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第23讲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及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讲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及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考纲] 1.1929年到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罗斯福新政。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标]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3.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2)主要原因: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而人民生活相对贫困,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造
成生产与需求的矛盾。

(3)直接原因:股票等投机活动使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受到严重冲击。

2.爆发:________年10月,美国华尔街股价狂跌。

3.表现: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剧增。

4.特点
(1)范围广泛,从美国扩展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2)持续时间相当长。

(3)破坏性特别大。

5.影响
(1)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2)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进一步加紧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
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
(1)____________反危机措施的失败
①措施:依旧推行“____________”经济政策。

②结果:危机继续恶化。

(2)罗斯福在1932年大选中,以绝对的优势当选。

关键点拨政府在调整生产关系方面要发挥应有的作用,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否则就会给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造成阻力甚至破坏。

1929~1933年,美国的胡佛总统执政就是例证。

注意自由放任不同于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中的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2.措施
(1)在整顿______________方面:恢复银行信用;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
口等。

(2)在工业方面: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________________》,并通过国家干预,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3)在农业方面:政府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

(4)在社会福利方面:政府加强了救济工作;加强社会保障措施;推行“____________”,兴办公共工程。

(5)进行了一系列社会立法: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使工人有权组织自己的工会。

3.实质(特点):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局部调整生产关系,加强国家对经济的________。

4.影响
(1)直接影响⎩⎪⎨⎪⎧
①新政虽未能完全消除危机,但使美国经
济逐渐走出低谷。

②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为普通
百姓提供了最低限度的经济安全保障,
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

③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 使美国避免走上 道路。

(2)深远影响⎩⎪⎨⎪⎧
①开创了国家 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美国经济进入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 的体制,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②对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有深远
影响,资本主义迎来以 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史论要旨 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到充分发挥。

用国家力量调节经济,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私人资本主义的盲目性,保证生产的社会性。

三、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
①盛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
经济理论。

②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
政策,出现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2)“滞胀”现象的出现⎩⎪⎨⎪⎧
①表现: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持续猛 涨,通货膨胀严重。

②对策: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 ,美
英等国逐渐发展出一种“混合经济”。

史论要旨 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都是经济手段,应据国情合理运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国家固有的矛盾和问题,不是彻底救治资本主义弊病的灵丹妙药。

2.建立“福利国家”
(1)目的: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2)实质:国家运用____________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

(3)内容: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

(4)评价⎩⎪⎨⎪

①使穷人受惠不少,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 极作用。

②导致国家 不堪重负。

3.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1)第三产业的兴起
①原因⎩⎪⎨⎪

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②评价⎩⎪⎨⎪

促进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
的周期性波动。

(2)“新经济”的出现
①原因⎩⎪⎨⎪

美国努力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

②概念: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____________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③时间:20世纪______年代以来。

④实质:信息化与全球化。

⑤意义:推动全球化的进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点拨 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是资本主义为克
服危机、缓和矛盾而寻求自我调节和调整的结果。

经济大危机
主题1 迅速波及全世界的原因
(1)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经济强国,其经济状况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世界市场
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2)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加强,整个世界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使一国发生的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到全世界。

主题2 各国应对危机的对策及其原因
(1)提高关税可以阻止、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以尽可能地保护本国工业。

(2)实行货币贬值可以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增加商品出口。

罗斯福新政
主题1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史料一蒙大拿州有个牧场主,赊到了一些子弹,花两个小时把一群牲口全部杀了,扔进山沟,原因是卖牲口的钱还抵不过饲料。

