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难、看病贵”的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病难、看病贵”的探讨
第一篇:“看病难、看病贵”的探讨
“看病难、看病贵”的探讨
一、重提医院为谁而办
客观地说,目前各个医院工作中存在的这样那样问题,有体制性、机制性和政策性的因素。
但作为医院管理者、特别是院长,恐怕首先要问一问,为谁办医院,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措施、手段有没有偏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今天提出这个问题,不是否定这些年来医院取得的成绩,更不是否定广大医务人员所作出的贡献,而是希望管理者们把握导向、与时俱进,在医院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能够始终明确医院、医疗卫生事业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与人民的希望,从而使医院的各项改革能够方向目标更加明确。
其实,社会公众已经给出了简洁的衡量评判标准:就是看医院种种规章制度是不是为群众着想,就是看医院的大夫护士是不是以病人为中心。
管理年活动的开展,触及了医院建设中的深层次问题,抓住了医院健康发展的关键。
通过管理年活动,形成医院管理的科学机制,使医疗活动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使医院建设和医疗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保证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20年来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一些医院注重扩大规模,忽视了内涵建设,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弱化社会效益的倾向;一些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法律意识比较淡漠,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执行不力,行为不规范;“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一些医院没有得到真正落实,服务意识、服务作风、服务态度和服务流程都有待改进;一些医院管理滑坡,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问题突出,医务人员“三基”、“三严”意识不强,训练不到位,医疗事故防范制度不健全、不落实,存在漏洞和隐患;有些地方患者的利益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
医患矛盾比较突出;一些医院忽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医院发展后继乏力;有关医疗服务信息公示不够及时、公开和透明;有些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还存在一定问题,红包和药品、医疗器械回扣以及开单提成现象依然存在;部分卫生行政部门管理和监督职能缺位,对医院的管理、评价、检查和监督不到位。
出现上述种种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但核心的原因是,我们的一些医院的办院宗旨模糊了,一些医院管理者淡忘了到底是在为谁办医院。
二、政府角色很重要
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政府职责真正落实,对医疗机构科学的监督管理才能真正实现,医院的改革才能真正到位。
当前,关于政府对医疗机构的投入是普遍关注的问题。
对医疗事业而言,保证政府应有的投入及时到位,既是重大的政策落实问题,也决定着医疗机构发展和管理模式的根本性转变。
政府对医疗结构的宏观管理中,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无疑是重要的一环。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首先需要政府因地制宜地营造政策、环境,其中包括利用经济的、政策的、信息发布等手段,引导病人就医合理分流,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合理布局,缓和大医院人满为患、管理压力过大,社区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可罗雀,医疗资源闲置的矛盾。
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做好医疗机构人员技术的准入等工作,当好医疗行业的守门人和验收者的角色至为重要,如此,人们才不会受骗于黑诊所、假大夫和假技术,群众的医疗安全才能有保障。
同时,积极探索和改进公立医院院长的选拔和任用机制,强化对医院院长的培训,不断提高院长队伍的政策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医疗机构整体服务水平,也是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当务之急。
多数医院近年来为适应发展,正在改革落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应该承认,在改革探索和实践中,医疗机构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奠定了基础。
改革是发展的需要,也是政府的责任。
据了解,正在加紧制定的有关深化城市医疗服务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在政府的主导作用和政府投入等方面都将有表述更为清晰、
明确的规定。
政府在医疗服务中发挥作用,就要实现有效的监管。
现实中,政府对所属医疗机构和社会医疗机构监管的作用还远没有到位。
因此,建立一个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其中囊括对医疗机构在质量、安全、管理、服务、绩效、效率等诸多硬碰硬的指标,然后下大力量在“指导、监督、管理”等方面推进和落实,则是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目标。
当前关键是要结合实际在已经开展的医院评价和公示制度基础上,制定实施细则,有了经验和做法后及时总结推广,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问题严重的,依法依规严肃公正处理不手软,这些方面政府应当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三、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
为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强医院管理,改善服务态度,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坚持把追求社会效益,维护群众利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放在第一位,健全医院的“质量、安全、服务、费用”等项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医院科学管理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使医疗服务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社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
