口头阐述,补充其不足,强调其大概的内容,为下节课打好基础,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制定了3套不同的习题:基础题、巩固题和提升提,这样有助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中等学生巩固知识,优等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从而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了不同的收获,学完了本节课的内容,我将会指导学生进行课后复习,让学生做书后的习题,以达到巩固新学的
知识的作用,有利于物理概念与物理规律的应用)
五、板书设计
2.2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一、图象
1、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不变,加速度为零
2、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a、v同向
沿一条直线,加速度不变。
匀减速直线运动:a、v反向
v-t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大小:a= tan
方向:上斜a为正,下斜a为负
二、公式
1、速度与时间关系式:
V= V0 + a t (物理意义)
2、例题:
匀减速刹车问题:先规定正方向
课后反思:
本节课内容抽象,应多留时间给学生思考,体验知识的获取过程.加强对图象的理解,避免对公式的死记硬背。
教学体会
思维方法是解决问题的灵魂,是物理教学的根本;亲自实践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离开了思维方法和实践活动,物理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学生素质的培养就成了镜中花,水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