上千人却排队到苏联大使馆申请签证和赴苏工作。

有记者称“看到美国农民就想起画刊上的蒙古农民。

悲惨的阴影长长地投在美国的大平原上。


本史料表明当时生产相对过剩;失业剧增,民生困苦。

史料二1932年康涅狄格州100余家工厂的工人,每周工资竟只有0.6美元。

连《时代》周刊也写道:“无法无天的雇主,把美国工人的工资压低到中国苦力的水平了。

”1932年,退伍老兵和一战伤残军人山穷水尽,聚集在华盛顿露营,希望政府能提前发放他们的退伍费和伤残抚恤金。

胡佛总统下令麦克阿瑟将军镇压,群众示威蜂起,闹事不断。

本史料表明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制度陷入风雨飘摇中。

史料三胡佛根本就没想过:动用国家力量,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那时候,这些都属于社会主义思想,在美国是犯禁的。

本史料体现了面对危机,美国总统胡佛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直接干预。

主题2 罗斯福新政“新”的含义
(1)新的理论和政策:资本主义经济思想,自由资本主义→凯恩斯主义,新政就是对凯恩
斯主义的最大规模的实践;
(2)新的特点: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政府对经
济全面干预,同时采取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3)新的起点:新政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私人垄断资本→国家垄断资本;
(4)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主题3 罗斯福新政的成效和影响
罗斯福新政取得了一定成效,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
(1)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恢复和改善。

(2)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使美国避免走
上法西斯道路。

(3)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时期。

史料一美国工业指数1929年为125,1932年跌到58,1935年上升到101,1936年达121。

本史料表明通过新政,美国基本上已经摆脱了可怕的“大萧条”。

史料二1935年,罗斯福严厉指责直接救济“伤了国家元气”。

他建议:失业者仍由州政府和市县政府负责照顾;联邦政府则可设立一个新机构为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1933年4月,一向热心于造林、水土保持和水力发电的罗斯福总统向国会提交综合治理田纳西河流域的法案,并签署生效。

本史料表明改革中充分发挥了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作用。

主题4 多种史观看待罗斯福新政
(1)近代化史观: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美国的经济模式,缓和了经济危机,
探索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

(2)社会史观:罗斯福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地解决
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

(3)生态史观:罗斯福减少农业耕种面积、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
境,保证了可持续发展。

(4)整体史观: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
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同时罗斯福新政、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的改革开放反映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借鉴,说明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主题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
主题2 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
(1)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2)西方福利国家发展起来,社会福利政策普遍实行;
(3)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
的“新经济”出现并发展。

史料一1945年底,(英国)议会通过大英银行国有化法案,1946年开始实施煤炭工业国有
化。

法国(20世纪60年代)鼓励和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和全民教育事业,不惜投入巨额资
金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支持科学研究活动,国家投资开办职工职业培训工作。

1949年1月5日,杜鲁门在提交国会的年度咨文中,正式提出“公平施政”的政策纲领,把过去各种建议合并起来,形成一个更广泛、更系统、更具体的计划。

本史料反映了战后发达国家普遍放弃“自由放任”政策,采取利用国家权力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的政策。

史料二在凯恩斯主义的影响下,贝弗里奇爵士在《自由社会中的充分就业》中明确地提出:“保护国民免于大规模的失业……这必须确定无疑地是国家的职能,就像国家现在保护国民免于来自国外的威胁和来自内部的强盗和暴力的威胁一样。


本史料实际上可以用来说明福利制度实质上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

史料三费希尔1935年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将国民经济部门划分为三类产业: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

本史料表明三类产业划分的根据是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和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顺序;第三产业这一概念是费希尔第一次提出,二战后是其迅速发展而不是初次提出。

主题3 对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认识
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是资本主义主动地寻求自我调节和调整的结果。

资本主义之所以要主动地变化,既是利润最大化的需要,同时也是在与社会主义制度较量的过程中,不得不采取的一些改善措施,包括借鉴社会主义的一些建设经验。

但是,这些变化并不能真正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

从文明史观看现代化模式下经济的创新与调整
例1 (2011·江苏高考)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

在“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的是 ( ) A.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
B.阐释福利国家所带来的弊端
C.解读《全国劳工关系法》
D.展望“新经济”时代的奇迹
答案 C
审题突破审题关键是紧扣“新政”期间这一时间信息和“炉边谈话”方式的意图,并设身处地的思考罗斯福在当时背景下如何才能缓和危机带来的不利。