2、工作方向
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保证和巩固基础医疗和护理质量,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改进服务流程,改善就诊环境,方便病人就医。
提高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增进医患沟通,转变服务作风,注重诚信服务,为病人提供温馨、细心、爱心、耐心的服务。
加强财务管理、依法规范经济活动,完善经济核算与分配办法,提高经济管理水平,控制医疗成本,降低医药费用。
严格医药费用管理,杜绝不合理收费。
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加强职业道德和行业作风建设,树立良好医德医风,发扬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优良传统。
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级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努力解决好这一问题,也是卫生部门摆在面前的工作重点。
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各级医疗机构要围绕“一个目标”,开展好“三项活动”,落实好“三项措施”。
即紧紧围绕实现“以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的目标,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医院管理年活动”和“看病难、看病贵大讨论”三项活动,认真落实准入管理、行业监督和“十不准”三项措施,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3、努力实现“一个目标”
一个目标是“以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要”让广大群众满意。
具体目标包括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供人性化服务,方便病人就医;改善服务态度,增进医患沟通;规范财务管理,杜绝不合理收费;弘扬白求恩精神,加强行业行风建设。
4、深入开展“三项活动”
各级医疗结构要广泛开展、不断引深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教育广大党员医务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真正让患者感受到先进性教育活动带来的明显变化。
要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同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方式、科学合理诊疗、降低医疗成本、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结合起来,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结合起来,深入持久、始终如一地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深入开展看病难、看病贵的大讨论活动,寻求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切实可行措施。
查问题、找差距、定措施、搞整改,确实在解决
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上取得成效。
5、认真落实“三项措施”
强化准入管理,从根本上提高医疗服务水准,为人民群众筑起一道医疗安全防线。
强化行业管理,进一步整顿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秩序,当前要着重抓好对审计整改措施的落实,各医疗机构要做到思想认识到位、责任人处理到位、整改措施到位。
要加强对医疗机构执业行为的监管,强化行风建设,严格落实“十不准”围绕“一个目标”,开展“三项活动”,落实“三项措施”,各级医疗机构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加强领导。
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常抓不懈,抓出成效,将各项措施扎扎实实落到实处,推动医疗机构的不断发展。
晋城市人民医院营养科李占明
二00五年九月十二日
第二篇:看病难看病贵
>> 热点分析
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找到治本之策。
目前,“看病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到大医院就诊难,那里经常是人满为患,病人像是天天在医院赶“集市”;二是找专家看病难,病人往往要排几个小时的队,有的甚至要等上几天十几天;三是农民看病难,基层尤其是乡村,像样的医院不多。
“看病贵”,贵就贵在城市大中型医院药价贵、检查费用高,脏器移植、介入治疗等新技术和高精尖设备的应用价格昂贵,部分低收入人群和没有医疗保障的人群难以承受。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成因复杂,既有政府的责任,也有卫生部门的问题,还有社会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第一,卫生资源总体不足,结构不合理
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但卫生费用仅占世界卫生总费用的2%。
在总量不足的同时,卫生资源结构明显不合理。
一是预防资源与
医疗资源失衡。
长期以来,预防为主的方针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重治轻防,政府对公共卫生投入不足,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比较薄弱,服务能力有限,预防资源没有发挥应有的防病效益,一些重大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没有得到有效预防。
二是城乡卫生资源分配不均。
一些贫困地区仍然存在缺医少药、因病致贫返贫现象。
三是城市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
卫生资源大多数分布在医疗领域,过度集中在大中型医院,基层社区缺少卫生资源。
城市医疗机构区域分布不合理,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条件差,没有合格的全科医生,城市居民得不到就近、便利、价格合理的医疗服务。
第二,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一些环节偏离了公平原则和群众可承受的能力
我国2000年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同步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体制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三项改革。
但在改革的实践中,由于配套政策措施没有跟上,改革举步艰难,很多方面没有到位,有的甚至出现了偏差。
