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计划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计划范文
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让我们对今后的工作做个计划吧。
但是要怎么样才能避免自嗨型工作计划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计划1
现今青少年犯罪率日渐突出,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增强青少年的法制意识,让他们知法、懂法、守法,不仅是当前普法的需要,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法制建设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标尺。
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就是要抓住校园这个主阵地,把法制知识有机地渗透到各科的教学之中去。
语文教学在法制教育这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可以凭借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文本教学、口语教学、作文教学和专题教学等途径对青少年学生适时进行有效的法制教育。
根据我校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工作计划,特制定本计划。
一、在文本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教材中的课文,是学生最熟悉的文字材料,也是文本教学的重要环节。
适时挖掘课文中蕴含的法制因素,可以直接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
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类似的如《中国石拱桥》(可以渗透文物保护的法律知识)等文章。
我们要善于结合实际,既要深刻挖掘法制教育内容,又要巧妙设计渗透。
不可生硬说教。
力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收到法制教育。
课外的文本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推荐一些有品味,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书籍”。
可见,课外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生学习语文离不开课外阅读。
通过课外阅读,学生还可以间接地向社会、向自然、向生活、向实践学习。
因此,我
们的语文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推荐一些含有法律知识的阅读文本。
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在口语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口语教学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口语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就是要求我们教师在锻炼青少年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激发他们思考,深化对某一现象或者某一件事情的认识。
通过这一种教学活动,让他们透过现象去认识本质。
开展这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我们教师要有意识地去选材,并积极引导学生思考。
我们可以引用生活中和媒体上的一些案例。
例如“酒后驾车”这一社会现象,就是近期的社会热点之一。
教师在例举生活中的此类案例,可让学生评析并表达自己对这一类案件的看法。
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
教师要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分析发生这类案件的原因,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再因势利导,巧妙地把他们的思维转到对社会规则的认知上来,让他们清楚违法所造成的严重社会危害。
活生生的案例强化了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从而加深他们对法律法规的进一步认识。
三、在作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作文教学的思想的精髓就是“教作文与教做人的统一”(叶圣陶语),我们语文教师要根据这一原则,结合青少年学生的实际特点,有计划的渗透法制因素,对其实行作文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积极主动拓展教学空间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作文教学专题活动,以期达到较好的效果。
例如,可以采用“日记式”,记录自己的成长历程,写下自己的真切感受,同时引导学生用正确的理性的观点去分析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也可是对社会上违法犯罪的分析。
通过“日记”这一载体,也可达到规范青少年学生日常行为教育和渗透法制教育的目的。
四、在专题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生活是个大舞台,也是我们语文专题教学的素材基地。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积极主动拓展教学空间,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外
专题活动,有计划有目的的渗透法制教育的内容。
例如在苏教版的《语文》教材中,以课文《大榕树》专题为例,我们在进行常规教学的同时,可适时向学生渗透爱鸟护鸟的意识,以及环保的意识。
进而可渗透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征文演讲比赛;也可以组织学生走进社区走进农村,开展法制知识的宣讲活动。
这样,通过活动充分激发挥青少年学生学法的`积极性,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就可在潜移默化中达成。
当然,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不只是以上几种途径,还有许多。
但不论采用哪一种途径,我们教师都要从思想上重视,要确实转变教育观念。
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对青少年学生法制意识的适时渗透,提高他们的法制素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为落实上级要求贯彻育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中小学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根据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规划化纲要、国家《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有关要求,我校决定从20xx年起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
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是以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内容为依托,充分利用学科中固有的法制内容渗透在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中。
有意识、有计划、适度地渗透相关法制知识和法治理念的教育,以增强学生法制意识,激发学生法制情感,培养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的习惯和能力。
二、渗透学科
我校主要实施学科教学包括:品德生活、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美术、音乐、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等。
三、渗透方法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首先应充分遵循学科教学的规律,根据学科的特点挖掘教材、教法中涉及法制教育的因素。
同时还要注意研究法
制教育的渗透方法,使学科教学与法制教育两者处在一个相融的统一体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科教学中的法制教育收到实效。
在法制内容渗透时,我们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法制,体现“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来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
四、渗透的注意点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十分重要,要注意以下几点:
1、找准“渗透点”,各学科教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育人因素。
而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大多寓于知识之中,呈隐性状态。
只有充分驾驭教材,才能悟得育人真谛,探寻到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的最佳融合点,即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点”。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育的对象,这就要求法制教育工作必须既遵循学生认知的规律,又要符合思想教育的规律,只有找准渗透点,思想教育才能直透心田。
2、把握“渗透时机”。
教师从教材出发,觅到源头——渗透点后,引出源源流长的“活水”。
显而易见,渗透点是客观存在的,它不可能由施教者任意安排,必须遵循其在教材中所处的特定位置、层次、地位来具体安排,随着教学进度随机渗透,因材施教,法制教育的特点是动情晓理,“情动”而“知书达理”,这就是说渗透的方法、形式、时机都应利于创造最佳的渗透氛围,即学生认知与接受渗透的最佳心理。
3、掌握“渗透度”。
找准渗透点是为了解决育人从哪儿选择突破口,把握渗透时机是为解决什么时间、怎么突破的问题,教师要恰倒好处地处理二者的关系。
而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时,这种渗透如果“透”得不够,不到位,则会功亏一篑,效果不佳;而过“度”则会改变学科性质,变成法制课,这就要求教学中我们要做到既不可偏颇一方,又能抑扬有节,调度有方,处理好渗透的尺度,做到既到位又不越位。
五、工作要求
1、学校建立以教导处牵头组织培训和实施,教研组组织开展教研、
备课的工作机制,以确保整个实施工作扎实推进、步步到位。
开学后认真落实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培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合格公民。
2、各任课教师必须按时、按章节进行法制渗透严格把握标准及要求同时填写好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呈现表抓好问题学生的教育并做好教育。
3、教务处组织教研组每月对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及时反馈。
在学科教育的过程中渗透法制教育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我作为一名教师,深感任重道远,因为小学时期是一个养成遵规守纪的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但还不能仅仅靠教师个人的力量,它还需要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来完成,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