“炉边谈话”的主要内容是向人民阐释新政。

罗斯福提倡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但不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二战后福利国家纷纷建立起来;“新经济”时代出现于克林顿执政时期。

例2 (2011·福建高考)图一、二、三是有关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漫画,对此解读不符合当时社会状况的是 ( )
图一图二
图三
A.生产严重过剩
B.通货膨胀严重,百姓无力购买商品
C.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
D.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答案 B
审题突破审题关键是通过图片图文信息弄清三幅图分别从哪些方面反映了经济危机的状况。

根据图文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危机期间大量产品积压,物价下跌,大量工人失业,购买力下降,所以本题应选择B项。

例3 (2011· 浙江高考)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困境,一个重要原因是 ( ) A.美国无法保持和苏联竞争的势头
B.世界经济朝着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
C.阿拉伯国家采取有效措施联合斗争
D.美国实行了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张
答案 C
审题突破审题关键是紧紧围绕“20世纪70年代”这一时间信息下,经济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还应注意此题要求解释“原因”而不是困境的影响或者克服危机的对策。

当时美国经
济陷入“滞胀”困境的重要原因是石油危机引发了一场经济危机。

美国实行了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张,是医治“滞胀”的思路。

例4 (2011· 天津高考)右图所示现象出现的 最可能的原因是
( )
A .德国汽车出现了质量问题
B .燃料不够,用马拉作动力
C .兴起了一种新的旅游形式
D .提倡低碳生活,保护环境 答案 B
审题突破 审题关键是理解图片主题,围绕1973年和汽车的驱动为什么是马力而不是燃料来思考。

1973年由于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国家利用石油为武器与以色列及其后台进行斗争,导致世界性石油短缺,所以才出现了马拉汽车的场景。

命题感悟 本讲命题的知识切入点主要有30年代大危机爆发时的现象、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的主要原因。

能力立意上注重对图片材料信息的深层次思考和对基础知识理解能力的考查。

命题思想一 隐含社会热点
题点 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1.二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国家的发展日趋完备。

对此,20世纪80年代,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

”对此话的准确理解应是
( )
A .福利政策不利于社会稳定
B .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太高
C .福利政策存在弊端需要调整
D .福利政策减少了社会消费 命题思想二 紧扣主干知识和核心概念 题点 主干知识——罗斯福新政
2.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缓解了社会危机。

但是,有一项措施却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一度加深已经非常严重的危机,使国际关系日趋紧张。

这项措施是
( )
A .恢复银行信用
B .实行美元贬值
C .限制价格水平
D .推行福利制度
题点 核心概念——福利国家制度
3.1948年,英国首先宣布建成了福利国家,随后,北欧、西欧、日本等国也纷纷建立起各自的社会福利制度。

这一制度的建立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 )
①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 ②国家财政支出扩大 ③扩大了社会消费 ④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1973年德国公路上的 马拉汽车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命题思想三凸显新史观、新价值观
题点面对困境的积极进取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4.罗斯福在1933年3月对公众的讲演中说:“我们金融体系调整的过程中有个比货币、比黄金都要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公众的信心。

你们必须坚定信念,不能被传言和猜疑打垮……。

”其中人们的“猜疑”主要是 ( ) A.新政府自由放任能否摆脱金融困境
B.国家以工代赈是否能够刺激消费和生产
C.国家实行金本位制可否刺激出口
D.国家整顿银行能否恢复银行信用
命题思想四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
题点运用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解读材料
5.某同学在进行探究性学习时采用了这样一段史料:2004年美国联邦政府的预算开支:19.9%军费;21.6%社会保障;19.5%用于资助穷人、老人、残疾人的医疗保险项目……4.1%用于退休金和扶持残疾人的开支……9%用于失业补助、给穷人家庭的住房、食品、收入补助以及税收返还……科研1%。