一些地方把产权改革作为城市医疗改革的核心内容,把医疗改革理解成政府甩包袱,将政府办的医院推向市场,断奶断粮,甚至一卖了之。
由于财政补偿不到位,医院在市场经济冲击下,偏离正确的办院方向,公益性淡化,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医药费用增长过快,群众就医负担加重,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得不到保障。
第三,对医院管理不规范、不科学、不严格
公立医院分别隶属于各级政府、部门、行业和企业,条块分割,卫生全行业管理无法真正实现,区域卫生规划、医疗机构属地管理难以实施,医疗机构分类管理不严格。
在这种状况下,一些医院盲目发展,扩大规模,重复建设,无序竞争。
许多医院贷款建房、购买大型设备,将沉重的债务变相转嫁给患者。
有的医院内部管理松懈,医疗服务环节多、效率低,基础服务质量比较差,尤其是财务管理比较混乱,不合理检查、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收费的现象比较严重。
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依法管理不严。
第四,药品和医用器材流通生产秩序比较混乱
生产企业数量多,流通环节多,监管不力,无序竞争。
一些企业违规操作,搞虚高定价,一些药品和医用器材定价高于成本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销售利润大多通过回扣、提成流向批发商、代理商、医药代表等中间环节,医务人员拿回扣、提成的现象也比较严重。
加之我国多年实行医疗服务低收费政策,允许医疗机构销售药品加成15%—20%作为补偿,诱导医院买卖贵重药品、医生开大处方。
同时,由于国家采取鼓励开发新药的政策,一些企业将常见药品改头换面申报新药,替代降价药品,获得较高价格,成为滋生腐败的源头。
第五,广大群众医疗保障水平不高
目前,全国有44.8%的城镇人口和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基本上靠自费看病。
同时,医疗保障的筹资水平比较低,特别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低,保障水平不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的问题。
>> 对策链接
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履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义务,卫生部门更是义不容辞。
要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作用。
实行医疗机构属地管理,实施区域卫生规划,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强化卫生全行业监管。
严格实行医疗机构分类管理。
建立健全社区卫生组织、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合理分工的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调整城市大中型综合医院布局,严格控制发展规模,适当减少公立大医院的数量。
增加财政投入,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社区卫生,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平可及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医疗机构,作为公立医院的补充。
二是建立财政补偿政策机制。
要保持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制定由中央和地方分级负责的财政投入政策。
政府应向全体社会成员免费提供包括计划免疫、传染病控制、地方病控制、妇幼保健、职业卫生、精神卫生、环境卫生和健康教育等在内的公共卫生服
务。
基本医疗应以政府投入为主,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健康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
政府要控制公立医院的收费标准,公立医院的经济收入要与职工的福利脱钩,取消“以药养医”的补偿政策,不要再提“以医养医”,对公立医院实行差额补偿和服务价格补偿政策。
三是制定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政策。
要组织有关专家制定基本医疗服务目录和基本医疗服务药品目录,其价格由国家制定。
调整不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提高技术劳务费,降低过高的大型医疗设备检查费,适度放宽特殊医疗服务价格。
要拉开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服务价格档次。
要考虑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的特点,并适当提高中医、民族医的技术服务价格。
改变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方式,逐步实行单病种收费。
四是改革药品和医用器材的生产流通体制。
加强对药品和医用器材的开发、生产、销售等环节的管理。
严格生产和销售企业准入,规范新药的研制、开发和生产,严防出现“换名不换药、改剂型、改包装的药品”生产;改变药品和医用器材销售方式,鼓励直销,推行政府采购、配送,减少流通环节,对基本医疗服务药品由国家专营专管,医院不加价;加强药品和医用器材价格管理,严格成本核算,控制价格虚高。
五是加快建立城乡医疗保障体系。
要从国情出发,分步实施。
目前,要继续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实现基本医疗服务的广覆盖。
对于城镇下岗职工、低收入居民、学生、老弱病残等群体,要由政府投入。
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扩大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重点解决大多数农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问题。
建立城乡特困居民的大病医疗救助制度。
今后,要逐步向建立全民医疗保险制度过渡。
六是加强卫生全行业监管。
卫生行政部门要转变职能,依法实行卫生全行业管理。
严格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医疗技术等服务要素准入。
加强卫生监督,推行综合执法,严禁各种非法行医,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加强医疗广告监管。
特别要加强医院内部管理。
严格规范医院诊疗行为,改进服务流程,简化就医环节,提高医疗质量,保障
医疗安全。
严格财务管理,加强医院物价和收费管理,努力降低运行成本,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减轻群众经济负担。
严格限制大型医院规模和大型设备购置,防止卫生资源浪费。
加强职业道德、职业责任和职业纪律教育,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
>> 延伸阅读
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但还存在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配置失衡,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协调,服务水平差距加大,医疗费用上涨过快,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突出问题。
以科学发展观审视其原因,一是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增加。
从1978年到2007年,全国医疗机构诊疗人次由10.1亿增加到28.4亿;住院人数由1907万增加到9827万。
城市大医院和专科医院人满为患,找高水平医生看病难,引发群众不满。
二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严重滞后。
社区和农村卫生机构力量弱、条件差、水平低,缺乏优秀的医务人才,群众的信任度满意度不高。
三是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
全国有近3亿城乡居民没有基本医疗保障,群众看病负担重。
四是医院公益性淡化。
政府投入平均只占医院经常性开支的7%,人员工资、设备购置、基本建设和运行经费等都要靠医疗服务收费解决。
这种“创收”机制导致医疗服务不规范、追求经济收益,引发医患关系紧张。
五是“以药补医”机制导致药价虚高。
长期以来,实行“以药补医”政策,靠药品加成弥补医院收入不足,导致医生开大处方、卖贵重药等问题,抬高药品价格,加重群众负担。
卫生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为人民健康服务,必须把维护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必须坚持公益性质。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改变不符合公益性要求的“创收”机制,加大政府卫生投入,严格政府卫生监管,强化宗旨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把广大医疗卫生人员的积极性引导到增加和改善医疗卫生服务上来。
必须用改革发展的办法解决卫生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尽快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城乡全体居
民。
加大政府投入,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和政府补助标准。
健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二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科学确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实行基本药物招标生产和直接配送,减少中间流通环节。
规范基本药物使用,将其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
降低药品价格,减轻群众负担。
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保障机制,由政府承担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和公共卫生业务经费,确保基层医务人员工资收入,对乡村医生给予合理补助,落实卫生公益性质,降低服务费用。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提高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努力做到农村居民小病不出乡,城市居民享有便捷有效的社区卫生服务。
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建设,扩大公共卫生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疾病防控、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落实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政策,实行政府预算全额管理。
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改革医院创收机制,维护公众利益。
加大政府投入,保障公立医院基本建设、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离退休人员经费和弥补政策性亏损,对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给予专项补助。
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取消以药补医和药品加成政策。
改革医院内部收入分配制度,鼓励多劳多得、优劳优得,不与医疗收入挂钩,控制医院工资总额。
改革医院人事制度,实行全员聘任和绩效考核,并允许医生多点执业。
第三篇:看病难、看病贵
综合分析题
现在我国各地都存在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你是怎么看的。
答:“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老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目前我国的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重城
轻乡。
高新科技、设备,优秀的人才大部分集中在城市中的大医院,而有些农村、社区医疗机构还在用着传统的老三件,听诊器,血压计,温度计看病。
2、医疗保险能力有限:医疗保险对于一些癌症、器官移植等患者保险力度有限,病人的自费压力很大。
3、政府投入不足: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不足,医生的阳光工资不高,为了增加收入不可避免地的开大处方,过度检查、过度治疗。
4、药品、医疗器械价格虚高。
药品、医疗器械生产厂家众多,流通环节多,再加上国家监管力度不够,导致价格虚高。
5:老百姓看病观念存在误区:老百姓的传统观念信名院名医,不论小病大病都爱往大医院挤,导致大医院人满为患,一号难挂。
天下大事,民生为重。
“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关乎民生大事,我认为解决好这个问题要做好以下几点。
1:政府要做好宏观调控,合理配置城乡医疗资源,对于在资金、设备采购、人才引进方面给于农村、社区医院与倾斜,早日实现“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
2:加强医疗保险的保障力度,特别是提高对一些大病种的报销比例。
3:政府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还公立医院公益性,消去医务人员灰色收入,提高阳光工资。
4:出台方案,解决药品、医疗器械价格虚高问题,实现阳光采购。
5:利用各种媒体加强对“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宣传,并在医疗报销比例给于社区医院与倾斜。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任重而道远,相信在国家加大投入和主导下,全社会的积极努力下,会得到很好的缓解。
第四篇:浅谈“看病难,看病贵”
浅谈“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不绝于耳,那么什么是“看病难,看病贵”?“看病难”可分为两种。
第一是“绝对性”看病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