据此判断此次探究性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
A.美国:世界第一流的政治经济军事强国
B.科研地位的下降:现代美国的发展隐患
C.福利社会: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D.政府干预经济:美国联邦政府的重大变化
课时规范训练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
人们常用“大萧条”“大恐慌”来形容这场危机,造成这场危机空前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
B.“自由放任”政策已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C.金融体系的毁灭性崩溃
D.全球范围内空前激烈的“经济战”
2. 1933年3月,罗斯福在就职演说时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这则材料从侧面反映了美国 ( )
A.经济危机来势凶猛
B.经济危机范围广、破坏性强
C.经济危机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D.危机持续时间长
3.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爆发的初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应对危机措施的共同点有( )
①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②加强对经济的干预③加紧争夺世界市场④加强对殖
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认为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没有政策就是好政策,政府扮演好经济“守夜人”的角色就可以了。

这种观念实际上是主张 ( ) A.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
B.反对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
C.实行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相结合的体制
D.罗斯福新政就是这一经济主张的体现
5.罗斯福在实施“新政”时曾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资源。

”据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罗斯福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
B.罗斯福认为富人更富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C.罗斯福认为民生问题是社会进步的重要问题
D.评价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穷人具有足够的生存资源
6.罗斯福在1932年4月的一次全国广播节目中说:“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订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

”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 ) A.不放弃自由经济制度
B.出现国家干预经济的理念
C.希望依靠社会底层度过危机
D.开始关注对困难民众的救助
7.罗斯福在新政不断遭到攻击时曾打比喻说:“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他不会游泳。

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

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

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

”这段话表明 ( )
A.新政一直遭到资产阶级强烈反对
B.美国30年代的大危机具有偶然性
C.新政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
D.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8.罗斯福新政实施后,有人说美国的经济中心已经从华尔街转到华盛顿,其含义是指( ) A.金融巨头在危机中破产B.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加强
C.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D.私人经济受到限制
9.阅读《20世纪70主要是( )
A.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B.普遍实行国家福利政策,有效缓和了社会矛盾
C.“新经济”的出现,使社会经济持续增长
D.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10. 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用于采购商品和支付劳务费用的总额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5,并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这表明 ( ) A.政府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B.开始走上了计划经济的道路
C.美国的黄金储备减少,美元贬值加剧
D.经济进入“滞胀”阶段
11.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一些新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②“福利国家”得到发展,阶级矛盾逐渐消除
③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并促进农业、工业的发展④“新经济”出现,但受一些因素的
制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工业革命开始后,亚当·斯密提出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胀”,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

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B.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相应调整生产关系
C.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保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
D.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3.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曾出现极具破坏性的贸易保护主义局面,当前在愈演愈烈的金融风暴中贸易保护主义有抬头的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左图:1929年“黑色星期四”时的华尔街。

右图:2008年“经济多米诺骨牌”。

材料二危机爆发后,美国国会于1930年5月19日通过霍莱——斯姆特法令,对890种商品提高进口税率,各种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提高约40%。

这一法令的实施,遭到33个国家的抗议,引发了30年代的关税战。

——王斯德《世界现代史》材料三据新华社北京2009年2月14日美国国会参议院13日晚最终投票表决批准了总额为7 870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

经美国国会最终批准的这份计划保留了受到各方广泛批评的“购买美国货”条款,即要求计划支持的项目使用的钢铁和制成品应为美国生产。

材料四2008年11月12日,人民日报:金融危机风暴席卷全球,中国怎么办?大力开拓广阔的国内市场,让中国百姓得益、更多地享受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

这是中国应对这场危机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中的两幅图,提取两次危机中所蕴含的信息。

(8分)
(2)霍莱——斯姆特法令的实施造成了什么影响?(4分)
(3)美国经济刺激计划中的“购买美国货”条款为什么受到各方的批评?(4分)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应如何应对这场全球金融危机?(4分)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罗斯福说:“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制度面临到毁灭边缘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失业者的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